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

第1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为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举措,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这要求职业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来全面指导教学。

文化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基础,良好的文化素质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促使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未来的继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中职语文教学却呈现出以下现状:一是教学模式普高化。二是教学内容及其评价的单一化。三是教学游离于学生实际,与专业课教学脱节,没有做到学以致用,没有很好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实践。

针对这些现状,中职语文教师应当明确:当前的语文教学已不再仅仅是向学生机械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和训练答题能力的单一过程,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整合过程,是全面“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着重对人的关注。这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具有中职特色,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为学生打下必要的文化理论基础。中职语文教师应彻底改变教育理念,强化主动参与、服务职教的意识,要和专业课教师多沟通,深入了解不同专业的要求,让语文知识成为连接和提升专业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并对专业课教学起支撑和服务的作用。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同时还要落实各专业的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突出针对性与应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在语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都要本着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服务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探索与普教相区别的教学新路子。

笔者所教授的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的是在旅游活动中提供服务、指导游览、传播文化的专业导游人才,更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热门行业,作为一名职业导游,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导游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通过旅游来增长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这就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导游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导游的知识面越广、信息量越大,就越可能把导游工作得有声有色、不同凡响,就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要求,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可以说,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往往决定了一名导游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

管子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导游的岗位技能要求该专业学生涉猎广泛,知识全面,面向“准导游”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围绕导游的知识需要,突破教材、教参的局限,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延伸与拓展。针对这一任务,教师必须确立让中职语文课教学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素质服务,而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入语文教学中,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伯恩德·冯·德罗斯特曾评价说:“人类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今天和明天的年轻人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同时指出: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世界遗产教育”是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内涵的同时,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其他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文化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旅游专业学生作为相关从业者,更需要有世界遗产的教育。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可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是具体可行的素质教育。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相辅相成。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载体,这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职语文教材及读本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因素,从文化角度来说,所选课文从上古到当今,时间跨度在三千年以上,出自前人手笔的诗词文赋也不在少数,关联到的世界遗产不可胜数,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可以说,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正如曹明海教授在《语文教育文化学》一书中所言:“语文教育并非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文化过程,是生命成长、精神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浸透着文化的精髓,包容着丰厚的文化意蕴,跳动着生生不息文化命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功能。”

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入语文教学正是力求深入挖掘语文中蕴藏的内涵,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把学生从单纯学习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解放出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延伸阅读,开展综合实践性活动,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吸收、消化世界遗产中的精粹营养,接触多元文化,站在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角度去研读、品味经典作品……去辨识、认同文化的底蕴与发展的价值。”丰富其世界遗产知识容量,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在对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创新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和体验,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为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新一轮中职教育改革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推进中职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人类文化的深入把握,离不开对本民族意识与精神的弘扬,脱离深厚的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必然流于虚妄。

世界遗产教育正是丰厚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直接有效的行为,并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从教育的内容上看,世界遗产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生动体现。作为一名未来的导游,具备一定世界遗产知识积淀,对于借鉴、继承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悠久的世界文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除了具有人文基础性的特性外,为各专业学科服务的功用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并且这种潜力还非常巨大。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学只有结合专业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世界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得益彰,更能显出职教语文的价值所在。作为旅游专业,更应有意识地将世界遗产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以此来丰富和完善学校专业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生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中学语文,2012,(6).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S].西北职教,2009,(2).

[3]章新胜主编.世界遗产与我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曹明海主编.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何勇.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路该怎么走[N].北京:中国旅游报,2002.

第2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一)教师缺乏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是成人教育中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然而,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参与我国成人教育的教师,大多数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些人中,部分是直接毕业后加入到成人学校,也有一部分是直接从其他岗位转到教育事业中来,还有少部分人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站在了成人教育的讲台上。这些人很少接触成人教育的理论知识,更不具有教师应有的实践经历,也不具备进行成人教育的实力,因此无法胜任成人教育教师这一重要职位。

(二)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所受教育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是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据统计,我国成人教育的教师中学历不合格者仍旧很多。一些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普遍选择待遇优厚、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普通高校,相对来讲,成人高校的教师学历普遍偏低,而一些私立的成人教育机构,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这些低学历的教师本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就很少,更加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学历问题逐渐成为成人教育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师德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今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已经成为教师最核心的竞争力。然而,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只教书而不育人,在成人教育中,传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引导学员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样重要;第二,有些教师产生拜金主义思想,功利心过重,利用业余时间兼职,而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副业来看待;第三,部分教师自高自大,不能平等地对待成人学员,使得学员非常反感。

(四)缺乏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在美国,为成人教育提供教师培训的机构就有一百多所。然而在国内,专门为成人教育提供教师培训的机构寥寥无几,成人教育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更是屈指可数。另外,有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过于简单,对于培训结果的考核过于宽松,经过培训的教师仍旧无法满足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培训机构的匮乏以及培训内容的过于简单,使得我国成人教育的教师始终无法达到成人教育的要求,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建设我国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专业化的理论,改变理论落后于实践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有关于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成熟理论,然后结合国内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第二,鼓励国内学者加入到研究成人教育学理论中来,使其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价值,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通过不断地调整理论和实践方式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二)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教师专业化是成人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建设成人教育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目前,教师专业化已经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且颁布了一些指导性文件加快教师专业化的步伐。除此之外,教师专业化还应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重视这一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我们应该为教师专业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关注和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浓厚文化氛围。

(三)教师的选拔条件要更加严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对于教育成果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提高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关键是要制定严格的教师选拔条件。例如:第一,教师必须首先持有与成人教育相关的资格证书,证明其确实有能力进行成人教育;第二,教师的学历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不合格的教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之后,才能继续担任成人教育教师的职责;第三,教师必须经过相应的理论学习,像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等,才能被最终录用。

(四)探索具有成人特色的教育模式。成人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成人教育的专业人才,因此,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必须探索具有成人特色的教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要创造适合成人学习的学习环境,比如,教育方式上,成人教育的学员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他们的知识体系已经固定在特定领域内,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跨领域知识的学习能力比不上一般学生,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做到通俗易懂,进行合理的推演等等。第二,成人教育的学员与老师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第三,必须要明确学员的学习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授课,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

第3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重要性 对策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经历了变革、调整、充实之后,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迫切要求转换教师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和探讨,下面,本人就自己的认识,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能收到抛砖引玉之成效。

一、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或者说是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宽其专业内涵的历程,是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

具体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也不仅仅是技能的纯熟,而是包括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意特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是教师成长结果,也指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国

家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颁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以“专业化”为核心理念和策略的改革,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因此80年代后,人们对过去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提高的做法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教师专业化目标的重心开始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新的课程结构改革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

(三)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达成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顾明远教授也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专业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而另一方面有赖于我们的培训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

(一) 更新教师自身观念

顾明远教授在《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一文中提出了教师的六大观念:“要在教育理论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要树立网络教育观念;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这些观念正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大力提倡的观念,这些观念为我们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我们应该将这些观念细化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等各个层面,才能真正使“观念成为行动的先导”。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而教师首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然后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 鼓励教师进行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他在参与行动中开展反思性研究。教师要改善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边教边学,接受校本培训,开展校本教研,不断反思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其背景以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分析,能够对教学情境做出评估并对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承担起责任,即不盲从未经批判反思的实践经验或原则。《学记》提倡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实践中去学习提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边教边学,实践反思,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抽身反省与自我观察,探索发现,教学相长,追求新知,不断提高。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阐述了反思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是反思教学的实践者,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中的专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教师才会在工作中有所创造,并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使教育教学更能落实到实际中,在不断地反省、批判和改进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三)变革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

1、重视职前教育,实行教师专门化训练

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不顾流俗,抗颜为师,作《师说》以倡行古道,提出教师必须“术业有专攻”。在他的教师思想中,与“道”相对的“术业”,绝非指一般的普通文化知识技能,而是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专攻”即指专门训练。在他看来,教师必须是接受专门训练、掌握了教师职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因此,教师在“出炉”前,既要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成为一个合格“产品”。现在各县市教育机构都有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初任班主任教师的培训和在职教师的培训等项目,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模式。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定: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这样的培训,将极大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

2、重视职后培训,实现教师多元化培养

把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1)“校本培训”是最为有效的,其内容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情况,自主设计培训内容,自行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进行培训。校本教研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对象,强调实践反思、伙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行动研究,倡导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师进修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教师至关重要,改革落实在课堂”,校本教研工作应以“课例”为抓手,“为有意义的教学而努力。”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2)“远程网络培训”是凭借信息技术特别是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的培训,现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和绍兴市一级继续教育都有“远程网络培训”这一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完善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研训结合”是把教育科研与培训一体化,以科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培训方式,“科研型学校” “科研型教师”就是这个培训方式下的产物。

(4)“自修──反思”模式是教师自修教程,在专家及培训者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目标,对自己已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用教育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受训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从而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培训模式。

(5)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更是一种好的模式。主要是提供给我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所在学校、各级教育局及所辖培训机构四类用户使用的,在此平台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申报、报名复核、录入培训成绩;中小学教师自主选 报培训科目、评价教学质量;各级教育局审核培训项目,查看报名情况,统计分析年度培训完成情况、分析教学质量等工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实践证明,扬长避短地运用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等多种模式结合,是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4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对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化学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评价等内容都有明显体现。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广大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广大化学教师也开始积极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逐渐摸索和探求实现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对策成为广大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我国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我国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均衡

经过阅读大量的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文献及对担任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教师问卷及走访调查,经过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发现:我国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极其不均衡。一般在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中,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较为迅速。而在一些小城市或是一些偏远农村,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缓慢的趋势。

2.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专业教育理念偏低

现在的大多数高中教师在就读师范类院校时学习了大量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但是学科教学知识、情境教学教育理念涉猎的却不多,加之工作后的忙碌,很多化学教师在教育科研、学生评价等方面都很迷惑,阻碍着他们的专业发展。在调查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专业不对口,又不是师范类毕业的老师担任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的专业教育理念更低。

3.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专业提升追求不积极

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师一般由本科毕业生担任,也有研究生毕业生担任。但不得不说,学历层次水平还比较低下。但是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缺乏重要的在职培训。即使偶有参加在职培训的机会,也是收效甚微。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使大多数化学教师追求专业提升不积极。

4.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较强,但缺乏科研能力

我国的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普遍比较强,责任心也极强。但是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中化学教师只有在评职称晋级或是硬性任务时才撰写论文或申报科研项目。正是基于此,我国高中化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缺乏。

5.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教育学知识及人文科学知识掌握情况不乐观

高中的化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有着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教师要想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仅仅掌握化学专业知识远远不够。但在现实中,我国一半以上的化学教师教育学知识及人文科学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这种情况必将阻碍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实现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1.增强学习意识,强化自我提升

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师要能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纠正和摒弃之前的陈旧观念。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做好自己的角色转变和定位,制定职业专业发展规划,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向“专业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的目标不断迈进。通过多种多样、不同途径的学习不断地实现自我的提升。

2.多给广大高中化学教师提供研修进步的平台

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要想实现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各种研修平台的支持。国家在深化高中化学教师培养、进行培训制度改革的基础之上为广大教师提供研修的优质平台可以有助于他们与国内外教育教学专家无障碍交流,在充实自己思想的同时也能够广泛吸取有助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各种养分。

3.建立、健全化学教师的评价体系

实现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该以广大化学教师的素质提高为标准。对于高中化学教师的评价要客观、科学、专业。那么,就应该随之建立起一整套高中化学教师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在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中运用化学教师自评和同事及领导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化学教师进行评价。

4.鼓励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科研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不仅仅体现在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在做好化学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大力支持,尤其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

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和实现我国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谓是大势所趋。我国高中化学教师素质的普遍提升必将使无数高中生学习化学事半功倍,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光静,殷志宁.给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第5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教师管理 教师专业 自我意识

一、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当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其专业化水平便受到人们格外的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口号,推动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并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当做教师教育改革的取向;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培训。随着国际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正成为21世纪各国努力实现教师实践创新、教师发展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通过学习进修、专题研习、参观访问、教学观摩、实践反思、案例研究、教学行为研究、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来进行,主要以反思性实践为主,使实践改进与教师学习融为一体,将教学新理念贯彻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这种“学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过多地要求教师进行进修培训或进行理论研究学习,而忽略了教师的自我实际需要,填鸭式的培训和学习并不能满足教师的成长需要。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对教师个体本身的关注和认识都还不够,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专业自我的效能,究其原因既源于学校管理制度的缺陷也源于教师个体本身。

1.学校组织建设存在体制化

纵观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学校组织管理,过多的政府干预使学校及教师不能独立地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运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评判标准的统一使教师自我的主体性难以发挥。再者,学校管理者难以对正确认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内在主观性产生统一标准和规范,降低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关注。

2.教师集体职业倦怠现象突出

教师对教学活动没有工作热情,教学氛围沉闷,这是教师专业自我的缺失。有些教师懒于尝试、不思突破,坚持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很容易产生教学倦怠,失去教学新鲜感。同时,教师权利和利益无法得到满足与保障,教师待遇低福利少,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也使教师丧失了对提高专业素质的热情和内在驱动力,容易产生集体抱怨的连环反应。此外,教师队伍的人际关系疏离、人情冷漠、交往割裂、工作环境氛围不佳,也会使教师职业热情减退。

3.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和教师政策人性观照的缺少

近年来屡有发生教师因教学科研等压力过大而自杀的案例,社会上缺少对教师个体的关注。教师本身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同时在道德教育上也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因此社会早已将教师神圣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不容许教师犯错的心理习惯,对教师要求和约束过多,而远不能关注到教师的自身需求。另外,现代教师的治理大部分都只包括内涵修炼、制度规约,并没有囊括人文关怀这一重要内容,教师政策人性观照的缺少和教师管理制度规约的不健全,导致教师个体不受重视,容易形成各种问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须关注教师专业自我

1.关于教师专业自我

20世纪60年代库姆斯(Combs)在《教师的专业教育》一书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的工具进行教学的人[1]。凯尔克特曼(1994)认为,不同的教师因共同职业而拥有相同的专业自我,首次用“专业自我”的概念来描述说明教师的专业素质,将“作为教师的自我”标准化。他认为专业自我主要是指教师对其专业活动所抱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其内容包括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未来前景等六个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教师专业,开始对教师专业化进行研究,如关于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教师专业自我是教师的一种专业态度和专业素质。教师专业自我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师专业领域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因专业知识和经历经验的不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及专业发展方面的认识与表现也不同。教师专业自我是对教师个性化体验的尊重,是教师对自身的自我管理和调控。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管理以及教育管理制度甚至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重要性及意义

(1)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需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理念,需要关注教师专业自我,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教育本位、学术本位的价值和管理制度,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行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参与教育评价,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教育的民主管理,维持教育秩序。

(2)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是促进教师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需求,是教师管理人性化的体现。教师离不开学校,学校的良好发展也离不开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关注教师的自我需求和个性化体验,不断满足教师的个体专业化发展,丰富教师的专业发展认知和体验。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促进教师人本管理和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同时,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提高对教师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从而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基础工作建设,有助于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观念。

(3)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是解放教师、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和自我管理的最佳途径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解放教师权力,实现教师赋权增能。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改革现行教育体制,解放教师权利,通过外部赋权为教师专业自我的确立解除掉权力束缚,实现更多的教师专业自主,使教师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激发敢于创新、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心和信心,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开发,实现发展自由、教育自由。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教师自我管理和专业自主,激发教师自我人格和价值观的树立。“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关注教师专业自我,将社会需求转化为教师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教师以德立身,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从具体实践本位出发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自我人格、价值观的完善,有利于教师在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的同时,通过自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来引导学生们增强价值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以及塑造能力,不断引领学生进行良好社会道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三、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路径选择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以及教师个人共同努力,相互支持,一同为教师专业自我的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出些许努力。

1.国家政府应完善教师权利保障制度,增加教师成就动机

国家政府应从法律及政策角度不断完善教师权利保障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经济政治保障,如提高教师待遇,切实保证教师工资的实时发放和一定的福利补贴,免除教师自我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与其他机构联合为教师免费提供、定时发放学术研究资料,以深化教师自身教学理论知识,从而进行自我学习研究。此外,国家应注重对教师的激励,通过相关的行政政策鼓励教师进行自我研修,认识自身不足,不断发展自己,不断得到进步。如举行相应的表彰大会或针对某些不思进取的行为定期举行批评检讨大会等,增强教师的成就动机。

2.社会应尊重教师,关注、理解教师专业自我需求

应扭转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不良舆论导向,解除社会对教师的错误认识,重新树立教师在社会中的形象,尊重教师,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十分专业的职业。同时应意识到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圣人”,是具有一定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师实践经验的普通人,摆脱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和不切实际的要求,从普通从业者的角度关注教师个体自身的需求,正确地看待教师,理解并认同教师的实际需求,不随意指责、批评教师,为教师专业自我和谐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社会环境,支持鼓励教师的自我发展。

3.学校应关注教师个体的自主意识,解放权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下放行政管理职权赋予教师更多权力,以实现更多的教师专业自主,让教师个体自主地选择自我专业水平提升的途径和内容;同时学校应关注教师个体的自主意识,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培养,同时注重培养教师自我人格以及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通过学校自由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强大凝聚的学校组织向心力来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自由开放的教师治学环境氛围,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让教师有自主创造的空间,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如通过教师的全体学习,不断解决学校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在提升教师管理动态化进程的同时增强教师对学校管理的融入程度,促进教师管理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和观念,实现自我管理

教师专业自我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地追求,不断通过学校搭建提供的平台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能力本位”的专业价值观。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和完善的自我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以师德引导学生道德发展、以学识造诣启迪学生心灵智慧。其次,深刻认识自身在专业水平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全方位地分析自身的情况,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的短中长期的系统规划。

四、小结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管理的内容之一,而教师管理是教育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构成核心。国家政府、学校、社会及教师个体都应注重关注教师专业自我,关注教师的自我管理和提升,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实现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前进发展,有助于教育事业和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助于为国家和人民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和国家栋梁,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命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典兵.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9(5).

[3] 唐志强.教师专业自我解析[J].教育评论,2010(1).

[4] 杨玲.论教师“专业自我”的失落与回归[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

[5] 陈淑萍,颜秀红.专业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21).

[6] 李茂森.国外教师专业自主的内涵研究回顾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7] 李本友,阮守华,于泽元.教师专业发展中自我迷失与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

第6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法策略

引言:高水平的幼儿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可以说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要素,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前教育的好坏,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提高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尤为关键的,既是高幼儿园品质的体现同时也是幼儿园达成专业的有效保证,对提高幼儿的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面本文就基于幼儿教师发展的概念,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以及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概括性的探讨和分析。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内容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在国内外有三种理解,第一种是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第二种指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而第三种的理解相对前两种来说是比较全面的,包含着以上两种理解,指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过程,是幼儿教师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和丰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探究来拓展专业内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幼儿教师的发展是教师个体结构的更新、发展和丰富,同时也是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念: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理念指的是幼儿教师在价值观层面对幼儿的看法和态度,即儿童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意识幼儿在教育中应该享有的权利以及地位;二是儿童期的特点、意义和儿童成长以及发展的形式和原因等一系列内容。

2.专业知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知识包括关于儿童的知识以及教育内容的知识,其中关于儿童的知识是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而教育内容知识是促进幼儿发展和有效学习的关键。

3.专业技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技能包括将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幼儿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发展自我专业成长的能力。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儿童的能力包括理解儿童、有效的与儿童互动、对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自我反思和评价儿童行为等。

4.职业道德: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职业道德包括热爱儿童、理解儿童以及致力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示范和引导和对孩子认真、负责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括着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以及奉行教师的道德准则。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自我反思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反思是一种思考的动力,这种动力对教师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个体成长以及专业成长。同时反思也是一种心态、能力,有助于幼儿教师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对教师更好的完善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自我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如,日志反思、交流反思以及实践反思均为有效的反思方式。

(二)通过以教师为中心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实施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一定的自我导向和自我管理。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机构中幼儿教师的学习工作一般都是由院长计划和安排的,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现象导致教师没有主动的学习机会和兴趣。所以在促进幼儿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进行以幼儿教师为主体的培训,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逐渐的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如,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比较强,在培训的过程中如果其想要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就可以选择这方面的培训,但是如果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足够就可以选择其他的知识进行辅修,进而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

(三)通过合理的制度激励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制度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院内的成员的行为都起着一定的协调、规范、激励以及向导等全方面的作用。合理的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尊重人的特长,重视人的价值,发展和弘扬人的性格。幼儿园制度的每一次修订都是在幼儿园的发展以及教师共同需要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制度在幼儿园内不仅仅会人人都自觉遵守,而且对幼儿教师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且这样的制度可以让教师更加有前进和进步的动力,让幼儿教师更好的发展和完善自己。如,各种奖项的设立,可以设置“特色教学奖”、“学历提高奖”和“专业技能奖”等,通过这些奖励的激励,让幼儿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

(四)通过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专家的引领是非常的必要的,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专家的引领和先进林论的指导下,幼儿教师就会突破多年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所累筑起来的藩篱,进而让幼儿教师实现更好发展的许愿望,让教师获得最大的帮助。在我国幼儿园中专家引领的形式有很多,其中包括交流讨论、参与式培训、案例研讨和教学现场指导和学习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如,教学现场指导就可以通过让专家听幼儿教师的课程,将其中不合理、不完善的部分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来实现,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结束语:总而言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长远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力量一起协调共同完成。在进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幼儿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等全方面的发展内容进行提高。此外幼儿园与社会也应该密切的配合和联系,在政府的支持下要完成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雨洪.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3年第01期

[2] 尤蓉蓉.建构主义视阈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3年第30期

第7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澳大利亚;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基于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地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2003年11月,澳大利亚正式颁布了《全国教师专业标准》 (ANational Framework fo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Teaching),用于指导全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随着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改革新战略《墨尔本宣言》fMelbourne Declaration 011 Educational Goals forYoung Austraans)的和《澳大利亚2020))(Australia 2020)教育未来发展纲要的出台,旧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在《墨尔本宣言》中,澳洲政府理事会(TheCouncil of Australian Governments,COAG)特别是国家提高教师素质委员会(National Partnerships on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都提出应该及时更新标准。2010年3月,新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草案已公布,2010年12月由澳大利亚教育、幼儿发展和青年(MCEECDYA)认可通过,最终于2011年2月9日正式颁布。新标准是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主要从基本理念、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修订。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促成高质量的教学,提高教师的职业威望和专业成就

修订后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仍然延续了旧标准的两点基本理念:促成高质量的教学、提高教师的职业期望和专业成绩。《标准》以高质量教学为出发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方面提供总体结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正确理解高质量的教学。同时,《标准》也考虑到教师本身的期望,设立了能够激励教师成就动机的专业发展阶段体系以及灵活出入教师行业的体系,以吸收优秀人才加入教师行业。这体现出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学习需求并获得职业成就。这是《标准》的着眼点。

高质量的教学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基准,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职业期望感在教学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只有当教师觉得自己的职业得到社会认可并在专业上获得国家承认的成就,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出更高的水平。基于上述两点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仍将其列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促进统一的教师认证和注册体系的构建

修订后的《标准》在促进统一的教师认证和注册体系的构建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是教育改革中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教师、教师教育者、教师培养机构,而且还给专业协会学会及公众之间开展专业对话、进行专业讨论提供了统一的平台和平等的地位。虽然当前澳大利亚是教育分权制,各州拥有较强的教育自,教师的认证和注册也由各州和地区单独负责,但是一个全国性的评估体系能加强联邦与各州和地区在教师质量方面的合作。合作与沟通是促使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标准》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认证、初任教师注册、教师绩效奖励、教师职业生涯的更高等级专业技能认证提供了透明、客观的全国统一标准,使以前忽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标准》的出台体现了澳大利亚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只有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才能在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澳大利亚给予各种教育机构、专业协会及公众之间以平等的地位,不仅政府和专业人士能参与到讨论中来,公众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现实问题的辩证讨论才能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此外,合作还体现在教师与社会相关人士之间,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能更好的发现现实之需。总之,适应性和时代性的理念促成了《标准》的出台,对其有效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一)毕业教师(Gr&du&te Teschers)

毕业教师拥有经过认可的资格证书,拥有规划和管理成功学习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特质,能够达到注册教师的所有要求。毕业教师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开端,他们依旧作为一个专业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自己的专业角色并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二)熟练教师(Proficient Te&chers)

熟练教师已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他们能够掌控教学过程,通过评价和规划来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达到基本的专业标准。虽然熟练教师已拥有有效的专业教学能力,但也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积极学习,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高成就教师(Highly Accomplished Teschers)

高成就教师已是出色的成功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他们能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法和有关学生方面的知识,并能为教育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他们知道如何与同行、家长及社区团体合作,如何吸引他们参与并支持学生的学习,对专业团体做出积极贡献。

(四)主导教师(Lemd Teschers)

主导教师是教育领域中最有成就的专业人士,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法,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各项因素。他们有较强的个人特质,能影响他人改善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做出贡献,促进建立并保持富有成效的专业关系。

毕业教师、熟练教师具有的是最基本的能力水平,所有澳大利亚教师都必须达到这两种能力水平,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高成就教师和主导教师具有的能力水平是需要经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达到的。《标准》以教师能达到的各种能力水平取代了以前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毕业阶段(Graduation)、胜任阶段(Competence)、成熟阶段(Accomplishment)、领导阶段(Leadership)。这种改变既关注了教师发展的循序性,还体现出教师职前职后发展的一体化。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专业知识(Professionsl Knowledge)

专业知识是关注教师教什么,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必须具备通识性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熟悉学生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此外,教师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也

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实践(Professionsl Prsctice)

专业实践是关注教师怎么教,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富有吸引力、挑战力的学习环境,制定教学计划、评估学习能力、反馈学习成果,并且掌握高效沟通的有效技巧,能与学生、同行和家长建立密切关系。

(三)专业发展(Professionsl Engagement)

专业发展是关注教师对学校事务和继续教育的参与程度,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必不可缺的成分,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投身于各项专业学习中去,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同时,还必须为学校、社区和教师职业做出贡献。

新标准将以前的专业知识、专业实践、专业价值观(Professional Values)、专业关系协调能力(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整合成了三个领域,更加突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取消教师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协调能力,是把这两点贯穿于教师的每个专业素养中。 《标准》只是在顺应世界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突显出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理念。在新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单靠教师自己或者某一部门是不能完成,需要教育机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和社会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参与。这不仅能完成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还能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从而使全国教育事业得到不断发展。

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国家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未来在教师,只有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儿童接受优质的教育。《标准》提出了教师应向着高质量高素质的方向发展,突显出了澳大利亚与时俱进的观念。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通过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我国的教师专业标准正处在发展和探索时期,提高教师质量刻不容缓,澳大利亚的成功经历对于我国的教师专业标准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顺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有效促进合作与沟通

澳大利亚无论是在制定还是修订标准并不是单独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也不是某个机构的特权,它采用了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合作。这使收集到的信息准确性高、符合实际,才能有效解决教育改革中的问题。澳大利亚是较强的教育分权制,虽有全国性的标准,但不是所有地区的教师都以此为唯一的标准。例如“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walea)的教师专业标准规定教师应具备三个基本素养: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及专业责任(ProfessionalCommitment)”,这种各州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更有利于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制定法令或标准都是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单方力量,由于各地方的差异性较大,有效的合作与沟通在某种程度上能削弱地域差异。虽然我国也有相关制度及法规来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有些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因此,利用合作与沟通的手段制定一套顺应时展和变化的标准或法令势在必行。

(二)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循序性,促进职前职后发展一体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不能单独隔开的过程。澳大利亚用《标准》将职前职后统筹起来,形成了发展的一体化。我国制定了教师资格证书来衡量教师质量, 《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这对获取教师资格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却无法了解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促进我国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我国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必须加快速度建设适合我国教师的专业标准”,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三)深化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教师关系协调能力

澳大利亚修订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拓展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了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打破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局限性理解。同时,将关系协调能力贯穿于专业素养的每个方面,整合在所有教师专业素养中。由于我国教师专业化还处于探索初期,重点“集中在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学历培训,大部分教师教育尚停留在旧教师专业所界定的专业标准和专业方向上”,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还不够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使一名新教师逐渐成长为成熟教师,有助于教师质量的提升,才能为儿童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保障。关注教师的关系协调能力有利于从多方面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标准》中体现出的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重视协调能力,无疑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教学是不是一种职业?教师是不是专业工作者?这是两个广受争议的问题。在古代,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自然也没有把教书视为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后来随着师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产生、丰富和发展,教师职业才逐渐成为专门的科学的职业。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育工作作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此后,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教师成为专业工作者的观念也越来越为人所接受。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的一个部分,虽然正朝着专业化发展,但是在整个教师体系中仍然是最为薄弱的一环,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更多。因此,考察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而“专业”是个社会学概念,或称“专门职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1]由此,幼儿教师专业化必须涵盖如下内容。

首先,幼儿教师专业化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没有训练难以专业,甚至没有严格的训练也很难谈及专业的问题。而这种训练应该是由有资质、有实力的学校来提供的,同时国家也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化强调幼儿教师的自主与主动性学习。这一方面要求幼儿教师在职前教育中习得真正的本领,另一方面要求幼儿教师在职后积极进取,接受继续教育或培训,因为学前教育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教师专业化绝不是静态的。

最后,要有可供操纵的严格的专业标准,这种标准既是教师专业化培养培训的目标,又是评价幼儿教师是否专业的准则。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指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包括:(1)对儿童发展的承诺;(2)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3)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4)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5)领导和组织能力;(6)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2]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1.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及幼儿教育事业改革的迫切要求。知识经济的特点使得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转向对人类自身素质的依赖。要发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资源,只有通过教育。而教育功能的实现又体现在教师的发展上。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必然要求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2.幼儿教师专业化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从个体发展角度而言,发展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存在关键期。发展心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幼儿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得到适宜保育和教育,以后就很难弥补。幼儿园作为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微环境之一,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显得尤其必要。

3.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也是幼儿教师自身职业价值提升的必要途径。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首先取决于它的专业化程度。幼儿教师要想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专业化发展是必然之路。

三、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1.学历水平偏低,专业理论缺乏,专业训练严重不足。有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我国农村幼儿师资中仅有36.4%的幼儿教师达到专科以上层次,2%的幼儿教师甚至只有初中以下学历。[3]这说明,大部分幼儿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养,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幼儿教师不清楚幼儿的发展特点,不知道教育发展规律,无法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就很难发挥教师的作用。

2.农村幼儿园多为民办教育,功利性较强,不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另外,幼儿教师本身也不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甚至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看孩子”而已,有吃有喝,不受伤,再学点儿歌,学几个字、几个数就足够了。

四、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1.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数不是国家正式编制的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待遇较低。这就影响了这些教师的积极性,不愿意也舍不得花钱提升自己专业素质。另外,农村中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认识不清,不了解一个真正专业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因此,幼儿家长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农村幼儿教师要求不是太高。

2.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培养培训模式的效果不佳。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存在与幼儿园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而职后培训模式更加滞后,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基地,更谈不上适合农村特点的师资培训模式和内容。

3.农村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清晰的办园理念,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无法引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对自己的职业性质和意义没有深刻而理性的认识,往往不太注重自己专业素质与水平的提高。而部分优秀的幼儿教师又往往到城市幼儿园发展,使得农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更加缺乏。

五、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政府要明确职责,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推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考查制度。凡申请者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人员,无论是否是师范毕业生,都要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并接受具体而细致的考核。考核内容除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能力外,还包括教育效果自我评估及与其他教师协作能力等方面。只有国家资格考试与考核合格者,才能具有任教资格,获得资格证书。

2.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适合农村特点的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首先,学前教育培养机制要针对社会需要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考虑到当前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实际。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机制,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以加强专业性。

3.幼儿园管理者应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作为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最高目标,明确规定每个教师每年应参加学习提高的时间表,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为教师专业学习研究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4.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自身努力。农村幼儿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只有专业素质提升了,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其次,应当主动参加各种适合发展的培训班,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保教工作中。

总之,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运作机制,集中多方面的力量,才能使这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开展起来。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终将提升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为农村幼儿的发展提供正确、有效的帮助,也必将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素雯.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D].华东师范大学.

第9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教师专业化主要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两个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既有学历要求又有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的要求;特殊教师教育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国家制定对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和特教教育机构的认定和管理制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发展的要求。为满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陕西省对特殊教育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业化提升:首先,对欲从事特殊教育的人员从学历、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才有资格成为特教教师或获得特教教师专业资格证。在现有的特殊教育教师中,笔者调查的结果数据表明,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都能达到要求的学历,即大专以上学历,并且从实际素质上也和未达到专科以上学历人员有明显差异。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具备对特殊教育教师要求的各项知识水平,但在心理学知识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还需要有所加强和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的授课对象具有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很强的监控能力。笔者调查了解并做了研究,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在课堂监控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在知识体系和学历等方面也都能够满足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

二、对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的总论

从整体上看,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大都较为年轻,大都具备大专和本科学历,但人数远远达不到需求人数要求。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学知识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对象的需求,还需要逐步加强。还有大部分教师并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人员,目前需要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专门的资格认证制度建设。陕西省对特殊教育教师大都只重视理论方面的培训,内容方面缺乏针对性,经常还受到教育经费不足的制约。使特殊教育教师在科研机会方面大大减少,对特殊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发展不能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五、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建议根据我们对陕西省特殊教育专业的调查了解,发现陕西特殊教育还存在几个问题,笔者对此特别提出几条建议。

1、特殊学校应当与高等院校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开设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必须与特殊学校联合起来建立一套理论和实践密切相结合的合作机制:在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组织特教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升特教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特殊学校应当定期邀请大学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专家到特殊学校进行讲学;大学培养的有关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到特殊学校实习;鼓励普通师范学生前去特殊学校听课,增加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制定和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特殊教育教师资格的认证包括学历、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内容。目前情况下,陕西省对特教教师的要求为最低应在大专以上学历;不但要具备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教学技巧等,我们必须细化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的种类,建立完整的认证体系。

3、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终身化培训陕西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应当严格按照要求,对特教教师进行终身化教育。定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特教教师技能培训,针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培训。根据有些常见和疑难问题,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调整培训内容,经常进行这样的培训。同时,不断努力扩大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特殊教育及其重要性,吸收社会上各界的力量,使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