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设计美学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美学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美学的含义

第1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土特产品;湘西;设计美学

0 引言

包装设计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为商品销售服务的应用艺术,追求视觉上的审美和独创性。包装就是要在视觉语言以及美学内涵中融入商品信息,以此来吸引受众购买,并树立品牌形象。湖南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独特而深厚的地域文化,衍生出很多特色鲜明的土特产。土特产品包装既是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也体现出现代设计的趋势。

1 设计美学概述

设计美学是一门多元交叉学科,它以现代设计理论为基础,将文化、审美、哲学、等融入w系之中,具备综合性、文化性、时代性、多元性、科学性的特点,涵盖功能、技艺、造型、内涵之美。

地域、民族、文化将直接影响设计美学。中国式设计美学秉持“天人合一”理念,注重意境和抽象性,善于用有形的物质表达无形的思想,同西方写实和注重逻辑思维的设计美学存在非常大的差别。

包装是一个产品的“脸面”,也是一个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最直观的形象。目前来看,湘西土特产品包装设计以酒鬼酒为代表,兴起了一股新的设计思路,将引领地方性、民族性包装设计革新。

2 湘西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的设计美学内涵探究

湘西土特产品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食物类、茶叶类、酒水类以及工艺品四个类别。具体如凤凰姜糖、酒鬼酒、古丈毛尖、边城香醋、苗家腊肉、松菌油、凤凰红米酒、凤凰蜡染、猕猴桃、张家界酒、苗银首饰等。

湘西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造就了绚丽的民族传统工艺,如织锦、刺绣、蜡染、苗族服饰等。以苗族服饰来说,其款式精美、色彩搭配丰富,对比强烈,色彩浓郁厚重,在衣领、袖口、裤筒、裙摆、肩上绣花、贴花、挑花。图形样式丰富,包括龙凤、花草、蝴蝶、鸟兽、人物等。其中,蝴蝶是苗族信仰图腾,出现得最多,代表美丽和自由。

就包装设计而言,以酒鬼酒为例,探讨设计美学内涵,如图1。

图示为酒鬼酒包装,用麻袋型包装,堪称神来之笔,也是白酒包装历史的一次革命,为“第一文化酒”美誉画下点睛之笔。该包装设计为湘西艺术大师黄永玉专门设计,并亲自题字。大俗大雅,质朴归真,在色彩上红、黄、黑等色调相得益彰,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同时内外包装具有很强防伪特性,强调一次性破损,内外包装在倒酒前均会破损。

造型之美:酒鬼酒包装古朴粗狂十分别致,用了麻布袋,用麻绳捆扎袋口,整体造型如同收紧的麻袋,能让人联想到装满粮食的麻袋,给人温馨、亲密之感。造型设计采用自然仿生原则,如颈部构思精巧,用麻绳捆扎颈部,为短口颈,颈部细,凸显人性化。整体看具有变化统一、对称平衡且节奏韵律美,拥有自然之态,凸显对称,纹理突出,线条优美,色彩古朴自然,很有韵味。

功能之美:酒鬼酒包装容器属于陶泥容器,也有同类造型的玻璃器皿(仿制麻袋形态制作),选材经济,造型独特,易于运输存放,并兼顾消费者。包装考虑了酒的挥发性,外包装为深色、不透光,防止酒挥发,而且瓶口木塞封蜡更易保存,容器纹理以及整体造型符合人体工学要求,不仅防滑,取放、存储也十分方便。

内涵之美:酒鬼酒采用仿生手法,一举突破了传统盛酒容器瓶瓶罐罐的形象,一反常态地用中国传统红纸、金色丰收麻布袋,独具匠心的造型获得大众喜爱。红色代表了喜庆、金色代表了丰收,黑色的狂草“酒鬼”二字苍劲有力,“不可不醉,不可太醉”幽默谐趣,形象表现了“酒鬼”的特性,体现了豁达自由的情怀,塑造了民族佳酒形象。

3 包装设计美学的几点建议

首先,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凸显创新。市场上的商品多不胜数,竞争激烈,湘西土特产品要脱颖而出,除了要保证产品质量外,包装设计也必须新颖。应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入现代科技中,使二者充分结合,设计具有神韵又独具匠心的包装。就地取材,把包装设计本地化,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出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的包装。例如,酒鬼酒包装、“七姊妹”剁辣椒包装就采用了湘有的花纹坛子,既能长期保存剁辣椒,又美观,还能当作工艺品。

其次,将地域特色融入包装设计。土特产品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设计包装时必须考虑本地化,融入地域元素,彰显地域特色。虽然说吊脚楼、苗女这些图形符号代表了湘西,但泛滥之后,就毫无个性,很多包装给消费者的感官均是雷同的形象。这就需要在考虑本地化的同时,慎重选择能够代表湘西的元素。一方面,可以在已有的图形符号上分解重构,如苗魅酒包装海报,代言形象同样是苗女,但用的却是苗女的背影,形成阵列,辅以紫色背景,别具一格;另一方面,则是挖掘元素,其中包括建筑上的图案、服饰、民俗风情、服饰图案等。例如,凤凰“刘氏”姜糖,其包装就挖掘了吊脚楼木雕纹饰图案,创造性地设计了“二龙戏珠”,寓意深刻。

最后,凸显人性化和原生态。设计最终要面向消费者,要满足其需求,人们对文化、精神、品位的追求越来越高。包装设计时就需要凸显人性化和原生态。把湘西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师承自然的特性融入设计中,突出自然美,多用布料、木料等搭配不同颜色表达湘西文化内涵,给予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4 结语

以酒鬼酒为代表的湘西土特产品包装设计引领了地域化、民族性、文化性的包装设计潮流,体现了设计美学内涵,也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但仍有很多土特产品在包装设计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在包装设计时要考虑湘西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融入代表性元素,用视觉语言表达湘西的文化特色,在传统的基础上设计,提高湘西土特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李景华,丁艳娇.设计美学观――设计要有内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3):20-22.

第2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汉字美学;书法艺术;明式家具;现代家具设计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大经济体的完善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且向往着优质的生活,而不再是整天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劳碌的苟且。人们对这种需求层次的不断追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们在选购沙发时,在其能够满足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前提下,造型的美观和设计的内涵也成为人们决定购买与否的主要参考因素。汉字美学既符合东方审美观,又独具中华文化内涵。汉字,中华文化特有的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文明。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由简至繁的过程,体现出古人的智慧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近期,《汉字英雄》等科教栏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设计,就是由篆书书写的“京”字演变而来。这一现象说明汉字美学重新受到了关注。但却很少有人探究汉字美学与现代家具设计存在的联系,也极少有人将汉字艺术应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

1汉字美学的概念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从石壁上的壁画发展到象形文字,再由象形文字演变成汉字。汉字中的偏旁部首都是由自然界的事物经过抽象所提取出来的。与西方的字母不同,汉字具有物象之本的实在意义。汉字的种类繁多,书写字体也包罗万象,古时候有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等,到了近现代又有繁体和简体之别。每种字体都有其特有的美学特征,种类繁多的汉字美学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家具设计与汉字美学的相通之处不仅仅表现在造型方式上,更多还体现在设计美学当中,庄重稳定的对称之美和饱含张力的韵律之美。正如楷书中的“北”“中”“林”等字的写法。清中期“一桌两椅”式的布局方式与中国汉字中的左右对称结构都体现着庄重稳定的对称美。汉字不仅具有形态美还具有意境美,汉字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包含美好的寓意和象征。例如,清代家具中出现的吉祥图案,“福、禄、寿、喜、财”“和合”都包含美好的寓意和象征意味。书法艺术是汉字美学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楷书的内刚劲而外温润,行书的遒劲郁勃,草书的一气呵成、始终一贯,无不体现汉字美学的魅力。纵观历史,书法作为每个朝代的中心艺术,它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其他艺术门类。尤其是在家具与建筑领域,明式家具和中国的园林设计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样,家具与建筑领域也诠释了中国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书法艺术与明式家具在文化内涵上的一致性,使书法韵味在家具设计中显得格外浓郁。在明式家具的发展过程中,书法的韵味也得以彰显。在中国的园林与传统建筑中,无论是布局结构还是室内外装饰上都能看到中国书法对其的影响。比如,张德祥所著《张说木器》一书中提到书法和绘画影响了明式家具造型。

2汉字美学在古典家具中的应用和表现

明式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领域的代表,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更成为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不论是从美学鉴赏的角度还是从功能实用的角度来看,明式家具都有不可比拟的成就。明式家具因其制作工艺的特殊性,被赋予“巧而得体,精而合宜”的艺术特点。明式家具造型简约,以简洁的线条为主,运用富有韵律感的曲直变化,形成了明式家具至精至简的表现形式。书法艺术用一根普通的线条,凭借一支软笔,这无比简单的形式,竟书写了令世人惊叹的艺术成就。书法艺术与明式家具两者之间的艺术特点不谋而合,这一点绝非偶然。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从明式家具发祥地开始。不同地方的人会受其地域文化的影响,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具亦如此。明式家具的发祥地在苏州。苏州地处江南,自古就是经济发达、文化汇集的地方,文人墨客、富人商贾聚集在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明代,大量的文人墨客出现才将历朝历代都作为中心艺术的书法艺术深深地融入了这座古城之中。明代的家具制作,绝大多数都有文人的参与,他们既是文人也是匠人,这与明式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密不可分。江南素有小桥流水、文人的温文尔雅以及书法的笔酣墨饱等人文风光,造就了文化艺术上的清新淡雅、言辞婉转之风,这也必定会体现在家具的设计风格上。其实,当时在家具制造领域苏州并非一家独大,不过比起京作和广作,苏作家具不如京作那么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也不同于广作的体大宏伟、通体雕刻,苏作家具表现出的造型精巧、素雅至简,更具文人风范。其次,在明式家具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建筑和园林的影响。苏州的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本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集古建筑、文学、书画和雕刻等元素于一身,使其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据较高地位。这一切又源于书法艺术,无论是布局结构还是室内外装饰上都能看到中国书法对其的影响。符合书法中提出的朴素辩证观,强调最普遍、最简单的观点,这也正是《老子》所倡导的万物皆生于一。最后,以图1、图2中的家具与书法为例,阐述汉字美学对明式家具造型的影响。如图1所示,此罗汉床为鼓腿彭牙大挖腿,一目了然这与书法笔画的造型相吻合,绝非单纯的巧合所能解释。图2中,方凳的腿足属于马蹄足,马蹄足是明式家具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腿足,四条腿足并不是绝对的垂直,下端略微向里回转,所成弧线必然自然柔和,使人赏心悦目。在硬笔书法中讲究的是横平竖直,但是在软笔书法中则不然,而是讲究笔触的变化和运笔的韵律。图2为软笔书法中的笔画,讲究的是笔触线条的曲直变化,这与马蹄足的弧线柔和、悦目不谋而合。正如第一点所述,明代的家具制作绝大多数都有文人的参与,他们既是文人也是匠人,这与明式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密不可分。文人自幼学习书法,书法中的美学思想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文人的审美观念当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明式家具的形成。

3汉字美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3.1优势

从汉字的构字法出发,其分为六种形式,分别是形声、指事、象形、意会、转注、假借。从这六种形式不难看出,汉字的构型具有规律性和独特性。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主字的含义,也称意符;声旁主发音种类,也称声符。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简单概括,形声字包含的意符和声符,二者缺一不可。例如,“茱萸”两字皆以草字头为形旁,是指草本植物,而声旁为“朱”和“臾”。“朱”代表红色果实,“臾”代表乔木植物。正如家具中的主从关系。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我国采用的汉字是现存世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象形文字具有极强的语意性,让人一目了然。如列举图片中的象形文字和一目了然的家具。让象形文字的特点服务于现代家具设计领域,从而使家具更朴素、直白地表达其深刻的内涵。将汉字美学中的书法艺术与现代家具设计相结合,更能体现出家具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3.2应用

汉字作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的语言符号,是一整套符号系统,是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符号化的含义是用简单的事物来替代复杂的事物的一种方式。汉字符号具有极强的辨识度和文化内涵。汉字符号记录了中华千年文化的发展历程。汉字符号具有双层含义,既包括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也包括形而下的物质层面。物质层面包含汉字的形体美,精神层面包含美好的寓意和象征,如“和合”象征相亲相爱、和谐和平。符号化的家具从造型上向人们传达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汉字符号会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元素,同时还会使他们的设计更具个性。若能将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融入家具设计中,必然会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感。这对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也能将我国的千年历史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全世界。汉字的构型结构能为家具设计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汉字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七种:一是左右结构,二是上下结构,三是左中右结构,四是上中下结构,五是半包围结构,六是全包围结构,七是镶嵌结构。多种的构型结构为家具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如图3中的“宋”和“立”。此图中“宋”和“立”这两个字是用篆体书写的,它与明式圈椅中的椅圈的造型极其相似,这并不是偶然。虽然汉字只有七种主要结构,可是通过组合、拆分、重复等方式后,就有了千百万种可能。两个字或者四个字组合又会组成词汇或成语,就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家具设计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今天,汉字美学融入现代家具设计早已不是纸上谈兵。例如,2012年米丈堂木作成立,创始人卢志刚设计的缘圆椅以“书法为魂,以木为体”,如图4将文人风骨与书法之中的铮铮笔意相结合,外秀其灵动,内敛其锋芒。缘圆椅的形与义都与书法分不开,设计制作在保证理性严谨的同时不失笔意之精髓,造型流畅典雅,“笔锋”坚实有力。

4结语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同时也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活化石”,我们应该继承它、发扬它。汉字美学在古典家具中的应用案例的确不少,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明式家具。改革开放以后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汉字美学这一概念逐渐淡化。今天的汉字美学不是创新而是一种回归,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到生活中。家具是人们生活起居必不可少的重要物件,人们的大多数时间都有家具的陪伴。将汉字美学融入现代家具设计当中必然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家具设计的领域中体会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文化。《论语》中也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句子。研究汉字美学的同时兼顾现代家具设计的理念,让汉字美学更多地为家具设计服务,从而使我国家具设计领域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范昕.汉字艺术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3]…纪方圆,黄迅,钟畅.汉字符号下的家具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3):11-13.

[4]…李伟华.中国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

[5]…张克非.二十世纪国外优秀家具设计扫描[D].鲁迅美术学院,2004.

第3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设计美学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纯粹的哲学美学走出象牙塔,将设计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设计美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于其指导设计活动向审美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之中,其所涉及的相关学科门类众多。掌握美学基本原理是研究景观美学的基础,将设计美学的原则应用于园林景观平面构图之中进行研究是可行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目前国内将平面构成原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停留在点线面的含义、关系和基本美学等内容上,本文将从景观平面图形式的美学特征出发,研究其形式、功能、技术、材料、形态美等设计美的要素,将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平面构思和分析起到指导作用。

现代园林景观平面图的形式美要素

形式美是设计美学要素之一,指事物的形式因素本身的结构关系所产生的审

美价值,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感性直观的物质存在。研究现代园林景观平面构图会发现,其形式美存在于景观诸多元素的关系之间,它们所产生的秩序形成了一种力量感;优秀的景观设计,其平面构图也必定是一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下面将从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这几个角度对景观平面图的形式美进行一一分析。

1.比例与尺度

同平面设计一样,景观设计中也需要把握比例与尺度问题,否则若随意在空间中扩大或缩小尺度,往往就把握不准场地的整体感受,导致错误的出现以及空间的浪费。所以,在设计的最初就要精准确定尺度问题。

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还要大致遵守软、硬质景观元素比例的要求。硬质景观如亭、廊、雕塑、盆饰、喷泉、瀑布、山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长期保持的一个常数,而软质景观元素之间,以及软质景观元素与硬质景观元素之间的比例则是一个变数,这主要是因为植物形态会随时间而产生变化,这在设计中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2.对称与均衡

说到对称,最为经典案例之一的就是法国的园林景观。17世纪法国巴洛克古典艺术园林,就以活泼线型营造对称几何式草坪和修剪成几何形的低矮灌木景观以及规则状的水体为主要特征。

另外,软、硬质景观的整合要满足均衡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体量与质量相结合产生的对比。现代景观中采用的轴线分析法有时也是对称与均衡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首先确定场地的景观主轴线和次轴线,然后在轴线的两侧分设不同的功能区域,轴线两侧区域的形状从平面构图上看也许不是完全对称,但一定是均衡和稳定的。

3.对比与协调

在景观平面图中,软、硬景观元素的整合还要符合对比的要求。利用相互对立的形体、色彩、质地、明暗等使景物或气氛结合在一起,以造成一种强烈的戏剧效果,能给人一种鲜明、显著的审美情趣。

在景观平面图中不只是有对比,更要做到协调与稳定。材质的协调、功能区域之间关系的稳定、边界的处理都需要做到这一点。从最基本的来说,协调包括植物配置与当地气候条件和场地性格的统一、场地内建筑物与自然式道路或几何形道路风格的契合、以及河流或水面边界的处理与整个场地设计思想的统一等等。另外,景观项目边界处理的好坏是判断一个方案优劣的重要基准,场地边界丰富且与场地内容物协调,不仅能为方案本身增色不少,而且也能为周边城市规划添砖加瓦。

基于设计美学的景观设计方法

在汇报一个园林景观设计方案时,往往先从设计理念入手,然后是基地分析,到方案成果中的总平面图、分析图、剖立面图、鸟瞰图、效果图汇报等等。如果没有结合景观主次轴线、节点等做好场地的统一性,平面图就会分崩离析而失去美学特征,行人在场地中也会因交通流线不清而质疑其实用性。

平面图是景观方案最重要的内容,但在方案构思阶段,若仅从平面出发,忽视了平面与空间或其它重要因素的结合,往往就会导致方案的失败。所以,平面图的构思是在确定空间形态的意象后才进行设计变化的,它是地面和空间形式划分的投影。

总结

综上所述,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绘制平面图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平面图是由二维向三维造型转化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在场地上的行为和活动。景观设计的平面形式强烈,但并不意味着景观只注重二维,而是以二维为基石进一步发展空间和体积。通过从设计形式美的三个角度(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结合景观美学、功能、技术元素的分析,得出基于美学的景观设计流程:功能空间――总平面的整合与分区――平面的形式、语言与美学要素――平面转化为立体。在设计美学中,功能是第一位的,但结果中皆具有装饰意味。从美学角度分析优秀景观设计作品的平面构图形式,为景观设计展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对景观设计平面图中语言的组织也带来了新的启示。

第4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一、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广告表现形式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构思中要求简单和以小见大,因为广告呈现给受众的时间较短,所以需要巧妙的构思和创意进行广告设计,呈现给受众的画面要“以寡胜多”“见微知著”。这是广告艺术的重要标志,因为广告本身的局限性使其只能从一个侧面将产品的特性呈现给受众。广告设计者一般会采取局部特写的方式,着重关注角色最具代表性的举动,往往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将整个广告的含义表现出来,确保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广告布局的影响

中国画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国画并不是要将事物的形象完整地表达出来,而采用抽象的风格让人产生一系列联想,这对中国画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美术对于抽象美有自己的见解,画家认为不需要将事物的外观照搬到画上。因为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神似”,而画家对事物有各自的见解,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画风,这些表达方式在我国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现代平面广告体现出这种神似的精神,往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真实的外形并不一定能收到很好的反响,而神似的画面能让受众产生联想,激发其购买欲,这样的广告更容易获得成功。中国绘画名家齐白石先生曾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观点,而这又与现代广告学的观点呼应。“不似”就是为了“似”,“不似”并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事物,而是为了将事物的整体用更加简明的方式表现出来。而现代广告也正是利用了这个观点,让受众在联想中认识产品的形象。优秀的广告是把生活中的形象加以升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当前的广告设计工作有着明显的统一性,一般采用整齐划一与虚实相应的表现手法这与我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传统艺术手段在广告当中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运用。在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中,也时常有整齐划一或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如篆刻艺术的布局方式正是体现了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虚实结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变化中体现出艺术的灵动性,而在不断变化之后又能展现艺术作品的整体性。这种传统美学的表现形式与现代美学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动、静之间的协调体现艺术的魅力,对现代广告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杨雪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第5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整体环境;功能;审美意义;室内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3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思维也在变化,对于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求也在相应地提高,室内设计不仅需要对人们的心理、生理等要求予以满足,还要对实用功能、文化内涵、人际交往、人与环境等多项关系基于环境整体的不同程度来进行综合性地处理,同时还需要将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充分地体现出来,对审美情感进行有效地表达,本文就室内设计中的美学法则进行探讨。

二、基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法则

室内设计的本质就是造型艺术,它是组合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使之能够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但是室内设计又不同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实用的动能属性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特点。基于形态学视角来看,室内设计中的内容任务及美学要素可以分为以下一些方面:

(一)美学装饰要素

室内整体空间中顶、墙等各界面及柱子等建筑构件,对其进行适当的装饰,构成了完美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和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能够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同时也能够展现出不同风格的魅力,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与风格设计。

(二)空间要素

室内设计中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给人们以美的感受,同时要合理化布局空间,所以,设计者要赋于空间一种全新的形象,同时也要对时代审美特点和技术特点勇于探索与创新,而不能只是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

(三)美学色彩要求

室内色彩除了会影响到视觉环境外,还会对人们的心理、情绪造成直接地影响。科学的运用色彩能够有助于健康、有利于工作,只有将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处理得当,才能够获得美的效果,也能够符合空间的功能要求。

美学装饰要素、空间要素、美学色彩要求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但是却不能孤立对待,它们一起构成了室内设计中的美学价值,缺一不可。形态学提供了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同时还将其应用在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和甄别艺术设计的风格、流派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而言,主要是考虑如何张扬设计的个性,对室内设计中自我创造的思维特征以非中心、非总体性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规范、审视,由此可见,形态学视角对于室内设计的创作带来了许多富有成效、且又积极向上的影响。

三、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的表达

当代室内设计应该要树立起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大环境概念,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广场、街道、庭院,乃至整个社区、地区、城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其二是指狭义的室内环境,主要包括室内声、光、热、空气质量环境、视觉环境、空间形态等心理环境、物理环境。

每个地方都由于当地的生产力水平、社会背景、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进而形成了当地所独有的理想精神、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差异的地域文化,它和气候、物种、地貌等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当地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室内设计强调“以人为中心”,那么就要求不仅要基于功能方面来对符合人们生存和生活方式所需的实用要求出发设计,而且还应该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人文关照予以考虑,满足人们的心理愿望。室内设计应该基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来表现其风格形式,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运用符号学的方法、理论来符号化处理设计元素,能够通过对设计形态符号的隐喻功能、象征功能充分运用,来体现审美价值、审美意义,表达审美情感,将室内设计的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内涵准确地反映出来。室外大环境的“外”和室内设计的“里”,二者均是不可分离、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室内设计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切记不可脱离大环境中的社会意义、社会特征、文化、自然来进行孤芳自赏。从目前来看,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相互类同的情况,这主要是来自于很多室内设计师不了解大环境这个整体,进而使得设计构思封闭局限,让整个设计流于一般、缺失内涵。

参考文献:

[1]黄薇.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之美学精神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7).

[2]张雪,詹秦川.浅谈技术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7).

[3]王钰锋.浅析我国传统室内设计的意象之美[J].艺术教育,2008,(01).

第6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建构;景观桥梁;表皮;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建构’(tectonic)源于希腊文,本意为木匠或建造者。随着文化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其含义得到进一步拓展,获得了更为一般的、与制作相关的含义,更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结构、材料和构造做法等。在某种意义上讲,建构是对结构和建造逻辑的表现形式。

1. 关于景观桥梁建构的理解

在景观桥梁的设计中,建构的逻辑性与桥梁的表皮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矛盾。与纯粹的艺术化表象相比较,建构的艺术在于它有着功能工程美学表达自身的逻辑:对材料特性的真实展现、顺应构件受力状况的表现、构件连接处的细部设计并以此作为合理的装饰等等;或者可以如此理解:精湛的工程本身即是一种艺术,在关注了桥梁的基本问题‘交通、空间等基本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形式问题,即形式出自材料和构造方法,桥梁形象反映建造逻辑,而非某种意向,与风格无关。从建构的角度讲,关注基本问题,撇清社会、意识形态、符号象征等概念,重归于桥梁本身,这才是其本质。

2. 景观桥梁建构的研究

从桥梁的固有特性上讲,无论是传统的中国古典石拱桥还是如今的板梁平桥、斜拉桥、悬索桥等,由于建造材料的匮乏、传统文化的影响、结构理论的相对落后亦或是经济水平、结构技术的发展,桥梁本身建造的逻辑性、材料特性的真实体现等建构特征通常表现地十分明确。

3.建构体系分析

3.1 中国传统石拱桥的建构体系分析

通常意义上,传统的石拱桥无论从其空间、线型还是构造、细部均体现了较高的美学水准。赵州桥是中国第一座敞肩式石拱桥,无论是设计构思还是工艺雕刻均属首屈一指。

拱圈两肩设置的二个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这就使其比实肩拱显得空秀灵丽,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同时期栏板、望柱、锁口石等其上雕塑形态逼真,精致修理,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上图是北方石拱桥各部分构件的名称,赵州桥也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由内券石和贴券石共同构成拱圈来承担源于上部的竖向荷载,由小拱券将荷载传递到主拱圈,最后转化为竖向和水平荷载传递到两侧金刚墙处。整座桥线型优美、受力关系明确合理、构造关系清晰,在此,建造本身就是一种美学。

3.2 钢筋混凝土景观桥的建构体系分析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V墩钢构也成为了许多大跨度桥梁的桥型备选结构体系之一;同时不少类结构形式的出现,对于桥梁结构形式的丰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是一座跨径80m左右的车行景观桥的方案:

本方案源于斜腿钢构,桥面板与桥身刚接,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形体的延展与叠加。桥梁结构秩序清晰、明确,桥身无须任何多余的装饰,通过自身形体的变化及清水混凝土的内在肌理共同构筑刚劲、硬朗、清明的桥梁空间形象。

3.3 钢结构景观桥的建构体系分析

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以及设计模式的多元化,许多先锋派的建筑师为桥梁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番开阔的思路。作为一家国际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10 Design与结构方Buro Happold合作在珠海十字门大桥的设计竞赛中一举中标。其富有张力的类三角拱、全视野的 观景平台、流畅的线型…..为传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效果图:

结构分析图:

4. 结语

在景观桥梁的设计中,建构的逻辑性与桥梁的表皮化并非不可调和,在巧妙的设计构思、充分的论证、严谨细枝的施工工艺等条件下,工程美学的优点会进一步放大,在此,‘建构’以构成城市风景线的的景观桥梁作为实体依托形成了一种可传播的、独立的建造诗学。

参考文献

[1]盛洪飞. 桥梁建筑美学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CJJ11-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S]. 2011

[3]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建构文化研究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项海帆. 中国桥梁史纲 [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第7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室内设计;禅宗;空寂;悟;文脉;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4-42-3

当今后现代室内设计理念与禅宗审美具有不谋而合的意义。

诞生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具有多重含义。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指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并在新时期显得过时了。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法则,但他对“风格混乱,含义模糊,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建筑风格”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出设计创造必须要有“杂乱的活力”的理论观点。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在年轻一代建筑家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成为后现代主义审美理想的独白,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变革的宣言,导致了设计界对国际现代主义风格的全面挑战,引导了后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1977年,英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出版了他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一书,奠定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基石。他极力推崇后现代主义建筑及室内设计的多义性、二元性及多种可供选择的文化价值,朝着隐喻、形意、乡土和新的模糊空间等方向发展,以人本的哲学为基础,时刻影响着当今室内陈设的思想理念。

而诞生于东方的禅宗则是一部修养身心的生命美学,禅宗的自然观蕴藏着生态美学智慧,它以独特的空间审美视角,颇具艺术情调的观点,大都是间接隐喻或暗示着艺术与人生的意境,让人慢慢领悟其道。“空”“境”“悟”是禅宗思想的精华所在,而“悟”,是其提倡的思想核心。禅宗认为只有领悟到这种奇妙的意境,艺术家才可能创造出意境幽远、格调高雅的艺术作品。

两者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后现代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禅宗意义。归纳之,有如下三点:

一、“空”寂之美――简约的空间观

简约的空寂之美。理论界普遍认为,后现代是最大的形式折中主义,后现代室内设计师吸纳了现代主义所追求的“少就是多”并化解成符号的语言,其核心就是尊简排琐的、而并非一味的排斥现代主义理念。特别是第二代国际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从他们身上完全可以发现后现代艺术的思想光影。最有代表的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他的作品在形式上不满足于几何方块堆叠,而将看似简单的形式赋予了极不寻常的“简约”的逻辑概念。例如,“光的教堂”(1987-1988)、“水御堂”(1988-1993)建筑空间以文化符号为载体所透射出的一种无尽的安详和幽静之美,绝非以简单的实用性为设计出发点的。光的教堂将十字形的窗直接开在墙上,在室内的空间营造成黑暗中的银幕光影效果:成交叉的两道淡淡的光线从在正前方射出,似乎是从墙壁里出来、让人感动到风在空寂的场境中忽忽而过;同时,安藤通常打破传统的审美法则,在作品中体现简约而多维的视觉效果。如“水御堂”被设计成“负暴露”的水下建筑,在标高形式上作出了大胆的创新。“水御堂”作为日本密宗的寺院,安藤以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作为该建筑设计的美学出发点。将寺院被置于种满了荷花的水池之下,诠释了这是一处圣洁而又玄秘的精神场所!安藤总是非常安静,更像一位禅宗的智者。水御堂的水上意义不仅是一种在简约形式上的再度创新。

简约而不简单,即是这种非直白的婉约手段的形式再度简洁化。这种提倡简约的空间设计美学特征正好与禅宗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空”,是禅宗的重要空间审美取向,体现着古朴的“空寂之美”。铃木大拙认为:“本来面目乃是一个最深的内在或自我的本来生命。”因此,他指出了“超越自我,寻求本心”的美学思想。即通常所说的“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的诗境,也是宋人的画境。寓意着无尽于有限,一切生灭者象征着永恒。空境界,可以表达出一种来自自然的“空寂之美”。从哲学意义上讲,这种美学品格的根基恰恰在于对生命的安顿、对自由的追求,而禅宗美学最根本的人生态度就是它能够给出一种生命自由之美!

二、感“悟”之道――不确定性与模糊象征

模糊象征的感悟之道。不确定与模糊表达是后现代美学的审美重要特征。1977年,建筑评论家詹姆斯在其《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体现多义性与模糊性,融精英文化与大众趣味,历史性与现代性为一体。我们认为,审美信息的模糊化,则是指艺术品含义与构成的不清晰、不确定的发展状态。我们再从“简约而不简单”的字面上理解,这种简约,具有简洁与婉约的特性。简洁之于设计的形式语言,而婉约则之于形式所隐含的意境。在后现代设计美学中,设计的形式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意境表达的模糊性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它是用含混多元的艺术信息构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审美交流。含而不露,是对后现代的模糊审美的最最深刻的揭示。纵观后现代室内设计作品,创作的意图、风格手法等都给人一种模糊和不确定的感觉,让人猜不透作品的含义,有时,整个风格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勇于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他们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柱式和断裂的拱券形式,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符号手法组合一起,或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可以感悟的“亦此亦彼”的审美空间,缔造一种人的生活信念。这种感悟性,在于“一语道不破”,如有良机,则可以使受众在联想中顺机“感悟”或“顿悟”,以期在心理上产生审美共鸣。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众多的设计元素中,以现代材料手段对中式风格的暗示,在设计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贝聿铭在博物馆的各个细节上都十分注意文脉创意,从太湖石到紫藤架再到现代钢结构造型,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整个博物馆的色彩、材质,也都遵循着这个规则,白墙灰瓦等古典元素。在室内设计中,作为设计元素的民间图案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图案和纹样,它传承着浓缩的历史,同样是线脚,但纹样千差万别,每一个纹样都是经过历史的考验和浓缩的生活。这些都是唤起历史回忆的符号体系,有些符号表意明显,而有的则隐藏在部分或整体之中,耐人寻味。

同样,在我国的禅宗美学中,“悟”的美学理念同样突出了禅理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金刚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在灵山传法会上拈花示众,众弟子皆不知佛是何意,唯有迦叶见了便笑。释迦牟尼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现在看来,只有摩珂迦叶得到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会心一笑”。因为佛曰:“不可说。”所以禅心只能悟得,不能修得,所谓修来的禅,那是野狐禅,假的。禅学历来是不受理性语言的束缚的,不提倡读经书,只是以心传心,意会心解,不着一字,得则是心得。禅以静坐趣悟释迦牟尼所悟的境界,悟生活中的真理,以使心灵得以解脱。它就像你的第三只眼,让你多一个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这样,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中国艺术的两元,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可以这样说,禅宗以其玄妙含混、含蓄简达的模糊表达方式,给人的理解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不同的人们根据自己的悟性来作不同程度的领悟。

三、自然之“境”――与自然相和谐的设计态度

和谐的自然之境。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从建筑设计上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风格”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达到发展的壮盛时期,垄断了整个建筑界。“国际主义风格的设计被认为是降低美感、破坏人类完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帮凶,它用简单机械的方式,把原来传统、自然合为一体的都市环境变成了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工都市遍及世界,形式雷同的玻璃盒子使城市完全失去了个性,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后现代自然观反对现代主义“二元论”,提出“整体有机论”。在设计中倡导正视自然、和谐地对待自然的态度以与人类最大化追求实用性、漠视自然的现代主义设计造成理念的区别。因此,后现代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的自然中,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自然的物性特征。它并不是视觉语言或造型元素的和谐,而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它是以人为主体,强调的是以生态观念为取向的设计审美意识。因此,后现代室内设计师在审美创造的过程中提倡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诸如80年代大量的樱桃木在室内设计的应用,它不仅表现出后工业时期设计师们对待自然态度的回归,更是人类自我价值的认识回归。我们由此认识到了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应当是有机的整体。第一,在设计内容中设计师们注重将自然的概念引入设计空间。例如,盖当诺・佩西擅长于在色彩鲜艳的日落沙发设计中,将纽约的户外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室内;Ettore Sottsass在1981年设计的滑稽可爱的Cassblanca餐具架和ALESSI公司装饰着小鸟的鸣唱水壶,使厨房油腻的操作过程多了一些轻松幽默的气氛。可以说,后现代设计将人们从简单、机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真实的自然中。其二,在设计手段上,生态意识已成为设计师的普遍的、自觉的意识。例如在工业设计领域,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大公司、大工厂及设计团体致力于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产品设计,如美国的3M集团,设计人员把已经报废能轻易拆卸的零件作为设计的发展思路,很显然是受到了高技派的材料启发和影响。这些年,在建筑设计领域,重返自然、谋求人类、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思想则更加成为建筑师的考虑重点。于是,这种观念下的手段应用层出不穷。通过绿化手段将自然引入到建筑环境中来,以达到降低能耗、净化空气、舒朗身心的目的。或选用一些易溶解、无污染的自然材料,以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此外,设计师还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节能、采光、环境净化和资源的再利用问题,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同样,禅宗主张回归自然。禅宗思想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理念,它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个“境”字,“境”即大自然。禅宗指出,人的本性是自然的,“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由此说明自然是生命的本质。从物理层面来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禅宗往往选择远离尘世的僻静山林,建造寺庙园林。这些山林虽交通不便,却远离尘世间,环境优美。中国禅寺园林化的景象就是禅宗亲近自然的体现。再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剖析,境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抽象场所,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这个境内场所。在禅师看来,境是纯粹主观性的,也是纯粹客观性的。因为禅师从不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自然是人生出发点,也是生命归宿地。禅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吸纳了“道”的精神思想,在中国儒道释互为补充,广泛影响到汉唐以来中国寺庙、园林、诗歌、绘画等艺术,一千多年以来,中国大地出现了亲近自然、与自然风景结合的总体趋向。如古诗“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即是人与自然完全合一的禅境。什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可当作艺术构思的过程。还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都是有名的悟道禅诗。当今,喧嚣的世界促使人们生活态度改变,禅宗理念对现代室内陈设理念影响愈加深刻。在日本,由于独特的大和民族传统审美理念结合了现代生活观念,其室内陈设设计理念富有独到的思想建树。尤其是当今茶室的室内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其意义体现在文脉与自然境地的有机结合应用――白色墙面或半透明纱墙、壁龛以及一幅意境深远的画;角落中,哪怕是一瓶线条流畅明快的装饰插花,甚至仅仅是一套做工精到的茶具,却无不体现着日本的精神和文化。

总之,禅宗美学的影响在后现代设计中极为广泛的,许多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的精神来源于此。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美学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些美学思想与我们的设计美学既有契合点,又有不同之处。限于篇幅,本文不作研究。禅宗博大精深,还有很多美学思想值得去挖掘和研究。我们认为,只有重新审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盲目崇拜和单纯模仿西方文化,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设计道路。

参考文献:

1、2 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

3、4 铃木,铃木大拙全集[M],岩波书店,1968

第8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形式;情感形态;设计;图形符号;传达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29-01

一、图形表达方式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依据自己的情感和生活需要制造出了一些图形符号,包括文字符号,来记录当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作为一种沟通的媒介在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作品中,图形系统核心符号的表达是整个设计的关键与灵魂所在,它是具有高度抽象化内容的符号形态,“用很少的构造特性,组织干净利落之画面”是其特点。图形为一种传达情感形态的符号,把功能、美学、象征的含义归为一体,在各种传播媒介上运用各种设计符号作为意味的表达。以带到直击观者内心,进入交流的转换的连接线条,用最简洁的构造特性反映所想表达的本质含义。这些都是图形表达方式的体现,同时图形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在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及地位也是平面设计的要素之一。

二、图形的在设计中的位置

我们的大部分思维都是通过视觉产生的。当我们看见一个图形是往往都是通过直观的视觉感知,再加上自己的学识背景,从而深入了解、进一步认知,所以说图形在我们设计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是设计师合理有序地编辑、组码各种设计语言整合的结果,其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活力的感觉和情感是接触合在作品的形式之中的,它们具有一种动力的有机的结构,并且整个结构都是由一种内在的秩序联结而成。这样的作品中,“形式与情感在结构上是如此一致,以至于人们理解符号与符号表现的意义似乎就是同一种东西”(苏珊·格朗 1986)。

一种图形就是一种符号,并表达一种观念,平面设计中的图形设计也是一种视觉语言的符号化处理。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风尚。在传统的视觉艺术中,艺术总是和视觉审美相联系的,无论是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都是在视觉上做文章,不断地通过作品的视觉穿透力和震撼力传达美术作品的艺术感觉。

文字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记录形式,是记载历史、积淀文化的视觉语言。所谓言为心声、书为画生,形象地描绘了文字的图像性和纹样化。图形较之文字的传达形式是有所不同的,他在给予我们感知的同时还给予我们一种艺术与美的升华,是视觉客观化的体现,是一种更直接,更容易让人快速接受并吸收的传达形式。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早川先生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或许,视觉语言能比单纯的语言更细腻、更彻底地决定我们的意识结构。”就如同视觉人类学的研究方向一样,试图用文化发生和文化起源学、符号学的内容来研究人类的文化,用阐释人类学的理论来论证人类文化的生成和进化,用比较行为学的类比分析方法和心理学还原理念来重新审视和追溯人类文明的发达史。其中符号学的研究中就有文字的演变,和图形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各种形态及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图形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的变化。所以说,图形是另一种不同于文字的语言形式。一种人类思想情感的记录形式。

图形符号不仅仅是客观形式方面的符号表征,而且具有主观形方面的符号意味,最为后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人与人相互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设计作品中的图形符号即作为符号的主观意义指向客观存在,也因为人的读解而形成发展。

三、图形形式语言的发展

图形之美是依托于设计形式的发展变化而达到展现的,这种图形形式的发展变化必然是随着人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模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形式语言的多样化又承载着图形的表征含义的多样化,对人的心理的反映的延展程度的探索,可以让设计师更深刻理解这种图形形式语言的魅力所在。

第9篇:设计美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