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形势;班组管理;安全管理;新发展
2010年起,全国上下形成重视班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氛围,真正将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落实到基层一线,植根于基础能力的提升和广大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力的发挥上,形成上下同欲、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各行业努力将班组、支局标准建设的核心内涵和关键行动统一起来,将持续深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企业人才培养战略,明确把强势生存发展、智慧竞争取胜的要求,融入到基层班组长、支局长“敏锐、沟通、承担、进取”的职业素养中。如此大规模的班组长建设项目,将基层班组的重要性与班组长作为班组安全的关键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班组管理的新形势
1.新思想、新观念、新秩序
新思想、新观念、新秩序的企业发展新形势正在碰撞与摩擦中逐渐形成,处于一线工作,作为企业细胞层的班组成员们,反映在他们头脑中的是生活内容丰富化、思想观念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这些本色的变化正悄悄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创新与探索,迫在眉睫。
2.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
班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氛围基本形成,通过多年深入基层的班组长管理培训,“三化”管理理念基本落实到班组基层管理当中。
3.新生、新潮、新星
当下班组团队中,有90%以上的班组成员都是80、90后的新生群体。这类群体同志,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光鲜的现代感,个人素质较高,思想活跃,纯粹的“动感地带”人,追求时尚、探索、不拘一格。因此,有意识地建立班组个性文化,用现代方式解读这群新新人类的思想、追求和对工作的认识,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达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统一。
二、安全管理的新发展:重点在班组,关键在岗位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而这些事故不仅仅存在班组工作本身,还发生在班组的生活、学习中。由此,安全生产不应独立于社会,也不可能单纯地提高,须融于生产、生活、工作中,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明确的风险性!
夯实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或杜绝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班组长自身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组的安全管理。在班组长的任命上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严把任用关,把思想作风硬、安全意识强、懂业务、会管理的优秀生产骨干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上来,不断优化班组长的配备,使班组管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
三、新形势下,班组长应具备的安全技术素质
新形势下,各基层班组长应该具备的安全技术素质体现的根本,就是要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的:“事前想到,想到做到!”
1.事前想到
事前想到,不仅是简单地考虑到就事论事的安全基础隐患,作为基层安全管理者,班组长更应具备安全管理的深层思想,那就是要想得周到,并且要想得十分周到。
想“what”。首先要确定想什么,关键还是要想安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有哪些风险存在?有哪些危害危险因素?具体的安全隐患有什么?想“how”。关键就是要考虑如何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想“key”。所有排除安全隐患的方式、方法的核心,就是要准确进行生产现场的危险辨识!
2.想到做到
想到就要做到,关键是如何做到。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就是要“软硬兼施”。
“硬”件方面,制度、体系要全面、实际。安全管理制度及体系一定要有且有效,并能持续有效地应用于班组管理中。其中的关键点就是要制定出更细化、具体化的安全管理制度。
“软”件方面 ,关键是有效的管理方法。风险评估数据库自2010年底起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用,经过2011年的使用与优化,班组安全风险的管理能力大大加强,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四、新形势下,班组安全
管理的工作重点
1.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是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点,“预防”是班组安全管理的落脚点。重点工作,就是要做好危险辨识工作,确认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对于班组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危险的发生比解决危险造成的危害更有效。
2.优化评估
平时工作中做好对风险信息的采集,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与安全预防的前提。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及时性,针对工作环境的变化和工作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对采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估,并做出安全管理工作事项的优化,增强班组工作的安全性。
3.落实制度
再好的方案和再完美的制度,都要落实于实际工作才会有存在的价值。实现良好的安全绩效需要有基于服从文化的规章制度和高质量的工程技术的保障,使大部分员工始终如一地、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强化安全的事务当中来。
4.宣贯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安全文化,是企业灵魂实现的保障。将安全生产融入企业文化当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安全核心价值,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安全管理研究在新形势下强化基层管理工作。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员工素质,全面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必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业务部门全面参与的运行机制,形成制度约束、管理严格、行为规范、运转有效的连队和班组管理体制。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安全本质,是安全管理的历史新发展,对企业安全生产有着深刻、长远的影响。
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含义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实施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职责、过程和资源[8]。实验室应将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制定成文件传达到全体人员,并被其理解、活动和执行。并保证对管理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关联性、协调性、适应性等特点。管理体系应有明确的目的、规范的管理、有效的制约、高效的机制、能自我发展和有机的整体等特点。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贯穿与实验室活动的整个过程,从取样开始到所有潜在危险材料被处理。
2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2.1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法律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WS/T251-2005),GB19781-2005/ISO15190:2003《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GB/T22576-2008/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GB/T27025-2008《检测和校正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
2.2编写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有生物安全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SOP)、安全手册及记录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应密切联系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安全为主题,涵盖生物安全的一切要素。编制的文件要相互呼应、统一协调便于管理和使用。
2.2.1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手册是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遵循的文件,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纲领。可参照“质量手册”的组织方式,但要包括以下内容:风险评估、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个人防护和应急措施、菌(毒)种管理等进行原则性规定。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实验室负责人、生物安全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各个部门都应赋予其相应的职责,要明确实现和达到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的制订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质量目标要相对具体,规定一些明确的数据,如对事故的处置率、人员培训、设备装备等,具有可考核性。批准页由设立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发,表明无论内、外条件发生何种变化,该负责人都会确保并维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金华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目录见表1。
2.2.2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生物安全手册的执行文件,程序文件一定要与生物安全手册相呼应,注意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中《程序文件》的特殊性。特殊的内容有:确保每个生物医学检测和相关人员熟知生物安全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了解实验室和所操作材料存在的潜在风险;确保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的供应;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确保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样品和菌(毒)种不会遗失或被偷窃。保存良好内务行为的程序;员工健康监护程序;实施危害评估,记录结果及采取措施的安排程序;化学品和其他危险品的确认、安全处置与存放及监控程序;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为程序;工作人员培训、考核程序;设备安全去污染程序;紧急程序;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程序;废弃物处理及处置程序;安全计划的审核和检查程序。金华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目录见表2。
2.2.3安全手册安全手册编写的原则要有针对性、实用、便于使用人员查阅。内容包括:实验室操作和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存在的潜在生物危险和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及出现意外情况的处理措施;化学品安全;电器安全;消防;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应急事件处理方法;紧急撤离等内容。金华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安全
2.2.4SOP编制SOP编制的原则为编制的SOP要包括实验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从取样开始到所有潜在的危险材料被处理的各个过程以及实验室清洁、消毒、废弃物处理和实验质量控制,并确保SOP的严格执行,同时生物安全贯穿于SOP的整个过程。编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标准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标准操作规程。
2.2.5记录的编制记录是实验室活动过程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证明;记录不要缺项,要做到实验室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相应的记录。必不可少的记录包括职业性疾病、伤害、不利事件的记录;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处置记录;危险标识;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报告(含纠正、预防措施);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记录;实验活动记录;人员、物品出入记录;试剂、耗材购置、配制、使用记录;监控(含人员监督记录);空调系统运行记录;重要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工作状况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实验室清场消毒记录;其他记录(如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回收记录、人员档案等)。
3讨论
中学实验室管理安全责任书范文(一)
为强化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国家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不受损害,根据中学“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危险物品管理规定”、“仪器设备赔偿的暂行办法”以及“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学校教务副主任与实验员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具体规定如下:
1.各实验室管理员作为实验室主要责任人,教学实验室由相关性课程负责人作为责任人,责任人全权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对实验室的安全负有完全责任;
2.作为安全管理的必备措施,各实验室责任人负责将所属各实验室的有效备用钥匙上交一套到学校保管;
3.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实验室的水、电线路以及墙体等结构;
4.对安装有贵重仪器的实验室各实验室责任人有加强安全防盗措施的责任;
5.各实验室不得存放过量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其领取、使用、保管都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各实验室责任人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学校负责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6.各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液、废渣或过期药品,不得随意丢弃、土埋或水冲,应集中保管、统一处理,学校负责对有关事宜的协调工作;
7、各实验室应确保具备基本的安全条件和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换,以确保安全设施的有效性;
8、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师生做完实验要断电、水、气。易燃物品应有专人负责,由该实验室生产出的易燃、易爆的中间产品必须放在安全合理的地点。
9、严防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火花、电弧或高温导致火灾和爆炸。具有潜在危险的实验室必须报告学校保卫部门.
10、各种安全防范设施要配备齐全,各种安全制度要贴挂在墙上。安全设施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借用和挪用。
11、对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人员,实验室责任人有权拒绝其进入所属实验室工作;
12.对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责任人,学校有权收回相关实验室的使用权;本责任书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效力,一份由责任人保存,一份学校留存备案。另一份教务处保存。自本责任书自签定之日起生效。
甲方(主管教学领导)签名:
年月日
乙方(实验室管理员)签名:
中学实验室管理安全责任书范文(二)
一、为了保证校内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明确各部门、各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督促各相关责任人严格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特签订本安全责任书。
二、实验室管理员为本室的安全责任人。
三、安全工作职责范围:
1、化学危险品应设专用安全柜存放,柜外应有明显的危险品标志,并加双锁保险,由两人负责,领用危险品必须按规定执行,以免酿成事故。
2、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安装必须符合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3、实验室要做好防火、防爆、防触电、防中毒、防创伤等工作,要配备消防器材及化学实验急救器材等防护用品。
4、实验室要采取防盗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保管室内。
5、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室安全防护的当然责任者,应随时随地按照本制度进行检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学校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
6、任何人不得私自将有毒物品带出实验室,违者造成后果应负一切经济法律责任。
四、责任追究:在部门工作范围内发生有责安全事故,除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外,学校将追究实验室管理员的责任。
五、本责任状一式两份,教导处、实验室各执一份。
校务办责任人:白永宽
实验室责任人:
教导处责任人:刘文朋
20**年9月1日
中学实验室管理安全责任书范文(三)
为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师生员工人身利益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实验室必须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本室防火、防盗、防爆、防意外事故的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人。
二、实验室主任必须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本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之中,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一样,同计划、同布置、同总结、同评比。
三、实验室要建立健全本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制度,实验室每个房间的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实验室每个岗位人员都要签定安全责任书,安全责任到人,没有签定安全责任书不能上岗。
四、实验室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教学之前,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进入本室开展实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室应根据实验项目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五、实验室要制定消防业务学习与培训计划、灭火预案和疏散预案,开展各种形式的消防常识教育,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提高教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实验室要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做好日常安全工作记录,随时消除事故隐患。
六、要遵循“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各室钥匙原则上由该室责任人和相关实验室主任保管,教师确因教学、科研需要单独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必须承担安全管理职责。教师或学生需要在假期、星期日、节假日、夜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和岗位责任人同意并完成安全责任委托手续后方可进行,否则各实验室可拒绝提供实验场地和条件。
七、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的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管理办法》和《药品管理制度》,随领随用,安全管理。接触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的实验,必须谨慎操作,减少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及生长途径。细菌室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八、对各种罐装易燃易爆气体、助燃气体、惰性气体、有毒气体要妥善保管,分开存贮;更换或充气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拖拉和倾倒;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九、对使用完和未使用完的化学试剂瓶和玻璃器皿不准随便乱扔、乱放、乱倒,必须集中统一处理。
十、实验室要加强水、电、气的管理,不准超负荷用电,未经用电管理部门允许,严禁非电工人员乱接、乱拉电线和随意在线路上增加用电设备,电源、电闸下禁止摆放易燃物品,防止电源打火引起火灾,出现问题要及时关掉电源。下班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开关。
十一、实验室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内部装修或变更建筑物用途的项目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必须经校政基建处批准,工程竣工后要主动向校主管消防、安全的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二、实验室必须制定消防、安全各种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积极组织人员抢救,把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并及时上报学校安全主管部门。
十三、消防、安全工作采取一票否决制。对消防、安全工作出色的部门和个人,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对不履行各项消防、安全职责,造成消防、安全混乱,安全隐患久拖不改,以致养患成灾的个人和领导,将追究当事者和领导者的责任。
此责任书一式二份,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各持一份。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负责人: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 R3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a)-134-02
生物化学实验室是医学类中职学校比较重要的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是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的人身伤害,仪器设备损坏和破坏环境事件的发生,因此,分析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生化实验室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生化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根据美国海音里希灾害理论模型[1],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
1.1环境因素
1.1.1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指机械设备、压力容器、水源、电源、光源辐射等不安全因素。
1.1.1.1仪器设备仪器安全事故主要指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仪器伤人主要是由于某些学校由于资金不足或生化实验室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仪器设备已经老化,但仍在使用,是主要的安全隐患。另外,中职学生自免试入学以来,素质明显下降,经常会出现不按照正常操作规程操作仪器,造成仪器损坏而引发事故。
1.1.1.2压力容器生化实验室中常用的氢气、氧气、液氨等压缩气体容器,搬运时碰撞,安置时位置不当(靠近热源或阳光曝晒),或者高压灭菌锅使用不当,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等事故。
1.1.1.3 火灾有些学校供电设施陈旧,线路老化,或超负荷运转,极易引起短路,引发火灾,或者在某些实验过程中,需用酒精灯加热,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发火灾。
1.1.1.4水灾有时在实验过程中停水而忘记关闭水龙头,或精密仪器摆放靠近窗户,下雨时忘记关窗,都会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
1.1.2 化学因素
不安全的化学因素包括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的化学药品。
1.1.2.1危险的试剂生化实验中使用的危险试剂很多,如易燃的酒精、甲醇、乙醚等,易爆的三氯甲烷、苦味酸等,剧毒药品像氰化物,还有常用的盐酸、硫酸、氨水等强腐蚀药品。
1.1.2.2化学污染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毒、有害的气体或化学废液,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或污染地下水,未经处理的实验动物也会造成病毒传播或环境污染。
1.2人为因素
1.2.1 实验室管理人员因素
实验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而疏忽大意,或管理能力上缺乏必要的实验室安全防范知识,在实验前没有对实验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或者没有对学生进行实验室仪器、药品等使用的安全教育,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1.2.2 学生因素
现在的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好奇心强,即使老师在上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仍有部分学生不按规定操作和使用仪器及药品,发生危险后缺乏正确处理的知识,从而酿成重大事故。
1.2.3 管理体制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缺失,实验室安全管理不是简单的防水、防火、防盗,生物化学实验室更需要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才能正确管理使用生化仪器、强酸、强碱及一些易燃、易爆的药品。
2生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2.1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生物化学实验室是医学类中职学校重要的实验室,尤其是像医学检验等专业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压力容器及精密仪器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易燃、易爆及剧毒药品的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等。在各种安全制度中,尤其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度的建设,明确岗位、责任到人,防止出现互相推诿、拖拉等现象的发生,有了好的管理制度,还要设立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有害试剂做到领用登记、出入登记,确保责任到人[2],这样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才有保证。
2.2 定期排查不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除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外,还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按照美国海音里希的灾难模型分析,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环境因素,不良管理是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生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排查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阻断事故的发生。
2.3 制定实验室安全预案
在生化实验中,每次都会接触一些易燃、易爆、强腐蚀或剧毒的药品,为了预防事故发生时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必须有安全急救措施,在实验室必须配备一般治疗伤害的药品和急救箱,并对相关实验室人员进行急救训练和安全培训,以便在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时能及时合理地处置[3-4]。安全预案对实验室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案准备,包括火灾、水灾、化学灼伤、玻璃仪器割伤等的处理方案,一般中毒的应急处理,及对触电事故的处理。
2.4 科学管理,强化环保意识
实验废液有的具有强腐蚀性,有的剩余标本有传染性,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或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实验排放物的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教技[2005]3号)[5]的精神,首先将实验室排污管理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其次,实验室要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试剂;再次,要有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的制度,定期按规定处理,确认达到安全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预防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和扩散。
3 结束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验中心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实验中心的安全教育应该是全程化、全方位、多层次来进行。全程化是指安全教育要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是指安全教育要在所有实验教学中进行;多层次是指安全教育应该是由浅入深、逐步进行,没有经过安全教育的学生是不允许进入实验室的。安全教育的内容要全面,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到实验操作规程,以及相关的应急自救常识和药品安全都是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行生物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应该成为中职学校日常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多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来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全体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正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80.
[2]李五一.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M].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 24(9):1-3.
[3]徐德佳.社区医院注射室纠纷与差错预防措施探讨[J].内科,2010,5(1): 78-79.
[4]梁云萍.规范护士交接班的效果[J].内科,2010,5(1): 80-81.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科研骨干教师为组员,整个引进过程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长期以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只负责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不参与实验带教;而课程授课教师只负责实验课带教工作,不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这种方式无疑加大了带教教师和实验室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难度,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集体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实验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使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更好地衔接。带教教师参与实验室准备工作针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实验技术和实际操作为基本专业技能的特点,我们规定专业教师轮流到实验室工作,时间由半年到一年不等。专业教师要参加实验室的常规工作,包括各课程的实验预示、实验准备、实验课带教、开放实验室项目的确立、综合性实验方案的拟订等。通过参加实验室的工作,各位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也能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建立实验教学队伍考核机制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学院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是生物技术实验室承担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均须参加考核。考核以闭卷考试及现场操作的形式进行,各位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把此次考核作为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考核成绩将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1月,是一个承担生物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场地条件和实验仪器。但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现有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2010年开始,实验室积极向学校争取实验场所,新增加了1个发酵室、1个细胞培养室、1个微生物培养室和1个实验准备室,现有实验面积近1500平方米;2011年,实验室在原有超速冷冻离心机、全自动机械搅拌玻璃发酵罐、生物发酵与提取系统、高速逆流色谱等高档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与山东省财政厅共同投资近300万元购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大型实验仪器,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做好制度的落实工作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尽量做到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自2006年实验室组建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实验室人员日常管理规定、实验物品管理规定、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等。另外,根据日常工作需要,我们又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分册,比如实验室涉及有毒微生物的保存、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水、电、气等危险因素的应急预案;对于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物品管理,包括平时实验药品的损耗情况、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我们引入了相关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对实验室各项制度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各项工作也将日新月异。由于实验室的特殊性,如果疏于管理极易出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为了科学、有效地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验室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增补、修订和完善,如重新修订《危险化学品及有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和《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新增《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等多项内容。这些制度为顺利完成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提供了保障。千方百计做好实验室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由实验室主任监督其全面落实情况,对于出现的违章情况报生物科学学院办公室处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重要规定,应张贴在实验室明显易见的地方,严格执行,相互监督,不得违章。
例如,制备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人酒精,再在振摇和冷却下分批加入浓硫酸,如果直接在大试管底部加热就容易发生液体喷出事故。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加热前应在大试管里加入少量碎瓷片防止暴沸。还要注意,制备出的乙烯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若先撤去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流人有浓硫酸的热的大试管,以致大试管炸裂,溅出硫酸。二是用药过量发生事故。例如,小试管中做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若钠过量反应过于剧烈试管易炸裂甚至会发生液体崩溅事故。再如,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三是药品混入杂质或是看错药品。如甲烷的制备实验,在大试管中加入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无水乙酸钠,若无水乙酸钠混入水,加热制备时大试管底部容易炸裂而发生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检查药物。再如,因试剂标签失落,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就会造成伤害事故。此外,还有些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手足无措,不能使事故消灭或减小到最低程度,就会酿成大的安全事故。
2主要对策
2.1建立健全和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做好实验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只有实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验室的安全才有保障,实验教学的安全环境才有保障[3]。如建立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守则,安全卫生守则,安全检查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剧管理办法,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三废”处理规定等。有了好的管理制度,还要切实执行,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检查实验室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使用和存放,通风、水、电等设施的规范使用、安全记录,实验室的“三废”处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隐患,督促实验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经常进行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做到万无一失。
2.2强化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中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新生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基础较差,如果直接上手,很容易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包括用水、用电、用气以及药品取用的安全等,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先安排一定的学时练习无机化学实验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如仪器的洗涤、加热、固液体试剂的取用、溶液的配制、移液管的使用等。在练习这些基本操作之前,教师应先示范操作,并强调操作要点,然后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同时教师纠正指导,使实验操作规范化。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反应过程中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佩带防护用具,尽可能避免有毒蒸气扩散在实验室内;接触过有毒物质的器皿,实验完毕后及时妥善处理,以消除其毒性。严禁用湿手开启仪器设备;需要连续通电运行的仪器和设备,必须有专人守护,不得擅离职守。当然,还可以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如用实例讲解因为不按操作规程而引起的安全事故,或者将安全操作规范做成多媒体进行播放。通过给学生讲解化学实验或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安全事故给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害,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执行安全操作规范[4]。
2.3制定安全急救措施
制定安全急救措施,对相关的实验员进行急救训练,以便在实验人员受伤或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地进行合理的急救处理。为预防万一,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在实验室必须配备一般治疗伤害的药品和急救箱。如处理化学灼伤时所需的棉布(纸),3%~5%的碳酸氢钠溶液、甘油、龙胆紫、2%硼酸或2%醋酸等;处理烫伤和烧伤时用75%酒精润湿后涂蓝油烃等处理,割伤用3%双氧水将伤口周围擦干净,伤口涂碘酒、红药水,撒上磺胺消炎粉后包扎。
2.4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
在新建、改建实验室建设时,要优先考虑安全因素,加强安全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对现有实验室应当在防火、防爆、防毒、防盗、防辐射、防感染、通风等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安装必要的检测、监控设备,以期早发现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2.5探索绿色化学实验
一方面,对于毒性和危险性大的实验应予以删除,如无机实验中NO2的性质和制备,砷化物和砷酸盐的性质等实验。对于毒性较大又必须做的实验应尽可能改进,如在萃取操作中,因溴单质有剧毒,可将CC14萃取溴水这一实验中的溴水改为碘水,这样既可防止因溴蒸气的挥发对人体造成的毒害,又可获得相同的实验效果。另一方面,可采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元素部分性质实验时,所需试剂较多且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组成又相对复杂,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如硫化氢、氯气等气体的制备,砷、铅、铬等重金属盐的性质实验等,产生并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身安全和人体健康都产生极大的破坏。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避免了有毒、有害的试剂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物安全;生物废弃物;实验室管理;防护措施
随着生物、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在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开发、病毒研究等方面,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十年,新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的出现,如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禽流感疫情等疾病,甚至炭疽病毒等生物恐怖事件,使到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也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不仅是实验室的局部问题,而且是涉及到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问题。
1 生物安全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指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危险或潜在风险。广义生物安全不仅针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它涵盖了狭义生物安全的概念并且包括了更广泛的内容。大致分为3个方面:①指人类的健康安全;②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③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2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2.1生物安全意识和自觉性有待强化,执行安全制度及安全标准不严格
由于生物安全工作涉及的相关部门多、涉及面广,而且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从近十年里才引起重视,所以有关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淡薄、自觉性不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待加强,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专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待加强,安全设施需待完备。另外,自从新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的出现后,各相关部门加快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三级实验室的建设),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缺乏统一的监督与管理,所以缺少建设与验收的标准,执行安全制度及安全标准不严格。
2.2.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有关生物安全的法规、政策、标准文件及规章制度,包括专门性的生物安全立法文件和相关性的生物安全立法文件。但与生物安全立法较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法规级别较低,立法体系不够健全,远不能适应我国面临的相当严峻的生物安全问题。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除菌系统等,缺少生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装置等,缺少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成立生物安全管理组织
实验室所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最高管理者,他要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应有的资源(人、财、物等),并根据情况制定实现生物安全目标、持续改进的措施,同时制定激励措施,保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具体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实施工作。由于生物安全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还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实验室主任应为实施生物安全具体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另设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成立生物安全管理机构的目的是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3.2 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者往往忽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因此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应制定安全标准和健全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规定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目标、基本管理制度和措施实施程序监督管理体制违法责任损害赔偿等条款等。制定和完善各类与生物安全有关的实验室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生物安全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等。
3.3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不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就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严格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培训。要学习国家有关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对外来人员如进修人员实习的学生的管理, 全面掌握防止生物危害的知识在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都能自觉遵守实验室有关生物安全的各项规定,通过教育培训使相关人员养成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习惯。
3.4 加强生物废弃物的管理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2)由于废弃物种类不同、性质各异,为减少交叉与重叠污染以及可能的直接机械伤害,不同废弃物应该分类储存,及时回收处理;(3)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4)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岗位培训。
3.5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由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常常是隐性的,为防患于未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 如对相关人员定期体检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免疫预防措施等,使安全隐患或生物安全事故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快速反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给予解决和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全面掌握生物实验室的名称 地点等级项目安全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等各项工作并就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汇总以便更好地协助专家做好各项指导工作。
5小结
鉴于上述文献复习所分析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建议从成立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生物废弃物的管理、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加强生物材料的检疫工作等几方面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安全问题制约着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开展安全工程实验是研究煤矿瓦斯、煤尘、矿井火灾、矿井通风等与煤矿安全息息相关的实验室,实验室内有瓦斯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再加上用电、消防等安全问题都是制约实验室开放工作开展的基础问题。2.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实验室是开放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之初,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的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很少有本科生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通过与学生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得知,很多学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更不知道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开放类型、开放时间、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这无疑会影响实验室开放的效果。3.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实验室开放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时数势必大幅度增加,单靠专职实验人员的力量远远无法满足大幅度增加的实验指导工作量的需要,因此就需要理论课教师参与到指导开放实验项目中来,而理论课教师的研究重点是理论知识,因此他们的实验指导能力相对较弱。
二、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并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执行为了确保开放实验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学生进入实验室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读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针对具体的实验项目重点强调本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验并实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前由指导教师负责供气、供电、开机,实验结束后由指导教师负责停机、断气、断水、断电。2.加大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宣传力度针对很多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这一影响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新生入学教育是进行宣传;(2)理论课教师在理论课堂上进行宣传和解释;(3)班主任老师在开班会时进行宣传和解释;(4)在安全工程学院网站上《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计划表》、《实验室开放学生申请、教师工作流程》(见图1)等相关详细信息,学生在网上就可以完成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请工作。3.成立教研组,提高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指导力量针对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的问题,我院要求所有副高级以下职称的理论课教师都要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成立了通风安全、瓦斯防治、粉尘防治、火灾防治、机电安全等五个实验室开放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教授或副教授任组长,并由几名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由教授或副教授定期对青年教师的实验能力进行指导,同时规定青年教师要定期进行提高实验指导能力的研讨。为了进一步增加开放实验的指导力量,我院还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助理实验员制度,即对一部分有能力的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原理、基本操作技能,并熟习与实验室有关的教学、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能够具备组织同学学习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及指导简单实验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
三、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效果分析
两年来,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大为提高。由原来的只有在上固定实验项目是使用到现在的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随时都可以使用。(2)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也有了普遍提高。(3)学生参与开放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两年来,安全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专业的本科生共计2046人次参加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计682人次参加开放实验。安全工程专业15名硕士研究生参与了实验室开放管理与指导工作。
四、结语
1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1.1对相关法规、业务知识缺乏了解 据相关调查发现,部分医院在实验室布局、购置仪器设备时只根据自己常规能开展的检测项目来考虑,而没有考虑到实验操作需在哪一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内开展、检测对象属于哪一类病原微生物等,并且也不知对生物实验室该如何新建、改建、扩建。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对于生物安全相关法规、业务知识淡薄,部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好实验室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工作。
1.2组织、制度不健全 医院在建立和落实组织、制度方面比较薄弱,还缺乏完善的组织制度,且针对性不强,难以将制度落到实处,导致实验室制度形同虚设。同时,一些医院由于实验室又兼办公室,其他部门人员能够随意出入实验室,在这方面需加强管理。
1.3未重视到个体防护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实验室在样品采集中没有配备专用的采样包,采样设备和防护设备不完整,采样人员没有重视到个体防护,认为防护设备没有必要,同时也没有完整记录采样资料[2]。
1.4样本的贮存与处理措施不当 根据调查,大多数实验室管理措施不严格,存在患者检测样本贮存与处理不当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待检血样、检测试剂与乙肝、梅毒等阳性血没有分开贮存,而是混放在一起。同时,实验室的一些培养基(液)和废弃样本处置简单,对细菌未经过认真消毒处理,有的只是简单用消毒剂浸泡,有的甚至直将扔到袋中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1.5实验室存在严重的污染 在实验室工作环境中,往往会因患者检测标本、仪器、试剂及废弃物等受到严重污染。甚至有相关调查表明,消毒前实验室工作人员所用的盛血盘、试管架等工作用具及擦桌布等都会对室内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室内空气、实验台、水龙头等的细菌总数已严重超标,实验台面、空气经消毒后细菌总数均达标,但工作人员所使用的工作用具细菌总数仍存在超标的现象,其HBsAg检出率达到40%~58.33%[3]。此外,还有相关调查显示,某医院乙型肝炎病毒者多因接触血液、分泌物、体液所致,由此可见,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会因实验室工作环境污染而受到较大的危害。
2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对策
医院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主要在于处理患者的各种检测标本。若检测标本存在着传染性疾病,则工作人员在检测和处理这些标本时容易被感染,同时工作人员将这些标本及含标本的混合液处理不当,则会导致环境受到污染,从而使传染病向实验室外传播。因此,我们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2.1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虽然医院已经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但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对此,为建立有效的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积累长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医院各职能部门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2重视实验室内清洁 实验室内部清洁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实验室生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尤其体现在温箱、冰箱未进行定期消毒、水浴箱内水污浊严重等。因此,实验室内必须制定一个规范的内务清洁程序。其具体措施如下:对所有桌面、工作面用1%~10%氯酸钠液进行清洁,将污染进行彻底清除;对所有仪器(包括冰箱、水浴箱、离心机、自动分析仪及混匀器等)同样用1%~10%氯酸钠液进行清洁。并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相关要求对污染物品进行清洗,而不能随意清洗。
2.3改正不良工作习惯 实验室是生物危害物传播的主要场所,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改正日常工作中一些不良习惯,如:冰箱内禁止贮存饮料和食物、严禁吸烟、化妆、饮水、吃食物等;每一间实验室都应提供洗手装置,工作人员将手套脱去后应及时洗手,特别是皮肤接触到传染物质时应及时进行清洗;在仪器移动前,应对其进行检查,并清除污染;在收集-处理-检测-贮存-传送标本时,必须要确保所放置的容器不会破裂,才能保证没有潜在的传染物质。
2.4加大个人防护用品的投入力度 临床实验室者除了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之外,还应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制定详细的要求,对于实验操作中哪些防护用品是必须使用的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如工作人员在进行微生物接种的操作过程中,口罩、手套及防护眼镜等是要求必须佩戴的。
2.5加强生物安全的培训和日常督导 为了能够让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尽快熟悉各项管理制度,并了解生物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性,笔者认为需要定期对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医院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细致学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部门管理责任人应坚决落实管理、监督职责,并及时发现、解决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生物安全防护习惯。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生物安全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同时,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建立医学实验室的管理长效机制和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继续深化管理,持续改进,提高水平,确保实验室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才能将实验室生物危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林仲,吴翠荣,阙少聪,等.浅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要点[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6):574-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