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调节和控制,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保证供电的质量。
一、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概述
目前在高新技术领域内,十分关键的一门学科就是电气工程。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要想对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衡量,十分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全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各行各业它都有涉及,不管是电气开关,还是科技航天,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电力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电力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在新时期,电气自动化进程已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
二、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设计原则:具体来讲,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时,首先就是保证电气自动化可以满足生产产品和生产工艺的需求。之后,需要保证足够简单和经济的设计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方案,在设计电气自动化应用方案时,还需要对机械和电气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目前,大部分的高科技产品以及民用产品,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设计需要处理好各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工艺要求、结构的复杂程度、制造成本等等。在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电器元件进行合理选用,这样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可以得到保证。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应用:电气工程中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是自动化系统所实现的,这个系统包括很多的组成部分,比如大屏幕中心显示器、打印设备、工作站以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及其服务器等。它可以实现很多方面的功能,比如经济调度电网的运行,结合电力市场的运营需求,来分析和监控电网运行情况及其安全状态;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实时采集,对发电进行自动控制,实时评估电力系统状态,合理进行调度,预测电力负荷,处理和分析电网运行状态以及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在具体实践中,会有很多的电力异常运行或者故障出现于电网运行中,这些故障都是迅速发生的,并且有着特别复杂的因素,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判断和检测,或者是采取了不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设备安全就会受到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而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电网的运行状况,将事故的发生源及时找出来,然后通过分析,采取一系列的促使来进行解决,这样事故就不会出现扩散问题,事故的发生几率可以得到有效降低。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的自动化应用:主要由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运行人员工作站等构成了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分层分布结构一般得到了广泛的采用。过程控制单元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对其他的信号进行直接接收,比如热电阻、电气量、现场变送器、开关量等等,完成了运算处理之后,可以在画面上实时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这样就可以对执行机构进行直接监控,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的各种功能也可以得以实现,比如检测、联锁保护与控制等等。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变电站中,主要是有机结合了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输技术,原来人工作业模式可以被电气自动化装置或者计算机硬件系统给替代开来,这样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从这一个角度上来讲,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对变电站中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安全状况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监控,以此来提高控制的效率。它具有这些特点,原来使用的电磁式装置发展为了微机化的设备,专业操作监视的图像化和智能化就得到了实现。目前,随着微机监控技术的日趋成熟,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水平将会越来越高。
四、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优势
电气工程中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优势: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了越来越多的一次设备,比如变压器、短路器、发电机等,那么就需要实时检测这些关键的参数,这样监视设备除了要对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反馈之外,还需要对设备中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有效判断,以此来对设备的保养周期进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得到有效延长。
电气自动化应用下电气工程中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在一般情况下,安装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时,需要控制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有几十米的间隔距离,但是部分甚至需要有几百米,利用大电流控制电缆以及强信号电力电缆来将其连接起来。在设计一次设备的结构时,往往需要对常规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充分考虑,这样大量的电力信号电缆以及控制电缆就可以被有效的节约下来。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调节和控制,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保证供电的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日趋成熟,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努力,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基于电力工程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探究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莫家宁.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3,2(6):123-12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分散控制系统;应用
分散控制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另外一种系统,它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和控制,而且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为很多企业在发展中改变了他们的生产模式,而分散控制系统由于它自身的特点让很多企业开始注意到它的优点并开始应用它。它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也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一、电气自动化分散控制系统设计
从整体来看,自动化分散控制系统是具体的计算机技术、显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四C”技术的充分结合,它能和数据高速公路结合让不同地区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以此为基础与总体配置相结合,让各部分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控制比较分散,但是大家所了解到的信息是相同的,合理利用这些原则,就能使该系统更好的工作,人们也能更信任该系统。该系统还是一个闭环式的系统,它使用起来比较安全,而且出现故障时还能很容易的进行维修,这样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一)可靠性高
该系统主要是利用分散结构的原理,让各部分都能各司其职,从而让每部分的效用都能发挥到最大,也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总体来看,该系统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地理位置分散和系统功能分散,利用此机构还可以有效分散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根据这些原理还可以判断出部分的设备出现故障并不会影响另外的正常的部分。除此之外,关键设备的备用配置在该系统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可以充分保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在电源、通信设备的配置方面都有冗余配置,这样在原有的配置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利用备用配置,这不仅不会耽误工作的进行还能让系统更大限度的利用起来。而且在软件中还采用了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置,这充分保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二)监视与扩展性能较好
从这个系统的整体来看,它综合使用了高智能操作员,这样可以对所有的事物进行监视和操作,而且也可以对现场进行实时监视,它还有比较人性化的交流界面,该系统利用这些特点对软件进行监测,也让控制更为完善。它还采用递阶数据通信网络,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能分层进行,而且硬件的结构也比较灵活,该系统还使用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设备接口,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扩展它的性能。
(三)编程容易及系统维护方便
该系统利用的编程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该编程可以使系统自动生成人员需要的文件,工作人员并不需要有很高的编程能力,他们只要会简单的填表、作图即可,而且由于程序比较简单,所以它的正确率会比较高,所以就显得更可靠。
三、分散控制系统在企业的应用分析
(一)NCS功能的应用
该功能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第一是数据的采集、处理功能,该功能主要是利用仪器对系统中的物体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将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再将得到的信息传输给需要的人员,让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连贯的进行下去,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并找出解决办法。第二是画面显示功能,因为该系统采用了监视的做法,而监视的内容又通过画面进行传输,所以该系统可以让工作人员清晰的知道自己所需要的证据,而且所有的监控都是相连的,所以就不用担心作假的问题。第三是数据记录功能,该系统可以记录显现时的记录,同样也可以保存历史记录,这样工作人员就能根据需要去查询自己所需要的数据,也能让所有的数据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单元机组ECS功能应用
电气控制系统只是单元机组DCS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端子柜、专用OPU、现场控制站和扩展继电器柜。端子柜涉及11页端子板组态,OPU 涉及56页DPU组态页面和14页报警光字牌组态,现场控制站由30页控制回路组态组成,另外还有监视得到的画面,这又可以分成几个组成部分,而且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与NCS都是一样的,包括画面显示功能,数据的采集、处理功能,数据记录功能,回路控制操作及保护闭锁功能,数据通信功能,这些都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们在系统的运作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三)DCS与电气专用装置的连接与应用
电气自动化分散控制系统一直在不断更新着,现在的这个系统是与电气专用装置连接在一起,他们两个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是两者与继电保护系统的连接,该装置是由很多个独立的装置连接在一起的,他们相辅相成,利用硬接线将需要输出的信号通过输出点输送出去,然后再利用开关量进行输入,最终会将数据信息输送到DCS全局数据库,这样就能在最终端显示出各个站点的保护系统,从而有效的保护各个装置。第二是与励磁调节器的连接,这主要是有一套发挥主要作用的手动调节器和两套备用调节器组成,而且该装置的目的是为了对励磁调节调节系统进行操作和切换,最后再与单元机组相连接,这样就可以形成整个系统的连接,最后再经过操作员的确认,对其进行监视,就能完全的发挥该系统的作用。
四、总结
该系统能将不同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也有它自己独特的地方。而且在时代的发展中,它的地位越来越让人不能忽视,它已经应用在了很多个领域,本文主要分析了它的特点,还有它的一些应用,也能清楚地发现它应用广泛的原因,当然可能叙述的不是很准确,这其中更准确的看法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
参考文献:
[1]林立群.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实施[J].科技传播,2013(8):146.
关键词:电气工程 电气自动化 问题 应用
一、前言
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有电子、电工、计算机工程和自动化等学科及综合,电气自动化属于传统的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性专业学科,目前很多岗位都要求具备本专业的技术人才。强弱电的相互结合、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结合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特点,从而实现大型生产中智能型设备和生产过程的电气自动化。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现代电器设备就已经发展为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叫配电综合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二、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工程是如今高新技术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也是现代科学领域中研究的十分热门的学科。目前最有成就的就是电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且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电气工程的发展已经能够从一定意义上表现国家的科技水平。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简称,应用范围十分广,从电气开关的设计到科技航天研究,都会应用到电气自动化。电力发展也很大程度的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力应用的深化和发展,促使在当今时代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生活现代化的标志。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以电网调度的打印设备、工作站、中心服务器、大屏幕显示器和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都是通过电力系统专门的局域网在系统的可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夏季电网调度中心,以及测量控制设备等终端实现自动化系统。在现在的电网调度领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评估、根据数据对电力负荷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在此前提下实现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的自动化,但是一般情况下,只有省级网上的电网才会允许这样做。电力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对数据实施收集、处理和监控是核心内容,获取数据后对电网运行情况和安全情况进行掌握,能够更好的控制现代电力市场的需求。
2.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多数在发电厂中的分散系统都利用分层结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由高速数据通讯网、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运行人员工作站及工程师工作站等构成。其中过程控制单元由可溶于配置的主控模件和输入输出模件构成,而主控模件是通过冗余只能输入输出及其总线模式来实现通讯的连接。既可以用于直接生产过程的有过程控制单元,也可以直接接收电气量、热电阻、开关量、现场变送器和脉冲量等多种信号,通过运算处理之后,实现对设备运行的参数和状态进行显示,并打印和输出信号,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对运行机构的直接驱动,并且对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联锁保护和控制有很大帮助。运行员工和工程师工作站利用的是人机接口,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接收由工作站发来的指令,其二是运行员工工作站发送信息,这两种方法都能实现控制机组运行状态金控和操作人员监视。还有一种是工程师工作站,主要为工程师提供各种设置,并对系统组态的诊断和维护方式进行修改。
3.变电站自动化
在电气工程的变电站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为了加强监控能力,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代替了人工坚实和电话及人工操作,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原因,并且该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和水平。也就是说,实现变电站全面性多层次的监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效率,并实现高效率的控制,这就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变电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利用全微机化的先进设备代替原来使用的点此话设备;操作监视利用计算机屏幕形式;计算机电缆传输数据的形式被电力信号电缆接收数据来代替;自动化的管理和统计变电站的各种数据。对于上述总结出的变电站的自动化应用是很容易发现的,在当代的电力生产中,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也能够满足和适应变电站的各种任务和操作,从而形成了如今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四、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及可能要面临的问题
电气自动化应用领域很广,如电器开关、飞机汽车生产等,那么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就应该有全局思考。首先是向核心竞争力方向发展,我国应该投入雄厚的资金用于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和研发;其次是向电器智能化发展,如自动控制、CIMS、机器人和专用集成电路等方面。
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筑行为中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及配套管路行为中的建设管理活动都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实际情况确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铁路部门、水利部门及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交叉对相关的建筑项目进行管理。这样看来现有的这些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些法律法规没有及时更新,并不能适应现在的实际情况,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组织机构设置不统一,没有落实相关法规政策等等。为了更够更好地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应该做出适当更新,在适合我国发展特色的情况下适当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取长补短。在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之下,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同时为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五、结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运用在电气工程中,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已经成为电气工程技术的重要支柱。现代化、国家化和全球化的科技发展背景下,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并且有了很大的变化及快速的发展。上述对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鹏,罗继承.谈谈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0,(03).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研究
前言
在我国,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已经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这一技术引入国内以后也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但在以往的电力系统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并不顺利。同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国内电气自动化这一电力技术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伴随国内近几年来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电力系统当中,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的优势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过程中显现出来,而电力系统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当中,适用性是非常广泛的,并且专业性也极强,随着国家对电网和电力系统事业加大建设力度,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日益蓬勃。
1 国内现阶段电气自动化的情况
1.1 电气自动化的系统维护
建国初期,由于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都有限,因此电气自动化没能很好地发展,但是,伴随国内社会的发展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在科学技术层面有了非常大的飞跃,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广泛地普及和应用。自从颁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研发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标准(IEC61131),再加上OPC这一技术的出现,广泛沿用了电子计算机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
从现阶段构成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来看,仍然是将Windows NT和Internet Explore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持[1]。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进程当中,这些技术已然形成了非常标准的操作方法与执行语言,同时构建了非常标准的技术操作平台。在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和进步之下,与电气自动化相关的操作界面也比从前更加美观和完善,各大企业单位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操作方式。除此以外就,基于这一平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系统维护方面也更加完善。
1.2 分布式控制应用
分布式控制又被称作分散控制,是通过多台电脑对生产过程当中的控制回路加以控制,同时能够集中对数据资源加以获取、集中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工作期间,需要其对每一个运行的构成部分展开有效、合理的管理和调控,同时需要处理设备和线路之间的联系,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作用因此而体现了出来。
2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2.1 由低频向高频发展的变换器电路
电力系统的飞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电子器件的更换速度,变换器电路由以往的低频朝着高频的方向发展。普通晶闸管具有交流变频这一特点,以往在使用这种普通的晶闸管时,直流电路一直是以“交-直-交”这种状态进行交替变换,直到PWM变换器的诞生代替了以往生产期间所使用的普通晶闸管,不仅明显地将电力系统当中的功率加以提高,同时及时解决了低频区电动机的转矩脉动现象[2]。
2.2 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
半控型晶闸管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是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当中第一批电力电子相关器件。半控型器件的诞生标志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为电力系统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效益。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在半控型晶闸管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新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体管(GTR)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MOSTEFT)。在这些电力电子器件当中,额定的电压、电流和开关时间都各有不同,因此,这些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的适用范围也各有不同。
2.3 综合的自动化技术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相关技术人员对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方面的理论加大了重视程度,同时将国内科技水平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先进的理论技术加以融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继电保护这一装置当中。从这时开始,电力系统的新兴保护装置进入了全面智能的新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也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展开了细致的研究,研发出了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装置[3]。
2.4 实时仿真系统
关于软件的仿真研究,技术人员针对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建模和负荷动态特性监测展开了相当深入的探索,通过引进国外电力系统公司所研制的基于数字模拟的实时仿真系统,在国内成立了混合型的实时仿真环境实验室。这一套仿真系统的构建能够对电力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模拟,为国内科研事业带来一定帮助。
3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有许多新型技术得以推广和使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这次革命中大放异彩,开辟出了一条广阔的发展新道路。关于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不仅能够应用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可以广泛地在工业生产当中运用[4]。随着国家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和进步空间。同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电力系y的起步稍显落后,技术能力方面自然也存在差距。纵观现今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研发技术,国内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的不仅是学习和借鉴,更应当结合当前国情和科学技术的能力制定出更加适合国内电力系统的发展方案。
4 结束语
伴随国内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有了相当大的飞跃。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创新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电力系统的生产发展进程当中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通过技术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潜心钻研,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都发生了变化。一些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理论知识被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当中,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线的发展,也为国家电网和电力系统事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张倩.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分析[J].电子测试,2016(23):130+123.
[2]周观春,史阔,柴宇.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141.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运行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变电站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产生给我国当代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由此可见,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伴随着电网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级变电站,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核心,在实际运行中有效地保证了变电站运行安全,提高了变电站运行效率。
1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意义
电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离开了电力,社会就难以进步和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肩负着电流、电压的调控重任,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变电站运行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进而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变电站运行中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问题,进而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前各级变电站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变电站运行中,利用电气自动化化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自动化化作业,在电气设备上实现自动化自我检修,防止出现设备故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1]。同时,实现电气自动化还可以节约系统有效装机容量,降低系统总发电燃料费用,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和电网输送效率,降低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进而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2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水平低
就当前我国变电站运行环境来看,由于变电站缺乏信息网络系统,对变电设备运行不能进行全方面的监控,进而不利于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许多变电设备依然需要依靠人工去进行检修和维护,增加了变电站运行风险。另外,在面对变电站系统中的设备故障、检修、测量、控制等所有信息都是同归同一个信息窗口来显示,当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监控窗口会弹出大量的信息,变电站工作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确切的故障信息,从而耽误故障处理的时机,使得变电站不能正常运行。
2.2 人员的问题
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职业素质低,在工作中不能认真的对待工作,从而变电站运行效益低。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当变电设备出现故障后不及时上报,造成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外,许多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从事本项工作多年,大家以前都是这样干的,没出现过问题,凭自己的经验这样做也应没问题,在工作中贪图方便、怕麻烦,总想以较少的付出获得最好的效果,认为工作很简单几分钟即可完成,往往无票操作、使用解锁钥匙操作或不使用相应的安全工器具。其次就是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对现场设备不熟悉,对操作技能一知半解逞能蛮干,针对变电站运行故障都是凭经验、想象,自以为是,盲目操作,在日常设备巡视维护工作中贪图快,巡视不到位,设备缺陷未能及时发现,给日后的运行设备埋下事故隐患。
3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
3.1 控制系统
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增加变电运行风险,为了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在变电站中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立起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运行人员的监控、变电设备的监控、后台监控以及数据自动分析等。对人员进行监控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中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确保变电设备稳定。对变电设备的监控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变电设备运行环境进行全面监控,对影响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把控,进而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而后台监控及自动数据分析模块就负责收集、处理各种设备的运行信息和数据,按要求发送到集控中心和远方调度控制中心,满足调度部门对电力系统的监视、控制和运行操作。
3.2 保护系统
保护装置指的是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在变电站中装设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大大地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对系统进行保护,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
4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电力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在变电运行中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技术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4.1 发展数字化技术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过程中,利用电子自动化与信息化这一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为电力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信息。
4.2 建立自动化通用网络系统
在变电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建立学科学的自动化通用网络系统不仅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要想更好地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就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电气自动化通用网络系统,使系统各个工作环节都能高效、快捷进行,降低安全故障的发生[3]。
4.3 建立全面的DMS系统
DMS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用于建立、使用以及维护数据库。DMS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以便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及完整性。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发展道路上,建立DMS系统可以提高电气的管理水平,适应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提高系统各个环节的保护,从而确保电力的供应,使管理者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的状况,如电流电压的情况、电力设备等设施的使用情况[4]。DMS系统也能进行详细精准的计算,对电力平衡、设备负荷等问题都能起到监控作用。通过这些功能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5 结束语
变电站肩负着我国电能输送的重任,为了满足我国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在变电站运行中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着重大意义。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变电站运行故障检测效率和故障处理效率,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节省变电站运行成本,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及其应用[J].电子世界,2013,9:48-49.
[2]郑杰,曹伟杰.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3,18:181.
[3]许伟.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相关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134.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33
1 引言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就是将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与变电站的基础设施相结合,保证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我国的电气行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水平较高,目前已经有希望实现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无人值守以及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少人值守。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深入运用,不但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变电站的整体运行质量。变电站实现电气自动化还可以推动电力服务智能化进程。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及时对故障进行反应,保证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此外,变电站实现电气自动化有利于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可以利用大量的实时数据同时进行静态和暂态稳定性分析,提高仿真的效果。
2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主要模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相对分散模式、集中模式、完全分散模式等。
2.1 相对分散模式
相对分散模式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范围应用于我国各地的变电站。分散的涵义是自动化装置根据变电站的不同电压等级或是一次系统的建设,把变电站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散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内部分别装设自动化设备,独立发挥保护、测控等作用。之所以成为相对分散,是因为具有总控能力的主站以及滤波等控制设备采用集中设置的方式,均设置在变电站的中央控制室,通过中央控制室和各个分散区域的总线进行通信。
2.2 集中模式
集中模式是对各类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集中调节和控制,各设备集中安置在一个地方,但是设备之间在物理概念上几乎没有联系。由于设备在空间上比较相近,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等级的计算机系统,通过I/O接口扩展,对各类电信号、开关信号、动作信号等进行采集和处理,从而实现测控和保护功能。
2.3 完全分散模式
完全分散变电站中的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除了与主变压器、母线、高压线路有关的自动化设备依然采取集中式安装之外,其他自动化设备比如与低压输电线路、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有关的自动化装置等,都直接安装在设备间隔甚至一次系统中,通过系统总线进行相互联系。这种模式大大节约了电缆的使用,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完全分散模式将取代相对分散模式应用于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主要应用
3.1 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在线监测,从而降低每年因定期检修所带来的巨大人力、物力浪费以及由此带来的供电损失。
3.2 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各类事故进行追忆和记录,从而可以对事故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系统发生故障后,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记录与故障有关的开关量、动作量等信息,便于对事故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
3.3 在自行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变电站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掌握和历史数据和给定参考量进行对比,从而可以迅速找出故障的源头,并通过计算机分析后发出控制命令进行处理,帮助系统进行自我恢复。
3.4 在交流采集中的应用
对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是电气自动化的巨大优势。通过模数转换器将采集到的电信号转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传送给计算机,可以得到电压、电流、功率、开关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为事故分析和故障排除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3.5 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是微机继电保护,其数据来源于通过交流采集系统计算机可以得到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如果系统发生故障,计算机接收到的物理量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后,计算机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进行处理,对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作用。
4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随着智能电网的构建,我国的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还需要其他学科领域的技术进步相配合。另外,我国生产自动化装置的企业较多,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往往难以相互兼容,为现场使用带来困难。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提高自动化装置的兼容性,是实现提高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5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整体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信息技术进步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得认识到,尽管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建设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并具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电力行业的自动化建设还需要相当程度的发展,这需要所有电力行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连永.试论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系统设计[J].科技传播,2011(03):40-41.
[2]王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及其应用[J].电子世界,2013(09):48-49.
[3]崔渊博.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10-11.
[4]符仕毛.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分析[J].硅谷,2008(16):37-3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
我国工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工业生产中对于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又给自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普及注入了新的血液,大大的促进了控制水平的提高,可以对传统人工控制的诸多缺陷起到弥补作用,带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可以这么说[1],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已经离不开先进电气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支持,对这方面技术应用的熟练掌握是企业的内在要求。
1.电气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概念
这里说讲的电气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开展的,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处理以及信息的应用。对于信息的收集可以有效整合企业的各种运营状况信息,进而给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行提供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以在安全领域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现代很多的电气仪表制造商都加大了在这方面的研发力度;对于信息的处理环节来说,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诊断是与自动化仪表信息交流十分密切的,也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信息的应用来讲,电气仪表自动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满足实时诊断和维护的基本要求,对产生的各种工作信息进行合理的采集处理,进而确保生产流程的良好衔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2]。
2.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
2.1监控的智能化
在大多数的监测工作中,我们所采用的传感器类型主要有煤器、温度以及烟雾等多种类型,这些传感器可以把收集到的信息借助红外线收发模块来实现传输,这种信号源主要是由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接收装置是以光敏三极管为主。在正常的工作运行中,红外发射管会持续的发射红外光,然后经过接收后,再把所得的信号传输到单片机上,而且也不会因为信号被遮挡造成的不利现象发生,实现智能化的监控[3]。
2.2控制和保护的自动化
一些规模体积较为庞大的电流电压开关设备,它在实际企业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对控制系统做到合闸和分闸,一旦运行出现了不良现象,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做支持。如果从自动化仪表的结构来看,它是属于一种多样化的、质量性能要求高的活动,也就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仪表设备自身功能的有机整合,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控制和保护的自动化[3]。
2.3测量功能
在电气仪表设备中,它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它出现信号时就表明设备在当前的运行状态下,可能出现了不良运行状况,这样可以为设备的性能检测提供便利,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就要在专业设备的支持下,对各个线路的参数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判断,包括电压、电流以及频率等三个方面,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行打下基础[3]。
3.电气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设计原理和流程
3.1设计工作的开展原理
3.1.1实行集中监控
实行集中监控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它的作用下可以把系统功能集中到统一的处理器中,在统一模式下进行合理的处理,但是,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在监控作用下,会导致电气设备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下降,在电气仪表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带动下[4],可以有效降低电缆线路材料的使用量,从而保证整个的组态更加的灵活,不会出现故障问题。
3.1.2远程监控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监控的远程化,不会受到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它是一种兼有计算机网络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节点,在网络自由的模式下形成无线网络结构。在传感器节点的作用下,可以对周边信息和监测的对象实行动态化的检查,对周边设备的实际状况有全面的掌握,进而可以顺利的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3.2控制系统的运行流程
3.2.1调度端系统的运行流程
在电气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下,企业生产的电气设备系统在收到计算机所发出的信息后,会在前置机的处理下,将其储存到相应的储存设备中,这样可以确保信息保存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后负责这方面的服务器会把获得的相关信息直接的传送到工作站中,最后再在WEP网络服务器的运行下,实现把系统信息及时的传输到局域网中,满足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
3.2.2RTU方面的工作流程分析
对于这方面来说,生产企业可以采用遥测采集板或者是AID转换器等的相关设备,对变电站的相关遥测量进行采集,采集工作完成后,再在信息网络的运行支持下,把相关信息及时的传输到控制单元中。另外,在中央控制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下,它对信息经过处理后,会把处理后的信息传输到与之相关的功能计算机中,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后,最后可以再把其传输到调度端部位,进行最后环节的综合化处理[3]。
4.总结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电气自动化仪表系统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企业的生产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这种系统所具有的名下特点就是自动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因此,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就要在实际应用和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自我维护和完善,并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保证电气设备可以高效发挥自身作用,这样可以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校荣.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59.
[2]高磊.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111.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发展 不足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10-01
电气工程是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伴随着现代工业一起成长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电气工程经历了电磁学理论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的电气工程技术科学形成这样一个过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极大的提升了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在稳定性、安全性、高效性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方面的建设取得了突出进展,作为工业大国,我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前列,但工业化的水平并不高,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研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应对的措施,对于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文以下将针对上述内容做简要的论述。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而不断取得革命性突破的一个领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关键的系统,并且具有独立的色彩。从初期的电磁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这一学科逐渐走向高效、便捷、快速,不断适应时展的新的要求,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工业发展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提升了整个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此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还涉足到商业领域,为商业间的沟通交流提供越来越多的平台,纵观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无不是伴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而取得突出成就的,因而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作用不可或缺,相关研究值得深入。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不足
虽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其发展中,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发展的提升,分析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工作效率有待提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特点就是可以高效的完成整个工程,工作效率的提高是衡量工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工作效率影响了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发展的质量。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都是因企业而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应用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整个行业中由于工作效率的问题,导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而要想在这些企业中脱颖而出,效率的作用不可忽视。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最为简洁、高效、兼容性高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工作的效率就能得到提升。但实际中的问题是,我国的许多企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并不高,有的甚至非常低效,严重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并且影响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优化升级。
2.2 成本抬升
当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都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设定的,通用性不高,企业在建设此类的系统中,需要工作人员结合目前的技术成果,在自有的经验的前提下,进行探索,还处在一个综合的领域里,独立性有待完善,而这就无形中增加了经济成本,导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投入增加,成本的抬升是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2.3 信息传递的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工业中逐渐成熟,并走向商业领域,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但是每个企业的建设都是因自身的情况而定的,企业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对产品的理解不同,这就给数据信息的传递带来了困扰,增加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营成本。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对措施
3.1 建立统一独立的平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需要量身定做的,各个企业的应用水平高低不同,也就导致系统的通用性不足,没有统一独立的平台,会给企业的建设、应用和维护增加成本压力。因而企业技术人员突破技术环境中的兼容性的障碍,有计划、步骤的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方案。在建立统一独立的平台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设计之前对企业用户做充分的调查研究,拟定初始的目标;其二,当确定方案之后,要保证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工作的完整性,预算必须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三,注重商业项目和终端用户的客观需求,建立统一独立的系统,减少企业的运维成本。
3.2 建立通用网络
建立通用化的网络系统可以促进商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还能保证信息交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企业在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过程中包含了设备控制、技术监管和管理等多个步骤,要将这些技术和资源进行融合,合理化的配置,就需要一个通用的网络联系起来,使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畅通无阻,保证其高效性和便捷性,促使整个企业的优化发展。通用网络的建立在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有着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
3.3 建立数据标准对接
电气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而向商业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过程中,信息数据的交流应用显得格外突出,为了实现数据的标准对接,保证信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需要标准化数据对接,从而减少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并且减少交流过程中的兼容。建立数据标准对接也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统一协调打下基础,为建立统一独立的平台做出贡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随着技术的革新,其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4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工业领域及商业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改进的措施,对于优化其发展,提升行业发展的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候晓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作原理[M].科技出版社,2009.
[2] 李娜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电气自动化,2010(33).
[3] 王君鹏.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控制方式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 电气自动化控制 设备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U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078-01
电气化自动设备的可靠性对其性能和运行效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可靠性越高,在特定的环境及规定的时间内运行的稳定性也就越高,所能发挥出的设备功能也就越强,设备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一直在以来,工作人员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都极为重视,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接下来,该文就将对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 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低下的主要原因
1.1 设备元件质量低
设备元件质量低,达不到标准要求是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元件是设备主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元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设备的质量自然也得不到保证,从而也就无法保证其可靠性,发挥不出其应有的功能。导致设备元件质量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低下,不能辨别出元件的质量是否真的能够达到标准;另一种是企业为节省电气工程建设成本,刻意选择廉价的设备元件。
1.2 对气候变化的防护能力比较差
提高电气自动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设备在任何环境中和任何时间内都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想要提升自动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要增加其对气候变化的防护能力。而当前,控制设备对气候变化的防护能力并不是很高,当天气寒冷的时候,容易出现冻裂,当天气炎热的时候,又会导致设备温度升高,这两种情况,都会大大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1]。
1.3 抗干扰能力差
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差,就很容易受到周边电磁信号或者是磁场的干扰,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另外,设备元件的抗干扰性也得不到保证,一旦在运行过程中设备发生震荡或者是碰撞,一些精密度比较高或者是质量比较差的元件就会受到干扰,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的可靠性。
1.4 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低下
总的来说,以上所述的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都是客观因素所致,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低下,不能保证设备的运行才是主观因素。在企业中,生产操作人员大多是不具备专业能力和技术的普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即使出现问题,也不能够及时发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
2 提高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2.1 合理选择设备元件,保证元件质量
要想保证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能够对元件进行合理选择,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拥有一个专业能力过硬、技术高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能够精确地对元件的质量进行判断,淘汰掉劣质的元件[2]。在购买设备元件的时候,一定要选信誉高、产量质量好并且有售后保证的厂家,不能因为贪图便宜而选择廉价劣质的元件。并且,在购买元件的时候,一定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陪同,现场对厂家所提供的元件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不能只听信厂房的片面之词。同时,在采购的过程中,还要做到货比三家,通过对比,以选取性价比最高的元件。
2.2 提高设备的气候防护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应该采取相应的办法来提高设备对气候变化的防护能力。比如,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如果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了饱和状态,那么设备中的元件以及电路板上都会出现凝露现象,致使元件和电路板的表面都凝聚出一层水珠。如果,这些水珠凝聚到一定程度,且元件材料质量不达标,这些水珠就会渗透到材料中,大大降低材料的绝缘性,提高其导电性,这个时候,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发生放电以及击穿等事故,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还会对工作人员形成威胁。因此,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出现,提高设备对气候变化的防护能力,应该对设备元件和电路板等采取浸渍、灌封或是密封等处理措施,提高其自身的防护能力,进而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2.3 提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想要有效提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就要从设备的生产上入手,通过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来提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选用厂家通用的元件和零部件,尽可能不选或者是少选厂家通用之外的元件或者是零部件,以免降低了设备的统一性。其次,在设备生产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为主要目的,不能盲目地追求高性能、高精度,以免降低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一定要保证设备的易组装性和易操作性,使购买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对其进行操作和维护。通过以上方法,来提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使设备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2.4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是一种高科技设备,精细度比较高,系统结构也比较复杂,只有专业素质和能力都比较高的操作人员才能够对其进行精确操控。而当前,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除了维护检修人员之外,其他工作人员基本上都不具备太高的专业素质,也没有太高的操作能力,很难保证设备发挥出应用的功能[3]。因此,作为企业,想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就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来保证设备高效运行,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3 结语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提高电气自动化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对电气设备维护和检修的管理成本,还能够大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因此,生产企业一定要对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龙成.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