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食品安全在全球化的今天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食品安全危机的严峻局面。我国也爆出过如“地沟油”、“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有些事件已造成公众危机,降低广大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严重影响政府形象,所以,该如何提高我国政府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概述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即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食品事故,该类事件具有多样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需政府采取紧急处理行动避免事态的扩大,为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应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维护国家社会持续和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是治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多个层面,如从突发事件的最初预警,分析事故原因,组织解决事故计划,调配相关部门人员及后期群众安抚处理等。上述步骤中后期群众安抚处理是整个应急管理的核心,尤其在事件发生后会逐渐显露突发事件的各种表现形式,所以就要求对突发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对该事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给予解决措施。
二、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问题
1.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目前多数食品安全危机应急管理所设立的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如《食品安全法》中虽然规定了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程序、职责等必要内容,然而在规定内容上则缺乏具体的实施实则,较为抽象,尤其严重缺乏应急情况下的行政程序法律规范。通常大部分食品安全危机应急管理的立法忽视了对应急处置权利的控制及因应急权利造成的损伤。此外,没有严格执行现有的食品应急管理法律规范,主要表现为行政不作为、有法不依及执法不严等。如千方百计的隐瞒重大食品安全危机事故的死亡人数,没有及时将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信息公布于众,难以落实和实现法律规定的危机期间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公民救济的权利。由于缺乏法律保障体系,政府常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不是借助法律层面操作,则惯性的采用行政命令方式,一定程度影响了行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应急管理预警机制不完善
食品安全预警是根据食品安全隐患建立的有针对性的功能体系,它包括量化分析、监测、追踪及信息通报,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管理人员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早期控制与预防。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个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则是没有科学评估新涌现的食品加工技术及新原料对食品安全危害、影响的风险,仅仅把监管对象局限于已知的有毒有害食品原料。此外,我国的监管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公布食品安全信息,然而各职能部门没有有效整合和统一分析食品安全信息,缺乏足够的信息互通,一定程度上很难发挥其在预警机制中的作用。
3.缺乏信息公开与沟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众获取各类政务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但在信息公开与沟通方面却普遍落后。主要表现在:⑴食品安全信息质量不高,过多的披露政策性信息。⑵缺乏单独的食品安全信息专栏,公众无法获得准确及完整的食品安全信息。⑶缺乏食品安全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再加上政府网站缺乏合作协调机制,根本无法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影响信息力度。
三、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对策
1.加强立法保障,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我国应根据食品安全危机应急管理的需求和基于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具体有以下方面:首先修改和完善现有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前提建立在遵照法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原则的基础上,使其减少交叉,相互衔接。对于在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在应急管理实践中有效的,但在行政法规中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制度,应根据上述要求逐渐形成法律,进而提高法律效力。其次在立法过程中要维护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公正性,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要尽快研究分析没有得到规范的盲点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对应急管理的社会环境条件进行改善,以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提高公众的认同度和配合度。
2.加强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建设
应急管理的首要条件为预警,目的在于有效避免和预防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降低危害损失。是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管理原则上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管理。首先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要以预警机制为基础,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预警工作的开展。其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包括预警信息管理、收集及监测的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平台,主要在于向有关部门和消费者通报食品安全预警信息。
3.建立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信息透明制度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危机,公众的生命安全则被摆在首位,所以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政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协调政府、社会力量及公众之间的关系,将社会公众对危机舆论转到正常方向,缓解社会紧张情绪。
四、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应给予全方面和多层次的探究分析。该如何掌控食品安全危机的发生体现了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制定其对策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加强立法保障和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建设,提高应急管理信息透明度,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我校对校园的教学设施、院墙、厕所、食堂、宿舍、实验室人、物、技防进行认真全面的隐患排查,现排查整改情况如下:
一、学校食堂和宿舍管理方
(1)我校对自聘人员进行严格政审、对自聘人员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已落实)
(2)我校利用假期期间已做好宿舍、食堂内部的维修(墙面要干净、门窗、电暖、通讯、消防等设施做到了完好无损)。
(3)学生宿舍一层的窗户要做防护栏。(已定做、整改中)
二、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
(1)制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安全管理小组、班子人员要做到分工明确、细化职责、层层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和教学有关的人员都纳入领导小组和安全管理小组中)。(已落实)
(2)学校主要领导重视并参与管理工作、主要领导与教务处、与安全办分别签订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教务处、安全办与实验室管理员分别签订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已落实)
(3)建立健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严格审核、装订成册、主要的相关制度要上墙。(职责分工、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采购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储存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制度、危险化学废品处理制度、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预防丢失和被盗制度、消防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已落实)
(4)建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并有演练记录图片等资料。已落实
(5)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参与实验的学生、实验员定期开展系列安全宣传教育、并做好专门的记录。(已落实)
(6)学校安全办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隐患排查、安全小组所有成员参与隐患排查并排查记录上签字。(已落实)
(7)教务处定期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成员参与隐患排查并排查记录上签字。(已落实)
(8)学校给实验员要配备实验服、口罩、手套、应急药箱等。(实验服已订购、整改中)
(10)要有实验室化学品出入库使用登记记录(学校主要负责领导、管理员、领用人分别签字、并记录好领用数量、出库时间、返还数量、返还日期等)(已落实)。
(1)要有药品存放记录和药品台账(根据使用和药品处理要求每年更新药品台帐)(已落实)
(12)要配备化学品专柜、位置符合要求、双锁管理(教务处负责人拿一把钥匙、实验员拿一把钥匙)(已落实)
(13)化学品库的监控要全覆盖、要有灭火器、应急指示灯防盗门、窗户要有防护栏和铁丝纱网、一键式报警器、红外线报警器、通风换气等设施。(防盗门、窗户防护栏、已订做、整改中。红外线报警器已订购、整改中)
负责人:
论文摘要: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载体,其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首要解决的是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从实验室安全制度的管理,落实,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及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以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载体,其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近年来,中职生普遍素质较差,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低下,由于扩招的影响,学生人数较多,实验室相对比以前拥挤。因此,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首要解决的是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各类实验室基本健全、初具规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校首先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实用、合理、节约、环保”等原则,从规章制度、人员安排、实验室场所、设备、仪器、药品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特别是安全措施方面。
1、领导重视,制度落实,人员安排到位
在化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为了预防和减少化学实验中引发的急性化学中毒事故,提高师生应对急性化学中毒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在安全保卫部门的帮助下,特制定了应急预案。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可能引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原因
第二、预防办法
第三、处置程序
(1)及时报告
(2)启动应急处理小组
(3)现场抢救:
(4)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保护好现场及有关证据。
(5)按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进行操作。
(6)保险介人。
(7)必要时警方介人。
除了应急预案以外,每个实验室还制定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览表等。实行专人管理,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人、专柜、加锁的措施。我校还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实验人员持证上岗,安全意识强,实验室管理井井有条。
2、实验室场所分布合理、物尽其用,防微杜渐,避免事故发生
实验室的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实验准备和学生实验室分开设置,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柜子存放,实验操作的台面我们采用的是耐酸耐碱材料,清洁起来非常方便。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则采用的是防震的大理石材料,装饰既美观又实用。
为了保障实验课的有序进行,我们日常非常重视对学生实验课的规范教育。对上课用的试剂和仪器除了要求按正确的方法使用外,特别强调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懂安全,自发地保证安全,保护公共财产,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实验时,心中都有节约的观念、环保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必须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上开始陶冶和训练。首先教师要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样对学生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实验中再从严要求。这包括在实验态度上养成严谨、认真、客观、从容的品质;药品按规定用量取用、实验操作规范,遵守实验守则,不随意带出药品、不能品尝药品,不私自做有危险性实验,不随意倾倒实验垃圾,节约水、电、酒精燃料、试纸、滤纸等,爱护实验仪器,实验后按要求对实验后的剩余物进行处理、洗涤实验仪器,收拾实验台面,整齐摆放好实验器皿、药品等。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往往含有酸、碱、重金属化合物以及氰化物、含砷化合物等,一般实验室的废液都排人下水道,这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影响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与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把好的经验传给学生,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用中和法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利用萃取法将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回收酚类和重金属等。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又可使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实用技术,还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通过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实验课,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实验过程,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防微杜渐,避免了事故发生。
比如,酒精灯使用时,经常有操作不熟练或者粗心大意的同学会引起台面着火。有一次在梭酸的性质实验中,刚做完草酸的脱梭反应后,由于学生没有等试管冷却就开始洗涤,导致试管有一条小裂缝,加热时,试管爆裂,试剂流到了酒精灯和台面上,顿时,台面烧了起来,学生慌忙中又把酒精灯撞到了地上,地面上也开始着火。我们平时一直要求点酒精灯之前,一定要在旁边准备好湿布,于是很多同学和老师,马上用大量的湿布把火迅速盖灭了。
3、药品的安全管理
根据实验课的特点,尽管危险品用量不大,但是品种繁多,使用频率高,因此药品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为了确保药品本身安全和不受污染,在试剂存放过程中,根据试剂的不同特性分别在密闭、避光、低温、通风、隔离防火等情况下,尽量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并贴上标签,方便查找和使用。我们应该知道常识易爆混和物。
实验室中不仅经常使用易燃、易爆、自燃以及强氧化剂等类药品,而且还要经常进行加热、灼烧、蒸馏等实验操作,存在着火的可能,因此要了解和掌握有关防火、灭火的知识和技术。
(1)防火
加热易燃试剂时,必须用水浴、油浴等加热,绝不能用明火。如果加热温度有可能达到被加热物质的沸点,则必须加人沸石,以防爆沸。
使用易挥发可燃试剂(如乙醇、乙醚、丙酮等)时,要尽量防止挥发,保持室内通风,绝不能在明火附近倾倒、转移这类试剂。
配置灭火器材,定期检查其性能。
(2)灭火
实验室如果着火,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①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②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③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4、各种有毒气体的中毒症状和安全防护措施
有毒气体的中毒症状及防护措施见表1
5、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关注安全
对于实验教材中不利于安全或者是没有详细说明安全事项的实验,实验老师一般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在不影响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开展绿色实验,或者补充说明注意事项,使实验过程既安全又环保,还有利于师生身体健康。
比如:《有机化学》实验中,很多实验我校都作了一些改动。蒸馏的操作实验中,为了使学生安全学会操作,我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用水来自制蒸馏水,第二步才用试剂进行课程规定的实验。这样在学生做第一步的时候,基本上是安全的,方便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和熟悉仪器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第二步的实验。而且这个实验我们把酒精灯改成电炉,把圆底烧瓶改成平底烧瓶,学生安装起来更方便,实验效果更好。类似这样的改动很多,有些是学生提出的,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6、实验课后的废液安全排放问题
实验室中各类酸、碱的用量很大,一般的废液浓度小,可以直接排放。浓度较高的酸碱废液,分开存放,定期将废液中和至ph值在6. 5一8. 5之间后,再经稀释可安全排放。
7、结语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范围及主题
(一)活动范围: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民营医疗机构)。
(二)活动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活动目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切入点是“万里行”。
三、活动原则
(一)内涵建设与社会宣传相结合。医疗机构要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突出内涵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和质控管理人员培训。同时,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充分动员媒体力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防病治病和正确择医、就医等方面的知识。
(二)全面梳理和重点整治相结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梳理和排查医疗机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实验室和后勤安保等部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查找医疗质量管理漏洞、薄弱环节,重点整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查处虚假宣传。
(三)医院自查与行政督导相结合。医疗机构按照本方案,对本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县卫生局在医疗机构开展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各级医疗机构做好迎接卫生部、省卫生厅、州卫生局抽查。
(四)当前任务与长远建设相结合。在2009年“万里行”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完善适合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管理
县卫生局成立“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县“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指导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医政股,负责综合协调,组织督导检查。
组长:*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
*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成员:*县卫生局疾控股股长
*县卫生局基妇股主任科员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
*县红十字会专干
医疗机构根据活动的具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实施。
五、活动内容
“万里行”活动重在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以查促建、纠建并举,与医院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相结合,以医疗安全教育、医疗安全检查和舆论宣传引导等多种形式,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
(一)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群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1.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要加大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开展公众就医知识宣传教育。各级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开展宣教工作,采取现场讲座、展览展示、专题报道等多种宣传、培训形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安全意识和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3.围绕“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
(1)充分发挥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积极作用。各级医疗机构要主动协调媒体做好本单位“万里行”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2)加强舆论引导,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安全。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和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
(3)加大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的打击力度,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等行为予以通报、曝光等。
(二)以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重点,认真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项工作。
1.认真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重点要求:
(1)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同时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的准备和申请工作。
(2)医疗机构对已经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清理以下3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一是尚不成熟或存在较多伦理问题的;二是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准入方可临床应用的;三是未取得相关诊疗科目的。
(3)医疗机构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并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
2.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重点要求:
(1)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合理用药工作。
(3)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4)认真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监测医院要按照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5)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6)县人民医院要逐步创造条件,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统一配制药物,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
3.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三)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内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制度建设、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应急处置、执行落实等方面情况。
(四)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整治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要求:
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等,明确人员配置要求,认真组织落实。
2.加强对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关键设备和装置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并保障安全运行,防止漏电、漏气、漏水;完善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3.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消防设备齐全,标志醒目,专人管理,设有消防预警系统。
4.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和维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5.加强对放射科、医用氧舱、同位素室、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
(五)贯彻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六)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七)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开展县乡医疗机构运行病历质量评比活动。
六、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6月—7月)。
完成“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县卫生局下发活动方案,对2009年“万里行”活动进行部署。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计划,开展“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8月—2010年4月)。
1.贯彻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万里行”活动。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组织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对自查中发现问题的要立即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2.检查指导。县卫生局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万里行”活动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及时总结和推广“万里行”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有序推进,确保成效。及时将本辖区内开展“万里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检查结果、活动总结上报州卫生局。
3.督导抽查。州卫生局对县卫生局和医疗机构“万里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或抽查,并通报检查或抽查结果。
(三)总结交流阶段(2010年5-6月)。
认真总结开展“万里行”活动的经验和成效,部署2010年度“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质量意识,切实加强领导。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系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影响,关系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开展2009年“万里行”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大检查、指导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重在质量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医疗机构要重视内涵建设,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培训、教育、检查相结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同时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检查力度,对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建筑、设备、设施、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杜绝医疗差错。
(三)明确活动目标,发动社会参与。
作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大学图书馆加快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主动开发信息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电子阅览室如何开展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界目前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资料的查阅和下载
阅览是电子阅览室最基本的功能。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应当能访问光盘服务器、局域网服务器以及Internet。阅览方式有光盘阅览、网络阅览等。光盘阅览和下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非印刷资料已是人们获得社会知识和信息最简单最快捷的途径,以光盘为代表的电子出版物具有储存量大、收藏方便、使用方便等多种优点,已经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网络阅览和下载。Internet上有极大的信息量,使读者可以获取和下载网上信息和资料。从而在信息获取上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大大提高了阅读的丰富性、时效性。
2.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电子阅览室重要的功能之一。由于信息的瞬息万变,科研人员已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查询繁琐的检索工具书,而逐渐依靠计算机进行检索。目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本馆自己产生的如期刊数据、书目数据、全文数据等;二是来自本馆以外的数据,如与其他图书馆交换或购买的数据以及购置的电子出版物;三是Internet的网络文献,包括联机数据库、联机馆藏目标库等。所以电子阅览室可以随时随地直接检索、任意浏览和自由选择馆内、国内乃至全球网络上的计算机情报、资料检索服务。开展科技查新、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检索业务。其方式可以由工作人员、也可以由读者自己进行检索。
此外,无论是信息检索还是资料阅读,读者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而电子阅览室强大的计算机设备,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条件。可以随时为读者提供地址查询、信息导航、娱乐与欣赏、新技术研究等服务。
二、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高校电子阅览室一般都对学生开放。由于学生使用频繁,管理工作困难较多,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故障和计算机部件失窃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电子阅览室是为学生服务,那么就离不开对上机学生的管理。管理机器难,管理上机人员更难。这是电子阅览室管理中的难点。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好的上机环境需要管理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营造,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学生工作,使之自觉遵守。学生应服从管理老师的管理,进入电子阅览室后,应保持安静、整洁,不大声喧哗、随意走动,不随意吐痰、乱扔杂物。不携带水、食品及与无关的物品进入。不随意插拔室内的设备,不私自开关电源;下机时,正常关闭主机、显示器、摆好桌椅。管理老师要经常巡视机房和时时进行检查,对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教育,对刻意进行破坏,造成硬件损坏的应照价赔偿并给予适当的处罚。严禁学生使用违禁软件。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光靠管理教师是不够的,这需要平时的教育和学校各部门的配合。
2.计算机管理和维护
由于灰尘、温度、使用时间、机械磨损等因素,计算机经常出现硬件故障,处理不及时,会给电子阅览室工作带来影响。为了满足每个学期工作的需要,在学期开学前应对全部计算机软、硬件逐机检查。
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经常会有意无意删除系统文件或应用软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病毒一直是计算机管理的一大难题,病毒一旦传入电子阅览室建立的局域网内,轻者机器运行速度减慢,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影响正常阅读。在管理硬件方面,设立专职维护人员,由其负责软、硬件的日常维护。正确用好CMOS加密,使恶意破坏分子,无法进入和修改。使用还原卡保护启动盘上的系统文件;使用Ghost软件,经常做软件备份和恢复。在管理软件方面,电子阅览室当值教师发现计算机出现故障,应及时登记,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进行检查维修,维修人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3.实现自动化管理
电子阅览室面向全校学生,有空余的机位时学生可以自由上机,因此每个人进入和离开的时间都是随机的,这种情况如何进行管理?用传统的收机票、或单独设立一套收费系统的办法显然是不太好的管理方法,必须对机房实行自动化管理。我认为学校应该建立校园IC卡管理系统,它使学生在校园里享受一卡通带来的方便!如:它集学生食堂用餐、校园内超市购物、学生公寓用水和用电、电子阅览室阅读、开放式计算机房上机等等。它应该将每个人的各种消费数据及时的通过校园网,汇集到校园IC卡管理系统中心,实时增减。学生只需手持校园IC卡,就可自由出入学校各种消费场所,而无须登记、缴费等繁琐手续。这样才可以极大的方便学生。
4.安全管理
用电安全一直是电子阅览室管理的重中之重问题,应配备独立供电线路,并安装地线,不要与照明、空调等用电设备共用线路。无论电网质量好坏,服务器都应配备交流稳压电源或UPS。
用电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修线路。无论电子阅览室电缆布线和电源插件板是否完好,由于存在老化问题,都应该在5年左右彻底更换一次。只有这样才是避免引起火灾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要注意特殊天气时的用电安全,在遇到雷电等特殊天气时,最好暂时关闭电源。根据电子阅览室大小配备灭火器,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话题。计算机和配件失窃在高校中计算机实验室和电子阅览室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管理教师提高警惕。下班前一定要反复检查电源关闭情况,检查好门窗,不让盗窃分子有可乘之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安装防盗门、防盗监控系统和留守值更人员等措施。为每一台主机箱加锁,使用扣线把键盘、鼠标线锁住。该举措能较好地防止人为的损坏和偷盗公共资源的行为。
学生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要严格管理。禁止学生乱动电源,张贴危险警示。严禁学生在室内及周围吸烟,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事先都要有应急预案,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三、结束语
由于Internet的发展,使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必然越来越多,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我们作为图书管理人员,理应想方设法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员工搞好服务。而前搞好服务的前提条件是,努力提高我们自己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这是管理好电子阅览室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发挥电子阅览室的最大功用,为广大教职员工搞好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洪斌.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江苏省高教研究,2007,1.
[2]海特,雁腾.快速操作Internet教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4.
关键词:溃坝;应急避难;风险人口;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V6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4)06-0177-04
溃坝属典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将对下游生命、财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造成灾难性破坏和冲击。目前,我国共有水库98 002座,数量居世界首位。1980年以后,尽管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责任制等一系列举措加强了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仍不时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溃坝事故发生。1954年-2013年初,我国共有3 524座水库溃坝,其中部分水库溃坝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但也有部分水库溃坝伤亡很小,甚至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2004年春节期间,新疆八一水库大坝溃决,但因管理人员提前发现险情并及时通知下游转移了1.38万人,最终没有造成人员死亡;2008年6月,广东从化市鱼洞水库坝体出现裂缝,市政府紧急疏散了下游8 000民众,并拆除出险坝段进行泄洪,将水位降低到安全高度,险情得以缓解;2009年7月,广西罗城县卡马水库面临溃坝危险,通过开挖临时泄洪通道和降低溢洪道底板高程,同时紧急转移下游数万群众,避免了重大灾难发生;2013年2月,山西省洪洞县曲亭水库灌溉输水洞破裂漏水,导致下游坝体出现管涌,坝体垮塌长度近300 m,但由于紧急疏散了下游群众,无人员伤亡。
由此可见,在溃坝发生前对风险人口进行转移是降低溃坝生命损失的有效手段。然而,临时的应急避难决策也有可能导致应急响应不足或应急响应过度。为此,了解溃坝影响区、风险人口的分布,合理规划避难场所,是避免或减少溃坝生命损失的有效手段。目前,溃坝应急避难研究关注的关键技术包括溃坝数值模拟、风险人口分布预测、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应急撤离时间估算等四个方面。
1 溃坝数值模拟
溃坝数值模拟包括溃口模拟和溃坝洪水演进模拟两部分内容,是应急避难需求预测的重要手段。
1.1 溃口模拟
溃口模拟包括溃口形状的模拟和溃口流量过程的推算,为下游演进模型提供上边界条件。根据坝型不同,大坝的溃决可分为瞬时溃坝和逐步溃坝两种形式。
土石坝的溃决方式为逐步溃决。导致土石坝溃决的主要原因是漫顶和渗透破坏。虽然土石坝溃决研究可采用数值模拟、水工模型试验、离心模型试验等多种手段,但由于受试验条件限制,实际工作多以数值模拟为主。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关注溃口位置和形状、溃口发展规律的数值模拟。国外溃坝数值模拟模型主要包括H-W模型[9]、BRDAM模型[10]、P-T模型[11]、Lou和Nogueiga模型[12]、BEED模型[13]、Fread系列数学模型[14]、“陡坎”模型[15-16]、HR-BREACH模型[17]。我国溃坝数值模型主要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数学模型[18]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系列模型[19]。
混凝土坝溃决方式为瞬时溃决,又可分为瞬时全溃、横向局部溃决、垂向局部溃决等方式。溃口峰值流量及溃坝过程可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5- 7]。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与一般土石坝溃决过程的区别在于:面板在未被冲毁的下游坝体支撑下仍起挡水作用;随着下游坝体冲刷的积累,面板悬空长度不足以承受面板自重和水荷载的共同作用而折断,溃口处水流流量突增,溃决过程突然加速;其后,随着水头逐渐减少,溃口流速、流量及冲刷也逐渐减小,面板又起到挡水作用;如此往复,直至最后稳定在某一平衡位置。有学者推导了溃坝洪水流量过程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材料力学公式给出了面板折断条件[20-21]。
1.2 溃坝洪水演进模拟
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溃坝坝址流量过程线推算演进至下游沿程各处的水深、流速、洪水到达时间、淹没历时等,存在两个技术难点。
其一是对间断的捕捉。大坝溃决时,水库蓄水突然下泄,造成下游水位陡涨和库水位骤降。间断捕捉主要方法有激波拟合法和激波捕捉法。激波拟合法是在光滑流动区对圣维南方程组求解,而在涌波两侧则通过间断条件将水流正确地衔接起来。这类方法要不断追求运动间断,虽然精度较高,但其计算复杂,编制程序不便。激波捕捉法的基本出发点是采用计算方法所固有的数值耗散效应自动捕捉间断,不论解中是否存在间断,可以不加区别地统一进行计算,不必进行激波拟合的特殊处理。
其二是对动边界的处理。溃坝计算域大部分为干底,地形复杂,且缓、急流同时存在并相互转化。对动边界主要的处理有两种思路:追踪边界的准确位置和关注动边界所在的网格。但追踪边界点的准确位置较为复杂,通常采取后一种思路,就是把可能最大的区域作为固定计算域,在所有网格上进行同样的计算。
溃坝洪水演进过程一般可以用守恒形式的二维浅水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数值解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有限体积法。多年的研究表明,具有TVD特性的有限体积算法被认为是模拟溃坝洪水流动较为成功的计算方法之一[22]。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溃坝洪水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
2 风险人口分布预测
风险人口指大坝溃决影响区内直接暴露于某一深度洪水区内的所有人员。参照国外的经验,这一洪水深度可取为0.3 m[23]。风险人口分布是影响溃坝应急避难需求最为关键的因素。风险人口分布包括风险人口的数量、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目前,人口数据多来自于各级政府的统计数据,是以行政边界作为统计单元的,但是对于溃坝风险人口统计,某个行政单元内可能只有部分人口属于风险人口,因此,应以各行政区划统计人口为基础,推求溃坝淹没范围内的风险人口。
人口估计的主要方法是利用面积内插模型。在面插值的过程中根据是否使用辅助数据把面插值分为没有辅助数据的面插值和有辅助数据的面插值两类。在插值的过程中可认为人口密度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各异[24-27]。GIS和RS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口数据格网化已经成为研究人口空间分布的热点。人口数据格网化是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将以行政区为单元的人口统计数据展布到一定尺寸的格网中,实现统计单元由行政单元向网格的转换。目前人口数据网格化模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应用面积内插与统计分析原理,进行人口数据网格化,代表模型有面积权重模型、核心估算模型;另一类是通过建立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因素与人口数据之间的函数,进行人口数据网格化,代表模型有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模型、重力模型、多源数据融合模型等[28]。在资料充分的情况下,还通过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外业核查,获取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等信息,进而得到溃坝风险人口分布情况。外业核查主要是完成建筑物使用性质校正、楼层数校正、家庭户数校正,以及家庭人口数、出行状况等信息收集。
人口时间分布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时间情境下,风险人口的动态分布。溃坝避难需求预测应根据溃坝时间的不同,结合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对人口时间分布进行分析,以满足溃坝应急决策的要求。对于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来说,溃坝发生在节假日和周末或工作日的非工作时间,其风险人口数量远少于工作时间的风险人口数量;而对于居民住宅或风景区来说,情况与上述相反。此外,风险人口的分布还与季节有关,比如部分农村地区在平时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而在农忙时节则大部分回到家中;位于风景区上游或风景区内的水库在旅游旺季(如北京的密云水库夏季为避暑胜地)其风险人口数量相比平时大幅增加。
风险人口的时间分布,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很难建立采用统一的模型,目前研究成果大多为通过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典型调查的方式,分别采用分段函数表达人口时空分布的[29]。若水库溃坝风险区内人口较少,可以通过典型调查的方式获取人口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分布情况。
3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科学选址,不仅利于政府的管理,更可避免或大幅减少溃坝造成的生命和经济损失。多年来国内外的学者研究了各种选址模型解决选址问题,包括静态选址问题和动态选址问题。描述静态选址的数学方程主要有三大类:P-中位问题模式、P-中心问题模式、区域性覆盖问题(LSCP)模式。上述模型可以在数学方程中加入设施的最大与最小规模、最长旅行距离等限制条件。P-中位问题模式是把公共设施区位问题抽象为在N个可能的地点中选取P个地点建立公共设施,使得总加权距离最小,其最优解趋向于把服务设施设置在靠近服务需求大的需求点的位置;P-中心问题模式从设施服务的“公平性”出发,目标是确定P设施各个服务需求点的(加权)最大距离为最小;区域性覆盖问题模式是在公平原则下追求最佳区位配置,以设施数最少为目标,最大服务距离为限制条件,确保所有的需求点均能在设施最大服务距离内[30-32]。
虽然目前针对溃坝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但是防洪应急避难选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研究根据洪水模拟的结果,选择安全高程以上的区域作为避难场所备选集合;结合洪灾发生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选取避难场所容量、撤离距离、撤离时间、交通情况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避难场所进行评价,最终得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而点线结合论是防洪应急避难研究中较为成熟的理论之一。其基本思路是将研究区域内的道路抽象为“线集”,将淹没单元和避难场所抽象为“点集”,基于洪水演进计算结果,结合路权计算模型和Dijkstra算法,对影响区的避难迁移路线进行设计,研究避难方案和对策。
溃坝虽然是突发事件,但事先一般都会进行预警,其发生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警报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风险人的避难选择。警报时间充分时,风险人口可以转移到生活条件较好的避难场所;若警报不充分甚至无警报时,风险人口转移目标是最快到达就近的安全避难场所,待洪水退去之后再考虑转移到条件较好的避难场所。
溃坝应急避难方式与溃坝发生时间、预警时间息息相关。应在了解风险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应急避难的紧迫性和安全转移的可能性,以尽量减少风险人口的迁移次数为目标,研究警报时间长短对溃坝应急避难方式选择的影响。
4 应急撤离时间估算
溃坝应急撤离时间由撤离活动的产生时间和撤离活动所用时间两部分组成。撤离活动的产生时间(tEGT)是指政府部门发出撤离警报与居民接到警报后开始从受灾点撤离至安置点的时间间隔,其长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很难统一量化,一般通过实地调查或者概率统计的方式得到。因此,目前应急撤离时间的研究内容多为撤离活动所用时间,其长短主要取决于撤离路况和撤离方式。撤离方式可以分为车行和步行两种。
(1)步行方式。其撤离速度不受路况影响,所用时间可以根据撤离距离和步行平均速度进行计算。根据相关研究[33],平坦地区步行撤离速度为5 km/h,老人为4 km/h,儿童为2 km/h。
(2)车行方式。所用时间取决于每个路段的路径路权和选择的撤离路径。撤离路径路权是指通过某一撤离路段的行驶(迁移)时间,包括车辆在转移道路上的行驶时间和车辆在交叉口等待延误的时间两部分。路权以路阻函数表示。美国联邦公路局提出的路阻函数应用较为广泛,具体形式如下:
式中:t为叉口之间的路段行驶时间(min);t0为交通量为零时的路段行驶时间(min);V为路段机动车交通量(辆/h);C为路段实际通行能力(辆/h);α、β为参数,建议取α=0.15,β=4。
影响行驶时间(或行驶车速)的因素除了机动车的交通负荷外,还有非机动车的交通负荷[34],因此,在混合交通情况较为严重的状况下,一些学者采用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35]的路阻函数求解法。该方法的思路是:先根据流量、车速、密度三参数关系确定路阻函数的理论模型,其中只考虑机动车交通负荷影响;然后对理论模型进行非机动车交通负荷、车道数、车道宽度、车流间断(交叉口)等影响修正。计算公式为[36-37]
式中:t(i,j)为路段[i,j]上的行驶时间;L(i,j)为路段[i,j]的长度;U0为交通量为零时的行驶速度,确定方法见文献[38];Q(i,j)为路段[i,j]上的交通量;Km为路段阻塞密度。
5 结语
溃坝风险人口应急避难研究涉及水力学、土力学、泥沙运动力学、人口学、交通学、地理信息系统、风险分析、水文学、社会学等学科。本文从溃坝数值模拟、风险人口分布预测、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应急疏散时间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溃坝风险人口应急避难研究现状。其中,溃坝数值模拟是溃坝风险人口应急避难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风险人口分布预测是进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前提,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应急撤离时间估算是制定有效应急避难方案的关键。溃坝避难需求预测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多吸收洪水、地震等突发事件避难的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孙继昌.中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J].中国水利,2008(20):10-14.(SUN Ji-chang.Dam safety,Management in China[J].China Water Resources,2008(20):10-14.(in Chinese))
[2] 蒋金平,杨正华.中国小型水库溃坝规律与对策[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11):1626-1631.(JIANG Jin-ping,YANG Zheng-hua.Laws of dam failures of small-sized reservoirs and countermeasures[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8,30(11):1626-1631.(in Chinese))
[3] 盛金保.小型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8(20):48-50.(SHENG Jin-bao.Safety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dams: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J].China Water Resources,2008(20):48-50.(in Chinese))
[4] 盛金保,王昭升,周克发.溃坝生命损失评估、预警及应急方案研究总报告[R].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SHENG Jin-bao,WANG Zhao-sheng,ZHOU Ke-fa.Research on evaluation and warning and emergency plan of dam-break loss of life[R].Nanjing: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lic Engineering,2009.(in Chinese))
[5] 谢任之.溃坝水力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XIE Ren-zhi.Dam-break Hydraulics[M].Ji nan:Shandong Technology Press,1993.(in Chinese))
[6] 李雷,王仁钟,盛金保,等.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59-64.(LI Lei,WANG Ren-zhong,SHENG Jin-bao,et al.Dam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M].Beijing:China Waterpower Press,2006:59-64.(in Chinese))
[7] 方崇惠,方.瞬时溃坝最大流量计算新通式推导及验证[J].水科学进展,2012,9,23(5):721-727.(FANG Chong-hui,FANG Kun.Deriv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a new generalized formula set for ealculating maximum instantaneous dam breach discharge[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12.9,23(5):721-727.(in Chinese))
[8] CRISTOFANO E A.Method of computing erosion rate for failure of earth-fill dams[R].Denver:Bureau of Reclamation,1965.
[9] HARRIS G W,WAGNER D A.Outflow from breached earth dams[R].Salt Lake City: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Utah,1967.
[10] BROWN R J,ROGERS D C.BRDAM users manual[M].Denver:Water and Power Resources Service,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1981.
[11] PONCE V M,TSIVOGLOU A J.Modeling gradual dam breaches[J].Journal of Hydraulic Division(ASCE),1981,107(7):829-838.
[12] NOGUEIRA V D Q.A mathematical model of progressive earth dam failure[D].Fort Collins: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1984.
[13] SINGH V P,QUIROGA C A.Dimensionless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dam breach erosion[J].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1988,26(2):179-197.
[14] FREAD D L.BREACH:An erosion model for earthen dam failure[R].Silver Spring:National Weather Service(NWS) Report,MA NOAA,1988.
[15] HANSON G J.Preliminary results of earthen embankment breach tests[A]// ASAE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C].Milwaukee,2000.
[16] ROBINSON K M,HANSON G J.Headcut erosion research[A]//Proc.7th Federal Interagency Sedimentation Conf[C].Reno,2001.
[17] Mohamed M A A.Embankment breach formation and modeling methods[D].England:Open University,2002.
[18] 张保蔚,黄金池.土坝漫顶逐渐溃口模式研究[J].中国防汛抗旱,2007(3):28-31.(ZHANG Bao-wei,HUANG Jin-chi.Research on Gradual Development of Earth Dam Overtopping[J].China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2007(3):28-31.(in Chinese))
[19] 陈生水.土石坝溃决机理与溃坝过程模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CHEN Sheng-shui.Dam-break mechanism and process simulation of earth and rockfill dam [M].Beijing: China Waterpower Press,2012.(in Chinese))
[20] 李雷.沟后面板坝溃决过程初步模拟分析[A]// 沟后面板砂砾石坝破坏机理及溃决过程研究论文集[C].南京,1996:68-74.(LI Lei.Preliminary Simulation Analysis on Dam-break Process of Gouhou Faced Rockfill Dam [A]// Memoirs of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fracture and dam-break process of Gouhou faced gravel dam[C].Nanjing,1996:68-74.(in Chinese))
[21] 陈生水,钟启明,曹伟.黏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1,22(5):674-679.(CHEN Sheng-shui,ZHONG Qi-ming,CAO Wei.Centrifugal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breaching process of clay core dams due to overtopping [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11,22(5):674-679.(in Chinese))
[22] 夏军强,王光谦,LIN Bin-liang,等.复杂边界及实际地形上溃坝洪水流动过程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0,5,21(3):289-298.(XIA Jun-qiang,WANG Guang-qian,LIN Bin-liang,et al.Two-dimensional modelling of dam-break floods over actual terrain with complex geometries using a finite volume method [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10,5,21(3):289-298.(in Chinese))
[23]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等.基于GIS的人口信息提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2):1189-1192.(LV An-min,LI Cheng-ming,LIN Zong-jian,et al.Population data abstraction based on GIS [J].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45(2):1189-1192.(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