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理财规划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个人理财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业务。但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个人理财的概念问题,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问题;对策
进入新世纪,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到2004年,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人民币理财业务。在贷款利率很低的情况下,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现在发展速度又过快、势头过猛,导致银行目前所开展的业务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在监管的完善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方面也有所欠缺。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来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适合我国银行理财事业的改善策略。
一、理财的含义
理财是指理财专业人士通过收集客户家庭状况、财务状况和职业生涯目标等资料,与客户共同界定其理财目标及优先顺序,明确客户的风险属性,分析和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为客户量身订制合适的理财方案并及时执行、监控和调整,最终满足客户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的综合金融服务。相对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世人对于个人理财的观感,中国理财标准委员会对于理财的实质特别突出了几点:理财是综合性金融服务,而不是金融产品推销;理财是由专业理财人士提供的金融服务,而不是客户自己理财;理财是针对客户一生的长期规划,而不是针对客户某个阶段的规划;理财本身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法制环境不完善。在市场经济下,我国出现了大量关于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涉及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却至今才列上记事日程。当前银监会所出台的三部规章,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其只是行政规章,也叫部门规章,是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用以约束规范所属单位开展具体业务时一种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都不是法律,更不是民商法,它不可以用来调整两个平等的民事法律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二)理财产品设计缺乏创新。目前各个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普遍存在产品单一的问题,所谓单一是指产品所涉及的金融投资工具比较单一,理财产品其实大同小异,产品设计缺乏新意,真正具有独创性的理财产品很少,反倒是一些容易被人所忽视的小银行在开发理财产品时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人之笔。
(三)产品定位不明确。市场定位是理财人员根据不同客户的资产、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相适应的理财产品。我国银行推出的产品不能被社会大都分人群所接受或认同,和市场的实际形势有所矛盾,没有亲自去考察当前的市场,和没有细分市场的前提下,设计出来的产品是不具亲和力的。
(四)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内的新业务,受国内教育发展的制约,国内个人理财市场的专才人员多于通才人员。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目前,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高手”更属凤毛麟角。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当前没有为个人理财业务单独立法也将为法院日后处理银行与客户因理财业务产生的民事纠纷案件埋下隐患,因为无法可依。最高人民法院迄今为止也没有过在处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纠纷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所以当务之急我们要未雨绸缪、先挖渠后放水,而不是先放水后挖渠。同时为了适应当前金融改革的形势,我们一定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早日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环境,使得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客户在接受服务时有章可循,执法部门在处理案件纠纷时也有法可依。
(二)实施个性化服务,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基于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战略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从而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本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竞争优势。要提高整体核心力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要在实现客户财务安全的同时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个人理财业务的本质要求。提供符合客户潜在需求的理财信息,提出资金汇划、转账的最优途径,建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免部分费用,优先购买热销金融产品等手段,来达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2)要提高办理个人理财业务的便利性。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操作处理流程,以全天候、全方位、多品种的面对面、电话等多样化渠道和一站式服务,VIP客户的绿色通道和服务等方式,以实现客户在快节奏环境下对便利性的要求。(3)要使客户感觉到银行服务的亲和力,提升个人理财业务软件基础。(4)要提高客户对理财服务的可信赖程度。对个人理财业务,要打消客户“理财是虚,推销其他金融产品是实”的顾虑,切实建立起竞争优势,必须提高客户对理财服务的可信程度。(5)成立专业理财室,设计一揽子理财方案。在理财业务服务模式方面可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突破传统业务的柜台服务模式,成立专业理财室。根据不同需求为客户设计综合理财方案,提供特色理财产品,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6)尊重客户的隐私权,客户的资产是私有资产,银行应加强客户信息保密管理,不能泄漏,这样才会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将资产由银行打理。
(三)合理进行产品定位。当前可选择的产品定位模式有以下几个:第一,密集单一市场。选择一个细分市场采用集中化营销,这是最简单的方式。通过密集营销,更加了解本细分市场的需要,并树立了特别的声誉,以此获得高的收益。但采用这类模式风险较大,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将受到极大损失。国外较多大型金融机构均选用此类目标市场模式。第二,有选择的专门化。选择若干个细分市场,各个细分市场之间基本无联系,但每个市场都可盈利。这样可以分散风险,但同时也分散了银行的资源。第三,产品专门化。即银行只专注于某一类产品,我国银行界用得很少。第四,市场专门化。专门为满足某个顾客群体的各个需要而服务,获得良好声誉,并成为该细分市场所需各种金融新产品的经销商。第五,完全市场覆盖。即通过各种产品或服务满足各种客户群体的需求,完全市场覆盖又可分为标准化营销和差异化营销,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同时经营不同的市场,并为每个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以此实现完全覆盖。作为银行的决策者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恰当的市场细分。
(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否能被推广,关键在于客户经理的整体素质。金融客户经理应具备与金融企业业务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素质、过硬化的业务素质和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必须随时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学会各种公关技巧。要加强对现有客户经理的培训,培训课程应根据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来安排,可借鉴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开设投资工具运用和理财规划两大类课程,同时还要适当学习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培训,使我们的客户经理变成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又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通才”,培养出符合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委员会要求的注册理财规划,逐步实现理财规划师国际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霍文文:金融市场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崔惠芳: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新模式:虚拟营销战略[J].生产力研究,2004(3).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问题 考验 对策
前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根据我国居民所处的生活阶段确定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活动。根据居民手中所持有的现金流量情况,商业银行设计出不同的金融产品组合,满足客户的投资偏好,满足客户达到预期收益,从而实现理财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对理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商业银行纷纷开始研究和创新个人理财产品。然而我国的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产品同质,但是金融人才相当匮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就面临着发展障碍,国外银行的创新先进理念,丰富的个人业务经验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各种金融专业知识,技术和资金信用等,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的理财要求,为客户做出财务规划,资产管理等专业的金融服务。现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富积累也在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居民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够升值,因此进行理财投资,这样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发展的空间。
理财产品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历经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理财产品的市场得到了扩大。2007年到2009年,近两年时间,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就增加了60%,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理财产品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随着2009年国内理财市场的恢复,理财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增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09年商业银行共发行接近6000种理财产品,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10.5%,其中有关人民币的理财产品就有接近5000种,比2008年增加了25.4%,有关外币的理财产品大约1000种,与2008年相比减少了30.6%,原因是经济危机外币的汇率的波动比较大。
理财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风险类别不同的理财产品,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与产品相关的对象越来越多,如股票、指数、汇率、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现在,有关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占据着主要地位。
理财产品从同质化产品向品牌化服务转变。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初期,各商业银行对品牌营销不重视,消费者也无法区分各商业银行的同种类的理财产品,没有明确的认识,很难选择。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各商业银行为了显示自己的特点,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如交通银行的“得利宝”和“圆梦宝”个人理财产品,只要在顾客心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就可以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起到提高的作用。
从免费服务变为了收费服务。商业银行提供商业服务一定会消耗一定的资源,机会产生成本,银行根据服务成本和市场竞争情况来收取费用是必然的,国外的银行业在中国内推出一些收费理财项目,如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业务,就是根据服务成本严格制定的产品价格。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的银行相比,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和一些问题。
理财产品的风险是很大的,但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揭示的风险不足。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他关系到产品、交易各个方面。多商业银行在推出理财产品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监测体系。商业银行在推出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对存在的风险揭示的不够,过分的强调预期收益率。一些银行也没有对顾客进行投资偏好分析,对投资者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不了解,从而给客户的投资带来了损失。
商业银行中的组织机构设置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目前国内的各家银行都设置了比较全面的理财中心,从职能上讲,理财中心是专门销售理财产品的营销机构,理财经理是专门面对面的为vip办理理财业务的,好的理财规划师的个人理财中心的核心力量。但是有些理财规划师缺乏专业的知识,徒有虚名。理财中心的职位定位也不明确,没有发挥理财的真正功能,组织机构设置的也比较随意,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
1.创新营销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应该在理财产品的营销理念上有创新突破,建立起系统的营销体系,主动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银行要加强员工的理财知识,向公民宣传理财观念、理财产品等,并树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提高个人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对银行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理财规划师要主动为客户分析风险承担能力和理财目的等指标,为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理财人员还要定期向客户传送理财详情,让客户对产品的收益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并为客户提供建议,更换理财产品。
2.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商业银行在设计和发行理财产品、销售理财产品和售后服务工作的时候,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顾客汇报相关信息,严格监管理财人员对客户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认真、全面的解释产品的风险结构,从而制定出完美的理财投资计划,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要求。
3.加大科技投资,培养专业的理财人员
各商业银行都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力量,加强对资金的投入,加大计算机网络软件建设,提高职员的从业素质,培养出个更多的专业理财人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理财规划 校企合作 理论加实践
金融学专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宽的专业,现在各个高校的金融学的教学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这就是样样都得学,样样都学的不是特别精通。金融学的专业的教学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进行调整。尤其是作为应用型教学的为主的高校,更要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的要求。随着过去近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和豪富阶层正在迅速形成,并有相当一部分从激进投资和财富快速积累阶段逐步向稳健保守投资、财务安全和综合理财方向发展,因而对能够提供客观、全面理财服务的理财师的要求迅猛增长。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将增长到570亿美元,专业理财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业务之一。与理财服务需求不断看涨形成反差,我国理财规划师数量明显不足。我国国内理财市场规模远远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一个成熟的理财市场,至少要达到每三个家庭中就拥有一个专业的理财师,这么计算,中国理财规划师职业有20万人的缺口。在中国,只有不到10%的消费者的财富得到了专业管理,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58%。理财规划师既可以服务于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也可以独立执业,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2005年,美国理财师年薪的平均数是18万美元,相当于大公司的中层经理。理财规划师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因此,我校对金融学教学的改革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金融学专业理财规划方向教学的特色,这里对金融学建立理财规划方向方案进行一些介绍。
一、对金融学课程体系进行较大的改进,专门设立了金融学理财规划方向的教学计划
针对这一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改变以往以金融各个方向的课程堆在一起教学模式,采用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理财规划人才。在课程体系中以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个人理财,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形成了理财规划人才专门培养方式。在课程体系设立过程中以这些核心课程为服务对象设立其他相关课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
二、根据理财规划人才需求特点,寻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目前,部分金融专业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不清楚金融业务开展的流程,特别是缺乏金融业务的市场经验,理财咨询与规划的业务能力不强。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真实地感受到理财规划的业务过程与职业情境,就成为理财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将金融产品引入到课堂教学,将理财规划业务引入到校园,将服务对象具体化,把校内外的市场资源融合起来用于教学,就是金融学理财规划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而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切人点就是“建设仿真的理财规划情境,在课堂内外开展真实的理财规划业务”。在实践过程中,我校金融学投资理财规划专业与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的平台,成为创新该专业教学的关键点。
三、建立以理财规划教学为中心的课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实训与专项技能实训。与此相对应,建立金融实训室、理财工作室及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课程实训与专项技能实训相结合:根据各门课程特点与实训要求,将实践性教学融入各门课程中,目标是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主要包括证券与外汇交易流程实训、投资分析实训、理财规划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是根据该专业方向的定位,在完成相关方向学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群的综合实训,帮助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按照金融企业工作中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后继发展能力。
2. 校企深度融合,完成毕业顶岗实习。一是与金融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学校定期请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到校内兼职讲课、举办讲座、参与学生竞赛的组织与评判。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项目开发。这种合作开发项目一方面帮助了企业,另一方面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缩短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二是在学生经过三年完整的机理论和实践教学后,在第四年安排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实现毕业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特色。通过毕业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践报告的写作,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请行业或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的毕业答辩。
四、实行理论教学和资格证结合教学模式
体现“学历+技能+证书”工学结合的特点一是针对理财规划师“执证上岗”的基本要求,把课程教学与理财规划资格证书考试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使课程教学落到实处。基本思路是:把理财规划师资格考试的科目课程序列化,融人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把证书考试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在证书考试的辅导过程中,注重考试内容的实践化,把考试相关内容与实训教学相结合。通过努力,使学生在四年年学习期间获得助理理财规划师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 马良军,专业群建设方案制定和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J],2008 6(3);
关键词:实践教学;保险理财规划;精品视频公开课
一、引言
1.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设计的内涵与意义。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同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它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我国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从2011年开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进一步工作。是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紧随国外先进教育发展的脚步,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传播手段,面向服务主体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现代科技前沿知识及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建设内容。作为教育部着力推进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教育资源稀缺与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推进我国教育内容、教学与管理方法、课程设计与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除了最大化教育资源价值外,精品课程的建设还大幅度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和课程效果评价,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发现不足,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促进教育者和课程服务主体二者双赢,最终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
2.《保险理财规划》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保险学是包含了自然与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类学科,它以保险及其相关事物的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与金融、数学、法学等领域联系密切,具有多属、广泛、法律和实践性等多类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除了理论基础外,在其实际教学过程中,保险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是应该被着力培养的。新经济常态下我国保险业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加快发展保险教育,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实际工作中,应该反思当前保险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笔者及其团队基于保险学实践教学的理念,对《保险理财规划》这门课程进行深入构思和设计,凝炼出多个实践教学专题,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上述专题于2014年由辽宁电视台和东北大学联合录制成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并在辽宁省本科教学网上线,成为辽宁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二、《保险理财规划》精品课程设计策略
1.课程目标的制定。按照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程设计理念,保险理财规划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强调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理论基础坚实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素质。实施模式是利用多种授课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对保险学的兴趣,将理论知识以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同学掌握;同时重视金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保险理财相关事务的能力。课程的具体目标设定为:首先在理论知识培养方面,保险是金融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学习金融及保险学的方法,并用此来学习保险学的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技能实训和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其次是要求学生将理论应用社会实践中,养成用保险学思维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保险事务的习惯,提高学生对金融以及保险现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未来的职业素质,达到能胜任岗位的高技能要求。最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及理财观,拥有积极的保险理财和消费观念,用以指导日常的金融实践。
2.课程内容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收入、财产的快速增加,在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并且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便产生了理财的需求。个人理财就是对个人(家庭)的财务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财产的合理使用和消费,有效地增值和保值。个人或家庭的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保险等,保险是进行个人理财的重要工具,与住房、子女教育、养老退休保障、遗产避税等人生各个方面休戚相关。在保险市场产品不断丰富、功能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市场上的工具,合理分配资产、满足理财安全性、收益性。基于以上个人理财与保险涵盖的各个方面,将教学内容归纳为若干部分,包括保险与理财、保险的十大黄金价值、不同生命周期保险险种的选择和财产保险专题等等,这些应用实践性教学专题将会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详细介绍。
3.实践教学设计。
(1)开设保险实践性教学专题。由于保险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逐章逐节的讲述,学生往往会掌握不到重点,不满这种灌输式的教育,从而缺乏学习兴趣。专题式教学将相关联的章节内容凝练成一个个专题,选择重点并且学生感兴趣的部分深入探讨,可以克服照本宣科带来的教学问题。保险理财规划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开设实践性教学专题可以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将现实生活中大家关注的保险理财热点、焦点作为专题详细剖析,引导学生掌握保险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和综合分析解决社会保险事务问题的能力。不仅对于学生,实施专题教学也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专题内容、拓宽研究领域,树立起鲜明的教学风格和提高科研水平,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
(2)引入案例教学法。保险理财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所以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只有结合案例,学生对保险原则、保险合同等理论才能理解的更加深刻。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方式,具体实施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等模式。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将所教理论融于案例之中。接下来是强化案例教学的讨论流程,将其分为展示、讨论、交流与总结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将案例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然后是集中集体智慧,分组对案例进行深入和剖析与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得到对案例及其所含理论的独特见解。第三个部分是全班交流,也是案例教学模式的,即通过PPT等多种形式将组内讨论成功向全班展示,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并使各组的经验知识得到共享。最后是由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将学生所扩展的内容落到课堂基础知识之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实践教学理念的应用
《保险理财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包含开设专题讲座、引入案例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等多种模式,其中专题式教学在课程设计策略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相比与其他几种实践教学模式,《保险理财规划》课程的专题式教学有着以下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专题式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较强,符合保险学应用实践性的学科特点,还可以有效的弥补教材的时效性问题。当代高校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各类金融保险问题,这些问题还会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的改变而变化,即使是最新的教材也无法将理论与这些现实问题融会贯通在一起。通过专题式教学,教师可以将教材知识与最新的资料案例结合成专题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大量教材之外的实践性知识。另一方面,专题式教学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研水平。专题式教学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与保险事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深入钻研探讨,确立研究方向,提高其学术研究和科研水平。借助专题教学模式的优势并结合课程的自身特色,将保险理财规划的教学内容分为保险与个人理财、保险的十大黄金价值、不同生命周期保险产品的选择等若干专题。
1.保险与个人理财。这一专题主要介绍保险在个人理财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个人理财的三大主轴――储蓄,保险及投资,并由此凝练出10个制胜的理财观念。内容涉及如何配置个人资产用于日常消费、储蓄、保险及投资等各个方面,以及如何使用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从而保证高收益性及高流动性,如何进行保险的配置尽量减少个人资产的折损,以及如何运用基金、债券、股票,基金定投、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工具进行个人投资与理财规划。
2.保险的十大黄金价值。这一专题主要介绍保险作为个人理财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保障功能。由此引出保险的10大黄金价值,分别包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爱有所继,幼有所护,壮有所倚,亲有所奉、残有所仗、钱有所积、产有所保,财有所承。在教学过程中要分别对上述功能所对应的各保险产品进行系统的介绍,包括: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健康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生死两全险,养老保险,万能险,财产保险等等。
3.不同生命周期保险产品的选择。保险是进行个人理财的重要工具,与住房、子女教育、养老退休保障、遗产避税等人生各个方面休戚相关,涉及到资金的安全运动和增值。人们的经济状况和年龄各不一样,因此保障理财的重点各有不同。在险种选择这一专题中,依据个人所处的不同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向学生具体分析阐述不同生命周期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对不同的保险品种进行对比分析。
4.保险购买前后的注意事项。保险作为一种金融理财产品,结构相对复杂,买保险时除了要知道自己想拥有哪些保障外,还要根据待解决的问题和保费的多少作合理安排。做到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保障。在本专题的教学中向学生详细介绍日常购买保险产品时所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能够买到性价比高的保险产品。
5.保险理赔难的原因。在理赔核保这一专题,针对当前国内保险业出现的理赔难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答。理赔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我国保险业的理赔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群众对保险认识不足,对保险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原则理解不足,造成了很多人对保险的错误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个真实的保险案例来引伸出保险的基本原则,分别包括: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近因原则。
6.财产保险专题。财产保险是指以各种物资财产和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以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保险财产的毁损、灭失或相关利益损害为保险事故,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为目的的保险。在这一专题中向学生简要介绍财产保险的业务体系的,并讲解财产保险业务的特征和财产损失保险主要险种的内容。
7.责任保险专题。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保险。此专题的教学重点是要明确责任保险的特点及业务构成,介绍各种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及其经营特征并进一步介绍责任保险与法律制度的关系。
8.信用与保证保险专题。信用保险是权利人投保义务人信用的保险;保证保险是保险人为被保证人(投保人或义务人)向权利人提供信用担保的行为。在这一专题中主要向学生介绍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特征以及两者的区别,阐述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业务的内容及介绍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重要作用。
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推进我国教育内容、教学与管理方法、课程设计与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保险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和保险人才需求加速上升的背景下,将实践教学理念引入保险理财规划的精品课程设计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种课程设置来达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社会的职业需求,培养专业保险理财人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朋娇,田金玲,姜强.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86-92.
[2]柳礼泉,吴艳娇,丁蕾.教学方法创新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13,(1):75-78.
[3]王慧.“专题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7,(6):125-127.
[4]何金旗,唐汇龙.“小专题”教学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创新中的应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26(3):77-80.
[5]李小艳,康颐.关于保险学课堂案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4,(6):227-228.
[6]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3):45-46. [7]蒋勇,杨巧.新形势下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经贸教育,2016,(3):147-149.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发展思路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12月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已经增至86家,产品发行数目超过7000款,募集规模达到5万亿以上。
主要特点:1、稳健型理财产品比例高。09年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总数接近2000款;非保本类型中以信贷类产品为代表的稳健类型增长了超过1000款。2、人民币理财产品“受宠”。09年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增至85%,而外币理财产品则遭受“冷遇”,发行数与市场占比出现“双降”。3、债权类产品地盘最大。09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中,近3000款债券与货币类产品市场份额最高,占比43.48%;2900款信贷类产品也是主力,占比43.00%。4、创新品种比以往多。09年银行理财业务根据市场环境与投资者需求的变化推陈出新。包括管理期限、投资对象、担保设计、分层结构、运用方式等方面。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市场基础条件不完善。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许多金融产品的利率都是统一固定的,产品之间的风险差异很难通过价格反映。由于人为的利率管制和市场分割,公开报价的利率水平不统一,人民币利率之间缺乏无套利均衡,银行在开发产品和平仓操作上障碍重重。2、银行营销乏力。近几年来在品种推出方面虽然注意了多样性,但理财产品多数还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这就使得多数人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好的理财产品却因为金融机构营销不力,而不能为大多数投资者了解。再加上多数人理财意识淡薄,导致了理财业务的实际市场需求增长不快。部分商业银行采取盲目承诺高保本收益率,个别商业银行甚至在亏损让利的条件下推出理财产品,争夺零售客户资源。3、产品研发能力相对较低。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多数只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稍作改进,并没有很好地按市场细分设置服务内容,各家商业银行在产品种类、结构和服务功能上趋同,同质化严重。4、综合理财人员较少,个人理财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应具备各种投资知识、销售技巧,通晓客户心理。而这种综合人才正是最匮乏的5、组织机构设置欠科学。个人理财业务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于前中后台业务的整合,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常常需要个人银行部、中间业务部、房贷部等多个部门的交叉配合,但个人理财业务工作通常归在个人银行业务部。造成前台业务分割,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6、不同程度误导消费者。其一,个别销售人员盲目追求业绩,销售过程不规范,甚至故意误导客户投资与其风险承受力不相匹配的产品。其二,部分销售人员故意引导投资者在进行客户评估时勾选高风险评估项目,导致“客户风险评估”形同虚设。其三,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及时向客户披露金融市场变化对理财产品收益的影响以及监管政策变化等信息,导致客户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思路
1、发展前提: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监管层应该对个人理财业务出现的问题高度重视,需出台相关规定规范市场。监管机构还要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公布金融数据等方式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各种风险提示教育工作,做好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的解释、说明工作,引导公众理性投资,实现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良性沟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发展核心:研究客户需求资料,提高服务针对性。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服务内容的研究及客户个人理财业务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研究。由于在人生的不同理财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各自特点,并在人生理财规划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提供个人理财业务方案具有十分现实的可操作性。在人生不同阶段中,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需求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适合其资产增值或保值的愿望,这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十分关键的环节。
3、发展路径:统筹设置理财业务部门,提高资源集成能力。银行在组织架构上和业务分工的重组中,要充分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要求。银行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专门指定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明晰的、专业结构比较综合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对整体业务开拓会更有利。
4、发展目的:强化客户增值服务,提升理财品牌形象。针对高端客户群体的批量营销和服务出台一整套包括重点服务网点、专门理财手册、简化申请审批发放手续的措施方案,通过开展系列讲座、理财师免费提供理财规划服务等活动,树立理财品牌形象,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体现人文关怀、密切客户关系,才能追求精细高品质服务,打造出独特的理财品牌。
5、发展手段: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只有通过加大网上银行产品建设与推广,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才能推进非现金交易和向网上银行渠道迁移,大幅增加网上银行客户数量和交易量,只有将网上银行营销重点由注重签约数量向提升应用水平转变,才能充分发挥整体联动的优势,扩充重点优质客户签约应用网上银行,只有通过调整ATM、自助服务终端的布局,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柜面业务分流率。
参考文献:
[1] 刘莹.关于发展个人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J].财经研究,2008.7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策略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及发展现状分析
个人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开办的一项新业务,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所确定的阶段性的投资目标,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状况,围绕客户的收入、消费、风险承受能力,形成一套以个人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的、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安排,并在此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化的差异性理财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账户及相关信息,以达到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银行的理财产品总的来说比投资其他产品的风险程度稍微低一些,主要类型有和股票型产品挂钩的,和货币型市场挂钩的,和基金公司的产品挂钩的,以及和信托型挂钩的结构性产品,这几大类风险特性都不一样,广义来说,银行理财产品最原始的产品就是居民储蓄,这方面本金是零风险,相对来说收益就会比较低一些,就是我们说国家出台的利率政策的制订,风险比较高的就是和银行挂钩的结构性的股票型基金。
1.1 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分别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1978年-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了办理个人理财业务,此时,各银行的竞争中主要以银行储蓄及国债为主,人们的理财方式也只是通过简单的存储业务来获得微薄的利息收入,直到1996年的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推出了最早的理财产品。
起步阶段(2002年-2006年),真正拉开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序幕的是2002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理财”业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稳健递增,人们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理财的意识不断的增强,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储蓄存款、获取利息,理财需求与理念也得以提升,中国开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理财阶段,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迅速发展。
初步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种类在不断的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日渐提高的理财要求,理财产品发展逐步走上快车道。
1.2 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据Wind资讯统计,商业银行2009年共发行约4358款理财产品(见下图),就国有四大行而言,其中中行发行428款,建行发行302款,工行发行151款,农行同期仅发行14款产品,势头非常迅猛。2010年仅前5个月,统计显示银行理财产品达到了3906支,其中绝大部分产品目标对象是城市居民或机构,极少部分专门针对农民的理财产品。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个人理财市场需求日渐凸显的情况下,我国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服务和专业化的品牌。随着我国理财服务业开放步伐的加速,个人理财业务体现了客户数量多、财富增长快、客户对理财业务和风险认识提高等特点。个人理财业务正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风险日趋增大,存贷款利差日趋缩小、外资银行步步进逼的形势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当深入分析其问题之所在,以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长足发展。
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制约
我国金融机构现阶段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限制了银行业个人金融业务拓展的空间。个人理财业务的范畴不仅包含投资理财还包含融资、保障结算等,投资理财涉及股票、基金、信托、投资型保险、债券、期货、不动产等。从国际发展来看,分业经营虽然对控制风险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未来的趋势是金融服务“一站式”的混业经营。由于现有的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使得金融机构无法跨越行业壁垒将三者优势结合起来,不能提供包括证券、保险在内的综合理财服务,个人理财规划制定起来就有相当的难度,导致了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受到了许多限制,只能停留在银行业务这一个层面,采取一些网上银行、柜台优先、绿色通道,免年费、利率优惠等较低层面的手段。
2.2 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断丰富,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国内的理财产品品种较少而且同质化严重。在投资领域,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目前的个人理财市场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更多的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在业务范围上表现为,把现有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普遍缺乏更为细致的客户分层,无法为客户提供切合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在财务策划上技术人才的支持都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投资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从目前国内同业的情况来看,基础金融产品在同业之间相差无几,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无法展示出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特色,同质产品的竞争完全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激烈比拼,严重影响了理财市场的健发展。同时,金融产品的复制特点加剧了这一现象,一家银行刚刚发出新的理财产品,其他银行就能够立刻跟进,名目虽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相似、投资收益相当,几乎是克隆。许多理财产品只是名字的区别,而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对个人客户而言,这些产品的确眼花缭乱,却缺少实际吸引力。个人理财的精髓和主要的方向就是它的个性化服务,因为有一定财富的一个人,他在生命的不同周期阶段,对理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人们对于风险的承担偏好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可以承担一点风险,有的人不愿意冒风险,所以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投资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进行产品的创新,这才是我们未来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一个真正和方向。
2.3 业务整合不够
个人理财是一项综合服务,涉及银行内部多个部门,银行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前后台业务的整合。而目前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导致前后台业务条块分割。个人理财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使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需要商业银行建立适应理财市场变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组合。
2.4 缺乏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服务要求高,要求理财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还必须具有优良的品德、诚实守信。但是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优秀理财人员,一些理财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从事业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也不了解,对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认识不足,造成了销售行为的不规范,推销效果低下。
3、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建议策略
3.1 推进金融混业经营,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目前在全球混业经营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在现有的政策法律下,放开对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限制,鼓励金融业务创新,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这一契机积极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是通过对客户资产运用的规划和合理组合,实现客户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因此,推进金融混业经营,将成为推动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首先,金融监管当局应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宏观指导、协调支持的职能,呼吁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之间要加强跨行业的合作,并应积极鼓励其提升行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各金融机构之间理财产品及服务的各作,以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突破。其次,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完善个人理财服务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行个人理财服务“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的监管原则。应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做好与法律、工商、税务、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配套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规划及跨行业管理办法的制订,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
3.2 以市场细分为基础,建立个人理财产品的多样化创新机制,实行产品差异策略
市场细分是按照一定因素将某一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分市场,以便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在每一个子市场内,客户具有相同的特质,银行可以针对他们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提供个性化的销售组合,从而提供更有个性,各具特色、更符合客户需要的理财产品和服务。
当前,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和可复制性。在这一背景下,只有依靠卓越的理财产品以及超越客户预期的特色创新产品及服务,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和荣誉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产品和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超出。商业银行要在多个层面进行创新,首先是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银行要改变过去理财业务强制推销的理念,树立全新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次,在理财产品的开发架构上进行创新,在个人理财产品设计的时候,要有总行牵头,统一产品的标准、规格、销售程序、产品宣传,这样才能保证理财产品的品牌。第三,引入多方参与合作开发新产品,银行个人理财离不开保险、证券、信托的参与,银行要改变单打独斗的格局,积极寻找与第三方合作的机会。
3.3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商业银行应充分研究个人理财业务的特殊性要求,打破业务间相互割裂的局面,以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因此,银行应结合组织机构改革和业务分工重组,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和要求,专门指定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明晰的,专业结构比较综合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对现有银行制度进行清理整合,梳理规范业务和管理流程,对岗责体系进行明晰和细化,构建科学的基础管理平台,发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的作用。实现管理科学化,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运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解决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明确理财人员职责,将理财人员个人职责、工作成绩与考核奖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将理财业务纳入经营绩效考核,提高理财产品计价比重,逐步向全面产品计价过渡等考核方法的改进,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健全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3.4 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新业务,由于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服务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培养一支富于创新,善于经营,勇于开拓的复合型理财人员队伍,特别是客户经理的专业素质,是理财中心在未来的发展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关键。为满足VIP客户日益增长的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国内银行应在构建新型营销体系的同时,顺应世界金融混业经营潮流,引进、培养和储备一批熟悉理财规划和外汇、基金、证券、期货和保险业务的高、精、尖专门业务人才,培养一支忠诚敬业的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队伍,发挥他们作为理财业务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强化对理财人员理财观念的培养则是理财人员进行理财市场营销,扩大理财市场份额的现实需要。人才队伍的建设要特别重视和培养理财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银行要对现有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加强培训,鼓励员工学习进修,提高员工的从业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
4、结束语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委托业务,该业务的核心是“理”,所以银行要改变过去单纯业务营销的理念,全新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利用银行创造的各种金融工具,为客户真正搭建起一个适合终身受用的、收益风险均衡的理财组合,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从根本上说,个人理财是利用客户的各项财务资源,帮助实现其人生目标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能够得到客户的信任,银行便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源和生意,利润接踵而至。因此,银行应当着眼于长期,制定理财服务终身制,对凡是接受过本行服务的客户实行“盯住制”,无论这些客户是否仍继续购买或接受本行的服务,客户经理都应当继续跟踪和了解客户的各种情况,及时提供各种经济、金融信息,使其感受到本行对其予以的关注与重视,从而激发其忠诚感,最终驻留或返回本行。总之,树立服务终身制的理念是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制胜关键。
参考文献:
[1]吕仲,李峥.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J].财税金融,2010(04).
[2]邓杨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8(2).
[3]李诚丁.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西南金融》,2009(4).
[4]陈剑.当前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分析和竞争力提升策略[J].科技信息,2009(29).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多渠道培养人才,广泛吸收和留住人才
专业理财人员的培养不只靠银行单方面的力量,理财人员选拔依照制度而行,人才的猎取不能局限于国内应有用全球人才的意识,更珍惜人才、留住人才。
(一)银行、专业机构和高校共同培养专业理财人员。现在我国商业银行都有对员工的培训制度,会对各级各类员工进行培训。个人理财业务虽然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的潜力有目共睹,理财师的培训和各种资格认证考试开始兴起,各大高校凭借其在教师资源上的优势举办了多期各种商业银行高级职业经理的培训,已经登入中国理财师资格认证市场的海外证书有:RFP、CWN、FCHFP和CFP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出了国家理财规划师技术资格证书,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制定和细化本土化的中国金融理财师认证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和操作流程标准。理财师的培训、认证以及民间理财师组织机构的建立,有利于理财师队伍的壮大和理财师职业的规范发展,也有利于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专业理财人员的短缺问题。商业银行对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的需求是持续性的,对专业理财人员的培训要短期教育与长期培养相结合,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更新,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商业银行要注意理财人员培训的质量,选择的培训项目既要能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知识,又切合我国和各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广泛吸纳人才。商业银行组织个人理财团队,一个途径是从本行进行选拔,选拔应建立在公平、公开、公证的基础上,选拔的标准要结合专业知识结构、性格品质、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同时对于一个团队还要考虑成员之间知识和技能的互补性,和整个团队的协调性。商业银行对专业理财人员的挖掘要有用全球人的意识,外资银行在人才国际化的基础上推行本地化,而我国商业银行则要在人才本地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化。各商业银行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需要,考虑自身和国内的专业理财人员的情况,在全球猎取紧缺的人才,国内找不到的就到国外去找。人才的全球猎取并非是盲目的和不计成本的,在国外猎取的人才一定是商业银行真正需要的而国内没有的,给予的薪酬待遇应该在评估人才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这类人才的薪资水平和各银行的接受程度来确定。
(三)珍惜和留住人才。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看,由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一部分熟悉我国业务的人员流入外资银行,并且还造成了客户的流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要留住人才,一是要敢用人、信任人、尊重人,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充分发展的空间,拓展人才的发展通道;二是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薪酬待遇的调整是在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的改革下完成的,人才能够留住也体现了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成果。
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以“帮助客户”为核心理念,而不是以银行产品为导向,客户的理财需求是有差异的,不是某单一的理财产品就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强调在明确客户的真正需要后,悉心提供最适合客户本人的理财服务,做到让客户满意。
(一)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客户是业务发展之源,以客户为中心不仅是挂在营业大厅的口号,商业银行应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商业银行价值的建立集中于客户满意,增加客户价值上。银行的员工应该积极参与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系统和构成中,杜绝有瑕疵的服务,做好服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控制,将客户的需求放到服务的首位。员工要有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靠监督和激励产生。对员工评估不能只强调业务量而应执行全面的业绩评价,结合业务量与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和客户保持率等进行综合评定。监控质量成本确保服务质量持续不断地提高。
(二)树立“终身客户”的理念。客户的理财需求通常是不间断的,理财服务并非是一次性的,要有把客户培养为终身客户的思想。理财人员要通过真诚优质的理财服务吸引客户,采取多种方式与客户接触,多方面了解和关心客户,增加客户对理财人员的信任,建立反馈机制,倾听客户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银行理财人员在推介理财产品时要以客户真实的理财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为了推进业务而推进业务,客户不是买了理财产品服务就终止了,理财规划是相伴一生的,理财人员如果只是为追求短期的利润目标而不理会客户需求推销理财产品,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健康持续的发展。要把客户培养成“终身客户”,银行还需要不断地创新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理财需求。理财业务的创新是全方面的,包括理财理念的创新、理财产品的创新、理财服务方式的创新等。创新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的模仿,而应该学习深层次的创新模式与哲学。创新的结果要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实现整体客户价值的飞跃,即将客户的价值链充分地延展,与企业和商业伙伴的价值链进行整合,力求为客户提供一种无缝的价值供应,从而使其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价值体验。
(三)主动传授理财知识。我国居民的理财知识相对缺乏,银行与其等着居民自学,不如主动出击,传授理财知识,让居民了解理财的实质和内容。传授理财知识的方式很多,银行可以在营业大厅提供个人理财小常识之类的小册子,进入营业大厅办理各种业务的客户都能够取阅。银行还可以与各层次的学校联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授一些理财知识,比如对低年龄的学生在课外知识课堂教他们怎样花自己的压岁钱,而对高中和大学的学生讲授一些利率、汇率等金融知识。
三、细分客户,差异化服务创造价值
(一)高收入客户理财服务个性化。商业银行对高收入群体要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理财服务:1、对高收入群体的理财服务不能停留于传统的营业厅柜台式的服务。在这一点上各大银行已经有所认识,引入不同的理财服务模式。大多数银行开辟了理财服务专区、VIP服务室,从客户信息的采集,客户理财偏好的估测,产品的推荐,理财计划的制定、执行与追踪,到专属于高收入用户的附加服务,都要让客户感受到自身的独特性,由客户经理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理财服务,实现产品选择的个性化、服务程序的个性化和定制的个性化;2、向高收入群体提供理财服务。要想扩大自己在理财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只说服一个人是不够的,更应该针对不同家庭成员的特点分别施加不同的影响,才能更加顺利地抓住客户。对于更关注企业直接投资、风险投资等项目的客户,要求银行理财顾问不但要有进行家庭理财的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企业理财和投资的知识才可以满足其需要。
(二)中低收入客户理财服务规模化。商业银行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理财服务的方式应不同于高收入群体的理财服务,银行不可能向中小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客户经理式服务,这样做成本将超过获取的收入。中低收入群体的理财服务要利用规模效应。1、商业银行可以依靠现在的柜台服务和自己的网页直接进行客户资料的采集,以及理财产品的宣传和推荐;2、中低收入群体的理财顾问服务可以通过开通理财专家服务热线或网上理财咨询来提供,各家商业银行在网页上为中低收入群体开设理财服务讨论专区,收集理财服务的需求和问题;3、对中低收入群体理财服务的回访可采用抽样的电话回访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4、挖掘科技潜力,尽量利用电子设备、自助设备,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不占人工的服务;5、中低收入群体对理财服务的收费敏感度很高,在制定中低收入群体理财服务收费标准时,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以及收费价格与理财服务需求间的弹性关系。中低收入群体的理财服务要做到规模化、低成本、高质量。
(三)关注不同年龄段客户的理财需求。从经济学角度看,人生完全可以视为一个人力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尽管每个人情况迥异,但多数人的生命周期会呈现为青年时期、成家立业时期、中年时期和退休时期等四个财务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经济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理财需求各异,但同一阶段的人需求的相似性很多。经济学家Franco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设指出,人在少年及老年期由于没有工作能力,所以支出必然大于收入,而他们的支出是由家人、政府或个人储蓄所支持。至于壮年期,工作能力正旺,并懂得为未来(老年期)做出打算,因此收入和储蓄相应增加。银行在给客户做理财规划时应考虑客户所处的年龄阶段,将客户当前的理财需求与长远的理财需求相结合,要为客户综合考虑其过去积蓄的财富、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支出、工作时间、退休计划等诸多因素,所以为客户理财的过程要将静态与动态过程相结合。同时,细分客户不能只依据单一的标准,除了收入、年龄阶段,还可考虑学历、性别等,最终得到的是多标准混合的结果。准确把握不同客户需求的脉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客户,全方位激活个人理财业务,使整个业务有持续的生命力,成为银行长久的利润增长点。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郝晓姝.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未来发展的建议[J].中国商贸,2009.11.
赵荣春透露,钱景财富未来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理财顾问,通过全自动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健的保值增值服务。该产品的特色在于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个人的财务状况,制定有效的资产配置方案,通过长期跟踪理财方案,合理规避市场风险,从而保证客户的理财收益最大化。
市场的一剂良药
在美国,这种理财平台在两三年前就已出现,并受到了美国投资者的欢迎。在中国做这件事是有意义的――赵荣春一再向记者强调这一观点。他介绍,自动理财的目标客户是拥有10万~100万元可投资资金的投资者,这类客户一般不满足于对“宝类产品”进行投资,但同时离私人银行业务又有一定差距。这部分客户往往具有理财的意识和意愿,但受限于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加之市场上的理财产品纷繁复杂,所以经常无从下手。钱景财富推出的自动理财产品正是着眼于这部分客户的需求,将眼光投向了该市场,以满足这类人群的理财愿望,解决买什么,怎么买,买完怎么办等资产配置的核心问题。
钱景私人理财是国内首款智能在线自动理财系统,智能理财观念的推广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赵荣春将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与客户比喻成病药关系,拥有理财需求的个人好比病患,他们常常对市场上的各种药品无从选择。因此自动理财伴随着这样的市场需求而产生,帮助病患选择适合的药品,对症下药。
发掘种子客户
易观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且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互联网金融将成为钱景财富未来的核心业务。”赵荣春说。
钱景财富推出的自动理财服务不收取客户任何管理费用,因为在产品推广初期,种子客户不易寻找,取得客户信任的难度也比较大。不论是从概念的引入还是具体运行上来说都存在着不小的挑战。而在推广上,钱景财富则决定采用传统的宣传手法,深入单位社区,让前期的种子客户真正体会到在线自动理财的便捷和收益,进而口口相传。
正能化配置模型优化操作体验
钱景私人理财依托钱景财富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配置模型,通过对基金、信托等理财产品的全面评级系统,模拟真实私人理财师的服务。模型向用户收集简单的个人信息后,可以在几秒钟内给出适配用户年龄、财产、风险偏好的理财方案,并给出相应的资产配置理由,让用户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理财需求和最佳方案。理财知识较丰富的用户还可以自助修改方案,并得到相应的诊断信息。用户还可以随时联系钱景的理财师,通过视频、IM、电话等获得类传统方式的理财服务。
客户操作也很简单,下载一个手机APP,提供收益、期限、风险承担能力等基本数据信息,即可获得相应配套的理财服务方案。同时客户可在手机APP客户端关注每日动态,进行收益追踪。
以成人达己为理念
该产品的核心是大类资产配置,通过对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的全面评级系统,结合先进的理财规划和金融模型,为用户提供适配风险等级、财务状况的资产配置方案,帮助用户实现分散投资,获取超越市场平均表现的收益。
钱景财富销售基金、信托等理财产品都严格按照证监会对第三方销售机构的监管要求,资金只能在银行卡进出,保证用户资金安全。该产品将在多平台同步推出,以云方式提供服务,让用户随时随地轻松拥有私人理财服务。
秉承着成人达己的创业理念,赵荣春相信,外在财富是内在财富的表现形式,内在财富才是根本。在个人理财十分发达的美国,目前已经有一大批新型公司在尝试用网络的方法来降低用户接受理财规划的门槛。但在中国,对于个人理财概念的关注也只有3~5年的时间。赵春荣表示:“目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会有更多的人受益于我们这款产品,享受到投资的便捷和资产的增值。”
保守的创新者
关键词:个人理财;财务规划;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8-0062-03
一、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经过10几年的的发展已经初具了规模。
1.理财产品不断丰富,产品规模不断扩大,更新速度和灵活性不断提高
根据《2008-2009年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各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理财产品合计销售总额达8190亿元人民币。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头三个季度理财产品新增规模就突破了2万亿元人民币。同时,银行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基金、债券和保险产品,银行开始涉足个人外汇实盘交易、黄金买卖等业务。
2.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完善的多层服务网络正在建立
国内各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网点建设,大部分银行的对外机构都将传统的高柜改造成高低柜分离,网点功能上注重理财服务,对客户实施分层管理,相继建立了理财中心、理财室和理财窗口,满足对不同客户的服务要求。
在人力资源上,经过几年的严格挑选和培训,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建立起一支比较优秀的客户经理队伍,对个人理财的认识上他们开始思考如何从单纯推销产品向为客户综合服务发展。
在技术支持上,各种软件的不断开发,对产品的创新、客户信息的整合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
3.品牌意识不断加强
品牌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重视,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理财品牌如建行的乐当家理财、交行的沃德财富、招行的金葵花理财等等。
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各家商业银行都已经认识到中间业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将工作重心朝这个方向发展,而中间业务中个人理财业务占据了重要的战略地位。虽然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但相比于外资银行,国内商业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原来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涌现。
1.全方位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以产品营销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还没有改变
个人理财,又称理财规划、理财策划、个人财务规划等,根据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客户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国际理财协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理财策划是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顾客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顾客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进行储蓄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税收策划、财产事业继承策划、经营策略等生活设计方案,并为顾客进行具体的实施提供合理的建议。”我国银监会在2005年颁发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理财业务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专业服务,但目前银行还是以产品营销为中心的模式,大部分的理财客户经理日常的工作却是单纯的销售银行产品,每天搜索行内的有存款客户,通过电话或其他手段向他们推荐银行的理财产品、基金、保险、债券,而不考虑客户是否实际需要,金融危机以来,股市基金市场疲软、大量银行理财产品负收益,客户投资出现亏损,严重影响了银行理财的形象和信誉。
2.客户细分粗放型导致服务方式的单一性
国内商业银行已建立初步客户细分机制,对高中低端客户采取了差异化服务,但粗放型的细分方法,往往只单纯根据客户的银行资产进行划分。单一属性的客户划分导致采取的服务方式单一性、非针对性。
3.高端人才缺乏、从业客户经理素质有待提高
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较优秀的理财客户经理,但这些客户经理或者是从原来的柜员转型、或者是从新分配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虽然经过严格的培训,依然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的问题。而国内高财富净值客户日益增多,他们对那些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的理财知识,能处理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同时精通税收、法律等相关知识的高端理财人才有强烈的需求,但国内银行对这方面的人才极其欠缺。“我希望能有值得信任的、专业的私人银行家为我提供理财服务,帮我进行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最好还可以帮助我照料一些私人事务,这样我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我的时间。但是很遗憾,目前在国内我还没有看到哪家银行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某高财富净值客户在接受采访时做出的表示。他的这番话也代表了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共同心声。
4.产品创新滞后市场需求,同质化严重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理财产品,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要发行新的理财产品流程复杂,除了行内自下而上的多道流程外还需要经过相关监管部分的审核。繁杂的工作流程使产品刚面试就跟市场发生了脱节。
同时商业银行因缺乏高水平的产品创新人才,以及国内政策、资本环境的影响,产品创新表面化,无法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过分借鉴国外的成熟产品,甚至照搬照抄,导致产品水土不服,不适合国内客户的需求。
因为产品创新能力不够,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各银行间产品同质化。
5.个人理财缺乏风险意识,风险防控能力薄弱
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产品营销和理财服务中缺乏风险意识。主要表现在:
(1)产品设计上,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控能力、无法及时识别计量市场风险、产品定价能力差,导致产品设计不合理。2009年多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或零收益与产品设计上没有足够重视风险管理有很大关系。
(2)在产品营销及产品对外宣传上过分强调收益性,而忽视风险提示。产品出现亏损时银行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3)部分商业银行未建立服务监控体制,缺少相应的系统支持,导致客户评估、后续跟踪服务等各方面的理财服务不规范,错误销售和不当营销的情况时有发生;客户投诉处理机制不够完善缺少应急处理能力和各种情景分析能力。
三、个人理财发展对策
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多层次服务网络
(1)改革银行组织机构、完善理财客户经理体制。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服务,应该调整银行组织机构,对理财客户经理进行细分。现有的客户经理制度是将理财客户经理分为理财顾问、客户经理和高级客户经理,这是从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和服务客户类型来划分。要改变以产品销售为中心的模式,应该将个人理财师分离出来,变成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他们的工作重心是提供理财规划、咨询。高级理财师向高财务净值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而其他客户经理的工作重心则偏向于行内产品销售。
(2)调整客户经理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关系到每个客户经理的切身利益,只有合理的考核制度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的考核制度,理财客户经理的绩效与一大堆的指标挂钩:基金的销售额、保险的销售额、理财产品的销售额……,这导致每个客户经理都在忙于推销各种产品。
合理的考核制度要根据岗位来定各种指标,不同岗位、级别的指标设置要合理,指标的内容及币种要恰当,指标与绩效的挂钩程度要适当。
(3)加强科技开发,整合客户信息。各商业银行近几年加重了信息系统的投入,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对大部分银行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客户信息数据没有及时保存,断裂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需要银行投入精力进行客户信息的整合,同时还需要开发相关软件,为理财业务提供支持。
2.创新理财业务经营机制,合理规避政策限制
(1)分业经营制约了个人理财发展。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商业银行禁止开展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理财业务筹集的资金也只能投资在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而像保险、基金、证券等业务,只能推荐或。分业经营对理财的影响表现在:第一设计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范围下载,收益空间相对较小;第二与欧美等许多大银行相比,我们的理财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善的理财业务,由于欧美国家实行混业经营,他们可以从事证券、保险、信托等多种业务,理财资金可以在多个市场流动,个人理财在服务上通过利用多种手段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更好的做到了综合性理财服务。
(2)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规避政策限制。要使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必须要破除分业经营,但在目前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银行应该调整经营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规避政策限制。
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继续通过开发信息技术,银行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管理、业务的服务。
其次要做到信息共享,整合客户资源,使优质客户双方共同维护,从而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
而深层次的合作就是共同开发新的理财产品,如将银行贷款证券化、利用银行利息设计新的基金产品等等。
3.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理财需求
(1)加强产品创新,使理财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创新是发展理财业务的核心,银行应该加大金融产品研究的投入,多做市场调查,开发出适合本地客户需求的产品,不应该盲目照搬照抄欧美大银行的现有产品。如可以开发流动性强的产品,实现T+0清算。
(2)加强理财模式的创新,银行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发新的理财模式, 如网上个人理财、手机理财。目前一些银行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如招行的网上银行,已经实现了自助买卖基金、个人炒汇、个人黄金买卖。
(3)制度创新,理财产品的开发,服务的完善还需要制度创新,尤其是简化产品创新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内部流程要设计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正确定位,细分客户,提供更针对性的服务
理财服务的完善需要更好的细分客户,真正做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客户细分包括两个方面,纵向细分:对中高低端客户的划分还要更加细致,不能单纯从银行资产来判断;横向细分:如高端客户,需要通过其他属性再次分类,如根据年龄、爱好、职业等等维度,只能这样的细分才能在服务客户时做到有的放矢。
要更好的细分客户首要任务是要梳理客户信息,建立一个丰富的客户信息库,只有了解更多的客户信息,才能多维度的细分客户。其次要通过数理知识,建立更科学分析方法。
5.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组建高素质的理财团队
(1)产品研发人才。理财产品的开发需要一支精通资金业务、投资知识的专业人才。银行应该适当引进国外的精英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带动其他人员的培训。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人才失业,国内很多银行适时引进了不少人才。这也表明国内银行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
(2)理财服务人才。商业银行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要建立一支优秀的多层次的理财客户经理队伍。个人客户经理制度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掌握产品的优缺点,相比于其他理财产品的特点等,,还要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税法、会计等行业的相关知识,只有对这些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提供综合性的里财务。银行要建立合适的培训机制,鼓励理财人员积极参加各类专业考试,如CFP考试。
同时银行要建立适合的薪酬制度,客户经理晋升制度,制定理财人员服务规范,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6.加强风险管理,防范理财风险
目前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还比较薄弱,部分中小型银行甚至还没有建立风险管理部。而大部分城商行的风险管理部主要是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对复杂理财产品的风险防控能力很差。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理财业务主要要防范以下几种风险:(1)理财缺乏整体规划,忽视战略决策的决策风险;(2)内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产生操作风险;(3)理财产品包含复杂的资金业务,但银行没有资金业务风险防范能力,无法规避市场风险;(4)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完整,给银行带来信誉风险;(5)个人理财师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带来道德风险;(6)人行个人征信体系还不完善,银行的客户信息资料缺失,导致无法正确把握个人信用,引发信用风险。
要防范理财风险,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调整银行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架构,使风险管理能做到独立监管。(2)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使银行可以正确识别复杂业务的风险。(3)引进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系统,减少国内银行的摸索阶段,但借鉴的国外经验需要进行本土化改良。(4)防范理财道德风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个人理财师的职业道德,银行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个人理财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包括认定前的培训,严格认定流程,以及认定后的后续培训和考核。职业道德应该直接与理财师的薪酬制度相联系,加大理财师违规的成本。(5)银行监管部门应该建立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监管体制,保证客户对产品的知情权,在客户购买产品时,要向客户充分说明产品的风险性以及一些隐含条件。(6)人行需要加快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各银行要及时向人行上传客户信用信息。商业银行尽快完善个人客户信息,各银行间要做到客户资料有条件共享。
参考文献:
[1]邹睿蓉,邹睿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与对策分析
[2]张颖.个人理财教程[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