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

第1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概况

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弄清心理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指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1989 年该组织又对健康的概念又作了新的补充,指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普遍认为,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所以,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富有弹性伸缩的一个相对状态。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接受教育、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与引导,代养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儿童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生命安全、心理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着困境。

二、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影响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有“跟随谁一起生活”、“父母回家频率”、“和父母联系频率”、“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喜欢学习”、“平时喜欢参加课外活动”、“解决矛盾的方式”等方面,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如下:

(一)长期的家庭缺失。家庭结构上的不完整、情感沟通和亲子互动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会带来潜在的影响。抽样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低水平状态。自我意识低的儿童在挫折情境中很容易采用自我否定性的评价方式。

(二)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通过问卷发现,有71%的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居住,有18%的留守儿童跟姥姥姥爷居住,只有极少部分跟随叔叔阿姨居住,说明留守儿童的代管人是以隔代监管为主。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达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的需求,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关注不够,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谈心交心等交流很少,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三)学校教育重视不够。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缺乏与社会联席的主动性,大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大多忙于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对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不重视。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与监护人监管缺失之间出现了“真空”时段,事故就频繁发生。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由于假期留守儿童居住分散,且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祖父母监护为主,再加上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三、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建议

如何进一步缓解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成长发展中,获得必要的情感慰藉和及时的家教指导,已成为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齐参与的社会话题。随着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规划的出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路径已初现端倪。

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要正确处理好外出打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是家长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二是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三是加强与代管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从学校方面来说,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并及时更新。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详细档案,对监护环境差的学生进行不定期家访和定期辅导,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学习上更加有积极性。二是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设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亲情教育补偿,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联系制度,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以及提高与留守儿童之间互动能力。

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进程,给农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劳动力回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二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已经出台的《居住证暂行条例》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参考文献:

[1]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徐爱东.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1).

[3]张帆,刘琴,赵勇,孙敏红,王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

第2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民工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调查,我国留守儿童已达6100多万,并且在逐年增加[1]。本文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普遍。有关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自卑感比较普遍[2]。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与关爱,对外在世界缺乏安全感。此外,大部分儿童具有攀比心理。当看到同龄儿童与自己父母在一起,其乐融融时,他们会产生失落感。认为自身生活状况相对困难,父母抛弃自己外出打工只为了挣钱。与父母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敢与同学交流,产生自卑心理。

2.性格孤僻。由于自幼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虽然祖父母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这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如果长期处于无父母关爱的环境中,就逐渐不想与父母交流,也不会与别人分享自己情感世界,变得内向、孤僻。大量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强。在隔代监护中,祖父母一般年纪偏大,与留守儿童存在巨大“代沟”,易产生沟通问题,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

3.逆反心理严重。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在留守儿童中尤为突出。儿童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据有关学者研究,偶尔与孩子交流的父母占56.5%,从来不与孩子交流的父母却占15.4%[3]。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的机会,不能及时关注子女的成长,当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双方的关系淡漠,留守儿童不再采纳父母的建议,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4.厌学心理。据调查,近1/3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照看[4]。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对留守儿童过度溺爱。全国妇联2012年调查显示,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有的不重视孩子的成绩,忽视对其正确学习态度的培养。父母也没有时间监管孩子的学业,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处于“放羊”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没有可以交流学习的对象,会感觉孤独无助。有的留守儿童自律性比较差,学习疑难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压力增大,导致成绩下降,学习热情受到打击,从而使学习兴趣下降。长此以往,留守儿童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强化政府主导功能。(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政府应该开展专题立法研究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规定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应尽的义务,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提高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法律意识。对于娱乐性的场所,比如歌厅、网吧等,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同时,执法监督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管理,以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应有的作用。(2)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政府要合理调配公共财政资源,提高公共财政投入。学校方面,政府应该提高教育资源建设的资金。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发展寄宿制学校。生活方面,对于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对单亲家庭或辍学等有特殊情况的留守儿童,要给予特殊关爱与帮助。社会福利方面,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3)保证平等受教育权利。对于在城市上学的农村儿童,政府应该放宽限度,降低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给农村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以促进留守儿童到城市学校学习。同时,政府要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育管理方面,在资源合理分配的情况下,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加强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规范管理,强化制度。此外,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与改善教学环境相结合,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保障教学质量。

2.发挥学校教育功能。(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学校要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招聘教师时,学校可以通过特岗计划等方式,引进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此外,图书馆应增加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并建立心理教育网站,以便于教师自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以确保教师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2)健全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开设课程对于普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变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学校中,虽然不具备进行学科教学的条件,但可以通过集体教育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专题讲座等。此外,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爱。学校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平等、尊重、互助的理念,摘掉有色眼镜,平等公正地对待留守儿童。建立家访教育机制,鼓励教师关爱留守儿童,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关注情感需求,因人施教,及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留守儿童感觉到的家的温暖。体育课时,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锻炼儿童意志的活动,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能力。

3.重视家庭核心功能。(1)更新教育观念。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加强自我教育,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当赚取经济收入与照顾孩子不能兼顾时,应适当放弃经济利益,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金钱没有了,以后还可以赚,但对于孩子的培养是不可逆的。如果没有抓住教育孩子的关键期,以后花更多的金钱、精力也不能挽回。此外要客观评价孩子的能力,当学习成绩好时,不能认为孩子各个方面都好,以防产生骄傲心理;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孩子,帮助其树立自信健康成长。(2)强化家庭教育责任。父母要认识自身的教育责任,与孩子沟通时,不仅要了解学习情况,更要掌握孩子生活、成长等方面的情况,关注心理变化,重视并满足孩子精神和心理需求,给予家庭温暖。与学校沟通时,通过老师的观察,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信息。发现问题时,对症下药、及时补救,以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此外,提高公益活动参与度。在公益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父母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又为父母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帮助解决生活教育问题。因此,父母要多参加公益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3)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一定要自己先做到,这样可以提高父母的信服力。比如,不让孩子上网、玩游戏,父母自己也应该做到。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父母要严宽适度,既不能过分溺爱,又不能施暴管理孩子。引导孩子认识自身的错误,并主动改正,以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此外,父母要言而有信,并教育孩子信守诺言,答应的事情一定完成。当然,也不能随意许诺。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其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全面分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凝聚社会集体功能。(1)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教育体系。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比较缺乏。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应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健康辅导。通过提高农村教育条件,吸引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如大学生村官,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高,教育理念先进,有利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留守儿童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退休的干部、教师等人员,可为社区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重视社会组织力量。在发达国家中,有很多社会组织解决儿童存在的问题。然而,我国的社会组织却较少。社会组织不仅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可以帮助其父母,让他们掌握相关教育知识,以更好地管理儿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使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同时,媒体应加大社会组织的宣传力度,引起更多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关注并加入社会组织,加大帮扶力度。(3)鼓励志愿者帮扶。志愿者身体力行,应鼓励其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鼓励在校大学生。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在偏远山区或原籍所在地,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组织交流能力,还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作者:穆玉芳 何英姿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孙宏艳,赵霞.为留守儿童守住一片天———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N].光明日报,2015-06-19(5).

[2]胡林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99-201.

第3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引言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于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逾八成隔代或临时监护,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孤僻、厌恶、焦虑、忧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将可能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特征描述

(一)调查设计

据南京市有关部门做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南京市的留守儿童大约有10万多,主要集中在高淳县、六合区、溧水县、江宁区和浦口区这5个区县,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0%,部分农村地区达70%。相对于其他地区,南京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孩子的物质需求基本能够满足,但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问题。本次调查在南京市六合区选取了横梁镇、龙袍镇两个样本乡镇,随机抽取了8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8~16岁之间,班级覆盖二~八年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实际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样本特征描述

本次调查抽取了80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样本,其样本特征如下(如表1):①性别特征:调查的男性留守儿童相对较多,其中女生36名(占总人数45%),男生44名(占总人数55%)。②年级分布:班级覆盖二~八年级,小学生主要集中于四年级留守儿童的调查,初中生的调查对象分布则相对均衡。具体分布为二年级5名(占6.25%),三年级11名(占13.75%),四年级18名(占22.5%),五年级11名(占13.75%),六年级10名(占12.5%),七年级13名(占16.25%),八年级12名(占15%)。③年龄特征:被调查者的年龄从8岁到16岁,主要集中于9岁、10岁、12岁、14岁留守儿童的调查。样本总体被分为三个年龄层次,分别为8~10岁32人(占40%),11~14岁36人(45%),15~16岁12人(占15%)。

表1 留守儿童的性别与年级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对于儿童而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研究从自我评价、是否开心、是否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与见到陌生人的表现等方面调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情愉悦度较低,自卑心理较重

保持心情的基本愉悦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自信心的增加,从而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是很开心的。虽然孩童时期应该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但是调查中只有11.75%农村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一直比较开心,45%认为自己多数时间比较开心,却有27%认为自己多数时间不开心,更有16.25%认为自己一直不开心。而从自我评价方面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自我评价较低,多数比较没有主见,甚至没有自我肯定的信心。在调查中,仅有11.2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做得很棒、很好,而有70%认为自己做得一般,甚至有15%认为自己做得比很多人差,还有3.75%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成功。

(二)集体活动参与较低,人际交流能力较弱

集体活动是增强团体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将有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它将可以促进自我认识,促进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调查数据来看,非常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留守儿童占11.25%,比较喜欢的占25%,一般的占42.5%,不喜欢的占21.25%。由此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不高,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且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长期的督促,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显现的更为随意。据调查数据显示,见到陌生人时,仅有5%的留守儿童是感到新奇,而选择感到一般的占73.75%,选择讨厌的则有21.25%。

(三)心理需求满足度较低,心理不健康倾向较多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留守的现状,留守儿童也是有着自身的需求的,他们渴望与家人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在调查中,有17.50%的儿童认为自己时常被别人欺负,36.25%认为有时被欺负,20%认为很少被欺负,26.25%认为没有被欺负。而在被欺负的儿童中,有40%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他人的欺负,35.5%认为是因为自己胆小怕事,18%认为是因为别人挑衅,15%认为是其他原因。这显示出,留守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保护与关爱,但由于其心理需求无法实现,留守儿童将会对父母更加失望,甚至走向更大的误区,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相对缺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处于8~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帮助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增强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更多的孩子缺乏与父母适当的沟通与交流,使其性格更加孤僻。在调查的80名留守儿童中(如图1),仅有21名儿童固定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更多的是一个月内联系一次或者不固定的联系,而问及其希望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时,有83.75%的儿童希望每天或者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也有5%的儿童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表明儿童们希望与父母沟通,希望父母能帮助自己解除困难。但已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这样的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已逐渐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真切的情感经历,留守儿童形成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性格特征。

图1 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实际周期和期望周期比较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另外,在其仅有的交流中,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生活等物质需求,心理关注程度较低。调查显示(如图2),有63.75%的家长更多的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17.5%的家长更多的是交流吃穿住等日常生活,16.25%的家长谈及到身体健康方面,仅有2.5%的家长会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这说明了家长关心更多的是留守儿童的学习等其他情况,而非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使其性格不能健康发展,从而难以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道德品质,而在正常的情感道德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图2 父母与留守儿童联系时主要交流内容分布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二)留守儿童实际监护人对孩子心理关注度不够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集体,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最直接且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和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育化程度较低,农民缺乏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则更是缺少了父母的关心。在所有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打工情况如下:只有父亲在外打工的占42.5%,只有母亲在外打工的占12.5%,父母亲都在外打工的占45%,其中还有5%的离婚率。父母外出打工的连续时间也是清晰可见的。23.75%的父母为1~3个月,35%为3~6个月,36.25%为半年至一年,而5%为一年以上。这样的外出打工现状,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缺失,且暂时无法改变。而农村家庭的离婚情况也将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那么,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期间,其临时监护就尤为重要。然而据调查数据显示,56.25%的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2.5%与母亲一起生活,13.75%与亲戚一起生活,3.75%与其他人一起生活,还有2.5%自己生活。由此显示出,其临时监护人的重要性,他们关系到儿童整个成长状况优良程度。然而这些临时监护人也有着本身的局限性,对于年纪较大的(外)祖父母们,他们普遍自身科学知识匮乏,仅能用传统的观念培养自己子孙,且忽视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导致其价值观的偏离。与此同时,部分不完全留守的儿童中,多数也只是母亲留守,而在农村地区女性在家庭中的威望普遍不高,且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据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农村家庭中父亲的文化程度相对于母亲来说略高,总体文化程度集中于初中阶段。因此,儿童一般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有时甚至会与其发生口角和摩擦,母亲的管教作用几乎难以得到发挥。对于那些与亲戚或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也多数只能得到物质生活上的照顾,心理问题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那些自己生活的儿童,更是缺乏各方面关心与照顾,其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表2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三)心理教育缺乏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而在心理教育这一方面农村教育略显匮乏,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不够,也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据调查显示,仅有6.25%的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有心理健康课,而在仅调查到的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学生中,仅有1人喜欢,1人一般,3人不喜欢。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缺乏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说明其教育方法、教育程度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农村家庭中,儿童的父母多数在外打工,学生的教育问题(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学校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关心与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心理变化和突发状况,是学校特别需要关注的点,但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学校不能与其取得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使得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所无法避免的障碍。

(四)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错误引导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工业发展相对较快,而农业发展滞后,致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上经济条件的各种限制,使得农村父母不得不把子女留置家中,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另外,由于社会教育制度还没有完善,社会上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良少年,他们是一些不良风气的携带者,整日不做实事,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管教,缺乏及时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引诱,沾染不良习性,从而带来价值观念偏差,最终误入歧途,产生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各种媒体的有效管理,传播出不适宜儿童了解的信息(如:虐待儿童、城乡歧视等),致使众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心理,使其更加孤僻、自卑;互联网的不正确传播与引导,也使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逃学、辍学等不良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整天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

(一)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父母的言行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打工在外的父母更需要与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较为畅通的联系与沟通,多关注其生活细节、情感变化,完善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临时监护人,也要多关心小孩,避免粗暴式与自由式教育,保持与其父母的密切沟通,将其情况告知其父母,帮助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而对于整个家庭,父母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婚姻负责,保持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学校应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首先,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必要环节。其次,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这有利于强化其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再则,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了解其想法与困难,帮助其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三)社会应更多关心与引导留守儿童

农民外出打工是目前无法改变的现状,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作为社会人,应当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地弥补其家庭教育的不足,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下转171页)(上接50页)习环境。除此以外,还应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发挥舆论作用,杜绝不良思想及行为的传播,呼吁更多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

(四)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

心理疾病是21世纪的常见病,需要更多关注。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的帮助。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发挥媒体作用,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让农村人民了解心理健康疾病的严重性,从而使他们开始重视其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于政策实施,应该设定明文规定,让有关部门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同时针对此项目设立专门部门进行负责,并对每个留守儿童资料进行存档,确保每项政策具体实施到每家每户,保证工作的有效、透明。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2010-10-20.

[2]江苏新闻.南京留守儿童调查 留守孩子成长过程危机重重[N].金陵晚报,,2007-6-28.

[3]南京新闻.在农村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组图)[N].南京日报,,2011-1-19.

[4]邓承杰.从农村离婚案谈留守妇女婚姻状况[]. http:///html/article/201008/20/424410.shtml,2010-10-20.

第4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就诊延迟;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factors of affecting ADHD children to visit dela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fi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HD patients to see a doctor in a delayed time.Methods Pediatric patients (n=68) from the outpatient of Beijing Anding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research''who all met the criteria of the ADHD according to the DSM-Ⅳ''the family and environment scale(FES-CV)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arents of the patients with ADHD.Results Sixty-one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to this investigation.All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multielement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at were typing(Beta=-0.449)''attaining knowledge(Beta=0.369) and father’s culture level(Beta=-0.268) had significance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re are 3 factors can affect the patients to get medical service''which according to high to low order is (1)the attention-deficit type;(2)lacking of child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of parents;(3)low education of father.We should enhance the psycho education and advocate aiming at above mentioned problem.

[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child;visit delay; factor analysis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1]。目前已公认儿童ADHD可随年龄发展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也是成人主要精神障碍之一,并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社会问题,导致学业、工作、婚姻、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功能损害。ADHD通常于7岁前起病[2],而临床中患儿就诊年龄在9~11岁居多。就诊年龄明显延迟于起病年龄,造成治疗延误。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ADHD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但对延迟就诊因素方面的文献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影响ADHD患儿就诊延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尽量减少延迟就诊现象,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门诊的ADHD患儿,取样时间为2004年3~7月。

1.1.2 入组标准 (1)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2)病程≥1年;(3)排除抽动秽语综合征伴随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排除其他功能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碍;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碍;排除目前患有严重躯体疾病。

1.2 一般资料 共调查病例68例,其中有7例患儿家属对调查不合作或未完成调查(10.3%);最终接受并完成调查病例61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发病年龄为2~7岁,平均(4.2±1.35)岁;就诊年龄为5~15岁,平均(8.67±2.04)岁。就诊延迟时间为1~10年,平均(4.48±2.23)年。

得知就诊途径消息来源:报纸宣传24例,杂志宣传3例,电视宣传6例,广播宣传1例,网上宣传1例,学校建议19例,亲朋好友建议7例;其中,媒体宣传占57.3%''亲友建议占11.5%,学校建议占31.2%。家长所欢迎的儿童心理卫生宣教的方式为医院社会宣教16例,学校宣教27例,电视宣教7例,报纸宣教8例,科普书籍1例,网络宣教2例;其中,媒体宣传占29.5%''学校宣传占44.3%''医院讲座占26.2%。家长认为有益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宣传形式为个人或集体心理咨询辅导20例,学校普查23例,学校科普宣传11例,电视4例,报纸2例,杂志1例;其中,建议心理咨询辅导占32.8%''学校普查占37.7%''学校科普宣传占18%''媒体宣传占11.5%。

家长关心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项目中,关心儿童人格趋向或气质的16例,关心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防治30例,关心心理障碍诊治知识7例,关心情绪行为问题的8例;其中,有意了解儿童人格趋向或气质的占26.2%,希望了解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防治的占49.2%,需要了解情绪、行为等心理障碍知识的占24.6%。

对健康概念理解准确的有25例(40.9%),不准确的有36例(59.1%)。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者8例(13.1%),未接触者53例(86.9%)。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设计 (1)调查时间和方式:对2004年3~7月的ADHD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2)所有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家庭环境资料、就诊情况资料等,均来自门诊就诊的ADHD患儿家长的无记名填写记录。(3)诊断及评价工具:①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②使用工具:家庭环境量表(FES-CV)。自编简明就诊因素问卷。

1.3.2 统计学方法 资料及时整理,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来就诊时间的差异。其中,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与接触过心理卫生知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不认为患儿有心理问题的与认为患儿有心理问题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自认患儿健康与家长认为患儿不健康的家庭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就诊于综合医院儿科与初次就诊于儿童精神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卫生宣教形式项和有益心理健康形式项中媒体与学校宣传比较,患儿延迟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待患儿态度一致性、批评形式一致性、情感的一致性、家长对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情绪反应项以及反应的一致性、家长对患儿心理障碍治疗态度项、是否与老师交流项、是否认为被歧视项、是否忽略其他表现项、有心理问题是否就医项、是否就诊安定医院项的比较中,患儿延迟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以上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来就诊时间的差异。其中,不同分型的个性之间延迟就诊时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见表1。其余所有分类资料(包括:得知就诊途径项、感兴趣的心理知识项、健康概念项、家长对待患儿态度项、批评患儿形式项、对患儿情感投入项、家长对患儿心理障碍的态度一致性项、家庭结构项、批评话题内容项、批评语气项、经济收入项、居住环境项、父亲职业项、母亲职业项)的延迟就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双变量相关分析 对问卷的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检验出对延迟就诊时间存在线型相关的因素。其中,父亲文化Spearman相关系数rs=-0.302,P=0.018;亲密度Spearman相关系数rs=-0.331,P=0.009;知识性Spearman相关系数rs=-0.310,P=0.015;控制性Spearman相关系数rs=0.305,P=0.017。

2.3 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来就诊时间的相关因素 将所有具有显著性意义及相关性的项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出对延迟就诊时间存在线型回归关系的因素。其中,方程内选入3个变量:资料的确定系数修正R2值为0.472,对方程检验F=16.95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标准回归系数(Beta)可见,3个自变量对延迟就诊时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分型(X1)、接触知识(X2)、父亲文化(X3)。回归方程为:y=4.760-1.293X1+2.423X2-0.627X3。对方程内变量单独检验,自变量分型、接触知识、父亲文化对因变量延迟就诊时间有显著性影响,P值分别为0.000,0.000,0.009,见表2。 表1 不同分型均数的多重比较

表2 回归分析

3 讨论

ADHD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3],其预后并不乐观。患儿发病年龄多在3岁左右,就诊年龄多数为7~10岁。所以ADHD患儿存在就诊不及时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68例调查病例中有7例患儿家属对调查不合作而失访,占10.3%,说明有的患儿家长对就诊、儿童心理卫生和家庭环境问题关心程度不足。患儿发病年龄为2~7岁,平均(4.2±1.35)岁;就诊年龄为5~15岁,平均(8.67±2.04)岁;就诊延迟时间为1~10年,平均(4.48±2.23)年。由此可见,延迟就诊的情况有待于探讨。

本研究显示出不同分型对前来就诊时间的影响最大。而各分型之间来就诊时间差异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考虑Ⅰ型为注意缺陷型,其表现不易被家长所发现或并不认为是病态,因此患儿就诊延误。而Ⅱ型为多动冲动型,该型的表现易被家长发现而较早就诊。

家长是否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是第二位的影响因素。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家庭中的患儿就诊时间明显延迟于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庭(P<0.01)。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只看重学习成绩,误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而不注意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发育的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于初露端倪的心理问题家长未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学习好可以取代一切,导致智商较高的患儿因学习成绩尚可而延误就诊。有些家长则认为ADHD患儿的某些表现只是孩子有坏习惯、淘气贪玩,或认为某些表现在孩子长大后可以自愈,而未能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到治疗日程上,以致患儿就诊时间的延迟。

父亲文化程度是第三位的影响因素。虽然家庭亲密度、家庭知识性和家庭控制性未列入回归方程中,但考虑家庭亲密度、家庭知识性和家庭控制性与父亲文化程度有相互作用,故前三者可通过父亲文化程度因素起作用。由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父亲的在家庭中的控制性较强,导致父亲的文化水准在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会影响家庭的知识性。因为知识程度低,不讲求生活质量而致使家庭亲密度也较低。可见,由低文化程度父亲控制的低亲密度家庭往往延迟就诊。这推测与家长缺少相关知识、忽略患儿的表现、讳疾忌医等情况有关,但具体原因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研究。

Thomas指出,较早地使用中枢兴奋剂可缓解ADHD的症状,提高ADHD的认知功能,改善ADHD的行为问题,并在ADHD患儿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社会关系上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如:服药后负性和攻击减少;同伴的接纳度提高;对儿童产生正性的影响等)[4]。Wilens也指出,如长期合理治疗,到成人时一般预后是好的,预后不好者占治疗组的1/5以下。一般有合并症者预后较差,所以加强干预和治疗该亚组是很有必要的。ADHD导致学校、社会、职业功能受损,且常有共病,包括吸烟、物质滥用。ADHD患儿一生都伴随功能减低和共病,大量证据都表明长期和短期治疗的重要性,而且长期治疗可以减少ADHD个人各种功能的减低。可见,如果患儿及时就诊接受治疗,预后就可能比较良好。因此,针对影响延迟就诊的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ADHD患儿就诊的情况。

注意缺陷型最不易被家长发现,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和低文化程度父亲易造成就诊时间延迟较长的情况发生。从这些因素中可见,面向家长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科普宣教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父亲的宣传教育应属重中之重。

本研究提示,对健康概念理解不准确的有59.1%。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者86.9%。ADHD患儿家长认为有益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宣传形式为学校普查占37.7%''心理咨询辅导占32.8%''学校科普宣传占18%''媒体宣传占11.5%。可见,在学校中进行普查和科普教育以及媒体科普宣传应为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和社会媒体角度出发,对家长,尤其是担任父亲角色的男性,并对教师加强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宣传的力度,增强家长、教师识别患儿患病信号的能力,提高患儿就诊率,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

中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其中,4.31%~5.83%的儿童有ADHD。在2004年国务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中,强调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是重点工作目标之一。因此,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加强预防,提高就诊意识是儿童精神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徐通''苏渊''俞丽萍''等.父母对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患儿就诊的心态分析.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6(1):35-36.

2 沈渔?.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5-581.

第5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现状 ;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弱势群体,这些儿童由于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的不同,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别的关爱,学校方面也要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特别的重视,这样才能促进这部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

1. 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据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自卑心理较严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导致了他们自卑心理的形成。自卑心理的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为自卑心理作为一种负面情绪会一直伴随儿童的成长,他们会感到非常孤独,在内心会产生对同学和朋友的抵触,甚至对社会和国家的一些做法产生抵触情绪,是大大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2. 性格孤僻,行为怪异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必要的心理沟通和语言的交流,缺少倾述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困惑和冲突也得不到有效地发泄,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其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胆小懦弱的性格。另一方面,由于在家照顾孩子的都是老人或者亲戚,对孩子缺乏必要的管教,往往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到责任了,忽视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脾气暴躁、冲动等性格,常常惹是生非,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留守儿童年纪很小就出来务工的原因,更有甚至,受社会上一些不良人员的教唆,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一时期的儿童是心理和生理都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其情感需要宣泄的时期,他们需要倾诉的对象和能帮助他们解决内心困惑的人,而往往照看他们的监护人不具有这个能力,也就造成了其心理的闭塞,不良情绪的产生甚至不良性格的养成。

3. 逆反心理严重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儿童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如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会对儿童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坏的影响。留守儿童普遍逆反心理较强,由于缺乏父母必要的关爱和保护,他们时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对人与人间的关系更是不信任,这种情绪严重影响了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有时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是遭到社会和他人的厌恶的,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

虽然有些事过去很久,但仍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马加爵事件早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他那一句“囚衣是我目前为止穿过最好的衣服”不知道让多少人落泪,但眼泪的背后人们真正的思考了吗?这仅仅是一个马加爵事件吗?还是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的问题?这是发人深省的,是值得社会和政府关注的。

留守儿童的往往表面上看来比一般的同龄人要独立,要坚强,但其内心往往比一般的孩子更加脆弱。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较大,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很容易受到伤害,从而加重其逆反心理和仇视心理。因此,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的相应心理教育措施

1.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关键就是长期和父母的分离,如能使这部分儿童和父母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校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让班主任掌握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定期电话家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解家长和学生之间因为分隔两地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孤单,也可以加强家长和教师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以学校为主导,开展针对留守儿童专题教育

作为新时期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也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步发展。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更要注重的是其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要完善健康教育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帮助这部分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心理状态。

教师是学校构成主体,因此,学校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体贴,给予家长般的感情,使学生感到温暖,感到心理上有所寄托。

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题教育,使留守儿童懂得他们不是异类,他们的父母出外务工赚钱,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作为子女,他们应该感到骄傲,并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通过这种教育,可以消除这部分学生心理上落差,从而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3. 树立榜样,以榜样带动整体

目前,本校的留守儿童大约有百分之四十多,在这些留守儿童中,不乏有一些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向这类学生学习的讲座,树立典型,发挥辐射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其他留守儿童形成乐观健康的心理,从而促进整个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在关注,但针对目前的教育情况,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真正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城乡彻底的公平,使“留守儿童”这个词汇永远消失在我们的社会中。

参考文献:

[1] 叶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心理健康教育,2008.

[2] 陈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

[3] 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第6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之一。有观点认为,留守儿童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就的产物,因为“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村孩子进入城市要面临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福利障碍。为了减轻负担,父母不得不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委托他人照看。这种照看是一种单纯的生活上的照料,谈不上辅助孩子教育和身心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也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却一时难以彻底破除的社会难题之一。2015年6月9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的4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这一悲剧的发生迅速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再次集中关注。事实上,这次自杀事件的发生已经不是首例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通过互联网搜索“留守儿童”这一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早已有留守儿童的悲剧见诸报端。如早在2008年,安徽一名12岁的留守儿童因父母经常外出务工而上吊自杀;2012年11月,同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的5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2014年1月,安徽省一名9岁留守儿童在自家厕所自缢身亡,同年,湖北省13岁的留守少女在家中割腕自杀未遂,等等。关于留守儿童的惨痛事件频频发生,仅2015年上半年就发生多起,有坠楼的、有溺水的、有被的。这些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社会早已承受不起,但为什么又总在发生并有恶化之势?难道是因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留守儿童悲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关爱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进而酿成悲剧。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虽非一朝一夕所能及,但并非无能为力。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其消极影响,进而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缓解之道。强调社会应该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关爱、呵护留守儿童,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杜绝悲剧的再发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在我国,留守儿童的规模应用庞大来形容。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①另据国家卫计委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老人接近1/4,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贵州省地处祖国大西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欠发达态势,人口基数大,外出务工人员规模也大,留守儿童问题突出。2014年,由贵州省社科院的《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贵州省在校中小学生为65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约为240万人,在校生留守儿童为98万人,学龄前留守儿童约150万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0%(详见表1)。②一系列的数据均反映出贵州省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峻。留守儿

童问题的严峻性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反映,更多的问题是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学习、生活、精神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各项问题之首。曾有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相对于同龄的非留守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并且容易产生消极影响,这种影响轻则在性格上叛逆或孤僻,重则造成人生悲剧。

(一)性格孤僻且叛逆

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使他们的童年生活里缺少最重要的“营养”补充,导致成长环境“营养不良”。尽管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的照顾,但由于代际原因,这些亲人的关爱始终替代不了父母的关爱。相关研究表明:43.8%的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情感交流,37%的留守儿童表示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③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不喜欢说话,也不爱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形成内向的性格。同时,由于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他们不愿意接受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亲人的管教,逐渐产生叛逆心理,常常因小事而容易暴跳如雷,和他人顶撞,即使是无理的也要闹一闹,甚至是唯吾独尊。这些行为习惯或性格的形成,不利于留守儿童长大后快速、顺利融入社会。在讲求团队合作精神的当今社会,这部分性格孤僻而叛逆的人将与社会格格不入,个人价值或人生目标难以实现,长期的压抑情绪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社会的仇恨心理,这种心理一旦爆发将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严重的危害。

(二)自卑心理明显

自卑心理是大部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本来在机会上就与城市同龄儿童存在差异,长期与父母的聚少离多容易导致孩子内心封闭,缺乏自信。在别人谈论爸爸妈妈或爸爸妈妈接送其他小朋友上下学、逛街购物的时候,这些留守儿童会在第一时间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自己是不是被遗弃等想法。同时,由于代际原因,现有监护人无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辅导或满足不了学习需要,他们除了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外,无法对孩子的其他需求进行满足。此外,在学校召开运动会或家长会的时候,这些留守儿童也会因为自己的父母不能到场而忧心忡忡,更加封闭。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心或自卑心理强烈是长期缺乏和谐亲子关系的结果,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极不利于还在今后的全面发展,可谓是在起跑线上输给了同龄人。

(三)思想道德状况堪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然而,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与孩子处于分离状态,父母除了能够在物质方面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外,在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微忽甚微,更谈不上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培育孩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中,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只要孩子不淘气,每天多给点零花钱也愿意。事实上,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想法苦了或害了孩子。孩子一旦手里有充裕的钱,他就能做很多学习外的事情,养成不好的习惯,最常见的就是抽烟和上网。实践证明: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监管,部分留守儿童容易做出偷盗、打架斗殴、上网、吸烟等不良举动,严重者还会拉帮结派,危害他人。这些表现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负面影响如不加以制止,将会直接影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即使父母期望再大,也难以如愿。

(四)对学习产生排斥

父母外出打工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优裕的家庭环境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将孩子留在农村而选择进城务工。但是,由于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父母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教,而孩子的现有监护人又由于年长或忙于农活而不能承担起所监护对象的教育职能。这样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几乎是完全自由无约束的。童年时代玩的天性,加上弱小的自制能力,留守儿童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认识。于是乎,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偶尔还会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情况,课后作业无法完成,严重者还会出现逃课、逃学现象,最终对学习产生排斥,出现厌学心理,失去上进心,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曾有一项针对贵州、重庆、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的调研显示:43.8%的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49.4%经常没完成作业。④可见,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好坏与父母外出务工所产生的长期分离有很大的直接性关系。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由贫困而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个庞大群体身上承受着的痛苦,正由一次次的悲剧传递给社会。尽管学界、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早已关注留守儿童现象并努力改变这个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但时至今日,所有的工作似乎都没有阻止留守儿童群体悲剧的发生。在未来,如何缓解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一)家庭方面

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亲情的哺育,父母选择外出务工一定要因时、因势、因地进行,即根据家庭生活条件和孩子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最近务工。一方面,如果家庭生活条件已能自给,那么可留下一方在家照顾、教育孩子,切不可因想外出感受繁华的现代都市生活而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另一方面,如家庭条件确实艰苦,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外出务工,那么,对于留守在家的子女,父母至少需要做到“三个保证”。第一,保证每天晚上给孩子通电话或视频聊天,询问孩子学习情况,鼓励孩子认真学习,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能够像非留守孩子一样用心学习,正常成长。暑假时还应该将子女接到工作地近距离进行亲情培养和沟通;第二,保证三天以内给现有监护人通电话,询问子女的学生生活情况,对存在的困难要及时协调监护人进行解决;第三,保证一个星期给学校班主任老师通电话,实时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家庭环境最重要,而父母的陪伴则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

(二)学校方面

学校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担负着直接的重要责任。因此,为适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学校需要进行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积极的和向上的价值观;第二,完善教师专业结构,实时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弥补现有教师专业结构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第三,通过开展团队游戏、感恩教育、道德教堂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团结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陶冶道德情操;第四,加强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家访力度和频率,建立留守儿童教育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环境。

(三)政府方面

政府职能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后勤保障功能,政府需要多举措做好后勤保障部长的职能。第一,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乡镇政府需要根据上一级职能部门颁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辖区内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并负责落实和监督。第二,县级以上政府预算专项财政资金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完善的学校生活环境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学校关怀,培养留守儿童自理能力、群体意识及团队精神,学会感恩;第三,联合教育、妇联、民政等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全面、详细排查,对留守儿童个人及家庭信息登记造册,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便于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第四,加强学校周边的环境整治和监管,依法取缔有碍学生学习的网吧、酒吧、游戏厅等场所,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社会空间。第五,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法制保障体系,依法对侵害留守儿童的行为进行惩罚,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权益。

(四)社会方面

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例如,作为企业,应该让常规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可以允许留守儿童父母定期带薪返乡看望子女,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免费组织留守儿童进城、进厂见父母,等等;作为街坊邻居,应该主动关心留守儿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情;作为村委会,要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台账制度全面把握留守儿童个人及家庭情况,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制度,不定期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在政策上给予照顾。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街坊邻居、村委会等组织的加入将会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3年5月10日。

②贵州省社科院.《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月27日。

第7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全市幅员面积4065平方公里,辖12镇41乡,373个村,其中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万源市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市,自然条件差,然而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依靠自然条件,所以农民的增收很困难。一些人为了摆脱贫苦,不得不远离家园,去经济较发达地区寻找增收的路子。于是大量儿童没有父母亲的照顾,在家独立求学,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个概念。在这个求学的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就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关键性或者主导性的作用。但是学校教育鞭长莫及,难免会存在漏洞,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存在缺失,这不仅给学生本身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还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

本文旨在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特点、成因和对策提出探讨,以供教学管理之用。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

(一)心理缺陷

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就把孩子托管给了爷爷奶奶,所以许多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精神和物质都得不到满足。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在心理上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情绪、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逆反;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在学习上就会失去方向和信心,这也容易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在遭遇挫折后时有轻生的念头。

调查结果显示很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活动,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即便是与教师交往也显得生疏,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抱怀疑态度。

(二) 行为缺陷

在留守儿童中,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但是极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都不容乐观。出现了早恋、上网、逃课、打架等不良恶习,甚至出现了许多学生一边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挥霍,一边在心理上又深深自责。如果任由这种心理发展下去,这些儿童的心理和性格将会出现扭曲,人格将会错位。

而且,由于留守儿童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存在很多的缺陷,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会过于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评价,过于在乎自己的尊严等,这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长时间淤积于心,就会使他们表现出容易冲动、行为粗暴、爱挑衅、敌对、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等的心理和行为。近段时间的调查表明,许多留守儿童在与人发生矛盾时,容易自残或者用刀伤人。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关怀的缺失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对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爱母爱,缺少与父母的交流,使得留守儿童们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学生是行不通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一辈人对孩子的管理往往是有心无力,只能放任自流。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老一辈人的言语大多持有抵触情绪。因此,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二)学校管理的缺位

学校作为教育管理机构,对孩子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素质教育疏于形式,重智育,轻心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还有就是学校注重平时学生的教育管理,在周末留守学生就会出现管理真空,这时就会出现留守儿童做一些违纪违法的行为。

(三)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留守儿童问题的很大原因在于学生的内在因素。“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怎样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既明确职责分工,又加强协调配合。这样才能切实的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

从社会角度而言

首先,政府要提高认识,要意识到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意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才能让农民安心生活在农村,承担起培养孩子的义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的情感依托,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显然比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更能够健康地成长。

其次,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收入。如果务工农民的经济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他们就会拿出一部分钱来,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生活和学习。

第三,给务工农民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政府的关注和政策干预可以为打工者子女教育提供制度上的空间和保障。通过设立农民工子弟校,减免农民工子女学习费用,改变考试制度等多种措施为农民工孩子读书提高条件。

从家庭层面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

从学校层面分析

家长和孩子最信任的教育场所就是学校。一个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个心理教师或者班主任能解决的,因此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势在必行。教师若能自觉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一定能增加留守儿童的倾诉渠道,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偏差。老师主动靠拢留守儿童,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这样他们的心扉就会打开,教育才会奏效。

学校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开展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漫画、歌咏比赛、心理趣图展览、书画展览……提供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第8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儿童保健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研究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智力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家庭的重要性

幼儿生存和生长的基本环境是家庭,家庭是幼儿生存和发展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幼儿提供生存和生长条件的主要是父母,亲-子关系成为构成幼儿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幼儿成长的关键因素[1]。父母的养育态度和行为是家庭中最主要和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父母是养育儿童最重要的实施者,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最早、最亲、最密、最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育儿态度和育儿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影响至深。国外文献报道,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的养育行为如拒绝、过度保护增多而情感温暖减少显著相关[4,5]。因此,从婴幼儿时期就让父母学习科学合理的养育方式,培养正确的养育行为,不仅可以增加父母对儿童疾病的预防,也促进了儿童健康心理行为的发展。在我国传统的儿童保健模式中,保健人员是唯一的实施者,父母家长只是一个被动配合的角色,并不能发挥主动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只能在防病治病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确实这个模式对中国儿童的身体健康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然而,儿童绝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父母,父母-特别是母亲采用怎样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0~3岁儿童心理发育特别迅速,从不会站立到独立行走,从不会说话到能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识世界,这些变化都是质的改变。因此,这段时间给予适宜的环境刺激和父母正确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2母亲的影响

由于母亲在生育、哺乳等方面的天然条件决定了母亲比父亲在幼儿生长和发展中担负更大的责任。母亲作为幼儿的主要抚养者,其对婴幼儿的影响是最巨大的。出生后断脐使新生儿与母体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但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仍需要家长科学合理的抚养和教育,才能使其天赋的各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3]。事实上,对达到儿童身心最优发展,尤其在幼儿时期和幼儿早期,母亲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黄东明等人研究把母亲作为一个主要实施者加入到婴幼儿的保健中,使儿童保健人员-母亲-婴幼儿-儿童保健人员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体,不仅使保健措施通过母亲这个载体从医院延伸到家庭,而且让母亲掌握了正确的育儿知识,直接参与了孩子的保健,大大提高了父母的保健意识。研究显示,让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以后,孩子接受认知刺激量和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更加能够主动给孩子讲图画书上的故事,带孩子到动物园和公园,以及参加各类的培训班。丰富的教育环境刺激促进了脑部复杂神经网络结构的建立,以及智力的发展。另外他通过对母亲育儿行为的干预发现,实验组的母亲更能够用鼓励的方法教育孩子,例如从月子里就不会把幼儿捆的很紧,更能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并且善于用表扬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习,对孩子的犯错采用较为宽容的态度进行处理。婴幼儿期是身心发展最快速的时候,具有巨大潜能,在婴幼儿期给予正确的培植和开发,更能促使孩子的智能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作出卓越成就[6]。

以父母为中心的干预即直接与父母接触,通过改变父母的育儿行为,提高父母的育儿技能,改善家庭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刺激,达到最终改善儿童发育水平的目的,同时母亲从干预活动中也有所收获。由于以父母为中心的干预对父母育儿行为有较多的影响,因此更适合3岁以下的婴幼儿[7]。研究表明强调了母婴交流的重要性,也取得了显著效果。结果表明,在日常儿童保健中,特别是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方面,让母亲参加进来,在婴幼儿的保健中担当更积极的角色,这样可以有效促进母婴之间的交流,让母亲更多的了解孩子,从而促进母婴的感情交流。情绪和情感表达是人类心理体验的一个核心元素。从出生开始,它们就是幼儿活动和调节的一个主要特征。儿童期望通过养育者的情绪反应和情绪暗示,给他们提供理解周围所发生事情的信息。幼儿和儿童会敏锐地捕抓他们从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暗示,并使自己与之协调。他们对于冷漠的信号尤其敏感。响应迅速、敏感的父母能激起孩子的信赖感,与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反之,感觉迟钝或者疏远的父母会培育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严重影响孩子将来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调整[2]。

然而,有研究表明,母亲的文化程度与母亲对儿童的拒绝、否定倾向得分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即母亲文化程度越高,负性情感教育越多,其原因是①母亲对子女的要求提高了;②经济条件可能更好了,子女容易形成依赖心理,与父母的希望相矛盾[8]。

3父亲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父亲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关注。虽然与幼儿在一起的时间大约只占母亲的1/3,然而父亲在幼儿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父亲是幼儿重要的游戏伙伴;②父亲是诱导幼儿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③父亲与幼儿的共同活动和游戏对于幼儿认知、社会性和个性特征发展起重要作用;④父亲与母亲二者之间的角色和行为的差别,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均起同样重要的作用;⑤此外,父亲还会通过母亲为中介影响着母-婴关系。因此,让父亲更多的参与孩子的养育,不仅减轻了母亲的家庭压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9]。

4环境的影响

重视环境在儿童健康中的作用这里所指的环境是广义的,用生态学观点看待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如环境毒物包括多种有毒物质对儿童发育的危害,生存环境与脑发育关键期及脑功能间的关系,后天环境和经历在促进幼儿内隐学习的作用等[10].学校的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幼儿园教育要求要符合幼儿实际。对孩子使用批评要恰当,批评之后要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还应注意帮助那些内向的、具有自卑感的孩子摆脱否定情绪,重新建立自信,学会情绪表达。总之,在培养幼儿良好情绪时,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生理因素、性格、情绪表现和言行举止等特点进行个别的教育指导,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如在角色游戏中适当设置一些障碍,让孩子明白生活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不能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情绪低落。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教师适时的鼓励和支持就非常必要和关键,它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关心、爱心和期待。引导幼儿学会初步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理解他人情绪、情感在人际交往中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学会去了解他人的感受,使幼儿能从他人的语言、声音、眼神和手势等体态语中体会到欢乐与不安、痛苦与幸福,使幼儿具有初步的情绪识别能力,从而懂得如何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3]。

要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给孩子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必要的活动时间。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如设宣传栏,板报定期更换内容,让家长随时能了解儿保知识。设立专门儿童休闲、娱乐室:休闲室内放置有电视,VCD定时播放儿童保健知识。休闲室内放置健康教育资料,儿童、家长可阅览健康教育资料,增加儿童、家长保健知识。

5重视心理行为

我国真正开始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的研究虽然仅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非常迅速。儿童心理保健的任务是以优生为基础,优育为手段,促使社会和家庭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满足必要的物质和情感需要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的社会行为,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及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还应重视高危少年儿童的监护,对情绪和行为障碍患儿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但目前要把心理保健作为我国儿童保健的常规任务还需要从人员培训、知识普及、心理疾病防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加强努力。根据神经心理学原理提出儿童心理发育关键期在6岁以前,重视发育敏感期的存在有利于心理发育的促进[11]。

因此,如何让家庭教育走出误区,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目前儿童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时有必要探讨一种更加适宜的儿童保健模式以充分发挥母亲、父亲及各种环境在促进儿童早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5-95.

[2]孟宪璋,译.儿童异常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35-57.

[3]刘湘云.现代育儿新理念[M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1):36-37.

[4]XiaGQianM1Therelationshipofparentingstyletoself–reportedmentalhealthamongtwosubculturesofChinese1JAdolesc,2001,24(2):251.

[5][6]陶国泰.婴儿期使心理发展和早出人才的关键[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8.

[7]郝波.儿童早期心理干预[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5):233.

[8]黄永兰,仇凤琴.父母文化程度与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5):311.

[9]黄东明.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640-642.

第9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心理健康尤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标准、种类、影响因素以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策略等方面研究的综述,力图把握当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ArthurS.Reber在其编著的心理学词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或称心理保健),一般用来指明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在良好的调节和适应中起作用的,而不只是精神上没有疾病就行。”〔2〕ArthurS.Reber主要强调了行为和情绪的调节和适应性在心理健康上的重要作用。

郑日昌、陈永胜等总结了心理健康的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弗洛伊德学派大多持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把这种对心理健康的消极理解称为“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另一种是指心理状态稳定,具有抵御挫折、迎接挑战、适应环境的良好人格素质,使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持这种观点。这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理解,也可简要地概括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3〕

关于心理健康还有其他几种理解。〔4〕心理学家卡兹那切夫等人主张从身心功能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们提出,心理健康既是个体保持和发展生理和心理功能的过程,也是个体持久地保持劳动和社会积极性的条件。

社会学家波姆(W.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临床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心理正常范畴内的一对概念,而心理正常又与心理不正常相对,所谓不正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有鉴于此,并根据以上几种对心理健康的描述,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精神病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与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5〕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3.意志健康。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4.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5.人际关系的适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6.反应适度。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笔者试图通过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相比较来归纳出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特点。北京友谊医院宣教科提出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为:(1)智力发育正常(IQ大于70)。(2)情绪稳定而愉快。(3)意志力强。(4)行动协调,反应适度。(5)有良好的人际关系。(6)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6〕从幼儿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来看,两者的衡量标准基本一致,但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1.适度性。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发展性。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及其原因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有的问题和障碍。〔7〕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日益严重,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杜代章(1995)总结出目前我国幼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儿童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厌学等。这些问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严重地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发挥,阻碍着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DavidGilliland等人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影响(包括气质)、家庭因素(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婚姻不和、教养态度不一致)和环境因素(住房和经济不利)等。〔8〕通过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母亲怀孕时抽烟酗酒等。如儿童多动症、神经功能障碍等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

2.心理因素,包括气质和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等。如自卑和过分敏感等性格和情绪问题通常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等。大多数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以及学习上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心理品质以及家庭的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对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更多的是对父母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种家庭干预。可见,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四、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研究(Garmezy,1985;Rutter,1989,1990)显示,有三个关键因素可以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社会性和自主性;其次,家庭成员要温和,教养态度要一致;最后,要有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9〕幼儿的社会依赖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差,因此要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以及社会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很大,教养态度粗暴或不一致都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成员的教养态度不仅要温和,更要一致。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此外,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还应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园要建设良好的幼儿园班集体,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与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几个方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有行为矫正、游戏矫治、家庭治疗、动物辅助治疗等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1.行为矫正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学习原理,运用奖罚方法去改变或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幼儿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这一方法在幼儿的补偿性教育中已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相关研究均表明行为矫正法有良好的效果。〔10〕

2.游戏矫治法。游戏矫治法是指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获得情绪上的放松,最终认识自我,并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控制自我。其中,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则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而引起的问题较为有效。高峻岭总结出游戏治疗对幼儿的各种环境适应不良、攻击和反抗行为、焦虑或恐惧、情感调整障碍、自我意识异常、智力低下、残疾或学习困难以及精神障碍疗效显著。〔11〕

3.家庭治疗法。家庭心理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性技术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心理治疗首先对幼儿进行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再对问题幼儿进行家庭干预,对幼儿心理—行为障碍的治疗有良好效果。〔12〕

4.动物辅助治疗。动物辅助治疗是以动物为媒介,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使病弱或残疾个体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或者使个体通过有动物参与的活动,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进而能适应社会的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动物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幼儿的焦虑,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尤其是可减少智力落后、注意缺陷、脑瘫等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促进他们的发展。〔13〕

五、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比较薄弱,能够参考借鉴的文献比较少,相关的理论积淀不够深厚,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另外,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应用于实践。有资料显示,美国有11%的儿童存在心理健康损伤,然而他们却只能依靠并不有效的健康护理系统进行治疗。〔14〕不仅美国有这种情况,其他国家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实践的研究与应用。与此同时,受弗洛伊德学派“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的影响,国内外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研究长期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协调整合模式转变,形成了只重“治病”不重“发展”的消极研究思路。

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笔者发现当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1.研究对象全面化

心理健康研究最初关注的只是问题儿童,后来才对普通儿童进行研究,现在又加强了对天才儿童的研究。美国在1978年通过了《天才儿童法案》,各州开始关注天才儿童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那时指导的范围较为狭窄和集中,仅仅涉及优生的学业跳级或者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学业成绩不良等方面。现在学者开始从认识—学业需要、个人—社会需要和经验需要三方面来关注天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天才儿童提供心理指导和咨询。〔15〕

2.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相结合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最重要的是应用于实践,真正为恢复或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提供服务。随着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入,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心理障碍会对幼儿的未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于是,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英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CAMHS)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健康服务。〔16〕

3.研究本土化

目前学术界普遍注重本土化的研究,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美国和英国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比较显著,我国以及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也都通过修订量表等方式,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本国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本土化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幼儿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本土化方面,需要研究人员作进一步的尝试与拓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84.

〔2〕ARTHURSREBER.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93.

〔3〕〔4〕郑日昌,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38.

〔5〕张丽莎.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中国健康教育,2001,(3):154-155.

〔6〕蒋月容,孟庆玲.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J〕.小读者,2005,(2):57.

〔7〕邓萍.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EB/OL〕.〔2007-01-20〕..

〔8〕〔9〕DAVIDGILLILAND,PETERGALLAGHER,JOHNGROWCOTT.Developmentsin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services〔J〕.ChildCareinPractice,2005,(1):51-61.

〔10〕黄伟合.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2003,(3):475-478.

〔11〕高峻岭.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J〕.中华儿科杂志,2002,(5):271-273.

〔12〕JOELLENPATTERSON,LEEWILLIAMS,CLAUDIAGRAUF-GROUNDS,等.家庭治疗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

〔13〕宋玲,王雁.动物辅助治疗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9-93.

〔14〕GLIED,SHERRY,CUELLAR,etal.Trendsandissuesin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J〕.HealthAffairs,2003,(9-10):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