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建筑施工安全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安全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施工安全预案

第1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关键词:施工安全 安全检查 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必须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安全领导组织,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了与工程规模比较适应的安全工程师队伍。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本着 “纵到底、横到边”的原则,形成各个环节有人管,各项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的局面。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如下。

(1)项目经理的职责;项目经理是整个工程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负全面领导责任,并对其他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落实安全措施及安全资金的投入。

(2)施工现场负责人的职责;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管理整个施工过程,在安全工作上负总的技术责任。其职责包括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监督、检查安全工作,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3)项目安全员的职责: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在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纠正违章作业,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安全宣传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指导和督促班组搞好安全生产,找出安全文明施工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度防范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特殊工种人员的职责;特殊工种的施工安全与否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特证上岗,遵章守法,坚持 “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巡视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此外应明确个人在应急预案中但负的安全职责和义务,协助现场施工负责人搞好安全施工及应急自救工作。

(5) 施工员的职责;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与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加强安全管理,纠正违章行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项目部要加强教育与培训工作,抓好最基层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让施工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文明施工,不违章操作,并积极承担应急预案中的职责与义务,在施工过程中互相监督。

2、安全教育与培训

工人进场必须进行岗位安全三级教育。即公司一级、项目二级、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偏重于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及生产纪律等,包括知识、技能、意识等教育。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要让其在作业过程中规范施工。所有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临时工也应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接受入场培训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可以结合安全事故案例对员工进行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坚定其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此外,在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推行新工艺之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就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具体安排和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文件,是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指令性文件,在施工现场中具有规范安全生产的作用。安全技术交底的安全措施要全面,要有正对性,并经技术主管签字后方可实施。技术交底的签字手续必须由被交底者本人签字,绝不允许代签。

3.1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1)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对于结构复杂、危险性大施工复杂的特殊工程,例如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和爆破工程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等,应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并细化安全技术措施。

(2)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因此在施工过程要考虑不同季节的气候给施工生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突发性事故,以便从技术、管理方面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2 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1、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工程开工前,由生产技术负责人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和施工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分部分项工程由施工员向各工种班组长进行安全交底,班组长要对工人进行施工安全交底。

2、 经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具有技术法规的作用,施工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遇到因条件变化或考虑不周必须变更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时,应由原编制、审批人员办理变更手续。

4、现场安全检查

现场安全检查是发现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也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4.1 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施工安全隐患,以便相关人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通过检查能发现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生产安全;通过检查能预知危险、避免危险,把伤亡事故频率和经济损失降到社会容许的范围。通过检查能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安全生产规障制度;增强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4.2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措施、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查伤亡事故处理等。

4.3 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

安全生产的检查形式有多种,例如定期检查、专项检查、达标检查、季节检查、经常性检查等。检查中经常会发现

1、部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制不落实。专职安全员配备不足或不是真正到岗到位,安全台账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农民工无证上岗。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非有效证件上岗,企业对项目部管理不到位,不进行定期检查或检查无记录。

2、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程度还有待提高。工地硬化不到位,材料堆放混乱,工地脏、乱、差现象总是得到彻底改观。

3、施工起重机械安装告知、使用登记备案滞后,有相当一部分的起重机械未经安装告知就已安装,未经检测、使用登记备案就已在使用。

4、部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没有进行专项方案论证或已进行过专项方案论证,但现场实际实施却与专项方案不符。

第2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1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评价

1.1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是建立应急体系和编制应急预案所必需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识别,力争从小的危险源中发现大的危机,避免其发展演化为突发安全事件,并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有可能演化为大的突发安全事件的危险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重点检测,并制定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是指从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物质损失、施工作业环境破坏、相邻建筑物移位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直接原因及其过程。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要借助于一些技术和工具,这不但会提高识别效率,而且可以规范操作、不易产生遗漏。危险源识别技术和工具主要有Delphi法、情景预测法、头脑风暴法、安全检查法、分解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图解法等方法。。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1]。

1.2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评价

建筑施工风险源被识别后,要进行脆弱性分析,以确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最终提供这些信息:受事故严重影响的区域;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员数量、工种以及可能波及的外部人员情况,如居民等;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在进行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评价事故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以确定风险源的严重性,否则无法为安全风险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级评价。为了使分值尽量客观,减少主观方面的影响,参加评价的人员除项目决策人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还应请项目外部人员参加,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相关专家等。

1.3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的建立

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不仅有利于企业应用和分析信息,而且为今后的应急管理设立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使企业对项目的进展作出正确的预见。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也是一种应急防范的良好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对项目的内外环境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便于从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分析的结果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组织的机制和施工人员的不良行为。通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来消除突发安全事件生长的土壤,这也正是应急管理所要实现的最根本目标[2]。

2 建筑施工企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政府和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质、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基础,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它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有利于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3]。

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企业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己有的应急预案,以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通常,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施工现场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涉及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因此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组织一个专门的预案编制小组,统一组织施工现场有关部门和企业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第二,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应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对象、施工方法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本企业以及建筑行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将其分门别类,每种类型分成不同级别,分析这些事故灾难的机理,明确影响这些事故灾难的因素有哪些,最终识别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灾难。施工现场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重大事故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来确定是否要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第三,具体措施的制定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针对突发事件涉及具体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可以采用标准操作,也可以采用建议形式。第四,应急机构及其人员职责的确定预案编制过程中,人员职责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启动预案时,不同的环节或方面需要不同的人员去执行和实施。明确人员职责是成功实行应急救援活动的重要保证。第五,应急能力评估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己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企业及施工现场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和设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预案制定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第六,评审与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施工现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可以由项目部及施工企业组织进行内部评审,专业性较强的应急预案还应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必要时请地方政府有关应急机构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要履行批准手续,按有关程序进行正式和备案。第七,演练与调整应急预案经批准后,应急机构应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从中查找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演习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应急预案的演习或实施过程中,通过参与者的信息反馈,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对演习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个小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小的失误也可能导致整个应急预案在实际运用中失败。施工现场在各个时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危险源的状况会有所改变,人员也经常调整,因此也需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定与修改[4]。

参考文献

[1]王兰宇.常见建筑风险的防范[J].科技资讯,2006,14

[2]王红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J].安徽建筑,2007,6

[3]李乐.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4

[4]姜国庆.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第3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尤其是一起高空作业更是容易出现很多安全事故,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促进安全生产已经势在必行。

二、常见建筑安全事故的类型

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群的施工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所组成。而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施组织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的施工工艺、不同的施工技术和不同的施工机械来完成。此外,一个建筑物的各个施工过程和一个建筑群中各个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可以有相同的施工顺序,也可以有不同的施工顺序。再者,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群的施工地点都是固定的,而施工人员都是流动的,施工环境都是变动的;加之建筑施工露天作业多,高处作业多,交叉作业多,手工操作多,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多,因此,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据《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4-2007年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施工触电、起重伤害五大类型,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事故统计表明,这五大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临边、洞口、肚口手架、塔吊、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模板、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10个方面。而人和物在这些方而的各个环节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而,建筑施工中要重点关注人和物。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探讨

1、承包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在很多工程项目都是低价中标,中标企业为了取得利润将工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中标企业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和节约资金,便一切从简,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了投标而编制的,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其他的安全制度,也是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并且当前,工程项目不论具有多高资质的施工企业中标,基本都是由在劳务市场上招聘来的民工施工。据统计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3 100万,占建筑行业从业人数80. 5% 。建筑业吸收的农民工最多,据调查只有4. 3%的民工进行过不到二周的企业知识与技术培训。这些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使得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目管理班子这一层,落实不到施工队伍身上,操作人员不了解或不熟悉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又因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作业项目之中由于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造成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如:电缆绝缘层破坏会造成人员触电;压力容器破裂会造成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泄漏导致中毒或爆炸;脚手架扣件质量低劣给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起重机钢绳断裂导致重物坠落伤人毁物等。

3、安全管理缺陷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

4、缺乏建筑工地安全环境文化

建筑工地的环境色彩在建筑物未装饰装修之前,是以混凝土的青灰色和建筑材料的土黄、土红色等沉闷的色彩为主色调的,其不仅对作业者心理产生影响,而且是诱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95%以上的作业者表示,当离开建筑工地,接触到鲜艳多彩的颜色和绿色植物时心理就会有极大的放松感,看到趣味内容的安全卡通画时紧张的心情和烦躁的情绪迅速能得到缓释。大多数人认为建筑工地的色彩和安全生产有密切关系。建筑工地的高空作业,交叉、流动性作业多,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单调,长年在此环境中作业,容易使人产生郁闷、烦躁的情绪。当作业者受到生活或工作上意外的刺激时,其视觉和心理再受到建筑工地浮躁色彩及杂乱环境的影响,便更激化了其焦虑、忧郁和不安的情绪,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加强建筑安全事故控制的对策分析

1、规范承包管理体系

(1)建立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层企业结构的建筑业市场,总承包企业要做大做强,提高科技水平;专业承包企业要做精,提高技术水平;劳务分包企业要规范,也要提高技术水平。就目前来讲,要大企业比例关系。

( 2}取消“包工头”交易环节,把农民工直接纳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包工头”群体滋生的真正土壤在于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为了企业利益,用工不规范,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为了减少工程成本与一线工人的管理成本,尽可能使用廉价农民工,但由于招工渠道不畅通与单一,这些企业只好与“包工头”合谋,一是利用“包工头”的招工“通道”,二是利用“包工头”对同工进行管理,因此取消“包工头”环节,加大对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的用工违规惩罚力度必不可少。

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要针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不同属性,从不同侧面去研究和把握,要将其综合起来,并根据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部门和有关管理人员分别主管工作的范围有重点地去实施管理,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培训体系;设立内部监督检查机构,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措施、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应急响应体系等。

4、优化施工作业环境

用绿色来调节作业者紧张、烦躁的情绪,更可增添其安全作业的信心。根据作业环境的光照,设计适宜的采光。在建筑物室内适当增大照明,偏多采用中性色彩。对光照不足的作业环境,操作工具的色彩要有明亮的色调,以此增强作业人员的信心,对激发作业者的劳动情绪,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外来干扰,抵御事故潜在因素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危险作业处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的同时,再辅之以色彩鲜艳、活泼逗人的卡通人物画来提示,使有危险行为的作业者在临近不同的危险区域时,被醒目有趣的卡通人物提示或制止,通过情趣调节,诱发人快乐的感觉,在瞬间缓解烦躁、忧郁、紧张的心理.从而使不安全的作业行为在轻松中得到纠正。

五、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健全安全控制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隐患,从而促进施工的安全性,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人本效益。

参考文献

[1]耿亚杰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 郑州大学 2009-12-06 硕士

[2]段联保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与对策 建筑安全 2011-11-05 期刊

第4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远。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管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控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我们也该清醒的看到,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现场中施工管理方面,我们知道,施工管理是指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与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关系的一种管理方式,同时组织设计中的东西要靠施工人员在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处理现场问题,这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建筑工程现场中施工管理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它主要是通过有效地管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不少的质量、安全和成本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管理并针对这问题提出

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管控的意义

1、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举措。近些年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各种安全伤残事故日渐频繁,触电,高空坠物砸伤,墙体破裂坍塌等等各种安全事故给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质量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助于工程企业适应新时期下,生产方式和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有助于推进建筑企业长远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劳务人员数量大幅下降,建筑工程施工逐渐朝着机械化,专业化等方向发展,实施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能够使得建筑工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内部缺乏对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内部监控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过于忽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对自身所应承担的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职责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长期依赖于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督力量对工程质量安全实施外部监管。导致企业内部监管机制没有监理起来,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安全监管意识没有形成。此外为节约施工建设成本,工程施工建设单位认为的缩减了工程施工管理投资成本,在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上也存在欠缺,施工企业从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因此导致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长期滞后。

2、工程施工材料不符合设计标准,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工程施工材料是实施工程项目建设最基本的物质材料,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工程建筑质量的基础,是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的保障。而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在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把关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工程建设单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管工作不严,导致一些不符合建筑设计标准的施工材料被采购进场,工程建筑材料进场缺乏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这位建筑工程埋下了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素质不高,施工环节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做指导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一线劳务队伍,其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对施工中被用于规范的“操作规程”不予重视,施工操作方法仅凭师傅口头传教,全无“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施工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三、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管控的措施

1、严格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并落实到位;加强监控工程项目控制质量的各个环节。

(1)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不得将工程违法分包和转包;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抓落实,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项目经理是一个施工项目的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要深入到施工现场组织、协调施工;建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单独设立质量安全检查管理机构,明确规定专职质检员、安全员管理人员数量、职责。项目部管理人员应一专多能,以责授权,尽职尽责,尤其是质检员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点。安全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规范班组管理,细化班组长的职责和权力,明确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开展“三讲一落实”班前会,班长和班组成员讲工作任务的同时,讲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工期和质量风险,讲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并将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在现场落实。

(2)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需要重点进行监控。实行初检、互检、专检的“质量三检制”。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坚持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手段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事前质量控制;坚持对人员、材料以及机械的使用管理,对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点的监控事中质量控制;坚持对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对已完成部分复检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进行事后质量控制。隐蔽工程、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分部工程及时进行报验,未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3)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对施工过程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要坚决制止,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职责部门要采取“回头看”的方法,检查安全隐患是否整改到位。

2、 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首选收集信息,优选信誉可靠、质量过硬供货厂家,确定材料品牌:工程项目部须把好采购关,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对无出厂合格证、无试验报告证明的工程材料,坚决不能验收入库,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得使用,破损材料不用,超期失效材料不用,超过误差范围材料不用,假冒伪劣产品不用;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强化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教育培训每位施工者熟悉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要严格按照施工顺序,操作规程施,确保工程质量。对每一位新工人入场(或转换工种)要求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和相应工种操作规程培训工作,做到先培训合格后上岗。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不同的施工阶段具有各自显著的不安全因素、不同工种交叉作业的安全隐患、季节或气温变化而产生的新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人的不安全因素而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

4、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

加大安全管理投人, 更新安全设施, 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应是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近些年来, 为预防建筑施工工地触电事故, 采用的三相五线制及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都起到积极作用。淘汰有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 采用自升式吊车、铁木跳板, 对于防预起重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起到了一定作用,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 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 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条件, 使建筑施工作业事故从根本上降低。

总之,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是涉及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头等大事,也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最最重视的两个方面。随着社会和人们对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关注,也随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理论和方法上探索更加完善和科学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5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现状

根据前几年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目前的建筑群体中,工人人数已经达到了3893万人,在世界建筑范围内,占到了25%的比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而且他们也是先进生产群体中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人群,安全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引发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在:行业的特殊性、从业工人的素质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的管理难度大等。

同时监测数字还显示:在我国,2001年建筑企业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近80万个,施工面积达到了18.8亿,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超过50万个,竣工面积达到了9.8亿。在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同时,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的从业人员也在你逐年上升,该年度已经超过千人,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超过了百亿元。

随着各级政府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愈发重视,当前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状况已经开始有所好转,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死亡人数呈基本下降趋势。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整体态势依旧比较严峻,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在现下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需要重点且严加管理和控制。

二、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业具有高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的行业,已经成为仅次于矿业工业的第二大行业,这是由建筑工程的施工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安全事故多发主要是由于施工生产的流动性作业非常强、建筑产品类型繁多、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环境多变、高空露天危险性大、手工和体力劳动量大、劳动者素质低下等各种因素引起。具体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其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1.管理机构不健全

有序健全的管理是保证安全施工生产的关键,而在很多的施工现场,只有项目经理、工长和技术人员等相关的管理人员,甚至有时候一个人干多个人的活,他们更为注重的是工程质量的监管,进度的跟进和材料的采购等,却对安全施工的监管力度不够,缺少专门人员进行专项的监督检查,也是安全施工中的主要问题所在。

2安全管理费用被挪用

建筑市场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为了拿到工程项目的承建权,不少的建筑商会通过没有原则的压价方式来搞定,这样一来,本该在建筑施工中被算入在内的安全生产费用就被割掉了。这就导致建筑商在中标后对必要的施工设备、器材和工具等的采购中,没有额外的经费来承担,能迟买就迟买,有的甚至不采购必要的安全生产工具,这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3.安全意识和教育培训缺失

出现施工安全问题的根源,多数都在于思想根源上,缺少对相关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检查,对安全施工意识的淡漠,消防设施等的配置不齐全,施工现场树立的安全警示牌等都只充样子应付安检,而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都些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4.施工区域和器具管理混乱

在一般的施工场地,现场的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作业区都经常混合使用,尤其在施工中给环境卫生较差、且有火源的生活区造成安全威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即便准备了安防设施和防护用具等,但为了节省经费采购租赁质量没有保证的无牌产品,不定期检查或者出现问题仍不及时解决等,都是问题所在。

5.用于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1994年7月5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1992年11月7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才是真正以“法”的形式存在的代表。而于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04年施行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则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及其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原来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市场的需要,体系的不健全影响了其现实操作性,漏洞和空白诸多,一些安全事故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改变当下的现状,还需要多管齐下一起抓,才能起到切实的效果。笔者认为,除了有必要的政策法规等约束外,还应该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加强防范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

1. 提高安全意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安全施工,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根本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劳动者在整个施工生产中的位置不断提高,施工生产中人的生命价值更被看重。国家颁布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组织从业人员对其中规定的施工标准的学习,就是为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通过全员的素质提升,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人员伤亡。

2. 增强物质安全条件能降低隐患发生

在施工环节中,安全意识的树立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还在于现场施工的物质安全条件的基础设施部分。首先要将工作区域与生活空间隔绝开,施工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佩戴安全帽,在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等都要有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对一些相关区域的施工部分也要树立标志,加以警醒。尤其是高空作业或者井下施工中,必要的安全设备更不能少,只有保证物质安全条件的齐全,才能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

3. 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政策能有效避免意外伤害

任何的管理和监督过程中,都少不了政策法规的约束,建筑施工中更是如此。在诸多的大项目中,单纯依靠人管效果甚微,而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政策,建立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相关的规章制度,并真正落实下去,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意外伤害。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将安全施工的责任落实到相关管理负责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的同时,还要给施工人员办理意外险,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提前演练,避免因准备不到位而仓促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无所适从,以保证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

4.通过全员参与建立安全文化能保证施工整体的质量安全

全员参与是安全管理的至高境界,安全文化的管理方式一般较常用于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组织文化的建立是保证质量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与安全管理相比,两者是有着某些尤其是制度原则上的共通之处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安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切不可盲目的套用照搬质量安全管理,尽管在很多时候能获得良好的安全业绩,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领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无小事,安全事故的方式不但会造成直接而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社会影响也非常恶劣,更会给建筑商的名誉和未来的发展等都带来负面影响,安全施工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不管是建筑商还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都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避免因小失大,一定要正确认识安全和施工生产之间的关系,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安全施工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加以重视,加强管理,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安全的施工,打造出高品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黎凯旋;;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 2010年22期

第6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 施工质量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因素分析

(1)材料因素

施工过程中,材料是建筑施工程有序推进的物质基础,因而施工材料的质量作为工程质量的基础要素,决定了施工的整体质量。一旦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要求,施工的质量也极有可能与标准要求不相符。现代建筑施工中,因市场竞争以及成本因素的影响,部分施工企业在材料选购上并没有按照工程对施工材料种类、规格以及参数上的规范要求进行材料采购,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不到位,给整个工程留下不可忽视的质量隐患。

(2)方法因素

所谓方法因素,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周期之内所采用的各种施工工艺、技术手段、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检测手段等。在施工过程中,因方法因素影响而发生的质量问题较为频繁,以上各种方法因素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选用不当、安排不合理或者是执行不到位,都会对施工质量形成影响。

(3)机械的因素

机构控制包括项目使用的机构设备、工具等控制。一般机械设备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大型垂直与横向运输设备,各类操作工具,各种安全设备,各类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等,简称施工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应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

(4)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相对广泛:如工程所处气象、水文及地质等技术环境,包含质量管理体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在内的管理环境,施工工具、施工组合以及工作面等组织环境,施工所处的社会知识、风土人情以及富裕程度等人文环境层,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施工的质量水平形成不同的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两点主要是气候条件和管理条件。

二、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1、 开工前,工程管理人员要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并以技术交底的方式将设计理念传递给施工作业人员。

2、建立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必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质量目标,且将质量目标分解并落实到人;二是确定施工工艺标准,使质量控制有据可依;三是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实现质量问责制度;四是根据工程实际制定系统、完善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做到事事有据可依,环环紧密相扣,使整个施工质量全程、全方位的处于有效地监控之中;五是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和纠偏机制。

3、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和控制制度。具体包括:一是建立严谨完善的材料采购制度。采购前制定严谨的采购程序,提出详细的技术指标和功能指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了解供应商的商业信誉、质量保证能力;进货时要严格进行质量审查,对重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等必须抽检,坚决从源头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二是制定妥善的材料保管制度。材料入库后必须根据其特性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因保管不当导致其技术指标或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三是建立合理的材料抽检制度。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库存后,其质量或功能是否变化,必须通过抽检才能确认,这是杜绝不合格材料被用于建筑工程的必要手段。

4、提高施工工艺的技术水平。建筑施工单位要努力更新自身的施工工艺,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树立技术品牌观念,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创新工艺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以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5、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质量问题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是减少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决策和处理五个环节。其中,风险识别是质量控制的前提,因只有认识了风险,才有可能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对于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分项分部工程必须进行风险管理。

6、强化过程管理。过程是作业的最小单位,一个个过程构成分项分部工程。因此,过程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个分项分部工程乃至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得到了控制。过程控制必须坚持前一过程没有达到质量要求坚决不能输出,从而把质量问题控制值在过程这个最小范围内。

7、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素质水平。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针对我国目前作业人员流动性的特点,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作业人员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师资、培训周期和培训内容等。对新聘用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质量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杜绝不合格者上岗作业。

8、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加大质量监督力度。质量监督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外部手段,包括施工单位的内部监控和政府的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一种自我纠错方式,成本低,效率高,但必须要体系化、规范化,做到警钟长鸣。政府监督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最后手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政府必须加大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使部门执法和质量检测有法可依、依法行事。

三、安全管理的防护措施

1、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行业的施工中是以人为主体的行为,因此在施工的安全管理中,人的安全意识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设施工中,要不断的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培养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自觉性。要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同时针对不同的岗位的特点,组织人员学习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对技巧,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加大安全施工设施建设

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要意识到安全施工对整个工程的重要影响,加大在安全管理中的各项投入,在整体的施工预算中要划拨出相应的安全设施设置经费,并且保证能专款专用。尤其是在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过程中,要采用相关的管理技术和防护措施,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有效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企业都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使得在施工中没有可以依照的条文,施工人员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特点和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明确规定,使他们在施工中可以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按照相关的施工工序进行,保证整个施工活动的安全性,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随意施工行为的发生。

4、加强施工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很多安全事故会给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在安全管理中不仅要加强实现的预防措施,而且要加强事后应急措施,在日常的工程施工中要制定严格的应急预案,并且进行有效的演练。在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能减少安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而且能减低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全过程,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还需要建筑工程人员在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要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质量、安全能真正得到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涛.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小企业管理.2009.

第7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2011年8月20日下午,浙江省临安市潘山村同人山庄一在建工地的临舍彩钢板工棚发生倒塌事故,造成10人受伤。2011年8月18日中午11:30分左右,正在建设中的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土建工程2标段分界里程-周浦东站高架区间,发生脚手排架倒塌事故导致2人死亡、4人受伤。2011年8月18日四川巴中市境内的巴达高速DJ07合同段一号工区发生一起塌方事故, 5名作业人员正在对工地水泥浇铸挡土墙模板进行拆除,突然工地北侧近5米高的土墙发生垮塌,现场正在作业的3名工人瞬间被掩埋不幸遇难,南侧2名工人紧急撤离现场。2011年8月3日9时30分许,在新疆乌鲁木齐西外环北路九家湾集贸市场附近一处高层住宅建筑工地,一部建筑施工电梯(也称建筑施工升降机)运行至27层时,因上方导轨架突然断裂,电梯坠落至一旁的平房房顶,电梯内3人当场死亡。

以上事例不难看出,仅2011年8月就发生了多起建筑行业内的安全事故,说明我国的安全管理依然需要加强。这反映了现下一些建筑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

安全检查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资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对上级行政部门安全检查也只是应付,检查一过,安全无人管理,检查一来,尽力掩饰应付。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二是一些建设单位,包括有些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三是部分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对安全生产隐患不能及时作出应有处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监理责任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安全教育不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和复杂,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由国有、集体生产经营单位为主,变为国有、集体、私营、外商投资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并存。经济的飞速发展,投资主体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使劳动者安全素质呈相对下降趋势。劳动者安全素质下降,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无知和侥幸心理。管理人员没有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足够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在施工前的必要安全教育。

总的来说,建筑企业中存在安全管理问题,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安全事故。我们就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来着手。

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有: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逐级落实,从企业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项目经理再到项目管理人员直至一线工人,以书面形式下发,所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形成资料装订备案。同时要求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公司对各部门及项目部进行检查、考核,纳入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之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有效。

安全教育制度。

企业安全教育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的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集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本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严格考核。

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安全教育同样如此,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中,安全思想、安全态度教育是最重要的,要以多种方法来进行安全教育,来激励员工安全意识的热情。每天班前班后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定期组织安全会议, 悬挂安全标示、标牌,只有加强安全教育,才能从源头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

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的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一)查思想,检查领导和员工对安全方针的认识程度;(二)查管理,检查安全管理是否有效,安全生产管理和规章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三)查隐患,检查施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检查人员作业情况,卫生设施等特别注意的要害部位及设备的加强检查;(四)查整改,检查对过去提出的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是否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安全整改后的效果如何;(五)查事故处理,检查对事故是否及时上报,对责任人是否做出严肃处理。安全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要全面,只有检查到位、细致,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安全措施计划制度是指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时,必须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它是企业有计划的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企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第8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1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总要求

1.1 做好预测工作。因为夏季暴雨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天气预报也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所以对于施工期间天气的预测工作要做足,准备全面,不打无准备之仗。

1.2 室内室外作业合理安排。在施工中最合理的安排就是,下雨天气进行室内作业,把室外作业全部留在没有降雨的天气完成,所以要进行合理安排,防止浪费工期。

1.3 全面做好救灾准备工作。有的时候涝灾发生是难以避免的,我们每年夏天都会看到很多地方发生内涝,建筑施工的进度大受影响。所以要提前做好救灾准备工作,一旦灾难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桩基被雨水冲击导致塌孔,下雨以后,如果桩基处于未被保护的状态,雨水冲刷以后极容易出现塌孔,这时候工程必须停止。

2.2 积水致使护坡出现坍塌。施工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槽内出现大量雨水没有及时排出,就会出现塌方,影响其他工序作业,大设备难以运转。

2.3 雨水落进墙壁,由于建筑施工工期长,在雨季如果雨水在墙壁内存积,时间超过一定的长度就会影响墙壁的质量。

2.4 庞大设备运行不稳,大面积塌方出现以后,很多庞大的设备缺乏了运行维系的地基,所以比较危险。

2.5 夏季每一场大雨过后,建筑施工的人防通道就会出现灌水的情况,影响人员的行动,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2.6 雨水冲击导致成堆原材料倒塌。雨水造成的影响还有对现场堆放原材料的影响,大的冲击会造成原材料的倒塌,有的会受到破坏。

3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3.1 土方和基础工程

该工程是最容易受到雨水影响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施工的时候要多加注意。雨期开挖基槽(坑)和沟管时,应注意边坡稳定;为防止被雨水冲塌,可在边坡上加钉钢丝网片,并抹上10em细石混凝土;也可用塑料布遮盖边坡;雨期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当基坑挖到规定的标准高度以后,要迅速的验收工程并浇筑混凝土,如果一旦被雨水洗礼过了,就要做好回填工作,维持基坑的原本功能,为了不出现基坑被雨水冲刷的情况,在作业的时候要边挖坑边做好排水工作,尤其是地下室的作业要更加注意。那些挖出来的土方,要保证坡度,确保排水顺畅,不要都以一个高度堆在一起,这样极容易致使雨水积压,当出现大规模降雨以后,要停止作业,不要为了赶进度最后由于下雨而拖延了进度。

基础施工完毕,应抓紧基坑四周的回填工作。停止人工降水(排水)时应验收箱形基础抗浮稳定性、地下室对基础的浮力。抗浮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2,以防止出现基础上浮或者倾斜的重大事故。同时要保证抽水工作的持续性,当不能达到要求的抗浮状态的时候,抽水工作不能停止,尤其是雨水较大时,一定要保证积水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要求抽水必须不能停,因为抗浮能力是工程中必须要保证的,如果浮力超过施工承载能力,必然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3.2 砌体工程

砌体的整体稳定性多取决于砂浆的等粘结剂以及砌体材料的含水量,应掌握以下要点:

砖块如果在雨季堆放必须不能浇水,因为雨水已经够多,没有再浇水的必要了,在砖块上墙时要确保检查湿度会不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做好干湿砖块搭配。要注意砌砖的高度,一次砌砖的高度不能大于一米,雨水较大时要适时停止作业。一段砌体工程结束后,要在最顶层盖上干砖,确保期间的混凝土不会受到雨水的冲刷。在进行砌体施工的时候,要保证内墙和外墙施工进度的一致性,因为这样可以确保工程进度的一致性。

3.3 混凝土工程

该项工作的施工一定要掌握最准确的天气预报,在大雨天气必须停止浇灌混凝土,因为混凝土的结构一定会受到雨水的破坏,所以大雨以后不仅要停工,还要做好混凝土的防水覆盖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时时监测混凝土的结构,根据它的含水量,掌握它的用水量,水分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大范围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始之前,要确保近期无大雨。要做好防雨工作,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雨水是雨季的常客,随时可能出现雨天,要有随时作战的准备,其次要做好材料的准备,比如覆盖材料等等,再次要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施工时下大雨的情况要怎么解决,必须提前演练,如何覆盖材料,如何转移材料等等,以备不时之需。这些都是混凝土施工时应该注意的地方,雨季混凝土施工是最为繁琐、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这要考虑全面、多加留意。

4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4.1 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因为建筑施工都是由人监督和操作完成的,所以安全大部分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保障,所以要充分让施工人员认识到雨季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雨季施工和平常的施工会有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在前文也阐述了,所以施工企业在雨季施工之前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让他们充分了解雨季施工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让所有人员都在有所准备的前提下投入施工,一旦遇到难题都有解决的能力。

4.2 做好雨季施工的安全检查工作。雨季施工的安全检查不同于日常的安全检查,这时候的检查要更细致、更全面。首先要做到定期检查,确保每个一段时间就对全部设备进行一次大排查,不遗漏任何一个小方面,要做到彻底;其次要确保检查的专业性,要设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检查专门的项目,不要走过场,很多检查都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看起来检查了,其实只是派了一个非专业人士看了一下,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这是不可行的;再次要保障检查的细致性,材料的堆放是否合理,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灵敏、塔吊等大型设备是否可以正常作业等等。

4.3 做好雨季施工的日常维护工作。日常维护的好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也给检查工作降低了工作量,如果日常维护的好,就避免了修理环节,检查也会更容易一些,没有问题就不用解决问题。所以在平时就要提高要求,对各种设备要做好维护工作,对于操作人员要做好培训,保证他们能够科学的运行设备,尤其是在雨季要做好设备保护工作。保证现场干净整洁舫止蚊蝇滋生,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为此应经常对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地打药、消毒。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雨季施工是一个高危险的环境,需要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教育学习,进行夏季安全施工常识的学习,以此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同时要做好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解决好问题。严控各种规程制度。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筑施工安全预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一、建筑施工现场简述

建筑施工安全性评价把施工现场看作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而每个要素的变化若存在异常和危险都会引发事故,进而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每个要素存在的异常和危险得到调整和控制,又都会使系统的安全基础得以巩固。从整体上评价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体现了系统论的基本要求,施工安全无小事,凡是涉及建筑施工人员切身安全和利益的事情,再小的安全问题,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施工现场,由于长期以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传统的“经验型”的事后管理为主,难以有效地对施工过程的危险源实施较为全面的预控,这也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理论的PDCA模式改进施工现场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通过对系统安全管理的工作原理及其核心——危险源识别评价的分析,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运行模式的介绍,提出施工现场应用“PDCA”循环模式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对PDCA循环模式在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应用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该模式应用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改进对策。同时以工程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改进型PDCA安全管理模式在工程施工现场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应用模糊评价法预测安全事故的模型和评价方法,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预先发现和识别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消除、控制这些因素,防止事故发生。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可以定性地对现场开工前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通过预测曲线,很直观地找到施工现场危险的时期和危险的施工部位,为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部门提供最有力的依据。

二、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危险源一般是指一个施工项目整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设备及其位置,也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通过对整个施工现场施工过程的分析,界定出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施工环境、设备、人员等哪些是危险源,其危险性质、危险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条件、触发因素是什么。通过有效控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危险源不至于转化为事故,也就是说事故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危险源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危险源是原因,事故是结果。通过分析原因到结果的途径,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才能采取恰当的安全对策措施;由于受施工现场局限性的影响,多数施工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结构简易,且耐火等级多为三、四级。另外,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互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仅用三合板等易燃材料进行分隔,加之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人员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此外,因施工需要,部分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作为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将迅速蔓延。

三、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对策

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者风险评价,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就是对建筑产品生产活动中,或者施工前的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安全措施进行评价。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提供预测信息,使之进行有的放矢的监督管理,为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高层建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各单位应成立防火领导小组,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学习。施工现场应制定一些必要的防火措施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以使各承包单位和各作业工种有章可循,从而落实防火工作。对于各种防火措施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加强督促和检查。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施工总平面布局审批制度,“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然而无论预防工作如何严密,伤亡事故总是难以从根本上避免。为了避免或减少伤亡事故的损失,从容应付紧急情况,应需要严密的应急计划、完善的应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灵活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则涵盖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抢险救援”这三部分内容。它是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的一项有效的安全措施对策。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到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在对施工安全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保证措施。

2.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做到人人讲安全,时刻抓安全,对工人落实三级教育,落实岗前培训达标率100%。

3.业主给足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并对施工企业安全文明措施进行检查。

4.建立健全的承发包体制,杜绝层层转包,忽略安全施工现象。

5.加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力度,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四、总结

作为建筑施工安全主管机构,主要的责任和义务是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康,维护建设行业的安定和健康发展,确保各方面安定发展。建设系统在日常管理中,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才能真正在建筑系统战线上,狠抓基础工作、深化安全整治、强化安全监管,扎扎实实地做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荣法.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J].考试吧,20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