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A Study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QI Ping,GUI Lina,CAI Baohong
(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mac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This paper, by means of documentation, summarizes the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especially,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ies on their respective relationship in recent 6 years, which may supply some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health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机能正常基础上的良好状态”,从而为心理健康提出全面的要求,即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综合状态,而且还是一种良好的状态。人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仅与个体的行为有直接关系,而且也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并且与生理状态也有间接联系。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界定,还是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都与个体人格特质有密切关系[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较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已逐渐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目前,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已被列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2,3]为了全面了解近6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笔者主要通过中国全文期刊网(CNKI)“篇名/主题词/摘要”模糊匹配检索,收集了近6年内(1999-2005)的46篇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文献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在这些文献资料中,对我国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主要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但也有少数使用其它量表,如: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CPI-RC)等。大多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在所收集的文献资料中,对我国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主要使用“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还有使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和“自评抑郁量表(SDS)”等等。
二、研究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有研究表明,人格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趋于外向和富有情感变化,更具依赖性。而男生则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果断性。他们往往更有魅力,更有维护团结的精神[4]。
在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中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合群,开朗,更加敢为,而世故性和紧张性的得分则更低[5,6]。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城市大学生偏外向,富有热情,而农村大学生偏内向,但更容易在专业上取得成就,更容易在新环境中成长。这说明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在某些方面受到地域的影响[7]。
学生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与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乐群,外向,但不如低年级学生思维敏捷。高年级学生处世更为精明,冷静和理智,只是有时有些固执己见,低年级学生则更坦白,率真,具有更强创造力,只是尚显幼稚,自我控制力有待加强[8]。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约占16-30%。而大学生因失恋,学业压力,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而自杀的现象,更是让各大高校防不胜防[9]。
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大学2年级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5年级再次升高。对于1年级的新生来讲,大学生活要比高中生活丰富精彩,新鲜轻松,主要面临对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的适应,心理问题相对较少;2年级是大学生重新调整自我的时期,经历1年的大学生活的磨合,需要给自己重新定位,新的人生坐标的确定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巨大失落感,挫折感,产生的心理问题较多;3年级是比较稳定的时期,是他们进入专业课学习时期。进入高年级后,因面临就业,考研压力等,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所回升[8]。
一些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优于男生;女生恐怖因子得分要高于男生;男生敌对性,强迫性和偏执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10,11]
在对贫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和精神症状五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偏高。而城乡生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有较多的不适应,加之自卑感和自身交往能力不足等因素,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不敢交往,不善交往或容易发生冲突,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经历着更多的矛盾与困惑[7]。
在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非独生子女[5,6]。
还有研究表明,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他们可能存在更深程度的焦虑,敌对和恐怖情绪[12]。
(三)我国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
从整体看来,我国大学生中有不良人格特征和心理障碍者的比例在逐年上升[13,14]。
有研究发现,人格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是一样的。低兴奋,低实验,高怀疑,低有恒,高紧张,低自律,高忧虑者遇到精神刺激时,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表明不良人格特征是导致心理障碍的内在因素[15,16]。
在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调查中发现,SCL-90和EPQ得分的相关分析表明,学生中情绪越不稳定和精神质越明显者,倾向于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越内向心理健康问题越突出。SCL-90对学生个性特征E分,N分的影响都较大,且EPQ的N分与SCL-90各项指标呈正相关。[17-19]
在对同一样本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大学四年级与大学一年级刚入学时比较,54.5%的大学生人格特征发生变化。同时人格特征的良性变化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健康者的比例从大一新生时的64.4%上升至毕业时的83.6%[20]。
三、研究不足
在这次文献资料查阅中,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以本校学生为样本所进行的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这些研究所提出的建议对所在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样本的来源不同,也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混杂的样本必然导致研究结果的多样化。
这些文献中有些常模还是建立于80年代,如今已是21世纪,不论是从社会大环境,还是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都已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急需建立和应用新的常模,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比如,西方的人格结构模型以及相应的人格测量工具能否直接用于中国人。最近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无论是因素的数量还是因素的内涵都与西方的理论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专门编制了《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从而填补了这一空白。
四、结 语
总之,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对于特殊专业和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应该给予积极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对象是那些遭受了严重挫折和冷遇歧视的内向学生,以及情绪不稳定的大学生。同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内向和情绪不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他们遭受负性生活事件时要及时帮助他们,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88-94.
[2]教育部. 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12.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增刊:125.
[4]杨雪花.大学生个性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1,15(1):1-3.
[5]齐平,张瑛,项中,等.某药学院本科生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38-339.
[6]张艺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6): 110-113.
[7]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25(5):632.
[8]李晶,李波,周存良,等.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1,24(4):32-33.
[9]教育部办公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2,(5).
[10]吕一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60-62.
[11]牛,陈春萍.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6):137-139.
[12]邓香兰,肖三蓉,李文虎.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18-19.
[13]程琳杰,刘广珠.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401-402.
[14]李志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关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8):69-71.
[15]邵晓顺,倪晓峰,邵晓枫.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26-127.
[16]范妮,肖丰,杨少文,等.医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380-382.
[17]王安辉,孙长生,刘芳娥,等.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6):438.
[18]蔡太生,肖琳琳,向延娥,等.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1):91-92.
教育是人与人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的品德、学识和心理素养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家庭幸福与工作状态,还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区域教育的质量与发展。目前,因教师心理问题引发的教育事件频发,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启动为期三年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升项目”,采取科学测评―分层反馈―整体规划―分层改进―效果验证的推进模式,建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监测与促进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建立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发展数据库,基于标准化测评和科学诊断,从区域、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师心理素养。
一、构建教师心理监测与促进机制,为学生成长提供和谐人际环境
1. 监测、提升教师心理品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由于教育教学工作复杂而艰巨,教师时时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和个人发展的压力,心理负担重,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从1994年~2011年的18年间,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尤其体现在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海淀区作为首都教育大区和教育强区,必须基于科学分析,全面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需求,才能全面设计、部署区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稳步提升师资水平。
2.监测、分析教师心理动态是科学决策的需要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反映的是个体心理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关系态势。因此,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周围环境和个人特点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
海淀区中小学约有两万名教师。总体来看,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有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但随着从教时间的增加,他们在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职业幸福感等方面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影响教师职业压力以及倦怠的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让教师保持工作热情和职业幸福感?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监测,通过科学的数据采集、严谨的数据分析,才可以探索现象与问题背后的原因,为相关教育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监测、干预教师心理是预防教师突发事件的需要
定期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发展监测,建立全面的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档案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实时了解、有效干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师生的心理需求,促进教师心理发展与潜能开发;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有潜在或现实心理问题的教师,及时给予关怀和辅导,通过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避免出现严重教育突发事件。
二、科学论证监测指标,保证教师心理监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通过心理健康的定期测评了解教师心理发展状况,帮助教师始终保持最佳心身状态,是减少师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国际国内并没有成熟的教师心理健康监测指标可以参照,使教师心理健康监测的探索过程充满挑战和困难。为保证海淀区教师心理健康监测系统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教师心理健康提升项目协调北京市大学和教科研院所的研究资源成立专家组,综合分析心理健康内涵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党和国家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政策与国家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领域的探索,从教师心理健康主要问题入手,根据海淀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需求,从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和相关促进因素两大方面选取十个测评指标,开展标准化心理测评,为区域教育政策决策和教师自我提升提供客观支持。
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主要通过教师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感受和行为表现来评估,本项目主要关注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工作压力程度、压力来源、职业认同感和倦怠感等指标。教师心理健康促进因素主要从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遭遇困境时的复原力(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人际关系)三个方面来评估,这些促进因素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保护因素。一个具有较强心理调节能力、心理弹性和良好社会支持的教师,即使遇到压力,处于困境,也能很好地调节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因此,通过标准化心理测量来考察教师的心理促进因素,既可以全面了解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又可以为开展各种教师心理干预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三、 网络测评、分层反馈,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
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升项目”为全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远程登录的电子化测评平台,教师可依据自己意愿参加测评,项目组依据教师测评结果,分别撰写、生成不同层级心理健康反馈报告,提供给不同阅读对象。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心理测评反馈报告可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区域总报告、学校报告和个人报告。区域总报告提供对全区教师群体的分析,包括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群体教师的对比分析和特殊群体的具体分析;学校报告批量生成,每个参评学校都可以获得本校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群体状况的对比分析和后续工作建议;教师个人报告也是批量生成,每个参评教师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报告,跟体检报告类似,心理报告中会客观呈现、分析教师的各项测评结果,并依据测评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三类报告依据阅读群体的需求各有分析侧重点,互相印证、配合,供教委各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个人阅读、分析,为教育决策、学校发展及个人心理调适服务。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升项目”极其重视保密原则,相关工作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不随意泄露和使用测评结果。反馈报告设置阅读权限,避免测评信息泄露。三种层级报告分别设置不同的阅读权限,教师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报告只能教师本人登录、下载,其他人无权查看;学校报告只能学校领导及其授权的相关负责人登录、查看,且只呈现学校教师总体信息,不涉及教师个体测评结果;区域反馈报告只呈现区级层面的分析信息,不显示教师个人和学校具体信息,不给学校排名。
坚守保密原则可以保护教师个人隐私,在全区营造安全、可靠的测评环境和测评文化,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培养教师通过参加心理测评,了解自我、关爱自我、提升自我的良好习惯。同时,这种安全、和谐的测评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作答的真实性、有效性,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全方位了解不同群体教师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决策服务。2014年,海淀区中小学教师首次组织全区规模的心理测评,80%以上的教师登录网上测评系统完成测试,项目组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分析教师测评结果,撰写区域反馈报告、学校报告和教师个人报告,供不同部门和教师阅读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区域联动,协同改进,全面提升教师心理素养
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区校两级共同探索的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区域双层载体,点、面结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采取这种工作模式,加入个人因素,既自上而下,加大区域引领力度,重点突破,协同发展;又发挥学校和教师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不同层级协同发展,共同提升教师心理素养。
在区级层面,项目组协同不同部门,共同参与教师心理素养提升工作。一是分别召开不同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反馈会,深入解读、分析测评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各教育行政处室依据测评结果和海淀教育发展特点,将教师心理素养提升工作融入教委各项工作之中。二是为重点学校提供实地指导,帮助学校解读测评报告,结合观察、访谈等研究手段,具体分析学校教师心理需求,提出改进建议并跟踪指导。三是为每位教师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同时统计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教师个案,开展个别化的调研、访谈,评估其心理健康程度与风险,整理归类,制定干预及转介计划,进行及时性的跟进与辅导,防患于未然。四是协调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等三个区级心理平台资源,通过心理讲座、团队训练、个体辅导、入校实地指导等心理服务、支持工作,拓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目前,海淀区在区级层面已经系统形成了测评、分析、反馈、改进的闭合化网络,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海淀区教师的心理状况,完善教师心理维护及预警工作,为区域教师素养提升和专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持续推动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在校级层面,项目组鼓励学校通过仔细阅读学校反馈报告,结合学校测评结果和具体情况,制定改进计划,开展行动研究和管理创新,通过科学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升教师心理调节能力的校本培训、关注压力较大的特殊群体等活动,为教师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个人层面,教师心理测评和结果反馈过程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信息,帮助教师了解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区域、学校、社会机构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心理素养,提高生活质量。
关 键 词:体育心理学;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干预;农村留守老人;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068-03
关于“心理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幸福、家庭、人际关系、社区和社会是必不可少的[1]。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涌向城市打工或外出经商,使得留守老人数量增多,目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已超过2 000多万[2]。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因此,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综合目前国内研究资料,对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研究较少,仅有陈琳莹等[3]、贾亚娟[4]、刘瑞芳等[5]、王乐军等[6]的研究,而用体育锻炼对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实施干预的没检索到。鉴于体育锻炼干预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对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并实施了体育锻炼的干预实验,期待为解决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后期选取了珠三角农村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承等均具有代表性的5个乡镇(惠州三栋、肇庆邓村、博罗响水、珠海斗门、佛山大石),并在这5个乡镇中选取了80名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和80名非留守老人。本研究将留守老人界定为:年龄在60岁以上,有健存子(媳)女(婿),且所有子(媳)女(婿)离开本乡镇6个月以上不能履行正常的照料义务。
1.2 研究方法
1)采用SCL-90量表[7]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测试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该量表含有9个因子和20个项目,采取1~5分的 5 级评分标准:0(从无)、l(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通常以因子分数反映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因子分是指组成某一因子的各个项目总分除以组成该因子的项目数的平均分,因子分越高说明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反之则越好。
尽管SCL-90是世界上著名的心理量表之一,但考虑到因时间、地域、文化观念等不同,不一定能适用所有人群,因此本研究对量表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走访了有关心理学、体育学专家咨询关于心理学量表效果评价等问题。采用重复测量法和相关分析法,对SCL-90进行间隔6周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SCL-90具有较高的信度(P
在正式调查前,课题组带领培训后的惠州学院体育系大学生前往调查地进行实地考察,对各量表进行小规模的预调查,以了解调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保证调查员熟悉和掌握课题及调查表的内容;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审核,对有错误、遗漏的问卷进行重新调查。
2)利用运动处方对留守老人进行体育锻炼干预。运动处方见表1。运动处方的实施时间为2012年11月—2013年5月,共24周。运动处方的实施,得到了当地村干部(每村一负责人)和体育锻炼爱好者(每村一负责人)的支持和帮助,使得运动处方可以按预定计划实施。
3)数理统计。数据用 ±s表示标准差,两组间用U检验。应用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数据的录入采用两人同时输入,然后进行一致性的检验,对有输入差错的数据进行修改,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体育锻炼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表2表明,干预前,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常模。并且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且呈显著性差异。
经过体育锻炼干预后,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的SCL-90各因子得分除人际敏感外都有所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逐步接近全国常模水平。特别是躯体化、抑郁、恐怖3大因子得到明显改善,因子分由原来的差异呈显著性变为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1)与全国常模比较,P
2.2 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体育锻炼干预后心理健康水平与未接受干预非留守老人的比较
表3结果显示,接受体育锻炼干预的留守老人前后测试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5项因子得分发生改变,且差异呈显著性,而未接受体育锻炼干预的非留守老人各项因子得分前后测试结果几乎没有改变,说明体育锻炼干预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1)与前测比,P
体育锻炼干预前,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对比发现,留守老人有6项因子得分高出非留守老人,分别为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强迫症、人际敏感、焦虑、敌对等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躯体化、恐怖因子得分差异呈显著性,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呈非常显著性。说明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较非留守老人严重。
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在干预前有4个因子(强迫症、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得分差异不显著,而在体育锻炼干预后,留守老人SCL—90各项因子明显好于干预前,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都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体育锻炼干预对珠三角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改善作用,干预效果明显。
3 结论
1)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除强迫症状外,差异都呈显著性。
2)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老人,差异呈显著性。
3)体育锻炼干预后珠三角农村留守老人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有明显改善,差异呈显著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提高,说明干预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希付. 健康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
[2] 谢黎刚.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干预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11.
[3] 陈琳莹,蚁淳,蔡剑雄,等. 广东142位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1,25(10):712-714.
[4] 贾亚娟. 子女外出背景下的陕西省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1(1):271-272.
[5] 刘瑞芳,钟瑶. 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及适应策略——一种生态学视角[J]. 沧桑,2008(5):124-125.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57-03
【关键词】 精神卫生;概念形成;参考标准;方法;学生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高校乃至社会各界关切关注的议题之一,其焦点是大学中有多少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然而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却迥然相异[1]。造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学界对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理论基础的研究非常稀缺。为此,笔者对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的4个学理问题(界定“心理健康问题”概念中研究方式的非连续性、判定“心理健康问题”标准中研究水平的非综合性、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中偏好与取向的差异性和方法、工具的多样性等)进行反思。
1 界定“心理健康问题”概念中研究方式的非连续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中,从学科维度对“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失常”等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学学科特征的基本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目前上述“话语”还处在由大众俗语向学科范畴发展的过程中,其根本性原因是在整个心理健康学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理论体系(“心理健康问题”等概念界定)和评定方法三者之间的契合程度比较低。具体为: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比,是个具有多重属性(生物、社会、文化)、多个方面(感知、情绪、意志、行为、人格和社会功能等)、内隐性程度高、客观指标少等特点的一个复合体。“人的心理特质显然具有内隐性,人们不可能像测量重量或长度那样直接测量人的心理特质的量,而是通过测量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外显行为来推断他的心理特质”[2]。特别是随着健康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应地逐渐增加了心理健康理论体系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一致性的难度,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是,人们在主观层面对这两者之间一致性的认同度也日趋下降。
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论体系与其评定方法之间的主要匹配问题是:这2个领域里运用的研究方式是非一致性的、不连续的,即前者常用思辨性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文字来反映;后者多以定量式求证,以数字为标识。在理论建构中,通常对“心理健康问题”概念的研究,往往采取的是定性(描述或现象学)的研究方式。定性研究方式是指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办法,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定性分析。这种研究方式的优势是满足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性要求。所谓的意义性,就是要求心理学研究尽可能揭示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尤其是解决对当前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学问题。如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提出被认为是界定心理健康的10条经典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显然,上述定义和标准没有指出不具备其中的几项或在某一项上严重到何种程度或持续多长时间就可以判定为属于有“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渗透在“心理健康问题”概念理论研究中的核心意蕴是,心理健康状况是连续体的(心理健康是不能简单分为健康和不健康的)和多面体的。“每个人的心理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某些方面好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则薄弱一些,很难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定位在一个点上。人们应当以连续的眼光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不健康到健康,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健康的”[3]。
在实践评定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基本都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式,即从数量化的思路出发,运用心理量表或其他手段对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作定量测定,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这种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解决了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要求,而所谓客观性是指要求心理学研究尽可能得出客观、确定的结论。在高校领域,目前是以测验法为主要方法来进行评定的。一般是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或人格量表来进行测评,以被试(大学生)在一次评定中得分(以原始分或标准分)是否超过该量表的常模来界定其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如马建青等[4]用SCL-90来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樊富珉等[5]用UPI来评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贯穿评定中的基本预设是,心理健康状况是二分(可以分为健康和不健康的)的和单面的。由此形成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难以充分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论体系,因而这种定量(实证)评定方法与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属性吻合程度相对就更低。因为“当我们把心理活动和过程转换为某些统计数字时,实际上失去了不少有关心理过程主观性质的信息”[6]。“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目前为止, 很多心理现象尤其是复杂、高级的心理过程,确实无法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尤其是当前实践需要研究、需要心理学科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都难以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7]。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不是一个独立学科,在界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属”概念时,只能紧密依托、参照心理健康教育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等“种”概念界定中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由此,在界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概念时,上述三者之间符合程度就更迫切需要提高。
2 判定“心理健康问题”标准中研究水平的非综合性
当前在评定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问题或心理状况是正常还是异常,因不同研究视角而异,主要有以下4个标准。这些标准从其各自视角来评定心理健康状况,有其“合理性”,但从研究水平,即理论形态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这些研究成果都有着“非综合性”的烙印,其阶段性、单向性特征明显。
2.1 个体内省经验标准 内省经验指2个方面:一是指被评定者的主观体验,即个体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或自己觉得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需要寻求他人支持和帮助;二是对评定人员而言,即评定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评定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
2.2 统计学标准 这是以统计学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建立在心理活动存在定量差异的假设之上。在普通人群中,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一般呈常态分布。其中位于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健康状况范围,而远离中间的居两端的则被视为“异常”。因此,评定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是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得分(原始分或标准分)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
2.3 医学标准 这种标准是将心理健康问题和生理健康问题一样看待。根据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便可以找到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产生的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在精神医学领域或被具有医学学科背景评定人员广泛采用。它的基本理念是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的脑部应有病理过程存在,并认为这种病理变化的存在才是评定心理状态正常与异常的可靠依据。
2.4 社会协调性标准 该标准参照社会学基本理论,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以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法律、风俗等社会规范(标准)来划分常态与变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能根据社会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通行实践,是适应。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或两者兼有的原因使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多数人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产生不适应现象,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健康问题[8]。
3 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中偏好与取向的差异性
与上述判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种标准、原则并存紧密相联的一个问题是,研究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过程中,由于自身学科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偏好、取向差异。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伍(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人员,简称“评定人员”)的学科背景主要由3种类型组成:医学(精神医学)背景、心理学背景和教育学背景以及非常少量的其他学科背景。多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上述3类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因学科背景不同会有意无意选取各自偏好的参照标准。而目前区分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种标准、原则的并存,则为他们多样化地选取参照标准提供了可能和机会。多数情况下,医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偏好于界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医学及其相关标准;心理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偏好于心理学及其相关标准;教育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偏好于社会适应及其相关标准。而评定人员对参照标准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取向、倾向,如医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往往带有生物化倾向,未能摆脱健康的生物医学模式影响。这类评定人员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得严重些,较多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极面(消极取向);教育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则往往带有教育化、政治化倾向,常常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得轻微些,较多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积极面(积极取向),更多地体现了健康的社会文化模式色彩;心理学背景的评定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时常是技术化程度有余,但人文气息不足。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本身就是一个连续体,在正常与异常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关键在于评定人员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对不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偏好和在此过程中渗透的取向、倾向等。
典型情况是:总体而言,不同领域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具体是表现出何种性质、程度心理状态的人就可以界定为“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即在障碍涵义上使用“心理健康问题”与发展涵义上使用“心理健康问题”之别。如精神医学领域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往往认为那些具有严重异常心理(行为)表现或具有某些精神病性质症状的人是有“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在障碍涵义上使用“心理健康问题”。而在教育(含心理)领域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常常把那些具有适应社会不良的表现或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烦恼,或由此而引发个体心理状态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的大学生认定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则是在发展涵义上使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家的培训背景使他们更倾向于想到行为适应不良,而不是多贴疾病的标签”[9]。
4 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中方法与工具的多样性
心理评估的研究表明,由于心理健康的复杂性和评定方法的相对性等原因,用不同评定方法来评定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评定那些心理不够健康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得出结论时常会产生显著差异。科学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评定方法(包括测验与实验法、观测法、会谈法、产品与史料分析法等)互相印证来评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对评定人员的心理评估素质提出很高要求,特别是在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整体心理评估素质不高且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就时常出现因评定人员使用评定方法的因素而导致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差异。有资料显示,用测验法来评定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有16.51%的大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采用自我评定法评定上述群体时,有10.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认为目前大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占23.1%[10]。
当前,多数高校用来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人格量表,前者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代表的综合评定量表和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等为代表的专项评定量表,后者以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和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等为代表。此外,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时,常常使用UPI(大学生人格量表)。相比较而言,对集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使用得较多的是SCL-90 和MMPI,16PF等。除了这些量表均从国外引进外,评定人员使用这些评定工具的差异等实践性因素常常是影响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透析当前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存在以上学理问题,其动因不是否认、取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而是希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界理论研究人员对此有理性认知,尽快提高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科学化水平。如此更易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品位,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健康成长。
5 参考文献
[1] 梁宝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7.
[2] 戴海崎,张锋,陈雪枫,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1-12.
[3]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15.
[4] 马建青,王东莉,王晓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4):47.
[5]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3.
[6]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5.
[7] 莫雷,王瑞明,陈彩琦,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与体系重构.心理科学,2006,29(5):1 027.
[8] 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72.
[9] TAMMI DK, MICHAEL A, ARTHUR EJ Jr,著.梁军,译.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关键词〕心理健康;聋哑学生;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14-03
由于生理方面的障碍或疾病,使得许多残疾人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相对于他们已经存在的生理上的不幸,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幸福生活的一种弥补,也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国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由于聋哑学生作为残疾人群体的特殊部分,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既影响到自己,也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我国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作一述评,为以后的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10年来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我国的研究主要针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心理健康的干预对策方面。
1.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研究
我国目前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也略有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或正常,如张颉通过多种调查方法(问卷法、教育观察活动、个案实证研究法、访谈法、组织活动法等)、张宇迪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的调查研究认为聋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刘毅玮等人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初中聋生和健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二是发现聋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显著差于一般中学生。如冯年琴的研究发现聋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中学生明显差,躯体化、强迫、偏执是他们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而林于萍的研究反映出聋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焦虑程度高于普通学生。
2.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任何个性的发展所受的影响差不多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诸如家庭、社会、学校以及社会支持等情境因素;二是个体自身的内部因素等。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也基本上分为这两类。刘毅玮等人的调查发现家庭环境是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李强等人还发现家庭经济和大学生的专业也是影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杨素华发现,主观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他认为残疾学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而且无论来自哪一方面的支持或何种支持,都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危机。冯年琴等人认为影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自身因素包括耳聋因素和言语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是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聋生身心健康发展,聋生心理问题的防治应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一项综合工程。
也有研究扩展到了人格特征与残疾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熊昌娥等人的研究发现,聋哑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孤独水平明显偏离正常,聋哑学生的孤独水平与人格、家庭因素可能相关。胡立荣等人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聋哑学生进行测评,研究发现聋哑学生的心理特征明显有别于正常学生,聋哑学生社交焦虑、自尊心、孤独感可能与人格特征有关。陶新华等人的研究认为,学业压力、应对方式、内部成就动机和外部成就动机是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且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
3.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对策研究
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策目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二是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一些治疗方法和技术。
学校教育如何能促进聋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其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这是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通过教育可以帮助聋哑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挑战和他们应承担的责任,促进聋哑学生自身社会、情绪、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生活中需要的各种必要的技能,包括调节情绪、作决策、解决问题等。学者王雁认为生活技能教育能促进能力的学习,有助于建立积极健康的行为和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的完美状态。生活技能赋予个人渴望以健康的方式,并有能力有机会以健康的方式制定自己的行为,使聋生避免不健康的行为,并且以健康的个体进入成年期。马宏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观摩教学、开设体育选项课、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等干预手段进行实验干预,发现体育教育的干预手段,不仅使聋人学生的应付方式、自我效能等心理特征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在整体上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陈光华等人采用第二课堂活动对聋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训练,干预后聋生在躯体、抑郁、偏执三个因子症状上显著降低,团体干预活动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一些学者也认为心理咨询的一些治疗方法也可以适用于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来提高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陈顺森等人认为可以利用箱庭疗法独特的游戏性质及其非言语特性,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聋生在“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里,通过玩沙、水和玩具模型,统合聋生的感觉,调节社会认知,帮助宣泄情绪、表现心理,激活心理治愈力,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郝振君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特别适合于以认知发展水平滞后、言语和社交能力发展受阻、情感发展存在偏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格发展不够健全的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原则、方法用于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有众多的研究在关注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这些研究也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研究工具缺乏合理性、方法比较单一、研究的训练缺乏实践性、研究范围狭小、研究视角狭窄等方面。
1.研究工具缺乏合理性
我国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来看,许多研究存在分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测量工具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导致的,大多数研究者基于自己研究的视角而选择量表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导致在不同的调查中造成很大的结果差异。此外,一些学者采用了一些研究普通学生心理健康的诊断量表来研究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虽然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由于聋哑学生的特殊性,从而造成了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不能够被很好地反映出来。其次,研究者们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多为SCL-90、MHT 等问卷。这些问卷的施测对象通常是成年人,直接用于聋哑学生身上,信度及效度有待商榷。徐美贞也认为,标准化诊断工具的修订和有关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应成为当前我国聋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
目前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采用了量化的研究,虽然定量研究因其能较客观地提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心理学研究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定量方法也有自身不能摆脱的局限性。由于聋哑学生的特殊性,为了透过许多的表面现象而挖掘更多隐秘的线索,力求保证研究的全面性,针对他们的研究应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或者运用综合方法来进行测评,如投射测验、作业法、作品分析法以及活动法,等等。
3.干预训练研究缺乏实践性
心理健康的研究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已有的研究已经帮助我们了解影响聋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因素,从而也为我们正确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指出了方向。同时也有研究探讨了心理咨询方法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适用性,但是却较少有干预训练的实证研究。加强对聋哑学生的干预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将有效的干预训练结论进行推广将是我们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4.研究范围较狭窄
我国目前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现状调查方面,主要考察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较少的研究涉及到了人格因素及社会支持等方面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但是心理健康的范围较为宽广,自我观、认知、情绪、意志、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以及人格发展都属于心理健康研究的范畴,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
5.研究视角较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有积极任务和消极任务(促进性和预防性),积极任务(促进性)是通过对智力、情感、意志的培养来达到优化心理过程,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而消极任务(预防性)是通过对心理障碍的治疗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在国内过去对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当中,大部分是从消极的视角,即预防性的任务来作为切入点,主要解决已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将要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防御,而对于促进性任务的研究较少。对于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应该能够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及展望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形成体系,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视角、实证性研究方面还有待完善。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一个较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应该注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编制符合中国人人格特点、符合残疾人心理发展特点的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残疾人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在掌握他们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验干预,预防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马斯洛认为全面实现是人类独有的需要,而残疾人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殊组成部分,也应该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应该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注重培养残疾人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稿件编号:100105007)
参考文献:
[1]张颉.天津地区聋哑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76~82.
[2]张宇迪,陈呈超.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5:28~32.
[3]刘毅玮,冯谦.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5:56~60.
[4]冯年琴.聋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64~68.
[5]林于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0,4:9~12.
[6]李强.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2:68~71.
[7]杨素华.残疾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1,5:11~13.
[8]熊昌娥,陈晓,陈子敏,熊虎,喻嫦娥.咸宁市聋哑学生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6:529~530.
[9]胡立荣,郑维峰,丁万涛.聋哑学生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自尊、孤独的研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14(1):24~25.
[10]陶新,华朱艳,张卜林.聋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行为方式的相互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6):1074~1083.
[11]王雁,林红.生活技能教育与聋生的心理健康促进[J].中国特殊教育,2007,4:13~17.
[12]马宏斌.体育教育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8,6:74~75.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调整策略
心理健康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由于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极易对幼儿教师在情感和心理上形成各种压力,久而久之便心生倦怠而导致心理失调。这种现象不仅仅表现在各个幼儿园,早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还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因素。
一、幼儿教师的心理现状分析
1.教学任务繁重
幼儿的日常课程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准备,为满足家长的期望和领导的要求,还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迎接上级的检查和评比,任务的繁重往往超出了幼儿教师的能力范围, 从而导致一些幼儿教师感到力不从心, 逐渐对工作产生一种倦怠情绪。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和局限的工作环境以及琐碎的工作内容都易使幼儿教师身心疲惫,甚至心生厌烦,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各种心理压力和障碍。
2.责任心大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幼儿教师一方面要照顾幼儿的饮食、安全等问题,确保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安全、快乐、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 由于幼儿的年龄、性格、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幼儿教师不但肩负着启蒙教育的重大责任,还要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这就更需要幼儿教师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正是这种特殊使命使幼儿教师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状态,从而造成情感倦怠。
3.缺乏沟通理解
现在大部分的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性格骄横,互不谦让,时常会为了一句话甚至一件玩具而起争执,甚至动手打架,无论结果怎样,幼儿教师首先要承担看护不周的责任,在与家长沟通时间承担责骂的压力。
4.缺乏职业信心和创新精神
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高低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关键。面对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一些幼儿教师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职业尊严,而是迁强附会于社会的负面价值导向,必然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另外,在程式化的工作中,因教学模式的单一、缺乏创造性而使幼儿教师们处于一种被动、疲惫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压力越来越大。
家长期望值过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为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急切心情,幼儿园在社会声誉、教学质量、教学环境等对幼儿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幼儿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等也有较高的期望,这必然会对幼儿教师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调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1.管理科学化、民主化
幼儿园要进行科学、民主的管理,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设民主、平等、尊重的幼儿园精神环境;幼儿园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是否充分了解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否有效维护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2.工作氛围和谐化、轻松化
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使紧张的人际关系及工作变得张驰有度。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要安全、整洁、宽敞,使她们长期处于极度紧张、辛苦的工作状态得以放松。另外,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能使人的心理保持“弹性”,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得以最小化。在讲究现代生活快节奏、高效率的今天,也要科学的安排娱乐及放松,使幼儿教师在友爱与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3.强化个人心理素质
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在所难免会因某些幼儿的哭闹、捣乱、撒娇和任性而导致情绪紧张、厌倦、烦恼和心理失调,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注意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工作中注意克服认识问题的绝对化及片面性,杜绝过于偏激的情绪和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将个人的不良情绪与幼儿教育划清界限,时时恪进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
4.提高幼教职业的公认度
改变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的错误观念,使人们偏颇的舆论导向有所纠正。尊重幼儿教师的工作,改善其福利待遇, 提高其生活水平,平衡其心理压力, 进而减少其负面情绪。
5.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与增进交往信任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的交往群离不开幼儿、领导、同事及其家长,如果交往顺利、愉快,则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助于工作和健康;相反,如果交往不顺畅,则会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6.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加强各幼儿教师知识水平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帮助幼儿教师寻找缓释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引导幼儿教师正视现实,淡泊名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努力健全自己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保持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以拓宽个人心境。
总之,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领导和幼儿教师本人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细微处着手,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增进与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改善幼儿教师的心理现状。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护士长; 工作压力源;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108-02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队伍的带头人,由于其角色的特殊性,决定其所承受的压力较大[1]。压力源正在威胁和损害着护士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为减轻护士长工作压力,改善其健康水平,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通过对我院3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0-45岁,护龄5-25年,护士长年限6-20年。
1.2. 研究工具
1.2.1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包括工作量负荷问题、缺乏支持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病人问题、护理队伍素质问题6个不同的压力源。
1.2.2 健康状况调查量表 评估与健康相关的8个维度(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
1.3 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由研究者采用统一的解释性语言指导护士长填写,收回后进行分类、汇总、算平均值。共发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护士长工作压力源的首要原因工作量负荷大和缺乏支持,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居第二位,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和护理队伍素质居第三位,非护理方面的压力一般。
2.2 护士长健康状况各得分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是: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
3 讨论
3 .1护士长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2]。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积极的社会功能[3]。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她们扮演了多重角色,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承担日常行政事务,协调与其他相关部门关系等大量工作,还要参与治疗护理和科室人、财、物的管理工作,做好护患沟通及参加医院的各项活动;长期承担多重角色造成护士长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和关注护士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动态发展。
3.2 护士长工作压力源的分析
3.2.1 护士长工作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负荷和缺乏支持医疗体制的改革,引起了护理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护理管理更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呈现以人为本、以法制、以病人健康为中心和以护理效率、效果、效益为目标的护理管理。由此,给护士长带来新的压力。工作量负荷、缺乏支持为护士长的主要压力源。除了具体护理工作量加大以外,病人心理辅导,住院管理指导也相应增加。我院护理人力资源数量短缺,临床护士编制严重不足。在这种状况下护士长仍要超负荷保质保量地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从而使护士长长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3.2.2 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
现代护理观强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美好的环境对病人健康有影响,包括治疗环境。病区环境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内容,病区拥挤,不整洁,设施差都会引起病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舒适感,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易增加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影响个体疾病的恢复与进程。较差的医疗工作环境还会成为护士长的压力源,增加管理的工作量及管理者对非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心理负担。
3.2.3 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
护理职业具有高风险性,如果护理人员在用药或操作过程中出现差错,就会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因而担心出现差错事故给护理工作者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作为护理管理者,她们的目标是: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领导满意,护理工作“零缺陷”。这是她们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与工作中害怕出现差错事故形成反差,对护士长造成较大的压力。
3.2.4 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工作年限短,临床经验缺乏,理论知识不扎实;对法律、法规、护理文件的书写应具有的知识缺乏;加上现在合同制护理人员多,护理人员结构、文化背景、个人要求与目标均发生变化。因此,整个护理队伍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这些方面都会无形的增加护士长对护理安全方面的担优。
3.3 护士长工作压力源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相关
护理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由于其特殊性,护士长长期处于一种充满“应激源”的环境里超负荷工作,易导致疲劳和加重心理负荷。此外,晋升、工资待遇、社会尊重等方面也给护士长造成心理压力,给护士长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4 小结
目前,我院护士长存在多种压力源及多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护理管理及相关部门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设法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的因素或压力源,缓解一些非护理反面的问题;合理配置人员,物质等以减轻护士长的非管理性工作;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培训,提供各种学习,深造的机会,以不断提高临床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护理管理部门适时评价压力源对护士长身心健康的影响,鼓励护士长尽可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护士长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提高护士长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金红,孙宏玉,韩金香. 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07,7(4):1-6
2. 曾文星,徐静. 心理治疗理论分析{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4.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
分类号 G760
1 问题的提出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教师是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条“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中明确强调,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众所周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可以了解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将它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引人心理健康领域,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描述那些服务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1981年,Maslach等人确定了这一综合症候群所包含的三个维度: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也有研究者译为“情感耗竭”),指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非人性化(depersonlization,也有研究者译为“去人性化”),指个体以一种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事或来访者;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指个体消极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根据这三个维度,Maslach等人编制了测定职业倦怠的问卷来界定职业倦怠者。鉴于职业倦怠是当前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反映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概念,因此,本研究在检索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时,把与职业倦怠相关的研究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2 研究总体状况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首先检索了1979年至2011年专门研究特殊教育教师的相关文献(检索发现最早的相关研究出现在2004年),去掉与特殊教育教师无关的文献及重复统计的文献之后,共检索到了300余条相关文献。从其中筛选出与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相关的文献共24篇。从时间来看,这些文献主要发表于2004年之后,且2007年以来的研究较多;从研究方法来看,调查研究与相关研究较多,理论研究极少。因此,重对调查研究和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从被试选取范围来看,已有研究较多的是从某省、市(如重庆市、北京市、陕西省、山东省、浙江省等)区域内部选取特殊教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样本量在200人左右及以内的居多,个别研究者(如刘在花、张茂林、陈玲等人)开展了跨省市的研究,研究样本量最大的是刘在花开展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的现状与特”等研究,在其开展的研究中,选取的研究对象是8省、市33所特殊教育学校的918名教师。除金泽勤等人的“普通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比较”个别研究除外,其他研究选择的被试主要是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没有发现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
第二,从研究工具使用来看,关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也有采用乌得勒支敬业量表(the Utrecht Work EngagementScale,UWES)从积极心理品质角度进行研究;关于职业倦怠,较多采用的是Maslach等人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此外,有一部分研究是研究者自己编制测查工具。
第三,关于研究视角,有的从问题出发,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状况;有的从积极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还有一部分研究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应对策略。
3 主要研究成果
3.1 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3.1.1 特殊教育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多数研究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徐美贞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的25.6%;申仁洪等研究也发现,SCL-90中除敌对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外,被试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表现得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于红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此外,王玲凤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61.3%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压力,5.6%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重度以上的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源自于学生管理。
3.1.2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
在职业倦怠方面,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有职业倦怠现象,具体研究结果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易晓琳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明显,特殊教育教师的情绪衰竭(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和紧张等)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胡颖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感属于中等强度,但明显高于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中,低个人成就分量表得出最高,其次是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最低。也有部分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如,赵娜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水平并不严重,普通学校教师的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程度显著高于特殊学校;普通学校教师对工作氛围与工作待遇的满意度均高于特殊教师。金泽勤等研究发现,普通教育教师比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主要体现在情感衰竭因子上。
3.1.3 特殊教育教师的敬业水平与职业承诺处于中等水平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刘旺、陈玲等研究两项研究都使用了UWES量表的中译版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敬业水平为中等程度,三个分维度的得分顺序为奉献水平最高、专注次之,活力水平最低;刘在花研究表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occupational commitment,主要指是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程度,对教师的主要工作即教学工作是否感到内在的满足,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显著高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
此外,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对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氛围、工作本身四个维度工作满意度较高。而特殊教育教师对工作强度与工作待遇满意度较低。
3.2 影响因素
3.2.1 性别因素
从心理健康状况看,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教师。从职业倦怠状况看,有研究认为,男性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分高于女性教师,也有研究认为,性别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职业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看,女教师的职业压力总均分大于男教师;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压力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特殊教育教师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女性特殊教育教师。从教师的敬业水平来看,男教师和女教师的总体敬业水平和各维度的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2.2 年龄、教龄因素
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和特教教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但也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别。王玲凤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年龄差异显著,30-39岁年龄组压力最大,29岁或以下年龄组其次,40岁或以上组最小。易晓琳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随教龄的延长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主要指对服务对象表现疏远和冷漠)维度上的得分则随教龄增长而升高。张茂林等研究发现,不同教龄、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压力和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赵娜研究发现,在整体职业倦怠及其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维度,教龄为6-10年的教师倦怠程度最为严重;同时发现,工作满意度随教龄的变化呈现“u”型曲线变化,以教龄为6-10年的满意度最低。刘在花研究发现,14年以上教龄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承诺最高。此外,从教师的积极心理状况看,刘旺研究发现,10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在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敬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5年以下的教师。由此可见,教龄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比较明显。
3.2.3 学历、职称因素
有研究发现,高学历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赵娜研究发现,学历为本科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高于其他学历教师,出现了学历越高职业倦怠越严重的状况。刘在花㈨研究发现,教师职称越高,其对职业的承诺越高;专家型教师职业承诺最高,熟手型教师次之,新手型教师职业承诺最低。但也有研究认为,职称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3.2.4 学校类别因素
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健康状况有所不同,但部分研究结果不一致。徐美贞研究发现,培智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聋校和盲校的教师差。赵娜研究发现,聋校教师的整体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培智学校,盲校教师的情感耗竭水平显著高于培智学校,聋校与盲校的去个性化水平显著高于培智学校。王玲凤研究发现,从事聋童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的职业压力显著大于从事智障儿童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的压力。刘在花研究发现,盲教育教师职业承诺最高,培智教育教师职业承诺次之,聋教育教师职业承诺最低。
此外,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婚姻状况、收入满意度、每周任教课时数、教师所承担的学科类别等对职业倦怠也有一定影响。如,胡颖研究发现,收入状况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收入满意度的各组的职业倦怠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刘在花研究发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枯竭感越严重;在所有任课教师中,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
3 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除以上研究成果外,研究者还调查与探讨了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包括职业倦怠、职业承诺)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国外有研究者将社会支持描述为“什么人就什么问题给某人什么”,认为社会支持就是由其他人所提供的资源。关于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越高的教师,其职业倦怠感越低;应对方式越积极的教师,其职业倦怠感越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家庭-工作冲突越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承诺越高。
俞国良等认为,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关于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者发现,教学效能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高,其出现职业倦怠的几率越小;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一般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各因子呈明显负相关,只是特教教师在情感衰竭因子上的显著性不如普教教师强。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各维度的分析上,除工作待遇、工作条件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不存在相关关系外,工作满意度的其余四个维度(即工作氛围、工作本身、工作对象、工作强度)均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工作本身与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的负相关程度最高。
4 未来研究展望
已有研究反映出了特殊教育教师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但是由于样本选择的局限性,使得代表性不够,不能反映特殊教育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由于所用工具不同、样本选择不同以及施测所进行的时间不同等等因素,已有研究结果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研究应注意以下几。
第一,开展多样化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研究以调查研究和相关研究为主,个别研究涉及到了比较研究,今后,应注意使用多元的方法开展研究,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例如,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注重开展实地观察调研、访谈及个案研究等,避免就数据论数据。
第二,扩大研究范围。一方面,特殊教育教师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和随班就读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的教师。《中国教育年鉴》历年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人数占残疾儿童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稳定在60%以上,2010年的比例为61%。随着随班就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其中包括关注与提升随班就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而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展开,今后,应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加强对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因素,对教师积极心理的研究显得不够。今后应将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第三,增强研究的实效性。现有研究多停留于呈现和报告研究结果。然而,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开展哪些工作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各地职前及职后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如何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
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社会如何给教师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持?基于研究数据与结论,对上述问题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探讨与建议太少,今后的研究应该对这些问题提出政策性与指导性的建议。换言之,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另一方面,要将已有研究应用于实际,增强已有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切实为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能及生活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娜,武汉市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 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1-84
3 金泽勤,李祚山,刘晶,普通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621-624
4 徐美贞,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2):64-67
5 申仁洪,林欣,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7,(6):80-83
6 于红莉,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硕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7 王玲凤,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9,(8):57-60
8 易晓琳,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236-237
9 胡颖,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硕士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0 刘旺,特殊教育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对结果变量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7,(3):67-70
11 陈玲,傅纳,王瑞,工作资源对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0,(1):48-53
12 刘在花,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1,(2):9-13
13 张茂林,杜晓新,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11):15-20
14 刘在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的现状与特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9,(7):67-72
15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4):71-75
16 刘在花,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0,(5):52-56
【关键词】 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A Survey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aff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y in Mulao Ethnicity Area. Jiang Chunqing, Tao Jianqing, Chen Zhongxun, 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 Luocheng Mulao Autonomous Countr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uocheng 5464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aff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y in Mulao ethnicity area. Methods 405 medical staffs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ere assessed by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Results The scores of SCL-90 of medical staffs in Mulao ethnicity area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P<0.01),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y in Mulao ethnicity area(P>0.05). But the appearance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y ar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Mulao ethnicity are somatization, obsessive symptom,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e, phobic, partial, psychosis; Han ethnicity are somatization, anxiety, phobic, psychosis; Zhuang ethnicity are phobic, partial and psychosi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xiety and hostile of Miao ethnicity are less than general people. 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staffs in Mulao ethnicity area is poor,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y in Mulao ethnicity area.
【Key words】 Mulao ethnicity area; Medical staffs; Mental health; Survey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长期被忽视,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现象普遍存在,国内己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
康状况比普通人群差[1,2];而国内对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还十分薄弱,对少数民族医务人员心理研究更少(2000~2005年6年中在心理学专业刊物上仅仅发表了32篇论文关于民族心理的研究,而涉及到医院的只有26篇);对侗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尚属空白。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达一亿多,是一个巨大的人口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和融合,少数民族的心理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面对着巨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和研究资源,我国心理学家对此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3]。本调查旨在了解仫佬族地区各民族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存在的不良心理健康问题提出针对性地干预策略,为今后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范围内二级医疗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的全体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发出调查问卷430份,收回问卷421份,有效问卷405份,平均年龄37.32±9.85岁。其中医生、护士、医技分别有172、152、81人;男、女分别有144、261人;民族为壮族、汉族、仫佬族、侗族、毛南族、苗族、瑶族分别有122、72、192、4、2、3、10人;婚姻状况为未婚、已婚、离异分别有85、313、7人;文化程度为中专、大专、本科分别有132、232、41人;职称为初级、中级、高级分别有238、158、9人。
1.2 测量工具 心理健康90项症状清单(SCL-90)。
1.3 测试方法 调查前首先向被调查医院的院办阐述了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并取得了院方的配合,通过院办向各科室/部门布置此项工作并要求其积极配合;然后再将各科室/部门的负责人作为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认真学习量表内容和统一调查方法;最后以科室/部门为单位进行问卷发放,并向调查对象阐明调查的意义、方法,介绍量表的内容和填写要求。量表由调查对象单独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收回后,及时进行统一编号和复核,对问卷填写不足90%题目者予以剔除。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统计,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医务人员SCL-90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 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具体见表1。
2.2 不同民族医务人员之间SCL-90评分比较 通过方差分析显示,仫佬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医务人员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体见表2。
2.3 不同民族医务人员SCL-90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 不同民族的医务人员在心理症状方面有差别。具体见表3。
3 讨 论
3.1 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本调查显示: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人际关系与常模无差异(P>0.05)外,其他各项均高于常模(P<0.01)。这与李昌吉等[1]1992年和胡敏予等[4]1995年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相类似。医务人员在情绪、情感、认识、自我意志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说明医务人员对出现的问题不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是通过转换为心理症状来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并以此取得他人的关注,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会导致身心疾病,影响工作质量。
3.2 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民族差异性 该地区为仫佬族聚集地,医务人员中也以仫佬族较多,其他民族包括有壮、汉、瑶、侗、苗、毛南族等民族。调查显示了同区域7个民族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民族特征:第一,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上考察,各民族医务人员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文化背景是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环境近似,7个民族都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居住方式属于杂居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有相似之处,所以各民族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具有一致性。第二,在不同民族的医务人员SCL-90因子分与中国常模比较上来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的民族在心理症状方面有差别。仫佬族除了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8项因子分都高于常模(P<0.05或P<0.01),且区别于其他6个民族的是强迫状态、抑郁、敌对3项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或P<0.01);壮族只是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3项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或P<0.01);汉族是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4项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或P<0.01);苗族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3项因子分均低于常模(P<0.05),其他5项与常模无显著差异(P>0.05);而瑶族、侗族、毛南族的8项因子分均与常模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仫佬族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其他民族多,原因可能与民族心理有关。许多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民族文化、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个性发展及心理活动有明显影响[4,5]。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是广西土著民族,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礼仪风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仫佬族信仰多神,所崇敬的神、仙、鬼很多。祖先崇拜是仫佬山乡的普遍现象。世界多神的思想观念一直根深蒂固扎根于该民族传统民间文化中,并做为民族共性基固意识,世代继承着,影响着他们正常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教和佛教的传入,更增添了仫佬族多神崇拜的内容。以及本地区是仫佬族的聚居地,属国家级贫困地区,仫佬族群众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心理健康教育较落后。由于以上这些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必将对仫佬族人群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高风险行业的医务人员更容易表现出心理问题。而瑶族、侗族、苗族和毛难族的样本量较少,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本调查显示,仫佬族医务人员常见的心理症状为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组症状,其中强迫、抑郁、敌对3组症状均多于其他民族医务人员;汉族为躯体化、焦虑、恐怖与精神病性4组症状;壮族为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3组症状;苗族的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3组症状少于一般人群。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重视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3.3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干预对策[6]
3.3.1 建立仫佬族地区医院心理健康促进体系 “防病胜于治病”,“心病”的防治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体系,这一体系至少应包括优化环境、建立预防机制、提高个人心理素质3个方面。
3.3.2 加快医院文化建设 创造和谐融洽、团结协调、积极向上的环境,能改造人的思想,约束人的行为,使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少消极心理的发生。
3.3.3 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 医务人员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其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医院应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如奖惩机制、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等等,并正确把握奖惩的尺度,合理使用人才,从而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让个体的独特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示的同时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价值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