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基础心理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心理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心理学的认识

第1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胜任力理论 创新 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014-02

一 引言

近年来,医学科学技术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时期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参加的人数在不断地增长,与会者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高素质的创新型国际化医学人才,除了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较高水平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学术语言交流能力。于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国际化医学人才,便成为我国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综合英语素质培养是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医学人才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竞争、合作的基础。大学英语作为医学院校一门公共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新形势下,其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及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是一致的。大学英语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的影响及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目前我国各高校之间尤其是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与新形势下国际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提高地方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应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医学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英语素质兼备的国际化医学人才是当务之急、时代所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 胜任力理论

胜任力是一种新兴的素质观或能力论,西方学者一般用competence或competency表示胜任力概念。胜任力理论的鼻祖是“管理科学之父”Taylor,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时间-动作研究”。他提出通过分析工人的工作行为(动作)来增加工作产量,从而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这是胜任力理论的雏形,但他没有区分胜任力与其他能力。直到20世纪70年代,McClelland在大量实践中看到学业测验以及智力和其他能力测验很难预测职业成功或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成就,于1973年首次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指出应该用胜任力测试取代智力测试等传统的能力测试方式。之后,胜任力作为一种关注工作岗位、指向卓越绩效的能力观,从其他能力研究中独立出来。20世纪90年代关于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在西方社会受到了学术界、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胜任力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的,我国那时起才开始引入胜任力概念,到目前为止也就十来年的时间,与西方国家相比,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可查的最早涉及胜任力的文章发表在1998年。我国对胜任力这个概念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胜任力、胜任特征、胜任素质、胜任能力,也有直接译成能力、素质、才能等等。胜任力的构成可以用冰山模型来描述――知识和技能是冰山的水上部分,是相对较为表层和外显的个体特征,被称为基准性胜任力;而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要则是个性中较为隐蔽、深层和中心的部分,是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隐性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被称为鉴别性胜任力。

三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缺乏连续性的。我国对大学的医学英语教学,既没有完善的统一的课程体系设置,也没有针对性很强的专门系列教材,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综合英语素质培养体系。目前国内的医学英语教学比较散乱,对医学生综合英语素质的培养还普遍缺乏通盘考虑和系统研究。此外,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综合英语素质的培养上还没有构成一个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完整体系。基于上述原因,大学英语教师的胜任力和胜任模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根据胜任力理论的原理,笔者认为,地方医学院校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应从教师胜任力模式着手,而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教师胜任力模式是指教师这一特定角色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具备的胜任特征的独特组合,它是针对教师的职业表现和任务要求而形成的一组特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师的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式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提高和改善。作为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应根据本校医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打破旧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创新型胜任力教学模式。教师胜任力模式的完善,有利于教师胜任力的提高。教师创新型胜任力教学模式主要包括:

1.教学理念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改革步伐,以适应新形势下全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制定出新的教学理念,以便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扭转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良局面。事实上,大学英语课程尽管投入不少,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尤其是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是令人担忧。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严重滞后,有些学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可一旦到了真正用英语交际时就成了哑巴。因此,新时代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应秉承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听说领先、读写并进的原则,以培养实用型的外语人才为目标。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的合理与否对教学效果和教育资源的运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认为目前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主体,为满足全球人才专业型+复合型需要,根据医学专业学生比较缺乏文科知识的特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南,既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增加文学、社会科学、跨文化交际、礼仪学等课程,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减少或避免学生在英语交流时因文化差异等而导致的语用错误。总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可以“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先”的原则;采用“精简输入课、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更新课程内容”的办法进行设置,以提高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3.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采用听、说、读、写分开授课的形式,学生语言输入的形式显得比较单一。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而改变。目前地方医学院校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教学模式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把传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整合在一起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分课型,除了课本,还应尽量采用多媒体、自主学习平台、电台及网络资源,以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为主,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形成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特色”为特征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4.工作策略(师资培训)

教师的胜任力对学生的影响程度非常大,它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教学与科研是相互的统一体,科研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实践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同时,应该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个人专业发展,遵守职业道德,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建构专业人格,形成专业思想,发展专业自我。

5.教学手段和方法

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先进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实现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必要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信息量大、方便交流的语言学习环境。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水平,采用适合学生的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信心,充分利用语言学的认知理论、图式理论等,提高教学技巧,重视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6.考核方式

创新型教学模式还应改变以往的终结性评估――对老师的教及学生的学进行最终评价的模式,把单一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采取分项考核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性评估是分析性的,形成性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技巧的学习上,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终结性评估是综合性的,终结性评估考查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程度。只有把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才能真实地观察到学生的成长过程,才能客观地反映教和学的效果。

四 结束语

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文化及各种思潮的激荡与冲击,全球化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地方医学院校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世界一流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对全球化人才的培养。我院自建立并实施国际化医学人才综合英语素质培养模式以来,还开展了双语教学实践,进行了跨学科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新尝试。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专门拓展了作为ESP的医学英语词汇与口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模式,不仅为培养国际化医学外语人才奠定了基础,还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跨学科教学科研人才。该模式的建立对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相信随着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其他专业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陈丕.国际化医学人才综合英语素质培养模式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10(12):1672~1675

[3]林颖.我国胜任力研究十年[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5):84~89

第2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一、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全面推行“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全面推行“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进一步深刻理解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内涵,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创设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二,全面推行“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需要。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发展的需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在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构建社会服务平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是高职教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全面推行“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素质,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途径。“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指导思想,它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教育观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以突出职业性、实用性、生活性、发展性为基本特性,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不同教育环境与资源,通过校企双方的联合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抓思想观念的转变,深刻领会“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

1.素质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一般包括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与心理条件下,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化实践和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品质,是从事特定工作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道德操守与专业技能的集合。职业素质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职业性。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的职业素质,不同的人从事相同的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有时也不相同,这是由基本职业素质与个体职业素质的区别导致的。二是应用性。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来获得并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内在性。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职业人员通过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经验积累等,逐渐将职业需求有意识地内化为职业素质。四是综合性。职业素质不仅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文化素质,还包括职业业务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身体素质等。五是发展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行业动态的更新,职业人员为了适应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推动本身职业素质的发展。

坚持素质基础的人才培养定位,必须坚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各个环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根本目的,以行业企业发展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形成学生的健全性格,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生动、主动发展。

第3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 矛盾批评 负面效应 发展建议

引言

心理学之所以得到发展,跟批评与纷争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批评和纷争并存,两者交相辉映,相互刺激,但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心理观和方法论,最终让心理学在实践当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最终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得到完美统一。不过,虽然无休止的批评与纷争虽然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影响,比如心理学的一些领域心理学的学科定性、方法论等根本性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导致心理学纷争不断。而要想得到突破,那么就必须要超越纷争,才能实现质的发展。

一、矛盾和批评

对于心理学的定向,影响力最大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心理学、人文科学心理学以及批评心理学等三种取向。看似有交叉重叠的取向,其实是从不同的知识结构体系来进行区分,而每一种取向还有自己的流派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心理学囊括了结构主义、行为主义以及认知心理学等流派,主要采用分析方法来对心理事件来进行分解,这种方法能够将整体分解为很多小块逐一分析研究,从而解决那些要求精确、细致具体的问题,因此它关注的主要是心理客体以及事件的研究。而行为主义则是采用案例分析和量化的方式来研究信息输入到输出,研究引起人们心里活动刺激的影响因素。对于持这种取向的心理学家来说,他们认为经验是促进人类心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因为自然科学心理学以实证主义认识论为根基,若是联系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又或者是批判理性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话,通过一系列的精细研究便能够得出心理事实的真理性。

人文主义认为个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是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来实现的,通过了解心理学的意义来实现个体、群体或者是文化的发展变化,它以综合性为基本研究方法,把人类的各种心理划为统一的整体,以释义学、现象学则为其认识论基础,重点研究人类心理整体面貌、整体属性。批评心理学则与其他两个心理学取向不同,它是从不同的审视角度来审视现代主流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并通过批评的方式来构建完整的学说。从内容上来说,其基本假设则是批评能够促进心理学学术共同体理论、方法以及时间的改变以及发展。批评心理学的方法论主要是根据心理学学科的复杂性以及概念的多重性来决定的,这一取向的杰出代表为女性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等等。

二、各派心理学观纷争的负效应

(一)学科定位模糊。

从历史进程来说,自然科学心理学的一直影响着整个心理学派的发展,并获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理论研究,推动了心理学的繁荣发展。同时,自然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比较全面,为心理学的研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依据、研究策略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机械还原论等自然科学心理学理论成果也是许多心理学家批评的主要方面,认为这种机械性地理论,割裂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一种呆板陈旧的传统理论,忽视了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并没有进步可取之处。同时,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探索步伐也不断加快,提出了精神分析法,广开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先河,构建了一整套系统规范的针对神经症的理论学说。虽然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但人文科学心理学也没有分清人和动物的本质属性,大有生物种族模糊的嫌疑。同时,如果用单一的生物学来进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这是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行为,只会越来越忽视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不论是自然科学心理学会还是人文科学系力学,都在学科定位上存在模糊的现象,没有科学客观地综合学科之长来补己之短。

(二)分裂趋势愈演愈烈。

心理学的统一和整合,一直困扰许多心理学专家,他们为此也不断地进行争吵,这对心理学的学科形象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动摇了心理学的理论地位。诚然,不同的心理学家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情况,选取的心理侧面研究依据也不一样,运用的分析方法更不一样,最终才形成不同类型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心理学家之间并没有相同的语言和理论,即便研究成果相互对立和矛盾,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观点。比如,批评心理学认为自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在前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但其构建的心理学说却完全与最初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互为悖论。事实上,一个不断成熟的心理学研究,是在不断地继承前人的理论研究,又对其不断地批判。为此,许多学者痛心疾首:心理学的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心理学出现了分裂。其实,这种观点并不能完全说明心理学的学科价值,为了追求更加深层次的心理学研究,摒弃了以往坚持的理论依据,并不是所谓的心理学倒退,而是严重批判地继承。正是由于站在不同的视野,心理学的纷争才愈演愈烈,甚至在学科理论派系上争锋相对。

三、推动心理学发展的建议

现代心理学的正确性一直是专家和学者争论的焦点,至今一个世纪过去了,批评赞扬并存的心理学理论仍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事实上,每一个不同了理论体系下的心理学观点,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不应该全盘否定。因为一个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都是经过深刻地认识和研究,反映了其他心理学理论没有具备的侧面知识,这是有可取之处的。所以,本文认为要想不断促进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必须行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树立辩证的意识,客观认识不同的心理学观。

从内容上来说,只有正确地认识心理学,保持客观公正地严谨态度,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观。如果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来包装心理学,这是十分片面和极端的,因为如果通过假设性的事件进行物理性概括,这种方法并不能揭示出心理学的本质。另一方面,人文科学的心理学更加强调心理的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从整体的环境中来反映个人的心理思想状况,从而探寻心理生活的真谛。批评心理学则是通过现代化的理念来批评心理学中存在的弱势,这种批判性的理论并不应该全盘否定,必须客观地认识其积极有益的方面。全面否定主流心理学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女性主义心理方面的内容,提倡男女平等,并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心理学方法论。所以,不管是何种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观点,必须辩证地认识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百家学说共同探讨,才能在竞争和矛盾中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二)不同方式之间积极配合,保留优势条件。

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学科原本的精确性以及严谨性。此心理学科很好的推动哲学思想以及主观内省发展。就人们心理活动研究是通过实验方式以及具体数据揭示的,对于人物个体微观心理机制进行精确的研究,掌握测量性,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获得很多有利数据。像是心理过程、心理机制等心理现象通过实证方式进行研究,但是此种方式受到心理文化历史属性以及社会特征限制,并没有发挥积极的动力。人文科学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心理学之间并不矛盾。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人员就通过问卷以及测量的方式进行研究,讲究研究方式多样化,不会使用单一的方式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确保非实证方式在心理学中合理位置。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将问题作为中心选择方式,要做到问题是重点,一切都是为了问题所服务的,确保做到兼收共得。此项方式需要遵循方法论原则,这样更能省时省事的保证心理学研究同体,揭示心理生活价值以及意义。但是此项方式并没有具体的试验方式以及测量方式支持,不具备精确的数据定量研究,这样就缺乏具体实证进行证明,相关心理研究成绩也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甚至对于新的研究成绩有的研究学者保持反对意见,虽然并没有完全的否认此项研究,但是对于主流心理学方式所存在缺陷进行研究。

四、结语

实践是心理学发展基础,其主要价值就是服务于人们生活实践。自然科学心理学对于心理学研究开放性以及应用性都有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推动力,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心理学理论以及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活动过程中因为受到科学主义、个体主义、客观主义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出现变量研究改变,这样就忽视了心理学理论实践成绩,对于社会生活所需不能满足。人文科学心理学并不认同自然科学心理学中一些不具备理论支持的实验结果,此项研究方式对于人们生活意义探索并没有任何的意义。人文科学心理主要是将人本主义所需、研究动机、自我实现价值作为研究重点,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学与生活研究不分离,同时能够保证人们精神生活质量更好的提升。现阶段内研究过程中需要保证心理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现状,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心理学有实质性的支持思想。值得恭喜的是:现阶段学者已经认识到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过程中伦理政治维度对其的影响性是相当重要的,不能通过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无论是何种研究方式,都是需要在社会宏观文化基础上进行的,结合人们实际生活关系,做到面对社会生活,真正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麻彦坤.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9(5).

第4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科学发展;实践路径;基本策略

一、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现状

应用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身和发展自身并对这种知识加以应用的一门重要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心理学列为21世界重点发展的一门学科,理由是因为心理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同时也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效应。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类心理现象的特征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发展的必然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应用心理学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而且它的发展的趋势也日益迅猛。应用心理学是21世界下心理学发展的重点领域,虽然它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由于应用心理学广泛作用于社会生活,不仅关系到心理学的健康与发展,也影响到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所以,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路径与时间策略问题一直备受心理学界的关注。

二、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

心理学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那个生活中,它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的质量,由于心理学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对其关注度也非常高.现阶段我国的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还有很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真正地让应用心理学走向社会,更好地帮助人们,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应该更加科学地结合社会现实,来寻求更加能适应我国发展需求的新型的应用心理学发展道路,要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应用心理学对社会和谐、社会进步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应用心理学真正应用到社会服务当中,并且能够积极健康的快速发展。

(一)走向社会服务。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它主要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标,也是一门服务社会的学科。与基础心理学相比,应用心理学更多的是在人们工作与生活中体现出来,在众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应用心理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也比其他方面的心理学更加受到大众的青睐。同时,作为世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学科,应用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应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把心理学的只是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比如教育,工农业,商业,军事等不同的领域。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开始有应用心理学这一学科,并且在校内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心理老师,通过开展一些基础的应用心理学课程,让广大的师生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并在对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奉献的同时进行心理学知识传播,默默地加深应用心理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仰等领域的影响。笔者认为我国的应用心理学还没有真正的适应我们这个社会,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并未被这个社会完全的理解,所以,应用心理学界不应当为个别的杰出的研究成果得到推广而感到心满意足,我们要立足当下,但是却要眼光高远,看到我国应用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努力突破,需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道。但是,我们知道开拓创新总是不那么简单的,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富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心理学发展之路我们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科学应对,特别是要合理的处理应用心理学全球化与中国化的问题。所以,在把心理学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创新,不能直接照搬他国的研究成果,而要结合实际走本土化的道路,只有这样应用心理学才能够自主的发展,中国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体系才能够成功的建立,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促进社会心理和谐。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迅猛发展,我国政府也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学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多次强调了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认可了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必要性,于是鼓励政府的施政和舆论的引导的重要作用已将成为心理学迅猛发展的目的之一。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达到社会人民的心理和谐,所以,对心理和谐的重视,也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产生良好的影响:在社会之上,人与自然、人与人等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只有合理妥善的应用心理学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与心理纠葛,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和谐发展,都要求我们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并且积极引导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才能更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各个行业的行为与发展,达到个人和社会之间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事业化的大融合。纵观心理学发展的最初和漫长的过去,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发展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坎坷。心理学最初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些排斥,这些都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和对应用心理学所具有的科学性还认识得不够深刻,把握不到位,以及社会对心理学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造成了心理学发展的困境。因此,应用心理学未来发展中,应加大心理学理论应用重要性的宣传,并注重人文关怀、人性提升、个性发展和人格现代化,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并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将应用心理学从科学核心出发,在探索中发展,在前进中走向生活本位,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道路,为政府的施政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有效推进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逐步推动社会和商业健康发展,促进更加积极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形成。

(二)职业化制度的健全。心理学的职业化是心理学广泛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是应用心理学推广和普及的关键,这已经被世界心理学的发展进程所证实。大量研究成果显示应用心理学将是心理学发展的一大重要推动力,要推进中国心理学的职业化的大力发展,需要解决两个方面问题:其一就是要明确职业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家的定义,取得社会对心理学这一职业的认同。其二就是要建立职业心理学的资格证制度和许可证制度,要明确的界定心理学的职业范围、责任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标准,从而提高从业者服务质量,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市场化的高效运作。近年来。我国心理学产业化发展已经有所进步。单就一些简单的职业来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测试等,这些都已经逐步市场化,而不再是义务性的社会奉献,同时大量的与想理学相关的书籍,影视,教育物资等也都有了一定的市场,另外一些心理服务中介机构、心理服务热线和心理专业网站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被社会公众接受,并进入到商业化运作模式当中,开始市场化经营。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更应强调服务质量、特色,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能够使心理服务市场空间更加有活力,也能够更加旺盛激发市场发展潜能实现市场化运作的规范化。

(四)产业化拓展的实现。从国际层面上来看,我国作为第四产业的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稍显滞后,还未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国外的心理学产业却发展势头迅猛,并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在人才测评和心理咨询方面。所以,我国的应用心理学应积极采取新兴产业化发展形式,逐渐形成新的产业化结构,拓展自身发展产业领域,并从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五)行业化服务的规范。当下社会中,心理学咨询应用机构普遍设立,这些机构集心理学应用、研究、应用开发,应用实践于一体,逐渐形成一种面向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综合性心理学应用实体,并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同时应用心理学的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强化自身能力,提升自身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出应用心理学实践性及服务性的显著特点,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认识心理学理论,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使心理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磊.浅析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基本策略[J].科技展,2015(32)

[2]王东方.关于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基本策略探析[J].才智,2015(15)

[3]崔景贵.我国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基本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第5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由于这次转向对传统心理学的强烈震撼和决定性影响以及语言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不再全力关注知识的起源、认识的能力和限度、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等问题,转而探究语言的意义、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语言的本质等。它把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提升到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地位。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传统心理学中“语言”的缺席

在心理学领域,尽管语言是人类表达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纬度,然而注重实证量化研究的经典主流心理学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索这一重要元素,以进行这一具有突破性理论的尝试。传统心理学中的语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心理学早期开拓者们无法摆脱传统哲学的束缚。早期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虽然冯特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力图从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来确立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也没有超越传统哲学的基本逻辑,即试图在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中追求意识与心理的本质与规律。心理学力主研究作为科学世界的心理与行为现象,而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言就被存而不论了。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经验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行为主义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而精神分析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无法关注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在心理学中的缺席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传统心理学探究的两大主题是“心理”与“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漫长的学科孕育和演化的历程中,心理学所观照的对象经历了从人的“灵魂”到“心灵”的转变。1879年以后,心理学演变成为研究“意识”之学。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又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60年代以后,心理学已经成为研究“行为和心理”的学问。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断嬗变和演化,一方面反映和诠释了当时哲人及心理学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和他们研究旨趣的变化,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汉所说,每一种解说都有哲学观点与文化视角,没有某种哲学观点,你几乎不可能做出一般解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形而上学假定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意义。西方心理学史家波林、墨菲、黎黑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或是类似的观点,将时代精神视为心理学流派、观点、思想的决定要素和力量。

正是传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主题决定了“语言”在传统心理学中的失落。语言的缺失在华生的行为主义构架中尤为明显,在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合法研究对象的情境下,语言在其中的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主流心理学对语言毫无关注。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米德就首先将语言问题引入了社会心理学,因为实用主义坚持将经验生活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而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正是承认了语言的重要性。

米德希望经由语言沟通和符号互动这些外在现象去透视人们内在的心灵过程,尤其是人格自我的分化和成长,由此语言问题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米德的创见还不能视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但它无疑吹响了走向这一重要转折的号角。米德对语言学的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基本层面,事实上已经为心理学话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即主体间共享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人际间借助语言进行交流,但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交流来自不同的心理动因和交往需求,不同的心理动因、情感、认知会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语言问题。

二、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理论溯源

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理论传统就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破除了主体中心主义的迷思,使得语言从逻辑中解脱。结构主义致力于求证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其所缺乏的严格性,尤其是索绪尔(F. 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被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发点。这一区分具有广泛的理论蕴含,语言研究从偶然性和语境的局限之中摆脱出来,人类经验同语言象征双重性的密切关系受到重视。

尽管后结构主义在诸多理论立场上与结构主义相悖,但对语言的关注成为两者共同的旨趣。构成后现代知识基础的后结构主义反对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逻格斯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将意义、实在法则视为不变之物,把它们作为思维和认知的中心。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再现,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写作是思维的表达。在后结构主义看来,人们原以为有中心和本源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心和本源,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变成了充满差别的系统,在系统之外不存在所谓的超验所指。

可见,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都极其重视日常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观念对心理学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西方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其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这些后现代心理学理论所运用的解释与结构的分析方法,不仅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而且突出了语言在我们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我们的理解过程,无不渗透着语言的影响。

此外,解释学传统也是语言学转向的重要理论渊源。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哲学主题就是对语言进行哲学关注。语言是经验世界的重要维度,在语言中自我和社会得以展现,语言与现实世界并非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现代的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世界和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于语言的分析,就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这后一种分析,就是对理解的理解。由此,哲学解释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看法,即:人创造了语言,但却从属于语言;人创造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这种角度看,就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人的存在。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伽达默尔所说的“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等等,都是对这种观点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将“语言”问题带入到心理学的尝试则要归功于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下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建构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心理学关注主体间性,强调理解他人行动之时要强调言说者的姿态、声音、字面意义和意图。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是上述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这一知识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知识运动的拓展。但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则直接为洞察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具体视角。

三、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生

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除了其深厚的哲学的渊源和理论背景之外,更有其全面展开的心理学研究的现实基础。

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主要考虑的是语言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能与关系。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的争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语言的表述和解释问题。“语言学转向”的革命意义并不在于彻底否定传统,它与传统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它同样研究心理和行为,但是它改变了研究的策略,这就是把心理学不只是当作一种知识的体系,更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确定或发现人性意义的活动。既然思想或信念其实就是语言,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研究才能把握思想,没有不通过语言表达而独立存在的思想,那么,对于传统诸多纠缠不清的涉及实体或建构的地方,采用“语义上行”的方法,即把所讨论对象的本体论地位悬置起来,而用统一的语言语词进行表达和重新解释并达成一致,从而避免无益的争论,这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必要的策略。

话语分析是当代语言学转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传统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认识世界、表达观念的符号或工具,能够提供对于世界或事实的准确描述。心理学的话语分析则关注由于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情境不同所导致的歧义性及语用的复杂性。由于人总是借助于语言媒介来理解世界,语言因此成为“意义的家园”,成为人们用以建构世界的有效工具。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话语(语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把话语生成过程的内在心理组织结构看做是人脑中各个相互作用的活动阶段的完整连续体现。按照他的观点,话语的生成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机;第二阶段是思维(相当于现代语言学术语“话语意向”);第三阶段——在内心词汇间接表现出来的思维(相当于现代心理语言学中的话语表达的内部程序);第四阶段——外部词汇意义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或者说是内部程序的实现;最后阶段——意义在词汇中的间接表达,或者说是话语的声学和发音实现。这是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他对话语研究的心理学观点不仅是这一方向研究成果独特的总结和综合,他还提出了意义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关于物体意义的概念,关于话语生成过程的启发性思想。因此,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理应被视作现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事实上,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的立场,在心理学领域不断发展渗透,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当话语分析在心理学中集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于一身时,就为一种“新”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已经形成,这就是从“语言或话语”的考察心理学研究的话语形态、话语伦理、话语结构以及话语生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心理学形态——“话语心理学”。

在心理学领域内,话语研究在理论上的连贯性并非很明朗。目前,这一取向的研究及理论概括基本上围绕着对当下心理学的理论概念、观点或分析实践的批判而展开。“话语心理学”一语的提出,目的在于将这一领域现有的知识发展成一种连贯的话语取向的另类观点,并以此强调:这是一个有关心理研究的可能的范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模型。

话语心理学总的说来关注人们的实践:沟通、互动、争论,以及这些实践在不同场景下的组织。话语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体现了语言学转向的“新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有其独特的原则(PP.66~69):第一,许多心理现象被解释成话语的特性。话语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公共话语是行动,私人话语则是思想(thought)。第二,对符号体系的个体的及私人的运用构成了思维(thinking)。而这一运用来自于人际话语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三,心理现象的产生(如情感、决定、态度、人格展露等等)在话语中都有赖于行动者(actor)的技能,有赖于他们在共同体中相关的道德立场以及所展开的故事线索。这些原则的内在意义表明,话语现象并不是隐匿的主体性心理现象的显现。话语现象就是心理现象。话语背后并不存在心之活动的影子世界。人们不过是在人际话语过程中,将私人话语转变为公共话语,亦即将思想转变成行动而已。然而,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言语并不是为了回应人的早已存在的、组织良好的思想而说的。人不可能将某种“内在的”意向或思想准确地转换成“外在的”言语表达。因为,正如维果斯基所言,“思”的可能性是在语言中构成的,思维是一种“内部言语”形式。

传统心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研究者便是用这些心理实体来解释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这种解释被称为内在心理的解释。话语心理学认为不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所不断建构的。心理自然也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而语言则是建构的积极媒介。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将话语置于研究的中心,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能够将心理学的关注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传统的心理学将话语与行为、主体、心理过程区分开来。话语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话语的具体过程,而且这些话语实际有着种种的行动取向时,话语的生产者就不仅仅是“主体”,而且是“行动者”,这样一来,对话语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也必然是对具体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而超越内在心理的解释,一方面能够摆脱对实验方法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能够与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冲破个体主义研究的樊篱。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发生了。

四、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评价与反思

语言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代心理学对日常语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与关注,日常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的对话,这就把心理学研究引向一个交往世界或者一个对话沟通的世界的,也就是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未主题化、未专业化,人们自在地呈现真实本性活动的世界。从“生活世界”来研究人的心理生活,此时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不是控制、规训,而是人性的解放、和谐与自由(PP.36~38)。心理学不应再去构造能规范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理论模式与模型,而是在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话语活动中启迪心智、激扬潜能,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和实践的阐释发掘出被深埋多年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心理学的理论追求开始从本质论转向存在论,在思维方式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在心理科学观上从自然主义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科学观,在文化模式上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只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实现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并且也只有通过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的展开,才能真正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主体间的关系理解和实现人们的心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互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来看,它是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反思、批判。当代心理学已经面临着后现代的诘难和挑战,出现了一系列结合语言或从语言角度出发,对传统心理学进行的思索和解构。进而使心理学在主观或客观上,主动或被动的“重构”。因此将语言带人到心理学或从语言的关注的角度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解放和颠覆意义。对话、沟通、话语分析、话语伦理都为人们重新审视主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这一影响甚大波及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至于话语分析成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立场[9]。语言学转向最有价值的形式在于具体考察语言和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交叉地带,以及从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为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宏观的启迪。

第6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陈汝毅(1989年――),男,广西钦州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级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汤钰莹(1992――),女,安徽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10级本科教育学专业,

摘 要: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演变和创新来说,会走向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会面对着什么样的热点与难题,会有什么样的演变与趋势,会有什么样的出路与结局,这都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未来展望所要涉及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其实,心理资源的问题,心理资源的挖掘、提取、转用等问题,将是关系到中国本土心理学未来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中国本土 心理学 展望

一、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核心问题。所谓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基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研究策略。它体现在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上,如什么是心理学科,什么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怎样确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怎样构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怎样干预人的心理行为。可以这样说,心理学的科学观,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决定了心理学家的胸怀。在心理科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占有主导性和具有支配性的科学观是封闭的心理学观。但是这种封闭的心理学观目前正在衰落和瓦解,正在受到有远见的心理学研究者的质疑和挑战。重构或开放心理学的科学观,已经成为心理科学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也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问题。心理学早期是以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心理学目前则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即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文化特性的问题。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的心理行为理解为自然现象,而不是理解为文化生活。

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问题。“心理文化”的概念是用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探讨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内涵,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立足于特定的文化,或者说,文化是心理学植根土壤和养分的来源。西方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科学心理,问题是中国本土也有自己的心理学资源。探查该资源,就要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和设置文化学的框架,将中国本土心理学看做与西方实证心理学具有同等文化价值的探索。要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就有必要追踪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确定其所含的资源,具有的性质,包括的内容,起到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问题。方法论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心理学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也就是研究内容的确定,是力求突破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片面理解。二是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探索。这也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力图突破和摆脱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限制,为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建立科学规范。三是关于心理学技术手段的考察。即是对干预方式的明确,是力争避免把人当做被动接受随意改变的客体。所以心理学方法论的探讨是关系到心理学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环境中,会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学。所谓的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和历程,实际上就是为了建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或植根于特定心理资源中的本土心理学。问题是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是相互隔绝还是彼此相通的。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导致了心理学与本土文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也很容易造成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相互隔绝和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和排斥。那么如何寻找到共同的基础,就成为本土心理学之间的有效交流的重要任务。这就必须开创性地揭示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问题,力图突破封闭的心理学观的限制,设置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历史框架,从而将西方实证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看作具有同等价值的探索。

心理学的发展怎样继承传统又寻求更新。其实,任何根源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生存和演变,不可能完全放弃或脱离自己的传统。或者说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心理学的发展又必须是对传统的超越,和基于传统的更新。但是,中国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并不是要恢复到原有的老路上去,而是一种创新,是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心理学创新。所以,我们要以开创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心理学的本土化出路与结局是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本土化的定位。这使得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本土的特质和特征,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偏重和特色,必然要有自己强调的内涵和方式。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以及未来的心理学等。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是通过文化来考察和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在追求共同和普遍的心理机制。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开始去关注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的根源,转而重视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从社会文化出发去考察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文化心理学所强调的是人的主观建构。那么文化就不再是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存在了,而是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内在存在。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人也因此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其实,所谓的文化心理学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的分支,而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的理论方式。这就会影响到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确立。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历史心理学。任何心理学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延续。所谓心理学的本土化,也是在为心理学确定其历史的传统。这种历史的传统给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发展形态和方向。其实,所谓历史的心理学,并不就是指过去的心理学,被超越的心理学,而是指心理学的历史根源、历史传统和历史进步。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资源。本土心理学应该成为自身未来发展的历史资源。心理学的发展应该重视自己的历史传统,这不仅为后人提供了观赏,也为自己积累了资源。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生活心理学。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使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走入本土文化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是回归与本土文化中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那么科学的心理学能不能成为生活的心理学,就成为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

其实,心理学本土化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心理学与文化或与社会资源的关联。或者说,就是为了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文化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常常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问题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我们应当从西方心理学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中得到研究的动力和启示。(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班主任需要学习心理学吗?这似乎是个伪问题,从理论上说,不掌握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怎么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啊?然而,具体到实践,又似乎不那么简单,有些教师,甚至是一些知名的教师,对于学习心理学都有些抵触情绪的。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就在一次会议上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在大学时最不喜欢听的课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也不喜欢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认为,教师要学点心理学是毫无疑问的,但当前的教师心理学学习中,也确实存在着学而不得法,学非所用的误区。换言之,不是心理学不好,不是心理学没用,而是没有用合适的方法,学到有针对性的心理学知识。

1.师范心理课为什么不吸引人

每个班主任在从教之前,都接触过心理学,但对于当年师范院校的心理学入门课程,很多人却不大感兴趣。教师对心理学的态度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原因何在?

传统的心理学入门课程中,是以一个正常成年人的感知、记忆、理解为重点,多为基础性的内容,离真正的教育管理实践比较远。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教师们为了更好地教育管理学生来学心理学,但学的却是基础的心理的脑机能、注意、记忆的特点之类,就当前师范院校的心理学课程设置而言,心理学课程与基层教师的实践的脱节,确实存在。

2.自学心理学为什么容易不得法

正规的师范学习难以满足需要,许多教师便转向了心理学的自我阅读,希望通过自学来提升心理学素养,然而,如果不了解学科架构,又会掉入另外的陷阱:

首先,当前的心理学图书市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却又良莠不齐。人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学涉及的内容可谓方方面面,图书市场上以心理学为名的书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这些图书中,既有严谨的科学研究著述,也有很多以“心理学”为名的心灵鸡汤类不靠谱的出版物。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去自助阅读这些所谓的“心理学图书”,不仅不能提升班主任教学管理的工作成效,说不定还“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其次,即使在正规、科学的心理学出版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补救性的心理知识,即关注的是如何去治疗心理疾病,恢复心理健康。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或者是心存困扰的人群,阅读一下或许不无裨益,但是,班主任阅读此类图书好处有限。因为就班主任的工作对象而言,主要是心理发育正常的青少年学生,对于那些罹患身心障碍的学生,班主任没有义务也没有资质展开相应的咨询治疗;同时,如果作为班主任,看此类心理疾病的书多了,还容易因为“自我证实倾向”的存在,把自己和身边的人的普通问题归结为心理障碍。

二、班主任如何学习心理学

1.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学习

对于大多数班主任而言,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主要不是进行心理学研究,而是让心理学的研究结论为我们的现实工作服务,通过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心态,继而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最终影响、教育学生。基于此,面对众多的心理学知识,有些内容就可以暂时不学或不重点学了。比如,在心理学入门的课程中,基本都有研究方法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有些艰深晦涩,对搞研究很重要,然而跟教师的工作关系不大,可以舍弃不看。再如,心理的生理基础,关于脑科学的探讨也是当前心理学的热点,但和班主任工作的联系也不明显,亦可以暂时忽略这方面的学习。

那么,班主任要把哪些内容作为自己学习的重点呢?

一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主要谈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现象及其规律,这部分内容正是我们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小学生为什么最崇拜老师啊,中学生为什么那么叛逆啊……此类问题,都能在发展心理学中找到答案。然而,要注意的是,在发展心理学教材的编撰中,存在两种体例:一种是以内容为维度,分别论述心理的不同层面从小到大是如何发展的,如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等等;另一种是以年龄为维度,分别论述幼儿、童年、青少年、成年的各种心理内容如何发展。作为教师,在选择发展心理学读物的时候,选择后一种体例的比较好,因为学生都是集中于某个年龄段的,你可以紧紧把握自己的学生群体,对其心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解。

此外,发展心理学,顾名思义,探讨的是人一生心理的发展,而教师则本能重点关注青少年心理这一段,那么,可以直接找一些直接标注“青少年心理学”的图书来阅读。与此同时,需要提醒一下,青少年学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这部分内容,与教学管理的相关更大,因为这部分写的往往就是某个年龄段学生情绪的变化,人际交往的变化,班主任知己知彼,就能百战不殆了。

推荐书目:戴维・谢弗《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劳拉・E・伯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青年到老年(第4版)》

二是社会心理学。一些老师可能有疑问:社会心理学是不是要谈社会变革、不同社会中的群众心态啊?这个和我们的工作有关系吗?还真不是,在英语中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的“社会”(social),不是我们日常概念中“社会主义”那个社会,在心理学上,社会心理学其实谈的就是人和人互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涉及的内容多是人怎样自我认识又怎样认识他人啊,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喜欢为什么爱,偏见是如何形成的,人是如何受到别人影响的,等等――更确切一点表达似乎是“人际互动心理学”。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中国人学心理学,一般学到社会心理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班主任要想理解、影响、教育学生,社会心理学必须好好学,掌握了这其中的规律,不仅“对付”学生有办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人际互动也不无裨益。

推荐书目: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三是管理心理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管理好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的规律也应该有所掌握。管理心理学,西方多叫组织行为学,说的就是组织内人们互动影响的规律,其实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在组织范围内的应用,尤其是在企业内的管理实践。按理说,班主任应该看“班级管理心理学”更好,不过,这方面国内外研究的都不多,出版物比较少,教师只能因陋就简,看一看组织中的管理心理,然后触类旁通,迁移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去了。在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中,包括如何利用心理学规律去激励人,如何根据团队发展的规律去当领导,等等,这些组织管理中的一些规律,班主任工作中也同样适用。

不过,管理心理学的规律毕竟主要源自西方的企业,在中国文化下,具体到自己的班级中是否能够完全合适,要给予注意甄别,不能生搬硬套。毕竟,管理学生和领导一群人干工作,还有诸多不同之处的。

推荐书目:杨忠《组织行为学:中国文化视角》;迟毓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

2.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学习

知道了班主任学心理学的重点,到哪里去寻觅这些内容呢?

一是图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心理学的自我提升离不开展卷阅读。然而,对于琳琅满目的心理学图书,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如何判断一本心理学书靠谱不靠谱?其实也不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图书,首先看出版者。靠谱的出版社总会出靠谱的书。就心理学图书而言,几所高校出版社出的心理学书相对还是有质量保证的,如北大、北师大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等等;另外,有些书系的书出的也不错,如万千心理系列,湛庐文化系列,等等。其次,看著者。虽然有的心理学家你并不知晓,但如果是一本呕心沥血的著作,作者常常会在前言后记中把该书特性,成书艰辛之类娓娓道来;而相对另一些图书,前言后记都无,编者不详,这样的图书就要小心一些了。

第8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本科 设计心理学 教学

一、 本科设计心理学的教材和教学现状

设计心理学是最近几年刚兴起的一门设计和心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广受关注而又争议颇多。大多数本科院校是最近几年才刚开设本课程,甚至有的本科院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那么对于设计心理学的课程教学,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目前也尚无相关的较为普遍的、通用的教材。设计心理学领域的各位学者均以各自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出发,构建学科体系,提炼学科理论和知识。

自从2001年江南大学的李彬彬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以消费心理学为指导《设计心理学》教材之后,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也逐渐热了起来。国内相继出版了6――10本相关的教材。其中工科工业设计背景的设计心理学教材主要有: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柳莎《设计心理学》、以及2012年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张凯、周莹主编的《设计心理学》等等;以认知心理学为指导的教材由邵璐、姜波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以及十一五规划教材许邵艺编著的《设计艺术心理学》;和设计学专业的通用教材:由杨星星、宋艳菊编著的《设计心理学》。短短时间,国内多位学者撰写同一门教材的编写,充分反映了我国学者和设计者对设计中心理现象的关注,也表明了心理学研究对设计学科的建立,设计实践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设计心理学研究教材的多样性和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反映在课堂方面是作为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的设计心理学面临着更为含混的、无定论的现状。甚至设计艺术学本身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属性,又进一步强化了设计心理学体系和理论尚不统一的学科属性。

因此, 对设计心理学的教学, 尤其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对准确的教学定位是高校设计心理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方向。由于目前在国内相关的教材较少,现已出版的一些教材或是针对性过强或是晦涩难以开展教学。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特点和现状,经过仔细斟酌和考虑,我选择由许邵艺编著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设计艺术心理学》作为讲授的主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引进其它教材的内容和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适应我校专业特色的独特的教案。

二、 设计心理学教学的课程定位

设计心理学教学是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的需要,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对设计师的深层意义上的研究和训练,毫无疑问,这种研究较为抽象和深奥,但却对设计师的发展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设计院校和企业迫切需要这样的理论。

我认为设计心理学应定义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工具学科,它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认识其设计目标人群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起到改善和辅助设计的作用,同时增强设计者自身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能力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设计能力。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必把精力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本身中去。

三、改革设计心理学的教学思路

大学,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我的课程定位: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为学生在设计时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是拘泥于心理学理论本身。我提出了以下几点的教学思路:

1、设计心理学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剪裁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点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自己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我把教学内容定义为通用的教材性质而非学术研究性质,并且对教材内容知识点重新的进行了重新的归纳和整合: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部分。主要讲述设计心理学的概念、与设计心理相关的心理学流派、以及现代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等;第二章:讲解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感觉、直觉、思维、联想、情绪、情感、个性特征等;第三章:主要讲解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第四章:讲解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心理学”;第五章: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消费心理学”;第六章:讲解设计师的心理和设计思维。这与原参考教材有一定的出入。

2、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强调经典性和实用性

首先,设计心理学的原理教学采用“拿来主义”直接讲授。让学生直接掌握所涉及的理论精髓,而不必去搞繁琐的理论探源与论证。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和解释设计现象,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心理学实验讲解。比如在讲解设计心理的现象――色彩心理的综合效果设计时,为什么在快餐店和电影院门口要设计一些不安的色彩,而在阅览室和实验室设计蓝色或冷色等宁静的色彩?可以通过心理学家的心理实验结果来证明:让一部分人呆在四面都是蓝色的冷色调房间内,另一部分人呆在四年都是红橙色的暖色调房间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在里面呆一个小时出来。实验结果时在蓝色房间里的人呆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而在红色房间的人呆了只有不到四十分钟就出来了。

其次,设计心理学的应用部分采用经典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为学生在设计时理论指导实践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通过案例分析法,教师将设计理论,设计师、消费者、设计作品直观的显示在学生的面前,边分析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适当讲解,以获取最佳效果。让学生意识到,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工具学科在设计中的不可或缺作用。因此,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其实用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再次,设计心理学的实用性知识采用演示练习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繁荣”源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的学习和设计现象的理论分析,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调研的操作,加速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从而解决设计心理学科的学习中“知易行难”的问题,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最后让学生的通过市场调研和作业,使学生在设计和生活中,更深刻的理解设计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设计实践,达到理论的升华。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有创造性地去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依靠上述方法外,还应根据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殊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实际出发去研究。

3、增设网路时代的数字设计心理应用研究。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学科都需要参与到计算机的设计中来,目前的数字媒体和虚拟化设计等相关专业作为艺术设计中的一个新兴的重要方向和分支,已经实现了无纸化的全电脑操作,因此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数字话设计时代中,根据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增设设计心理学在数字化时代的现象解释和应用研究。着重的理论依据有: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规律,特别是色彩心理对设计的影响;情感与情绪在网络化时代的实践研究;消费心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界面和交互设计心理、用户设计心理等等。我以前曾发表的论文《WEB设计中的情感交互》也浅显的设计到了其中设计心理的情感交互研究。

小结: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从对设计现象的感知和设对计现象的原理着手,对设计实践和原理产生必要的补充。此外,设计心理学还与设计实践教学共同构建出一个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所需要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我们相信,设计心理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莎.设计心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 许邵艺.设计艺术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第9篇:基础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的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国外,设计师已经从设计的各个角度出发,为设计心理学编写了一些基本的定义。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赫伯特•A•西蒙在《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提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机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将设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在国内,江南大学教授李彬彬是我国最早进行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她2001年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中指出,“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是如何在工业设计活动中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遵循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规律,设计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以此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有很多学者认为,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所有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指导设计师如何把握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他们的消费心理。同时,研究设计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并使这些分析结果为设计服务,使设计能更好地反映和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对于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无定论,但可归纳出设计心理学的4个基本特征:①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②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和规律;③设计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指导设计师更好地遵循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从而提高产品的真实需求度;④设计心理学通过对思维和创造过程客观规律的研究,可提升设计师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研究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描述、预测和理解等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洞察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使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

2设计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设计是逐渐进化、逐步发展的

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设计对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设计学科的知识,以获取巨额利润。设计师从工程学、文学等学科的内容中提炼、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设计理论,而且这些设计理论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需要探究。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成熟,设计师开始意识到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以人的本质需求为根本,并以此为目的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设计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直到二战结束后,设计心理学才逐渐成型,主要有以下2方面的原因:①二战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设计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美学、工业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开始进入设计师的视野,并逐步成熟。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很好地促进了设计心理学的发展。②目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品生产开始从“人适应机器”转变到“机器适应人”,市场已从卖方市场为中心转变为买方市场主导的时代。设计作为决定商品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迫切需要设计心理学作为支撑;反之,设计的发展也为设计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唐纳德•A•诺曼对设计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提出设计师应如何研究产品,即关注产品的可用性,但不能抛弃产品的艺术美,设计集创造性、实用性、美感于一身的产品。国内的设计心理学起步较晚,设计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程度较低,理论体系与实践环节脱节,设计师的真实想法往往与最终的产品相差甚远。生产商以制造指导设计,因此,现代市场中存在很多廉价、同质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在国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心理学的地位也较低。

3设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对于设计师而言,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必将成为设计师的首要目的。未来,人们会看到更多的为人的设计,为人类的真实需求而展开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心理学也在不断发展,但很多人对设计心理学的认识仅仅还停留在以往的阶段。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某些思想观念转变很快,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设计心理学应具有相应的时代性,只有把握好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和变化,才能更好地利用设计心理学指导设计实践。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