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高中美术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美术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美术知识点

第1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完善对策

0 前言

伴随着“艺考热”现象,各地加强了素质教育培养计划,并制定了高中美术课程目标,力求在开阔学生文化视野、陶冶高尚情操基础上,锻炼个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高中美术教育不仅可提高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发散思维,塑造优秀人格。鉴于高中美术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分析当前美术教学现状,并针对其不合理地方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提高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发展。

1 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1)应付、仓促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美术自身规律的发展。众所周知,高中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学习既紧张又充实,一方面需要面临高考升学压力,学习任务重,并注重综合文化课的均衡,另一方面为了有效提高文化基础成绩,采取的升入高三后,临阵磨枪式的应付培训,这些教学情况的出现,恰恰违背了美术自身所具有的规律性。美术高考测试注重素描、色彩搭配和速写等,而教学中表现的急功近利现象,造成学生大量美术作品的临摹,生搬硬套式的重复作业,不仅降低了学生美术鉴赏能力,而且忽略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实践。短时间的突击训练,应付式的技能掌握,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失去了美术自身提升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的学习价值。

(2)学生学习态度敷衍,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导致美术教学的落后现状。据调查发现,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对美术学科的不重视,基础知识薄弱等现象。究其原因:首先,在学生意识观念上认为,只要在高三突击学习一下,便可相对提高基础成绩,没必要现在学,行为表现敷衍,缺乏对学科的重视。其次高中美术课程安排不合理,每周只有两、三节课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基于时间紧、任务重的安排,课上只注重机械式的技法传授,忽略了美术鉴赏与学生兴趣的建立,再加上学习内容间隔时间长,课程联络紧密因素,直接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再次,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艺术教师的聘请和美术配套设备的投入不是一笔小数目开支,所以大部分学校艺术类硬件设施欠缺,使得教师教学过程被动,学习上缺乏大量艺术图片鉴赏和真实感受,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了美术教学的落后局面。

(3)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无法有效地将美术鉴赏转化为学生知识的积累。在众多的高中课程中,美术教学相比其他传统学科,更注重技法的积累和抽象艺术思维的发挥,其艺术灵感主要来源于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大量的生活阅历,所以美术教育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学习过程要求学生结合意境不断进步,使其自身艺术欣赏得以升华。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完全将美术蕴含的思想转化为有效知识的积累,表现在: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准备的艺术鉴赏图片不恰当,只是技法机械传授,艺术案例不适宜,讲解缺乏重点,缺少和学生互动环节等)和学生未能真正理解,被动接受,缺少实践,无法实现思维、情感和态度上的领悟和发展。这样的情况都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和美术自身具有的价值。

2 完善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美术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学习热情。高中阶段要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和高考形式的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美术课程设置,摆正其必修课程位置,明确美术教学任务及目标,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其次,尊重美术自身规律性,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将美术基础知识与相关实践操作相互渗透,增加艺术鉴赏熏陶,注重色彩搭配和行为艺术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艺术灵感,杜绝生搬硬套和艺术作品临摹。再次,注重美术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的融合,现阶段,美术课程已成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学校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而且还要结合其他文化课实现自身人格和价值观的引导,最终发挥美术教学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创新高中美术教学方式,体现真实的艺术魅力。教师在彻底了解高中美术教学大纲后,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点剪切、重组,努力编排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及相应的教学条件,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传授方式,并结合学生接受能力,使所涉及的知识点通过生动地提问和多疑解答的方式进行,通过有效地举手问答,掌握学生的领会贯通能力。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并做到重点、难点的详细补充,以便学生对突出重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接受过程,也为后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再次,教学中注意知识点的积累和生活应用的结合,课堂中所涉及的艺术图片,一定要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或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才能贴近生活,激发艺术灵感,加深理解,循序渐进,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艺术魅力的实用性。

(3)努力实现科学评价和反思教学并行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中美术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努力实施科学评价和反思教学并行的指导思想,教师通过学生示范和作业批改,及时发现教学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刻剖析。正确的课程内容评价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新型动力,也是有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的过程。其次,恰当地运用课外评价机制,本着对课内讲解的补充,通过网络、电子邮箱等方式,随时随地与学生互动,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督促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

3 结束语

针对以上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方向,有目的地进行了现状捕捉――对艺术类教育实行有效分析,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完善美术课程设置,努力实现科学评价与反思教学并行的教学方式,脚踏实地地解决了教育弊端,从而有利于促进高中美术健康、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叶萍.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美术教育研究,2012(24).

第2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298-01

主张生活化的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思路,也是探究美术教育新标准的人文性理念。美术课堂本身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课程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得其不仅要求学生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做到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从目前高中美术课程的教育现状来看,当前存在着课程的专业性过强,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使得高中美术教育陷入了困境,因此新时期的高中美术教育应高将专业教学与生活化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育的生活化。

一、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回归生活,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生来说,长期处于高强度课业负担之下,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将美术教育与生活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增进学生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接触和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体验生活,提高综合素质。生活教育旨在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生活,多体验生活,应试教育模式之下使得大多数学生埋头于学习却忽视了生活,生活能力大大下降,在美术教育中结合生活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生活,领略现实生活中的美术艺术,通过观察和体悟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3.促进社会化进程。社会化是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必然经历的重要阶段,学生属于社会中一员,长期处在校园之中与社会隔绝,通过生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透过美术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大千世界的样子,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实现社会化。

二、高中美术教育与生活教育结合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从高中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高考的压力,许多高中的美术教学都被忽视或是被其他课程占据,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将学生引入现实生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密切交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积累水平,在备课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教育来讲解教学的内容,改变以往单方面知识灌输的格局,在互动中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到工业设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分享自己喜欢的一些工业设计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挖掘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将生活与美术联系起来,真正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没喊,更好的通过知识的积累来认识社会了解自然和人类的发展进程。

(三)连接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纽带。就目前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教育主要是局限在教材知识的讲解之上,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教材的依赖较大,而教材的内容有限且系统性不强,学生在学习时较为抽象,应用性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连接知识与生活的纽带,搭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更好地感知书本上的知识点。将美术课本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获得的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学生的价值观、历史观以及人生观的体悟。

(四)让美术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美术作为一综合性学科,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大道我们居住的房屋,小到一个茶杯垫、一张餐巾纸,其中都蕴含着美术知识。生活中美的事物随处可见,因此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知识服务于他们生活的现实生活,尽可能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要尽可能使得美术教学“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此要在教学中追求美术教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注重提升美术教学内容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引导性作用,让学生运用审美的眼光去感悟生命意义和现实生活。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更近一步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得美术教学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现代化的教学中,资源和信息的更新速率极快,教材上的知识点和信息也难以紧随时展的步伐,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媒体手段和高速的互联网,通过生动的文字、声音以及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悟美术对于生活的影响,更加深入地理解一件美术作品的社会精神内涵。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实现数字化图像、视频等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学科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的融入生活,并且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感悟到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民间艺术;授课方式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重大的转变,给所有学科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教学难题。所谓新课程,重点在这个“新”上,也就是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创新和突破,从而完善教学体系。但是如何有效地体现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作出的一些见解和探究。

一、提高教师自身认识,创造新型师生关系

在历史长河中,教师一直是以一个“严父”的角色教导学生,在学生中有绝对的权威。这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环境的压抑,还让学生对教师这个角色充满反感,从而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科的探索和兴趣。所以,教师这个角色在学生中如何演绎对高中美术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这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教师本身也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只有素质合格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可与探究。反之,则会导致学生进入误区,使学生偏离学习轨道。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思想,摆脱一直以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身份,反而以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以及朋友和顾问的不同角色辅导学生,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相互融合。教师要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位学生,改变以成绩评判学生好坏的不科学的传统理念,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授的知识。

二、改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它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载体,是寄托学生心绪的灵魂。因此,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是教师授课的最终目的。但是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个性呢?新课程改革告诉我们改变授课方式也是当下高中美术教师提高美术进程的一种重要手段。

1.改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使教师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要想上好这节课,不仅要掌握高中美术教材的知识领域,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领域,只有教师的知识丰富了,才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在美术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改变“自己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合作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新课程注重的是不仅自己学好,还要人人都能学好,所以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代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新风气。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枯燥感,让学生感受到多人学习的乐趣,还可以让课堂变得活跃、生动,从而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然而教师应该怎样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最好的实施模式就是开设学习小组。例如(1)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轮流当选一次学习小组组长。这样不仅让他们都能亲身体验到自己组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身受到了公平的对待和重视,还能锻炼每位学生的组织能力,让生生之间不再产生嫌隙,也能让合作学习健康、有序地进行下去。(2)给每个小组下达学习任务,并且让他们以完成任务的好坏进行分数评比。如,在美术课程中遇到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各学习小组自己查找并总结这个知识点的相关知识信息,哪个学习小组完成得漂亮,教师就给这个学习小组加上一分;还如教师也可以选定题材让小组之间比赛作画,画卷优越的组给一分等。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他们之间的磨合力,还能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不足与缺陷。

3.结合高中美术课程内容,摈弃历来以室内教学为主阵地的教学模式,以室外、室内相结合的新型模式进行教学适当地让学生涉足户外授课,不仅能让高中美术教学有突破性的改善,还能让学生减少室内教学所带来的疲惫感。研究发现,一成不变的事物会使人出现审美疲惫,丧失原有的创作能力和劲头,而不断变化的事物则会冲击人们的视觉,从而引发他们的探知欲望和创作灵感。所以,户外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让学生的探知精神传承下去,还可以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充实学生的个人知识体系。社会在发展,经济在提高,合作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重要,甚至变为了评判他人社会价值的标准,而新课程教学理念又是以学生个人或集体的合作形式尝试进行各种工具、材料的制作过程,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以形成较好的基本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因此,不难看出合作学习的实施是高中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势在必行的方针、策略。

三、把民间艺术带入教学中,让传统艺术唤醒新型艺术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民族多样的国家,在我国不同地域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间文化,这些文化又组成了一道道的民间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民间艺术渐渐失去保护和重视,任由它在历史长河中被渐渐冲刷殆尽。这不但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中所具备的特色文化,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美术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所以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加入民间艺术的精髓也是新课程下一个必不可少的举措。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用光等艺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直接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是具有国家灵魂气息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高中美术教学需要我们提供民间艺术资源不断进行补充和改善,使它更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气息。例如,带领学生参加地方画展,观赏后让他们写下欣赏画卷后的所思所想,并在全班大声朗读出来,相互品评后选出优秀的代表作贴在班级黑板报中。此行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地方艺术的了解,增强了个人的创作能力,锻炼他们的胆量,还能让他们形成一种竞争模式,鼓励他们表达出内心的各种想法、看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最具地方特色的区域进行作画比赛,胜出者可以把作品放在班级中进行展览。让学生在新环境中进行创作,这样不仅可减轻学生面对画室创作的疲惫感,给他们以新鲜感,还能让他们有新的创作灵感,创作出更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所以让传统艺术与高中美术相融合的举措可以引领高中美术课程进入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

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优化教学质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的开展不仅使高中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有了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还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由此可见,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可以优化高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可以沿用古今中外不同门类美术的优秀作品进行介绍与赏析,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感受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树立他们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心态,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拓宽他们的知识体面,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得到进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满足,然而精神方面却有待提高,因而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开始重视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寻求、完善高中美术教学已经成为美术老师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

作者:卢凤贤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隆安中学

第4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美术;创新学习;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6

创新的教学模式应当是一种精神, 应当是一种教学灵魂,它指引着教学发生改变,指引着学生学习习惯的改进。

1.美术教材的创新教学模式

仔细观察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将“欣赏”变成了“鉴赏”。这就突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的习得过程更加主动,意愿也更加明确。面对新教材,教师应当摒弃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接受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并且将这些意外转变成教学财富。例如,在“辉煌的美术历程”一章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不一样,而对作品有不一样的理解。老师在教学当中要有这种包容态度,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在教材的利用上,要充分利用每一幅画、每一则介绍,向学生展示美术的魅力。争取做到每一幅作品都有不同的欣赏角度,每一个主题都有不一样的感悟。这样教材中的美术情感才得到了最完整的挖掘,学生审美情感才能得到丰富,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

2.开启娱乐化高中美术教学模式

美术本身虽然就有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课堂趣味性的营造也是不容忽视的。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提供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认知和兴趣的东西,或者是借由这个东西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时候,如果只是展示图片和讲解的话就显得乏味。此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其背景特征,并让学生点评分析其构造;或者还可以让学生一起来猜这件青铜器的功能:可能是餐具,也可能是装饰品,可能是权利的象征,也可能是生活物品。这样简简单单的“吊胃口”方法,让课堂变得很有趣。娱乐化高中美术课堂,符合美术的本质,也是欣赏当中的重要一环,寓教于乐,方能构建高效教学模式。

3.建立开放式的美术教学模式

教师要建立开放式的美术课堂, 将能动性作为课堂的基本特征,不再依赖于现有的教学模式,创新现有的知识教学。将单向教学变成双向的合作、多向的交流,从而创造出一种学生主动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堂是互动的,而不是单方面阐述的“假教学”。例如,在“心灵的慰藉”这一章节当中,欣赏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调动学生情感,了解画作背后的含义。如果老师只注重讲解作画知识,讲解作者背景,或者是要求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点,那么本章的教学就失去了其意义,而且对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水平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美术教学模式,除包容更多的美术教学内容,吸收更多的美术教学知识之外,还要充分和学生交流,建立一个“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再作点评。

4.构建课后学习的教学模式

虽然高中美术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但是因为美术本身的特点,使其变成了一种对兴趣爱好的培养。从长久的教学来看,学生只有对美术感兴趣,才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其审美水平也会达到一定的层次;相反,如果只是进行课堂的知识教学,则很难发挥美术文化熏陶的作用。因此老师要将课堂拓展到课下。改变高中美术课堂学习的概念,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习压力,还能够让学习范围更加广泛,对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目前,因为信息科技发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等资源查阅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将本节课作者的背景和他的其他画作查阅清楚,如果能够了解他生平中的一两件趣事的话更好。如果本节课作者比较多,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查阅不同的作者,然后在课堂上交流,看看哪个小组表现得更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课下学习的习惯。和美术接触得越多,“爱上”它的机会就越大。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发自内心地了解美术也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学习欲望、推动自身将全部的注意力以及思维都集中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之上,进而真正、完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的内在情感动力,更是保证学习者能切实收获良好学习效果的最根本主观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一言论完美地概括、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这一理论。

鉴于此,我个人认为,如何激发与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教育工作者打造美术高效课堂之前率先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就格外注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壁画”这节内容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频功能,为学生播放了有关《九色鹿本生》壁画传说故事的纪录短片,随后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将《九色鹿本生》壁画连贯、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真实经历了九色鹿舍己救人、溺水人贪慕虚荣向国王告密、王后唆使国王加害九色鹿、九色鹿与国王相遇等诸多场面。如此一来,借助多媒体,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九色鹿本生》这一壁画艺术形式的浓厚学习兴趣及强烈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我再过渡、引申到中国古代壁画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技巧、民族艺术风格等的教学上自然也是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展开美术教学,是打造美术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加强美术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在贴近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展开具体美术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因此,“从生活走向美术,再从美术走向生活”既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缩短学生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两者距离,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重要突破口。

在日常教学中,我就严格践行了这一点。如,学习“中国古代人物画”这一章节涉及人体的完美比例关系这一知识点,我就带领学生亲自测量手展开的长度与人体高度是否相等、人在站立、坐以及盘等状态时是否符合“立七、坐五、盘三半”的传统绘画准则,女性肩宽是否接近两个头的宽度,男性两个半脚掌的长度是否同头的长度相接近,手长又是否真正在两个半头长到三个头长之间……学生对此持有极大的兴趣,也都纷纷融入具体的测量活动之中。如此,借助亲身的测量、对比活动,学生不但深刻感悟到了美术知识、美术创作技巧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认真观察,而且通过验证性质的测量活动,还帮助他们切实对传统绘画中人体完美比例关系这一美术教学重点形成了更充足的认识与理解。

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美术探究活动,是打造美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当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这两者的关系,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第6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放松身心;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综合素质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是学生升学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习往往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双重重视,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对于文化课知识的索取往往长时间处于高压阶段,学习的神经往往处于紧绷状态,这样的状态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这一类艺术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高中美术这门课程不仅仅可以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了学生的身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美术能够放松学生紧绷的学习神经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阶段,由于高考的逼近,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学习时间往往被扩大无数倍,而放松、睡眠的时间往往会被学校、家长甚至个人压缩到几个小时,完全不能够满足学生正常的生理需求。再加上老师和家长对学生高考寄予的厚望,他们都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三年的努力得到成绩上质的飞跃,最终可以去到他们理想中的大学,进一步深造。

然而,家长和老师往往只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状态,反而忽略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和精神状态。长期受到学习的“压迫”,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很有可能会对生活产生消极情绪,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暴躁、消极、精神不振等方面,这样的情绪无论如何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别提学生是否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了。

然而,高中美术这门课程属于艺术类的课程,其内容往往就是欣赏艺术作品,陶冶情操,放松身心,能够让学生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带着能够“发现美”的眼睛重新审视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乐观充实的生活心态,放松由于学习和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调节心理状态。但是很多家长、老师都觉得高中美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有些浪费时间,于是美术课的增设反而成了任课老师眼里的“唐僧肉”,抢着用这门课的时间来为学生补习功课。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换个角度来说,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对于高中美术这种看似没有用处的课程,其实可以在学生高强度的学习之余,短时间地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之,高中美术课程是学生调整状态、放松身心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老师和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精神状态的关心和培养。

二、高中美术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明世界的需求越来越高,纵观全球,市面上流通的艺术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打好专业基础,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应当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细胞,以此来适应现代社会的进步。

高中美术这门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欣赏世界各地的名人画作,其形式和风格往往多样,有将生活通过色彩反映出的写实派作品,也有将情绪挥洒出来的后现代派作品,无论哪一种作品都有其一定的主题和意义,画家在画出这些作品的时候往往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或是赞颂生活之美、或是歌颂人性的勤劳,这些主题的确认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处于不稳定的阶段,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心态和三观的引导,而高中美术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积极意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的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在美术课堂上,跟随美术老师的引导,培养自己发现美的眼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

同时,高中美术课程引导学生建立的审美能力往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如果与设计有关,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往往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如何,高中阶段的审美能力往往是他们日后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的基础。

三、高中美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美术课程往往不仅有鉴赏艺术作品的内容,老师有时还会布置学生进行绘画,这两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鉴赏类的课程,学生在刚拿到一幅画作的时候,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欣赏和分析,不知道从哪里得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知道作者的哪一笔是这幅画的点睛和升华之处。美术鉴赏课的常态就是,老师询问学生这幅画好不好,学生统一回答好,但是一旦老师问出为什么觉得这幅画画得好,学生往往哑口无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高中美术老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一步一步分析作者的构图、色彩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经过长期的熏陶和训练,往往会掌握分析一幅画作的思维模式,长此以往有利于他们思维逻辑性和灵活度等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高中美术还有绘画课,学生在绘画的时候往往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根据老师布置的主题,独立思考出自己要画的大致内容,然后思考自己的构图和色彩如何搭配,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的紧密度。

总之,高中美术课程也是一门需要学生动脑的课程,然而这种脑力活动往往与欣赏美术作品结合起来,有助于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高中美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7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高中美术课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媒体”也逐渐多了起来。美术教学中的“媒体”由从前的教科书、范画、挂图等传统媒体发展到现在使用的幻灯、DV机,VCD、DVD影碟机、电视、电影、实物投影仪、电脑及其课件等现代媒体。这些媒体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并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升。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制约其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

一、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已将高中美术教材划分了必修和选修九个模块。在这九个模块中,《美术鉴赏》是以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文化为主要讲授内容的,属于理论课。这类理论课,即使有相关技能的介绍,也是由某个画派所延伸的。因此,鉴赏课上采用现代媒体教学是非常合适的,且能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信息,使学生在整堂鉴赏课中目不暇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品味作品。所以,教师在制作美术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既要注重扩大教学信息量,同时也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主有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中的优势。

二、不能正确处理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我们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应该是专业的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做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所帮助的终身有益的教育。高考中的基本能力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日常的美术课中,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地与高三接轨或寻求课堂上的轻松和谐,不惜大量把语文、音乐、生活等知识引入美术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但是这些相关知识在什么时候用?要不要用?如何恰到好处?就是一个关键。笔者认为高一的学生没有必要渗透这些东西,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高二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有节制地渗透一点。高三学生在这些方法可以多渗透一些;总之,不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效果,使美术课堂变了“味道”。

三、过于求新求异,丧失学科特点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体现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置于恰当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有利的条件。所以,教学课件制作的科学性、艺术性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但是,教师在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很容易顾此失彼,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类顾此失彼的课件多表现为画蛇添足,喧宾夺主。比如: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为了展示制作者的高超技术,将展示的绘画作品周围制作了一些不停闪动的小动画,这些动画不仅没有体现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作用,反而分散了学生欣赏绘画的注意力。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识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8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一、当前美术课程情感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高中学校中,教师都在紧锣密鼓的为学生的高考做准备,在其它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尽可能记住更多的知识,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毫无情感教育的投入,并且教师也将这一教学方法带到了美术教学中。美术这一学科和其它学科不同,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一旦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即完全违背了美术教学的目的,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在知识的灌输下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久而久之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师生沟通交流的局限性

?τ诮?美术作为了自己选修课程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美术专业中,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也较高,但正是对课程的过度重视,反而导致了错误的教学观念形成。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追赶教学进度,影响了每节内容的教学质量,加之教师和学生间没有进行充分交流,学生没有及时提出问题,教师误以为学生高效率掌握了知识,而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往往会“捡了芝麻,掉了西瓜”,而且这种缺乏师生互动和师生情感交流的教学体制,使得学生们很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美术课堂当中,对于一些作品和动画的欣赏也仅仅局限于好看、有趣的层面,没有深入地去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深层次的含义,严重限制了学生良好审美意识的形成。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效教学对策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对于他们的思维拓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要想让学生真正对美术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就要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美术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例如在进行人物造型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想要画的图像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想画女生头像,有的想画老人头像甚至想画动物的头像。那么面对学生所产生的不同想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到学生为什么想要画其他的内容,是因为不自信还是因为兴趣所在。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尽量的多给予学生一些时间来让他们进行自我展示,通过画自己感兴趣的造型来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美术作品绘画结束以后,教师需要适当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相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对学生绘画中的优点则要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能提升绘画的自信和兴趣。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也能更好的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从而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找出他人的闪光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二)通过作品鉴赏培养学生的情感

音乐、文学和美术等艺术是情感教育最宝贵的财富。在美术教学的鉴赏活动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入手,促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自己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当中积极的融入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美术情感。例如在进行《奔马图》的作品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作品仔细观察,了解一些徐悲鸿的个人事迹和背景故事,让学生对作品有基础性的认识。随后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这中方式下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徐悲鸿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培养来说都能产生重要的意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也许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学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将仍然片面的将美术学科当做“副科”,在学习实践中,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缺乏动力。很多学生既不了解也不想了解这门课,上课当做休息,很多学生做别科作业或者睡觉或者看杂志,只有少数学生在认真听课;缺乏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翻开课本,对美术作品毫无感觉,停留在画的像就是好的阶段;在当下功利性学习的环境中,与高考无关的课程都被学生拒之门外,如音体美课,社会实践课,信息技术课。

(四)查漏补缺

第9篇:高中美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 教学方法 特长生

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那么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做呢?

一、更新观念,拓宽知识面

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美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美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是发展学生个性、优化学生行为的一种艺术活动,是体验生活、表达情感、陶冶心灵的审美载体,是面向生活,为未来参与社会、谋求生存的一种技能课程。

当今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意基本功的自觉培养,扩大知识范围,增长见识,更新知识结构,为艺术学科的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还要广博相关知识,积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做到知识不断扩充更新。

二、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性;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艺术素养,注重整体性;要对准备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反复训练,注重循环性、针对性。根据学生独立意识强的特点,可让学生走上讲台担当教师角色。教师可与优秀学生一起备课、试教、示范,然后让学生上台讲课,增强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

美术欣赏课,过去往往是教师选择审美对象,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却不主动去欣赏。为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采用启发讨论法、联系对比法等,使学生由被动欣赏转入主动欣赏。集体的参与,课堂气氛就热烈。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定期搞美术知识竞赛,老师可买些小奖品,奖励优秀学生,这样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好。

三、积极培养特长生

首先要培养特长生谦逊、务实、持之以恒的心理品质,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其次要给学生创设具有高雅情调、专业特点及对特长生有良好影响的艺术氛围,如赏析每年美术高考的优秀考卷等,向学生传授美育思想、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对美术高考的向往与追求。

还要为特长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艺术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不断在艺术实践中,获得反馈信息,以利自己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利用学校各类活动,黑板报设计、联欢会设计、画展布置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四、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美术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如春节就近,同学们要互赠礼物,或者给长辈送礼品,需要将礼物包装起来,会显得更有礼貌。此时,美术教学如果安排《民间美术之剪纸》、《包装设计》、《校徽设计》或《贺卡制作》等内容的工艺制作课,学生对此课业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正好紧扣了他们的需要。间接兴趣就是对学习目的或结果感到需要,是动机驱使的学习兴趣。如将要报考建筑专业;将来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生活质量会更高;教师讲解图象传达技能时,引导学生与其他学科结合,以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儿时玩游戏的心态,参与游戏性的艺术创作,强化他们的愉悦心理和学习兴趣。(例:泥塑、编织、剪贴、色彩肌理的制作)。志趣引升,并非都要学生成为画家,可以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长大成材奋斗的追求,是优秀人格的追求。学生可以通过对设计、制作的创造兴趣,引升为发明家的志趣;可以通过对制作建筑模型和建筑的兴趣,引升为建筑家的志趣;可以通过对美术鉴赏的兴趣萌生做美学家的志向等等。

五、有效使用多媒体

视觉感受在美术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具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最直观的感受,它是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具主要包括图片、范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