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组织人事工作履职报告范文

组织人事工作履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组织人事工作履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组织人事工作履职报告

第1篇:组织人事工作履职报告范文

关键词:基层央行;人才成长;环境;研究

一、基本情况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辖12个县(市、区),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28.83万,其中市区人口近100万。2007年全市GDP823.51亿元,财政收入50.49亿元,设有金融网点989个,金融从业人员20011人。截至2008年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99.8亿元,净增118.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79.8亿元,净增47.5亿元,存、贷总量及增量均居全省第二。

2004年6月,根据总行“三定”方案要求,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内设12个职能科室、2个直属单位,党委设4个部委(其中2个合署办公)。辖6个县(市)支行,其中2个支行设有发行库。目前,全辖正式在编干部职工304人(不含离退休人员),其中,男性229人,占总人数的75.3%,女性75人,占总人数的24.7%;机关160人,占总人数的52.6%,支行144人,占总人数的47.4%;专业技术人员267人,占总人数的87.8%;党员200人,占总人数的65.8%;副科以上干部96人,占总人数的31.6%。近年来,该中支以“环境励人,重担炼人,行风育人,待遇留人,制度服人”的用人理念,造就和培养具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人才队伍。

但是,按照“五型”人才队伍的内在要求和新形势下基层央行科学履职的客观需要,全辖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尚有差距,难以开创出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局面。主要体现为“四欠”:

1.人才总量欠足。队伍成长赶不上事业发展。研究生学历(包括硕士和博士)6人,仅占总人数的1.75%;高级职称3人,仅占总人数的0.99%,也就是每一百人中还不足一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12%,这个数字明显低于全国人行系统平均水平。计算机、国际金融、法律、外语等专业人才数量不够。金融稳定、反洗钱和社会征信等岗位人才稀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人才梯队欠活。年龄老化趋势明显,后继乏人。全辖平均年龄42岁,40岁以上167人,占总人数的59.9%,不利于工作创新;40岁以下137人,占总人数的45.1%,且数量逐步递减。30岁以下比例明显偏低,机关各部门平均不足2人,支行几近“消迹”。党员平均年龄超过45岁,其中30岁以下凤毛麟角。县支行队伍老化严重,其中40岁以上102人,占70.1%,尤其是很多一线员工年龄偏大,反应迟钝,手脚较慢,难以胜任日常繁琐的柜面工作任务。

3.人才分布欠优。行际、科际之间人才发展不平衡。高级职称无一中层干部及普通员工,高学历集中在业务部门,行政管理、党群部门相当匮乏。6个支行班子中仅有2名女性成员,占比9.5%,3个支行没有女性正股长,3个支行没有会计师,造成知识层次不均,领导干部人才性别来源单一。

4.人才素质欠高。在现有人才资源中,表现出“三多三少”:函授业务多,科班出身少;经济、政工系列多,会计、工程专业少;低层次、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多,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少。据统计,全辖大专以上学历占84.87%,但大多为第二学历,第一学历不足10%。267名专业技术人员中,经济类、政工类分别占63%、21%,会计类、工程类分别占14%、2%。同时,人才知识更新迟缓,缺乏具有一定经济金融理论水平、善于分析调研等综合特长。

二、成才定律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目前基层央行人才成长的科学规律。调查显示,人才成长虽无统一标准化的规律,但至少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即:素质“立”才,改革“催”才,培育“引”才,调研“强”才,机制“求”才,考核“促”才,奖惩“励”才。

作为贯彻落实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神经末梢”、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领头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生力军”,基层分支机构处于履行中央银行各项职责的前沿阵地,地位特殊,作用重要。人才成长既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要根据人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科学培养,循序渐进,通过巧施压力、激发动力、挖掘潜力、提升能力,促其全面发展,推动中央银行整体工作的不断提高。

三、环境障碍

(一)思想环境制约。囿于传统思维观念,部分领导未能从根本上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对人才队伍重视不够,对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以及在基层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工作上往往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二)体制环境制约。目前县支行普遍面临机构设置不同步、资源配置不科学、人员供求有矛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有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机制环境制约。管理机制方面:一是人才评价机制比较欠缺。二是选人用人机制有待理顺。干部选拔以委任制为主,聘任制、选任制、竞争上岗等方式占比偏低。培养机制方面:一是教育培训工作亟需创新。表现在:综合性培训多,专题培训少;政治理论培训多,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少;书本知识培训多,岗位操作实践培训少。二是岗位交流力度显然不够。由于长期固定一个职位工作,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比较单一,驾驭市场经济和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不强,难以快速健康成长。

(四)政策环境制约。一是薪酬政策有失公允。二是奖励政策过于人情。主要是对人才的奖励远远不够。三是职称政策缺乏完备。

(五)外部环境制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大幅提高。2007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和规范津补贴后收入稳步增长。相比之下,基层央行员工收入水平逐年萎缩。在这种环境助推下,难免造成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

四、创新思路

(一)树立“三种”观念,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1.树立科学的人才大局观,立足一个“活”字。要倡导人才理念,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忽视人才就是最大的浪费”等观念,真正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基层央行创新与发展的大事来抓。

2.树立科学的人才主流观,把握一个“善”字。要科学辩证识才,善用身边的人才,识贤任能,唯才是举,防止以偏概全、求全责备、以瑕掩瑜,形成谋事、干事、成事的氛围。

3.树立科学的人才成长观,注重一个“早”字。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做到早发现、早选拔、早锻炼、早使用,增强基层央行发展后劲与活力。

(二)实施“三大”工程,构筑健康的成长环境

1.实施培训工程,提升人才质量。一是以普及性培训为根本,力求广度。二是以专业性培训为拓展,力求深度。三是以提高性培训为升华,力求精度。

2.实施交流工程,锻炼人才能力。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跨地区、跨行际建立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干部交流机制,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流动性,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

3.实施监督工程,纯洁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人才监督运行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督促检查。

(三)构建“三项”机制,打造严格的竞争环境

1.构建人才评价机制,确保“有理有据”。建立一套体现各类人才特点、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指标和参照体系。在标准设计上,突出“十高”:即政治素养高、道德修养高、精神境界高、创新水平高、工作目标高、业务素质高、服务质量高、办事效率高、群众威信高、工作业绩高。在评价内容上,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实际贡献,重视发展潜力,不以“学历”论高低、“职称”论长短、“亲疏”论英雄。

2.构建人才考核机制,确保“有序有度”。改善人才测评手段,按照自评与集中检查、平时登记和年度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三结合”原则,对人才执行金融方针政策、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优秀者予以重奖,激发比、学、赶、帮、超热情。

3.构建人才激励机制,确保“有为有位”。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劳动与贡献相应的报酬与奖励,体现不同的价值标准,增强高层次人才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四)把好“三道”关口,形成通畅的干事环境

1.把好人才预测关,提高科学性。一要明确重点,摸清底数。二要着眼长远,统一规划。

2.把好人才准入关,体现先进性。一是合理引进人才。试行符合央行特点、行之有效的资格考试制度,作为招贤纳士的必备条件,从进口上把好人员基本素质。二是精心筛选人才。建立党政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金融人才等人才资源信息库,打造一支专业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梯次人才队伍。

3.把好人才退出关,突破框架性。实行人才任期制,打破干部终身制,对长期才干无长进、业绩无起色、考核无绩效者,采取轮岗培训或经济补偿的办法,直至淘汰出局,增强人才的忧患感和使命感。

(五)突出“三个”导向,强化和谐的人文环境

1.突出职能传导,整合人力资源。

2.突出典型引导,优化舆论氛围。

3.突出思想教导,建设央行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少平.人力资源主管一日通.广东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2]陈辟濠.命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关键.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3]夏世洪.培训兵法.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4]郑州市社科联、社科院课题组.努力构建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人才支撑机制.领导科学,2007年第11期.

[5]孙工声.关于分支行队伍建设与机构职能定位的调查与思考.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领导干部调研报告选编(2004年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6]钟敏.央行县支行业务整合与机制创新.金融参考,2008年第3期.

[7]戴仁平.关于分支行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组织人事工作参考,2004年第10期.

[8]田光武.建设金融先进文化,绘就央行和谐之美.武汉金融,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