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

第1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复杂介质;仪器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7;G48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6.02.041

现代化的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素质和科学探索思维的摇篮。作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教学实验研究平台,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正面临着现代化转型的磨合和信息时展的检验。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其中香港理工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国内院校实验室所借鉴。

1高校实验室的先进管理探究

目前许多高校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模式,香港高校将英式和中式管理理念相结合,建立独具特色的管理责任文化,为国内传统实验室管理开拓了思路。坚持以学生培养、学以致用、科研服务和效率规范的管理理念,制定每学期学生实验室的实习课时,其他时间对校内所有学生开放,全方位地为科研和学生教育服务,致力于打造国际普遍认可的、规范科学的学科前沿创新基地。制定了仪器设备使用、实验员岗位职责、校内外共享使用、安全规定等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条例,专门的校级监管,确保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实验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所有仪器设备有专门的工作区域。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及监管制度,保证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与管理制度相匹配。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实验室,采取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在设备维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根据学校规划制定的科研与教育目标,与校级其他部门在同一系统的不同分支下自主运行。该实验室管理细则根据其具体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内容而定,在保证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该实验室作为力学、机械、航空航天等交叉学科的共享平台,在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下,展现出科技感强、利用率高和实用性好的实验综合环境,为培养动手能力强、思维敏锐和勇于创新的科研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实践举措

武汉大学复杂介质多尺度力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从2013年6月成立至今,积极吸取香港地区和国内优秀高校实验室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自身实际情况,在切实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方面开展了一些创新性的举措。

2.1规范管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监管

在复杂介质多尺度力学研究中心的架构下,材料多场耦合力学实验室共有四台大型仪器设备,配备一名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体管理工作依照实验室制定的条例和制度开展,研究中心负责监管。实验室在建设初期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如《实验设备使用制度》《实验室管理员职责》《学生使用守则》《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共享办法》《安全卫生制度》等。在传统的行政院校管理制度纲领下,实验室借鉴并采取“统筹规划、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统筹规划”是指实验室实行公共资金、公共平台的统一管理和使用;“相对独立”是指实验室可在校级管理制度下,自主发展实验基地,扩充、更新、改造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实验室根据现有的教学和科研资源,从学科建设、结构层次、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制度的优化整合,鼓励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参与实验室教学和研究工作,充分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特色鲜明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监管方面,实验室由中心负责人、团队成员、实验管理员共同组成自监系统。中心负责人统筹协调科研方向和实验建设,在学术上对各团队成员负责,将责任落实到团队每个教师身上,实行共同分级负责制。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团队内部监管数据共享系统,对管理过程实时查看,实现管理工作的数据化。这种制度的改变避免了管理滞后、管理工作信息不畅等缺点,保证了监管工作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确保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1-2]。

2.2实验室与现代化信息结合的创新模式实践

武汉大学大力支持力学学科的发展,并投入科研经费1000万元,利用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创新实验平台,旨在为宏观—微观多场耦合多尺度力学科研与教育实验服务。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的参数指标、运行工况、运行时间、部件情况等均录入专业实验管理的信息系统,可随时查看所有的资料。为保障设备时刻处于人员监管状态,实验室内仪器设备与管理员工作区与公共实验区实行透明隔断处理。对于实验室安全和卫生系统,实验室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安全防护系统从室内外监控、火灾警报分段控制、室内隐患防护、红外分布防盗到门口指纹识别等采用新型联体式管理,确保安全工作有证可查、即时有效。卫生系统方面,所有仪器设备的卫生和保养状况按制度严格执行。所有安全、卫生工作都被录入系统,团队成员和负责人可随时查看每一处区域的安全保卫及卫生状况,并根据情况同步管理调整。设备使用方面,按照“实验预约—设备预设—运行监控—结果处理”的使用流程进行管理。整个实验资源均对校内外开放共享,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实验室管理系统设备使用分支,与武汉大学设备共享信息数据平整衔接。从实验预约开始到实验完成阶段,均由系统分配指令,实验人员需按照相应步骤规范完成,每一步系统都会自动记录,不仅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而且简化了实验人员的事务性工作。通过以上举措,实验室已基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实用人才培养基地[3-4]。

3结束语

武汉大学复杂介质多尺度力学实验室,积极探索、借鉴和参考国内部分高校的先进管理理念、模式和经验,建立和规范了新型先进实验管理制度,利用系统化、实效化的监管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整合实验资源,将实验室管理系统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效率,而且为力学、材料、机械等交叉学科搭建起了先进的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梁美娜.香港高校实验室的服务式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188-190.

[2]陆小珊,田岚,.高校实验室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4):7.

[3]侯亚彬,宫德龙,丁颖.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1):150-151.

第2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1.1实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基础化学实验运行一般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总结三个步骤。大多数的学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也是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充其量在实验内容上贴近实际生产,其运行机制还是实验室的模式,远达不到实际生产的模拟,不能给与学生实际生产的经验。

1.2考核制度的问题基础实验的考核制度重点强调学生的操作准确度,实验效果,纪律性等方面。专业实验和基础实验有极大地不同,基础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居多,而专业实验侧重于创新性。如果仅仅参照基础实验的考核制度,则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精细化工企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工业品的企业。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目前涉及到的领域有医药、染料、农药、涂料、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助剂和化学试剂等传统的化工部门,也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油田化学品、电子工业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学用材料等新领域[7-9]。由于精细化工企业的原料、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特殊性,使企业管理的难度远大于一般企业。其详细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艺管理,安全和环保管理五个部分。各个管理步骤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同时对经济效益的产生有较大影响。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对于制定切合实际生产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管理制度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3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中的应用

3.1实验管理制度方面的改进借鉴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在仪器药品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制定详细的制度。使专业实验室在硬件管理(仪器设备、原材料等方面)和软件管理方面(各项生产、安全管理制度)都能与企业对接。结合实际从实验纪律、仪器药品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教师行为职责等六个方面制定专业实验室管理细则,把化工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推行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使专业实验室内形成浓厚的生产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管理制度的改进包括:(1)实验纪律:模拟企业打卡制度,明确上下班时间;实验(工作)服制度,强调着装整洁。实验过程模拟实际生产过程的基本纪律要求。(2)仪器药品管理:强调学生作为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之间必须熟悉实验过程中每一种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以及应急措施。对于仪器,要严格操作程序,操作标准,施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对于实验室的所有设备都要有具体的负责人,都要有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3)实验过程管理:模拟班组长制度,施行细致化,分层次管理。对于每一个实验及其操作过程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和安全措施。同时班组长对实验过程进行质量监控。(4)实验产品质量管理:以实际生产过程的各项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实际生产要求。(5)安全管理:首先确定班组长安全负责制,制定包括水电气安全、仪器安全操作、药品安全管理、实验过程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实际的实验,制定实验安全操作规定以及实验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每一个实验环节的安全管理。(6)教师行为职责:和基础化学实验不同,在专业实验中,教师不再充当指导作用,而是充任引导者、监督者、安全员、裁判员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改进实验;监督学生相互间的协作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个人的实验操作表现;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室财产安全,判定学生的实验成果。

3.2实验运行机制方面的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全面模拟实际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在专业实验中,除了基本的实验外,以某一实际产品研发为主组成研发团队进行产品开发。整个实验内容不再仅局限于实验室里,包括市场调研,配方研制,配方优化,成本核算、产品检验等各个环节,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生产、营销、研发能力。市场调研要求学生详细地对某个感兴趣的精细化工产品进行产品价格、产品销路、市场前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进而确定该产品是否具有研究开发的价值,据此写出调研报告。配方研制要求学生对该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文献调研,确定该产品的基本配方,继而提交研究计划和团队人员组成方案。配方优化和成本核算则要求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兼顾成本核算。产品检验环节则依据该产品的各项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市场要求。

3.3考核制度的改进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考核中,探索制定全新的专业实验成绩考核模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实验过程的每一步,制定严格的质量考核标准。强调过程管理和步骤考核,不再局限于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整个考核兼顾实验运行的每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中每个团队成员的表现。同时实验考核以产品的性能及成本为关键目标,促使学生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鼓励学生利用研发的产品进行创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第3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唐宁宁(1983-),女,吉林四平人,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工程师;苏晓敏(1977-),女,甘肃庆阳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10-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对自身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实验室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水平。[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在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点实验室不仅具有科研功能,还具有对外开放、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科研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2]高校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实验室在开放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及仍需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几个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一、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方法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我室”)于2006年12月验收合格开始运行。实验室面向我国节能减排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大型火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安全、高效和清洁热功转换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集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探索复杂能源动力系统多尺度输运机理、多因素耦合特性及能耗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全方位状态监控与运行优化理论方法,为我国电力能源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主要由实验大厅、分析检测室、状态监控中心、学术报告厅及研究人员工作室等组成。主要仪器设备有扫描电镜+能谱+EBSD、X射线衍射仪、色谱质谱联动仪、激光粒子图像仪(PIV)、高速采集系统、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综合热分析仪、红外热像仪等。

1.健全的规章制度

实验室从建立之初就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安全防火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工作管理制度、考核考勤制度、仪器管理制度及细则、仪器借用流程、网络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室学生须知、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等。安全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实行落实到个人,实验室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场所和仪器设备的安全负责,该措施有利于加强每个人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这些制度可依,实验室才能正常运行和稳步发展,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2.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是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转制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建立的,是对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开放、资源共享的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园区企业,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3]开放实验室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园区企业,列入该工程的实验室将为园区企业提供分析与检测的技术服务,也将与园区企业共同建设共性技术平台以及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开放实验室还将为园区企业创造知识产权、创制先进标准提供服务,参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此外,开放实验室还将与园区企业共同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科研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并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和技术难题。[4]

实验室于2009年申请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2010年正式挂牌运行。在正式对外开放运行的三年来,作为研发类实验室,我室对外提供的研发服务逐年增多,累计对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服务活动150余次,其中包括中关村园区企业、十百千企业、瞪羚企业等,合同总金额达7000余万元。实验室将一项核心技术成果成功转化给北京某一企业,使该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达40%以上,且我室在短期内帮助该企业设计、开发和建设了一套实验平台,并通过了专家的验证,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该平全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为企业的技术开发节约了成本,为企业的技术保障和经济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后,我室参加了许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举办的各种展览、成果对接会、对优秀实验室的开放参观等活动,学到了很多其他优秀的开放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与方法。同时,开放实验室也根据我室的研究特色积极帮助寻找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的合作。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对实验室与中关村园区企业的合作给予大力支持,不仅政策宽松,而且在资金上也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这项政策使企业更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开放实验室合作,从而使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程度更大、更深、更广,对实验室来说也是一个进步和提高的机会。

3.设立开放课题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用于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和完成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促进本科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现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我室设立了“能动之光”研究计划,作为学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条件。本计划支持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研究,鼓励通过学科交叉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动之光”研究计划以研究项目的形式对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经费资助,每年一次。此项措施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纷纷组成研究小组一起参与项目申请。项目的结题报告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展现,包括论文、专利、装置等,且需经过实验室组织的专家严格评审。

4.实验室建设了对外开放的网站

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让实验室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和沟通的窗口,让工作效率更高,成果展示的更全面。实验室建设了网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实验室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实验室新闻、对外交流情况、学术报告的通知及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申请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网站对实验室开放的仪器设备进行详细了解。

二、实验室建设中的不足

1.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激励机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与奖酬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实验人员潜能的进一步开发。[5]实验室虽然具备比较完善的运行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在人员激励制度方面还比较欠缺,没有建立一套全面的考核实验技术人员的政策与激励政策,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实验员要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升级等工作,解决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室其他事务性工作,其工作零散,工作量不好统计,但确实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工作还需要得到管理者的认可和充分肯定,这样才能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实验室管理者应重视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因为实验员是设备的直接使用人和管理者,只有实验员的业务能力更高,仪器设备才能更充分的被利用,才能对实验仪器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开放实验室才得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2.完善信息化网络技术

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主要沟通的工具,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软件,才能方便的记录工作。实验室虽然已有网站,但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略显不足。目前网站上只有仪器设备的介绍,而预约仪器设备和使用仪器设备记录却需要手工操作,这样极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使用记录不准确,给将来统计和分析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成果产出造成困难,不能准确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措施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改进方案,从而给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进一步开放造成影响。应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网站,增加仪器使用网上预约和管理、记录的功能,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更高效、准确、方便,这也为日后开放实验室大量承接对外服务项目做好了准备。

三、结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制定完善的运行和管理制度,保障了实验室安全有序的稳步发展;通过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使实验室更进一步的开放和共享科技资源,增强了与外界同行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实验室开放不单是一个时间和空间开放的问题,而是一种管理模式,它涉及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实验队伍优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其目的是更高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掘更大的潜力为学校基础学科建设、社会节省资源、国家科技进步做基础性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开放实验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共同去建设、完善,使之更好的为科研工作者服务,培养更多的人才,更高效的为社会服务。[6]

参考文献:

[1]杨莉.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理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赵国臣,杨德生,程玲.教学服务型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2,(5).

[3]吴炜.凝聚资源,协同创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五年结硕果[J].中关村,2012,(1):54-55.

[4]傅映霞.中关村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启动[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2).

第4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1.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现行涉及实验室安全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如危险品类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各类特种设备和仪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实习守则、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根据需要重新拟定新办法或修订已有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废除,按年度将全部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并予以,逐步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机制。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设专人负责教学科研项目的审核评估,严格把关实验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形成实验项目审核评估机制。对二级单位不好解决、职能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重大安全隐患,可直接向主管校领导汇报,实行急事急办、大事快办,形成重大隐患直通快报机制。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职工评聘挂钩,对安全责任范围内管理有严重问题的人员,考核一律不合格,形成一票否决的评聘机制。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与人事制度挂钩,以加强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其自觉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2.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查制度推行“三级三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即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二级单位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自查、实验室每日进行一次安全巡查。安全检查的内容要合理规划,安全检查的流程要精心设计,检查要做到科学性、便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推进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多样化发展,如预约检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全面检查、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等,防止安全检查出现“盲区”。加强对检查中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整治。检查完毕后及时下达“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实验室负责人拟定整改措施报二级单位核查后,反馈给下达通知的监督单位,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隐患治理闭合回路管理,保证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3.强化重点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格执行购买、领用、备案等环节的审批管理,全面推行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五双”管理制度。另外,将采购数量及库存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坚持领用制度,严格控制领用数量。将实验室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流程指引,鼓励实验室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标准的自行排放,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置公司集中消纳。利用合适的地下场所建设危险废弃物存储库,用于及时回收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尽量减少危险废弃物在实验室的留存时间,逐步使废弃物处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加强放射辐射和高温高压等特种设备与管理人员的监管,实行“全部注册、定期检验、定期培训、持证上岗、随时淘汰”的管理措施,定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上级部门检查合格。

二、转变理念狠抓安全意识教育

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对高校安全稳定规划中的要求,深入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培训规划中,使其一入校就了解各项制度和要求,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养成重视实验室安全的习惯。编写《实验室安全知识读本》、《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集》、《实验室操作规程汇编》等学习资料,保证师生人手一册,避免在实验中犯常识性的错误引起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利用实验室安全网络学习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网上自学和网上考试的平台,自学考试通过后可获得学分,并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必备条件;鼓励二级单位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科研要求,为学生开设特色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学分。结合举办讲座、观看录像、板报宣传、大屏幕播放等形式,时刻提醒,引起注意,全方位提高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2.注重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氛围利用文化修养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施加影响,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提高整体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管理方式从行政命令向服务转变,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特种设备仪器管理、技术安全咨询、安全状况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安全隐患治理上积极协助整改,统筹策划,深入基层实验室进行细致指导,逐步消除师生员工在制度刚性管理下被约束、被管理的消极心态。灵活处理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勤于沟通,善于征求基层意见,避免生硬的指挥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工作尽量做细,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安全工作观念。

三、结合实际,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1.与时俱进,开展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设组织人员对相关规章、法规和政策进行深入探讨,更新修订文件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称的内容,从制度设计层面保障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推行,努力扭转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使准入制度紧跟实验室发展。将实验室准入制度建设纳入二级单位及实验室考核体系,加大力度推动准入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降低学术权力的影响。联合各二级单位分别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知识题库,以保证准入制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有效性。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并签订安全承诺书后方能上岗。将准入考核和门禁系统对接,只有通过准入考试的人员才能获得门禁系统的识别许可。

2.开拓创新,推行准入制考核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以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学习与考试系统”为依托,搭建规章制度、通用安全知识、专业安全知识等分类学习与考试平台,广大师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学习并通过考核,同时赋予二级单位、实验室在考试系统应用中更多的自主和选择权限。提倡二级单位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培训讲座、实际操作指导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师生了解实验室基本情况、掌握安全防范、操作规程等知识技能,并达到考核要求。利用系统生成电子版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证”,考核合格的师生获得此证,无此证不能上岗实操。

四、加大投入规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1.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研究以安全运行为目标,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中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达到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的标准化。通过监督检查和持续建设,保证实验室房屋及水、电、气等管线设施规范,实验室设备完好,实验室布局合理、通道畅通、整洁卫生,安全标志醒目齐全,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抢救设施性能良好,达到实验室安全条件的标准化。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类型、用途、规模等不同特点,为教学实验活动制定适宜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达到实验室安全操作的标准化。

2.努力改善规范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安全与环保投入机制,把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常规预算支出科目,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有所调整。在实验室新建、扩建、改造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充分考虑实验室设计、建设、仪器设备安放及管线设施等方面的规范性。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防盗监控、危险废弃物集中回收点、实验室通风过滤、烟感报警、设备线路、喷淋装置等硬件保障设施的建设,切实防止危害师生的事故发生。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上实行一票否决制,达不到安全和环保要求标准坚决不准上马。

五、提高认识,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机制

1.建立实验室预防预警系统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等级,查清危险源的空间和地域分布,根据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检查工作,在危险要害部位安装摄像头或检测装置,并与学校安保控制系统联网。做好应对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储备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所需设施、设备的完好和有效。对可能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并适时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完善各级实验室安全预案体系建立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辐射设备等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各类各级专项工作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成立实验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力度,根据应急预案和现场需要,调动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根据需要调整救援抢险方案。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的巡查和值班制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做好事件处置和善后工作。

3.开展必要的突发事件预演活动针对类似火灾、中毒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根据制订的预案,进行预先演练,积累一些经验,使师生在遇到类似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对。通过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突发事件的研究,结合各实验室的特点,制订符合实际的预演方案,通过演练使师生掌握逃生、自救及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六、结束语

第5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3-0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逐渐的得到了科学技术的支撑与帮助,外语语言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外语教学的重要平台。外语语言实验室以其独特的手段支援着高校外语的学科建设。功能全面、资源丰富的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使其更加灵活、互动、开放。

在我国高校的教学活动孩子中,研究与构建适应外语教学改革需要的管理机制,进行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是我国外语语言实验室的重要任务。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主要是对于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创立新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外语教学水平提供新的管理内容的支撑。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

1、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推动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的改革。高校外语语言实验管理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加有效的踢动管理改革与实践。进一步通过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结构的创新,从而创建出更加适合我国外语教学文化与教学环境。此外,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要素的创新,实现外语教学各项组成部分的优化,实现管理改革实践的最终目标。最后,通过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创新,可以进一步协调实验室管理方式与各个部分管理人员的关系,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全面推动实验室各项管理增加新的活力。

2、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实现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和谐管理的双重向度。将制度化与人性化更好的合二为一,全面推进高校语言实验室的和谐化管理。进一步维持实验室以及和谐的秩序进行全面的支撑,推进管理制度与教学之间的健康有序的互动。实验室管理主体是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客体是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人性化发展趋势。利用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并重的管理方式,促进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的健康有序发展。

3、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可以有效促进管理模式服务于教学。外语语言教学需要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掌握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外语语言实验室是我国外语教学创新的基础条件。在外语语言实验室之中,服务教学是管理人员利用外语实验的设备,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外语知识的构建。最终成功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基于以上笔者所总结的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在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活动之中属于新兴事物,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于缺陷,发展也不够完善,所以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策:

1、坚持管理理念的创新,在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之中,管理的观念创新是实验室发展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即为:首先,加强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其对于自身工作的任何;其次,促进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语言实验室的内在管理程序,以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管理的为核心,全面促进管理程序的有序进行;再次,创建适合实验室工作人员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利用全面的绩效考核手段,促进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力的产生。

2、保持管理目标的不断创新。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怒表示保证外语教学质量不断达到预期的效果,全面实现外语语言实验室的自我使命感的产生,全面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绩效与承诺的全新的标准。以效益为目标促进实验室的全新目标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实验室建立科研成果,并不断的制定新的目标,全面进行改进。

3、全面保持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实验室走向成功的必然基础。高校外语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调整与变革,优化实验室的内部制度,全面协调教师与管理人员、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共同促进。

4、全面促进组织创新,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建立在合理的组织的基础上,各个工作人员在岗位上各司其职,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组织运作效率。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的管理组织,从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方面,以及组织运作的内在技术支持等方面,保证各个高校在不同的时期,全面强化自身的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潘志华,郑晓卿,何仁华,张宁平.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发展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4)

[2] 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04)

[3] 宋述强,陈基和,钟晓流. 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系统组成、建设策略与运行模式[J]. 外语电化教学. 2011(06)

第6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创新;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14-02

社会的需求就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动力,作为农业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系来说本身就属于弱势专业,要想做出特色,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必须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入手,本院设有电子协会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组织,但因其空间有限,很多想加入的学生都因没有空位置而无法进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着想的目的,本系特通过学院向学校申请了“电子信息创新协会”这个组织,其主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验室,提供各种电子信息类相关竞赛、学科知识竞赛等机会、教师科研平台,让想学习的学生有一展拳脚之所。目前,很多高校都已建立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电子创新实验室,并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怎样的管理模式更科学、更合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大部分学校为了有效利用和挖掘电子创新实验室资源条件,充分发挥电子创新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电子创新实验室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并广泛开展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电子设计竞赛等。针对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方法,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但每个学校自身情况不同,绝对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学校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创新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在消化吸收其他学校好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现状及我专业学生特点,研究电子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1]。

一、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要想学生能够快速提升实践能力,除了学生努力学习之外,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也是必须配备齐全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专门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建筑面积为100m2左右的实验室,室内桌椅齐全,网络配备完整,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先后购置了自动焊锡机、可调信号源、数字频谱分析仪等多种调试所需设备,这些设备的购置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1.开放模式的确定。创新实验室共纳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40余人,全部为该专业基础较好学生,并且在科技创新方面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针对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及实验室的管理,通过学院及系部老师的研讨,消化吸收其他学校相关专业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确定了开放式的管理办法,即由学生进行管理,面向本专业学生开放,采取淘汰式办法,指导教师监督的管理模式[2]。

2.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实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且要区别于一般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在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中,将实验室管理制度细化为《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实验材料管理制度》、《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学生守则》、《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依制而行,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方能实现有序的实验室管理。

3.实验室管理队伍的组建。为了实现实验室制度的有效落实与监督,必须组建创新实验室管理队伍,保障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及学生日常管理,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中,选拔出了1名高年级学生作为创新实验室的主管,同时,选拔出低年级的2名学生作为副主管,辅助其进行日常管理,根据学生的日常创新活动安排,又配备了技术部、电子信息部、培训部、组织部和督察部,具体管理机构如图1所示。

由于进入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包括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很多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无法直接进行复杂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编程,所以,针对学生的这种现状,创新实验室除了进行老带新的管理模式外,还为每名学生配备了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同时,不得不经常进行知识更新,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与思路,实现了双赢的效果。为了提高指导教师指导积极性,学院领导在制定学院津贴分配方案中,将指导学生创新实验纳入考核指标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指导的主动性[3]。

三、以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作为基地,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逐步开展电子科技创新活动

创新实验室的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国赛或者省赛(奇数年为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偶数年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通过参赛,组队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物设计与调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到目前为止,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共参加了一次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次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实验室的2名学生获得了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3名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东北赛区“二等奖”,6名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东北赛区“三等奖”。荣誉的取得代表了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同时也彰显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相信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产出更丰硕的成果。创新实验室的学生除了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外,还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今年的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中,学生获得了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的好成绩。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都为系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同时,让学生抽出一部分时间参与教师科研,截至目前,共有10余人次参加教师的课题,还有一部分学生要跟随指导老师到项目安装现场去进行实践,所有这些科技创新活动都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4]。

四、确保创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已经初步建成并运行一年,在这一年中,不论是硬件条件还是学生及指导老师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若想创新实验室更好地发展下去,在完善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尽最大努力完善实验室的硬件设备[5],加强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一直坚持下去,同时,还要结合社会行业需求多为学生指引就业方向,让创新实验室的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电子创新实验室是本系重要的学生组织,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只有对实验室及学生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相信在合理的管理机制下,在创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下,在指导教师的辛勤指导下,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立新,穆程.电子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29):552.

[2]朱昌平等.现代电子创新实验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5.

[3]王晓东,赵玉茹,沈国芳.开放式学生创新基地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160-163.

[4]巩恩福,江兴盟.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谈第二课堂与人才培养[J].电子制作,2008,(1):7-9.

[5]杨云,倪勇.电子创新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342-344.

第7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实验室;探讨分析

一、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分析开放中药专业实验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在仅是理论知识扎实这一项,其更加强调对人才的全面性需求,要求人才不只是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转变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与教学方针,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开放中药专业实验室,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为实验室开放综合目标。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中药专业实验室,转变传统的中药专业教学模式,推动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进程。并且中药专业实验室的开放,还能够用作教研、科研,进而为高职院校中药专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开放实验室的好处

中药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改变了传统的中药专业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并且学生通过在實验室进行操作,让学生可以借助实验检验理论知识,进而加深学习印象,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在开放实验中,进行实验操作时,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实验操作不正确之处,进而加以改正,提高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开放实验室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且其能够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科研实验场所,让其探究相关知识,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教师也能够利用实验室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综合人才,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开放实验室的几种模式

1.中药鉴定与模拟药房实验室模式

中药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并不是盲目进行的,其主要依据中药专业的不同项目开放中药专业实验室,首先为中药鉴定与模拟药房实验模式。这种实验室模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具体一定的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学习时,应具有相关的中药学理论知识,如中药化学等。在实验室中,指导学生了解各类中药的药性与使用方法,尤其是其中的配伍禁忌则是实验室实训的重点。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的药材鉴定实验,教师在旁辅助学生使用相关仪器,完成药材成分检测,同时学生记录药材鉴定数据,利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其次为模拟药房实验室,通过为学生构建药房场景,让学生在其中进行相关操作,了解药房工作流程,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自身的工作形成正确认知。

2.中药植物园实验室模式

在高职院校中药专业构建开放实验室模式时,中药植物园实验室模式也是其主要的开放实验室模式。高职院校建立具有专业性特征的中药植物园,学生可以在其中种植中药,观察其生长过程,了解其生长习性,进而对中药形成正确的认知,促使学生能够明确的辨认中药植物,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教师定期组成学生开展中药植物实验室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中药植物,加深理论知识印象,进而对中药学植物形成正确的认知。中药植物园实验室模式的使用,帮助学生把中药植物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3.中药学标本实验室模式

中药学标本实验室模式也是开放实验室模式中的一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中药植物之中的相关植物,制作中药植物标本。这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的植物学知识,并了解中药植物习性。从而依据植物特性,制作中药植物标本。学生通过制作植物标本,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中药学专业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中药植物标本的过程中可以把相关中药学专业知识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

四、开放性实验室应注意的问题

1.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高职院校中药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其应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其认识不到实验失误或操作不当会对其身体造成损害,尤其是中药化学、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学生一旦发生失误,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依据实验室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安全保障制度,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向学生普及实验室安全制度,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教师也应发挥作用,树立安全实验观念,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学校也应定期对实验室器材进行维护检查,降低事故发生几率,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以确保学生能力的稳步增强。

2.规划操作流程,降低实验室费用

开放性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其实验耗材费用是其一项重要的实验支出。高职院校应针对开放性实验室规划其操作流程,明确各个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减少实验用物浪费行为。制定实验室器材使用情况守则,记录实验器材与实验用物的使用情况,进而降低实验室费用,促进开放性实验室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思想,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既能达到实验室学习目的,又能够减少实验室的损耗,进而降低实验室费用。

五、结语

高职院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形成,为中药学专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通过掌握开放性实验室的具体模式。了解到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互相结合,加深了学习印象,提高了专业水平,进而推动学生发展。

作者:刘聪

参考文献: 

第8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机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高等学校实验室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关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机制的研究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具有高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缺乏对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发展,国家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从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很强科技含量和科研实力的实验室。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社会对用人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不能跟上现代人才培养的步伐。高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器材落后,实验用房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的现状。这就导致高校实验室教学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学以致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严重影响了高校对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实验室建设系统性调研不够充分,致使长远发展受到制约

实验室在建设初期缺乏充分的系统性调研,没有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思路、延展性和必要性,使得在实验室建设中出现专业交叉、实验室互套等资源浪费的现象,分不清实验室建设的目的和作用,最终把实验室建设成一个摆设,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因此,没有从学校实际的立足点出发的实验室建设思路,极大地制约实验室的发展。

3.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

新世纪要求培养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实验教学是实现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教学中,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占据大多数,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模式步骤去实验,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大多数实验教学能够体现专业性和实践性,但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

4.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致使实践教学团队力量薄弱

随着高校教学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创新,高校师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不强,实验室许多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查无法保障,最终导致了实验室仪器的维护不到位、损耗过快,实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5.实验室管理理念陈旧,缺乏创新

在大多数高校实验室中,基本上都能做到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和丢失赔偿制度等制度上墙,但长期以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一成不变,抱着等、靠、要的想法来建设实验室,陈旧管理理念无法更新、无法做到管理理念的创新,实验室的管理理念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造成了实验室建设落后。

6.实验室监管不到位

实验室的监督和管理,是确保实验教学达标、科研数据准确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实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当前高校实验室面临着监管制度缺乏、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许多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验仪器的保管与维护也不到位。

二、创新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机制

1.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

一是要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实验室硬件条件得以保证,为培养综合性与创新性人才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实验室监管制度,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三是建立实验室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实验教学任务,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与综合性。学校各级领导一定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讲授、轻实验操作”的传统观念,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实验室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把它当作学校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工作来抓。

2.稳定实验室教师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管理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主要力量,是直接影响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校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实验教师的特殊性提出具体要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在实验室教师的管理与考核中中要实行人文与奖惩相结合,人文的管理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实验室教师激发出更大的潜能,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同时又能积极的投入到科研当中,实现教研一体化;奖惩的执行,能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够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与改造,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率,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素质的提高,可促进实验室的教学质量,并且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2]。

3.加强实验室的财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实验室财产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的物质条件和硬件保障,是实验室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财产管理不善,配备的越多,损失的也就越大。因此,管理和使用好实验室财产,尽量避免损失和不必要的浪费,是每个实验室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评估实验人员工作业绩的基本要求。

4.加强实验室常规管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水平

实验室人员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规划、配备标准和装备要求,正确合理地选择,采购和配备实验仪器,做好验收、登记、建账、立卡等帐册管理工作。实验器材的摆放要尽量做到科学、规范、安全合理、美观、方便取用等。要建立实验室计划总结、通知单、记录等各种资料的档案,加强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尽可能多的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实验室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的建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实现高校实验室的网络化与信息化也同样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之一。通过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的数字平台,可以对包含信息量较大的教学内容进行实验设计与课程辅导,有利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6.推陈出新,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

内涵即内在的含义,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3]。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内涵要求,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条件的建设,而是要通过“理念、体系、队伍、条件、管理、运行、效益、特色”等的有机融合与提升,从而形成现代化开放式的“创新型实验室体系”。因此,墨守成规的传统理念将被摒弃,推陈出新才是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根本,只有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够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建章立制,加强管理,逐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建立实验室效益评估制度

学校依据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实验室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效益、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安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实验室评估工作。采取学校评估和学院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估为优秀的实验室,学校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进行重点建设。

2.规范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本着“统一管理、落实到人、加强维护、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的原则,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3.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

实验室人员要及时完善实验室安全条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规范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品在采购、运送、使用及废料、废渣处理等环节管理。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狠抓措施落实,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实验运行经费的管理

相关部门要做好实验运行经费的开支预算工作,严格经费审核手续,做到专款专用;要进一步规范实验设备维修工作,进一步规范低值耐用品和消耗品的采购工作。

5.加强实验室技术资料和各类档案管理工作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室特点制订专门制度,并按有关要求做好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归档及上墙工作;要及时进行仪器设备的功能使用、检修、维护保养等情况的记录和统计工作;要认真做好实验室人员状况和实验教学计划任务等资料的年度统计工作;要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特别是贵重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等工作。

6.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实验室管理手段

按照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验室建设的特点,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的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实验室管理手段,着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学校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本着改变认识、创新理念的宗旨,才能实现高校实验室建设质的飞跃,实现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的有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雪艳,孔庆军,陈芳.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74-176.

第9篇: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1实验室开放的意义

实验室开放可以让实验室的资源得到充分、科学、合理的利用,能让上完课后有继续做实验的想法的学生有继续做实验的机会,实验室资源也不会因放置而浪费。

1.1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充分发挥实验室大量资源的作用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是高校配套的教育资源增加的却不够,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是上实验课的时候进过实验室,其他时间根本没机会进入实验室学习锻炼,这对培养人才非常不利。实验室开放后,老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室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实验室大量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1.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强学生专业知识

一些理工科专业,如计算机、机械设计、化工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程较多,实验学时有限,如果只是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做过实验,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直接影响到就业。实验室开放后,正好弥补这些缺陷,学生可以在课余、节假日来到实验室,完成平时因时间原因没有完成的实验,还能对平时所学进行验证,或者自己进行科学设计,学生手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增强。

2普通高校实验室开放现状

2.1高校实验室设备更新还贷速度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

现代计算机技术无论是硬件水平还是软件水平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高校实验室的更新速度却无法更上计算机技术更新的速度,所以会出现软件、硬件配置相对不高的情况,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也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新设备。这就造成开放实验室的设备不是最新的,性能也不是最强的,可能会导致学生实验的时候达不到应有的结果,长期下来,学生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的兴趣降低,达不到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效果。排除高校本身的教育资金和财力问题,即使高校在资金比较充裕,也不可能为了跟上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两三年就将实验室的设备更新一次。

2.2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一直是大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实验室不是由学校统一进行管理,设备都是按照学院(系)来管理的,这样就不能有效的整合教育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这种自我服务型的实验室一般是缺什么就购买什么,争取做到“小而全”状态,在购买和更新设备时,往往只考虑了某个课题的需要或少数人的便利。在客观原因上,主管部门在审核时不可能对所有的设备购置后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这样导致设备重复购置,当某个课题或少数人不再使用设备后,设备就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下。

2.3实验项目设计不合理导致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目前高校实验课大部分还是依附于理论课本,验证性实验比例太多,设计性实验比例太少。验证性实验一般将课本上的实验过程重复一遍,然后得出和课本一样的结论,学生做的只是按部就班的模仿工作,这种机械的模仿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学生对实验课没有兴趣,自然没有兴趣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

2.4其他问题

目前实验室开放面对的对象大部分是跟着有课题的导师做实验的学生,学生自主的到实验室展开立项研究的十分少见;设备仪器的维护经费、低值易耗品购置费等费用低;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得不到重视,影响了教师对开放实验的积极性。

3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和运行建议

各个高校办学特色不一样,学科优势不一样,实验类别也不一样,但是还是能在高校差异性中找到共同点。健全的实验室开放制度就是这种差异性中的共同点。实验室开放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实验室开放的效果。

3.1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让学生方便快捷的申请到开放实验室,能极大地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负担,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

实验室由各教学院(系)管理是高校普遍的做法,上面提到过这种方式的缺点。要弥补这种缺点,就需要设置一个全校性质的实验室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建立网络管理平台,这个实验室管理中心设置在教务部门。凡是非课程安排内的实验项目,包括各种竞赛、各种企业合作、各种课外实训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自主设计的课题等,这些都可以由实验室管理中心负责安排。各种竞赛和校企合作由涉及到的学院向实验室管理中心提出申请使用实验室;课外实训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由实训负责教师和课题负责人向实验室管理中心提出申请使用实验室;学生自主设计的课题,由学生本人直接向实验室管理中心申请使用实验室,实验结果由学生所在学院认可后纳入学生选修学分。

3.2实验室开放的运行制度

完善的实验室开放运行制度,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能提高实验室财产和师生的安全性,能更加安全的保护实验数据。

3.2.1经费制度

高校的各种项目基本都有经费来源,只要利用好这些经费,教师和学生就不用因为经费问题而让好的项目石沉大海,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各种竞赛项目,应该从该项目经费中支出;教师课题项目则由课题项目经费支出,如果有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应该得到适当的奖励;学生自主设计的课题项目,经过指导教师审核后,可以从学院教学经费里支出,指导教师应该计算教学工作量并支付适当的报酬。教师和学生的实验经费问题一旦解决,教师和学生的也会更加专注与实验本身的研究。

3.2.2实验室安全制度

实验室安全主要涉及到化学物质、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电气安全等。开放实验室的安全制度非常重要,开放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必须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有防范于未然的意识。除了固定上墙的安全制度以外,开放实验室的申请人需要强制了解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每天都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实验室管理人员也需要经过安全培训才能上岗,实验管理中心定期组织人员对开放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认真反馈,一旦出现安全漏洞,要及时修补完善。

3.2.3实验指导制度

针对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其指导教师有着重要的指导责任。指导教师需听取学生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分析其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要做到安全规范,尽力帮助学生得出实验结果。一旦学生设计的实验超^指导教师的所掌握的领域范畴,指导教师可以联合其他专业领域的教师,共同讨论实验的可行性,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切不可马虎操作,得出意外的结果,对学生的研究和安全负责。

3.2.4建立健全实验档案制度

实验档案包含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实验档案是实验过程的经验总结,是经过大量实验得出宝贵记录,是大学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料,是对实验环境升级更新的重要依据。高校教育资金有限,有的课题研究需要精密仪器作为支撑,如何用有限的资金购置最需要的仪器设备,这需要实验室档案提供参考;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及维修情况都是以后购置新设备重要依据。实验室档案的保存工作需要健全的实验室档案制度进行管理。

4结语

综上,开放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教师、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和运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只有规范的管理运行制度,才能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兴趣,才能加强实验室环境安全和规范实验室档案管理。但是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实验室建设者需要从实际管理运行过程中慢慢摸索,一步一步的完善开放实验室。

参考文献

[1] 肖耀峰,何源.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48):12-13.

[2] 孙洪伟,邹晶晶.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平台建设初探[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3(2):210-211.

[3] 李强,衡容,崔超.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7):2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