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改革“临摹式”,扬长避短,培养儿童实践操作能力。
1、基本技能技巧的传授内容和方法
我们否定传统的“临摹式”教学方法,并不是说儿童美术教育完全不要教技能技巧,其实,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是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处理好其中的关系。
(1)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学习内容
儿童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画笔、如何涂色、调配色彩以及组织画面等技能;同样,为了塑造美观的立体手工作品,儿童还必须学习如何处理空间方位关系以及塑泥、粘贴、折叠、撕等手工材料、工具的操作技能,在这种操作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脑的协调性得到锻炼,儿童对多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逐渐游刃有余,实践操作能力大为提高。
(2)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引入“主题教育”理论:即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把所涉及的内容设计成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周期性的若干单元,为了帮助儿童掌握必要的绘画技能。每个单元都有相互紧密联系的知识经验,使教育过程成为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将绘画初步技能的训练分为涂色练习、点、线、面等单元。例如对幼儿进行“线条”单元练习,学习内容包括横线、竖线、斜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将绘画与游戏和故事结合起来,安排了花伞外的小雨”添画长短不同的直线)一块格子布”练习交叉线)大河里的轮船”添画波浪线)小兔的青草地”练习锯齿线)小蜗牛的壳”练习螺旋线)等内容。通过单元练习,幼儿很快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线条”这项基本技能,又如“蜡笔涂色练习”可以根据儿童年龄以及手眼协调发展的程度,设定不同阶层的教育目标,再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小班上学期主要是接触蜡笔涂色,会用蜡笔有兴趣地来回涂抹;小班下学期可分为递进的三个阶层:1)注意不使颜色涂到轮廓线外;2)用看见边线就停或换色的方法不遮盖线条;3)从小面积到大面积,较均匀地把握线条的长短和力度。
2、范例的正确使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范例确曾出现限制儿童思维与想象、扼杀儿童创造力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就应完全杜绝这种形式,只要注意在教学中恰当安排,就能克服弊端,发挥应有的积极意义。
(1)范例的适宜数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范例只有一张,这大大束缚了儿童的创造力。如果我们每次绘画活动的范例数量不少于三张,而且这几张范画的难易程度尽量针对能力不同的儿童,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倾向自由选择,还可以起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积极作用。
(2)范例的恰当使用
我们根据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的想象力还不十分强,允许照范例画但不强迫;但能力稍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们添画,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1、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注重儿童内在图式的积累,提倡教师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同样也取决于贮存表象的质量。例如:孩子们都很喜欢汽车,儿童的绘画表现力固然取决于贮存表象的数量。但有的孩子却画不出汽车的样子。这是因为好多汽车的形象都在大脑里,却想不出汽车的结构共性,所以不知从何下笔,这时老师就要帮助幼儿观察和分析:汽车分驾驶舱和乘客舱或货舱,汽车下面都有轮子,然后提问:驾驶舱是什么形状的乘客舱或货舱又是什么形状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提问,一步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观察对象转化为具体物象存于脑海中,幼儿作画时才不会无从下笔。
特别是幼儿期,儿童时期。虽已初步具备认识、记忆、想象的能力,但审美意识毕竟淡薄,绘画表现内容比较贫乏,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启发和引导,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丰富其内在图式,为美术活动中儿童积极、自主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常常带领幼儿走出教室,通过参观、郊游、散步等方式接触公园、商店、街道以及节日活动等儿童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平时还可以为儿童选一些适合他不同风格的图书、影视,给他讲解,引导他观看,帮助他积累丰富的表象,为进一步想象与创作提供丰裕的源泉。
(2)调动儿童的审美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感受美,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表现美。
以画“吹泡泡”的题材为例:作画前,我们安排幼儿玩吹泡泡、扇泡泡、捉泡泡的游戏,幼儿在尽情嬉戏中,体验、观察了吹、扇、捉等动作,欣赏到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气中飘动变化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色彩的变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其后的绘画结果是:幼儿在操作材料上添画了许多五彩缤纷又大大小小的泡泡,还画得饶有兴致。
(3)培养儿童的美术兴趣,尽可能正面评价儿童的作品,让儿童参与评价作品。
【关键词】儿童绘画;视知觉;教育引导
一、绘画对儿童自身发展的意义
儿童的绘画创作作品是一种儿童认知成长的外化印迹,作品反映了儿童的幼稚的思想、情感、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作为一种表达活动,美术活动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在对造型的表达的层面上,而且具有初步的审美性质,儿童造型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可以提高儿童对复杂事物的认知。儿童在画画中表达出他们的对事物思想和感情,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当儿童绘画时,由于用笔的线条运动,使得大脑认知事物轮廓去符合事物的形态,造型智力得到了开发。绘画要边观察变绘画操作,这样使观察力变敏锐,从而有助于幼儿视知觉的发展。从脑发育发展进度上分析,儿童通过绘画创作,模拟外在事物,是发展细节观察理解的需要,进而影响其大脑发育的更好。通过表现美的图画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儿童的美好心情,更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儿童具有强烈的表达愿望、这就是绘画创作的意义所在。
二、绘画是儿童心理上的需求
绘画是幼儿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擅长绘画不仅有利于情绪表达与情感交流,而且能减轻焦虑情绪。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研究幼儿绘画情绪表达的研究较少。幼儿的绘画情绪,使幼儿在情绪焦虑时未能被及时有效的了解和排解,大量的作品中表达的需求被忽视,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康情绪的发展。尽快加强对幼儿绘画情绪表达的研究,成了当前幼儿绘画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儿童的绘画是一种滋养心灵的活动,稚拙可爱的儿童画作品体现了儿童发展的重要信息,孩子不断地表明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初级阶段的状况,而且能抒感,满足表达意愿,儿童绘画直接的目的是以心理表达对某事物的认识为出发点,儿童看到某种事物独特外形和生动的效果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用绘画形式去固定在画面上。幼儿美术作品是源于他们的生活,它体现出来的情景是幼儿熟悉的生活。我们不时时机地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精心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放松情绪进行创作。我们做个有心人,让幼儿善于萌感。让幼儿表达快乐的线条,各种物体的形状、色彩,它们都会给幼儿带来心灵和视角上的愉悦感,让幼儿像成人那样临摹、写生,是有悖于儿童绘画能力的,儿童的图形表达是自发的、持续性的,在描绘过程中有时难以表达清楚,但并不影响儿童对所想描绘的事物在绘画中能实现的愿望,并且儿童将这认识到的事物造型用有效的方法给表现出来。使造型与实际事物象征性相像,成为儿童探索外部环境的重要载体。
三、儿童绘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改革
儿童的美术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美德表达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儿童的自由创作,儿童作品的独特符号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才是让儿童学到一些简单的美德绘画表达技巧,在儿童美术活动过程中,学习美术技能技巧不可缺少,而儿童绘画中最需要学习的是涂色的方法,不是线条的绘画方法,儿童自然的有点歪歪扭扭的线条是儿童绘画特点,并不影响画面造型形成,而涂色方法通过学习掌握色块的美观效果,儿童美术教学必须是使儿童在良好的心情、轻松的气氛和美好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的。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教育。应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让儿童掌握有趣味性的学习方法,把线条、色彩、构图等音要素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绘画活动,绘画内容要注重儿童理解的事物,使他们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儿童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图形表达出来。应根据儿童好观察、好表达的心理特点,把现实世界复杂的事物,转化成生动的地简笔画形式,使事物形象简化,让儿童通过自身的造型活动,把他们从无法描绘的复杂结构用线描简化造型,也用平面色块表达,表现他们能完成的绘画水平,在简单中表现事物形态的造型,培养想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要尽量多地展示儿童的绘画作品,引导儿童既能欣赏形式美、有生活内容的作品,又对画得不美观的作品中突出其中的特点,这样每个儿童都有被肯定的评价,使儿童在绘画中获得审美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外部评价意识,使他们由此更加喜欢绘画创作,形成有创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满足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表达需求,使儿童在创作中顺利地运用的线描造型、色块进行探求新知的活动,教师可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突出绘画线条与事物的关系,引导儿童理解物体的形态与描绘过程,通过尝试性线描绘画、来掌握手捏笔的方法、培养儿童深入观察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在线描与色块活动中发展儿童的认知,用笔在纸上涂鸦,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 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儿童从涂鸦起就会表达出儿童绘画符号,教师不用绘画方法灌输,他们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的符号形式去表达,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去表现内在思想。学会有效的观察方法,也能为儿童创造意识、探索精神及的习得和养成长远的基础。教师的鼓励会增强儿童的信心,促进自己的表达能力成长。因此,被认同与鼓励等多种心理需要,通过绘画的表达和认知,能够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其次,通过绘画的表达,,从而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绘画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对所教的儿童使用适合的绘画工具,培养正确的作画和爱护绘画工具的良好习惯,培养绘画用的勾线、涂色绘画方法,增强儿童绘画表现的表现力。教师要根据儿童美术绘画教学的特点,根据儿童年龄特征教授相应的绘画方法,培养儿童学习绘画的兴趣,而且能符合儿童对事物认识的规律。如何使美术教育能给儿童的个性发展、创新培养起到更大的作用,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卫海涛.浅谈儿童绘画艺术中的创造性思维 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年19期.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系统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勤思好问,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欲望。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分析问题,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挖掘释放出来,不断注入开发创新意识的活力。
关键词:浅析 小学 语文 教学 创新 意识 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要任务,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孕育着许多创造性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语言文字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按照字、词、句、段、篇在不同年级的侧重,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欲望,使语文学科成为培育儿童创新意识的一片沃土。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新。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有位老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忽然有同学问:“老师,书上说‘小蝌蚪的尾巴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那么,它的尾巴到底什么时候不见了呢?”孩子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独特角度总是出乎成年人的预料,看似天真的问题,却正体现了孩子探求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遇到这样的问题既不可能告诉学生具体的时间,因为小蝌蚪的尾巴从有到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慢慢脱落,又不能直白地向学生讲明其中的道理,因为如此虽回答了学生的问题,但同时亦抑制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以及好奇心。这位教师很善于引导学生,首先表扬孩子提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问题,随后,面向全体学生:“同学们,小蝌蚪的尾巴什么时候不见了呢?让我们在班上开辟一处‘生物角’养几只小蝌蚪,一起来观察他们、研究他们,好不好?”“好!”一双双闪亮的眼睛更加明亮,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更加灿烂。灵动的教学,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还更加激起了孩子们渴盼探寻的求知欲望。
二、鼓励质疑问难,唤醒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小到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文章思想内容的质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笔者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当讲到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利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和中等马分别对应齐威王的中等马和下等马,以两胜一负的优势赢了第二场的比赛时,许多同学提出疑问:难道齐威王就不知道要调换马的顺序吗?课堂生成的活力,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在肯定了孩子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乘势反问:“那么,齐威王此时会否调换马的顺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字斟句酌地分析,最终达成共识――不会调换,其原因关键在于齐威王由于第一场比赛的大获全胜而得意洋洋、骄傲轻敌,哪能想到自己的手下败将已改变了战略呢?
三、给予想象空间,激活创新潜能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想象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材中有些课文段落结构类似,如《精彩的马戏》、《黄山奇石》等,作者在安排内容材料上有详有略。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知识的迁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文中略写的内容进行想象补充。如《黄山奇石》一课,文中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奇石,结尾部分提到了“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几种奇石的名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小结,并运用介绍四块奇石的方法展开联想,想想这些石头的样子及其何以得名,以转换角色的方式让学生当小导游,结合屏幕画面向同学介绍这些奇石,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我表现欲望。
四、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是寻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活动。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教学中要精心选择发散点,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逐步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第二段最后一句采用了总分的写法,文中先总说“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之后分别具体描写四座石雕上的小狮子有的怎么样、好像在怎么样。教师可利用句末省略部分结合有关图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五、提供动手机会,增强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教师深入把握教材,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更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平面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理解操作下立体直观地再现,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的同时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探究意识。如教学《詹天佑》,可让学生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画出挖掘隧道的两端开凿法、中部凿井法的设计图纸,体会设计图纸的不易。学生通过动脑动手,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更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营造宽松环境,形成创新情感
营造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因此,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情境,以积极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新行为,才能为创新提供一个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七、实践创新,体验快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12-01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而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下面我就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氛围
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和积极力量,他组织、维护并指导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是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前提。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提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机会
1、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式过程。
实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时,行为的动机是自愿的,行为的过程是自由的,行为的结果是独创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使课堂真正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时,我出示例题“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要求学生想办法算出它的棱长总和,结果出现了不同解法:6×4+4×4+3×4;(6+4+3)×4。这充分说明了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有了创造的机会,学生就能想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大胆质疑,讨论争辩。
学习首先是从疑问开始的,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欲望。
三、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
所谓思维的发散性,是指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创造思维水平往往是通过思维的发散水平体现的。思维发散点越多、思维发散量越大,创新思维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在编完9的乘法口诀以后,我要求学生找出它们的规律。甲生说:每句口决中被乘数都是9,后一句口诀中乘数比前一句多一,面积比前一句多一个9。学生乙说:每句口诀中积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学生丙说:9和几相乘的积,就是十减几的得数。我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丙说:1个9比10少1,2个9比10少2,……几个9比几少几,所以……。
2、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所谓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拒绝复制型思维。创新往往是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怀疑就是批判。一次,我在复习应用题时,出示一道题:某修路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20米,7天修完。若需提前一天修完,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几米?甲生解:120×7×(7-1)-120=840÷6-120=20(米)。乙生解:120÷(7-1)=120÷6=20(米)。她说:这条公路计划7天修完,若提前1天修完,只需用6天。在6天里平均每天比计划多修的米数加起来等于计划1天米数。所以只需要把120除以6即可。通过比较,大家对乙生另辟蹊经的最简解法十分赞赏。这时丙生提出质疑,认为本题不可能用两种两步解答:他说若需要提前6天修完,用120÷(7-1)=120(米),120+120=240(米),而每天比计划多修120米,是不可能提前6天修完的。我表扬丙生敢于质疑,指出:乙生的解答思路没有错,但解答步骤一般需要三步,并启发丙生列出算式:120×7÷(7-6)=840÷1=840(米)。丙生兴奋地向大家说清了理由。学生在发散思维基础上提出了两种解法。甲生的解法是一般解法,乙生的解法是特殊解法。丙生未真正理解乙生的解法持疑态度。我若以此加以否定,那对丙生的学习情趣和批判冲动将是一种残酷打击。我在鼓励的同时指导丙生列出算式,再由他理直气壮地说出解题思路,使丙生获得了认识与情感上的极大满足。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合作评价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呢?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教学,符合儿童喜欢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心理特点,符合儿童需要经过动作思维感知建立具体形象才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认识发展规律。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兴趣,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合理安排小组,明确各人职责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可以是临时组成的,由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如笔者在教《吸热和散热》一课时,发现学生有的对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感兴趣,有的对不同颜色的同一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就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参加到自己感兴趣的小组中进行学习研究。但科学课堂上的合作小组更多的是老师预先安排的,由相邻的几个同学组成,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注意考虑到成员之间的搭配,每个小组的成员要按比例搭配好。明确共同任务和个人的责任。在布置了任务以后,学生明确任务,围绕任务,合理分工:组长、材料员、实验员、观察员、记录员等等。如笔者在教《摆的研究》一课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提出了三个猜想:可能与摆线长短有关,可能与摆锤重量有关,可能与摆角大小有关。我先让学生选择好想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接着让他们自由分工:实验员、计时员、计数员、记录员。然后再进行合作探究。
二、充分信任学生创造合作机会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也容易被激活,创造精神也更能得到培养。这就是说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实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不怕失败和出错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动手的实验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要充分理解、信任学生,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可以鼓励学生上进,甚至可以促进后进生或犯错误的学生的转变。笔者在教学中,一直信任、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研究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学生分成小组自行解决问题,兴趣高涨,小组间展开激烈讨论:需要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操作、有的记录、有的观察……即使实验不成功,我也让他们自己解决,直到成功为止。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之巨大。再如在组装电路时,当要求用两节电池、两个开关使两个电珠亮时,大多数的同学只装出串联的电路,但当有一两个同学把线路叠起来后安装时,有同学说不行。此时,我微笑说:“你试试吧!”并帮了他一下。那位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继续安装,尽管插头被弄坏了,但他不气馁,还在装。最后终于组装成了与他人不同的线路,不但自己尝到了试验成功后的喜悦,也激励了其他同学创造的积极性。
三、创建交流平台体验合作快乐
情感的沟通、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有利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在各组完成另外任务后,笔者注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同时鼓励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让学生意识到发现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并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同时,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如在教《小车的运动》一课时,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作伙伴研究后,让各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成果。如: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冲出去的距离与坡度有关;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冲出去的距离与坡长有关;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冲出去的距离与小车的重量有关……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必然会促进自我反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合作的快乐,同时在交流中集体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四、发挥评价作用,提高合作效益
【关键词】朗读 兴趣 评价 范读
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当前的素质教育更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从而充分发挥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既然如此,作为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发挥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 引发兴趣,营造氛围
1.创设一个自由、轻松、能够展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
进入课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要得多。朗读也是这样,在本学期,我充分利用课后的五篇文章,抓住点滴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读完了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刚开始,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渐渐地,他们都能很主动地找学习伙伴读书了,有的读着读着,还会不知不觉地摇头晃脑!这时候,我就积极地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读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们的兴趣也浓厚起来,读书时都想把故事读得更生动些。
2.把握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1)帮助学生划出轻声词;(2)根据内容划分出音步(用“/”表示),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3)确定朗读的重音(用“﹒”表示)。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朗读时,配上轻柔的音乐,孩子们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美不胜收。
二 重视范读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作为小学生,他们不会创造性地读,但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的朗读大部分都是模仿老师的,因此,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不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范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范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范读一些重点句段,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范读时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找领悟快、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
三 多管齐下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集体读
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充数”,次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分组读
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
3.领读
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在小组内由小组长领读,这种朗读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己感悟课文,不利于学生自己朗读表达。
4.分角色读文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教师可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 注重过程性评价并关注学生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个孩子的发展
经过观察,我发现班里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能够读得有声有色,有的孩子却读得干巴巴的,尤其是一些认字慢、学前教育不充分或者家里没有相应学习环境的孩子。怎么能让他们的朗读能力得到发展呢?我想,只要从这些孩子的角度出发,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就是成功。所以在朗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个孩子的发展。
2.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
[论文摘要]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幼儿的创造性、竞争性、合作性、全球性、道德性等特征的培养,是新时代对幼儿教育的呼唤,更是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从培养幼儿教师的健全人格、前瞻性未来意识、爱心及责任心等方面入手,应如何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谈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时代对幼儿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更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础,在幼儿教育还没有被正式纳人学制范围之时,社会上还曾有一些人对幼儿教育产生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幼儿教育只不过是“保姆型”的教育;有些家长也认为幼儿教育是可有可无的教育;更有些教师认为幼儿教育是没有压力的教育,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是为了让孩子能拥有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凭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已足够应付这一群孩子了。而这些人却没有看到当今幼儿教育实质,更没有看清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形式。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面对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每位幼儿教师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的挑战:“角色转变”、“角色规范”、“角色学习”和“角色创新”等等。那么,为了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怎样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凭着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幼儿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健康和充沛的精力,这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另一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强调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可见,教师的人格作用不容忽视。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时期,可塑性最大、模仿性最强,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幼儿不仅要有强壮的身体,而且要拥有健康的心理。那么,幼儿教师的人格对幼儿的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明显。所以,既要培养教师性格开朗,进取心强,人际关系和谐;又要求她们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潜能发挥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如果幼儿教师不具备这些人格特征,那么幼儿的心理健康势必受到影响,更直接影响着21世纪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幼儿教师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强烈的未来意识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幼儿教师必须应该具有强烈的未来意识,用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人才,用未来社会的标准来培养今天的孩子。因此,前瞻性的战略目光对21世纪的幼儿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未来意识指的是什么呢?它主要包括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国际意识、全球意识等。(1)环境意识:环境教育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也将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新课题。1994年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大会,以及199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都对环境教育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改善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作用做了充分肯定。幼儿教师只有树立环境意识、充分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环境意识的21世纪幼儿。(2)竞争意识: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让幼儿从小学会敢于竞争、适应竞争,是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新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会公平竞争。(3)国际意识: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许多国家在本国的民族经济向日益开放的、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方向转化的同时,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国际,要有助于培养“跨越国境的人”、“面向世界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国际人”。21世纪的教育要让儿童树立“地球村”、“我是世界公民”的观念,从而培养儿童形成跨国界、跨文化的超越选择能力。因此,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世界人”。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国际意识不可缺少。(4)全球意识:全球意识的兴起是未来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全球意识超越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是一种对全世界、全人类的关心。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又要求在当前和未来生活的责任感和信任感方面有一种新的伦理观”。从这点上看,全球意识在未来教育中必定占有一席之地,幼儿教师树立全球意识是如此的重要。
三、培养幼儿教师必须有执着的爱心、高度的责任心。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 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首先,我们幼儿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待孩子以“爱”为首,“爱”的需求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孩子的心理世界也是一片未开拓的沃土,幼儿教师怎样在这片沃土上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世界?首先,幼儿教师必须做到喜欢孩子要真心、孩子生活要关心、教育孩子要精心、观察孩子要细心、引导孩子要耐心、服务家长要热心。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宽容孩子。其次,在教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让每一个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使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怀和崇高境界。坚持采用正面教育,以幼儿为主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培养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师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仅仅是踏踏实实、看好 孩子不出事故,同时适当传授一些初浅的知识。现在的教师不仅要做到这些,而且还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探索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目前,从许多幼教 杂志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西方国家对幼儿教师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日本,要求幼儿教师获得初级学院或学士学位的文凭;法国的幼儿教师过去主要是2年至3年的专科水平,现在正向4年本科的水平发展……。同样,我国的幼儿教师取得大专文凭,这是20世纪的最终目标,21世纪则要求教师向本科进军。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和运用大量新信息,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以适应社会、家庭及幼儿园的要求。
五、培养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幼儿阶段随着他们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他们的活动能力大大增强,知识经验也逐渐丰富,这一切都为幼儿发展创造能力提供了可能。幼儿已经有了创造能力的萌芽,它将对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教师教法之创新不仅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上。比如:二十世纪教画三角形小草,二十一世纪还单纯教画三角形的小草,孩子怎能有发展?怎能有创新能力?所以,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在教学手段上也要不断创新,重视教育技能。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幼儿教师能歌善舞,能写会画,却缺乏应有的了解幼儿、教育幼儿、创设环境、组织教育活动、与家长沟通等技能,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而这些教育能力的获得,绝不是听几次报告或看几本书所能解决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成长过程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一个教师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这种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知识。”所以,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就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总结教育经验,转变教育理念,从知识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技能。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创造性的教育,去塑造具有创新精神的幼儿,才能真正为社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六、培养教师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学会沟通,以达到家园共育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园合作共育有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成长。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的下一代,他们的家庭结构模式是"421":所谓“4”就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四位老人,"2"就是爸爸和妈妈,"1”就是幼儿自己。他们在娇惯溺爱,过分呵护下长大,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及小朋友,他们很难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此,摆在我们幼教工作者面前的教育任务相当艰巨,教育难题时常困扰着我们。因此,做为教师首先要学会与家长沟通,通过人园和里园的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共同制订适合孩子的个性化培养策略,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其次,要通过家长会、月反馈、通知、留言版等形式,及时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再次,要利用家园联系园地选登一些《家教文摘》,定期向家长介绍好的幼教经验和方法。以帮助家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探讨科学育儿知识,形成家园共育合力,只有通过这些家园共育的系列活动,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成长。
七、培养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应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创造是艰难的,创造也是快乐的,创造更是无止境的。教育改革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做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同样也不例外。做为第一线的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参与科研既能帮助教师不断超越现有水平,选择和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美术语言 情感 视觉 创新运用
如今的美术教育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是提高儿童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有关搞好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在美术教育中,目前提得最多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现今的美术课堂,创新似乎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的确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未来的社会接班人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会使一个民族充满活力;创新会使人处于竞争位置的主动;创新会促进儿童思维的活跃性,能发展儿童的多方面的才能。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总希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能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我们要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在我出示示范作品或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时,学生总会发出“哗哗”的惊叹声,而我请他们说说这画漂亮或好在哪里时,他们又说不出所以然。在课堂作业中很多学生习惯于临摹书上的示范画,当老师一再强调要自己创作时,他们的作业也往往显得单调乏味。分析原因,很多人认为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态度不端正。然而是否如此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当然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可不分析原因就武断地下此结论,我们知道每个儿童至小就喜欢随意涂鸦,往往还乐此不疲。但却有不少的儿童在学习中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原因又是什么呢?由于儿童在一定的时期其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认识水平没有提高,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时,他们就不能坚持美术学习,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就会随着年龄一天天的增长而减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显然在儿童的美术学习中若要保证学生不断的学习兴趣就应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认识水平着手,只有儿童对美术学科知识的把握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表现。我们认为最直接影响儿童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认识水平的关键是:他们是否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语言。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是进行美术的创作与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打开艺术大门的钥匙。同时,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也将会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的创新意识。我们也曾对部分学生作过咨询,发现美术创作能力强的学生明显比创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知道的美术语言要多;在进行作品欣赏时也能初步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分析评价。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美术课堂教学只注重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的反复训练,导致儿童在表现方法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也必然抑制了儿童动手能力及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对儿童的教育是让儿童快乐地学习,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导,我们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美术语言的认识与创新运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在实践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认识与创新运用,让学生灵活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美术语言与技能,让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加强学生的批判、欣赏能力,并尝试以恰当的美术语言进行美术创作和对美术作品大胆地分析评价。在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增进其对物质世界和自然现象与美术特质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引导儿童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美术语言,并进行合理创新运用为主线开展教学探究。具体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引导儿童对美术作品中美术语言的认识与理解
一切美术作品的制作都必须通过对美术语言的运用才能得以完成。我们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需要美术语言,否则不管我们是要创作好一件美术作品还是要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欣赏都将无从谈起。针对儿童面对优秀作品时只会赞叹,而说不出具体原由,创作时始终只能停留在涂鸦状态的现象,我们不妨想想,他们掌握和理解了多少相关的美术语言呢?在美术创作中,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它都有其一定的表现技法和形式。这些技法和表现形式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也就是相应的美术语言。那么我们首先要让儿童在美术学习中认识和理解一些美术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美术作品引导儿童欣赏,认识什么是美术语言,有哪些美术语言。美术的语言一般由形状、线条、色彩、纹理等因素构成,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组合,创造出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表达丰富复杂的客观物象与思想情感。从广义上讲它又可分成构成因素的美术语言和构成原理的美术语言两大类。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水平采取相应的侧重教学。
1、侧重构成因素的美术语言的认识
教学中出示优秀的儿童美术作品,让学生找一找作品中有哪些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这些是作品中呈现其基本形象的美术语言,让学生理解这些美术语言,并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运用这些构成因素进行表现,允许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同一种构成因素的语言,不同的学生或表现材料、工具不一样最终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会是不同的。拿线条语言来讲,假如画一个杯子,当我们拿起笔在纸上描绘它们时,笔痕一出现在纸上,就开始了从实物向视觉形象的转化过程。杯子在画面上变成了由线条构成的形状结构。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颜色不同、粗细不同、深浅不同,各种线条也就表现出不同的韵味与视觉效果。在众多的作品欣赏中,很多作品都对同一物品进行表现,所采用的表现语言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观察、分析,对比它们所表现出来的韵味与视觉效果有什么不同。如在上第八册《蔬果写生》这一课时,先安排学生欣赏几幅优秀的静物写生作品,了解作品中涉及到呈现物象的基本构成因素:在作品背景衬布的表现上有的用重叠的线;有的用随意而密集的点;有的用单一而灰暗的颜色,也有的用多种而鲜艳的颜色;还有的用树皮印制等。在欣赏中学生对不同的形象效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理解了画面中形象语言的作用。在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学习中也为学生的作业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侧重构成原理的美术语言的认识
构成因素在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也必将反映出一定的美术构成原理。如:多样统一、
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在欣赏优秀作品时,引导学生找一找作品中用到的构成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又体现了哪些构成原理。如在一次六年级的欣赏活动中,在教室里布置了大量的美术作品,有泥塑的,有素描画,有色彩画,有废旧材料的工艺品等。首先让学生观察欣赏美术作品,然后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中用到了哪些材料和技法。学生在观察中做到细致认真,很快能说出作品中所用的材料和技法。而后又要求学生每个人选取两件不同的作品,说说这两件作品所涉及到的构成原理的美术语言有什么不同,它们所表达出来的感觉又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一学生选择了一件建筑线描速写和一件色彩静物作品,他对两幅作品作了一些分析:线描作品中主要是通过线条来表现物体,线条的疏密、粗细体现了一种节奏感,画面给人轻松而愉快的感觉。另一幅作品主要是通过色彩来表现的,作品中最亮的色彩接近于白色,最深的接近于黑色,另外还有橙色和少量的红色与较多的不同层次的蓝绿对比,形成强烈中有柔和的对比,使人看到这幅作品有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
在美术活动中多引导学生对作品作分析比较,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学生逐渐关注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更多的美术语言,评论时也能初步运用适当的美术用语进行评价。当然,对于美术语言的掌握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要求。如低年级学生注重认识和理解一些简单、基本的美术语言,如,点、线、形状、对称等;高年级可认识理解明暗、肌理、节奏、和谐、平衡等,并能试着把这些用于欣赏评价和创作中。
二、引导儿童在美术作品制作中对美术语言的创新运用
美术语言的表现手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只要敢于尝试就会有更多适合表达我们内心情感的新的表现方法。作为教师,主要任务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各式各样的绘画语言的方法以及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美术表现语言进行创新运用,让学生以更充分、更准确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展示自己的个性。
1、多向训练,增强美术作品表现语言的丰富性。
(1)表现形式拓展训练
比如绘画中在线条的运用上,我们启发学生用线的扩展与重复、重叠与交错、粗细与轻重、深浅与疏密的不同感觉表现不同的事物。在作业中也可自行创造线的表现形式。我们还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线条语言中的一些基本因素。比如让学生观察室内,可以发现许多不同的线条与线条组合:粗犷的大结构线条、精致的局部线条、优美柔和的起伏线条等等。在各种各样的线条中,有的疏散、有的密集。还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线条是如何结合、交叉在一起的。在学生独自观察与感受的基础上,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用线条去进行表现,就可以表现出有不同特点的视觉画面,可以避免学生刻意模仿的痕迹,培养出学生的独特个性。学生对这样的训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经过大胆的尝试,有的很有创意地创造出排线、丁头弧线、不规则的十字网线、弧状交错线、多向散状交错线等。
(2)材料、技法活用训练
在通过多种材料和多种技法的运用学习以后,启发学生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利用材料的不同质地、纹理表现出不同的肌理,不同形式感的艺术效果。在儿童美术创作中,还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手法来制作。如:涂、吹、压、印、洒、揉、擦、刻、刮、粘、刷、染……学生在这样的创新尝试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也非常活跃,在多种方法的运用中学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创新能力,在制作中似乎每个人都要做到表现手法和形式与众不同。如在上半年的四年级里我们安排一节综合制作课,让学生收集各种树叶等材料,在作业中有的学生用树叶剪贴,有的用树叶、纸团等印制,有的结合牙刷喷印……在制作中学生表现得很投入,积极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组合表现。从学生的作品中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童趣和天真。
(3)突破定向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对曾经描绘过的对象进行再创造。比如可以让学生改变视角重新表现,可以运用放大、简化、变形、变色等手段,对已经描绘过的对象或画面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如在六年级中,我引导学生对学期初的线描画《亭子》试着用水粉层层叠画的方法来表现亭子。五年级中我引导学生对人物作夸张、变形等造型尝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都感受到新的学习点,也表现出比较高的学习热情。
2、实地写生,增强学生表现语言的个性和创新性。
(1)在美术活动中多组织学生实地写生
在写生中让他们认识与了解被描绘对象的形状、比例、结构、色彩、特征、质感……指导学生去观察、感觉、触摸、测量、体验、比较,从而把握对象的特征,为更好地表现对象打下基础。在学生感受对象时,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由此每个儿童依据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择相应的表现方法和语言,也必将与别人的表现形式有差别,从而体现出独特的个性。
(2)鼓励学生作一景多画
比如画静物或画风景,尝试用不同的美术语言去表现,并对不同的语言表现结果进行对比,感受与认识不同效果的不同特点。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拓宽学生的表现能力,为创造性的表现奠定基础。如在风景写生时,选好一处风景后,我们带领学生先画一幅线描风景,再对这一风景画一幅色彩风景。在作画中让学生明白线描画主要以线来塑造形象,强调对线条的疏密、粗细、曲直等方面的组织和运用;色彩画主要是靠色彩来塑造形象,是强调对色彩的明暗、冷暖等方面的运用来表现的。
三、引导儿童从美术语言上对不同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术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组织欣赏活动加强儿童在美术作品欣赏中努力用恰当的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解说和评价。其欣赏活动主要有:
1、组织课堂作业欣赏
作业完成后可以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向同学展示,如专门的展览会或是现场展示等。要求学生运用适当的美术语言对作业进行解说和评价,说说画面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教师通过指导和启发,使其学会观察、分析画面中物体的形状、比例、色彩及组合关系等,扩大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树立起学生的信心。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在欣赏中也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1)、侧重教师示范性评价
教师是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教育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评价过程中带有成熟的、理性的、全面的观点和看法,在分析作品的能力上具有合理性。对作品的评价中教师应适时作一些示范性评价,这样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掌握评价作品的方法。当然教师也应在适时对学生的评价给予补充与修正。如:学生评价“这张画的色彩配得很好看”,这时教师应补充道“因为这张画用深底色衬托,使画面中的景物更醒目,所以色彩效果强烈”。又如在第八册风景画《路》的作业中,学生评价发现画面中的房子、树近的小,远的大,是不好看的,而反之则好看。那么教师要补充评价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现力,也能在潜意识中引导学生在评价时注意评价语言的规范化。另外,教师适当对学生的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侧重学生自评、他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跃跃欲试,都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创作动机
及画面中的优缺点。学生的他评,即让其他同学来评价,是对自评的补充,同时也是对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另一种看法。学生自评与他评是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评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过程中,教师能更深一层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观点,把握不同的学生对美术语言的接受能力,从而促进师生双边活动,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专门的欣赏课
在对于有一定欣赏能力的班级,教师注意收集大量的美术作品,进行适当的分类,可以按同类题材、相同技法或同一画种等分类。在课堂中开展专门的欣赏课,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画种和不同的表现方法,从中体会美术表现语言的丰富性,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要求学生试着从美术语言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我们在欣赏课中有时让学生口头作欣赏讨论,有时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写成书面的形式,然后大家交流。学生在欣赏课中都能积极投入到欣赏学习之中来,表现也非常活跃,从中也尝到很多乐趣。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能在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运用欣赏性美术术语进行交流,对美术作品作评价和分析。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学生之间更好地达到情感的交流,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
四、成果分析
关键词:情感;多媒体;阅读;自学
语文是一门蕴含丰富文化知识,充满思想和智慧的学科。幼儿语文教育是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等语文知识的起点,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认知力,思想得以启迪和升华。在幼儿语文教学时,教师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和个性特点,以注重培养儿童对语文学科的感情为出发点,授予能理解和接受的方法、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作为幼教老师,如何使天真活泼的孩子认识语文,喜欢语文,学习语文呢?下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幼儿的语文学习能力的看法。
一、寓情于教,增强儿童学习的情感
儿童在学习时,心理接受能力有限,无定性,容易情绪化,教师通过情感教学是必要的。教师给予儿童亲切的关怀和呵护,犹如春雨和阳光洒在了孩子的心田,他们能拥有积极的情感,让孩子有愉快的心境乐于接受教师的教授。“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要将爱心给予每个孩子,形成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比如,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沟通双方的感情,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的孩子性格活泼、调皮、胆大;有的孩子内向、不爱说话、孤僻。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爱护他们,不能摆出一副死板的说教面孔,这样就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成长。对孩子要像严父一样严格要求,又要像慈母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要多花时间和精力与孩子谈心,与家长谈话,掌握孩子的情况,与孩子交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和弟妹。付出就有收获,孩子丰富而敏感的心灵能感知教师的关爱,他们一定会喜欢自己的老师,喜欢老师的讲课。
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让学习变得活泼生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单一的书本教学,让儿童在学习知识方面比较被动,显得枯燥无味,程式化的教学让老师在孩子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教师的教学更加苍白无力。幼儿年龄小,在学习中容易受兴趣、情感的影响。多媒体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以及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强化了孩子的感性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求知欲。通过直观、形象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幼儿期的孩子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十分旺盛,经常会问老师各种问题,喜欢看内容丰富的图书。利用计算机将书本制作成声情并茂的读物,拓宽了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看图书或边看边听录音,或者看计算机等。丰富了孩子阅读经验的同时,还使孩子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为孩子的学习插上自由翱翔的双翅。
三、阅读教学是幼儿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
早期阅读包括的内容广泛,幼儿不识字,翻看图画,听老师讲故事,描述图书内容等都可称为阅读。早期阅读不是单纯的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是让他们接受各种信息和整体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早期阅读教育非常有益。为了保证阅读质量,应该避免乏味、单调的读,灌输式的讲解,要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建立一所丰富多彩的阅读乐园,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出真情实感,激发阅读兴趣。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从咿呀学语开始,孩子们就喜欢看动画片,对周围那些色彩鲜艳,画面形象、突出的图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色彩感知、事物辨认、语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与日俱增。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孩子的阅读不只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孩子们拿着自己喜欢的图书可以自己阅读,也可以三五成群地在坐在秋千上、草地上,或围坐在老师周围阅读优秀的图书。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情境下自由地选择、观看、讨论,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内容,促进了人的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想象力等的发展,与大脑思维有密切关系。
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幼儿园阅读教育的传统模式多是注入式,教学中单纯地去看和读、听和写,孤立地看待和处理相互的关系,只有把它们整体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发展了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鼓励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出事物间的联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发展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
另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在语言教育中,让幼儿学得主动、活泼,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比如,开展故事大会,让孩子们把看到、听到的人和事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加了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孩子交谈,建立感情,使他们愿意说话,愿意表达,当孩子出现用语不当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图画读物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图书形式。它的内容比较形象,色彩鲜明,深受幼儿喜爱。教师和家长同时要指导孩子正确的看书方法。教给孩子按顺序看,观察图画中的动作和形象,让孩子发挥想象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图画内容。即便幼儿不认识字,但是,通过看图就能讲述自己的理解,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种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性的教学,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比如,让孩子描述天气、花草树木等方面,孩子会积极地思考和观察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从中又了解了很多自然知识等。比如,让孩子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学习习惯,把身边的事物写在纸上,体现了孩子的情感和心灵。通过看到、听到的,经过思维活动把这些写出来、说出来,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写作力、表达力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幼儿提高了知识,自学到很多方面内容。教师要不断表扬和鼓励孩子,使他们在表扬中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更加自信、自觉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耐心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