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人文主义,由人文主义思潮所孕育的人文文化构成了那个时代文化的主题。人文主义的倡导者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名义,反对封建的神学体系和经院哲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肯定现实世界,高扬理性与智慧的旗帜,人文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和新文化给当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文文化逐渐成为文化复兴时期大学文化发展的一种主导文化,大学同时也成为了当时传播人文主义思想和培养新人的主阵地,涌现除了一大批具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这些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比较系统的提出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目标、内容和方法,很多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教育理论与丰富的教育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开创人文主义教育实践探索的新模式。在人文主义思想熏染下的人文主义教育对文艺复兴时代整个欧洲的人文主义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高等教育影响之深和范围之广也是前所未有的。文艺复兴作为人类历史上反封建、反教会的伟大思想,其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弘扬奴隶制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主要是“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6]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大学里传播古典人文文化知识,广设人文学科课程,弘扬人文精神,追求人的个性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并具有开创精神的经世致用之才是其最主要的表现。为了挣脱中世纪大学以宗教神学为主的文化枷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强烈要求解放被神学束缚的文学、艺术、哲学、文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促进近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产生,强烈要求用人文主义的教育来取代经院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很注重人文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此时的人文学科主要是指纯文学、历史、诗歌、艺术等学科知识,在原来“七艺”的基础上扩充以人性和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学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文学科的地位,使之从神学之婢女的地位中走出来,成为正式的传授人文之学的学科。这样,大学中人文主义的学科或课程分支逐渐增加,为大学引进了具有强烈人文主义色彩的“新知识”。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人文主义学科中当然也包括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也纳入了当时大学的教学内容,但此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大学还没有应有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文艺复兴主要是人文主义对当时大学文学院人文学科的渗透,文艺复兴的主要目标是在治人之学,而非治物之学。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是为了反抗中世纪的精神文化上的桎梏,把“人”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获得自由的发展。由人文主义新文化所导致大学课程体系甚至是教育价值体系的变革,使人文主义的新学科冲破了由经院哲学单独把持大学讲堂的僵化教学状况,进一步丰富大学的课程内容,为中世纪后期日趋保守以及拒纳新知识的大学开创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人文主义思潮对大学的影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文艺复兴运动虽然产生在14世纪初,但真正对大学产生较大影响是15世纪后半期的是事了,这除了高等教育外部的原因之外,高等教育内部本身也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教育的组织似乎比教会本身还更为排斥变迁,更为保守和传统。教育组织的功能就在于将某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递给新的一代”。[7]序言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接受,大学也经过了一个保守抵制,渗透接受的漫长过程,直至最后对大学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大学才慢慢接受人文主义文化作为其发展的一种文化模式。
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兴起,更重要的是人文文化的兴起与传播主要是在大学外的一些地方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班指出:“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性学校。他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为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8]所以,大学对职业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关心,专业科目在大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而对人文主义的教育就比较忽视了,对人文主义方面的“纯知识”也关注不够,甚至在一些大学把人文主义当作一些不实用的东西予以排斥。鲁迪说:“欧洲大学中那些保守的人把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看做对他们既得学术利益的威胁,认为它减损了大学教授的职责,也许还会颠覆高等教育一直允诺要维护的那种信仰”。[9]63因此,一种新的文化要对旧有的文化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和冲击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文文化对以宗教文化为主的中世纪大学的影响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随着大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文文化进入大学而取代宗教文化成为大学文化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15世纪中后期,大学的保守、落后与腐朽为人文文化加速对大学的渗透创造了契机,人文文化深入到大学的方方面面,引起了大学的变革,促进了大学的发展,人文主义的教育运动在各国大学如火如荼地开展。自15世纪中叶开始,英国的牛津与剑桥大学顺应时代潮流,相继掀起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大力推进人文教育在大学中的实施,到16世纪的时候,牛津大学已经成为欧洲人文主义文化的传播中心之一,与此同时,剑桥的人文主义教育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法国,人文主义思潮在大学的传播有点特殊,主要是因为巴黎大学是经院主义最坚实的堡垒,大学的宗教性特征十分明显,尽管当时的教会和巴黎大学对人文主义文化在法国大学的传播有较大的抵触行为,但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随着深受人文主义文化教育的教师在大学的聘任、人文课程的开设、人文主义书籍的出版以及后来在巴黎建立一所主要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法兰西学院等等,所有这些大大促进人文主义思潮在法国大学的渗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巴黎大学也改变对人文文化的抗拒态度,甚至巴黎大学的一些教授也加入到了人文主义者的队伍当中,共同推动人文主义文化在法国大学的发展。在德国,“文艺复兴运动首先是从大学开始的”[5]158,从15世纪中叶开始,一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文主义学者开始在大学讲授人文主义课程,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从16世纪开始,随着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内的渗透,人文主义借助德国宗教改革的契机,加快了人文主义思想在大学的传播,增加大学的人文主义课程科目,扩充人文主义学科的传播范围,最后德国主要的大学都接纳了人文主义的学科,人文主义文化在德国大学产生广泛的影响,也促进德国大学的文化发展。“到16世纪上叶,德国的哈雷——维滕堡大学(1502年)、法兰克福大学(1506年)、马尔堡大学(1527年)、科尼斯堡大学(1544年)、耶拿大学(1558年)等相继建立,德国各大学都采取了人文主义的改革措施,摆脱了经院哲学的樊篱”。[10]201到16世纪中叶的时候,欧洲大学的课程重点主要体现在各种各样的人文学科上,人文知识成为大学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时的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体现一种明显的人文文化倾向和特征,人文文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选择。
二、人文文化选择与文艺复兴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一、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在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中世纪早期即使最杰出作家和作品,也都具有盲目的的特点,当时人们的行为、思想及文化活动都需要服从于宗教这一准则。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当时宗教教义是艺术创作中的主题,几乎完全表现,成为宗教教条的插画。
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1000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设,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个人价值的确立,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远承古典的遗绪,同时扬弃中世纪那种文化,恢复对人性的赞美。
同时,这一时期的画家开始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对艺术作品的创新,由于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发扬了勇于探索、富于进取的精神对人体进行解剖,画下不少的解剖图。科学的透视法的发明使画家们可以在平面上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油画材料、油画技巧的改进使欧洲绘画写实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开始体现远小近大的自然规律。
世俗体裁得到极大发展,杨凡・埃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西方肖像画中最重要的作品,它以肖像的情节性处理和人物内在的感情和形象化的表达取胜。这幅画已具有风俗画的雏形了。《雪中猎人》也是一幅展示农村纯朴的冬猎生活的作品。中景是两处结了冰的池塘,有人在滑冰、捕鱼,这些细小的人物打破了冬日的荒凉与静寂。天色阴沉,三两寒鸦或栖息或飞翔,这一切是那样自然朴实,那样充满暖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创造了许多歌颂生活和自然、歌颂爱情、歌颂英雄人物的画幅和雕塑,这些作品抛弃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的美的感染力。在粉碎中世纪精神枷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发现了世界,也发现了自己。这在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追求及文学艺术诸多方面都有所反映。
二、在文学艺术上的发展
在文学、诗歌、等作品中,追求探索自然界的美,表现了自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不再向中世纪的人们那样有意地避开自己,而是大胆地探索自己的灵魂,揭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他在诗歌和学术著作,特别是《神曲》中,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崇敬,第一次从多方面鲜明地抒发了人文主义新思想。人文主义初期的杰出代表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彼特拉克学识渊博,对希腊罗马文化有精湛研究。他热心搜求古籍抄本,发现了西塞罗等古典作家失传的书信和著作。他是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地位,通过注释、阐述古籍,批判中古文化,谴责禁欲主义,宣传人情世道。薄伽丘也致力于人文主义学术的研究,是当时西欧第一个掌握希腊文的学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活动与创作,对意大利和欧洲传播人文主义、促进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展,都发生了很大作用。他们所在的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
三、在建筑艺术上的发展
文艺复新时期的建筑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与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分不开。1414年,人文主义者波焦在瑞士的一座修道院中发现了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维奥的著作《论建筑》手稿。维特鲁维奥认为,建筑是一门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精密科学,并介绍了有关修建神庙、剧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技术。但人们在学习古籍中遇到很大困难,阿尔贝蒂据此并结合他的研究写了《建筑十书》,对后世影响甚大。带古代装饰风格的建筑,它的基础仍然是表明理智和智慧的进程。
人文主义者认为,建筑的首要功能是为人的世俗生活服务,特别是为城市公民生活服务。建筑的最大荣耀在于为城市提供实用之需与现实之美,因此商业利益、军事防卫和生活日用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内容。公共建筑主要服务于市民。在陵墓建筑方面,则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则大大减少了宗教因素,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业绩。
四、在音乐艺术上的发展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音乐和谐、悦耳并能满足听觉的要求。人们审视音乐协和与否的标准,是根据音乐自身的因素,而不再是采取它外部宗教的、社会的、论理的观点左右。
高校思想政治 教学 人文主义精神 培养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从文理科分科开始之后就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重文轻理,而思想政治课主要还是为文科生开设的课程,理工科在分科之后是没有这一学科的课程的,这种现象不只是高中,一直到步入大学都只这样,这也是为什么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精神认识不足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经济逐渐一体化,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国家之间从表现上看是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实则却越来越成为人文主义之间的竞争。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主要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而现在的高校对于这一课程的开设并没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是根据各专业的性质独立设置的一门学科,而人文主义精神主要是融入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当中的,所以这也是大学生缺乏人文主义精神的关键所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人文培养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1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的存在不是单方面的,它与科学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文精神强调的是对人自身精神的培养,而科学精神强调的则是人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培养,如果大学生不注重对自身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就很难培养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学校中大学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的关键来源就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大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精神成果,日积月累之后,逐渐会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进而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各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2.1忽视学生自由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角,以学生为扮演者的角色在持续着,而真正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育只是帮助被教育的人,而不是把教育的人改造成一种学习的机器,为了某种目的才会去学习。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与历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教育一直都有“尊师重教”这一说法,这说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也是不可替代的,而当代大学生手现代社会和家庭的影响,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相对都较弱,社会责任感也有所欠缺,在加上从接触学校教育开始就形成了一种接受观念,比如说学生认为讲课就是老师的事,听才是自己的事,这种观念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敢追求“事实”,不敢追求“真理”,不敢挑战“权威”,他们觉得这都不是自已一个学生该做的事,从而选择了顺从与妥协,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在学习时候就很难会有自主意识,更制约了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2功利思想过于普遍功利一般来讲是用来形容一些商人的,对于形容学生有点不太适合,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上的功利思想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逐渐的感染到了大学校园学生的思想。功利思想是指一些注重眼前利益、忽视精神需求和太过看重对物质的追求,大学生一旦被这些思想所感染,在学习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说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毕业之后能够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份较高的收入,并没有深入去想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拜金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这些人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认识很是模糊,这也是造成功利思想较为普遍的现象。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对策高校教育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佳充电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关键,在校期间如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应该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氛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更好理解。大学生的生活大多是以校园生活为主,每天都会在学校不同的角落出出进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力,校园文化是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载体,所以说,把人文精神有效地与校园环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校园内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存在,这也是思想政治课中达不到的效果,也是最间接、最隐蔽的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校园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以最积极的状态去迎接新的事物,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3.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要着眼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学生间多互动、多交流,让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所经历、有所体验、有所思考,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感悟与理解,这对于学生切身体验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更好的培养高校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就要应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好的培养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聂培亮.谈论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 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
科学主义是科学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的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欧文(R.G.Owen)在他的《唯科学主义,人与宗教》一书中,把唯科学主义看作一种偶像崇拜,即“科学崇拜”。这种“科学崇拜”就是声称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地解决,甚至能检验精神、价值和自由问题。于是,科学成为新的“宗教”,作为指导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而表现出强烈的“工具理性”色彩。
科学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课程文化领域,则形成了科学主义的课程文化观。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课程目标上,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诸如工程师、科学家或技术工人之类的对社会生活直接有用的人,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潜能的发展,在社会和个人、物质和精神上,重社会而轻个人,重物质而轻精神,推崇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课程内容上,重理轻文,自然科学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倡科学精神的形成和科学方法的掌握。在课程实施的方法上,重视教师的权威、书本知识和严格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在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的引导下,学生接受的是科学世界的教育,而“科学世界教育”的教育又是一种“体系化的教育”、“技术化的教育”和“课题化的教育”(参见项贤明:《泛教育论》(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997年4月,第100~102页)。
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今天几乎充斥着整个教育界。在大多数中小学,几乎所有的理科老师,甚至包括一部分文科老师都认为理科是最重要的,而文科则处于从属甚至可有可无地位。绝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学理科有出息,学文科则没有前途。学校管理层也日益重理轻文:在课时安排方面,学校多向理科倾斜,而文科则遭到挤压;在待遇方面,理科老师明显要高于文科老师。在许多大学,这种现象也很突出:自然科学院系日益膨胀而人文社会科学院系日益萎缩甚至被裁撤。
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在课程发展史上确实发挥了许多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人的理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课程观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首先,它会导致丰富人性的消失。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身上具有丰富的人性,包括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各种优良的品质等。而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并不在意这些,它只关注枯燥的数据、冰冷的事实、无情的规律。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因失去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失去人文的温暖而变得冷漠、自私、难以交流,甚至走向反人类的歧途。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据说,美国旧金山硅谷中的科研人员很多都难找到女朋友,这与他们长期从事科研而缺少人文的温暖不无关系。还有前几年发生在清华大学一理科生身上的“毁熊”事件,以及越来越多的高智商人士犯罪不都说明了人性缺失的可怕吗?其次,这种课程文化观还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理性”的衰微。在科学主义的世界里,人们关注的是“工具理性”,对于所谓的社会伦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并不在乎。这样,整个社会将陷入空前的价值危机中。总之,过于强调科学理性而忽视人文精神的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精神危机。那么,什么样的课程文化观才能避免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的缺陷呢?
二、 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课程文化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取向,形成了人本主义的课程文化观。
人本主义是人文文化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它反对社会的划一性和人的机器化,否认人的理性的作用,否认科学技术的价值,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不过是意志的工具。因此,现代人本主义特别强调对人的非理性的发现和追求,凸显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在人本主义引导下,课程文化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课程目标上,注重人的“自我实现”,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认为“教育绝非单纯文化的传递,教育之谓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从而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要求“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美]白恩斯、白劳纳著,瞿菊农译:《当代资产阶级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12页)。由教材转向个人,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纯粹性和抽象性,“应当把这些教材作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不要使学生受教材的支配,反之,要使教材受学生的支配”,“学校的科目就应当成为个人实现的工具……让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自己去思考而想出真理来,所想出的不是什么抽象的真理,而是他自己的真理。”(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3~114页)在人本主义者看来,重要的科目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因为这些人文学科更直接、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的生活,学生从中可以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冰冷的事实和无情的规律。总之,人本主义者在课程设计问题上始终强调课程内容同学生的兴趣、能力及生活经验保持密切的联系,以满足学生情感、意志发展的需要,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建立起真诚、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我与你”,即“主体与主体”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同教师一道共享精神、知识、智慧和意义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独特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毫无疑问,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避免了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所存在的缺陷,但它在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强调人的主观精神的同时,又忽视了科学的理性精神,忽视了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与时代相违的。
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与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对课程问题的看法实际上都已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一叶蔽目的境地,表现出“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方式,在“依据全人类的文化达成有关课程的学问、智慧和觉悟”方面,都做得不够,从而使课程发展失去了鲜活的文化生命,没有了开阔而奔放的文化胸襟,课程文化由此陷入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樊篱”之中。那么,我们的时代要建立怎样的课程文化观呢?
三、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
20世纪中叶以来,一些睿智的思想家已经开始对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对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有学者甚至把这种状况看成是现代文明所受到的最严重的威胁。于是,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成为不同研究领域里学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在教育领域里寻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这两极之间的平衡,已经变成了一种集体行动,我们可以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学会共同生活”这些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中把握这种融合趋势的脉搏。
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逐步走向融合之势,课程文化也开始摆脱原有视野的局限,跨入新的视界中,于是,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便应运而生了。
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这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顿曾经鲜明地提出的那样,要建立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指出,为了防止科学主义的出现,“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的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科学――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不排除科学,相反将最大限度地开发科学”。它将“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并使它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美]萨顿著,陈恒六等译,《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125页)为此,萨顿指出:“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理解科学的生命,就像他必须理解艺术的生命和宗教的说明一样。”(同上书,第10页)由此可见,科学人文性课程是科学主义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整合构建的课程,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的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这种全新的课程文化观必将以其进步性而掀起课程领域的一场革命。
建立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无疑应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它由建立到形成全社会共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正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作为其内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对于整个民族的成长壮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认识、领会和把握其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扬,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文明历经兴衰荣辱,依然绵延不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培养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繁衍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些优秀文化成果的诞生、融合和传承,伴随了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并在华夏子民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整个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基本精神,最终培育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视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其既可以表现在特定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等抽象领域,又可以表现在建筑风格、文学艺术、器物工具等具象领域。就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则是指导和推动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内核。
简而言之,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则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其内核实际上是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集成。从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从表现形式而言,它蕴含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之中。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集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身是文化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从华夏文明诞生之日起,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发展、壮大,
奠定民族精神的基础的,正是在传统文化长期演化、融合、提炼、萃取的过程中那些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在推进传统文化传递衍生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可以代表民族独特气质的精神因子,并最终支撑起整个民族的精神天空。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的重要社会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总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其实,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体系,而是早已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潜意识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选取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因子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大体的描述和概括。
1.“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思想认识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为代表。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数主张天人协调,而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而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循环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之相区别的,西方文明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自然世界的不同理解,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内涵。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这里的“礼”是天经地义,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按照天经地义的“礼”行事,就是天与人可以相通、可以按照同样的法则运作的思想。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他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更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张载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长期以来,中国各种传统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孔子的弟子问孑L子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是将现实的人事、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将侍奉鬼神、人死后的情况等放在无所谓的地步。而这种以儒学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并最终奠定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基础。
3.“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进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已经提出了“刚健有为”的思想因子,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这里“刚毅”指坚定性。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固就是强调知识分子要有担当、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孔子本身的经历即是积极践行这一理论的生动写照,他饿陈蔡、游列国、倡仁政,作春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长卷来看,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和文化繁荣有重要意义。刚健有为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时期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我们民族危难之际,外族人侵、政权易手之时,也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且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式的感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雄心,这些无不是民族自尊自信而表现出来的自强精神。所以,才会有文天祥的那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其根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所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胚胎,其本身具有无法比拟的积极性、先进性和优越性,而这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相契合,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和规定内容的同时,也必然地成为其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意识、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都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意味着必将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但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已经不可避免地形成自发的盲目的力量,为减轻其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科学认识自然,培养人文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因子正恰如其分地契合了这一要求,显示了其不朽的伟大生命力。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部分人的基础教育都已得到保障,甚至是过去如上流社会标志般的高等教育,也已经是触手可及可供普罗大众选择了。当高等教育成为一个当代学生的基本配置时,我们理所应当地就要开始更注重这一配置背后代表的质量了。 欧洲的“大学之母”
说起高等教育,实际上不论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欧洲起源,还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以不同形式存在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欧洲,有公元前 387年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建立的“Academy”,该学院教授哲学、数学、体育,被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则是成立于1088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公认的 “大学之母” 。中世纪后期,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皇控制下的以经院主义课程为主的大学已经十分滞后,欧洲的大学开始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而开展改革,将人文主义思想引入了大学教育当中。随着同一时期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欧洲的传统大学开始世俗化、民族化、多样化、人文化、科学化,向现代高等教育机构过渡。人文主义进入大学课程范畴,学生们开始学习希腊语、拉丁语、诗歌艺术等,而不再囿于经院哲学的条框,近代自然科学也因此萌芽诞生。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起源于成立于1809年的柏林洪堡大学,主张“研究教学合一”,确立了沿用至今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是现今世界各地高等教育采用的模式的开端。
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现代大学理念的雏形,他在《学部冲突》中写道:“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性是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为现代大学的科学探索与人文理性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洪堡大学的教育准则实际上可以说是康德提出的大学理念的实践。自此之后,欧洲的现代大学从人文主义出发,提倡以人为本,从宗教和封建中返回俗世,教育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其艺术修养,自由地探索未知、习得自然科学知识。学校的教学内容从中世纪传统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几何、天文、音乐)的基础上增加了历史、道德哲学、文学、自然、物理等学科,尤其是注重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作品学习研究,因此也有了一层古典的意味。除了知识范畴的丰富,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反对以前的僧侣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提倡主动性并且运用结合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对学习的兴趣,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僵化思维。人文主义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打下了基础。 中国式“实用主义”
至于拥有另一种悠久文化的中国,在先秦时代以前,即有五帝时期的 “上痒” 、夏朝的 “东序” 、商朝的 “瞽宗” 等作为封建时期最早的高等学府。西方近代大学理念被引入中国,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清朝末年,西方技术与教育思想都跟着的脚步进入中国,政府先后成立了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即是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随后一百多年的发展与改革中,中国的大学教育结合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先后向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制度借鉴和学习,逐渐建成了中国独有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开始于二十世纪末的高校扩招在让中国的大学教育走向大众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教育的质量逐步下降,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政府对大学的政治行政掌控限制了大学学术的自由发展,市场经济的蓬勃要求大学具有更灵活的教学体制并且输送需要的各种人才,与此同时因为“实用主义”抬头使得大学的人文教育不断被边缘化,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的全面性等等。 往日的荣光
欧洲高等教育同样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间经历了一个快速扩张的过程,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教育成为基本权利。这一现象导致的后果也很明显,在二十世纪之前,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都聚集在人文思想浓厚的欧洲,而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由于师资力量不够、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教育资源紧缺,教学品质也因此下滑,大学毕业生的含金量大幅下降:除了本身的人文素养不够外,在就业市场上的专业能力也不足以满足要求。欧洲大学在全球的竞争力已经不如新兴教育强国美国。
美国虽没有欧洲大陆那样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却以繁荣的移民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才来共同建设和发展这个国家,以巨大的投入来保证提供更好的高等教育硬件和软件配备以及政策支持,这样的良性循环在近一个世纪以来聚集了整个人类集体很大一部分的高级人才,占据了霸主地位。这一点从美国在全球顶尖大学的数量、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科技学术等各领域顶尖人才的聚集等方面的极大优势可以反映出来。欧洲人曾经引以为豪的人文底蕴和高质量教育在现代社会急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冲击。正因如此,欧洲各国决心正视现实、实施心改革,要夺回往日的荣光。
改革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大名鼎鼎的“博洛尼亚进程”。1998年,法德意英四国教育部长在巴黎了《索邦宣言》,倡议在欧洲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统一各国之间的学分学位体系,促进各国之间的教师与学生自由灵活地交流合作,并且增强国际竞争力。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签订《博洛尼亚宣言》,正式启动博洛尼亚进程,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建立统一的可比较的学位体系;建立以本科和硕士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体系;促进师生和学术人员流动;保证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合作。
在这个大框架下我们比较熟悉的伊拉斯谟项目和苏格拉底项目是分别针对学生和教师主要在欧洲各国之间自由便利地进行学习交流的国际方案,奖学金发放的决定权则完全下放给每个大学。为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才,这类项目的受惠人群并不限于欧盟学生和老师,而是同样给予了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一定量的名额。虽然并非项目核心目标,却也证明了欧洲各国政府对教育全球交流的重视。
目前,鉴于不同国家的实际复杂情况和进度不一,以及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各国不得不削减政府在高等教育上的开支,博洛尼亚进程无法如期完成所有目标,但当今欧洲高等教育区内的活跃氛围是有目共睹的,各国各大学和机构之间的联合办学、课程开发、学术交流、科研合作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最古老完整的希伯来语律法在博洛尼亚的大学图书其历史里又化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十七世纪。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功能各异,但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整体的两翼
人类的行为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人文为其合目的性提供基础,而科学则为其合规律性提供基础,两者互补才是行为合理性的保证。然而,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许多道德、伦理、贫富、环境等问题。于是,历史上的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各执一端,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的这种局限性,虽然历经批判在理论上呈衰微趋势,但事实上的分离不仅是存在的,而且呈扩大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分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对GDP的贡献率,社会对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经久不衰,而培养劳动者的高等乃至中等、高中教育又分为文、理等学科,学生们为了就业谋生往往又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的功利化倾向。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对智力开发、专业知识的灌输趋之若鹜,而对于诗书礼乐、传统经典、人文关怀、如何做人之类的人文教育实际上不够重视,特别是理工科类院校,不仅人文类必修课程开得少、不系统,即便是不得不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上也常常打折扣。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全面的。
造成这种人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状况的根源是文化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两者长期的分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实质上分离的现象还有理论支撑而加剧分离倾向。实践证明,这种“互相包含、难分彼此”的统一论,更加剧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边缘化。所以,越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要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协调,由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协调发展。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育人”的高度出发,在教育实践中确实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的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统一起来。
知识经济的综合性,要求现代教育必须是文化科学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能力培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必然要求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不仅需要我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科学家、发明家、学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拔尖人才,以带动和促进全民族科学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但是,知识经济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知识,还应当包括人文知识,即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实践证明: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往往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所以,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受教育者具有厚实的科学和人文的知识结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
通过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相统一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基本原理或观念层次上的相互启发,也可以是方法层次上的互相借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相统一的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是学科上的整合与重构。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各门学科都必须兼具科技与人文的丰富内涵, 任何单一学科发展都有碍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体的统一。比如医学,它的形式是理学和工学,但它的本质是人学,在学科整合上必须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又比如建筑学,它是集力学、数学、材料学、地质学、美学等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只有具备了建筑学与美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才能设计和建造既坚固耐用,又美观漂亮;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建筑物。通过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作进步,推动了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那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既有人文方面的精神,又有科学方面的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质,使得人们在对待科学技术问题时,既能够遵循着科学精神,又能够顾虑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着用一种人文的精神来观察和正确处理科学技术的自身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的各类社会问题;在处理各类人文问题时,不只遵循着人文精神,也遵循科学精神的指引,使人文精神体现更多科学精神,能够在正确地把握和理解人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时代价值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应用价值在于使人成其为人,教育的发展在于通过改变人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但传统的教育观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的影响根深蒂固,破坏了教育目标的整体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发生扭曲,割裂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造成了教育上的不协调,也使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不完善。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上述两种教育观的历史影响依稀可见,尤以科学主义的教育观根深蒂固。虽然也有不少人只关注心灵、情感、人格以及个性的发展,对科学知识一知半解,没有真才实学。但主要的倾向是不少人只重视学习应用性、技术性的专业,而轻视基础理论和人文学科,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训,从而出现了智商高而德行低、学历高而修养差、知识多而能力差的现象。“知书”而“不识礼”,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脆弱,逃避现实,容易走向极端。这说明,如果教育只讲科学不讲人文,或是只讲人文而不讲科学,培养出来的往往是“单向度的人”。克服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就是改变教育理念,通过加强科技与人文的教育,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戴森在他的著作《宇宙波澜》中有一个鲜明观点:科学与道德主要之点是科学要充满人文关怀。杨振宁博士也认为,科学家每一个人的活动都听命于某一种心情,这就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他说:如果我们退一步问,我们所钻研的这些问题的深远意义是什么?每一项研究结果的长远价值是什么?那么,我相信基本的、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就不会取决于为了科学的科学,而是取决于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益。这是关于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典型诠释。特别是当今科学研究对象已不仅仅是天然的自然,而是越来越成为人化的自然、社会化的自然。这种变化在性质上主要恢复和保持人的整体性,消除科技对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变化,如果科学工作者没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指导,就很难树立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况在生物学、医疗、心理学、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特别是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最需要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但据南方医科大学郑木民校长主持的一项科研课题的调研显示,90%的医患纠纷是医务人员缺乏人文素养、人文关怀造成的,纯技术的因素只占10%,这反映出加强对医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为确保现代化的快速实现,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首要关注点是处理好人的素质问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首要价值,就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协调的格局。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说,为“四个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走一条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 英语教师素质教育建设
一、引言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而展开的。教师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考试成绩是否令人满意,教学的目的也就止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考试成绩的合格。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不利于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观念也越来越开放,思想也更“复杂”,“想法”更多,提出的要求也更高。他们不愿意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机器,也不愿意自己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我们一再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如果不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而固守“照本宣科”的原则,终有一天会发现自己“镇不住”学生了。我们面临着由知识的“教学”向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来进行“教育”的转换,而这种转换的成功则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健康型人才。
二、新世纪英语教师应当更加开放并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钻研和学习,成为自己这个领域的专家。同时,英语教师也应当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教学时,我们不仅要能讲解,还要能阐释,能发挥,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由一个知识点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生发育成长的沃土,能使学生不断从中吸取养分。而且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使这块知识的土地不致干涸、贫瘠。
在世界发达国家,语言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具备职业资格。后者包括语言教学所必须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语言习得理论等专门知识和实践能力。可见,语言教师不仅要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还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在教学中,使教师更多更好地了解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也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以及自身的素质进行调整。
目前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大环境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那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跨文化意识。英语不应只是一门课程,还应当能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接受不同模式的文化异同,为他们能成为未来的世界公民创造条件。“作为英语教师,无论怎样的参考书都不能帮我们解决教学中的‘背景知识问题。我们需要向百科求助,向英特网求助,向各行业的专家求助,我们会迷惑到不知是在教语言还是在教知识”[1](p9)。英语教师将以系统的语言知识向学生解释语言使用中的潜在原则,使他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学习关于语言的知识及其相关的人文学科的范式。
三、充分运用人文主义教学法,营造充满移情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是高高在(讲台之)“上”;而学生则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是安安静静在“下”。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这种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人文主义教学提出“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有情感需要的完整的人(a whole person)来对待,在努力帮助学生扩展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对其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商(EQ)的培养”[2](p58)。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也是促进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已经不是语言教学的问题,甚至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发展问题。
语言教师首先应当意识到教学中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人文主义教学法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在教学中和与学生的交往中去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其次,应当让学生得到足够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中心和主体,他们的情感同认知方式一样会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以听、说、读、写的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外语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感需求,真正了解学习者各自的生理、心理的不同特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提高英语的教学水平。并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教师还有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特别是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的精神的发展。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帮助学生获取创造性地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四、加强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以经济、科技和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位置。”[3](p61)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窥见英语教学所担负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重任。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是素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对原有思维方式的挑战、结合和补充,并非易事。因为作为现行教育制度的产物,教师本身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比较缺乏。如果教师强调学生要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对固有模式进行批判,而教师自己的思维跟不上“形式”,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评判,将会逐渐被学生“抛弃”。毋庸置疑,教师首先应当重视并加强对自身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首先,教师要以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作为培养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这个世界瞬息万变,教师应当在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以扩大知识面,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跟得上青年学生活跃的思维,才能适应他们不断求新的特点,才有足够的“底气”在课堂上进行创造和批判,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创造和批判。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将学生呆板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活跃主动的学习状态。事实上,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是思维灵活的、真正幽默的。他/她能通过课堂上的一些细节的即兴处理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并富有人情味。他/她可以将课堂安排得有韵律感、节奏感、甚至是音乐感,并将教学中的美学规律发挥到极致,使学生“享受”课堂而非“忍受”课堂。
五、提倡反思性教学
国外外语教学兴起的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把外语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注重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时间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反思性教学的实质就是提高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提高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善于调整教学方法和技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同时,能够经常进行反思的教师在反思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对自身的言行带给学生的影响、自身的素质建设进行审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反思、不断作出判断、不断解决问题和提高的过程。教学中的不断反思能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和效果采取一种批判性态度,通过系统地监测自己的教学实践,需要教师考虑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反思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当前英语教师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自我发展、形成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六、结语
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其核心是培养健全的人。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英语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良好的素质,而要求学生的“素质”,那么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实质上就是空洞的,是仅限于形式上的。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应当是每周星期四进行一次集中,学习一次文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当“修炼”自身,再以教学活动中自己的点滴言行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笔者认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实质。
参考文献:
[1]李战子.外语教育:新世纪展望英语教师与新世纪[J].外语研究,2000,(2).
[2]范琳.试论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1、更新教育理念,关注教学人文性
在高校的课程安排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了一门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注重实际内涵的学科,没有把人文精神和学科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对于学生掌握整个学科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语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语文作为高校的基础化教学内容,应更新教育理念,关注教学的人文性。在专业技能课的教育上,开展思想教育,积极发扬良好的人文精神,实现科学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有效整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人文特性,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把握人文素养内涵,构建语文教学革新基础
人文理念主要体现人的文化,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在现阶段的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注重专业技能教育,从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魅力。因此,高校教育在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要以提高学生立体素养为教学核心,摆脱人文素质教育边缘化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3、推进语文教学革新,在教学中落实人文精神
在高校的语文教学中,要以人文精神为培育目标,通过积极引导,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提升学生情感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积极运用教材,提高创新意识
在高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工具,综合各种知识,培养学生文学赏析能力。同时,教师转变知识传授模式,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锻炼中,要加强能力的训练,积极拓展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开创精神,实现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逆向思维训练。通过研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摆脱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2)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审美情趣
在高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转换观念,通过美育这种感性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在高校的教育中,要加大开展文学审美能力的培育力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教育任务。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通过积累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从而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在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时,一定要转换观念,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出发,以艺术教育为主要途径及主要内容,将其落实到审美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去。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通过生动的文学教学,陶冶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美的感悟和思考,才能使得语文教学的情感熏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体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不同行业都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在高校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在响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下,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