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改在线范文

课改在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改在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改在线

第1篇:课改在线范文

一、 文章面前,我们是读者

小语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可品可鉴的。只有我们自己首先认真地去品读、去感悟、去思考,才能充分理解文章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从而以全新的视觉切入,捕捉文中我们认为一切可用的信息。例如,《荷花》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读来清新扑面,令人觉得身临其境。作为一名读者,我们能感受到的美有:一、文章的语言美;二、描写的意象美;三、营造的意境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把这些美的感受传递给学生,就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优美的语言,可以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体会;美丽的意象,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呈现;美妙的意境,可以在朗读和品味中渗透、感悟。

二、 文本面前,我们是编者

作为教师,不妨尝试在意识中提升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成是文本的编写者、评议者,从自己对文本的整体建构出发,对教参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再融入自己的想法预设。例如,《荷花》一文,针对文本的语言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两处结合点:第一处,文中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的四句话。这四句话是典型的总分式构段方式,而总分式的构段方式正是三年级学生片段练习的重点;第二处,第4自然段结尾处的省略号,这里可以对学生进行小鱼告诉我们什么的补白训练。根据文中的白荷花冒出来,“冒字”用得真好的提示,确定了下一个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品读语言文字、体会用词精妙的熏陶。

三、 文字面前,我们是学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学者的姿态,引领学生穿过凝练的文字符号,感受和触摸作者流淌在文字背后心灵的脉脉律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可通过理解作者描写家乡灞河柳树的语言片段来进行对比,以凸显高原柳的生命顽强。我让学生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吸引人处等方面的不同,并紧紧抓住文中“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这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不同的境遇,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青海高原这株柳树面对命运,它是怎样做的?从而引领学生在脉脉文字的行走中,情感又一次得到升华。

四、 学生面前,我们是教者

第2篇:课改在线范文

关键词: 英语课改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作为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具有的实用价值;二是其作为构成人类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本质价值。英语教育活动必须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应试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探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从一开始,我就不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通过英文歌曲、电影和短片让学生享受一个视听的过程,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造任务性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课上合作表演,课下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在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对于教师的各种尝试都会给予积极的配合,给新的实践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二、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许多由科学衍生出来的新文化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网络世界等不断涌现,时代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因此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获取知识的方法。换言之,学校教育应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更重要的是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重视学习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们常常看到一些高智商却难有作为于社会的人,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呈上升趋势。他们要么孤芳自赏,不愿与他人交流,要么自暴自弃,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心理素质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方面。

四、转变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线,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以往的教学大纲分别阐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中教学目标指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要求,教学内容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这种做法实际把知识与技能分割开来,不利于在实践中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综合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文化意识是得体地运用语言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具体内容是:1.语言能力听、说、读、写。2.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3.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国际视野。4.学习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5.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具有积极探求、勇于开拓的心理取向和精神状态,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五、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创办英语角。情景对英语学习很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生无法在浓厚的英语环境下学习,缺乏情景,没有情景的语言交际活动难以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因此,在校园创办英语角,是比较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

2.展开英语模仿大赛、背诵和单词竞赛。语音作为英语的基础十分重要,鼓励学生多听英美发音,同时模仿,培养语感和英语听力,通过一系列形式,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模仿开始养成语言习惯。

3.开设校园英语广播。观察发现,只有多途径地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和学习英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语感。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学习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应是被动地接受,而应是对客观世界能力的反映,即主动积极地以特有的认知方式理解被认知对象,形成具有自己认知结构特点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力戒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一味通过外部压力与诱因迫使学生学习的做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有创造性的未来建设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3篇:课改在线范文

【关键词】微课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应用

引言

受多方面外在因素的干扰,通信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线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应加强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现状分析力度,并在微课的支持下改善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缺陷,全面落实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目标,彰显微课教学实用价值。而且在微课的支持下,还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促使通信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顺利开展。

1.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看,通信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专业课教学的学时一直在压缩,而课程的知识点依旧很多,集中授课效率表面看上去有所提高,实则不然。在课堂讲授大纲知识点学时紧张,想要利用一些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没有时间。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课堂上高强度的授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实质上信息扩容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学时有限而学生吸收曲线不断下降的矛盾中,真正的课堂效率也在下降。第二,由于通信电子线路科目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抽象,造成学生学习各项知识点的兴趣低下。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必然导致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出现问题,严重影响通信电子线路科目在通信工程专业中所占比重,对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有极大的影响。

2.微课在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为促使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就应在其中引入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模式,针对性解决通信电子线路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确保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能够满足通信工程专业综合教学要求。从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微课在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延长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学时

为保证学生更好的学习通信电子线路知识,不仅需要考虑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形式,还应在微课的支持下延长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学时,不断提升通信电子线路科目集中教学效率,据此改善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而且在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还可以将一系列教学内容转化成微视频,在课堂某一时间段展开集中教学,避免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对于提升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效率和教学改革作用效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通信电子线路教学中还可以将微课教学与实物教学结合到一起,有效处理通信电子线路固有教学缺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效率,落实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目标。

2.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来说,保证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按照教师指导学习各项知识点,据此改善通信电子线路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对于通信电子线路科目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来说,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现有思维模式的角度出发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成微视频,并在微视频条件下开展通信电子线路教学,优化调整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缺陷,使得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能够满足我国教育行业发展要求。与此同时,还应将微课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到一起,强化理论教学在通信电子线路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效果,使得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学习各项知识点。凸显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优势,逐步提升学习学习各类知识点的兴趣。对于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出现的兴趣低下问题来说,还可以从微课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改善措施,继而实现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效率提升的目标。

第4篇:课改在线范文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逐步深入,对教育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位教师都在认真的学习新课改理论,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逐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是,有一种困惑,就是改来改去,有些老师竟不知道到底怎么上课了,而有些课改实验课出现了摆花架子、华而不实的现象,使课改偏离了轨道,也使教育者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我建议在新课改的施行中,首先要让教育者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有的放矢,避免改“夹生”了。

2.教师绞尽脑汁,学生淡然视之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给教师带来了紧迫感,但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越改越紧张,学生越改越放松,教师通过备课设计教法等精心准备的一节课,满怀热情的来到课堂上,但是学生却淡然视之,不是活跃过度就是精神萎靡不振,要不然就是“心思另有所属”,心思完全不在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也一下减了一大半。当然这其中存在很多因素,但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当然也就没有了学习兴趣。所以,我觉得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观的确立相当重要,要让学生从“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我们教得就会更轻松一些,学生学得也会更愉快。

3.部分学生还没掌握好学习方法

在课改形式下,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了,教学模式有所创新,但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通过走访,有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虽然很努力也很用功,但学习成绩一直没有前进,这位家长说:“看她自己学得也很累。有时,我告诉她,不会的题多问老师,孩子竟说从来没问过老师题。这,不就是学习方法不对吗?光知道自己闷头学,不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怎么能进步呢?……”通过这位家长的话,使我感触很多。是啊,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再新再独特,可没有与学生互动起来,老师按自己的方法讲,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学,就造成了教与学的脱节现象。所以,我建议,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误区。

4.家庭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

一提起学习,我们通常都会想到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其实,我们更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孩子的生活环境,也自然成了孩子的第一课堂。可现在农村的家长对孩子上学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他们多半寄托在老师身上,可他们却不知道,孩子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在家庭生活中的学习氛围也非常重要。试想,如果家长一个劲儿的督促孩子快学习、快学习,而他们自己却坐在桌边打麻将,这样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还有些家庭因为经济困难就不想让孩子上学了。老师一去家访,家长就会马上提出减免费用的问题。其实,按现在的生活水平看,他们并不是供不起孩子上学,而且现在的书费、学费都免了,他们以为与其让学习不好的孩子去上学,不如让孩子回家帮家里干点活好,既能减少开支还能帮家里挣点钱,添补家用。有这样的家长再加上孩子的学习又不好,学生的厌学甚至辍学现象能不严重吗?

因此,我呼吁家长们的眼光放长远些,不要因眼前的一点困难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业甚至一生。

第5篇:课改在线范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灾害教育 地理教学

我国虽有部分学者对灾害教育作了一定的研究,但在灾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受升学率的影响,没有把灾害教育放在正确的位置,地理教学没有承担起唤起国民灾害意识的作用,没有在提高国民防灾减灾能力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今正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试行阶段。

一 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现状不理想,地理教师经常忽视在教学中渗透灾害的内容,地理学科并没有在灾害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学科优势。本文通过对问卷及访谈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的灾害意识薄弱。在以后的教育中,不仅仅在地理教育中,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中都要加强对学生灾害意识渗透的教育。(2)初中生的灾害知识欠缺。由于灾害知识是高考很少涉及到的,受考试"指挥棒"的功利导向影响,导致教师及学生对此都不够重视,致使学生的灾害知识欠缺。(3)初中生的灾害自救互救技能不强。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是以课本为载体的讲授,很少有灾害模拟演习之类的实践性活动,致使学生的灾害技能只是"纸上谈兵"。(4)课堂中讲授灾害形式单一。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教师在课堂中对灾害的讲授很少,即使是讲了也只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5)教师本身的灾害素养较低。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地理教师一般都不具备丰富灾害知识及技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二 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改进策略

2.1融入多媒体技术

心理学证明多方面的感觉刺激比单一感觉刺激效果更好。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集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在灾害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地震、火山、火灾、水灾等灾害的录像,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使学生感受到灾害强大的破坏力,对人民生命及财产方面造成的损失,并让学生进行反思。虽然可能整个一节课的时间同学们都在看视频,教师只是在部分地方做指导,但视频却把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原理、灾害的前兆、灾害发生过程中的逃生方法一非常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在欢笑中学到了关于灾害方面的知识,并且印象非常深刻。还可以播放一些以灾害为题材的影片,如《2012》、《改变世界的6度》,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比课堂上一板一眼讲授式教学的效果更好。

2.2开展灾害宣传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宣传工作是灾害防御工作的起动点。通过广泛的宣传,让每一个人积极参与投身到防灾抗灾工作中来。防灾抗灾是一项全民战略,若没有全社会、全民族的广泛参与,灾害防御和抗灾是不可想象的。初中生,在社会上已属于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要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深奥的灾害知识,转化为朴素生动的语言,向街坊四邻、妇孺老幼广为传播,要宣扬唯物论观点,破除灾害天定的迷信论。在学校里,学校可以利用广播进行宣传,每个班级可以创办有自己特色的黑板报。世界上每天都上演着灾害,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以及每个班级的黑板报像学生宣传这些时事新闻。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植树节"、"全国城市节水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和干旱日"、"世界水日"等等,向广大群众宣传灾害教育,尽量使我国的灾害教育向其它国家的普及教育靠近。

2.3挖掘潜在的灾害地理教学资源

灾害地理教学结合国情、乡情。国情和乡情里包含丰富的灾害知识。国情教育让我们认识我国国土广大,山川壮丽,有多发性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利用不尽合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地区差异大等基本国情,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优势和自然环境的不足,以及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国土整治和为抗灾、减灾所做出的成绩,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并增强爱国主义,坚定与灾害抗争的信念。灾害地理教学结合时事、新闻、热点。每天世界上都上演着各类灾害,多灾多难的中国更是灾害不断:北京的沙尘暴、西南地区的旱灾、山西王家岭煤矿的漏水事件、新疆地区的雪灾、青海地区的地震等等,世界上更是时时有灾害事件的发生。每有重要的灾害新闻时,教师应及时给学生观看和讲解。不必担心它占去了课堂时间,这些鲜活的素材,加上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敏感性等特点,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其他任何的说教练习都来得深刻。

2.4加强教师的灾害素养

灾害教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重要的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教师的灾害教育教学能力,地理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整个灾害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现在,针对地理教师的灾害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培训很少进行,这很不利于灾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培训时应全面介绍灾害知识与防御的技能,使其深入了解各类灾害的形成机理、危害性以及应对策略与技能等,充分认识灾害意识教育对于全面提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存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政府方面,要对地理教师的灾害培训予以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培训后地理教师应达到以下的要求:对灾害教育有基本的认识;要有灾害教育的意识;要有挖掘学科知识中灾害教育渗透点的能力;要有较强的灾害教育教学设计能力。培训考核合格后,可发教育结业证书,以作为教师综合业绩的依据。

本研究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学生在防灾减灾意识、防灾减灾知识及技能方面水平都较低,地理教师的教学中也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授灾害内容是必要的。据此,笔者提出一些改进策略,为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廖贤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

[2] 舒成强,翟有龙,蒋良群,舒秋贵.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灾害教育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2)

[3] 李景霞,张英.中学的灾害教育[J].城市与减灾.2008(02)

第6篇:课改在线范文

关键词:在线教育;高职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133-02

在线教育之所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异,主要是其充分运用了移动设备作为基A的载体,支持课内外的有效学习,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移动设备获取信息,重新定义高职教学与课程改革实践。望充分结合近年来有关于在线教育的发展内容,拓展研究深度与广度,形成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1 在线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学及课程改革优势

在线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学及课堂改革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为学生构建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慕课与微课的教学模式,能够从多层面做好实践工作;其二,在学习地点与学习时间方面,充分自主化革新传统的课堂模式;其三,对高职院校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作用显著。

1.1 为学生构建丰富的网络资源

在线教育背景下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慕课与微课的途径完成学习资源的具体拓展,确保在线教育所能够发挥出的价值。高职院校一门课程通常多位主讲教师,提供不同讲课风格的教师提供辅助资源,确保学生能够与高职课程之间保持较高的协调性与互动性,为课程改革提供新的环境。在线教育的出现,对我国高职教学与课程改革效用显著,能够构建一个丰富的网络资源,供学生完成自主学习[1]。

1.2 学习地点与学习时间宽松

在线教育所表现出的优势则是不拘泥于高职课堂环境之中,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与乏味,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获取自身所需的关键性资源。学习地点不受限制,能够充分运用零散与碎片化的时间,保证学习过程的灵活性。在学习时间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自愿选择时间进行课程的学习,学生支配权更自由,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去感受内在价值。

1.3 有利于终身学习习惯养成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利于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这种教学模式适应高职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形成良性的学习习惯。如充分运用零散与碎片化时间,学生高度自主性,感受在线教育所提供的便捷性。课堂时间掌握之后,课后实践巩固知识,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奠定坚实基础[2]。

2 在线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学及课程改革策略

2.1 资源库云平台建设

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以企业不同岗位的不同职业能力为基础依据,针对性的做好高职院校的相关工作。对于资源库云平台的建设,教师应该做好积累、整理与入库工作,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所需资源进行整理,最终将零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完成高职院校内部的共享与跨校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去真正意义上解决数学资源难以融通与共享方面的问题,做好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整合,发挥出云平台建设的基础目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形成一种互动交流的发展平台。线上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侧重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活动与互动交流,线下交流则是指师生之间的面对面指导。两者相互联系,并非处于一种独立存在的状况,具体过程更加紧密,资源库云平台建设要求更加显著。在资源库云平台建设完成之后,应该构建一个评价系统,针对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的优势与不足之处,采用质性评价、量化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多种结合方式,将其中的内在价值展现出来,保证评价内容符合资源库云平台建设要求[3]。

2.2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但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与参与意识,更愿意感受生活实际当中的知识点。作为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明显增加。在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设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设计与构建一个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框架。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资源的整理工作,将优质教学资源存储到资源库云平台当中,学生可以依托于网络环境获取相关信息,掌握专业技能,确保教学评价、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发挥实效。具体课堂教学设计如下:(1)高职院校教师在针对学科内容所展现出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将内在价值展现出来,更好的诠释与解读内在指标与要求,进而针对教学目标提出针对性的职业技能相关资源,并将资源存储于数据库当中;(2)课堂教学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课堂资源做好实践工作,真正将课程的内在价值挖掘出来,课堂教学保证在有组织、有目标的前提下开展,发挥出内在价值与功效;(3)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运用上文中所提出的关键方法,做好评价工作,展现出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堂教学实效[4]。

2.3 开发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

传统教材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应用显然已经无法适应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发展需求,数学教材的建设十分必要。将传统的纸质教材重新设计,编排成具有较强交互性的内容,面向平板电脑等全新的媒体设备进行UI设计,当然也同样兼容PC端与笔记本,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呈现出一个可拓展、可丰富、精致化的全新教材内容的呈现,展现出数字教材的内在价值与优势,提供全新的教学体验,整合碎片化教学时间。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能够取代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固定性。应用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有所了解,进而针对数字教材设计交互性体验方式,作为开发主体应该保证数字教材内容与内涵,发挥出数字教材的便捷性。

2.4 手机进课堂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禁止手机进课堂,认为学生将手机带进课堂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鼓励学生将手机带进课堂教学当中,利用智能手机,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课堂环境。将智能手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探索的经验与模式整理出来,保证为其他院校的建设提供经验。手机进课堂的方式并非是一种教学弊端,而是一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全新探索,手机进课堂符合在线教育的发展要求与发展目标,作为一种高职学生获取资源的载体,应该发挥出其所展现出的内在优势,引领在线教育在高职教学及课堂改革风尚[5]。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挖掘在线教育的价值,设计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本次研究与实践当中,从多角度丰富在线教育的内涵,让在线教育的价值能够展现在高职教学与课程改革当中。具体策略从资源库云平台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设计、开发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与手机进课堂等多种方式,挖掘在线教育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途径。

参考文献:

[1] 倪政林,陈爱英,李胜,等.基于网络教育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3(1):139-141.

[2] 潘慧明.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商论,2014(3):75-77.

[3] 贾永枢.依托教育云平台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0):70-72.

第7篇:课改在线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学校应该从思想上重视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并且深入分析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为高职课程改革提出明确的方向,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的推进,使得高等职业院校迫切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现在普遍采用互联网进行有特色、优质的课程改革,不仅提供在线教育产品还可以利用闲暇学习,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的多样化。高校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主要内容使之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培养大量高技术人才,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经济竞争力。

一、在线教育对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尽早的学得一技之长,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增加,由于我国的高技术人才比较紧张,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迫切的需要培养一批技术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就应该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的适应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既是对高职院校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怎样才能做到既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又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所以就必须加大高职院校的改革力度,密切结合在线教育的优势,做到教学中信息和资源的开放,让学习不分界,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只要自己愿意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并且在高职院校中开放网络精品课程,做到最大化的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2.在线教育中线上线下结合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自身面临的危机,高职院校近几年通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单方面的注重招生率而忽略了学生质量的培养,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人才,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数量,所以高职院校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迫切提出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将课堂学习变化才能学生的随身物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律性进行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有效评价教学质量等一系列的教学措施进行改革,只有通过全面深层次系统的改革,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3.高职院校进行课改是必然趋势,高职课程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质量决定了培养人才的质量,而由于当下很多高职院校都不能够很好的培养出具备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要谋发展、求创新,就要不断地拓宽思路,构建最优教学课程,保证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线教育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这与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教育体制都是分不开的,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人才,但是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都是教育机构人才,他们并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同时又不与企业,事业单位等进行沟通交流,所以教育形式偏教育化,轻实践行动力。

1.教师未能进入角色转换。高职教师还不能够完全放开思想,对教育发展一直停留在传统模式上,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老师讲什么内容学生就负责听,这样起不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老师不会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构建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境,还有学校一直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好坏的标准使得传统教育观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鉴于高职院校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但是由于其一直只关注大家所谓的热门职业,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实际市场需求的人才存在差异,导致该培养的稀缺人才没有培养,早就已经饱和了的人才还在不断培养,所以导致教育质量得不到提升。

2.缺乏创新精神。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使得在线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也让教学模式不断发生改变,但是高职院校还是一直沿袭以往的教育方式和体系,没有从教学方法、手段以及以学生为主体上进行创新,没有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协作的精神,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自主意识差;同时部分教师知道教学结构不合理,但是又不知该如何去解决,因为在线学习开展比较晚,很多技巧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使得教学手段单一,这还是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探索。

3.高职院校缺乏与社会的联系。以往高职院校与社会几乎没有联系,所以对社会资源不能很好地把握,但是通过实现在线教育之后,就可以做到通过信息技术,将所有的群体机构等组合起来,开展有效的沟通,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屏障,使得两者可以互相进行联系,在线教育让高职院校成为知识与技能的集中地,通过实现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在资源和信息上的交流互动,为需要者提供知识和技能服务。

三、在线教育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要求

1.开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线教育发展中的高职教学,应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现代远程教学应用到高职教学改革中,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由教师开设的任何课程,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高职教学特点,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远程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们共享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行业需求开设相应的职位培训,同时学校还可以把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学成果展现在网络上供大家学习借鉴,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高职的教学质量。

2.在线教育是对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的主体是社会,所以改革的重点也是强调对人才能力的提升,调整课程内容,包括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学习就业态度等方面开展,在线教育将学习内容进行分段展开,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学习起来更轻松,提供优质的资源的同时还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通过采用新型互动教学,将教学、娱乐还用网上学习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自主性以及持久性。伴随互联网的开展,未来教育将向着线上与线下协调前进,教育部门注重的是学习用户对知识选择带来的体验,而高职院校是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给高职教学创新带来新的启发。

3.以市场为导向。我们都知道毕业以后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选择职业的前提是由市场环境来定的,只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立足于社会,同样的用人单位也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他们需要的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开设专业课程,要依据市场行情进行开展,让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能最大化的满足市场需要,而在线教育的优势就是最大化的利用资源,是学生学习变得自主化,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各大企业之间的联系,与他们深入交流未来企业几年的主要走向,根据他们提供的方向来制定课程需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职业教程改革,把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部分,从而实现课程设置与社会、企业要求相适应、相对接。

4.培养老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加强对老师全面素质的培养,才能让他们用创新的方法教育学生,所以老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线教育实现知识资源开放化、共享化,在信息技术下老师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创新,使课程内容可以符合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问题进行探究,这些都要求老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对。教师首先要掌握网络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将课程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来提升教学效率,其次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建立教学档案,将以往盲目教学变成课堂教学的实施组织者,在学生在进行网上W习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源,并做好助教工作。

参考文献:

[1]徐苏燕.在线教育发展下的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14,(4):97-102.

[2]梁苏.在线教育的"开放式导学"应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12):101-103.

第8篇:课改在线范文

(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实践教学是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探讨了在线评测系统在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中的改革与应用,该系统引导学生自觉和自主地进行程序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在线评测

0 引言

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程序设计能力最终要体现学生针对问题能够设计、实现和调试程序,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将实践顺利地进行下去,常见问题是,学生掌握了C++语法的细节,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偏重考试成绩,动手能力欠缺;而实践不足也常是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目前,多数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通常是由老师布置题目,学生编写程序,由老师来评判程序的正确与否。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既缺乏激励机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因为需要人工评判程序,评判结果不及时且带有主观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手工评阅程序和指导学生实验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程序设计竞赛的广泛开展和OJ(Online Judge,在线评测)网站的涌现给程序设计课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我们在实践课上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国内外著名OJ网站上的试题作为例题、讨论题、练习题等,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组讨论、团队协作、文档组织等能力。学生在线提交程序,OJ网站的在线评测系统实时反馈评判结果。OJ网站上的试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评判过程公正、评判结果反馈及时,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们通过课程设计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检验学生的程序实践能力。

利用程序在线评测系统代替教师人工评测,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实现了对学生编写程序源代码评测的自动化,而且促进了学生进行自主、自觉地学习和训练,把枯燥的编写代码变成一种乐趣,帮助学生真正提高编程技能;还实现了作业及时、客观、公正的评测。

1 在线评测系统的实践

1.1 课下自主练习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自己的POJ服务,加入自创的更贴近教学内容的练习题。学生在完成OJ网站上的题目时,程序正确与否完全由评判系统客观地判定。学生编写的程序即使通过了题目中给出的样例输入数据,也未必正确。为了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学生必然要多拟一些测试数据进行测试。

ACM/ICPC题目对输出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只要程序考虑不全面或者格式不对,程序就不可能通过。这种评判方式保证了评判结果客观、公正。程序提交后,系统将给出程序提交结果。结果信息主要有: Accepted(接受)、Unaccepted(不接受)、Compile Error(编译错误)、Wrong Answer(答案错误)、Runtime Error(运行错误)、Time Limit Exceeded(超时)等。学生在OJ上提交程序时,可以根据OJ系统反馈回来的评判结果反复修改程序,一直到最终收获 AC(Accept,程序正确)。这个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每成功解决一道题目都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这种新颖的实践形式能较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掌握这些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后,可以完成OJ上一些简单的题目,并从中获得程序设计实践的快乐和动力。

1.2 作业提交

批改作业对教师而言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对程序设计课程.通常作业中的语法错误较容易检查,而逻辑性错误则很难发现,需要对程序进行认真的分析,这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现在班级人数都比较多,要做到能够准确快速地判断每一个学生设计出的程序的优劣和是否抄袭,并给出合理的成绩,教师通过人工的方式是很难完成的。教师在网上抽查学生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如代码风格,算法、实现手段等,在线评测系统就能够极大地减少教师花费在检查学生代码的正确性、算法性能、抄袭情况、作业的完成率和正确率统计方面的工作,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和答疑,教师通过查看学生提交的代码长度、执行时间、占用内存值和提交时间等信息,能快速地发现代码拷贝现象,同时通过观察学生提交的正确的和错误的代码,总结出一般性问题,在随后的课堂上予以有针对性地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3 测验考核

现在很多大学开设了OJ系统,大部分学校都把系统放在网站上,同时对公众开放。如:北京大学POJ现在拥有二十万余用户和将近四千道题,每个月都有月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HOJ具有公有和私有两种类型的比赛,还提供DIY contest,可以让用户自己出题和授权来组织一次内部竞赛;天津大学的TOJ具有Virtual Contests(虚拟竞赛)板块,它通过把历年真实的现场比赛过程再现,使用户可以亲身感受到激烈的现场比赛。对于不具备相应硬件条件的学校,POJ也提供网上考试服务。OJ能够方便地进行考核和组织竞赛。将这种考核的平台和形式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全面提升作用显著。

2 对实验环节的改进

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尤其是在学分制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改革形势下,更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的程序实践能力是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我们基于以在线评测为导向的教学思路,通过重新设计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采用分组讨论、习题讲解、强化课程设计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的上机实践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提高了C++的教学质量。

引入在线评测系统重在将程序设计的实践有效进行下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建立考试标准之外的学习动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交流,看到其他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起来兴趣,由此引出自信。

基于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型本科院校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可以培养团结协作、自主创新、开拓性思维人才,为传统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贺利坚,卢云宏.利用博客提交作业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15):79-83.

[2]林巧,韩建民.基于在线评测系统的C语言实践教学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06):37-39.

[3]张丽萍,刘东升,王春晖.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02):17-20.

第9篇:课改在线范文

[关键词] 信息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新课标;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23,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0-0083-07

一、 问题的提出

近一年来,基础教育界和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提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大概要算“核心素养”了。因为即将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会对每个学科教育教学的“核心素养”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既可以理解为基础教育在向现代教育转型过程中,将传统“知”“学”“生”①关系上升到制度层面的一种尝试,也可以看着是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回应突出的“知”“学”“生”矛盾的一种策略。五大领域、十数个学科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确立,不可能因为匆匆拟设之标准的颁布和一场声势浩大的课改运动就会息弥与之相关的讨论与争鸣。讨论和争论会聚焦在哪些方面或问题上,当下还不便猜测,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未能作为全体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共同的、最基本的要求被突显,是有违时代特征的遗憾。

二、“信息素养”何以必须成为新课标的一个显著存在

关注人的信息素养培养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实际上信息素养作为人的素质构成要素绝对不是一个新事物。亚里士多德说:“人是逻格斯的动物。”换言之,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可以说,伴随人类社会出现口耳相传的信传和接受开始,对传者和受者的信息素养要求就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符号尚未成为人类指代和运思物理世界的时代,信息则以声音、体态及象形图画、结绳等方式存在;当系列稳定的符号产生以后,信息则主要以符号的方式存在。人类的一切有价值突破的活动便是往返于真实物理世界和虚拟符号世界之间。判断人群和个体文明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个人群和个体创制、加工和运用符号的能力作为标准的。人类的交往与交际活动实际上是人类展示自身信息素养的活动。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的信息素养诉求在过去的教学大纲和后来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提到教育教学应该关注这一问题,而今天对这一问题的遗漏却成了课程标准中一个不应有的显著的遗憾呢?

因为在面对面口头交流的信息方式的主导下,自我被包嵌在面对面关系的总体性之中,因而被构建为语音交流中的一个位置;而印刷术产生之后以书面交流为显著特征信传阶段,自我被构建为一个行为者,处于理性/想象的自律性的中心;信息技术传播阶段,持续不断的随时变化,使自我失去了中心化的位置,呈现分散性和多元化的形态。“身体已不再有效地限制主体的位置”[1] 25。具体而言,今天以比特为介质和以网络传输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它不仅将人们的世界知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有助于人们更加理解智力过程,加强有关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和推理过程的知识,而且将会为认识科学提供模型和概念工具。在这一切变化的过程中,人作为存在主体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信息方式在改变原有交流结构的同时,重新构筑了信息传输者与接受者、信息与语境、接受者/主体与他/她的表征关系。换言之,新的信息方式“将一种新的关系强加到科学与权力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群之间、(原作者性)权威与法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消费者与零售商之间。”[1] 24人的存在方式信息化了,或者说人的存在是以信息来表征的。就像“因为文字的技术”不仅“给人类的意识提供了新鲜的资源”,而且因为“有了文字之后,我们就不得不修正我们对人类身份的理解了”[2] 1一样,正因为如此,在以比特为介质,以互联网和物联技术为平台的信息化时代,当信息化成为这个时代最显著特征的时候,人的信息素养才成为对教育最基本的诉求。人的信息素养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来为其作基本的界定呢?

诚然,关于信息素养公认的定义至今尚未确定。不仅如此,概念的语用也并未择定。检索一下进入所谓的信息时代以后,曾经和现在某一段时间流行的术语,基本上是以人们对技术某一侧面的认知来命名的。这自然有些盲人摸象的意味。比如“计算机素养”“媒体素养”“网络素养”“e素养”“数字素养”等等。信息素养则是具有高度综合性和概括性的一个语用。它抽象了上述“计算机”“媒体”“网络”“e”等信息载体的物理特征和“数字”这一符号表征。它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在遮蔽信息载体物理具象的同时,也使其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适性,使得我们能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讨论这一问题。如果我们历时性地讨论“信息素养”这一问题,那么,近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

三、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探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实实在在的标准讨论,对人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要求,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没有中断对信息素养标准的探索和完善。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首先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次。这一素养概念,其实只明确了信息素养的一些基本要素。即知识、意识和技术三个层面。也就是说比较完整的信息素养不仅应具有明确而自觉的信息意识,而且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行为的能力。虽然没有严整周延的界定,却不失为一个框架性的约界。1987年,美国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明确概括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够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这基本上是从技术掌握和信息价值判断两个方面来界定信息素养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把信息素养界定为:具有确认信息、寻找信息、评价信息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四个方面。这一界定虽然仍然是要素罗列式似的,但较前述更为明确。它的重点放在“确认”“寻找”“评价”和“运用”这样一些行为表征上。计算机技术滥殇于英国,美国却是较早关注信息素养的国家。其关注焦点随着信传技术的变革与广泛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应运而变化。如果说美国关于信息素养的讨论还只是学者个人、学会组织和关联度高的行业行为的话。那么,在稍后的日本就已经将其置于明确的学校教育要求,进入了文部省的教育指导纲要。

1991年,日本文部省在《信息教育指南》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能力和信息创造、传递的能力,对信息社会的特性和信息化对社会及人类影响的理解,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和信息责任感,掌握信息科学基础及信息手段的特性和基本操作”。1992年,《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对信息素养的详尽表述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也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对信息能够进行评价、组织并能够用于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将信息素养定义为:“是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中国以学术机构与组织和国家课程标准名义出台有关于信息素养的界定的文本目前尚未发现。而学者个人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阐述,却并不鲜见。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一种认为“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3];一种认为“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4]。(上述这类界定很多,总的情况是后来所作的界定较前面的内容要素更多、更完善。)这种描述性界定总的特征是其内涵基本上是以信息为加工对象各环节要素的罗列,而外延则是套用“素质”这一概念的定义,是一个拼凑的概念。如果要对其不断延展的内涵要素进行基本的归类的话,则大致包括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等诸多方面。这些信息素养的指标虽然已经越来越丰富和完善,但对于信息技术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存在方式的现实,进而挑战传统政治学、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却未能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多少反映了技术的发展超出了这些领域学术关怀的期待和视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术反应的滞后,至少说明了学术研究的灵敏度不够、探索性不强。当代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文化冲突越来越突出和尖锐。这一点从各国拟订的信息素养标准在技术指向与非技术指标考量上也可见一斑。

四、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例述

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终身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各国都有自己信息素养的标准。

由表1可见,在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学术机构和学者个体关于人的信息素养标准存在共同性的同时,也呈现差异性。相同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关于获取信息的技术掌握、渠道利用等方面。比如“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高效、快捷地获取与存储信息” “搜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应用数学概念和技巧的能力;应用科技的能力”等。这些素养带有技术理性,是信息素养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力要素。此外,对于信息的科学认识,也是上述标准中普遍关注到的要素。比如 “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认识信息对民主社会的重要性;能实践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合乎道德的行为”“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等。这里所述关于信息的认识,既有对信息作为决策重要性的理解,也有对信息社会特征的理解,还有对信息伦理修为自觉的诉求。其他标准有些是关于判断信息价值、整合信息、运用信息,甚至创造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要求。这些标准中所涉及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已和前述要求中所说的信息不是相同的概念,即它们已经不是一般抽象意义上的信息,而是牵涉到置于不同情境和专业场域定的知识系统和表征的信息。比如“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知识体系中的能力”“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评价文献和其他对信息的创造性的表达”“具有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能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等。不同专业领域和特定情境的信息存在形式和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概念、运思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这些信息素养要求与其说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素养,还不如说是专业信息素养更为准确。这样的信息素养标准拟定,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作为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一般的信息技术掌握标准,是作为工具理性的信息素养标准。尽管这样的信息素养标准必须包括必要的信息伦理和责任诉求,但它并不能替代不同学科课程的信息素养标准,而这些信息素养标准其实就是该学科的核心素养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本文开篇所说新课程标准对于信息素养的关注不够,并非指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对这一问题的忽视,而是其他课程标准中没有意识到特定的信息素养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较早开展信息素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时间集中在2000年之后。由于有国外学者及学术组织和专业机构的讨论可资借鉴,加之信息素养就技术层面而言,具有普适性和通用性,所以讨论主要以选取不同侧面的方式展开,在具体内容上难有创新可言。比如南国农的“信息能力”说,大致包括四个方面:获取、处理、发送等三个方面都属于基本技术素养,“信息免疫能力”是新的提法[6]。这属于个人接受信息安全问题,可以细分为判断、辨别、筛选等。张倩伟的“信息素养”说包括三个方面: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和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7]。至于彭绍东的信息素养八能力说[3],基本是上述内容的细化。总之,关注技术的成分多于其他方面。这是因为技术作为物化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具有技术本身的性格,这种性格当技术没有获得巨大突破的时候,对于使用者具有强制性、统一性、标准化的特点。我们姑且称之为显性的信息素养,或者外在的信息素养。这一类别的信息素养是因为客观外在的条件要求所不得不适应的,是构成全部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但对于完整的信息素养诉求而言是不充分的。2003年教育部颁行的各学段(小、初、高)《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别就信息素养作出规定,但基本以能力要求为主,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伦理观和责任感。”这自然是一个集中外大全的信息素养标准表述,关涉了技术运用、价值判断和伦理责任三个方面。其全面而笼统,但缺少具体的执行指标。

比较上述中外信息素养标准,发现他们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国外信息素养标准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指向,也有专门机构提供的标准,其普适性更强,针对性更明确,而在国内基本上局限在《信息技术课程》这一单一学科上标准,缺乏信息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的关联性、通融性,容易形成两张皮。使除了技术掌握的通用性之外,具体到信息价值判断、信息法律法规意识和伦理责任意识流于一般的日常信息交流中,而没有深入到具体学科的科学伦理文化和社会责任意识层面。

五、结语

目前,中外有关信息素养的标准确立都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学科层面。这就使信息素养仍然局限于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单纯层面,而离真正的信息化教学还有相当距离。而信息表征的多元性必须是深入到学科素养之中,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而每一学科的信息表征是既有普泛的共同性,而又有独特的特殊性。如何将学科信息表征标准化,是课程标准研制者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否则所谓的信息素养都是残缺的。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明确学科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必须成为新课标的一个显著存在。否则,这个新课标一诞生就有可能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

[参考文献]

[1]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4]陈维维,李 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5]高淑芳.信息化教学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