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宽生兰”为你整理了这篇农业农村局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农业农村局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每年一度的政协提案工作是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做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动力,将提案办理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做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科室上下联动,互相协调,既提高了办理质量和效率,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
一、提案办理基本情况
今年我局共承办政协提案8件。经过认真梳理,8件政协提案分别从农业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3个方面对我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不同建议。其中涉及农业发展方面2件,乡村振兴建设6件,农产品质量安全1件,在今年的8件提案中,需要2个及以上科室答复的就有5件,这种情况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面对不同提案提出的繁杂问题,我局按照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对8件政协提案认真进行分析研讨,制定相关办理程序,确保高质量完成办理工作,8件政协提案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做到了按时办结率100%,答复满意率100%,实时反馈率100%。
二、提案办理主要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明确职责。我局始终坚持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促进全局工作的强大动力,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作为检查工作的一面镜子。在收到提案后,迅速对具体办理环节及注意事项
进行安排,局主要领导对提案逐个签批,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合科牵头协调,各科室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工作方式,确保每件提案办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规范程序,确保质量。为进一步加强提案办理工作规范化,严格提案办理程序,坚持综合科收到提案后,列出政协提案办理表,明确答复科室及人员和时间,将办理任务分解到各科室,由各科室初步提出答复意见,经主办科室汇总与代表委员沟通后,报领导审核,写出正式书面答复意见,再与代表委员预约时间,当面答复办理,填写办理意见反馈表,让每一件政协提案在接收、答复、反馈中,环环相扣,不落漏洞,杜绝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和重答复轻落实现象发生。所有建议、提案均按统一格式进行回复和反馈意见。今年8件政协提案,全部面对面答复,并严格按要求报送区政府督查室、政协提案处,同时做好了整理归档和网上公开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今年的政协提案在办理工作中发现,委员们对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比较关心。历年来,乡村振兴工作都是农业农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持续多年的不断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宅科村、小庄村为主的特色效应,“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效益逐渐显现,但仍然存在一些“空心村”和荒废破败房屋。对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建设将作出如下打算:
一是规划先行,广泛宣传。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乡村振兴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通过进村入户、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看到乡村振兴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主体。
二是加大投入,细化分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乡村振兴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推选村民代表成立监督小组,建立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制度,接收群众监督,确保乡村振兴建设如期完成。
我局将继续对委员们关心的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办理工作转化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创新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提高工作质量,为打造“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品质之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繁荣农村经济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增效工程”,按照建设“一产区、六基地、多片带”的特色产业基地总体框架,以建设全省重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半夏GAP生产基地为目标,突出抓好马铃薯、经济林果、中药材、畜牧养殖和蔬菜五大特色优势产业,新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10个,新发展经济林果11.2万亩,到年,中药材面积达到5万亩,出栏各类畜禽88万头(只),蔬菜面积达到6万亩。在全县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产业基地,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围绕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按照“三抓、四改、五化、六通、七有”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着力培育产业,抓农民增收;深入开展政策、科技、法制、帮扶、健康、美德“六进农家”活动,抓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实施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和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四改五化”工程,抓生态环境建设。力争到年,全县有一半的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通网络,有村级组织活动室、有文化室、有卫生室、有政策宣传与咨询室、有日常事务管理室、有综治维稳室、有内保机构的“六通七有”目标,达到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标准。围绕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重点抓好10个特困片带200个贫困村的扶贫攻坚、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等工作,加大对贫困村定点帮扶和部门帮扶力度,完成100个行政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年输转劳务人员10万人(次)以上,到年减少贫困人口5.2万人。
(三)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工业发展振兴工程”,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规范开采、稳定浮选、支持深加工、鼓励勘探”的原则,不断巩固提升铅锌产业。全力加快大桥金矿、后川坝金矿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规模化、科学化开采,做大做强黄金产业。抓住国家对稀有金属的保护性开发政策,加大锑矿资源的深度勘探和合理开发,保护开发锑产业。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扶持绿色食品、建筑建材、中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解决工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加快建设西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纳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入驻园区,把园区建成推动全县产业聚集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平台。
(四)立足西和资源优势,在壮大第三产业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壮大工程”,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绿色生态三大旅游资源,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推进晚霞湖、仇池山、八峰崖、云华山和长道三国古西城“空城计”遗址等重点景区亭台楼榭景观设施和供电、给排水、垃圾处理、标牌标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主要景区(点)周围建设一批休闲度假村和文化民俗村,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主动全面融入陕甘川大旅游圈和天水-旅游热线,努力把西和建设成为全省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到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进一步完善城乡商贸市场体系和流通服务体系,提升改造万村千乡直营加盟店50个,建成384个农家店、12个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服务业体系,不断壮大第三产业总量。
(五)推进城乡建设,在提升城镇化水平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城镇建设跨越工程”,按照“改造老城区、完善南城区、开发北城区、发展工业区”的县城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五个建制镇和大桥乡为支撑,以九大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为辐射的城镇体系。全力抓好城南“两路三街”道路改造、城南新区、城北新区、西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区域开发建设,到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3%以上。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发展基础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交通建设提速工程”,积极配合十天高速公路西和段建成投用,积极争取立项建设与平武铁路、成州机场、国道316线的快速连接线,建成马元马湾至徽县麻沿等14条主要县际公路和乡际联网路。到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94公里,努力实现“县城通高速、乡镇升等级、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完成县城公用型汽车站、货运中心和乡镇客运站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站覆盖率。完善电网结构,新建农村35千伏送电线路73公里、县城10千伏送电线路25公里、35千伏变电站4座。加大中小河流、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力度,抓好“一水七河”流域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新修梯田15万亩,整理开发土地1.2万亩,治理滑坡面积2420万平方米。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41处,解决21.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育基础条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按照“四个集中”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布局调整。积极发展学前幼儿教育,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高标准推进基础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做实做强高中教育,建成设施比较完善的民办高中,全县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力争实现招生人数翻一番。扶持发展特殊教育,完成聋哑学校建设。创新完善教育管理考核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各级校长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构建,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使全县教育质量在三年内达到全市一流水平,五年内在率先达到全省中游水平。
(八)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在促进协调持续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围绕大力实施“社会事业促进工程”,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加大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配套力度,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医技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建设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0个村级文化室、7个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0.4万户以上,乡镇联通数字电视。发展公共体育事业,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同步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生育保险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