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1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经济分析;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经济活动。为了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良好的经济效果,项目负责人应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在房地产项目投资前,经过一定的分析,为项目投资者提供诸多方面的决策参考,如经济风险、运作方式等。同时,它也是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根据,应该值得加以重视并研究。

一、经济分析的内涵剖析

第一,经济分析的概念界定。经济分析就是按照国家财税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法规,分析某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投资、收益等方面信息,从而为项目承担人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经济分析的前提是分析人员能够对项目相关的所有因素均可作出合理的判断。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项目也会因各种社会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经济分析面对多变环境时应该能够应付自如。

第二,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分析人员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时,必须以提供有效决策为目标,对项目相关的财务进行评价。其基本的步骤描述如下:首先,收集足够的基础数据。经济分析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数据与相关信息进行比较与估算。因此,数据收集是至关重要的。其次,编制相关财务方面的报表,同时针对财务评价指标,计算和评价相关数据信息,对房地产项目所涉及到的财务情况作出评价。再次,以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一些不确定性方面的经济分析,包括该房地产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最后,根据财务评价方面的结果,做出该房地产项目投资是否可行的决策。

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估算

第一,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房地产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首先,分析人员要对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开发费进行估算。土地开发费主要包括:出让金额、土地转让费用以及各种附加费用;土地征用以及安装补偿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开销费用等。其次,分析人员要对附属公共配置设施费进行估算。公共配置设施费主要是指房地产项目中,建造一些并不是直接用于营业的一些公共设施而产生的一些费用。另外,还有房地产项目当地市政工程方面的建设费、建筑勘测设计费以及城市建设费用等。

总之,房地产成本估算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回收以及利润的大小。

第二,项目销售收入方面的估算。任何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最终肯定要面向社会、面向客户。项目销售收入是房地产项目保证收益的前提。销售收入方面的预测要在充分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完成,可以根据房地产公司以往的销售业绩,利用相关方法,对房地产项目所在地未来销售状况有个合理的预测与估算。房地产项目销售收入的估算是否正确与销售价格有关,在实际定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某种定位法来确定,也可以使用多种定位法的组合。如常用的定价法有:成本导向定价法、客户导向定价法以及竞争导向定价法。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分析人员可以根据竞争导向定价法实现销售价格的确定。因为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成功,一方面可以获利;另一方面可以在房地产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房地产公司可以根据社会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因素,决定本项目销售价格是稍高于还是稍等于同类竞争者。确定某房地产的比准价格如公式①所示:

比价价格=■①

在公式①中,n表示的房地产企业进行比较的实例个数,Mi表示第n个比较实例的可比价格。一般在房地产销售定价的过程中,根据公式①确定最后销售价格外,还要进行诸多方面的判断,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最终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如要考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营销状况、要考虑外界宏观环境对价格的动态影响、房地产市场中的需求状况等。

第三,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的合理估算。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有:项目营业税、建设过程中的维护税、土地增值税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等。其中土地增值税是指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地上附有物,而获取增值收入的个人或者单位所交纳的税。但在通常情况下,因为增值税只能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入完成,并且销售成功后才能有效计算,所以可以在实际销售之际按销售额的1%实施提前征收,最后再统一进行计算后补缴。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是指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得利润的征收税。一般是以25%的利率进行征收,但对于一些利润较少、规模不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实施一定的优惠额度,而对于一些特定行业的新办房地产开发公司,甚至可以考虑免所得税。

第四,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主要涉及到盈亏平衡、敏感性和概率等分析。其中概率分析是使用概率理论研究预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发生对项目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而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使项目评价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关键因素,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最敏感的关键因素重新预测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经济评价,以减少投资风险。

三、总结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经济分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为了让决策者提出的决策结果更为合理,更为有效,财务数据方面的估算和预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评估预测时,应该尽可能地因不同人、不同方法而造成的估算预测结果的不一致性,或者差异过大。因此,在经济分析时,应该明确不确定的因素,估计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加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决策的可靠。

参考文献:

1、郭丹,李菲.成本管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

2、胡晶,赵彩霞,文安福.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商业经济,2008(10).

3、黄永根.价值工程及其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0(8).

第2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经济分析;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经济活动。为了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良好的经济效果,项目负责人应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在房地产项目投资前,经过一定的分析,为项目投资者提供诸多方面的决策参考,如经济风险、运作方式等。同时,它也是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根据,应该值得加以重视并研究。

一、经济分析的内涵剖析

第一,经济分析的概念界定。经济分析就是按照国家财税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法规,分析某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投资、收益等方面信息,从而为项目承担人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经济分析的前提是分析人员能够对项目相关的所有因素均可作出合理的判断。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项目也会因各种社会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经济分析面对多变环境时应该能够应付自如。

第二,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分析人员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时,必须以提供有效决策为目标,对项目相关的财务进行评价。其基本的步骤描述如下:首先,收集足够的基础数据。经济分析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数据与相关信息进行比较与估算。因此,数据收集是至关重要的。其次,编制相关财务方面的报表,同时针对财务评价指标,计算和评价相关数据信息,对房地产项目所涉及到的财务情况作出评价。再次,以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一些不确定性方面的经济分析,包括该房地产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最后,根据财务评价方面的结果,做出该房地产项目投资是否可行的决策。

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估算

第一,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房地产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首先,分析人员要对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开发费进行估算。土地开发费主要包括:出让金额、土地转让费用以及各种附加费用;土地征用以及安装补偿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开销费用等。其次,分析人员要对附属公共配置设施费进行估算。公共配置设施费主要是指房地产项目中,建造一些并不是直接用于营业的一些公共设施而产生的一些费用。另外,还有房地产项目当地市政工程方面的建设费、建筑勘测设计费以及城市建设费用等。

总之,房地产成本估算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回收以及利润的大小。

第二,项目销售收入方面的估算。任何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最终肯定要面向社会、面向客户。项目销售收入是房地产项目保证收益的前提。销售收入方面的预测要在充分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完成,可以根据房地产公司以往的销售业绩,利用相关方法,对房地产项目所在地未来销售状况有个合理的预测与估算。房地产项目销售收入的估算是否正确与销售价格有关,在实际定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某种定位法来确定,也可以使用多种定位法的组合。如常用的定价法有:成本导向定价法、客户导向定价法以及竞争导向定价法。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分析人员可以根据竞争导向定价法实现销售价格的确定。因为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成功,一方面可以获利;另一方面可以在房地产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房地产公司可以根据社会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因素,决定本项目销售价格是稍高于还是稍等于同类竞争者。确定某房地产的比准价格如公式①所示:

比价价格=■①

在公式①中,n表示的房地产企业进行比较的实例个数,Mi表示第n个比较实例的可比价格。一般在房地产销售定价的过程中,根据公式①确定最后销售价格外,还要进行诸多方面的判断,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最终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如要考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营销状况、要考虑外界宏观环境对价格的动态影响、房地产市场中的需求状况等。

第三,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的合理估算。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有:项目营业税、建设过程中的维护税、土地增值税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等。其中土地增值税是指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地上附有物,而获取增值收入的个人或者单位所交纳的税。但在通常情况下,因为增值税只能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入完成,并且销售成功后才能有效计算,所以可以在实际销售之际按销售额的1%实施提前征收,最后再统一进行计算后补缴。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是指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得利润的征收税。一般是以25%的利率进行征收,但对于一些利润较少、规模不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实施一定的优惠额度,而对于一些特定行业的新办房地产开发公司,甚至可以考虑免所得税。

第四,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主要涉及到盈亏平衡、敏感性和概率等分析。其中概率分析是使用概率理论研究预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发生对项目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而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使项目评价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关键因素,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最敏感的关键因素重新预测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经济评价,以减少投资风险。

第3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诸暨市陈石灌区管理委员会,浙江绍兴311800)

[摘要]水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水利工程更是不可或缺,不但是因为其建设工期长,投资数额巨大,涉及的相关部门多,影响的范围广,也因为其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所以更需要做好与之相关的经济评价工作,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本文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做笼统的分析,探究水利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探讨如何将高度综合、以决策研究为核心的新型科学引入农村水利工程的决策过程。

关键词 ]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39

1我国目前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过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换言之,中国正处于“不太富裕”的阶段,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却存在着可信度不高和持续性不长的问题,尤其是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这不但打乱了社会秩序,不能使有限的国家基础建设资金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也违背了这项工程所要求的职业操守,致使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风气。总结其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可分为以下两点:

1.1制度太过死板,高层人员作假中国目前实施的水利工程投资体制以及项目的审批制度太过死板,某些甚至都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制度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和部门为了使项目能够顺利审批通过,纷纷故意夸大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及其项目本身的利润额度,弄虚作假的行为层出不穷。

1.2技术太过低下,研究进展缓慢大部分的水利工程之间都存在着间接利益和间接费用的关系,这就要求项目之间的研究要并驾齐驱,一起进行。然而目前国内、国外的很多相关联的项目综合经济评价的研究都处于低迷状态,无实质性的突破,但凡是涉及了项目之间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工程研究层就只是简单地做一下定性的描述分析,并不深入地进行分析计量,以至于直到目前仍未有一个通用的、可行性强的方法,用于处理这些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

2我国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

2.1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多元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本身就难以计算,因为其独具的区域性、综合性、难以协调性,不仅如此,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也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对水利工程项目的估算难易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要对其进行估算,就要将项目放在一个多层次、多介质、多元化的综合个体中进行识别,再仔细地对其效益进行精确估算。

2.2水利工程项目具有社会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本身并非私人盈利项目,而是社会公益项目,所以在对其经济评价中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个体财务评价为辅。一旦是对国民经济评价有弊无利的项目,都是不可行的,无论其个体财务评价如何,都必须予以否定;而对于国民经济评价可行的项目而言,只要财务评价也在大体的趋势上可行,则该经济评价属于可执行的项目;当然若该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可行而财务经济评价不可行,在无替代方案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对其进行国家政策性补偿及实施其他优惠政策。

2.3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性有些水利工程项目是具有很多综合利用功能的,而对于此类水利工程项目来说,进行经济评价时就应当把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中的效益计算,就应当分为有无项目可对此获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来进行计算。

3农村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3.1静态经济分析方法在评估计算投资、效益以及年运行费用的计算中暂不考虑其时间价值,对于方案的选择是建立在国家规定的标准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的评估方法,即称为静态经济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计算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数据显示直观。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对概念的阐述也比较清楚。但静态经济分析方法的劣势在于投资是静止的,由于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变化,因而投资也不随时间变化,不能估测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效益。当然,实践证明,按照这种方法所进行的计算容易造成资金和物资的积压,增大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故而这种计算方法也是有很大的缺陷的。

3.2动态经济分析方法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不同于静态经济分析方法,它更侧重于将资金的时间价值包含在内同时进行经济分析,所以在实践中这种方法的使用量更大。在进行动态经济分析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工程项目的基准年、经济计算期和报酬率等相关参数。常采用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效益费用比法。效益费用比是指工程效益和工程费用的比值,该比值既可用经济计算期的总值,也可用年折算值。其二是内部回收率法。内部回收率即内部报酬率,主要是指在某工程的项目内在的回收投资能力或内在能取得报酬的能力。对于这个数值的计算,即是要计算出在什么利率下,该工程项目的整个经济计算期内的效益现值与该工程的全部费用现值相等,且该工程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是可以分析的。其三是投资回收年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工程投资从建成至获得回收的年限,即自工程基本建成之日始,往后各年的累计折算效益等于累计折算费用的年限。换言之,各年累计折算的纯效益和累计折算投资相等时所需的年限,通常采用列表计算的方法求得该数值。其四是净效益法。净效益是指在经济计算期内,效益和费用的差值,通常采用总值作为净效益数值,也可采用年值折算。

4农村水利项目效益与费用类型

(1)乡村生活用水效益。该效益是按照相应工程项目对乡村提供人畜饮用水的同时可以获得的效益计算。

(2)灌溉效益。该效益是按照相应工程项目对农林牧等农村生产活动提供灌溉用水的同时可获得的效益计算,通常采用多年的平均值。

(3)治理土地自然灾害效益。该效益是按照该项目可减免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碱、渍等)损失计算,通常以多年的平均效益和特大涝水年效益来表示。

(4)其他效益。水利项目的其他效益主要指按照水土保持项目中水利措施的效益,该效益可与农林牧等措施相结合进行计算。水利工程项目费用的组成部分通常由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以及年运行费用组成。

5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步骤

首先,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指从国家的整体角度出发,采用“影子价格”,计算该实施项目对国民经济的纯贡献,由此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指从国家现行的财政税务制度和价格体系下,从项目的财务角度来分析,采用财务价格,计算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以及清偿能力,来研究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故而,对于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应该以国名经济评价优先,前文在我国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中也提及此点,水利工程项目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项目,所以项目经济评价应国名经济评价为主,遵循抓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并且要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分析方法以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为主,静态经济分析方法为辅。当然,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经济评价各有各的任务和作用,国民经济评价更侧重于社会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该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则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的财务支出和收入。在进行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时,要两者相结合,有轻有重地进行。

6结论

水利工程项目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在对其进行经济评价的时候,要在有相关社会经济资料调查、收集、分析并对其加以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有目的有技巧有方法地进行。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经济评价提出了基本方法和进行经济评价的依据做了粗略的分析,对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具体研究还有待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秉武.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3):97-98.

第4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在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住建部提出积极引导高校参与造价管理重点课题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选拔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1]。在此背景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立项了33门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本学科专业应用领域里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通过一段时期的课程建设,工程经济课程在教学团队、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及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均有所改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本人现将工程经济核心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做法做一些总结和思考,供各位同仁探讨并指正。

1教学目标改革

工程经济是工程项目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更是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以工程经济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建设领域执业资格考试(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对工程经济知识结构的要求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以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造价人才、施工人才)的一般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具体工程项目的工程财务评价或国民经济评价来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综上所述,该课程需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工程经济基本要素和资金等值计算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熟悉对项目方案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工程经济评价、价值工程分析和设备更新分析的基本步骤。(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基本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各类方案(如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投标报价方案等)进行评价比选。(3)德育目标:就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而言,工程经济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更要求学生要遵守“诚信、公正、精业、进取”的执业原则,爱岗敬业,不弄虚作假,对自己的造价成果文件负责[3]。

2教学内容改革

工程经济的教学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为基本理论。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为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工程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以及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第二模块为分析方法,由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多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组成。第三模块为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实际运用,主要由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可行性研究、价值工程和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组成。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工程经济课程教学调研的结果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安排,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投资估算编制、项目确定性分析、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和经济评价。

3教学方法改革

工程经济教学内容知识点多,日常的课程教学以讲解计算方法或理论为主,学生容易感觉教学内容枯燥,考核方式科学性不够,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忽视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核心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调整教学内容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最佳的课程主线,从对应的教学案例出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4教学体系改革

工程造价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互结合的复合性学科,针对该专业的特点,有必要让学生深化经济知识水平,具备利用工程经济知识知道、合理评价工程项目的能力[4]。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工程经济教学的体系进行修订,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独立实训环节。实践部分以具体工程项目财务评价进行驱动,包含课程从投资估算编制到确定性分析和不确定分析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具体项目经济评价的运用能力,掌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实训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际项目作为背景,介绍理论知识后即引导学生课后完成相关报表和经济指标的计算,得出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结论。

第5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 适应;增量型;发展型;手段;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 X22;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01-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01

气候变化风险对中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适应成为一种必须的选择。然而,中国目前在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框架、分析方法、适应政策的规划与实施等方面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为此,我们针对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现状、问题和基本需求,提出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指出需要明确发展型和增量型两类适应挑战,以及工程型、技术型和制度型三种适应手段。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选择和经济分析。本文在方法论上,结合典型适应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分析方法与政策建议。

1 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分析构架

适应是自然或人类系统在实际或预期的气候演变刺激下作出的一种调整反应[1]。适应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增强适应能力,二是减小脆弱性,三是开发潜在的发展机会。适应的短期目标是减小气候风险,增强适应能力,长期目标应当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2]。可见,适应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社会经济的脆弱性不仅来自气候变化的挑战,还取决于发展的现状和路径。可持续发展可以降低脆弱性,适应政策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实施才能取得成功。然而,目前一些文献中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发展混为一谈,使适应气候变化的概念泛化,无所不包,但多有牵强之嫌。显然,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使得分析得以深入,政策含义得以明确。在此,我们提出,适应气候变化涵盖增量型适应和发展型适应两大类别,严格意义上的适应主要针对增量部分。从适应手段看,主要有工程性、技术性和制度性适应三种。对某一特定适应活动,可能需要两种或三种手段。

增量型适应是在系统现有基础上考虑新增风险所需的增量投入。由于气候变化,使得风险增大,原有的设施或投入不足以抵抗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灾害频次和强度,因而需要额外的投入来化解。这种适应所针对的是发展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仅仅需要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所需的适应活动。例如,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抵御极端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如堤防、泄洪抗旱设施已经基本建成,但这些设施没有考虑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新的风险。例如海平面升高20 cm,现有的堤防需要加高加固。这时需要额外的新增投入,以弥补原来基础设施设计的不足部分,称之为增量的适应投入。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在多数情况下,抵御气候风险的基础设施远不完善。例如防洪抗旱的工程设施尚未建立,耐旱新品种尚未选育,茅草房根本不能抵抗台风。此时的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抵御极端气候时间的硬件设施,新品种的研发,高品质房屋建筑。即使没有气候变化,由于自然气候存在变异,经济发展也必然会有这些工程和技术的投入。但由于发展阶段滞后、发展能力低下,这些投入并没有到位。此时的适应气候变化变成一个发展问题,需要考虑正常的发展需求和新增的气候风险,不可能也不应该将二者分开考虑。例如在海平面升高20 cm的情况下新建的海堤,需要一次性设计、一次性投入。此时的适应,便是一种发展型适应,即:由于发展水平滞后,使得系统应对常规风险的能力和投入不足,因而在适应行动中需要协同考虑发展需求及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

通过适应投入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可以解释增量型适应与发展型适应的不同(见表1)。假设系统面临常规风险与气候变化风险,在基准情景下,发达地区能够充分应对常规气候风险,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发展水平的限制,应对常规风险的投入不足。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发达地区所需的只是应对新增气候风险的增量适应投入,而欠发达地区需要协同考虑新增风险,并弥补欠缺的常规风险投入。上述分析表明了发展水平不足导致的“适应赤字(Adaptation Deficit)”[3],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适应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一种额外的发展成本[4]。

中国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地区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水平差距,这导致中国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型适应需求,也存在相当的增量型适应需求。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财富总量很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是日益增加的气候风险使得这些发达地区和城市的脆弱性显著提升,因此有必要增强其增量型的适应活动,如加固现有的基础设施如水库大坝等。对于发达地区而言,许多适应具有增量特性。但对于欠发达地区,需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推动发展型适应,包括:修建海防堤坝,增加水利设施投入,加强气象监测台站覆盖面,加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政策保险,加强脆弱群体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等等。

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一般而言,适应的方法有工程性适应、技术性适应和制度性适应。在不同的气候风险区和不同的部门与产业,可以根据适应需求选择不同的适应手段。

(1)工程性适应是指采用工程建设措施,增加社会经济系统在物质资本方面的适应能力,包括修建水利设施,环境基础设施,跨流域调水工程,疫病监测网点,气象监测台站等。

(2)技术性适应是指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手段,增强适应能力,例如开展气候风险评估研究,研发农作物新品种,开发生态系统适应技术,疾控防控技术,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技术等。

(3)制度性适应是指通过政策、立法、行政、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等制度化建设,促进相关领域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例如,借助在碳税、碳汇林业、流域生态补偿、气候保险、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领域的政策激励措施,为增强适应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2 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

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的行动。适应政策和行动需要综合考虑气候风险、社会经济条件及地区发展规划等多项内容。世界资源研究所开发的“国家适应能力框架(NAC)”,提出适应行动应当注意以下原则:在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推进适应行动,采用边干边学的方法,平等透明的决策参与过程,考虑国情因地制宜,及灵活的适应选择[5]。经济合作组织在2009年新的适应政策指南中提出了适应的四个基本步骤:①界定当前及未来面临的气候风险及脆弱性;②甄别各种可能的适应对策;③评估并选择可行的适应措施;④评估“成功”的适应行动[6]。上述步骤中都需要对适应问题进行社会经济分析。

界定气候风险及脆弱性的方式之一,就是估算气候风险的经济成本。针对不同领域的气候风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损失评估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微观分析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方法[7]。微观分析方法是从行业、部门、个体出发,通过经验数据和统计方法推断气候风险给某一区域特定行业或人群带来的经济损失,例如实地调研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环境价值评价方法等。宏观分析方法则是借助宏观层面的数据和信息揭示气候风险与经济影响之间的内在关联,例如可计算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CGE),投入产出方法、线性规划方法等。

基于对气候变化事实的不同认定,适应可分为“无悔(No regrets) 或微悔(Less regrets)” 的适应行动与“有气候变化依据(climate justified)”的适应行动[6]。事实上,发展型适应中包含很多旨在增进适应能力的无悔措施,例如,减小贫困、降低空气污染、减低生物多样性损失、水资源保护、增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即使过高估计了气候风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投入。增量型适应则需要基于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科学认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景,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应对策,例如根据海平面上升幅度的预测,增加海塘堤坝的高度,迁移淹没地带的居住人口,改变受威胁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适应措施的选择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或成本-有效性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8]。成本-效益分析是指通过估算某一特定适应投资的各种经济成本及非经济成本,并与不采取适应措施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净收益大于0,则该适应措施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可以实施,反之则不可。成本-有效性分析是指面对多样化的适应政策选项时,判断某一适应措施是否能够更有效地减小脆弱性。有效的适应措施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即在气候变化情景和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也能够实现预计的适应目标。同时,适应措施的协同效应(Cobenefit Effect)也很重要,例如植树造林既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还可以发展林副产业增加居民收入。此外,符合成本效益的适应措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包括实施这些措施是否具备相应的政策、立法、制度环境,现实的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是否契合该地区的决策者的需要,是否具有现实紧迫性等等。[KG)]

尽管适应行动不可能消弭所有的风险损失,但是通过采取有计划的适应行动可以避免许多风险损失[9]。图1表明了气候风险损失将随着适应投资的不断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规律[8-10]。在实际的适应政策研究中,需要对具体的适应措施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对于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适应措施可以积极实施。对于成本大于收益的适应投资,需要判断其是否具有潜在的协同效应或长远效益,例如促进减贫、可持续生计、生态保护等等。

总之,对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经济分析,需要在行业或项目水平上进行评估并选择适应性措施,分析适应性政策所需的成本及可能的效果,明确政策措施的组合与顺序,估算资金需要。以沿海地区为例,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需要考虑这些地区的人口与经济总量,人居环境,生态支撑能力,同时关注包括台风、洪涝、海平面上升在内的多种气候变化效应的影响。分析措施包括保护性措施、适应性措施和有计划从沿海将某些社会、经济活动撤走所带来的成本-收益分析。例如,不能仅仅考虑台风、洪涝、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直接经济影响(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毁损,庄稼绝收等),还需要考虑灾害引发的一系列间接效应,包括灾后疫病流行,心理冲击,社会失稳,失业及物价上涨等的影响。此外,考虑到增量型和发展型的适应活动,其投融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沿海基础设施投入往往来自国家公共支出,灾害保险、生态补偿则可以考虑引入市场资金机制。

3 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指出,气候变化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暴露于气候风险的威胁之下。巨大的发展赤字和新增的气候风险,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更加迫切的适应需求[11-12]。适应气候变化,无论是增量还是发展类型,无论采取工程、技术还是制度措施,都需要相应的适应政策和制度保障。根据IPCC提出的适应优先领域,结合《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开展的科学评估[13],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在以下领域着重推进适应政策:

3.1 农业适应能力建设

相对于城市地区,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存在着收入水平低、经济结构单一,水利、环境和公共卫生等相关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保障覆盖面严重不足等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保护自己,一旦发生台风、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农作物和人员财产都会受到威胁,抵抗灾害的能力较弱。对此,首先,继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投资等方式,提高地方投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气象监测台站等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增强农业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其次,通过相关制度改革和政策措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总结推广节水、防旱、防寒、抗虫虫害等具有适应性的农林畜牧业品种;第三,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探索农业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分担机制;第四,注重开发多种可持续生计产业,开发农村小额贷款,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能力,如能源林业、生物质能产业、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业等。

3.2 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

气候变化将减少中国主要流域的径流量,加剧中国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程度,直接威胁到水资源安全问题。中国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和节水灌溉等措施,需要进一步评估这些措施对干旱地区农村人群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生态影响,从而总结经验和教训,旨在发现和制定更多更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在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领域,工程性适应措施包括河道疏浚、植树植草、采用生态系统方式保护湿地、净化水污染等。此外,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费定价机制,开发节水产品,改善需求侧管理;以全国主要江河流域为主体,将水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可持续生计等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拓宽适应资金渠道等,能够从制度环境上增强能力建设。

3.3 健康风险管理及城乡医保体制

气候变化需要建立疫病风险的预警和防控机制。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热浪、媒介传染病、灾后健康风险等问题,会诱发人群的某些疾病,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影响到城乡人居环境和健康安全,这对增加现有的疾病监控、预防和治疗体系的压力。中国的疾病防控体系同时存在着发展型适应与增量型适应的需求。以流行病防控为例,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建设,在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高发区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监测和防控能力,但是面对未来潜在的疫病风险, 还需要进一步评估潜在的疫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适应对策。此外,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除了建立疾病监测网点、增加卫生机构的人员和设备投入等“硬适应”措施之外,还应当包括相关的体制保障和政策设计等“软适应”措施。例如,由于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不足,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农村人口不仅生命健康受到危险,由于社会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等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群体的生存压力。对此,需要从加强社会保障、改革现有公共医疗体系的角度制定政策,切实保障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卫生事业,切实提高这部分脆弱群体的适应能力。

3.4 沿海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中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沿海地区人居环境的脆弱性日益凸显。在过去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5 mm,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对沿海地区人口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海水倒灌,农田盐碱化、甚至出现沿海防护堤坝坍塌的危险。同时,东部沿海地区还遭受到台风、洪涝等气象灾害的频繁袭击。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对全球暴露于洪水风险中的沿海城市按照社会资产总量排序,中国的广州、上海、天津、香港、宁波、青岛等城市均位列风险最大的前20个城市之中[14]。在沿海地区,适应性措施可以采取各种广泛形式。工程型措施包括构建海堤、防洪措施、加固建筑物以及转移人员财产等;技术性手段如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改进、改变沿海地区农业和渔业的生产方式(例如推广抗洪水、抗盐碱的作物),采用新型的透水地面材料等;制度性内容涉及建筑标准、立法、税收补贴、财产保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此外,还需要研究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人口迁移和城市规划问题,探讨公共设施的预防成本以及提升政府风险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等。

4 结论与讨论

适应气候变化的确很宽泛,以至于现有多数文献将所有与气候或气象相关的问题皆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的范畴。这一思路有其操作简化的优点,但在概念上背离了气候变化的事实。因此,本研究在分析框架上明确区分增量型和发展型适应,有助于厘清气候变化的责任、资金来源、适应主体等基本问题。不仅如此,本文还对适应手段进行了分类,涵盖工程性、技术性和制度性适应三大类别。这样,我们在讨论时应行动时,就可以避免空泛,将适应气候变化落在实处。

在分析框架得以明确的基础上,政策选择和经济分析就可以有针对性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本文在政策层面和经济考察中,选取了一些典型个案加以概念解析,从而说明,在明确的概念构架下,适应行动需要政策引导与保障。但是,本文没有在案例水平,进行具体的量化成本收益分析,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通过实证性的案例解析,检验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cCarthy J J, Canziani O F, et al. Climate Change 2001: Impacts, Adaptation &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Why Is It Needed and How can It be Implemented?[EB/OL].CEPS policy brief, 2008:161.ceps.eu

[3]Sergio Margulis,et al. The Cost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Adapting to C limate Change New Methods and Estimates,(R).siteresources.省略,2010.

[4]UNEP, SEI, IISD.Negotiating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Issues of Equity and Finance[R].Copenhagen Discussion Series, 2009:3.

[5]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The National Adaptive Capacity Framework: Key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for a Changing Climate[EB/OL]. pilot draft,2009. 省略

[6]OECD. 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to Development Cooperat ion: Policy Guidance[M].OECD publishing,2009.

[7]Nunes PA L D , Ding H. Climate change,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Loss: An Economic Assessment[EB/OL].Policy Briefs of FEEM: 2009.“feem.it/getpage.aspx?id=2066&sez=Publications&padre=72

[8]Pearce D W, Cline W R , Achanta A N,et al.The Social Costs of CC: Greenhose Damage and the Benefits of Control[A]. In: Bruce J P, Yi H,Haites E 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orking Group III. Climate Change 1995: Economic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C].Press Syndicate of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6.

[9]Fussel H M, Klein R J T.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An Evolution of Conceptual Thinking[J]. Climatic Change, 2006, 75:301-329.

[10]Tol R S J. Estimates of the Damage Costs of Climate Change[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2, 21: 47-73.

[11]Parry M L ,O F Canziani,J PPalutikof ,et al.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2]Parry M L ,O F Canziani,J PPalutikof ,et al.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第6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效益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st control and cost control methods

Wang Yang

(Dongfeng Automobile Gearbox Co., LtdShiyanHubei442000)

【Abstract】Effective control of project cost, is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on the basis of design, in various stages of construction, the use of certain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limit the occurrence of project cost at a reasonable cost range or limit approved within for reasonable use of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achieve better investment returns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Project cost;Control;Benefits

1. 前言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为了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使工程造价的构成合理化。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有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造价控制有专人负责,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的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

2. 造价控制研究的现状

现今的工程造价管理已从过去依附于施工者或建筑师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专业。70年代初开始,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研究成果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后,工程造价从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先算账,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的偏离,这是主动的、积极的控制方法,因此被称为主动控制。也就是说,我们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而且要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目前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是通过投资估算阶段,设计概算阶段,施工图预算阶段,承包合同价阶段,结算价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等6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得以实现的。

2.1投资估算阶段。

投资估算,一般是在报批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阶段时,建设单位向国家或主管部门申请基本建设投资,为确定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而编制的经济文件。它是国家和主管部门审批或确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重要文件,并作为拟建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计划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造价控制。投资估算主要根据估算指标、概算指标等资料进行编制。

2.2设计概算阶段。

设计概算是设计阶段用以控制工程建设投资而编制的费用文件。它包括:整个建设工程的总概算,综合概算,单位工程概算,其它工程和费用概算。如果整个工程只有一个单项工程,则综合概算可省去。

2.3施工图预算阶段 。

施工图预算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图纸和相应的建筑安装预算,取费标准,国家及地方有关编制预算的规定进行编制的一个反映单位工程造价的文件,它是按专业分别编制后再汇总成一个单项工程或一个建设项目的总概算投资的费用标准。

2.4承包合同价阶段。

工程承包合同价是业主和工程承包商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而签订的经济合同,并以此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及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2.5结算价阶段。

施工单位在完成它所承包的工程项目以后,编制的一个反映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价款的文件。

2.6竣工决算阶段。

当基本建设项目全部完成以后,由建设单位编制的一个反映竣工项目的建设投资效果和财务支出的总结文件。竣工决算所反应的是建设工程的实际投资。要做到准确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各方面采取措施,正确地认识工程建设对象和了解基本建设程序,把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3. 工程造价控制的几种方法

3.1应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

价值工程原理是运用集体智慧和通过有组织的活动,着重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使之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3.1.1价值工程的工作步骤:

(1)选择对象。

(2)收集资料。

(3)进行功能分析。

(4)进行功能评价。

(5)提出改进方案。

(6)评价与选择方案。

(7)试验证明。

(8)决定实施方案。

以上这些步骤可概括为分析问题、综合研究与方案评价三个阶段。

价值工程的重要特征是:以提高价值目标,以建设单位要求为重点,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集体智慧为依托,以创造精神为支柱,以系统观点为指针,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

3.1.2价值工程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价值工程,既可提高工程的功能又可降低工程的造价。

(2)运用价值工程,可在保证工程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工程造价。

(3)运用价值工程,可在造价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程功能。

(4)运用价值工程,可在功能略有下降的情况下使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

(5)运用价值工程,可在工程造价略有上升情况下使工程功能大幅度提高。

3.2推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

第7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尖点突变;突变临界点;经济动能;经济势能

【中图分类号】F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 J01―0119―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33003/G03)、上海市重点学科“系统管理”(T05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鄂湘,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钱省三,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科技管理。(上海200093)

突变理论是比利时数学家雷内・托姆于1972年创立的关于奇点的理论。它是建立于拓扑动力学、微积分、奇点理论及结构稳定性等数学理论之上,专门研究不连续变化的理论。尽管其推导过程十分复杂,但是由于它所提出的七个初等突变模型较为简洁直观,使得突变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地理、交通、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将其应用于经济波动分析的研究则较少,尤其是在建立突变模型分析状态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就更少。

本文应用突变论中的尖点突变模型,借助于经济分析力学中经济动能与经济势能的概念,分别以经济动能的函数与经济势能的函数为控制变量;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突变临界点的判断方法,在将其应用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突变预警研究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一、尖点突变模型及机理

突变论对动态系统行为中的突然跳跃(突变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分类。托姆证明,对于余维数≤4的系统,有7个不同的稳定结构(万有开折),即存在7个势函数。具有一个状态变量x和两个控制变量a1、a2的系统的突变被称为尖点突变。

尖点突变的势函数为: 表示了系统的变化是由状态变量x与控制变量a综合作用的结果;

平衡曲面M为:

,表示了状态变量x与控制变量a综合作用后的某一状态;

奇点集s为: ,表示平衡曲面中的突变状态集合。

将M与s式联立求解,得到分歧集B,方程为:

或写作

表示当控制变量满足分歧集方程时,系统的状态会发生非连续性突变。此时a1必为负值、a2则可正可负。一般称a1为剖分变量、a2为正则变量。

二、经济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

根据经济分析力学,系统状态由经济动能和经济势能所决定,可以认为影响系统状态的两个控制变量a1与a1分别为经济势能的函数和经济动能的函数。从定性上分析,经济势能是指经济系统的投入情况,经济动能是指经济系统的投出情况,当某个经济系统的投入状态超过一定值时,表现为库存的积累,而通常库存积累过多是引发经济突变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某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势能的函数作为控制变量a1。

经济动能和经济势能可以通过经济系统时间序列数据推导而得,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设某经济系统M的时间序列为M1,M2,M3,M4,…,M。

经济动能的计算公式为:Ti=:Ti=Mi*V2;

经济势能的计算公式为:Ui=-Fi*Mi

其中v为经济速度,计算公式为:

Vi=d/dtM=Mi-Mi-l

F为经济综合力,计算公式为:Fi:M・Ai+V。;

且Ai为经济加速度,计算公式为:

以上各式中i=3,4,…,n

三、基于经济动能与经济势能概念的经济突变模型建立

本文设某经济系统的销售额增长率z为状态变量,z值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平滑变化,可视为一般的经济波动现象;而z值突然从高到低或突然从低到高的变化,可视为经济波动的突变现象。

根据尖点突变模型,经济系统的势函数可以写为:

其分歧集方程可写为:

建立集成电路产业突变模型如图1所示。

分析:

在F(u)一定的情况下,当F(T)由低到高变化时,z值也会产生由低到高的变化,使该经济系统处于上升的状态;F(T)由高到低时,z值也将产生由高到低的变化,使该经济系统处于衰退状态。

当控制变量F(U)值为正时,F(T)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状态Z的变化是光滑性变化。

当控制变量F(u)为负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F(T)的一个微小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状态z的变化就可能产生经济突变。例如经济状态处于M面中的I点,经济动能的一个微小的下降,就可能导致经济系统突跳到J点,即意味着危机的产生,然后该经济系统会沿着曲线w继续走低;如果要恢复到原来的景气状态,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动能,使该经济系统从J点沿曲线x到K点后,才可能形成再一次的突跳到L点,而且这时的经济状态要优于以往的经济状态,如I点的状态,这被称为滞后现象。

四、建立突变临界点的判断标准

由于z值从高到低的突变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z值从高到低的突变现象,提出预测这种破坏性突变的临界点的判断条件。

在尖点突变模型中发现突变临界时刻a1的值为负而a2的值可正可负,那么欲判断某个时刻是否是突变临界时刻,首先需要构造a1的函数式,再进而进行有关的分析。

因此本文建立破坏性突变临界点判断标准的思路是:从历史数据中筛选已发生的破坏性突变临界时刻,通过对这些时刻的a1值与势能u值的分析,构造破坏性突变临界时刻的a1。与势能u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通过该关系式求出历史破坏性突变临界时刻的标准a1值,即;计算(

),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区间为破坏性突变临界范围,即为突变临界点的判断标准。

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一,选出历史突变临界时刻并获得其相应的状

态变量 势能 、控制变量 ;

步骤二,分析历史突变时刻的 之间的关系,构造函数 ;

步骤三,根据步骤三函数关系计算标准控制变量值 ;

步骤四,确定破坏性突变临界点的判断标准:

计算误差

,则突变临界范围的下限为min ,上限为max( )。 判断某个时刻是否是破坏性突变临界时刻的方法:

首先计算某个时刻的 ;

再根据所构造的函数 计算该时刻的标准 值,即 值,并计算( );

若该值不在突变临界误差范围之内,则为非突变临界点;若该值在突变临界误差范围之内,则为突变临界点。

五、实证研究

本文从美国半导体协会的网站上收集到从1982年至200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数据,设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销售额年增长率为状态变量z。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突变临界范围的计算及突变点的判断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一,根据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历年来的销售额,选出历史突变临界时刻,并计算其状态变量 、经济势能 ;及控制变量 ;

根据历史数据选出1984、1995、2000为突变临界点,计算其相应的

,如表l所示。

步骤二,构造经济势能u和控制变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经济势能U及控制变量 的关系,并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指取u值的符号

步骤三,根据函数关系计算 。

据步骤三之函数关系计算 为:(-1.2856,一0.9587。-O.8845)

步骤四,确定破坏性突变临界点的判断标准:

根据误差计算公式计算 为:(0.0126,-0.0829,0.0868),即突变临界范围的下限为-0.083,上限为0.087。

为了验证提出的突变临界范围的正确性,利用1982年至2005年的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市场销售额的数据,根据步骤二的函数关系,以及根据误差公式计算全球半导体业自1984年-2005年各期 的误差值,得表2。从表2中可以看到除突变点以外,各时刻的 误差均不在突变临界范围以内,说明了本方法的精确性。

六、结论

第8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铁路选线;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成本-效益分析

收稿日期:2011-08-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0878214)资助

作者简介:周莉莉(1985―),女,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路与铁道工程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P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116-03

1 引言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出了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只有对环境从经济角度进行计量和分析,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决策中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在环境决策中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对铁路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将环境影响因素以经济损益的形式直接纳入选线方案比选的指标体系,反映了和回答了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具体影响程度,确定了铁路建设可能对环境有哪些方面受损,哪些方面受益,从而保证了铁路绿色选线方案的可行和合理,最终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也是环境影响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效益分析法运用于铁路选线方案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铁路建设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确定最佳选线方案。

2 环境影响的成本效益分析

2.1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又称经济分析,是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成本效益分析首先要界定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这是环境影响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界定环境成本与效益,使环境损益的外部化转为内在化,是通过经济机制本身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问题的核心[3]。

环境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环境保护成本和环境危害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必需付出的环境成本,环境保护成本是指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所产生的成本,环境危害成本是指目标项目在建设和运营期间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而造成的环境损失;环境效益包括经直接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前者是指目标项目采取了环保措施而获得的内部效益,后者是指目标项目由于采取了环境保护措施使得项目以外的周围地区及社会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图1)。

2.2 评价方法

评价铁路选线方案的依据是可以用计算的净效益现值(NPV)。净效益现值等于效益现值(PVB)减去成本现值(PVC),用公式来表示:

NPVPVB-PVCPV(B-C),

净效益现值现值(效益流-成本流)。

目标项目对环境影响一般要持续多年,在此期间都要发生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因此必须加总这些“环境效益流”和“环境成本流”。若,则该方案可行,且越大越好;若,则该方案不可行,应舍弃。现值(Present value)指资金折算至基准年的数值,也称折现值、也称在用价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PV。

式中PV为现值;R为第T年的数额;T为年数;(1+r)T为贴现因子;r为社会贴现率(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的社会贴现率取10%~15%之间是较合适的[2]);如果考虑这样一种情况,现在支付(收益)R0元,第一年支付(收益)R1元,依此类推,直到T年,则所得成本(收益)现值为:

PVR0+++。

3 成本效益分析法实例分析

本文决定选用12%和14%两种社会贴现率来计算成本和效益的现值,如果此工程在使用两种社会贴现率的情况下均有正的净收益,则为可行。所有成本和效益按2012年即第一年的价格计算。

3.1 工程环境成本分析

选取新建铁路海天至青岛线工程为例,对铁路沿线的环境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经研究分析该项目的主要生产成本是由土地资源中生产力损失引起的,而该项目永久占用耕地336.63hm 临时占用耕地139.03hm2。据调查,耕地每年收益1 350元/667m 则50年的耕地生产力总损失现值,如果按12%的贴现率计算为6 621.87万元;如果按14%的贴现率计算为5 824.40万元。

该工程环保工程投资概算为14 696.79万元,其中用于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的工程费用计12 579.54万元,噪声治理工程费用计1 541.00万元,生活污水处理费用计390.00万元,电磁干扰防治费16.25万元,环境监控、监测费110万元,环保竣工验收费60万元[4]。

3.2 工程环境效益分析

3.2.1 土地资源效益

工程过程中由生态防护和恢复而支付的环境成本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益主要包括3方面,即土地资源生产力的恢复所带来的效益;防止了水土流失多带来的收益;环境美化所带来的收益。

(1)工程中由于防护措施生产力恢复的耕地为141.24hm 耕地每年收益1 350元/667m 则50年的耕地总收益现值,如果按12%的贴现率计算为2 660.38万元;如果按14%的贴现率计算为2 325.78万元。

(2)本工程防护边坡及土地绿化面积为321.03hm2。据实验分析,当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时,如果流失土层1cm,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t,同时带走6~15t氮、10~15t磷、200~300t钾。采用间接市场价值法,将氮、磷、钾折算为相应的硫酸按、磷酸钙、氯化钾,与之相应的折算系数和化肥的市场价格分别取为4.726和500元/t、3.373和390元/t、1.167和1 200元/t[5]。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为20cm,腐殖质含量为2.5%,按每年流失1cm土层计算,第一年收益39.02万元,那么50年的流失水土的直接收益现值,若按12%的贴现率计算为326.43万元;如果按14%的贴现率计算为294.61万元。

(3)对于环境美化的收益关键在于“乘客愿意支付的价格”,研究者为此作了一个调查,由此估计每位乘客一般愿意支付2元每次的价格,还估计此线路每年的乘客有182 500人,因此50年的总收益现值,若按12%的贴现率计算为339.49万元;如果按14%的贴现率计算为296.79万元。

3.2.2 声环境改善收益

声环境改善收益主要是声环境影响范围内房产提升的价格,该工程沿线近期共有噪声超标敏感点25 处,影响范围60hm 经调查声环境改善后房产每平方米提升500元,因此声环境改善收益为30 000万元。

3.2.3 水资源治理收益

水资源治理收益关键在于计算污水治理后的市场价格,该工程的新增污水排放量97.50m3/d,经治理后的水的价格取为2元/m 因此50年的水资源治理收益现值,若按12%的贴现率计算为66.22万元;如果按14%的贴现率计算为57.89万元。

3.2.4 固体废物回收收益

该工程新增固体废物量0.5t/d,固体回收收益为120元/t,因此50年固体废物回收现值,若按12%的贴现率计算为19.53万元;如果按14%的贴现率计算为17.07万元。

经上述分析预测,如果按贴现率为12%计算,50年的环境总收益现值为33 412.05万元,环境成本现值为21 318.66 ;如果按贴现率为14%计算,50年的环境总收益现值为32 992.14万元,环境成本现值为20 521.19万元。由此可见,无论使用那个贴现率,此工程的环境净效益均为正,故此方案可行。

4 结语

由于实际工作中尚未开展这方面的计算,相关数据资料比较粗略且不齐全,再加上目前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尚未确定统一的、规范的评价方法和内容,因此本文估算的环境影响损益值并不十分精确,但是该实例还是说明了对线路方案环境影响开展经济分析的一般步骤,对在方案比选中考虑环境因素,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完全可为铁路建设方案比选的决策过程提供一个明确而直接的判据。

参考文献:

[1] 付多萍.公共工程项目效益的评价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11):44~45.

[2] 陈建华.林业项目费用效益分析研究[J].林业科学,1993,29(1):91~94.

[3] 刘智慧,叶锐,岳刚.费用一效益分析法在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中的应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24(4):5~6.

[4]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海天至青岛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R].北京: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09.

第9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设计,投资控制

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建设程序的所有步骤。但每个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性却不一样,越是建设前期,投资控制的作用越大。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因此,结合工程特点,在设计阶段明确投资控制目标、分析结构与过程、选择方法与措施、优化关系处理、突出控制重点,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到关键作用。

1、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是随着工程建设实践的不断深人而分阶段设置的,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一般说来,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实施阶段、试运营与竣工验收阶段。这5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和不断递进的。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主要设定投资的初步估算目标。其投资分析、测算的数据精度要求较粗,内容相对简单,往往通过对项目主要工程量和内容的框算,并参考同类项目的有关经验数据综合平衡,结合项目特点给出投资的初步估算,其估算误差一般在士20%左右。但此阶段作为项目的投资策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投资控制的初步目标。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确定投资估算目标,即对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量和各种可能涉及的费用合理性进行考虑,并进行较为全面的动态估算,估算误差应控制在±10%左右。国家规定,此阶段的估算投资额应对项目总造价起控制作用。

在项目设计阶段,可研投资估计是编制设计概算的依据,设计概算一般不应超过可研估算10%原则上,这是项目总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任意突破,如有突破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因此,设计概算是编制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包干、考核设计经济性、实行项目招标、核定合同价格的最重要依据,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重点。经验表明,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权重可达80%~90%左右,抓住此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就抓住了根本。

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以设计概算及设计为指导的工程招投标活动确定的中标合同价格,将是此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这个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是按设计图施工,使实际支出控制在中标确定的合同价格范围内。

在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就是搞好项目结算和决算,检验项目投资是否控制在国家批准的项目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内。

综上所述,设计阶段作为实施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其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必须按其规律依次确立。

2、工程项目的结构与过程分析

从轨道交通工程的项目内容划分,人们一般把投资结构划分为几大组成部分,即施工准备、土建(车站、区间等)、设备(车辆、供电、信号、通信、空调通风、给排水与消防、电动扶梯、自动售检票、环境监控、防灾报警、车辆段等)、钢轨及扣件、其他费用(征地拆迁、勘测设计、研究实验等)、预备费、建设周期贷款利息等。根据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概算分析,其中各部分占投资的大致比例分别为:施工准备占1%~3%,土建占25%~35%,设备占30%~40%,钢轨及扣件占2%左右,其他费用占10%~15%,不同筹措方案建设期银行利息占5%~7%.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首先,对已获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部分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设计招标文件(或设计委托书)。一般说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有投资估算偏小的倾向。如果将这一估算作为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基本目标,无疑有很大的压力。因此,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应对设计目标中的投资控制提出原则意见,并就合理选用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制定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措施等提出详细要求。这就是控制过程中限定范围的工作。如在南京地铁的设计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设计必须实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用户满意”的目标,在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追求经济适用、降低造价,必须实行限额设计。

其次,在设计招示中重点对设计投标方案作投资控制分析与评价。应在考察设计单位的资质、信誉和人财物保障条件时着重考虑其对投资控制的能力,应对设计投标方案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建设标准是否合理、限额设计是否有保障、投资控制措施是否得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以确定最合适的设计单位中标。这就是控制过程中识别主要特性的工作。南京地铁在设计招标时就将设计单位的设计投资控制能力作为主要的特性来考核。

第三,设计单位制定经济评价体系,明确主要经济控制指标,推行限额设计,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概算编制方法。这就是控制过程中订立标准的工作。标准是衡量投资控制绩效的依据和准绳。标准来自控制目标并服务于控制目标,订立标准必须根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特点定量确定。

第四,业主与设计单位共同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及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及时收集控制中的各种动态数据,认真对比分析研究,确保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概算文件编制质量。

第五,抓好过程控制,及时衡量绩效。所谓衡量绩效就是抠出投资控制中的实际工作情况与标准之间的偏差信息,并根据这种信息来评估实际控制工作的优劣。只有在投资控制过程中不断地将实际控制状态和效果与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才能对控制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不断趋近控制目标。

第六,认真诊断及纠正,精心做好设计概算审查和调整。如果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衡量绩效后发现偏差,就要诊断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加以纠正,直至最后完成对设计概算的审查和修正。3、投资控制的方法与措施选择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必须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是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有方案比较法和价值分析法。

方案比较法是一种简便而适用的方法。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根据功能需求提出各种技术方案,对各种方案在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进行技术经济指标系列对比分析,从中挑选经济指标最优的方案,并同时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在同样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降低工程投资5%~20%。因此,凡能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的设计内容,均应通过计算,用数据说明其技术经济合理并比较选择。特别要注意占工程造价比例较大的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选用的经济性,尽量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

价值分析法是以较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较适用于对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优选,投资控制的效果比较明显。价值分析法的表达式用V=F/C表示。式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寿命周期费用。提高设计价值有以下途径,即:功能提高、费用不变;功能不变,费用降低;功能提高,费用降低;功能稍降,费用大降;功能大增,费用稍增。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通过价值分析控制投资的二个步骤是:一是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识别非必要费用;二是抓住功能与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减少费用的环节;三是寻找消

除非必要费用的多种办法,如修改设计,改变原材料品种、规程和供应来源,选择更合适的机电产品,采用更合理的运营模式、生产组织形式及管理方法等。同时,价值分析应侧重在降低费用潜力大的对象上。

南京地铁1号线在工程设计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作了多方案比选。全线13个车站共做了40多个方案。很多车站方案多次论证,投资控制效果明显。总体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对全线的12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完善,既确保了功能合理,又降低了造价。设备的选型定型及按设计招标采购是影响投资的重要方面。业主与设计单位在每个设备系统的用户需求书编制中都是几易其稿,进行严格的技术经济分析,效果良好。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施保障。组织措施主要是建立合理的设计管理模式,明确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在设计阶段投资控制中各自的任务及职责,确定投资控制流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投资控制人员。技术措施主要是发挥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技术优势,协调、平衡好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要通过系统分析、价值分析、方案比较、限额设计、优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将投资控制落实在实处,从源头控制设计输人的正确性以及技术标准和文件深度的合理性、统一性。经济措施是调动设计人员控制投资积极性的重要方面。经济奖惩既是对设计成果的价值确定,更是为设计提供激励和制约的基本动力。对设计方在设计中通过技术措施而节约了工程投资的,或功能较原来基础有较大提高的,业主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设计方未取得业主同意的不合理超投资限额设计,业主应扣减设计费。鼓励监理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提优化设计方案,尽心尽责实施投资控制,效果明显者给予重奖。合同措施是通过设计合同、监理合同的签定,明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权责利,这是投资控制落实的有效保障。合同措施必须对设计目标中投资控制定位。南京地铁1号线就是将“经济适用”作为设计目标之一明确定位的。

4、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标准的关系优化

4.1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的关系

按照惯例,设计单位设计的费用,与其设计工程的投资额挂钩。国家发文规定了不同种类、大小的工程设计费取费的指导费率。这种设计费的取费方式带来的问题是:进行了限额设计,或通过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降低了工程造价,如何分解设计费,调动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积极性?在南京地铁工程的设计中,设计总费用计算基数为国家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的相关部分,选取某一确定的费率,确定设计总费用。总体总包设计费及分项设计费根据投资估算,考虑各设计单位设计工作的技术含量、难易程度、复杂性、重复性、实际投人工作量和行业收费水平等因素,在设计总费用的范围内,经综合平衡先一次确定相应设计费用,业主也在其中预备一块作为设计奖励基金和设计变更费。设计费由各设计单位包干使用。设计方在确认设计费合理、完整的基础上,包干完成合同规定的所有设计任务。设计费用与设计概算投资脱钩,不因项目投资的增减而增减,确保设计人员科学对待设计,推行限额设计。业主重视并处理好投资与设计费、设计质量的关系,做好设计工作总体评价,尽量使设计工作量和设计业绩与设计费匹配。根据设计工作评价结果,对确因实际原因增加了设计工作量的给予适当补偿;对通过精心设计提高质量降低造价的给予奖励;对没有做好限额设计、投资控制的设计除责令修正外还可作适当处罚。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这种关系的建立,避免出现长期以来设计工作中存在的怪圈:设计费用与投资费用按比例挂钩,谁将设计概算做得大,谁就可以按比例多拿设计费用,最后导致优化设计、控制投资的设计费降低,而放弃控制、突破限额的反而可得额外得好处。

4.2投资控制与设计标准的关系

轨道交通工程必须保证质量。质量首先取决于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前提是设计标准的选择。这种选择必须与投资控制结合起来,做到两者的协调一致,相互制约,防止片面追求标准提高而放松投资控制的倾向,也不能因为投资控制的要求而消极地降低标准。为保证设计阶段确保质量前提下的投资控制,必须重视以下工作:一是业主和设计单位应及早确定全线的技术标准,注意标准的总体优化,确保整个系统的技术协调一致性和技术标准匹配性,应体现单项工点服从系统,系统服从整体的技术标准原则;二是对于全线系统设计、工点项目带有共性的设计,应统一设计标准、规范、深度和要求,采用标准设计,按国家有关规定及业主对投资控制的要求执行,工点、系统设计应积极采用模块化标准设计;二是合理选择相应的设备标准体系,认真做好全线车辆、机电设备的选型定型,车辆、机电设备技术标准的选择应确保设备性能完善、质量可靠、维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