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

第1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战略

一、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界定与标准

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具有辐射力广泛、参与度较高、举办周期持久、影响力较大、社会声誉较好、赛事运行良好是品牌赛事的主要特征。国内学者张辉认为:“赛事发展的时间长短、比赛规模的大小、商业价值的高低是评估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基本因素。”说明,国内学者们对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标准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广泛的群众关注度,赛事的宣传与推广全面、到位,赛事的组织与管理正规、健全,能够得到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参与,且具有一定的商业化价值。

二、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发展的战略意义

1.推动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的开拓和领航者。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取决于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基础设施、体育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特别是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对于高校体育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塑造体育品牌赛事,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炼体育内在精神,实现体育强国梦想,从而为高校体育科学、规范、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品牌赛事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的意识,并起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缓解压力的功效。

2.开拓高校体育市场渠道

2014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显著提升,不少企业和商家将新的经济增长点投向体育,这为开拓高校体育市场迎来了一片商机。通过校企联办的方式打造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高校可以得到企业经费的扶持与资助,企业可以通过体育赛事使产品得到的宣传与推广,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大学生体育赛事主要针对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群体,而品牌赛事又具有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宣传效果好等诸多优势,企业对体育赛事的投入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能够以低廉的赞助获得高额的回报。

3.提升高校声誉和知名度

体育品牌赛事的塑造需要一定的过程积累,而体育赛事一旦形成品牌,就是对外宣传与推广的重要窗口。体育品牌赛事的宣传力度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较高,高校可借助承办大学生体育赛事,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并增加无形资产。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3-2014年“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361°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的部分重要场次比赛均被CCTV5频道、PPTV聚力网直播,并得到中国学生体育网、新浪体育、全体育传媒等主流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

4.深化高校体育体制改革

高校体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但随着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日趋成熟,所拨经费已无法满足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大型多功能体育场馆的建造、科研设施的配备、卓越体育人才的引进、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等,导致高校体育经费陷入紧张的局面,急需拓宽经费的来源渠道。而通过培育和塑造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可以将体育品牌赛事推向社会,形成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从而将企业赞助的资金补充到高校体育发展与建设中,实现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为深化高校体育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三、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塑造有利于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开拓高校体育市场,提升高校社会声誉,推动高校体育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中国大学生篮球、足球联赛作为我国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代表,引领着我国大学生体育赛事改革的方向,对塑造品牌赛事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建议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培育与渗透,彰显赛事的文化气息、商业价值、特色亮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应不断深化高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开发、优化体育赛事资源,积极推动大学生体育赛事的社会化进程。应依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加大对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宣传与推广,科学、准确的定位高校体育市场,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第2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温网,社交型赛事的成功模板

一年一度的温网已经结束,本届温网虽然冷门迭报,草地球龅闹柿恳惨起了多方吐槽,但必须承认,白衣飘飘的温网仍是全球数千万网球迷每年必点的一道大餐。从各种角度看,它都是无比成功的。

而温网的成功,与其社交需求密不可分。

其社交需求可总结为主办方通过将体育赛事本身塑造成社交平台以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参与从而获得商业价值,并用商业收入持续强化其社交平台的地位从而获得更大影响力和商业收入的一个良性循环。

这类能激发人们结伴到现场观看,并且在现场产生一定社交行为的赛事,我们或许可以称其为社交型赛事。

成熟的社交型赛事一般都具有现场观众人数多,社交媒体传播广泛,复购率高和比赛日收入比例高这几大特点。

以温网为例,2016年温网的现场观众人数高达49.4万人,比赛日收入超过5000万英镑,占其总收入的约30%。在许多国内赛事到场观众难以过万,比赛日收入普遍不到总收入10%的现状下,提高赛事的社交属性,可能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提升现场人气和比赛日收入的路径。

追本溯源,1877年开始举办的温网,在设立之初就是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之一。它是起源于18世纪的伦敦社交季里,诸多在4月到8月在伦敦周边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慈善活动和体育比赛中的一项。所以温网从最初设计上,就自带满足社交需求的基因。20世纪后,伴随着网球的广泛流行,温网也逐渐成为了一项全民赛事,但观众的增加非但没有削弱其原有的社交属性,其主办方全英草地网球协会让温网成为了让现场观众感受和体验英国国民文化的一场“英式Party”。

有以下三点将温网塑造成了一个成功的社交型赛事:

仪式感

仪式感是社交型赛事区别于一般赛事的精神内核。

观众们通过对仪式的体验产生对整个赛事氛围的价值认同。温网的“白衣规定”,与其说这是对球员的约束,不如说是通过这个仪式向观众传达温网崇尚经典、高雅的价值观。

而温网对着装的要求和皇室入场的礼节,虽源于上流社会,但与温网推崇的价值观一脉相承,绝大多数现场的观众也是在无处不在的仪式感中接受并传播温网的价值观,感受温网的独一无二。

相近的价值观氛围是产生社交冲动的温床,社交型赛事一旦搭建起了这个温床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近年来风靡国内的彩虹跑也是仪式感成就赛事的经典案例,所有参赛者都要在身上喷上五彩斑斓的颜色,从而达到互相认同崇尚自由快乐的价值观作用。听说有人在彩虹跑现场求婚成功,这正常不过,因为在价值观高度一致的环境下,任何社交行为都会事半功倍。

文化与氛围

温网对场内观众的言行,着装要求极为苛刻,但一到场外,你就能看到一排卖酒的摊位和另一排卖奶油草莓的摊位,随处可以看到人们举杯对饮,还有人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如此大的反差,其实说明体育赛事一旦希望将社交定位为其赛事功能之一,就应在所有合适的地方为观众营造有利的社交的环境和氛围。

温网现场的观众几乎每个人都逃不过的体验就是排队购票,因为温网绝大多数的门票都是现场出售不接受预定。这样的规定在140多年前温网刚创办时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在到了在温网影响力逐渐扩大后,就产生了有球迷为了买到当日中央球场和一号球场的门票搭帐篷过夜排队的情况。

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20世纪,几乎所有曾受排队困扰的赛事都通过“赛前预定”等方式解决了这一困扰,而唯独温网选择保留现场售票,并聪明的将原本应在赛事体系外场外露营和排队纳入了赛事的社交文化中。

如今在温网比赛场地旁边就有着一片设施齐全的露营场地,每天都有数千名观众在这里搭帐篷领取自己的排队号,这个营地成为了全球网球迷们社交、娱乐的大本营,以至于很多观众都认为露营排队的经历比看温网比赛更让他们回味。

虽然温网对于绝大部分赛事而言都不具备对标性,但在处理和安排现场观众行为的思维方式上绝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目前许多赛事主办方的办赛原则仍是“保证比赛本身顺利进行,不出乱子”。从根源上就没有将观众体验纳入规划中的赛事,自然不能指望观众与赛事产生共鸣。

赛程与场地设置

对观众友好的赛程和场地设置,是主办方最方便操控的一个环节。

不同于大部分比赛以单场为单位出售门票,温网只有全天的门票出售,这意味着人们最低只要花25英镑,就可以在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观看一整天的比赛。考虑到这其中大部分人无法进入中央球场观赛,温网主办方也为观众设计了充足的项目让观众能充实的度过一天。

比如,在中央球场背后有一片被观众亲切的称为穆雷山的斜坡,数千人在这里席地而坐,通过巨型荧幕观看场内的比赛;又比如在中央球场不远处,主办方设置了一片训练场,下一场准备出赛的选手都会在这片训练场上热身,这片训练场让所有观众都能与偶像一网之隔的近距离接触。

在这个视频直播产业如此发达的年代,看到比赛已经不是大部分观众到现场观赛和消费的充分条件,获得只有在现场才有的精神和感官体验才是真正能抓住他们的抓手。温网现场的观众可能一半以上都不是真正网球迷,伍斯托克和迷笛音乐节的观众也不见得都懂摇滚,他们不过是享受着身边的人都和自己处在一个波段上的这份惬意。

社交型赛事在国内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体育赛事社交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甚至必然会出现的。

对于大众而言,体育运动一直是重要社交渠道之一,约球、约跑乃至约广场舞都已经成为常规活动。对一项运动的共同爱好足以构建起一个圈层,这是构建了运动爱好者为赛事消费的基础;在赛事方面,天生带强社交属性的马拉松和欢乐跑活动,在这两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2016年参与人数已经达到280万,比两年前翻了3倍,这就验证了通过社交带动赛事热度在国内的可行性。

第3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1借力体育营销提升品牌价值

赞助商、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参与者构成体育活动的铁三角。体育营销的核心是通过体育活动来推广产品、品牌。各项体育活动为企业提供了营销平台,全方位展示企业品牌。体育营销结合纸媒、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多方位报道,同时企业品牌借此不断“刷脸”,在增加了品牌曝光率,提高知名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产品的销售。而企业的基本诉求正是进行品牌宣传、提升产品销量。通过体育活动,企业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营销,发挥体育营销的增值效应。由于体育活动涉及人群广,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宣传,扩大市场规模。无论对于国内品牌走向世界,还是国外的品牌进入中国,企业与体育活动相结合,都是一种很好的文化输出方式。此外,体育活动能够跨越文化、信仰和种族等障碍,为跨地域的营销活动打开通路。当一个企业关注到长远发展、品牌文化建设时,必然要为企业铸魂,为企业融入精神层面的理念,向外界传达自身文化。体育活动无疑是健康、积极的象征。把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可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此外,参与体育活动还能体现企业的人文情怀。体育营销是无可替代的一种营销方式。体育营销帮助企业树立专业、权威的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2挖掘消费者需求注重口碑传播

除了体育活动固有的经济价值之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群体对企业而言也是一大宝藏。一些体育活动因为全民参与度高,则能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商业价值。例如智美控股集团运营的马拉松赛事适合老少中青参与,为企业品牌传播辐射更广泛的人群。智美控股集团原创主题路跑项目“四季跑”定位于大众化娱乐,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同样助推企业品牌的传播。在消费者主导市场的时代,企业闭门造车难以把握消费者的精准需求,企业需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打造符合社会潮流的产品。企业通过体育营销与客户群互动,直接收集消费者的反馈,针对性地改造产品、改善服务。面对集中的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可以分析大数据,挖掘消费者的需求。经分析,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具有消费能力高、知识水平高等特点。目前看来,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年龄偏于年轻化,中青年居多,这一部分人不吝花钱享受生活,这不仅体现在运动装备上的花费,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他们也是主力军。商家若能摸清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则能为企业营销品牌锦上添花。此外,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企业口碑的最佳传播者,企业如果将体育营销中的体验营销运用得好,拓展出粉丝经济链,则事半功倍。不过,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在体育营销方面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只是简单地采用单一的宣传和推广手段,缺少品牌导入、形象推广、产品植入等系统化的营销整合策略,而作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培育者,智美控股集团凭借多年经验,善于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体育营销整合服务。中国体育赛事由竞技体育转向全民体育,助推体育营销的发展,体育赛事娱乐化、全民化。体育产业喷薄而出,随着体育产业支持政策的出台,不断激发体育产业的活力。预计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细化的体育政策将持续落地,体育资源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将会大大提升体育活动的商业价值,更加密集的体育活动将会为企业进行体育营销、品牌传播提供更多的机会。

作者:张晗单位:智美控股集团

第4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体育赛事融入了商业化运作模式,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日益紧密。体育媒介产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体育媒介产业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而随着体育媒介产业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发展,体育赛事也成为大众传播媒介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国内体育赛事与体育赛事化发展深受广泛媒介的影响,但是对体育赛事的媒介运营还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缺乏对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赛事之间关系的深层次认知。本文在论述体育赛事与大众传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实现体育产业与大众传媒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体育赛事 体育传媒

一、大众传媒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作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市场,对推动体育产业的进展有着重要的直接关系,而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又是通过与体育服务产品、体育市场的关系上体现出来。

(一)体育产业内容不同于一般产业内容

体育产业包括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体育产品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足球、排球,是可以看到、摸到的东西,由具体的物质构成,跟一般产业的产品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体育服务产品则不同,一般实物形态的产品,其使用价值不是由具体的物质来提供的,而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其使用价值不能跟生产行为分离开来,也即是不能脱离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生产过程结束了,使用价值也就消失了。众所周知,现代体育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个人锻炼身体的需求,而是具有更多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它不但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动质量,还对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价值核心内容,它具备投入性,也有产出性。正是由于体育服务产品的这种特性,注定了其是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体现其价值,来体现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比如,世界各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每场赛事的现场门票都是非常有限的,很多观众都没有办法亲临现场去欣赏体育赛事,而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赛事,传递体育赛事的价值,这就是体育服务产品。

(二)体育服务产品对大众传媒有一定的依赖性

体育服务产品要想体现其使用价值最大化,实现其社会化,让更多的观众来欣赏体育运动带来的美感,娱乐更多的人,它必定是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因此,对大众传媒有一定的依赖性。大众传媒通过现场直播或赛后转播报道的形式将体育赛况传播给更多的观众,给更多的人提供享受体育运动之美的机会,扩大体育服务产品的社会影响力。而且,传播媒介通过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还可以增强体育赛事的感染力,比如通过慢动作回放镜头,近距离镜头、定格等镜头的使用,让转瞬即逝的体育之美充分的展示在观众面前。有了大众传播媒介,观众也不用亲临现场观看,只要在每个具有大众传播媒介存在的角落都可以观看体育赛事,享受体育服务产品。所以,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技术层面上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体育服务产品必须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

(三)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市场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衷度越来越高,对体育运动所需的运动产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包括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械,以及体育运动场馆设施建设等等。现代体育项目的多元化,决定了运动产品呈多元一统的方向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体育市场,大众传播媒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体育市场发生影响作用。以中国为例,体育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目前还是处于市场不成熟、不规范、整体规模小的状态。这是因为中国体育企业还不是很熟悉体育产业的运作方法,对体育活动作用于观众的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也就很难采取有效的技巧来提升自身企业知名度、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外资机构对中国体育赛事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找准产品与市场的结合点比较困难;内资体育推广机构跟国际体育组织的沟通不顺畅,在引入国际顶级赛事并形成本土化方面有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通过对体育赛事的报道来为中国体育企业和中介机构提供相关产业发展的题材信息,达到增强对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运作之间的关系的了解的目的,从而影响体育市场的需求;其次,大众传播通过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作用,形成体育消费时尚,改变消费能力和水平低、消费不合理的状态,吸引消费者,进而影响体育市场的供给状态。最后,大众传媒利用自身优势,为政府和市场搭建桥梁,通过舆论引导政府转变政府职能,逐渐改变政府用行政手段分割垄断体育项目市场的状况,从而为内外商投资体育产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大众传媒对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体育产业化进程起推动作用,以及宣传和引导作用。

(一)推动作用

现代体育在最初发展的时候,体育爱好者都没能亲临现场观看比赛,一般都是通过阅读报纸等传播媒介跟进赛事进展,这就是大众传媒在最初为体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的原动力。在这个时候,体育爱好者为了表示自己所支持的体育项目和支持的比赛队伍,以表明自己的体育参与者身份,往往购买与该比赛团队相关的体育产品,比如球衣、球鞋、体育器材等。这时候,大众传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宣传报道,介绍各种体育产品的特点,扩大体育产品在体育爱好者中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体育产品的销售量。大众传媒通过对体育赛事的报道,让更多的人慢慢喜欢上体育运动、关注体育赛事,增加体育爱好者数量,并将体育建设和体育文化的观念移植到更多人的思想意识中,从而为体育产品发展更多潜在消费者。最后,大众传媒在探索中国体育产业运作机制走向市场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大众传媒站基于合理、合法的角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正确传播体育产业链中黑幕操作,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对规范市场化操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宣传和引导作用

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引导作用,促使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体育传媒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使体育爱好者既是体育传媒的受众也是体育产品的受众,体育爱好者不但可以了解体育赛况,也能了解体育产品,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巨大的市场产业规模。由于体育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产业很大程度需要依靠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和引导,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其肩负着满足国人精神文化需求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大众传媒对体育赛事的炒作和报道无疑可以起到催化剂作用。体育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国家的政策和国民的关注度相对不会倾斜着该行业,但是通过大众传媒为其造势,促使了更多的民众热衷于体育赛事,并培养出爱好体育产品的情怀,也即是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产品潜在消费者。

三、大众传媒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靠大众传媒来报道体育赛事和宣传体育产品来带动实现,而大众传媒要通过报道体育赛况来增加收视率从而提升本媒体的广告价值,因此,基于该种特点,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实现大众传媒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根据媒体特点做好与体育赛事的互动

体育组织机构和大众传媒机构要根据赛事的不同特点来选择购买赛事转播权和选择不同的赞助商、广告商。体育赛事的一大收益点就是可以给赞助商植入广告或是接受企业的广告投放。广告的投放和植入方式大致有两种:在比赛场地布置企业的商标和广告标语或是休息间隙插播广告。插入体育赛事的广告一般都是跟体育产品有关的广告,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平台,企业可以通过投放广告,可以很有效的把自家企业和品牌推广出去,从而获得更多的品牌消费者,所以说,大众传媒在带动体育产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大众传媒通过收取广告费用,又能提升其传媒技术质量,更好的服务拉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建立体育媒体服务系统和体育信息管理系统

近几年来,由于大众传媒报道一些体育组织幕后操作、非法运作的情况以及媒体处于竞争原因也会报道一些假新闻,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双方关系一度陷入僵局,严重影响了体育赛事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这一方面是因为体育组织的媒体服务概念方面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是体育传播媒体在信息管理和新闻报道理念以及服务水平方面还需待提升。大众媒体在传播一些没有经过验证的赛事新闻时,需要再三斟酌,制定完善的媒体服务系统,这样假新闻的出现就会少一些,失实的报道也会少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共生的互动关系。

(三)深入把握体育产业媒介化的概念含义

“体育产业媒介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客观存在于现代经济体系中,因此把握好其中的深层次含义对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体育媒介有时候会被过于无止境经营开发,炮制出体育文化消费品来填补精神饥饿,体育产业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发展下具有很多层次的意义。在大众传媒对体育产业影响日益加深的过程中,体育产业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附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反过来大众媒介特别是体育媒介根本无法脱离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而存在。所以,认识体育媒介和体育产业的深层次含义要求以传播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作为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发挥大众媒介对发展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其传播影响力来提高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从而促使体育赛事的项目不断创新变革,也可以促使体育赛事的进行向着更加公正、规范的方向发展,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体育组织媒介市场的形成。而反过来,大众传媒通过转播体育赛事可以大大提高大众传媒的收视率,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体育媒体,从而提升媒体的广告价值和提高广告收益。所以说,大众媒体与体育赛事的结合是市场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利军.从国外体育商业化看体育经济因素和商业价值[J].体育经济.2012(08):12.

第5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品牌推广教育舞台

2016年6月28日,英国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现身广州市执信中学,与30名学生进行足球互动。贝克汉姆表示,相信运动能够改变生活,希望通过自己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对足球的热情。贝克汉姆是作为中超联赛推广大使参加这次活动的。贝克汉姆本人是阿迪达斯的形象代言人,而中超公司的赞助商是耐克。这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贝克汉姆在参加活动时没有穿自己代言品牌的服装,而是穿上了中超联赛赞助商提供的运动服。

同一天,为推动中国足球和高尔夫运动共同发展,高尔夫、足球“百县万校千万人”公益推广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小球大球体育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一龙于2015年提出,意在结合高尔夫与足球运动,用“小球转动大球”,推动球类运动与场馆在四线、五线城市的普及,通过“平民化高尔夫”的运营模式,公益性的入校形势,降低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接触高尔夫的门槛,让高尔夫走进大众,更让大众享受高尔夫文化。

在普及高尔夫的同时,这一计划还推进中小学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培训,通过高尔夫运动技术的学习,助推足球技术的提升,“以小球带动大球,给青少年更多选择。”唐一龙表示,该项目计划在2017年6月30日前,启动首批10家场馆的建设与落成。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30多年以来,民众接触和学习的门槛始终没有降低,“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率仅为千分之一。”唐一龙认为:中国高尔夫面临人口基数小、群众参与度低的问题,且大部分项目参与者过于集中于一线城市。不过,随着2016年高尔夫运动重返奥运大家庭,以及中国足球改革的深入,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改观。“尽管目前接触高尔夫运动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四、五线城市与周边农村的青少年反而更有可能成为中国高尔夫,以及足球运动的发展基石。”唐一龙认为,这一计划的问世,有望使得中国四、五线城市的青少年在高尔夫、足球运动技能的发展实现“双管齐下”。

中小学正成为商业体育推广的重要舞台。

取消审批,迎来校园更多赛事

实际上,针对校园体育市场,包括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众多体育用品企业早已经加快了布局,争食校园体育的大蛋糕。

校园体育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在校学生人数超过3亿人,其中在校大学生约2547.7万人,与美国水平相当。庞大的学生人群是校园体育商业化开发的前提。据了解,美国大学生联合会是当今商业化运营最成功的校园体育协会,2015财年营收接近10亿美元,品牌价值与粉丝群体比肩职业体育联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校园体育潜在商业价值一旦被充分挖掘,前景十分广阔。

2014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其中,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成为关注的热点,再次引起广泛议论。会议指出:发展体育事业需要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限制权,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发展职业联盟,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此次会议提及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再次得到了体育产业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此次国务院会议宣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随之一同消失的还有审批费、管理费等一系列审批费用。在很大程度上,这项决定规范了赛事审批的管理制度与透明度,进一步开放了中国现有的体育产业,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投身到举办体育赛事的大流之中。

2015年8月7日,山东省小学生足球联赛全面打响。此次参赛的队伍都是经过山东省各个地级市比赛后选的冠军队伍,能体现出山东省目前的小学生校园足球的水平。全景体育联合西班牙专业装备卡尔美对本次比赛进行了赞助,小学生们将统一穿着崭新的专业足球比赛装备卡尔美征战。这是对校园足球领域的一次营销尝试。全景体育总经理张家烨在谈到校园足球开发的未来规划时表示:“校园体育涉及政府、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对企业而言更是意味着机会。未来全景体育将协助校园进行各级学生足球赛事的商业开发及媒体传播,联合西班牙TNGS针对校园进行系统的足球培训,同时进行校园足球社群的新媒体开发。”在2016年征战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的中国代表队,由于没有获得参赛经费,也是靠着卡尔美赞助的80万元人民币得以参赛。

校园体育更高效

在国家政策鼓励下,中国体育品牌贵人鸟自2015年年初积极布局中国校园体育,目前已经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虎扑(上海)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三家公司,业务涉及国内校园体育版权、运营、转播和经纪等各方面。其中,与大体协、虎扑等成立的康湃思专门针对校园赛事运营,举办的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校园杯中国大学生7人制足球联赛、全国大学生3对3篮球联赛等已经在全国多个高校展开,未来将继续开发出更多适合校园的赛事活动。

此前,特步、361度、乔丹都分e与全国青年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运动会联姻。361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一直非常关注校园体育事业的发展,赞助与青少年群体相关的世界级赛事,对于361度提升在青少年运动市场的知名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品牌主动介入青少年市场,加之在运动装备领域的专业背书,很快就能带动这部分人群对产品的需求,也会带动青少年人群的品牌认知,拉动相关销售。”业界人士侯立东表示:体育品牌对于校园体育市场的布局,更重要的是培养未来主力消费人群对于品牌的认知。除了赞助青少年赛事和运营校园赛事,青少年足球被认为是校园体育中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因而也成为争夺最为激励的战场之一。2014年10月,安踏宣布“只管去踢”足球战略,正式进军足球市场,携手恒大足球学校、江苏省体育局、舒华公司以及知名足球运动员,通过赛事组织、青少年球员培养、教练员培训,推动中国青少年足球的长期健康发展。

安踏“只管去踢”足球战略主张的背后,是包括赛事、教练、装备、场地全方位的四大计划。一方面,与江苏省体育局共同实施江苏省青少年足球联赛计划,将举办超过20万场比赛;另一方面,将与恒大足球学校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为恒大足校提供专业的足球比赛装备,每年推出4期青少年足球培训;此外,通过收集全国超过16000名青少年的脚型数据,打造出最符合中国青少年脚型的专业足球鞋;并与舒华展开场地建设合作,建设和推广笼式足球,解决中国足球场地不足的现状。无独有偶,2015年4月,特步也全面足球战略――“锋芒计划”,目标是5年内达到服务全国500万青少年足球人口,成为中国足球运动的领导品牌。为增加特步足球产品在目标人群――学生中的知名度,特步不仅冠名赞助了“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及“特步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还增加了对“中国高中足球联赛”的赞助,每年共服务于近两万名参赛者。同样,足球品牌卡尔美也与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的U17梯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养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并与福建省校园足球展开了深入合作,为所有校园足球讲师提供装备支持。

功能必须排在首位

2015年12月15日,对于福建省福鼎市前岐中心小学喜欢足球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好日子。前岐中心小学与福建省品品香茶叶有限公司签订校园足球赞助协议。通过福鼎市茶叶办的牵线搭桥,福建省品品香茶叶有限公司了解到前岐中心小学将举行校园足球联赛的消息后,希望建立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足球文化互动交流的纽带,决定每年赞助前岐中心小学校园足球联赛5万元,为各班运动员购买球衣等。

北京聚力体育经纪促进中心理事长高松婴认为:企业对校园体育的赞助,最好像这样远离直接的利益。校园主要承担的是教育功能,社会资本介入校园体育,会让校园的教育功能演变成资本逐利的场所。企业从中获得的好处仅限于提升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即便是企业承办或者赞助的校园体育赛事,也只能从中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利用学生在体育赛事中的观赏性价值来谋利是不被允许的。

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表示:校园体育产业化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目前,资本介入校园体育教育与产业的切口,教育居首要地位,竞赛是次要的。在体育产业中,IP资源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由于校园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排在首位的,体育赛事的举办只是校园体育的一种补充。校园体育赛事的资源并不具备排他性和唯一性,其稀缺性的价值就没有了。何文义提醒:目前中央政策规定,今后行业协会要淡化行政色彩,突出服务职能,中体协、大体协对于旗下各校园的体育管理部门的约束力越来越小,随着赛事审批权的不断下放,中体协和大体协对于体育IP资源的掌控将更加艰难。

第6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Nick Mould简历: 世界体育集团总裁,管理集团足球、高尔夫、板球资源在北美、中国、日本等九个国家的发展。他是促成集团与亚洲足球联合会建立独家合作伙伴关系的主要推动者。

前瞻观点: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加深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体育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体育商业和营销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体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给品牌带来成本效益和整合的行销平台,并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品牌会认识到这一点,并借此进军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

2008年的奥运会带来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就是提高了人们对体育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紧密联系的重要性的认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至成熟,中产阶级正开始享受越来越多的可支配收入,这使得休闲、娱乐和运动商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在崛起的体育消费毫无疑问将直接影响到品牌市场能力的评估,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决定企业在体育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的选择取舍。 奥运会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跨国公司和品牌都在利用这个机会进军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投资体育。以耐克公司为例,它为22个中国奥林匹克队提供装备,并在中国大陆拥有3000家连续店,该公司预测今年的销售额高达10亿美元,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奥运对消费者和公司品牌的重要影响力。 然而奥运只是体育的一部分,开发体育经济,需要从日常体育赛事做起。围绕体育转播所进行的营销和推广活动在体育商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发展体育经济必须要重视的方面。数字化时代和媒体管理体制的放宽推动着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先进的媒体报道技术,尤其是宽带和移动电话的普及为体育报道提供了更广阔的观众群体,也使围绕于此的体育商业价值得到了提升,使体育营销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尤其是足球、篮球和奥运会等具有高额电视转播权费,持续的经济增长,逐步扩大转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有助于吸引更多赞助商和更广泛的电视观众,同时反向影响电视广告费率。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包括电视转播权在内的体育资产正由全球市场力量控制的时代,供给与需求经济学将影响和规范电视及赞助权费用。 更多的中国本土公司参与进来,积极参与本地体育赛事的投资和营销,将促进中国体育经济和本土公司的共同成长。同时,涌现出更多像姚明一样得到国际承认并成为国际化品牌代言人的体育明星,将有利于中国体育商业的发展,给中国的体育营销提供更多的运作素材。 亚洲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体育产业也在迅速向世界水平靠拢。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普遍,体育领导机构日趋富裕,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注重体育运动的投资。有别于传统的营销,体育会给品牌带来成本效益和整合的行销平台,并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希望利用体育营销创造品牌价值和收益的企业和机构所面临的挑战是,要如何建立和确保高质量、专业化的管理经营模式。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中国的体育业务和经济仍在增长,而且远远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潜力,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过程将不会像美国及欧洲国家那样漫长,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可以学习欧美体育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道路,通过专业的管理和治理,长远规划并妥善管理资金,迅速将商业与体育结合产生的巨大价值发掘出来。

第7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2015年5月28日,经过近2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中国队夺得了第十八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权健作为本届女排亚锦赛的首席赞助商,竭尽全力为此次赛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借由赛事将权健的品牌推向世界。

大手笔营销

第十八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是2015年亚洲排坛最重要的赛事,是天津首次承办女排亚锦赛,也是天津市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洲际体育赛事。权健作为天津的本土企业,对此次合作也颇为重视。

赛场上,四处可见权健公司的品牌LOGO,开赛之际,权健人还身着统一服装组成了大方队前往现场为中国女排呐喊助威。在赛事结束后的颁奖仪式上,权健集团董事长束昱辉、副总裁邓飞、徐卫东亲自为此次比赛中的“最具价值球员”等运动员颁奖,气氛热烈。

而在此前不久,5月23日,由权健赞助的2015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也拉开帷幕,身着“权健”字样比赛服的选手与场内的“权健”的广告牌相照应,全方位地展现了权健的品牌和形象。

连续大手笔地与体育赛事进行合作,缘于权健的企业理念。“权健作为一个为全民健康而不懈努力的企业,选择体育营销的方式,正是从‘弘扬中华传统自然医学,促进全民健康’的使命出发。”权健相关工作人员谈道,“权健认为真正的健康=身体的内在平衡+科学的运动,故公司关注国内国际体育赛事,希望能将权健的专业健康理念,通过专业运动及赛事得到全面演绎和传递。”

同时,权健集团和权健人的创业史与体育赛事中的运动员精神极度吻合。运动员们提倡“锐意进取,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争创第一”,而一直以来,权健一直谋求企业自身成长、壮大,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直销行业的第一梯队。同时,权健将企业发展与社会事业紧密结合,专注并致力于促进全民健康、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情怀与战略

如果说赞助这样的体育赛事,是权健采取的一种营销方式,那2015年2月,权健与天津泰达达成的战略性合作,则更体现了权健满载的民族情怀和高远战略。

2015年年初,权健与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天津泰达足球队正式更名为天津泰达权健足球队,以全新的面貌迎战2015年中超赛事。这一度成为足球领域以及球迷们广为关注的盛事。

出于对足球的热爱,权健董事长束昱辉和成千上万的球迷一样,对中国足球寄予了热切的期盼,希望有一天中国足球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足球强者。不过,几十年来,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地带来了失望。振兴中国足球,为中国体育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束昱辉心中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再次点燃,他要为中国足球把脉,寻找一条中国足球的崛起之路。

“权健希望能将专业的健康理念融入天津泰达权健队,更希望能将权健正向管理的态度带到球队。权健相信实现中国足球梦,必须要从实现一个健康运动观开始。”权健相关工作人员谈道,“权健的专业健康理念是传承自中医,并创造性提出自然医学养生理念,公司收集600多副秘方,并将融合当代科技,注入权健产品,权健的健康理念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元素补充,更是5000年中华健康养生文化的精粹,具有完备的系统和科学性。”

而随着中超赛事的开展与推进,天津泰达权健队越来越专业的表现,使更多的人接受并认同了权健,权健品牌也在全国的识别力和知名度上得到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天津泰达权健足球队和相关体育赛事,开始关注到权健公司传递自然医学的独特健康文化。这对公司布局全国无疑是巨大的助力。”权健相关工作人员谈道,“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战略。”

全面发力

体育赛事所带动的经济效益对相关行业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而其带来的“眼球效应”,则成为众多企业和品牌进行营销的首要基础。企业和品牌通过合理运用赛事进行营销,借助高关注度,能够为自身品牌形象、市场知名度和商业价值带来快速提升。

权健在品牌营销方面的成功自不必多言,但权健也从未忽视“企业唯有有利于社会,才有其存在价值”的企业理念,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勇于承担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2014年9月,权健关注全民性体育运动,赞助并冠名了2014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武清“权健”赛段比赛,为骑行助威,为健康加油。同时,还赞助了各种文体活动。

从权健成立至今,平均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对社会贫困患者进行无偿救助,尤其是2013年4月,权健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助1亿元现金善款,成为佳话;2014年4月,权健又为杏林医疗救助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现金善款,用于医疗救助事业的广泛推广等公益事业。

第8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一名员工告诉《财经》记者,最近几个月公司一下子多出不少新部门。“员工数量的增速如同公司的估值一般。”他说。

3月27日,乐视控股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宣布,乐视体育已经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为80亿元,B轮投后估值为215亿元。一年前,乐视体育A轮融资完成时估值为18亿元人民币,13个月内估值翻了12倍。

《财经》记者获悉,参与乐视B轮投资的机构和投资人除了已经公布的海航资本和体奥动力外,中国人寿、中金前海发展基金、建银资本、新天域资本也参与了此次投资。加上万达和云峰基金,乐视体育的背后几乎聚集了中国互联网中最顶级的资本玩家。

根据体育垂直媒体懒熊体育披露的乐事体育B轮融资计划书,乐视体育预计2015年收入5亿元,将于2017年提交上市计划并实现盈利。

乐视体育的故事,只是这个正在爆发的庞大产业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底国务院出台46号文件《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体育经济开始成为热词。这份文件正式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到201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2015年我国资本在境内、外体育市场的并购量大幅增加,其中金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就有33起,总花销折合近400亿元人民币,跟上一年相比,并购笔数增长50%,金额增长2倍以上。此外,我国去年新成立的体育类投资基金规模接近千亿元。

作为这一波浪潮中的代表公司,乐视体育一路走来收获诸多尖叫――尽管不是所有的尖叫都出于赞赏。据了解,乐视体育在2014年营收1.07亿元,毛亏损1.39亿元;截至2015年11月30日,乐视体育当年营收2.91亿元,毛亏损3.84亿元,净亏损5.69亿元,预计全年亏损超过6亿元。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体育产业最可能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价值重构,他认为相比于西方赛事版权大多被电视台掌控的状况,中国恰恰是最为互联网化,最有可能建立互联网和体育的新模式。他鼓动创业者,声称这是属于他们的历史机遇,不能辜负时代。 体育产业爆发

乐视体育原为2012年8月上线的乐视网体育频道,2014年3月正式拆分为独立公司,并作为乐视的控股子公司存在。经过近三年发展,乐视体育已经积累了310项版权,同时从一家体育新媒体平台转向了体育全产业链平台。

这条产业链布局中,视频内容平台乐视体育、章鱼TV,重金砸下海量体育赛事版权,投资体育产业的鸟巢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基金(乐体创投),足球俱乐部北京乐视国安队,智能硬件如智能自行车、无人机,智能场馆乐视体育生态中心,体育彩票章鱼彩票,体育大数据搜达足球,乐视体育经纪公司、乐视体育海外业务等。

几乎在乐视体育拆分为独立公司的同时,阿里巴巴也高调进入体育行业。2014年,马云向广州恒大俱乐部注资12亿元,成为恒大的第二大股东。有了资本注入,恒大不仅两次将亚冠冠军带回了中国,更是带热了中国足球的市场,版权和球员身价也水涨船高。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新资本入局中国体育的一个开端,阿里无疑起到了先导作用。而在刚刚过去的冬窗期,恒大为引进新球员掏出了3.2亿元的转会费。

2015年9月9日,阿里宣布单独成立体育集团。阿里体育的团队脱胎于一家传统的体育公司――五星体育。2016年伊始,这家公司就接连投资签约了三家体育公司,分别是体育营销公司欧迅、票务公司盛开以及德国电竞公司wige。

激进者还有乐视。在2016年1月25日和27日,乐视体育先后宣布收购足球大数据公司搜达和体育直播平台章鱼TV。

阿里体育和乐视体育投资策略上的不同,反映了两家公司探索互联网体育经济思路上的差异。阿里体育CEO张大钟认为,与阿里巴巴集团“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企业文化相同,阿里体育的目标是打造体育产业的基础设施平台,“让中国没有难做的体育生意”,因此阿里体育现阶段的做法更像是打造一个体育营销平台。

盛开公司CEO冯涛告诉《财经》记者,阿里体育相当于中间枢纽,目的是完成内外之间的呼应――向外,获得与各类体育公司和机构的合作,在线上为合作方升值;向内,将资源输送到阿里巴巴相应的业务板块中,在线下强化阿里巴巴相应板块的落地功能。盛开是一家体育营销公司,主要业务目前包括国际级别体育赛事的贵宾接待、赛事运营、品牌及媒体权利。

乐视体育的布局则更偏向内容层。经过近三年的积累,乐视体育已经积累了310项赛事版权,据称每天可以实现超100场的赛事直播,乐视体育副总裁于航表示,乐视体育已成为全球拥有体育赛事资源最多的公司。

另一个不可小觑的玩家是万达。万达集团于2015年12月正式成立万达体育,当时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个体育产业收入突破百亿美元的企业,注册资本10亿元,旗下拥有瑞士盈方体育传媒、美国世界铁人公司等企业。

万达相比其他玩家表现得更为激进。过去一年里万达先后并购体育营销公司瑞士盈方、入股两家欧洲足球俱乐部、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光这四笔开销就花了近150亿元人民币。王健林曾公开对这三项收购进行解释,说他投资体育产业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可以看到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入,并且体育还会是越老越值钱的一个行业。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认为,在经历疯狂的买买买之后,万达已经在体育产业的上游即内容资源上获得了巨大的话语权。

除了战略资本,体育产业中的另一个关键推动力来自有实力的产业基金。华人文化基金成立于2009年4月,董事长为黎瑞刚,基金规模50亿元人民币;次年华人控股成立,总融资规模逾百亿元人民币。黎瑞刚曾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及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称为中国版“默多克”。

在执掌华人文化之初,黎瑞刚就宣布以千万级美元投资入股索福德体育。去年5月,体奥动力以80亿元的价格击败13家对手获得“中国之队”各级国字号球队版权。到了年底,华人文化还联合中信资本4亿美元入股曼城俱乐部大股东城市足球集团,共同持有城市足球集团13%的股份,黎瑞刚则成为了城市足球集团七名董事会成员之一。

微影时代CEO林宁告诉《财经》记者,黎瑞刚布局中超意在推石头下山。华人文化基金是微影时代的投资方之一。

“当中超的版权推到这个价格的时候,整个中超球队都增值了,中超球队就可以融到更多的钱,进行更好的资源互换,就会造成比赛更好看,观众就会更多,观众进来了以后商业价值都会起来。”林宁说。

除了抢占赛事版权以外,这些中国财阀还正在尝试一种更具竞争力的做法――即投资拥有电视产业链前端以及上游的体育竞赛产业(例如足球俱乐部),意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体育媒体规则制定者。

一位资本界投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进程刚刚开始,越早进入,就越有可能在未来占据有利地位,这是一种典型的卡位逻辑。

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董事长姚明对体育产业迅速释放巨大动力的解释是:此前体育行业是依靠国家 “独轮驱动”,现在则是靠政府、社会、市场、大众等共同推动的“四轮驱动”。

这股资本热潮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正是由于众多土豪加入,这个冬窗期中超才有机会迎来马丁内斯、特谢拉这样的足坛巨星。据外国媒体报道,中超在冬窗期引援总价高达2.6亿欧元,高于英超的2.47亿欧元,可以说中超现在有实力从欧洲带走任何一名球员。

同时,资本的注入让中国俱乐部有了更多的机会到国际赛场上去磨练自己。两次夺取亚冠冠军并参加世俱杯的恒大就是一个例证,众多恒大球员通过国际赛场的磨练提高了竞技水平,这对中国体育产业来说,无疑是幸事。 变现难题

在过去,中国体育产业80%的消费拉动都来自于鞋帽销售,“看的人多,玩的人少”的问题一直未被解决。互联网公司能改变这一切吗?

与内容产业类似,在体育产业链上,上游是赛事版权,中间是媒体和社区,下游则属于消费品和健身场所。因而对于这批新崛起的互联网体育平台公司而言,版权即流量,它们渴望复制西方赛事媒体ESPN(1979年9月7日成立,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目前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崛起路径,即通过引入优质的版权资源来圈住用户。

对比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为441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3%,体育产业收入构成中,大众体育健身服务业(包括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参加各类体育俱乐部的活动、体育旅游活动等)占整个体育产业的32%,体育用品生产业占到30%,体育观看业(包括门票收入、体育比赛标志权和纪念品的销售,电视转播费、广告和公司赞助)接近体育产业的25%。

中国的数据是,2014年体育产业的产值为3136亿元(约500亿美元),所占GDP的比重为0.6%,其中80%的产值由体育用品贡献。

迎来市场化后,中国体育赛事争夺正处在最混乱、也是最精彩的时刻。2015年,各大公司争夺体育赛事版权成为中国体育产业红火的直接体现。万达、阿里、腾讯、乐视体育、PPTV瓜分了已经或者将要进入中国市场的优质赛事资源。西甲甚至为赛事购买方PPTV第一体育的球迷们修改了开球时间。

以中超版权为例,黎瑞刚控股的体奥动力于2015年9月25日以80亿元的天价买下了中超2016年至2020年转播权,年均16亿元的转播费用,是之前一个赛季8000万元转播费的20倍。在公布之初,这个数字令业内咋舌。PPTV体育前副总经理董砾解释称,由于体育赛事存在“二八法”,即20%赛事享受着80%的关注度,所以如中超这样的头部版权,各家都会选择将资源大幅倾斜。

即便是在80亿元的高价之下,乐视体育依然勇当“接盘侠”。乐视体育此次斥资27亿元从体奥动力手里获得中超两个赛季独家转播权,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开发2018年、2019年、2020年三个赛季的中超媒体权益。然而对于这些豪爽的买家而言,重金购买之后的变现,至今依旧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据公开信息推算,2015年,乐视体育在大陆地区纯赛事版权上的花销为5亿-6亿元人民币。乐视香港天价购得未来三年英超版权,乐视体育CEO雷振剑透露,购买价“不是盛传的4亿美元,但肯定不止2亿美元”。但是,乐视体育2015年收入只有3亿多元人民币。

阿里体育CEO张大钟则直接抨击这种圈版权的平台逻辑,他认为买版权只是把传统的体育模式互联网化而已,真正的版权应该由自己创造。他以NBA为例,50年前NBA只是一个私人组织,如今却成为了世界上关注度最高和商业最大的赛事之一,原因就在于组织者对于该赛事的精心开发和运作。

董砾认为,如果仅以传统视频网站的逻辑来衡量体育赛事版权,一切都不值得。视频网站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广告,根本不可能收回成本。但体育受众的高黏性,尤其是顶级赛事,受众忠诚度非常高,版权已经不再仅仅是播放一下那么简单。

就目前而言,类似乐视体育、PPTV体育这类体育公司,都希望通过版权赛事,带动赛事周边的售卖。其中,乐视体育通过乐视商城及LePar体验店、PPTV体育通过苏宁的全渠道销售。

据雷振剑介绍,乐视体育目前也正在尝试自主赛事的开发和体育艺人经济的运营,乐视体育意图借此从赛事转播平台转型成为赛事开发商和运营方。以国际冠军杯为例,乐视体育首次将虚拟现实和360度全景技术引入到赛事直播中,并且从商业来看,赞助总收入超过3000万元,实现了微利。雷振剑称,这只是开始。

在关于变现方式的探索上,黎瑞刚提出了付费模式。他告诉《财经》记者,移动端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已有付费习惯。付费内容中,体育赛事会是优先选项,因其具有直播特点,回放价值不如直播价值。一位业内人士评价,体奥动力和体育的交叉入股保证了中超版权的相对垄断,也因此获得付费直播的基础。

虎扑体育和动域资本的创始人程杭认为,对于平台型的互联网体育公司而言,从广告收益上获得收入显然还不够,其终极目的都是将体育赛事的观看者变成参与者,从而在这一部分人群中攫取到源源不断的利润。虎扑是一家成立11年的体育专业社区,它们也在寻找自己的机会。

程杭认为,在赛事版权之外,必须解决中国运动人群日益增长的运动消费需求,创业公司的机会正在于此。

他告诉《财经》记者,平常跑步、健身和其他项目的运动人群,缺的是培训方法、场地、运动营养品、运动装备,甚至是运动保险这样的软等等。“整个市场缺的是专业的团队和公司,为他们提供好的服务。”

程杭说,这两年大量涌入的资本,集中在了体育产业链的顶端,例如聘请名帅、签约大牌球员等,这确实让中国的联赛在短时间内有了飞速的进步。但长远来看,中国体育不光需要资本的进入,更需要资本在整个产业链之中流动起来,才能真正带动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乐视体育原来规划通过新股发行融资30亿元,占融资后总股本的约18%。如今,乐视体育的融资超出之前预计的2.67倍。这意味着乐视体育付出了额外代价。

第9篇: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范文

【关键词】 体育赞助;营销策略;企业形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体育运动的普及,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在我国频繁举办,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兴起,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赞助作为体育和经济的结合点,能促进体育和经济共同发展。如何利用重大体育赛事,并通过对赛事的赞助,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已成为我国众多企业的关注焦点,更为我国体育商业化和产业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体育赞助的营销含义

体育赞助营销是指企业(体育赞助者)以向体育资源拥有者提供资金、实物、技术或劳务等的支持,从而获得冠名、专利、广告或促销等权利的体育赞助活动为中心,并且围绕赞助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借助体育资源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赞助商的品牌形象,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的好感和关注,为赞助商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体育赞助是体育赞助营销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体育赞助营销的核心,体育赞助营销只有利用好体育赞助这一要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体育赞助具有可信度高、沟通面广、社会反响大、易被接受等优点,现在很多厂商都有体育赞助营销的意识,认识到体育是品牌最好的广告载体。体育赞助营销已成了认同率很高的市场推广策略之一。

二、体育赞助的意义

(1)体育赞助有利于企业品牌认知度的提高。体育赞助最大的特点就是公益性。企业进行体育赞助实质上是在做软广告,由于广告并不单独出现,因而商业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广告那么明显,营销的效果自然、易于被消费者接受。(2)体育赞助有利于企业与目标客户的沟通。在重大比赛现场,观众动辄成千上万,媒体受众更是不计其数,非常有利于企业与目标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体育赞助有利于企业产品的销售。企业和消费者由于体育运动产生共同的焦点,并由此形成共鸣,使他们从心理上相互认可,同时热烈的体育活动气氛更能促成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购买欲望。体育赞助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宣传企业价值的方式之一,大规模的正式体育赞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壳牌、埃索、BP这三家跨国石油公司于1965年共投资1000万马克赞一项赛车,开创了企业大规模赞助与自身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运动项目之先例。到1990年美国企业用于体育赞助的总金额高达24亿美元,1991年飙升至35亿美元,1994年全美共有4000多家企业参加体育营销和赞助,总金额高达42亿美元。

三、目前我国体育赞助发展的障碍

1.政策因素。纵观我国的体育赞助行业,限制其发展的因素包括:体制上的过于集中,竞技体育发展资金依赖计划手段和政府财政投入,行政因素太多,市场因素太少;地方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以计划经济方式包揽运动队的正常开销;体育人才无法合理流动;对赞助认识不够,将赞助混同于捐赠,打击了企业的体育赞助积极性;经纪人与体育中介组织生存的空间很小。

2.企业因素。企业通过体育赞助想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竞争力。并非任何企业出资就可轻易获得体育活动的独家赞助权,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定,只有拥有领先技术、雄厚财力和极高信誉的企业才能入选。获得大型赛事赞助资格,彰显了企业的经济、技术和文化实力。我国企业在体育赞助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点:一是缺乏赞助经验及强势财力。二是对体育赞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处于单纯重视广告的初级阶段,赞助意识低。三是对体育赞助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缺乏长期的思想准备,急于求成,重视外在运作,没有挖掘体育赛事的内涵。

3.体育组织因素。体育部门的可赞助资源越多,商业价值越高,其影响就会越大,目标受众就越多。拥有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竞技水平商的体育赛事,以及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和优秀的体育文化活动、表演都构成体育竞赛表演业稀缺性的可赞助资源。体育组织在吸引企业赞助上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对赞助企业的回报不足。赞助企业为数不多,积极性差。企业作为赞助商家,巨额投资的动机必然期盼有巨大的回报;二是赞助活动操作过程的透明度不够,说是公开招标实则暗箱操作,企业无法公平竞争;三是赞助要价高,企业和中介难以承受,打击了赞助积极性;四是赞助活动大多是一次性、短时性的合作行为,期望通过一两次对赛事或体育明星的赞助为其提高品牌知名度,缺乏整体战略考虑和整合营销观念。

四、体育赞助营销实施策略

1.制定个性化赞助方案。体育组织通常以单一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众多企业的赞助需求,但目前这种无差异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赞助企业与日俱增的多目标、多层次需求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营销,即市场细分达到最小限度――“一对一营销”,针对每个企业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赞助需求来实现高度的“顾客”满意。体育组织或赛事主办者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赞助方案,以提高企业的满意度。这就要求体育组织或赛事主办者,通过调查,对企业的赞助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务必将企业的品牌个性和活动的精神相结合,这样才能将消费者对事件的热情转移给产品,如果关联度不够,甚至会让彼此的品牌价值产生冲突和抵消,找到品牌与活动的联结点成为赞助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使大型活动不脱离品牌的核心理念实现双方的资源、权益、受众共享。

2.坚持赞助的连续性和长期性。体育赞助的各种功能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能实现,很难一蹴而就。期待单凭一次或几次的炒作,很难将品牌的核心文化传递给消费者并让消费者接受或认可。世界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赞助体育事业中树立了全球品牌形象。比如耐克,一直以来只赞助体育活动;万宝路至今已赞助一级方程式车赛二十余年。坚持长期稳定的赞助,可以使品牌与某项体育赛事的结合更为紧密,可以用较少的投资在长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因为没有任何约定(无论是法律上的或是道德上的)来维系活动与赞助商之间的关系而丧失赞助权的话,那么所做的投资就浪费了。更为糟糕的是有些活动会继续寻找新的赞助商,新的赞助权很可能会是竞争者。体育赞助企业应在体育赞助营销的实践中,长期秉承一个不变的精神理念和品牌形象。只有在长期的体育赞助营销中保持品牌形象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才能给其目标消费者更为深刻和难忘的印象,从而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3.坚持体育赞助营销与其他营销活动的整合。体育赞助营销围绕某一赛事及体育活动采取一系列相关营销活动,从公益、文化、社会热点等多个角度,运用广告、促销、活动等多种营销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系统的产品品牌整合过程,达到整合营销的传播效果。体育赞助要和其他营销手段密切配合,才能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实施赞助营销时,要充分利用体育赞助这个平台,结合广告、促销和公关等其他营销手段,紧密配合、优势互补。整合企业的营销过程、营销方式及营销行为,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活动的协调一致,实现营销的顺利实施。在赞助营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统筹全局、掌握进度,适时地调整计划,建立赞助营销活动的监控体系。

企业要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引起公众的共鸣,必须强化品牌社会性、公德心、正义感,通过一系列回馈社会活动,将企业的文化和社会形象,融入到品牌联想中。体育赞助属于公益活动,它通过强调社会责任强化品牌美誉度,消除大众对传统营销的抵触情绪,是一种良好的营销手段。体育赛事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符合企业战略宣传的需要。只有充分重视配套体育赞助营销活动的整合性,才能促使巨额的体育赞助资金形成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强大动力。广告、公共关系与宣传、促销活动,对于任何体育产品、赛事或者服务的成功都很关键;同样,对于促销组合来讲也很重要。体育赞助营销者应制定合理有效的体育促销组合策略,并且需要懂得不同情形下使用不同的技巧。

参考文献

[1]黄柯.论体育赞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