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循证医学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证医学课件

第1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1.一般资料

2013年1到2014年5月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见习的82名学生,其中男生32位,女生50位,学生年龄分布在20岁到24岁之间,平均年龄(22.24±1.3)岁,所有学生见习前平均成绩在60-100分之间,平均分(81.24±8.3)。将两组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见习前成绩状况等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41位实习生实施传统一般带教方法,实验组具体方法为由带教老师讲解关于神经内科的书本知识,并在课上传授临床经验以及临床示教操作为主。对照组41位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实验组教学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成立循证指导小组,由经验丰富或者经过培训的护士长或者责任护师组成。首先,对41位实验组学生进行神内科常见疾病的课程指导教育,对神内科流行病理论知识指导,为学生耐心讲解常用的临床知识。让学生对神经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检查结果进行仔细分析,指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

(2)指导学生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对循证医学资源数据库进行介绍、学习文献的评价方法以及指导学生分析循证医学的结论等。包括EBM研究效果如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正确与否,力求为EBM问题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力求为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必要的改革。(3)针对患者情况结合临床知识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最终决策。并且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对患者出现的情形进行全面分析,锻炼学生分析患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全面培养见习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产生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在检验水准α=0.05的情况下分析两种带教方式下两组学生的成绩,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带教方案差异显著。

4.指标

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疾病诊断能力进行评定。理论成绩采用笔试方式,满分为100分,临床疾病诊断能力的评分由循证指导小组进行,满分为100分。

二、结果

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采用EBM带教的实验组41位见习生,理论知识平均成绩为(95.42±8.14),相比之下,采用传统带教的对照组仅为(84.78±10.47);临床疾病诊断考核中,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94.48±7.97),对照组仅为(78.45±11.54)。不难发现,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理论知识和临床疾病诊断考核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第2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模式;儿科实践教学;临床实习

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81-02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医学教育的缺陷日渐明显,以往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传授知识的灌注式教学方式、经验式的教学方式、以技能培训为目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以往的儿科临床教学,学生从校园走进医院,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病房,教学形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对临床实习学生们来说,除了跟着带教的老师查房、写病历、记病程记录、看操作,就是听老师小讲课,整天忙忙碌碌,收获却不佳。同学们所掌握的儿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常常脱节,实际操作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欠缺。当问及临床个体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相关问题时,就不会归纳总结,常常答不出来;当面临临床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不能够将所学到的医学知识横向联系。遇到儿科病人病史采集困难、患儿不配合体格检查、与家长沟通时又缺乏技巧,导致写不好病历、不知道怎样进行诊断和治疗、医嘱也不会开。如何培养实习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临床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儿科临床教学工作者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国内已经开展了“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病案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临床教学,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英国流行病学家、内科医师Archie Cochrane提出循证医学的理念。1992年加拿大David Sackett教授正式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EBM是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医学,其核心是任何医疗措施的实施都应建立在最好的医学科学信息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必须慎重、准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善地结合起来,制定出系统而全面的病人治疗措施。循证医学作为目前国际医学领域兴起的新型临床医学模式,为我国传统临床医学及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启示。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循证医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儿科临床工作者接受,并应用于临床工作,指导儿科临床实践,也使儿科临床医学工作模式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使儿科医师能及时获得准确、可靠、前沿的医学信息,提高了儿科疾病的诊疗水平,使儿科医师能更好、更全面地为病人服务。

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针对提高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儿科实习学生主动学习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实习学生为主体,以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例及其症状鉴别诊断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分为不同的专题,如:小儿惊厥、腹痛待查、新生儿呼吸障碍、血尿待查、发热原因待查等。通过不同典型的疑难病例,用疑难病例讨论的形式,结合病案导入式教学及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在病例讨论前一周,把要讨论的病案资料打印后发给实习同学。学生为主导,分小组进行讨论前的准备工作,运用EBM医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网络平台查阅国内外有价值的文献,收集与病案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关的资料,并学习对资料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儿科理论知识横向联系,分析总结出与病例相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及其相关依据。

在疑难病例讨论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分析总结的报告做成多媒体文件。病例讨论时,由各小组学生为主导,进行知识的分享,教师引导进行重点、难点的讨论。从而提高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拓展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同学们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儿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网络平台等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通过对所查阅国内外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出与问题有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资料,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真正做到授之于渔。同时能不断拓展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要求,改革儿科临床教学的方法,采取典型疑难病例讨论的形式,提倡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仅仅单纯掌握现有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更进一步加强了实习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实习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使学生将儿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而且让同学们将所学到的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将基础学院学到的计算机课程、文献检索课程的相关知识与儿科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一教学方法的改进,随着网络技术的产业化和普及化,医学生将能够运用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获取大量的文献信息和医学资料,使医学生能在以后的医学工作中掌握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以获取更有价值的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医学观,使医学生们学到保持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能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学习并不断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实现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终身学习的良好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能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型临床医生。

在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学习相关医学资料,不断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促进儿科临床教学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进一步转变,使儿科临床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这种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探索,我们能逐步提出更完善的运用EBM理念指导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的方案,并推广应用于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我们儿科临床教学的质量。

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医学教育需要,引入循证医学模式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教育新观念是必然的趋势。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采用,对促进医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建勇,齐素萍,李慧,等.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改革儿科临床工作[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9):1138-1139.

[2]张莉,于莹,吴红梅,等.七年制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5(9):856-857.

[3]万朝敏.对循证医学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9):591-592.

第3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牙周病学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牙周病学课程在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理论教学中仅有2学时,内容多,临床实习时间太短、见到的病种少、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牙周病有深刻印象。同时受口腔环境的限制,影响了示教效果,影响了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该院口腔科开发了《牙周病的检查与诊断》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用于非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本科实习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口腔牙周病学;CAI课件;教学方法

随着人们口腔保健和疾病治疗需求越来越大,口腔专业医师匮乏问题特别突出,现代医疗模式的发展也要求现代医生既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又要懂得口腔医学相关知识[1-2]。因此,掌握必要的口腔专业知识,将成为未来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1牙周病学的教学特点

牙周病是口腔第二大常见病,是牙齿缺失最重要的原因。牙周病学和众多学科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学习中主要以门诊实习为主。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1)牙周病学课程在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理论教学中仅有2学时,内容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牙周病有深刻印象;(2)临床医学系的毕业生从事口腔专科工作者极少,学生主观重视程度不够;(3)临床实习时间太短、不集中,一般是以2~4人为1组,时间为1d。在短短的1d内,学生依靠随机分组见到的病种少、疾病重复率高,典型病例少;(4)牙周疾病的特点表现为病种多、临床表现相似,同时受口腔环境的限制(视野小,患者张口时间有限),影响了示教效果,使学员缺乏足够的视觉训练,降低了学习的兴趣[3]。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1d的实习时间成为临床牙周病教学的关键。对于这一系列在牙周病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仅仅依靠机械的延长教学时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对口腔医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探索与改进,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4]。

2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作为教学手段的应用

2.1全面的展现力口腔牙周病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应用教科书、黑板板书和PPT教学,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科书的使用显得抽象与生硬,学生难于理解;PPT受到授课时间及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AI课件后,使得原本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以图像、文字、动画、声音、数字等融为一体的形式,较为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5]。CAI课件因其形象、生动、多样化表达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该理论与知识做到较为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6]。通过动画将口腔牙周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系统全面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理论知识体系。

2.2提高教学效率本院属于非口腔专科教学医院,非口腔专业医学生教学的整体时间以及临床实践时间均相对较少。如果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将无法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7]。将CAI课件引入教学过程后,授课信息增加,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有针对性,学习时间自由,将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播放,遇到重点和难点时,可进行反复重点讲解。

2.3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关键。引入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后,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进行针对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该学科的科研与创造的兴趣。根据课后思考题的复习,可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老师也可对学习中遇得到的问题进行解决[8]。

3CAI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CAI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适时、适度发挥好这个辅助工具的作用,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变成电子幻灯或电子板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及时沟通互动,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9]。

4总结

CAI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CAI课件应用于临床,直接为学生服务,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临床教学提供一条良好的教学途径,运用好这个教学工具,必定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柴娟,常晓峰.网络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学教学的初步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4):625-626.

[2]张莉,张芸,罗佳,等.非口腔专业本科生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864-2865.

[3]张莉,温秀杰,吴海廷,等.非口腔科专业本科生教学改革探索[J].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1):1080-1081.

[4]徐凤梅,徐风杰,袁利.口腔组织病理学CAI课件的开发研究与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623-1624.

[5]邵巧云,赵梅珍,王丙炎.多媒体CAI课件设计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258-259.

[6]陈垦,冯建玲,杨建新,等.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下我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7):2853-2855.

[7]莫林.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S1):44-45.

[8]陈杰,陈燕玲,许飞龙,等.以核心能力为导向,循证医学为载体,终身学习为目的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之四———循证医学课程对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31-37.

第4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 中医眼科;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c)-126-01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1]。笔者作为中医眼科研究生导师,主要针对眼科研究生在读期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期达到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掘出研究生的潜能,规范性地对研究生进行专业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培养工作有针对性地、持续地、有效地开展。具体如下:

1 理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优化教学过程

研究生在校期间首先进行半年的基础理论学习。我们打算打破以往的只要文字和图片简单罗列的电子教案,取而代之的是收集了临床中大量真实典型的病例实录、仪器检查、各种手术的影像资料等。另外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眼科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十分必要,通过探讨多媒体、网络化等现代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2],应用设计合理的Flash课件,可以将眼部的微妙、抽象的结构变得更为具体、真实。使得授课内容更为形象、具体,增强同学的兴趣,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便于记忆。做到中医眼科学教学内容的特色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使枯燥、抽象的眼科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使学生容易接受。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作为研究生导师应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立项,争取参加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更好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医学课题研究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题研究环境。为研究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突破了教育统一的课程设置的共性约束,博览眼科相关书籍,扩大知识面,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学习各种先进的实验技术与方法,注意科研意识的培养[3],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就能具备一个较高的起点,为研究生形成个性化的学术知识结构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为临床实践及课题科研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实践循证医学,并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4]

研究生进入科室后由导师负责,科室内老师分别带教。也就是每一名研究生除导师外还要有一名专职带教老师,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因为眼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临床实习带教中,重在强化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很多疾病的诊断须借助专科设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带教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情况,因材施教,量身定做实习带教计划,并亲自教学生怎样使用各种检查仪器,并带领学生做各种技术操作(包括各种眼科常规处置及手术),起示范作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过程。并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开扩视野。

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眼科临床思维能力[5]。只有具备了临床思维能力,才能保证正确诊疗方案。使学生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掌握临床思维技能。带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循证医学训练分5个步骤进行:①在指导教师协助下,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②针对具体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循证医学资源,检索所需文献;③根据循证医学评价标准,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其真实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得出最佳结论;④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专业知识将该结论应用于患者的诊治决策中;⑤评价实践后效,以进一步提高。

综上,我们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打破以往的只要文字和图片简单罗列的电子教案,取而代之的是收集了临床中大量真实典型的病例实录、仪器检查、各种手术的影像资料等。另外应用设计合理的Flash课件,使教学内容特色化,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使学生容易接受。

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实践循证医学,并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把循证医学应用于眼科的临床实习带教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一名导师常常带教几名甚至十几名研究生比比皆是。我们将进入临床的研究生分派给科里老师,实行“一对一”的临床实践教学,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总之,在中医眼科研究生培养中,寻找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眼科的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可使研究生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红,鞠学红,王德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启示[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24-125.

[2]魏蓉.现代教学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119-120.

[3]王艳玲,罗丽华.眼科研究生科研意识培养点滴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152.

[4]谢学军.探索中医眼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1(1):189-190.

第5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育 麻醉教学

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医学院校的教学,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使其注意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以及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关联,并且获得主动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主动问题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弱。我校麻醉教研室在2009届学生中选择一个班为试点,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循证麻醉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理念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医学专业学科,且与临床多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学科都有交叉,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要求极高。传统的麻醉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基础知识,由于教材和参考书出版周期较长,且多引用过时的经典资料和来自于临床的逻辑推理原则,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的验证[1],课堂教学知识更新慢,科学性差,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和医学科技的发展速度;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教学模式依然是被动接受带教老师教给的实践经验。这种方法无疑是最简便的知识获得方式,但是缺乏科学性和时效性,从而导致一些真正有效的、先进的麻醉方法因经验的遮蔽而不被临床采用,而另一些实际无效甚至有害的方法在长期地被广泛应用[2]。

循证医学是近些年来在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的一个方法体系,并已经显现出其优越性。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ekett于2000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制定每个病人最佳的诊治措施”[3]。该定义强调了医疗决策的确定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将最有科学根据的医学信息用于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实现专业技能与临床经验的完美结合。基于此,我们在学习和吸取了循证医学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将“循证”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引入麻醉教学。

2方法 我们选择了2009级一个班级进行试点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

选择一批青年教师,通过办培训班和参加电视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培训,重点讲授循证医学模式和方法,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学习方式。培训结束,接受培训的教师需具备基本的循证医学知识,掌握循证教学的方法,熟练掌握Medline、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能够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寻找问题,然后带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查阅资料,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得出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解决问题。另外,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锻炼不断学习的能力,有利于自我知识的更新,也利于临床教学的开展。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从教师入手,以麻醉学领域权威教科书为基础,结合最新文献报道对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更新。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尤其是外科的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摒弃以往的被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学习阶段,把文献检索和分析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和重点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为学生讲解联机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对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查询文献、参阅教科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模拟性的指导学生把相关的信息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临床学习阶段,带教老师需与学生一起分析病例,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去寻找证据,比较所得证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最终得到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案。

三、具体教学实施。

组织麻醉专业经过循证教学培训的教师以麻醉学教科书为基础,结合最新专业文献资料,编写循证麻醉教学课程讲义,统一授课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在试点班级进行专业教学。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文献检索》课本作为教材,开放学校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数据库,任课教师授课之前,给出一个临床需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分析该问题,并立刻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将检索的到结果保存。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病例进行分析,提出该病例麻醉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特殊身体状况和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不同部位手术的麻醉方法该如何选择、不同原因休克病人麻醉过程中液体的给予方案及预后等问题。要求学生熟记患者疾病和基础状况,开展小组讨论,集合现有的循证资料,确定尚需补充的证据资料,然后在图书馆和数据库中集中查阅,如有必要,带教老师可提供部分参考资料目录。得到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后,由带教老师组织小组展开讨论会,分析资料之间的关联性,筛选出有价值的、能够推论解决问题的资料,结合病例实际情况,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应用到临床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的工作为组织、引导和启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注意在讨论时将范围控制在麻醉专业内,在遇到意见分歧时给予必要的启发,在思路出现偏颇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动性,寻找正确、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

3 结果评估 将“循证”的概念引入麻醉教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并且在这一概念的驱动下树立了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提高了麻醉教学的专业水平;此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证据资料、主动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及时查找知识欠缺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能力。但是,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耗费师资力量多,耗时长,需要学校的积极投入和主动配合。

参考文献

[1]项红兵,肖建斌,戴双华.麻醉学临床循证教学模式探讨[J].麻醉与监护论坛,2007,14(2):112-114.

第6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神经病学;互动式;PBL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英文缩写,该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Memaster大学创立的,[1]目前PBL教学模式已应用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互动式教育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使课堂生动活泼。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辩论。每一次上课就好比演戏,学生是主角,教师只起到导演的作用。把互动式教学法跟PBL教学法结合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既要带着问题学习,有的放矢,同时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果,提高思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的综合能力。

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出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内容庞杂、功能复杂而且因失去了解剖学直观的特点而变得抽象。怎样帮助学生简明、透彻的理解神经内科疾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神经内科学临床教学的难点。同时,国内外神经病学发展非常迅速,教师知识的局限性会限制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应用互动式和PBL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形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过程中,笔者运用此方法教学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教学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我校2008级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人

1.2课前准备教师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疾病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理论进行系统讲解。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典型病例,并根据病例提出提出由浅入深、合乎逻辑的相关问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将事先准备的病例资料及图片至少于实习课前1周发给学员,要求查阅资料并按病例中的问题准备发言讨论。

1.3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病例:“特发性面神经炎”,“脑梗塞”,“脑出血”。根据实际学生人数分组,每组5-6名学生,分成多个讨论小组,以情景模拟法每组一个同学扮演患者。通过事先给出的病例,要求学生自己询问病史、查体、阅片做出诊断和治疗。学生相互提问讨论问题、教师总结精讲, 课后要求学生整理交上病历分析。整堂课共4学时,其中学生查体、诊断占2.5学时,教师主导提问学生讨论占1 学时,总结和自由讨论占0.5 学时。

2教学效果分析

比较2008级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人采用互动式和PBL实习课教学,对照组2008级临床医学1班48人采用传统实习模式,相同的考试题,成绩结果见表1。考试结果显示互动式和PBL实习课模式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模式,优秀占28%,良好占36%,中占30%,不及格占4%;传统教学模式中等成绩占43.75%,不及格占8.33%。

表1比较教学效果(%)

3 教学体会

3.1学生素质加强基础理论辅导。神经内科与神经系统解剖学关系密切, 到临床实习时就淡忘了基础知识,我们就利用看录像的形式把临床常用的神经解剖知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指导,多媒体教学使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丰富、多彩、方便的学习窗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是临床教学的良好载体[2]。

实践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病例中提问题,搜索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提出最佳治疗方案。在循证医学实践过程中,要回答临床问题,就要进行文献检索,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掌握文献检索技巧、临床科研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同时应具备较好的外语能力,有部分资料是英文资料,需要消化、吸收、整理资料,高效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具系统观 ,并可促进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

3.2教师方面授课前需认真准备病例、资料及图片, 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难度递进式的问题,把神经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得到解答。

在国内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也有一些探索性应用经验[3,4]。通过这种互动式与PBL教学法,学生们在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的同时也教会同学们如何去学习一种疾病,为日后学生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改进神经病学临床实习带教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庆南.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认识与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06~708.

[2]高聪,查运红,林绍鹏.多媒体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5):53-54.

[3] Wun YT,Tse EY,Lain TP, et al. PBL curriculum improves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mall-group tutorials[J].Med Teach,2007,29(6):198-203.

[4]方向,蔡永亮,李增林,金珊.病例分析为先导的 PBL 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56-57

第7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2019级护理专业有两个合班,本科生共计160人;其中一个班78人,平均年龄为18.5岁,设为对照组,另一个班82人,平均年龄18.3岁,设为试验组两组同学在性别、成绩方面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试验设计

将两个合班分为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组(PBL+EBM组)的试验组和传统教学模式组的对照组(LBL组)。把对照组的学生随机分为7个小组,一个小组8—10人,试验组同上。

1.对照组的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LBL传统教学法)方法:教师遵循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备课并制作好课件,以单向知识传输为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出教学目标、内容、重点及难点,对照标本详细的讲解各器官的解剖结构。

2.试验组的教学方法

试验组以PBL与EBM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建立蓝墨云班课班号群。教师建立蓝墨云班课群并命名为“PBL+EBM教学群”,把班课号码置于课堂PPT上,让学生根据班号搜索进群。

(2)设计病例及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前对解剖学相关的知识进行认真总结,以紧扣所需掌握的解剖学知识为原则,补充知识要适当结合临床知识。紧扣教材,不要过于枯燥单一,而要具有一定综合性。三本院校学生基础较差,自学能力缺乏,因此在设计病历场景时,以增加学生对该病例的兴趣和主动学习力为目的。

(3)具体实施相关措施。第一,教师选题:在教材中的理论课内容学习后,通过蓝墨云班号群推送合适病例以及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推荐与本病历内容相关的参考书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或者推荐相关的学习网站,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第二,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查找资料或是到电子阅览室进行检索文献,然后列出自己的问题提纲,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与此同时,把在网络或书籍上查找的相关资料利用电子版记录下来。学生按照查找的现有资料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心归纳并得出结论。每组其中一位学生将其小组搜集的资料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整理成PPT后进行讨论汇报。第三,课堂讨论:学生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逐一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辩论,每组成员对整个辩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总结。然后,每组派两名代表上台发言。第四,评价和总结:老师对每位发言同学的回答进行点拨、总结和评价。最后,学生再自由安排观看实验模型。

(三)效果考核

1.理论考试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考核,从题库随机抽出一套符合教学大纲的试题进行闭卷考试,两组学生按照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完全相同的标准进行,教师最终进行盲阅。将两组考核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调查问卷

采用问卷的形式对试验组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该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参加校级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提高文献文献信息检索训练、社会调查评价利用能力及曾了解过循证医学、PBL等方面。发放试卷78份,回收72份。

(四)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理论成绩

在两组学生考核成绩中,试验组的平均得分(83.72±5.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28±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问卷结果

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参加校级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提高文献文献信息检索训练、社会调查评价利用能力及曾了解过循证医学、PBL六个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均有显著性的差异结果(P<0.05)。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或满意PBL+EBM教学模式。

第8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兴趣教学;CAI;解剖学教学

解剖学是最古老和最经典的医学基础课之一,是基础医学科学中的支柱学科,是医学生的必修课,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石,医学中大量名词、术语均来源于解剖学[1]。正因为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抽象复杂,解剖学概念多,使教与学都面临巨大挑战。目前,中医院校的解剖学教学已通过普及多媒体技术,结合图谱、标本和模型等方法以弥补理论知识的枯燥、抽象等不足。

尽管如此,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因没有医学基础和临床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将来可能遇到的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进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和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将兴趣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uction,CAI)两种方法结合,发挥互补优势,才能更好地提高解剖教学的课堂效果。

1兴趣教学

主动地、有兴趣的汲取知识才是学习的本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一位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解剖学教学,得出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1注重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在解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李明秋等老师[2]将解剖学知识与生活中相关的理论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比如将眼球与相机的成像原理联系起来,利用学生都很喜欢数码产品,当讲到眼球时,可从相机成像开始,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眼球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多查阅相关资料,将多学科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融合,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注重课堂导入,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打好基础。

1.2 PBL教学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鼓励学生发展自我学习的能力、评判思维的能力。近年来,该方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已有广泛的研究,如神经解剖学教学[3]、心血管系统教学[4]等等。结果显示,采用PBL教学法或将PBL与传统教学法结合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启发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3结合临床培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就一些与自己或周围人相关的疾病来请教,说明学生对临床知识有强烈的兴趣。解剖学教学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学生在该阶段学习的基本都是基础学科,并无机会将解剖课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临床特点,把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和临床应用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5],如讲解运动系统骨学部分可以联系临床常见的骨折病例,让学生根据结构特点分析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学习门静脉时可以和临床肝硬化联系起来,学生也可以根据门静脉收纳范围、走行来推论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这样在讲解枯燥无味的解剖学基础知识时,学生会认为学习解剖学对临床知识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6]。

1.4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学生最能直观、深刻认识到人体形态结构的机会。目前,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都采取示教标本的形式,也就是在制作好的标本上给学生讲解结构,学生刚接触时,出于好奇,比较感兴趣。随着课程的深入,加之甲醛气味的刺激性,学生也就逐渐失去了兴趣。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提倡多观察多动手,促进自主学习,减少老师在实验课仍然不断重复理论知识,避免部分同学认为听完老师的讲解任务也就完成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在部分实验课中引入融合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激发学习兴趣。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使人体解剖学标本陈列室的作用,提高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实验教学提供完善、形象的直观教具。标本陈列室的建设和使用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看稀奇到看门道,使学生能更准确、形象地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结构。

2 CAI

CAI已经全面应用于大学课堂中,教师在使用中发现其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CAI引入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动画等,使解剖学教学课件更加丰富,与教学内容进一步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认识人体结构、理解相关功能。但在CAI使用日益普及的过程中,有研究者也发现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多媒体课件养成教师惰性、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注重实用性、教师的教学主体作用日益淡化等等[7]。因此,要合理地将其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使之成为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不单单在课堂上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更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喜爱人体解剖学。将兴趣教学与CAI相结合,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内容合理地设计和使用课件,并将传统教学与之交互使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2]李明秋,王莹,杨春壮,等.兴趣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1005-1006.

[3]杨玲,张力华,罗向东.寓创造性思维于中医院校神经解剖教学[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22-24.

[4]张志军,金国华,吕广明,等.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1094~1097.

[5]连辉,方方.病例教学法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4):535-536.

第9篇:循证医学课件范文

实验组采用改良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习结束后评价实习效果。其中改良带教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下。1.1入科前培训要求教学秘书在实习第一天就对医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并上好入科指导第一课。带领医学生认识带教教师,消除学生的顾虑。主要内容有:(1)介绍环境,熟悉科室规章制度、实习生纪律和职责,以及医德医风和法制建设等。(2)了解入科8周的技能掌握进度、时间安排,明确需要掌握的技能及完成的实习任务1.2提前接触临床活动传统的实习模式是多名医学生跟随带教教师接触所管病区患儿,由于儿科患者年龄特点以及家长的不配合,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方面无法让每个医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因此,很多医学生经常作为被动的听众和观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临床,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要求实验组医学生:(1)每天早上提前20分钟到岗,进入病房,了解所管患儿前一天的病情变化及各项检查结果,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行病史采集、体检等;查房时由医学生汇报患儿的病情,提出当天的诊疗重点。(2)每人分配1~3个固定的床位,跟主管医生一起管理患儿。(3)每天上、下午各巡视病房一次,随时了解患儿病情。(4)每周四进行一次大病区病情汇报,使信息互通,不拘泥于各自所管理的病种。(5)每周五教学查房,随机挑选医学生汇报病史,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检,由带教教师总结存在的问题。(6)查房时随机抽查医学生的完整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着重培养其诊疗逻辑思维能力。1.3模拟医学有助于提高技能操作水平临床技能操作是临床技能训练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法制的完善及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学生在患者身上操作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制约了其动手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现象,模拟医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重视。模拟医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学生多、病例少的矛盾,避免了患者或其家属不愿接受临床示教的尴尬,有效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了配合儿科教学,我院购进了一整套适合儿科教学的模拟患者及操作模块。结合医学生实习特点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包括静脉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等。操作前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即如何在操作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等。应用模拟医学教学时,由医学生根据理论及教学光碟先独立操作一次,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和总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1.4开展循证医学(EBM)教育,每周举办读书报告会每周挑选有代表性的病例,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等,鼓励实验组医学生按下列步骤接受EBM教育:(1)根据临床信息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2)寻找问题的证据。对文献中的证据进行检索,搜集证据。(3)对所获得的证据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4)将证据与患者的个体因素相结合作出医疗决策并予以实施。(5)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总体评价。在此过程中,实验组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共同努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和报告。

2评价

2.1病例分析测评指定两名带教教师对两组医学生进行病例分析测试,并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项目有:主诉提炼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手法的规范性、准确性;辅助检查的判读;鉴别诊断及依据(至少3种);进一步应做哪些辅助检查,目前的治疗方案。2.2病历书写随机抽查两组医学生的病历、医疗文书,并按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3技能操作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即:是否提前与家属沟通,沟通技巧,操作的手法及无菌观念,定位是否准确,操作后对患者的安排及操作器械的清理等。2.4问卷调查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家属对实验组医学生的总体评价;对实验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医学生对改良后带教方法的评价。2.5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u检验。

3结果

3.1两组考评成绩比较3.2实习结束后,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比较实习结束后对180名患儿家属及医护同事进行实习效果问卷调查,主观评价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医学生就实习效果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医学生实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高分值区间选择者较多,尤其在EBM等上有明显区分。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