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

第1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大学生群体十分特殊,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正是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研究证实,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中国,青年人中间大学生群体是文化水平比较高同时政治素质又比较好的群体,这个重要人群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是中国未来走向和国家前途命运极为关切的影响因素。通过近几年对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滚动调查,笔者发现有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关注中心从政治转向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不再把政治放在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改革开放后,青年人中间价值观念的“去中心化”现象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很大影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受此影响大学生对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关心,改变了原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理念,出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的现象。而此时他们还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没有定型的群体,在这种冲击和变动中有人停滞不前,有人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感,因此引起了政治信仰缺失。再加上80、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特立独行,求新求变中甚至还有点叛逆和愤世嫉俗。大学生从自身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氛围中认识到自己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因为自己所接触到的社会问题而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有些失望和灰心,造成政治信仰的弱化。还有个别同学因为教育和就业问题,而对国家的治理方案产生怀疑。甚至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暴力影片,对政治有排斥心理。第二,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态度不积极。思政课仍然是学生政治方面知识的基础来源。大学生认为我们有必要上思政课,但是思政课程也需要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思政课不能再一味的读读课本教条,这样很难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政治现象和信息呈现在民众面前,大学生早期接受的很多政治教育元素与现实之间因为一些负面因素而使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大学校园与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样的距离,这使得身在校园的大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也会有一些偏差,这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政治信仰。现象、贫富差距问题、社会风气低俗等问题也会让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很难冷静、客观的对待社会问题,一些信仰问题也随之而来。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中西文化的冲突,容易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减弱

中国传统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取向,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和国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其价值取向以强调自由和竞争、张扬个性,崇尚人权等为特点。这两种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共同促进双方文化的发展,但如果一方处于劣势或没有做好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应对,则容易导致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渐弱,给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

(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手段、新阵地。无限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打破了国家的界限,使互联网上各种文化思潮并存、激荡。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利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将网络作为向我国大学生渗透其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大肆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及有害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容易造成人们意识形态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和迷茫。因此,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已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增加了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三)在多元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激烈冲突之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采用各种方式对他国实施文化渗透,企图同化、消解他国的文化传统,从意识形态上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综合实力处于弱势的不发达国家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即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本民族的文化,甚至否定自己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由于我国经历了备受欺凌的近代历史的发展阶段,建国后又有“”的挫折和失误,另外改革开放后人们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中,发现原有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人们为中国的落后而痛苦,也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空前规模的反思和批判,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民族虚无主义是基于一种错误的、偏激的、割裂历史的文化反思,是对本国、本民族缺点的放大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完全抛弃,以及对西方文化不加批判、不加分析的过度美化和采纳,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进而威胁到高校乃至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保障新路径

(一)以多元整合的态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精神文化的导向与灵魂。同时,当今中国文化渐趋多元,就会有多种其他意识形态成分的存在。虽然有些敌对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挑战,但同时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益补充。因此,要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一方面必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应该采取兼容并蓄、多元整合的文化态度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整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大放异彩。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我们需要具有宽容和对话的精神,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采取理论灌输、政治宣传、组织谈话、领导谈心等方式,注重形式,未能很好联系高校师生的现实生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价值取向的迷茫和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因此,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在教育内容上应做到信仰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相结合;在教育沟通上,不回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发展中的问题,采用正面教育与反面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机制。这样,大学生在对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存在差异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能够自主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就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本文来自于《黑河学刊》杂志。《黑河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宣传和讲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还是大学生“四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讲解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课程。当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理论教学专职队伍是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和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其次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关注社会实践,关心学生、认识社会,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把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实质传达到每一个理论关注者的眼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聘用要严格把素质和质量关、考核贯穿于上岗前和上岗后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思想和业务知识跟得上时代脉搏。在现今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重要转型时期,要在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把握主旋律唱响主旋律,理论战线上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是精兵、是能手。

(三)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坚定意识形态认同感

第2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第3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肩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使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使广大学生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首先,言传身教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人师表。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锤炼自身的人格魅力,作为人师表的典范,通过教师良好的自身形象和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影响和教育学生思想及行为。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优秀品德的示范者: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具有高尚的节操,要尊老爱幼,要团结同事,谦虚礼让,要勤奋学习,勤劳节俭,要律已宽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公正无私。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要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要牢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的体现,要率先垂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各种优良品德。

其次,言传身教要求教师拓展学科的知识面,提高各种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有针对性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应该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巧妙地研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把德育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德育。

充分挖掘教学内容重点德育素材,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觉辩证地观察、分析事物,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和树立辩证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向上的价值观。

在语文课教学中,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从民歌中采集、整理出来的,是古代伦理的教科书,教师可以利用诗歌所展示的深刻的社会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友爱亲情教育。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其中很多人物与故事情节,成书前就早已在民间流传。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故事情节对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进行批判,对真、善、美加以赞美,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中,利用我国历史上从古到今不同时期涌现出的各种杰出人物,培养学生对故乡之爱、对祖国之爱。利用中国的发展史,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他们推动国家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进而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崇高历史使命。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攫取一些现实生活中典型的、鲜活的、影响面广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剖析、总结,比如南京彭宇案:可以让学生从利己和利他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引导和教育学生。

体育课上可以通过“老鹰捉小鸡”等传统团队游戏,用“折筷子”等浅显易懂的事例,教育孩子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团结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一个问题和学生们互动,让孩子们充分表达他们的内心想法,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培养他们勇敢面对问题,独立思考,善于沟通,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我们必须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提高。

再次,言传身教要求深入家庭,做好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相互配合,强化德育成效。

第4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信仰危机

一个法治国家的建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法治的精神意蕴就是法律信仰。法律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动力,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其实质就是信仰法律的精神和价值。因此,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律信仰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法律信仰研究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法律信仰的内涵

实现法治的思想基础就是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确立法律权威、实现法律至上的强大动力。对于法律信仰的内涵,诸多专家学者提出不同的定义,综合概括来说就是,法律必须让公民信服与认同,并且公民把法律作为日常行为的最高准则,这样就叫做法律信仰。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想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不仅需要合理的法律条文,还需要人们从心理上产生对法律的信服和尊重。大学生法律信仰就是指大学生对法律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大学生对良法的向往和对法律价值的追求,对法律权威的期盼,包含着实现法治和幸福生活的理想。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

随着法治国家的建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课程在高校的普及,目前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法律意识也有所提高,法制观念增强,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普遍不高,对法律也只是感性识别,不够稳定,他们不仅无法真正理解法律精神,还没有真正的法律信仰。大学生感性的法律信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信仰与行为选择脱节。当代大学生虽然追求法律信仰,但自身行为与其不一致。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是被动接受一些法律法规,虽然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但并不是自觉行为,并未将法律融化于内心。在没有监督的时候,往往不能依法办事。有的时候对法治社会非常憧憬,但又被人治的旧社会思想所束缚。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数人有了权利意识,知道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当法律需要他们履行义务和责任的时候,他们又选择逃避。

2.法律虚无主义开始蔓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法律价值认同观念受到了社会上一些执法不严、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象的影响,把法律当做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从而忽视了法律的价值要素。对法律信仰的价值追求也带有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法律的权威,削弱了法律应有的尊严。

三、影响大学生法律信仰确立的主要因素

事物之间都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所以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的产生是有很多原因的,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来探究影响法律信仰缺失的因素。

1.社会法制环境的影响。我们国家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在立法、司法、执法的各个环节出现的诸多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机关执法不严,领导一言代法和以权压法现象严重,这样使得很多法律不能依法实施。司法机关内部存在一些现象,有些公职人员漠视法律,以罚代刑。这些因素促使大学生对法律失望,认为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严重地妨碍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确立。

2.学校法制教育环境影响。大学生法律信仰塑造的主要途径是高效的法制教育。目前,很多高校法制教育轻视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高校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授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虽然这是一门必修课,但这又是一门综合理论课,对法治理念的分析和法律知识的整体框架难以深入把握。老师也只是注重讲授法学的知识点,不注重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

四、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

在中国法律信仰既有历史传统的挑战,也有政治现实的挑战。所以,想要树立法律信仰尤为艰难。但是一个法治国家的建成,法律的信仰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作为法制建设的主要群体,应该注重对他们法律信仰的塑造,笔者通过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给出合理建议:

1.对高校的法律教育的改革。由传统的法律知识点的传授向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补充法律教育的内容,由单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转变成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增加法律内容,使法律传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对法律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对法律产生敬畏。同时增加高校法制教育的实践环节。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高校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和法制讲座,并且使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情感,提高他们对法律的信仰。

2.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促进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的形成。法律只有具有权威性,才能被当代大学生所信仰,法律没有权威性,那么法律信仰也只会变成无稽之谈。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还应通过加强立法的完善性、完善制约机制来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和执法的公平性,为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

第5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内涵 语文教育 人文素养

引言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大力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只有在大学生拥有充分而良好的思想内涵的情况下,才能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高校教学资源、在不影响其他课程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是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属于广义上的人文素质培养的一部分。而高校语文教育的作用,除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技巧之外,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1]而大学语文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其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就必须针对大学生在思想内涵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进行功能再造。

一、大学生思想内涵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而过度强调专业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非专业教育,导致了大学生思想内涵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缺少思想内涵发展必需的人文知识的积累

具有充分而良好的思想内涵的前提是大学生必须具备必要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假如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论述一无所知,要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根本不可能的;假如对中国历史一知半解,就很难理解革命先烈们舍生忘死的为国家为人民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而正是由于对人文知识积累的缺乏,很多大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很多不良思想在大学生中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缺少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现代中国的苦难史正在逐渐远去。如今的大学生,因为其出生乃至成长的时间均处于中国几个世纪以来最好的高速发展阶段,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缺乏感性的认识,再加上西方在世界上掌握话语霸权,因此很容易受到各种宣扬国家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想的蛊惑。这种缺乏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不屑一顾,对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毫不在乎。

(三)个人中心主义严重

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体意识的缺乏。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行广泛的分工合作,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处于不同的分工环节之中。要使分工获得必要的效率,个体就必须有相应的集体意识,保证分工的同时使合作顺利展开。但是对于个人中心主义的大学生来说,集体对其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因此其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仅很少考虑集体的利益,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另一方面是不尊重关心他人。个人中心主义因为一切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所以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不懂得尊重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因而在与人交往时显得冷漠而自私。个人中心主义严重的大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对其思想进行矫正,必然会导致其受到集体和周边人群的排斥,从而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四)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

要想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具备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是必要条件。缺少进取精神的大学生,必然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困难时畏缩不前,从而使其遭受相应的挫折。而这种挫折的产生又进一步增强其畏难心理,最终导致其一事无成。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就不可能面对困难时再接再厉,更不可能养成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最终等待这些大学生的只能是浑浑噩噩地虚度一生。

二、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功能

(一)增加大学生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大学语文教育必然涉及到对其使用的文学素材的理解和讲述,在此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很多相关的人文知识。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其文章本身就将三国时的部分历史进行了简单而精辟的叙述,而且对里面出现的很多人物和事件的表述,要理解和讲述清楚的话,学生就必须对三国乃至汉朝的很多人文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学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必须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清楚的认识。因此,语文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技巧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大学生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其思想内涵中人文知识积累不足的缺陷。[2]

(二)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很多语文教育讲授到的经典文学作品,都创作于国家繁荣的巅峰时期或者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前者的典型如盛唐的诗歌,后者如中国近现代,都产生了很多足以流传千古、并为大学语文所选取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或描述祖国山河的壮丽、人物的风流,或抒发其对祖国深沉的感情,或表达为祖国富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会在文学艺术欣赏中受到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挚情感的感染,自觉抵制对西方盲目崇拜思想的干扰,将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3]

(三)培养其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无处不在的社会网络之中,并且作为这个网络的一部分而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配合和谅解是这一网络正常运作的墙体。因此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几乎是所有文学作品都大力赞扬的美德,由尊重他人延伸开去,就必然涉及到与处于同一集体的其他人团结协作的问题。因此,尊重他人是产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而集体主义思想则是尊重他人的逻辑结果。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深刻体会到作者所代表的社会对自私自利的深刻厌恶以及对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真情赞美。结合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遭遇,与语文教育中作者的价值观相印证,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尊重他人美德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四)促进其坚韧精神的形成

大学语文使用的文学素材中,很多都涉及到励志的论述和相应的故事。这些论述和故事往往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或多或少的类似之处。如三国时期“非复吴下阿蒙”的典故,讲述吕蒙少年时无所事事、受人鄙视后发奋努力、终成大器的故事。还有少年周处为祸乡里、在乡人劝说下除“三害”、成为一代名将的故事等。在学习这些文学典故的时候,对比一下类似吕蒙和周处这样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少年时或无所事事或为祸乡里但都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流传千古的美名,作为新时代具有相当现代知识基础的大学生,有什么理由不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更好的成绩呢?只要不懈努力,自己也能像这些励志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语文教育的功能再造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就有必要针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其功能再造。

(一)明确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育重要任务的地位

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前提,是明确思想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说语文教育本身必然会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但是若不明确其思想教育的任务,这始终只是语文教育产生的附带作用,无法将这种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当然,这并不是说将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从而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而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使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而不仅仅是附带的行为。

(二)在语文教育中增加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

语文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其使用的文学素材才能最终发挥出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材具有良好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实现这一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必须适当增加此方面的文学素材的内容。尤其在大学课本中课文的编选方面,因为语文课的讲授基本都是围绕着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进行,因此要在大学语文课本中适当增加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而对那些缺乏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除非在语言艺术方面有特别的必要,否则尽量不要选取。另外,对大学语文教育中列出的必读课外书籍,也有必要向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经典倾斜。

(三)增加对文学素材背景资料的讲授

语文教育中很多文学素材本身包含的内容并不足以将其表达的思想充分展示,而必须结合其背景材料。与之相对应,这些文学作品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样需要对其背景材料进行相应的理解和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要想充分体会其表达的思想,就必须对其中包含的典故进行相应的了解。大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作者力图表达的思想的过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其思想内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佐湘.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7(06).

第6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文教育 思政教育

引言

大学时期是大多数学生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准备时期,更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的思政教育的好坏不仅会对大学生本人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也对最终社会的发展走向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但从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来看,无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在语文教育的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作用,为大学思政教育找到语文教育语境下的出路。[1]

一、大学思政教育存在困境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正处于其世界观和人生观成型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对其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由于缺少语文教育的补充,目前的大学思政教育明显陷入了效果不彰的困境,其主要表现如下所述。

(一)对西方社会的盲目崇拜

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使学生通过相应的文学作品,从而对世界整体的历史发展有着客观的认识。但是,由于语文教育的缺失,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却对西方社会盲目崇拜,几乎对任何中国不同于西方的现状都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假如某种现状同西方相比存在较大的缺点,如官僚的腐败现象,则立马说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没实行同西方相同的制度。假如某种现状优于西方,如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则认为这种优势的取得一定是虚假的,比如广泛流行的中国崩溃论,或者是得不偿失的,如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靠牺牲和出卖资源取得的,是无法持久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这种忽视语文教育导致的思想发展的结果是这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的逢“中”必反,将自己的理智为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所蒙蔽,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对其思想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缺乏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及自豪感则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迅速上升,对于这一代的很多大学生来说,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史和奋斗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成为纯粹的历史资料淹没在故纸堆中。其并没有语文课本中近代作家救国图强的民族危机感,也没有因为国家的落后而产生的愤慨与不甘。在语文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不仅产生不了语文课本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家国情怀,甚至对其为了国家民族的兴亡抛头颅洒热血的高贵情操难以真正理解。再加上目前在很多文化战线上掀起的民族虚无主义和的逆流,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是非观,甚至对这些民族英雄的无私奉献嗤之以鼻。[2]这种因为语文教育的缺乏而导致的对于国家民族的错误历史观的形成,会极大地损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对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造成灾难性的损害。

(三)缺乏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

正如语文教育中的榜样人物所显示的那样,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相应的远大理想。在这种理想的激励下,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自觉地选择最适合其最终理想实现的行为模式,不在乎一时一事之得失,将奋斗过程中的磨难当作自己前进过程中的动力,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向自己的目标接近。但是,很多的大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学习的目标,或者设定的目标过于容易而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没有语文教育为其提供榜样人物的借鉴,其必然因为找不到必须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理由而经常性地知难而退,找不到自己刻苦努力能够带来的好处而耽于享乐。而这种缺乏远大理想目标的结果是最终什么重大目标都无法达成,从而导致其学习和未来工作上的一事无成。

二、语文教育对大学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语文教育除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之外,还能起到良好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语文教育对大学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语文教育能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

传统的大学思政教育,主要依赖于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而这些专业的思政课程一般采取枯燥乏味的基本同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纯理论讲授模式,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强烈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其效果可想而知。而语文教育虽然同样会对学生进行各种思想政治方面的说教,但这都建立在对相应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鉴赏的基础上。由于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将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以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艺术表达出来,学生们接触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脱离实际的纯理论讲授,而是在对语言艺术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政治内容所感染,甚至产生某种形式的共鸣,从而能在良好的语文教育的语言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自觉接受相应的思想政治观点。

(二)语文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大学语文教育使用的很多文学作品,均为某一历史时期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纯粹的历史事件的记述之外,接触到与之相应的鲜活的历史材料。如不管历史教科书对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如何描述,都比不上语文课本中其撰写的《出师表》对学生思想上造成的深刻影响。因此,语文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中国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真正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产生相应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对西方社会盲目崇拜的肤浅和可笑。

(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大学语文包含的文学作品中,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和名言警句占了很大的比例。如语文课本中提到的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遭受腐刑的情况下仍忍辱负重。唐代诗人李白在其语文课本收录的《行路难》一诗中发出的“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状语。语文课本中关于东晋祖逖的典故,其为了北伐中原,从小“闻鸡起舞”,北伐渡河时“中流击楫”,最终成为一代名将。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沁园春.长沙》,青年在其中发出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在这些语文课本收录的励志文学作品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与作者的凌云之志产生共鸣,进而以之为参照,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而这种远大理想的树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是全面的。[3]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使大学生站在更高的人生目标上来审视自己行为的得失,不仅可以开阔大学生的心胸,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可以促使其形成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进取型人格,以保证其理想的最后实现。

三、语文教育语境下大学思政教育的出路

语文教育对大学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在语文教育的语境下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策略,为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寻找出路。这些策略如下所述。

(一)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必须承担相应的思政教育功能

大学语文中适用的文学素材,作者写作的目的往往不是展示其高超的语言艺术,而是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因此,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鉴赏,实际上也是对作者相应的感情和思想的学习和鉴赏。在学习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自然地对其感情和思想作出自己的判断,并与其产生相应的共鸣,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但是,目前仍有很多高校仍然认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应当承担的任务,因此与语文教育无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部分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讲授时不注意对文学作品的感情和思想成分的介绍,而将其上成比较纯粹的学习语言能力运用技术的课程。因此,有必要明确大学语文教育必须承担思政教育的功能,从而保证语文教育促进思政教育作用的实现。

(二)专门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应当借鉴语文教育的经验

专门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之所以不能达成其希望的理想效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其纯理论的讲授方式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时非常吃力,不仅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严重损害其学习兴趣。因此,思政教育课程的理论讲授应当借鉴语文教育的经验,在鲜活的文学素材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结合文学素材所代表的实践对思政教育中的理论形成更具体更透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求对现有的思政教育的纯理论讲授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对抽象的理论进行论述的时候,引用大量的能调动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文学作品片段作为例证;另一方面则对从事大学思政教育的教师的文学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其对需要引用来证明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感情有着正确且透彻的理解。语

参考文献

[1]张雪莉.重视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7).

第7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当代大学生正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平演变”论中“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中的“第三代”。而作为“第三代”的大学生也正如杜勒斯所说的,接受着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盲目追求美国大片、快餐文化、饮食方式与习惯(如西餐)、圣诞节等洋节等西方文化,但是对其中的内涵却不甚了解,只是一味模仿与盲目追逐。传统节日也被他们看作除双休日以外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在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同时,道德素质低下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几大问题之一,不知礼义廉耻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笔者看来,道德素质的缺失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那么,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如此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或放弃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外来文化冲击以及自身发展偏差

从开始,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叩开了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认识失当之处。因而,“全盘西化”论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提出。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文化热”研究中出现了一股否定民族文化,鼓吹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这些错误思潮的出现,正是对中西文化关系认识失当造成的偏激结果。

2.社会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极端演变

现代社会不再像传统文化那样去追求美德与正义,而是转而崇尚美色与金钱;无私与奉献不再是社会风尚,奢侈与浮华反而成为时代潮流,享乐主义与主义、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当代大学生虽然有自主能力,但因教育不完善还不成熟。因而在面对社会中的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诱惑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负面舆论时不能有效辨别和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外来文化正好可以迎合大学生追逐诱惑的心理,所以大学生崇尚资本主义文化也就显得“合理”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一种至善主义文化,正好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但是为什么会被社会所背弃呢?此消彼长之下,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开放的外来文化而主动远离教条死板的传统文化。

3.学校应试教育造成对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

我国虽然早已在教育领域推行素质教育与博雅教育,但是应试教育至今仍是我国教育者的主要手段。学校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小学、中学阶段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而进行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在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只教知识不教做人。由于大学中“放羊式”的教育,除了上课时间外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又怎么会主动接触教学计划之外的内容。所以学校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学术道德方面

大学生作为未来学术的后备军和主力军,其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培养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热门话题。而如今大学生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表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学术行为中较少考虑到学术与学术道德规范存在的内在联系,其学术道德一时亟待提升。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讲诚信观念求实观念深入大学生心中,是提高大学生学术道德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乃至国家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2.社会方面

当今世界到处充满贪婪与欺诈、腐化与堕落、色请与暴力、邪恶与疯狂。作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社会的诱惑时,难免会做出失当的行为。人性不可以放纵,放纵必然引发社会混乱。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现代西方文化,是一种解放人性的文化,它既是现在文明的源泉,也是造成当今世界社会危机的根源。当今高校应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有益的营养,摆脱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为倡导和构建至善主义新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3.国家方面

中国如今正在走“和平崛起”道路,而中国的崛起是在失去世界政治、经济、文明控制权150年之后的再度崛起。中国的崛起除了靠经济、军事外,还要靠国家软实力。而如今,暂且不谈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谈学校教育中的英语与语文。有很多学生连汉语都学不好就开始拼命学习英语,对英语的掌握炉火纯青,而对汉语语法却一窍不通。大学中有很多专业甚至没有语文课,而英语却成为必修课,考四六级成了大学中的时尚。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取决于国民对其他国家语言的掌握程度,而取决于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很多国家都在学习中华文化,而我们却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视而不见。在前面谈到的政府“外脑”中的各类机构,不得不承认以后的机构成员将会是优秀的大学生,而作为主体的大学生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丢了,还谈什么“为中国策,为国是谋”。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是文化融合与反融合的进程。历史上每一个大国崛起,实际上是某种民族文化的崛起,在刀光剑影中伴随着众多弱势文化的消亡。“物竞天择”法则决定了全球文化品种的兴与衰、存与亡。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今天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更是为了在中华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时能把民族之魂传承下去。

三、高校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的途径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道德素质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凝聚力与国民对自己国家文化认同程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多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缺乏直接系统的学习。在短时间内,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还将会是应试教育。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不妨将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的教学计划中,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使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培养与熏陶。通过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盲目追求外来文化的浮躁之心沉淀下来,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2.优化教师队伍,选用优秀教材

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教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教师在教学时应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寓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举办相关的讲座等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第8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关键词:政治通识课;专题探究;教学法;社会主义价值观

我国高校政治通识课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理念,决定了它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1] 但鉴于目前一些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由于教学理念的墨守陈规和教学方式的单一,导致蕴含了时代精神精华的主流价值观念无法及时在大学生内心深处“落脚生根”,更不用说能够成为大学生“手中资源库”里可以随时调度的日常行动指南。因此,有必要探讨高校政治通识课程新的教学机制,以便通过培育方式的更新来激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思想穿透力和生命力,最终使其能够以振聋发聩的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其内化的思想资源和行为准则。本文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为《概论》)课程为例,探索专题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政治通识课教学的运用。

一、 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中专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践逻辑

大学生政治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术前沿的知识和信息, 而且要帮助学生培养起好奇心、想像力、洞察力、批判意识和反思能力等必备的心智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度和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的思想智慧来塑造自我、解读他人、诠释社会。而《概论》作为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既有思想性——在大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教育上发挥思想引领功能, 又有科学性和人文性——在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上弘扬科学精神、传授科学方法,培养洞穿历史和现实的理性思维; 在人文素养方面陶冶审美情趣、唤醒道德良知,培育浓厚的人文情怀。具体而言,《概论》 课程中的核心思想内容——社会主义价值是中国时代精神精华的集中呈现, 是中国宏观叙事在文本理论中的高度浓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从高度形式化和抽象化的理论语言中挖掘鲜活、深刻的学术思想,即将抽象枯燥的宏观理论转换成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中层理论” [2] ,并且运用鲜活、生动的中层理论去解读现实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由此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科技等各个维度自由穿梭,从而使学生逐步洞悉中国社会运作的活生生的实践逻辑, 并在过程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浑厚的生活智慧,并在此基础上调度这些生活智慧去破解社会难题,凸显“天之骄子”的责任和担当。

(一)沟通理性的内涵及其在政治通识课程中的应用

建构高水平的优质课堂, 需要彰显以自由、平等、仁爱等为基础的沟通理性。因此,《概论》的课堂教学理应是一种师生多向探讨中国现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精华的理性沟通行动。具体而言,作为一种理性沟通行动,《概论》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语言的交流,求得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3] 356 首先,课堂教学彰显的不应该是教师唱独角戏的独白式理性,而是蕴藏着批判、反思、论证、创新等潜能的对话式理性。课堂教学不能专注于某种功利性的目标及与达成这一目标的急功近利的手段之间的关系。换言之,课堂教学必须防止学术交流从沟通行动堕落为策略性行动——教师独白是为了机械化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听课是为了挣学分获取一纸文凭。在功利性目标的引导之下,智慧碰撞、思想交锋的课堂演变成“倒卖文凭”的师生角逐场。这样,“独立人格、自由之思”对于大学课堂而言也无从谈起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思想争鸣、平等对话、达成共识为导向的理性沟通模式,它不再将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视为主客二元对立的单向交流模式,而是将其看成多元主体的平等交流。在这种模式下,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启发、主题讨论等授课模式,从而为打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之门和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提供了可供遵循的路径。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传递枯燥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究中国时代精神形成的学术生态链,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普适价值,从而将平面化的知识信息转化成流动的生活智慧。其次,课堂教学必须创设理想的沟通情境。理性、自由、平等、仁爱的沟通环境,能够给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同等的交流机会,进行陈述、解释、论证、追问和反驳等,以使所有课堂参与者关于时代价值的观点都是可以商讨和反思的。 [3] 359-360

第9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华文化认同

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它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才谈得上其他的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肩负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和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更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认同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教育是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手段,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负有重要使命,本文拟探讨民族院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加强中华文化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以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实现高度认同。民族院校要通过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主渠道,加强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坚持指导思想。

理论思维不仅对国家还是民族都很重要。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是让他们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年龄阶段,也是他们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多种文化正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这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影响。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指导思想认同的教育,并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已取得成效,但同时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等。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他们,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和理想信念,要使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凝聚、融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使他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

(三)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注重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国主义精神,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要引导大学生在法治轨道上表达爱国热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让他们学会科学分析、全面思考,积极引导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态度上认同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的积极性。其次,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广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各民族所共有的传统节庆日,各民族自身所特有的重要节日及学校所开展的特色重大庆典日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各种主题活动、学生的社团活动、各种文艺演出及相关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贯穿其中,在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

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多元性”的中华文化特点,与此同时,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又都同属于中华文化,也就是“一体性”。因此,在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中,如何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当前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民族院校要通过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构建大学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

(一)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被打上时代的民族烙印,反映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观念。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中华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各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形成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对该民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为各民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不同民族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自己具有的独特文化,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成员的感情寄托,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各民族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及民族素质,共同的文化是维系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的精神纽带,也是维系各民族关系的情感依托。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各少数民族在加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尊重和认同“共性”的文化。

(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

无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必然要根植于包括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念不仅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同时,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要做到“美人之美”。

(三)加强民族文化政策的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文化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从1984年到2009年期间,政府相继出台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这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从而为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营造中华文化认同的校园文化

民族院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为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提供“润物细无声”的环境。

(一)在校园建设中融进中华文化元素。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添加中华文化的元素,如修建中华文化墙,展示优秀的中华文化;在教室或图书馆悬挂经典诗歌等。把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及各项载体的建设都要依靠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民族文化进大学校园的必要资金投入。

(二)开展丰富的中华文化方面的活印

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院校要通过社团活动将中华文化浸润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中,如邀请专家开展中华文化主题讲座,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组织经典原著读书活动,或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利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多种媒体,让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民族文化,加强对彼此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全力营造既能有效弘扬主旋律又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信息管理,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在网络化时代,由于传教者和受教者所具有的广泛性和主动性,使得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面临新的问题。在网络世界中,文化的多重界限正在慢慢消失,由此带来的各种具有自身模糊性的亚文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高校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大学校园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手段和日益丰富的信息存储。另一方面使得负面信息有了市场。加强校园文化主体网站建设,用正确地、健康的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加强主旋律在互联网上的正面宣传。同时,加强对学校党报、广播、电子公告牌、校园网、校园论坛、学校沙龙等学校主流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搞好网络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四)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自己的个性。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育方面的改革正在进行,出现了某些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加大。由于他们过去成长、生活在本民族地区,在当地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大多继承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及文化传统,有自己较稳定的民族意识。进入高校后,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层次和个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本民族意识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民族心理会使他们特别关注本民族的语言、传统习俗等能否得到他人应有的尊重。因此,民族院校要营造出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中坚力量。

注释: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徐柏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金炳镐.民族理论前沿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5]徐柏才,姚上海.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6][8]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7]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10][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程霞.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4).

[13]王代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J].思想理论双月刊.2007(6).

[14]魏卓然.转型期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