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细胞遗传学检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羟基脲a-干扰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94-0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亦是由多能造血干细胞引起的增生性恶性疾病。该病在临床并不多见,约占癌症0.3%,但在成人白血病中所占比重较大[1]。临床上对该期白血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将血细胞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并控制、抑制病情发展,多使用羟基脲、干扰素或阿糖胞苷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各有优劣,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谨慎选择。本文患者通过对我院部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以作参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入院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抽取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3.81±7.69岁。所有病例经临床综合检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均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且均为慢性期、初治病例;排除其他类型白血病、血友病等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加速期与急性期患者,合并严重的内科基础疾病或无法控制患者,其他主要器官、系统严重受损或功能障碍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等[2]。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给药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治疗安排,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1.2.1分组。将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4.06±7.48岁;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3.60±7.52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羟基脲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3g/d,1g/次、3次/d;当白细胞水平下降到20*109/L时将剂量减为一半;当白细胞水平下降到10*109/L时将剂量改为0.5~1.0g/d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干扰素进行治疗,皮下注射300万U/次,隔一天注射1次。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与血象、骨髓象等各项实验室指标进行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血液学与细胞遗传学缓解率,以及各临床症状体征(腹胀、乏力、纳差、消瘦、多汗等及胸骨压痛)消失及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血液学完全缓解指患者治疗后血象与骨髓象完全恢复正常;细胞遗传学显著缓解指患者治疗后骨髓ph阳性细胞低于35,而BCR-ABL融合基因rnRNA仍然呈阳性,其中完全缓解指骨髓ph阳性细胞为0,而BCR-ABL融合基因呈阴性[3]。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及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获得性恶性血液肿瘤疾病之一,因造血干细胞出现恶性增值所致,多发生于青壮年,在我国白血病的临床发病率中占据第3位,该病的病死率较高,通常平均存活期不超过5年,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已逐渐引起相关领域及社会的高度重视。该病细胞遗传学特点为特异性ph染色体的存在,这也是该病在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上的发病机制,对ph染色体阳性细胞的清除与抑制可以对患者形成有效的临床治疗。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减轻、消失及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段勇,李鸽.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与羟基脲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2,24(5):82-83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α-2b干扰素;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
Clincal research of HA program combimed co-α-2b interferon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TIAN Ying.Blood branch of the frist hospital of Shangqiu Henan,Shangqiu 476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HA program (3 harringtonine and Ara-C) co-α-2b interferon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5 to January 2009 out-patient and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ML were randomly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51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26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α-2b interferon 3 × 106U subcutaneously or intramuscularly 3 times per week,intramuscularly 1 to 12 months to ease later changed to 2 times per week to maintain; treatment group therapy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GC small dose of HA program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Ara-C 20 mg,every 12 h one time; homoharringtonine alkaline 2 mg / d plus 5% glucose solution 500 mL,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ver 4 h,in conjunction with the 7 ~ 14 d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monthly repeated a times,after 12 months depending on the circumstances every 2 to 3 months a tim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hematological remission total effective rates were 96.15% (25/26) and 72.0% (18/25),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2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α-2b interferon; HA programs;Homoharringtonine base; Ara-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95%CML可能出现特异性的染色体异(Ph)或bcr/abl融合基因[1]。目前,CML治疗目的是消除Ph染色体,取得细胞遗传学缓解以延长生存期。本院自2004年8月至2009年5月应用α-2b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及阿糖胞苷)治疗门诊及住院CML 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9年5月门诊及住院CML患者51例,均经临床体征、血象、骨髓象、染色体检查确诊,诊断均符合张之南等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Ph染色体检查阳性细胞为100%。血常规:血红蛋白(109±3)g/L,白细胞(43±8)×109/L,血小板(455±52)×109/L,嗜碱性粒细胞占(0.05±0.02)。肝肿大右肋下1~5 cm,脾肿大左肋下3~14 cm。按随机分配原则将51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2岁~67岁,平均44.7岁;对照组25例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9岁~71岁,平均45.3岁。2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α-2b干扰素3×106U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每周3次,肌肉注射1~12个月,缓解后改为每周2次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小剂量HA方案:阿糖胞苷20 mg,皮下注射,2次/d;高三彬酯碱2 mg/d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4 h以上,联用7~14 d为1个疗程,每月重复1次,12个月后根据情况每2~3个月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及Talpaz标准[3]进行疗效评定。血液学缓解标准:①血液学完全缓解(CHR):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白细胞低于10×109/L,血小板低于450×109/L,分类正常;②部分血液学缓解(PHR):白细胞数正常,但外周血有幼稚细胞或脾肿大,白细胞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③无效(NHR):未达到部分血液学缓解的标准。细胞遗传学缓解标准:①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Ph染色体完全消失;②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CR):Ph染色体阳性率5%~34%;③小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MCR):Ph染色体阳性率35%~95%;④无细胞遗传学缓解(NCR):有分裂相的细胞全部显示Ph染色体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P
2 结果
2.1 血液学缓解情况 观察组26例中,CHR19例(88.46%),PHR2例(7.69%),NHR1例(3.85%),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25例中,CHR8例(32.0%),PHR10例(40.0%),NHR7例(28.0%),总有效率72.0%。观察组血液学缓解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学缓解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n CHRPHRNHR总有效率(%)
观察组2619(88.46)2(7.69)1(3.85)96.15*
对照组258(32.0)10(40.0)7(28.0)72.0
注:2组总有效率比较,*P
2.2 细胞遗传学缓解情况
观察组26例中,CCR11例(42.31%),PCR 5例(19.23%),MCR4例(15.38%),NCR6例(23.08%),总反应率76.92%;对照组25例中,PCR3例(12.0%),MCR2例(8.0%),NCR20例(80.0%),总反应率20.0%。观察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反应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n CCRPCRMCRNCR总反应率(%)
观察组2611(42.31)5(19.23)4(15.38)6(23.08)76.92*
对照组250(0)3(12.0)2(8.0)20(80.0)20.0
注:2组总反应率比较,*P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注射α-2b干扰素后l周内,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体温均在37.5℃~39℃之间,继续注射均可逐渐适应。治疗过程中,13例患者感到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经对症处理、局部硫酸镁湿敷或热敷后症状减轻,患者可耐受。出现流感样的流涕、干咳、畏寒、发热及乏力者10例,继续治疗症状逐渐减轻至消除。对照组在治疗初期出现发热8例,其中1例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后退热,其余7例自行退热;乏力2例,骨关节痛1例,患者均可耐受,未退出治疗。
3 讨论
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多数患者确诊后经过1~4年的慢性期后进入加速期和/或急变期[4],临床上多表现为乏力、肝脾进行性肿大及白细胞数持续增高,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增多,或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等。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均不能延缓CML急变的发生,故治疗重点应在慢性期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尽快缩小肿大的脾脏及降低白细胞数,较早获得血液学缓解。
CML的传统治疗为马利兰及羟基脲、IFN-α及IFN-α联合Ara-C、骨髓移植等。马利兰及羟基脲可使CML达血液学缓解,但不能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骨髓移植为根治的最好方法,但很难找到合适的供者。干扰素(IFN)是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作用。IFN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天然干扰素和重组干扰素,依其抗原性不同分为α、β及γ三型。IFN通过细胞毒作用和免疫机制抑制Ph+克隆,用于治疗CML疗效较好,尤其适用于低危型患者[5]。
IFN-α治疗CML的临床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不仅能达血液学CHR,还可使20%CML达CCR。干扰素α-2b(IFNα-2b)可选择性抑制CMLPh阳性细胞,增强CML原始造血干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性,调节造血微循环,从而促进正常各系列细胞的增殖[6]。IFNα-2b作用于CML细胞后,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对CML细胞的识别能力加强从而增设了免疫调节的功能。IFN-α对CML通常合适的治疗量5×106U/d副反应大,价格昂贵,一般患者难以承受。研究表明[7],α干扰素联和阿糖胞苷、高三尖彬酯碱在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细胞遗传学部分缓解,以及长期生存率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用α干扰素。高三尖彬酯碱和阿糖胞苷均有抑制慢性粒细胞、促进其凋亡的作用[5]。
本组采用IFNα-2b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CML具有协同作用,可产生较好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缩脾快、降低白细胞效果明显、血液学缓解率高。研究结果显示,采用α-2b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CML,诱导缓解近期疗效较好,CHR率88.46%,总有效率96.15%;CCR率42.31%,总反应率76.92%;均明显优于单用α-2b干扰素组。本文采用小剂量HA方案,骨髓抑制作用轻弱,故感染机会小,无明显出血表现,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治疗费用较低。故α-2b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方案是CML一种经济、合理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家栋,杨崇礼,杨天槛,等.邓家栋临床血液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98-1007.
[2]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科学出版社,2007:232-234.
[3] Talppaz M,Kanarjin H,McMredie K B,et al.Clinical inrestigation haman interferon in chronic myelogenousleakemia.Blood,1987,72(6):1280.
[4] 王云玲,陈赛,张凯竞.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及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比较.中华当代医学,2005,3(6):13-14.
[5] 孙倩.重组α-2b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新医学,2005,36(5):272-273.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087
CML是临床血液科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 自造血干细胞起源, 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产生, 诱导底物出现磷酸化, 对细胞调亡抑制, 使骨髓基质细胞与造血祖细胞粘附削弱, 使细胞生长接触抑制缺乏, 进而过度增殖[1]。如何选取治疗药物, 是改善预后的重点。本次选取相关病例, 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CML患者100例, 均经分子学、遗传遗传学、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 与国内统一诊断与分期标准符合。男62例, 女38例, 年龄30~50岁, 平均年龄(39.2±4.1)岁。依据病程分为慢性期组(80例)、加速期组(10例)、急变期组(1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院后, 均采用伊马替尼治疗, 慢性期组剂量为400 mg/d, 加速期组和急变期组剂量为600 mg/d。治疗期间对遗传学反应、细胞及血液学反应监测, 并统计OS时间和EFS时间。
1. 3 疗效判定标准[2] 有效:疗后3个月, 达CHR, 6个月MCyR, 12个月PCyR, 18个月CCyR, MMR。失败:上述均未达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随访示, CHR率为92.0%, MCyR率为76.0%, CCyR率为73.1%, MMR率为47.9%。慢性期有效率为80.0%(80/100), 加速期有效率为60.0%(60/100), 急变期有效率为30.0%(30/100),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慢性期组5年EFS率慢性期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已证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有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药物[3]。有研究指出, 对收集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55例, 进行样本病理总结, 有较长的随访时间, 具有参考价值[4]。初诊多为慢性期, 1年OS率为96.3%, 3年86.3%, 5年66.5%, 较应用TKI时间前, 有25%~35%提高, 对TKI有效治疗CML价值得以肯定。
如何选择治疗CML的方法, 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存情况, 对于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 临床效果较低, 长期效果同样不佳, 加速期组急变期组与慢性期比较, E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2个月划分, 结果示6个月内CCyR率和MCyR率最高, 实施生存分析, 表明确诊6个月, 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应用组5个EFS率、OS率居更高水平, 提示早期应用此药物, 可获得理想效果[6]。
随着TKI广泛在临床应用, 对疗效尽早预测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多项报道指出, 患者应用IM治疗3个月时, 机体BCR-ABL水平呈1个对数下降, 可对患者有更好远期疗效预示, 故我国在2013年将分子学反应在疗效观察指标中纳入。对患者治疗3个月, 检测BCR/ABL, 结果示定量
同时, 在TKI应用过程中, 或患者疾病本身, 会有ABL激酶区突变出现, 故需做好TKI治疗方案的选择, 有突变者, 需尽量调整药物剂量。本次研究中, 慢性组剂量小于加速组和急变组, 故正确评估病程是为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的关键。
综上所述, 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临床需重视病情的评估, 对不同药物剂量进行选择, 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胡婷. miRNA 表达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 2015, 36(6):973-975.
[2] 黄先豹. 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实用临床医学, 2010(1):130-132.
[3] 乔建辉, 张泽川, 姚波, 等.对伊马替尼反应差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换用第Ⅱ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观察.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 23(1):65-69.
[4] 张丽娜, 李明会, 尹青松, 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中华内科杂志, 2015, 63(2):139-141.
[5] 李向龙, 朱焕玲, 刘红英, 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5(4):647-651.
关键词:双语教学;细胞遗传学;实验课;英语词汇学习;依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2-03
双语教学是指用母语及一门外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知识教学,就我国高校目前情况来说,双语教学是一种将专业英语与专业学科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能同时掌握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和专业研究的能力。研究表明,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同时学习英语与专业知识比单独学习英语更有利于其发展[1],双语教学可使学生专业技能与语言技能共同提高。医学双语教学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级院校广泛参与,双语教学研究取得了理论认识上的长足进步。但双语教学综合了专业英语与专业知识,是语言学习所要达到的最高层次,检验其教学效果的好坏要看其是否能使用第二语言思维,并能随心所欲地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进行切换[3]。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各学校对外语的开放程度不同,再加上教师和学生英语基础差异明显,双语教学面临诸多挑战,高效实施双语教育有许多具体内容需要一线教师逐一深入研究。
英语单词是英语的一砖一瓦,词汇量是掌握英语的基本功,广博丰富的词汇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阅读、听力材料,流畅地应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和写作,更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多数英语术语繁冗复杂,且在学术文献及双语教学中不可替代。专业词汇基础薄弱是地方高校师生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教育主体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参与双语教学和接受英文专业信息的最大心理负担。相对于理论课而言,实验课的知识内容直观生动,更有助于师生之间进行语言交流。实验课进行双语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理解与掌握[4]。在我校细胞遗传学实验课双语教学中,为了克服专业词汇给师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师生大胆参与双语教学,我们遵循英语词汇学习的基本规律,从英语词汇构词法入手,注重应用英语原版书籍及网络资源,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为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实现双语思维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心理压力的预防——简化专业词汇
构成医学术语的字母较多,但大部分英语专业词汇构词具有规律性。英语医学术语往往是由词根加上后缀或前缀构成。词根是一个术语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构件,它决定了该词的基本词义[5]。后缀主要为医学术语所常用,均有具体的含义,与词根结合后绝大多数表示该术语为名词,仅极少数表示为形容词前缀均有抽象的含义,有的表示时间和空间等关系,有的表示大小、数量等意义。前缀较之后缀在数量上要少一些,它们可用于普通词汇以及不同领域的专门术语中,其含义和用法容易掌握。一般来说,掌握1500个常用单词后可以系统的学习词根和词缀[6]。
教师在进行实验课准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听懂讲解,消除对专业词汇的畏惧心理,不仅要精心设计双语课件,还应阅读相关英文专业文献,针对学生英语水平,整理学生预习的专业术语词汇表,我们参照细胞遗传学书籍末尾的索引[7],对专业词汇的词根、前缀后缀及词义进行了分析归纳[5,8],作为学生的预习讲义。
细胞遗传学常用的专业术语举例:
Aneuploid(非整倍体):an-not,without(否定),E:Analgesia(无痛);R(词根):eu-true,good,well,new,E:Eukaryote(真核生物),euploid(整倍体)
Dicentric(双着丝粒的):di-two,E:Diplopia(复视),diploid(二倍体)
Duplication(重复):R:Dupli-double(重复),E:duplicase(复制酶)
Hyperdiploid(超二倍体):hyper-Denotes something as“extreme”or“beyond normal”E:Hypertension(高血压,过度紧张)
hypodiploid(亚二倍体):hyp(o)-Denotes something as“below normal”,E: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
isochromosome(等臂染色体):R:iso-equal;E:Isotonic(等渗的)
multiplication(倍增):R:multi-many,much,E:multicellular(多细胞的)
polyploid(多倍体):R:poly-many,much,E:polymerase(聚合酶,多聚酶)
pseudodicentric(假双着丝粒的):pseud(o)-Denotes something false or fake,E:pseudodiploid(假二倍体);di- two
rearrangement(重排):re-again,backward,E:relapse(复发,再发)
translocation(易位):trans-Denoting something as moving or situated“across”or“through”,E:transfusion(输血)
通过反复分析构词法,明确前缀、后缀及常用词根,采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单词的记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公共英语及其他学科专业词汇的学习,扩大词汇量。由于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这种目的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容易产生和相对持久。
二、专业词汇英语语义网的构建——在专业知识内容中掌握词汇
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系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问答、课后作业、考试、撰写论文等多种方式提供大量的外语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运用外语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巩固和进一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9]。词汇表的应用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学生能够记住一些单词的基本意思,但是仅仅使用词汇表来记忆单词容易出现死记硬背单词的偏差,当词汇出现在句子和文章中的时候,不能形成对单词词义的准确、快速反应。英语教育专家认为,最佳单词学习法是让学生反复多次在不同上下文中读到或听到该单词,同时让学生及时复习、主动应用新学的词汇[10]。基于专业内容的英语词汇教学法(依托式教学)既保证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又有助于英语词汇的准确掌握。我国的双语教学要取得成功,也应以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方针,全面研究和借鉴国外依托式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11]。
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限制,目前要在我国地方高校全面推广双语课程还有一定的难度,当前还只能是一个过渡时期,但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遵循相应的词汇教学策略。教师应当努力营造语言信息的输入环境,在组织教学时既保证语言输入的“质”又要提高语言输入的“量”。在课件与讲述中,应该尽量避免单个单词的出现,即使在双语教学初级阶段亦需要以2~6个单词的短语出现[6]。引用维基百科等网络资源以及《ISCN2005》、《Instant Notes in Genetics》及《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and Genetic Counseling》等原版书籍上的经典语句,能够让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学术英语,亦能简化教师的备课负担。多媒体课件代替传统的黑板教学,既能解决课时数少、学生人数多的矛盾,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2],而且可以在课件中插播影音资料,学生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专业词汇发音,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大大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应熟悉细胞遗传学英语资料来源,因特网提供了大量的图文并茂和真实易于理解的英语输入源泉,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英语书籍,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简单地记忆英文词汇或讲课内容,而要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实际问题自己去寻找和阅读最有价值的英语参考资料,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输出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13]。地方高校由于地域分布差异,学校的层次参差不齐,学生没有机会去实践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无法把它们转化为语言技能,缺少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输出环境”。各学科教师要共同努力建立语言输出的学校环境,同时与学生一起建立语言输出的课堂环境。学生在实验课中比理论课上更加自由,实验过程为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提供了大量的交流机会,教师应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用英语讨论和发言。提问和小测试作为学习导向手段,亦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应用专业词汇。参考专业资料,为学生设计难度适中的词汇练习,有利于复习掌握专业知识,同时有助于巩固专业词汇。
三、结语和展望
医学双语教学是新形势下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纠正外语教育与外语应用脱节的重要举措。作为双语教师应当知道自己不仅是一名专业教师,而且还是一名语言教师,应培养语言教师意识,学习研究相应的语言教学策略[11]。为了保证学生能够从双语教学中获取专业知识,可持续地积累英语专业词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优化增加语言输入,创造有利环境鼓励语言输出,以双语教学改革为契机,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勇敢探索。
参考文献:
[1]Dong YR.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How three biology teachers work with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2002,5(1),40-57.
[2]黄安培,杨正伟.组织学与胚胎学本科双语教学四年总结[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2):203-205.
[3]李春茂,王国惠,李春雷.关于双语教学热点问题的冷静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112-114.
[4]尤凤丽,张虹,黄永红,等.遗传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1):117-120.
[5]洪班信.如何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第2讲构词:常用医学词根[J].中国医刊,2008,43(2):79-80.
[6]徐火辉.超越哈佛[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
[7]Shaffer LG,Tommerup N.ISCN (2005):An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lature.Basel:S.Karger,2005.
[8]List of medical roots,suffixes and prefixes [EB/OL].From Wikipedia.
http:///wiki/List_of_medical_roots,_suffixes_and_prefixes.2012-03-01.
[9]郭桂杭.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0):90-92.
[10]纳代尔.英语词汇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1]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3):74-78.
[12]刘云,陈保锋,申跃武,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4):393-395.
[13]李厚纲.地方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1,(23):121-12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2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大为42岁,最小为11岁,平均年龄为((20.4517.21)岁。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给子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子观察组患者手部卫生教育及针对性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都进行的非常成功,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手部卫生教育及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手部卫生健康教育:相关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手部卫生健康教育,对患者手部卫生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术后手部卫生情况的了解度以及重视度;②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手部卫生状况的各项信息与结果,指导患者勤洗手,不接触易感物品和影响患者免疫力的物品,同时提高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③由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是一项工程较大的手术,因此对患者自身精力及身体机能的消耗程度是不容小觑的,相关医护人员要注重患者的饮食结构及睡眠休息,确保患者的生活结构健康科学,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加强巡房,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刻报告临床医生,井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还要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原因,降低患者的疑虑以及恐惧感’5,;④医护人员要注重患者情绪的变化,白血病患者氏期遭受病痛的折磨,难免会有消极抑郁、焦虑烦躁等情绪,医护人员要适时对其进行疏通与开导,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
1.3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士、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患者的情绪功能、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各项功能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手部卫生教育及针对性护理后,非常满意18例,满意3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7例,满意9例,不满意5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
2.3两组患者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缓解情况发现,在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获得CHR比例为95.24%, MCyR比例为85.71% , CCyR比例为76.19% , MMR比例为57.14%CMR比例为57.14%,对照组患者获得CHR比例为71.43%MCyR比例为57.14% , CCyR比例为52.38% , MMR比例为33.33% , CMR比例为28.57%,观察组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白血病作为恶性疾病的一种,患者一旦患病,需要氏期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一般较差。临床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多为化疗,化疗不但会给患者身体带来疼痛,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及精神造成摧残,从而形成一次伤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与化疗相比要轻柔得多,不过患者需要首先找到与其相匹配的骨髓类型,约有3/5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延氏了生命期限。由于手术治疗后的白血病患者身体各项机能然处于较弱的状态,因此,对其采取恰当的手部卫生教育及针对性护理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上要严密观测患者的手部卫生状况,记录有无恶心、呕吐等现象,观察患者皮肤巩膜的颜色。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强化对治疗过程的巡视,保障静脉通道的通畅,注重对手部卫生的护理。在治疗当日及移植术后检测患者的尿常规,记录其尿量、性状、检测其酸碱值,准确记录1大内患者的尿液总量,每周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测,记录血尿酸、尿素氮及血肌醉水平。给子患者充足的液体输入,控制在100 mL/(kg·h),确保患者日尿量可达3 000 mL。严格遵照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科学设置患儿及成人的药物使用剂量,密切观察有无药物外渗现象,井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控制给药速度,遵循缓慢滴注的原则。治疗完毕后,建议患者适当卧床休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密切关注患者的感染先兆反应,保持其口腔卫生,叮嘱患者注重个人卫生。
为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促进毕业后医学教育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逐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卫生部于2005年12月31日成立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由卫生部、有关部委、部分卫生厅(局)、高等学校、社团组织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代表及专家组成。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对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开展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研究;拟定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执行委员会决议,落实委员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科教司。
为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推动我国血液学、体液学及临床输血水平的提高,加强检验与临床的结合,扩大对教学、科研、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的全国“血液学、体液学、输血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4月中下旬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大会将邀请血液学、体液学、血栓与止血、输血等著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并从会议投稿论文中遴选出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专题学术交流。录取论文的参会代表可获得论文证书,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学术会议征文要求
(一) 征文领域
血液学检验 体液学检验 血栓与止血
临床输血 基因诊断 质量管理
实验室管理与认可
(二) 征文的主要内容范围
1.血液学检验
常规检测标准化及质量控制
新的检测方法及指标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
血细胞镜检规则的制定及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质量管理
贫血与白血病的形态学特征
关于血液病的基础研究
2.体液学检验
尿液常规检测标准化及质量控制
脑脊液、胸腹水常规检验与形态学
常规检验与遗传学分析
其他体液检验与质量控制
3.血栓与止血
新的检测方法在血栓与止血检验中的应用
项目的优化组合用于血栓病与出血病的筛检
关于质量控制,检测标准化
关于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研究
4.临床输血
临床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管理
临床输血新技术、新进展
免疫血液学
5.基因诊断
细胞遗传学检验
疾病的分子学诊断
6.实验室管理及其他
医学实验室认可
医学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检验结果的溯源性和检验过程的规范化
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验室质量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循证检验医学
计算机网络化、信息化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检验医学教育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方法、新经验
(三) 大会征文摘要格式要求及投稿方式
1.未公开发表的原创研究性论文、综述、工作报告、经验交流等,来稿请寄全文和800字以内的摘要各一份。
2.论文摘要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以Microsoft Word编辑,DOC文件格式,A4纸打印。中文用宋体,不超过800字;英文用Time New Roman字体,不超过300字,单倍行距。
3.论文提交方式:
(1)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下列E-mail地址:
192.168.0.省略 ;有关本次会议的动态信息请上网查阅:jinyi.省略/
(2)如电子邮件发送方式确有困难的,也可将论文打印稿及软盘用邮件方式邮寄。
来稿请寄:湖北省 武汉市 汉口 解放大道1277号协和医院检验科 崔天盆收
【摘要】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常规设门及二次设门策略选取的29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中,CD34+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 ①随着MDS的进展(RA/RASRAEBRAEB-T),根据CD45/SSC图中选取的原始细胞群中,CD34+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8.0%、46.4%、76.8%,各亚型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Four-color Flow 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c Features of Blast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bstractThis study wa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immunophenotypic features of blasts in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Four-color flow cytometry using conventional and secondary gating strategies was used to immunophenotype blasts and the CD34 positive cells in bone marrow nucleated cells of 29 patients with MDS. The results showed: (1) with progression of MDS from RA/RAS,RAEB to RAEB-T,the proportion of CD34+ cells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8.0%,46.4% to 76.8% (P
Key words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immunophenotype;four-color flow cytometry;CD34+ cel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骨髓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和高风险进展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特征。我们应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四色六参数流式细胞术和常规和/或二次设门策略提取原始细胞、CD34阳性(CD34+)细胞,对其进行了免疫表型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材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
29例MDS患者,男17例,女12例,年龄20-71岁,其中RA/RAS 17例、RAEB 6例和RAEB-T 6例。MDS的诊断参照《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张之南,第2版)。
材料
单克隆抗体包括HLA-DR-FITC、CD15-FITC、CD2-FITC、CD10-FITC、CD20-FITC、CD33-PE、CD13-PE、CD7-PE、CD19-PE、CD117-PE、CD34-ECD和CD45-PY5等及其相应的标记荧光素的同型对照,所有单克隆抗体均为法国Immunotech公司产品。流式细胞仪为Beckman-Coulter公司的Epics XL 型,采用Expo32-ADC分析软件。
骨髓原始细胞的表达
对29例MDS患者同时进行了形态学及免疫分型检测,其中26例(89.7%)形态学诊断为MDS,此26例骨髓原始细胞在形态学上和流式细胞术上所占百分比见表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3例(10.3%)形态学无法诊断的患者免疫分型均提示为RA/RAS。Table 1. Correlation between analysis of flow cytometry and morphology in 26 cases(略)
流式细胞术检测
新鲜抽取的肝素抗凝骨髓(6小时内),调整细胞数至(0.5-1)×106/ml,分6管标记抗体后,行流式细胞术分析测定。6管抗体组合分别为CD15/CD33/CD34/CD45、HLA-DR/CD13/CD34/CD45、CD2/CD7/CD34/CD45、CD10/CD19/CD34/CD45、CD20/CD117/CD34/CD45及阴性对照管IgG1-FITC/IgG1-PE/IgG1-ECD/CD45-PC5。
常规的分析方法
在CD45 vs SSC散点图上,至少分析10 000个细胞,取常规原始细胞的位置设A门后对A门细胞行不同抗原表达的分析(图1)。
二次设门分析方法
T门为在CD34直方图上对A门原始细胞上行二次设门取得的CD34+原始细胞群,对T门细胞行不同抗原表达的分析(图2)。
结果判定
抗原表达结果为各标本管抗原表达率减去阴性对照管自发荧光表达率。CD34>5%,髓系、淋系抗原>20%为阳性。
统计学处理t检验。
结 果
免疫表型表达
29例MDS各种抗原表达结果见表2和表3。表2显示常规方法直接对原始细胞设门后的表达结果,表3显示二次设门后各种抗原在CD34+原始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CD34在原始细胞中的表达
随着RA/RASRAEBRAEB-T的进展,CD34+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8.0%、46.4%和76.8%,各亚型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
两种分析方法抗原表达
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分析方法均异常表达HLA-DR及髓系抗原,不表达淋系相关抗原。常规获取的原始细胞随着RA/RASRAEBRAEB-T的进展,HLA-DR、CD13、CD33和CD117表达逐渐增高,CD15表达逐渐减低,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
讨论
MDS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病变过程涉及多个基因及经历多个复杂阶段。根据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标准,已将其列为髓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1]。为了更好地和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客观反映MDS的生物学特征与临床的相关性,我们沿用了FAB的分型标准,将MDS分为RA/RAS 、RAEB 和RAEB-T。结果显示,虽然原始细胞在形态学所占百分比略高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考虑为流式检测中溶血及少量细胞碎片所致,CD34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的表达与文献一致[2-5],早期干/祖细胞抗原CD34的异常表达与MDS的进展有关,29例MDS随着RA/RASRAEBRAEBT的进展,CD34+细胞比例进行性增高,分别为8.0%、46.4%、76.8%,证明了在早期MDS阶段,恶性克隆性CD34+原始细胞已经存在,MDS的进展过程就是恶性克隆呈现优势性生长扩增的过程。
MDS原始细胞特征性地表达CD34+ HLA-DR+CD13+CD33+[4]。文献所分析的原始细胞均常规选取低SSC且CD45弱表达的原始细胞区域[2,4-6],但实际这一部位包含了正常及异常原始细胞,所得结果缺乏标准性。我们利用的CD34+细胞在正常骨髓中0.05)。我们认为,随着MDS由低危向高危的进展,正常的原始细胞随着异常的原始细胞数逐渐增高,比例将呈相对的减少,尤其在RA/RAS中,异常原始细胞比例低,难以形成独立的细胞群体,按常规分析的结果很难反映MDS的异质性和恶性克隆的真正表型特征。
许多学者[2,4-6]采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后,得出部分抗原表达随着CD34的增高出现相应异常变化这一结论(HLA-DR、CD13、CD33和CD117表达逐渐增高,而CD15表达则逐渐降低),由此认为与病情进展和预后有关,而经过二次设门所分析的结果表明,抗原表达的异常并没有随MDS的进展而发生明显变化(P>0.05),即单纯凭借抗原表达不能对病情预后和治疗效果的预示提供帮助。我们认为,CD34的增高虽与MDS的进展有关,但这只是反映优势恶性克隆数量上的增加,而不能真正触及疾病的进展本质。
虽然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一直是诊断MDS的金标准,但在实际细胞分类工作中会由于病态造血类型多且缺乏公认的量化标准以致易于忽略,而文献报道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也仅为40%-70%[8]。在我们检测的29例病例中有3例(10.3%)形态学无法诊断,22例(75.9%)细胞遗传学无法提示。而流式细胞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以检测到>10-4的早期恶性克隆,从而更广泛地捕获异常细胞,尤其对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纤维化的样本,流式细胞术较细胞形态学更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
Maynadie等[5]分析了207例MDS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骨髓样品中原始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MDS原始细胞高表达CD34及 CD36,而正常对照原始细胞低或不表达CD34及CD36,他们认为MDS中CD34的异常表达代表原始细胞的不成熟性和异质性。我们同意Kristensen等[9]观点,在临床高度怀疑但形态学和遗传学不能诊断时,免疫表型将作为MDS(特别是RA)的重要诊断指标,因此当骨髓CD34+细胞≥1.5%,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对MDS的诊断更具意义。
参考文献
1Harris NL,Jaffe ES,Diebold J,et al.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neoplastic diseases of the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report of the Cli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 Airlie House,Virginia November 1997. Histopathology,2000;36:69-87
2Baur AS,Meuge-Moraw C,Schmidt PM,et al. CD34/QBEND10 immunostaining in bone marrow biopsies: an additional parameter for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Eur J Haematol,2000;64:71-79
3陈桂彬,邵宗鸿,张益枝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表型的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14-16
4Ogata K,Nakamura K,Yokose N,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henotypic features of blasts in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Blood,2002;100: 3887-3896
5Maynadie M,Picard F,Husson B,et al. Immunophenotypic clustering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Blood,2002;100:2349-2356
6Xu D,Schultz C,Akker Y,et al. Evidence for expression of early myeloid antigens in mature,non-blast myeloid cells in myelodysplasia. Am J Hematol,2003;74:9-16
7Krbling M,Anderlini P.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versus bone marrow allotransplantation: does the source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matter? Blood,2001;98:2900-2908
1标本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1863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检测结果,初步判断影响染色体检测结果的检验前因素包括患者病史采集、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输与储存、培养基及耗材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造成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见表1.
2讨论
据统计,我国约有1.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技术手段较多,其中最常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它具有快速、价廉、简便的特点,可用于乙肝的大批量筛查。但由于此方法只能定性分析,常导致临床诊断困难。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q-pcr)可直接监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的复制情况,能区别诊断乙肝的早期感染、现症感染、恢复期感染,也能对乙肝的突变株进行诊断。本研究采用fq-pcr法对108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了hbv-dna 定量检测,同时予以hbv-m以及肝功能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08份标本均为本院医院2009年8~12月门诊和住院乙肝患者的空腹血清,及时分离检验。其中男性89例,女性19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39.3±13.3岁,并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甲、丙、丁、戊等型肝炎。
1.2方法
1.2.1 hbv-dna定量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实时、动态检测病毒载量。使用国产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fo-33a型pcr扩增仪,试剂购自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公司。检测范围为5×102~5×108copis/ml,操作人员为持有卫生部pcr实验室上岗证的专业人员,实验室是通过卫生部pcr实验室认证的基因诊断实验室。
1.2.2 hbv-m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学标志物,试剂购于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用酶标仪读取和记录结果。
1.2.3 肝功能(alt、ast和pa)检测 采用美国贝克曼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为上海丰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统计学处理
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由于hbv-dna定量值为非正态分布,故经对数转换后使其符合正态分布后再行t检验,双变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线性相关分析,所有统计用spss11.5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大三阳和小三阳hbv-dna定量的比较 大三阳组hbv-dna定量显著高于小三阳组和hbsag+hbcab阳性组,而小三阳组和hbsag+hbcab阳性组hbv-d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性别之间hbv-dna定量的比较 男女之间hbv-d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各年龄组之间hbv-dna定量的比较 三个年龄段之间hbv-d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hbv-dna定量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hbv-dna定量与alt、ast呈正相关,而与pa无相关性。
3 讨论
3.1 hbeag阳性组hbv-dna定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说明hbeag阳性是病毒复制活跃和传染性极强的标志,易于检出,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两组hbeag阴性但仍能够检出hbv-dna,分别达4.33±1.58和4.23±1.59,说明体内hbv-dna复制水平仍然较高。专家指出,在评价治疗乙肝疗效与预后判断方面hbv-dna的检测至关重要,特别是对hbeag阴性患者,它是动态观察药物疗效的确切指标。
3.2 既往关于hbv-dna定量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报道不多,从结果可以看出,性别之间和各年龄段之间的hbv-dna定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乙肝患者hbv-dna定量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3.3 在hbv-dna定量与肝功能的关系方面,报告结果缺乏一致性。原因可能为:①一方面,hbv-dna含量增高,肝损害不一定明显,可能是因为机体免疫机制的启动;另一方面,机体清除乙肝病毒的同时启动了宿主针对hbv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②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很多是在服药治疗之中,在hbv-dna含量降低的同时,不排除因病情和个体差异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③对于乙型肝炎患者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溶血、黄疸等因素对hbv-dna定量的负相干扰,影响hbv-dna定量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hbv-m与hbv-dna以及肝功能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血清标志物反映抗体的免疫功能,它可以反映病毒的转变过程,但它并不能确定患者是现症感染、既往感染或恢复期感染,对指导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存在缺陷。而hbv-dna直接检测血中的病毒含量,能直接反映hbv的感染程度和病毒的复制情况,也能对乙肝药物的疗效进行监测,肝功能更是受机体的免疫应答、营养状况、药物服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每个患者都有个体差异,随着医学的发展,乙型肝炎诊断和疗效检测的个性化检测服务将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要。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