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美术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知识点总结

第1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字】中小学生美术课程;有效性;教学方法

虽然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已经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在农村美术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的教学方法也有不适当的地方,这都需要大力去打击这种现象,让中小学生美术课程成为重要的一门学科,美术课程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观,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应该把这门课程做好。国家需要做出一定的中小学生美术教学的政策,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能产生很大的作用。

一、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政策

1. 课堂中要有好的教学方案

美术教学本来是个丰富多彩课堂,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把一些事物用笔画出来,图上色彩,还要了解一些作品的内涵,课堂上需要有活跃的气氛,在课本上的,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了解画出来,然后对作品要进行讲说和评价,让作品的内涵、历史背景充分的展现出来。教师还要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辅导性的指导,对于一些不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要重点进行讲解,对于难画的一些线条,老师先要进行示范性的勾勒,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描画,这样还可以加深印象。在授课中要多用一些先进的设备,比如多媒体,可以更加明了的把授课内容展现出来,有顺序的播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发挥,把自己的课堂想法讲述出来或者描画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那种艺术感,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的理解了作品的内涵。

2. 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创作

学生不只是要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一些绘画,还要有艺术灵感,并且能把艺术灵感表达出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不仅要欣赏一些艺术品,还能够自己创作出艺术品,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且发挥出来,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创作。还要对学生实行鼓励制度,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指导,表扬学生做的非常棒,使学生有自信心,能够积极的去创作一些作品,能更好地去学习。对一个问题的理解每个人的见解多事不一样的,老师不要只依靠标准答案,要综合性的看待学生的回答,把学生的答案分析一下,答案总是多样式的,教师要以欣赏的心去看待学生的答案,对于一些学生比较夸张的作品不要给予批评,这是学生自己的独特风格,要鼓励学生,老师授课时要态度和善,增强与学生的关系,师生能够和谐的互动。

3. 美术教学重点是要去感受生活

学习美术重点就是去感受大自然和生活,只有自己亲自去实践、体会了,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大自然和世间万物,这就可以创作出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感想的作品,教师要组织学生多多出去游玩,去感受生活,对周围的事物细致的进行观察,学生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万物的形状等能够勾勒出来,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发学生的潜力,把自己的真实个性表现出来,这也是一种艺术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美术要具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和睿智的双眼,学生要有一颗积极的心去对待生活和美术教学。

4.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习美术教学要设立准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才能有动力去开拓,冲着这个目标设立相对的教学方案,并且要积极的去实施,争取完成这个目标。这个目标要有针对性,要包含很多的教学活动,要有相对的价值观,要把教学目标写出来,教学目标的设立还要符合实际,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充分的利用好课堂时间,提前做好安排和计划,课堂尽量要按着计划来,有顺序的进行。每堂课还要有相对应的重点,重点一定要是课本的精华,要简单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重点还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心。

5. 课堂结束时要有课堂评价

每堂课快要结束时要有课堂评价,对这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对课堂的气氛和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本堂课的优点和缺点,优点继续发扬,缺点要加以改正。把学生的回答也要进行评价,总结一下学生的回答是否合理,把课堂内容回忆一遍,还要把本堂客不足的知识点以作业的形式留下来,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探究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是否还能补充,多多的学习到一些课外的知识点。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总结

本文对一些美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发表了相关的政策,对于一些教学方式要不断的改革,起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充分的把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出来,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并且了解了知识。美术这门教学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美术课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和审美观,让学生能够拥有好的素质,能够充分的了解了这门学科,并且能够积极的去学习美术教学。要为好的课堂效果做努力,不断的分析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想出好的政策,使这门学科的发展越来越顺利,美术教学要受到重视,成为一门义务教育的学科。

【参考文献】

第2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我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在这一背景下,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迫在眉睫。“学案导学法”在我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并没有一套完全适合他们现状的导学案,所以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编制一套适合的导学案,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一、学案导学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的优势

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学案导学法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的教学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W案导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和点拨启迪等手段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把课前做好的学案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学生根据学案上设置的问题,逐个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

(二)学案导学强调相互协作,有助于学生的交流探讨

在进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学案导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学习难题。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另外,学案引导和学习小组结合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要具备协作意识,才能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教师在课前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学案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课前引导,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可以把启发学生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思考和自我反思。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探究

数学教师在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时,设计的学案应该体现出本课时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法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一些科学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课后的巩固学习

数学教师在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后巩固练习,学生只有不断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加以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但因为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学案时,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制定出不同难易程度的课后习题,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加强中职学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一些教师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而部分数学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以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积极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二)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

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还要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以便在整体上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设计数学教学学案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还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知识点,用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而在实际的设计教学学案的过程中,还需要以知识点为基础,从易到难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保证各个知识点的连贯性。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最终目的是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结束语

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教学内容的设计,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此重视起来。一方面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学习,总结出适合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采用学案导学法进行引导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参考文献】

[1]林羽.工艺美术专业课中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86-87

第3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美术史 教学方法现状 教学新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66-01

美术史是高等学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我们发现,美术史课堂教学大多数仍然和以前一样,由教师唱独角戏,把美术史的书本知识教授给学生。这样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互动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感受的积极性,无法达到美术史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美术史课堂的教学,不仅应当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艺术家、创作年代及发展历史,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头脑去构造美。让他们真正学会思考,为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鉴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学实验和教学方法的探索。着眼于教师、学生、作品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强调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构建以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课堂讲授、传输为辅的教学新模式。

一、课堂讲授和考古新发现、外出参观考察相结合

“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对美感来说就不存在。”新出土的文物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并且丰富了教学的案例。所以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美术史相关的考古新发现,保持授课的前瞻性,保持高校教师的学术敏锐性。把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相互映证,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达到有效、生动的教学目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空泛的艺术理论都不能代替直观感受。原作为学生安排一定量的外出考察、参观美术作品展等活动,让学生直面古代遗址和艺术作品原貌、直观地感受作品的高度、形状、质感、颜色、肌理、笔触等,再辅以理论讲解,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感知艺术作品,加深对美术史中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就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来说,由于经费等原因,我们还不能去国外考察学习参观,但我们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展,石窟造像、壁画以及美术家故居等。范景中曾说:“不了解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就会有所缺失,同样,不了解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也很难进入美妙的境界。”因此,参观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有益于更深刻地学习西方美术史,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二、发挥艺术类电影在美术史讲授中的辅助作用

21世纪的多媒体、互联网给传统美术史教学与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各种艺术及相关门类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愈加紧密。美术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图像艺术,而且艺术从它的发生、发展以来就同哲学、文化、地域等密不可分,尤其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资料和图像的查阅也变得更加便捷。在美术史教学方面,电影欣赏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法。如《潘玉良》、《卡拉瓦乔》、《情迷毕加索》、《凡高》、《山楂树之恋》、《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通过电影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美术史的记忆及理解,而且经典电影作品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因此,电影艺术给美术史教学所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看电影的过程中学习美术史不失为不错的辅助教学法之一。

三、重点精讲和泛讲相结合

按照我们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要求,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师都应该给学生进行讲授。但是美术史课程有自己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应根据自我实际讲授能力和学生接受情况进行必要的精简和概括。对教材要有归纳总结并联系比较的能力,抓住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次要的辅的需要浅尝辄止点到为止的,还有的不需要讲解的,应当灵活安排,让学生课后自己阅读。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总量和难度,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还能突出重点、加固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应该备好课、备足课,把知识点以外的相关知识及背后的历史原因、美术问题、美术现象将深讲透讲生动,做到深入浅出,这样就不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让这门课程鲜活起来,一堂好课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做到有主有次。

此外,拓宽授课的知识面,加强美术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美术史教学中也非常重要。一本美术史教材只是授课的基本资源,而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授课过程中补充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把人文、历史、美学、哲学、科学等学科与美术的发展史综合起来,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角度。总之,将美术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融合,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提出高校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乃至服务社会”,大到一个学校,小到一门课程,如何教学、以何种方式培养人、如何研究文化、如何传承文化,最终达到服务社会,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就美术史课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如何有助于提高创作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教师思考的问题。

因此,如何上好美术史,没有现成的理想模式,也不应该套用一种模式去教学。我们所能做的是,根据美术史的课程特点及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度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作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为美术史教学做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微课程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76-01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学习领域出现了微课程。所谓的微课程就是教育者根据某一个主题设计并实施的规模较小的短时课程。在小学美术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微课程来进行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2 微课程的概述

目前为止,教育学家们对微课程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美国教育家认为微课程就是将教学的内容与目标有机联系起来,进而使得学生产生一种更为聚焦的体验。而我国的教育学家则认为微课程是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将教学过程制作成视频,并以此为载体,从而将教师在教学过程遇到的知识点或难点,或者是某一个教学环节与教学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简言之,微课程就是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知识点、重点、疑点或者是考试题、作业题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微型教学。

微课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微课程推动了美术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美术的理解是十分抽象和浅显的,对于某些需要掌握的理论小学生很难理解。微课程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微课程不是枯燥的,它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具有十分强的操作性,然后再解决理论问题。其次,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微课程虽然量小,但是它的内容比较集中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3 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3.1 微课程教学设计

微课程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点:选题设计、时间设计、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语言设计等。例如,在学习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二课《有特点的人脸》时,这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宣纸、毛笔、墨,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用传统的绘画工具绘制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人物画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个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设计一段微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选题的设计。由于微课程本身就很微小,所以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短小精炼。这一课的选题就可以定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画法。其次,时间设计。微课程的时间一般定为8分钟左右。再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快速将学生引入正题,而且要追求生动有趣。

3.2 微课程的教学模板

微课程的教学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开课单位、系列名称、本微课程的名称、知识点的描述、知识点的来源、先修知识、课程类型、适用对象描述、设计思路、引入课题、内容讲授、总结收尾、教学反思等。比如,《有特点的人脸》这一课,开课单位就可以写上自己所在单位。本微课程的名称可以定为:中国传统人物像画法。知识点的描述可以描述为中国传统的人物画与现代和西方有很大的区别,本课程主要是想通过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介绍,让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方式有所了解,并且能够自己画一幅人物画。适应对象描述:本课程适合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小学生对于人物绘画具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处在低水平阶段,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创作。本文简单列举几项,其他就不赘余了。

3.3 微课程的制作过程

完美的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T的制作、明确的课程名称、包含信息的片头、具体的课程内容、片尾。对于微课程的制作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如录制时电脑的分辨率要调好、微课程的声音文字等要准确、讲解中使用的PPT要美观、简洁,符合学生的欣赏水平,要注意视频格式等。微课程的制作设备和制作方法有多种,如可以使用智能机进行拍摄,使用电子软件进行录制,可以用手写板或交互式电子白板、专业电子软件进行录制、数码相机录制等方法。

3.4 微课程的评价

微课程的评价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评价,评价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要对课程活动的各个组成要素和环节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背景性评价、设计本身的评价、实施效果的评价等。对于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看选题是否小而精、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看内容是否科学准确、逻辑是否清晰、资源是否齐备。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进入主题是否迅速、讲授的线索是否清晰、收尾是否快捷等。对于作品规范度的评价主要看视频是否完整、技术是否规范。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形式是否新颖、趣味性是否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作品后是否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微课程的使用是教学方式转变的体现,它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引领小学生浸透在色彩艳丽的画面和欢快的音乐视频氛围效果当中,使小学美术课更亲近地走近小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微课程的运用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学生对美术课的视角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美术课堂变得五彩缤纷,进而提高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美术成绩。

(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山东 淄博 255400)

参考文献:

第5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中; 美术生; 数学; 高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20-001

美术特长生在高三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比较短。高三上学期美术专业课学习紧张,文化课相对学习时间比较少,专业联考结束回到学校学习文化课,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较短的时间,使这些数学基础较差的美术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成为美术特长生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美术班数学高考教学策略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重视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

美术生在高三上学期由于联考的压力,每周大部分时间要用到美术专业课上,文化课学习时间比较短,要想比较系统的进行一轮复习比较困难。这一阶段的文化课复习主要为高考前美术生百日冲刺打好基础,不必追求数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重视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近些年高考命题趋势体现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保持较高的比例,高考突出的考查点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加大对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力度。高考试题五个大题是以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统计、空间线面关系、圆锥曲线、函数这几个主干知识点为中心展开的。美术生由于文化课学习课时相隔时间比较长,所以要对课本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定理等进行反复梳理,以教材为主,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学生要注重从学科整体意义上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与规律。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这一阶段最好以教材例题和课后习题为主,但也要注意知识之间适当的综合。重视基础,也要重视基本步骤的书写。

二、重组模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美术生在美术联考期间,因专业集训、联考、校考等大概要有三个月的时间不能集中学习文化课,学生在这一阶段对文化课知识点遗忘较多。在回校后的三个月,正值二三轮复习,时间短,内容量大,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且伴随恐惧、浮躁心理。同时美术生数学基础的薄弱由来已久,且各人的情况不同,甚至差异较大,有些学生抱有放弃学习数学的想法,这一阶段重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如果按照一轮复习步骤从函数模块入手复习,势必会打消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将相对比较容易的模块,例如概率统计、集合、逻辑、复数、框图等放到前期复习,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找回自信,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后期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知识体系比较复杂的模块学习也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通性通法的掌握

数学解题通法的思想顺乎一般思维规律,其具体操作过程易于为多数学生掌握。从高考数学试题中可以明显看出,高考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通性通法的考查。所谓通性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现在高考比较重视的就是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利用导数求曲线切线的斜率;数列求和可从数列结构上应用分组求和、裂项相消、错位相减等方法;圆锥曲线解答题可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等方法。这些问题考查了高中数学的基本方法,这些通性通法在高中数学中很多。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对这些普遍性的东西不断地进行概括总结,不断地在具体解题中细心体会。

四、集中强化训练重点题型

想让美术特长生在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是不可能的,美术生基础差,学习文化课时间少是现实。因此要重视历年各省高考频繁出现的重点题型,让学生在数学高考中争取在选择、填空、前两道解答题、后三道大题第一问和选做题中得分。所以就多研究高考题,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题型上,而且重点问题要重复强化训练,特别对于基础较差的美术生来说,讲一遍效果很差,要在重点部分多重复的练习,直到大部分同学掌握,一道题一道题的突破。例如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复数、集合、框图、三视图、数列、解三角形、求导等题型,这些高考题型比较固定的题目,要经常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通过做最近几年的高考题让学生练习,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信心。

五、重视难易题取舍的训练

最后一个月综合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学生按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如果感觉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做的很顺利,时间很充裕,在前面题稳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冲击下最后的压轴题,向高分冲击。对于美术生基础较好的学生,首先要保证的是前面的填空选择题大部分分值一定能够稳拿,甚至是拿满,对于大题的前三个题,也尽量多花点时间,一定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无谓失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填空选择能会做的就一定要做对,对于大题,能写几问就写几问;而最后压轴的选择、填空和后两道大题,如果读完之后觉得过难的话,建议大胆放弃,花很长时间去思考也不见得能多拿几分,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前面选择、填空和前两道大题上,可能会收益更大。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斟酌。

第6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1前言

微课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而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简言之,微课就是一种微型的课堂,一般利用视频播放的手段为学生讲解知识,视频中会针对性地把课本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系统性地阐述出来。微课的重点就在于这个“微”字,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很简短的教学视频为学生讲解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只能讲解一遍,如果有的学生当时没有听懂,在课后复习起来就非常困难,教师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学生;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去观看教学视频,在课余时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微课优点分析

授课不受时间限制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点在于,微课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教师完全可以不用站在讲台上讲课,只要出现在视频中,用语音为学生进行授课,教学生动、有趣,也可以不受场所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远程直播方式来为学生传播知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具有针对性微课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知识讲解具有针对性,一目了然。在微课视频教学中,其中讲解的知识一般都比较清晰,重点知识会进行详细讲解,主题简洁鲜明。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利用很短的时间就掌握重点知识,提升学习效率。课堂不受场所的局限微课的课堂之所以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发生飞跃改变,这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微课教学方式观赏性强,师生可以通过在线观看和下载的模式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反复剖析,直到完全掌握。学习也不受场所的局限,学生可以在家利用电脑或者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实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律意识[1]。

3小学美术课微课的设计原则

微课的生活化微课并非一个简单的利用视频播放来完成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的目标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在生活中学习,才能将学习到的有关知识最大限度地利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微小性与完整性微课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小”,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必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知识点的详细讲解。也就是说,微课中学到的知识必须是一个系统性的完整知识点,只有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完全掌握。教学的辅微课是一种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一般可以利用动画、视频技术、语音播放等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形象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展示出来。但是,微课是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展示。所以,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时刻要牢记,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不能完全对其产生依赖心理。

4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方便微课教学要做到以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针对某个知识点的重点教学,同时也要做到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某个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地观看这些教学视频,做到反复观看和探究性学习[2]。如在“造型、表现”教学中,一些学生受到观看时间和角度的影响,会感觉看不清楚或者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将此类知识点以微课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来,这样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并制定微课教学设计表。比如在“剪对称鱼形”一课中,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对称剪纸的具体方法。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将折、画、剪一系列程序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做每一步时都能注意每一步的注意事项。首先是学生将自己手中的纸对折。问题出现了:对折后的纸上该怎么画鱼呢?是画一整条,还是半条?这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谈论完成后请各小组代表谈一谈本组成员的看法。待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可以做以下总结:鱼肯定是只需要画一半,同时还需要画在靠近折痕的那边。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鱼种,根据鱼的外形特点,仔细地画在纸上。教师可以简单地绘制几种常见的鱼类,如热带鱼、鲤鱼、飞鱼等示意图。待学生画完自己的鱼后,教师可以让他们谈一下自己所画鱼的特点,每种鱼的头、身、尾、鳍都有什么不同,有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各不一样。最后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鱼种。本节课的微课设计如下:微课名称:剪对称鱼形知识点描述:掌握对称剪纸的具体方法教学内容来源:小学美术教材教学目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鱼种适用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小学美术教师及相关从事人员教学设问:对折后的纸上该怎么画鱼呢?是画一整条,还是半条?教学实践表明,在美术微课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微课让探究性学习变得生动、形象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生动、形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虽然有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但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生动、形象化的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未知的知识。如在“画太阳”一课中,教师在微课中以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一场视觉盛宴:太阳一会儿变成一个可爱的姑娘,过一会儿又变成一个调皮的小孩,一会儿又变成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奶奶。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现在每位同学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年四季中,自己想让太阳变成什么样子?有的学生说:“夏天很热,我想让太阳戴一副墨镜。”有的学生说:“冬天很冷,我想给太阳戴一顶帽子。”这时候,画面中的太阳便会根据学生的心愿变成一个戴墨镜的男孩,过一会儿又变成一个戴着帽子的老爷爷,学生看到后,露出了开心的笑脸。利用技术手段将学生的想法真实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内心产生无比的向往。最后,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阳形象,并进行交流互动,评比出画得最好的学生,将其作品在校园中展示出来,向其他学生分享。这种教学模式让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得到更好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是美术教学的基本观点。在美术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感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如在“美丽的昆虫”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感知昆虫的形态美,可以在微课上利用简短的视频向他们展示出各种各样的昆虫,如蚂蚁、蟋蟀、蝴蝶、知了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每一种昆虫的形态来发现其中的色彩美、外形美。图片给予学生的视觉冲击,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一种昆虫,从中获取美学知识和灵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发现”“欣赏”和“评述”过程中增长自己的美术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保证课堂教学取得理想效果的最佳条件。只有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利用色彩斑斓的画面和优雅动听的声音,让学生产生一种对艺术的享受,进而将课本中静态的知识在微课中以动态的画面展示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3]。如“春天的消息”一课中,让学生以绘制自己心目中春天景色的明信片为背景,让他们感受春天的景色。这样就能很好地将课本上描绘春天景色的文字信息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在眼前,让人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学生通过绘制自己心目中春天景色的明信片,并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位学生能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有绿叶存生、蝴蝶飞舞、燕子筑巢、冰雪融化等,鲜明生动。这时候,教师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再次感受春天的气息,学生通过观赏后都发出由衷的赞叹和对春天的向往。微课在情境创设中利用试听一体化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让学习变得轻松而快乐。

第7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中职;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中职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美术教学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承担着学校实施美育、完善学生人格的素质教育任务,培养学生审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由于各中职学校学生美术基础较差,美术教学效果不理想,与课程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基于微课的学科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逐渐普及,在美术课堂使用微课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实现了课程培养目标。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他认为“微课”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以视频录制为形式的微小课程。在国内,是广东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开展微课应用研究,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等辅资源。

二、微课的优势

(一)微课可以在课堂内外灵活使用,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差异化学习需求。微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来安排学习进度,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学习,实现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二)微课符合学生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微课设计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在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在10分钟内,因此,设计微课教学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使用信息技术在5-8分钟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教学视频,就可以有针对性解决学生学习的疑点和难点。

(三)微课制作简单方便,体积小巧便于网络上传共享,有利于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中或备课过程中,使用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录制、DV拍摄制作微课,由于时间短,因此拍摄的视频文件容量小,可以非常方便地上传到网络分享,实现网络学习。

三、微课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微课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不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适合制作微课进行教学。美术课程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绘制一幅作品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在起稿构图、绘制细节和色彩处理等关键环节,学生不太容易把握地地方就可以制教师示范的微课视频。这样的视频也有完整课的结构,不是简单的操作实录,切入要具体,不能面面俱到,因为时间不允许,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选取微课内容时只能确定1-2个知识点,要在5-8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只抓住重点环节进行讲解,这样既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微课教学效率。

(二)课堂完整结构,相关资源齐全

微课虽然时间短,但也要按课堂教学结构组织教学,引入课题要简洁,把主要时间用在课题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演示绘画技巧,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课题的教学任务,最后用一点时间对微课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习中涉及的课件、视频、图片等,要与微课视频一起,以便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特别是满足有一定基础和特长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微课制作一般要经过选题、撰写教学设计、准备教学素材、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录制、视频后期编辑合成等环节。对于教师绘画示范类的微课可以使用专业设备拍摄,也可以使用手机拍摄,用手机将这个绘画过程中的某个关键点录制下来,学生可以在绘画时作为参考微课纠正在绘制过程的失误,培养正确的绘画习惯。对于重点讲解的理论知识可以辅助PPT讲解过程进行屏幕录像,由教师播放PPT或其他类型课件进行讲解,用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录制这个讲解过程,这样形成的微课能够做到音画同步,比学生观看PPT多了教师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微课件因为时间限制在5-8分钟,所以要做到精准控制,让学生观看后能达到掌握该知识点之目的。

(三)课堂内外结合,相互补充促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教学示范、重难点讲解、鉴赏对比时应用微课来组织教学活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可以制作学生在课外使用的微课,也可以制作课中使用的微课。课外使用的微课可以把需要学生预习、复习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点制作微课,以课外作业和导学案等形式要求上课时提交相应作品或解决相关问题,课外使用的微课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在课前准备阶段,在导入新课时,使用录制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画视频或播放作品图片,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美术绘画教学中,教师示范必不可少,在课中或课外播放教师示范微课,能够更清晰地展示绘画动作和技巧,也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和练习,从而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可通过制作作者生平简介及时代背景的微课,学生在课内外观看后,能够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学生在了解作者成长过程中理解了他的作品,由此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实践证明,在中职学校美术课程中应用微课教学,可以延伸课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提升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22-01

仅仅教学生画画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美术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已经无法缺少高校美术课程的开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创新能力,所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教育观念更新

我国当前在教育改革方面的重中之重就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与实施。教师教育观念的改革关系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点就在于素质教育知识的传递和创新是否能够有效实现。所以,要想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就必须选择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提升教师团队的美术创新思维,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可以看出,如果学生对哪一门学科有着特殊的偏爱的话,他就会在这门学科上下工夫,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这时对于课程的互动进行就显得更加完美。当学生对那门课程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时,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就是兴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美术教师,应随着课程的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的产生。这样的课堂气氛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在认识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其有意识地在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培养。

三、创新能力的提升

首先,打下扎实的基础。要让还习惯于从直观事物中学习的大学生了解到,创新需要深厚的文化积累。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积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其次,对大胆想象创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通过形象思维,再凭借对记忆的表象,对脑中接受的和过去已经存在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未知的甚至未存在的事物的过程就是想象。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实践课,想象能力都是作为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美术课程的主要特征。实践表明,学生通过积极大胆的想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但能够欣赏到美,而且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直接得到了培养。

最后,授课过程中带动创新。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教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灵活地带动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而且,在知识点总结的方面可以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可能不是所有学生的想法都符合,但是,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配合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思维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对知识的加深记忆以及知识点的巩固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四、竞争机制引进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竞争这个词已经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和认同。那么与此同时,社会就更加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和人才,去创新和开发有利于我们生活节奏的一切物质所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校大学生迫在眉睫,已经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并且要求教师本身就具备这种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其创新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共性,有计划、有步骤的大胆探索,引入“竞争”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这种进取性的个性心理变现,积极有效的对思维创新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就在于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配合与互动,教师改革教学观念,营造轻松课堂环境,学生积极配合,培养自身兴趣,以达到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最佳状态。教育观念的更新、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再加上竞争机制的运用,在高校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雪媚.小学高校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6(11) .

[2]王仁义.小学高校美术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新课程(教师),2010(03).

第9篇: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MOOC 中小学美术 课堂变革

一、基于MOOC对中小学传统美术课堂的思考

(一)何谓MOOC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送到世界各个角落。与传统的视频公开课不同,慕课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课程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表明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获得分数,拿到学分,是学习的全过程。在传统的美术视频公开课的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相对封闭的,除了本人外,没人知道他学到了什么。但是慕课不仅可以让他人看到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还可以评价其学习情况和结果。慕课这样的学习平台更符合学习的一般规律。学习之后,会做检验,进而反馈给学习者。

(二)MOOC给中小学传统美术课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模式。它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按照此模式所采用的理论教学程序一般是: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美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认知主体作用[1]。美术理论及美术实践的讲解,缺乏对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应变思维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逐渐养成不爱问、不想问的习惯,容易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此外,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还存在其他问题:第一,教学形式机械,教师全盘教授,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导致缺乏自学能力。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美术活动室,老师教得多,示范得多。第二,教学内容单一,重知识点,轻学生实践。第三,教师观念滞后,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互动较少,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对象。

二、MOOC模式下中小学美术课堂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MOOC模式下中小学美术课堂变革的必要性

慕课课程制作精良、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与传统美术课堂相比较,慕课模式的课程较短,内容生动和通俗易懂。美术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引入、材料准备、话题展开、学生思维启发等方面。虽然教师投入的时间较多,但从时间成本看,单位时间内可以服务更多的学生,课程的覆盖面不是一个教室内的几十或上百名学生,而是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的学生。根据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偏远地区师资不足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重点学校的优秀美术老师对知识点进行分解,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演示,再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方式将课程教学整理分布给教学条件和师资资源相对落后的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教育水平差距。

从国家层面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整个社会对人的各方面要求不断提高。近些年来,人们不再单一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逐步注重精神层面。当下美术这一领域可以说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慕课这一模式某种程度上将更加全面、更科学化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今,终身学习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慕课课程的便捷性将使人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丰富知识,强化能力。慕课课程在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大力推广将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这将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变革显得越来越必要。

(二)MOOC模式下中小学美术课堂变革的可能性

第一,学习方式的变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使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面临变革。慕课课程可以使任何人进行学习,学习者的数量不受限制,只要拥有一部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学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慕课课程的出现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随时随地地交流与互动。比如学校可以把教学重难点开设在线课程,课堂上没有掌握的可以随时学习。

第二,评价方式的变革。在线开放课程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慕课课程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教师轻松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慕课课程的评价方式将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三,教育方式的变革。慕课课程提供了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方式。课堂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式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地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更多时间用来师生互动、教师解惑。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教师转变角色,由讲解者、传授者转变为激励者、引导者。慕课这种在线开放课程自由、开放的学习模式会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MOOC引领下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生在美术课堂应用慕课的自主学习模式

慕课为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和灵活的渠道,其课程的权威性、资源的优质性、良好的组织性和活跃的用户参与性为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应用“慕课”,学生完成注册后,在课程开放的周期内,自主安排学习活动,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选择美术相关课程,从系统的理论学习及操作视频观看,指导性地自觉阅读美术前沿文献,针对性地系统复习知识点,理解性地练习操作,参与互动讨论并积极思考,完成课程的学习过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2]。采取@种应用慕课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检索中西方名画、著名建筑、美术大师提高美术鉴赏力,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美术技法视频提高绘画及设计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提高学习美术学科的效率。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及难点做标记或在本子上记下来,课堂上和老师交流和讨论。

(二)美术教师基于“慕课”所设计的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教师是利用视频实施教学,其特点是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在“慕课”所设计的翻转课堂模式中,美术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更多的是扮演课程发起人和协调人的角色,而非课程的主导者。课前,美术教师进行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学生期望和操作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和安排。个性化地设定学习要求、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及完成的期限,提供美术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做好美术学习准备。课上,侧重学习内容的重点分析、总结,进行深入的分享,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3]。课后,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学习动态和对课程的满意度等信息,指导学生组成美术学习小组,开展合作交流学习。课程结束后,教师全面总结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并形成课程报告并进行共享[4]。这种翻转课程模式:第一,要求美术教师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前的准备,充分挖掘教材和了解学生的美术基础。第二,要求美术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础。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自主性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和合作交流。第三,要求美术教师了解完整的课程实施全过程。

(三)师生基于“慕课”的师生互动模式

慕课课程下的师生互动模式将有效弥补学生在传统课堂师生互动中由于胆怯、害羞等行为阻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等不足。慕课课程尤其在线上平台中,师生间通过微信、QQ群、博客等进行交流与讨论。例如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中,欣赏美术作品时疑惑点较多,由于学生的性格、知识体系、学习能力方面的不同,将会在美术作品鉴赏中存在不同角度的疑问与认知,传统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交流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需求。那么慕课课程这一师生线上互动平台将有效解决这方面的短板,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师生间的长线交流,有力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提高教师威信等。

参考文献:

[1]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1(8):26-28.

[2]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MOOC到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