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

第1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其中要求:要对各阶段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构建其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在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和品格。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和关键。到目前,核心素养越来越被教育界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了突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展现学校的个性特点,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特别是管乐、美术、体育、击剑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地位),逐步建立“领域-学科-模块”的三级课程体系。按照“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课程”的要求,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管乐合奏、美术写生、社团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有计划纳入课程管理体系,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多元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特征,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位

近年来,各国对课程改革研究的目标不约而同地转到了关注学生发展上来,以培养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素养、强调传统学科融合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已经成了主流趋势。各国专家纷纷制定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主要目标。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成为第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系统。该系统从广泛的跨学科视角对核心素养进行探讨,确定了一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都是在现代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指导,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适应社会能力,这也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所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旨在能够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其离不开与现行教育实践的结合,归根到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n程体系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转变,从传统的重视科学知识体系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主要目标,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体系中,是校本课程制定的核心思想。西安育才中学以本地区特色为指导,以传承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制定了具有独自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

1.构建自主成长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结合社会实践,构建了培养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自主成长课程体系,同时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整合。不断细化和调整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将核心素养理念具体化,将理论转化为教师能够实施的教学内容,让核心素养完美地融合到课程里,力求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2.拓宽学习领域

为了让学生素养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挖掘了具有关联的若干学习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生活、健康体育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继续开发新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拓宽的学习领域中,每一个领域都包含若干门课程,具体见表1。

3.推动课程实施

根据社会需求,将其转化为课程目标,再把这些目标融合到学生学习活动中来,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也就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二次开发;第二,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参加学习;第三,课程活动化,比如早操就是一门课程,每天早上有管乐团的同学吹响集合号,同学们整齐集合跑入操场,在独具特色的跑步音乐中开始锻炼身体,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通过呼号深入头脑,最后在校歌声中走步调整。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生命成长,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就体现在学生的日常体验中;另外,鼓励适当且大量利用科技媒体,协助学生由“知道”的层次,进入“理解”及“体验”的层次。提供体验与探索课程,使教学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还有“我爱我校”书法接力比赛、组建航模活动小组、校园学生微课堂活动、团报队报展览等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结语

我国的课程建设体系中,校本课程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权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在校本教材研发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成果。

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不断推进,老师们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建构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开发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开发思路、理念要不断更新,在保证课程目标的同时,内容要更加科学可行,同时要精准地与核心素养对接落实,不断行走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路上。

西安市育才中学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到了延安保育精神研究会、校友会的很多帮助,也得到了退休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校本教材既凸显了学校的特色,又体现了学校较高的师资水平。当然,校本教材和课程的开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评价等。但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将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和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体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高学生的素养及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2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教育 校本课程 慕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02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兼容性且多元化的,它给艺术领域、医疗领域等多个领域提供更优质化的可能。“慕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大平台,打破教育的区域限制性、时空性,让更多人接触到优质教育,加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在这个大环境之下,笔者有一个想法,即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整合的基础之上,根据各个地区、学校各自不同的情况,结合乡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使美术教育真真正正做到“因校施教”。

首先对本文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美术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即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学科课程的综合化。从概念上讲,小学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要工具、媒体和方法融人到美术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中,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将各种教学要素综合地加以考虑,使美术学科学习内容的组合更加合理、清晰,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更加优化”。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慕课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起源于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线课程建设热潮。

1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教学来讲,这起到了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的作用,不仅减轻课堂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虚拟平台的搭建,便于师生、人机交互式学习,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使教育终身化和教育社会化成为了可能。

2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欧美、日本等一些地区的“互联网班班通”,利用信息技术以达到国民学习终身化的教育模式,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徐州现阶段大多是通过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并发言,教师再做补充。这样的整合,增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

3 校本课程慕课化

现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教学模式非常普遍,但缺乏一个平台将这类优秀的校本课程展现出来以达到共享的目的。于是,笔者提出大胆的想法,即采取慕课的形式,按照地区成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慕课研究组”,即集合各个地区优秀美术教师、教研员、民间艺术家等,大家共同探讨,对各个学校申报的校本课程进行评选,将优秀的校本课程借助慕课形式这样的平台,展现在大家面前。

3.1 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其开放性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教师利用慕课化的校本课程学习优秀校本课程时,时间、空间都不受限,且可根据自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要求,利用慕课大规模且开放性的特点在这个平台上寻找自己需要的校本课程。同理,学生在学习慕课化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慕课化的校本课程教学过程较轻松、愉快,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习知识的模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3.2 资源丰富且人性化

这一点,也是笔者提出要建立校本课程慕课化最重要的原因。只有将慕课化的校本课程实现大规模性,资源丰富了,其优势才能彰显出来。一般校本课程不仅教材具有区域性,连教材的开放性也存在区域性,不同地区无法较好的沟通与学习,而校本课程慕课化便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且学生可以反复播放视频学习,可帮助学生较好地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其人性化的一面。学生在这样一个丰富的平台里,学习到丰富多彩的课程,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量,丰富兴趣爱好,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

3.3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校本课程幕课化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将教师、学生、自我、家长、社会五方面评价相结合。多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可以达到良性互动循环,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校本课程幕课化的教学评价应该更侧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合上文谈到的观点以及徐州本土文化,笔者进行实地考察,并做出《徐州汉画像石――欣赏与评述》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因篇幅原因,就不再细致描述了。

4 结语

以上是笔者一些粗浅的见解,就本研究存在实际教学考察不足等情况,在今后应多深入教学实践中去,作进一步的尝试与研究。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笔者会继续这个研究,将其做精、做细,真正发挥出此类校本课程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臻.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现状与思考【I】.才智,2012.

【2】李洁.小学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优势初探【I】.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

第3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教师课程;合理性;必然性;基本形态;赋权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5-0019-03

【作者简介】成尚荣,原江苏省教科所(南京,210000)所长,国家督学。

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名师成长,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但静下心来回顾,不难发现,教师专业发展还未有新的突破,名师成长的难题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答。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新路径、新举措。这样的寻找,其实是一种创造。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一直在反思中寻找,在探索中创造。最近,他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教师课程。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基于对教师成长第三条路径的深入思考。孙双金校长认为“在上课中成长”“在写作中成长”是两条教师成长的切实、有效的路径。但还不够,他认为还应有第三条路:“在课程中成长”。当然,这样的划分还可以再推敲,因为课堂教学是在课程范畴之内的。不过,“在课程中成长”凸显了课程意识与视野,把名师成长聚焦在课程上,倒可能是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正是基于“在课程中成长”,“教师课程”应运而生。如果说,北京东路小学教师发展有什么新意,有什么突破的话,就在于“教师课程”。

研究需要概念。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从实践走向了理论,意味着经验的概括与提炼。概念是人创造的,概念的诞生,也意味着人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开发与提升。尽管如此,提出一个概念,需要谨慎,要经得起质疑。“教师课程”正是这样的概念。比如,我们一定会质疑:有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怎么又有教师课程?何为教师课程?教师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究竟是什么关系?教师课程与教师什么关系?教师课程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如此等等。质疑不是坏事,相反可以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让思维更缜密,让概念更成熟。我认为,教师课程这一概念尽管还需要完善,却是成立的,而且是经得起推敲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名师成长的高平台、高境界。

一、教师课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课程有不同的划分维度和方式。一般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划分,显然,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组织开发的,体现了国家意志,国家规定了对课程质量和水平的基本要求;地方课程是由地方,尤其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的,以满足地方对课程的需求,体现课程的本土特色,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开发方式。三类课程组成了国家课程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会有两个问题需要明晰。一是所有课程到了学校,便获得了另一个课程概念: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由谁来实施?不言而喻,由教师为主实施。这一课程实施过程是深度开发的过程,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学校课程实为教师实施的课程,因此,将其称为“教师课程”是合适的。教师课程揭示了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了教师的创造价值。二是国家、地方、学校是开发的主体,在国家、地方、校本的背后或深处是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分别是由国家、地方、学校组织“人”来开发的,教师作为“人”,理所当然地成为开发的主体。尽管如此,我们不禁要追问:既如此,为什么不在三类课程后面加上教师课程呢?我认为,国家、地方、学校更多的是以组织机构的名义出现的,与教师开发的课程相比,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教师课程更多的是从课程整合角度来界定的,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起了整合作用。综上所述,教师课程这一概念是成立的,具有它的合理性。

教师课程的提出不只具有合理性,还具有必然性。改革总会有路线的确定与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入,路线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作出一定的调整。课程改革同样如此。课改既有自上而下路线,又有自下而上路线,自上而下路线表现为顶层设计后的基层执行;自下而上路线则侧重在基层探索后影响上层的决策。二者都有推动的作用,但作用力的方向是不同的。不难看出,自下而上的路线,更关注基层,更重视草根的力量。两种路线的结合才会真正推动改革的全面与深入。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尤为重视自下而上的推动,即在顶层设计后,更鼓励基层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探索。教师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完全可以认为,教师课程闪烁着改革的光芒,让教师永远在田野里,焕发出草根无比强大的力量,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创造者。这是必然的。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课改智慧又一次闪现在教师课程中。

二、教师课程的基本规范性和基本形态

教师课程,首先是课程。课程,自有其基本的规定性,比如,教师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形态,等等。不具备课程规定性的,不能称其为课程,即使使用,也不会持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北京东路小学已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当然只是初步,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去探索和建构。

1.教师课程的核心理念。

和所有课程一样,教师课程应当坚守一些核心理念。其一,课程是教师赠送给孩子的一份幸福的礼物。课程有课业的目标、要求,有规定的必要的负担,但是,它不能只是一种课业负担,更重要的是它应引导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礼物,幸福的礼物,让孩子爱上课程,爱上学习。孙双金的“12岁以前的语文”,是教师课程的典范,它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它是幸福的礼物。其二,课程是学生随时准备弹离的一块跳板。苏霍姆林斯基曾引用列宁父亲的话来说明这一重要理念:当你看到教师捧着一本书在教室里认真教的时候,可以肯定他不一定是个好教师,因为他并不知道,教科书只不过是随时准备让学生弹离的一块跳板而已。教科书如此,课程当然也是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师课程,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更有魅力。但它们不是目的,只是工具,其宗旨是让学生凭依这块跳板起跳,跳得更高更远。其三,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机会。开发一门课程,便在学生面前新打开一扇窗户,开辟一条通向生活、通向世界的道路,一门门课程就是一个个发展的好机会。教师课程与孩子的心灵紧相连,想孩子所想,爱孩子所爱,急孩子所急,走进孩子的心灵,在他们面前铺展让可能性得以实现的机会之桥。

不仅如此,教师课程还应有自己独特的理念,那就是学生是教师课程的直接参与者,用学术些的话来说,学生会被自然地“卷入”到课程中来,参与规划、参与设计、参与实施、参与评价。这样,教师课程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为学生设计,而是让学生参与设计,学生亦应是课程的创造者。可以说,教师课程离学生最近,离学生需要最近,离学生心灵最近;学生最喜欢参与到教师课程中去,也最有可能参与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在参与中又提升了能力。

2.教师课程的基本形态。

教师课程是一种课程形态,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教师课程本身也有一些基本形态。课程形态是课程的基本规定性之一,厘清基本形态,才能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也才让教师们有序有效地操作。

依我看,教师课程具备三种形态。一是基本形态,即基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创造性实施的形态。之所以称为基本形态,是因为所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有自己的视角,都会从实际出发,也都会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进行创造性教学。而且,这种基本形态的教师课程,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二是优化形态,即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尤其是对国家课程加以适当改造,或是适当增删,或是适当扩展,或是适当深化……这一过程,实质上课程已被教师所改造、优化,真正为教师所用。国家课程是国家对课程标准的基本规定,是学生拓展的基本保证,也是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但绝不意味着不可以适当改造。三是独立形态,即教师根据需要独立开发的,有专属的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结构等。当然,这类形态的课程可以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也可以与国家课程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三类课程没有非常明确的边界,常常是相互融合在一起。三种形态,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主次之别,各有各的功能定位,它们联合起来,共同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不过,当下的状态是,大家把重点放在独立开发的教师课程上,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长期以来,这类课程几乎是空白;同时,这类课程最能彰显教师个性和课程特色。但是,基本形态和优化形态的教师课程,其空间也很大,我们开发还未到位,我们不应忽略,不应把兴奋点只放到独立开发的课程上去,这样会形成新的“追风潮”。

3.教师课程的规范性。

课程本义是跑道,道者,规定也,有目标,有边界,有计划;跑者,经历也,过程也,有探索,有体验。跑道,课程的规范也。如今,课程有各种定义,但我坚定地认为,跑道是课程的基本定义,不可忘却。为此,不管哪种形态的教师课程,要坚守跑道的基本理念,追求规范性,在开发前,要认真研制课程纲要或方案,对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评价、课时安排等作出明确规定,防止随意性、盲目性。假若实施前还未具备条件研制纲要或方案,那么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应回过头来,在实践的基础上,研制纲要或方案。北京东路小学所介绍的教师课程,基本上达到了这些要求,不过,还略显简单,应逐步完善起来。

三、教师课程帮助教师走上了发展的高平台

先让我们对北京东路小学几位教师所开发的教师课程,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彭老师的童谣课程。童谣已在国家的语文课程中,但彭老师不满足,孩子们也不满足。他认为,童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童谣课程的开发来自对传统文化弘扬的一种责任,来自他和孩子共同生活中对童谣的喜爱;童谣课程,让孩子,也让教师自己一起回到童年时代。王老师的水墨课程。同样,水墨,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其间有多少家国情怀,有多少世间感悟啊。王老师说,水墨课程让民族文化血脉在孩子们脉管里流淌。其实,水墨课程是在教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吴老师的数学绘本课程。吴老师竟然从绘本中发现了数学,绘本成了数学的载体和资源。她告诉孩子,数学就在生活中,它张着笑脸,在生活中,在绘本里等着我们。数学变得那么亲和,那么温暖。数学绘本巧妙地把数学与绘本联结起来,让数学换了一张面孔,有了可爱的表情,其实,改变的是师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唐老师的牙刷课程,不只是科学课程、生活课程,而且是设计课程。设计,关乎人们的生活,关乎人类的创新,充溢着深深的情感和无限的想象。支老师的蒙学课程。蒙学课程让大家有震撼感。启蒙,蒙学的启蒙,文化的启蒙,思想的启蒙,意义深邃。

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课程就这么现实地、实实在在地、生动活泼地存活在我们的教室里、校园里,教师课程就在教师的手上,就在教师的创造中,不必怀疑,更不必不置可否,若此,实际上就是以暧昧的态度来否定它。我们应当坚信教师们的创造力。

第4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课程 资源开发 融合

[作者简介]张海龙(1978- ),女,山东泰安人,新乡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和高校体育教学。(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90-01

我国的少数民族生活在特殊的自然环境里,造就了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民间文化活动多与生产和生存相关,民族民间文化有一定的群众性、娱乐性,具有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和就地取材的特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校本课程,符合课改的新理念,丰富了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性资料。如果能将这些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融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仅能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有机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且能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相关概念释义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提出于1937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辖机构“教育研究革新中学”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举办的一场“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两人在会上最先试图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校本课程是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核心理念是让课程真正适应地区、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校本课程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差别性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进一步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对民族自豪感升华的过程,各个民族项目都代表着各自民族的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凝聚着浓厚的民族意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存在大量群众喜爱、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将民族传统项目纳入体育校本课程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而且能极大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如将抖空竹引入体育课堂,能锻炼学生各个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随着空竹的转动闪转腾挪,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2.丰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内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在构建校本体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体育校本课程编制过程中,既要与国家课程的精神保持一致,又要反映地方经济、文化的特点。这拓宽了体育课程挖掘“乡土内容”的视角,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还有较高的娱乐艺术、道德教育价值。将民族体育作为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通过学校教学得到弘扬,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传统民族文化的教材,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民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3.增强体育课程的多样化。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和健身性。目前的体育教学尽管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跑、跳、投、篮、排、足”等项目的兴趣,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延伸和扩大到课程资源中,将二者有机结合,使教材更具有民族性,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增强体育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学校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校本课程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为必修课,也可以为选修课;可以是体育课,也可以课外体育锻炼。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关的民族传统项目,选择学生喜爱和认可的项目,教师要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根据时间、地点、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项目和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热爱体育和对运动的热情。

三、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促进作用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体育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忽略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引入和学习。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将民族传统文化纳入体育课堂很有必要,通过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体现民族特色,让学生从体育课中找到锻炼身体的乐趣,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

四、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融合途径

1.灵活多样地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学校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把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到实处,改变教学结构,适当增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的比例,依据教学原理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差异,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当前课堂中多以球类、体操、武术、田径为教学内容,而对于空竹、珍珠球、跳竹竿、放风筝、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开设比例较小。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本地区的传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发掘、整理、加工、改造和研究,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2.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天津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此这项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赛事活动每4年举办一次。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2007年号召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节、大课间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兴趣。但多数是以球类、体操等为主,民族体育项目少之又少。应当在学校适当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俱乐部,将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相融合。民族传统体育多数是在祭祀或民族节日中进行的,如端午节的赛龙舟、重阳节登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融入民族体育,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和锻炼身体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提高教师素质,积极培养民族体育项目体育教师。为更好地将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融合,必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体育教师队伍。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应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营造引进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环境;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体育教师多开设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力推广“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策略,鼓励教师进修参加专业培训,加大对民族体育理论的研究,到校外聘请有传统体育项目经验的老专家、民间艺人等到学校与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使民族传统体育以更新颖、多样的面貌融合到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

4.学校加大投资力度,给予物质保证。大部分学校体育场馆、器材使用量无法满足教学使用,由于体育资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适当增加民族体育场地的建设或者专门开辟民族体育项目活动场所,以满足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需要。我国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有172项之多,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根据学生的需求自制体育器材,如龙灯可以考虑用板凳来代替,舞龙可以用篮球组成龙身上下翻飞,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使更多有趣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生课堂中。

体育是学校基础课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是一门能反映当地民族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学校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诗性专业教育;校本资源;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张妮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硕士,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LO)06-0168-03

基于现代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背离和工具价值膨胀的现实背景,笔者所在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把诗教引入高职,再引入高职专业教育研究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学院凭借“十年磨一剑”的探索和积累,2007年在“校园诗教和谐育人”活动中一举夺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等奖,接着在2008年的专业文化品牌“汽车文化:车以载道,志在千里”活动中再度获得浙江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与科学的研究探索并行,从诗教到诗性美育再到诗化人生的全新教育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一、何为诗性专业教育及相应的校本资源

“诤性专业教育”概念是基于对高职领域中“技术性”与“人文性”协调平衡的原理而提出的,它本质上融合了传统人文的诗性精神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理性精神,试图将民族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理性与感性相融通,是一种和谐的审美型专业教育,是当代诗教美育的新模式。

基于对“诗性专业教育”的概念界定,进而可以探索其实施载体和可操作方案,通过校本资源的建设形式丰富和优化诗性专业教育过程。这里的“校本资源”是指广义的校本资源,是指能够满足本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一切可被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它由学校组织和规划,由学校师生共同建设和维护,以满足学校师生工作学习中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当然,它有一定的建设重点,通常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和活动资源。它对诗性专业教育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1)促进培养和谐的职业人;(2)加快提升师生文化素养;(3)传承诗性专业教育历程。

二、如何建设诗性专业教育中的校本资源

诗性专业教育不是纯粹的诗歌化专业教育,而是以诗教为龙头,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把传统文化的诗性资源引入专业教育,使之得到充分借鉴和拓展。因此,围绕诗性专业教育建设校本资源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也是一个需要全面协调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力求拓展诗性载体,开发诗性思维,启迪诗性智慧。

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诗性专业教育中的校本资源建设的核心理念为“两个把握”,即把握以校为本和以生为本;并且建设好四个重点内容,即校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和活动资源。

(一)核心理念:两个把握

“把握以校为本”,是指诗性专业教育中的校本资源建设关键要把握“校本”的要领和内涵。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而“把握以生为本”,指的是诗性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和谐职业人,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计、开发和建设校本资源,都要“从学生问题中来,到学生群体中去”,克服现行高职教育中“工具性”盛行、“人文性”缺失的专业教育矛盾,将资源用于学校第一(必修)、第二(选修)、第三(课余实践)课堂,促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二)建设内容:四个重点

1 校本教师资源:教师既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客体,又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因此,培育高素质的诗性专业教师团队处在校本资源建设的首要位置。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华诗词学会诗教促进中心为诗性专业教师园地,既邀请校外相关专家参与讲学和研讨,如聘请中科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出任本学院荣誉教授等,又在学院内吸纳了人文社科部、体育工作部、宣传部、学科专家等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组成了强有力的教研团队,为开发其他资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校本环境资源:校园环境资源包括办学的硬件设施与辅教学设施。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学校对整体规划中如何融入诗性文化的内容作了细致筹划:在图书馆专门设置了诗词阅览角并配以一定的书画布置,作为永久性的展览场地;在教学楼、行政楼、图书信息楼等主建筑的走廊上均布置了名家书画和师生的书画作品;在实训大楼建设了校内艺术品展示室,收集、整理了上千件中国书画、古陶瓷、玉石金银器物等传统工艺品。学校寓故事于景色之中,让师生游历校园的过程成为了解校史、接受熏陶的过程,化无形的精神为有形的范例,树立典型,从而发挥校园环境“无字书”的教育功能。

3 校本课程资源:这里的校本课程资源专指学院设计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即学院针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出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同时配套设计相应的校本教材,用于第一(必修课)和第二课堂(选修课)。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重新修订《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有限的课时中增加四节课的诗词创作内容,并列入考核范围,为诗词选修班和提高班的生源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配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学院编写了“古典诗词与道德”、“八荣八耻的中华文化之根:名言名句选读”等校本教材,把道德教育和诗词教育有机结合。在正课之外,学院开设了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中国民间艺术赏析及剪纸制作、书法等近20门人文选修课程,这些课程采用学分制,全院各级学生必须修满一定学分的人文类选修课方能毕业,有效保证了诗性专业教育的实施。

4 校本活动资源:校本活动资源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总领,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形式,通常称其为第三课堂资源,是实施诗性专业教育的软环境。它有利于延展第一和第二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于1998年秋,以传统诗词创作培训班起步,坚持诗教美育实践模式。2000年春,继而成立了“兴华诗社”,发行社刊《兴华诗教》,后更名为《中华诗教》报,并了《中华诗教网》。学院不断提炼、完善主题实践活动类型,形成了“西湖梦寻”人文之旅、“爱我中华”诗词吟诵晚会、“诗国青春”诗词楹联灯谜会、“江南毓秀”名家书画笔会四大活动品牌,并以此带动了书画、工艺品欣赏、传统武术和中国戏曲的活动资源体系的构建。

三、诗性专业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资源建设拓展思路

基于对诗性专业教育中校本资源建设理念的

剖析和实践过程的观察,笔者认为目前在做的校本资源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拓展。

(一)优化应用现有资源。促进诗性专业教育

校本资源从哪里来,就应该回归到哪里去,优化和应用现有资源,尤为重要,这是因为:(1)在诗性专业教育中,教师资源处于首要位置,进一步吸纳更多学科专家、诗教行家参与其中,规模化地运行,形成一个可以随时选择的师资库是势在必行的。(2)校本环境资源在诗性专业教育中是一个必要的手段,校方应作更深入的文化挖掘,连动某些校本课程资源的实施,作为其实训场所,这很值得一试。(3)校本课程资源是诗性专业教育的主渠道,是重中之重,我们应以精品课程的要求去建设和优化它,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之上,开发出更多与各专业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诗性专业课程,形成诗性专业校本课程体系。(4)校本活动资源是诗性专业教育的有利保障,它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平时应及时收集、整理这些珍贵的资料,便于传承和推广。

(二)树立专业文化品牌,开发潜在资源参数

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系统,对社会行业文化有吸收又有引领作用,在校园中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因此建设诗性专业文化品牌是实施诗性专业教育的前提。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从1998年起步的诗教文化,已拓展为现在的诗性文化,并将其作为一项“绿韵工程”(“绿韵”之“绿”即绿色教育观,“韵”即情韵、意韵、韵味,蕴涵着以诗教为特色的新型诗性文化的情理兼融之美,确切意义是科学与人文交融、诗性的情理和谐的综合性校园文化素质教育工程)进行建设,这是一个创举,也是高职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探索。在这个理念的倡导下,推行“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方式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我们将这些有意义的文化品牌转化为与校本对应的资源建设,丰富了资源内容。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校本资源库

第6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一、以制度文化创新建设为保障,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要创新“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引领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更趋合理和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服务机制,提升学校的管理制度文化。

1.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式梳理学校原有制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对值得发扬的继续继承,对不足之处进行修订与完善。

2.通过原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修订,形成一整套推进学校发展、文化进步的观念、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等,并汇编成学校管理手册。

3.积极寻求规章制度内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学校文化建设的各种服务机制、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并把这些制度内化为师生的日常行为。

二、以物质文化优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物质文化折射出一所学校的精神特征。因此,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的精神文化内隐价值为指导,以有效承载和彰显这些精神价值。从三方面着手:

1.环境改造,对学校物态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并分步实施。如:校园电视台建设、校门改造、学校围墙的改扩建、塑胶跑道建设等,为全校师生营造更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

2.文化营造,以景观、园区、餐厅、操场、各室(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校史陈列室、图书馆、科学楼——娃娃科学宫)为基点,营造“单元板块文化”,多层次、立体化地构建优美高雅的学校环境文化。

3.内涵打造,雕刻博爱、笃行的校训石,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形成特色鲜明的“百色长廊”,让学生在这里有展示的舞台,获得自我提升的成就感。围绕学校的“科技和关爱”两个主题,将刻有“创新、求真、探索、勤学、睿智”和“宽容、感恩、诚信、和谐、至善”十个小石块隐匿于绿树红花中,更加丰厚了“科技创特色、人文增内涵”的学校内涵。将学校的亭子命名为览远亭,赋予寓意深远的对联,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加强墙壁文化的建设,在教学楼墙面上,围绕“尊重生命、享受教育”这一内涵,依次形成“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守护—生命的升华”这一系列生命主题文化,力求信息具有激励性、导向性、时代性,使人文气息更加浓厚。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将“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的内隐价值更好地体现在学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墙一角、一门一窗、一景一物上,形成具有较强教育力的物质文化氛围,营造具有独有性、连续性、有归属感的百小精神家园。

三、以提升行为文化为主体,彰显“尊重享受”的课程文化。

1.积极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构建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的生命课堂。

以课堂为阵地,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注师生的生命价值和体验,努力构建“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的充满生命活力和气息的课堂教学。

(1)立足现状,展开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等方式探寻师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对我校课堂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并形成书面报告。

(2)理性思考,明晰课堂内涵。理论知识学习:选择相关的教育刊物和教育专著等文字资料进行学习;主题沙龙研讨:围绕“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等一系列主题关键词进行沙龙研讨;参观考察学习:创设条件联系一些知名学校向他们借鉴学习,如到丹阳学习活力课堂的经验。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进一步明晰在“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下课堂的概念、内涵、特征和价值,逐步构建“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的课堂理论框架。

(3)实践研究,构建生命课堂。根据学科特点,各学科组从教学设计的改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组织、有效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践,努力使每个教学环节彰显师生生命价值内涵,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快乐的场所,从而构建“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的课堂文化。

在过程实施中,制定生命课堂的“课堂教学观察表、评价表”,观测教师执行度,为界定和评价老师们的生命课堂教学提供依据,从而推动生命课堂的发展性评价。

2.积极开设系列化的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的课程特色文化。

(1)深入打造以“科技、关爱、数棋、航模”为主旋律的必修课程,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整合修订《生活与科技》的校本课程,探索和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体系。

(2)积极开设“生命课堂”的课程超市,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等自愿报名,以走班制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满足个性需求的课程中,体验实践的乐趣、探索的新奇、合作的愉快、成功的幸福,充分享受到课程的滋养。

四、以精神文化渗透建设为根本,谋划“尊重享受”的共同愿景。

通过制度文化的创新建设、环境文化的优化建设、行为文化的提升建设,逐步渗透“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的精神文化。

1.进一步解读学校的外显形态的精神文化,不断挖掘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总结和提炼办学理念,规划学校办学愿景、制定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教风”。班级层面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徽、班歌、班花,不断丰富和充实学校的文化内蕴。

2.通过创办专刊、主题板报、师生征文、愿景学习等活动方式使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主行为,并落实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7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项目;学习研究

G622.0

一、概念的界定

“英特尔未来教育”提出21世纪的技能以适应不断的变化并获得发展一个最基本的策略就是熟练运用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 PLB)。基于项目学习在许多方面超出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活动,首先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在“做”、“找资料”、“调查”、“实验”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促进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发展以及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养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他们终身学习技能和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基于项目学习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学习允许教师将各种教与学的策略综合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开发各种智力,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自身的优势与学生合作来完成一个学习项目。

二、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有效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基础保证。

2.解决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单一片面,不能保证学生对研究主题或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分析与体验,学生接触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的问题。

3.解决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配备率低,人人参与设计项目学习活动的教师体系。突破魍车亩淘菅习周期,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4.通过实验研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使课程校本化、项目化、系列化。

三、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具体实施内容

1.通过校本培训强化教师的前期理论学习

思想、观念是一切行为的先导,系统学习课程理念,转变观念是实施该实验的提前,为此我们需强化老师的前期理论学习,学习的主要理论包括:《小学新课程改革标准》、 英特尔关于“PLB”、“PBA” 项目学习课程培训、《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等前沿最新的相关论著。同时我们聘请专门的专家做实验顾问,定期给老师们做主题讲座培训,并全程跟踪和指导实验工作的开展。

2.内容选定条件

在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过程中,老师要了解项目学习的本质问题,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区别与联系;领会三者间相互结合、渗透或延伸,整合对于深化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意义。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前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学生的兴趣、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状况等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开展。还要结合学校实际,设计项目学习主题充分照顾学生的感受,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开发本土案例为宗旨。

四、解决问题的具体实施步骤

1.做好教师全员参与的前期动员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综合实践课程和项目学习的理论,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了解,在实施项目活动过程中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即教师是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协调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对目前学生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学生对综合课程活动的期盼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归类整理,在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完成研究的总体设计。

2.遵循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研究模式,确立分段实施,研训与实践并重的研究策略。为使实验顺利进行,我们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总指挥,分管校长总负责,监控学校大型活动、负责统筹协调、制定项目学习课程的研发规划。教研组具体落实课程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跨领域,我校打破常规,建立人人参与设计项目学习活动的教师体系。成员由各班班主任、校骨干教师组成。在集体备课中商讨活动主题,用“Intel未来教育”的项目学习提供的单元计划模板(Word文档)策划自己的单元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拟定学习目标、创设课程问题(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项目学习形式完全是采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任务驱动式。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每一项操作,甚至每下载一幅图片,一段文字,每完成一个作业,都是为今后完成整个作品做准备。也可以说,当整个学习时间满了之后,任务完成了,所有的作业也就完成了。这种教学方式,教师把学生的作业负担分解到每一天的学习活动之中,确实是一种崭新的学习理念,也是一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好办法。

在设计同一个主题活动内容时,我们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活动目标的设定根据不同学段要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来设定活动的基本框架。

2.活动主题从关注学校、生活现象、新闻动态等时事话题提出。

3.活动以项目学习形式开展,开发身边可利用资源,如家长或社区等可利用资源协同完成活动任务。

4.内容设计围绕同一个主题,以年级教研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设计任务,然后给江风主任做最后审核。

5.每学期包括寒暑假,必须完成两个以上的学习活动,在评价量规指引下通过自评、他评,使学生学会在评价中不断调整学习行为。

结束语:

学生通过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会通过做项目来找出问题、规划行动方案、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进行决策、完成研究过程,并最终以作品呈现的学习方式汇报学习结果。培养了学生合作、团队和自主学习、信息素养和反思能力。并且有效的项目学习真正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成为真正的助学者和引导者。可以帮助教师创建一个高效的教研团队,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学习组织,专注校本课程开发,同时也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第8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本课题于2009年9月26日在宁波市政协联谊宾馆举行开题报告会。与会领导和专家有: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陈大坤、中央教科所规划办主任曾天山、中央教科杂志主编高宝立、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宁波市教科所所长沈海驯、宁波市教科所原所长喻立森和宁波市教科所科室办的负责人。

本课题承担单位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和学校所在区(县)的教科室人员一同参加了汇报。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鄞江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地处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薄弱的鄞西农村。为摆脱困境,学校从1983起开始实施美术教育的改革,并于同年成立了第一个美术兴趣小组,学生纷纷积极报名参加,虽然没有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的提高升学率,但学生毕业后都能很快找到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受此鼓舞,学校坚定了走以美兴校之路的信心--依托宁波市鄞县的人文资源,结合本地区市场的需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然而,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我们发现这种普通班和专业班并存,以专业班带动普通班的办学模式只适应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学校发展的需求。因为这种模式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以高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特别是普通班的学生而言,美术教育、美的教育因高考的挤压依然被挤压到极其边缘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下,新课程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专业第一、升学第一的状态。显然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

在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把教育价值取向定位在升学上,定位在部分学生的身上,是很不合时宜的,也势必造成学校新的被动和滞后。为此,我们将总结经验,深化研究,希望探索出一条生活化的富有特色的美术教育之路:在保持专业教育特色的同时,能够利用学校现有的美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和艺术素质的全面发展,力求使美成为所有学生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进而对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家价值。

二、研究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美,是指以美术教育为原始切口和主要载体的美育结果,即学生在学校受全面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美、感悟美、创造美,让美成为所有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形成素养以得到终身受益的享受。

所有学生,是指全校的每一个学生,而不仅仅指美术专业班的学生。作为一所具有美术教育特色的学校,她的每一学生都应享受优质的美术教学资源,因为他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接受良好的美术教育。

精神动力和生活方式,是指学生主体对学习和生活的认知态度、价值理性、核心动机、审美习惯等在一定时空、相关人际、抽象客体、物象客体中的作用性反应中所呈现的状态。本课题重点关注学生的在校生活阶段的各种状态,也适当涉及非在校时段和将来的生活预期。为此,贴近生活实际的美术教学,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将使他们改善生活的逻辑结构。

特色美术学校,是指在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群中,再以一定的内涵发展的方式区别于该群体的学校。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正是以全体性而非选择性、生活化而非专业化为特色的美术特色学校.

三、研究目标

全员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而是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全体受教育者掌握美术史论的初浅知识,习得形象感知、形象思维、形象想象、形象表现等多种美术能力,提高审美修养。简言之,学校全员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应当是通过美的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影响和改善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物质环境。

因此,我们认为建设农村特色美术学校的目标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明确学校定位,确立合乎社会和地区需要、合乎学校现状和前景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推动学校以美兴校,形成特色战略向前发展,由美术特色学校转向特色美术学校,由注重部分学生转向注重全体学生。

2.立足学生发展,建构以美术熏陶为经线,以生活方式为纬线的教育框架,依托本地的人文资源,结合本地市场的需求,开发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精神生活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使美的教育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其将来的生活质量。

3.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培养机制,通过专业教师的创作机制和进修体制,充分挖掘全体教师的潜力,加速锤炼,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引领和指导学生的校园生活。

4.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高色美术教育的管理体制,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活动项目等提供系统的支持与保障。

5.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和高中阶段美术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有效途径、具体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6.以美术特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带动学校音乐和体育特色的发展,从而使学校逐步走上一条立体化、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这几个部分的目标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但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四、课题的实施

(一)打造一个能充分感知的生活化的美的环境

3.承办学术研讨会和画展。目前我校已经成为宁波市艺术研讨中心,每年举办市级以上研讨活动两次。我校还协办了第9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组织《中国水彩年鉴》第二次联会。我们将继续承办各类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学术研讨会和各类画展。(负责人:徐惠银、骆建钧、陶育义)

4.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发挥特长,展现自我,定于每年的5月举办以美为系列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负责人:华成峰)

5.兴办民俗文化研究会。我校与鄞江镇政府合作设立画家写生基地,并成立镇级陶艺馆,举办民俗(庙会)文化研究会,举办画展。(负责人:徐惠银、华成峰)

(二)组建一套使美成为学生生活方式的管理体系

1.行政管理系统(校长室、艺术处、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

2.子课题管理系统(艺术处、教科室)

3.艺术馆(所)管理系统(艺术处、总务处)

4.课程管理系统(教务处、艺术处)

5.学生管理(课程选择后)(教务处、艺术处)

具体的指责分工和合作网络正在配套调整中。

(三)建立一支能使美术教育得以普及的师资队伍

任何教育改革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不能成功,特色美术学校的建设更是如此。近年来我校对专业教师成长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统计至今学校在教师进修方面已花费70余万,进修学校包括中央美院、中央美术研究所、上海油雕院、中国美院、清华大学等,甚至到德国读研。但是,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不加重视,必将对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乃至学校的长远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新一轮的专业教师成长计划,以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向更高、更优、更专的层次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教师课程课题任务。每位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提出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并提出相应的小课题规划(校级)。时间:2009年10月前。联系结对区内的有美术教育成果的学校,如塘溪中学、钟公庙中学、东吴小学等;了解本地文化特色,引入相关课题之中。(负责人:华成峰、刘红首)

2.专业教师创作计划。教师在上课之余,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在个人创作室参加创作活动;每周五和学生文化课月考、期考期间,为教师集体创作时间。每月每位教师必须上交两件优秀习作,每一学期有一张创作作品由学校保管,学校将颁发收藏证书给予教师,但所有权归作者,使用权归学校。(负责人:张经伦、张韩光、金华祥)

3.专业教师进修计划。对于创作才能突出并对学校发展具有深谋远虑的教师,和年度高考专业成绩优秀的带头教师,个人专业潜力巨大的教师,学校均给予上名校进修的机会。对已选定进修的专业教师应与学校签定相关协议,回报母校:进修结束后,参与进修的教师必须在一学年内举办一次有影响的画展;必须带一名徒弟,以促进专业教师专业水平的均衡发展。2009学年度拟安排陈金芬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负责人:徐惠银)

4.作品年鉴和淘汰制。对美术教师的作品实行双年展,并引入作品淘汰机制,每两年出版教师作品集一本,激励教师创作。(负责人:华成峰、张韩光)

5.课堂教学比武观摩。美术教师人人参加基本课、欣赏课、创作课的比武观摩,并与说课、研课、评课相结合,全面提高美术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特别要保证全校每班每周一节美术欣赏课的高质、高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负责人:艺术处、教务处)

6.专家引领画龙点睛。专人负责邀请或聘请十多位专家、教授作为学校的特聘教授,不定期来校讲学或现场作画。(负责人:徐惠银、华成峰)

7.全部学科渗透美育。非美术的学科或课程,均按德育渗透的模式,结合各自学科的文化、历史、留白及其社会价值、生活价值、人性价值,进行渗透式的育美教学,甚至实现课程艺术化.(负责人:艺术处、教务处)

(四)创建一系列使美成为学生生活方式的培育机制

1.自选化校本课程的构建

我们首先要形成一套培育“让美成为学生精神动力和生活方式”的校本课程(教材),包括选修性和专业性课程(教材),并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发展。(负责人:教务处)

目前全校普通班学生美术课程设置的菜单(负责人 华成峰 张经伦)

注:

*课程选择:以高一年级为对象,全员参加,由学生自主选择。(负责人:教务处、年级段)

*课程实施: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走班选修(负责人:教务处、年级段)

*教学模式:课内实行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实践,课外实行小导师制(美术专业班学生担当小导师)。(负责人:各相关的美术教师)

*评价机制:①评学生:按学生在特色教学中美成为其生活方式所达到的基本学习要求和行为规范(标准)进行评价;②评教师:按教师在特色教学中美成为其生活方式所达到的基本教育要求和教育效果(标准)进行评价;③评课程:按教师所开发(或师生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可信性如学生的接纳度、内化力、持续性进行评价。(负责人:华成峰、刘红首)

2.日常化美术活动的保证

*以兴趣小组为单位成立学生美术专业社团和业余社团。(负责人:陈芬维)

*每年的五月为艺术活动月。(负责人:华成峰)

*在艺术馆、教学楼设置学生作品展橱。(负责人:张经伦)

3.多轨化培养机制的转换

多轨培养体制,即多轨出发,转轨有利,多轨合一。普通班的学生可以转入美术班学习,美术班学生也可以转入普通班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负责人:华成峰)

五、本课题拟定子课题

1.“让美成为所有学生生活方式”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负责人:徐惠银)

2.农村学校美术类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负责人:骆建钧)

3.美术教育兼备专业化和生活化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负责人:陶育义、张经伦)

4.让美成为所有学生生活方式的培养和管理机制的建构(负责人:华成峰)

5.让美成为所有学生生活方式的校本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校本教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负责人:张韩光)

6.享受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教学模式建构(负责人:陈金芬)

7.美成为学生生活方式的评价体系建构(负责人:刘红首)

8.特色美术学校建设的部分关系研究(因果关系、相关关系等)(负责人:华成峰)

六、预期各阶段成果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9.7-2009.9

(1)成立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意向

(2)搜寻“特色美术学校”的文献资料

(3)课题组成员交流学习“特色美术学校”理论及文献资料的体会

(4)对课题组成员的进行培训

2.第二阶段(课题确立、启动阶段):2009.9-2009.10

(1)制定研究实施方案与具体工作计划

(2)确立各个子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案

(3)召开本课题开题大会

(1)各子课题分项进行落实和操作

(2)定期交流总结,汇报子课题进展

(3)专家指导和指正

(1)各子课题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9篇:校本课程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之“魂”。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做好实践性课程教学设计是五年制高职院校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核心。只有从项目设置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生产性,教学内容的简约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性、多样性,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学生的主体性,课后延伸的研究性和作业练习的创新性等方面着手,设计好实践性课程各堂课“教”与“学”的环节,才能真正实现打造精品课堂、推进有效教学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院校;实践性课程;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课堂上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教师去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贯穿于课堂内外的实践与探索。经过多年的职教学习与研讨,笔者对实践性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几个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实践性课程是指建立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践中学习和能力培养为手段,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认知和学习,使学习者具备胜任工作岗位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性课程是“做中学”这一朴素思想的集中反映。工作过程导向的特征决定了课程必然要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实践性是这类课程的核心属性。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思想就是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就是指通过教师的一堂课或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要看每一个学生是否学有所获,得到发展,是否有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看指导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和任务。

教学设计即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采取好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的过程。

五年制高职院校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现状

根据笔者对近几届高职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跟踪调查和企业回访,高职院校实践性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从毕业生素质与企业需求看,存在的问题是:(1)专业知识不扎实,应变能力弱,参与生产实际的专业技能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2)缺乏对职业环境和岗位目标的全面认识,对企业文化缺少认知,短时间内不能适应企业管理。(3)缺少磨炼,耐挫折力不够,怕吃苦,缺少终身学习的理念。(4)不能很好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能力的再学习提高能力不强。

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看,存在的问题是:(1)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未能将实践课作为一门课程,仅认为是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实践课的开设依附于理论课,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2)生源规模盲目扩张,生活设施应急快速投入,而用于实践教学的投入却相对不足,陈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新技术、新工艺得不到采用,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差距拉大。

从实施实践性课程教学的师资看,存在的问题是:(1)能力本位和终身教育的职教理念只停留在书面上、应急的课改试点课上或优质示范课上,尚未真正落实到常规的教学实践中。(2)生源规模大,受各方面原因限制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课务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和新技术培训,教师实际技能水平提高不快,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不到位。

从实践性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看,存在的问题是:(1)实践教学仍停留在以手工技艺为主的单一工种劳动型的“反复练,练反复”上,尚未真正达到以复合工种心智技能为主的训练。(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体现不明显,效能评价缺少基本标准和提高标准的分层。(3)课程改革进程缓慢,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改革不成熟,操作性、趣味性、实用性强的实训项目开发尚不完备,科学、实用、适合的实践性课程指导教材不成熟。

实践性课程有效教学设计的探索

在实践性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中,应积极探索,认真研讨,归纳总结。笔者在项目设置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生产性,教学内容的简约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性、多样性,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学生的主体性,课后延伸的研究性和作业练习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教学项目设置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生产性这是实践性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教学目标设计应以明确的有效课标志为统领一堂有效课要求教学目标明确突出,课堂思路清晰明确,教学过程协调和谐,知识点与技能点能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度高。教学设计应关注课前准备、课中掌控与课后拓展延伸。“教学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简约。“西瓜”与“芝麻”都想要,力求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很难将教学目标有效落实。内容选讲要做到三个不教:学生通过练习能实现举一反三的不教;学生在课后延伸中能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暂时不教。

2.教学目标简化。目标过多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目标的达成度反而较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教学时间的限制,目标必须实际、科学,既要量化,更要简约。

3.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方法是智力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既要符合教材的要求,与教材的内容和谐,又要立足学生的发展。

4.教学手段多样。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教学内容设计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若干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由至少八种相互独立、相互平等的智力组成的,每个人的智力结构是八种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的结果,因而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各具不同的优势。面对个性差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提问、评价等方面考虑不同学生不同的思维世界,要充分体现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尤其是对学困生的关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能充分地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生多元潜能的训练,创设多元化的有利于发现、展示多种智能的教学情境供学生选择,注重学生优势智能的开发,通过情境教学、模拟仿真、技能操作、信息处理等方式营造一种立体式的多维实践氛围,激发不同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项目任务设计后,可让身体运动智力型学生操作示范,让语言智力型学生总结归纳,让人际关系型学生组织任务分工研讨,开展合作型、团队型协作学习等,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实践性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

教学过程设计应以营造坦诚交流的空间为突破口教学设计应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应是平等、民主、和谐的,要防止一言堂,克服“唯师独尊”思想,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同时,教学设计要注意面向全体,关注最后一名学生,使其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后延伸设计应以问题设置的探究性和创新性为目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是如此。有疑才有思,教学设计要学会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做法?”“还有没有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打破砂锅纹(问)到底”,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学习过程。

提高实践性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与思考

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是参差不齐的,部分教师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是缺乏深究教材,缺乏鲜明的个性,缺乏思维深度的有效训练。反思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有效性,要注意以下问题。

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课堂教学的研究氛围探索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变成学习方法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方法指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个体;要强调学习过程的创造性,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特别是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以高雅的教态、智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乐学善思,主体性得到尊重。这就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一要营造课堂教学的研究氛围,二要形成鲜明的研究主题,诸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学生的参与意识研究、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方略研究等等,都是值得教师关注的课题。

要正确分析学情,开发有趣、实用而又密切结合生产的实训项目讲授什么样的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需要对学情有精准的把握。高职学生中考成绩不高,在学习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佳、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等等,更有甚者由于多种原因已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为适应学情的需要,教学项目设计应采用富有趣味性、实用性的小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电子装接工艺训练中万用表的制作,收音机的组装等。可选取贴近生活的项目,如钳工工艺中的小手锤的制作,PLC控制技术中的抢答器制作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即是有意义的生产,培养生产意识。同时,要注意“低起点”、“小步子”,缓解学生基础低和学习内容难度高之间的矛盾,降低目标难度,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可采取勤练习的方式加大训练力度,加速知识迁移,如刀具刃磨、车削加工训练等。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采取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