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体育科技成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科技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科技成果

第1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学习领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35-02

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五年来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起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在各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笔者曾赴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通过对德国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学习和研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机械类专业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概念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来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在德国被叫做“行动导向课程”,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所应用的教学课程体系。2003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引入这种教学课程体系,但我们采用的不是“行动导向课程”这个名称,而把它叫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亦称“学习领域课程”),其实两者指的是同一种课程模式,只不过叫“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更能阐释课程的本质,更有利于我国教育工作者理解。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主旨思想是“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而这种课程体系不再划分理论课和实践课,取而代之的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领域课程中,学科体系知识的系统性被打破,学生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的完整性角度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职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很好地解决了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符合高质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自教育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来,在很多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职业领域分析

在职业领域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找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岗位,包括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和毕业5-8年后的拓展岗位。本文职业领域分析主要采用毕业生反馈、企业实地调研的方法进行。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本专业的核心就业岗位见表1。

(二)行动领域(action field)分析

在总结出核心就业岗位的基础上,进行行动领域分析,主要任务是对核心就业岗位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采用的主要途径是企业调研和召开企业与行业专家研讨会。通过认真的调研和反复的研讨,归纳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三个核心就业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21个。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的12个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行动领域见图1。

(三)学习领域(learning field)课程构建

总结出行动领域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了。在构建学习领域时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培养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具体软硬件条件,通过教学论的加工将12个行动领域转化为10个学习领域,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见图2。这10个学习领域就构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然后我们必须将些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确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课时数。

三、机械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这种课程体系抛弃了原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在此课程体系中找不到纯理论性的课程和纯实践性的课程,每个学习领域课程都是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对项目的准备和完成让学生既学习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学习到相应的实践技能。

(二)每门学习领域课程至少涵盖职业岗位的一项工作

学习领域课程一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门课程都至少可以涵盖职业岗位中的一项工作。例如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零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课程,它主要学习数控加工中数车、数铣的工艺知识、编程知识和操作技术,学生学习这门课后可以完成数控车削、数控铣削两个工种的任务。实际上学生学完这一门课程相当于可以胜任两项工作。

(三)学习领域课程中的许多知识不具有学科完整性

由于本专业课程主要以项目为载体,所以在课程中的知识一般是为项目所服务的,许多知识不具有学科完整性。例如《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课程,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车、铣、钳三个工种的操作和刀具与夹具、材料与热处理等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中所学到的刀具和材料的内容不再是系统化的完整知识,而只是相关项目所涉及到的部分知识。

四、结 语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虽然构建完成,但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的建设都需要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思索,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边界划分,课程采用哪种方式建设、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所以课程体系构建只是为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框架,具体课程的建设才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 兵.中德高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 [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第2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就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在理论研究上和实践应用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近几年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在理论研究上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是根据产品、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为例,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可在各IT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外资企业、电力、电信、汽车、房地产、金融、保险、税务、教育、科研等各个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各类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网页制作、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工作。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网站设计与开发及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三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

首先,通过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工学结合、“双证”课程的融合。

通过市场调研与毕业生访谈,我们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三个核心岗位:网络管理员、网页设计师和.NET开发人员。上述三个岗位的从业人员可参加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要进行行动领域分析,必须先了解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他们的职业发展历程,以进一步明确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从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一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对.net开发人员、网络管理员、网页设计师这几类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凋研.汇总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

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方法、对象、成果相似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类,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要典型工作任务及子任务,进一步分析技术人员或工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能过归纳,可划分出网络技术专业的行动领域,进一步划分出相对应的学习领域。根据职业能力目标,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将知识点、技能点组织起来,形成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对于某些学习领域可以相应的划分为各个学习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工作,进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情境由一些任务或项目作为载体,老师应该对实际的工作情境非常熟悉才能完成相应工作。因此,要做企业情境分析:了解职业能力;收集工作任务和项目;了解企业生产对象、流程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岗位的变动.应深入到工作岗位的细节,考虑潜在的因素。以《局域网网络组建》学习领域为例,我们通过分析,将其划分为三个子情境。分别为:办公室局域网组建、中小型公司局域网组建、校园网组建。

确定学习情境以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选取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本文推荐以行动为导向的六步教学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教学时,可以采用“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分大班为若干“班组”。让学生作为准员工。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降低班级人数多造成的管理困难。而小组工作方式则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不仅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加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在评估时,要注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仿真与现场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等。

总而言之.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灵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我院要继续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带动专业建设。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形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学术带头人。

第3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产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大量技能型、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寻找一些途径,培养技能型人才,改革旧有的教学观念,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供必要的平台。

目前,主要有“订单式”、“2+1式”“工学交替式”、“全方位合作式”、“校企双向介入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职业院校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可归类为“以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该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出发,倾向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首岗胜任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展・赛・证・室”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是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展・赛・证・室”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与内涵

“展・赛・证・室”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 指导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理念提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为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前提,以校企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关键,以行业企业提供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为课程开发的依据,科学准确地找出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 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的归纳;再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递进规律,整合知识与技能,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创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不再是对学科体系专业分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共同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科学编码,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均体现了其所对应职业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均按照在专业中功能和地位有层次的分担了本专业的职业能力目标。

“展・赛・证・室”载体支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就是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和自身特色,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设立学习情境,模糊“学习”与“工作”的界线,从“展”――专业展、课程作业展,“赛”――专业比赛与技能竞赛,“证”――职业资格证,“室”――项目工作室等多种载体立足,推行多项措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具体课程实践的作法是课程定期举办“课程作业展”和参加专业展览,实现了“以展促学、以展促教”的目标;课程与各类专业赛事对接,实现课堂作业与参赛作品的二合一,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竞”的目标。课程与职业资格证考证捆绑,实施“课程成绩=考证成绩”的新型评价体系;以工作室为平台,“将企业项目带入课堂,将企业项目伸延课后”,真正实现了教学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

“展・赛・证・室”载体支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强调 了“情境”(载体) 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

“展・赛・证・室”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1.体系化开发专业课程

在本课程体系开发中主要围绕以下指导思想:一是强调专业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技能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三是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带有一定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本课程体系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政校企行多方联动,搭建职业环境平台,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有效地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作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开发路径为:行业企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和工作领域)课程结构开发(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课程内容开发(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教材模式开发(形成教材)教学过程分析(形成学习结果)。

2.“展・赛・证・室”载体下的项目课程改革

项目课程的特征要求项目课程要围绕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进行组织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学是与一定的真实的社会环境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而情境的设计与工程环境的选取一直是制约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重大难题之一,“展・赛・证・室”载体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模糊“学习”与“工作”的界线,选取“展”――专业展、课程作业展,“赛”――专业比赛与技能竞赛,“证”――职业资格证,“室”――项目工作室作为载体,“构建一个新体系,提供一个新方式,做出一个新尝试”。 通过“展・赛・证・室”载体的衔接,有效地开展职业环境载体下的实践型情境项目教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1)建立课程教学与作品展示相捆绑的机制:课程定期举办“课程作业展”,学生作品择优推荐参加国内知名专业展览,加强学习交流交互,拓宽课程视角视界,实现了“以展促学、以展促教”的目标。目前很多高校的实践类课程教学中采用封闭式教学方法相当普遍,各课程之间缺少交流,各年级学生之间缺少交流,甚至同一课程之间缺少交流,跨专业或跨学科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个封闭式教学环境,封闭性的备课、封闭性的教学,带来的是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叠,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通过改革,明确在教学中建立课程教学与作品展示相捆绑的机制,强化学生展览,以搭建学生的展览展示就交流的平台。

(2)建立培优工程机制:课程教学中“拓展模块”的训练项目以各类专业赛事对接,实现课堂作业与参赛作品的二合一,在大赛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竞”的目标。通过改革,以实战实训为核心,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素养教学,突出能力强化训练,通过作业、方案、手绘的快速表现、磨笔等系列培训,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完成方案设计的能力,增强应变能力;分时段举办技能才艺大比拼,开展手绘大赛、家居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口才、技能、沟通等综合素质。并建立培优工程机制,筛选出优秀的学生,重点进行培养,推荐其参加省级以上相关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院在社会及行业内的美誉度。

(3)建立课程教学与考证相捆绑机制:实施“课程成绩=考证成绩”的新型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考证,采取考证与课程捆绑教学模式。随着国家对考证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证书也会与持证者的素质和能力成对应关系,资格证书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因此,考证使高职生在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找到了有效平衡点,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让高职生为自己的将来加上一个厚重的“砝码”,使高职生适应多重性的就业形势的需要;而与课程相捆绑之后,能够更好对考证进行监控及管理。

(4)建立工作室机制:以工作室为平台,与企业对接设计项目,“将企业项目带入课堂,将企业项目伸延课后”,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真正实现了教学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通过工作室,使教学过程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大量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部分实训课程聘用企业专家担任实训辅导老师,实训基地运行制度健全,在承接相关对应企业项目的同时,不断开拓社会实践制作业务,通过项目制作,锻炼和提高师生的项目策划、设计和制作能力,实现教学与项目开发更紧密结合,为中山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结语

高职课程既要体现职业性,又要体现高等性,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侧重于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根据情境学习理论,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而高职教育的情境主要是职业环境。构建工作过程 的“展・赛・证・室”课程体系,就是在探索“展・赛・证・室”等职业环境平台的嵌入建构,这将加大了对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面,丰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下课程体系的内涵,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成为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研究的有益补充。

(作者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4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 教学改革 经验 不足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即《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是土木建筑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持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计量与计价实践应用技能。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建设发展欣欣向荣,带动了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计量计价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样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从2003年起全国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了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使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江苏省于2004年4月开始推行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由于全国各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区的定额计价表内容不同,这就导致该课程的教材编写存在局限性。比如黑龙江的编者编写的工程计量计价教材以黑龙江省的定额计价表为基础进行编制。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讲授课程时就应注意此问题。

江苏省对省内造价咨询人员进行编审资格管理,取得这个资格必须参加两年一次的全省工程造价编审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与传统教材的内容又有很大区别。这使得学生学习完教材以后,还要参加考试培训才能掌握全省工程造价编审资格考试的内容。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化考试严重脱节。

二、教学试点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拟对目前教学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

2007年秋,笔者承担工民建专业052班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具体如下:

1.确定教学内容,挑选教材。

众所周知,教材的选择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目前,市场上的预算教材以江苏省计价表为基础的很少,适合将来参加造价编审资格考试的教材几乎没有。笔者在授课时,针对造价编审资格考试的内容和题型,选择了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工程估价》和2007年造价编审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工程造价基本理论》这两本作为教材,并补充了近几年编审资格考试中重复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案例计算,将这些内容重新加以整理和组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

2.引入工作页,改变传统教学主体。

学期初,笔者听了关于德国职业教育中工作页的介绍,深有感触。目前,国内大量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仍然是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讲为主,很少真正实现以学生充当教学主体。笔者尝试将工作页引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在设计各章节工作页时,适当增加学生自我学习部分。学生在找寻知识和信息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记住了部分知识和信息,在授课过程中,能跟上教学进度,与教师进行互动。

3.案例教学为主,与实际工作结合。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案例教学内容比较多,引起其计算工作量较多。但其案例部分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准备计算器,勤于计算。由于教学试点班级为中职班,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笔者花了很多时间反复强调《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重要性,才调动起部分学生主动计算的积极性。教学中,笔者以工程实例出发,选用实际工作所用表格分析讲解,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4.分组教学,培养团队意识。

工民建052班共29人,笔者将其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组挑选一位学习认真的学生为组长,要求这位组长在自己掌握所授知识后,带动组员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特别是带动后进同学,这增加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队意识。

5.改革考核形式。

课程授课伊始,首先讲授本课程的理论部分知识,配合各种题型的习题。该部分知识点讲述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马上进行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后阶段讲述江苏省计价表及其案例应用部分,对于学生的评价,结合平时案例作业时的表现和课堂答辩表现,综合给出。这样,避免了“一次考试失利,导致最终成绩落后”的局面。况且,单凭一次闭卷考试无法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试点结论

通过课程教学和学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师生之间的交谈,笔者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1.培养了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热情。2.学生熟悉了造价编审资格考试内容和形式,对造价编审资格考试不再“惧怕”,提高了考证热情。3.学生分组学习,互帮互助,增加了同学友谊,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4.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内容知识,达到了既定教学目标。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逐渐完善:1.缺乏适用教材,急需开发新的校本教材。2.试点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知识和建筑工程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给《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3.工作页设计不甚合理,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尽量使学生有兴趣地完成工作页,并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前期工作。4.分组教学时,要选择既好学又擅组织的学生,真正发挥团队的作用,尽量使团队中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所授知识。5.加强师资建设,鼓励更多的教师参加江苏省造价编审资格考试和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不但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知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计价模式的深入改革,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强调工程造价理论的系统性和工程造价计价办法的应用性,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认真组织落实好教学工作,并且要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力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工程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德红.搞好《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的思考[J].基建优化,2005年8月,第26卷第4期,第82-84页.

第5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摘 要:国防教育课程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国防观念与国防知识的主要阵地。文章从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国防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国防教育;高校;课程设置;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67-02

收稿日期:2014-10-08

作者简介:陈光铭(1988—),男,河南新乡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对高校在校生进行国防教育,国防的强弱对一个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高校开设这种课程一般只是通过简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真正了解国防教育的意义之所在。在现阶段,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开学初期的军训,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各种形式国防知识的宣传,参观部队和部队训练场。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部分高校不能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一、国防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国防事业的缔造者,他们应承担起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及祖国繁荣富强的责任与义务。一个国家的国防强弱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实力强弱,国防安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目的即让大学生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意识,坚定保家卫国的信念。

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一关乎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的战略任务,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国防教育工作,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国家教育部、总参谋长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指出:“军事训练要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训练成绩计入大学生档案。”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是大学生了解国防、认识国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了解到更多关于国防的知识和理论,使自己对国防有更加系统的了解,掌握军事技能,形成更加系统的国防观念。高校开设国防教育军事理论课,对普及国防知识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除高等军事院校外,按照教育部教育大纲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也必须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及军事训练课程。但是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高校不重视,开课学时少,教材各式各样,没有统一的大纲教程等。

(一)课时少,学校不够重视

许多高校没有理解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深切含义,虽然开设了国防教育理论课、军事训练课及军事参观课等一系列课程或活动,但是效果不佳。课时少是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大多院校是开学军训两周,然后开设一门军事理论课安排18或36课时。课时相对较少。部分院校把这门课程当成任务来完成,不会像专业课那样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缺乏大纲教程,教材不统一,与实践脱离

虽然我国各个高校都相继按照要求开设了国防教育相关课程,但是,现行的教育大纲没有统一的教材,各高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参差不齐,军事理论体系缺乏统一,教授的内容比较零散,给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防教育理论造成困扰。

在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高校中,部分高校只注重课堂军事理论学习,没有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这种现象在普通高校十分常见,很多高校表示没有时间、缺乏场地,学生太多不好组织等。

(三)师资队伍薄弱,实践经验不足

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就必须安排教师来教授这门课程,都聘请军队文职人员任教显然不现实,因此,就会由一些非军事人员的教师来补充这方面的师资力量,但是他们很多都缺乏军队的实践经验,只能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不能讲授实践经验。目前,我国高校讲授国防教育课的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偏低,并且从事国防教育教学的专职教师学历层次与其他学科相比差距较大,教师学历偏低且经验不足,科研成果也比较少。

《中国国防报》记者2000年对我国西南地区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部分高校武装部人员职称,高校25所,高校武装部人员140人,其中专职教师大专以下学历占64.30%,本科学历为32.1%,硕士学历仅占3.5%,暂无博士学历。其职称评定情况见表2。

三、解决国防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下在国防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对国防教育的认识,适当增加课时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保家卫国的坚定理想。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高校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对国防教育课程重视程度应与专业课相当,适当增加学分的比重,考核合格方可得到学分。

安排适当的时间,增加适当的课时,大学一般都是四个学年,可以把国防教育课程分为几部分开设,即必修课、选修课及自学课程,并且把课程的内容也分几个部分开设,军事技能训练课、军事理论课、活动课等,课程学时分布在三个学年六学期开设,增加学分比重。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国家应该制定关于国防教育的大纲教程,形成统一的国防教育思想体系,让学生掌握更加系统的国防知识。教材的编写要更加贴近实际,来源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

课程设置不能仅限于教材,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参加实践,不能只在课堂中学习基本理论。例如,可以安排参观部队,参观军事训练等,还可以安排学生到部队实训,这样既能让学生增加亲身体会的机会,也能对学生的思想直到更深入的触动作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依据国外经验,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就必须加强高校与军队的联系,让军队来帮助和指导高校完成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稳定的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培养优秀的教师或者聘任一些优秀的学者讲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校可以直接聘任军人来兼职教授该课程,让军队为高校培养一批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样能更好地做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另外,高校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聘请一些优秀的专业人员来补充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是可以从军事院校任教的退役军人中选聘;二是可以在军事高校中选拔优秀的国防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三是从校内外选聘一些与军事学相关的教师。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开设国防教育理论课对树立大学生国防意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献身国防之志。国防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普及国防知识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能够有效地促进全民国防意识的提高。本文提到了几个问题是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较典型的,此外还有很多问题待有识之士提出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文炳,林清泉,池有忠.试论相对和平时期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国防教育[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何庆文,康玉唐.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与保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张正明,李科,问鸿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

[4]朱芳转.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改革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高校建设,2010,(9).

[5]毛芳才.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教论坛,2006,(6).

第6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题;英语口语;活动主线;研究成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58-02

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近年来,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倍受师生重视,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一直不佳,成为初中英语教学最薄弱的一环。因此,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口语学习中的困难迫在眉睫。

我一直任教初中英语,年复一年乐在其中,因教学成绩突出也曾受过几次学校或上级部门的表彰,自认为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少,但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总感不满意,好像拖欠学生的。于是,在2013学年初,我征求级部大多数英语教师的意见,向校领导请示、向专家请教,申报了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以活动为主线,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策略”。我将课题研究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在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方面探究出了行之有效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验证。现将这一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以探讨。

一、拟定方案

1.析现状。在现实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再强调要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要落实在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上,然而在落实时却没那么容易。尤其是英语的“说”,即英语口语,更是“软肋”。从学生方面看,学英语时学生喜欢听,也擅长写,出声朗读则感到困难,脱口说更是难为情,几乎成了“哑巴英语”,这是学英语的语言环境长期不适合而致使学生缺乏兴趣造成的。从教师角度论,有传统观念的制约、对英语口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还不够,因此需要英语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调整好思维,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

2.拟方案。以初一新生第一学期(按18周)英语学习为例,创设英语口语环境(真实、接近真实、模拟真实)――编制成短剧;以活动为主线,激发学习兴趣,将听、说、读、写、画、用、演恰当结合,“说”渗透始终。围绕该方案,对英语课堂(大课堂)的安排落实在:课前、课内、课后;对本册内容的设计依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分为:家庭、学校、班级、社会;对一学期的效果检测分为:平时、期中、期末。

3.论作用。该方案在传统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适合英语口语的环境,设计扬长学生个性的各种活动,在兴趣的激励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过程,开发思维,增加动力,使其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成果应用

1.课堂安排。这里所说的英语课堂指的是广义的“大课堂”,即上课前期的准备预习过程,课堂内的教学过程,下课后的巩固应用过程,简称课前、课内、课后。

(1)课前。教师在讲授新课前(一天或两天),要据教材内容的难易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做好对学生的预习引导和预习任务的布置。一是布置相同任务,例如全班每个同学通过自学预习把将学内容读熟,可根据各自优势采取不同的预习方式;二是布置不同任务,例如给各小组分别安排不同的任务,有的小组以对话的形式排练将学内容,有的小组以模仿的形式表演将学内容,有的小组以图画的形式画出将学内容,等等。这样使全体学生都进入良好的课堂准备状态。对预习效果的反馈,教师要委托各小组组长对本组预习效果检测,并及时向教师书面(填表)反馈,作为教师也要深入学生做好预习指导和效果的抽查,以准确了解学情。

(2)课内。即课堂45分钟,学什么?怎样学?效果如何?这要根据当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而定。例如学新授课,所学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第1次印刷)七年级上册Unit1.因为本单元主要学习Introduce yourself;Greet people;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s(介绍自己;问候他人;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所以做了如下安排:第一,侧重“读―听―说”。让全班学生朗读本单元的重要文段;然后分别抽学生朗读某段,以检测预习中布置的“相同任务”;接下来让学生自报奋勇对刚才某同学朗读的水平、主要内容用英语评说(可汉英混合)。第二,侧重“演―听―说”。主要是模仿第一单元第一页这幅画面上的内容(自我介绍、问候他人),先在各小组内进行模仿对话表演;然后选拔表演优秀的“演员”(可以不是同一小组的)上讲台表演,这时一定要把提前准备好的道具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力争创造出接近真实的情境;接下来抽生用英语对情境中的人物评说(可汉英混合)。第三,侧重“画―写―用”。在对本单元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基础上,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训练思维能力、合作学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学用结合,并将“说”渗透其中。本单元共有彩图14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一到二副在画纸上模仿画出彩画,也可加以创新创造(有的在预习时已经画好);然后各自看着自己画的画用英语说出内容,先说给自己听、再说给左右位听;接下来在自己的彩画上写上恰当的英文词句(最好默写),左右同学间互改;再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创设情境应用,分角色询问、告知,第一轮对话结束,同学间要注意角色调换后再进行二轮对话;最后,在模仿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创新应用,例如把教材中的人名、电话号码变成同学的或家人的进行对话、交流。以上每个环节,作为英语教师要融合在课堂语境中并当好“导演”或“演员”,把握好活动主线,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鼓励以激发兴趣,正确引导(如介绍背景、纠错正音、扫清障碍等)并做好记录。依据所做记录,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小组布置适当的课后巩固作业。

(3)课后。在下课后的巩固应用过程里,完成课后书面作业只是一个小任务,而更重要的任务是将所学内容真正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尝试着用英语说出来,用英语与别人交流,这当然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但要想学好英语,尤其是口语,一定要形成这种用的意念、培养这种用的习惯,做到在自己的脑子里创设英语语境。不能全用英语说出来,但要尽力而为;不能说全对,但后来知道哪个地方说错了,这就是进步!英语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校外用英语交流,组建课外英语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校外交流展示活动,并及时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校外交流输入评价体系,进而总结和测评。

2.内容创设。按该成果要求,创设真实、接近真实、模拟真实的英语口语环境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把学习的过程变成活动的过程,这就需要师生齐心协力做好活动内容的设计、创作、排练等充分的准备工作(编短剧),以备“课前、课内、课后”或大型活动时之用。根据初一英语教材和学生生活特点,把内容的创设分成四个方面:①家庭;②班级;③学校;④社会。

3.效果检测。对于成果应用的效果如何要及时准确地检测,检测分为:平时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①平时检测。如预习时各小组长给教师反馈的“各组员预习效果表”,课堂内在引导学生时教师做的记录,以及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校外交流进行的总结和测评。②期中检测。初一新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一般在第9周,我们班内的英语期中检测安排在第8周。经过综合检测(参考平时检测,以及对“听、说、读、写、画、用、演”检测)我班学生的英语成绩90%为优秀。在学校期中考试时,我班英语成绩名列级部前茅。③期末检测。与期中综合检测一致,只不过侧重了英语短剧制作、短剧拍摄以及表演的检测评价。学校期末考试时,我班英语成绩在初一级部首屈一指。我班的英语“社会”短剧在学校元旦联欢会上的展示表演,赢得全校师生的好评,并获学校教学成果应用嘉奖。

三、成果评价

1.效果。首先,学会了创设学习情境。内容创设有时安排在课内、有时在课外,这种创设课是对教材中某些内容的梳理、创新、创造,借助语言和非语言功能(如情节、动作、表情等)使教学内容真实化、故事化、乐趣化。其次,得到了智力和非智力开发。有的内容创设需要提前一个月或更长时间设计、创作、排练、预演、彩排,这实际上是把学生的教材改编成了不同的立体短剧,因为师生共同参与,在这过程中学生充分得到智力和非智力开发,有切身体验、深刻的记忆、乐在其中,以至于终生难忘。第三,尝试了新的课堂模式。内容创设课与传统课交叉进行,这样既不影响学校计划的教学进度,又在传统课中穿插了恰当的“短剧”,使英语课堂精彩纷呈。

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对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检测和评价体系,包括技能、知识、情感、兴趣、创新、策略等,它具有动机激励、目标导向、反馈调控等作用。学生在参与、倾听、判断、质疑、赞美、建议等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口语水平。

第7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一、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建设中考核体系的构建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课程的考核体系也要围绕“基于工作过程”这一理念进行变革,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考核,而不是仅仅在期末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在新的考核体系中要突出技能的考核,突出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突出理论应用于实践过程的考核。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考核体系,就是对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考核。考核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大部分构成,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而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重视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是认为只要到期末突击一下就可以过关。过程考核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以下三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

(一)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考核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第一,对学生接受任务的能力进行考核。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任务要求是完成任务的首要条件,只有准确领会任务要求,才能着手对任务进行分析、解决。通过学生的书面表达或者口头表达来判断学生接受任务的能力,从而进行级别评定。每当一个任务下达之后,都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解读任务要求,同时要求学生书面表达对任务的理解。老师有意识地选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记录学生的表现。在整门课程完成的过程中,老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口头表达有记录。通过学生的书面表达及老师记录的口头表达综合给出学生接受任务能力的评价。

第二,对学生分析任务的能力进行考核。学生能够围绕任务要求进行有效分析,确定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是完成任务最重要的环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分析任务的能力进行科学的考核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分析任务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具体操作时,可以对一组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听取学生的表述,以及针对某一点进行深究提问,就可以判定学生分析任务的能力处于哪一个级别,从而给出评价。

第三,对学生实施任务的能力进行考核。学生能够按照确定的工作思路逐一落实、认真实施工作思路中的每一个环节是任务成功的关键因素。判定学生实施任务的能力等级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且适时提出问题,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给出成绩。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头展开,老师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观察小组成员的表现并且适时地提出某个问题让某个学生回答,记录学生的表现,综合给出学生实施任务能力的评价。

第四,对学生完善任务的能力进行考核。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要求的基础上,运用发展式的思维对任务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是任务的最终目的。这项能力只能是少部分学生具备,所以在评定时只需要针对少部分学生进行即可。评价的方法比较灵活,既可以通过他们自行实施完成自己的想法,又可以只表达他们的设想,这要看时间是否允许。

以上四个方面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全程跟踪,给出评价的不仅是指导老师,还有学生本人及小组组长,三者的评价占有不同的权重。

(二)对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考核。

学生是否能够与客户和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是否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素质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这项能力的考核旨在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具体操作模式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观察、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听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实现。在整门课程完成的过程中,哪个学生在社会能力方面的表现如何基本能够如实记录,能够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给出评价的还有学生本人及小组组长,三者的评价占有不同的权重。

(三)对学生的方法能力进行考核。

学生是否能够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从个案中找到共性,寻找规律、是否能够理论指导实践则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这项能力的考核旨在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如何在工作环境中自主学习。具体操作模式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提问、观察、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完成的书面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在整门课程完成的过程中,哪个学生在方法能力方面的表现如何基本能够如实记录,能够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给出评价的还有学生本人及小组组长,三者的评价占有不同的权重。

二、如何将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考核体系方案

如何将考核理念落到实处,转化为可操作的考核体系方案则需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进行可操作性论证并且经过实践应用才能完成。以《基于PLC的电气控制及应用》课程为例,其考核体系方案的确定经过了课程组成员的可操作性论证,其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主体和各项所占权重都进行了细致的考量,广泛征求了行业专家和学生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践应用,在此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过程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程考核,效果良好。过程考核形成的综合评价结果占这门课程总成绩的70%。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占这门课程总成绩的30%。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重视整个学习过程;尤其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8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3-0123-02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国家首批28所示范高职学院。在示范高职学院建设过程中,借鉴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改革。我校与中国南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等26家企业深度合作,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劳动部门专家全程参与,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按工学结合的要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共同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在解决专业人才培养中最需要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课程改革上有较大突破和创新。

一、基于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就是一些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具有递进性的工作任务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则是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的课程开发。

1.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反映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是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它强调让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都力求体现工作过程的要素,反映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

2.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源于职业工作过程又高于职业工作过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过程都搬到学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参照系并非所有原生态的工作过程,而是来自职业群的、经过归纳整合的、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

我校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中,不完全照搬德国的做法,做到了两个充分关注。首先,充分关注了认知的心理顺序。课程力求准确、科学地针对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其次,充分关注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按照职业发展规律确定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的特点以及完成任务的方式。在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尤其关注通用能力,如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在工作过程中,通用能力是决定工作成果的重要因素,而工作过程课程是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综合体。把“通用能力”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并赋予重要的地位,凸显工作过程课程特点与优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能更好地培养出现代的“社会人”。因此,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源于职业工作过程又高于职业工作过程,这个认识是课程本土化的基础。

二、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实施的整体思路

以“四个强调”为基础,构建课程实施的“6R”模式,是我校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特征。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实施,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强调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和技能,这就是所谓的“四个强调”。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与真实项目相融,实训环境与职场环境相融,技术专家与教学能师共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互融,评价体系与职业标准接触,课程改革与技术服务兼容,构建了课程实施的“6R”。首先使学生对所学职业(专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让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企业、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作化本土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

1.以“三四五”模式建设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的环境与氛围。“三”即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为“共建、共享、共赢”;“四”即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培训、生产、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功能;“五”即按“功能系列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管理企业化”原则来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在环境布置和管理上体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结合,营造企业的环境与氛围:实训教室即车间,学生即准员工,教师即师傅,从而体现出学校环境的开放性、共享性,力求在“企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实施“车间教学”“公司教学”“工作室教学”等,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一方面可以有效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作为准员工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有效带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境的实施。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从而降低班级人数多所带来的管理困难,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例如,校内数控实训车间设有车工、铣工、钳工、数控设备操作工、数控设备维修员、工艺员、质检员、调度员等岗位。教师在车间中扮演车间主任、主任工程师、主任调度、技术主管、技师、师傅等角色,将学生按岗位分成若干小组,实行轮岗实训,学生在车间中充当徒弟、员工的角色,结合现场典型零件的加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3.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来进行教学,实行教学方法的组合创新。(1)项目教学法。教学内容由来自企业典型案例的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遵循“教师讲授―学生实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教学步骤,项目难度逐级递增,如“零件的数控编程”课程就是通过项目的教学,使学生逐渐掌握零件的工艺编制及数控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问题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零件的数控编程”为例,采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提出问题或设计出合理的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的实训项目,让学生主动解决零件加工时难点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以“导”为主。(3)引导文法。每一个项目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引导文件(引导文和项目单),学生可以按照引导文的提示,逐步完成项目。(4)头脑风暴法。课程任务的引出、项目的计划等都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5)示范教学法。在学生进行具体操作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首先将各项操作的要领逐一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各项工序的操作演练,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学习效率。(6)欣赏激励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采取考核分数、物质奖励等手段,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性,促进学生之间智力活动的相互感染。(7)课外创新。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每学年举办一次数控编程与加工等技能竞赛,将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测评成绩,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8)角色扮演法。教师清楚地传达课程的目标,安排学生扮演真实环境中的角色,明确提出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遵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角色来完成学习。

4.建立双闭环赏识激励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实施工作导向的课程教学时,我校对课程教学实施进行双闭环赏识激励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并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进行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评价。在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反对单一通过量化手段进行评价,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包括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行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彼此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我们的教学评价具有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课程、教学与评价三者整体化等四大特征。(2)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中,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综合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八结合”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估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阶段考核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课堂考核与技能比武相结合,课内作业与课外课程设计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

5.构建立体化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氛围实现无缝对接。首先,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构建立体化的课堂,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氛围实现无缝对接。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课堂。学校和企业相结合、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教和学相结合,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创新点就是打破传统的“在教室中学习理论、在实训室中实验验证”这种单一教学模式,建立起了由教室到实训室、由虚拟到真实、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企业、由基础到进阶、由进阶到创新、由书本到网络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氛围更加贴近,实现无缝对接。

其中,在课堂教室上,教师根据学习情境中对知识点的运用需求,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学习单片机基础知识,并将知识点的运用与学习情境中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以满足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点的需求,这部分的关键是解决教师要明确教什么,如何教?在实训教室上,则通过完成学习情境中各项任务这一工作过程,训练相应的职业能力,这部分的关键是解决教师要确定训什么,如何训?学生要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至于自学教师,指的是教师布置辅助课内教学的课外作业,学生利用直观动画演示、学习指导和网络资源,通过完成课外作业来消化吸收课内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部分的关键是教师要以学习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清楚自己要学什么?虚拟教室,是通过虚拟项目开发和演示以及虚拟考场检测,提供仿真教学环境,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进阶教室,指向教师提供与课内知识和技能运用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提升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创新教室,指除了实训室外,学校提供了创新制作场地,学生在此完成校内创新项目和各级各类各种比赛。空中教室又称海量资源平台,它提供了各种技术和产品、技术信息,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同时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实用知识、技术和器件。企业教室,指的是通过在企业环境中顶岗实习,让学生直接感受企业对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重视技能训练,缩短与岗位能力要求间的距离,为就业做好准备。

第9篇:体育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装饰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一、建筑装饰行业现状和特点

1.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是一个集设计、材料、施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现拥有1400万从业人员和近20万家企业,其产值已经达到15000亿,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行业产值将达到21000亿。随着全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将为装饰行业发展开拓新的领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的实施,对行业生产力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应对这种挑战,科技创新是发展方向,行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是发展的保障。因此,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必须培养大量的多层次、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我国装饰企业目前工作类别主要分为家装、公装和幕墙三部分,其工作范围主要是设计、施工和监理,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可划分为设计类、管理类(如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等)和技能型工人类岗位,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必将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高端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是企业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造价员、资料员、营销员、监理员、客服(客户服务)员、设计助理、助理工程师。因此,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应该定位于施工一线的建筑装饰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同时应该承担建筑装饰技能型工人的培训。

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思路

1.课程体系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通过对我国装饰行业企业的分析,特别是对建筑装饰管理类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可知该职业岗位(群)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施工工作过程进行的。因此,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进行构建。

2.按照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模式),建构课程体系,内容包含职业岗位需求,职业行动领域、以及职业学习领域等的转化,具体表现为教学实施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情景设计。

3.以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为核心构建课程内容。(1)能力是指人能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内在条件,是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职业能力和素质内涵是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确定,职业能力是确定课程内容和各教学环节的根本。基于动态的职业发展观的德国职业能力理论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正随着技术的快速变化而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应从纵横两个维度分析职业能力的基本结构。其中,在纵向的性质结构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既关键能力。在横向内容结构层面则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2)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与具体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劳动者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应的知识;方法能力是劳动者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是劳动者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3)综合职业能力既关键能力是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源于基本职业能力而高于基本职业能力,是基本职业能力的纵向延伸。(4)培养目标与教育对象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因素。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建筑装饰企业施工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对象的主体是高中后的学生。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顺序,研究典型职业工作顺序与学生的心理认知顺序的一致性。坚持“职业教育课程应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的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既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

4.以建筑装饰施工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在建设中要研究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导入施工工艺标准和岗位职业标准。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行业对人才需求为基础,分析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的职业岗位(群)。从职业岗位出发,由行业企业人员和教师组成的工作团队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再转换为行动领域,然后选择有教学价值的行动领域,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由易到难进行排序,并进行教学转换,构建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最后将各学习领域按完整的行动过程,具体开发设计成适合学校教学条件的学习情境。

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1.构建建筑装饰施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组建一支由职业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学院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以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为导向,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融合重构,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分为四个阶段:基本素质平台阶段(培养通用能力);专业平台阶段(培养岗位基本能力);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培养岗位核心能力);企业实践阶段(培养岗位综合能力)。

2.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含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两大部分。学习目标描述的是学生通过努力所达到的学习成果。具体理解为学生应掌握哪些内容,学生应该在哪个行为领域获取能力。学习内容是指学生在行动中所学习的具体任务和解决方法。

开展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导成立课程标准开发小组,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构建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在标准中导入建筑装饰施工工艺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

3.教学模式改革。在课程教学中,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出发设计学习过程,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来设置学习情景(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以行动导向设计教学过程,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组织和实施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

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是构建学习情景,即要体现工作过程的真实情景目标,又要构建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情景体系。

4.编写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按照每一个学习领域一部教材的目标,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方式,采用项目负责制,组建教材编写项目班子,以企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为主,联合完成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5.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参照企业考核标准和教育标准,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采用立项研发的方式,以协会为主导,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考核评价体系研发小组,深入不同规模、不同资质等级、不同地区建筑装饰施工企业,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形成岗位知识、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分解知识、能力的考核要素,创建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该体系以“能力获得和过程控制”为原则,确定考核的权重,并结合企业考核标准设计能力考核要素,重构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使学生的评价与岗位职业标准相吻合。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在企业专家参与下,采用现场考核、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坚持“能力、过程、结果”的评价原则。

四、结语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建设与实施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条件(软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程序,其中关键是校企合作,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马挺贵.学习•创新服务 继续努力做好行业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