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播学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罗映纯,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讲师,暨南大学新闻学在读博士。
自1985年我国首设编辑学专业以来,该专业就一直承受着自创设以前就存在的“编辑无学”观念的审问与质疑。尽管曾有过很多支持的声音,如1983年胡乔木写信至教育部,要求在几个高等学校试办编辑学专业,他认为“并不是一般基础课学得好即能胜任编辑”。同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次讲话中提到“编辑工作是一门科学,要创立编辑学”,然而,在近30年的发展中,编辑学专业从面临困境到逐步找到自己位置,确实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探索,而作为专业基础的理论课程――《编辑学概论》,其承受的困惑之重尤甚。
一、角色之惑:理论课还是实践课
在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模块包括3个板块的设置:编辑理论、编辑史、编辑实践。三大板块课程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然而,长期以来,实际教学中的《编辑学概论》,无论从教材内容看,还是从实际授课看,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如果是理论课程,其理论内涵又体现在哪里?
教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载体,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编辑学概论》教材理论内涵薄弱,与编辑专业应用类教材区别不大,失去其本有的意义。
第一本冠名“编辑学”的教材是1949年广东国民大学新闻学系李次民教授著的《编辑学》,广州自由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2章,其中有19章的篇幅大量讲述新闻纸的编辑知识和方法,同时又特设3个专章,分别讲杂志编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报纸文艺副刊的编辑特征和艺术方法。显然,这本编辑学教材的内容侧重于编辑的知识与技能。考虑到当时编辑专业尚未建立,理论内涵的单薄尚可理解。
编辑出版学教材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开办编辑出版专业以后,有过4次较大规模的出版,[1]所出版教材中,编辑学理论教材的基本情况如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再生《编辑出版学概论》(1988年);辽海出版社只有《出版学概论》,没有涉及普通编辑学理论的教材;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振铎《编辑学通论》(1989年);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潘树广《编辑学》(1997年)。
此外,还有一些其余时间出版的教材,如向新阳的《编辑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方毅华的《编辑学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吴平的《编辑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邵益文、周蔚华的《普通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
从内容分析,以上教材与应用类课程教材的区分不明显,学理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可以选取几本主要的教材进行分析(见表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编辑学理论教材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体例基本没有变化,一般由基本原理与实际操作内容组合而成,并且以实际操作内容为主。这种状况,虽然是编辑出版专业应用性特点的反映,但也说明长期以来该专业理论思想滋养匮乏,这种现象给授课带来一些困惑:如何确立该门课程的主体地位?如何避免与其他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的低层次重复?
正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新闻学对传播学的理论吸纳让新闻学的研究视野豁然打开一样,传播学理论的滋养,同样也可以让编辑理论走出一直难以摆脱的形而下的境地,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本质来说,编辑活动是一种传播行为。远古时期的编辑活动主要在于收集、选择和整理文献资料,使之便于储藏,同时也使之利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人士阅读,无疑,这种活动与传播有很密切的关系。大众媒介社会兴起以后,编辑活动的传播特性就更加明显。2007年,河南大学王振铎先生“编辑学是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编辑与出版本是传播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主张,[1]正是考虑到编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行为而提出来的。此视野一打开,编辑学就不再只局限于组稿、选稿、编审、校对、发行等具体流程的研究,而提升到了人类传播行为的层次。
在近10年的编辑理论教学中,当我真正把视野投向人类传播行为这一层面的时候,《编辑学概论》的教学,从内容到体系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并且找到了该门课程自身的立足点:这是一门普通编辑学,而非具体编辑工作的编辑学。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努力贯彻这一思路:
1. 教材选取。编辑学理论教材有几十甚至上百种,但真正具有内在完整体系和理论内涵的教材不多,大多是流于实践操作的泛泛之谈。对众多教材作了比较后,我选取了王振铎先生的《编辑学原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该书摆脱了《编辑学通论》(1989年版)中的陈旧思路,建立了一个全新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意识地体现了对编辑活动作为一种传播行为的思考。全书除了结论和附录外,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编辑概念论、编辑原理论、编辑管理论和编辑教育论4个模块,系统地阐述了普通编辑学(或曰理论编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全部的编辑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在各种专业编辑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众多编辑活动的共同特征”[2](于友先语,见该书序),避免了其他教材就事论事、拘泥于具体编辑工作的缺点,真正体现了一本概论教材高屋建瓴的眼光。
因为该教材针对的是本科高年级学生,在给大二学生开设该课时,我把河南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出版学概论》(张天定编著)作为配套教材。该教材核心内容与《编辑学原理论》一致,但在具体章节设置与内容表达上,抽象思辨色彩没有后者强烈,更适合本科低年级学生接受。
2. 内容安排。考虑到授课对象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并且编辑出版属于应用性专业,在实际授课中,我对授课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与补充。
“编辑概念”与“编辑原理”是该门课程的重中之重,在课时安排上,我给予了充分强调,分配了整个课时(36课时)的1/3(12课时)。在“编辑概念”一章中,除了阐述清楚编辑概念的三个不同阶段――“收藏编辑”“著述编辑”“出版编辑”外,我还引入了学界对“编辑”与“出版”关系的争议这一内容,供学生思考探索。在“编辑原理”中,安排了8个课时,从符号、讯息传播、文化建构3个维度讲授“符号建模原理”“讯息传播原理”“文化缔构原理”,使学生真正懂得普通编辑活动的内涵。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它通过对符号的恰当使用,选择和传播各种讯息,从而最终建构起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大厦,它不是任何具体的编辑活动可以替代的,高于具体的编辑活动,但其原理又体现在各种具体的编辑活动中。
其他章节的设置则充分考虑知识的承接性。如在“编辑概念”之前,我增添了“编辑活动”一章,概念是对实践的抽象,使学生对编辑活动的历史有所了解后,能更好地理解编辑概念。此外,在“编辑原理”后,我增添了“编辑素养”一章,让学生了解编辑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伦理道德。最后,考虑到与实际操作课程的衔接性,我补充了“图书媒体简介”“期刊媒体简介”“报纸媒体简介”3个章节。在这3章中,我避免了其他教材的不足――对具体编辑方法与技巧过多强调,而只从宏观角度介绍3种媒体的基本知识、特点与发展状况,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为他们即将进入实际操作课程的学习作些铺垫。因为专业必修板块已开设相应课程如《报纸编辑》《期刊编辑》《图书编辑》,如果在理论课中过多讲授实际操作,一是失去了理论课的意义,二则造成与实际操作课程不必要的重复。至于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则略去不讲。因为纸质媒体历史悠久,其基本编辑原理与规律其实同样适用于声像媒体,例如在“符号建模”“讯息传播”等原理的讲授中,电视媒体与广播媒体的传播符号、传播形态,就有详细的分析。
以上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课程体系。
3. 视野引导。专业概论课都带有导入性,能帮助学生掌握该门学科的性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基本伦理规范,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从历史发展来说,编辑活动的最初对象是档案文献与图书,这种思维延续到今天,形成了一种狭隘的编辑观。在《编辑学概论》的教学中,我强调学生要打破狭隘的图书媒体观念,把目光投向更大的社会与传媒视野中,并以这个视野为背景,来观照自己感兴趣的媒体。
例如,借鉴传播学“5W”模式,我们可以对编辑出版学获得更新也更深入的认识。“5W”模式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来,在这个模式中,“谁”(who)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说什么”(Says what)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而成,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渠道”(In which channel)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的人际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谁”(To whom)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由“5W”模式引出了传播学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分析”,这五大研究领域,也非常适用于分析编辑出版学的读者、作者、编辑、出版物等话题。同时,这5个研究领域,融汇了社会学、符号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理论与方法,以这样一种视野来观照编辑出版的话,我们能够超越传统思维的狭与局限,也能弥补应用性专业在理论思辨上的不足。事实上,这五大研究领域,给新闻学与广告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新闻学界与广告学界的研究者也承认传播理论的融入,拓宽了这些学科的视野。
结 语
编辑出版学是应用性专业,它的实践应用性在近些年一再被强调,在课程方案的设计中,一些实际操作课程、与市场对接的课程,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在对市场与实践强调的同时,我们常常忽略了另外一种现象:学生思考能力下降,视野狭窄,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工作单位发展后劲不足。
其实,各种技能技巧的背后,最终还是思想与方法的较量。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在今天浮躁的市场时代尤显重要。这也是我在教学编辑学理论课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之一。
参考文献:
所谓广告学是关于各种社会组织进行成功广告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的学科,是对广告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相应的广告理论的揭示。广告学具体研究以下问题:
(一)广告发展的历史
在广告学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要对广告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每一阶段广告现象进行剖析,以探索广告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广告人与广告人培养
广告学要对广告活动中的主体策划者,即广告人的问题进行研究。广告人在广告业中存在了上百年时间,对于广告人的界定、广告人的素质分析和广告人的培养,都与广告发展紧密相联,也是广告学科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问题。
(三)广告组织
广告组织是进行广告活动的职能性部门和职业性机构的统称。广告组织的性质、设置的必要性和内部运行机制,对于广告活动的开展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规范广告组织,使其更好地适应广告活动,为广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广告计划
广告活动的有序化开展,直接依赖于广告活动的计划情况。基于广告调查围绕广告目标所制定的广告计划是广告活动的前提保证,又是检验广告成功与否的标准和依据。界定广告计划的内容和范围,成为广告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广告策略
广告策略具体包括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广告文案。这是广告表现中的核心与灵魂。这些问题在广告学的大学科范围,都以重要专题形式加以研究。
(六)广告媒介
广告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活动,在传播时;不同媒介的优缺点以及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会对广告效果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广告媒介分析研究,就是指对各种大众传播进行分析,以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介或媒介组合策略,有效地传播特定的广告内容。
(七)广告管理法规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传播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既对广告活动本身是约束,又是对广告活动行为合法的正当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陆续制定了广告法规,从宏观上管理国家的广告行为。我国也于1995年正式实施广告法,从而使广告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国广告管理法规在内容规定上不尽相同,但在具体规定上许多是具有相互借鉴意义的。
二、广告学的性质
广告学是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既涵有社会科学,又涵有自然科学性质和心理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在对广告学与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学艺术等的既联系又独立的分析中,可以勾画出广告学性质的轮廓。
(一)广告学与经济学和市场学
广告学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告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与成熟。经济学和市场学中揭示的许多规律,广告活动照样适用,也必须遵守。广告现象又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重要现象,它服务于市场经济,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广告学,而广告学理论的发展又影响到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理论演变,每一次广告学理论的突破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经济学和市场学对新问题、新现象的研究。
(二)广告学与传播学
广告学与传播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甚至在许多研究成果中,都把广告学视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告学不同于传播学。第一,广告学以广告现象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传播学以信息传播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广告的目的是通过传播广告信息而诱导社会公众,传播学中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与公众进行交流。第二,广告的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介;而传播的媒体既可以是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是自身传播媒介和组织传播媒介。第三,广告讲究突出重点信息,强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形象塑造和文案设计;传播讲究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第四,广告追求广告效果,注重投入产出效应;而传播追求的是信息到位。第五,在约束机制上,广告信息传播受到广告法规的限制和保护,广告信息一旦失真、失误要受法律制裁;一般的信息传播大多不受到什么约束,即使失真、失误往往并不负任何责任,法律也并不追究。
(三)广告学与管理学
广告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传播活动的综合,在其活动中必然要求以管理行为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广告学借助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广告工作,以达到完善广告学的理论体系并指导广告实务。
(四)广告学与心理学
广告作为说服社会公众的艺术,它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提供了人的心理构成的机理和心理活动的特点和性质,广告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一则广告从确立主题、构思内容到选择媒介,无不体现广告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甚至一则广告的版面设计、文字语言多少、辞义准确度、刊播媒体、背景材料等,都要求心理学理论体现于其中。
(五)广告学与美学、文学和艺术
广告要利用各种文学和艺术手段来达到广告的目的,它与文学和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学、艺术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形式去影响、传达、感染,甚至支配人们的感情,有时乃至改变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广告作为一种特殊意义的艺术形式,正在吸收美学、文学和艺术的理论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和规律,不断推动广告美学理论、广告艺术和广告活动的发展。
(六)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广告和公共关系都是运用一定的传播媒介,宣传自身、树立形象。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各自具有本学科存在的质的差异性和规定性。
1.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的差异
首先,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的先后时间不同。广告学先于公共关系学而成熟和系统化。广告学产生于20世纪初,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心理学已由普通理论向实验阶段转变而产生,并受到传播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趋势的直接推动。而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经济领域高度社会化和商品化、政治领域和文化传播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而形成。广告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公共关系学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广告以树立产品形象为核心,目的在于促进产品销售。而公共关系学以树立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核心,目的在于树立组织的整体形象。最后,广告一般是一种单向式的传递诉求信息,以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而公共关系活动是呈全方位和双向沟通模式,充分显示组织的宗旨、实力、信誉和社会责任,造成一种全面的社会舆论,影响公众,使其对组织产生良好的总体印象。
2.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了诸多领域的融合与交叉。首先,公共关系必须在许多时候利用广告的形式来宣传自身,树立自己的形象,广告也在不断地吸收公共关系的思想来调整、修正、完善传统的广告活动。传统的广告往往直接诉求自己产品信息,而现代广告则开始以树立产品的形象为侧重点。其次,公共关系和广告在传播组织信息时,是从不同角度传递给公认有关组织的不同信息,但目的都是为组织整体目标服务,从而树立组织及产品服务的完整形象。最后,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融合趋势。
三、广告学的学科任务
广告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学科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告学应该以探索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告法律
广告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于我国国内实际,基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注重我国民族文化实际,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里广告活动的规律,框架符合于我国国情的能够行之有效的广告学体系。
(二)规范广告基本概念和范畴界定广告理论内在逻辑
在我国目前广告活动中,对于广告和广告学中诸多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常常众说纷纭,在广告理论的内在逻辑的界定上,往往各执一辞。在广告实务中,大量存在着“重视觉设计、轻文案创意”的现象,似乎广告活动就是色彩、点、线、面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使广告学成为一门有严格概念、范畴和严谨理论逻辑的学科,以科学化的理论规范广告行为,从而使广告理论和实务达到有序化和规范化。
(三)抽象成功广告案例和优秀广告艺术
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广告学应该时刻注意广告活动实务,从广告实践中抽象、概括和归纳出具有对实践指导意义的广告理论。在广告学的研究上,我们要做到既要宏扬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广告表现方法和技巧,又要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的广告经验和理论。
(四)从理论上指导广告实务提高广告事业的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广告创作和主创人员,在综合知识背景上、技能素质上,尤其是对于现代广告理论的掌握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必然限制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改变广告界现存的人员素质较差、广告水平较低的现状,应该成为广告学的任务之一。
总之,广告学的学科任务应该是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从广告活动的现实出发,吸收各种成功的广告经验和理论,规范广告学的概念和范畴,完善广告理论体系;探索在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里行之有效的广告规律;推动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
三、 广告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广告学自身的性质 ,在学习和研究广告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借鉴法
所谓比较借鉴法师把广告学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广告理论,进行比较性研究 。借鉴成功的广告和广告思想从而探索出规律性认识的方法。
(二)具象观察评析法
具体观察评析法,就是要对自己所见所谓的广告做到捉摸一番、思考一下分析其优与劣,成功与失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断积累自己对广告的感性认识。
(三)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在广告活动和广告理论中,应该在广告的确定与评析上,学会运用定量化的内容来界定其确定性。要把统计的方法应用于广告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是要尊重广告效果客观事实,尊重社会公众认可标准的观念。
(四)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法
广告理论必须运用于广告实际,在实践中以广告效果来评判和修正、完善。广告理论必须以广告实践来检验,而且只能用广告实践来检验。广告理论的是与非、优与劣绝对不能用纯粹逻辑方法来推论。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研究广告现实,而无视实在的活生生的广告世界的人,其理论往往只能为空中楼宇。坚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是培养自己广告思想的基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方传播学与信息观念的引入,我国新闻界开始从最基础的概念来修正、重构新时期的理论体系。概念准确是科学研究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最基本的逻辑起点的概念混乱,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混乱。①因此,本文欲从新闻定义的研究范畴开始,通过对新闻本体的探究,借鉴并分析学者给新闻下过的定义,试图给新闻一个较为完善的定义。
定义的范畴
新闻定义综述。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种。国外更有学者声称有300多种,可谓众说纷纭。根据学者对新闻定义的研究,可以把目前的新闻定义整理为四大类。
一是“事实说”。如徐宝璜1919年在《新闻学》一书中称:“新闻者,乃多数阅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二是“报道说”。如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三是“传播说”。如王中1981年在《论新闻》一文中指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布)。”
四是“信息说”。如宁树藩1984年在《论新闻的特性》一文中写道:“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
四类定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闻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闻学理论界虽然表现出空前的繁荣,但是对于新闻的定义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范畴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多数学者大多从新闻的属性和新闻实践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新闻的应有之义,却忽略了研究的范畴。
范畴(category),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②各门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的范畴体系,新闻学理应有自己的研究范畴。
大众传播――默认的研究范畴。目前新闻学理论界所说的“新闻”,通常指的是在大众传媒环境下的新闻,研究的范畴主要是指大众传媒条件下的新闻实践,新闻指的是大众传播渠道中传递的事实或信息。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大众传播媒介渠道的新闻,才是新闻事业所要研究的对象。在现代新闻实践过程中,传播者是播音员、报刊发行人、电视主持人等,传播渠道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被称为第五媒体的网络,接收者是有普遍意义的“大众”,而新闻,是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介向“大众”传递的特殊信息。新闻的定义在这里是产生于新闻事业的实践中的,事实经传播者进入大众传播渠道,通过媒介进行报道被受众获知后,新闻就形成了。新闻是按照如下过程形成的:事实发生及时报道受众接受新闻形成。③因此,“报道说”默认了这样的研究范畴:在大众传播的范畴之下研究新闻的定义,只有经过大众媒体报道了的才是新闻,但是这个定义范畴失之偏窄。
研究范畴是传播,而非大众传播――新闻本质属性的要求。现实生活中,新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大众媒介上,而且广泛存在于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关系中。能被称为“新闻”的事实信息应该具有新闻属性,比如重要性、显著性、时效性、趣味性等。我们把这些属性称为“新闻性”。没有新闻性,事实将永远是事实,不会成为新闻,更不会成为报道。
“报道说”认为,变动产生新闻,但是并非所有的变动都能成为新闻,只有媒体报道了的才是新闻。刘建明教授在《当代新闻理论》中说:报道与否不能决定事实是不是新闻。问题在于:是先有报道还是先有新闻?“报道说”认为新闻是后于报道的,只有报道了,新闻才随之产生,不被报道的事实信息是不会成为新闻的。笔者认为,是先有新闻,然后才有报道。
客观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事实”,其中的一些事实千变万化、不同寻常,处在变动中,具有新闻的属性,我们称之为“新闻”,在这些“新闻”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被选择用于“报道”中。由此观之,新闻产生于事实中,报道是大众传媒对新闻的选择性传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说法,缩小了新闻定义的外延和研究范畴,时间上也颠倒了新闻和报道的出现顺序,因此是不尽合理的。
因此,只有厘清研究的范畴,才能给新闻以一个更完善的定义。而这个范畴,恰恰是传播,而非大众传播。这种传播,可以是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甚至可以是人的自我(内向)传播。新闻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传播是容易理解的。对于单个人来说,新闻的自我传播就是个体对“什么是新闻”、“这则新闻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种判断。
新闻的本体――信息
20世纪40年代“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创立和广泛应用,对我国的新闻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是物质运动规律的总和。从哲学的角度说,信息是事物运动的存在或表达形式,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实际上包括了一切物质运动的表征。传播学研究的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的精神创造物。④新闻产生于事实之中,但不等同于事实,新闻的本体应该是信息而不是事实。
事实与信息的区别。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就新闻而言,就是对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新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人们对物质现象的反映,是对事实的加工,不等同于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这种“加工”,可以是媒体的采、编、播、报;也可以是个体对于新闻的价值判断,通过自我的内向传播来实现。
事实与信息的区别在于:事实是从本体论,即“有”或“无”的角度提出问题,强调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过程,是一种客观存在,要求主体的认识与它完全符合。信息的概念则从认识论,特别是从人的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指的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的东西,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新闻既不是报道,也不是事实,它是一种信息,一种关于客观世界最新变动的信息。信息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以及人类对它的认知或表述。⑤客观世界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当这种变化被人类感知、认识,进入了人类的认知系统,便转化为人类主观世界的认知信息,人类就会对它进行综合、加工、储存或传播。⑥新闻与信息的联系在于,它是万千世界诸多信息中的一种。它来自客观事实,但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对客观事实的感知、认识和反映。
新闻与信息又是有区别的。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成为新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同样庞大。与此对应的是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比如广告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新闻则更偏重于在某一范围内尽可能地影响更多的受众,满足受众普遍的认同需求,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新闻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提供给普通受众群体的一种特殊的信息。
新闻――一种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什么是新闻价值?首先,价值是一种能够给人或社会带来积极意义的东西。刘建明先生认为,所谓新闻价值,是指受众接受新闻活动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⑦新闻价值是客观的,它是新闻信息中固有的属性,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和承认,它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另一方面,新闻价值又是主观的。它必须经过受众的检验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新闻价值只有在新闻到达受众后才能实现。因此,新闻价值是一种新闻本身固有的能够给受众带来积极意义的特性。
如何正确定义新闻
定义有不同的方式,如词法定义、情境定义、内涵定义、外延定义、实质定义等。通常使用的定义公式是:被定义概念=属+种差,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按照“属+种差”的定义公式,笔者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的信息。新闻的属概念是“信息”;在“信息”这一属概念下,“新闻”和其他信息的差别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新闻的本体是信息前文已做了详细分析,这里要说明的是“新”是新闻的最鲜明特征,新闻失去了“新”,便难以成为新闻而将成为“旧闻”,其次,对主体的意义表明了新闻的价值。新闻总是被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需要,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注释:
①④⑥姚福申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杨鑫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百度百科,“信息”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html?wtp=tt。
⑦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网络传播课程 平顶山学院 课程改革
一、网络传播课程教学现状
出现于20世纪末期的网络传播,相对于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来说,是一种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为核心的新的传播形式。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立足于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整体模式的出现,发展速度和影响范围却远远超过之前的传统媒体。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用了14个月。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使得熟悉网络传播的方式、掌握网络传播规律,且具备搜集、判断信息能力的专业化网络新闻工作者成为媒体炙手可热的人才。与此同时,网络传播也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新热点,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纷纷关注网络传播研究和人才培养,先后开设相关专业。华中科技大学于1998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北京广播学院于2000年,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网络传播学院。随后,清华大学传播系开设了新媒体研究专业,招收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在新闻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网络传播课程。武汉大学在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及广告学之外,新开设了网络传播专业。除此之外,各高校相继成立了网络传播的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由此可见,网络传播学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多起于省部级一本院校,网络传播专业教育上任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网络传播研究和人才培养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平顶山学院是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在其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确立了“文理渗透,博学专长,教学与实践结合,理论与技能统一”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独创精神,经过良好的训练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基于学院的地域性和办学理念,使得其下属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设置网络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也致力于以培养新闻传播领域的网络媒体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作为地方院校的平顶山学院,其下属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7年,开设了网络传播课程,由最初面向新闻学方向的专业选修课,课时6学时,到面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和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的并行设置,课时36学时,经过六年的发展,课程设置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课程的教学的实施中还需要根据地方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层次进行相应改革。
二、网络传播课程教学内容及问题
由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所设置的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显示,其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对网络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系统学习,使得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规律,掌握网络新闻写作、页面编排等相关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从事网络媒体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能较快适应媒体的工作要求。
针对平顶山学院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以及网络传播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分为网络传播实务和网络传播理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网络传播实务,内容分为:网络传播的基础技术、网络信息制作与、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组织和网络公关与广告传播。该部分涉及的内容偏向技术操作方面,且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如顺利完成此部分内容的讲授,需要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练习的方式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如何让具备文科背景的被授课学生能够轻松、容易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凸显此部分内容的实践性特色,如何增强学生的相关动手能力,都是该课程教学改革中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二部分的网络传播理论,内容分为: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网络中的新闻传播者、网络传播的受众、网络传播的效果和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该部分的授课内容可以说是对传播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回顾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针对热点问题、典型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如启发学生运用把关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分析网络传播过程中诸如网络红人、人肉搜索等典型现象,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完成相关理论的学习。学生在具备传播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能较好地掌握此部分的知识,但如何结合网络传播自身的媒体特点去把握其传播规律,如何解读基于网络传播基础上的新媒体、新形式的传播规律,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教学改革中拟解决的又一关键性问题。
三、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改革和对策
在网络传播教学过程中,落实平顶山学院所设定的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这一培养目标,解决课程教学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注重课程教学中的改革,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实现目标。
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所倡导,后广泛应用于管理学、法学、医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自20个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案例教学法有效地缩短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案例的解析,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经验,从而得出相关理论知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讲授网络传播理论部分中的网络新闻传播者、网络传播受众和网络传播效果等知识点时,先引入当前网络上出现的热点现象、热点问题的典型案例,如网络上盛传的各个版本的2012末日言论,以及这种言论影响下的媒体反应和受众反馈等,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一热点现象中所蕴含的传播规律,从而完成对相关抽象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典型方法,其注重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生动的表现方式组织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发现和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件制作中,以PPT演示、视频、音频相结合的辅助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丰富的授课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如在讲授网络新闻制作与中,网络图片、网络音频的格式的大小和选择的知识点时,可采用不同格式的图片、音频之间比较展示和同等格式的图片、音频之间比较展示的方式完成,使学生认识到选择网络图片格式取决于图片的清晰度和大小。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图片、音频格式一目了然,更为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完成网络传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实用型原则和混合型原则,具体表现为在授课过程中,较好地把握平顶山学院的地方院校特色和其设定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可针对网络传播课程第一部分内容的实践性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网络实验室教学实践环节。具体落实为,课程学时设置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教室授课时段和实验室实践时段。如网络新闻编辑、网络页面设计部分的学习,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讲授,而缺乏相应的学生实践,则很难落实相关知识点的讲授,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先由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然后由学生针对所学知识点在网络实验室进行相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给予相应的辅导,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练习模式,来进一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点,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授课及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网络传播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网络传播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平顶山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其地方院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信息论中有关“冗余”的基本概念
1949年,香农和韦弗发表了题为《传播的数学理论》(The Mathematical of Communication)的著名论文,该论文提出信息及其一系列概念,使之成为信息论的奠基之作。香农把“信息”定义为:用于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香农提出了一般传播系统简图以及“熵”、冗余信息、噪音等相关概念。对“熵”的概念进行阐释有助于“冗余”的理解。
1.“熵”的概念
早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就将“熵”引入了物理学。从物理学角度出发,“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一个物理量,也可以说“熵”就是系统内部分子热运动混乱程度的度量,这就是“熵”的物理意义。这个定律还表明:物质和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秩序到无秩序。当系统处于有序状态时,“熵”最小;当系统处于无序状态时,“熵”最大。①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从热力学中借用了“熵”的概念。在信息理论术语中,信息与物理科学中的“熵”非常相似――它是对随机度的一种测量。“熵”是指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②简而言之,在特定条件下的信息的“熵”值越高,它的组织程度和预测性就越低,那么不确定性、随机性就越大,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多。继而会使受众接收信息的难度加大。
2.冗余的概念
在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香农与韦弗一起提出的传播数学模式中,他们把信息传播过程中为克服躁音而必须重复的信息称作“冗余信息”。影响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的因素有传播渠道的容量和噪音两个。为了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达到有效的传播,就必须在传播过程中加进“冗余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音越多,就需要越多的“冗余信息”。所以,“冗余信息”是传播者有意加进的“已知”或“可预计”的内容。③
适度冗余与广告传播
1.广告中的冗余信息
根据广告的内容是否与产品直接相关,可以简单地将广告信息分为两类:和广告产品直接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广告产品不直接相关的信息。前者是广告主重点表达的目标信息,后者则是冗余信息。
由于广告投放的载体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的媒体特性,广告信息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冗余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语言及文本信息。广告中的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广告语一般风格简洁、凝练,朗朗上口,容易为受众记忆。因此,广告语一般采用口语化的形式,使受众更快更直接地接受信息。例如李宁广告中的“李宁,一切皆有可能”,其中“李宁”是有效的广告信息,其余的为冗余信息。第二,图像信息。图像是广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因其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吸引受众的目光。广告制作者将广告主题置于图像之中时,有利于增强受众对广告产品的记忆;但是在电视及其它新媒体上,为了使广告的主题更好地得到表现,或解释广告主题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或增强广告的表现力和吸引性,或衬托一种氛围等,制作者往往在其中添加许多主题之外的元素丰富主题。第三,音乐信息。在能够承载声音的媒体中,音乐在广告中几乎无所不在。在这里可以将广告中出现的音乐分为两类,一种是与主题有关,直接表现主题;另外就是对广告起辅助作用的,作为背景音乐衬托气氛。后者即是冗余信息。
2.冗余信息带来的广告效果
广告作为传递消费信息的特殊形式,利用不同的媒体,迅速、广泛地向广大受众传递有关信息。因此,广告传播效果如何,对企业活动以及受众心理及行为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本文讨论的冗余信息,则影响甚至决定广告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般来说,根据受众对冗余信息是否排斥,可以简单将其分为易受的和反感的冗余信息。对于易受的冗余,指广告中合理出现并能让受众从中获取有兴趣的信息的部分。比如百事可乐的系列广告,其受众主体是年轻人,在广告中出现的音乐、明星等流行元素都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及价值取向。看这样的广告可以感受到目前的流行风尚,满足年轻人的进步需求,同时企业也被赋予一种活力的象征;反感的冗余在极大程度上挑战受众的视听极限,引起逆反的作用。例如恒源祥的“十二生肖”的广告,不断重复的广告语使大多数人知晓这个品牌。但是,冗余信息的大量存在,挑战受众耐心,易使受众降低对品牌形象的估值,而企业也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可能造成品牌价值的贬损。因此对于广告主而言,合理地运用冗余信息,把握好冗余信息的“度”是非常必要的。
3.适度冗余的测定
冗余信息和广告传播的效果是息息相关的。冗余信息在信息整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冗余度”, 它是相对于信息的一个概念,常被视为非信息符号量,即冗余量与总符号量两者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冗余度=非信息符号量/总符号量×100%
从公式了解到,如果广告信息的冗余度过低,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扰,从而不能将广告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如果冗余度过高,有效信息所占的比例过小,则有可能混淆受众视听,影响传播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电视广告传播活动中把握好“度”,遵循适度原则。冗余信息也有正负面影响,可以把冗余分为适度冗余和过量冗余。在广告传播过程中,适度的冗余信息帮助受众理解接受广告内容。但是,过量的冗余信息不但不能起到便于受众理解的作用,反而会使受众在信息中迷失,信息得不到清楚、准确地表达,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也会减少。
然而,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冗余度的测量并非易事。传播学中的个人差异理论说明,由于人的知识水平程度的差异导致人对来自信息的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每一位受众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媒介诉求,为了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理想化,就必须针对不同受众,采用不同的信息冗余度。
适度冗余在广告传播中的必要性
广告作为一种付费传播,通过付费获得在各种媒体上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对于广告主来说,尽可能简明地传达目标信息才符合自身利益。但是广告的内容往往是受众不熟悉的产品信息,其中必然包含大量新概念或术语,编码中刻意节省就会造成信息熵值的增高。广告创作者利用冗余信息烘托目标信息,降低熵值,帮助受众准确解码,达到传播目的。冗余信息还是广告的附加值,对广告主来说,不仅传达除了目标信息之外的信息,还传播了企业文化、塑造了企业形象。因此,广告要遵循适度冗余的原则,多方位考虑受众的需求,使冗余信息的“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运用科学的统计测量方法,克服广告传播过程中的噪音,以便更符合广告主以及受众的要求,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注释:
①马连湘:《冗余信息与广告传播》,《广告大观理论版》[J],2006年第6期
②【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信息是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信息的外在形式是符号,或者称作载体或媒介。语言是信息载体的最基本形式,是人类的第一种传播媒介。[1]翻译是一种语际传播活动,是采用译语媒介将原语载体所承载的原作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的过程。语言符号这一传播媒介或载体所固有的本质特性和与其相关的各种动态的语用因素使翻译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达到对原文信息百分之百的传输。对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符分布不均衡对翻译的制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在《传播学是什么》一书中指出:“只要存在差异,同时存在某种实际的或情感的需求,就必然发生传播现象。”[1]这里强调的是差异、需求和由此而引发的传播。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或完全相同的两个社会(/团体/民族)是不存在的,在当今的世界和时代,不需要与他人交流的个人或完全封闭的社会也是极不正常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差异客观存在,传播无处不在。翻译是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传播活动,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和他们之间的信息位差使得翻译这一交流媒介成为必要,借助翻译,不同的民族可以互通有无,信息共享,推动世界文明与进步。差异是翻译这一传播活动的前提,正如许均教授所言:“不同文化所特有的个性,则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但同时又构成了翻译的重要障碍。”[2]因此,差异既是翻译的促发动因,又是翻译的阻碍因素,这种翻译障碍首先源自于所涉语言符号分布的制约。语言符号或语言媒介是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1]每个民族语言都必然反映其所对应的文化个性或承载其特有的文化意义,世界上不同生态环境文化造成了语言词汇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给译者的翻译造成了困难。例如,爱斯基摩人成年累月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因而,其表达“雪”的词语颇多,诸如“干雪”、“湿雪”、“飞雪”、“积雪”、“蓬松的雪”、“密实的雪”以及“落得很快的雪”和“慢慢落下的雪”等,而在英语中则仅有“snow”和“slush”两个单词,汉语中却只有一个“雪”字。
阿拉伯语言中有六百个以上涉及骆驼的单词,欧洲语言中只有六个,[1]汉语中仅有一个。这种生活参照系的差异造成的语符分布不均衡或不对应现象是译者翻译中绕不过的难题,他只好退而求其次,采用描写或解释的方式进行翻译,这种权宜之计的译法无论在简洁性还是在准确性方面都无法与原文媲美。又如,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发达,因此,相应的词语应运而生,反映农场企业大公司性质的拼缀词agribusiness(agriculture+business)就是很好的例子,它表达的是“从事农、林、牧、副、渔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赢利性经济组织。”[3]将此照字面直译为“农业企业”,对中国读者而言,此译法在传输原语信息方面有所折扣,仅从译文中汉语读者无法知晓其真正的内涵,因为,中国的农业生产不同于美国的大农场型的生产,美国农业企业的特性、规模和经营方式等概念对中国读者而言是陌生的,汉语中也没有与此相对应的匹配词,直译不能充分表达agribusiness的实际所指和内涵。这就是语言媒介分布不均衡所带来的翻译障碍问题。因此,翻译中所涉及的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分布不均衡使翻译在文体、语气、信度、效度或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方面呈现出一定的限度。
二、语符含义多变性对翻译的制约
字典中所列的词语的含义是其最基本的含义,但在实际运用中,词的含义会千变万化,正所谓义随境迁。例如:switch一词通常用作“开关”之义,在铁路上的意思是“道岔”,在桑拿浴中,birchswitch则是指的“桦木枝条”,用作抽打洗浴者的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桦木香味也非常怡人。语言载体在传播中的具体含义之多,其弹性之大,常常会使译者始料不及,有些词义在使用中令人捉摸不定,结果译文往往在准确性方面不尽人意,有时甚至产生误译。下例可以说明语符含义的多变性所产生的翻译限度问题。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引进改编的教材《步入商界》的第七单元中,英国Bibury玩具公司的销售主管Kate去美国出差,在旅馆的餐厅里点菜,其中有一道叫做PresidentialChicken的菜,Kate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菜,于是就有了以下她与侍者的对话:Kate:What’sinyourPresidentialChicken?(你们的总统鸡是怎么做的?/你们的总统的鸡都是些什么配料?)Waiter:OurPresidentialChickenwasespeciallycreatedforEx-PresidentGeraldFord.Itisstripsoffarmfreshbabypulletlightlysteamedandservedonabedofleeksgarnishedwithsnowpeas.Whatgoesreallynicewithit,wethink,isafluffybakedIdahopotatowithjustatadofsourcreamoryoghurt.[4](我们的总统鸡原来是专为前总统福特而制作的一道菜。原料是农场饲养的小母鸡,切成条后稍微蒸一蒸,下面垫以韭葱,配以糖荚豌豆,就可以端上来供客人就餐了。
另外,烘烤松软的爱达荷州的马铃薯,加上少量的酸奶或酸乳和总统鸡一块儿吃,那味道就更美了。)PresidentialChicken的含义如此丰富,其所指内容并非这两个语符所能传递,因此,引发了侍者如此详细的解释。在同一种语言内都造成如此之困惑,更何况译成汉语?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总统鸡”传递的信息对中国读者而言可谓极为有限,读者需要知道其配料、烧法和此道菜名的来历等,才能对此有真正的了解和得出切实的感受。在此具体语境下,presidential和其对应的汉语词“总统的”超出了其基本含义范畴,与“chicken”一词搭配,在美国的餐馆英语语域中表达的意思为“wasespeciallycreatedforEx-PresidentGeraldFord”(原来是专为前总统福特而制作的)。也只有在这一语境中,presidential才有此含义,如果没有侍者的解释,仅从菜名中,任凭顾客或译文读者有多么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联想,都无法得出其准确的所指含义。但是,作为一道菜名,应简洁明了,不可如此冗赘啰嗦。因此,就翻译而言,尽管“总统鸡”简洁,但它过于笼统,失之宽泛,信息传播不够准确,这主要是由于语言载体或语符含义在千变万化的语境中所呈现的多变特质所致。因此,从以上讨论可见,无论是英语原文还是汉语译文,由于语符含义的多变性,presidentialchicken和其对应汉译文“总统鸡”在信息传输方面显然都具有局限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表达或翻译。#p#分页标题#e#
三、语符传递功能的有限性对翻译的制约
陈力丹教授指出:语言符号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表达意思的需要,正所谓“意犹未尽”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1]表达事物的极端或极致状态,我们经常会用“难以言表”来形容。翻译中所涉及的原作者的意思或所要传递的信息可能会流露于原作的字里行间,仅从语言符号本身可能无法得以体现,这就关涉到意义表达或信息传递的模糊性问题,译者因此在接收或接触原作者的语言符号时,经常会难以定夺或完全准确地掌握原作者所欲表达的确切含义,因此就产生了所谓的翻译的“不忠实”问题,人们一般都将这种情况归咎于译者的翻译水平或功力,实际上,这种翻译限度有时是语言媒介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语际翻译这一传播活动必须通过语言符号这一媒介,原作者“言不尽意”的表述与译者“朦胧模糊”的接收怎能达到二者的“一拍即合”或“天衣无缝的吻合”这一理想境界呢?当译者将自己的理解付诸于译文文字时,其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信息传输与接收也会遇到同样的意义损失或扭曲的问题。例如,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被译为“FarewellMyConcubine”,颇为人所垢病,英文词concubine用在此不够恰当,首先意思不准确,再者,译文的雅和“译味”都不够,在此,在英文中找出一个比较合适的词语从而拿出一个能与原文在文体、语义内容和语用效果等方面旗鼓相当的译名的确不容易。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是不可分离的,汉语原文“霸王别姬”传递了丰富的汉文化内涵,英文无法以如此简洁的形式再现之,对于这种不足,懂双语的读者一看即明了,但英文读者对此缺失会全然不知,其体味和理解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就此例而言,英语符号在传递汉语丰富的文化蕴涵方面所表现出的苍白与无力说明了语言符号传递功能的有限性对翻译的制约。
四、信息接收者的动态因素对翻译的制约
“传播学里谈的‘传播’,是双向、共享意义上的信息、知识的流动过程”。[1]译本只有当读者阅读时才谈得上传播,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才有意义。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语言符号被读者接收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含义,其原因在于作为社会人,不同读者的教育背景、知识水平、个人阅历、颖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会使他们对译作的解读千差万别,每一位读者与译者对同一符号的理解与感受同样也各不相同,因此,就语际翻译而言,完全沟通的跨文化传播是不现实的。关于“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莱特”的说法,是接受美学讨论的话题,这方面的研究颇为丰富,在此不拟多加论述。但就翻译传播活动而论,同一原作会产生千千万万种解读或“版本”,不同的译者和读者使然也。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变形或扭曲在所难免,因此,传输媒介(语言符号)的动态解读导致了翻译的限度,但是过于强调信息接收者的动态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往往会使人陷入极端的悲观主义的泥沼,从而放弃翻译所需的精益求精的努力。实际上,翻译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共性大于差异性。翻译之魅力和可能性是基于人们对语言媒介所承载的共有(或共相)意义的认知,社会之所以能够和谐发展,社会成员之间之所以能够有效沟通与交流是基于人们思维与认知的相似性和共有知识以及对具体语言符号共有含义的正确理解。因此,翻译传播活动就是在这种共同共相中得以实现,但又在信息传播接收者的差异中存有各种动态因素所导致的遗憾。所以,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翻译的读者接受因素,有助于客观地认识翻译,消除盲目的理想主义的翻译观,准确地把握读者的期待与需求,切实提高翻译传播的效能,减少翻译传播中的各种噪音干扰,使译作尽量贴近原作。
作者:张元萍
字数:246千字
定价:18.00元
ISBN 7-5638-1359-4/F.793
出版时间:2006.7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金融专业本专科学生撰写的既介绍金融产品(股票、期货、外汇、权证等)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又侧重于这些金融产品投资实务实战演练技术与方法的教材。全书图文并茂,内容简明扼要,除了详细说明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指标的分析方法等实用内容,又设计了各类金融投资产品投资的模拟实战单元。学习本书,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股票、期货、外汇、权证等金融产品投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一本独特的介绍金融产品投资实务的实验教材。
《预测与决策概论》
作者:张桂喜 马立萍
分级、专业:本专科 经济与管理
定价:32.00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3
ISBN 7-5638-1305-5/F.762
内容简介:
预测与决策是管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而决策的前提是预测。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预测,进而合理地作出决策已成为当今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本书通过实例、习题与计算机操作等介绍了多种国内外常用的预测与决策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应用EXCEL等常用软件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具体操作方法,使读者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具体的运用方法。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统计专业及管理人员使用。
《影视心理学》
彭玲著/出版时间:2006年6月/定价:25.00元
本书是一部关于影视创作和影视传播方面的心理学研究专著,上编“影视再现中的心理影响”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影视物理再现过程中的人的各种物理―生理―心理反应机制以及视听思维特征;下编“影视传播中的心理研究”则以审美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分心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等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同时融入大众传播学来探讨影视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思考与探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著/出版时间:2006年3月/定价:58.00元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它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书围绕这一决策,为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发展道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书中介绍了“提高大学校长领导能力 加快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内容。
《最新大学英语4级应试指导和全真模拟》
裘正铨等编/出版时间:2006年4月/定价:30.00元
本书是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用)》和新颁布的样卷编写而成,全书分应试指导和全真模拟试卷两部分,应试指导凝结了教师多年的教学指导心得,模拟题是从多年教学训练中精选出并根据新样题编写而成,每套试题均给出精练的答题指导,以帮助读者提高应试能力。
三年制高职高专公共课规划教材
《实用语文》
董小玉主编/出版时间2006年5月第2版/定价:29.80元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经典性与时代性结合。本书注意继承与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选择历代传诵的经典诗文,也选取思想性与艺术性强的当代文学作品,使选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技能性与发展性结合。本书分“泛读”和“精读”两部分。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除在每篇文章后设置思考与练习题外,还安排了单元练习,以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的训练为核心。
审美性与实用性结合。
《当代应用英语》
蒋秉章主编/出版时间:2006年5月
本教材严格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宗旨,与时俱进,特色鲜明:起点适当,适应高职学生的需求;“教、学、考”充分整合;教材设计紧跟时展;每册学生用书附赠《Mini Dictionary》;革新传统语法教授模式。
《当代应用英语 练习与测试》(第一册)
出版时间:2006年5月
本书是《当代应用英语学生用书》第一册的配套练习册,书中练习既可对该册既有练习起到补充和增强的作用,也可作为学生以后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做好铺垫。
《当代应用英语词汇手册》(学生用书)(Mini Dictionary)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应用写作》
张耀辉、谢福铨主编/出版时间:2006年5月/定价:25.00元
本书叙述了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财经文书、法律文书、科技文书、求职礼仪文书等六大类五十余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简明扼要,例文新颖,且有评析,便于学生模仿,很快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
《应用物理基础》
宣桂鑫主编/出版时间:2006年5月/定价:27.00元
本教材始终贯穿终身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后续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生涯对物理知识的需求。全书由运动和力、守恒定律、热学基础、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10章及学生实验组成。本教材的设计从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入手,注重物理知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
《体育与健康》
关键词:会展;文化传播;情境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80-03
一、现代会展与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在《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由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转变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以物(商品、货币)为媒介。而会展作为一种以物(商品、服务)为媒介在特定时空内集中性展示与交流活动,是围绕特定主题的、以展馆或会场为主要场所进行的。从19世纪伦敦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巴黎世博会等近现代会展活动伊始,会展的发展史都清晰地显示了如下特征:展会中的“展品逐渐成为公共需求和所谓个人化选择的影像,成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心理投射。……也体现出了组织者所遵循的思想意识等,凸显出会展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内涵。[1]”可以说,会展不仅是展示具象的物品,实质上是进行符号展示与文化沟通,乃至依托城市、国家实力的竞技舞台,其目标在于促进参与各方的理解与共识。因此,我们说会展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建立在符号互动基础之上的文化交流与展示活动。
而就策略层面来讲,会展沟通过程中也离不开文化要素。作为社会多方参与的集中交流与传播平台,现代会展具有跨地域性和跨文化传播的特征。依托发达的现代交通和媒介,它从传统的静态陈列或单向表述转向多样化、互动式的展示与沟通,旨在增进理解、达成共识。会展中的文化符号既是一种意义载体,又是联结参与各方的“纽带”,营造了有助于意义共享的“语境”。只有实现了价值共享,会展传受双方才有可能达成认知调和、避免文化冲突,会展活动才能实现其目的和效果。“会展活动长期孕育形成的观念文化,即人类的心理结构、审美情趣、思维力式和价值观念,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而这正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受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响和制约。[2]”
二、现代会展的信息传播本质及文化语境的影响
会展从传播学角度来讲是“以会展为信息交流的媒介,……它的运作过程始终伴以高密度的信息运动,它的活动结果就是信息传播的效果”[3]。现代会展“在交流的层面上,主要涉及的是大众传播这个层面。即信息的发出者与传播者(参展商)使用技术手段,把信息(参展商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传送给信息的接收者(受众)。[4]”在会展活动过程中,观众的期望与意义解读,组织者、传播者的展示与宣传,都是在同一情境中发生的互动。由于传受双方对意义的理解及认知基础有所差异,会展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组展方的组织、策划水平和参展方的展示方式、符号加工与选择的合理性等诸多要素。就会展的目标与符号互动过程来看,其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会展传播效果是衡量会展规模和影响力的关键指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展传播重于展会本身。[5]”会展传播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会展传播之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
资料来源:何强.基于传播学视角的会展策略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
既然会展旨在实现参与各方的相互理解并促成合作,那么其传播策划活动应着眼于如何促进符号理解与意义共享,其共识的达成取决于沟通所依托的文化“语境”。“语境”(context)传统上是指语言符号的使用环境,是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1884-1942)最早提出,语言学上的“语境”与传播学上的“传播情境”十分接近,这里笔者借用它来分析会展传播的内涵与方式。功能语言学着重研究社会语境(social context)。社会语境包括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情景语境”指常识、交际时间、地点、主题、正式程度和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情景知识;“文化语境”指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社会规范、会话规则和文化传统等背景的知识。功能语言学研究的“社会语境”正是传播学关注的“传播情境”,都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制约文本的意义生成、影响传播效果的“外部”因素的集合[6]。
对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特征的会展传播来讲,来自不同语境的文化主体间的观念碰撞、文化冲突与融合既是会展交流的主要内容,也是会展传播的文化目的,意义的理解与语境的共通对于能否实现会展效果尤为重要,而这恰恰取决于在具体交流情境中“文化语境”对符号意义解读的决定性影响。只有在组织环节和场域营造上协调传受各方对会展情境的“文化语境”感知,才能有助于展示符号及意义内容的顺利解读。从具体条件上看,会展作为一种围绕特定主题、在特定时空内的价值沟通与共享活动,对其语境的营造与传受双方的认知协调相比其他大众传播方式要求更高,想达成参与各方的顺畅交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方面是符号载体――展品或者议题的设置与加工,另一方面在于对会展情境的营造,旨在让参与各方(包括观众在内)尽快融入会展情境。文化语境的影响作用及会展传播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文化语境下的会展传播之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资料来源:本图为笔者依据会展活动的文化传播过程提炼并绘制
1.对载体――展品符号或议题的设置与加工须考虑参与各方已有的文化语境
现代会展已经从观众单纯的观摩、与会者被动的聆听发展到使其深度地卷入互动情境,基于展示符号的文化理解发生交流与共鸣。霍尔指出:“文化产品的意义不是传递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意识形态的被传送,不等于被接受,观众远不是消极被动的昏昏欲睡的电视虫,传送者本人的解释并不相等于接受者自己的解释。[7]”会展中的展品和议题也一样,同样具有文化产品的性质,其展示的技术、文化内核也需要被观众充分地解读才能称之为成功的传播。组展方和参展方可以借用接受美学的方法论来指导行动,使会展陈列的展品到会议议题等在形式上、内容上更贴近观众既有的文化体验,选取与他们认知习惯相似的展示符号,这点对非专业受众来说尤为关键。
而意义的认知协调关键在于,使这套符号系统(展品外在形式及相关介绍或是议题要传达的意义信息)尽量组合要素以对接观众所熟悉文化语境。具体操作可以通过整合传播策略来进行,即在媒介信息“接触点”的引导下培养、重塑观众的认知态度。例如2010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生活”的主题,借助整合的媒介宣传,精心组织、设计会展参与者之间的多个“接触点”,向观众呈现既可理解又新奇的未来城市生活场景、传播与观众利益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共鸣的“绿色城市”等新观念、新提法。操作上,主办方通过展前的大规模宣传造势,及早传递与会展情境相关的文化讯息,高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大旗,为观众的意义解读进行铺垫;在展中阶段,则主要借助“海宝”吉祥物、展现未来城市场景的展馆、园区等具象载体,通过现场展示、背景烘托、主题讲解等沟通方式传递符号编码信息,强化说服效果。“城市生活”是一个各国公众都容易理解、达成共识的主题,但又具有充分的内容创新空间,这种主题设计方式反映出世博会展示策略的成功经验:无论是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首次提出展示主题“进步的一个世纪”,还是1939年处于二战期间的纽约世博会强调“建设明天的世界”,历届世博会都力求达成展示理念的“最大公约数”,以吸引多元文化的共同参与。所有围绕该主题的设计、传播都是在之前系统研究目标受众的文化习惯和所处情境才能提供的,其准备工作以受众能方便快捷的理解、避免认知失调为标准。
2.会展传播过程中对文化语境的营造为顺利交流、互动创造条件
会展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传受双方能否形成良性的互动过程。传统会展观念中过分强调传者的主导地位,只关心自己在会展上“说什么、Show什么”;而现代会展更关注观众在会展上“需求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从策略上看,即选择具体的编码符号进行意义加工时, 须注意它所依托的文化语境通用性,避免选取容易引起误解、甚至文化冲突的符号和议题。例如近代世博会通常以炫耀海外殖民地的物产、展示西方文明的优越性为目标,在历次展会现场时常出现引起国人愤慨的小脚女人、鸦片烟枪等“辱华”展品,大大降低了对东方大国观众的会展传播效果;而现代会展的传播因媒介的发达、观众文化层次和整体需求的提升,主办方、参展商和观众的传受双方角色相对模糊,其顺利交流的必要条件就是参与各方基于共通的文化语境中达成认知协调,实时互动。主办方因此努力地为会展文化场域的生成与维护宣传造势,如通过世博园区现场的系统化主题设计,结合新闻报道等“不在场”的文化宣传,向观众尽可能多渠道地传递主题讯息;在展会召开期间,则通过媒介仪式化的传播方式,全部宣传媒体同时开动,让与会者感受强烈的一种节庆狂欢的氛围,尽快融入其文化情境之中。
三、会展传播的“透镜”效应
现代会展对信息的筛选、加工与传播要求非常高,会展传播不仅从策划、宣传、技术等角度进行设计,而是为达成效果提供全面、系统的支持,其发挥效用的范围远远超越展会现场的时空,凡是接触到会展传播信息的受众及其所在领域,都可以视为隶属会展传播的范畴,包括“在场”和“不在场”的两类,从后者来衡量,会展被视为一种“媒介事件”。而且,会展传播的各个环节如整体活动策划、展品展馆的设计、主题内容的表述、宣传组合方式、人员沟通及公关等各要素之间均须紧密配合,围绕主旨进行整合传播,可视为一个协调运作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从运作实施上分为三部分:展前的策划与预热宣传、场馆及场地设计表达;展中的活动造势、交流论坛的组织协调;展后的场外交流跟踪、相关媒体的延续性宣传。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情境作为会展传播系统运作的必要考虑因素之一,对系统设计时的目标定位、议程设置、宣传表现形式、媒介组合方式等具有指导性与规制作用。内在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文化语境下的会展传播系统之信息把关模式
资料来源:图为笔者根据会展传播系统中各环节的制约关系绘制
从图3会展传播模式可见,展商与公众之间传递的信息流,包括交流活动、大众传播、人际沟通等传播方式,都在传播情境中受文化语境要素的影响与规制,经由会展传播系统运作从主办方、参展商向受众流动。当然,会展传播模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展商间内部组织的横向传播,观众间的人际传播等也在会展沟通过程中受文化情境的影响。在此信息流动过程中,居于模型中心的“会展传播系统”作用关键,它决定了会展能否有效发挥预期效能。该系统依靠内部各要素间的整合与协调得以运作,由于会展活动的集中性和场域性质,力图使信息交互形成聚合效应,加快沟通频率,提升意义共享可能性,从而强化传播、说服的效果。从图中我们可见:会展传受双方相重叠的文化语境呈现类似“凸透镜”的形状,这个橄榄型的交叉区域即为双方共通的文化语境。所有来自传播者想要表达的庞杂信息,都须经这样一个重叠区域后才流向受众。无论冗余信息是由经传播者主动剔除的,还是受众被动过滤的,这个重叠相交的语境好似一面汇聚与整合大量庞杂资讯的“凸透镜”,使得原本分散游离的信息通过会展现场聚焦受众,并由于沟通的加速与情境的体验,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对此本文界定为基于会展文化语境生成的传播“透镜效应”。
罗曼・雅各布森认为,符号意义的生成依赖于其所处的系统,语言的符号意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一方面会展语境能够为其传播系统集中地提供信息素材和符号资源,并借助展会场域像凸透镜一样将庞杂的传播信息筛选、聚焦,另一方面也使信息内容的表述及符号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指向受众认知目标发生“折射”:即会展传播过程使大量信息被重组与整合,旨在达成传受双方在此沟通情境下顺利完成观念交流与价值共享。这个由传受双方的文化认知系统交叠而成的意义共享语境,是会展传播生态系统的建构基础,也使该系统能够发挥更强的传播情境效能。相比新闻、广告等其他大众传播方式,会展集中而强烈的文化情境效应,使之产生更集中、高频的文化沟通效果,因此常被专业化的传播主体所青睐。
为集中交流信息而组织运作的会展活动,也借助基于文化语境的传播“透镜”效应在有限时空内尝试整合传播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其整合的传播机理在于文化符号的编码与解码:“从编码过程看,传播活动的范围和主题直接制约符号的选择、风格定位、发言人或代言人的使用、媒介的选择与组合,导致其信息符号系统产生;从解码过程看,范围和主题决定符号解释的方向、反映编码者的立场、态度和标准[6]”在其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文化语境对信息的过滤与筛选、受众的认知与解读具有全方位的影响。例如大型车展等商展在展览前往往重视大众媒体的花边宣传、场馆及车辆展品的设计表现等氛围预热;展中采用的具象符号载体,包括车模等人体媒介的精心打造、导购人员的沟通策略与公司公关活动的现场营造;展后则通过场外交易意向的跟踪、舆论反馈的延续性报道等形成一整套传播流程。所有“媒介接触点[8]”都要依据车展受众的有效解码进行系统化整合,剔除与主题风格、文化认知相冲突的不和谐元素,强化利益共享与认知协调。在考虑情境因素的前提下,组织者会慎重筛选和加工展示符号,严格管理受众可能接触到的所有媒介“接触点”,以建立、维系共通的文化语境为目标,强化传播情境的营造,多维度地强化与目标受众之间的认知协调。具体策略包括:1.选择贴近目标受众的文化认知习惯的元素、符号载体及表现形式;2.对主题的设定与内容生产要兼顾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目标受众认知习惯;3.在会展环境、展示符号的表现与设计中以贴近性为原则进行符号重组与情境再造。总的来说,意味着从展示主题的定位开始,就要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取向、认知习惯、喜好品味等因素进行本土化、民族化的情境再造,融入具有普适性的、“最大公约数”的文化元素,以便促成传受各方的相互理解与价值共享。
四、结 论
现代会展的进步不仅体现在规模、效益、展示手段等硬件方面,还取决于会展理念的革新及其带来的交流方式变化。总体上,会展传播活动已经发展为一种复杂的符号交互系统,其发挥效能的基础深受文化语境的影响。组织者、参展者在围绕展品、展示环境等符号交流的过程中,须将文化要素与现代展示科技有机结合,注重文化调试、避免文化冲突,才能有效提升会展活动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利方.从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角度论会展的社会文化功能[J].商业时代,2011(10).
[2] 方向东.对“会展文化”概念的深入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9(12).
[3] 王春燕.会展传播探析[D].辽宁大学,2004.
[4] 刘大可,王起静.会展活动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 何强.基于传播学视角的会展策略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
[6] 周永秀,毕研韬.浅谈情景语境的传播学价值[J].中国地名,2008 (8).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引入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表现形式,是将信息学、心理学、传播学、美学融于一体的传播媒体,集成了文字、图像、动画、影视、音乐等多种媒体的特点,结合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优雅的文字、生动的画面、奇妙的动画、优美的解说、充满动感和活力的表达方式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目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2、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展、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地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
3、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二、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1、过程整合。“过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与学科课程的学习探究有机地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整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整合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积极地去探究,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课前,教师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要呈现的教学内容及用什么形式体现;然后,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搜寻信息资源与课件,整理主要信息资源共享,搭建教学平台。课堂教学中,积极强调师生互动。根据教学方案,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课后,通过相应的学习网站对课程知识进行加深和拓宽,提出一些探究与思考性问题。利用e-mail、学校论坛等进行师生讨论,甚至与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或由学生向教师提出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