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工作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管理力度,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是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保障,这也是人事管理人员在这一工作中必须完成的工作需要。目前中央相关部门已经下发了《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并颁布了七项制度,分析了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对于职工材料的信息收集、鉴别档案、核对档案、保密工作和转移查阅等等方面都进行详细的规定。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必须要恪守中央颁布的工作标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管理人员在进行针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核对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建立登记和统计的制度,将各个类别的档案记名成册,并且固定周期的进行核查,必须要做到每个档案都由相应的编号,并且档案与记录的名册中编号一致,在筛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以确保每一份档案都十分安全、准确,档案的卷皮、目录、只带等等都按照标准严格进行操作,按照中央下发的《工作细则》文件执行。事业单位必须要出台相关的制度,确保不会以个人的名义私自保管单位职工的人事档案或是人事资料,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要查档,必须要出台相应的文件,并填写“处理登记表”,经过相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确认签字审核之后,才可以进行查阅。对于待处理的材料来说,要定期由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销毁,如果遇到人事档案的转接问题,必须要等收到相关单位发送的“干部档案调度单”之后,才可以进行人事档案的转接,并且这一过程不得通过个人进行携带活体区,必须要按照机要交通渠道。若是当事人要求派送档案,则应该由人事档案管理负责人进行配送,并且等待转接单位在“档案通知单”上签字盖章,亲手送达该单位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手中后方可离开。
二、加强职业培训,锻炼培养专业人才
要想将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各个事业单位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锻炼出档案管理人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低与否,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管理人员,因此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完全经过人事档案管理负责人与信息管理人员、信息人员三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和培养,并且要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能力、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针对人事档案基础管理理论和管理业务技能进行培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坚实的档案学基础知识,还必须要懂得各个文件与不同类型档案的管理原则,并且熟悉各个单位的分类规律以及方法,掌握相关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进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与书觉得规范采集方法,学习一些数据采集软件的正确运用技术,并且还要掌握相关联的网络知识运用技术。通过这样的针对性培训,不仅仅能够帮助档案人员掌握较好的信息技术水平,学会档案管理中可以运用到的软件的多样的功能,以确保在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安全正常、平稳的运行档案管理系统。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只有培养了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才可以做到充分培养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档案发展的工作,更加有效地带领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朝着电子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三、落实突出重点,全面建立资料收集网络
1 当前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缺位,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干部人事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重要的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但在卫生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领导干部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事档案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取得成绩,很多人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存放、装订、收发等一些机械性的、琐碎的工作,不是单位的主业,只要保管好、不丢失、不泄密就行。认识上的缺位导致一些卫生系统的单位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真正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摆上重要工作已成,或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等问题,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二)管理混乱,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早在1991年我国就出台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制定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等相关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档案管理混乱。目前我国卫生系统对干部档案管理实行的是统一、集中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权限主要集中在干部人事部门,干部档案管理的集中化与干部档案的分散化之间的矛盾大大影响了档案的有效管理。比如,关系干部的学历、学位等材料由院校出具,支撑评定材料由人事部门出具,表彰等材料由单位出具等等,档案材料十分分散。需要把不同部门、人员和时间形成的材料收集归档,涉及的部门多、人员杂,工作量很大。而我国实行的是”档随人走“的档案管理制度,干部档案随着干部的调动在不同单位、部门或地区之间变动,档案材料很容易出现断档,导致干部档案中材料出现不齐全、不完整等问题。
(三)技术落后,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随着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手段不断进步,一些卫生系统行政事业单位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但档案管理仍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一方面,电脑设备、系统更新不及时,档案管理人员主要工作是简单的接收移交档案、编目立卷、查阅调卷、存出入库等,缺少扫描机、机读等先进技术,大部分单位的干部管理档案都采用手工收集、检索,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快速、准确、系统的利用。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对硬件有一定的要求,档案室的建设不规范,设备老旧,保管条件简陋,存在这潮湿、“六防”不到位等问题,容易引发档案的霉变、虫蛀等问题,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四)观念陈旧,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卫生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存在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 完善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把人事档案管理放在加强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认真、正确的对待,要摆在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探索建立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采取分类、分级指导,动态管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明确主体,落实档案管理相关责任
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通过制定目标责任工作机制,明确主体,强化落实工作责任,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要落实好卫生系统单位领导的责任。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档案工作做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其次,要落实好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需要单位全员共同提高档案意识,养成良好的档案收集归纳的习惯。作为分管负责人,对档案管理负直接指导的责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再次,要落实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责任。管档人员对接收的材料,做到认真检查鉴别,发现材料残缺不全、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等,及时退还,并要求补办,经认真鉴别后再进行登记、归档。对收集的材料,鉴别后及时归档入卷,不长期积压。
(三)完善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首先,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运作,坚决避免人事档案出现涂改、丢失等现象,严格落实操作要求,方便查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严把关,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严肃性,强化保密意识,确保对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干部基本信息、数据严格保密,未经批准严禁对外公布;对所审核的档案和信息严格保密,严禁涂改档案,严禁无关人员翻看档案等。其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安排责任心强、有职业道德、专业素质过硬的专职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档案管理的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再次,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资料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守则》等相关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四)提升技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
清原满族自治县念好“三字诀”,贯彻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创新档案管理方式,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共享体系,有效提升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念好一个“建”字,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建立健全《干部档案工作制度》《干部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干部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等制度;规范了《干部档案借阅登记簿》《干部档案查阅登记簿》《干部档案材料收集登记簿》等8类簿册,使干部档案管理记载清晰、查阅方便。按照《干部档案转递工作制度》,在干部提拔、调动时,采取“三看”的方式对档案进行严格审查。一看材料是否齐全;二看内容是否真实;三看有无涂改现象。同时,在接转过程中坚持“三不转递”原则,即个人带档不转、没有调函不转、接收单位不明不转,确保档案转递无差错。
念好一个“严”字,不断规范日常管理。严把“材料收集关”,在档案材料收集过程中,严格审核干部提供的表彰奖励、学历学位和入党资料等,并对干部违纪、违规、违法处理材料及时装档。对材料不完整、模糊不清、残破难辨的不予接收。各类材料均实行登记后入档,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严把“政策规定关”,干部档案转入后,首先对干部的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进行严格审核认定,通过认真查阅原始资料,依据认定原则,进行客观认定,确保“三龄两历一身份”准确无误。严把“整理归档关”,凡属应归档的材料,均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整理立卷。将收集的每份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做到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念好一个“享”字,实行干部信息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将干部基本情况、职级、学历等干部档案信息整理录入系统。全面反映干部的基本情况等固定信息,记录职务变动、工作履历等动态信息,做到随时录入、随时更新,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达到数据化、信息化的要求。同时建立了干部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领导和相关组室间,建立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局域网,使信息得到共享。在使用权上,根据不同用户,通过密码和身份确认后,及时提供所需信息。改变过去从纸面上静态了解干部人事情况的传统方式,实现从形式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内容上由单一狭窄变为丰富全面,确保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高效性。(作者单位:清原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目前主要存在对人事档案管理不够重视、管理水平薄弱、科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对策。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主要信息源,它能充分反映出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工资待遇、奖惩情况、行为轨迹、历史背景及其经历的重大事件。人事档案为人事工作的决议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公道调配使用人力资源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
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不够。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引人注意,也不容易取得明显成绩。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因此。一些单位领导往往容易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未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这样会导致人事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难以高质量地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
2.人事档案不全。一是收集归档工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收集归档工作被动、不及时。二是收集归档的材料不全面,三是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真实和准确。人事档案材料本是客观、历史地记载员工本人情况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唯一性。但在实际档案中,“三龄一历”(年龄、工龄,党龄、学历)虚假现象较为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机构调整、内部科室重组,人员竞聘上岗,原有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变动,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人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
4.人事档案管理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得到普遍采用,计算机信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广泛运用,有的单位是把个人信息、档案目录输入计算机,资料检索、调阅档案等仍习惯用手工操作,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施。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保管,又影响工作效率。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它放在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并将其纳入到议事日程。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分级分类指导,等级升降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2.注重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收集人事档案材料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制度的改革、考察、考核、学历、各种培训、聘任、专业技术晋升等需要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多,给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带来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整理,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确保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3.健全制度。加强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水平。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杂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来制约,就会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应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尤其要建立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制度,对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转进转出档案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严格要求,更好地阻止虚假材料进档。要完善人事档案案卷整理工作细则,使人事档案案卷的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为干部考察任用提供真实、准确、实用的个人信息。员工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做好档案管理设施的更新。要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的档案柜;库房内应设置空调、去湿、灭火等设备;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应经常检查;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先进计算机管理设备。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59-021 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1.1 “档随人走”的传统管理方法受到挑战: 目前,长期形成的人力资源分配制度已被聘任制所替代。人员流动现象日益增加,“人档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市场供求机制的引导下,部分单位对人事档案的要求日渐弱化,人事档案正逐渐失去原有的历史作用。而转档案手续繁琐导致更多人在流动或者工作转换中放弃档案。现在,很多医院为引进高层次人才,都采用了软引进政策,可以不需要个人人事档案,只要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就可以确立劳动关系。
1.2 档案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人事档案管理的核心是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严肃性、可靠性。而现在人事档案失实、造假乃至遗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个人或者医院出于某种考虑或为避开某种风险,刻意更换材料或隐瞒事实,把假材料、不真实信息塞进档案或改写原始档案,使人事档案信息虚假或不全,可信度大大降低。这必然导致用人单位处于被动状态。
1.3 传统的人事档案收集范围和收集内容与新时期人事信息的需求不相适应: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收集有价值的材料和信息,而且目前档案中大量记载的是一些陈旧、静态的经历性材料,已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一个人最新的素质能力信息。这些内容既不能作为组织人事部门选拔、任用人才的有效依据,也不能成为医院广纳群贤的依据。
1.4 人事档案资料的保密性制约其管理与发展: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不得泄露档案内容,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阅本人及直系亲属的档案”。出于对档案内容的保密,档案不能与本人见面,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无法查看个人的人事档案,对个人档案中的内容、保管情况无从知晓,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当事人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人事档案的这种封闭式、单一式管理模式,形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发挥作用,不能满足社会化利用的需求。
1.5 人事档案资料分析整合少,利用效率低: 医院的人事档案资料是广大医务、科研和管理人员长期从事实践活动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目前,绝对大多数人事档案仅提供最基本的利用方式,即查阅原始纸质档案材料。其利用领域比较狭小,档案信息服务也出于一种被动的、落后的等客户上门服务状态,不能很好地为医院的医、教、研和管理服务。只有加强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预测研究,提供更多的专题信息、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
2 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不严格: 人事档案管理缺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传统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方法重管理、轻服务,方法繁琐,不易操作,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已明显滞后于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虽然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都有制定档案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力度不大,诸如不登记查阅手续、不按需求转递人事档案、不及时回复回执单等情况时有发生,涂改、抽取、撤换档案材料现象也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材料的收集、保管、利用以及档案业务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旧的管理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待进一步修订完善。
2.2 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处于一种用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领导重视不足。医院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库房建设和资金投入不研究、不解决。很多医院人事管理人员都是兼职,其档案管理业务不精通,处理日常杂事较多,无法集中精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二是档案工作者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中怕麻烦,图省事,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3 对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
3.1 更新管理观念,强化档案利用意识、服务意识: 医院领导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放在事关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全局的高度来对待,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信息资源的角度管理人事档案,加强医院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和深度开发利用,变“被动保管”为“主动服务’,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主动提供利用人事档案,实现人事档案工作从简单管理型服务向研究开放型服务转变,把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建设成为人才工作的信息库和参谋部,推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3.2 创新、充实医院人事档案内容,建立新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机制: 医院人事档案的收集工作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丰富人事档案内容和开展提供利用价值就要档案内容要有价值,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对象和需要,进一步充实档案材料,特别是要把人事制度改革以来能够反映和评价一个人素质优劣的材料纳入到档案管理范围内。
3.3 开发电子档案,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在新形势下,从适应医院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角度和保护人事档案原件以及提高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开发电子档案,把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处置、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等活动中。要建立医院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实施人事档案动态管理。在档案的信息更新、查阅、借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中实现微机操作,建立档案信息适时更新制度,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是性和准确性。
3.4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稳步发展: 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目前,应结合医院人事工作实际和社会现实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医院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机制、工作联系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制度等,使工作有序,有据可依。要确保档案工作人员数量。按照有关规定,管理保档案工作人员,千卷以下的要有兼职工作人员,并且主要精力要从事人事档案工作;要严格挑选档案管理人员。总之,医院人事档案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增强管理意识,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理念,改进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运用现代档案管理理论与新技术,加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使其最大化地发挥利用效力。
参考文献
[1] 鲁席临.浅谈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的编研工作。中国科技信息。2010,(5)169-170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展开,全国各高校的学籍学历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开始了查证工作,在查证过程中较为突出和共性的问题――档案中的学习经历材料不齐全、不规范,如缺少高考报名表、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登记表等,或填写的出生日期与本人信息不符等。证据材料必须到学校历史档案中查找,如果能够查找到相关记载,就给学生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如果查找不到相关记载,就会给学生个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何避免这些因管理不规范和不严格造成的“后遗症”,做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值得人们深深思考和积极探索的。
一、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主体着手
当前,中国高校都比较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档案管理却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不论是教育部还是国家档案局,对学生档案管理主体部门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而是由各高校视本校情况来确定,可能是高校档案馆,也可能是学生处、就业处、教务处、团委,还有可能是各个院系,这样就容易造成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程序不够规范、管理方式不够完善等问题,无法保证学生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档案管理机构作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主体,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其一,建国以来中国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集中统一管理,高校学生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按照国家要求由学校档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2008 年9 月1 日实施的《高等教育档案管理办法》(简称27 号令)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内中增设“学生类”档案,首次将学生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理体制问题,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依法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二,高校档案管理机构是专业的档案管理部T,不仅拥有专用档案库房,还配备档案管理专业人员,这为实现高校学生档案专业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档案管理专业人员较少,学生档案数量庞大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个无法避免的矛盾呢,可采用档案管理机构统一安排布置工作,档案产生部门按照档案材料生成时间、类别进行整理和移交,档案专业管理人员完成归档和管理工作。同时,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特点的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归档范围、归档内容、归档要求、归档渠道和归档时间。各学生档案生成部门根据管理制度开展工作,确保归档内容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合法。
二、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客体改进
由于宏观层面规范标准的缺失,高校学生档案归档范围和内容并没有统一规定,而由各高校自行规定,这就造成了归档内容、形式五花八门,应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没有必要归档的却归档了。这是在此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中,凸显出来的最大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下一步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高校学生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是连续的关系,高校学生档案随着学生毕业后身份的改变直接转换为干部人事档案或其他类型档案。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的衔接,避免产生“后遗症”呢?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应当在参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和特点,确定本校学生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材料不仅能反映学生个人履历、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奖惩情况等内容,还要充实具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如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职业技能、专业辅修、心理健康、资格证书及考级证书等个性化的东西,尽量准确、全面、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情况,为档案利用单位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手段实施
搭建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网络平台,实现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由于高校学生档案的实时性和动态性较强,在实际操作中,要将学生档案工作平台覆盖到产生学生档案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时段。学生档案工作网络平台要与学籍学历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心理健康数据等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生电子档案。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便于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便于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更有目的地开展,便于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最权威的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的学籍学历信息最具权威性,其中的“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档案”是中国目前唯一全国性人才数据库,也是社会利用率最高的,能够查询到高校在校生学籍信息和历届毕业生学历信息(1991 年以后),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专业、入学日期、毕业日期、学制、学习形式、毕业证编号等基础数据,但对于用人单位在择才方面的参考价值较低。如能在此基础上搭建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网络平台,并入高校学生档案内容,如个人履历、专业成绩、奖惩情况、社会实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职业技能、特长、诚信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形成全面的学生电子档案。这样的电子档案无疑是真实的、完整的、权威的,使用人单位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真实的情况,参考价值将大大提高,从而实现高校学生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乡低保;档案;建立;管理
1 城乡低保档案建立与管理的重要性
低保档案即各级民政部门在低保申请、审批、发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在低保工作持续发展和低保动态管理中日益突显出其重要作用,是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低保档案真实记录了低保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情况,反映了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真实的生活状况,是决策低保资金发放的重要依据,也是低保工作的基础,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家庭的扶助。
不仅如此,低保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对于后期相关工作的展开及推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低保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低保主要是针对因疾病、残疾、劳动能力丧失或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等原因而造成的常年处于生活困难状态的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工作细则都需要逐步来落实,很多管理规则也需要逐步来完善,而这些工作的展开都有赖于低保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低保档案能够很好的为低保申请、审批、发放等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做好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是改革传统社会救济方式的需要,是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的基础。
2 城乡低保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偏见
城乡低保档案建立与管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通过对档案的搜集、整理、分类、保存等一系列工作的完成能够让很多珍贵的资料得以保存,从而为相关历史留下凭证。在实际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很多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偏见,很多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枯燥乏味,没有挑战性没有价值,这样的思想意识下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工作不积极,并且经常会造成工作中的小差错。这种现状十分普遍,然而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此外,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认知范畴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管理人员辛勤的劳动与付出得不到应有的认同与赞许,这也很大程度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让这种偏见进一步在他们心里深化。
2.2 档案收集欠齐全过程
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够很好的完成档案收集工作,只有从各方将有效资源汇集起来才能够从中提取更为珍贵的资源,从而进入后期的整理归档及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各级民政部门在低保申请、审批、发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都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对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档案收集欠齐全的状况,这不仅会导致无法搜集到有效资源,也为后续工作的进行留下障碍。档案收集的齐全与否对于整个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前期的收集工作无法落实,后期的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尽快做出改善的。
2.3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完成的质量,档案管理是一项庞杂而系统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辅助,也需要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都很局限,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在认识上就存在偏差,他们通常会觉得档案管理工作繁琐复杂并且不太重要,如果抱有这样的心理将会很难让实际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良好实施。此外,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自身的工作水平及工作态度也不够,这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多障碍,经常会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
3 如何规范、完善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
3.1 加强档案管理意识
想要让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更为规范与完善,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档案管理意识。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从社会层面而言要提升社会整体的档案管理意识,只有大家都认识到并且认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国家才会有更多的资源及扶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这会让实际工作更容易展开;此外,要提升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要让他们领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这份看似乏味的工作其实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为低保的申请、审批、发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某种程度上这份工作在改变着部分人的生活,只有让档案管理人员从思想层面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才会使得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更投入、更认真。
3.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档案管理工作落实的程度与质量,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由于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够而造成的各类问题,因此,想要规范、完善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开始。一方面,在后续的管理人员的招收上可以设置更高的门槛,那些具备系统而完善的专业知识并且有相从业经验的人才是人才首选,另一方面,对于已有职工要更多的展开学习培训,这不仅能够巩固与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过程中也能让工作人员间就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这不仅是一种很有效的交流,也能够让很多棘手的问题更好的得以解决。
3.3 做好文书处理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文书处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各类资料及文书只有做好有效的处理工作才能够让后续的档案管理过程更容易展开。文书处理应当按照相应的流程执行,首先对于新收集的资料需要做好文书的登记,这个过程能够很好的为文书留下记录,随后应当做好文书的收发及分发,这是将文书进行整理归档的过程,最后需要做的是文书的拟办与批办,这是让相关人员对于部分收文的办理提出意见,从而供领导参考,最后相关领导或负责人会就文书提出批示性意见的过程。整个文书处理过程是有较为严密的执行流程的,工作人员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章程来具体执行,文书处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被落实。
3.4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想要让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更为规范与完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计算机及互联网的使用深入到各行各业,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帮助,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信息一体化能够让各个相关部门实现联结,这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也能够更迅速的解决档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如果能够建设信息化数据库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档案保存的空间,这也让很多档案的保存更为有效。因此,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4 结语
城乡低保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是有很实际的意义与价值的,然而在工作展开中仍然存在各类问题,想要规范、完善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相关方面做出积极改善。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意识,这是提升工作质量的根本所在。同时,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且做好文书处理,这样才能让工作质量更高。此外,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让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徐娟娟;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刘彩霞;城市低保工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大众商务;2009年06期.
[关键词]信息化 高校 人事档案 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351-01
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份量,其主要负责对高校师生、工作人员等的人事档案存放与管理,从而利于高校的人事管理。但据调查发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状况并不理想,许多高校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管理模式、方法等陈旧落后,管理效率不高。为此,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创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构建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这对于有效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与效率十分有利。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针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的堪忧,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必须紧随高校人事制度的变化而不断进行革新,根据新形势与新要求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显然十分重要,这是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进入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然趋势。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辅助可以大大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帮助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快速处理档案的统计、检索、编目等工作以减轻其工作压力。同时,得益于计算机网络通讯的便捷,能够有效实现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这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依据,利于高校高层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如此可见,建立健全创新型信息化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
(一)树立创新意识,优化制度保障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来优化与提升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以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创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这是推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取得进程的必然要求,但要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创新管理,还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优化制度保障来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创新需要考虑整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包括前期工作的各方面(如材料收集、鉴别、归档、整理等)、后期工作的各方面(如保管、查阅、借阅、转递、保密等),这些都需要在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中有所涉及。同时,还需要包括工作细则、岗位职责等方面内容。
(二)加强技术引进,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
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强技术引进是基本保障,这是为建设信息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必要前提。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教学人员与工作人员的管理,他们的工作成绩、工作能力都充分记录在人事档案中,便于高校选人用人与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高校构建一个人才资源共享平台,科学、分类管理人事档案材料,实现人事管理工作与档案信息存储的同步进行,以形成综合性的人力资源信息库。高校要建立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体系,就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构筑一个全面、系统的信息数据库,对高校所有教学人员、工作人员、学生的人事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细致划分。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充分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扩大人事档案信息服务范围,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实用性。
(三)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当前,许多高校为节省开支并未组建一支专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大多由高校教师等其他工作人员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甚至于有些高校直接选用兼职高校学生来管理。可想而知,这些都是造成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极低、问题突出的主要缘由。因此,为了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尤为重要,同时还需对管理队伍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与业务方面的双重培训,以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与专业服务水平。对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敬业精神等。同时,加强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这也是加快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保障。
(四)创新个性化管理方式,完善管理监督机制
为促进高校充分施展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构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为其提供了可能条件。而创新个性化管理方式,为高校各类人才提供个性化档案服务,并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这利于发挥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最大作用。如何采取创新型的个性化管理方式,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从个性特征、专业技术、业务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对高校各种人才进行不同层次的档案划分与归类,这样能够对这些人才进行综合的初步评价,以充分挖掘各人才的优势,从而利于高校的高层领导全面了解人才,以达到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完善高校人才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需要同步进行,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全过程进行合法化监督,从而确保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合法化、公开化。
三、结语
科学、创新的管理是促进各个领域、各项工作顺利有效落实与开展事项的保障,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信息化、创新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能够有效推动高校人事工作的开展,对于高校的科学发展极为有利。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注重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创新化,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积极采取相应的创新管理也利于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人事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它能充分反映出个人经历、工作表现、奖惩情况、行为轨迹、历史背景及其经历的重大事件,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安阳市农村公路系统的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系统各单位的人事档案一般是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或者放在综合档案室由专人进行管理,人事档案大都以纸质档案为主,绝大多数人事档案提供利用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查阅原始的档案材料。笔者认为,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事档案材料不全。一些单位分管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并非专职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平时,仅将档案材料简单收集堆放,没有及时归档,导致个人档案中材料内容不全,更严重的是当有同志调离时也没将归档的材料放入其个人档案中。如:干部履历表没有或填写不规范;年度考核表不全;学历材料、职称材料、培训材料、工资材料、奖惩材料也普遍存在不全情况。二是人事档案内容失真。人事档案部门对干部职工填写的个人材料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致使我市农村公路管理系统人事档案中的考核鉴定材料只有优点和成绩,没有缺点和差错,不能如实反映本人的真实情况,给人事档案的利用带来困难,不利于党和组织全面历史地考察和了解干部职工。三是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系统人事档案信息处于单一的纸质档案信息,有的基层单位甚至还没有专用的档案库房,更谈不上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电子档案了。同时,整档工序繁琐复杂,档案编研严重缺乏,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四是人事档案利用范围狭窄。人事档案的利用是所有人事档案工作的目的。但是,从我市农村公路系统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来看,人事档案强调保密性,利用范围小,利用频率低。与此同时,在传统人事制度下形成的人事档案,其陈旧的信息内容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事档案价值的需求,
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领导重视不够,人员配备薄弱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的工作。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领导干部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够,常常看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些单位在提拔、考察干部过程中不看档案,致使有的同志认为“档案无用”,久而久之,一些单位领导和管档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对建立、保护和利用档案的意识不强。相反,一些领导还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不能为单位争荣誉,相反还要花人力物力搞投入,因此对人事档案工作的业务建设、人员配备、库房建设、资金投入不重视,当作可有可无的工作,只要档案不丢失就行。二是人员配备薄弱。据调查,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般都是兼职人员,没有经过专门业务培训,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而人事档案工作的业务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要求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档案的保管保护知识和技能,而目前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上岗后从未经过专业培训,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责任意识淡薄,服务理念不强
人事档案管理是个不显成绩但又是一项政策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管理岗位一呆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失去了一个档案工作者应有的政治责任感,以至于既不注重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也不按照业务规范整理档案,更不善于学习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此同时,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还普遍存在现代化服务理念不强的现象。一是服务对象比较单一。在实际工作中人事档案服务的对象一般是各级领导和组织,相对于领导和组织而言,显得比较权威,对干部职工个人来说就显得很神秘。干部要想通过档案了解自己的情况,还得由所在单位从事组织人事的同志间接了解,否则一般是难以从档案中获取信息。二是服务的方法和手段不够新颖。由于人事档案在基础建设和管理上不能跟上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思想观念滞后,不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人事档案服务的方法和手段仅限于查阅原始纸质,始终未纳入内部局域网管理,致使人事档案服务水平和效率难以提高,而且经常的翻阅也不利于对纸质档案的保护。
(三)信息化进程慢,制度管理滞后
一是信息化进程缓慢。急需改革创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例如:传统的干部档案工作其服务方式已无法解决需求信息面大、提供数据快捷、准确、系统等诸多方面的矛盾。每一次的干部调整,都要通过查阅档案来掌握干部基本情况。新形成的材料内容不真实现象存在较严重,如出生年月不准确,有的干部甚至根据需要随意填写出生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严重影响档案质量。因此实现人事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是干部档案工作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势在必行。二是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利用手段以及业务范围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旧的档案管理制度已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目前,还有许多基层单位没有专用的人事档案库房,有的档案就直接堆放在办公室的柜子里,有的档案与别的档案一起放在综合档案室里,更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了。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力度不大,一些职能部门在查借阅和转递人事档案的过程中,不出具介绍信、不登记查借阅手续、不按要求转递人事档案等。
三、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如何做好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系统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加强硬件建设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硬件建设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关键。应把人事档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组织人事部门应有一名分管领导主抓人事档案工作,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真正把人事档案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当作一件经常性的大事来抓。其次,要针对实际,制定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督查、有落实。第三,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设施,保证档案工作顺利进行而购置必要的硬件所需经费。第四,单位要从信息资源的角度管理人事档案,用信息管理的理念创新人事档案工作,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和深度开发利用,实现人事档案工作从简单管理型服务向研究开发型服务转变,把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成为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信息库和参谋部。
(二)完善制度,创新机制
要想保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就必须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
一是要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按照《条例》和《细则》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使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每个环节标准统一、行为规范、方法科学。首先,要进一步建立人事档案及材料审核把关、材料接转、档案质量通报登记等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人事档案内容失真的问题,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可靠,维护人事档案工作的严肃性。其次,要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保证人事档案材料形成规范、收集齐全、归档及时。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组织人事部门内部各工作机构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收集上的沟通协调。其次,要对人事档案内容和整理手段进行创新。在内容上创新,要积极完善单位人事档案内容,在收集单位职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职工工作业绩档案和能力档案。在整理手段上创新,一方面要改变部分材料的归档形式。如年度考核表、工资审批表,不进个人档案,将此类表装订成册归入文书档案,把考核结果、增资数额直接填入个人档案目录。另一方面改书本式档案为活页式档案,这样既可减轻装订档案的劳动强度,又利于档案保护。
(三)、利用网络,信息共享
计算机和网络的产生使我们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档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急需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档案的数据系统建成后,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为领导和部门提供全方位的干部信息,而且可以随时准确地记录干部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教育培训、职务晋升等动态信息,保证干部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目前,急需开发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档案材料整理输入微机,将文字、图片资料转变成数字资料,将人事档案纸质与数字格式并存,使档案的查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实行微机化操作。
二是通过网络,进一步使人事档案信息实现共享。通过在单位局域网建立人事档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向需要信息的领导和部门提供最新的第一手资料,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在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的同时,要解决好管理权和使用权的问题,可以通过确认身份和验证密码提供所需信息。另外,必须解决好信息保密问题。只有在管理理念、管理过程和管理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
(四)提高素质,加强培训
人事档案工作者在人事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一名合格的人事档案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促进人事档案规范化,必须提高档案人员素质,抓好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对档案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及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人事档案工作者,应热爱档案事业,淡泊名利,吃苦耐劳,忠于职守。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依法治档”、“依法用档”。二是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人事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但要系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还要学习人才、统计等相关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操作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三是要有较强的服务理念。档案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服务性较强的工作,人事档案工作的宗旨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干部工作。必须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满足干部人事工作的需要。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重点,讲究实用;在培训形式上,采取集中培训与以会代训相结合。同时,可安排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
[2]侯海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水运.2010.
[3] 刘佳丽.浅析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思考.科技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