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绘画的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生涯已离我远去。工作以来,我不曾放弃过画画。尽管自已画得不是那么完美,有时也会半途而废,但它对我的吸引力始终不减。画画的人都知道,画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看似容易,做起来难,而这种难的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挫折,让我从中收获不小。自我认为,要想画好水粉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坚强的毅立和乐观的心态。画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顽强的毅立,平和的心态,怎能承受的了几小时画一张画,甚至几天画一张画,更有甚者几年画一张画的折磨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会遇到相同的或不同的困难和阻碍。我在工作过程中观察到,能力好的孩子并非最终会取得好的成绩,而能力差的学生,因为他们有着非凡的毅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不但能坐住,而且对待一幅画也有一种不搞明白不放弃的劲,反复推敲思考,在高考中取得让人惊叹而显赫的成绩。在今天浮躁的的社会里,孟子给“坚忍”做了最好的诠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蒲松龄的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见,惧怕困难者,庸庸碌碌;顽强不屈者,则以坚忍的精神成长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脊梁。
其次,画画要严格遵守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违背了这种规律,必定事半功倍。所以,要想画好水粉画还必须拥有扎实的素描基本功。素描一词相对色彩而言,一般指的是单纯,朴素的单色画,它主要借助单色的线条或明暗来表现物体的造型,研究造型的基本法则。素描相对色彩而言更具理性,特别是基础素描的训练,用理性指导观察,用观察丰富理性,把素描建立在理性的观察上,从而达到素描的完整性,为后期各种形式的绘画打下坚实的基础。米开朗基罗说:“素描是油画,雕刻,建筑及其它种类绘画的源泉和本质。并且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的人可以相信自己已占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素描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别的科目的成绩。如果没有素描的专门联系,色彩的塑造可能永远都无多谈起。
最后,还要熟练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及色彩基本规律,并且参加大量的水粉写生实践活动。对于初学者,枯燥的说教没有触及技法的层面,没有给初学者提供最直接的表现方法。使得许多学生往往把色彩理论当成技法,拿起笔来,照本宣科或糊涂乱画,最终一塌糊涂。什么是水粉画的技法呢?我认为,首先要掌握水粉画颜料的性能以及水粉画工具的特点,再结合水粉画表现的具体要求,全面认识,这样再来谈技巧就避免了空洞的界定。作为色彩写生的载体,水粉画的练习必须和正确的观察方法结合起来,只谈表现技巧,而忽略寻求自然美的发现,水粉画永远只是浅显片面的形式主义。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写生观察不外乎整体和对比,所谓整体观察就是彼此对照,区别不同,特别是用“同类对比法”最能照会到微妙的色彩变化,把相同或接近的色彩进行反复区别,找出色差,然后再分解调出。为了避免局部观察物体,最好侧身用余光意会物体的色彩。观察物体时可以上下左右,跳跃着对比观察,这样可以加强不同物体,不同方位的色彩的联系与区别。
另外,从临摹入门。临摹时应当带着问题,从理解入手,先看画面是何类色调,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是绿色调还是红色调;是深色调还是亮色调。从素描角度和冷暖角度逐一认识比较,何处最深,何处最亮。何处色彩鲜艳,何处色彩较灰。哪些属于暖色哪些属于冷色。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是如何变化的等等,然后在调每一笔色彩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如何调准色彩,同时还要考虑如何用笔,是摆还是点,是湿还是干,是大笔触还是小笔触,等等。做到胸有成竹,否则不求甚解,被动机械地照搬照抄不但进步缓慢,而且降低兴致,日久会失去对色彩的热情,导致“望色兴叹”。
水的运用。做为水粉画的调和剂,水是水粉画、水彩画和水墨画等画种不可缺少的主要媒介。虽然水粉画也可以象油画那样采用干画法和厚涂法,但还是有许多限制。没有水就不能更好地发挥水粉颜料的性能。教学多年,我发现许多初学者之所以画不好水粉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用好水,因为水的运用是几乎贯彻做画始终的。忽视了水的把握,也就忽视了基本方法的讲究。建议你先准备一块吸水性能较好的毛巾,为的是每次涮笔后在上面吸吸水。当然,干画法和湿画法对水分多少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笔上含水分的多少,有时决定做画进度和做画效果,水太少,不利于用笔,水太多画面容易被水分冲坏,而且不易干,拖延了做画时间。所以,希望初学者先重视水分的运用,从中找出规律,有条不紊地寻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子。
调色的要求。对于初学者,有两个难点令人困惑,一是面对静物看不出色彩变化,二是看出颜色调不准色彩。我认为看不出色彩,不是色盲色弱,就是方法不对。看出颜色,调不出来很大程度是和经验有关。教水粉画几年,我认为唯一不能教的就是调色,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的感觉不一样,看出的色彩有差别;调色时种类的多少,比例的多少都可能制约着所调之色的准确与否。要想把看到的色彩调的比较准确,首先要把感受到的色彩进行归纳,看看它和哪种颜色更接近,区别在哪里?然后进行分解,把看到的颜色最多分解成两种色或三种色,不可太多,多了就容易脏,比较以下哪两种或三种色最能配出你需要的颜色。接下来就要尝试比例的分配,也许颜料量的比例是我们调色时最难把握的。比例不正确,调出的颜色不是倾向不对,就是过而不及。
塑造的方法。也许每一个初学者都是从素描开始自己的绘画历程的,色彩和素描是相互联系又彼此不同的绘画两个形式,当我们能看出一定色彩关系后,怎样才能把一组静物塑造的体积感足,空间感强呢?当我们面对一组静物时,除了努力观察,理性的素描处理能力是形体塑造的基本依据。用颜色画素描是水彩画的大忌。怎样塑造呢?可以用概括的方法对基本形体进行“三大面五调子”的分析,强调笔触的独立性,把一个物体归纳为有限的几块颜色,即块面画法。这样,画面就会层次分明,色彩简洁明确,加上笔触的变化,作品就显得干净利索,形体结实,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关于块面的塑造方法,可以让初学者多练习《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从明到暗的色阶推移,来区分色彩的层次。只要付出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对于我们绘画者来说,水粉静物画是绘画基础课程,也是考验我们绘画能力的标志,它不但要求我们要有绘画天赋,更要求我们学会观察,学会坚持不懈,学会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才会在绘画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参考文献:
[1]从中学到中央美术学院.
[2]高中美术基础教程.
[3]西方绘画大师材料技法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要以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为目标,不能单纯地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教学生依葫芦画瓢,具体地说,美术课上,也要教书育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下面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要创设学习环境
愉悦的环境能够让学生身心放松、舒畅,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自由的想象。如在《贴鼻子》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贴鼻子”,有的学生将鼻子贴到了脸的外部,有的学生将鼻子贴在额头上,还有的学生将鼻子贴到了眼睛上,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在游戏似的活动中,学生轻松的认识了人体头部的构造,对各个器官的位置及其作用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对各部分的最佳比例有了深入的认识。这次教学活动充满着欢声笑语,在学生自我表演,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二、要适当添加游戏、表演环节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形象大于思维,常常用感性的形象代替理性的思维。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课堂的设置应该以感性为主,可利用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装饰布置和多种形式的游戏表演来增强学生的感性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从而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正是由于这样一些活动、游戏的设置,为学生创造了有趣的情境,使得学生的主动性与感性在美术学习中发挥了巨大优势,使得课堂氛围快乐而丰富多彩,使得我们的美术教育真正体现出它的优势与作用。
三、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我国小学美术每周2课时,从时间上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绘画、立体制作和生活用品制作占有很大比例,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我发现与单纯的绘画相比,很多学生更喜欢制作类的课程,学生在制作东西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美,而且从中体验到设计与动手能力的结合,这是美术的一个使学生更加快乐的方面。绘画方面小学生显得弱了很多,因为他们的天性就是坐不住,好动,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依赖性特别大。他们凡事都找老师,记得到小学上第一节美术课《神奇的口袋》,我叫孩子用手中的色彩画大树。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说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老师我不绘画你帮我画吧!老师我们不会涂色你帮我涂吧!我接着说有一句话怎么说的了:“自己事要自己做”,老师不能帮忙做。他们听了我的话又都回到座位上认真的画起来了。
当然,很多国家还将舞台表演与布置纳入艺术造型艺术进行学习,将学生的艺术学习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舞台表演与布置这样的艺术学习中实践能力更强,更能让学生感觉到创造感与快乐,是我们美术教学中应该学习的地方。
四、要讲究以人为本
小学美术教育要“以人为本”,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当一个人非常愿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乐意去了解它。为了调动学生上美术课的兴趣,我会允许学生说出所喜欢的物品形状、特点,和喜爱的原因,还允许学生对最喜爱的小动物、小玩具或其他物品仔细观察。这样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用“投其所好”的方式,比较容易唤起小学生观察、想象和画画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学生就会觉得画画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样不仅学生乐于上美术课,而且对于老师来说,课程的效果也要好很多。
五、要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传统的美术教育以老师的“教”为主,忽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互动过程变成了单一的老师教授的过程。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要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自由,个性得到解放,画心中之所画,表心中之所想。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没有条条,没框框,不受什么规律和理论的约束。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比如在执教《有趣的半圆形》一课时,要求学生对半圆形联想、添加组合成一幅漂亮的画面。我却发现李苗苗同学的画面看不懂,上面乱七八糟的就是一些弯弯曲曲的线条,这画的是什么呀?于是我便轻声的问他画的内容,他乐呵呵的告诉我他画的天空。尽管只有一些凌乱的线条,更谈不上想象力,但他表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对于她的涂鸦我没有批评而是加以提示耐心的辅导,不一会她又从新画了一个用半圆添加出来的小鸭子,色彩图的也很漂亮。所以我觉得要表扬学生的每一次参与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及时进行表扬与激励。通过我的实践教育,让每个学生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绘画,及时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激励,使得学生增强信心,勇于参与。
六、要正确运用评价机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表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认可,小学生更是如此。在美术课中他们的画充满了梦想与天真的色彩,他们非常渴望老师对自己画的画有一个很好的评价。可以说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以后能否继续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作业,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式,尊重不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具体特点,多挖掘出作I的优点,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挖苦,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批评,不能只注重用“一把尺子”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独立性的认可。在作业中并加以评语表扬。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七、结语
我们应该将“快乐教育”融入小学生的美术课学习中去,让小学生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快乐的学习美术,领悟美术的魅力,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发展,让小学生在美术课中能够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美术基本功训练课程是针对我院高职三年制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就我院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近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生源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艺术类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文化课较差;另一类是普通高考学生,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好,但没有美术基础,此外还有部分学生是由学校调剂来读广告设计。学生们对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基本功训练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促使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美术基本功训练课程的认识
一般来说美术基本功就是学习美术相关专业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素描、色彩、速写的基本画法和技能必须熟练掌握。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学习美术各个专业分支的知识与技能。特别在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自己在设计中的创意与理想方案能用手绘方法很快的表达出来,促进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
然而,有许多学生对手绘表现技法认识不深刻。因此对电脑软件的学习抱以很大的热情,对于手绘作方案草图,却显得兴趣不足。事实上手绘和电脑是相辅相成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这两者都是设计方案的表现形式,都是设计的一种工具。电脑包含的是一种精确的理性逻辑思维,与设计要求的感性的美学思维是不一样的。无论计算机软件发展的如何先进,也不能代替人的创造性和和对美的感觉。任何优秀的设计和创意首先产生于人的思维,而表现创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手绘。因此,在掌握计算机之前,必须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否则会有碍于表现美的创造。出色的手绘草图能力来自于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因此在平面广告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美术基本功训练,这样可为学生学习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基本功训练课程教学的思考
这门课程是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开设本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贯穿整个平面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快速手绘设计方案,提高学生作为设计人员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美术修养与创意表达能力。由于该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我系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让各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因此我对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美术基本功训练课程做了如下一些教学改革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基本功训练尤其如此。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项既充满理性思考,又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工作。这些都需要通过学生手中的笔表达出来,手绘图就是表达设计创意的基础,能够用流畅的线条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一个成功的设计离不开好的创意,手绘草图是设计的基础,它可以快速的记录你所能看到或想到的好的创意的点子,但艰苦的基本功训练又是枯燥的,如何使学生能够喜欢上基本功训练,我设计了多种方法。
1.针对我院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新生一入校就对学生们进行专业介绍和引领,让学生们从思想上感性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究竟是在做什么,将来有什么发展空间和就业方向,调动学生们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强调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对今后专业课学习的作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
2.学生中水平参差不齐。艺术类的学生在进校前就通过大量的高考美术强化训练,对素描、色彩、速写的练习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并且掌握一些美术绘画的方法与技巧。为了使这部分学生对我们所开设的基本功训练课程抱有学习的热情,而不是简单的应付了事,我们必须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更优秀的作品以及教师的范画魅力来吸引这部分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而对于没有绘画基础学生,我在教学中注意结合这些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鼓励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让他们敢画、愿意画、并不断强化,敢于面对自己的第一张作品,将自己的作业贴在墙上,每天看着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每天都有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享受自己成绩不断提高,知识技能不断积累的快乐与喜悦。
3.针对前面两种类型的学生,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否则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基础较好学生的积极性,与基础较弱学生结成对子进行练习,传授经验和技巧,促进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逐步缩小同学之间的差异。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实施效果比较好,说明同龄人之间的学习交流也是提高基本功训练的一个好方式。通过开展结对子帮带互助培养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在班里形成了赶、帮、比的良好学习氛围。相对基础薄弱的同学追赶那些好的同学,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要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而结了对子的同学之间也要比比看哪一对的进步快。
(二)建立多种途径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看一些优秀绘画视频,引导学生直观的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创作的思路和表现手法,给自身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视野,进而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尝试动手绘画与电脑操作配合练习,通过4~8课时让学生完成一幅素描作品,之后再利用相同的课时数带领学生们去机房利用电脑软件来完成相同的素描作品,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交叉练习使学生们不再对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产生厌倦,不觉得大量的绘画训练没有用,同时对软件的操作也熟练了,让同学们充分体会这两种不同工具在表达同一事物时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思维与制作过程,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课堂外鼓励学生浏览专业美术网站和论坛,多去看一些实际画展或展览,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包括图书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手绘草图等,建立自己的专业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即是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意源泉也是今后专业学习的重要资料来源。
(三)遵循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了。在教学中我通过如下几个教学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1.素描训练:素描是训练学生掌握观察物体、构图能力、以及光与物体两大面五大调子之间的关系。针对班里有2/3的学生没有绘画的基础,有的同学甚至连铅笔都不会握,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在座位安排上就让结对子的同学坐一起,便于相互学习。其次在作业任务的安排上先以临摹结构素描入手,根据同学们的层次不同所发的临摹范画也不相同,分层次针对性教学。临摹作为素描教学的起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们通过临摹别人的作品可以最直接和有效地学习别人的经验及表现方法。临摹的时候要求学生力争做到形似神似,课堂上整体地去临摹,课外时间可以多练习局部临摹,着重形体、空间、表现技法上的学习。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逐步进入写生、默画阶段。素描基本功的提高是一种长期训练的过程,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养成勤于动手,坚持画画的好习惯。
最后在成绩考核上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通过考试去激励学生,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速写训练:速写则是训练学生快速把握事物结构、动态的能力,强调一个“速”字。在速写的训练中同样也是先从临摹开始,但结合人物动态写生交叉进行,因为写生是检验在临摹中所学知识的基本实践方法,在写生过程中要注意:下笔之前,要对所画的事物全心投入地去观察,牢牢记住事物所留下的第一印象,认真分析所画对象的形体关系,准确地把握形体结构。画时强调整体关系上的把握,不要被细节所左右。同时速写更是要强调量的积累,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是通过前期大量的训练,有了量变才能产生质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培养每天进行速写练习的习惯。
3.色彩训练:通过色彩静物写生训练,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以及室内光与色变化的规律。色彩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首先从工具上就与前两科不同,它是用较宽的画笔和颜料来作画,其次从理解上也要将素描中两大面五大调子与色彩中的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相联系,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因素更多了,但是对学生来说也更有意思了,他们对色彩的学习产生很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不束缚学生的思维,只教给他们有关色彩三原色、色彩调和、基本表现方法等基础知识,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绘制画面,表达物体的结构、空间、质感等。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加强学生写生与默画的能力。因为默画可以增强个人记忆力和对物体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是一种很有必要的训练手段。平时多画多练多记住物体的结构和特征,在今后可以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画出所想的设计方案,同时也是收集和记录资料的好办法。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多进行此项练习。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尝试,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勤学勤练,很快掌握一定的素描、速写、色彩的绘画方法,美术基本功中动手的能力提高很快,基本能够用手绘的方法快速、准确的表达自己美好的设计构想。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 三远法 透视
一、引言
在中国山水画教学当中,“三远法”是每个学生必须理解并且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但是,学生在入学以前,接受的都是西方绘画的专业知识,如造型、色彩、透视等等的训练。学好透视,对于塑造西画的空间、体积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在入学以后,习惯于用西方的透视学原理来理解、写生国画山水,作品中缺少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情趣与构图方式。众所周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中西方画家在漫长的绘画实践当中,各自总结出各自的绘画方式,对于塑造世间物象有着各自的方法,虽然不同但各有所妙,因此,成为世界两大绘画体系。近百年以来,有许多优秀的中国画家致力于将西画中有益的因素运用到中国画中,使中国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如解剖学的引进,使得当代中国人物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还有别的方面,就不一一赘述。然而,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是所有西画中好的东西都能生搬硬套地运用到中国画当中。例如,透视学在中国山水画当中的应用就是个个例。透视学发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由达・芬奇等多名画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应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了一点、两点透视的透视学原理体系,使得西方绘画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摆脱了前人画家以二维空间表现物象的方式,把人们眼中所看到的真实世界合理地组合在画面当中,真实性、写实性,客观表现物象成为西画的主流,也成为之后几个世纪西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成就了一大批著名的西画家。在这当中,透视学的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是,如果把西方的透视学原理完完全全地应用到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和创作当中,恐怕是行不通的。
二、对中西方绘画空间表现不同原因的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中西方绘画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对于画面空间的表现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就中西方绘画的各自空间表现形式分别做具体的分析表述。
1、西方绘画的透视学原理
对于透视的概念,辞海是这样阐述的:透视,绘画术语。因透视现象是远小近大,故也叫“远近法”。可分为形体透视(几何形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按照灭点的不同,可分为平行透视(一个灭点),成角透视(两个灭点)和斜透视(三个灭点)。空间透视是表现空间距离对于物体的色彩及明显度所起的作用。如图2-1就是西画家在研究透视原理过程中的场景。首先画家在一个固定观察点上,在观察点与描绘物体之间垂直放置一块透明玻璃,透过玻璃观看物体,并在玻璃上描绘出物体的轮廓线,然后再拷贝到画布上。这样画出的造型绝对精准,并且符合透视规律。在此基础之上,画家根据物体的垂直面与观者的视线角度不同,总结出一点透视(也叫焦点透视)、二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等等。总而言之,应用透视学规律画出的画符合观者眼中所看到的真实场景,很理性,具备科学性。
2、中国山水画空间意境的表现
中国山水画家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方法上,与西方画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手法。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高深的绘画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宋代画家郭熙。其所著画论《林泉高致》中,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世间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人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客居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造景,而鉴者又当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从郭熙的画论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山水画画品的高低评价不是以画的真实、像不像为评价标准,而是以画面意境的营造作为最高追求,让人在欣赏作品的时候,有可居可游的感受,使人流连忘返,勾起想要在此生活居住的欲望。正因如此,山水画家在创作之前,先要走遍所画地域的沟沟壑壑,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做到成竹在胸,经过构思,把认为最典型的、美的风景整合在一起,最终创作出满意的作品。而西画则是在一个固定的点上把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做如实的表达,在创作过程中,虽然可以把不同地点的风景组合在一起,但画面依然是从一个固定点看到的效果,如同从照相机镜头看到的场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绘画不在此讨论范围);而中国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观察、表现空间,而是以移动的眼光观察物象。所以说,中国画表现的物象是感性的,写意的,具有哲学性。
三、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写生,理解“三远法”的真正含义
要画好山水画,除了理解关于意境营造的理论之外,我们还必须对山水画空间表现的方法做重点掌握。郭熙在《林泉高致》的《山水训》篇中首次提出震古烁今的“三远法”山水画论。描述如下: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则不活,无林木则不生,无深远责任浅,无平远则近,无高远则下。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对于“三远法”的理解,当今许多画家学者用透视学的原理来进行阐释,认为“高远”就是透视当中的仰视,“深远”是平视,而“平远”则是俯视。这个观点从某些方面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诠释“三远法”的真正内涵。如前文所述,中国山水画不是从一个固定点来观察物象,而是以移动的目光观看世界。笔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谈谈对“三远法”的理解和看法。介于水平有限,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不吝赐教。
1、“高远法”的表现含义
近些年来,笔者曾多次带领学生到黄山、华山、太行山写生。每次进山之前,建议并鼓励学生亲自爬山,而不是坐缆车,让学生在爬山的过程中,体会山川的性灵,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体会理解“三远法”的含义。在一开始的行进过程中,距离进山还有一定路程的地方观看远方:村庄、树林、河流、远山等等景象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时,我们观看眼前的场景依然是平视的角度,在这种地点写生国画山水,既不能用“深远法”表达山与山之间深邃的感觉,因为此时由于距离太远的原因,远山看上去往往都是一个平面;同样也不能用“高远法”来表达大山的耸立,因为此地还远远达不到仰视的程度。我们只能把眼前的山村、树林、河流等等场景做一些记录,作为创作资料。继续前行,到达山脚之下,这时仰观山巅,威严耸立、宏伟壮观的大山气势迎面而来,不得不让人对大自然产生一种敬畏之感,此时此地,学生对“高远法”会有深刻的感受和体会。然而在写生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此时由于距离很近,山头山脚一览无遗,学生写生的作品往往把一座大山从头到脚画得清清楚楚,本来高大的山体却表现不出一丝高耸的感觉。回顾在教室临摹古代画家的经典作品,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成的《晴峦萧寺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等等,对于山的处理都是采用露其要害隐其全的方法,通常把山头画得很充实,把山脚处理得很虚,或是在山腰之处用云进行遮挡,画面效果虚虚实实,山头自然有了高耸入云的感觉。而山脚往往用村庄、树木、溪流等等作为近景处理。这样,一幅生动的“高远法”山水画便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自己的写生经历和临摹体会,让学生明白,把一路之上看到的远景和近景经典场景进行合理组合,才是中国画创作的真正内涵。
2、“深远法”的表现含义
在爬山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开始爬上一个小山头,在欣赏美丽的风光之余,却发现前面还有更高的山峰,这时人们往往会觉得,在那座更高的山峰,会有更好的美景,于是义无反顾地前进,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往上爬,直至山巅,这就是人类对于未知事物好奇并勇于探索的本能。而郭熙所提“深远法”正是符合人类的这一本能。“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其精妙之处在于一个“窥”字,“窥”字表达的是通过小孔或缝隙看,具有好奇、探索的意思。人们在观看眼前的景物的时候,希望看到山后更美的景色。画家在应用“深远法”处理画面的时候,往往山峰重叠,通过近处山峰与山峰之间或树木的空隙之处,表现远山,画面具有朦胧深邃、意犹未尽、曲径通幽之感,让人好奇,捉摸不透。这种体会,只有在爬山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也就是说,只能在山腰理解体会“深远法”的内涵。通过山前而窥山后之美景。在沿途中,把美好的景象,如山上的青松,脚下的溪流,或者山坡上的花花草草等等一点一滴记录下来,都能作为山前山后的创作素材,这种观察写生方法,绝非能在一个地方完成。在这样的观察写生过程中,如果用“平视”的说法来解释“深远法”当然是不够全面的。
3、“平远法”的表现含义
当人们爬至山巅,观看眼前景象,自然会想到杜甫所著《望岳・岱宗夫如何》诗中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川、河流等等一切景象皆在脚下。这时,用“俯视”的说法来解释“平远法”是说得通的。“平远法”主要表现广袤、开阔的地貌,而幅通常采用横式构图,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是典型代表。同样,要表现如此开阔的场景画面,在一个地点写生同样是不能够完成的,需要作者在多个高处观察写生才能完成,这一点与前面“高远法”、“深远法”相同,就不再阐述。
关 键 词:高师美术教育 美术教师素质
高师美术教师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工程师,是高师美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和实践者。高师美术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成绩,决定高师美术教育的方向、水平和质量。没有能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再好的方案、计划也将付之东流,因此,加强高师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所谓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教师的素质在教育心理学上是指老师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所具有的一般人的先天特点,以及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特质。根据教育学的解释,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教师的心理内容来源于教育与社会实践,教师素质也是在教育与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成熟和养成的。研究教师的素质对于发展现代教育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利用教师的智慧和潜能,而且能促进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对自己某些素质上的缺陷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
高师美术教师既是艺术的传授者,又是未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塑造者。艺术性和师范性的双重统一,决定了高师美术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美术家应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外,还应具备独特的素质。这些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合格的高校美术教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和马列主义文艺观,热爱美术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师资队伍建设上显得尤为重要。高尚的道德素质,要求高师美术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最重要的精神要素之一。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产生强大的持久的动力,才能忠于职守、踏实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高尚的道德素质,还要求高师美术教师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搞绘画艺术,可贵的是功力和灵气;搞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热忱和无私。当一个画匠要比当一个画家容易得多,而当一个画家与当一个美术教育家相比,后者比前者艰巨得多。因而,高师美术教师的道德素质应表现为献身教育、志向坚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还应该指出的是,平等信任每一名学生也是高师美术教师良好师德的表现。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美术教师应热爱全体学生,并公正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而不是因为偏爱几个“未来画家”,冷落了大多数学生。
二、全面的文化理论素质
高师美术教师应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包括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首先,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在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新发现充斥着各个知识领域,新理论、新学科、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只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沉着应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长期以来,高校美术师资普遍存在画地为牢的状况,教中国画的教师不去过问色彩或工艺;甚至教中国花鸟画的教师还要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阵营,专业方向分得太细太窄。这种状况带来的副效应就是因人设课、编制的膨胀、师资力量的浪费,等等。在欧美高等艺术院校里,很少有人终身只从事一门课的教学,不少人可同时胜任几种不同类型的课。现代艺术发展的特性之一就是由分化走向综合,材料、技法、语言的综合运用使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应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提倡一专多能。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体言之,高师美术教师必须掌握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了解美术概论、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材料学、艺术鉴赏等相关知识;要具有综合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掌握素描、色彩画、中国画、版画等基本绘画技能,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设计知识和技能。
再次,要有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美术专业的教学过程既是技法的传授过程,也是理论的传播过程。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必须要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懂得艺术教育的规律,才能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一个缺乏理论素养的教师必然流于俗匠。所谓的专业理论,至少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教育理论;二是专业基础理论;三是艺术美学理论。目前,高师美术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基于感性经验上的侧重于具体技法技巧的传授,比较忽视对艺术教育规律和专业理论的研究和系统把握。而国外高师则开设了教育原理、教育哲学、课程论、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评析、教学法等课程。作为一个合格的高师美术教师必须自觉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
高师美术教师除了应具有上述知识储备外,还应具备独特的智能素质,这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立体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高师美术教育的需要。
三、灵活的教育教学素质
作为高师美术教师,除了应具备运用材料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是审美教学能力。高师美术教育应善于通过审美施教,让学生学会注意材料的特性和运用工具进行艺术创作,使学生逐步树立审美观,提高审美理论、审美知识、审美想象、审美表现、审美技能等多方面的审美素养。
其次是组织教学能力。由于美术教学具有实践性强、创造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有一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还要发挥教学过程本身的组织作用,即:通过教学过程本身,应用教学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高师美术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师范美术教学要求专业知识的传授要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能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的传技水平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作为一个美术教师,还应该去研究美术教育的规律,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建立一定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中外成功的美术教育家能建立教学思想体系,著书立说,这与他们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文化理论水平以及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分不开的。人们常说,美术教师要有善思的头、灵巧的手、能讲的口,这的确道出了美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潘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春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康翠萍: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J].江苏高教,2001年3月
(一)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当时招收新生还没有高级中等学堂的毕业生,而且人们毫无西画基础。所以报考资格,要求是“举、贡、生、监”。只有少数相当于中等学校水平的人投考,经过三次严格文化考试,择优录取。学生文化基础好,对今后从事教育工作、自我进修和编写教材是极为有利的条件。除了这种较好的录取条件外,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采用一年预科、二年半本科的两段制,实施教学。“预科”除专业课外,重在补习西方数、理、化、博物、农学、经济专科的基础知识,使物理学改变其知识结构,而成为具有新型教师所必备的现代学识。“本科”重在图画、手工、教育等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成为能动手又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二)课程设置重视“师范性”。专业知识面广,而且重视教育理论。专业课程中除了油画、水彩、铅笔、木炭、国画(后来加上的)以及用器画之外,还有手工,教师都传授了基本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掌握其学习方法和表现技能。课程虽不太专,学得也不算太精,而且课业太多,练习时间又少,所以不可能培养出艺术专家,但可以培养出完全胜任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师。由于学生在校对各画种的学习法有较深的理解,所以毕业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对某画种来进一步深入自修,是毫无困难的。因此,在这批毕业生中就出现如:吕凤子、汪采白、吴溉亭、姜丹书、凌直之、李健等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三)提倡学生课外自修。李瑞清的训育宗旨是:“奖励自动,以为学校课外机会如多,学生德慧术智,不知不觉自尔养成,一旦出而致用,鲜有不出众者。”李瑞清本人就常常在课外辅导学生自修。如吕凤子在两江读书时,尚未开国画和书法的课程。课余,他就常常向李瑞清请教国画、书法。学者胡小石在两江读书时学习专业生物学。但他课余追随李瑞清学习书法,而成为著名书画家。
(四)重视“手工”。当时认为图画、手工是“实学”。《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规定:“格致(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图画、手工,皆当视为重要科目”。两江师范是图画、手工并重,“手工课”的教学内容之丰富,恐怕后来高师美术系,没有一所能够完全实施。
(五)为西画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作了铺垫。两江师范图画手工科,主要是以日本高师美术专业为参照系而创办的,并且专业课程大多由日籍教师担任,“关于艺术之中外图书及石膏模型、油画材料、用器画标本仪器等,皆从东西洋直接采办。”⑤所以,对西画教育从铅笔、木炭到水彩、油画的写生、速写等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教学方法。前清宣统二年(1910年)六月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余”。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国货和美术合二而一的展览会。在劝业余会中美术馆内陈列“所有洋画,因为都是学校出品,所以列在教育馆内。至于洋画的种类,如铅、炭、水绘、油绘等,倒也都有些”。⑥这次展览有力地说明:在中国最早出国学习西画的人,尚未回国,专业美术院校还未创办之时,普通学校的美术教育,已经为西画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注释:
①②李瑞清.清道人遗集.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
③菊南山.清道人传.东南文化,1995年第1期.
关键词:书法;中国画;写意花鸟画
本文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名称:中小学书法教程的开设对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学的启示
项目编号:12-xj14079
同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中国画与书法,其自身均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中国画与书法也同时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石,也代表了东方艺术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两者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中不断地、相互发展与创新,如今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门类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强盛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民族艺术文化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与发展。其中,中国画与书法更加具有民族艺术的特质,两者也在不断地融会贯通,相互簇拥着完善高等艺术文化教育体系。
一、中国画与书法在艺术价值上的共性
中国画与书法在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艺术价值上有诸多的共同点:首先,国画与书法的创作工具材料几乎是相同的,俗称的笔、墨、纸、砚都是二者必不可少的绘制工具。尤其是宣纸最具有代表性,国画和书法的艺术表现力大多是通过宣纸作为媒介所表达出来的。其次,两者在创作形式上均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国画中的白描与书法的墨线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国画中的皴擦点染多为线条,书法中点、竖、撇、横等比划更是由强劲有力的线条组合而成。再次,国画与书法在审美情趣上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之处,两者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表现力。例如在形式章法上都讲究“虚实结合、疏密穿插、骨法用笔”等,其意境神态层面均以“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等作为审美准则。
以书法用笔提高绘画技巧是诸多画家必要的途径之一。但绘画用笔不能与书法用笔等同对待,更不能将书法用笔的练习技巧代替绘画用笔之妙处。
二、书法用笔在写意花鸟画中的应用
其写意花鸟画创作与练习中的用笔技法原则上要比书法用笔复杂繁琐。简而言之,在写意花鸟画的绘制过程中所描绘的对象要比书写的文字要更加丰富、复杂,所以写意花鸟画的用笔之道不能完全等同于书法用笔。写意花鸟画的形成与演变、发展均不同程度地随着社会审美价值进行着转变,在写意花鸟画发展的不同阶段,书法用笔的技巧也不同程度地被借鉴和吸收到绘画中。在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有宋徽宗赵佶、林良等。近代画家有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等。宋徽宗赵佶其花鸟画特点为:常以瘦硬的线条描绘花草、飞禽等,其风格清新雅致,俊秀优美。这也得益于赵佶所创的“瘦金体”。林良的花鸟画风格独特之处在于草书技巧以及草书线条运用到绘画的描绘中,运用线条粗犷繁密但不失形似之妙处。时至近代绘画阶段,绘画巨匠齐白石、吴昌硕以及潘天寿均不同程度在绘画中借鉴和引用了书法用笔之技巧,在中国画的历史中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三、中国画与书法专业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近些年,国画与书法专业在高校的教学中不断出现危机感。中国画与书法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更多地被视为艺术品,从事该专业的从业人员更多地被视为“艺术家”。然而,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国画与书法专业“教什么”这一命题会使人产生困惑,画画与写字更多地被视为该专业的“代名词”。
目前,已有的《国画教程》与《书法教程》高校教学用书可以说已形成一种形式化的趋势,其内容也大同小异。多半是讲解绘画与书写的技法与技巧,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进行讲解与分析的高校专业用书少之又少。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国画与书法教育更应关注古人笔墨形迹所承载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和感悟,仅有技法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在中国画专业的具体的书法教学中,由于没有一个系统的、可借鉴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书法的最初阶段,大多数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天性为学生选择适合入手的字帖,这样就造成了书法教学方式方法“简单化”“一刀切”的不良循环。同时,在书法对国画学习的重要性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艺术方向的引导,这些都是缺乏对国画和书法之间关系的研究。
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要做的就是了解书画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总结出共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吸取并能用于实际操作。由于学生的视野或知识有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根据每个学生的秉性兴趣点,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展他们的知识含量,使传统的专业与与其他专业进行学科交叉,让学生对国画与书法专业在观念上有新的改观。
高校国画与书法专业的教学,除了应有的传统、现代技法训练外,和书画相关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更应当被视为重点,例如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文字学等。书画训练不仅仅是训练笔法与墨迹的美化和熟识,更应该注重人的内在修行与完善,提高文化修养与提高技法熟练程度应得到双向修正。
参考文献:
1.邱振中.关于笔法衍变的若干问题[J].书法研究,1984,(3).
2.林木.笔墨论[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56.
3.熊炜.论中国绘画笔法与书法笔法[J].艺术百家,2005,(6).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创造能力
1引言
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与其他的科目教学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艺术类的教学和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学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得幼儿对艺术有更多的敏感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在未来学习的道路上才能够更加顺利。
2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常见问题
2.1关于幼儿学习的系统性教学问题
幼儿的美术教学,那么就一定要注重幼儿在学习的过程点,其实对于幼儿来说美术的学习要求并不是特别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的是起步阶段的教学。这个阶段的系统性的教学并非是给幼儿灌输更多的知识,很多时候还培养一些基本的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培养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培养其最基本的艺术敏感性,这样才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在现阶段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反而是给很多学生压力,还有很多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接受美术知识。或者是有些教师并不重视初级阶段的美术教育学,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不住主要方向,对于幼儿的基础美术能力没有一个很好的培养,这两类极端性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幼儿在初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2关于幼儿美术教学的创造能力培养问题
其实在分析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创造能力培养问题,要从以下个角度分析。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创造能力培养,我们要明白具体要让孩子在美术创作活动当中去画一些什么内容,如果仅仅是教师规定的一些绘画的内容,那么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对美术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例如,在小班的一次授课中,我规定了内容为画气球,有个小女孩一直都说不会,我就教了一次,结果这个小女孩每次画画都要以气球来取代任何事物。所谓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首先一定要明白我们要创造些什么样的内容,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笔并且通过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创造一些内容,通过一些抽象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以及对这个世界得到的见解。这种创造性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给予学生创造的空间,但是在大多数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却对这方面有所忽略,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为了更好的让幼儿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教师往往规定一些学习内容让学生们临摹,这样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例如,以前我总是习惯性的教幼儿画房子,树等风景画,那么很多的幼儿就会画出和我一样的房子、树等,连造型、色彩都一样,缺乏了自己的想象。当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色彩的使用也是比较重要的,也是现阶段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创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标准化,为了让学生们绘画都能够达到标准化,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要求的颜料,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绘画。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富有创造力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一些想法去随意创造一些内容,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提升了自己的创造能力,这和成人的绘画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为了更好的提升创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对幼儿的一些创造性行为进行抹杀。无论是从内容角度来分析,还是从绘画过程中使用的色彩角度进行分析,都可以是作为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有时在给幼儿上添画课的时候,总喜欢让幼儿以成人喜欢的色彩去作画,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幼儿的作品,却忽略了孩子喜欢的色彩,每一个幼儿都是小创作家。
3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3.1培养兴趣以促进创造能力
对于幼儿应该以兴趣为主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语文的学习还是数学的学习,又或者是其他艺术类的学习兴趣,兴趣都是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向前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艺术学习,更应该是兴趣作为主导,毕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想真正的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有着一定的困难的,艺术的学习如果没有更好的兴趣作为主导,其实是很难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于幼儿的一些爱好,尤其是幼儿对于色彩的一些敏感性,或者是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敏感性,可以将其转化为美术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让幼儿们真正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能够将美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大大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自然能够增强幼儿的创造能力。
3.2推进系统教学与灵活教学有机结合
目前对于幼儿美术教学而言,系统性教学和创新教学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系统性教学往往没有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分析,也没有更好的提出解决措施,给幼儿带来了很多的压力,反而使得幼儿对于美术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灵活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由于教师不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导致灵活教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给幼儿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更是产生了诸多的困扰。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倡将系统教学与灵活教学相互结合。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应该施加更多的压力,也不应该盲目的将美术学习的内容一味的灌输,而是应该注重创新性的教学,针对幼儿自身一些特点进行分析,也要针对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特色进行分析。既能够将基础知识教授给幼儿,也能够将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在未来成为能够独立创造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世珍.儿童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尝试[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2019.
关键词:三维动画教学;APP工具;应用方法
一、三维动画教学体系概述
三维动画制作是一门综合性进阶课程,整个课程体系比较复杂,因为它所包含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如素描、色彩、形态构成、雕塑、运动规律、图形图像、计算机语言等。
(一)专业基础课程阶段
专业基础课程阶段主要在动画相关专业大学一年级进行,在专业基础课程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素描、速写、色彩、运动规律和造型等课程,在这个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对运动规律的理解与把握,是学生动画基础的培养阶段。
(二)软件课程教学教学阶段
作为三维动画教学的主体,三维动画软件的学习占据了主导位置。现阶段在国内推广最成功的当属Maya与3DSMax这两款三维动画制作软件。Maya侧重于影视动画领域,而3DSMax在游戏、建筑漫游动画、室内效果图制作等方面应用比较广泛。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按照三维动画制作流程来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分为建模、材质、动画等几大模块进行教学。此外还会穿插PS、Fusion、AE、Pro、Realflow等后期合成及特效制作软件的学习。
(三)动画创作教学阶段
基础知识和软件学习完成后,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由专业老师指导进行动画短片的创作。通过短片制作的练习,学生在熟悉动画制作流程的同时能更加熟练的掌握各项软件功能的使用技巧。
二、现阶段三维动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章节主要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软件课程教学的分离、欠缺造型能力,构图以及把握光影效果上的教学、动画创作教学的实效性较低未能符合市场需求三个方面指出现阶段三维动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软件课程教学的分离
专业基础课程与软件课程教学内容的分离是目前三维动画教学中的主要不足,这种专业基础教学与软件课程相分离的教学体系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后期的软件学习中忽略了专业基础能力的巩固于提升,把动画制作专业最基础的绘画、构图等基础能力舍弃,沦为软件的“奴隶”,本软件所支配,离开了软件便无法进行创作。而造成这种业基础课程教学与软件课程教学相分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院校缺乏相应的办学经验,对于动画教学策略及模式也正处于探索当中,由此导致部分院校的三维动画教学能力及人才培养能力薄弱,存在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欠缺造型能力、构图以及把握光影效果上的教学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绘画等基础创作能力的培养,在这一阶段,是动画专业学生最为艰难的时光,但也是最为充实和自身能力提升最为高速的时光,因为在这一阶段,三维动画学生教师对于造型能力、构图以及把握光影效果的要求较高,而到了软件教学阶段,教学目标出现偏差,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对于软件的使用水平和熟悉程度,而对学生本身的美术能力缺少重视,欠缺造型能力、构图以及把握光影效果上的教学,最后往往导致学生在动画创作中过于依赖软件,而“抛弃”了美术绘画等基础能力的应用。
(三)动画创作教学的实效性较低未能符合市场需求
这种情况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虽然能够熟练的掌握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但做出的作品缺乏美感,从而严重限制了学生日后的发展空间,使得很多学生只能单纯做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此外,软件更新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技术,很容易被这个行业所淘汰。这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公司对制作岗位人员素质的要求。有些学生毕业即转行,而继续从事动画制作领域的不少也很难坚持,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分配软件操作课程与美术基础课程之间的比例,使学生能将两者进行平衡与融合,在学好软件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美术修养,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能够立足于动画行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APP工具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科技革命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享受。三维动画教学在一系列APP工具诞生之前,主要依靠工作站制作。其中,3DMAX软件是当时核心技术的代表。直到1988年MAYA软件作为三维动画领域第一个APP工具出现才打破这一垄断格局,这也标志着三维动画进入新纪元,也印证了APP工具在三维动画当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本文主要以MAYA软件和3Dmax软件为主要代表进行介绍。
(一)衔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软件课程教学的纽带
三维动画APP软件的出现使三维动画不再停留于专业基础课程之上,书本不再是学习三维动画的唯一支持途径。一系列APP软件的学习与应用使学生三维动画领域方面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灌输,引入了软件这一新的领域。学习APP软件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软件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软件课程教学对于三维动画创作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逼真的仿真效果、杰出的造假技术这些都是传统手绘技术无法得到的艺术效果,也使目前三维动画领域有了极高的创作空间。从某种角度来说,软件技术已经成为三维动画制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将专业基础课程与软件课程得学习完美结合,才能把动画与生俱来的梦幻特征表现到极致。才能够使艺术更加完美细腻。
(二)锻炼学生造型能力、构图以及把握光影效果的有效途径
三维动画APP软件的出现对学生动画制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动画制作应用。学生学习MAYA软件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造型能力等。MAYA软件的典型特点就是能够使角色动画逼真再现,栩栩如生。通过建模与设计模型的方式将构图效果与动画中光影把握程度达到最佳水平,运用内嵌的方法将动画加入到每一次的数字创作当中。这一系列操作的完成都需要制作动画者自身独特的创意思想与软件的完美契合,才能制作出高水平动画。学生长期运用软件,无疑对自身创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三)检验和提升动画创作教学效果的平台
三维动画APP软件的出现,能够更好的考究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发展。考核不再片面停留于手绘技术。运用APP动画软件工具对学生动画制作进行考核,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软件运用技能的综合考究。也是老师检验教学成果的最佳工具。国内三维动画软件主要代表为3Dmax、MAYA、Mudbox等等。这些软件各有长处。其中,3dmax与其他软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最为流畅。MAYA软件比其他软件操作上更加简单。一般来说,MAYA与3dmax是动画制作者的最佳选择,是目前三维动画领域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软件平台对学生进行考核,检验自身教学成果,同时从学生软件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加以总结讲解,为教学成果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提升三维动画教学中APP工具应用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本章节主要从日常三维动画教学中APP工具的应用以及引导学生在APP工具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两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论述和研究。
(一)将APP软件工具软件工具纳入日常的三维动画教学活动当中
三维动画制作作为当代动画最具代表性的高端成果之一,软件技术已经是动画技术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学生对于三维动画的深入学习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学校在面对动画专业这一领域的教学不应在停留于课本,考核与手绘。要大力推动软件工具在学校三维动画专业中的应用,使之大众化。学校应当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技术设备与软件平台。不再让使用软件工具制作三维动画停留在老师的讲台上。应着力保证每位学生掌握运用软件工具如何制作出具有高艺术水平的三维动画。这样一来,才是对三维动画领域的深入发展,才是对学生动画制作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建议,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教师除过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实践领域中应当带领学生运用软件工具进行动画制作。将软件工具的学习日常化,如此才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创造力强、思维能力活跃、制作水平一流的动画人才,才能够真正推荐三维动画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在APP工具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
学校在大力推行学生使用APP工具进行动画制作的同时不光是锻炼学生动画制作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软件工具本身的更新也锻炼了学生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如何运用软件工具制作动画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储存软件更新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学生的知识也自然是不断更新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三维动画制作中,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最新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软件工具制作三维动画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老师只能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软件工具,而之后关于APP工具动画制作的钻研仍旧取决于学生自身,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度必须占据绝大比重。因此,教师可以适时不断更新安排不同动画制作题材,训练学生与时俱进的操作能力与学习技能,也能够大大提升学生自身的创作能力,未来需要的不是以知识为本位,而是需要以能力为中心,而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动画制作水平的人才。因此,学校与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在APP使用过程中,软件自身的更新,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跟随时代要求的更新,以及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多方面配合,学校与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自身注重APP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动画创作思维的更新,拥有敏锐的时代观察力,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高水平动画制作人才。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