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母婴护理工作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母婴护理工作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母婴护理工作内容

第1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即母婴的一切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进行,产妇及家属共同观摩、参与,有助于产妇出院后对孩子和自身进行更好的照顾[1],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重要方法。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需要,是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1]。本文分析了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特需病房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年龄为23~34岁,平均年龄为(28.78±6.75)岁;孕周为37~40 w,平均孕周为(38.13±1.20)w。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为24~33岁,平均年龄为(27.68±5.98)岁;孕周38~41 w,平均孕周为(38.12±1.38)w。梁旭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环境与母婴同室的管理要求相符。选择技术较硬,理论知识扎实,素质较高,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在母亲床旁进行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和操作引导。

1.2.1母婴床旁健康教育

1.2.1.2入室床旁健康教育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①介绍主管护士、主管医生、护士长姓名。②介绍病区环境、病床、呼叫器、门卡、电水壶等的使用方法。③介绍作息时间、饮食、陪客探视、安全、卫生等制度。

1.2.1.2产前床旁健康教育母胎的自我监护、饮食与活动、母乳喂养准备、产时的过程与配合、产后健康教育等指导。

1.2.1.3产时床旁健康教育 以“一对一”的形式,指导产妇如何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给予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开设导乐分娩,胎儿娩出后做好接触,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

1.2.1.4产后床旁健康教育 ①合理的饮食营养,合理的活动与休息。②母乳喂养知识教育。③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常见生理现象知识教育。

1.2.1.5出院床旁健康教育 产褥期自我保健知识,出院后1 w内电话回访,将健康指导延伸到家庭乃至社会。

1.2.2孕产妇床旁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测胎心及吸氧、床边胎心监护、会阴护理及护理、产后挤奶方法及喂奶姿势、产后操等,并将其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其离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母婴提供高质量、持续、安全、有效地服务。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行t检验,P

2结果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前后在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掌握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多年来传统产科护理采取产前、产时、产后分段服务,这种分段分离传统服务模式易导致护患沟通隔阂,护理连续性中断,不能充分体现整体护理,淡化了人性化服务[2]。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体现了专科特色的有效举措,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2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产妇和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和育儿技能。母婴床旁护理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把产褥期卫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授给产妇及其家属[3]。产妇或家属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提出,且有多次演练和讨论交流的机会,使产妇和家属更快学会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4]。

3.3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孕妇的角色转换 初产妇及家属大多数缺乏照顾新生儿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有效地指导,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3]。因此母婴床旁护理更容易使产妇及家属受益,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协助他们尽快接纳新生儿。

3.4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看到产妇对自己工作满意时,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满足感,工作热情及自律性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得到落实,降低了因“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和产科的出错风险,从而使新生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3.5母婴床旁护理降低了医疗纠纷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提高。新生儿护理操作在母亲床旁边进行,产妇直接观看,解除了产妇的担心、猜疑和误会,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因误会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

4 体会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其核心内容是强调以家庭为中心,以“母婴为本”的服务理念,精细的治疗及护理对母婴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支向红.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整体护理中的实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69.

[2]余康民.产科新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3-4.

第2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古浪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优质护理;母婴结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妇产科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人民群众生活习惯的变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呈现为逐年上涨的趋势。有研究提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对母婴结局产生积极的影响[1]。鉴于此,我院从2014年开始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工作中,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现将护理方案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在甘肃省古浪县妇幼保健院学习期间,选取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根据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53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9±5.3)岁;孕周31~38周,平均孕周(34.6±2.5)周。观察组,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28.5±5.5)岁;孕周30~38周,平均孕周(35.4±2.3)周。

1.2护理方法

针对对照组产妇,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几点优质护理:①优质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积极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健康宣教,积极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其能够正确认知疾病相关的内容,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②优质心理护理。在护理进程中,护理人员要与产妇进行深入的交流,站在产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基于产妇的实际情况,充分围绕其病情、需求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得产妇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③优质饮食干预。综合参考产妇饮食爱好、饮食习惯以及病情实际来制定饮食方案,在保障饮食合理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④休息与活动干预。治疗过程中,产妇必须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护理人员应当协助产妇进行的变换,同时给予适当的肢体按摩,使得产妇能够获得躯体的舒适感。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指标,分别包含产后出血、术后感染、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早产。

2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术后感染、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早产母婴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易发于妊娠20周左右或者产褥早期,轻度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上腹不适等症状,重度患者主要变现为视觉或者神经障碍、持续性头痛以及上腹部持续性不适等症状,倘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对母婴结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为进一步保障母婴顺利分娩,提升母婴质量,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当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优质护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的护理方案,其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一种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通过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3]。

本研究中,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各项母婴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提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对母婴结局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银桂梅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泗水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陈淑花.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A3):232+234.

第3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优质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不断转变,发展中的产科护理也以健康为导向,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围产期母婴同室保健范畴内,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均在产妇床旁护理,持续地促进母亲、婴儿健康教育及实施,提供母亲、婴儿和整个家庭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认可,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科室服务满意度[1]。2012年至今在我科开展该项护理技术,不仅得到了产妇和家属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分娩后母婴同室的产妇400例。年龄在18~40岁,孕周为37~41w,其中初产妇220例,经产妇 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产妇及婴儿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进行护理。

1.2.1常规护理 对产妇及家属做健康宣教,抱婴儿到沐浴室沐浴、预防接种。

1.2.2母婴床旁护理

1.2.2.1床旁宣教 对产妇在床旁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产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卫生指导、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指导(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开奶、按需哺乳等),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奶、含接姿势;发现凹陷者,及时示范并教会产妇及家属护理凹陷的方法;发现肿胀者,教会产妇及家属正确护理及挤奶手法,以及产褥期常见症状的处理等;认真做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

1.2.2.2床旁沐浴 在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护理,应使用盆浴,一人一盆,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准备好用物,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操作沐浴同时,以互动形式,鼓励产妇和家属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尽量详细讲解沐浴的步骤和要点,脐部和臀部的护理要点,穿衣、更换尿布、包裹婴儿的技巧;以便产妇和家属更好地学会护理婴儿及掌握相关知识。

1.2.2.3健康教育更直接、更有效 强调脐带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消除产妇和家属的顾虑,避免出院后脐带感染;同时还要强调婴儿皮肤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含接技巧、挤奶手法。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宣教及注意事项。

1.2.2.4床旁抚触 抚触是通过双手对婴儿最大的神经器官皮肤进行有部位、有节奏、有规律、有一定力度的抚摸。目前已被公认为有助于婴儿体格发育、情商和智商发育的新型护理技术,并广泛在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开展。针对产妇及家属文化层次、风俗、习性不同以及意愿,可教会她们做新生儿抚触。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200例产妇,担忧170例,占 85 %,健康教育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76例,占 38 %,满意60例,占30%。观察组产妇担忧50例,占25 %,健康教育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160例,占90 %,满意190例,占95 %。

3 讨论

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妇产科病房为配合“争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设,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采用了产科护理的专科特色和人性化服务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服务。“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是目前人性化服务向产科护理提出的新服务理念,也是产科护理发展的趋势。

3.1调整工作模式,实行护士分层管理,加强协作能力。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把护理人员分为两个护理责任小组,合理安排:结合性格互补、能力互补、交流技巧互补、新老搭配等原则组成护理小组,采取小组合作,床位分管固定的方法;每组设组长1名,负责病区1/2患者的管理,由护理组长负责,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实行分组包干、分床到护、责任到人、相互协作的方法,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所管患者的质量措施、病情观察、特殊检查、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对患者实施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3.2合理分配上班人员及各班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原则。根据科室情况,合理按排人员上班及分配工作量,遇晚夜班人员少而繁忙时,设置二线班,随时调动协助晚夜班,以减轻晚夜班护士工作压力,防止因繁忙而服务不到位引起医疗纠纷,确保优质护理的有效落实。

3.3开展不同途径的健康教育,满足产妇的要求。在床旁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更直接和有效,使产妇及家属在切实感受到被关怀和理解时,才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满足感,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产妇住院的全过程;加上我科开展优质护理后,拓展了母婴管理、产妇早期康复等专科护理工作,提供到位的全方位护理,促进产妇的康复。同时对产妇及家属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合理建议并采纳。

3.4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要求对母婴更加严格护理程序,床旁进行一对一操作,减少医疗差错和产科护理缺陷的发生。床旁护理不仅重视知识的教育,还强调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能满足产妇、婴儿、家庭的需求。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了新生儿护理质量;产妇及家属的积极参与,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产后的康复及恶露的排出。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也使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护士自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自觉性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5以往的传统方法,都是由护士将婴儿抱到新生儿沐浴间进行集中护理(沐浴、预防接种、抚触等),这个过程不免让许多家长但忧:离开父母视线,宝宝能否得到精心的护理,会不会在集中护理中将宝宝抱错?会不会发生交叉感染?等等诸多问题,而母婴床旁护理是在产妇和家属视线内的一对一护理服务,减少了差错率的发生。这种护理模式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需求,解决了许多家长的困惑,实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人性情感关怀,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让床旁护理宣教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3.6开展产科延伸服务,并做到出院随访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每位产妇出院时进行详细的出院宣教,并开放热线电话,出院7~14d内进行回访,询问其哺乳、伤口、新生儿喂养、黄疸、脐带脱落等情况,确保患者随访观察及特殊患者的跟踪观察。出院时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听取产妇及家属意见,了解评价效果,改进服务流程,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和专科护理质量的内涵,为她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她们感受到医护工作者的爱心和责任心,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第4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妊娠高血压;临床效果

妊娠高血压又被称为妊高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妊娠期多发性疾病,多发生于女性妊娠20周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严重者可引起心肾功能衰竭,对患者母婴伤害较大,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甚至对母婴安全产生威胁[1]。而该病与孕产妇日常生活习惯、环境等影响因素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合理、科学的护理工作亦会对临床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妊娠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抽取60例,均为女性,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47±4.83岁,孕周25-36周,平均孕周29.86±4.71周,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23例。所有病例经临床综合检查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并已确诊;排除既往精神病史、癔病史、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合并严重内科基础疾病患者、全身性疾病或血液性疾病患者、主要器官及系统严重受损或功能障碍患者等。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护理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医护安排,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1.2.1分组将6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6.71±4.6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29±4.71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患者入院后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性格、喜好等,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使用患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如对老年患者及文化水平较低患者避免使用书面教育材料,多由护理人员组织病友讨论会或一对一口头宣传,并对其家属同时进行宣教,帮助患者记忆、实施宣教内容;对青年患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多媒体平台等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汲取健康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等。

其健康宣教内容扩展知识范围,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正常疾病缓解转归变化、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包括健康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护理须知、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将知识面涵盖疾病、治疗、康复、住院期间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及产后2周,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确认,但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孕产经验,孕产期胎儿、胎盘异常,子宫异常等多方面因素有关[2]。该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较大,孕妇可出现高血压、水肿、抽搐、昏迷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该病亦是导致孕产妇与围生儿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病患者的病情受到环境、生活饮食习惯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临床上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只有使患者了解疾病及治疗情况,理解临床医护措施及相关要求的目的与意义,才能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环境,消除不良习惯,增强生活质量;同时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配合医护工作,提高其临床效果[3]。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其对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盖筱莉,焦瑞霞.围生期健康教育路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2):240-241.

第5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孕产妇;特定群体;健康教育;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其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个体及群体健康[1]。通过对特定群体不同阶段孕产妇情况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使医患关系得以改善,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为下一阶段治疗奠定了基础。以往的宣教只流于形式,无针对性、个性化、缺少人文关怀,医患关系较冷,效果也不理想。针对此情况,我院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自2011年起开展了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多学科健康教育,对不同群体的孕产妇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孕产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进行自我保健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与以往健康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效果,为不同群体孕产妇自然分娩,轻松愉快科学的度过围产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现将我们对特定群体住院孕产妇健康教育过程作个简要介绍。

1方法

1.1入院评估和产前健康教育

1.1.1护理人员在职责上分为责任护士和治疗护士,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真对不同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房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主任、护士长姓名,作息时间,各项规章制度,引领患者进入单人病房后(限艾滋病),结合不同个体的情况进行产前卫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特殊检查全程陪同,让孕妇及家属尽快融入我们之间,产生互动,更积极地配合各种检查与治疗。设定入院评估具有多方面的工作意义,不仅为患者提供了科学的护理指导,同时为监控教育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减小了护士人员后期工作的难度。

1.1.2教会孕妇自数胎动计数,知晓临产先兆,左侧卧位,间断吸氧的目的意义,加强心理护理,消除她们对分娩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加顺利分娩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建议她们适时听些优美舒缓的音乐,以利调节情绪。孕产妇学会自身护理措施,对其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减小了各种风险事故的发生率,这对于母婴身体状况具有多方面的保障作用。例如,孕产妇日常生活中选用一套可行的自我护理方案,有效抑制了各种异常状况的发生,避免母婴健康遭受异常危害。

1.1.3引领无病理产科的孕妇夫妇与已分娩的产妇夫妇在友好、融洽的气氛中相互交流,让他们从中吸取有关分娩、新生儿护理、新妈妈感受等有益的经验和体会,让浓浓的爱意洋溢在她们之间,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适时地插入些健康教育内容与她们互动,更进一步增加了孕妇顺利分娩的信心。医院是孕产妇自我调节的最佳环境,由专业护士从事各项护理活动,提高了孕产妇自我护理的健康水平,这些都是有助于各类病况的综合防治,摆脱了传统护理决策的不足。

1.2导乐分娩与健康教育

1.2.1当孕妇临产发动后,责任护士会密切观察产妇宫缩情况,胎心音变化、产程进展、关心体贴她们,同时鼓励她们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宫缩间隙放松休息以蓄积体能利于分娩。此时丈夫的体贴陪伴与亲属的关爱十分重要,所以在待产室我们让其丈夫和亲属全程陪同。利用家属陪护作用,可从心理上提升患者的临床状态,维持孕产妇症状恢复的有序进行,从而实现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

1.2.2当产程进入活跃期后,由丈夫陪同进入分娩室,助产士一对一的整体护理和跟进指导给产妇莫大的安慰与帮助,让产妇夫妇有足够的信心和心理准备,指导产妇正确的运用腹压协助胎儿娩出,常规处理无禁忌即与产妇皮肤接触并协助早吸吮,产后留观期间注意产妇心理状态,宣教产后的注意事项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必须贯穿整个临床工作流程,才能为孕产妇提供可行性的护理措施,这是维持患者状态的最佳方式。

1.3产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1.3.1产妇回病房后,据不同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母婴阻断治疗药物重点介绍并及时治疗,消除她们的疑虑,心贴心的言行举止,营造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环境[2]。由于产妇刚刚接触婴儿,在婴儿照顾方面缺少足够的经验,这就需要护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提高产妇临床自我调节的能力,尽快恢复身体状况。本次根据不同产妇的身体状况,提供了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1.3.2能哺乳的产妇帮助尽早开奶及护理,告诉她们愉快的情绪、充足的休息、及合理饮食是保持乳汁充足的前提,对不能哺乳者协助其人工喂养。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及产后功能锻练,让她们自己护理新生儿,教会她们如何辨别新生儿期的正常生理及病理状态。产妇对新生儿照顾方式有一定的认知误区,做好护理工作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点,健康教育需注重这方面的工作指导。

1.3.3强调和巩固健康教育,利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向产妇及家属进行围产期全方位健康教育。如面授、产妇之间的交流、发放宣传图册等,出院后将她们转交给产后访视人员继续后续的产褥期跟踪随访。产妇护理也要配合家属的临床工作,这是现代护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安排家属为产妇提供护理对策,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对于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实施多方面的护理决策。

第6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缺陷 因素分析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44-02

2013年1月-12月我院产科住院总数4256人次,其中分娩量3912人次。配置护理人员51人。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16人,护士30人。2013年发生护理缺陷2起。现将我院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缺陷因素及防范措施浅析如下:

1 产科护理存在缺陷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未严格按护理制度和规定执行,操作部规范。包括未严密观察产程,未细致观察病情变化、未及时详细记录病情、在产前产后出血或母婴有异常先兆的情况下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导致治疗延迟病情加重。若未重视孕妇的自觉症状,对胎心监测不按医嘱规定执行,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现象未早期发现而胎死宫内的现象发生。

1.2 护理人员法律、法制观念不强。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完善和网络的普及,医疗科技的进步及公众对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提高,患者及家属不断增强了维权意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法制法规,加强法律意识,临床护理人员若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制观念淡薄,对潜在的医疗隐患问题忽略或视而不见,进而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1.3 专科护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业务技术水平。产科护理工作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专科性较强,对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观察及处理,稍有疏忽均会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1.4 未严格执行医嘱。包括未严格执行医嘱,漏执行医嘱及在非抢救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如为促进早产儿胎肺成熟,需按医嘱给予地塞米松,医嘱未及时执行,可导致部分新生儿出生时还未应用,易造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发生,甚至发生新生儿死亡。

1.5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①护理记录不规范:临床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尤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是对医生、护士、医院公正评价的客观事实依据。②记录不准确:部分护理人员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对检查应付了事,将未行观察的护理内容,未实施的护理措施,未及时评价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③记录缺乏:护理记录表格在产科病历中需填写的内容较多,非操作性护理未详细记录或护理记录不真实,如告知性、健康宣教性护理措施未记录,病程记录与前后护理记录不符,护理人员实事求是的慎独精神缺乏,个别护士提前写交班报告及病情记录,使护理记录失去意义。④病历管理意识缺乏:在病历书写过程中到病房处置,在需要复印病历或患者结账时将病历交给患者或其家属导致病历私自复印致纠纷的发生。

1.6 护患间有效沟通缺乏。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与孕产妇及家属缺乏一定的沟通方法和技巧,生硬、简单应付回答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造成家属不满,同时未及时采取有效心理、人文关怀对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焦虑、疼痛、恐惧进行疏导,引起其不满而发生投诉事件。

2 防范措施分析

2.1 强化产科护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就《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及专科护理知识和操作规章等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使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安全意识,将护理工作制度落实。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安全知识,医院、科室、个人经常性地进行学习,熟知内容,对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时刻用国家法律和部门规章进行约束规范,防犯于未然。

2.2 加强医嘱执行力度。对药物的性质、剂量、用法和配伍禁忌需充分掌握,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仔细核对后再执行,坚决不执行非抢救情况下的口头医嘱,每日医嘱查对,每周医嘱大查对。

2.3 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修养。就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就护理人员因产科病房的工作压力而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管理者需有充分的认识,以积极主动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自觉维护,适当安排休息和工作时间,实行弹性排班制,避免护理人员出现疲劳上岗;注重护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指导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压力进行科学调节,使护士以轻松心态、严谨态度应对日常护理工作。

2.4 加强专科护理人员培养。组织护理人员对上级医院学习参观,掌握新的技术和经验,开展综合护理急救模拟训练和专科教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分析,探讨护理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防风险意识深入人心,将护理缺陷防范工作当作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使护士对产妇微小的病情变化进行可预见性的观察和护理。

2.5 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就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的教育需在护理人员培训工作中加强,严格做好以下环节:①用“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指导,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利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护理人员真正对自身服务水平进行体验,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持续改进,在护理工作中做到关爱生命、真诚、讲究语言交流艺术。②在护理工作中对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护理体贴精心,对产程的进展按规范严格细心观察。③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抗挫折的能力。

2.6 护理文件规范化书写的管理。要准确、及时、客观、真实、完整的书写护理文件,护理记录单要与医师记录的内容保持一致,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应采用专业术语进行护理记录的书写,避免使用模糊和主观的词语,如精神可、阴道流血不多或血压无变化等,需就阴道流血的具体量和血压的具体数值进行书写,做到字符、数字精确,避免隐匿、修改、销毁病例,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第7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摘要】:为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根据成都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成卫医【2010】26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度了《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我科作为院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作为我科一名护士,现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患关系

1.1 优质护理的概念:在开展优质护理期间,人们对“优质护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这一词语至今无明确的定义。目前,我国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中,部分护理专家就此发表了一些观点和看法。通过深入学习卫生部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综合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体会和部分护理专家的观点,多数专家认为:优质护理是以现代2护理观为指导,以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护理安全为宗旨,落实护理工作职责,规范临床护理行为,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创新护理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一种护理工作模式与管理体制。

1.2 开展优质护理的背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迫在眉睫。2010年初,卫生部在南京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并拉开了护理改革的帷幕。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护理工作会上强调了加强护理工作是服务医改大局的需要,是护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医院和护理界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工作。因此各级各类医院的管理者与医护工作者,必须首先认清开展优质护理的背景和当前面临的形势,以便统一思想,主动作为,推动优质护理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

1. 3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护理部组织召开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动员大会明确工作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共同分析全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办法。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组织学习,让护士明确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目的,意义,转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提高满意度。

2.、 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具体做法:

2. 1、 加大宣传,营造创优氛围:在我科病区醒目位置公示细化的专科《分级护理标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分级护理服务内容》《优质服务明星评选栏》等优质护理相关内容,主动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通过“温馨提示牌”上墙和“优质护理活动的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展示营造病房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氛围;各小组每月不定期的召开公休座谈会,提高患者对优质护理活动的知晓率,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让病人感受在医院就如在自家,不再有陌生和恐惧感。

2. 2、 转变观念,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从关爱患者的角度出发,提供全程化、个性化、无缝隙的护理。同时结合专科特色,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全面落实“五全、四勤、三满意、二多、一安全”服务工程。并推行“床旁护理新模式”以结合母婴专科护理特点,紧紧抓住产妇、婴儿及家属的需求和关注焦点,实现“人性关爱、母婴同乐”。

2. 3 、 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在我科没有实行优质护理之前,我们没有很好的分工模式,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围绕着(医嘱为中心),对病人我们不了解,在病人心里我们护士就只会打针、输液。现在我们已经在改变工作模式,在科护士长的领导下,将护士进行分组,每组护士负责一组患者的所有治疗和护理工作,由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护士担任责任组长,带领6-7名下级护士组成责任组。责任组长负责管理危重患者及凝难病例,并指导下级护士分管组内其他患者,组长负责全程护理服务的监督指导、小组分工与组织协调。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模式。

2. 4、 改革排班方法:为保证患者安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我科推行APN排班方法,即按照:8:00-16:00(A)、16:00-00:00(P)、00:00-8:00(N)、三个时段进行排班,每班最少安排2-3名护士值班。对患者而言,该排班方法使交班次数由常规排班方式的5次减少为3次,同时缩短了护士床旁交接班及文字记录的时间;加强了中午及夜间护理薄弱环节的值班护士数量,保证了患者安全,也确保了护理核对和双签名制度的落实;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患者的时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2. 5、 落实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满足了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按级别护理服务要求,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专人负责晨间护理质量,巡视病房时清理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让病人感到舒适、安全。

2. 6、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我科从2008年就开始实行了电子病历书写,刚开始时我们都不了解电子病历书写规范,有很多地方我们都执行的很不规范,现在我们按照护理部要求简化了护理文书,根据我科的特点采用各种表格式书写,减少了书写内容,缩短书写时间让护士们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为病人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

2. 7、 开展满意度调查:护理部和科内质控小组在我科病房不定期召开护患沟通会,听取病人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建议与反馈,同时进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优质护理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真实感受。对满意度低的项目护理部都会对我们科室进行归纳,科内护士进行分析整改,使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整改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常态化。

3、 护患关系紧张度得到明显的改善:在我科实行“优质护理活动”后,护患关系的紧张度明显改善,病人清楚自己的责任护士,护士清楚自己管床病人的情况,病人对护士更加尊重也得到了病人一致好评。比如,在我们科的病人意见簿里,常看到病人这样写到:《护士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护士太辛苦了,为了工作顾不上吃饭》、《仪容整洁,微笑服务》、《服务态度好,继续发扬》、等等留言,真的让我们感动,由此可见护患关系的融洽。

4. 小结: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通过两年中“开展优质护理活动”方案的实施,让我真的体会到“护理”专业在医学上的重要价值,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病人对我们的尊重,回顾这10年的护理职业生涯,有多少心酸,多少苦闷,在这一刻都成为过去式,我坚信在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方针的领导下,作为一名护士的我,将忠心于护理事业,为护理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第8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Effect Observ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 Nursing/LIU Xiao-r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4):078-080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 nursing.Method:152 puerpera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valuation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The traditional group was given the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the evalu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intervention of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mode.The effects of the two intervening measures were compared.Result:In the evaluation group,the accuracy of birth procedure observat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the communic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the start time of breastfeed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the rate of perineum incision inf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red buttock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dexes abov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Obstetric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Jiujiang 33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4.02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医学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因此,必须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1]。妇科作为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同时其科室也是迎接新生命到来的重要场所,产妇对该科室护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应增加。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依据患者实际获得护理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定量评价,可有效反馈、发现临床实践中的偏差和失误并进行改进,有利于持续、高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素质,有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2-5]。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本院通过给予产科产妇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3月本院产科接诊的产妇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评价组和传统组各76例。评价组:年龄24~36岁,平均(27.46±2.58)岁;孕周37~41周,平均(38.49±1.12)周。传统组:年龄23~35岁,平均(26.81±2.24)岁;孕周37~40周,平均(38.22±1.11)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如监测产妇身体状况、指导产妇生活饮食、言语安慰产妇不良情绪等,评价组产妇给予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质量评价小组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为组长,其他护理人员为组员。组长作为指导和核心骨干,负责理论的宣传、教育、监督等工作,并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组员作为实践途径,负责提高自身护理知识、技能等,同时主要负责日常产科工作的实施。

1.2.2 护理质量评价表制定 由所有小组成员共同查阅护理质量评价相关文献、知识等(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国际护理学杂志标准等),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和产妇投诉资料,制定护理质量评价表相关实施工作、评估标准、奖罚制度等具体内容,同时针对实际反馈情况作出相应的改进[6-7]。

1.2.3 护理质量评价实施 将护理质量评价表置于护士站显眼位置,便于护理人员查看,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前须回忆或查看工作所需内容,务求将有效的护理服务实施到位,同时积极主动完成护理工作,增强与产妇之间的互动。组长们定期对护士工作进行现场抽查,监察护士工作情况,查阅护理文书、病历等资料是否无误,依据表中制度给予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并依据实际情况改进护理质量评价表和培训内容等。

1.2.4 护理质量评价反馈 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在发现问题后,应当记录并汇报组织,专家团和科室护理人员需共同进行探讨,作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解决问题,同时组织护士开展学习,提高综合护理能力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所有产妇产程、护患沟通时间、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分泌结束后开始计时)、会阴切口感染情况、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及产妇满意度(产妇分娩3 d后给予自制产科工作满意程度调查表进行调查)[8-9]。满意程度评价标准:产科工作满意程度调查表主要包括技术操作、知识宣教、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总分为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护患沟通、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比较 评价组产妇产程观察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护患沟通时间长于传统组,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产程、护患沟通、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比较

组别 产程观察准确

例(%) 护患沟通时间(min/d) 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min)

评价组(n=76) 71(93.42) 28.76±9.16 17.25±6.34

传统组(n=76) 62(81.58) 21.03±8.14 24.61±6.83

字2/t值 4.87 4.74 4.91

P值

2.2 两组会阴切口感染、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比较 评价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组别 会阴切口感染 新生儿红臀

评价组(n=76) 2(2.63) 1(1.32)

传统组(n=76) 8(10.53) 8(10.53)

字2值 3.85 4.25

P值

2.3 两组产妇满意程度比较 评价组产妇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70,P

表3 两组产妇满意程度比较

组别 非常满意(例) 满意

(例) 不满意

(例) 满意率

(%)

评价组(n=76) 39 32 5 93.42

传统组(n=76) 33 28 15 80.26

3 讨论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院管理模式的变革,医院在护理质量上面临创新性、有效性的管理要求,这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11]。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其护理方法、态度及护理效果等客观表现,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直接的关联[12]。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产科产妇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严重时可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产科重点关注的问题[13-14]。护理质量评价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并督促其进行相应的技能提升,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15]。

第9篇:母婴护理工作内容范文

1 改革护理工作模式

1.1 深化绩效改革,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1】。护理服务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绩效考核方案。绩效分配由基础分、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量四部分组成,其中工作量薪酬占总薪酬的50%,护理质量和优质护理服务各占总薪酬的20%,基础分占总薪酬的10%。量化指标包括:护理人员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服务态度、病人满意度、工作的难度及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出勤、个人考核、承担一级质控的情况,结合护理岗位、技术职称等给予计分,并制定了明细的奖惩条例。

1.2 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制定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管理导向,使考核与激励成为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扭转由被动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关键点【1】。

2 分层次使用护士,实行床位包干责任制

科室依岗位职责、工作量、病人情况、专业技术要求,统筹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沟通和健康教育指导等各项任务,在APN连续排班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具有专科特色的小组责任包干制护理与弹性排班,责任小组相对固定,护士分层级使用,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所有的护理工作均由责任护士全程、全面负责。我科开放床位73张,共有护理人员2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2人,护士9人,待办证护理人员1人,本科生2人,大专生16人,分为3个护理组,每组由1个责任组长和7个护士组成,每个护理人员管理3个床位,每个病人住院期间均由1个责任护士1个代管护士负责。排班采用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互相搭配,危重病人和大手术病人由护理组长或高年资护士负责。每个护理人员在班实际管病人数为8-10人,负责病人所有的治疗护理措施、病情观察记录、基础护理、健康指导、病室管理工作,这样护理人员既了解病情,又掌握了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可以有的放矢地为患者落实各项护理服务,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无缝隙连续的护理【3】。

2.1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管理观念、工作方式

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根据病人病情轻重、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不同的责任护士管理病人,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及心理支持等【2】,使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8.5%。

2.2 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责任护士主动跟医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观察重点、诊疗和护理措施,实施专科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水平[2]

2.3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保障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

2.3.1 实行弹性排班,加强晨晚间护理。夯实基础护理,创建专科护理特色。每班均由两个护理人员值班,采用高年资和低年资护理人员互相搭配,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2.3.2 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 采用APN排班模式,将原有的5次交接班改为3次,晨会交班由N班口头交班,内容要求简单扼要,以新入院、病危、手术以及有特殊病情变化者为重点。床旁护理交接由N班护士分组重点交接病危、手术、新入院病人、病情有特殊变化者,护士长实施三级查房指导和检查,护理组长实施二级查房和检查,责任护士负责分管床位患者,实施一级护理查房,落实基础护理内容。

2.3.3 跟医查房 责任护士每日09:00前与医生一起查房,及时了解病情的新动态,主动落实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同时在与病人沟通和交待病情时能与医生同步,避免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真正做到医、护、患一体化。

2.3.4整合长期医嘱执行单 取消以往集体的“口服药执行单”“静脉输液执行单”“注射单”“治疗单”等,每位病人一张“治疗护理执行单”,该治疗单涵盖了患者全部的治疗、护理要点,便于责任护士清楚患者的各项治疗、护理,改善了工作秩序,有效减少了护理工作的中间环节,执行医嘱一步到位。

2.3.5延伸护理服务 落实出院患者延伸护理,建立“出院患者回访登记本”,病人出院时办公护士将出院手续办理好后交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将出院手续交给病人或家属,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指导,填写回访登记本,护送病人出科。病人出院一月内责任护士电话随访母婴情况,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回访登记。

2.4质量管理前移,质控及时有效

2.4.1现场质控 护士长每日“五查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作好记录。护理组长对小组质量进行监管,责任护士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通过实时监管的落实,使各环节护理质量得到控制和提高。

2.4.2哨点监控 主要是做好护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防范跌倒、坠床的发生,加强管道护理,防止管道脱落,认真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意外事件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护理并发症的培训和演练。

3 落实分级护理服务内涵,改进服务措施

3.1 规范服务流程 为了保证服务流程和分级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工作流程和分级护理服务内涵,对照流程每一个时间段落实护理工作,如每小时检查1次置管病人的管道状况,观察引流液情况,母乳喂养、婴儿情况等,均有详细的时间段安排和记录,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使护理工作更细致、周到、安全、有序地进行。

3.2 改进服务措施

3.2.1科室开展了三个“零”(护理服务“零距离”“零缺陷”“零纠纷”),“六个一”(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张舒适的床,一个整洁的环境,一个详细的入院介绍)活动。“三八”节开展健康讲座和送毛巾温馨活动。

3.2.2 工休会是拉近护患距离的桥梁 每周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是医、护、患三者相互沟通的纽带。

4 成效

4.1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加强了巡视,增加了床旁服务时间,降低了病员呼叫率。住院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8.8%上升到98.5%。

4.2 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实施活动以来,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的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患者熟悉入院须知、母婴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熟知主管护士、药物性能、饮食要求、安全防范等内容,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2.5%上升到94.5%。

4.3 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开展以来住院患者护理投诉率为零。

4.4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实施活动以来,由于护理人员加强了床旁护理时间,加强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和病情的新动态,将一些医疗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真正成为医生的眼和耳。

5 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为其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是深化优质护理的有效途径。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既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又是一个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基础护理、带动专业发展的新机遇,同时更是一个提高患者和家属期望值、实现满意服务、感动服务的有效途径,这是优质护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护理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苏纯音,胡雪萍.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下的绩效分配新模式.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46-2047.

[2] 吴小英,王玲,徐国英.示范病房变革护理模式后护理量测试和效果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7―29

[3] 李葆华,祖鹏婧等.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