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临床医学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医学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医学的特征

第1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符合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流感染诊断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是否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和导尿管、机械通气、胃肠外营养、抗菌药物的使用和患者确诊后28 d的生存情况等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医院信息系统。

1.2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住院48 h后新出现的发热等感染表现,同时血培养结果1次或1次以上显示念珠菌阳性者为院内获得性念珠菌感染病例。多次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的患者,以其首次阳性时间为准。多次血培养结果1种以上念珠菌阳性者以首次阳性菌种为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28 d病死率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P

2结果

2.1患者基础特征

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共63例,平均发病率0.44/1000例入院患者,趋势分析显示,4年间念珠菌血流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

2.2基础疾病和潜在危险因素

63例患者均存在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和高危因素,21例(33.33%)为糖尿病患者、中枢系统疾病20例(31.75%)、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9例(30.16%)、实体恶性肿瘤16例(25.40%)、血液恶性肿瘤10例(15.87%)、循环系统疾病8例(12.70%)。在念珠菌性血流感染发生前:有56例(88.89%)患者在30 d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34例(53.97%)胃肠外营养治疗,15例(23.81%)使用糖皮质激素,10例(15.87%)患者接受化疗治疗;59例(93.65%)留置深静脉导管,35例(55.56%)有导尿管,34例(53.97%)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表2)。

2.3分离菌株分布情况

首次血培养阳性结果中,17例(26.98%)为白色念珠菌。非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滑念珠菌16例(25.40%),热带念珠菌16例(25.40%),光滑念珠菌8例(12.70%),其他念珠菌6例(9.52%,包括季也蒙念珠菌3例,葡萄牙念珠菌1例,埏沫念珠菌1例,角膜假丝酵母菌1例)。8例(12.70%)同时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4例为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3例为耐泰能的肺克,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均发生在ICU。白色念珠菌的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17.65%、2010年35.29%、2011年29.41%、2012年17.65%),而滑念珠菌且逐年上升(2009年6.25%、2010年12.50%、2011年31.25%、2012年50.00%)。从科室分布上,39例(61.90%)发生在ICU,其中确诊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0例(25.64%);9例(14.29%)发生在血液科;5例(7.93%)出现在肿瘤科。在ICU中,白色念珠菌11例(28.20%),滑念珠菌8例(20.51%),热带念珠菌7例(17.95%),光滑念珠菌8例(20.51%),其他念珠菌5例(12.82%);血液科9例为热带念珠菌。

2.4治疗情况

7例患者在出现寒颤、高热等临床表现时,经验性选择了合理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确诊后均抗真菌治疗,其中氟康唑23例、二性霉素B 2例、伊曲康唑10例、伏立康唑11例和卡泊芬净17例;2例伏立康唑和4例氟康唑出现肝功能损害而改为卡泊芬净;各抗真菌药物治疗后28 d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例患者在感染治疗过程中拔除深静脉导管,其中12例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63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28 d的病死率为41.27%(26/63),归因病死率25.4%。各菌株28 d病死率如下:白色念珠菌35.29%(6/17),滑念珠菌43.75%(7/16),热带念珠菌31.25%(5/16),光滑念珠菌62.50%(5/8),其他50.00%(3/6)(表3)。分析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28 d病死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确诊血流感染后中心静脉未拔出、胃肠外营养、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ICU获得与28 d病死率有关。将单因素分析中P

本研究发现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发病率为0.44/1000例入院患者,且4年间呈稳步而显著的上升,和国内报道相近[5],明显高于芬兰(0.026/1000~0.03/1000例入院患者)[6],而低于意大利(1.73/1000例入院患者)[7]。不同的发病率可能与不同研究人群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和血培养的水平等因素相关。61.90%(39/63)念珠菌血流感染发生在ICU,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占25.64%(10/39);血液科和肿瘤科各占14.29%(9/63)和7.93%(5/63)。这些科室的患者存在留置深静脉导管、广谱抗菌药物使用、胃肠外营养、化疗等高危因素,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白色念珠菌呈下降趋势,滑、光滑以及热带等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明显上升[8]。据报道在念珠菌血流感染中,非白色念珠菌高达82%[9]。一些医疗措施和患者的基础疾病可致不同的念珠菌感染,如滑念珠菌感染与深静脉导管留置和胃肠外营养密切相关[10],热带念珠菌感染与血液恶性肿瘤有关[11],而光滑念珠菌感染与抗真菌药物的暴露有关[12]。本研究支持上述观点:白色念珠菌和非白色念珠菌分别占26.98%(17/63)和73.02%(46/63);滑念珠菌血流感染中14/16,深静脉导管和和9/16实施胃肠外营养;9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血流感染均为热带念珠菌。

本研究中念珠菌血流感染28 d的病死率41.27%,略低于其他研究。非白色念珠菌血流感染的28 d病死率高于白色念珠菌血流感染(43.48%和35.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笔者发现确诊后未拔除中心静脉导管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28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深静脉插管(CVC) 破坏皮肤黏膜屏障防御功能的完整性,致使真菌寄植在CVC,导致导管相关性念珠菌血流感染,本组研究中19.05%的念珠菌血流感染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此外非导管相关性的念珠菌感染中,念珠菌易粘附在导管壁上形成生物被膜,念珠菌不易被抗真菌药物所清除。美国感染病学会侵袭性念珠菌病指南中推荐在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尽可能拔除深静脉导管[13]。此外,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也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28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8例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4例为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3例为耐泰能的肺克雷伯氏菌,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张黎等[14]认为念珠菌血流感染和多重耐药细菌的血流感染是由于长期暴露于广谱抗菌药物有关,此类患者治疗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

本研究未开展念珠菌的药敏实验,确诊后均选择了经验性的抗真菌药药物治疗,但各抗真菌药物治疗后28 d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美国报道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1.9%和59.9%,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率6.2%和22.5%,其余菌株对氟康唑、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的耐药率均低于5%[15]。国内专家建议,临床上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进行早期经验性治疗,如临床疗效反应不佳时,应及时更换两性霉素B或脂质体、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药物[16]。

参考文献

[1]Lopez ML, Tiraboschi IN, Schijman M, et al. Fungemia in hospitals of the city of Buenos Aires, Argentina[J]. Rev Iberoam Micol,2012,29(3):144-149.

[2] Montagna MT, Caggiano G, Lovero G, et al.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Italian survey (AURORA Project)[J]. Infection,2013,41(3):645-653.

[3] Dimopoulos G, Ntziora F, Rachiotis G, et al. Candida albicans versus non-albicans 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differences in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J]. Anesth Analg,2008,106(2):523-529.

[4] Chi HW, Yang YS, Shang ST, et al. Candida albicans versus non-albicans bloodstream infections: the comparison of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J].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11,44(5):369-375.

[5] Li D, Zhang W, Zheng S, et al. Surveillance study of candidemia in cancer patients in North China[J]. Med Mycol,2013,51(4):378-384.

[6] Poikonen E, Lyytikainen O, Anttila VJ, et al. Secular trend in candidemia and the use of fluconazole in Finland, 2004-2007[J]. BMC Infect Dis,2010,10:312.

[7] Bassetti M, Taramasso L, Nicco E, et al. Epidemiology, species distribution,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and outcome of nosocomial candidemia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Italy[J]. PLoS One,2011,6(9):e24198.

[8] 任新生,刘晓蓉. 重症感染治疗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4):343-344.

[9] Pereira GH, Muller PR, Szeszs MW, et al. Five-year evaluation of bloodstream yeast infection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the predominance of non-C. albicans Candida species[J]. Med Mycol,2010,48(6):839-842.

[10]Blanco-Blanco MT, Gomez-Garcia AC, Hurtado C, et al. Candida orthopsilosis fungemias in a Spanish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cidence, epidemiology and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J]. Rev Iberoam Micol,2013,pii: S1130-1406(13)00043-0.

[11] Negri M, Silva S, Henriques M, et al. Insights into Candida tropicalis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virulence factors[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2,31(7):1399-1412.

[12] Bassetti M, Ansaldi F, Nicolini L, et al. Incidence of candidaemia and relationship with fluconazole use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9,64(3):625-629.

[13] Pappas PG, Kauffman CA, Andes D,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 Clin Infect Dis,2009,48(5):503-535.

[14] 张黎,刘正印,徐春英,等. 70例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2):952-956.

[15] Lockhart SR, Iqbal N, Cleveland AA, et al.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Candida bloodstream isolates from population-based surveillance studies in two U.S. cities from 2008 to 2011[J]. J Clin Microbiol,2012,50(11):3435-3442.

[16] 陈德昌,赵良,杨兴易,等.侵袭性真菌感染137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0):1054-1057.

(收稿日期:2013-05-09)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12.029

科研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3C33180)

作者单位:310006浙江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吴建浓,江荣林,朱美飞),院感科(干铁儿),细菌室(曹俊敏)

第2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处于难免流产和流产后非孕状态等不同临床情况时外周血免疫细胞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于我院诊疗的自然流产患者184例,就诊时为早期妊娠难免流产的URSA患者55例(URSA难免流产组),同期早期妊娠难免流产的偶发流产患者(sporadic abortion, SA) 23例,作为对照(SA难免流产组)。此外,就诊时为未孕状态,距最后一次流产3个月以上URSA患者62例(URSA非孕组),同期未孕状态,距流产3个月以上SA患者44例作为对照(SA非孕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月经周期。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比例、Th细胞比例、Ts细胞比例、Th/Ts;其他免疫细胞: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总数量(LYM细胞)、B细胞比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结果】 难免流产状态:URSA患者与SA患者Th/Ts均异常升高,前者为2.77 ± 5.16,后者为3.67 ± 6.12,URSA患者与SA患者比较,前者NK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为(15.57 ± 6.45)%,后者仅为(11.38 ± 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孕状态:URSA患者与SA患者比较,URSA患者WBC数量及NK细胞比例高于SA组,前者为(6.27 ± 1.09) × 109、(18.26 ± 7.88)%,后者为(5.59 ± 1.16) × 109、(11.0 ±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发生早期妊娠难免流产时,URSA患者与SA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免疫紊乱,共同的表现是特异性免疫方面均有Th/Ts异常升高,不同的表现是,URSA患者在非特异性免疫方面存在NK细胞比例增高。在非孕状态,SA患者免疫紊乱得到调整回复正常,URSA患者仍然存在一定的免疫紊乱,主要表现在非特异性免疫方面,以WBC数量和NK细胞比例增高为主。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监测URSA患者的免疫状态。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妊娠; 免疫耐受; 免疫细胞; 难免流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eripheral blood immune cells in 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 patients when the patients are in the state of inevitable abortion or non-pregnancy, and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URSA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84 cases of URSA and the spontaneous abortion (SA) patients was conduct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4 groups. URSA inevitable abortion group including 55 cases inevitable abortion in early pregnancy, while 23 cases in SA inevitable abortion group. In addition, 62 cases in the URSA non-pregnant group, while 44 cases in the SA non-pregnant group, the visiting time of the URSA non-pregnant group and the SA non-pregnant group were more than 3 months from last abortion. Records of general situation of all the patients are made including age and menstrual cycle. The peripheral blood immunocytes were tested by using flow cytometry, including T cell ratio, Th cell ratio, Ts cell ratio, Th/Ts, the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WBC), the number of total lymphocytes (LYM cells), B cell ratio, and 妊娠时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表现出免疫营养和免疫防护而非免疫攻击,一旦这种免疫耐受遭到破坏,可导致病理妊娠的发生[1]。在各种病理妊娠中,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是颇为重要的一个,RSA指连续遭受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0周前的妊娠产物或胎儿(体质量 < 500 g)丢失[2]。据统计,其发病率在5%左右[3-4]。RSA意味着不断发生的妊娠失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对育龄妇女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故RSA的诊疗成为生殖学研究热点。引起RSA发病的因素较多,除子宫畸形、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因素及感染致胎儿畸形等,仍有60% ~ 70%患者病因不明,即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现认为大多数URSA与免疫异常有关。本研究旨在观察URSA患者在难免流产与非孕时的免疫状态,并与偶发流产患者(sporadic abortion, SA)进行比较,为URSA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分 组

1.1.1 URSA难免流产组

2008年至2010年就诊于我院的URSA难免流产患者55例,本次早期妊娠流产时间为孕6 ~ 10周,符合以下条件:①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早期自然流产;②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正常;③盆腔B超、宫腔镜排除生殖道器质性病变;④宫颈分泌物检查沙眼衣原体、解脉支原体排除生殖道感染;⑤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无异常,无内分泌疾病史;⑥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抗体阴性;⑦男方常规检查正常;⑧就诊时为早期妊娠,有腹痛或阴道流血症状,经检查阴道彩超证实为胚胎停育、难免流产;⑨近3个月未使用免疫药物或免疫治疗。

1.1.2 SA难免流产组

2008年至2010年就诊于我院,既往无自然流产病史,就诊时难免流产患者23例,此次就诊时为早期妊娠孕6 ~ 12周,有腹痛或阴道流血症状,经检查阴道彩超证实胚胎停育、难免流产。既往无内分泌疾病、免疫疾病史。行盆腔B超、宫颈分泌物检查沙眼衣原体、解脉支原体、生殖内分泌激素、男方常规检查正常。

1.1.3 URSA非孕组

2008年至2010年就诊于我院的URSA患者62例,符合以下条件:①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早期自然流产;②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正常;③盆腔B超、宫腔镜排除生殖道器质性病变;④宫颈分泌物检查沙眼衣原体、解脉支原体排除生殖道感染;⑤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无异常,无内分泌疾病史;⑥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抗体阴性;⑦男方常规检查正常或治疗后恢复正常;⑧封闭抗体阴性;⑨就诊时为非妊娠期,距最后一次流产3个月以上。

1.1.4 SA非孕组

2008年至2010年就诊于我院的SA患者44例(既往自然流产1次者)[5-7]。进行生殖保健咨询,无内分泌疾病、免疫疾病史,就诊时为非妊娠期,距流产3个月以上。行盆腔B超、宫颈分泌物检查沙眼衣原体、解脉支原体、生殖内分泌激素、男方常规检查正常。

1.2 临床处理

难免流产患者均予以清宫。

1.3 标本采集

URSA和SA难免流产患者,于清宫前抽取外周血3 mL,URSA和SA非孕患者,月经第5 ~ 8天抽取外周血3 mL,均送流式细胞仪室检测。

1.4 检测指标

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比例、Th细胞比例、Ts细胞比例、Th/Ts(CD4+ T/CD8+ T)。其他免疫细胞: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总数量(LYM细胞)、B细胞比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比例。

1.5 检测方法

将各组静脉血3 mL,常规肝素抗凝后使用Ficoll-Hypaque法密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细胞悬液使用CD45-FITC/CD56-RD1/CD19-EDC/CD3-PC5、CD45-FITC/CD4-RD1/CD8-EDC/CD3-PC5,通过孵育、透化等处理后,采用BECKMAN COULTER FC 500流式细胞仪,使用Cell Quest软件分选和计算T细胞亚群,包括T细胞比例、Th细胞比例、Ts细胞比例、Th/Ts(CD4+ T/CD8+ T),以及白细胞数量、LYM细胞数量、B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取配对资料t检验或秩和检验。设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URSA非孕组月经周期短于SA非孕组,P < 0.05(表1、2)。

2.2 难免流产状态免疫细胞的比较

URSA患者与SA患者Th/Ts(CD4+ T/CD8+ T)均异常升高,前者为2.77 ± 5.16,后者为3.67 ± 6.12(判断标准为CD4+ T/CD8+ T < 1.0或 > 2.0)[6]。URSA患者与SA患者比较,前者NK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为(15.57 ± 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3,图1、2)。

2.3 流产后非孕状态免疫细胞的比较

URSA患者与SA患者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的各项指标表现为,URSA组Th/Ts(CD4+ T/CD8+T)高于偶发流产组,前者为6.72 ± 2.49,后者为2.16 ± 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免疫细胞指标表现为,URSA患者WBC数量及NK细胞比例高于SA组,前者为(6.27 ± 1.09)%、(18.26 ± 7.88)%,后者为(5.59 ± 1.16)%、(11.00 ± 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4,图3、4)。

3 讨 论

近年,通过β-HCG检测等方法发现了部分生化妊娠、隐形流产,因此自然流产发生率约50% ~ 60%。在自然流产患者中,与同一只发生过一次自然流产称为偶发性流产(sporadic abortion, SA),发生率约11% ~ 13%,其原因多为遗传因素如胚胎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等。如不进行检查治疗,有80%的患者能够再次妊娠并成功分娩,其原因在于再次妊娠重复发生遗传因素异常的可能性较小。

而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的发生率因其定义不同而不同,近20年,伴随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患者心理的研究,认为2次自然流产即需要予以积极的处理,因2次自然流产后,胚胎丢失风险明显加大,且流产次数越多,复发率越高。故将RSA定义为2次及其以上自然流产者。据此,RSA发生率为3% ~ 5%。RSA诊断治疗较为复杂,以往认为其病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包括胚胎自身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以及遗传自父母的异常),女方解剖异常、内分泌异常、感染,然而以上所有因素仅能解释40%的自然流产,尚有60%患者原因不明,即URSA。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逐渐明确所谓URSA 80%以上都与免疫因素相关,免疫紊乱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8]。

本研究自然流产患者一般资料显示,URSA非孕组月经周期短于偶发流产非孕组,但仍在正常月经周期范围内,未达月经紊乱,该临床表现与本研究所设定的,URSA患者入选条件中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无异常相符。

本研究检测患者静脉血免疫细胞,发现在难免流产状态,均存在Th/Ts异常升高[9]。目前已知,T细胞按CD分子不同分为CD4+ 和CD8+,按功能可分为辅T细胞(Th)和抑制性T细胞(Ts)。本研究检测CD4+ Th细胞和CD8+ Ts细胞,前者介导细胞免疫, 其数量增多或功能亢进可使母体细胞免疫增强,对胚胎发生较强的免疫排斥反应, 导致妊娠不能继续。后者既可抑制由B 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也可抑制CD4+ 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等,从而保证胚胎半同种抗原不被排斥,二者相互制约,达到平衡。有报道,CD4+ T/CD8+ T < 1.0或 > 2.0,即可视为免疫调节功能异常,而T细胞异常变化对URSA女性影响重大[10-12]。在流产后非孕状态,URSA组和SA患者Th/Ts(CD4+ /CD8+)均在正常范围。据此推测,自然流产发生后,机体免疫系统进行了一定的自我调整与平衡。

此外,URSA难免流产患者NK细胞比例高于SA难免流产组。NK是固有免疫系统中一类既不需要抗原刺激,又不需抗体参与即能杀伤某些靶细胞的非T非B类淋巴细胞。以往部分学者认为,蜕膜中NK细胞较外周血NK细胞更有意义,近来研究表明外周血中的NK细胞状况反映了子宫蜕膜中NK细胞的情况,检测外周血是较为安全、无创的方法。国外研究已经证实,在欧美人群中NK细胞异常与RSA相关[13-14]。目前,已知外周血CD56+ 细胞比例在正常人多为10% ~ 12%,本研究检测到URSA患者难免流产时高达15.57 ± 6.45%,在流产后非妊娠状态,URSA患者NK细胞比例亦高于SA组,提示URSA患者NK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是母体对胚胎的杀伤增强的表现,可能导致URSA的发生,因此NK细胞可作为检测URSA免疫状态的有效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林其德.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8):481-483.

Berek JS. Novak Gynecology [M]. 13th.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2: 643-670.

Lee HH, Hong SH, Shin SJ, et al. Association study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olymorphisms with the risk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J]. Fertil Steril, 2010, 93(4): 1244-1247.

罗丽兰. 不孕与不育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286.

Fertl KI, Bergner A, Beyer R, et al. Levels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anxiety during pregnancy after a prior miscarriage[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9, 142(1): 23-29.

Warren JE, Silver RM. Genetics of pregnancy loss [J]. Clin Obstet Gynecol, 2008, 51(1): 84-95.

Glueck CJ, Gogenini S, Munjal J, et al. Factor V Leiden mutation: a treatable etiology for sporadic an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J]. Fertil Steril, 2008, 89(2): 410-416.

张建平,林其德,李大金,等. 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与治疗 [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7):481-492.

龚非力. 医学免疫学 [M]. 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3.

Christiansen OB, Nielsen HS, Pedersen B. Active or passive immunization in unexplained recurrent miscarriage [J]. J Reprod Inununol, 2004, 62(1-2): 41-52.

Souza SS, Ferriani RA, Santos CM, et al. Immunological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bortion[J]. J Reprod Inununol, 2002, 56(1-2): 111-121.

Dokouhaki P, Moghaddam R, Rezvany M, et al. Repertoire and clonality of T-cell receptor beta variable genes expressed in endometrium and blood T cell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J]. Am J Reprod Immunol, 2008, 60(2):160-171.

第3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方法:选取胃肠道间质瘤患者7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病理资料,且化学检测患者的免疫组织。

结果:肿瘤最常出现的位置是小肠,其次是胃和直、结肠;患者中有46例为梭形细胞为主,17例是以上皮样细胞为主,13例为混合细胞;CD34中阳性有60例(78.9%),CD117有73例(96.1%),S-100和Desmin都呈现为阴性,SMA灶性阳性有13例(17.1%)。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具体有三种组合形式、两种细胞形态;要对该病症加以确诊必须与各种免疫标记物相配合,主要的免疫标记物为CD34和CD117。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55-01

胃肠道间质瘤(GIST),其排列结构与形态多种多样,很难和胃肠道典型平滑肌瘤相区分开[1]。近期相关文献指出,在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有较高的表达率,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并诊断该疾病,应该加强对CD117等一系列抗体的分析与研究,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以便提升对该疾病的了解与诊断。笔者将对我院接收的7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且检查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特性,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并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76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全部患者的病历与病理资料齐全,其中男37例,女39例,年龄在36~79岁之间,平均年龄(51.25±0.52)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黑便、呕血以及黏液便等。

1.2方法。利用10%的福尔马林对所有标本进行固定,且石蜡包埋切片,进行连续性切片,其厚度控制在4mm,HE染色,运用光镜进行观察[2]。利用S-P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即检查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CD34以及CD117等。利用梯度酒精和二甲苯脱蜡对切片进行脱水,之后利用3%的H2O2对其加以冲洗;添加一抗且在室温内放上2小时,之后冲洗;滴加试剂1且在室温中保持20分钟,并进行冲洗,之后再滴加试剂2,同样保持20分钟[3]。显色利用DAB溶液,蒸馏水进行冲洗、复染、脱水以及封片等。最终的结果分为两种,即阴性与阳性。如果肿瘤细胞的阳性高于5%,那么表示为阳性,反之表示为阴性,肿瘤细胞膜亦或者是浆表现为棕黄色,则说明为阳性。

1.3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判准则。

(1)胃肠道间质瘤良性与恶性的判定标准:把胃肠道间质瘤的恶性指标分成两类,即潜在恶性指标、肯定恶性指标,进而把其分成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及其潜在恶性肿瘤,良性没有任何恶性指标,恶性肿瘤具有2项潜在恶性指标或者是1项恶性指标,潜在恶性肿瘤包含1项潜在的恶性指标。

(2)胃肠道间质瘤分型免疫组化及免疫组化结果的判定:阳性:肿瘤细胞的胞浆表现为棕黄色,阳性细胞大于5%,阴性:阳性细胞小于5%或者是肿瘤细胞没有表达。胃肠道间质瘤分型主要是免疫组化结果,假使SMA部分呈现阳性,那么该肿瘤伴随着肿瘤平滑肌分化,如果S-100部分呈现为阳性,那么该肿瘤伴随着神经分化;假使上述两种都呈现为阳性,那么则说明为双向分化,S-100、SMA都呈现为阴性,那么则说明肿瘤并没有出现分化,属于纯间质瘤。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

2结果

2.1肿瘤的具体分布状况:在本次研究中,肿瘤最常出现的位置是小肠,共有35例,胃有23例,直、结肠有18例。具体情况见下表1。一般情况下是肌壁间肿块,能够朝腔内成长,光滑的粘膜表面,能引发溃疡。

2.2组织学特性:全部患者中有46例为梭形细胞为主,17例是以上皮样细胞为主,13例为混合细胞。

2.3免疫组化检查,在本次研究中,CD34中阳性有60例(78.9%),CD117有73例(96.1%),S-100和Desmin都呈现为阴性,SMA灶性阳性有13例(17.1%)。

2.4病理状况:最大的肿瘤约为25×14×12,最小的为0.6×0.5×0.4,大部分是分叶状或者是结节状肿物,并且表现为哑铃、卵圆或者是圆形等;一些能够看见纤维性的包膜,切面颜色灰白且较为质韧。

3讨论

GIST是一种极为普遍的间叶源性肿瘤。当前就GIST的具体来源,依然存在极大的争论,近些年来,采取免疫组化与电镜技术对GIST进行研究与分析,当前指出:胃肠的间质细胞是GIST的起源,它不是神经细胞,但是和神经功能的关系极为紧密,是胃肠慢波活动的一个起搏点[4]。该间质细胞为胃肠道当中仅有表达原癌基因CD34、CD117的细胞,GIST同样具备以上所讲的特点。一些伴随着神经鞘细胞分化、平滑肌分化。GIST的形态学具体显示为梭形细胞型,而对其有效且敏感的指标为CD34、CD117,将CD34、CD117以及DOG1联合能够极大的提升GIST的正确诊断概率;其中S-100、SMA是较为关键的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刘红胜.38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3):279-280

[2]赵文娣.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的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4):454-457

第4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1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贡献及其缺陷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们以生物学观点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发生的机理、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控制了烈性传染病,大大提高了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为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益显露,表现在基础医学研究中,脱离人体整体性进行分割或孤立的研究,忽视人体的整体性;在临床医学中过于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妨碍了对疾病发生受多因素影响的全面认识;重医疗轻预防等[1]。现代疾病谱已发生了变化,现代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带入医学领域,医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等这一系列重大变化,表明,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正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2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

医学模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思维结构和医学观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问题认识的思维结构和医学观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趋势,对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2.1完善临床思维结构,提高诊疗水平

长期以来,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医学,以单一生物因素进行临床思维和观察,立足于确定疾病的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在疾病观察上重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治疗上寻找消除生物病原或理化因素的手段。这种单一生物因素的临床思维结构和方式,限制了它对疾病观察的视野,对现代慢性病的诊治,生物医学模式是无法解释其病因和疾病过程的复杂变化。现代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受到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临床医学应在生物医学基础上,把观察健康和疾病的视野向心理和社会领域拓展,不断完善临床思维的结构,根据病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特征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提高医疗水平。

2.2更新医学观念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学更新医学观念,以适应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2.2.1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

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而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医学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人是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2]。长期以来,由于受生物医学的影响,临床医生认为医学是纯自然科学,在实践中,仅从生物学角度去认识和考察疾病,这是片面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都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紧张心理和环境污染是现代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当代科学迅速发展,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产生一批具有明显社会科学特征如《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表明21世纪的医学除向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外,还向着宏观的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临床医学要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从医学的双重属性出发,全面、正确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解决当代卫生保健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临床医学向前发展。

2.2.2更新生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

生物医学模式把生物因素作为唯一致病因素,因而限制了它观察疾病的视野,是它的重要缺陷。现代慢性病病因复杂,绝非由单一生物因素所致。据调查,我国现代疾病谱和死因谱中的前10位疾病顺位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病、传染病、泌尿系病、神经精神病、内分泌病,这10类疾病死亡的4个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37.3%、人类生物学因素占31.43%、环境因素占20.04%、保健服务制度因素占10.80%[3],美国的情况类似[6]。这表明现代慢性病,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因素所致,其发生与表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形式发展。现代社会生活中,如竞争激烈、婚姻失败、家庭暴力、丧偶、亲密家庭成员死亡、过于疲劳等,造成紧张和恐惧心理,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和精神调节,容易引起心理和精神疾病。据报导,118例神经精神患者中发病前有过工作紧迫繁重占21.2%,意外事件惊恐占12.7%[3]。紧张心理易导致身心疾病已引起社会关注。所以临床医学要更新生;20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来综合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在防治上要兼顾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2.3树立“三维”健康观

健康观就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认识健康,采取什么方法去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同的医学模式有不同的健康观。生物医学模式从单一生物因素去认识健康,认为患了病就失去健康,当疾病被治愈又重新获得健康,所谓“无病即健康”,这个健康观是片面的,消极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或虚弱”,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即“三维”健康观,从生物角度看人的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从心理、精神观察人的健康是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有自我控制能力并保持心理平衡状态;从社会学角度衡量人的健康,是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能力[4],这就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扩大了人们认识健康的视野,对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5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1.口腔急诊科医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口腔急诊大多以口腔外科和牙体牙髓急症患者为主。因此急诊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和临床技能,在专科医院中的急诊科往往由口内、口外医生组成。面对口腔各种急症,要求每位急诊科医师具有全科临床诊疗技能。合格的口腔急诊科医师,不仅要具有口腔医学各专业的临床技能,而且还需要急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严重外伤可能涉及到休克的抢救、心电图及除颤仪等的使用。所以,口腔急诊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的临床技能,才能担当口腔急诊科的重任。口腔急诊医学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科,就要有自己的医学体系和范畴,它既要有全身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共性,也要有口腔急诊医学所具有的个性,因此它应来源于急诊医学和口腔临床各学科。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口腔急诊医学也是口腔临床医学的分支和组成部分。

2.口腔急诊医学与其关联学科

急诊医学与口腔急诊医学: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急诊医学系,中山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还建立起来本硕博教育体系。急诊医学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口腔急诊医学也会顺应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口腔急诊医学也应是全身急诊医学的一部分。颌面部外伤常常伴有创伤性休克和出血性休克,严重的颌面部感染常常伴有中毒性休克和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改变。它们的急救与急诊医学具有共性。同时口腔急症还常常涉及到心脏疾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等。口腔外科急症:口腔急诊与口腔外科关系密切,口腔急诊科每天都要处理创伤、感染、疼痛、出血等疾病的患者。因此,口腔外科是口腔急诊医学和急诊科的重要内容。口腔内科急症:牙体牙髓病急症是急诊科的主要内容。急性牙髓炎是口腔急诊科就诊最多的急症。另外,急性根尖周炎、牙体劈裂等也是急诊科的常见病。口腔黏膜病急症:口腔急诊科也常接诊口腔黏膜病急症,如口腔黏膜溃疡、血泡、带状疱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口角炎、鹅口疮等。口腔修复急症:如冠折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固位钉(或纤维桩)光固化树脂暂时修复、冠桥脱落复位粘固等。牙外伤急诊就诊率很高,特别是前牙,损伤后严重影响美观,患者常常要求即刻治疗和修复,临时修复也能使他们感到满意。口腔急诊涉及面很宽,口腔急诊医学做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出来,与其它口腔临床学科并列,有利于急诊医学的发展。将口腔医学各学科中具有“急性”特征的部分抽出来,与全身医学和急诊医学相结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口腔急诊医学体系[2]。

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制的建设

口腔急诊医学不仅要面向口腔医学五年制学生,还应培养口腔急诊医学的高层次人才,如培养相应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口腔急诊医学的诞生是社会需求和医学及口腔医学临床综合学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不但有益于人类社会和造福于人类,同时也有利于临床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口腔急诊医学教育应纳入口腔医学五年制常规教学内容,以五年教育为主全面实施口腔急诊医学教育,它有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五年制口腔医学人才素质。要编写和选择好口腔急诊医学教科书,各口腔院系应建立和完善口腔急诊科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即口腔急诊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师的口腔急诊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口腔急诊科可由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正畸科的医师组成,通过在急诊科的临床实践和培训,让这些医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多学科临床技能的急诊科医师,并成为本科生口腔急诊医学教学的主力。同时应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批准口腔急诊医学专业,使口腔急诊医学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腔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建立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口腔临床综合素质人才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为口腔医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综合医院和基层社区医院工作创造条件。为了口腔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可以让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内科热爱口腔急诊医学并能够研究和发展口腔急诊医学的专家教授做硕士、博士生导师,组成培养口腔急诊医学博士、硕士的梯队教师队伍。为口腔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口腔急诊医学教学人员,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口腔急诊医学医务人员。口腔医学院系有必要将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纳入议事日程上来,为口腔急诊医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口腔急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

口腔急诊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有待于口腔医学同仁的认识、努力和支持。在未来的几年里渴望口腔急诊医学的兴起,口腔界的各级领导可以考虑为口腔急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如下环境和条件。

1.口腔急诊医学专栏的开设国内有多家口腔医学杂志,有条件和有稿源的杂志可以考虑开设口腔急诊医学专栏。为口腔急诊医学的普及、交流和提高提供场所。为口腔急诊医学的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提供园地。

2.口腔急诊专业学组建立的必要性口腔急诊医学涉及到很多口腔外科和牙体牙髓科疾病。这两个学科的专业委员会应设立口腔急诊医学学组,条件成熟时,有必要建立综口腔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开展口腔急诊医学学术交流活动,发展口腔急诊医学事业。

第6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为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临床诊疗水平、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口腔医学专业实用型人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临床医学课程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很多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从事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与预防工作,只需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缺乏重视,致使学习效果不佳,这将对学生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工作非常不利,为此,克服学生的轻视思想,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临床医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兼顾局部和全身,是非常重要的。

1.1 临床医学与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关系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学好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一样,能造成局部软硬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引起局部及全身反应,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不仅要掌握拔牙技术,更应了解各种全身疾病可能产生的影响、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处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牙拔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拔牙后出血,除局部因素外,还常有可能是出血性疾病所引起,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师具有相关内科学知识。

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病率较高,同时容易伴发其他部位的损伤,并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例如颌骨骨折伤员容易并发颅脑损伤,重要本文由收集整理脏器或肢体严重损伤,这就需要医师有相关临床医学知识,根据疾病特征迅速做出正确判断,首先抢救病患的生命,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行颌面部处置,若对相应临床疾病缺乏认识与判断,未分清轻重缓急,将治疗的先后步骤弄错,贻误治疗时间,则易酿成大错,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更是要求必须掌握一般外科基础:外科基本操作、水与电解质平衡、麻醉知识等。

因此,要想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除了必须掌握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还要学好临床医学中的普通外科学,麻醉学,内科学等等。

1.2 临床医学与口腔内科学的关系

口腔内科学也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口腔内科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很多重要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龋病是口腔内科学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龋病及其病灶可能会引起身体其他病变——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口腔医学另一个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是牙周病,牙周病的病因复杂,近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有些牙周组织疾病是全身疾病的表征或受全身健康的影响,例如有人提出将牙周炎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因此,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学好牙周病学,就需要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认识和掌握。

另外,许多口腔黏膜病是全身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征,如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克罗恩病,这些疾病的早期损害就体现在口腔内,患者首先到口腔科就诊。这就要求口腔医师特别警惕,做好鉴别诊断,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除了加强局部处置,还需要重视全身的综合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hiv感染者在发展为艾滋病前并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多数在早期很有可能出现口腔病损,所以艾滋病的防治是口腔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他们具备相关知识,以便对疾病进行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2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灵活掌握

2.1 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丰富,但对于口腔专业的学生不必一一掌握,应该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重点课程,重点课程中又有重点讲述内容,例如外科学中重点讲授外科基本操作、水与电解质平衡、休克、创伤、肿瘤、颅脑损伤、麻醉知识等。内科学中重点讲授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疾病等。总之,本着重点讲授与口腔疾病相关的临床疾病的原则进行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学。

2.2 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配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糖尿病、艾滋病等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的疾病时,应用多媒体,在重点讲述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点时不忘突出口腔特征,使学生对该疾病产生浓厚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为日后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3 加强相关教研室间的交流合作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学习,扩充知识储备。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各教研室间应加强合作,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进行业务学习,也可有针对性的听课,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更全面的了解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哪些知识,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7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循证医学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循证医学将最佳的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详细情况这几个重要的要素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找寻和搜集最佳的临床证据,为了得到更确切和可靠的诊断方法,制定出更合理和安全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掌握的临床经验可以对繁杂的临床证据进行分类和识别,从而采纳最佳的临床证据,快速的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临床状况,根据具体患者需求对其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制定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的选择。只有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使得医生和患者在临床治疗上达成共识,互相理解和信任,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第二,循证医学重视确切的临床证据,这一点和传统的医学是截然不同的。传统医学主要根据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并参考更高级医生的意见,辅以教材或相关医学刊物、资料等,一次来制定合适的医疗方案。由于传统医学的主要根据不是详细的临床资料而是医生的个人经验,因此,传统医学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循证医学的发展情况

循证医学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消化系统疾病对照试验的资料库。但是相关研究尚且有限,发表的论文、著作的数量还很少,真正意义上应用于临床且较为成熟的实例就更少,加上研究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循证医学的发展和应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给相关的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世纪的医学工作者或研究人员,不但要在专业临床医学知识上有所掌握,还要对卫生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最近的Cochrane图书馆中,已经包含了我国研究人员完成的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SR以及SR计划,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消化系统疾病循证医学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5]。

消化系统疾病SR的结果

1胃食管反流综合征

以往对胃食管反流综合征的研究重点多在食管病变,一些患者就诊内镜检查为阴性,通过加强胃动力增强食管下部括约肌的力量,从而减少反流。通过对胃动力抑制剂结合内镜阴性的患者SR发现,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质子泵对缓解胃痛的效果最明显,而在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上相同,所以认为抗分泌治疗对症状的缓解非常有效。

2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第8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循证医学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1992年,作为“一种临床实践新范式(paradigm)”出现在世界医学领域。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达维德•萨克特(DavidL•Sackett)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1]。按照这一定义,临床医疗决策应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而证据是已有的研究结果,临床实践要依据已有的、按严格科学设计的临床试验结果实施。

1.1循证医学兴起的背景

循证医学的兴起决非偶然,它有其重要的经济社会背景。(1)健康问题的转移: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显著增加,健康问题已从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病转变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因素疾病。健康问题的转移使疾病控制行业和医疗保障制度面临新的挑战。(2)医疗费用迅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卫生经济问题。例如,1965~1975年间,英国卫生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是GDP的2倍,使英国的福利型卫生服务制度面临挑战。这个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都面临着控制医疗费增长的问题,后面将要提到的英国阿尔希•科克伦关于健康服务如何既有疗效又有效益的研究,就是对这种背景的一个侧面的反映。(3)制药业的迅速发展,有的没有经过临床严格验证的产品进入医疗市场,给医生的医疗决策和用药带来了困难。(4)最具说服力的临床证据的出现[2]。以前对药物的评价和选择,多半是依据对某些临床指标的作用来推断其治疗作用的。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及Meta分析的结果,让人们大吃一惊。很多从理论上认为有效的治疗措施,被临床试验证明实际无效甚至有害,如恩卡尼和氟卡尼,以往的药理实验表明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988年欧美多中心合作进行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服药组病死率(4.5%)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1.2%)。

1.2循证医学兴起的历史条件

在上述背景下,循证医学也具备了兴起的历史条件。(1)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迅速发展,作为一种临床科研方法和标准被广泛接受。据统计,全世界1992年心血管病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00余项,到1998年增加到2300多项。这些研究为循证医学的兴起提供了大量宏观证据。(2)Meta分析被引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及观察性的流行病学研究[2]。20世纪80年代以后,Meta分析取得了一大批成果,这些成果作为可靠的证据使循证医学有证可循,从而促进了循证医学的兴起。(3)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国际Cochrane协作网和世界各国Cochrane中心网的建立和发展,为临床医生快速地从光盘数据库及网络中获取循证医学证据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有力地推动了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发展。

1.3科克伦的创新性研究与循证医学的兴起

循证医学的开创性研究是与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和内科医生阿尔希•科克伦(ArchieCochrane,1909—1988)的名字相联系的,1972年,他出版了《疗效与效益:健康服务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专著,明确提出:“由于资源终将有限,因此应该使用已被恰当证明有明显效果的医疗保健措施”,并强调“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证据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比其他任何证据来源更为可靠[3]。”医疗保健有关人员应收集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当前最好的证据。科克伦的创新性研究,对健康服务领域存在的如何达到既有疗效,又有效益的争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79年,科克伦又提出:“应根据特定病种/疗法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随着新临床试验的出现不断更新,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结论。”科克伦的这些观点很快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同,科克伦也被公认为循证医学的先驱,他的姓氏Cochrane成了循证医学的同义词。20世纪80年代初,在加拿大汉密尔顿的Mc-Master大学,以临床流行病学创始人之一萨克特为首的一批临床流行病学家,率先以住院医师为对象举办了循证医学培训班,效果很好。1992年起,相继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系列的全面阐述“循证医学”的文献,随后又出版了一批有关循证医学的著作,受到临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促进了循证医学的兴起[3]。1995年,美国医学会和英国医学杂志联合创办了《循证医学》杂志。从1992年成立“英国Cochrane中心”以来,全世界的循证医学中心包括中国Cochrane中心在内已发展到13个。“循证医学协作网”和“Cochrane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的扩大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学从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转变,促进了循证医学的发展。

2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及其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2.1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

2•1•1循证医学以患者的预后为终点指标来评价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循证医学评价各种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包括了有效寿命、总死亡率、疾病重要事件、生活质量及成本———效益比等多方面的指标。而传统医疗模式评价治疗对病人预后的影响,关注的主要指标为中间指标,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或影像学结果。例如降压药心痛定,传统医学模式的研究证明它能有效降低血压,对肝、肾脏器没有不良作用。而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心痛定虽然能有效降低血压,但可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剂量越高,风险的增加越明显。造成这种差别,是因为传统医学模式只评价了药物降压的效果及副作用,循证医学模式评价的是患者使用该药物后对生存与死亡及心脏病发作的影响,评价的终点指标不同。

2•1•2循证医学对临床药物的评价研究是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5]。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需要对成千上万的病人进行长达几年的追踪观察,几十甚至上百家医院参与研究。通过RCT设计方案得到的研究结论更可靠、更具有说服力。使临床医生有证可循。而传统医学模式对药物疗效的研究,注重动物实验的推论,而进入临床疗效观察时,其病例样本数往往有限。

2•1•3循证医学实质上是临床实践的新思维模式,是一门方法学。从学科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判定临床医学决策的方法,获取临床医学信息的方法和医学可靠性评价的方法[6]。从循证医学的实践结构来看,主要由以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实践的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及体现病人自身价值和愿望的治疗方案构成。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医生既是证据的提供者,又是证据的使用者。这两个角色都要求医生必须掌握临床科研方法学。这样才能既恰当地评价别人的研究成果,又能为别人提供可靠的证据。所以,循证医学是以方法学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新思维模式。

2.2循证医学模式与传统医学模式的区别

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固然是由它优于传统医学模式的特点决定的。但它的出现决不意味着取代传统医学模式,而是两种模式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主要表现在:(1)临床证据的来源不同:传统模式用以动物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病理生理学成果解释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化指标等,并用这些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循证医学模式认为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观察各种临床指标的变化是必要的,但更强调来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及Meta分析的最佳证据。(2)评价结果的指标不同:即终点指标的不同。(3)对临床医生的要求不同:传统模式主要是以医生的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积累为临床实践基础。循证医学除此以外,还强调掌握临床科研方法,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学习和掌握医学证据,利用科学方法正确评价和使用证据。(4)临床决策依据不同:传统模式重视专业知识和个人临床经验,循证医学模式既重视临床经验,又特别强调利用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认为“有权威的医学”是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最佳证据的结合。(5)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同:传统模式以疾病和医生为中心,病人不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循证医学模式强调以病人为中心,考虑病人自己的愿望和选择。(6)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同:传统模式很少考虑成本———效益问题,循证医学则将“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临床决策的一个重要证据。

3循证医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3.1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

相对于传统医学模式,循证医学是一种临床实践的新思维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对患者的医疗保健措施的决策要诚实、尽责、明确、不含糊、明智、果断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2]。促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模式向以科学为依据的、有据可循的现代模式发展。这一思想体现在以下方面:(1)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要基于临床科研所取得的最佳证据,即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专家确定治疗指南,都应依据现有的最佳证据进行;(2)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其主要来源是医学期刊的研究报告,特别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成果,以及对这些研究的Meta分析;(3)运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最关键的内容是根据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以获得最佳证据。

3.2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

3.2.1判定临床医学决策的方法

(1)发现临床所面临的问题和了解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按照循证医学模式,临床医生既作为研究者去提供证据,又作为应用者去使用证据。无论是提供证据还是使用证据,首先都要提出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第一步,它关系到证据研究的质量和是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用可靠的方法回答问题,如系统评价,它可以解决诸如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诊断方法评价、预后估计等问题。系统评价的结果就是循证医学的所谓证据。

(2)临床决策分析评价:是根据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将提出的新方案与传统方案进行全面比较和系统评价,通过定量分析取其最优者进行实践的过程。它是减少临床不确定性的重要方法。临床决策过程中有三个最重要的阶段:一是循证阶段,包括收集资料信息和选择最佳证据;二是拟定决策方案的科研设计阶段;三是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价的决策阶段。

(3)成本—效果分析:分析成本消耗后得到的效果。如延长患者生命的具体时间,避免发病或死亡的数字等,一般用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比两种方法表示。通过分析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满足患者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3.2.2获取医学信息的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光盘数据库大量应用于带有光盘驱动器的单机或网络,使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形式迅速丰富和发展。检索者只要较好地掌握了证据的计算机检索方法,就可以较方便地从互联网在线数据库、公开发行的CD、Cochrane中心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等获得所需信息。当然,循证医学的信息或研究证据的来源还包括杂志、指南和学术专著等。这些都是循证医学获取证据的基础。

第9篇:临床医学的特征范文

合理运用卫生资源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这也导致了医疗的费用逐渐的增多,已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传统经验医疗实践中,仅仅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技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并在基础医学理论和权威参考书的结合下,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治疗。经研究的发展,很多的医学理论应该有效,运用经验来进行治疗的方法也应该有效,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很多治疗都是没有效果的,甚至是弊大于利。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多的医务工作者因为商业利益的诱惑作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存在着随意的行为,严重的不负责,在医疗保健资源的利用上,出现了利用不足、滥用、误用等现象,使卫生资源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的扩大化,怎么样才能既使医疗质量得以提高,又使医疗质量得以保证,使临床医学更合理化、科学化的发展,使有效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费用逐渐的上涨,我们该如何控制上涨的速度是现在面对的一大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严格的评价医疗效益和医疗价格,对那些验证不合格的医疗设施以及没有验证的医疗设施予以限制以及淘汰,与此同时对医务人员良好、科学的医疗实践予以相对的培养,这是现在临床医学面对问题的最好解决措施。

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

1.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意义。循证医学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它不仅仅为临床的实践与临床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也为教学的实践提供新的方法与理念。循证思想促进了医学教育方式和临床医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于老师而言,能够快速的为学生解决困难,传授相应的知识;使老师的基础技能、基础知识以及老师的专业基础理论都予以相对的提高;让老师们对自己所教学的学科以及这门学科的前沿信息、发展趋势、予以更详细的了解;使教学的知识结构予以了优化,也使教学的质量予以了相对的提高。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或网上寻找科学的资料以及文献来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予以解决,在遇到问题时不仅仅是只有请教老师这一种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的状态上予以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快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速度,让学生了解的知识面更加的宽广。

2.转变传统的临床教育观念。系统评价是论证强度最高的证据。它是在世界的范围中所筛选出来的,能为以后医学生的实习以及临床予以最好的帮助。循证医学在临床的教育中这几个观念应予以更新:第一、在原来的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传播的都是临床的知识,而现在,把这种传播方式转变为教学学习。第二、从原来的死学转为现在的活学。第三、在原来的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现在转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第四、在原来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短期的,属于短期充电,而现在进行的终身教育,就是让学生一直进行知识的积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终身教育的教育制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使学生的潜在特长得以挖掘,并让学生的良好品质予以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在临床中对循证医学思想予以实践。现如今,很多国家对医学教学的课程都进行改变,对自我教育式循证医学课程予以强调,若要想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就必须对以下几个步骤予以明确的了解。

3.1详细具体的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形特征以及各种辅助检查,之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和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提出。

3.2在提出问题后,应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证据。3.3根据循证医学评价文献原则和临床流行病学,把临床的价值以及证据研究的真实性予以严格的评价。3.4把病人选择的指导医疗决策和临床的专业知识以及研究证据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