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唇腭裂治疗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计算机辅助CT三维重建技术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生命科学中应用和发展的成果。与传统CT扫描比较其能显示三维解剖结构,精确测量距离与表面积、体积。在颌面外科、口腔矫形科、整形美容外科等领域,三维重建对于术前诊断、手术设计、治疗后的预测分析及美容整形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至关重要[1-2]。本文就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在唇腭裂多发畸形的序列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三维重建;唇腭裂;序列治疗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serial therapy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XU Wen-peng,CHENG Xin-de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233040,Anhui,China)
Abstract: Technology of computer-aided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s a resul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use and develope in the life 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CT scan,it can show the anatomy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accurate measure distance,surface area and volume.In maxillofacial surgery,oral orthopedics,cosmetic plastic surgery and other fields,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preoperative diagnosis,surgery design,forecast the treat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smetic plastic surgery[1-2].The use of computer-aide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serial therapy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multiple deformities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left lip and palate; serial therapy
先天性唇腭裂是颌面部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对患者的颜面形态、口腔功能、心理健康等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更好地恢复唇腭裂患者的颜面形态与功能是学者们不断探求的目标。先天性唇腭裂的治疗已由早期单纯关闭唇腭裂裂隙发展到序列治疗,这包括正畸治疗、矫形修复、正颌外科治疗、牙槽骨缺损整复、耳鼻喉科治疗及语音训练和心理治疗等在内的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方案。
传统的正颌及矫形外科分析和模拟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由于误差的存在和人的颅面结构并非左右完全对称,因此预测精度受到限制。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在国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随着计算机性能不断完善及重建技术的改进,其空间结构的显示和定量化等特点均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3],而且还可以进行模型的重建及三维动画的模拟。为临床医生在形态学研究、疾病的诊断、手术设计、手术模拟、术后效果预测及治疗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三维图像重建
1.1 三维图像重建技术:三维图像的获取可通过三维 CT影像术、三维MRI影像术、三维激光扫描术、立体摄影技术、摩尔云纹法、超声波三维影像术等。由于通过各种技术获取的资料其组织分辨率不同,常选用CT影像学资料进行颅面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有多种,其中表面阴影显示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应用较广泛[4]。SSD 法成像的立体感强,可很好地显示骨质的表面形态,影像逼真。三维CT能通过不同轴面的旋转、切割,进行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剖面的观察,图像立体且直观,能细致的显示三维解剖结构,可以进行体积重建、表面重建,可以显示多种组织,可以旋转、“开”、“剥皮”、“去骨”、可模拟手术方案等。
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中,对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确定及术后面容的预测,均需以准确的面部定量测量为基础,面积测量为主要内容之一。Landes CA等[5]运用三维技术重建颌面畸形患者三维表面模型,精确测量感兴趣区域的面积和体积,准确模拟了正颌手术并评价术后效果。
1.2 三维头颅模型的建立:三维头颅模型是利用快速成型技术,以CT扫描数据为基础制作出的三维头颅实体模型。这一新技术自1987年研制成功以来[6],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先天发育畸形(如眶距增宽、颅骨缺损、狭颅、面部不对称、偏斜畸形等)和肿瘤术后骨缺损等的矫治和修复[3,7]。头模的准确性与 CT 扫描参数有关,扫描像素越小,准确性越高,三维实体模型的快速成型技术加工的实物精度现在可以达到0.1mm 以内。
颅面骨组织的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可定量分析及可反映立体结构等优点[8],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大量信息,更有助于个体化假体的设计与三维建模,进而制造出实物。三维头颅模型的出现使医生们可以直接在模型上模拟手术、塑形、制作术中模板和修复体以及术中引导装置等[9],为医生提供了一个熟悉而真实的模拟空间。
1.3 三维动画的制作:三维动画是利用获得的CT或激光等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的操作过程模拟。许多手术过程,如切口设计、小皮瓣的旋转以及缝合等都可以被制作成动画[1]。通过这一系统可以从任何角度的看到每一个手术过程的细节及术后效果。基于这个优点,这个动画系统,可用于新的皮瓣设计,了解手术过程,以及使用器械的情况,解决手术设计不足造成的皮瓣旋转不够、上唇下降不足、术后张力过大等问题。另外相应资料也可以上传到互联网上供远程会议使用。
2射线剂量对患者的影响
唇腭裂患者在做整形修复时大多为小儿,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射线剂量对患儿的影响。扫描剂量越高,受检者受 X 线辐射的剂量越大,对X线辐射的防护就越困难。小儿各重要器官及功能尚未发育健全,过量的 X 线辐射对其危害较大。因此,小儿CT 检查须使用较低的X线扫描剂量。
影响小儿 CT 检查有效X线辐射剂量的因素包括X线直接照射剂量和散射线间接辐射剂量[10]。影响 X 线直接照射剂量的因素主要有:kVp、mAs、扫描范围以及患儿不合作引起的重扫或补扫。由于小儿被检部位的范围相对较小,定位扫描范围过大同样会增加X 线辐射剂量。扫描层厚与 Pitch 值的大小也影响 X 线直接照射剂量的多少。扫描层厚或 Pitch 值大,同一扫描范围内扫描总时间变短,X 线直接照射剂量随之减少。但扫描层厚或 Pitch值过大,可能会漏检小病灶,不利于对疾病的发现。扫描野(FOV)是影响散射线间接辐射剂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扫描野大,扫描区域增大,散射线产生的概率相应增大。
小儿各相近组织间密度差相对较小,低剂量CT 图像上相近组织间对比度也相应较小。因此,在设计小儿头部扫描剂量参数时,只考虑降低X线辐射剂量而大辐度减少mAs是不可取的,但在不影响临床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扫描剂量是可行的。剂量和图像质量是一个有机体,必须达到一种和谐和统一。总之,小儿头部可用低剂量CT扫描,其扫描剂量可降至 X 线能提供满足临床诊断所必须且足够的图像信息即可。
3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在上颌矫正中的应用
一部分唇腭裂患者修复裂隙后存在继发颌骨畸形,表现为上颌骨发育不足,面中1/3明显凹陷,常常伴有真性或假性下颌前突,需要正颌外科矫治以恢复正常的上下颌位置及关系,从而达到功能及美观要求。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腭部骨组织的连续性对于上颌骨生长发育可能的影响[11]。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的矫治常用的术式包括牵引成骨术、LeFortⅠ型截骨前移或前下移动上颌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或矢状劈开后,推下颌骨、颏成形术,同期或前期牙槽突裂植骨术[12-13],Bio-Oss Collagen(骨胶原)等材料的移植[14],以及扩弓矫正以改善牙合关系等治疗[15]。
上颌骨形态结构复杂,其与周围颧骨、鼻骨、泪骨、上颌牙列形态等解剖关系紧密的部分共同组成上颌骨复合体(maxilla complex,MC),研究过程比较困难,对颅颌骨立体形态的测量分析是很有必要的[3]。先天性腭裂不仅在上颌骨的硬腭部分遗留缺损,也还影响到了整个上颌骨复合体结构和形态的改变。这就提示我们既不能以正常上颌骨复合体的模型来替代对腭裂上颌骨复合体相关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也不能用机械的方法建立相关的实验模型。腭裂上颌骨的骨性缺裂和发育缺陷导致腭板及邻近结构变形。在建立三维模型时,将腭裂腭板、牙槽突及上颌窦的模型单独另建,在生成最终模型时,用布尔操作将上颌窦从上颌骨中减去,把腭板等结构加入上颌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腭裂上颌骨及其周围结构的有限元模型[16]。Pan X等[17]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腭裂患者颅面部骨骼快速扩张的生物力学影响确定术中截骨线、骨块移动的位置及影响等。有学者研究表明[18]通过上颌牵引成型的单侧唇腭裂患者,其两侧鼻翼对称性在手术修复之前即可得到改善,上颌的畸形也可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
4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在牙槽突裂植骨中的应用
牙槽裂植骨术是序列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已经被列为先天性唇腭裂治疗的三大基本手术之一,是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它可恢复上颌牙弓的完整性及增加上颌骨的稳定,有利于上颌牙齿的正常萌出,促进上颌骨的垂直向生长及颌骨的稳定性,封闭口鼻瘘,矫正患侧鼻底塌陷畸形[19],为正畸及正颌治疗打下基础,具有明显的治疗意义和效果。植骨的部位主要在牙槽突裂处,考虑到植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后才能趋于平衡,植骨量要充分,以使愈合后的牙槽突有足够的丰满度[20]。
在正畸治疗时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牙槽突植骨的疗效如何。通过计算机断层CT图像的三维重建能够很好的显示牙根及上颚的三维形态。Feichtinger M等[7] 通过对骨移植物进行三维重建,对移植骨量进行客观评估,从重建模型预先得到骨缺损的信息,优化植入物的结构,并指出唇腭裂患者尖牙的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骨后可用骨量的多少。多数学者认为在牙槽突裂植骨术后3个月,骨愈合基本完成[21-22]。此时,成功病例的上颌前部咬合片可清楚地看到植骨区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牙槽骨结构形成,骨结构和牙槽突高度逐渐进入稳定阶段。由此,我们可以在术前、术后当时及术后3个月分别对患者的上颌进行三维重建,对植骨量进行术前分析与准确测算指导取骨,评价术后的植骨效果并且可以明确术后三个月的骨吸收情况及患者植骨后的最终形态。
5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在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鼻畸形是唇裂整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患侧鼻翼扁平,鼻小柱向健侧偏斜,鼻孔拱状形态消失而塌陷。单侧完全性唇腭裂鼻畸形的主要原因是上颌骨基础低凹、患侧鼻翼软骨与健侧分离并向下外方移位,以及有关肌肉动力平衡失调。由于患侧上颌骨后退牵拉,鼻下部结构低平,鼻尖低下偏斜,鼻小柱偏斜短小,不仅患侧的鼻翼软骨处在低平的位置,而且健侧也如此,并且两侧软骨薄弱变形。
对鼻畸形应从三维空间-失状面,水平面,冠状面考察六个结构空间-鼻底、鼻小柱、鼻尖(鼻梁)、鼻翼基、鼻翼缘、鼻孔的位置。根据组织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三维重建方式:激光三维测量应用于正颌外科及唇裂术后的对称性分析,对鼻和口周测量具有极高的精确度[23],且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对不同时期的单侧唇裂术后鼻形态进行动态观察,将对研究唇裂鼻的生长规律、选择手术时机、制定手术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利用计算机CT三维重建可以评估单侧唇裂患儿鼻孔的对称性和齿槽裂宽度的关系。Nielsen等[24]等通过比较唇裂患儿跟正常患儿的鼻骨长度和腭裂的裂隙宽度来分析鼻畸形与腭裂的相关性,指出腭裂患儿裂隙越宽大鼻畸形的程度可能就越发严重。分析三维数据表明,单纯靠Tennison法修复唇裂而没有进一步的矫形是很难实现完全的鼻对称[25],而通过鼻牙槽成型的单侧唇腭裂患者,其两侧鼻翼对称性在手术修复之前即可得到改善[26]。而且,在裂隙侧利用鼻支撑器轻度矫枉过正的支撑鼻翼被证明有利于维持鼻牙槽成型的结果[18]。
6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在颅基底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有学者认为唇腭裂患者可能存在颅基底异常,因此是颅面畸形综合征的一类[27]。颅基底与上颌骨有直接的骨缝联系,并从上、后方及两侧限制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因此颅基底与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唇腭裂颅基底形态的研究,对了解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病因机制以及唇腭裂与邻近结构异常的相关性有重要的意义。对侧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并探讨周围重要结构的空间关系为颅底外科和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基础。侧颅底的空间位置和复杂的毗邻关系,在颅底的展现中可以直接看到,任何重建结构都可以单独或联合在一起展示并可以在任何平面旋转[28]。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在研究复杂的颅底解剖结构时有明显的优势。该技术能够比普通CT平描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截面图像。
颅底角和前颅底倾斜度是反映颅基底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征。乔菊等[29]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对正常胎儿及唇腭裂新生儿标本颅基底形态结构作立体定量的分析比较。得出唇腭裂患儿颅底角无明显异常,而后颅底长增加,前颅底倾斜度减少,双侧完全性唇腭裂还表现出前颅底长、宽均有异常。目前的研究虽尚不能得出唇腭裂患儿颅基底较正常胎儿更为不对称的结论[30],但也提示唇腭裂患儿颅基底对称性有较正常者大的变异范围[31]。
综上所述,计算机辅助CT三维重建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①获取图像的准确性及精度[32]不同;②测量颌面部面积时解剖标志点的认别误差和图像定点误差;③三维模型建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等。这些问题仍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来进一步解决。三维图像的定量、定性特点以及可以保存资料便于正畸治疗的长期观察,使得这项技术将不仅会在唇腭裂继发畸形的序列治疗中发挥更出色的诊断、治疗效果预测及治疗评价的作用,更会广泛的应用于颅颌面的畸形、外伤及肿瘤等的治疗上。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直观的诊断、治疗平台。
[参考文献]
[1]Kobayashi M, Nakajima T, Mori A.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graphics for surgical procedure learning: Web three-dimensional application for cleft lip repair[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6,43(3):266-271.
[2]Dusková M,Kristen M,Smahel Z.The anthropometric verification of corrective surgery outcome in cleft secondary deformities[J].Craniofac Surg,2006,17(3):447-453.
[3]Staiano JJ, Gravenor C, Milling MA. Standardisation of cleft care a technique for cre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cleft lip ,palate and nose[J].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06,59(8):826-828.
[4]宋志巍,范家栋,胡碧芳.颌面骨螺旋CT 扫描和三维重建参数的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2):74-77
[5]Landes CA,Weichert F,Geis P.Evaluation of two 3D virtual computer reconstructions for comparison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to normal fetal microanatomy[J].A Discov Mol Cell Evol Biol,2006,288(3):248-262.
[6]Brix F,Lambrecht JT.Preparation of individual skull models based on computed tomographic information[J]. Fortschr KieferGesichtschir,1987,32:74-77.
[7]Feichtinger M, Mossb?ck R, K?rcher H.Evaluation of bone volume following bone grafting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lefts of lip, alveolus and palate using a CT-guided 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 system[J].Craniomaxillofac Surg,2006,34(3):144-149.
[8]LinksStaiano JJ,Gravenor C,Milling MA.Standardisation of cleft care-a technique for cre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cleft lip, palate and nose[J].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06,59(8):826-828.
[9]Toms SR,Eberhardt AW.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periodontal ligament under orthodontic tooth loading[J].Orthod Dentfacial Orthop,2003,123(6):657-665.
[10]李真林,肖家和.小儿头部多层螺旋 CT 检查的放射剂量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35-37.
[11]Minami K, Mori Y, Tae-Geon K. Maxillary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n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 with skeletal anchorage[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7,44(2):137-141.
[12]杨小平,曾融生,陈亦阳.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6):411-414.
[13]Yamauchi K,Mitsugi M,Takahashi T.Maxillary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using Le Fort I osteotomy without intraoperative down-fracture[J].Int Oral Maxillofac Surg,2006,35(6):493-498.
[14]陈觉尧,吴纪楠,黄素平,等.齿槽裂植骨整复畸形鼻[J].中国美容医学,2006,l5(6):682-683.
[15]任战平,李锦峰,文星,等.扩弓后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的骨移植修复[J].中国美容医学,2006,l5(2):164-165.
[16]Singh GD,Levy-Bercowski D,Yá?ez MA.Three-dimensional facial morphology following surgical repair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in patients after nasoalveolar molding[J].Orthod Craniofac Res,2007,10(3):161-166.
[17]Pan X,Qian Y,Yu J.Biomechanical effects of rapid palatal expansion on the craniofacial skeleton with cleft palate: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7,44(2):149-154.
[18]LinksSingh GD,Levy-Bercowski D,Santiago PE.Three-dimensional nasal changes following nasoalveolar molding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geometric morphometrics[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5,42(4):403-409.
[19]陆斌,封兴华,白振西,等.牙槽裂植骨改善唇腭裂患者鼻底塌陷畸形[J].中国美容医学,2004,l3(2):208-209.
[20]Duskova M, Kotova M, Sedlackova K.Bon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xillary alveolus for subsequent insertion of a dental implant in patie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J].Craniofac Surg,2007,18(3):630-638.
[21]LinksSingh GD, Levy-Bercowski D, Yáez MA,et al. Three-dimensional facial morphology following surgical repair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in patients after nasoalveolar molding[J].Orthod Craniofac Res,2007,10(3):161-166.
[22]LinksFeichtinger M, Zemann W, Mossbok R.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alveolar bone grafting using a 3D-navigation system based on computed tomography:a two-year follow-up[J].Oral Maxillofac Surg,2008,46(4):278-282.
[23]Hood CA,Hosey MT,Bock M.Faci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fa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capture technique[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4,41(1):27-35.
[24]Nielsen BW,M?lsted K,Skovgaard LT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the length of the nasal bone in cleft lip and palate subjects[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5,42(4):417-422.
[25]Bilwatsch S,Kramer M,Haeusler G.Nasolabial symmetry following Tennison-Randall lip repair: a three-dimensional approach in 10-year-old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lefts of lip,alveolus and palate[J]. Craniomaxillofac Surg,2006,34(5):253-262.
[26]Pai BC,Ko EW,Huang CS.Symmetry of the nose after 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 in infants with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a preliminary study[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5,42(6):658-663.
[27]Cortés J,Granic X.Characteristic craniofacial features in a group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 in Chile[J].Rev Stomatol Chir Maxillofac,2006,107(5):347-53.
[28]Qiu MG, Zhang SX, Liu ZJ.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lateral skull base with plastinated slices[J].Anat Rec A Discov Mol Cell Evol Biol,2004,278(1):437-442.
[29]乔 鞠,田卫东,段玉贵,等.唇腭裂新生儿颅基底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11(3):234-240.
[30]Fudalej P,Obloj B,Dudkiewicz Z,et al.Mandibular morphology and spatial position following one-stage simultaneous repair of complete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8,45(3):272-277.
[31]Weinberg SM, Neiswanger K, Richtsmeier JT, et al.Three-dimensional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craniofacial shape in the unaffected relatives of individuals with nonsyndromic orofacial clefts: a possible marker for genetic susceptibility[J].Med Genet A,2008,146A(4):409-420.
[关键词] 腭裂;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 鼓室置管
[中图分类号] R 782.2+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5.03.009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 in cleft palate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319 patients (524 ears) with SOM and cleft palate (3-14 years old) who accepted treatment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according to effus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iddle ear and tympanic pressure. Group A included 112 patients with serous effusion (198 ears). Group B included 162 patients with mucinous effusion (248 ears). Group C included 45 patients (78 ears) with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middle ear without effusion and an acoustic immit-tance. A total of 208 patients (246 ears) with SOM and tonsil and adenoid hypertroph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1, group B1, and group C1 matched with the same effus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iddle ear and tympanic pressure. Group A and A1 accepted puncture in the tympanic cavity, group B and B1 accepted tympanostomy tubes, and group C and C1 accepted puncture in the tympanic cavity after palatoplasty, adenoidectomy, and tonsillectomy. All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and ear drops. Cure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a better cure rate [93.09% (229/246)] than the experiment group [77.29% (405/524)]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 group had a higher recurrence rate [14.57% (59/405)]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93% (9/229)].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cleft palate; secretory otitis media; punc-ture in the tympanic cavity; tympanostomy tubes
腭裂是一种很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为0.149%[1]。腭裂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常见的耳科合并症,据文献[2]报道,腭裂SOM患病率可达70%~100%,且具有高发性、隐匿性、潜在的危险性和治愈的有限性等临床特点[3],这些特征使腭裂SOM治疗较为困难。本研究对腭裂伴SOM患儿进行随访和总结,并与腺样体合并扁桃体肥大伴SOM的患儿进行比较,为探索腭裂伴SOM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1.1 试验组 2002.3―2012.3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腭裂患儿635例,根据2008年制定的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4],经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有617例,患病率为97.17%。将617例患儿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19例(524耳)设为试验组,其中男215例,女104例,年龄3~14岁,平均5.7岁。在术中常规用5号穿刺针穿刺鼓膜,根据中耳积液性状分为3组:A组的积液稀薄,在0.02 MPa压力下能顺利抽出,为浆液性积液;B组的积液黏稠,在0.02 MPa压力下不能抽出,为黏液性积液;C组为无积液仅为鼓室负压。A组有112例,198耳,占37.79%(198/
524),平均年龄5.4岁;B组有162例,248耳,占47.33%(248/524),平均年龄5.7岁;C组有45例,78耳,占14.89%(78/524),平均年龄4.5岁。
1.1.2 对照组 2002.3―2012.3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14岁腺样体合并扁桃体肥大伴SOM患儿208例(246耳),其中男109例,女99例,平均年龄5.9岁。在同样条件下根据鼓室积液性状分为3组:A1组为浆液性积液,79例共98耳,占39.84%(98/246),平均年龄6.2岁;B1组为黏液性积液,65例共78耳,占31.71%(78/246),平均年龄6.3岁;C1组为中耳负压无积液,64例共70耳,占28.46%(70/246),平均年龄7.1岁。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鼓膜穿孔,耳聋家族史和药物致聋史。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儿在全身麻醉下采用改良兰氏法修复腭裂,术毕重新消毒铺巾行鼓膜穿刺。A组在鼓膜前下象限穿刺后吸出积液,对不易吸尽者用含5 mg地塞米松和4 000 U -糜蛋白酶的5 mL生理盐水稀释液浸泡中耳腔5 min,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亮为止。B组在耳内镜下在鼓膜前下象限切开,吸出分必物,再用生理盐水稀释液浸泡中耳腔5 min,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亮,若积液黏稠不易彻底清除者,可在后下象限做第二切口,以便充分引流,吸出清洗液保持视野清楚,安置通气管,调整通气管的位置,保持通气管通畅。C组行鼓膜穿刺后,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 mL,按压耳屏1~2 min。
对照组患儿在全身麻醉下切除扁桃体、腺样体后,重新消毒铺巾行鼓膜穿刺术,A1、B1、C1组的治疗方法与A、B、C组的治疗方法相同。
术后两组患儿应用地塞米松0.5 mg・kg-1・d-1,连续用药3 d,并辅助头孢硫脒30 mg・kg-1,连续用药5 d以抗炎治疗;鼻腔用呋麻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连续4~6 d;用生理性海水喷雾剂清洗鼻腔,清除鼻腔分泌物以预防感染,保持鼻腔通畅;对鼓室有积液行鼓膜穿刺和置管术后者用含5 mg地塞米松和4 000 U
-糜蛋白酶的5 mL生理盐水稀释液点耳7~14 d。7 d后出院,每周复查1次,共4次。复查时,对鼓膜穿刺组,如发现穿刺孔阻塞及鼓室图仍为B型,应再次鼓膜穿刺点药;对鼓膜置管组,需维持通气管通畅,以后每月复查1次,直至积液消失3个月为止。
1.3 疗效判断与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电耳镜检查以及听力复查结果综合判断疗效。鼓膜穿刺在术后3、6、12个月时复查鼓膜、声导抗、纯音测听或ABR(area border rou-ter)检查;鼓膜置管在3、6、9、12个月时复查鼓膜及听力情况。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治愈:鼓室积液消失,鼓室压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鼓膜标志清晰,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5 dB以上或气骨导差小于10 dB,鼓室导抗图为A型;好转:积液消失或鼓室压恢复正常,鼓膜标志正常或欠佳,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0 dB以上,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C型;无效:症状无改善,鼓膜内陷或标志不清,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缩小10 dB以下,鼓室导抗图为B型。治愈率=(治愈耳数+好转耳数)/总耳数×100%。符合治愈标准,结束治疗后经两次耳专科检查再次符合SOM诊断标准者定为复发,计算各组的复发率。复发病例另做治疗和观察,不再计入后续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20软件对各组疗效进行配伍方差计算,各组间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见表1、2、3。试验组患儿通过鼓膜穿刺或鼓室置管,总治愈率为77.29%(405/524),而对照组则为93.09%(229/246),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9)(P
2.2 并发症
鼓室置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B组发生通气管阻塞37耳,发生率为14.92%(37/248),经补救处理,31耳再通畅,占83.78%(31/37),再次阻塞5耳,占16.13%(5/31);通气管脱落12耳,发生率4.84%(12/248);通气管移位、偏斜21耳,发生率8.47%(21/248);鼓膜穿孔11耳[4.44%(11/
248)];鼓膜硬化内陷13耳[5.24%(13/248)];鼓膜菲薄17耳[6.85%(17/248)];并发感染2耳[0.81%(2/248)]。B1组发生通气管阻塞2耳,发生率2.56%(2/78),补救治疗后均再通;通气管脱落1耳[1.28%(1/78)],通气管移位3耳[3.85(3/78)];鼓膜穿孔2耳[2.56%(2/78)],鼓膜菲薄4耳[5.13%(4/
78)]。
鼓膜穿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A组发生鼓膜穿孔2耳,发生率1.01%(2/198);鼓膜增厚3耳[1.52%(3/198)]。C组发生鼓膜穿孔2耳[2.56%(2/
78)],鼓膜增厚3耳[3.85%(3/78)]。A1和C1组无鼓膜穿孔,A1组发生鼓膜增厚1耳[1.02%(1/98)],C1组发生骨膜增厚3耳[4.29%(3/70)]。
3 讨论
儿童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5],根据不同文献的报道患病率为14%~62%[6]。这在耳聋防治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治疗不当或被忽视,最终可造成严重的听力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
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试验组中耳积液以黏液为主,占47.33%(248/524),术中彻底清除积液困难,用药物反复冲洗仍有部分患耳需在鼓膜上做第二切口,对照组中黏液积液占31.71%(78/246),清除积液较为容易,不需做第二切口。2)术后随访中,试验组置管的通气管容易阻塞,发生率14.92%(37/248),需通过点药或针尖疏通通气管,仍有16.13%(5/31)再次发生阻塞,而对照组发生阻塞仅占2.56%(2/78),经耳内点药后均可再通。3)通气管留置时间不同,试验组(B组)留置时间较长,置管3个月治愈率仅为7.26%(18/248),而对照组治愈率为74.36%(58/78),试验组需延长置管时间才能提高治疗效果。4)对浆液性积液或无积液高负压的患儿行鼓膜穿刺,试验组一次穿刺治愈率较低,分别为21.72%(43/198)和15.38%(12/78),多数患儿需2次以上的鼓膜穿刺才能治愈。即便是给予腭裂SOM更彻底的治疗但在治疗结果上仍存在差异:腭裂SOM行鼓室置管(B组),1年的总治愈率为84.68%,复发率为11.90%,明显差于对照组;同样鼓膜穿刺疗效也差于对照组。腭裂SOM的后续治疗明显较对照组复杂,这提示SOM虽然经过治疗仍易复发,病程迁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以往我国腭裂患者SOM治疗时耳鼻咽喉科介入相对较少,给中耳炎的治疗带来了不便;2)试验组腭裂患儿多为农村儿童,交通不便,术后随访配合治疗差;3)患儿监护人的耳保健意识差,对中耳炎的危害认知不足,易造成不治疗或治疗不彻底;4)腭裂患儿由于腭部解剖畸形,自幼喂养困难,生理功能不及正常儿童,易患上呼吸道疾病;5)腭裂SOM的中耳积液以黏液性为主,清除积液困难,疗程更长;对照组以浆液性积液为主,疗程短;6)腭裂修复手术中对腭部肌肉、肌腱的操作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损伤,有研究[7]显示,神经损伤后肌纤维会发生明显退变,而16周时所支配的肌肉萎缩仍未见恢复成熟的肌细胞形态。腭裂修复手术虽进行了术中修复和肌肉重建,但肌细胞成熟、愈合和重塑需要时间,咽鼓管的功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易发生反流,刺激咽口,影响中耳引流。由此造成腭裂SOM的治疗更持久,且更易复发。
综上所述,腭裂SOM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难于一次性治愈的特点。根据本研究患儿的治疗结果,总结儿童腭裂SOM的治疗措施如下:1)浆液性中耳炎者应采取频繁随访,反复鼓膜穿刺,黏液性中耳炎者应采用鼓室置管至少半年的方法,坚持随访,尽可能早发现脱管和堵塞现象;2)与耳科医师密切合作,及时发现并治疗,防止置管导致的感染;3)术后1周内,耳内应用含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的稀释液点耳;4)鼓膜切开时,切口大小要适中,切口比通气管外径长0.2~0.4 mm为宜,切口位置应靠前下方,不宜接近脐部和鼓环;5)术后序列治疗腭裂,促进软腭功能恢复,尽可能达到腭咽闭合;6)增加腭裂患儿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7)使用黏膜促排剂,如标准桃金娘油等,防治口腔、鼻腔、鼻窦、鼻咽腔的感染;8)住院期间加强对腭裂患儿及亲属的科普宣传,让其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必要性及术后随访的重要性,以提高术后随访率和随访的次数,同时告知患儿及其亲属在带管期间防止污水进入耳内,以免感染。
本研究通过对腭裂性中耳炎与普通中耳炎病例的对照研究,发现腭裂性中耳炎无论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转归以及预后等方面与普通中耳炎均有较大差异,提示在中耳炎的临床工作接诊过程中,应将腭裂性中耳炎单独列为一类相对特殊的中耳炎予以专门的检查,开展特异性治疗,以提升腭裂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冰. 唇腭裂修复外科学[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2-3.
[2] Sheahan P, Miller I, Sheahan JN, et al. Incidence and out-come of middle ear disease in cleft lip and/or cleft palate[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03, 67(7):785-793.
[3] 郑谦, 石冰. 腭裂伴发中耳炎的诊治要点[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 26(5):463-465.
[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 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 43
(12):884-885.
[5] 黄德亮, 杨伟炎, 姜泗长, 等. 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观察[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6, 31(2):19-22.
【关键词】口腔正畸;心理特点;临床干预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医患关系也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患者”为中心。Sergl等[1]的研究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对成人错殆畸形患者的就医动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Scott等[2]指出,接受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呈上升趋势,这与矫治器的改进、矫治技术的提高以及社会的接受性提高均有关。20世纪90年代末,接受正畸的成人患者占正畸患者总人数的15%,这种上升势头一直有增无减。由于成人错殆畸形患者是正畸患者中的特殊人群,所以医师应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活动,在咨询和治疗中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会使正畸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至2010年l0月在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正畸患者262例,其中男160例,女101例。年龄4~48.4(平均17.6)岁。其诊治包括:排齐牙列131例、改善软组织面型92例,牙周病移位牙再定位及咬牙重建20例,牙台因素引起的TMD19例。经统计处理,年龄、性别、减数拔牙均无统计学差异。纳入标准: 年龄18~35岁, 无明显智力异常,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伴发的颌骨畸形以及外伤、肿瘤、唇腭裂等继发的错骀畸形。②精神病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③无文字阅读能力。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活动或固定保持。
1.2.2 干预方法 每次就诊检查前(治疗椅旁),进行正畸一般知识教育。包括熟悉牙科椅、口镜、探针、矫治器、正畸原理等,介绍正畸治疗方案、步骤、环节、时间、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是否需要拔牙等,正畸治疗后注意事项。同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措施。
2 结果
口腔正畸患者的焦虑不安、害羞、性格内向以及自卑等心理问题经过心理辅导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医患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提高了临床疗效。
3 讨论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正畸是比健康更高的医疗要求,因此就诊人员都有着各自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行为往往影响到治疗过程和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3]。本研究中,错胎畸形患者治疗前的HAMA平均得分高于7分,说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该结果与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现是一致的[4]。由于患者年龄及其治疗动机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给予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从而使正畸过程顺利进行。
3.1 治疗迫切心理 有些患者特别是成年患者,因错牙台畸形而在婚姻以及工作职业选择上遇到障碍,这些患者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形象,希望正畸治疗时间越短越好。要求医务人员对他们给予理解,让他们了解牙齿需要通过骨改建缓慢移动;如果矫治力量过大,牙齿移动过快,将会造成牙齿松动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他们懂得正畸治疗的科学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3.2 畏惧害怕心理 这类正畸治疗对象多数为青少年,正处于性格逐渐形成时期,对外界各种刺激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口腔医师要耐心解释矫治过程、矫治器的重要性,在佩戴矫正器的操作中,正畸医师要耐心地告诉患者戴矫正器时的配合要领、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在戴矫正器的过程中出现烦躁等不配合情况时,术者应鼓励患者耐心坚持,增加患者的信心,也为后期治疗创造条件。
3.3 期望过高的心理 正畸往往被有些人看做是改变形象的妙法。针对这种患者医护人员要加以正确疏导,告知患者虽然正畸能使容貌美观,但只是局部的改变,让患者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正畸治疗是医师与患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初诊时就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信任,融洽的医患系在治疗中较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在治疗中对一些异常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均顺利地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达到良好的正畸效果。
3.4 怀疑心理 严重上颌前突、龅牙、小下颌等畸形患者常常由于生理缺陷被他人取笑,引起他们自卑心理的产生,产生焦虑不安、畏缩情绪,对正畸治疗持怀疑态度。对于这类患者医务人员在接诊时消除患者的疑虑,坚定患者的信心,取得患者对治疗的信任。对一些疑心很重的患者,可以让其观看正畸完成患者治疗前后模型对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像对比,增强对治疗结果的感性认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实践证明在正畸治疗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通过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活动,针对其不同性格,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措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创造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缩短医患距离,减少患者的恐惧感,与医生达成良好协作关系,使正畸达到最佳满意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Sergl HG,Zentner A.Study of psychosoeial aspects ofadult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t J Adult Orthodon OrthognathSurg,1997,12(1):17-22.
[2] Scott P,Fleming P,DiBiase A. An update inorthodontics. Dent Update,2007,34(7):427-428.
[3] 石乐.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09,5(9):72.
【关键词】正畸治疗;问题;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18-02
由于正畸治疗是一个根据正畸治疗的不同时期和方法,可能出现不同的问题,现将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介绍如下:
1常出现的问题
11乳牙反牙合患儿佩戴上颌颌垫式附双曲舌簧矫治器舌簧折断。
12佩戴功能矫形装置出现的问题
121面框碰撞或佩戴时操作不正确易损伤面部。
122颏兜牵引 施力过大易使下颌骨变形也给今后的手术带来困难。戴颏兜也会引起病人疼痛(后面疼痛部分会提到)。
123头帽口外弓牵引 很常见,病人在取戴时用力不均会损伤病人面部。
124螺旋扩弓器:旋转手柄掉入口内误入食道或气管内。
13佩戴固定矫治器出现的问题
131酸蚀液或处理液滴在病人的面部或眼睛内。
132对牙周的影响 :牙矫治移动时,非生理性正畸力会加剧牙周组织的破坏。牙槽骨的垂直吸收形成骨下袋。另外拔牙关闭间隙时,牙周组织改建未适应牙齿的移动,临床牙龈会塌陷或牙龈退缩。有个别伸长的牙,致使牙龈高度不平整。牙龈退缩或 龈袋形成[1]。
133釉质脱矿问题
134引起牙根吸收的问题
14唇腭裂正畸序列治疗中,特别是婴幼儿取模引起窒息,3M帖过敏,撕伤面部皮肤。
15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治疗前必须让患者了解各方面的问题,需要住院、麻醉情况、手术类型及相应费用、可能的风险性和手术效果[2]。
16颜面改变对病人心理的影响。
17复发的问题
2正畸治疗出现问题的处理
21如病人将舌簧,扩弓器旋转手柄,托槽等附件掉在口内,首先医生要保持镇静,安抚病人,保持冷静,屏住呼吸,不能做吞咽或吸气动作,让病人坐起将其吐出,或医生用脉镊轻轻夹出,在操作时不能动作太大刺激咳嗽避免吞入食道或气管内,,如果病人已吞入肚内,安抚病人不必太紧张,一般会经消化道随大便排出,必要时拍X片,如病人感觉呼吸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急救处理。
22牵引引起面部,眼睛损伤,轻的暂停佩戴,并学会正确取戴矫治器的操作,发生严重的碰撞伤势严重的要立即送医院处理。
23酸蚀液由于浓度较低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灼伤,但一旦滴入眼睛也会很严重,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病人无烧灼感为止。处理液滴到面部或眼睛上应立即用清水纱球清洗。
24对牙周影响的处理:首先让病人做正畸治疗前去牙周科做龈上洁牙或龈下刮治,特别是压入牙齿移动前对牙齿的刮治要求特别高。对病人做健康宣教,教会如何正确刷牙治疗时间长,刷牙不彻底在治疗过程中炎症严重,特别是牙龈增生严重时可暂时撤除弓丝,(特别严重的一并去除托槽),停止加力,请牙周医生会诊并做洁牙及刮治,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做牙龈切除术,切除堆积在唇舌侧过多的牙龈组织及牙间龈乳突,重建牙间龈组织外形,术后1-4周再重新上矫治器。对于牙龈退缩或临床牙龈缺陷可行手术整形,对于伸长的前牙,用轻的间断压入可平整龈缘高度,改善前牙牙龈外观,再通过修复治疗,恢复牙冠的高度不调。
25釉质脱矿的处理:釉质脱矿和龋坏的发生是由于细菌,宿主即牙齿, 食物,时间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釉质脱矿是可预防的。首先做口腔卫生宣教和医患互动,让他们了解其原因和可能性,以及对口腔健康造成的危害,并在治疗前签订知情同意书上写明釉质脱矿的可能性,医生免责条款,以免发生医患纠纷而严重的病人又不配合做好口腔卫生时,医生有权终止治疗,每次发现口腔卫生不佳 ,应告知病人家长并记录入病历。可用多乐氟、含氟溶液漱口、含氟牙膏、含有饱和氟化物的弹性结扎圈、含氟的托槽、氟饮用水、粘接用玻璃离子等预防釉质脱矿。
26牙根吸收的处理:拍X片已发现牙根吸收的表现后,应立即暂停治疗2-3个月,其间可用不产生矫治力的被动弓丝结扎固定,2-3个月方可治疗继续,但要小心评估牙根吸收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当严重牙根吸收时,需要重新评估先前的方案并调整,如考虑修复方式解决剩下的间隙,也可以辅助外科手术,结束治疗后也要追踪X片。
27正畸治疗疼痛的处理:注意弓丝末端回弯、,或使用停止扣、弓丝上套橡胶管、结扎丝结扎后把末端压人弓丝后以免弓丝刺伤粘膜。如疼痛是托槽,结扎丝,舌扭等摩擦引起的可使用粘膜保护蜡、溃疡糊剂。各类活动矫治器要打磨光滑,针对各种疼痛做相应的处理。当然医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
28婴幼儿取模应注意,材料量宜少,稍干,注意观察,出现意外如窒息立即用手指抠出材料并急救
29正颌手术麻药和手术意外:术中大出血,手术品过敏出现意外。
210对颜面的改变有心理问题要进行心理辅导。特别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面容改变非常大,需要更换身份证,所以很多亲戚朋友都会不认识,对病人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
211对复发的处理: 预防复发:功能性保持器除夜间戴用外,白天还需戴用2-3小时,持续半年,然后改为夜间戴用2年以上、同时改正不良口腔习惯[3]。对于佩戴固定矫治器治疗结束的患者,一般是第一年24小时除吃饭时间都要戴保持器,第二年可白天不戴,但晚上必须戴好,至少两年以上,戴保持器时间效果维持越长越好 。如果因保持器未按医嘱认真佩戴不幸复发处理 ,只能重新矫正。
正畸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花费了患者和家属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望患者在此过程中能正确认识正畸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具必正确的处理方法,使正畸后美丽的牙齿带给患者一个更完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扬熙:《口腔正畸学-基础、技术与临床》人民出版社20128 第一版:663
【关键词】孤残儿童;心理康复;观察;护理措施
孤残儿童是社会上的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被遗弃的孩子。孤残儿童在智力、运动能力等方面都有残疾,甚至有些孤残儿童还有先天的或者后天的疑难杂症。他们需要关爱,需要帮助。孤残儿童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来观察他们的生理特点病理特征,对他们实施康复计划和康复训练,使其恢复基本的生活能力。对不同的儿童,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残疾程度要给予不同的照料和护理。下面是我院对孤残儿童的心理康复的观察与护理的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孤残儿童100例,其中男75例,女25例,1-3岁51例,3-6岁的23例,6岁以上的有26例;残疾情况,脑瘫45例,弱智28例,癫痫12例,唇腭裂10例,正常5例。
1.2方法这100例儿童,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和相应的治疗方案。有我院的孤残儿童康复师对每个孩子进行康复计划。比如小于3个月的儿童以抚摸为主,大于3月的儿童根据运动发育的规律训练[1],主要有正确的卧姿、抬头、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大运动训练,同时伴有精细的动作,比如自理生活,语言社交,智力游戏等。
2 护理措施
2.1 生活环境对于孤残儿童的训练室,要布置绿色的地毯,明亮的窗户,墙壁上可以贴有各种各样的动漫,可以播放优美的音乐。给孤残儿童购置了站立架、助行器、褥垫等训练器械,每天对孤残儿童的训练,从最初的仰卧起坐到孤残儿童反复的用助行架行走。。康教老师给患儿做肢体训练的示范动作,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老师和蔼亲切的话语[2],使孩子们感觉到老师胜似妈妈,喜欢她,接纳她,使心理上消除了恐惧与压力。生活环境还要整洁,每天都要进行相应的换气,通风,进行相应的消毒。
2.2心理护理在训练过程中,患儿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3],康教老师柔中带刚,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护理。
2.2.1 随时沟通在福利院里随时在生活区里和孤残儿童交谈,向患儿说明人际交往的目的, 了解各个患儿的一般情况和病情, 掌握他的心理状况, 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要想法设法使患儿表达出总结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主动与人沟通的积极性。
2.2.2语言暗示法老师在与患儿交流的过程中, 用语言暗示取得病人的信任, 使其接受自己的观点, 并且有意识地让患儿感受到自我意识调节躯体生理功能, 使全身放松, 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水平, 增强病人的信心和自我放松感, 从而解除焦虑。
2.2.3精神支持法因为这些被遗弃的孤残儿童他们都表现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在护理过程中, 康师通过语言, 给患儿心理上的支持, 让患儿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和应持的正确态度, 清除不良情绪和行为, 调动自己的内在力量, 配合康师完成康复训练。同时要和患儿肢体接触,使其倍感亲切和温暖。如一名11岁的脑瘫患儿从2岁开始,我们就强化他坐起来,每次坐15~20min,从坐姿、坐稳然后做仰卧起坐。在第一次做仰卧起坐时,表现非常胆怯,情绪非常压抑,康教老师就给他做示范,孩子稳定下来后,老师对孩子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要认真地训练,才能自己站立行走。”进行训练时经常与患儿进行心理沟通,对患儿适加关爱,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经过长时间的肢体训练,都有明显的好转。
2.2.4改善精神生活平时多讲开心的事给病人听, 使患儿多能处于高兴的心境状态, 因为笑能把人的乐观情绪鼓舞起来, 以利身体的康复。开展有益的娱乐活动, 收听一些欢快的音乐, 看电视, 分散患儿来自自身残孤的自卑感, 使患者注意点转移, 减轻精神压力。尽可能满足患儿合理需求, 使患儿心情舒畅。对患儿过激的异常行为, 如劝说不能改变, 可作适当让步, 使患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儿的心理活动, 学好心理学知识, 掌握好心理治疗及护理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总结经验, 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心理护理应该做到耐心,细心。对于这一群特殊的孩子来说。我们要给予最大限度的关爱和保护。在他们的情感发育中给予合理的指导,使其能够健康的成长。对于有残疾的儿童来说,要给予合理的治疗措施。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再结合相应的日常护理。使孤残儿童活的开心,舒心,顺心。
3 结论与讨论
残疾类型与康复训练中,总效率是97.5%。其中显效87例,有效13例。
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特殊群体,是极易受到伤害、比较脆弱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关爱。他们没有什么政治声音,他们的生存发展需要人们广泛的关注。孤残儿童本身都存在着内向、固执,而且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对他们老师要有爱心、耐心、宽容之心,要允许他们随心所欲,不能多施加压力,少批评,多鼓励。
目前,在全国各地市社会福利院都有这样的孤残儿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政府每年拿出许多资金对孤残儿进行投资,使他们不再感到孤独,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为了达到使孤残儿童身体康复的目的,必须综合和协调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其它的一切因素,训练其干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勇敢坚强的性格,使之早日康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来回报社会。注意培养患儿勇敢吃苦的精神,要求他们在训练后自己整理物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并表扬他们的优点。这对培养患儿勇敢坚强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使患儿在良好的环境下快乐茁壮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桑兰孤残儿童康复基金会”由民政部下属的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桑兰及其团队共同发起,主办方为中国社会福利协会,桑兰作为该基金会爱心形象大使,负责帮助基金会向社会和爱心企业筹集善款。其团队将和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一起管理、使用该基金,并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
孤残儿童的收养[4],国家也给了相应的部署。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要继续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积极拓展涉外收养渠道,建立健全社会散居孤儿涉外送养程序,帮助更多孤残儿童通过收养实现妥善安置。要高度关注儿童收养后的生活成长情况,大力开展“寻根回访”,不断加强收养跟踪反馈[5],密切他们与祖国的联系和感情。
国家政策的出台对孤残儿童展现的是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我们为之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王子才, 唐彩虹, 钱冬梅, 等. 上海市内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智力现状评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01,19(5): 300-301.
[2] 李心天. 医学心理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 56-269.
[3] 刘洪, 陈武雄, 南登昆. 介绍国际上一种新的康复工作评价方法――康复工作运行监测与结果分析(OMAR)[J].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1995, 15(2): 49-53, 67.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风险;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115-02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理标准化,严格按照护理计划进行,规范临床护理工作行为,从而更加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1-2],减少患者的随意性,提高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3]。心脏瓣膜病是常见心脏病之一,病变影响心脏功能,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功能下降,术后恢复较慢,患者思想负担重,配合意识较差[4]。抗凝治疗又是心脏瓣膜病术后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预后起关键作用[5]。本研究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治疗患者进行护理,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心外科并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91例,患者神志清醒,能进行有效沟通,年龄18~70岁,其中男性87例、女性104例;二尖瓣置换86例、主动脉瓣置换49例、双瓣置换56例;麻醉手术方式: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手术时间≥3 h(计算方法为从麻醉开始至患者离开手术室止),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为两组,2011年1~12月入选病例89例为对照组,2012年1月~12月入选病例102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小组 病区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护士长对全科护士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并能按照临床路径表格要求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进行治疗护理、风险评估及康复指导;掌握临床护理路径表的书写要求;护理组长负责督导,护士长检查落实。
1.2.2 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订 临床护理路径表由科室临床护理路径小组运用循证护理,根据心脏瓣膜病的病情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心理状态、饮食及活动情况等资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标准,将入院指导、诊疗计划、相关知识普及、护理风险预警及预防管理措施、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按照时间顺序制订成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以具体时间为纵轴,主要包括入院24 h、住院期间、介入/手术前、介入/手术后、出院前/出院后、电话回访;横轴包括入院介绍、检查及用药指导、护理风险评估与安全宣教管理、专科护理与指导、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宣教、术后风险评估与安全宣教管理、术后专科护理、用药及康复指导、《心脏瓣膜知识》《抗凝药物知识》的指导与手册发放、出院指导及复查事项、征求患者意见表(临床护理路径表格背面是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等。
1.2.3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首诊负责制,首次接诊的护士负责正确评估患者,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表并挂于患者的床头;以管床责任护士全面负责、护理组长督导的小组责任制模式,按照表格内容对心脏瓣膜置换治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其病情变化、评估护理风险及安全宣教、用药指导及围术期的健康教育等,每完成一项,画“√”并要求患者及护士双签名,在护理的过程中,发现临床护理路径表中内容不足或不合理部分可随时补充及调整。出院前患者填写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表,组长或护士长及时分析
1.3 评价指标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采用医院护理部制订的测评表;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是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事件包括压疮、脱管、跌倒坠床、抑郁、躁狂、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等;抗凝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栓塞及出血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士、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表是护理工作的指引,使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尤其是使低年资经验不足的护士,克服了以往的盲目性、随从性,减少遗漏项目,提高了护理质量[6]。2012年由于各种原因科室护士离职率达40%,病房除护理组长外都是新入科经过短期培训考核后上岗的护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需要很多专科护理知识,使护士有了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快速提高自身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给低年资的护士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指导,弥补了护士相互间护理技术水平的差异[7],避免了由于少数护士个人水平、能力不同造成的护理效果差,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向患者提供包括病情观察和各项治疗、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周到的全程的连续的整体责任制护理[8]。本科以创优为契机,在促进创优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探索出符合心脏瓣膜置换治疗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过程中将临床护理路径表挂于患者床头,执行后护患双签名,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并监督,同时也有利于床边交接班时护理组长、护士长能及时全程对护理质量进行督导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抗凝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进行治疗护理、风险评估、康复指导,患者通过了解治疗护理计划,提高了自我管理意识[9],减少了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是医护人员运用循证的方法制订的临床护理路线图,护士按照表格内容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反复评价对其不足之处予以修改,直至达到最终目标,这种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预见、主动地为患者实施程序化、标准化的护理[10]。实施临床路径可深化了整体护理[11],转变护士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12]。
[参考文献]
[1] 张焕霞.临床护理路径在大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I(14):63-64.
[2] 王俊荣.临床护理路径在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79-80.
[3] 叶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49):74-75.
[4] 龚春燕.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并发症的观察护理[J].天津护理,2009,17(5):273-274.
[5] 吴清玉,郭加强.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45-750.
[6] 夏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8,22(9):2355-2356.
[7] 冯雷,王艳梅.临床护理路径国内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9):903.
[8] 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5-7.
[9] 宋玉芝,董业利,鲁劲松,等.临床护理路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7):37-38.
[10] 许成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2):105-107.
[11] 张彩英.临床护理路径对唇腭裂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4):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