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既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
一般来说,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素质特征;具有执着的进取精神、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较强的分析与质疑能力、积极的创造动机与创新习惯、富有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据专家的多年研究,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创新型人才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能够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发现问题,自觉展开思考。
2.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
3.思维具有灵活性
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4.认识具有新颖性
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5.人格特征鲜明
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期待取得成功。
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三、拔尖创新型高中生所具有的若干特质
北京市于2007年启动了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翱翔计划”,通过分析首批翱翔学员的课题成果和学生特点,专家总结出拔尖创新型高中生具有如下的若干特质:
1.明确的学科倾向与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对某一学科具有明确学科偏爱的学生,自然会有在该学科的科学世界里进行研究和发展的强烈愿望,这是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的源动力。
2.扎实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知识体系的首要根基,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科学探究经常需要交叉学科的知识,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将有助学生在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中高质量地开展创新探究活动。
3.突出的领悟与探究能力
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和建构知识是富有挑战性的创新性学习过程,学生在问题的提出、参与方式、问题解决的策略等方面都极大地表现出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这种主体性探究学习要求拔尖创新型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领悟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4.显著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研究正向复杂化、综合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化社会,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意识,而且要高度重视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进而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5.出色的动手操作能力
未来的创造者要想提高自己的创造水平和效率,就需要有出色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需要高标准的训练和不懈的实践才能够获得。拔尖创新型高中生,不仅要具备超群的思维能力,学会动脑,还要培养出色的动手能力,学会动手,知行合一,善于创造。
6.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几乎所有参加“翱翔计划”的学生都曾经历过许多的困难,面对困难和挫折,正是学生们吃苦耐劳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让他们坚持了下来,并且最终获得了研究项目的成功。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一定是经得起磨砺的人,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石。
7.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个人的道德意识,一个人的好品德首先体现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创新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曾指出:“一个创新人才的作用是千万个普通人无法比拟的,普通人是模仿,而创新人才是创造,模仿永远走在别人的后边,创新才能实现超越。一个创新人才,带动了上、下游的企业,促成了行业滚动式发展。”产业结构与人才培养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创新人才有助于提高产业转移速度、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催生新兴产业并推动其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会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速度。
二、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与素质
简单地说,创新型人才就是具备创新人才基本特征及创新素质的人才。
1.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人总是拥有一种渴望认知世界的激情,探知未知世界的内在动力强大,通常善于思考,也更容易获得创造发明的机遇。
(2)创新意识强。创新意识就是创新的愿望与激情,包括追求创新、崇尚创新、乐于创新等。没有愿望、没有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
(3)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创新的关键在于“创”,要敢想、敢闯、敢干。创新精神包括主体精神、开拓精神、科学精神和务实精神。
(4)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纵观历史,大多创造发明都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最终获得成功。没有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很难获得创新的成功。
(5)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只有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人才会不满足于现状,才会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才有可能取得创新。
(6)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敏锐的人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时发现别人没有察觉的东西,并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最终实现突破和创新。
(7)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民主参与热情。具有崇高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民主参与热情的人,会更加关心和了解社会,更易产生为人类、为国家和为民族而创新的崇高志向,从而不断获得创新的活力与动力。
2.创新型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1)创新型人才需具备的智能素质。①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就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其形式有类比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和集中思维等,具有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多向性、旁通性、凝聚性等特点。②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有效创造的基础,可以引导思维的进一步拓展,进而大胆提出各种设想。③卓越的实践能力。创新不仅要勇于提出问题,更要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能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④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只有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具有接受新事物、捕捉发明思想、信息的能力和独立的研究、操作与突破能力。
(2)创新型人才需具备的人文素质。①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当前,人类知识呈现出高度综合、交叉与渗透的特点,拥有的信息量越大,文化素养越高,思路就越开阔。②健全的人格和先进的精神素质。健全的人格是与人合作的前提,先进的精神素质是在创新领域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③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科学的方法包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系统论方法、社会调查法、因果分析法等。这些方法能科学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促使创新的实现。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1.强化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起主导作用。高校应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设置,重点发展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服务的学科专业,加强对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物流、会展等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应借鉴发达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采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建立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应努力营造“尊重创造、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气氛,通过第二课堂、讲座、创新创业比赛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等创新人格的养成。
2.发挥企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者,既是人才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又是人才开发和需求的主体,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居于主体地位。我们应以企业为载体,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增强企业开发创新型人才的主体意识,把人才开发作为企业的优先发展战略和首要目标任务,努力推进企业人才的有效集聚。
(2)加大人才开发培养力度,着力提升企业人才整体素质。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人才队伍现状,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鼓励企业员工自主创新,重点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对高技能人才的操作技能培养,使其不断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3)重视企业继续教育。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培训制度,有步骤、分层次地对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员工的知识体系。
(4)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积极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到企业作专题讲座,又要大力选派优秀人才参加各类进修深造和学术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3.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开展产学研合作,集合各方资源,优势互补,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起来建立多种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委托培养、联合办班、课题开发、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可以使高校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使理论教学更贴近社会实际;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教学、实验实习基地;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及科研机构成功人士来校讲学等方式增强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开发至关重要。一要大力宣传普及科学人才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创新创业人才的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二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培育规范统一的人才市场环境,实现创新创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市场的指导和监管,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为创新创业人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千方百计解决好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创新创业人才优先发展、顺利成长。
总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与趋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社会、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唐慧,宁志刚.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4(4).
[2]徐静.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
[3]王通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人才对策[J].人事天地,2011(3).
关键词: 创新型 胜任力 研究性教学
一、引言
大学创新教育是指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型心理素质的教育模式。本科生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或者说,创新教育是致力于开发受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总和。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主体性、互动性和创新型等方面。即突出创新型思维,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让本科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激发其创造潜能;注重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实际锻炼,全面发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本质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
研究性教学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策略,贯穿着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体现的是教育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充分发展的重视,它的引入必将对现有学校教育的实践取向提出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分析和思考这些挑战,对于研究性教学的顺利推进,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研究性教学着重培养本科生的“主体性、互动性和创新型”,本文针对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在课堂开展研究性教学,为培养高胜任力的创新型本科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胜任力及创新型本科生胜任力的相关研究
胜任力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MaClelland(1973)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提出的。他指出,组织在人员甄选中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校的学术测验及等级分数等手段,不能有效预测其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的绩效或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为了试图找出那些成绩优者和绩效平平者之间的差异,他建议用胜任力取代智力并把胜任力定义为: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他所指的胜任力有两个重要特征: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此后美国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大多沿用MaClelland(1973)的概念。胜任力包括以下层面:知识,即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即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英语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社会角色,即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如想成为工作团队中的领导);自我认知,即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如认为自己是某一领域的权威);特质,即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喜欢冒险);动机,即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获得权利、追求名誉等)。
胜任力概念一经提出,迅速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David,1998)。这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研究,被广泛地运用于管理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军事、医学及教育学领域(Shan,2000)。随着胜任力研究的深入,针对不同的群体或个体建构的胜任力模型越来越系统。胜任力模型最重要的优势在于,给组织提供一种“通用语言”,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基于这种“通用语言”讨论管理者的绩效、选拔、开发和发展问题。由于人们对胜任力的界定不同,构成胜任力模型的要素不同,得到的胜任力模型的差别较大。
胜任力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医疗等事业组织的人员管理和素质改善中,而创新型本科生胜任力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还没有看到。本项目从胜任力的视角,研究信息背景下创新型本科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些研究现状中存在的状况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借鉴国外成熟的胜任力研究成果,培养创新型本科生应具备的胜任力素质,是对创新型本科生内涵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为实现创新型本科生培养提供可能的培养路径。
三、高胜任力创造型本科生胜任力模型的初步构建
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型本科生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完善的知识结构、学习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完善的知识结构
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培养能力和能力的基础,一个高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数学物理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是我们“做人”的基础。“数学物理知识”能够培养分析与归纳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则是我们的“独门兵器、看家本领”。
2.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型本科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主要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快捷的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多种通讯工具、网上模拟实践等,支持学习者独立或合作获取知识,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的主要环境,因此善于获取、处理、利用信息成为创新型本科生人才的重要素养。
3.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是指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几个人或者集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当今,合作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好的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创新型本科生在实现个性充分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复杂情景下的多任务合作工作尤其需要这种胜任能力。
4.实践能力
实践教育是现代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现实需求。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实践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想。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新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一、独立学院的概念和特征
独立学院是我国在实施“料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宏观背景下,各地为缓解高等教育供需矛盾而创设的一种新型高等学校类型,是在母体高等学校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一方面利用了社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等教育受政府财力限制而发展缓慢的问题,同时又充分依托母体高校,利用原有公立高校的优质办学资源,使其办学声誉和办学质量有基本的保证。
因而,其基本特征在于:一是“优”,即它一方面利用了公办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又充分整合了丰富的社会办学力量,发挥了民营机制的管理灵活的优势,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二是独立性,即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它自主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有独立的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财务核算也独立进行等,它在办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上与校本部之间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三是民营性,即从学校财产所有性质来讲,独立学院是一种民办性制的学校,其办学经费不靠政府投入,主要靠合作双方承担或者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其收费标准也是按照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收取,办学风险与收益自己担负,这就充分保证了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上的高度独立性和灵活性。
独立学院的设立,着实缓解了不少地区客观存在的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也推动了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是知识观演进过程中不断明确起来的新的教学理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制度”为本位,以“管理”为本位,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整齐划一性”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更为严重的是,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制约学生潜能的开发,影响学校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的拔尖才,以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教学的共性要求不抹杀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相反,应该为个性的充分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环境,因为个体的创造性是一种潜在素质,猎奇心、观察力、想象力等都可以激发创造的欲望和行为,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
因此,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多样化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建立起两个主体间相互合作、协调互动的新型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把建构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2)协调性原则。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在积极稳妥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应强调培养模式与外部环境之间、模式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3)前瞻性原则。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人才,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必须有超前意识,否则,人才的培养收不到好的效果。(4)社会需求原则。人才的涌现是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独立学院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条件的最佳结合点上。
三、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大学重视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认为,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主修专业,自主选择课程。学校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大,学生不必按照某一固定模式来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动权,可以充分发挥特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其次,美国大学的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锻炼和提高。美国大学的这种做法,尊重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而兴趣和个性正是他们今后创新的前提。
2.法国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法国高等工程学校以服务国家为使命,坚持“为国家服务”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方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国高校的工程教育既强调学习科学基础,也学习工程技术,同时重视学生到工业企业实习。学校与工业企业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促进了校企共同发展。在课程方面,以“多科性”和“多面性”为特色。对学生进行高起点的综合教育和培养,使得高级人才能够很好地从事大量新的非传统职业,并且能够毫不困难地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创造自身的就业机会。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复合。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所有工科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知识,并将其分为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学习;人文教育不要求整齐划一地学习,而是要求他们有一个比较开阔的学习视野和开拓领域,并由此找到适合自己特点和兴趣的学习内容。
3.德国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的高等教育强调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研究、教学和学习不应只在大学中进行,应考虑到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就是一种职业工程教育模式。“双元制”中的“一元”指学校,另“一元”指企业,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基础技术理论,到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两元结合完成职业教育任务。近些年,德国在保持传统教育思想和严谨务实高效教育手段的同时,积极改革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加强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
4.日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高等学校十分重视创造人才培养,尤其重视学生思维训练和创造性表现力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社会对高校培养具有创造意识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教育改革建议,进一步促使高等学校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和优秀人才品质的教育。特别是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广阔的胸襟、健壮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的人才。他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了以重视个性和增加社会适应性为原则的教育改革政策。
四、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审视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对创新人才的大量需求,致使各国陆续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经验告诉我们:其一,灵活开放的教育制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以美、法、德、日为代表的国家高校都有较大的自治权,其教育形式和层次丰富多彩,教育制度开放灵活。其二,鲜明的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尊重个性,注重个性培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其三,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基础教育,拓宽知识面,使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其四,让学生参与科研学术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重要的一环。其五,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加强高校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科研、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切实提高实践环节的质量和水平,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对于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而言,受控对象的创新能力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教师的教学,直接言传身教作用于学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种对创新人才培养直接的贡献作用,称为“教学贡献力”;二是教师通过亲自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学形成的新思想、新方法,创造的新成果会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验室设备,这些都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称为“科研促进力”;三是实验室的工作是高校学生开展实验实践的重要场所。通过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设计在实验室得到验证,因此,实验室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称为“实验室作用力”;四是管理的作用,学校管理是创新人才培养系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抑制障碍性内外扰的影响,达到促进学校创新氛围建设投入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热爱学习、勤于实践的热情;加大投入、保障和维持系统的运行,并最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称为“管理保障力”。从而构建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教学贡献力”“科研促进力”“实验室作用力”“管理保障力”共同作用的学生创新能力形成模型。
参考文献:
[1]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13).
[2]范文曜,马陆亭.高等教育的体制创新――独立学院发展综合分析报告[R].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3]戴林富,游俊.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4]何全旭,张小东.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5]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6]刘天娥.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农业教育研究,2008,(1).
[7]许礼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9,(4).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观念;高等学校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展的要求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类的未来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以及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因此,世界主要经济大国都把创新列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并且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2006年,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第一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既是我国创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的需要,也是我国在未来岁月中不落后于时代的重要保障。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
创新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从何而来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统一。其中,创新能力是首要条件,心理学也将创新能力称为创造力,心理学关于创作力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创造力是一种认知、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多方面的基本素质。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大学、中学和小学都担负着同样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职责,但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着本质特征上的区别,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只能给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概念,大学却为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造成果的出现打下基础。而且,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心理水平等都有了高度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更加切合实际。
从高等教育的职能上看,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其三大职能之一。由于高等教育本身所具备的研究性和学术性,决定了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教育部周济部长强调: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这都充分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已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实施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既是其义不容辞职的职责,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基础。
三、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教师是教育之本。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首先是在教师头脑中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与学生内部心理过程无关,从而忽视认知、观念、理解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授课时大都采用与实际脱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习惯被动接受和消化,不习惯思考和论证,导致大学生中“知识容器式”的人才大有人在,而“创新型”的人才却凤毛麟角。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与增长极快,若教师只强调对系统知识本身的学习与掌握,那么大部分知识会很快过时,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需要。唯有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才能令其步入社会后通过自学获得所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所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就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该报告还提出教育应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支柱,显示出了对人的能力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把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把学生培养为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具备开拓新领域和发明新事物的本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教育观
1.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质量观。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随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尽管对教育质量可以从多方面理解,如能否满足社会、群体、个人的各种需要,而且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理解,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时展需要。因此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传统的质量观是知识质量观,以知识的多寡、深浅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质量标准。从适应时展的要求来看,人才培养只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显然是不够的,高质量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高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更重要的是可使知识和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全面质量观就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它不但要注重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贮备量,同时更注重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大学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三者是绝对不能分开的,要融为一体,要把这三者有机地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只有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质量观,才能自觉自愿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并建立能够培养和造就高质量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寻找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基础宽厚、身心健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从“一次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的时间观。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而不是只局限于青少年时期;教育也不只限于学校,而是扩展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使之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遍及全社会的教育网络。终身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就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此教育原则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的思想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在新世纪的生存理念,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新文盲的定义已经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个人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追求新知,才能有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大学学习已经不是人生学习的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而只是人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之一,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指导,终身学习能力的掌握则是大学学习的最高目标和境界。因此,我们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目的观,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变为培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高质量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应着眼于启发他们的思维,训练他们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体,变“学会”为“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
3.“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观。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出于对“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狭隘、片面的理解,不恰当地排斥“通才教育”的思想,致使本科专业的划分越来越来细,人才培养的口径越来越窄,基础理论知识不宽,文化修养不够。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差。因此,近年来人们又重新提倡要注重大学生的“通才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广博的基础,又要有开阔的视野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显然,这符合当今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发展趋势。但是,如果只有广博的知识而缺乏专精的理论深度与专长,博而不专,也难于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要求既“通”又“专”,在通的基础上有所专,掌握专门学问而又能融会贯通。“只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适当结合,才能形成高级专门人才最优化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塑造可使学生兼具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素养,使他们能在学科的日益交叉融合中较敏锐的感知知识的新增长点,在未来工作中创新与创造的可能性更大。
参考文献:
[1]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0.
关键词:应用型餐饮人才 创新能力 培养
一、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及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需求随之变得越来越迫切,所以,这便对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现代化人才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才自身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对整个国家及民族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的存亡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查中,在人才需求预测程序中,让人们能够切身的察觉到,当前新形势下的一项突出特征与重要标志就是创新能力,同时还是应用型餐饮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特征。因此,应当密切的将创新的能力与创新的意识予以结合,以此共同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后借助于研究人才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得出,以培养创新能力人才作为目标以及素质教育为目标,两个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之间具备着高度统一性。所以,全过程、多方面、多维度及多渠道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切实有效的且可行的方案。
二、科学设置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应用型的餐饮人才的创新能力,重要的在于在教学中重视科学合理的设置实践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重视教学实践中的活动,这样才能够突出整个教育的所具有的创造性的特征。重视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是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积极实践和创新性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和社会工作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及素养,这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备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的更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环节,提倡将生产实际和实习活动相结合,加强在校外的实习实践的活动建设。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能够在学校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缩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还需要注重的是加大学生的实习力度,不断的突出实习工作的实践性。实习作为能够使学生直接获得知识并巩固知识理论的不能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是教学计划中一项重要的部分,也是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专业性的学习主要是进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实习的特点和性质,制定出一个完整和科学的实习规划,需要明确要求实习的任务、内容,以及实习的组织领导和组织方法、实习成果等等。之后可以通过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企业中的工作,增加自身的感性认识,提高继续学习的热情。之后再通过生产实习,帮助学生认知到企业中的各个岗位,探索出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别,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通过之后的毕业实习工作,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餐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实际参加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的明确专业方向和工作岗位的要求,最大程度和社会接轨。
三、坚持“三结合”策略,增强创新意识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始终对“三结合”策略加以坚持,高度重视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始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这是一套被许多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证实的规律套路。所因此,应当坚持继承性教育与创造性教育的结合,这能够充分的体现所需要的培养应用型餐饮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要求。创新性的基础与前提是继承性,通常创造性均是以他人亦或是前人所得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展开创造研究,这便需要得到相关的启发从之前的成果、工艺、技术和方法中,不断的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然后可以解决他人或者前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个基础上予以进步和不断探索。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较为侧重的方向为“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基层,面向实际”,当前的设备、设施、工艺、技术、法规和条件等,一同将其工作环境构成,他们必须切实的具备与工作环境相互适应及切合的技能,此类技能才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重要基础,是创造性活动得以开展的内驱力。事实上,以上三大途径之间是共同工作、互相交叉、互为弥补的,在推动应用型餐饮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上展现的是互相补充的作用。此类“三结合”模式目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已经得以普及,并且凝聚成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突出特色。另外,通过“三结合”的模式,促使“二体系”为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效率的服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新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必备的技能,是我们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的需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新世纪的今天显得很重要。因此,大力培养经济管理类型方面在餐饮行业中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地方高等教育进行的重要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型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长期并且很艰难的任务,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同时创新教育和创新型的人才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共同组成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因此,学校需要主动的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珍.关于高职《餐饮服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2]吴敏良.“订单式”餐饮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1).
>>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历程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走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走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自主创新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崇尚实践 建设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浅议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浅议 坚持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倡导自主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徐德龙代表:坚持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大学 服务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0}同志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n/bhzb/html/2010-05/27/content_496475.htm.
参考文献:
[1]杨信礼.科学发展观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2]靳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3]马黎辉.试论的科技新论断[J].实事求是,2008,(06).
[4]夏冰.自主创新是科技思想的突出特点[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是在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开始招生的,由于该专业应用性强,就业前景看好,许多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作为新办专业,该专业一方面面临优秀师资短缺、办学经验积累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其关键在于培养创新人才。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强调创新性,就是要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具有求新求变的热情和偏好。企业理财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未来的财务人员不能总是习惯于按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要不断地增强职业的敏感性和判断能力。立足于现在和未来,笔者认为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90年9月发表的状况公告第1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因此,本科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和财务总监应具有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教会他们具有为获得和保持职业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受教育的时间在不断延长,学生只有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将他们创新性的思维和眼界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二)具有博、专相结合的知识准备
财务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涉及面广,它不仅涉及到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还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税法等学科。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宽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修养。这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其实,“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二者并非是对立的关系。专业教育必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打好基础是为了使专业更出色。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职业变化频繁的情况下,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宽口径的专业人才更能灵活地适应工作转换的需要。
(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财务管理决策的时效性、节奏速度加快,企业财务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工作的难度加大,现实经济中的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这就要求当代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坚强的意志、开放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同时,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还应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克服狭隘的实用主义倾向,将创造精神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紧密联接在一起,追求真理,锲而不舍,把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为人类造福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
二、现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与会计专业的区分度不明显
许多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设置在会计学院或会计系下面,财务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与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区别不大,有特色的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面临课程内容之间界限难以划分、不少内容重复等问题,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考虑到就业的需要不敢放弃对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如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课程。从整体上看,一个培养企业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的课程体系还尚未形成。从师资队伍看,目前给财务管理专业授课的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有会计知识背景的老师,具有金融学和投资学知识背景的老师所占比例偏少。还有些学校专业课开设过多过细,相关的基础课较为薄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该专业在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上差异性不大
我国的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已经建立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近几年的教育情况看,专科、本科、研究生的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也缺乏深度上的差别,许多专科学校为了升格往往套用本科的教学计划,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导师队伍建设和导师投入的精力不足,出现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本科化的倾向。
上述问题导致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遭遇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企业需要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缺乏,企业对职位的定位是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有关资料表明,在中国未来的5年里,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非常短缺,从现在的数据看,缺口达到60%。另一方面,大量普通财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难找,从全国看,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疲软态势,企业普通的财务岗位已经没有太多的空席容纳更多的新人。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不到位
目前,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中,教学方式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方式,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现实经济中大量的、丰富的、生动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案例在课堂上缺乏再现;虽然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却变成了教材文字的投影,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理应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实际上许多教师往往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企业会计、审计、理财实践工作的经验和能力。从实习环节来看,不少学校的教学计划都将本科实习和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面对巨大的就业和考研压力,本科实习和毕业论文在时间和质量上都打了大大的折扣。这些现象的存在也是导致高校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三、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目标,以灌输教学为基本手段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改革教育管理,以创新的教育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应倡导“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学生拥有选择专业及方向的权利、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的权利、选择参与研究的权利以及部分选择教师的权利等。学生拥有比较充分的选择权是他们学会创新的前提条件,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财务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直接为企业和资本市场服务,在对该类人才培养上更应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学科研究上更应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式。
1.进一步推动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打破教师一味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双向流动。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依据课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过程,也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有更熟悉和深入的了解。案例教学的核心是互动,教师通过大量的真实场景的再现,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思维,一种分析和操作技能。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价值管理。企业的一项财务决策往往涉及到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市场、战略、竞争对手、行业等众多方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计算结果就能说明问题的,也不可能是对财务问题的一问一答就能解决的。互动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综合的、宏观的、战略的角度来学习、思考和研究财务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成效显著,办学规模迅速增长,布局日趋合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全面推开,适应经济转型环境的高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中心课题。
一、内涵界定
(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科学内涵
2011年10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2年6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则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以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为基本特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已成为教育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描述。
由此可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属于应用和实践客观规律的应用型人才,它应具备两个特征:第一,高端。主要是指适应经济转型环境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级人才。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是高端的显著特征。发展型表明要具备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复合型表明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创新型表明不仅要掌握较强的专业技术,而且还要具备在所学专业上较强的创新能力。第二,技能型专门人才。与“研究型”相对应,主要是指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和能力的人,或者把知识转化为技术和能力的人,或者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生产出来的人,包括技术专门人才、管理专门人才、服务专门人才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对人才培养模式涵义的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本质相一致的,他们只是从不同角度诠释人才培养模式这一科学概念。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遵循特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为实现特定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表现为延续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评价等几个要素,具有目标性、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三个特征,它对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具有关键性和引导性的作用。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批批人才。但是同时也存在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经济转型环境的需求等问题。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欠缺层次性
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说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教育发展初期,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定位偏低,即培养适应产业一线和区域发展的技术工人。现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只考虑了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没有对受教育对象的高职生进行人性化的考虑,也没有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
要知道,任何学生群体都是参差不齐的,高职学生也是如此。高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参加高考分数较低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口招生,还有一部分是自主招生的,学生来源五花八门,学生自身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因此不能用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去培养所有的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分不同层次而设定。
(二)师资队伍建设偏重技能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注重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偏重于“授业”,而忽视了传道和解惑。也就是说,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技能的高低,而忽视了获取技能和创新技能所必需的人文素质的提升。
要知道,教会学生一门技术并不是高职教育的全部,除了技术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这是能否成为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比如,摄影技术很容易掌握,但拍出好的摄影作品则需要一个人思想、境界和品位的提升,这是人文素质提升的结果。因此,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文修养。
(三)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本意是构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赢”合作,从而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实现教育与社会和市场接轨,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然而,一方面当前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只有学校为了就业的压力而产生的校企合作的动力,而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状下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还只停留在学校为企业输送廉价劳动力的阶段,校企双方不能深度介入,还没有建立校企双方相互促进、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四)质量评价方式亟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