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改革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细读《教育的枢纽》,展现出来的是一场由考试向评价转化的高考改革试验大幕,在云南正煌煌开启。众所周知,在众多的现代教育考试中,高考以其巨大的考试规模与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重中之重。中国招考制度经历了30多年发展历程后的今天,在现代教育研究与招考改革工作领域,华山又是系统见证和重要参与者之一,同时又以他对招考工作丰富的基础实践经验而获得了众多教育专家的赞誉。至此,也有了这本论文集的出版问世。
《教育的枢纽》主要有七个主体章节,主要从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对中国高考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进行解读,并以云南省考试招生工作改革为主旨,详细介绍了中央及云南省内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在个别章节,作者倡导崇尚实学、突破创新的教育风气,主张从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新思维,建立符合中国文化特征、符合中国民众意识、符合时代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显然,这也是华山先生的现代教育理想,它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改革思路,而是于其中贯穿着的现代教育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他列举了大量事例,运用对比、互证等方式,总结研究出了众多招考改革经验和成果。
读华山先生的《教育的枢纽》,还产生一些感慨。他说,“文章荟萃了一些实践经验,收藏了一些辛勤付出、聚集了一些关心呼声,大多论述的是中国教育改革,都是以当事者的身份在解释、评述、分析和探索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既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教育改革成果的欣悦,也展开了自己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憧憬。”每读这段话,我都不禁怦然心动。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位关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者的心声呢!
推荐书目:《教育的枢纽》
作者:朱华山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多媒体;教学环境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教育也要跟上时展的要求,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彰显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要素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所以,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正确认识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
一、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教育改革逐渐深入课堂教学,推动教育教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课堂的教学提供了更为适应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对于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的知识,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变单纯的死记硬背为理解应用,提高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了师生互动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改革了师生互动和交流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了平等的交流模式,在课堂内外都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实现了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和发展转变了师生之间的角色和定位,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师生互动交流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换,由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建立了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成为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工具和辅助,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更在深层次上建立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当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也成为了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是教师通过互联网设计教学、制作教学内容的重要辅助,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互联网也实现了形象而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环境建设是加速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要保证,如校园网和电子教室的建设。
教育资源环境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立由主管教学校长负责的管理机制;教育技术部门应具有一定的决策管理职能;大力推动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加强制度化建设,建立奖惩机制;开展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
努力提高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应用素质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保障:更新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性;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目前,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因素、教师的教育技术理论因素及软件建设因素。
三、解决策略
抓好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代表和反映着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包括: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训。
关键词:浅析;教育技术;历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33-01
在教育改革的当下,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者最为时尚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且被各级各类学校普遍使用。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但是,思想上的投机取巧,行动上的简单快捷,最容易使人走向一种极端,尤其是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基础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育者过于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值得教育者警觉的。由于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事实就是事实,不可胡编乱造,资料、图片及有关影视片段都是现代教育及其展演的直观而有效的内容,极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将知识融于历史,将课堂引入生活,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笔者为避免过分夸大计算机作用的现象,及时纠正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产生负面影响,就笔者之教学感悟赘述于此,与专家同行商榷,以求斧正。
一、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手段,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知识和历史事实进行传播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承载着资料的储存、展演、检索以及收集归档等,有关历史学家也告诉教育者:“……电子计算机基本上承担了两方面的功能,那就是贮存资料、建立‘资料库’和进行资料检索……”(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虽然历史教学与历史研究有很大差别,但是作为二者所面对对象内容是一致的、相通的。因此,教育者在历史教学中要考虑将历史史实传授给学生,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即计算机的运用上,要充分挖掘其使用功能。也就是说,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仍在资料的处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如果这样的话,教育者就可以明显地看到,计算机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其在许多其它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之间有一个质的差别,即在许多学科教学中计算机可以直接模拟其教学内容,而在历史教学中却不能虚构、模拟或编造。这样一来,教育者不能不接受一个现实,计算机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存在着明显局限的。但这并不是否认计算机在历史教学中所发挥巨大而独特的作用,而恰恰是为了在历史教学中更科学地运用计算机,它完全可以以资料的储存、检索、收集、归档、建库,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人机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越来越被普遍使用,并不断推向深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只要使用计算机就会产生大致相同的人机关系及其它关系。如学生与计算机的关系,教师与计算机的关系以及计算机运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等等。教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储存资料、展演内容、收集建立资料库、检索资料等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知识、查找资料等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构建“教”与“学”的师生桥梁关系纽带,落实教育教学的复杂关系,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十分复杂的人机关系,教育者务必高度重视并合理处理好。但是,在历史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有一定的局限性,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务必认识自身与计算机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关系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照搬其它学科教学的经验,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不得虚构、模拟或过于修饰等,特别是不得简单地、过分地利用人机关系实施人机对话,否则,会给学生产生消极、依赖思想,降低学习兴趣,对历史教育教学极为不利,教师只有正确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网络使用功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处理好自身与计算机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
三、正确把握现代教育技术与其它教育教学手段的关系
关键词: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也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无疑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现行高师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师院校必须深化改革,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一、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地方高师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培养模式,缺乏活力,难以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具体表现为:专业设置过窄,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及跨学科知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忽视教育教学所需的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共性,忽视学生个性和特长。
2师范性不强。一些师范院校,既无综合大学的水平,又无师范特点。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分离,造成教育学科薄弱,师范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生相比在教师素质方面显示不出优势。
3脱离基础教育实际。主要是在办学思想及教学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与基础教育脱节,忽视教师职业信念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其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成才观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这些弊端的长期存在,使学生人文素养不高,思想底蕴不丰厚,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受到影响[2],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高师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它决定着高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地方师范院校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从社会需求以及基础教育发展实际考虑,其人才培养模式都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一方面为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人才奠定基础,对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研究,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对现行师范教育进行反思,推动教育教学向深层次发展。
地方师范院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要传承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还要充分认识高师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正视它、研究它、改革它。总体应把握以开放、竞争、合作为主导,以创新为特色的发展思路。社会发展与基础教育需求为师范院校培养人才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师范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和依据。
1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
地方高师院校主要承担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任务,因此就必须了解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明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未来基础教育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方面,一定要以基础教育实际为导向,专业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并随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调整专业结构,重建适应课程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专业。专业建设要本着“改老、扶新、扬优、支重”原则,处理好一般与重点、普通与特色的关系,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基础上,本着灵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拓宽专业设置,开办一些走在社会和科技发展前沿的专业,逐步由单一师范专业向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同时并举过渡。为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横向拓宽专业口径,纵向拓展专业内涵。总之,要将现有的基础专业、学科与今后发展的专业相结合,将学术评价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将传统学科、专业与特色专业相结合,要有长远教育眼光,不仅重视现在热门的学科,更应关注一门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从而搞好学科建设及专业调整。要使教育真正成为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成为培育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2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必须改变沿袭多年的专业教学培养模式,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入手,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最基本的两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专业素质在学生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是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所在;一定要克服重专业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并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其次,由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这种模式虽能在较段时间内传授较多的知识,便于教师控制教学进程,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如教学整齐划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单方面强调教师作用,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外结合的教学体系,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与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唯一的渠道,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是学生在课外获得的,课外活动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不可缺少的渠道。再次,破除用统一模式培养学生的方式。人才培养有一个基本模式是必要的,这便于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把握与驾驭,但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性情各异的学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改变单一模式格局,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为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并构建师范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构建复合式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深厚、学科宽广、了解社会、懂得人生,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基本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倡导启发式、个性化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开放式培养模式,将单一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到学生课外活动中,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环节,给学生更多实践和创造的机会;构建终身化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以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层次、多规格模式的建立,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课程结构。改革现行“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化、轻综合”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打实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创新、注重综合”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体系。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的目标,把课程体系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的整体发展为本,把文化科学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功能的协调融合。调整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者的比例,强调按一级学科设立学科基础课,构建专业大类共同的知识和技能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把创新教育的思想和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之中,并依据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紧密结合专业调整、学科优化,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课程设置可采取多种方式,如一些公共课可采用分层次设置,即开出不同档次、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课程,让学生选择,即使对同一门课程,也可按低、中、高几个层次设置,使课程由单一化变为短程化、综合化、多效化。总之,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构建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平台,让学生接受多学科的熏陶和感染,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既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又具有持续发展的后劲,从而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2)优化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更新要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面等方面综合考虑。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特色,应反映人类最新的科学成就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鼓励学生以批判及发展的眼光观察世界,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已被认识的科学真理,而且要启发、鼓励学生致力于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为此,教育内容的改革一定要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培养,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加强在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与教材教法、教育科学、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训练。要注意构建学生创新的知识结构,打破课程的封闭性,实现基础学科课程与现代媒体传输的科学文化内容的整合,注重开设创新类课程,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并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改进教育方法。
现代教育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求索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必须要改变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考试检查等传统教育方式,要采取自学、课堂辅导、实验及课题研究、论文及设计、社会实践等新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接受多元共存的观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应用、发展知识的过程。同时,要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更新教学设计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去,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43―03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陈至立,1998),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肩负着一定的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任。高师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早期称为电化教育课程)至今已有二十余载。从80年代初的师范生选修课程发展到90年代的公共课程,再发展到21世纪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日益丰盈,地位不断提升。相比之下,课程内涵建设较为迟缓,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需要,这种失衡,导致过去积存在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定位不清、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方法不科学等根本性问题,变得愈发突出。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以及教材建设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一 课程理念:强化应用、拓展能力、彰显创新
课程改革以理念的革新为其先导,是理论层面上对课程重新思考的结果,它引领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向。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广大教师由关注技术和浅层次使用技术向关注能力、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优化整合方面转变,课程教学要适应并充分反映这些要求。在全面把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基础之上,提出以下课程理念:
1 “强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更多的强调“应用性”,强调未来教师职业素质的完善[1]。要把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首要任务。教师应力求将教育技术理念融入教学各个环节,身体力行的向学生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使学生真正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2 “拓展能力”。毋庸置疑,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媒体应用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研究协作能力等方面。现代教育课程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展开,走出过去一味从教育技术学科本位出发,使能力培养极端化的误区,让未来的人民教师成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家里手。
3 “彰显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处速发展与变革之中,不断有新媒体、新观念涌现。只有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才能不辱使命。发展与创新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又是其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二 教材建设:时代性、高质量、立体化
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关键措施是狠抓教材建设。必须把教材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周密设计,尽快推出一系列适应时代新要求的教材。所编的教材要有全国公认的高质量和权威性,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以往教材编制方面的低水平的重复。
1994年,由全国6所高师院校教师奋战一年多完成的《现代教育技术》[2]出版,这是全国首次以现代教育技术命名的教材。之后对教材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于2002年正式出版了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3]。自2003年起,着手酝酿新一轮的教材建设,于2006年出版了新版《现代教育技术》[4],并被教育部批准为“十一五”国家级高等学校教材。新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鲜明特点:(1)教材紧跟时展的脉搏,内容充分反映了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具有一定的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2)教材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结合,意识、观念、技术和方法综合培养的结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3)教材参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使得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衔接;(4)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和互动网络课程相得益彰,为学生拓宽视野、自主学习、协作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
三 教学方法:干线通达、实例跟进、迁移提升
2001年《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我校重点建设课程,2008年评为精品课程,每年受教学生数千人。课程内容多、要求高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教学方法上的总结和革新,相应开创了“干线式”方法[5]。
“干线式”可用以下特点概括:(1)干线通达。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教学,强调在吃透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基础之上确定教学内容,提炼出一般的方法向学生推介,从而大大压缩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实例跟进。用精心构造的实例作为一般方法的补充,用典型案例和生活中的情景加深学生对一般方法的理解;(3)迁移提升。追求立意高的实践教学,以设计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协作、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四 教学评价:激励、多元、动态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而,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位学生都有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和特长,评价应重视导向和激励功能,把教学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基础、促进其发展上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衡量尺度必然是多元的。评价要突破传统的以认知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加强对理解、综合、应用等高级思维技能的培养,融入更多非认知的能力衡量维度;由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相应的,评价也必然是在过程性完成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学生的自我评价一直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被弱化的一个环节,教学应留有足够时间鼓励学生反思自我、自评互评,使其在思考和交流中发展自身技能,逐步获得自主学习的态度、策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 实践中的思考与尝试
1 精心创设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的多样化、学生的差异性使得传统教学目标很难兼顾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今后应用的情况。为此,对传统教学目标进行扩充和细化,建立多维分层培训目标:
(1) 根据“尊重学生个体经验以及保证教育技术能力底线”原则制定适合大多数学生水平的整体教学目标,按照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全面提高的要求组织内容,提出高要求,设计实践和活动。
(2) 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差异、期待内容,由此制定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拓展类教学目标,以体现针对性。教学初期,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调整。使其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3)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通过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反应,使其在与原有价值观的比较中,形成新的情感态度,做到将情感学习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2 构建课程新体系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运用性、方法性很强的课程,不应蜕变成单纯的知识习得课程,应努力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研讨活动”的加入使理论讲授与学生活动融为一体。与验证性训练、简单操作型实验不同,“研讨活动”是框架问题的集合,更多的是任务驱动。其中活动中所设计的问题,既有明确指向性,又必须让学生们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完成。要求学生采取相应策略、协作完成设计,一道制定量规、共同讨论评价。能真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迁移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需要通过教师研究引入新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将动画设计引入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我们的成功实践之一。当前,应用较广泛的教育动画创作工具有FLASH、COOL3D、几何画板等,它们各有优势,各有特点:矢量动画制作软件FLASH通用性较强,功能强大,适合大部分专业学生学习;COOL3D适合制作文字标题和简单动画,使用相对简单,适合学生课后自学或教师穿插讲解;几何画板则非常适合数学、物理专业学生使用。此外,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内容,譬如适时增加脚本编写、场景转换、产品包装的知识;增加视频后期处理、视频编辑等内容,以体现实用性与先进性。
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趋势[7]。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性质和内容需要,我们整合了相关资源,启用专门服务器打造网络教学平台。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B-Learning(混合式学习)教育理念开发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其中现代教育技术互动网络课程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任何时间,异地学习者都可访问该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虚拟学习社区则为师生交流学习、协作探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3 创新方法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讲授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将“干线式”方法运用到教学之中。即在分析大学生已有IT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梳理出清晰的脉络,着重讲解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概念、原理。比如,关于教学动画制作章节,采用“干线式”方法设计后,只归纳为FLASH界面构成、导入概念、动画制作一般流程、基本类型动画制作方法、动画等五部分,其核心内容的动画制作一般过程则分为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多对象动画、同对象多变化动画、交互动画等五大类,再将动作补间动画分为移动、转动、特定路径运动、颜色变化和遮罩五种类型,就每一类型动画的一般制作方法分别进行介绍,后一种方法以前一种方法为基础,后种方法不再重复前面的内容,做到知识层层递进、内容环环紧扣。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涉及众多教学媒体的使用,很多设备价格昂贵、数量有限、难以演示。据此开发了“虚拟试验”网络课件。“虚拟试验”涵盖视频展示台、数字照相机、非线性编辑等核心教学内容,学生可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反复演练,弥补了硬件设备的不足,实践操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了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知识的联系,促进对问题的理解,设计“单元知识导学图”。以整体、直观的形式展示单元教学需要掌握的概念、内容、技能及相互关系,并到互动网站供其随时参考、查阅。学生在课后可通过虚拟社区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流、开展讨论,共享学习成果,使得学习既有真实的课堂为依托,又有隐形人物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育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变革评价方式以评促学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评价既要全面、完整的把握对象,更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激发其求知欲望。通过转换评价观念、更新考核方式、鼓励反思交流,逐步建立多元、过程化的评价模式。
(1) 现代教育技术互动网络课程贯彻了动态过程性评价的思想。通过对后台“学生个体分析”、“学生群体分析”的查询,教师可从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习频次等纬度考察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情况,轻松掌握每位学习者的学习动态,从而为学生建立忠实反映学习全过程的电子档案袋。这种动态过程性的学习评价手段,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考试模式,实现了个性化、智能化、实践化的全新课程评价,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了显著提高。
(2) 卷面考试采用统一命题、超量出题的方式。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合成试卷,让试题分值相加控制在110―120分左右。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作图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考试范围为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及要点,并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最终成绩计算公式为(以下皆为百分制):卷面成绩*0.37+平时成绩(日常考勤、课堂表现)* 0.1 +实践成绩(实践环节、微格试讲)* 0.38 +期中考察成绩(多媒体作品)*0.15。
(3) 积极开展课程整合与协作能力评价。开辟作品在线交流专栏,展示历届教学中学生的多媒体作品、学习心得、博客等,让学生观摩讨论、分析不足并要求赶超前几届学生所达到的学习目标,创设你追我赶的生动学习局面。教学过程中,适时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反思、阐述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每位学生的思维受到审视、检验,不断提升认知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人士参与对话、共享实践,本文尚属于粗浅的尝试。真诚希望广大同行携手并进,以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琪,张美娟.英特尔®未来教育对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6-26.
[2] 陈琳,杨鸿德.现代教育技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3]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陈琳.开创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干线式”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7,(5):77-79.
关键词欧美教育思想 论争 启示
1 现代欧美教育思想论争滥觞
189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传统教育”一词来表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同时把他自己所主张的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此后,在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中,开始出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概念,并引起了“现代教育”理论和“传统教育”理论的反复论争。①
按照“现代”与“传统”两个维度可以将欧美各种教育思想大体划分为两类: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分析教育哲学思想、人本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等可划为“现代教育”理论,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则因为遵循古法可划为“传统教育”理论。随着哲学、心理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应用更加广泛,然而“传统教育”理论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贡献丰富着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2 西方教育思想论争呈现的特点
2.1 教育思想有深厚的哲学、心理学渊源
通过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论争历程的回顾即可证明杜威的观点:改造主义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依据;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以宗教哲学为指导;存在主义教育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新行为主义教育和结构主义教育分别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发展而来。这也就难怪皮亚杰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极大一部分的革新家们都不是职业的教育家……他们首先是哲学家、心理学家”。②
2.2 教育思想付诸实践,指导教育改革
20世纪初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被认为是失败的,它们只假定了通过活动进行学习是儿童获得观念的惟一方式,而否定了其他获得观念的方式。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课程并不是单纯的教师水平不高、教材难度过大,而是在于作为改革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它只是假定了一种发现式的观念获得方式而排斥了其他的观念获得方式,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讲,都是一种“专制”的表现③。
2.3 教育思想呈现“钟摆现象”
“钟摆现象”是指20世纪欧美国家教育改革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传统教育”理论轮流指导教育实践的现象。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倡导儿童解放、兴趣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等教育理念,然而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震动美国教育界,教育家们反思发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影响了美国的教育质量。于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课程改革又以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欧美教育又回归到人本化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实施、教学气氛等都要回归到人。
2.4 教育思想有后现代主义的倾向
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社会后期出现的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历程的文化反思。④美国学者多尔·罗蒂等认为,教育领域应该“去中心”,应该消解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应该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将教师的角色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教育的生命性和创造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在教育观念上是寻求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教育家赫钦斯呼吁:“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⑤教育思想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将会给教育理论带来新的变革。
3 西方教育思想论争带来的启示
3.1 教育思想要以哲学理论奠基
现代欧美教育思想都是以相应的哲学、心理学为基础,是哲学、心理学成果在教育上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就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从假设、实施步骤再到评价,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架构,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可以自成一派。然而我国历史上的教育思想往往是经验的描述或者实践的总结,没有哲学和心理学做基础的教育思想只能成为解释教育现象的一家之言,有深厚理论根基的思想才能得到发展。
3.2 广开言路,营造宽松的学术探讨氛围
西方教育思想之所以繁荣、呈现百家争鸣景象,正是由于西方国家有相对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例如进步主义教育和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就是相互对立出现的,通过彼此批判发现不足,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继而促使更完善的理论出现。
3.3 教育思想应自下而上的主动要求变革
以美国经验为例,哲学和心理学的创新为教育思想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困境为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问题解决的目标,并从州向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拓展,是一种内发的自下而上的变革模式。然而我国的教育思想发展通常以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为指挥棒,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必然减半。
3.4 人本主义、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和谐教育的主流趋势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要意识到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愉快地教和学生快乐地学的活动,教育因而呈现动态建构、愉悦生成与和谐发展的图景。⑥我国学者已意识到人本主义教育的真谛,钟启泉教授提出:“学习者不是各种具体能力的集合体,也不是单纯知识的抽象化,而是被作为一个人,作为具有丰富体验的整体的人来对待的。” ⑦随着科技进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终身教育思想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3.5 加强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论
存在主义哲学在欧洲发源,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却在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和西欧各国,认知心理学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开创,却被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发展成为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论,是迅速提高本国教育水平的捷径。向西方国家学习教育思想,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吸取其先进教育经验,避免其已经犯过的错误,可以节约研发成本,对提高我国教育思想理论水平大有裨益。
注释
①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85).
②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9).
③周霖,王澍.中西方教育思想演进的不同路径及其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④孙茂华,董晓波.西方教育思想“后现代主义转向”的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⑤[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58).
⑥肖正德.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当代意蕴[J].比较教育研究,2008(4).
关键词: 乡土文化 特色学校 资源开发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正发生由“集聚式规模扩张”向“集约化质量效益”的深刻转变。以创新塑特色,以特色求质量,以质量促效益,以效益树品牌,逐渐成为大多数学校自觉追求的办学理念。2010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开发利用各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自主探索,构建教育主体内涵式、多样性、特色化发展的办学格局。乡土文化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社会族群历史演进的产物,其物质表征和精神意蕴与师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自然而然地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与教育品位。选择优质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生态,有利于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有利于学校办学模式特色化发展。
1.文化体认
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总体的分支系统,既兼备民族文化的整体共性,又具有特殊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品质。作为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特殊方式,教育的首要功能是文化传统的传承建构。特定地域中的学校不可能超脱相应的文化环境,乡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基调与底色。学校特色化建设的要素之一是校园文化生态优化,发掘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现代教育理论的统摄观照下,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到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凸显乡土文化的鲜明印记。通过文化的亲和与体认,增强师生员工的教育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学校办学模式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2.校本规划
社会状态中个体的成长以接受与适从族群文化为基础。文化传承主要依靠教育,教育的重要主体是学校。顺应素质教育与特色化办学的教育改革趋势,学校建设远景规划应纳入乡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校园文化、课程结构、教学科研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掘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展现乡土文化的风采神韵。文化主体是社会中的个体与族群,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彰显办学特色,必须调谐校内外各种有利因素,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的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参与热忱和创新意识,聚积乡土文化资源重构转化的教育合力。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对乡土文化资源整合改造,构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校园文化生态与校本教研体系,逐步形成别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和办学模式,进而确立学校在同类学校中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地位。
3.课程开发
课程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倡导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客观上为乡土文化资源向现代教育资源转化提供政策依据。乡土文化形态多样、内容丰富,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服务于教育目标和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并且与师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如风土民俗、优势产业、建置沿革、重大史事、杰出人物、文学艺术等文化素材。依托乡土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学科协作、师生融合的原则,分工到组,责任到人,指定相关学科组教师专门负责,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参与,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编写体例,编纂富于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且在具体运用中及时总结完善,借以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资源的局限与不足,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强化学校办学特色。
4.教研创新
现代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专业技能成长,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设计者和执行者,倡导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课程资源解构与建构,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应结合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加强以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在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每学期每学年推出系列化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主题,引导学科教研组和学生学习小组,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专题式研究,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的交互促动,创新教研体制,形成多层级、立体化的校本课程教研体系,进一步丰富校本课程资源,推动学校教育品质的优化与办学模式的创新。
5.考评奖励
奖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对行为主体在心理上产生正向诱导和后续激励的双重反馈效应。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单纯依靠理性规则与制度刚性,难以持久维系师生员工的主体积极性,必须明确分工、严格职责,客观评估,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实际工作中恪守职责、成效显著的个人或小组,通过报刊、广播、网络等不同媒介,及时予以表扬鼓励,颁发荣誉证书。对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和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教育效益好、社会影响大的专题成果,除了精神激励外,学校还应给予一定形式的物质奖励。运用奖励的诱导效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乡土文化资源真正成为学校特色化建设的文化源泉。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一般普通高等院校
一、一般普通高校的定位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一般普通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笔者文中提到的“一般普通高校”,是指由于所处地域、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国家重点普通高校和“211工程”高等院校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差异的普通高等院校。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多为省市级属院校,由于上级机构的投资、学校的发展规模、学校的发展历史等因素影响,在基础设施、教师员工、科研成果等方面与重点院校存在差距,这些院校大都为二批、三批本科院校。
二、一般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般普通院校大多为本科师范院校及部分大专院校,有些院校在不具备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条件下,为了顺应时展需要,盲目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加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身的一些欠缺,致使目前教育技术界问题百出。2002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班” 的57所高等院校的66名骨干教师及相关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这些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家和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按其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定位模糊,教育理论与技术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资金支持不够,教学资源匮乏,教学人员知识结构单一”。[1]结合专家提出的问题和笔者了解的现状,笔者对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定位模糊,学生认识不清
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论述并不少见,但并没有因此而使从事教育技术工作和学习的人能够很好地认识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很多新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院校,由于对教育技术学的解读不到位,专业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不足,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开设在师范类和非师范这两种专业性质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学校都是定位为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各类院校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以及各级教育技术机构、高校和普教的教育工程技术人员,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毕业颁发的学位证书为教育学士。而新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某些院校,定位为非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却和师范类相同,颁发的证书依旧为教育硕士,这给本来就迷茫的同学们又一个疑问:既然是培养教师,为什么又是非师范专业呢?是非师范专业,怎么又在毕业时颁发教育学士的学位呢?
2、教育理论与技术、与实践脱节,媒体技术缺乏教育理论指导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技术性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应用技术、组网技术、电子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前景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在教育学院(系)是最合理的,这有利学生学习教育理论,合理的利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者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目前很多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学院)系的院校,其实验室的设备和实验教师很难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计算机软硬件、组网等技术课程的实验,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术上的理论知识,但是理论与技术、与实践严重脱节,学习的理论没有适合的环境去付诸实践,从而使学生的技术也仅仅使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很难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有的技术特色。
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在计算机学院(系)、物理学院(系)、新闻传播学院等院系的院校,学生由于为学理工科出身,加之没有学习教育理论的氛围,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导致教育理论修养不足。学生对计算机软件、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能熟练应用,但是制作出来的作品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学功能不强,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有的教育性。
3、教学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素养不足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教学人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性的知识,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如:Flash 、Dreamweaver、Authorware等)和影视方面(如:影视节目编导、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等)的知识。而从事教学的教师要么只会机械地使用媒体,而不理解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含义,这样永远体会不到教育技术的真正魅力;要么只是理论的讲解,如果没有自己的学术积累,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就永远难以提高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层次。这种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在二类、三类本科院校尤其常见,教师讲授的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很少注意这些问题;教授给学生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自己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一无所知。
4、资源匮乏且达不到资源的共享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资源建设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它的建设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在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在高校建设的过程,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着资源匮乏的现象,不仅仅是硬件实验设备上的不足,而且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这怎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呢?
步入了21世纪后,很多大中专院校新建立了或在原有的电化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改建成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大多二类三类院校的主要工作使技术上的,如校园网络的建设、重要会议的摄影摄像、多媒体机房的管理等,而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在部分技术性质课程的教学上由于资源匮乏,仅仅是理论上的讲授,很难有实践的机会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何不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交流合作的关系,达到资源共享。
5、上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很多二类、三类普通本科院校乃至一些名牌高校都是一个新上的专业,但是档次相同的学校,开设教育技术学的现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对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这直接影响到一个专业软硬件方面的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力,特别是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设,如果该专业得不到领队的重视,在很多高校目前面临扩建、资金不足的现状下,想要发展专业谈何容易。
三、对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1、明确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我院的定位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定位曾一度是整个教育技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个人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定位,应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大局发展趋势,结合开设院校的实际,来确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软硬件设施均不很齐备的院校,应定位此专业为师范类,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大中专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一些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可以考虑定位为非师范,不过定位为非师专业从目前的发展前景看,就业前景不是很理想。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达到资源共享
在技术课程教师缺乏、实验设备不足的院校进行教育技术教学,无疑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建设专业的过程中应结合本院校实际,个人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教育技术学专业不论开设在什么院系,都应与之建设密切相关的院系(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科学、教育和物理等院系)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系的硬件资源实现学生实验设备上的空缺;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相互多交流,特别是在影视制作方面,在本专业教师技术薄弱的现状下,更应该请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给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电视机方面的技术知识主要实验是用物理系的实验设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则和教育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建议应加强与相关系别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3、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全院师范类专业公共课,壮大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自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对现代日益更新的教学媒体的合理利用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学》(或电化教育学)的课程。对于培养21世纪合格教师的师范类专业来说,培养的学生应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利用广域网、校园网等开通的网络课程指导学生学习;能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如:录音录像教材、幻灯投影教材等的简单制作)等教育技术,更好的为信息社会的教育事业服务。建议各高等院校都能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公共课程,尤其是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范类院校,这样可以使学校毕业的师范类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中技高一筹。教育技术课程开设为师范类公共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师范类学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开设教育技术为师范类公共课程,就要壮大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队伍,健全教育技术实验设备。这样,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有利于学院整体教学实力的提高。
4、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
学校领导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来看待,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所以建议学校领导在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上,能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使教师了解教育技术、走进教育技术、利用教育技术,开拓高等院校教育新的天地。
四、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尤其是在以培养未来教师为主的师范类高等院校。改革的关键在于适应时代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创立新的教学模式的先导。所以,各高等院校应认清形势,发挥自己目前优势,解决暂时困境,放眼未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实现教育改革的杠杆,以在师范生中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为基础,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新课程背景;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姜丽(1966-),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71-02
一、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各个阶段的课程都需要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健康教育也不例外。高职院校教育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取得的成果却是令人欣喜的。高职院校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所培养的学生一般是直接面向社会的,所以在学校学习期间,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使其具有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具备健康良好的身心,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健康教育,发展至今,经过了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论是从教育模式还是教育理念上都有了新的变化。现代教育理念更多的关注的是人本身,提倡乐学而不是苦学。在这种理念下,诸如“快乐教学”、“多项选择性教学”等模式应运而生。这些变化都反映了健康教育的进步。
尽管如此,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体质下降、运动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减弱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有一定的社会根源的。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而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是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大多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的童年,大多是无忧无虑的,所有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物,父母能代劳的基本上就代劳了,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差,有的高职学生甚至离了父母自理都成问题。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自己单独生活,由于从小养成了对父母依赖的习惯,导致他们在校期间,极不适应。很多事情没有父母拿主意时,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心理状态不稳定,有时甚至会出现问题。无论是学生的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问题,都是需要受到关注的。我们的教育改革要意识到这个现状,针对这一代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得他们在校期间成长,出了校门,能从容不迫,像个成年人一样能面多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说,开展高职院校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更有助于社会主义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二、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职健康教育的思考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健康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改革是与现代教育改革相同步的,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一)健康教育改革必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康教育主要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身体健康教育方面,主要是根据高职学生的身体情况,开展适合的体能训练,包括身体形态的改变、健康水平的提高等。众所周知,现在中国学生的体质状况是令人堪忧的,虽然说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质下降是全世界的一种趋势,但是在中国学生身下,这种下降体现得尤为明显,下降幅度之大,令人担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学校的健康教育也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以往的健康教学,十分的死板,所有的教育者们的所有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科建设展开,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现代健康教育需要打破这种格局,要重新构建内容体系,所有的改变都是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
(二)健康教育改革必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我们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教育改革也是围绕着这个目的展开的,但是健康教育改革最真实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身心健康。课改走到今天,教育者们对教育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健康教育改革不再是过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探索和思考,更多是将精力放在操作层面,希望能加大健康教育的实践力度。健康教育一方面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练习,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运动技术是健康教育的基础部分,增强学生的体质是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把教人做事的教育发展成为教人做事与做人相结合的教育。所以,此时我们教育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身体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的。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时,往往需要克服很多身体上的极限,而这些都是伴随着心理考验的。学生在进行很多较难的体能练习时,很多时候会很累,也会想放弃,这时需要强烈的心理暗示才能支撑学生完成这些训练。所以的运动在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时候,学生的心理素质也随之得到考验。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也逐渐形成,进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格,这是一种潜移默化中的自我教育。健康人格一旦形成,将会伴随着学生一生,无论对他们现在面对学业,还是将来面对事业,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健康教育改革必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创新精神。所有的教育者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学习兴趣,是源于内在需要。有需要才会有动机,进而付之行动。在现在这个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除了需要具备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抗压能力。而我们的健康教育开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我们的高职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之后,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健康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要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自身的触动。教师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比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进行体能训练。在运动中,加入一些竞技元素,让运动不再单调,学生更多的体会到是运动带来的乐趣,而不是身体上的疲惫。在完成教育目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方式,学生的创造精神也得到培养。
三、新课程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学习领域及目标的再认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我们的高职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对身体的完善和发展,而现在教学中更多体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内容也丰富了许多,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时刻围绕着新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整个课程体系主要是两条线,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健康,并且通过这两条主线来完成人的全面发展。不论是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需要在五个领域汇总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完成健康教育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整体目标细分,将其变成一个个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是明确而具体的。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好坏是通过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来衡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教师并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东西而教的。所以,教师教学课程的设计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健康教育也是如此,不可能仅在一堂课中,就达成一个学习目标。比如说,对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健康教育课程中都会接触到耐久跑训练。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成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却是可以达成多个领域的目标。在耐久跑训练中,学生可以有多种方式的训练,比如可以选择定向越野或者是合作跑等手段,无论是通过哪种手段,都需要学生在跑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姿势。这样长期的训练下来,不仅是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提高,训练中与队友的配合也使得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锤炼。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大目标转化为小目标,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而且尽可能将每一个领域的目标联系起来。在教学上要有的放矢,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四、新课程背景开展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学策略也应该随之改变。在此情况下,教学策略并不是说按照一个既定的模式来,而是需要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反馈,不断的总结和调整,选择最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健康第一”,围绕着这个中心,来确定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健康教育中,过分的强调学科本位,将主要精力都花在所谓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学习上,对于学生实际上得到的锻炼反而忽略了。在知识传授、课程的结构上都未能体现出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解,所以,使得学生的健康水平很难得到提高。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背景下,则要求每一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从学科本位向人本位转变,最大程度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对一个教师来说,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建立起适合的、有效的、可操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五、总结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也迎来了一个改革的契机。无可否认,长久以来,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到了现在,学生的体质明显不如以前。当然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失职也是原因之一。那么,在课改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可以借助这股改革之风,对健康教育进行改革,使其能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符合的同时,也能完成自身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