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矿产资源 开发 环境
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发展国民经济,包括对西部的开发。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就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做一探讨,为进一步治理和保护环境提供参考[1]。
2、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2.1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在开矿过程中,由于剥除矿体表层土壤,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产生的矿石、废石等随便堆放,也可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水土流失,会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
2.2 由废渣、废石引起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流体,它具有巨大的能量,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强,是矿山开采中一种常见的在人为作用诱导下产生的灾害现象。泥石流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大量的雨水,二是大量的泥沙。雨水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泥沙则多属人为产品。一些矿山开采的剥离土和废石堆积在山坡或沟谷中,使围岩失去稳定性,形成大规模的崩塌和滑坡,为泥石流储备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当暴雨来临时,便形成大规模泥石流,尤以西南三省更为频繁。泸沽铁矿、四川石棉矿等一些矿山均发生过这类泥石流。崩塌和滑坡也是矿山开采中经济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它的成因除采矿时未设置好排土场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落后的采矿方式,如“崩落法”和“放大炮”,便围岩失去稳定性,从而改变了地质体结构,发生大规模的崩塌和滑坡。如甘肃陇南滑坡区,滑坡分布面积达9067km2,有滑坡体12135处,这种严重滑坡与当地乱采铅锌矿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
因地下采矿而引起地应力失去平衡形成的地质灾害有瓦斯爆炸、岩石爆炸、矿井突水、矿山地震等,这些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些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97年11月淮南三翻煤矿的特大瓦斯爆炸,死亡87人。
2.3对大气的影响
矿石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可造成大气污染,影响空气的质量。
2.4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问题
全国70%以上的城乡居民饮用地下水,但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可供开发的地下水资源量只有8700亿m3/a和2900亿m3/a。由于地下水的集中开采、过量开采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裂缝、地面沿降、城市地面塌陷、地下水水质恶化、沿海海水入侵、土地(或耕地)沙化等。如甘肃石羊河下游民勤县,因连年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每年以0.5-0.8m的速度不断下降,水中矿化度不断升高,造成地表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使73万亩开然林、28万亩人工育林枯死,2528.5km2土地盐渍化。民勤盆地绿洲北部地带的沙漠每年以10m的速度入侵,废弃耕地达40万亩。由于生态恶化每年给民勤县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亿元[3]。
2.5噪声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采矿、选矿、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噪声都会影响矿区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严重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甚至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2.6对生态的影响
采矿不仅使地质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物理、化学变化,而且对整个矿区的生态也产生影响。如大量的露天采矿会破坏生态的平衡,破坏矿区植被,破坏矿区动物的生活环境,影响动物的生存等。
3、防治矿产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的措施
在搞好矿产资源生产的同时,应注意环境的保护。为了防治矿产开发过程中对地质地貌、水文、水土保持等影响,根据各矿区具体自然环境因素,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3.1废石的处理
对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应专设废石场堆放,为减少雨水冲刷、侵蚀对环境的污染,在废石场下方修建拦土堤,堵截废石场被冲刷产生的泥水。并在废石场的上方设置排洪沟,防止雨水侵入废石场。若废石场的冲刷淋溶水含有污染物,应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站或尾矿库进行净化。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废石排放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废石场复土植被,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用煤矸生产砖、陶瓷、耐火砖等。
3.2污水的处理
根据矿区污水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若矿井水为酸性,则要加入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如有其他有害物质,则要根据不同的污染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艺处理。同时,对处理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
3.3粉尘的处理
对采矿场的粉尘可采用湿式作业方式来防治,并在采场内设置喷水龙头。对选矿场的粉尘可在几个主要扬尘点采用湿式除尘设备。对破碎筛分等产生粉尘的机器设防护罩、密封罩等除尘设备。同时在产生粉尘的车间内设喷水点冲洗地板,减少二次扬尘。在矿物装运过程中,对产生粉尘的地点进行喷雾洒水,防止装运过程的粉尘污染。
3.4消除噪声的污染
矿山的空压机、通风机、破碎机等都是噪声源。为了降低噪声,除选用低噪声设备外,在设备上加消声设施等。其它吸声、隔声、消声与隔震措施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3.5对矿区进行绿化
在采矿场、废石场、尾矿库及填方后的地带采取复土植树育草,以防止这些地段的水土流失、崩塌、滑坡。绿化具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多种功效。
3.6矿山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了避免矿山开发对环境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在矿山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采矿、选矿中地质地貌、水文、大气、土壤、植被等影响,按照现行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矿山设计和矿山建设审批的依据。
4、结论
矿产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突出而尖锐,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急不可待。为此,必须改变我们人类自身不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势力,改变忽视客观规律的掠夺式生产方式,以宣传和教育为本提高人的素质,调整和发挥政策优势,加大环保投入,坚持经济建设中环保先行的原则,逐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的加剧,认真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极尽全力创造良好的生存及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熊报国.铜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与开发, 2001; 9 (3): 324~329
【关键词】地质找矿;特点;现状;前景;思考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总体而言,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总体蕴藏量丰富、矿产品种比较齐全,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难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大多数的矿产资源属于短缺资源或者现有的探明储量不足;矿产资源中的大多数质量不高,不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大多数属于贫矿,富矿和易选矿不足;大多属于共(伴)生矿,成分复杂姿致使开发利用难度加大;多数属于中、小型矿和或坑采矿,很少有大型或超大型矿和露采矿,难以形成矿产开发的规模效益;矿产资源在地理分布方面呈现不平衡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2、我国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状况分析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世界上工业制成品的原料来自于矿产资源的达到70%,能源出自于矿产资源的达到90%。在我国,工业制成品原料和能源出自矿产资源的分别达到80%和95%,从事矿业生产的人近2000万,每年有70多亿吨的矿石被开采出来。因此不难看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上,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具备配套、齐全的矿种。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几十年来的勘察,截至目前,已经发现的矿产多达163种,其中有149种矿产已经探明了储量,主要包括:7种能源矿产,54种金属矿产,86种非金属矿产,以及地下水和矿泉水。目前20多万处矿产和矿点已经被发现,其中近20000万处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下面,以我国几种典型的矿产资源加以说明。
2.1我国的锰矿资源
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锰矿资源,其中分布在桂、湘、黔3个省区的约为2/3,其余的主要分布在辽、四、滇等省,目前具有30亿吨的预测资源量。在探明的总储量中90%以上属于贫矿,56%属于难选的碳酸锰矿。
2.2我国的铬矿资源。地质条件较差,成矿资源不足,是我国铬矿资源的总体现状,而且主要集中分布于边远地区,如和新疆等地区,预测有1000万吨的铬铁矿资源储量。因为不发达的交通条件,开发极为困难,长期需要依赖国外的铬矿资源。
2.3我国的钒、钛矿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钒、钛矿产资源,但是主要伴生在四川攀枝花铁矿中。其中钛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钒矿储量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完全可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2.4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而且矿种比较齐全,其中居于世界前列的有钨、锡、钼、锑、汞的矿产。铝、铅锌、镍也有比较大的开发潜力,可以使近年的生产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可供开发和利用的铜矿储量不足。
2.5我国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截至1990年底,世界已发现非金属矿产200余种,其中有86种在我国已经探明储量,拥有6700处产地。按工业用途分包括:16个矿种、1100处产地的冶金辅助原料,18个矿种、2100处产地的化工用原料和52个矿种、3500处产地的建筑用及其他用途原料。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苏、滇、黔等地的磷矿;鲁、辽等地的金刚石矿,以及部分省区的云母矿、硅藻土矿、粘土矿、菱镁矿等。可以说,我国已经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在国际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在非金属矿产保有储量中,相比于世界储量基础,我国主要的可利用储量位居世界前三位的有重晶石、硫矿、萤石、菱镁矿、芒硝、磷矿、石膏、石棉、石墨和膨润土等。我国虽然大部分非金属矿产具有丰富的储量,而且拥有比较好的资源远景,在国家当前和较长时期的生产建设过程中,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但是金刚石、高档宝玉石、天然碱、钾盐等的储量不足,难以满足国内的需要求。
3、我国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分析
3.1在空间分布上,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分布着一定的矿床和矿点,这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目前已知在全国各地分布着20多万个矿床和矿点,但是并非都是富矿,只是在某些局部地区集中分布具有一定探明储量矿产资源。例如煤矿资源,除了上海市以外,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发现一定的分布,而又主要集中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总探明储量的92%,而其中的64%有主要集中分布于晋、蒙、陕三个省区;对于铁矿的探明储量,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都数量不等的分布着,其中的10个省区集中了总储量的80%,而一半的总储量分布于辽、冀、川三省;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分布有铜矿,而赣、藏、甘、晋、黑、皖几省区集中了75%的探明储量;磷矿的分布也大致相同,全国已知有探明储量的包括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在滇、黔、川、鄂、湘五个省区集中了总储量的77%。
3.2不同地区相对集中不同的矿产。其中:华北、东北和西南主要分布着铁矿;虽然铜矿具有较广的分布面,但也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和西南地区主要分布着煤矿,而华东与中南地区则相对分布较少;西南和中南地区主要分布着磷矿,其他地区则很少;南岭地区主要分布钨、锑、锡等优势资源。
3.3由于一定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控制矿产的形成,所以不同类型的矿产形成于不同构造的单元里。例如在我国较大的沉积盆地,即塔里木、鄂尔多斯、松辽、四川等地,主要分布着油气资源、煤炭、膏盐类矿产,而在山系之中或山系边缘地带主要分布着金属特别是大的有色金属矿床。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属于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但是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则很少。据有关部本计算,在已矿产探明储量的45种矿产的基础上,以1990年人口数计算,我国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仅达到世界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的27%。这一数据只相当于美国的1/10和前苏联的1/7。由此不能看出,从矿产资源满足人口的需求角度来讲,我国又是资源不丰富、且严重不足的国家。
4、未来找矿的区域前景分析
从科学角度讲,人类找矿的区域还是很广阔的。权且不说不可估量宇宙空间的找矿前景,仅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而言,也还存在着十分广阔找矿区域。由于受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找矿者们还没有深入探索占地球70%的海洋和荒漠,这两个区域在未来还有极为乐观发现矿产的前景。另外更为关键的是,还有一部分人还没有对另一个与找矿前景有关的重大问题给予充分的认识,这个问题就是位于地球深部中的多样性矿产的及其丰富程度。可以说,人类已经有了千百年的找矿勘查历史了,但这也仅仅是对地球的局部“皮肤”进行了探索。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有丰富的矿藏蕴藏在地球深处,但是却极少有人可以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从而坚定矿人员的信心。
基于地质基础知识的视角来看,虽然当前很多内生的金属矿产实在地表发现的,但是从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来看,它们实际上都曾经在地下埋藏着,他们之所以在地表裸漏出来,是地质构造活动或剥蚀作用的结果。一如海洋中的鱼类,地下的矿藏生成于浅部的低温低压条件下,有些则生成于地球的深部。而内生矿产的生成环境恰恰位于地球表面以下,经过分析成矿元素、成矿组合的多样性,成矿条件的复杂性,可以推知地下必然会有我们尚未深入探索的众多的矿产富集区,而且那里极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相对于当前的地表而言,金属矿藏在地球深部的分布密度将是非常大的。
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成矿规律,有足够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和经费,我们在地球深部不但可以找到深成矿藏,甚至于还可以找到被沉降到深部的浅成变质矿床。
目前,我们可勘查开采的位于地下5000米深度的只有少数矿区,大部分还是1000米以内的矿床探采深度。而如果能够探采出来位于5000米以下的矿产资源,完全可以满足人类千年以上矿产资源需求。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要掌握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从而能够对深层地下矿体的存在进行准确预测,并要依据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金属的需求,投入足够的勘查资金。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这样的设想:对于已有的地质和化探资料可以借助高新技术进行处理;对于深埋藏矿体,可以利用元素组合的空间模型进行预测和发现;为了发现更多的有用矿产资源,可以通过提高岩矿分析测试的技术质量得以实现;为了使矿产资源总量得以扩大利用,可以通过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上述内容都是矿业界解决资源量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基于此,在各个方面需要我们进行不懈的努力探索,在找矿用矿的过程中坚持新的思维和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发现新的矿产资源的必将是无穷的,人类找矿的前途也是无限光明的。
5、对于提高招矿质量和效率的思考和建议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不足,部分老矿区经过长期开采,其储量已消耗殆尽,新矿山还存在“等米下锅”的问题,这些无不显示出比较薄弱的矿山地质工作亟待加强。事实上,作为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地质找矿需要进行严密的理论和实践验证,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应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区域地质和成矿规律,高度重视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在地质勘探和矿物材料应用上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要有新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支撑,同时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的突破,常常会发现新的矿床,而且应用新技术和方法,可以使一座矿转化为多个矿,可以使小矿发展成大矿,也可能使废石变为矿石。
5.1注重找矿勘查实践与区域成矿理论研究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区域成矿找矿理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选区勘查指导和找矿思路开拓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某些时候可以对矿产的勘查给予直接的指导,比如某些沉积矿产即煤、石油、铝土矿、石灰岩等。只要具备一定的沉积环境,相关的沉积矿产就可能被找到,因为相对于岩浆和变质作用而言,沉积作用还是相对简单一些的,因为它在实验室里就可以被成功的模拟。现有的区域成矿理论和找矿理论,相比于种类繁多的内生金属矿产来说,在找矿勘查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找矿实践。
高级地矿专家因为他们掌握了较多的资信,因此能够指出地表成矿层、带的展布,可以准确地提出找矿的方向和类比不同的矿床模式,然而他们对于矿床的具置却仍然难以预告,对于某地肯定存在一个特定矿种的矿床更是难以预测。因此,矿产预测者往往说某地区“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有望发现”等行话术语。
对于地球历史、认知和地球的演化,人类的研究精细度还不够,因此对于金属矿产成矿的“准确”规律,目前人们还远远没有认识到。在找矿的实践中,大多数经验证明,在地质“形似”的背景下,有些地区蕴藏着矿产甚至是丰富的矿产,而与其相邻的地区虽然地质背景相同,但是可能没有任何矿产的蕴藏或仅仅是贫矿,基本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矿床。
运用控矿、断矿构造的展布运动规律,认真地实际观察矿床的局部地段,就可以对矿体的去向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对找矿勘查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然而,这并不属于真正的“理论”指导,而应该是基本的找矿技能而被勘查技术人员所掌握。
对于有利的成矿条件能够有明确的认识,注重积累找矿方法,使之不断丰富,持续地探索、观察、类比、设想、预测,这是成功勘查金属矿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这么说,对于在野外从事矿产勘查工作的人而言,在多数的情况下,坚持进行找矿的实践远远比进行区域成矿理论的空谈要重要得多。当然,找矿者要发现和优化找矿靶区,其前提是必须要具备丰富的成矿理论知识,并且对于区域地质背景要有准确的掌握,也就是说,对于地质找矿勘查者而言,实践和理论二者都不可或缺。
5.2要以“探索进取”精神促进找矿的新进展
近年来,在具有相对较高的地质工作程度的地区,大多数具有价值的、新圈定的矿产地,是通过研究前人的找矿地质资料,以及复查已知的矿化点而得到的,或者也可以说是科技进步推动使然。实践证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已有的地质找矿资料,并且重新认识已知的矿点,是推动找矿工作取得新成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青海及其邻区;地质矿产;对比;探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实施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和不同类型的多国地图编制程序,研究已进行了内部和外部的基础地质对比。科研项目涉及比较研究青海及邻区地质与矿产资源,还是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发表此文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中国青海及其邻区地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布局
优化布局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在我省在“四区两带一线”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矿物资源,有效加强本省柴达木地区及东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适度开发利用,同时加强青藏铁路沿线的矿产资源区。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环境容量即将成为增大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保障国家资源储备的有效途径。
根据矿产资源的特点,勘探程度、开发利用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实际,结合国家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的实现矿产资源利用率的差异化策略需求,分裂的关键区域,限制了禁地勘探过程中,并允许面积,以调整开采矿产资源的结构和布局,科学、合理、有序、有效地开发矿产资源,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矿产资源开发和协调发展。
以本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作为基础,以市场作为导向,为了以节约和合理利用作为前提,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以促进矿产资源的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为方向,通过总量控制,科技的进步,规模采矿、深度处理,调整和优化的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技术、产品结构,促进矿产资源节约、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延长矿物加工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鼓励符合资源禀赋、采矿技术、环保、安全生产等按照要求的小矿根据计和有序发展。对于一些大矿石小型开放和矿井发展,严重浪费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放在安全隐患,矿业权布局不合理、纠纷、管理难度大的小煤矿,实现矿产资源整合依法或和解。
2.中国青海及其邻区地质矿产对比
通过对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的系统研究,发现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截止2007年底,共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为107种,发现各类矿床、矿点3921处,其中重要矿产大型以上有矿床96处。矿床类型复杂多样,资源查明率低。由此可知。青海省主要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进一步找矿空间和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腹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跨古亚洲和特提斯一喜马拉雅两大成矿域,北起祁连山主脊以南,南到唐古拉山一带,西至阿尔金山以东,东达积石山。其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东北部与甘肃省接壤,东南部与四川省相接,西南部与自治区毗连是中国东部地区通向的重要通道。该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分布有祁连山、柴北缘、东昆仑和西南三江北段等重要成矿带,是中国有色金属、贵金属、盐类与能源等矿产的主要蕴藏地之一,但主要成矿带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巨大,是中国西部发现大型一超大型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基地的一个最有利地区。
石油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北缘,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南部,为中国第四大天然气区域。煤是主要分布在祁连,紧随其后的是北祁连和柴达木盆地。黑色金属矿物主要分布在东昆仑山脉和北祁连等。铬矿石主要分布在北祁连和柴达木盆地。有色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湖北和,青山尼玛,紧随其后的是北祁连,拉鸡山等。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北祁连,东昆仑、湖北拉山,青海南山等。钴矿主要分布在这些青山、东昆仑,镍矿石主要分布在拉鸡山。珍贵的金属矿物岩石黄金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东昆仑山脉,紧随其后的是北祁连、拉鸡山。砂金主要分布在北祁连等地区。黄金矿主要是在锡铁山,各式各样的池塘和红沟矿区。银主要产生在锡铁山,各式各样的池塘,其次是德尔沟矿区。在北保证金祁连和龙沟等找到一个初级铂和铂矿砂。盐湖矿产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盐湖、钾、镁盐、湖盐、锂、锶、硼、芒硝矿和矿物为主,存储量大、共生构造好,是青海省最有特点和发展前景的矿物。冶金、化工原料、非金属矿物有硫、磷、冶金石英岩、萤石、通量石灰石和白云石、冶金等,主要分布在北祁连,在祁连和拉鸡山等。冶金材料非金属矿物石英岩主要分布在中间的西宁市和地区。此外还证明了少量的滑石镁、萤石、通量与石灰石和白云石、冶金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海已证明丰富矿产资源和独特的特征在青海少数民族。钾、铅和锌、石棉和矿产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供应基地。矿产资源开发的极大推动青海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矿产资源调查、评估和勘探工作向前,在海底的喷雾成矿理论、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理论等新的指导、区域构造环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矿产勘查先后在东昆仑发现斑岩、喷雾沉积型铁铜铅锌钴矿,巴颜喀拉北部被发现存在造山型金矿,发现在三江北接受纳日贡玛,代表斑岩铜钼,在沱沱河地区发现茶曲怕查为代表的沉积叠加改造型的铅锌矿,许多大型、超大型规模前景矿区。与持续改进的勘探程度。战略金属和能源矿产资源潜力和优势巨大将进一步透露。诸上所述的资源本身作为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无论是地质矿产还是经济发展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首先就关于我国青海及其邻区地址矿产带的开发利用布局展开一系列分析,另一方面则是分析青海及其邻区地质矿产的对比情况,以期能够达到预测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在青海及其临区境内、外成矿带的连接中,也必须充分考虑其他地区地质情况和成矿作用的复杂性,研究者对成矿带的划分、成矿建造类型和特征的认识不断在变化。因此,笔者强调对比必须是系统性的、并力求在查明控矿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进行。
【参考文献】
[1]陈丽娟.青海省矿产资源地质背景数据库建设[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关键词 深部矿产资源;矿产勘探;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0-0109-02
1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现实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解决矿产资源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矿产资源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这导致了当前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类似于煤炭、石油、钾盐等大宗矿产难以满足需求。由于贫矿多,选矿难,致使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提高[1]。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的严峻性迫切需求加强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1.2 提高我国矿产资源抵御外来风险能力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势下,国际范围内的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由此也引发了矿产资源的竞争。如何保护本国矿产资源安全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可见,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及开发,指定符合本国的矿产资源管理战略,这对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深部矿产资源的产出特征分析
提高深部矿勘查与开发的成效,离不开对深部矿特征的研究。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结合已有的经验,主要是从识别深部矿产资源信息的途径入手。鉴于深部矿床埋藏于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实际操作的技术条件有限,难以获取其准确信息。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其主要特征。
1)深部矿产资源矿化信息的一般规律:深部矿产资源往往深藏于地下,其地理信息一般都较少地有体现,这无疑加大了对其进行勘探与开发的难度。从现有的深矿探矿经验来看,深矿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矿床原始形成于浅部地表,由于地理条件的变化,现今藏于深部;而另一种情况是其矿床形成原始深度大,至今仍深埋在地表下。因此,由于其形成是由同种成矿作用控制,在原始产出特征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与埋藏的深度无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类型相同的浅部矿和深部矿,其产出特征差异性来自于多方面因素的耦合;
2)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深部矿的产出特征不同。在前文分析深部矿产资源的形成一般规律来看,比如而原始形成于浅部但现今位于深部的矿床一般与特定时代的地层,岩层以及沉积构造等因素关系密切。但这些信息都是微弱的,需要综合数据的采集和成熟理论的应用分析。那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深部矿产资源用什么方法,何种技术手段来进行开发,是当前技术创新的努力方向。
3 现有技术条件在深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和不足
自人类认识到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以来,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与新方法在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实践中得以尝试与探索。
3.1当前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主要技术方法
1)经验找矿:即一些经验丰富的找矿人,通过他们自身积累的经验及经验的可靠性来找矿。在工业社会时期,这种找矿方法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在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在应用,如哈默斯利铁矿(澳)和石英山(美)巨型斑岩钼矿的发现。但很显然这种方式在对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中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
2)方法找矿:“方法找矿”是指使用各种技术方法来达到找矿。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
(1)勘查地球物理方法:该方法涉及到技术种类繁多,如今已发展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见图1)。在当前深部找矿需求的推动下,传统的勘查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在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方向的发展;
1.金矿带;2.粘土岩;3.砂岩
注:矿体下延50m即为矿体埋深
(2)勘查地球化学方法:该方法找矿效果显著,典型的勘查地球化学模型见图2。目前为了解决找矿深度和特殊景观条件下应用效果的问题,在技术手段方面主要从提高精度、分辨能力和深穿透能力方面着手,开发大面积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各类深穿透化探技术,进行成矿成晕模式、高效航空化探、新参量型地球化学晕等的应用研究,为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开辟了新的前景;
(3)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方法:该方法在找矿中获得较快的发展,在深部矿产资源开发实践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技术方向是提高遥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上,开发并广泛应用了成像光谱仪,多维信息合成、谱像模型建立与模式识别等技术。
3)理论找矿:自20世纪70年代前后,成矿理论和模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理论找矿的成功率。比如当前很多深部矿体都是在老矿区和已知矿带上发现的(见图3)。如我国西城铅-锌矿、新疆土屋斑岩铜矿及新疆图拉尔根铜-镍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就是鲜明的一例。
O3tna—下部基性—酸性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组;O3tnb—中基性火山碎屑岩组;Mb—大理岩;Seqsd—绿泥石英斜长片岩;Seqdc—绢云石英片岩;D—紫色变泥质粉砂岩;P1dk-达肯大板群;F—断层
3.2 现有技术方法在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不足
前文论述的不同技术方法都取得很好的找矿效果,但鉴于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不确定性,就始终都存在着找矿技术方法的研究问题。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度找矿缺乏成熟有效的技术。从当前矿产资源勘探的深度来说,世界上最深的兰德金矿已达4 000m,而一般的也在1 000m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深度一般是约500m,最深的红透山铜-锌矿的采深已达1 100m。因而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理论找矿的应用都面临着诸多的难题;
2)找矿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存在局限性。从找矿的实践来看,物探异常存在着“干扰”和“多解性”。化探异常除矿体之外,岩性变化、各类蚀变都可以引起异常。导致在具体的找矿实践中带来了诸多的难题与项目开发风险。比如我国著名的白银厂铜矿区,40多年来进行了各种技术攻关,但很遗憾至今有任何重要突破。从总体上讲,失败的情况远远超过成功的事例;
3)缺少能综合利用各种找矿方法的专业技术工作者。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往往需要各种技术的尝试与攻关,因而需要能综合利用各种找矿方法的技术人员。只有把找矿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以及学科发展之间有效地融合起来;才能完成和发展“一体化”的勘查技术集成问题。
4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的不确定性及提升对策
4.1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不确定性表现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地质因素风险、工程风险、设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这五个方面。在此,就找矿的技术层面分析如下:深部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性风险来自于客观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以及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勘探工精度差,从而带来了项目投资的风险。在找矿项目开发设计方面,一般风险失误较少,但同样不能掉以轻心,以免给项目来带损失。
4.2 提高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成效的建议
基于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其开发成效,规避其勘探与开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无论是技术的研发,还是技术上的应用,都要得益于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深部找矿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是一项永恒的课题,至今也没有十分成功或成熟的理论技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正是这种深部找矿理论预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就更显示出加强新一代找矿技术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如何在宏观理论指导下迅速缩小攻深靶区,这就是地质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之一。地质人才是深部找矿过程中能动性最好的因素,通过地质专业人才的培养结合深部找矿项目的实施,从而在实践中验证与发展找矿理论,对培育和造就地质类创新型人才,不断找到新的深部矿产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成矿理论。从当前找矿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不断有新的成矿理论提出,对深部找矿突破具有指导性作用。比如: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理论中对地壳流体研究成果提出,有流体活动的地方就有形成矿床的可能。因此这就为深部矿产资源中与流体运动密切相关的Au、Ag、Zn、Cu、Sb、Hg、Sn 等矿床的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需要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实践工作中对这些理论加以检验和丰富与发展;
3)建立和完善找矿的技术体系。矿化信息的获取都来自于一定的地理环境,成矿所具有的特殊地址条件,就是我们进行技术找矿的基础条件。从当前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物探、化探、遥感等)来看,其一般流程是对有利于成矿的地理环境提取信息,从而判断是否有矿体存在及矿体存在的形态分布,然后通过实验工程加以验证。从这种找矿的实践经验来看,用单一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往往对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体现出极大的局限性。由于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和深部矿产资源成矿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多学科的互补利用。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对矿化信息提取方面,需要建立具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体系,依靠成熟的技术手段,发展新技术,从而建立符合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找矿技术体系。
5结论
综上所述,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影响着现阶段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矿产资源的安全。因此加强找矿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成矿理论,建立和完善找矿的技术体系,就成为我们提高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成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属矿 地下物探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国民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现有矿产资源难以满足的矛盾,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寻找已进入深部寻找阶段,由于深部矿埋藏在500米以下,埋藏深度比较深,对信号的感应比较微弱,这就增加了找矿的难度,因此,物探技术在寻找深部金属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我国金属矿的开采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我国金属采矿的技术和规模都有了很大进步,据调查,目前已建成900多座县级以上的国有金属矿山,年产量达到四亿吨,另外,年产量300万吨以上的金属露天矿有18座。近些年,地下开采在我国金属矿山开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就要求开采技术跟着不断的更新和提高,我国使用的开采技术主要有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
露天开采有陡帮开采、松土机—铲运机露天开采、间断—连续开采、陡坡铁路、高台阶采矿、装备大型化、边坡稳定和境界、边坡监控、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和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等九种开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露天开采还有爆破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炸药和爆破器材不断研发出来,对露天开采有重要作用。
金属矿的开采只靠露天开采技术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地下开采技术,我国地下开采主要有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充填采矿法三种。由于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扩大,矿产深部开采成为必然,地下物探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已有一批金属矿山引入深部开采技术,比如冬瓜山铜矿的矿体埋藏深度达到1000米,建成两条1000米以上的竖井进行深部开采;红透山铜矿的开采已进入900~1100米的深度。另外,我国还有一些金矿、镍矿、铜矿等都将进行深部开采,由于我国深部开采技术还比较落后,经验较少,因此,需要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将深部开采技术进一步发展起来,使其对我国的采矿业发挥效力。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我国还有原地溶浸采矿法,这种方法将采、选、冶技术结合起来,直接从地下提取金属,原则上,金、银、铀、铜等金属矿物都能采取溶浸技术,目前,我国已成功完成了铜矿的原地浸溶试验。
二、地下物探方法的种类评析
地下物探是指将勘探仪器全部或部分置于钻孔或坑道中,激发并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勘探方法,分为井中物探和坑道物探两种。由于物探方法不同,导致探测精度的差距,因此,地质工作者在勘查金属矿产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质决定采取哪种物探方法,只有联系实际,才能把物探技术很好的应用到矿产勘查上。地下物探方法主要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种类,下面将对其一一做分析。
1.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主要利用各种岩体、矿体之间密度存在差异的特点,从而引起地表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这一特点,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高密度的矿产资源以及一些与高密度基岩和超基性岩伴生的矿产资源。只要勘探出地质体与周围岩体的密度差异,就能用精密的仪器找出重力的异常,结合当地的地质和其他一些物探资料,对测出的重力异常做出定量解释,就可以推断出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矿体与岩层的埋藏情况,从而进一步找出矿体存在的具置。
当今重力勘查中最精密的仪器是CG-5型重力仪和BURRIS重力仪,其观测精度和读数分辨率很高,但此仪器不适合在山区进行观测,会造成地改过剩或不足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出现与地形高差成镜像的假异常。
2.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主要利用岩石和矿石的不同磁性而产生不同磁场这一特性进行勘查。各种不同的磁场会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导致出现地磁异常的现象,这时利用各种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找出磁性矿体,并研究地质构造。磁法勘探是最经典的物探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伴有磁铁矿的金属矿,一些金属矿与弱磁性的蚀变有关,一些金属矿存在于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之间,利用磁法对这些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很容易找到。磁法勘探的径向探测范围比较大,而且能提供各种磁场信息,其空间定位能力也较好,这些特点使其在测定矿体的走向、长度、品位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在磁铁矿的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寻找盲矿时,能准确的确定其深度、距钻孔的距离等,这样就能更好的设计出钻孔的深度、方位角等,这方面是其他的勘查方法无法超越的,因此,要扩大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3.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和矿石电学的性质来寻找矿,研究地质构造。矿石电学有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电磁感应特性和介电性等性质,电法勘探根据这些性质,再运用各种精密仪器观测各种电场或交变电磁场,通过分析、解释这些磁场的特点和规律,最终找到金属矿。电法勘探分为为直流电法和交流电法两大类,直流电法有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法和直流激发极化法等几种;交流电法包括交流激发极化法、电磁法、大地电磁场法、无线电波透视法和微波法。另外,由于工作场所的不同,电法勘探又可以分为地面电法、坑道和井中电法、航空电法、海洋电法等。
电法勘探的方法是矿产勘探中最常用的物探方法,如其中的激发极化法对探测有色矿产资源有重要作用,适用于寻找斑岩型矿产和浸染状矿产,这是因为此类矿产的颗粒分散在岩体中,易于产生激电异常。平均电阻率值以及人文噪声水平是激发极化法探测深度的决定因素,在一些黄铁矿中能产生更强烈的激电异常,因此,在寻找这些矿产时,激发极化法极为有效。
4.地震法
地震法是近展变化最快的地下物探法,主要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探地下的地质情况。当地面某处激发的地震波向地下传播时,在遇到不同弹性的地层分界面,就会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返回地面,这时用专门的仪器就可以记录这些波,然后通过分析所得记录的特点,通过专门的计算或仪器处理,就能比较准确的测定这些界面的深度和形态,判断出地层的岩性。
地震法主要用于寻找含油气构造的地质,在勘探煤田、盐岩矿床、某些层状金属矿床以及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也有比较显著的作用。近年来,地震勘探方法发展迅速,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铅锌矿的探测,还有在一些沉积型矿中,基本为层状结构,这时用地震法勘查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在一些高速体或低速体的矿产资源中,运用井中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可以直接找到矿。但是由于矿产资源有其自己的特性,很多矿产资源与岩浆的活动有很大关系,因此,地震法有时很难取得有效的数据。
综上所述,在寻找深部矿产时,要先了解成矿地质的背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地下物探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迅速的找到矿产,节省人力、财力。物探方法是检测盲矿的有效方法,地质勘查人员要掌握各种物探技术的方法,遵循物探技术的原则,结合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选择合理的物探技术,从而使物探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盲矿的探测。
三、地下物探技术的发展前景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进步,地下物探技术呈现出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化,物探方面的新技术方法也不断涌现,上文主要论述了重力法、磁法法、电法、地震法四种。另外,地下物探技术的研究者越来越多,这就为其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物探技术的发展为勘查目标服务,就为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基础。
针对于我国来说,尽管金属采矿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国的金属采矿技术总体上而言,水平仍然较低,我国的采矿设备比较落后,开采规模比较小,都是靠人力挖掘开采,这样就导致生产效率提不上,矿山的效益就比较差,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低下,从而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今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基于上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地下物探技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地质勘探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地下物探技术尽快发展和应用起来。21世纪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讲求环境保护和降低资源的污染,因此,物探技术要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改进。
我国的金属矿开采要实行大规模采矿,这样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实施深井采矿技术就适应了金属矿产深部开采的需要和发展趋势;发展溶浸采矿解决了贫矿资源开采的困难,可以使资源不丰富的矿得到最大的利用,不但节省了开采时的经济成本,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效益;另外,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使金属矿的开采得到合理制约,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环境。总的来说,金属矿的地下物探技术主要朝着机械大规模采矿、深井采矿、溶浸采矿以及充填采矿的技术方向发展。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深深地影响着采矿业的发展,因此,要将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合理的应用到采矿业中。矿业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矿山企业和地质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发挥创新精神,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采矿业中来,把物探技术和其他一些新技术结合起来,更好的为采矿业服务。
四、结语
总之,地下物探技术在金属矿物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的测量探头可以靠近目标体,对目标的深度可以有效的探测出来,并不受地形的影响,另外,其分辨率和精度也很高。因此,国家政府和地质勘探学家一定要认清此技术的重要地位和其发展前景,充分发挥地下物探技术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平,陈胜礼,朱丽丽. 几种金属矿地下物探方法评述[J]. 地质通报, 2009(Z1).
[2]蔡运胜,尹洪岩,张进国,夏训银. 激发极化法工作原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探讨[J]. 矿产勘查, 2012(02).
关键词:化探;矿产资源;勘查矿产是现代社会生活、生产所需的重要物质条件,但其属于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当裸露在地表的矿产资源被开采殆尽之后,便只能进一步向地表之下进行矿产资源开采,这也就使得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变得同样重要[1]。因此,应当将对矿产资源的勘查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如要对化探技术做好研究与应用工作,既要认识到化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作用、价值,更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化探技术方法,将其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作用、价值切实发挥出来,促进矿产资源的开采与矿产事业的发展。
1化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作用、价值
在进行矿采资源开采之前,需要首先进行矿产资源勘查,目的是明确矿产资源的种类和位置分布,如通过对矿山范围区域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的规律以及矿体的变化特征来推断出矿体的具体分布情况,为开采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裸露在地表的矿产资源,已经基本被开采殆尽,因此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主要转向地表之下,这无疑就增加了对矿产资源的勘查难度[2]。而矿产资源的勘查,又与其开采直接相关,如果勘查结果的准确性较差,得出了并不准确的数据,就会给后期的开采工作带来巨大的难题,导致开采成本升高、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现目前,有多种的科学技术都可以被用于矿产资源的勘查,不过实践发现不同科学技术方法的准确性不一,必须要不断地优选、改进勘查技术方法,获得更加准确的勘查结果。“化探”是一种系统测量和研究各类天然物质中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并进行资源勘查或预测的方法。它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勘查技术方法,不仅涉及到了化学,还涉及到了重力学、电磁学以及地质学等学科,重点是以化学理论为支撑,实现对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查,准确获悉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与其他的勘查技术相比较,化探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价值主要在于其适用范围广,灵敏度、准确性更高,能够减少勘查结果当中的误差,值得加强研究和应用推广。
2化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2.1电地球化学技术方法
化探技术在矿产勘查中应用得最普遍的,当前要属电地球化学技术方法,尤其是在隐伏矿床的勘查中,优势较为突出。该种技术方法的操作流程较为简便,主要是通过电化学溶解矿产资源,使矿体的周边,产生一定的离子晕,在自然力的作用条件下,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便会逐渐的上升到地表,如此一来就便于进行检测,分析其属性[3]。在人工电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下,会打破原本矿化相关的金属离子平衡,致使金属当中的阳离子,朝向阴极方向移动,从而形成电解物。通过对这些电解物的抽取、检测,便能够掌握离子发生的异常,进而为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电地球化学方法不仅应用广泛、普遍,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综合性的应用到了多门学科技术,如电化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应用前景相当的广阔。
2.2热释汞找矿技术方法
在地球化学性质的表现上,汞和汞化合物较为特殊,如对汞来说,它属于是亲硫的元素,所以在受到内成矿的作用影响下,由于汞的化学特性,会让汞以不同的状态从各个方向流入到硫化物的内部之中,从而使得汞产生高度分散的状态。再者,高蒸汽压也同样是汞和汞化合物的特别状态之一,同其他的一些金属元素比较,汞具有明显更强的挥发性,如果其受到了外界的相关影响,汞化合物便可以转化为自然汞,如果自然汞所处的环境是处在一个比较宽的酸碱介质或者是氧化还原电位当中的话,那么它的状态就是比较稳定的。热释汞找矿是通过对土壤样品的采集、阴干、加工之后。对土壤采用热释炉,将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其转为吸附形态,然后再和化合态的汞气释放出来,对于释放出来的汞气,进一步使用测汞仪测定其浓度[4]。根据测定结果,比照相关的已知数据,便可进行盲矿的寻找和定位。热释汞找矿在操作方面,相当的简便,而且效率较高,重现性理想,在多种厚层覆盖区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的有色和贵金属矿床都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找矿成果。
2.3构造叠加晕技术方法
现目前,构造叠加晕技术方法的应用也相对较为广泛,成效颇受认可,其也被称之为岩石地球化学法。其能够通过对地表样本的检测,来对盲矿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和分析,有报道显示,通过这种技术方法来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其成功率可以达到84%。构造叠加晕这种技术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在传统的原生晕找盲矿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自从构造叠加晕被应用于实际的矿产资源勘查后,其不断的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表现,且经实践和研究发现,这种技术方法,在勘查热液金属矿床中,所能取得的效果最为理想。特别是在初探时期,面对盲矿进行构造叠加晕检测、分析,可以防止漏矿,降低漏矿发生率,并且其更有利于对矿化延伸方向的预测,对后期的工程布置及开采工作,意义重大。
2.4地气测量技术方法
深穿透化探在目前也相当受关注和重视,地气测量便是深穿透化探的技术方法之一,其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较,有着很大的差异。如其能够直接通过对地表氡的测量,分析微气泡活动,来进行矿元素的勘测。其主要的作用原理,是由于地下的隐伏矿体,会产生微量的反应和信号,致使微气泡逐渐、缓慢的上升,附着上地表的物质上,因此只需要通过对地表的测量,便可以确定下方是否存在隐伏矿床。
2.5活动金属离子检测技术方法
活动金属离子法属于是另外一种深穿透化探技术方法,在隐伏矿的勘查中,具有较高的效用表现,透视深度最高纪录达700米。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对隐藏非常深的矿体金属活动离子进行勘测,因离子可以穿透厚厚的岩石,通过运积物上升到地表上,被地球化学障捕获,勘查中使用相应试剂将离子分离,之后再通过对离子状况进行分析,便可以获得相关的数据,为找矿、开采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吉林省;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46-02
有色金属是科技发展、国民经济、国防工业以及人们的如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农业、工业、科学技术以及国防等的发展都与有色金属息息相关。有色金属是矿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复杂低品位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吉林省矿产资源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吉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1目前吉林省市场上有色金属的供需情况
随着21世纪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有色金属的消费量也在日益增加,虽然其产量也处于增长的状态,但是受勘查技术和资源储存量的限制,有色金属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吉林省的有色金属市场现状也是如此。吉林省有色金属矿产中镁、钼的资源比较丰富,吉林省的镁矿石的储存量在我国占据前列,生产能力大,大量外销。我国的钼矿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并且钼在吉林省的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易选易采的特点[1]。镍是吉林省的优势矿产,它所生产的主要是镍矿粉,2010年我国的镍需求量大约为7万吨,占全国需求量的15%左右;吉林省的铜矿主要是贵金属矿山和其他有色金属伴生的矿产,据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铜、铅、锌的需求量约为4万吨、19万吨、46万吨,预计到2020年,三者的需求量可分别达到6万吨、27万吨、65万吨。
从吉林省的矿产资源的储存量和开发利用的情况,结合吉林省的经济建设现状来看,吉林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镁和钼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能够满足长期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铅、铜、锌等由于矿产资源的匮乏,很难满足经济发展对它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求新的矿产资源开采基地。镍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低,储量也不高,不能有效保证后续资源的供给。
2吉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吉林省矿产资源行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重视它在有色金属的资源勘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对于吉林省的矿产资源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限制作用。经分析,吉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色金属的产量和有色金属工业的产值都很低,有色金属的产量占全国总数的1.1%,有色金属工业的产值占全国总数的1.3%;
2)虽然吉林省的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能力很大,但是资源的匮乏,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的状态,对我国矿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吉林省缺乏铝土矿,对于铜、锌、铅等部分具有支柱性作用的有色金属矿产的保有量也呈现不足,并且这些矿产资源品位低,储量少,与市场需求不适应[2];
4)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采用粗放的经营方式,管理水平低,导致生产效率跟不上,再加上生产工艺、设备、裁决方式和技术的落后,导致矿产资源的采、选量大,但是回收率低。另外资源缺乏深加工工序,产品以初级原料为主,利用档次比较低,这充分说明了吉林省的有色金属工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5)吉林省的矿产成矿作用很复杂,大多都具有多矿源、多期次的特点,矿产组合类型不合理,市场需求量大的铜、锌、铅等矿种大多以伴生矿产的类型产出,而市场需求量小的镁、铝等单一以及主要矿产的类型少[3];
6)由于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执法力度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不完善,吉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对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力度有待提高。
3吉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3.1加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
为了鞥能够对有色金属工业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我们要在全省范围内对有色金属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调查项目为其分布和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中长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为了提高有色金属工业的社会效益,要求我们根据市场和本省资源的特点,对矿产资源进行择优和对口勘探[4]。
3.2加强有色金属综合研究,寻找隐伏矿体和新类型
鉴于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具有多期性和多源性,对矿床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有色金属的综合研究,根据矿床的特征以及分布规律,在不同的地质体上寻找新类型的矿体,并进行盲矿体找矿预测。
3.3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们要节约矿产资源,根据自愿的分布和特性以及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对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和回收利用,并且要注重对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以充分发挥资源的功能,使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5]。另一方面,我们要有效的选取合适的采矿手段和技术,使采矿实现清洁生产。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废石、废水、废渣的排出量,力求建立低废或者无废的矿产资源采选系统,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效的统一起来。对开采的顺序和地压控制技术等进行优化控制,有效的预防山体滑坡和地表沉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结论
有色金属资源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矿产资源的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总的来说,吉林省加强对本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投入,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实现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京英,孙延绵,付水兴.中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的供需形势[J].地质通报,2009(3):39-40.
[2]张苺.国内矿产资源勘查“众星闪耀”-我国有色金属勘查趋势分析[J].西部资源,2010(10):15-16.
[3]刘思敏.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3):24-25.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国有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县的矿产资源与周边兄弟市县相比较为丰富,可以说是品种多、品质好、储量大。随着南方许多发达地区资源储量的急剧减少,我县的矿产资源更显珍贵。因此说,如何作好矿产资源开发这篇文章,是当前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必须将其上升为主导产业强力推进。从矿业角度来讲,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从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工业时期到后工业时期,都是人类使用矿产资源的过程。考证发达城市的发展历程,因矿产起家、缘矿发家的例证不胜枚举。我县要加快发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就必须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我认为,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应为现实选择之一。其一,有资源优势。**目前已发现矿产22种182处,其中既有金、铜等金属矿产,又有煤、页岩、石材、泥炭等非金属矿产,还有放射性稀缺资源——铀。据初步勘查,我县的页岩矿以黑色泥岩为主,矿层累计厚度达16.9米,估算储量在500万立方米左右,是目前发现页岩矿中最好的品种。石材总储量约2.2亿立方米,其中*山玄武岩荒料储量达170万立方米,矿石以灰黑色、灰绿色为基本色调,具有间粒结构,呈块状构造,质地纯正,可用于生产饰面石材、墓碑石、碎石道渣、建筑石等,可综合利用,无尾矿;**玉冰花花岗岩荒料储量达120万立方米,显大白花、大红花,是国内罕见的独特品种,属高档饰面石材;建兴花岗岩储量达150万立方米,属中档饰面石材,特别适合生产石质工艺品。有泥炭地近百处,总储量1190.61万吨,主要用于绿色食品专用肥料、饲料增加剂生产。其二,有开发经验。(**是开发利用矿产较早的县份之一。1993年石材公司的成立,是**矿业从无序向有序、从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变的标志。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山玄武岩矿区已有碎石加工生产线4条,年加工能力40万立方米左右,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税350万元,特别是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2002年对页岩矿进行半工业试验获得成功。2003年,先后有3个地勘单位对铀矿进行地质勘查,其中省区调所还成功地进行了地浸法开采试验。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奠定了基础。其三,有市场前景。目前,**的石材生产已有一定规模,现已开发生产建筑石、装饰板材、号石、石桌、石凳、茶几、牌匾、标牌、墓碑、骨灰盒、石板工艺画、灶台板等13个品种的产品,特别是通过与省路桥公司合作,生产高等级公路碎石道碴产品,产品供不应求。吸引了四川、山东、福建、辽宁、大庆、北安、哈尔滨、北京等地客商前来投资开发。随着国家从2005年开始逐步禁止粘土实心砖的生产,陶粒砼制品以其重量轻、保温性能好、抗渗性好、耐火性好等优势,将成为实心砖理想的替代产品,极具开发价值。再加之铀、玄武岩、泥炭、透辉石、建筑砂等优势矿产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摸清资源底数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基础性环节,必须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搞好地质勘查工作。随着矿产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摸清县域内矿产资源的底数,对矿产资源进行详查显得尤为重要,亟需对全县各类资源的分布、储量、品位、价值等方面进行勘查,准确掌握被开发资源的第一手资料,科学合理地进行深度开发,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先后有多家专业地质勘查队伍对我县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勘查。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没能进行详查,没有真正掌握我县优势矿产资源的详细情况。对此,要全面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把详查作为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程,坚持开发与勘查并重,一手抓开发、一手抓勘查,形成两手齐抓共进的工作局面。要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泥炭、瓷石、铀等优势矿产资源进行详查,为其早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要积极争取省市的支持,全面做好矿产资源详查工作。要把我县的优势矿产资源进行归类整理,聘请专家对其进行论证。指定专人负责到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勘查立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勘探资金及政策支持,特别是争取国家和省、市加大对勘查金属矿产资源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依托地矿、冶金等部门的勘探力量加快地勘工作。要建立县级地勘投入机制,探索用财政补贴加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的办法,加大地勘工作力度。要大力拓宽融资渠道,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企业、银行、社会联手,本地与外来资金相结合的多层次投资探查渠道。要采取转让探矿权的办法,吸引有资金实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矿产资源详查,确保我县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顺利进行。
招商引资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有效途径,必须以大招商、招大商来推动大开发、大发展。开发矿产投资虽不是很大,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小县、财政穷县而言,政府投资办矿难度都相当大,况且经实践证明政府投资办矿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采取招商引资民营办矿应是我县矿业发展的首选途径。近期内,应把相对投资较少、见效快、换汇率高的非金属矿作为我县开发的重点,依托有实力的大集团,实施规模开发,力争每一种优势资源都形成一户骨干企业。一要加速页岩矿开发进程。紧紧抓住取消粘土空心砖的政策契机,建设陶粒及其砼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具体要运作好已正式签约的投资4270万元的开发项目,加快4座陶粒回转窑、两条陶粒砌块及两条轻体板材生产线的建设速度,确保2005年投产,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县的陶粒砼制品占领周边市场,辐射大庆、哈尔滨等地,成为全省新墙体材料行业的骨干企业。二要加速石材矿开发进程。目前,石材开发较早地区的资源已近枯竭,加之环境保护、城建规划的需要,石材加工企业纷纷外迁,而在其周边又很难找到既有石材资源、又有闲置场地的地方。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做大做强做精石材产业。发展方向是,近期以装饰板材、墓碑石为主,远景以石制工艺品、装饰石、石板画为主,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获取效益的最大化。要运作好投资3000万元的八一玉冰花花岗岩、建兴虎皮红花岗岩等4个矿山的探矿和试采项目。待试采成功后再建设年开采荒料5000立方米的石材加工生产企业。对阁山矿区采取保护性开采措施,碎石开采应以深挖为主,对地上业已形成的掌子面进行保护。招商建设地质公园,既利用石材资源,又不破坏生态,还可促进旅游业发展。三要加速焦煤矿勘探进程。紧紧抓住与**中草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作机遇,依托省地勘四院的技术优势,切实搞准我县的焦煤储量和品质等方面的资料,为焦煤开采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要强力推进瓷石、矿泉水等资源的开发进程,力争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科学制定规划是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在制定规划时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要处理好“有水快流”与“持续发展”的关系。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其本身就是财富,浪费资源就是浪费财富,就是破坏经济。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域内矿产按其富集程度、开采条件、市场预测等各方面情况,分门别类制定开采或保护规划,对于凭目前的资金、技术等条件无法实现资源应有价值的,宁可不采,也不乱采;要突出科技的作用,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延长资源的服务年限,为今后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和设计依法采矿,坚决制止乱发证、乱开口、越层越界开采和私挖滥采;特别是对急剧减少的泥碳资源,要加大保护力度,杜绝新的垦荒破坏。二要处理好“企业数量”与“产业质量”的关系。企业纷纷上马形成“集群效应”,固然可以加速矿产资源开发进程,营造出有利于招商的浓厚氛围,但实践证明,一哄而起,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办矿是对矿产资源的极大破坏和浪费,而且小而杂的企业往往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管理。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瞄准大集团,盯住大客户,实施集约化开采、规模化开发、精细化加工,努力提高产业质量,增加对财政的贡献份额。三要处理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矿产开发必须优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那种先开发、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被否定。要解决好粉尘污染的问题,峒室凿岩必须有通风设施,粉碎机生产必须有吸尘设备,否则不能开工生产;要解决好地震波污染问题,精确计算石材矿峒室爆破用药量,避免对附近建筑物产生危害;要解决好尾矿排放问题,最佳方式就是研究开发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变废为宝;要解决好加工企业“三废”问题,对不能避免破坏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马。特别是要将矿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统筹考虑,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新形势;地质矿产;矿产勘查;找矿技术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面对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中国社会经济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但是综合中国国情来看,中国矿产地质的发展相对落后。为了与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适应,必须深入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和高效利用加以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显著增长,资源成为了人类的首要问题,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矿产的勘查和开发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保证发展机制的长期有效,实现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同步进行。
一、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原则
地质矿产勘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在开展时必须遵照一定的原则,同时还可以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它对于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过程和完成有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勘查技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有大的突破。地质勘查工作也不例外,尤其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目前的矿产资源地质条件更加复杂,而环境保护理念又深入人心,同时 21 世纪是节约的时代,因此要不断地研发勘查技术。创新节约性、环保性勘查技术是地质勘查工作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找矿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队伍的建设,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扩大合作领域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开展境内资源的开发并为有能力走出国门的企业提供有利的条件。扩展我国资源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的需要。
3、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土地,主要目的是寻找矿产和资源。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资源分布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按照地质条件、人口分布、国土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来合理规划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通过分析工作开展的利弊得失来保证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统筹规划立足整体
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中国地质勘测以及找矿的基础性原则之一,这对于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实际矿产勘测中,要综合地质勘测的商业性和经济性,把握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测的统一,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地质矿产勘测的侧重点,统筹不同区域之间的工作,发挥地质勘测的基础性的作用,更好地为找矿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奠定基础[1]。
二、新形势下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工作内容
1、危险矿山勘查
矿产开采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就非常有必要了,这样做的结果使得矿山能够长期进行重复间歇开采。对矿山进行勘查,重点的除了铅、铜等重要常见矿源外,还要结合目前国际市场来看,哪些是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就要适当开采多一些,而不必要开采的则不用去花费过多的物资。对于一些矿质好的、市场有需求的危机矿山,应该给予优先安排权,做好矿产的测量以便进行精确预算,最后确定最优开采方案[2]。
2、尾矿和生矿勘查
在采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尾矿等等情况,这是要对此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后才能得出结论,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得矿产资源能够再生和利用。在对该类问题的处理上,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不得存在一丝侥幸心理。否则,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会导致采矿引起的环境等问题一直严重下去。
3、未知矿山勘察
众所周知,矿山的蕴藏量是有限的,采取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合理规划矿山开采。
未知矿山勘察
如何使矿山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率的开采是工作人员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它在开采完以后还能够得到再次的利用而不是成为一座死山、废山。在开采的过程中,对开采的数据要进行严密的监督、记录并且存档,要对该矿山的储存有一个准确的计量,确保每一份矿产合理开采、合理利用。同时,除了对矿山做出调查统计外,周围的环境也是不可忽略的,都是要进行监测的。
4、矿山闭坑的勘查
矿山关闭的管理和勘查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对于闭坑矿山是有相关的法律条款的,采矿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不能采取随意敷衍的态度,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事故问题。在开采结束之前就应当计划好闭坑的相关措施,提前做出相关方案,以备不时之需。闭坑后,应当定期进行检查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勘查过程中若遇到闭坑矿山,应该立即向有关部门上级汇报,以便及时检查做出结论。此外,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能在它的治理方面能够出台有力的措施[3]。
三、新形势下找矿技术创新的方法
由上述可知,当前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所面临的新要求与新环境发生复杂的变化,因此,对于找矿技术亟待加强创新,本文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与现代化的技术体系相结合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找矿的思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地表浅处进入到地面的深处。这也造成了寻矿的困难性与复杂性。这又相应地对科学技术以及理论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下所使用的方法来看,最常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以岩石物理性质的区别作为评价的尺度来研究地表的深度,再依据成矿的内在规律来分析矿产资源是否存在;其次,运用现代化的机械设施来建立寻矿结构,强化寻矿的精确率,提高寻矿的成功率;最后,构建现代化的信息体系,强化对信息的流程化处理过程,包括搜集、处理以及分析等诸个环节。
2、“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制约”的技术
要对“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制约”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就要了解具体落实的特征与原理,再展开相应的挑选抑或是互补式的运用,从而加强适用性。从其使用的范围来看,该技术经常运用于老矿山的深部与覆盖区。当然,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磁、重、电法在圈定非正常情况凸显出本身的优越性。然而,其在界定隐伏异常体的边界与深度的圈定方面效果并不佳;虽然各类非常规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凸显出自身的优越性,然而测得的埋藏深度数据精确性不够;虽然地震勘探技术在检测圈定地质体内的各类构造界面方面效果不错,然而其在圈定成矿构造部位方面却无能为力。以上的不足之处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
3、GPS感应系统在采集信息中的使用
作为使用日益频繁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经由卫星以及无线电导航展开具体的定位,获得准确的三维数据坐标。该技术的运用需要构建起完整的GPS体系,同时还需要对信号进行监控、接收、转换以及分析等步骤工作。具体的应用原理是,地矿物质中具备较为稳定的光谱吸收特性,这是由于地矿物质中存在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一般而言,每一种地矿物质的辐射能力都具有独特性,据此在勘察找矿中则可运用波普仪测量采样的光谱曲线,将测量结果同资源库中的光谱比较分析,即可识别该地质矿物质中的结构成分。
4、有利成矿区带的找矿分析
要对有利成矿区带加以分析和掌握,倘若可以沿着有利成矿带进行矿产开采以及采矿工作,找矿效果则可能会更为显著。首先,要对于区域内部的断裂情况以及断裂构造的组合特点加以整体地把握和了解,对于与矿田和矿床相关的断裂构造发育的特点加以查明和探析。一般情况下,对于有利成矿地带而言有横向矿带规律可循,横向矿带规律指的是,矿田、矿床相关的断裂构造通常与对该区域成矿带影响最大的大断裂构造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成大角度相交,产生一定的间距,且二者之间呈现行排列[4]。此外,受到不同的构造力场的影响,除了呈现行排列的横向矿带规律之外,还有斜交的次级断裂构造,这些与大断裂带或行或相交的断裂构造对于矿田以及矿床和矿带的形成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由此来看,摸清有利成矿区带的特点,进而进行相关的找矿工作,则会取得更好的找矿效果。
5、对于矿化信息的重视
要想有效进行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测工作以及获得更好的找矿效果,需要重视相关联的矿化信息,利用这些矿化信息给找矿工作以科学指导。在矿产资源勘测逐步发展到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测阶段时,其勘测难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样就需要借鉴先前矿产资源勘测的成果来进行指导和辅助,在地下煤矿资源勘测寻找隐伏矿,进行相关矿产深部评价时,需要一些物探找矿信息作为指导;此外,还要重视找矿信息中所反映的剥蚀程度,要注意对不同剥蚀程度的找矿前景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只根据地表信息或者剥蚀程度来对找矿前景妄加判断,有的地表信息显示良好,但其剥蚀程度较深,通常情况下会判断该地区的找矿前景不大,但是一些特殊情况表明,尽管其剥蚀程度较深,但是在其深部可能会出现不同矿种类型的矿产资源,甚至会有一些重要的隐伏矿床,这就需要对找矿信息的特点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加以认真比对和研究,提高这些找矿信息的精准度,更好地指导找矿工作的开展以及寻找共生矿产等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大多数主要矿产区域的开采逐渐进入尾期,新矿产资源开采要求的提出,新一轮的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是决定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不断创新与发展新型技术,才能为新资源与新矿源的发现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才能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易宗旺;雷东军.浅谈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