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主创新;城市建设

1.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无疑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亮点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同时也让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战略地位,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2.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2.2 生态文明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从人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系统中重新认识人,摆正人在自然界的位置,承认自然的价值,在遵循自然、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对关系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不仅考虑人对城市发展的主观期望,还要客观的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把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的自然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顾及自然的承载能力和容量,合理安排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城市处于一种健康发展的状态中。

3.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自主创新的密切关系

3.1自主创新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降耗节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能源减排防污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曾表示,党的十提出用创新来驱动发展,所以,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经济结构调整,包括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都需要用创新作为支撑。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将更强烈,生态的改善,需要科技在其中花更大的力量来解决产业发展和民生问题,例如城市空气的清洁,食品的安全,生活用水的干净等都需要以科技作为支撑。

3.2 生态文明建设对企业自主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积极培育生态工业,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这些都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生态文明这条道路。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4.1 以创新技术推动节能减排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受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侯变化的影响,资源环境要需日趋强化,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节能减排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企业,而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效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和产业化的投入,加快建设以节能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流体系,找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工业化的道路。如在国家发改委批准鞍钢西部新区500万吨板材精品基地项目后,鞍钢在建设之初就把节约用水、不增新水当作一项战略性的任务。鞍钢通过一系列自身节水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使水耗指标大幅下降。

4.2 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与依托,企业在技术创新生态化实施过程中,要培育出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环保主义且具有“尊重创新,不断探索”的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在企业家的带动下,整个企业形成一种重视企业生态的意识,要把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企业创新精神的核心。企业需要在经济行为中多考虑其产品的生态成本,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进行生态成本评估,达到要求后再投入生产。

4.3 建设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环境

通过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提供政策保障。政府要加强环境法规的建设,制定较为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严格执行环境法,并采取各种措施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此外,政府还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一种有利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氛围。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等举措,激励企业家培育生态意识和技术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素养。

同时,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研发平台、技术转化平台、科技服务机构为企业服务;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

4.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优化有利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要确立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领域,突破一批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解决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科技能力。第一,要为生态化技术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体制保障,加强财政投入对生态化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强化生态化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第二,要深化生态化技术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推动生态化技术研究项目的标准化评价,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在引导生态化技术发展方向和创新模式中的重要作用。第三,要加强对生态化技术专利的保护力度,鼓励创新主体取得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生态化技术知识产权,并扶持其在生产领域的转移、扩散和运用。第四,要加大对生态化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生态化技术产品实行政府首购,支持通过政府采购形成生态化技术标准。

4.5 提高公众参与度

提倡广大公众积极地参与到政策制定、实施的监督,使社会发展中技术创新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必须要建立起新的有社会公众参与的技术创新社会评估制度,把技术创新从封闭的决策模式中解放出来,向政府监督、全民参与的生态开放模式转变。公众在参与技术创新生态化决策的过程中,对于关系到自己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决策时都会做出真实的意愿表述。

参考文献:

[1]陈旭.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城市”,创意城市[J],2013.3.

[2]潘建红,刘姗姗,高栋.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商业时代,2011,27:113-114.

[3]刘焕桂,石柏林.大力发展生态化技术创新[N],光明日报,2013-5-5.

[4] 刘晓凯,马志强.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生态文明[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5-23.

第2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对于生态文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2]。这一定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对于生产力问题的基本认识,强调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并且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可以说,这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重新解读,这一定义强调了要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强调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笔者认为,叶谦吉教授的这一定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具有合理性。以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指出,所谓生态文明,强调的是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这一基础之上[3]。这一定义指明了生态文明实现的前提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既要开发和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同时这个定义还指出了今后我们应当怎么做,即应当尽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这一基础之上。刘思华等人的定义赋予了发展崭新的内涵,强调发展必须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之上的发展,这与过去人们对于发展问题的理解是不同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理念。笔者在吸收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的定义作了如下概括: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原则,不断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时,不断克服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有序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需求[4]。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2014年1月17日,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论坛”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王松霈教授作了题为《生态经济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成就的结晶,是人类创建的最高的文明”[5]。在他看来,生态文明是一种完全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笔者也认为,生态文明是在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明形态,其中包含着人类对以往的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的反思。因此,生态文明理论应该是对生态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所坚持的基础理论必须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相一致

首先,我们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基础上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我们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属于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界”“社会的自然”等生态经济思想,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尊崇自然与社会的整体性,尊重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选择适宜的经济社会形态,在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思想的指引下认真安排人类的各项活动。以上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它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具有一致性。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就是实现生态自然与经济社会的统一。这与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完全一致。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协调有序发展。这与生态经济学说所坚持的发展观相一致。又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承认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协调有序发展。这与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完全一致。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二者都强调应当满足“生态经济双赢定律”[6]。

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对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五个方面具有一致性。不仅如此,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学在基本理论方面也存在着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1)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强调的是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内在统一。根据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放在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这二者的统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与核心。明确了这一点,就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生态经济思想中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生产过程二重性理论、商品二因素理论、经济运动二重性理论等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物质变换理论生态经济物质变换理论强调的是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内在统一。这一理论第一次提出应当把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将劳动引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由上述分析可知,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把人对自然的利用、占有、索取,同补偿、爱护、恢复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把改造自然同美化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述两点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3)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生产与生态环境生产的内在统一,是关于五种生产与再生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全面生产理论。这五种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是: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精神的生产与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生态环境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在这个有机的、综合性的生产体系中,如何使这几种生产与再生产做到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它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具体实践中。(4)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态生产力的内在统一。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系统生产力的统一体,其大小受到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表现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合力。一般来讲,当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都获得提升时,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也一定会获得提升。当社会生产力获得提升,而自然生产力有所下降时,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既有可能获得提升,也有可能有所下降。当社会生产力有所下降,而自然生产力获得提升时,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既有可能获得提升,也有可能有所下降。当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都有所下降时,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肯定会下降。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生态经济生产力思想的全部精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高度契合。(5)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的内在统一,是关于物质循环利用问题的理论。该理论揭示了在作为劳动过程的再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它与物质变换理论具有内在关联性,并与之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社会经济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的统一性表现为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的内在统一。因此,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经济物质循环利用理论,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循环利用理论的基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该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相契合,体现了物质循环利用理论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特点。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诠释

(一)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新型城镇化是在自觉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各种建设活动,凡是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各种基本原则、基本活动规律而进行的一切城镇化建设活动,都不能被称作新型城镇化,那些只是旧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是为了克服旧型城镇化的种种弊端。以下笔者将具体分析旧型城镇化的主要弊端。

(二)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历史的反思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1978到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3.73%。从表面上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城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许多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涉及6个方面。其一,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有时“城里人”和“乡下人”即使身处同一个区域,享受的待遇也并不相同。笔者仅就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进行说明。比如,在一些城市,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各种不同的学校和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则规定,一些学校和幼儿园只有拥有城市户口的孩子可以进入[7]。其二,土地城镇化的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一般而言,衡量城镇化水平的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但如果只让农民进城而不让农民转变为市民,这样的城镇化就是一种不彻底的城镇化。近年来,由于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失去了土地,但是,这些失地农民却未能成为真正的市民。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其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现在许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都比较粗放,相关部门过于关注征地造城,热衷于搞房地产开发,忽视了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其四,过于看重形象工程,忽视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城镇建设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差。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房地产开发越来越兴旺,但城市贫困人口无房可住的局面却未有大的改观。其五,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未能做到“以人为本”。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房地产开发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代名词。但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城镇化建设,实际上和农民进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地方政府(包括“城里人”)对房子这样一种不动产的需求才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助推因素。现在的局面是,地方政府要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商要赚钱,城里人要住房,乡下人要打工。其六,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不足,致使城镇化建设乏力。在我国,许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缺乏主体产业和龙头企业,规模效益较差,没有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自我供血和发展能力不足,集聚辐射效应不强,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不足[8]。综上所述,我国的城镇化过程的确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在现阶段,打破制约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瓶颈应当被作为首要问题。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教训

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们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以剥夺农民利益、破坏农业生产为起点,以“城市瓦解农村”为基本运行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无关系[9]。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以往城镇化建设中的教训。(1)秉承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只注重追求当前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而不顾及后期的发展效果,最终导致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带来工业和农业不协调、城市和乡村不统一、经济和生态不和谐、人口和社会不稳定的后果。由于没有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未能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盲目扩张的状态,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必然突破地球的承载能力。(2)导致了“黑色发展”的结果工业文明之所以被称为“黑色文明”,是因为其所经历的是一个从粗放到集约的发展过程,往往是先破坏、污染,然后再进行治理,工业发展以对环境和生产力的破坏为代价。近年来,我国城镇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农业活动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活动比重的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且,这时人们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用地、浪费式用能,以及依靠中心城市带动全局发展。(3)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存在偏差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针对旧型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的。旧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是:劳动力实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变;各种经济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旧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通过牺牲农业和生态,实现工业集聚和财富规模扩张[10]。

(三)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诠释

1.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生态文明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观倡导的是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新型城镇化必然会走上一条工业与农业相协调、城市和乡村相统一、经济与生态相和谐、人口与社会都稳定的发展道路。只有整个经济社会都处于一种和谐、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以高效、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由于新型城镇化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主题,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城镇化必将实现由注重数量规模的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的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要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强调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3)科学确定发展的重点和核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注重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使二者实现互促共进;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实现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1]。

2.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论分析

由上述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原则的分析可知,新型城镇化的主旨就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8]。这就是说,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发展观为指导(亦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这里的小城镇专指建制镇和集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因此,可以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作如下归纳:新型城镇化是指人类在城镇化建设活动中,自觉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努力改变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不断优化城乡关系,提升城乡生产力水平,使城镇化建设建立在城乡各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2]。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

由上述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分析可知,自觉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这一原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打破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不断优化城乡关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旨,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结果。据此,笔者制定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层次及功能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划分为四个基本层面,即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城镇层面和空间层面。其中,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均属于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体,而城镇层面、空间层面则属于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拟体(所谓拟体,是相对于实体而言的,表现为在空间结构和区域结构上的变化)。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来分析,城镇层面的循环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超循环体系。这个超循环体系将各类生产体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每一个单元既能有效地形成自循环系统,又能为相关链接单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支撑。众多单元进行耦合链接,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状的城镇超循环体系。城镇超循环体系不断地与外界(指区域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城镇内部进行各种单元和层次的整合与分解。旧的单元被新的单元(或循环形式)所替代,表现为城镇超循环系统自身的调整。这个系统通过不断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逐步扩大城镇的辐射范围。城镇是城乡多种循环模式和多种超循环体系关联耦合的重要节点,也是整个区域超循环体系的中枢[13]。在经济发达、城镇密集的区域,借助多重网络构成的循环基础设施平台,城乡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资源的利用将更为科学有效,城乡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区域整体竞争力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将实现质的飞跃。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城镇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个城镇在不同时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客观的评价难度较大。笔者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的大类将其划分为自然生态和人造生态两部分,从宏观的层面选择几个重要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具体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三)新型城镇化运行调控体系的构建

1.产业链体系的构建

(1)第一产业链体系的构建第一产业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构建农、林、畜、渔、副各分产业体系和复合体系,在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各分体系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各分产业体系和复合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一致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要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都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真正建立起产城一体、利益均分、功能互补的良性循环系统。(2)第二产业链体系的构建第二产业应当努力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变。新型工业化应当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要实现第二产业转型发展的目标,就要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还要重构行业(或企业)的循环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第二产业的整体循环体系[14]。(3)第三产业链体系的构建根据第三产业的特点,要在倡导绿色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社区服务体系。要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满足社区内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内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功能完备、便利民生、服务大众的社区服务体系。

2.产业间关联调控体系的构建

第3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城市发展规划;确认

前 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逐渐形成的统一认知,旨在促进人与自认、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环境、经济、自然与人的协调平衡,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时,要妥善处理和解决其中的负面问题,不断的优化和改善生存环境,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状态良好的运行系统。

1.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1.1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观第一块基石

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离开自然一刻也不能生存。马克思克服了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视角,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来考察,即将新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主体与客观达到统一。劳动没有否定自然的客体性,却打破了旧唯物主义那种僵死的客体性原则,它使主客体相联系,人与自然相统一。劳动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人类发展到今天,地球上的自然物质大多数已经打上了人的烙印。

1.2唯物史观是生态文明观的另一块基石

马克思认为,人是以类的形式同自然发生关系的。人在社会实践中,总是以群体同自然相联系,而不是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当然,个人也同自然发生联系,但由于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个人只能作为人类一分子同自然发生关系。与人类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自然,与个人相对应存在的是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二是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三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其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四是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引领和约束作用。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要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切实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3.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

3.1确立生态文明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一种机械的自然观,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与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不同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自然观。在生态文明的自然观看来,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而且自然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并且是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人类在自然面前应保持理性的、谦卑的态度,不应再简单地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招致自然界的报复。

3.2确立生态文明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心理基础,并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传统的工业文明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体,只有人具有价值而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对象或工具,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也就成为人类肆意征服的对象。这就是工业社会"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它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严重对立,从而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并与其他生命体共享一个地球。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3.3确立生态文明发展观

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结 语:生态文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所有学者的共同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13.

[2]席端平.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J].沧桑,2008,06:69-70+145.

[3]崔向红.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第4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贵州省贵阳市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一定成效。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意义重大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意义。

共同保护全球环境。今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抑制全球气候变暖,预防极端灾害天气,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这次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再次提醒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对建设生态文明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既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整个人类。

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国家也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一个人要幸福,当然需要有一定的收入水平,但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研究显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一定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用更多的精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贵阳市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灾害罕见,比较适宜人居。这里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维系着一种自有的人文生态系统。因此,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本着这样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不仅仅是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而具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

按照生态文明理念搞好城市规划修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划定空间“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安排包括招商引资项目,都必须服从生态文明城市的功能分区。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办法,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对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不以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实现城市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实现城市内外部生态系统之间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如果交通设施不到位,要素循环不顺畅,经济生态系统和城市配套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就难以达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因此,要以交通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循环网络,形成顺畅的内外循环,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朝生态化方向发展。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突破口,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能逾越工业化这一阶段,但继续走透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做大增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提升存量,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同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创新法律手段,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贵阳市于2007年11月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法庭,并且已经审理多起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有效地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创新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三是创新行政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实行政企分开,强化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特别要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多搞“雪中送炭”。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要把群众的难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使群众的“所急所盼”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所干所办”,并注意多听取群众的意见。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创新性工程,必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利益调整。一个地方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使自身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益方不对其进行补偿,就会挫伤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抓紧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元化。有关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项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依靠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

形成鼓励创业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建立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初次创业基地、创业辅导基地和创业园区。开展投资“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

第5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是继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讲话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和“战略任务”的高度,首次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对于生态文明,我认为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理念、原则和目标,不能把它当成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文明,这样理解太高;也不能把它等同于环境保护,这样理解太窄。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秩序,文化建设强化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保障公平正义,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其他各种建设的基础、支撑和保障。离开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就无法持续、协调地进行。正因为如此,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理解,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经济建设中,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融入和贯穿到政治建设中,就是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安排;融入和贯穿到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观念、道德约束、消费方式以及社会风尚;融入和贯穿到社会建设中,就是要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贵阳市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入手,抓紧编制《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着力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严格按照功能区划确定发展定位,科学确定未来开发强度,根据科学的空间开局确定城镇化的方向和节奏;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高端资源高效利用,继续抓好十大工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着力保护生态环境,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治水、护林、净气、保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继续下大力气解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着力弘扬生态文化,努力使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生态生活方式成为全民自觉行动;着力完善制度安排,加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法规、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力度。

第6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字: 城市特色 生态文明城市

近来来我到过许多城市,觉得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城市非但没有张显出本身城市的特色和城市竞争优势,反而日益趋同,不禁让人有“千城一面”的感受。我们知道,在城市建设中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建筑设计过多的使用外国人的设计,而较少由真正了解我们历史文化的本土建筑师进行设计,这难免使得我们的城市逐步趋同化,失去的城市的特色。

如何改变这种格局,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继承传统特色,形成城市核心竞争优势呢?我觉得应该注重开发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进程。

1、 生态文明城市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更为高级的人类生存空间系统,可以说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首先,从地理空间上看,生态文明城市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了,是―高度城市化区域,抛弃传统以“农业”、“非农业”作为划分聚居的标准,而是强调了聚居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本质上的同―性,表现为―种新的城乡关系格局,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形成城乡网络结构。其次,从人 ― 自然系统角度看,生态城市不仅促进人类自身健康地进化、发展,成为关心人、陶冶人的“爱之器官”,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同时也重视自然的发展,生态城市成为能“供养”人与自然的新的人居环境,在这里人、自然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共生共存共荣,体现了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统―性,强调在人、自然系统整体协调的基础上考虑人类空间和经济活动的模式,实现“天地人和”,从而达到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开辟道路。可见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改造了现有人类住区的形式与功能,更重要的是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己,创造―种新文明、新文化。简而言之,生态城市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定地域空间内人、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

生态文明城市无疑是现阶段及至未来的人类住区的发展要求。那么如何建设具有广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呢?

2、 广州特色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位

结合城市本身,我将主要从广州历史及其城市职能两点来分析。从而客观有效定位广州特色生态文明城市。

2.1 广州历史

从秦末汉初赵佗筑就的番禺古城发展而来的广州城,在2200多年中前人给我们留存了十分丰厚的文化资源: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近现代文化的策源地和当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这“四地”集中反映了广州2200多年来的历史文化,囊括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广州文化建设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广州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巨大优势。

这“四地”的概括,也使广州区别于中国各新兴城市和其他同样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城市。保持广州的个性特色,就要充分挖掘和弘扬广州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在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上,就应突出岭南地域特色,打好岭南文化品牌;而在旅游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上,如果能从广州作为近现代文化策源地的角度入手,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大的突破,对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广州城市个性特色,就是一大贡献。

2.2 广州城市职能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广州市的城市职能具有多重性。

从国家的角度考虑,广州市地处我国三大都市圈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要发挥对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甚至是带动作用,广州作为国家城市体系的顶级城市之一,要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一道,带领中国的城市纳入世界城市体系;要发挥提高全国的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极核作用,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华南和中原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广州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潜力和必须承担的责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要发挥体制创新的示范作用,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和体制的开放程度也很高,具有体制创新的良好条件。

从省的利益考虑,广州意味着全省GDP的1/4,广州的发展状况对于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又是全省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政府加强对于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的中枢,广州的规划建设水平如何,具有全省的意义;推动粤西和粤北地区的发展,实现广东全境经济进一步腾飞,广州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考虑,广州的职能不仅仅在于工业的发展,还在于其第三产业的优势。一方面广州具有比较优势,充满活力,另一方面必须抓住机遇(如CEPA等),巩固和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由此可见,要建设广州特色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建设成为具有历史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环境特色、产业特色、投资环境特色等综合方面的城市。因此,我们要结合广州城市的历史并合理规划、利用现有的城市环境资源,开发城市、人文景观,建设特色广州,生态文明广州。

3、开发城市、人文景观

开发城市、人文景观,要对城市环境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广州特色,通过协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建设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城市。

3.1整合多样的城市资源,优化丰富的城市景观资源,建设绿色城市

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亦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我们称谓的园林。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我们更应注重与自然景观优化配置。

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动物和微生物无不藉山林和水泽等生长和繁育。山林包括了水、空气、土壤等主要的生态因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条件。因此,地形设计不仅是创造不同的空间的手段,也是创造不同生态环境的手段。平地只是一种环境,坡谷是另一种环境。因微地形起伏可以创造阴、阳、向、背,加之理水的因素又出现干湿的差别。湿生、沼生、水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这样生物的多样性才得落到实处。植物景观并不是单纯种植物。植物是毛,地形是皮,皮之不存,毛将何以附焉?如前所述,城市景观可概括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其多样性的统一,总的来讲,是把人工建筑、街道融会到自然环境中。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绝不是空想,它是发展的方向,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3.2合理规划开发人文景观,发挥其真正价值

所谓人文景观,是指可以作为景观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成就,是以人为事件和人为因素为主的景观。中国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使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取得成功,发挥人文景观资源的真正价值。

首先要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造就的人文景观和潜在景观,适当地应用到规划设计中,使其具有自己独到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古人谓“文章藉山水而发,山水得文章而传,交相须也。”可见,要紧紧把人文景观与历代文人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给予人文景观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另外,我们可以开发特色的风景旅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的重要。人们追求自然、回归自然,是为了使身体和精神更多地与自然交融,从而使个人和社会获得更加健康而愉快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开发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审美功能和社会效用的景观,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使人们可以陶醉于我们特有的城市风景中。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竞争优势,而且也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第7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管理;城市建设;扬州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184

[中图分类号]TV213.4;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238-02

1 扬州城市水管理的实践

1981年成立扬州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办公室(原扬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要负责城市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及城市供水行业管理。1986年,成立单独建制办公室,性质为全民事业,隶属市建委。

2003年,市委市政府以南水北调工程为契机,认真执行《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大纲》《扬州市沿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通过实施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生态林网与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等4大类生态工程项目,有效保护了源头地区水质。2006年,与德国开展了“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技术合作项目,对瘦西湖17个断面、大运河(扬州段)103个断面的水文资料和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排放的数据进行了采集分析,并建立了扬州河流水质模型基础。2007年,水利局等三部门联合出台《扬州市行业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对火电、化工、造纸、机械等高耗水行业实施节水行动。2008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保障体系等4个方面对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了阐述;5月,印发了《扬州市节约用水规划》,为扬州市未来节水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措施和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2012年,下发《扬州市节水供水管理办法》,为全市节水供水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4年,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事项的通知》,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域纳污总量“红线”进行控制,并明确规定了考核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

虽然扬州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水管理挑战。主要体现在水质达标率不高、湖泊综合营养呈轻度富营养状态等。2011-2013湖泊综合营养状态评价结果见表1。

2 新加坡城市水管理模式简介

作为一个面积680 km2,人口400万,工商业和金融服务业发达的城市国家,由于国土面积有限,不能大量贮存雨水,致使新加坡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1 m3,世界倒数第二,有超过50%的供水从马来西亚进口。因此,水资源管理已成为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公众社会生活的战略性问题。目前,新加坡在水管理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水务管理国家之一。

2.1 管理机构

2001年以前,新加坡的供水和污水处理是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来管理的。贸易与工业部(MTI)下辖的公共事业局(PUB)负责饮用水管理;环境部(MTE)负责整体环境管理,涉及污水排放及处理、水资源收集等与水环境相关的事务。2001年,公用事业局从环境部手中接管污水排放和处理的职能,其责任从水资源管理和供水,扩展到包括废水处理和回用、洪水控制和废水系统等领域,现在,公共事业局是负责与水有关事务的最主要的综合管理机构。下设供水(水厂)处、集水区及水道处等12个业务部门和财务部、人力资源处等5个办公部门。此外,1979年,设立负责制订节水计划、调查节水方面违法活动等工作的节水监查办公室;1981年,成立负责向用水大户提供节水措施的建议、对公众进行节能宣传和教育等工作的节水办公室。

2.2 法律法规

先后制定出台了《环境污染控制法》《环境公共健康(有毒工业废物)条例》《废水和排水系统法》《公共设施法(2002)》《公共设施(供水)条例》《公共设施(中心集水区和集水区公园)条例》等一系列系统全面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规条例明确规定,在新加坡,水是公共财产,政府通过行政和法规手段对水问题的公众利益进行干预。

2.3 具体措施

为改变日常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主要靠收集储存雨水和从邻国进口的状况,政府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推进水资源管理。一方面,通过实施天然降水、进口水、新生水和海水淡化等4大“国家水喉”计划,增加水资源供应;另一方面,政府不仅投入巨资对与水有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或新建,减少水流失量,还通过采纳梯级水费和征收水保护税减少民用水使用。如用水户除了交纳水费、水保费外,还要交纳污水处理费和清洁费,用于污水处理和对现行排污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2.4 奖惩机制

通过大力推行节水项目投资补贴计划(IAS)、单位资源生产率计划(RPS)、单位资源生产率研究计划(RPFS)等节水补助计划,减少小企业大幅升级节水设备时遇到的资金困难,提高其节水的积极性。对超标排放污水的,则采取第一次最大罚款5万新元,以后每次超标给予10万新元的严厉处罚。且为取得更有效的投资效果和促进地方水工业发展,政府在1995年将公用事业局企业化的同时,还鼓励私人参与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2.5 教育培养

公用事业局联合学校、工业协会等机构,每年投入数百万新元,开展一系列旨在加强普通民众对于环境的公共意识,尤其是水资源的公共意识培养的活动;主要包括“让新加坡清洁”特别运动、教育体系和“清洁和绿色周”。“让新加坡清洁”运动主要通过介绍环境或公共健康法律,帮助公众形成对环境和水问题的认知;学校是环境信息的重要传播体。因此,教育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被要求了解节约用水的基本做法,以便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自1990年起,每年举行不同主题的“清洁和绿色周”,通过努力,民众节水意识很强,连导游、出租车司机也会对游客进行节水、环保教育。

3 对扬州的借鉴与启示

3.1 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协作

新加坡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机构改革,将所有与水有关的行政部门整合起来,特别是将水资源和水环境两个问题的管理协调起来,新的公共事业局除负责水资源管理和供水外,还扩展到废水处理和回用、洪水控制和废水系统等领域,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针对当前扬州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问题责任部门不同的现状,建议借鉴新加坡的做法,通过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有效解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管、治两张皮现象。

3.2 着力构建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新加坡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水管理的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环境法律体系。不仅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等大的方面,有详细的规定;并且节水龙头、马桶节水等小的方面,也有具体的规范。建议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在严格执行中央、省有关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同时,出台扬州用水节水的具体标准,从小处抓起,从细节着手来推进水资源管理。

3.3 推进水资源管理与综合土地规划的有机结合

综合水资源管理与土地规划紧密联系是新加坡水管理的特点。2002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机构法》为协调水资源管理与土地规划提供了法律基础。二者的结合使得水资源的管理特别是在集水区规划和管理方面,更具有可操作性。这种规划具有在集水区不能建设有污染的项目(主要指工业),重新设计住房和垃圾收集中心以减少垃圾污染,严格实施污染控制法规,将分散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池塘等连接成一个网络体系等几个重要特点。

3.4 采取广泛的经济手段来推动水资源管理

新加坡在通过采用阶梯水费、鼓励使用回用水的收费体系、节水减免税、超标排污罚款、鼓励私人投资等手段管理水资源的同时,还在海水淡化、污水截流和净化、水库联调等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5 加强公众环境和水资源意识的教育培养

第8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

Yellowstone in the cit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nking

Chen ling

Abstract: In the modern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city is ke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Yellowstone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to work in the "Wuhan city circl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e eco-city is trying to change the image, and Yellowstone's urban landscape design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ec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所谓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人创造了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城市、自然、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怎样在三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以毁灭自然为代价,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城市的建设理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古代城市的建设理念

城市的发展必然是基于一定的建设理念上的,公元1世纪末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这样描述过:城址的选择要有利于避开浓雾、强风和酷热;必须占用高爽地段,远离疫病孳生地;要有丰富的农产资源和良好的水源;要有便捷的道路或河道同外界联系。我国古典文献《考工记》里也这样描述过: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2、基于现代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建设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言,就是要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二、黄石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

城市是人类理想的居住地,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形的方面,即城市的景观,这是城市的外在部分;另一方面是无形的,即经济水平、人文历史、社会风俗等,是城市的内在部分。这些内在的因素都可以通过城市的景观来得到表达和体现,换句话说,城市景观是城市内涵的外在载体,是城市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景观,从广义上来讲,是由城市建筑形态、城市空间要素、城市景观小品等组成的。不同的城市是依据不同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就以黄石来讲,环山抱湖的自然状况形成了现在靠山伴湖的城市发展格局。城市景观是城市文明的外在表现,除了建筑物内部空间不属于城市景观设计的范畴,其他的城市空间和物质实体均属城市设计的范畴。

1、黄石市的区位优势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鄂城区,西靠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市接壤。境内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对外通往全国各地,沪蓉高速公路、大广南高速公路、武黄高速公路横贯市区,上通渝蓉,下通宁沪;武(昌)黄(石)九(江)铁路,东连浙赣线,西接京广线,武黄城际铁路高速对接武汉城市圈;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对外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2、黄石市的环境优势

黄石依山伴水,水利资源充足,素有 “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市内湖泊、河流纵横交错,山体连绵起伏,植被丰富,具有完整的生物链。这些自然条件,是构成生态城市的优势之一。

3、黄石市的发展机遇

2007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9个城市组成的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即“两型社会”),黄石市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这是一次难得的调整机会,从资源型社会向旅游型社会转变的契机。

4、黄石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实实在在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地表条件。地形地貌是构成城市不同景观的基础条件之一。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平缓的地形是最有利的地形,不仅有利于城市布局,也有利于节省建筑成本。但山地和湖泊虽然对城市建设有不利影响,但如果因地制宜,创造出的城市景观也就别具韵味。黄石就是一个例子。湖泊、河流、山川将城市的地域进行了分割,从而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地域性城市,但这也赋予了黄石多中心的城市布局形式。它不但能够提供完整的城市生活、工作功能,而且山川湖泊能够成为城市的背景。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映成趣,为城市平添几分生机。

城市景观较容易出现“热岛效应”,这是由于人们活动导致热量在城市集中,城市的地面基本被沥青、水泥等人工建筑材料所覆盖,植被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在白天集聚的温度在夜间无法完全蒸发。但黄石具有众多的湖泊,能够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避免了“热岛效应”的发生。但在黄石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对于湖泊却没有太多的尊重,有很多地方都用填湖的方法以期取得更多的土地。

城市景观的建设,应该综合的去考虑,顺应生态规律的进行景观塑造。从空间这个维度出发,城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生态系统本身并不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系统,对外部的能源与物质有较大的依赖性,同时对自身所产生的废弃物没有完全的净化能力,城市要解决环境问题,那就必须和区域生态系统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时间的维度出发,城市是时间的堆砌起来的。城市景观是现代环境和历史环境的结合。在时间的这个层面,生态城市必须要坚持历史环境与现实环境的有机结合。保护历史遗迹,一方面,是城市的文化传承得到了延续,另一方面,节省了能源,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黄石的城市景观设计,是把景观塑造和原有的工业联系了起来。比如开采完的矿山,又进一步开发成为“矿山公园”,成为城市里面的一个旅游点。

三、黄石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城市,是具有较好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有可供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能源及经济发展等综合条件,更有与此相适应的规划,有环境保护与和谐、协调的意识和具体的措施,还包括有限、节制的开发等有效举措。从现代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割裂来看。简言之,生态文明城市是指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是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力求在几年内使城市建筑在节能降耗、环保等方面整体有一个较大的进步。这是促进城市建设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并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举措。

黄石作为生态文明城市来建设,是综合了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方向、群组、容积、土地及资源等因素,定位于旅游型城市来进行的,尊重地域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地区差异,充分利用了黄石的区域性特点与优势,扬长避短。在黄石的老城区,很多城市建筑被拆而后重新再做,这里面有一部分城市建筑的确是到了使用年限,但也有一部分建筑是新建不久的,但在新的城市规划下,统统推到重新再规划,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浪费,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城市规划的发展要具有持续性和前瞻性。生态文明城市,是具有科学的远期规划,能保持城市基本的延续性,并对于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财力物力,传承文化脉络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其不同的外在形式,这就是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是由先人和历史决定的,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的见证。比如说上海的外滩,就见证了那个时期的历史。这种承载历史的建筑或景观是要被保护的。因此,在我们今天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城市的形象文化和文脉的延续应该让其继续延续下去,而不是毁坏。黄石在发展生态城市的道路上,很好的做到了保护历史建筑这一点。

参考文献

1、(美)西蒙兹,斯塔克著,朱强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

2、(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第二版):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

3、(美)理查德・瑞杰斯特著,沈清基等译,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

4、张冠增主编,西方城市建设史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

5、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著,2010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创新型城市建设,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

第9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生态文明;水文作用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摆在了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今后我国的基本国策。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水文是研究水生态的基础科学,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一、我国城市水文水资源的研究背景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致使城市区域不断扩张的过程称为“城市化”。城市化总是和工业化互为因果关系,代表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城市化的进程意味着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越来越浮现出来。一直以来,政府对于水文水资源工作一直侧重在大江大河,很少将城市的水文水资源问题放在日程上来,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被推上了水文水资源研究的重点上来。城市水文水资源建设在城市化建设中处于相对于薄弱的环节,具体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城市水文水资源的规律掌握甚少,对于城市水文水资源的研究还没有趋向正轨,从而导致城市化水文水资源的缺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使得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水平有有所下降,对于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城市化对水文水资源过程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 4个方面:

(1)就是对流域下垫面条件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不透水面积的增加,流域的天然下垫面一般植被良好,下渗能力较大,但城市化使其改变为楼房、道路、街道、公园及建筑工地等,刚性、硬性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使天然的径流过程改变为具有城市特性的径流过程。

(2)由于城市化的加快,导致局部水文水资源因素的改变,从而对城市区域小气候的影响,造成有的地方局部气候与前有所变化。

(3)有的造成洪水过程线的变化。由于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变化( 汇流集中加快) ,导致洪水过程线发生改变,改变了原有的洪峰频率及其分布,从而让沿江沿河的城市对于洪水的预防变得困难。

(4)水土流失以及对城市水质的影响等。城市化造成的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让城市的植被遭受大量的破坏,原有的绿地大面积缩小,工地建筑用地增加,围湖填湖让水流域面积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引发水土流失,同时,城市化后,城市的卫生条件没有做好,导致垃圾乱堆,废水废弃物进入河里,从而影响水资源的质量。

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水文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要解决城市化面临的各种水文水资源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城市水文水资源的建设研究,规划城市水文水资源网。在对待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上,通过对城市水文水资源的研究,从科学、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出发,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方案,并且根据这些方案,建立切实可行的雨洪、排泄工程以及城市防洪预案、水情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等。

三、我国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几点思考

2013年1月5日水利部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水文水资源作为水利的基础,为水利部提出的五大目标的实现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1)开展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分析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造成部分河流出现干枯、甚至断流,出现生态危机。水文水资源在主要河流都设有水文水资源站,应加强生态需水量的分析,提出主要河流的生态需水量,这是保障河流生态安全要求的最小流量,无论水资源如何开发利用都不得突破这一底线。

(2)加强建设项目和重要规划的水文水资源论证

水文水资源拥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应加强对建设项目和重要规划的水文水资源论证。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的编制涵盖了建设项目从取水、用水到退水的整个过程,是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的较好体现。水文水资源论证就是要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及重要规划的取水、用水、退水进行科学论证。从总量控制上来说,现在大多数省、市已经把水量细化分配到了县甚至用水大户,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总水量是一定的,假如水量已分配完了,则该项目取水就不允许,首先从水量控制的角度予以否决,只能通过市场、水权转让等其他渠道获得取水许可;从用水效率上来看,报告编制过程中还要对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用水过程进行分析,特别是项目用水是否在用水定额范围内,对耗水量大而重复利用率达不到要求的项目给予否决;从纳污能力上来看,在报告编制时对于项目退水首先看业主是否建立自己的污水处理厂,把通过处理的污水排入工业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经达标后排入水体。

(3)加强水质监测 服务水生态环境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污水排放与日俱增,而流域内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大部分城乡结合部以及远郊区县地区,绝大部分废污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造成河道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水质指标达不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价值与生态景观功能日渐丧失。

水质是水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水文水资源部门在全国主要河流都设立了水质监测站,除对河流进行例行监测外,对部分重点污染河段和城市河段还应加密监测,实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河流水质发生变化,立即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监测结果,确保河流水生态环境安全不受到影响。

四、总结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城市化带来的水文水资源问题的管理,城市水文水资源也相对以前来说得到了一定的重视,然而并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水文水资源问题中,很多关键的东西依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做好城市化水文水资源的管理,解决其中的问题,加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的管理,做好水文水资源研究,才能推动我国城市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发展。

而对于城市的水文水资源问题上面,首先要解决水文水资源的地质问题,而解决水文水资源地质方面,首先要考虑水源,一般地下水都是城市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因此,这对于地下水的开采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城市供水的水量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所以,规划水源地是城市规划的前提,这就要求城市对于水文水资源问题得到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文宏展.新时期城市水文水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0( 10) : 32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