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政公司经营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个闻香找到财路的人就是重庆女子罗曼丽。2001年,重庆南滨路商业街建成并正式对外招商时,有过几次开店经验的罗曼丽意识到,南滨路一定能够红火起来,所以她决定在这里投资一个店铺。
经营什么呢?罗曼丽听说国外有“香水吧”。罗曼丽是一个懂得浪漫和享受生活的人,她对时下流行的香水品牌也十分了解。她想开一个“香水吧”既前卫又新鲜,市场前景一定不会差。
2002年初,罗曼丽便以年租金10余万元的价格,在南滨路租下了一处100余平方米的门面,率先开出了全国的首家“香水吧”。
新概念的店铺经营通常不会一蹴而就,开店经验丰富的罗曼丽想到了这点,决定利用更多的方法,让自己的的“香水吧”迅速打开市场。
首先,既然开的是“香水吧”,在室内布置上就要尽量做到温暖祥和,她在店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香水样品,整个室内洋溢诱人的香味。谙熟香水使用之道的罗曼丽,既要做到让“香水吧”内清新淡雅,还要让顾客不会因为香气过于重而使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生理上的不适反应,因此在香精和香水原料的选择上,她十分注重品质。罗曼丽给顾客提供百余种香精和香水原料,并且可以调配出上万种香气。顾客既可以选择闻香精和香水原料,也可以选择店里已调配好的成品香水,还可以自行调配。只需把选好的香水喷洒在试纸上,再把试纸放在高脚酒杯中,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过把香水瘾了。罗曼丽在让“香水吧”体现品味的同时,也很注重时尚元素的运用。在这里不但可以品味和欣赏到各种香水,还有动人的音乐,吧里的最低消费是10元。除此,还准备了清茶、咖啡,果汁和红酒等消费品。由于实行的是通宵营业,“香水吧”还备有水果点心。意想不到的是,“香水吧”开张营业的第一天,就进账5000多元。
当然,吸引年轻人并使得他们能够持续消费才是关键。罗曼丽注意到来“香水吧”消费的年轻人,有一部分并不懂得自己适合什么样的香水。因此罗曼丽发挥“技术”特长,热情地给她们指导,什么性格的人适合什么样的香水,什么场合应该喷什么香水。而她充当的这个“香水顾问”角色也培养了不少年轻人对香水的喜爱,给店铺赢得了不少固定客源。
其次,在“香水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后,开始实施自己下一步的经营策略。为了扩大“香水吧”的影响,罗曼丽打出“免费闻香”的口号,先把顾客吸引到店里用香水“开开胃”,然后再推销酒水餐食,让顾客在香气扑鼻中大快朵颐。就这样,来“香水吧”的客人更多了。
罗曼丽的苦心经营终于嬴来了滚滚财源。“香水吧”生意好时,一个月的收入能突破近10万元。但是罗曼丽意识到,她的市场应该更大,可是该如何开发和扩大自己的市场呢?罗曼丽想到了追赶时尚潮流的大学生,为此她又印了几千份宣传单,拿到各大高校去散发。她规定,凡是高校学生到“香水吧”消费,凭高校学生证可以享受8折优惠;每逢周末,“香水吧”则对他们实行10元的消费制,这些措施很快就赢得了大学生们的欢迎。大学生的到来提升了“香水吧”的档次和人气,这些大学生多了后,罗曼丽就从四川美术学院请来了一位教授,专门对“香水吧”重新进行了精心包装。走进“香水吧”,你不仅能从吧内的壁画、吊灯和吧桌等物品的布置上,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也陡然会升出一种久违的温暖。
生意的火爆使得罗曼丽不断扩大规模,并转租了“香水吧”旁边的一个门面,开辟一个集香吧、茶吧于一体,可以聊天、交友、闻香,吃西餐的“闻香吧”。由于“香水吧”紧邻长江,又居高临下,因此,这里成为了重庆人聊天的极佳场所。罗曼丽把“香水吧”改为了观景式“闻香吧”后,客人立即翻了倍。
不仅如此,“闻香吧”还根据顾客第一道消费提出了二道消费的“菜单”,标明闻过什么味的香水应该食用什么样的饭菜更有益健康,靠这一招,该店进账颇丰。在那里,你可以听到服务员这样向顾客推荐:“这款香气中混有锯木屑和野草的味道,我建议您接下来点一份意式牛排。”
罗曼丽的成功说明,人要想致富,就要去创新,只有不断求新求变,你才有出路。当然,如果你能开动脑筋,利用智慧去开发市场,那么,你离发财就不远了。
黄忆芳吃定美丽
高 洋
黄忆芳的“美容餐馆”与罗曼丽将时尚气息与餐饮结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与罗曼丽靠香水开辟另类休闲相比,黄忆芳的“美容餐馆”显得更加另类,在市场的开拓上需要花费的功夫也更大。
2000年9月,黄忆芳来到了广州,在一家家政公司的介绍下进入一个白领家庭当保姆。一次在与其他小保姆聊天时,黄忆芳得知饮食可以美容,想到自己的女主人天天那么注重美容,化妆品买了不少,但效果却很一般,于是她马上讨回了一份美容菜单,准备给女主人试试。其实美容菜单中需要的食品都很普通,白荷花、番茄、黄瓜。胡萝卜、猪蹄等,虽然价格低廉,但蕴含的美容价值却很高。如果搭配合理,经常食用,是完全可以达到美容效果的。按配方,有餐饮经验的黄忆芳做出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容大餐。两个月后,杨女士明显发现她的肤色有了改变。自采用食品美容法以来,她脸上出现了光泽,有了红润,并且经常“光顾”额头上的青春痘也没了。当知道黄忆芳一直给在自己做美容食品时,女主人十分高兴,给黄忆芳的工资马上翻了一倍。
黄忆芳没想到经常食用的普通食品经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居然是一种自然美容法。她突然想到,我何不以美容的名义,开间美容餐馆呢?
经过一番调查,黄忆芳决定将美容餐馆开在天河区,因为这里高级写字楼多,加之广州最大的白领公寓也建在这个区,有着强大的消费群。她在天河区的南山路以每月4000元的价格租下一个正准备转让的饭馆,这间饭馆面积约有40平方米,环境幽雅清静。
租好店面以后,黄忆芳将店面精心装修了一番,主题的渲染以时尚气息与健康美丽相结合,意在突出别具一格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尽量与大众化的餐馆区别开来。取一个什么样的店名,黄忆芳还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听取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形象策划的表弟的建议,她将餐馆取名为“天天美丽吧”。店面装修好以后,她在店面门前的玻璃上贴上各类美容食品的彩色图片,这样不仅可以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还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吸引客源是首要大事,她决定从写字楼里的未婚白领女性入手。她知道,要想让美容餐馆受到欢迎,就必须扩大消费群体。于是她找人设计了一张介绍“天天美丽吧”经营性质的精美名片。名片印好以后,黄忆芳想到了送报员,如果让送报员将名片带进写字楼,那样她的宣传效果就达到了。她马上付诸行动,和送报员取得联系,向送报员支付一定的报酬,如愿将名片发往各大写字楼。这一招很快就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名片发出去以后,前来美容餐馆的人越来越多,短短4个月,黄忆芳就赚了2万多元。
美容餐馆与普通餐饮业不同,所提供的食品要有好的美容效果,所以黄忆芳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美容食品的调配上。她知道,人的肤质各异,所需要的美容食品也存在区别,这是经营美容餐馆最基本的常识。要想使美容餐馆发展成一个品牌,就必须拥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充实自己,黄忆芳阅读了大量关于食品美容的书籍,更多地掌握各类食品对人体保健美容的作用及用法与用量等等。除此之外,她还上门请教了中山大学的有关专家,获得了食品美容方面不少宝贵知识。
通过摸索经营,黄忆芳总结一套独特的食品美容法。自然界许多黑白红绿的普通食品都有美容作用。黑色食品主要有黑芝麻,它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乌发等功效,它含高蛋白、高脂肪、高钙等营养元素;白色食品主要有白荷花,豆腐等,白荷花可以美容健肤;经常食用豆腐可使皮肤白嫩光滑;红色食品主要有番茄等,番茄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使皮肤洁净,有光泽;绿色食品有黄瓜等,常食用绿色食品,可美白肌肤,有保湿、降压、除粉刺等功效。黄忆芳将这些食品分成四大类,将各种食品的美容功效详细地罗列出来,整理成一个美容菜谱,供顾客对症下“药”,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