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

第1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十分重要。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继承传播的主体,在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上的优势

高校作为知识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场所,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一定的社会地位,有足够的能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创新。事实证明,作为教育机构,高等院校在开展专业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物质文化财富,这些文化财富在高校能够被很好地整合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和机会[1]。

二、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上的作用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是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进行的,以一种受世人遵循的形式存在着。与此同时,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面临着失传的严峻形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创新。高校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最直接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方式,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传承,具有创新传承性,能够培养更多的非物质化传承者[2]。

三、高校美术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

(一)记录、考察、研究是关键

高校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等的能力,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和研究,尤其是对于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其艺术价值也存在不同。要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就需要具有艺术观察和鉴赏能力,深入民间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调查。此外,要记录考察的过程中,不仅要把人为口传或者是文字记载的相关内容纳入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中,还需要记录并掌握其中的工艺绘画技巧,弄清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这对考察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高校美术教育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独具优势,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研究、创新的需要。

(二)强化继承和创新人才输出

美术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继承发扬的情况下,美术教育需要强化继承和创新人才输出。可以通过民间走访的形式,聘请民间艺人到高校美术课堂进行知识技能讲授,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美术课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弄清美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修养,营造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更好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人才创造条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创新和长存。值得注意的是,聘请的民间艺人要具有代表性,需要经过精细挑选,民间艺人要具备丰富的艺术创造经验和较高的水平,一般主要是以知识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除此之外,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技能知识的讲述,即系部教师通过商讨或者是通过学生选择的方式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对于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普遍艺术文化修养较高,加强对学生的培养,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贡献一分力量[3]。

(三)为艺术创新注入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会使其逐渐失去生命力。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固然重要,然而,要创新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给其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在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过程中,可以让非物质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进行各类艺术创新,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创新其表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焕发光彩,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总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不断碰撞的情况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更加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教育体制是各高校的重要责任。只有与时俱进,传承创新文化遗产,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不衰,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魏玮.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6(16):168-172.

[2]郑以墨,王阳.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225-227.

第2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朱有明(1980-),男,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薛梅(1976-),女,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房地产经济。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4YJA880084),主持人:杨建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一般课题“回归与创新、突破与深化: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路径研究”(编号:SYKJ15B10),主持人:朱有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一般课题“锡商文化与商科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SYKJ15B19),主持人:张薛梅。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9-0045-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学校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办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发展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水平提高、专业建设、教育科研管理、教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等。如果说高职院校是当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柱力量的话,那么内涵建设就是高职院校面对“生存危机”,走出外延式、粗放式人才培养方式的抓手,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精神动力。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创新、中西方文化交流、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的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是其主要内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增长学生知识,还能够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更进一步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还能够有效促进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作用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之一是高校,这其中高职院校占了半壁江山。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特点,优秀校园文化熏陶中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新知识和思想进行学习的同时,其审美情趣和情操也会得到提高。教师也能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下从学校总体教育目标出发,明确教学方向,不断改善教学活动,使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得以实现。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丰富快乐的校园生活,并使他们在走向社会时怀揣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让优秀文化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1]。

(二)能够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是文化的重要特点,高职院校学生之间能够形成优秀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传播,优秀文化影响范围可能会从一个班级扩大到一个学校,再由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进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其在社会优秀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应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念被不断更新,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得到掌握,公正正义、诚信友爱、遵纪守法成为学生具备的重要品质,他们能够深刻感受文化传承和创新带来的快乐,周围的人也在学生的带动下,对更多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播。

(三)能够增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让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而学生之间统一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的形成有赖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进而使学生之间的冲突与摩擦得到避免。所以,高职院校不仅要强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还应使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品味和个性得到凸显,使学生更加认同文化建设目标,对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的行为予以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群体意识、向心力、凝聚力得到增强,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四)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生源复杂是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高职院校招生方式的多样化,使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渠道,也在不同地方存在差异,包括爱好、兴趣、个性特征、个人经历、学习基础等。而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先进文化能够影响到每一个学生,高职各项教学管理活动能够在学生中有效开展,规范而和谐的校园规章制度得以建立健全。与一般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建设不同,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具有科学系统的特点,在彰显、提倡、弘扬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3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大学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体育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这不仅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集萃”,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1.文化传统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某一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所生成、积累起来的稳定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特征。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我国文化传统博大精深,以儒家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人文传统占主导地位,崇尚“中庸和平”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西方文化传统同样深厚久远,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为核心,倡导“开拓创新”和“崇力尚争”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如我国的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泛道德主义”倾向,从中华武术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竞技比赛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丰富生活、社会交往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情怀。而西方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竞争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具体体现为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2.文化交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的活力之源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它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②。文化交流是一种横向上的文化流动,既包括一国之内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也包括国际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不仅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赖以进步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途径,更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力量。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丰富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涵,也激活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活力。尤其是我国当代大学构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教育模式,大大增强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在活力;CUBA更是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加之世界名校(如中国的北大和清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美国的哈佛和耶鲁等)之间开展的传统赛艇比赛,无疑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整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拓展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国际视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就是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体育文化类型加以协调、平衡,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统一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21世纪的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倾向,这就必然要求各国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领域的开放与对话,树立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形成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视野,构建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融为一体。3.文化变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动力之源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③。文化变迁实质上是一个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过程,文化变迁是文化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源。社会文化的每一次变迁,都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主要动力。大学兴起于中世纪的西方国家,中世纪西方文化的主宰力量是宗教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受到宗教文化的钳制。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复兴运动,宗教文化和封建文化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取代,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备受关注,“抑神扬人”的文化之风吹拂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人文精神勃然兴起;17世纪的经验主义和18世纪的理性主义带来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科学化运动,科学精神显露于西方大学体育课程之中;19至20世纪是西方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自动化生产代替了机械化生产,社会发展速度倍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社会变迁必然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变迁,由此形成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竞争精神;步入后现代文化的西方社会,竞争依然存在,甚至更为激烈,竞争形成了异化。为此,当代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正在着力从东方体育课程文化中寻觅解药,以缓解其自身竞争文化的冲突。我国古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文化;以及以“武术、导引、气功”为主的养生保健体育课程文化;近代时期,随着西方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传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明显西化,“中体西用”文化观主导下的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表现出一种折衷立场;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促动下,日益西方化成为主导趋势: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终身体育、全人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内容(球类、田径、体操),再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无不是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再现。可见,文化变迁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要保持和谐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变革自身,主动适应并适度超越社会文化变迁,更好地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能力。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基于对人类原始文化的考察和对现代文明的认识,把世界上已有的文化传统划分为三大类型:前喻型文化、互喻文化和后喻型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后喻文化条件下的教育任务是复制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那种长者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文化类型。互喻文化是年轻一代注重从同代人那里交流感受、获取经验的文化类型,其主要特征为现在是未来的指导。米德进一步指出,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靠的是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中最灵活、最复杂的部分即是成年人的学习,我们必须教会自己如何改变成年人的行为,如此我们便能放弃后喻文化中的文化复制方法及其中的互喻文化成分,去寻找前喻文化中的方法。我们必须为成年人创造新的模式,使成年人不是教孩子们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是教孩子们对什么应该承担义务,而是使他们懂得义务的价值④。从米德的文化分类来看,文化发展的机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统一,后喻型文化强调传承,前喻型与互喻型文化推崇创新,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逻辑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逻辑根据,因为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文化传承是河之源,文化创新是河之流。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也正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传承之源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之流的合一。1.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大学体育课程的职责首先是要传递对社会具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传承体育文化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从大学体育课程的起源,到至今的发展历程,大学体育课程无不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的,历史演绎出了大学体育课程传承文化的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实践赋予了文化传承工具的角色,于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便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命题。从逻辑上来看,将大学体育课程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脱离其文化母体,成为一种纯然的工具,导致大学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成为一个虚概念,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品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使命无涉,大学体育课程所传承的文化就是体育原文化。即使在大学体育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纯粹是出于技术理性之故,丝毫不能改变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这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线性制约机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造成体育课程自身的文化缺失。此外,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工具角色把实证化和效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科学化标准的核心指标⑤,也就是说,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践中,效率化和实证化基准是以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为其逻辑前提的,于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和评价等无疑都一致地趋向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这与传统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发起的科学化运动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大学体育课程完全受技术理性的主宰而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主体,其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也随之荡然无存。秉承文化传承旨趣的工具性品性,使得有史以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呈现出毫无二致的文化驱控与锁定机制,由此造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盲点,消解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意识,进而使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始终循着原文化的理路和节律,镂刻着文化的原始印记,倾心于认同已有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仅仅局限于社会文化的事实判断,大学体育课程在实践中只能趋于和适应社会文化,而不能创造和创新社会文化,这一适应性文化将大学体育课程变成了一种茧式课程。茧式体育课程在文化上体现为接受和认同品性,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强调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无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社会意识的形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赋予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复制功能,而非文化生成功能,文化传承的逻辑机制不仅不能使学生生发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而且还钳制着学生的思想,淡化了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的生活世界变得肃然无味。虽然这种以技术理性主导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也赋予人们一定的信念和价值,如“知识就是力量”,“技术造福人类”等,但是,它们却使人感到束缚和压抑,甚至成为人类的一种异化力量,大学体育课程的这种文化传承工具逻辑必然会走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境界。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缘于历史性依据本然无可厚非,但是在今日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价值无涉的认同性大学体育课程,无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都已缺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大学体育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要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洗礼,超越其自身的文化传承之囿而走向文化创新之境。2.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创新逻辑机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⑥。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培育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逻辑工具,使学校体育教育只能依据制度化的文化去训练人,塑造“知识人”、“技术人”,而不是真正的“文化人”,导致不能实现培育人的历史使命。传承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看似有文化,其实它是拿了“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如此,大学体育课程在教育文化语境中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困境和扭曲等,均缘于此。#p#分页标题#e#

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进行扬弃,还原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使体育课程文化由“虚无”变为“实在”。首先,就是要把大学体育课程视为一种文化,即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作为工具的体育课程,承载的只是体育知识和技术而已,本身毫无文化可言。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培养人和造就人的重要手段,它绝不应该仅限于机械地复制、认同和传承社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应有自己的文化品位、理想和旨趣。从逻辑上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必然是一种自主性的文化现象,必然具有自主性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无疑,大学体育课程是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媒介物而存在于学校教育文化之中,教育化标准应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依据,教育化标准包括学生、社会和知识三个方面文化因素。体育知识和技术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本源,但体育知识和技术并非等同于体育课程文化,体育知识和技术成为教育内容,就在于其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体育知识和技术是价值中立的,而体育课程文化则是一种强烈的价值涉入文化。知识本位体育课程观将体育课程知识视为教育的全部,体育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要学生实现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满足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同样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使命,但是社会本位体育课程观把体育课程完全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产物和附庸,把体育课程视为社会制度化文化的辩护和维护工具,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逻辑就缘于此。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学生理所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教育性指标。然而,学生本位论却无视社会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把学校体育教育从社会中剥离出去,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文化标准是一个复合化的因素系统,单项式的教育性因素只能阐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价值。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使人成为人,这就要求将大学体育课程转变为自主性的文化存在。大学体育课程通过传递和积淀文化,并积极创造文化,实现自身的文化增值和创新,体育教育过程不仅是获得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更是文化的过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既是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表现或实现体育课程独特而崇高的超越性文化旨趣。超越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变形虫的本性与逻辑仅在于适应而已,所以“变形虫将抱着它自己的理论、它自己的信念和它自己的习惯死去”⑦。有超越才会有进步,“自我超越是一切生命和一切进化尤其是人类进化中最惊人和最重要的事实”,如果大学体育课程只具有适应性的话,传承社会为其制定的文化,服务并服从于社会现实的政治文化或经济文化,那么,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就只能适应而不能超越,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一种指向人之生成的体育课程文化不能在文化传承逻辑机制中适应社会文化,而应超越社会文化。贝塔朗菲认为“如果人类的生命在于适应,那它永远不比变形虫进步,因为变形虫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东西,它从原始海洋到今天已经存活了几十亿年,如果教育只是适应环境,那么教育和培养目标就是变形虫了”。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与人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人的创造性主体活动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日益丰富,日益丰富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又使人本身不断从“自然王国”迈进“自由王国”。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母体为大学体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和范畴体系,大学体育课程也为文化的传承、增值和创新提供了条件,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要传递社会文化,并让学生通过大学体育课程建构一定的文化。文化传承的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创新的大学体育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大学体育课程只在于要求学生被动地消极地接受和认同现实的社会文化,而文化创新的大学体育课程则导向学生主动积极地创造文化。工具化大学体育课程把学生束缚在知识世界,文化化大学体育课程将学生带入生活世界。总之,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存在,是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基础,而文化创新则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根本性特征,文化性存在是大学体育课程的本质所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只有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

作者:陶克祥 宋姗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硕士

第4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摘要:文化传承创新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四大功能之一,大学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交流,既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职责的新要求,又是对大学功能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大学档案馆因自身的文化属性和馆藏档案的本质属性,已成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时代的发展正催生着大学档案馆的自省意识,大学档案馆的自省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2-0102-02

收稿日期:2013-11-26

作者简介:钟晓芸(1970-),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

1大学档案馆的定位注定其在文化传承创新形势下应有所作为1.1文化属性注定角色定位

西方国家在20世纪中叶就档案馆的文化性质已达成共识:英国学者认为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文献中心具有相同的文化性质,同属科学文化机构;日本学者提出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共同构成文化设施的三根支柱,这种学界共识也被国际档案界一致接受。我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条对《档案法》第八条做了详细解读,还明确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成立的其他各类档案馆,根据需要,可以承担前款规定的工作任务”。从西方学者和我国有关法律条文中不难发现我国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社会文化事业单位的依据,大学档案馆作为专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大学内部处级单位,理应属于按照国家规定批准成立的其他各类档案馆范畴,明显贴上了文化属性的标签。

1.2工作现状践行角色职能

大学档案是大学整体文化的基石和宝贵财富,大学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档案馆的工作现状是在不断丰富馆藏档案的内容,拓展业务领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从过去归档包括文书档案在内的十大类档案到近年来逐渐接手教职工、学生人事档案;从保障日常规范化管理到进一步探索深层次编研工作;从管理各类纸质传统档案向计算机存储档案信息等数字化建设迈进步伐;从初建校园网站设立一些基本栏目到开辟宣传档案法律法规、传播档案业务知识、进行学术探讨交流、设立网上专题展览、开展网上业务办理,打造品牌栏目、特色栏目;从单纯管理档案业务工作到接手负责学校校史馆的日常维护、来访接待和讲解等。可以说,随着大学档案管理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档案馆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在主动围绕配合学校中心工作,营造文化氛围、育人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专题展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有益的作用,大学档案馆正不断地拓展着档案利用服务功能和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积极主动融入到社会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是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大学档案馆的职能决定其在文化传承创新形势下能有所作为自省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大学档案馆在当下亟须进行理性思考和自我反省,思考现在履行职责情况,反省将来大有可为之处,不断发展完善自我,推动大学档案工作专业化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要发挥档案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2.1发挥宣传功能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宣传:①对档案工作和档案馆自身的宣传。通过不同层次、渠道,全方位立体地宣传档案馆和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能、作用,使师生对档案馆和档案工作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并通过了解和熟悉归档、立卷、利用、查询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形成比较完整的形象认知,从而使档案馆角色从幕后转到台前,印象从模糊到逐渐清晰。②对档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学档案馆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积极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为面向师生开放档案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同时让师生熟知有关法律知识,为合法查询利用档案提供依据。③对学校发展成果专题档案的宣传。在不断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过程中,把研究成果的利用作为档案宣传的重中之重,挖掘著名校友资源,建立名人档案,通过展示名人的奋斗经历和成功经验,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发扬光荣传统;研究开发专题档案,建立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科研、基建、重大活动等专题档案,发挥档案重要的“资政功能”。

2.2发挥服务功能

大学档案馆在大学一般都归为教辅单位,要把服务对象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满足包括广大师生员工在内的利用者对档案的需要,大力拓展档案馆的服务功能,注重档案资源“变现”、增值,增强现实服务力,发挥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用:①履行好档案工作的最基本职能,做好档案服务的基础收集工作。档案收集做到齐全完整,同时不断拓展新领域、丰富新内容,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②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实现档案信息收集整理、查询和检索自动化;建设好档案馆网站,不断丰富栏目及内容,架起档案与利用者之间的桥梁;利用成熟的网络环境和条件,建设数字化档案馆,便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使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的利用需求。③不断改进档案资源的利用条件,创新档案资源服务形式。及时顺应形势的需要,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创建并完善档案信息、现行文件利用、档案寄存、档案鉴定整理、档案抢救与保护、档案目录等新的服务领域;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上查阅、电话、信函、电子邮件代查等多种服务方式,形成综合窗口,为利用者提供优质服务。④提高馆员整体素质,构建和谐档案利用服务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馆员的素质建设,提升科学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倡主动、人性化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精神,努力构建和谐档案利用服务模式。

钟晓芸:文化传承创新形势下大学档案馆自省意识的培养及探究钟晓芸:文化传承创新形势下大学档案馆自省意识的培养及探究2.3发挥教育功能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这个特定场合里,自建校以来师生们尤其是名人们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育、积淀形成的影响,引领师生们为学、做人的思想实践精华、精神氛围和物质传统。大学文化包括育人理念、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校容校貌、传承实物以及社会形象等,是一个随着时展不断积累、深厚,不断传承、不断发展创新的浓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内涵,是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文化是大学档案形成的基础内容之一,大学档案与时俱进地记录着一所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档案馆正是因为有了大学文化这笔丰富的文化财富,才能发挥其教育功能,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档案馆可利用馆藏珍贵资料、图片,编印画册、拍摄纪录片,编辑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国情教育等档案史料,通过网络或公开出版发行。可利用馆藏资源为教学、管理提供素材辅助,为广大师生的校史文化学习和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方便。可利用馆藏资源围绕校党委和行政的中心工作、热点问题,在校庆和重大活动之际,举办一些展示知名校友、特色文化、学校发展成就的专题展览,吸引观众,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源自档案的文化服务。可利用馆藏资源通过图片陈列、实物展示、影视播放、文字讲解等多种方式,举办校史等专题展览、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把伟大的民族精神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广大师生能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从英烈的丰功伟绩中感受强烈的精神震撼,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深刻的精神启迪。档案特有的真实性、直观性可以感化观众,观众可以从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大学档案馆多种形式、渠道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表现,为校园文化大发展、社会大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是实现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大学不仅担当着提升国民素质的重任,还担当了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的文化传承创新之重任。大学档案馆作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自觉地对学校的历史负责,为校存史、为党守史、为现实服务、为未来着想,搞好文化宣传、服务、教育,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传承、创新,使广大师生既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又有精神生活的享受。还应不辱使命,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意义,不断推进大学档案文化建设,拓展档案事业发展新空间,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健康发展之路,以档案文化不断助推大学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奭琛.促进档案文化创新 增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活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

[2]周贤慧.高校档案工作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功用[J].兰台世界,2012(32).

第5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艺术依托于文化,从青铜纹样、金石篆刻、蓝印花布到现代招贴、建筑雕塑等,无论是远古的还是现代的,任何优秀艺术作品的文脉无非是上古礼乐、孔孟人道、庄生逍遥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再现,在满足大众精神需要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态,但其精神实质却代代相传,就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态上都是从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一样,这不仅仅是“自然的人化”而且还是“人的自然化”,其根源仍在儒佛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思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为善不同,同归于美”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在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凝聚和物化了人对现实社会的审美关系,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对于艺术设计而言,熟练掌握设计各类软硬件的使用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设计的关键还是其创意所体现的艺术观念和传承的文脉。艺术设计教学不仅仅是视觉美感的培养和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上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带给教师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文化给予教师新的启发。所以,在进行艺术教学时,教师要以传统美学文化背景为前提,注重对传统文化溯本求源的解读,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兴趣与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定位融合,寻找突破口,鼓励学生在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传统美学,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二、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有效重构

传统文化是前人留给教师的精神给养,但社会在不断的衍变,远古时代的文化思想适用于当时,但未必符合今日的价值观念。每个时代都会衍生新的文化与思潮,继承传统不是僵化的保持,而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如何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整合重构,寻求最好的契合点,创造新的艺术语言。“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创意,是艺术设计的永恒的主题,是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是艺术设计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创造就是“求新求异”,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创新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教师要看到,不是所有的传统元素都适合用在现代设计里,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纯粹的生搬硬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重新解构,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启发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对其进行整合,找到其与时代的对接点,运用现代的设计原理和审美趋向对传统元素加以提炼和运用,从而在现代环境中作为创作的新的创意点得以延伸与发展。如在靳埭强先生的作品里,教师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他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融为一体,用现代人的审美重新品评传统,将传统绵延到当下,这种设计语言是现代的,国际的,但核心是中国的。他在教授学生时讲得最多的就是心手合一和传统文化的修养,他的这种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无疑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要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教师的艺术资料宝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灵魂,汲取营养,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呈现出具有现代感的民族化作品是时展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把“传承、融合、创新”贯穿其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保持民族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语言,使其个性化、时尚化,让设计作品在延续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体现由创新带来的国际化。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传统人文精神结合

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体现对传统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的传承上。“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文化教育,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着人类进步的过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个人思想情感,还要考虑本土人文思想、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艺术设计作为人文学科,它本身就承载着深切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的创造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拥有用专业知识表达和体现这种人文精神的能力。设计作品的优劣取决于设计者的文化品格和素养等因素。对于艺术设计,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教师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适用的“工匠”,能否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表达对社会的感受和认识,真正继承和发展文化精神才是关键。如在教学中讲到传统纹样时,教师不能仅从表面传授传统纹样的色彩体现、装饰特点、形式美的规律,而应站在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角度系统的梳理中国传统思想独特的艺术观念对不同时代的工艺风格的影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深入研究传统纹样的精神领域,通过让学生对传统纹样的文化背景、功能应用、审美需求及工艺材料进行系统的收集考察和调研分析后领会其象征意义,探求民族文化的“意”,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关注,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整体背景中了解艺术,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丰富性,把握其精神功用,关注多元文化内涵,为设计创作提供最具实据性的参照和铺垫,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正是在认识这些丰富的艺术信息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哲学思维,形成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6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承;环境设计;教育

环境设计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学科被称为室内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物内部的陈设、布置和装修,以塑造一个美观且适宜人居住、生活、工作的空间为目的,随着学科的发展,其概念已不能适应发展的实际需要,因为设计领域已不再局限于室内空间,而是已扩大到室外空间的整体设计、大型的单元环境设计、一个地区或城市环境的整体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一、环境设计教育及现状

环境设计,从90年大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在中国发展了二十余年。2012年更名为“环境设计”。作为大学设计学科的重要专业之一,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内涵和外延被不断地重新定义。它见证了中国过去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国人不断提高的对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水平的要求。今天,中国有一千余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课程,其中环境设计已成为艺术设计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专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加速变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环境设计的人才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有更高的期待。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的深化,环境设计也面临如何界定本专业的创新发展特色、如何更新知识体系、跟上时展的需求。针对这一新的命题,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也正在进行的不同途径的探讨和尝试。

二、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1.地域文化是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石

具有浓厚色彩的地域文化对大多数群体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特定的地域文化可以满足特定的地区人们的艺术设计方面的文化需求和感情需求。在世界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史中,德国在战后由萧条衰败的经济走向复苏就是因为艺术设计教育在这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批有实业精神的艺术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乌尔姆哲学”,拯救了德国经济同时也促进了德国的总体设计水平。再如日本曾一度抄袭西方,但在发掘到本民族特色文化之后,设计家们立刻创作了属于本民族的设计品牌,在艺术设计的教育中也采用“双轨制”和“和魂洋才”的设计主张,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艺术创造特色,也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浓浓韵味。

2.地域文化丰富了环境设计教育的课程资源

地域文化不但是环境设计的创意源泉,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地域文化传承融入环境设计教学中时,使环艺设计教育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更加激发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热情和艺术创作的激情。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或者学习,通过艺术的媒介将地域文化进行解读、分析和传播,是地域文化具有生命力,也赋予环境创造更大张力与活力。地域文化从一定程度而言是地域的代言人和信仰方向,既丰富多彩又独一无二,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珍贵的课程资源。

3.地域文化特色教学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创新产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而地域文化的传承又是孕育创新的摇篮,因此,利用地域文化的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创造创新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这个途径的创新创业团队和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当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中力争上游。与此同时,高校也肩负这环艺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重任。此外,创建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体系更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使学生直面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热爱和掌握力,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

三、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策略

1.开设地域特色课程

要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学体系,不同地域应当开设不同的地域文化课程,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中国五千年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有各自特色的地域文化。例如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建立了“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工作室”,专设与山地城市环境设计相关的特色课程,培养具有山地环境设计经验的环境设计精英人才。此外,北方辉煌的宫廷建筑、南方温婉的小桥流水,豫剧、川剧各有不同又各自大放异彩。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各地淳朴民风,到地域最浓重的地方采风,将艺术创作融入地域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进行再传承再创造。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艺术设计和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和人文素养,一个设计师的文化底蕴越为深厚,他所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也就更加深厚,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也是环艺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体系也应设置更多的地域文化课程和人文课程,可以邀请一些具备地域文化知识的老师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通过对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能够使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更为立体,从而把地域文化融入设计时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四、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富有地域文化的艺术更具有生命力,通过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学体系,激活学生和设计师们对地域文化和对设计创作的热情,最后将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环艺创作作品表达出来,不但满足的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是造就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玮.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思考[J].艺海,2016,12:117-118.

[2]尹丽.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设计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03:112-113.

[3]廖霞.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究——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132-133.

[4]石钧,赵晓彦.对高校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84-87.

[5]巩妍斐.优秀文化历史传承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108-109.

第7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云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化 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36-0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有竞技性质,也有表演娱乐性质,具有教育教导、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交往交际的功能。加之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大多都具有就地取材、对场地要求不高、易学易开展的特点。因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决定其校本化教育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无疑,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为现代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特色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服务;另外,教学实践证明,学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场所,对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构建特色的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内容

当下,形成特色教育风格是学校教育目标指向和重要工作,而活跃于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内涵深厚、独具特色,是其首选的教育内容之一,其融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正好与其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就此而言,云南学校教育活动中可根据区域情况、学校实际而选择适宜于自身学校教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特色的办学风格。而对于云南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和欠发达地区来说,学校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方式,是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和独特的办学风格之所在。笔者在田野调研中也发现有一些学校适时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也可收到不错的教育效益。例如,玉溪市新平县杨武镇中小学校课间操活动融入了烟盒舞、元江县羊街乡中学棕扇舞项目,德宏州部分中小学刀术及棍术,丽江古城区学校打跳运动,文山州学校板鞋竞速,玉溪师范学院抢花炮等等。

2 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育和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需要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我们面对教学对象的身体素质、能力状态是有差异的。而学校体育教育总体目标是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让每位学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让所有学生共同成长,实现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学会几项体育运动的技术与技能以及实现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最终目标。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他们都体现着个性化特征。不难看出,他们每个人的体力、体育基础、体育能力、体育态度、体育兴趣、锻炼习惯都是各不相同,这给我们学校以及体育教育工作者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如何实现个性化教育、如何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需要,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重要工作。我们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教育传承,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育和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需要,也有利于实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目标。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可筛选融入学校教育活动的项目众多,可为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众多的素材,使不同情况的学生有更多选择,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与兴趣,贯彻了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受益的现代教育原则;也为体育教育发展拓展了空间,对实现学生个性化教育以及满足学生对体育文化多元化需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促进体育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教育传承,使体育教师享有参与课程开发、研究的机会。但由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造性和艰苦性的工作,一方面要考虑学校现存条件、学生情况,另一方面要探究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的可行性,过程肯定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深入地认识和研究课程、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与创新,构建适合于学校教育传承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达成预期的教学效益及目标。无疑,教师在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行加工改造和整合的过程,促进了体育教师将现代体育科学知识与技能,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能够使教师教育理念、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等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了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4 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是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的主要场所及传承地。云南学校教育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把它贯穿于各级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实实在在地开展教育活动,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走进校园,并与现代体育运动互为补充,让现代学生认识和理解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掌握一些传统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试想,当这些掌握良好的民族体育知识与技能知识的学生走出校园,将有可能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骨干或者是指导者,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人,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传承打下基础。可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教育传承,扩大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群体,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也是两者兼得的形式,对其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有利于云南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要。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具有民族性、表演性、竞技性、审美性、健身性、教育性等功能,加之这些项目本来就是本地学生小时候与伙伴们娱乐玩耍的主要内容,对其有着深厚感情,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进行教育传承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和路径。我们可以预见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运动进行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必然给云南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理应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第8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其保护形式在于传承,传承就是保护,因此,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也就解决了保护问题。由于文化旅游逐渐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旅游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讨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仪式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5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的重大使命。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它是一个活态的,不断传承发展的生命环链[1]。这种生命环链没有实物形态,如果不将其传承下去,子孙后代就无法了解它,这些保存着国家和民族人文历史特征的文化载体就会消逝。因此,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对于有着千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来说,意义非凡,十分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通过人类代际间的传授与承接来实现的。这是一个传授、承接、再传授、再承接的再生产过程[2]。在这个再生产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是通过两个环节来实现的,这两个环节就是积累和传递,其中积累包括发明和借用。[3]积累和传递两个环节的开展中都必须依靠传承人来完成。只有传承人才能将人类代际间的传授进行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产过程才能链接起来。因此,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要从3个要素入手:

(一)积累积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横向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物质文化滋生地居民一方面通过自我发明创新来完善和延续着本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来提升自己。发明创新是非物质文化滋生地居民内部的智慧超群者在承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断重新审视以往的技术、技能,生产、生活方式,习俗礼仪,将那些不再被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废黜掉,对保留下来的精华部分进行创新,创造出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表现形式。借用主要是向外群体(族群或社区)或外国文化的吸收,通过借用为非物质文化滋生地的本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通过发明创新和借用两个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积累,既使本土文化得到充实完善,又适应了新的形势,增加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无论是发明创新还是借用都不是随意改动,而是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下的创新和借鉴。

(二)传递传递是通过非物质文化代际间的传授纵向实现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代际传递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繁衍生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代际间的传授主要是通过3种方式实现的:口头传说与表演艺术类大多以社会传承的方式,即以师傅带徒弟及无师自通习得的方式进行延续;传统手工艺技能类的延续常常以社会传承及家庭传承的方式进行,所谓家庭传承是指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传授;而社会习俗、仪式礼仪、节庆活动及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两类文化一般以群体传承的方式进行传承,就是一个文化圈内的社会群体依靠集体记忆共同参与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个过程中,积累与传递这两个环节并非独立开的,积累往往是渗透在传递过程中的,传递则将积累的成果通过代际传授传承下去。这两个环节开展的关键是传承人,无论是积累还是传递,都必须依靠其传承人来完成。

(三)传承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制作等传承工作并愿将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后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体[4]。其中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人,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播的代表人物、技艺精湛的各类艺人和传统文化珍贵资料的收藏者[2]。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传承参与者是一个文化圈或是社区内的所有成员,既包括那些有特殊技艺的人群也包括当地普通居民。前者又称为狭义传承人,后者则称为广义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狭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即一些智慧超群者通过发明和借用的方式实现了某些特殊技艺技能的积累,并由其徒弟或子孙承接下去的人。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广义的传承人依靠群体记忆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递,经久不断。而当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时,他们也会集思广议,做出与新环境相适应的调整。总之,积累、传递、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3个基本要素。积累和传递从横、纵两个方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的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关键要素。传承人通过民间文化活动将积累和传递连接起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这一过程的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代代相传。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旅游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有自己的传统手段。如果没有现代社会的各种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运用自己的传统手段,循着传承方式各个环节的要求不断地传承下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使用传统手段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它们实施产业化开发和商业运作。旅游,作为产业化开发和商业运作的手段之一,对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市场平台仅仅靠单纯的保护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非常困难的,不仅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且也很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因此,时代要求我们在不影响其正常传承的前提下,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开发。而实施产业化开发首先要解决市场问题。作为一个能够满足人类旅游需求的服务性产业即旅游业,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市场问题的最有效的载体。旅游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景体验和精神享受活动。随着旅游需求与日俱增,人文景观、民俗风情都成为了游客在寻求这种情景体验和精神享受时追崇的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上相当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为历史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或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或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因而它也是使游客获得文化认知,观赏、体验异域活态文化的重要资源基础,对游客产生了独特而巨大的吸引力。在国际一体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旅游地发展旅游的重要依托,旅游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载体。由于它本身赋含着重要的旅游价值与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潮流逐渐兴起。旅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重要手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对其传承和延续就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发挥极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新的活动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通常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活动中的发明创新主要是靠技师来实现的。传统型技师虽然自身技艺娴熟,但因活动空间狭小,思维方式中守旧的理念益浓,加上见闻稀少,很难在非物质文化的发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即便是“借用”式的积累活动,也因为相对封闭活动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有异文化的输入,使日益陈旧的技艺在有限空间范围内的展示失去新鲜感和吸引力,积累、传递等物质文化传承活动的动力也日渐式微。旅游活动的开展则突破了相对封闭的格局,给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活动空间。旅游带来大量的观赏者和参与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经常得以展示的机会。这种展示给传承者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精神激励,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的传递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旅游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创新等积累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给“借用”活动提供了新的来源。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身上的文化特质会给传承人带来新的灵感,让他们在不损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前提上,对旅游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实行保护性的“借用”。值得一提的是,借用除了文化与技术的吸收之外,还体现在对外部物质资源的利用上。日本大阪的传统文乐木偶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表演过程中,要使文乐木偶头部晃动出栩栩如生的效果,就必须用驼背鲸的鲸须作为弹性连接材料。但是自从日本政府禁止捕鲸以后,文乐木偶戏艺人们就很难获得这种材料了。而在阿拉斯加的一个海边村庄,当地的爱斯基摩人在捕捉到驼背鲸后,把大量的鲸须弃在海边。旅居到大阪的游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通过来自阿拉斯加海边村庄的朋友,获得了一些驼背鲸的鲸须,并送给了大阪市中心的文乐木偶制作匠人。举手之劳,却为这项艺术的传承延续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质支持[5]。

(三)旅游带来的文化交流给非物质文化传承中的发明创新带来新的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中的发明创新,近年来已开始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魏小安在《创造未来文化遗产》一书中就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与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与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一方面,非物质文化传承者会根据新环境重新审视以往的技术、技能,生产、生活方式,习俗礼仪,将那些不再被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废黜掉,对保留下的精华进行创新,创造出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一再创造的过程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会加速。随着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群众及传承人渐渐发现其技术技艺成为了游客追崇的焦点,取得了游客的价值认同。这便促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发明创新。另一方面,旅游者的涌入,也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带来新鲜的思想理念和文化。这其中也包括大量专家学者。旅游活动的开展让专家学者们进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当地的文化精粹则激发了他们的研究兴趣。在分析研究的同时,他们也会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和再创造过程,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衍创新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如:广西钦州采茶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当地政府的重视。文化部门也聘请了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革,促使采茶戏表演的程式化、规模化,编写了《采茶戏表演程式十二套》、《采茶戏的基本功》、《采茶在舞台上的行为》等教材,在研究改革中进行了再造创新,使钦州采茶戏的表演更能保持其原真性。

(四)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累带来了新的形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只是简单地建几座博物馆将其收藏起来,而需要遵循“活态保护”的原则,即将古老的技术技艺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旅游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提供了新的形式。俗话说:“活鱼还要水中看”。旅游所形成的旅游文化表演市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持续不断地展示演绎,使之在展示演绎中得到积累创新,在积累创新中得到保护延续。因此,在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以鲜活的状态存活和发展于民间社会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积累。

(五)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活动提供了新的生机代际之间的传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传承人则是代际传递的承载者。因此,传承人的状况是代际传递的关键。但是当今在这些文化的滋生地,本土居民(广义上的传承人)的生境却令人堪忧。基本生活无法保证,这些传承人已无心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并提出了相应政策,以改善传承人的生境,如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认定体系,以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补贴制度等。从生存环境、文化空间和物质生活等方面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调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积极性。旅游产业的渗透进一步改善了传承人的生境,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提供了更好的文化空间。一方面旅游活动在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开展,为保护区的运行管理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相较于政府对代表性传承人抽象意义上的认定,游客赞赏的眼光是对其技能更为实在的认可,会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旅游业的渗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同远离家乡去外地拼命打工,或是长年固守一块耕地相比,他们更乐意接受旅游创收的方式。当地的物产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就地销售,当地居民向外流动率就相应降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当地受尊重的程度及自身收入都会得到提高,对当地文化发展方向的话语权也会相应增大。外来文化思想由外及内的单向流动导致本地文化边缘化的趋势也会随之悄然改变。总之,旅游者的大量注入,使他们开始意识到当地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文化上的自觉由此形成,那种倍受重视的自豪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产生强大驱动力。综上所述,旅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健康地传承下去,也为旅游开发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是一项极具积极意义的举措,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但还需从各方面解决一些问题,才能在旅游开发中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

(一)要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原真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原则。从文化所呈现的生存形态来说,可以分为“原生文化”和“次生文化”两大类。所谓“原生文化”是指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未经任何刻意干预、修改的传统文化。“次生文化”是原生状态被破坏或在原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型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保护这类“原生文化”,也即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或原真性。由此有人担心,旅游的开发会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这种担心是源于在某些地方已显现出异文化进入对当地文化的冲击,以及开发商为了迎合旅游者需要而对当地文化空间进行的改造。不过,对于这一担心,需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客观地讲,游客的大量流入会对当地文化造成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影响具有正负双重性,我们不能人为地放大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地居民对于游客带来的异文化其实并不是全盘接受的,在这个群体内部还存在一种“免疫系统”。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一种根本的思想观念,深植于他们内心,构成了这种强大的免疫系统,不会轻易瓦解。就像是位于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地带的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当地人也使用现代化工具,如手机,但她们仍然严守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如祭祖活动、老手工艺等。在这种免疫系统保护下,优秀的外来元素会被借用,而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异文化很难在当地的文化空间中存活下来。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随意改造是绝对禁止的。因此,需要通过宣传和引导两种方法来加以解决。

第9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教育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历史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利用中学历史教育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可以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也非常有利。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历史学习方式,将教材和生活充分联系起来,完成“教师里学”到“生活中学”的转变。在历史教学中往往需要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来了解非物质文化异常,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方法当前使用比较广泛。

1.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为了获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往往需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以磨练利用资源的技能和方法,引导教师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教学服务。

1.3有利于促进历史和其他学科配合

中学阶段每门学科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一些联系,因此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同时还能使历史学习效果得到优化。

2中学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2.1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到了导向及约束性作用,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主要分成历史教学目标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其中历史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对相关资源进行挖掘以后了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以提升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历史发展的理解,学会利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是指广大师生应正确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2大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从开发的视角来看,可以利用收集的方式获得大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与历史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合的内容体系。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学习资源。从运用的视角来看,主要可以利用专题式和融合式两种方式,其中专题式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教材结构,只需要设计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系列专题,将历史文化事件融合进去即可。融合式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章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使其成为教材的一部分,拓展和延伸历史内容。

2.3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能力

要想达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首先需要提升历史教师的传承引导能力。首先,应对师范专业历史教育专业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例如他们必须注意自身对各民族文化艺术的态度,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懂得利用多元化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了解和掌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能力。其次,组织中学历史教师进行在岗培训,提升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素养,保证培训的科学化。最后,加强教师和民间艺术表演者、民间艺人之间的合作,使教师和这些人员共同实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以提升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与素养。

结语:

众所周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丰富乡土历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民族自尊心的提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中学历史教育这种手段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促进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传承并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宫敏燕.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保护层面的理念建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7):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