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93-01
1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特征
1.1 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集聚经济特征
集聚经济是指由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从而使得这些活动变得更有效率和经济合算。现代服务业集群内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输移动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现代服务业集群把分散的企业聚集到某一空间内,从而扩大了交易的规模。
1.2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衍生及吸聚效应特征
产业集群犹如生态学中的种群,规模越大也越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一是吸引外来者的加入。据一项对外国投资影响的估计,在对外商有吸引力的地区,集群存量每增加10%,该地区被未来投资者选中的可能性就增加5%-7%。二是催生衍生公司的诞生。衍生公司是由企业内的人员或者母体公司中的企业分离出来创办的新公司。
1.3 以资源共享、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优势产业和区域竞争优势特征
现代服务业集群内部具有顺畅的信息流动和互动机制,为集群内部垂直或水平联系的服务企业创造合作与信任的空间。集群内部既有激烈的同业竞争,又有群内多种层面的互动与合作,有利于形成优势产业。地域的集中性使集群的外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弹性专精等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使产业和区域竞争的优势更加明显。 1.4 以分工与专业化合作为基础的集群网络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具有企业间网络组织的特征和优势,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柔性,较多的无形资产和较高的声誉,长期和约,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知识转移和共同学习,更高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定制化等等。这种合作网络包括服务企业网络、劳动力市场网络和区域创新网络。
1.5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创新特征
现代服务业集群区域内的创新主体(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之间有强大和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现代服务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集群中的强势企业瞄准集群外部高新知识进行外向型学习,而弱势企业则从这些知识在集群内部的后续扩散中学习,从而形成“外部引进一内部扩散”的良性知识流动,推动集群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集群持续动态增长。
2 我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1)制定规划和目标,注重政府导向角色的平衡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和政府应将现代服务业集群纳入国民经济规划重点,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根据我国经济结构状况,以企业为主体,以体制创新为保证,系统地制定我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2)强化政府规制, 倡导和谐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文化氛围。
现代服务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合理地规制。通过多途径奠定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建立积极的发展引导机制与扶持政策,建立技术基础设施,奠定技术创新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帮助或协助组建服务业行会,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和渠道。
(3)多渠道加强投入,吸引外资进入现代服务行业。
采取积极的财税、金融、投资和价格政策,引导社会和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大力引进国际上著名的跨国现代服务业企业;支持现代服务业集群内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原则下,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现代服务业。
(4)加强高层次复合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储备。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度高的产业,其价值根源在于知识,而价值来源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力度,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依托省内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方面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设,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出发,加强岗前培训和低、中端实用技术型人才进行在职培训。另外,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大力引进国际智力资源,特别是海外华人专家和海外留学生,多途径、多渠道吸引他们回国创新创业。
(5)加快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我省应通过构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利用已有标准对服务企业的监督、检查、评测等市场规范机制的建立,形成以标准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标准深化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Abstract: If Jiaxing realizes the transfer to strong economy, it needs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the promotion of th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which need the support of modern services with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high human capital, and high added value. The paper makes the SWO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Jiaxing, and points out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d on the basis of SWOT analysis,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Jiaxing modern services by SWOT matrix.
关键词: 嘉兴市;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战略
Key words: Jiaxing;modern service industry;SWOT analysis;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127-02
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上,首次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当前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服务业作了定义,它们既有共性,也在其范围问题上存在着差异。这里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做如下定义: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借助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出现的新兴服务业和被改造提升的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层次、高附加值、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
2 嘉兴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1 服务业总量不断增加 自“十一五”以来,嘉兴市的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在2006—2010年间实现年均增长13.5%,比同期GDP增速高出约1.1%。如表1所示,2010年全市服务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12.5%,达到833亿元。2006—2010年,全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33.5%提高到36.0%。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2.2 领域迅速拓展,重点行业亮点纷呈 近年来,嘉兴市服务业在涉及领域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已经涵盖了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多个领域。其中,科技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到2009年全市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87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6家。
3 嘉兴市发展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
3.1 嘉兴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势 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嘉兴是一座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拥有7个国家AAAA级景区,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非常丰富。②良好的空间区位条件。嘉兴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实现了到上海、杭州、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嘉兴绍兴跨江大桥、杭浦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③具备成熟的产业承接平台。嘉兴产业发展环境日趋成熟,现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省级经济开区11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多个,为全市发展科技研发、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了重要平台。④形成了良好的服务业发展氛围。嘉兴对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认识越来越深。
3.2 嘉兴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劣势 ①高素质人才缺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是依靠高智力的人才。目前嘉兴无论是在人才总量还是在人才结构上和周边的上海、杭州等城市都有较大差距。如表2所示,嘉兴2010年的人才结构中大学本科以上才达到7.82%,而初中及以下的人口达到了58.52%,高素质的人才缺乏可见一斑。②相关要素支撑不强。总体来说,目前嘉兴对服务业的投入比重仍然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服务企业为研发主体、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科技资源的成果转化水平较弱。③结构不尽合理,层次偏低。嘉兴服务业内部主体依然是批发零售、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行业,其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金融保险、信息科技等新兴服务业。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对比上,新型服务业要远高于传统服务业。以上两者相结合,就反映出嘉兴市的服务业发展的整体产业效益不高,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3.3 嘉兴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会 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服务业就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嘉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057元(9144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20元。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普通百姓对服务业的依赖和需求日益高涨,这给服务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图1)②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年上半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会上印发了《嘉兴市服务业倍增行动计划》和《嘉兴市促进服务业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③浙商回归工程,让嘉兴服务业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
3.4 嘉兴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①来自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从长三角地区内部看,上海和浙江都非常重视对信息产业、金融业、现代商贸等行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同一经济区域内相似的发展模式使得两地的服务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周边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吸盘效应,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动聚集,使得嘉兴服务业临着更大的来自市场的挑战。②产业分散、聚集效应不明显。目前,嘉兴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布局还处于分散状态。除了房地产、通讯、金融业外,其他服务性企业实力较弱且布局分散,不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不利于本地区服务性企业的长远发展。③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不够。部分服务行业存在多头管理,不利于企业的运营发展。
3.5 嘉兴发展现代服务业SWOT矩阵分析 针对当前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可以通过SWOT矩阵来确定未来嘉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如表5所示,横坐标列出了优势(S)、劣势(W),纵坐标列出了机遇(O)、威胁(T),表中交叉部分表示可能采取的战略措施。
4 嘉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4.1 统一规划,分类指导 针对嘉兴服务业发展布局情况,建议尽快出台“嘉兴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通过政府的科学设计和引导,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2 完善体制机制 为了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深化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工商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益事业、中介服务和各类经营服务收费的管理。
4.3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应下大力度推进代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改变当前嘉兴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这一现状,努力为本地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服务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发展,2010(7).
关键词:石景山区 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石景山区的发展定位,从分析石景山区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石景山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些进一步发展石景山区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和建议。
石景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石景山区的发展定位是:坚持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长远发展目标,把握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主基调,按照“首都绿色转型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使石景山区成为经济发展强劲、创新创意活跃、绿色生态文明、现代和谐宜居的首都新城区。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断提升石景山区的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其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
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及类型
1.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环境发展起来的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在国外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KIBS)。
1.2 现代服务业的类型
目前,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现代经济中催生出来的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于软件业、电子商务及移动商务、网络游戏产业等;二是被信息化技术改造从而具有新的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教育、科学研究、各种咨询业务等。
现代服务业无论是属于上面的哪一种类型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特征,即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度专业性、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北京现代服务业主要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北京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北京服务业仍保持了两位数的较高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按可比价计算)。201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40.9%上升到43.0%,而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由71.9%上升至75.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2011年底,北京市企业户数中第三产业比重达90.01%(一产0.67%,二产9.32%,来源于北京市工商局的报告)。
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的城区之一,借助区位优势,2010年全区第三产业比重达55%,较“十五”末上升了近26个百分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石景山区第三产业比重达60%(北京市为75%),比2006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尽管如此,相对北京市的整体水平而言,石景山区的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还是比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面对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大背景,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借助首钢涉钢产业的搬迁而置换出来的城市地带,石景山区如何保持优势、抢占先机、使搬迁工业从“退二”后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进三”,进而全面提升石景山区服务业水平,成为摆在北京市和石景山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 石景山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几年来,石景山区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区域经济机构得到了较大的优化。通过不断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现代服务业企业迁入。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高速发展,集聚企业超过3000家,比2005年增长了10倍。搜狐畅游、盛大无限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为特色的数值字娱乐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综合商业、特色商业和电子商务业发展迅速,现代金融企业快速发展(仅2011年新增现代金融企业就达62家),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强劲,这些都为区域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9月末,石景山区现代服务业已达1420家,现代服务业在石景山区的经济发展中作用愈加明显,成为石景山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较好的带动了石景山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2.1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石景山区域经济快速提升
在产业转型中,石景山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和生产业等全新领域。目前石景山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由先导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和战略转型重点产业,带动了服务业的整体发展。2011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0亿元,比2007年的86.4亿元,增长了一倍还多,平均增速达到28.7%,其中现代服务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收入320亿元,与2007年相比平均增速达34.2%,实现利润总额45亿元,与2007年相比平均增速达92.2%。
2.2 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效果显著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吸纳人员就业的主渠道。截止到2011年9月末,石景山区第三产业城镇单位共1420家单位,从业人员100274人,同比增加6569人,增长7%,其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10年同期的57.2%提高到62.4%,比重扩大了5.2个百分点。
2.3 现代服务业单位数量稳步增加
几年来,石景山区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方针,着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并且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外部环境吸引着这些企业安家落户。使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不断加大,构筑石景山区经济竞争新优势。
如2011年1-10月石景山区新增统计登记单位1494家,其中法人单位1420家,占全部新增单位总量的95.1%。其中,生产业占主导,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流通、信息、商务、科技四类生产业新增企业1119家,占全部新增企业总数的78.8%,注册资金达76.5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注册资金的90.8%,其中新增542家科技服务企业占到全部新增法人单位的近四成。
另外,几年来,房地产管理业,文化、教育业也是石景山区现代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3 石景山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服务业总量不足,规模小,部分行业增加值偏低
首钢涉钢产业部分搬迁调整后,传统二产退出,全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规模小,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对区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支撑能力有限。虽然石景山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成为石景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仍然低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在北京市城区中还处于较后的位置。与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更大(如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80%以上)。
3.2 经济结构不合理
石景山区三产比重为55%,低于北京市75.1%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服务业的结构仍然存在很多矛盾,虽然经过几年的局部调整,但是深层次的结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现代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相对较为滞后。
3.3 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匮乏
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实现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转型,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目前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相对较为缺乏,这必然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程。
3.4 就业形势严峻
石景山区尚处于经济转型期,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后,有部分富余人员需要安置,一次性农转居后的社会保障不到位遗留问题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经济转型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较大。
虽然石景山区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吸纳人员就业的主渠道,但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与发达国家比还相差甚远(发达国家高达70%左右,中等国家为50%-60%)。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为石景山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5 高端资源要素聚集能力不足
石景山区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建设虽然取得巨大进展,但品牌形象为全社会接受尚需时日,对高端资源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与全面转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4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实现石景山区“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服务业发展目标,需要立足当前行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高度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市和石景山区的发展功能定位,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石景山区服务经济的规模、质量、效益和国际影响力取得新的跨越。
4.1 结合石景山区功能定位和行业特征,恰当地选择服务业的若干重点部门,如重点以北京市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发展以游戏软件开发和数字影视制作为核心的数字娱乐产业;以北京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为依托,发展以信息安全系统基础平台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信息安全技术为核心的信安产业;以现代制造设计技术为核心的工业设计服务业,并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及发展战略。
4.2 鼓励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服务业优先发展,避免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出现。
4.3 建议区政府从发展理念着手,优化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保护,进一步开放政府服务市场,形成适宜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4.4 重视加强创新人才的开发与引进,鼓励企业与在区高校共建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具有领先的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4.5 正确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业,依托特定区域、特别是楼宇资源,合理规划集群,发挥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彰显石景山区服务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陈剑.首都城市功能提升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定位[J].北京社会科学.2007.4.
[2]李志平,白庆华.大都市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形成机理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2期.
[3]何骏.以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上海的实证研究为例[J].城市,2008.4.
[4]郑炜.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及约束条件分析[J].市场周刊,2007.2.
[5]赵弘,赵凯.加快中关村高技术服务业发展[J].前线,2008.6.
Abstract: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 economy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kes use of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and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then tries to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to promote its rapid development.
关键词: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
Key words: Hebei provice;modern service industry;SWO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151-02
0 引言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等改造和发展起来,信息、只是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行业的总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过升级改造的传统服务业,例如现代的物流、金融业;二是随着技术和社会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服务业态,比如软件、互联网等[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柱力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地区GDP的发展。就河北省来说,对于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政策越来越多,但是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仍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
1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认清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是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下面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1.1 优势
1.1.1 产业规模相对较大,有坚实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省服务业年均增长达到12%。2010年河北省服务业总产值达到7123.77亿元,居全国第7位;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2%,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29.76%,相比较2009年,服务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逐渐发展。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2%,其中服务业对生产总值拉动作用为4.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1.2 劳动力资源丰富 现代服务业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充分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我省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1.2 劣势
1.2.1 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高端人才缺乏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渐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具有了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特点,所有在其发展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有高素质人才来支撑和促进其发展、现实状况中,由于长期以来服务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忽视和限制,服务业人次达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层次服务人才短缺、外流的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2.2 服务业整体水平不高,内部结构不合理 总的来看,我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发展较快,而服务业增加值则发展相对较慢。由表1可以看出,2005-2010年,工业对我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每年都超过了50%,而服务业的贡献率虽然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但在2010年的贡献率却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与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我省虽然加强了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也加大了投资力度,但是由于我省的服务业处于低端行列,服务业的发展仍需要长期的投资和发展。
截止到2010年,传统服务业比重在我省服务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最高。而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仍相对较低。(表1)
1.3 机遇
1.3.1 全球金融危机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在金融危机极大的冲击了我国工业和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向我国这类服务低成本的国家转移,加速了沿海地区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并且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和东北转移,也为我省的生产性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3.2 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能源等高投入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河北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钢铁、煤炭、化工制药等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以工业发展为主,以高能耗、高污染换取GDP的省份。如果一直延续这个模式,必然造成河北省的资源枯竭,而且这种粗放增长方式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之下,现代服务业是能耗低、污染小,可重复使用、可复制的产业,并且通过发展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业,还能提高其他产业的节能环保效率,这是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密集、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的必然选择。
1.3.3 全球范围内,现代服务业正成为世界投资的重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业平均已占国外直接投资总流入量的2/3。相比之下,上世纪70年代初,服务部门仅占全世界直接投资存量的1/4。在1999-2002年的12年间制造业在全球跨国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由44%下降到29%,而同期服务业的比重则由47%上升到67%。目前,外国直接投资中,有近1/3投向了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领域。世界投资重点逐渐转向了现代服务业,体现了现代服务业经济地位的上升,这也为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吸收外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4 挑战
1.4.1 毗邻天津、北京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吸引力不够 在现代经济中,大城市是现代化的中心,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的载体,先进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向大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2]。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高技术和高学历的人才、外来投资项目等一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素首先流入大型城市。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与之相邻的北京和天津,所以,在对高素质人才待遇和机会机遇方面的吸引,河北省比起北京、天津要逊色很多。
1.4.2 观念相对落后 在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起步早、认识程度高、效益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相比之下,河北省长期以来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内陆文化和意识,缺乏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河北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观念落后。
1.4.3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增大,竞争也随之加剧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实施各种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吸引资金,以促进服务业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一些具有雄厚资本和人力、技术资源的国外企业的进入,加剧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市场竞争。而目前河北省现代服务业产业层次低,竞争能力相对较弱,无法展开与国外大企业的直接竞争,这必然导致省内企业在服务市场份额的下降。
2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根据以上SWOT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河北省现代服务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根据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现有的发展战略以及其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劣势,现就河北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几点具体发展对策。
2.1 通过现代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高其高新技术的含量 现代服务业具有“三高”的特点,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由于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的发展进程,为应对这一发展进程,河北省应重视高新技术发展,并以高新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对于高新技术的引进,我省现代服务企业可以采取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进行研发。另外,我省毗邻北京、天津等研发能力强的城市,借助天津、北京的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的引进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我省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发展中,提高我省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人才储备 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当下人才缺乏是制约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加快高新技术在现代服务领域的应用,增加大批专业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就成为关键。一方面我省要加快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增加大批人才最快捷的方式是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增加人才最长远的方式是人才培养,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所以,在加快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实行技术和人才并重,发展技术的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2.3 制定适当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河北省在政策方面存在很多不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重视工业轻视服务业的问题长期存在,在税收、能源供给等政策方面存在偏重于鼓励工业的倾向。因此,我们应该从转变观念、规范行业和适当扶植等多个方面加以适当的政策引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制定和实施行业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提倡规范和诚信服务,在一些行业中逐步引进国外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加快建设信用评价体系,从而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刚.现代服务业的理解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11,(10):228.
论文摘要: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多限于宏观层面。本文从我国现代服务业企业这一微观层面,探索了其营销工作的战略思路。
一、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构成
1.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其后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但是,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界定尚无权威的认知。
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步而出现的,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类产业。这一界定的依据是
(1)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氰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这一分类基本涵盖了现代服务业的大部分产业。而且,国家最权威的统计机关至今仍以三次产业来衡量国家的经济运营状况,未将现代服务业单列。
(2)根据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法,“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及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表述,“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从两个有一定时间延续性的中央文件来看,我国最高决策机关将“现代服务业”的层级等同于“传统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组成之一。
(3)“现代”,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从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角度来看,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没有必要每出现一个新的行业或产业类型,就根据当时的热烈程度,将其地位人为地提高。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或外延有不断调整的要求。
2.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构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优先发展运输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区域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
通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构成表述的分析,可得到现代服务
业的产业基本构成(见下图)。
注:上图中粗斜字体为世贸组织界定的现代服务业范畴,其未列入“物流”、“电子商务”等我国界定的产业部门。
总体来看,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产业部门满足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新的服务领域和业态。
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主要工作
现代服务业的涉及面新而广,对技能的要求高,因此需要企业更加细致、创新地开展工作。
1.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要突出对现代制造业的服务与促进我国长期以来对制造业的重视与发展,一方面使得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的基础,成为“世界工场”;另一方面也使制造业到达了发展的“天花板”,需要新的推动力,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因此,现代服务业(企业)需要推动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人尽其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中央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就是为先进的制造业服务。特别是运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是为现代制造业服务的核心产业。
2.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要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需求提供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不仅满足于基本的温饱,他们的需求必然会向更高、更广、更新的层面迈进。因此,需要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令消费者满意的、创新性的产品,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老年服务产业、社区服务业等等。
同时,为民生服务的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运营体系。因此,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责任,更多的是对其进行优化,促进其产生新的增长点。例如,现代商贸业、医疗卫生业等等。
总之,现代服务业的工作应更多地具有创新化、科技化与人文化的特色。
三、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营销战略思路
1.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特点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经营特点
(1)间接增值
现代服务业创造价值的途径一般为间接的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通过企业内部业务的外包,利用专业化的外力支持,降低本企业成本,以达到降本增值的目的。如,现代物流服务。
二是通过更加智力化、科技化的活动,提升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效益,以达到增收的目的。如理财服务。
三是通过各类服务活动,提升本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特别是品牌的价值,带动企业有形产品的销售,以达到创收的目的。如会展服务。
(2)专业支持
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专业化与科技化,所以企业经营的行为更多地需要专业的支撑,并为其他产业或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包括对专业人才及其掌握技能的需求。
(3)运营灵活
现代服务业所解决的,一般不是企业中的常见问题,而是一些特殊的需求,如营销策划、投资决策等等。因此,对服务个性化的需求尤为重要。只有不拘一格,出奇,才能制胜。
2.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营销战略思路
由于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特殊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特殊的营销战略,为企业行为指明正确的方向。其主要思路耘
(1)技能支撑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的寿命期趋于缩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技术的支持成为现代服务业“现代”化的主要衡量指标。掌握先进技术的服务企业常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
技术,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驾驭。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其实质是人与人、智力与智力的竞氧是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与技巧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还必须充分重视掌握先进技术的人的能力的运用与发挥。
另外,现代服务业企业对人才的应用观应该更加具有人本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观念。由对“人”越来越重视,以及知识更新节奏的加快,不管对个人,还是企业,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资源共享
现代社会发展的另一重要的动力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信息进行充分、必要地把握,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地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另外,在各类人才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成为制约当今社会进步的主要瓶颈时,对资源的重视与利用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保证。
“服务”,这一产品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所拥有资源的重复利用的特性,这也为服务资源的共享与充分使用提供了基础。服务资源的反复使用,不仅不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反而会提升资源自身的价值,以及资源拥有者的价值。
(3)品牌营销
在新经济时代,大部分销售手段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识别,更谈不到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在此情形下,企业间竞争必然集中到形象的竞争上。特别是服务属于“无形”产品,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感官的正面形象,并能够以此吸引反复消费,必然要拥有显性的形象,以展现自身的特色。
服务业品牌形象的建立,可以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及其产品初步的印象,进而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甚而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也是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工作的一种促进。
(4)运营创新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产业构成 营销战略
一、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构成
1.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其后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但是,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界定尚无权威的认知。
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步而出现的,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类产业。这一界定的依据是
(1)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氰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这一分类基本涵盖了现代服务业的大部分产业。而且,国家最权威的统计机关至今仍以三次产业来衡量国家的经济运营状况,未将现代服务业单列。
(2)根据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法,“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及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表述,“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从两个有一定时间延续性的中央文件来看,我国最高决策机关将“现代服务业”的层级等同于“传统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组成之一。
(3)“现代”,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从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角度来看,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没有必要每出现一个新的行业或产业类型,就根据当时的热烈程度,将其地位人为地提高。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或外延有不断调整的要求。
2.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构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优先发展运输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区域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
通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构成表述的分析,可得到现代服务
业的产业基本构成(见下图)。
注:上图中粗斜字体为世贸组织界定的现代服务业范畴,其未列入“物流”、“电子商务”等我国界定的产业部门。
总体来看,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产业部门满足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新的服务领域和业态。
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主要工作
现代服务业的涉及面新而广,对技能的要求高,因此需要企业更加细致、创新地开展工作。
1.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要突出对现代制造业的服务与促进 我国长期以来对制造业的重视与发展,一方面使得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的基础,成为“世界工场”;另一方面也使制造业到达了发展的“天花板”,需要新的推动力,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因此,现代服务业(企业)需要推动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人尽其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中央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就是为先进的制造业服务。特别是运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是为现代制造业服务的核心产业。
2.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要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需求提供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不仅满足于基本的温饱,他们的需求必然会向更高、更广、更新的层面迈进。因此,需要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令消费者满意的、创新性的产品,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老年服务产业、社区服务业等等。
同时,为民生服务的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运营体系。因此,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责任,更多的是对其进行优化,促进其产生新的增长点。例如,现代商贸业、医疗卫生业等等。
总之,现代服务业的工作应更多地具有创新化、科技化与人文化的特色。
三、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营销战略思路
1.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特点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经营特点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集群 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200-0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建设世界城市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伊始,上海就确立了“三二一”优先发展服务业的战略计划,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服务业突飞猛进,到2009年底服务业总产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59.4%,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1%,服务业正迅速发展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上述快速发展在空间上的体现便是服务业的集群,尤其是以金融、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现代服务行业集群现象日益明显。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城市新一轮产业布局的有效动力。因此,深入分析服务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并给以量化的准确判定,对于上海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分析
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源起于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虹桥开发区建设,之后逐步形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上千家外资企业以及外企办事处入驻,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集群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金融、物流、商贸及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涌现出一批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南京西路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跨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一五”规划以来,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以生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并采用集聚区方式承接国际转移。2005年底出台《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结合《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提出的“结合区位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战略部署,专门编制了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进入了积极规划、着力品牌建设的新发展期。2009年3月国务院提出上海率先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积极发展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将上海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为国家战略,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科学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契机。于是,政策的焦点就集中到了集聚区的形成和培育上来,这首先要求我们对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在理论上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追根溯源,Scott{1}率先将“服务业集群”概念化,认为现代服务业集群指的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Wood{2}在产业集聚框架下考察了服务业增长,但并未直接研究地理集聚及其决定因素的问题。Camagni{3}、Keeble{4}等实证研究了伦敦等地的服务业集群,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影响因素。Humphrey(1995)等根据不同标准对产业集群模式进行了分类等。在国内研究方面,杨亚琴(2005){5}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赤峰路一条街为例,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途径与机理。乔妍菁(2008){6}借鉴国内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提出了上海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模式。代文(2007){7}对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经验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4-0077-02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总趋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外的很多发达城市,现代服务业占据GDP70%以上份额,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为国内正在寻求发展途径的城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也为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机遇。因此,各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纷纷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借此推动城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
所谓中心城区,是指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城市中心,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等比较集中发达的城区。在这种自然和历史条件都很优越的城区中发展现代服务业,传统与历史、自然与文化等因素必然会融入其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规模、空间甚至效益。由此可见,界定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应有如下表述:就是基于城区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历史文化等特点,依托依靠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进行产业改造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
一、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是从现代服务业中细分出来的,自然不能脱离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但由于中心城区独特的历史、科技、人文等因素参与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并影响其发展的目标取向和产业重点,使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有着独特之处。
1.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且有些城区的历史民俗文化活动相当繁盛,城区借鉴发达城市经验,把历史文化资源当做产业来做,为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如今很多城区都在有意地为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寻找良好的产业搭载平台,使其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这当然又为城区如何在现有资源中创造新的经济热点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如上海卢湾区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为基础改造的“新天地”打造出上海创意、设计等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这不仅使卢湾区的现代服务业有一个新的发展高地,也让旧上海老建筑获得新生力。而南京鼓楼区则以南京大学等九所高校的人文和科技力量组建的科技园区作为其现代服务业向高技术、高效益转向的一条捷径。
2.高素质要素不断汇集。由于中心城区是信息交换、物资流通、人才汇集的地方,而这一点恰好也是现代服务业看好和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又为各种要素的流动提供了机遇和平台,由此又带来更多高素质要素向中心城区的汇集,“马太效应”使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发展越来越突出。如南大-鼓楼高校科技园区的科技和人才主要来自于鼓楼区九所高校,这样的技术、人员加之政府在政策和资源上的大力扶持,吸引了包括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等有名投资公司的参与,也吸引了如朗讯、爱默生、明基等跨国公司的加入,为更多资金、高技术、高端人才等高素质要素的汇集创造了条件。
3.政府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中心城区的经济转型迫使政府不断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而国外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为中心城区发展提供了参照的摹本。如法国的拉德方斯、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新宿等地都因现代服务高端产业的突出发展而独放异彩。这其中自然与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恰是政府的有为而治成就了当地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展。由此,很多城区政府纷纷顺势而动,依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区位等基础确定本地服务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行业重点,以及重点项目、扶持政策等,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呈规模化、地域性发展。如青岛市南区就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与海信集团联手建立了海信软件园,并通过双方一系列的运作,使软件业发展迅速并成为市南区的重点产业。
二、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
综观国内外发达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成功经验?熏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押
1.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现代服务业取得成功的地区都有一个突出特点?熏就是各城区都结合自身产业状况和资源优势制定了详细的现代服务业短期和中期发展规划,明确城区产业发展目标?熏突出产业优先发展项目?熏实现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有机统一。比如?熏上海市专门出台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熏对县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了适时调整?熏根据各自产业优势和基础优势?熏制定了三大现代服务业聚集带和建设十二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整体规划,采取错位和互补的原则?熏突出和强化如金融、创意、信息等高端性和专业业,巩固上海的国内金融中心和前沿技术代表的地位。
2.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现代服务业是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等因素形成的新行业划分类别,之所以脱胎于传统服务业,关键就在于科学技术要素对产业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改造传统服务业提供支撑,也为引领新的服务需求、创造新的服务产业搭建平台,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动机。因此,各地都十分鼓励诸如设计、创意、科技服务等行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动,尤其鼓励产学研联合体的一系列创意和创新活动?熏并积极推动创新成果的商业转化。如天津市出台了扶持高新技术孵化企业税收支持相关政策,对于区域内的重大产业科技项目给予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并对于技术成果转化又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促使成果市场化。
3.实施品牌战略,扶持优势企业。从国内各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情况看,在解决初期发展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的窘况时,都把目标定位在品牌战略的实施上。现代服务业的品牌有两个层面,即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城市品牌体现城市的功能定位,而这一定位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就在于城市所属企业品牌的发达程度和技术高度。因此,各地普遍重视扶持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以名牌、名店和上市公司为龙头,通过合资、联合、并购等方式,突破所有制、部门、行业和区域的界限,实行连锁和集团等规模化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强势发展。如青岛市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与发展品牌经济紧密结合,要在制造业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批像青岛啤酒、海尔、海信等一样的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而杭州对于示范企业实行的不同等级品牌给予不同的资金扶持的品牌评估机制,更为杭州现代服务业企业品牌化铺平道路。
4.加快人才培养,奠定优势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在现代服务领域,一个国家虽然缺乏初级要素,但如果能培养出较多的高级要素,一样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如印度的整体经济水平不发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是印度500亿美元软件出口给国内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中国制造业一万亿美元创造的价值。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最缺乏的正是这种高级竞争要素,也就是高级专门人才。基于此,很多城市纷纷建立健全适应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才评估机制,出台关于高端人才引进的鼓励政策,引导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设对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进行培养的专业和课程,并鼓励社会做好人才引进后的各种社会保障工作。如常州市新制订出台了现代服务业“211人才培养计划”,并从市人才工作经费、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和市人才开发资金中专项拨付奖金资助这一计划。
5.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化分工不仅让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更让社会因素融入经济发展中,并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非人为要素。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环境因素,而环境则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当地经济基础环境和政府环境两方面要素。而现今经济基础环境的影响力不断弱化,政府环境的作用力越来越强。因此,发达城区在推动现代服务业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把“做环境,重要的是做好软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如,杭州在健全和完善服务业相关制度和体系,清理有关服务业的现行政策规定,消除不合理限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服务标准,支持服务企业参与竞争,形成企业、市场、政府互动的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培育征信产品和市场,加快个人和企业诚信制度建设,促进社会法治化。
参考文献:
[1]李江帆.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4,(1).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内涵外延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外延作了清晰的界定。科技服务业是近年来新兴的服务业,然而学界对其内涵和外延一直存有争议。
科技服务业起源于西方,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科技服务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随着各国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以提供智力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且日趋活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服务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但是对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迄今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在研究和管理中造成一定的混乱。
科技服务业概念界定的意义
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明确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各级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业扶持政策。在制定扶持政策前必须明确科技服务业应包括哪些行业和机构。其次,有利于行业的管理。有了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在进行行业管理和统计工作时,可以避免错、漏和重复,才能避免出现把气象局、图书馆、书法协会等单位也统计进来的错误。最后,有利于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在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发展规律、集聚模式以及对其他产业和科技进步的推动研究等方面都要求对科技服务业的明确界定。
科技服务业界定相关研究状况
目前还没有对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比较公认一致的看法。我国在1992年由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但此概念过于笼统,并没有对其内涵做出界定,只是给出了科技服务业所包含的行业,而且也不完全,如研发试验、技术转移服务等行业没有包含在内。
目前国内学者对科技服务业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杭燕(2006)、王亮(2007)等为代表的“目的论”。他们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把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作为科技服务业的目的,这里的“科技”是“服务”的对象。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忽视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如提供测试服务、数据处理等服务的机构。第二类是以王晶(2006)、陈先荣(2005)等为代表的“手段论”,他们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这里的“科技”是“服务”的定语,也就是科技型服务业,类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种观点片面强调科技作为提供服务的手段的特征,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目的。这就把一些提供科技咨询、科技信息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排除在外,因为许多科技中介机构仅仅起到的是连接科技生产者和需求者桥梁的作用,并不总是需要较高的技术和非常专业的知识。这两种观点只是阐述了科技服务业的某一方面的特征,都不全面。
在界定科技服务业外延时,学术界对于科技服务业行业的分类有多种,有分二类、三类的,有分四类、五类的。例如杨集政(2003)把科技服务业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如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二是利用技术、管理等知识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三是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提供了中介科技服务的机构,如专利事务所、技术市场等。王晶(2006)从在服务内容上的差异性将科技服务业划分为科技信息、科技设施、科技贸易、科技金融和企业孵化器五个子系统。不管如何分类,其内容都不完全。
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一)对“科技”和“服务业”的理解
“科技”当然指科学与技术,问题是在科技服务业中如何体现“科技”的含义。是指科技部门、科技服务手段,还是科技水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科技服务业的主要业务范围。根据《意见》中对科技服务业的意义和定义描述,科技服务业主要是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对象主要是科技研发机构、科技需求和使用单位,服务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科技和知识。因此“科技”的含义既要体现科技服务对象的科技特征,也要体现利用“科技”的手段。
服务业传统的非实物性、非生产性、不可储存性、不可贸易性、即时性等特性得到了较为一致的认可。陶纪明(2007)在综合了贝尔、界屋太一和马德里克以及周振华等人对服务的理解基础上,提出了“服务满足的是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的观点,并把“个性化”作为区分商品和服务的主要标准。提供个性化需求的就是服务,提供标准化需求的就是商品。
在确定服务业的范畴时还应注意统计对象的独立性,不能简单地根据单位性质来确定统计的范畴。比如制造业企业的研发部门,如果不进行独立核算,无论其规模多大都应该归入制造业范畴;而一旦独立核算,则应该归为服务业。同样,研发单位的制造生产部门,如不独立核算,无论其产值、规模多大,应该计入科技服务业;独立核算,就不能把它列入科技服务业范畴。
(二)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综上所述,科技服务业的定义既要体现服务对象的科技性,也要体现服务手段的科技性。因此科技服务业可以定义为:是指一个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和应用提供智力服务并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
对这个定义内涵的理解包括:科技服务业的统计对象应限定在一个区域内,如国家,省(直辖市),市,县(市、区)等,在讨论科技服务业时不能脱离区域的范围;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宗旨是促进区域内科技进步和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对象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和应用部门;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利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这是对服务主体科技水平的要求,避免把为科研部门提供快餐、卫生服务的行业列入科技服务业;对提供科技服务的部门或机构的要求是独立核算,并不强调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把独立核算的非独立法人机构也作为明确的统计对象。
(三)科技服务业的外延
依据以上科技服务业定义的内涵,同时参照《江苏省科技服务业调查细则》的行业分类方法,文章认为科技服务业应该包括三大类:
第一类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指为了增加知识,以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运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即为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理论和新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应用途径和方法,以及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和试验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具体包括: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
第二类是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具体又分为三类:科技推广服务,包括:为解决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各种技术开发(非研制)、咨询、交流、推广单位;以推广技术为主的技(科)、工、贸联合公司;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农业和社会公益等技术的推广、扩散和转移活动;专业产品、工艺设计活动。科技中介服务,包括:科技信息和文献服务;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科技项目招标、评估和签证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其他科技中介服务;专利;科技风险。其他科技服务,指除技术推广、科技中介以外的其他科技服务,包括科普活动及科普展览。
第三类是专业技术服务,包括:技术检测服务,包括动植物检疫,产品(质量、性能、技术参数等)检测;工程管理服务,是指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工程筹建、计划、造价、资金、预算、场地、招标、咨询、监理等服务活动;设计服务,包括:产品设计、模型设计、包装设计、电脑动画设计等;数据处理服务,指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录入、加工、存贮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使用用户指定的软件加工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的活动,包括:为客户提供数据录入、处理、加工等服务的各类计算中心、公司的活动。
(四)科技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知识智力密集性。科技服务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型服务业,它主要靠从业人员的智力获取收益。因此,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资本是人力资本,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第一要素是知识要素。
效益的高外部性。科技服务业不仅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具有独立的产业特性,为社会创造经济财富(一般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约占其GDP的3%-5%或更高);而且科技服务业是典型的外部性较高的产业。一般认为,科技服务每创造一个单位的收益,能为服务对象带来5个单位以上的收益增加(或经营成本与交易成本的降低)。
高度的交互性。在大部分科技服务业中,很难把“产品”生产者和“产品”消费者区分开来。科技服务业的生产一般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一现象被称为合作生产)进行高层次的合作以完成项目。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默会信息的交流可以帮助解释可编码的信息。即便有些服务有着一定的载体如书面文档的形式(委托人要求的合约和准确说明),仍有必要进行大量的个人交流,如对这些标准化和编码化的信息进行解释的知识。
科技服务业与其他相似概念辨析
(一)科技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目前尚没有较统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相对来说,Miles(1995)等的观点被引用较多,他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KIBS)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用户和社会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的私营公司或组织。这个概念强调提供服务的手段是利用专业性知识,而服务对象可以是用户和社会。科技服务业不仅要求服务的手段是科学技术,还要求服务的对象与科技有关,这就把许多与科技无关的用户排除在外。从这个含义上理解,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对象要比科技服务业范围广。
(二)科技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业)
国外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指为生产者服务的现代生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而其核心则是发展技术、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现代生产业。在这里把现代服务业等同于生产业。科技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围有许多重叠的部分,比如为生产部门提供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孵化等科技服务活动,主要区别是现代服务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生产部门,而科技服务业服务的对象除了生产部门,还有研发部门以及利用和需求科技的其他组织机构。
参考文献:
1.曹丽燕.发达国家建设科技服务体系的经验[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2.杭燕.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
3.王晶.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4.杨集政.我国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5.王晶,谭清美等.科技服务业系统功能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