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一、前言
新课程标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的。然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旧式教材的传统教法已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体育老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只有顺应新课程标准的潮流,随之转换体育教学观念,并领悟体育教学的新理念,重新认识、定位、建构学校中的一系列现象和行为,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任。只有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二、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入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参加体育锻炼,现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要从娃娃抓起,因而小学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悟其精神实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把“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每个小学生身上,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指导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具体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小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使小学生从心里能接受并乐意学习。尤其是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教师都应向学生传授,这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养,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应从以往的决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及参与者。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适时、全面的指导上。为使自己达到适时、全面的指导,就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更要了解自己所教小学生的心理、情感、能力基础、态度等。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为小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提高指导效果。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转变以往角色,把自身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比如,教师在各年级重复出现的一些动作上,可以让学生自己为讨论、去解决,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去完成,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这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
为了更好地弘扬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使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教师应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上多下功夫。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小学生成为主要角色,提高小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动参与学习带来的喜悦和成功。其次,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体育教学实践课大多在操场上,小学生容易受干扰,教师更应精神饱满、和蔼可亲。这样小学生才能感到轻松、亲切,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即使有一定难度的动作,也会开动脑筋,想办法掌握它、学会它。此外,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机会,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加深学生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对运动的体验,这也有力于帮助学生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培养自我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要儿童化、游戏化、兴趣化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即“四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可以说,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丧失了兴趣,这完全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最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说,小学生的“本性”往往是毫无保留的反映在体育课中,因此体育教师要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组织体育教学,以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
2.游戏化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趣味性很强,又能够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把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便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加强小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兴趣化
根据小学生很好动、爱新鲜,不喜欢过多的重复练习的特征,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应多样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同一动作而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可采用游戏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力求儿童化、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小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
六、结束语
体育教育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这就进一步促使教师在对待小学生体育教育工作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作为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师,除了要了解和掌握体育教育教师的行为规范并形成相应的态度和情感外,还应当密切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新鲜、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始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新颖多样为教学模式。同时,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以适应新时代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琳.再议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教学研究(新课程・小学),2010,(8).
[2]吴建刚.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J].中国教育(教海探航),2009,(6).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转变
新课程标准给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对体育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让学生更为独立自主地进行体育学习,从而积极地去对体育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借此来发现体育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从而能够更为深入的对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将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使得学生的个性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张扬,培养起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学习精神。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其教学内容发生了转变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单纯的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提升的教学方式已显得有些落后,已无法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实际发展需求。就处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学的内容覆盖开始扩大,包含了学生身体体质、生理、心理、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内容。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其教学组织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对教学的过程极为重视,在教学时教师一般对学生的每一个动作标准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在教学开展时一般分为“准备阶段”、“正式教学阶段”、“结束阶段”三个阶段。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纪律”严密的课堂之中,学生只是对相关的体育动作进行机械的模仿,教师只是关心是否将相关的体育动作一点不漏的教给了学生,只要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保证队形的整齐就算是成功的组织了教学,根本不去关心实际教学效果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心理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机械的完成着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毫无学习的兴趣可言,就更不用说要展示自己的个性了。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单一,不懂得灵活变通的教学环境下,那么学生会逐渐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这样不仅无法达成体育教学的应有效果,还会使得体育课成为学生的一种额外负担。
就处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学的组织必须营造一种适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体育学习。同时,体育教学要从多方面进行人手,重点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中个陛的释放,弱化对每一个体育动作的刻板要求,让学生和教师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关系,使得师生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整个体育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最大限度的激发,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使得体育课堂教学保持张弛有度的状态。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其教学方法发生了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封闭,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不去关心该怎样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根本不去和学生进行互动,每堂课只要教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即算教学完成,这使得课堂气氛显得异常的沉闷,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根本不会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同时,很多教师均抱着“严师出高徒”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异常严格,只要学生在课堂中稍微表现出一点对体育学习的不认真,就会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甚至体罚,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改正学习中的不足,还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从而开始厌恶上体育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现在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而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教师开始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在了解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及实际学习需求后,再来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使得教学能够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2.教师开始学会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关注,学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的予以肯定、表扬,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体育学习而有不同的收获。
3.教师还要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合理的利用,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直观的体育知识教学,通过声光电的综合表现形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刺激,让学生能够将相关的体育知识学会、学好。
四、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教师的角色理念发生了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其在教学上拥有无可争议的绝对地位,教师在课堂教教学中的一言一行皆为真理,学生只要一味的认同教师的教学,记住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即可。而对处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应当重新定位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位置,找准自己角色所处的地位,从课堂教学的“霸主”变为课堂教学的“服务员”,不再做课堂教学的绝对统治者,而是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学习。
大为改善。但是光吃的好、穿的暖、身体健康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还应在心理健康,技能能
力、社会适应力上也要健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这正是摆在体育工作者最当前的间题。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教委最新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宗旨在提高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提高对运动兴趣的培养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面对这一新的改变,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转换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来适应新标准的要求。
旧的教学大纲注重达标,每一位同学的五项必须达标。在达到某一标准后,才能毕业。全班不管怎样都练同一个内容,教师也根据这五项〔50M、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制定教学计划,一般都是固定模式,讲2一3节、练2节、然后考试,不及格的再练,补考。每个学期都得考,同学们从初一考到高三,但结果是初一不及格,直到高三也及不了格。加之大纲要求每学期必有跑、跳、投、而且都有严格的学时规定,老师教材选择也受到很大限制,上起课来,学生不愿听,老师的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 而为了能迅速让同学们达标,教师往往强迫其进行各种强化训练,没有注意到其是否对运动真有兴趣。其实要想达到发展各种耐力、速度、力量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进行各种规定米数、次数的练习。可以用一些变通的方法来进行锻炼。例如:中长跑,它的含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的运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们教学时往往采用定距跑,定时跑练习。同学们都在练习,但每次运动质量保证不了,一节课练下来,出工不出力,效果很差,也达不到发展兴趣的目标,没有兴趣,他们毕业后也不会再练,更谈不上“终身体育”如果换一种形式,不绕圈跑,教师可以带队在校园里绕跑,可以穿过车棚,绕树,围绕各种建筑物进行跑,也可以改变速度,以此类推。其间教师边跑边讲解,发展同学们的想像力,我们跑到那里,各种地名;根据建筑物的形态来编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词。比如跑到锅炉房,教师可以指着烟囱,我们正经过东方明珠;到了绿化带,我们经过原始森林,到了沙坑,我们正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也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像力。这样同学们在奔跑中兴趣很高。同样可以发展耐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在短跑练习中,教师也可以多改变形式,不一定非要进行30M一3组,50M一2组的直线跑,可
以在发展学生速度的同时,溶人一些灵敏性练习。例如:利用球类课上的器材,将球摆成各种图形,同学们绕球快速跑。以各种静止或运动状态转人快速跑。这样把枯燥的练习加人一些灵活因素,培养同学们在快速跑中的乐趣。
游戏是提高身体各机能协调发展,培养兴趣的最好手段,而且可以加强同学们集体精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社会适应力。教师在体育课上多溶人一些游戏练习:可以根据场地大小进行一些追人,大、小渔网,追拍,分小组追人,或拍人身体的某一部分等。另外,游戏的激烈程度,决定着锻炼效果。我们可以把小学的一些游戏也搬人中学,让他们重新回味。由于身体上的变化,男女同学身体素质提高很多,所以,把握起游戏也更熟练。同时激烈程度会明显提高。例如:老鹰抓小鸡,同样是男女同学不论初、高中,三分钟下来,各个都出汗了,而且很高兴。打沙包:男女同学的力量、速度都提高了,他们动作自如,比赛很激烈。另外,在比赛的基础上,还的精神需求,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被社会承认,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而工会工作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所以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都离不开工会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员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思想工作也是一种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人的思想是比较活跃的,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有些不良思想势必会带进来,冲击人们的思维,在没有辨别方向的情况下有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举动。可见,在民营企业中,如何把广大员工思想凝聚起来,统一到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上,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正是工会工作的一大优势。
5转变机构是保障
国有企业政工系统机构设置过细,专职人员过多,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也不是很好。人多往往会产生意见分歧,难以形成合力。一项工作一个人干,会很好的完成,但由多个人去干便会产生摩擦,结果是效率低下。所以民营企业工会组织机构设置要合理,人员安排要精干,可以相关交叉工作,部门合并,工作范围拓展为一专多职,这样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符合民营企业人员机构少,“一个萝卜一处坑”的人员配备特征。在各部门、各单位从事工会工作者一律兼职化,这样便于开展工作,避免过去推诱扯皮现象。另外,民营企业部门人员少,要灵活设置工会组织,但一定要覆盖全面不可留有空白点;还要落实好工作抓手,从而推动基层工会工作正常开展。
6转变方法是手段
国有企业党务工作方法一般以命令、检查为主;民营企业的特点是人员少,业务相对繁忙,工作时间安排紧,所以这种方法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形成抵触情绪,这时就要转变成以调查、督导、宣传为主,从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入手,让他们感觉到工会组织的温暖,树立好工会组织的形象和优良作风。
〔关键词〕挫折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逆境成长
现在的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强,大多都是“小皇帝”或“小公主”;二是应对挫折与困难的能力极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想到自己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于家长和老师;,尽管是小学生,也必须面对困难与挫折。三是对自我的认识特别自信,在他们眼里自己什么都行,可是遇到困难时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缩放弃。四是现实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挫折在所难免”,尽管是小学生,也必须面对困难与挫折。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此有明确规定:“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其中“健康”二字不单纯指“身体”而言,它还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使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激流中,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等情况,致使相当一部分少年儿童养成了“娇气”、“霸道”、“唯我独尊的”的性格,“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并能够接受各种挑战的强者已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使学生学到知识、技术、技能。它作为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逆境成长?
一、正确理解挫折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认为所谓挫折教育是指:为提高青少年遇到挫折后情绪低落时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事情发生前向青少年灌输振作精神、鼓舞斗志的理论或事先拟置特定的环境让青少年置身其中以增强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如:有的学生在升学失败后,冷漠退让,放弃人生追求,更有甚者还出现轻生的极端行为;还有的学生遇到同学间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时,内心产生焦虑,一味地苦恼、自怨、自叹、自恨、自责。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做为教师要鼓励学生,面对挫折百折不挠、充满信心地战胜它,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挫挫折教育的步骤
1.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工作。陶行之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要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的接受和适应挫折教育,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因此平时我注意收集一些国内外著名运动员的成才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挫折的。利用室内课和业余时间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其在潜意识中觉得将来我遇到类似问题也一定能够战胜它。这样一点一滴的从心里上为实施挫折教育做好准备。
2.精心选择教材,合理设计难度。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没有按年级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目标定的比较具体,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比较大,为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就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以及本次课将要进行挫折教育的重点而定。例如:要想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取得胜利。我在教学是选择了“端线篮球”游戏,比赛中有的学生过于表现自己控制球不离手,我就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学生去拦截他为其制造困难,在他遭受到挫折以后就会主动与同伴配合,最终取得胜利。
3.教学方法恰当,引导学生正确。挫折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和成熟。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定型,如果外界消极因素不能被消除或被有效地抵制,就会出现各种消极意识和心理问题,挫伤少年儿童的积极心态,使其情绪低落,丧失对前途美好的憧憬。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转化,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犯罪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挫折,第二次的影响力度和影响广度比第一次要弱得多,若事先对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可以有效抑制青少年遭受挫折后的消极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
例如: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练习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是接力跳的形式。由于学生能力不同跳得慢的学生经常被嘲笑,使他们产生一定心理负担。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变单人跳的形式为3―5人或以组为单位的合作式跳,即:学生站成一排,大家肩并肩手拉手同时向前跳,以所有人都跳过终点为标准判名次。这样就需要所有学生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互相鼓励,勇于面对挫折,最终战胜自己获得成功。
三、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其身、心特点设计情景、问题:
1.注意适度和适量。为学生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自我调节心态,过度的挫折会损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及时鼓励,让他们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学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其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困难。
3.对陷入严惩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学生一步步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学生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4.多为学生创设与同伴合作的机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可以使他们发现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合作中,学生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四、教学建议:
同一样的挫折有的人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有的人则积极面对,用挫折来磨练意志,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我们要像那只逃生的小白兔一样,勇敢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多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挫折中振作起来。新的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由其是在体育学科中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受各种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带给学生的可能是心理上、生理上的伤害,也可能变成继续前进的动力。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设计教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当然,并非挫折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假如是很沉重的打击或是多种严重变故的接踵而来,一般都会使人大伤“元气”。所以我们提倡给学生适当的挫折教育,这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对其成长大有益处。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强者,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特别是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挫折教育――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崔华芳主编,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6月。
[2]《体育心理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堂教学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动性,保障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高中阶段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应对高考,所以通常高中生都会用不同的心态面对文化课和体育课,学生普遍都认为文化课比较重要故而对待体育课心态比较轻松,进而缺失了体育学习热情,这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学生不应忽视体育课教学意义。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改变以往的观念,使其正确认识到:在巨大的高考压力下,体育课能缓解学习的压力,还能给学习增加动力,进而提升学习自信心。第二,激发高中生的运动兴趣。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进行有效教学。比如,在排球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身高情况进行垫球位置的安排,同时应该使用实地战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应该分析场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如果学生长期能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必然能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第一,体育课程的速效化。目前受多年来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中学生及其家长都只是重视学生高考的成绩。因此很多学校为保障学生的升学率,就开始缩短体育课堂的教学安排次数和时间,教师为满足学生的体质要求就选择重复化的锻炼形式,使体育教学变得速效化。第二,教学过程比较单一。在以往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基本都是理论教学和体质训练为主,为实现该教学目标,教师总是重复进行理论教学和锻炼的无限循环,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体育课堂的枯燥性,进而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第三,高中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因为上述两种不良现象,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错误的认识,很多学生都认为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其身体素质达标,但是教师并不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兴趣爱好,所以对学习态度就更加消极。
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的策略
(一)以课标为重点,结合教学内容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保证高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把新课标的要求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开展训练,学生感受到在体育课堂上能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才会愿意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就拿羽毛球来说,羽毛球是一种广受现代社会欢迎的全身性体育运动,它能有效地促进高中学生生长发育;培养学生在竞争中自信认真的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开展羽毛球运动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强身健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中教授学生握拍、挥拍、步法等基础训练来锻炼学生的体质,并组织学生开展羽毛球比赛,通过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多模式的教学,在学习中放松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体育教学早已不再是单一模式的知识灌输,教师可以使用学导结合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里,教师既能让学生的体质达标,又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就拿跑步来说,每个学生都不爱枯燥的跑步运动,但是如果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结果就会变得不同,游戏教学讲究学玩结合,学中有玩。以教师引导学生玩口令游戏“指部位”这个体育游戏为例,这个游戏的规则为:教师带着全体学生绕着操场每隔一定距离站一个人,全体学生站成圆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1、2、3、4报数。学生以数字区分自己,听老师口令,老师喊1,则所有数字1的学生绕圈跑,互相追逐前面一个数字1的学生,直到一圈绕完,回到原地,然而这个游戏的要求并不是抓到前面的学生,而是配合中如何尽快整齐的完成跑步动作回到原位。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既在跑步运动中锻炼了身体,又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
(三)以发展为目标,分阶段性培养
新课程标准是一个长远的体育训练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划分教学进度,分阶段性进行培养。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可将体育课程的安排分为三个阶段,在前期主要以体育知识、体育运动的理论和初步的运动规范为主,中期结合前期的课程进行新课程复习延伸,后期进入系统的后续复习。
(四)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要想营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主要注意三个方面:(1)教学器材。首先教学器材应做到较高配置,不要出现学生想要学习某种器材,使用起来都是不能用的,例如排球是瘪的、单杠是弯的等,甚至有许多器材学校根本就没有,有些学校只为学生配置单杠、羽毛球等教学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2)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动作,可能有些学生能够做的很好,但是有些同学却无法完成,这时候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多鼓励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3)良好的学习场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可以选择在室内,也可以选择在室外。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应保证学生学习的安全性,对室内的环境要做到及时的清洁。
在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缓解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因此要求相关教育人员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提高策略,最重要的是要完善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体育教学的全面健康发展,最终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精品源自中考备战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但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法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而目前,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现象,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法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二、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但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而忽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师生间只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所以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表现为引导性的主体 ; 学生的主体则表现为发展性。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会自学、自练、自检,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及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思考、想象、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不应该全部都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而应该向他们提出要求,提出条件,让自己去尝试,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示、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杨振宁博士提出 : “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体育活动的特点是竞争与合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使学生在身体素质上不断超越自己,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不断地挑战自我,迎接挑战。战胜自我、战胜对手,不只是表现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但由于体育课既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升学,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根本不存在压力。所以只有他本人感兴趣时,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体育课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欲望放在中心位置。至于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很规范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因为,有了兴趣和欲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上好体育课,才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教学 理念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问学生最想上什么样的体育课,恐怕学生都会说是“自由活动”,十几、几十个学生去追抢一个球,玩得不亦乐乎,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学生们乐此不疲。我们的体育课究竟怎么了?这种被我们称作“放羊式”的教学为什么具有如此吸引力呢?它的“魅力”何在?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新课标,用新课标的理念来理解这种“放羊式”教学,也许会学到很多。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这种“放羊式”教学中,有的地方恰恰体现了这种理念,学生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坚持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生们自己组织,自己选择,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每一个学生都乐在其中,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锻炼。这种教学氛围,就是教师课堂教学所必需的,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找出他们自己进行体育游戏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练习、比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交往、学会生存,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
如何营造这种教学氛围呢?
一、围绕新课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结合校本资源的开发,丰富教学内容,使国家、地方、校本内容相融合,把一些学生喜闻乐见,适合学生特点,突出地方特色的内容融入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在课上把老教材新用,改变传统教材的功能与用法,例如篮球,不但可以拍、投,还可以吊起来摆动作为障碍穿越、摸高、“保龄球”游戏中的保龄球等等。
二、创建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转变角色,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双向的、主动的、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同时,要明白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引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教师应多引导,让学生去上自己的体育课
新课标大力提倡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样不但大大丰富了课程资源,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体育教师一般都任教多个年级,这样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与其照顾不周,还不如让学生自己来开发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的是他们自己的体育,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创编准备活动,教师只提出创编的要求,提供活动的器材。例如,在课上让学生利用短绳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创编准备活动,学生们个个都会积极参与。因为这是他们尝试自己设计的游戏,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在进行着自己的体育。
四、使课堂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场所
一、激发活力,加强自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起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中提出那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三个层次和水平来引导我们的学生:一是学生主动接受,二是学生自主发现,三是学生自我创造。其中自主发现和自我创造层次的学习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有助于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深刻感受领悟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的运动质量、提升学生体育运动价值和促成健康的目标。
而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自主体育运动不主动,大有“坐享其成、安逸勿劳”的想法。对此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在运动中去发现运动的快乐,从而能深刻地理解运动的价值,也就能掌握身体健康与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质和规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运动,会对已积累的运动经验和认识进行直接的尝试。教师要能及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运动知识和经验,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动作。凡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技术和策略问题,教师就不能暗示或者提醒。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发展自我,加强合作
目前我们的体育教学主要还是以班级课堂教学为主,其他课程活动为辅。既然是班级课堂教学,那么班级学生间肯定存在身体素质、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建立在比较科学的交往观上,要将体育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同构建的特殊的身体认知活动,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的运动环境,使学生主体能够在同学间的合作、民主、评定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主观能力和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在掌握不同学生运动水平差异、性格差异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自我运动需求,分层讲练,因材施教。教师还要根据班级情况综合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欲望,在体育学习中让学生结成小组,相互帮助,使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本着体育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都有收获的原则,有目的地把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层、自我发展式的教学。
三、鼓励创造,加强探索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健全,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及自主控制能力比较差,无意注意能力占主导。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讨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让我们的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去寻找体育活动资料、自主进行体育运动和运动合作探讨锻炼,围绕现有的教学课程标准及学习计划,以现实生活实践活动为参照和探讨对象,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行动,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运动技巧、获得新的运动能力的过程。
一、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综述及特点
1.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综述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正式下发。确立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此次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亮点”,合理调整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成为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任务。
2.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特点
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二级)英语课程在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话题、功能)各个部分的分级标准。
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二级标准中,增加了“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和“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义”。在学习策略中,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在二级文化意识的标准中,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在原初中英语技能教学参考表的基础上,独立撰写了小学英语技能教学参考建议,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在教学建议别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评价建议别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二、小学英语新教材的特点
1. 更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现在的小学试验教材的设计和编写很重视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场所、语境、情景中开口说英语的习惯,以及对别人说英语做出反应的习惯。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观察、注意、积极思维、系统联想、新奇想象和连锁反应的习惯。
2. 注重贴近日常生活
如:要求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father,mother,teacher,doctor 等)、问候语(Hello/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等)和告别语(Good bye/ Good night 等),知道主要的文娱(concert,movies等)和体育活动(the Olympic Games,base-ball等),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steak,hamburger,sandwich,French fries等)和饮料的名称(coffee,brandy,whisky等),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USA 的首都 Washington、UK的首都London等)和国旗(USA 的“星条旗”Stars and Stripes,UK的“米字旗”the Union Flag)。
3. 教材插图作了全新设计
插图形象与实际生活非常贴近,逼真且生动活泼,十分适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有效使用新教材的插图有利于英语教师开展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新课程标准下提升教学水平采取的策略
1. 教师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教授《小学英语》3A Unit 5 Part A 对话中的句型“How are you”时,教师可播放flash呈现对话内容。一只飞翔的小鸟问候树上的猴子:How are you?猴子快乐地回答:Fine,thank you!小鸟继续飞,问候遇到的一只行动迟缓的小狗:How are you?小狗皱着眉,一边咳嗽一边摇着头说:Not so good.
2.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在语音、书写及日常交际用语运用的情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训练,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英语校园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定期播放英语节目,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唱歌、讲故事、朗诵、演讲、表演童话剧、英语角、英语手抄报、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营造英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