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

第1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目前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已基本成型,重点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工程系、天津大学工业工程系、重庆大学工业工程系等为代表。但是,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基本上还处于探索时期,各个高校拥有的发展资源相差很大,专业特色各不相同,专业构成和形成历史也有差异,所以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但是从目前各个高校建设的工业工程实验室现状来看,一定程度上还是形成了一定的清晰脉络,本文重点研究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现状和管理模式。

1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状况分析目前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几乎都有了自己的专业实验室,并形成了一定的共同特点,但是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熟而统一的模式。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把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所有高校划分为四类高校,具体如下。

第一类高校,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独树一帜,自从2001年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以来,高薪聘请了美国工业工程专家、普渡大学教授萨文迪为系主任,构建了教学与科研并重、略微向科研倾斜的专业实验室模式。清华工业工程系已建成系列实验室,包括物流系统实验室、先进制造与系统仿真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

第二类高校,以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工程系、天津大学工业工程系、重庆大学工业工程系为代表的一类高校,构建了基于本身特色的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一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工业工程系均设在管理学院,以管理科学为基础构建自己的工业工程实验室,相对而言,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侧重于人因工程学,而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则侧重于基础工业工程多一些。另一方面,重庆大学的工业工程系设在机械工程学院,同时工业工程实验室也相对侧重于先进制造系统等。

第三类高校,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工业工程系,此类工业工程系构建的实验室重点基于某种行业(例如航空航天业)为背景,侧重于管理学科和机械电子学科并重。属于这种类型的高校,还包括中国矿业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现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分别以矿业机械类、电子工业类、航空工业类为学科基础,构建了自己的工业工程实验室。

第四类高校,大部分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开设院校均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上设置在两大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个别的高校因专业形成的历史渊源不同,设置在一些特色的学院,例如上海海事大学的工业工程系设置在物流工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的工业工程系设置在工程学院(含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物流工程等。一方面,设置在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工程实验室一般侧重于先进制造系统、计算机仿真为主;另一方面,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工业工程实验室一般侧重于物流系统管理、生产管理等。

2工业工程实验室管理模式分析先进的工业工程实验室除了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和软件之外,还需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开发管理、绩效管理等。目前在工业工程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各个高校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相对于实验室建设的其他方面,该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亟待规范和管理科学化。

第2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管理 科技创新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是相对独立的科研教学实体,同时又与依托单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际运行中既要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机制,同时也要和依托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得到依托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实验室在管理上下功夫,协调各方通力合作。高水平的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是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促进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下面就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作个总结。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室管理达到“国家队”水平。目前我国的实验室由于研究领域千差万别,相互间缺乏沟通,管理制度还未能作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实验室是代表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体,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专业实验室,因而管理上也应具有“国家队”水平,应建立健全的、适合实验室发展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可借鉴国际上一些优秀实验室、企业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为科研、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条件成熟时通过相关认证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管理制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同时做到责任到人,职责分明,保证有效执行,不要使规章制度成为挂在墙上的摆设。规章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总则:“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人员管理:“固定人员管理条例”、“流动人员管理条例”“学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研究生管理条例”、“人才队伍建设办法”等;

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开放运行办法”、“研究生机房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

科研管理:“专项研究经费管理办法”、“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课题管理制度”、“成果管理制度”等;

日常管理:“报告厅、会议室管理办法”、“公车使用办法”等。

(二)建立一支稳定有力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形成核心管理团队。重点实验室的固定人员由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研究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很高,一般都是博士毕业。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一方面主管部门和实验室应提供机会和条件,让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定期进行学习、充电,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更新观念,逐步达到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接轨;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制定完备的政策和措施保证管理人员的待遇,使他们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安心工作,从而促进实验室的管理步上新的台阶。目前一些实验室配有专职行政副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及相应的科研秘书、人事秘书,教学秘书及外事秘书,专门处理实验室日常行政事务,使实验室主任能够摆脱繁琐的日常行政事务,专心从事科研和教学,这对加强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办法。

二、实验室研究课题管理

实验室申请课题渠道主要有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973”项目、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委项目等国家各级部门提出的重大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横向课题主要是与国内企事业单位或国外及港、澳、台等地区合作,研究贴近国际前沿或产业化迫切的技术难点。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国家队”的科研优势,充分体现其自身的竞争力,课题申请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实验室申请纵向课题还很困难。中科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曾在纪念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十年的文章《大胆的尝试光辉的十年》中说:“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初衷是使这些实验室增强竞争能力,去争取国家项目:如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攀登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实践证明:这种机会太少,攻关项目多归部门所有,即使有实力,也轮不到不属于部门的实验室的头上;其它项目经费也因僧多粥少,即使能拿到手也难以维持。因此有的实验室不得不做些脱离原定方向的工作,这不利于实验室的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将近20年,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实验室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课题一个接一个地做出来,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却很有限,甚至很多课题最后的产品就是一堆“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更要加强内部课题管理,如建立实验室科研项目登记统计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利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整合资源,促进成果的产业化,同时集中优势力量争取大的项目。

三、实验室研究成果管理

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发明专利、成果鉴定、获奖等几种形式。教技司[2004]25号文5关于做好新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6明确要求:“以原始性创新、重大应用和基础性工作的实际贡献(署名为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评价实验室工作”。原则上,未署实验室名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论文)在评估中将不能被计入实验室工作成绩。

成果署名不仅是评估的要求,也是提高重点实验室人员的团队意识,增强凝聚力的体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成果未能署名。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固定人员强化意识,在审阅成果时注意提醒合作者署上重点实验室的名称。固定人员(包括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应及时收集汇总,进入管理系统数据库,有关科研成果材料应交实验室存档。

文章署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固定人员为独立作者,可单独署实验室名称,也可同时署依托单位名称。

(二)固定人员与依托单位人员合作,可同时署依托单位和实验室名称,在固定人员姓名和实验室名称上加标“*”号,以示强调。

(三)固定人员与非依托单位的人合作,可同时署重点实验室名称和其他单位名称,并在固定人员姓名和重点实验室名称前加标“*”或用序号分别表示。

(四)作者为参加开放课题的非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应在文章中注明课题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四、实验室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重点实验室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室评估的要求。目前科技部建立了年度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信息统计制度,要求重点实验室按年度填写汇报。年报要求的数据包括几个主要方面:基本信息、人员情况、学科及研究生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经费使用和开放情况。这些数据只有在日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收集和整理,才能在年终的汇报统计中快速、准确地填报。

五、实验室宣传

实验室的对外宣传非常重要。一方面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扩大实验室的影响力,同时吸引人才,加强交流。开展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建设中英文网站,主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印制宣传图册,印制年度报告,参加各类展览、展示等。

实验室的网站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网站的维护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

实验室网站应该及时更新,传递最新的信息,同时还应在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的相关网站上发表动态信息。

定期举办和召开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实验室进行宣传的重要途径。如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下半年都会举办一场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在会上展开广泛交流、探讨相互合作,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大型会议之一。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管理要在健全的规章制度下,打造一支稳定有力的管理队伍,加强日常管理,扩大宣传,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出成果、出人才,使实验室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周年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第3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1.1实验室设施、设备不完善

实验室在设计和建设上没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致使实验室本身在建设方面就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如室内流通环节不合理、密闭性差、通风系统过滤器装置不合理等,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缺乏与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相适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在影响正常实验活动开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

1.2日常管理不规范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场所,操作者在进行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血清分型等不同实验操作时,都要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及生物危险因子。日常管理不规范的表现有:个别实验室存在不使用微生物专用培养箱而采用大房间开放式培养微生物的现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废弃物所需要的收集、包装和灭活等用品与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有些实验室采用没有标志的普通垃圾袋包装生物垃圾;学生将实验室工作服带出实验室个人保管,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日常管理不规范暴露出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3学生自我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当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许多实验课所用的标本来自病人,如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采用人体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标本。即使是学生提供的标本,也可能存在诸如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另外,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经常接触的有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以及少数二类高致病性微生物和有害生物因子,这些都出现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学生常常接触已知和潜在的生物危险因素。目前,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未能到位,部分学生对于生物安全知识了解甚少,没有意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有的学生进实验室不穿工作服,接触阳性标本不戴手套,微生物接种时不戴帽子、口罩,有的甚至在实验室吃零食、喝饮料,将干净的书或物品随手放在实验台上,将实验废液随意倒在下水道里,实验用过的阳性标本不经处理就扔在垃圾桶里,下课不洗手或不认真洗手。

1.险评估工作不到位

在使用传染性或有潜在传染性标本进行实验前,必须对微生物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应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然而一些高校对这一重要环节重视不够,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还有一些高校完全没有对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病原微生物实验进行风险评估,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文件。

1.5管理监督措施缺乏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一般都建立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标准操作程序,但往往忽略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内容,不但缺乏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行政管理规范,而且缺乏具体的实验室技术操作管理规范。部分实验室尚缺乏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监督措施,多数条款没有具体分工,未能责任到人,监管不力。

2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措施

2.1做好生物安全的培训工作

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等法规文件,把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将生物安全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尽早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防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制订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同时,把责任分级落实到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的所有人员,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绝不姑息任何违反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清洁的工作服,除必要的书籍、笔记本和文具外,其他个人物品一律不得带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里大声说话、打闹、乱走动,严禁学生在实验室里吃东西、喝饮料、吸烟、嚼口香糖,不可把任何东西放入口中。如果受到病原菌污染,应立即消毒,不可轻视和怠慢。微生物实验材料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如化学试剂、剧毒药品、玻璃器材、生物制品、菌种、实验仪器、培养基等,若不加以科学管理,实验室就杂乱无章,直接影响实验室的整洁和工作效率,因此应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3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工作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硬件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设。对已开展病原微生物研究活动的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查,确定不同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否运行、保养良好,是否配备了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2.4加强实验室日常工作中的生物安全管理

严格管理菌种、危险品、剧毒药品。目前实验室所涉及的病原菌有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黄色微球菌、链球菌、水弧菌、脑膜炎双球菌等。为了合理有效地保藏管理菌种,根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和实验室实际状况,制订实验室菌种的保藏管理办法:(1)购买菌种时必须是卫生部规定的正规单位,为了避免菌种的死亡或变异,应采取妥善、可靠的方法,设置专用冷柜保存菌种。(2)建立菌种使用记录,指定专人负责,对一、二类菌种设专柜,单独保存。(3)使用菌种时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加强菌种安全管理,防止菌种丢失。(5)危险品、剧毒药品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公安部门及学校统一规定,落实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由专人、专柜保管且上锁,防止危险品及剧毒药品被盗、泄漏或误用。

2.5加强对实验废弃物和实验动物的管理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是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明确掌握生物安全废弃物的分类原则,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避免实验室或环境污染,进而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经过检疫合格,且不得擅自带离实验室饲养,实验结束后存活动物要送回动物室,死亡动物要做无害化处理。实验室废弃物分为感染性废弃物和非感染性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隔离、消毒、包装、转运、保存和处置。废弃物应分类按不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如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血液、痰液标本等)及接触感染性材料应放置于结实塑料袋中密封,高压120℃消毒30分钟才能移出实验室。用过的实验材料如试管、玻片、烧杯等放入装有消毒液的废液缸内,每天更换废液缸的消毒液,应保证消毒液的量为废液缸内总量的1/2,浸泡至少30分钟才能移出实验室。废弃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依据废弃物的性质及数量选用适合的包装材料,确保无泄漏,处理前后都应在固定位置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6加强实验室的消毒和清洁管理

第4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测量仪器;管理;维护

实验室仪器的管理运行水平,是考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前提,是目前高校实验设备管理工作的重难点。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新型管理机制,对加强高校实验测量仪器的设备管理十分重要。如何管理利用好实验室内的测量仪器,优化测量仪器的设备资源,提高利用率,是高校实验室测量仪器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实验室测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讲测量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对象都是以严格的测量观测实验事实为依据,并不断的加以验证。在进行测量实验时要求测量工作者有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并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保证测量实验的结果可以用标准方法进行重演,争取以反应客观事实本质的事实测量理论为指导进行测量。测量实验是高校测量学教学中的必修内容,测量实验是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用实验去观察发现、分析验证、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室测量仪器的管理与维护,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测量实验离不开精确的仪器设备。因此,测量仪器是保证测量实验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验室测量仪器的日常管理

因为测量仪器比较昂贵,所以正确使用、科学保管仪器,是每个使用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的前提条件。高校对实验室测量仪器的管理是实验室仪器得到规范使用的保障,实验室仪器的有效使用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和制度,才能保证仪器的可持续性使用和实验室的整体安全运作。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发挥仪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年限的必要条件。学校应认真开展测量仪器的使用培训,提醒学生注意操作方法和步骤,有效预防问题的出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保护实验设备的思想觉悟。

(一)学生实验前必须办理借用手续

对测量实验室所管理的仪器进行登记造册,根据仪器的型号规格进行编号。在测量仪器的借领过程中,学生必须以组为单位,填写借用登记表,从而增加借用人的责任心,避免仪器发生损坏后,无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学生在签字前要按仪器的清单对仪器和附件进行检查,确保接收仪器完好。在搬运仪器前要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搬运时轻拿轻放,确保仪器安全。

(二)测量仪器归还时必须进行检查

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将仪器及时送回实验室。在归还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仪器进行检查验收,特别是针对仪器易损坏的部位。如发现有遗失损坏现象,学生应说明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按照学校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和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中仪器损坏赔偿等具体要求做出相应处理。

三、测量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测量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仪器使用和维护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测量仪器的质量。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规章制度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防止仪器发生非正常事故。

仪器的使用率、使用年限、观测精准度都跟维护和保养有关,维护和保养也可以减少仪器的维修次数,最大程度发挥仪器的使用价值。

(一)仪器的存放

在实验室测量仪器的管理中,仪器的存放环境尤为重要。仪器短期存放时,表面上看不出仪器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时间稍长就会体现出来。要保持仪器存放的房间环境干燥、卫生条件达标、通风系统良好。房间的温度不能出现大的变动,应将房间湿度控制在百分之六十以下,有条件的话最好具备空气调节器,以控制温度和湿度。如果没有条件也可采用氯化钙或生石灰进行吸潮。因为如果湿度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仪器就会生霉、生锈、生雾。直接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学校放假期间仪器没有人使用,应在离校前将仪器表面处理干净,仪器箱内放上硅胶,再放入仪器柜里。确保开学后仪器可以正常使用。

(二)仪器生霉、生锈问题的预防

说到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就要谈一下仪器生霉、生锈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灰尘是引起仪器生锈的根本原因,而温度和湿度为仪器生霉、生锈创造了条件。因为测量仪器常在室外进行使用,灰尘中的酸碱性物质和大量微生物包括霉菌,通过空气的流通落在了仪器上,导致金属生锈,光学零件生霉。少量的锈和霉可以进行,但即使进行了清理还是对仪器造成了暂时不易察觉的影响。因为对金属零件进行去锈会影响其表面品质,对光学零件损害更为严重。所以,去锈去霉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因此日常工作中必须预防霉锈的出现,及时对仪器进行清理。

四、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校正

为了能更好地维护学校的实验室设备资源,必须建立严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掌握科学的检测维护方法,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在实验室工作中,必须每天填写交接班记录,详细叙述上班期间发生的问题,防止某些问题没能及时进行交接,在检查仪器时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对仪器的各项检验校正工作,必须按规定进行,在检查中不得任意颠倒仪器,避免未校正部分的误差对检校工作产生影响。每项校正必须反复几次几次才能完成。误差较大时,可先校正大的方面再校正小的方面,逐步完善,节省校正时间。

校正完毕后,旋紧相应的校正螺旋。校正时,螺丝要对应松紧,先松后紧。遇到生锈难以拨动的螺丝时,不能强力板扭,避免用力过大造成螺丝扳断等问题出现,可在扭动前先用煤油或汽油进行溶解。针对出现故障较大的仪器,不能草率进行拆动,应及时送到维修部门进行修理。

【结束语】

我国高校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实验室的建设,强化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实验室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琐碎而又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优秀的专业技能。确保仪器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使用,实现实验室存在的意义,加强学生的设备使用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雪粉,刘玉梅.高校精密测量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7):10-11.

[2]杨美荣,刘祥港.构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信息管理平台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128-148.

[3]周杨帆,刘建州,刘玲玲等.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探索[J].湘南学院学报2014(2):31-41.

第5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一、引言

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教学不断进行深化改革,逐步形成具有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与成才。通过开放实验教学可以高效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地学习。学校应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在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实施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需要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科学设置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开放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变革与完善。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实施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高效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资源。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学生的人均设备比率在降低,另外,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进度的安排,使得学生的课程设计与实训主要集中在学期末。这样就造成了计算机实验室在学期前半部分没有很好利用,造成了设备的闲置。在学期末,确不能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学习需求。

其次,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验实践能力。由于学生计算机实验教学安排,学生在计算机实验的学时比较少,很难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开放的实验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利用好课下时间,学习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并完成与课程相关的扩展实验,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验实践能力。

最后,为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创造平台。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开放教学管理模式后,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与科研项目,并方便与师生进行互动教学交流,提高开展计算机实验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与科研的良好氛围。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实施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内容

首先,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实验类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拓展、科研项目以及自主学习。在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课外实验活动,并将实验成绩计入到课程成绩。在科研项目方面,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或者参与到相关单位的研发活动中,利用实验室的设备与环境中进行科研活动。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社会需求,进行自主地计算机实验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其次,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实验的成绩考核。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指导教师应考核学生的实验结果,也要考核学生的实验过程情况。因此,对其成绩的考核就要进行多权评定实验成绩。计算机实验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验的质量进行评定成绩,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完成实验的时间、完成实验的重复次数以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等因素。这样科学的计算机实验成绩考核才能很好地实现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最后,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实验日常教学管理。要制定好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要能够科学制定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时间、实验设备的使用等规章制度,确保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良好运行。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通过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将实验室的教学资源与计算机实验的教学课程两者进行有机匹配,提高实验室教学资源,为开放实验教学提供了教学保障。增强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的监督管理,要进行系统预约登记、登录系统、提交结果和报告等管理流程,同时,指导教师要进行指导与检查。实验室的教工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实验室要能够建立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工团队,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专业技能实践的环境。

四、实施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实验室实施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通过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解决。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比较差。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还没有实现明确的职责与要求,造成了实验室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学的开展。有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比较分散,管理比较封闭,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有限。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实验教学与日常实验教学的维护管理滞后,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延长,实验设备需要及时保养与维修还没有及时跟上,影响了实验室开放教学活动。其次,实验室的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由于高职院校比较重视科研成果,造成了对实验室教学的忽视,使学生在实验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地训练,难以培养计算机的创新人才。再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低,收效不明显。有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部分开放,限制了进行实验的项目与人数。有的实验室只针对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开放。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教学热情比较低,参与程度也就低。最后,实验室的运行资金比较少,出现了实验经费短缺的问题。由于实验室进行开放实验教学管理,需要增加各种耗材与设备的维护费用,但是,由于资金的短缺,影响了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实验室开放质量低。

五、实施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方式。要打破内部计算机实验室的封闭管理,要建立基础实验室、专业综合实验室,形成开放型实验室。更好地发挥实验室的设备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促进创新活动与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学校要建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创新实验经费管理模式,保障实验室的各项费用支出与运行。

其次,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设置好实验课程内容,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完善开放实验的教材体系。实验室还要引进人才,增强技术创新与实践氛围,给予学生正确的科研引导。

再次,完善开放实验教学各环节。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应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群体的实验需求进行开发时间的设置;并进行分层次开放的方式;开放模式多元化,要涵盖各类设计比赛、科研、校企合作项目等。

最后,实现实验室开放的信息化。实验室建立应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 由“实验预约”,“教学管理”, “实验室管理”等模块组成,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与利用。

六、结论

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得出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采取开放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也能够为信息化社会更好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够促使计算机实验室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华香.变“被动”为“主动”:高师院校实施开放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4)

[2]陈琦.信息类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教育探索.2008,(09)

[3]窦娟.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8,(09)

第6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 5S管理方法;基础化学实验室;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205-02

0 引言

目前,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化学实验室没有一个统一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每个实验室都是实验技术人员依据自身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式的管理,所以实验室管理的好坏不一。有责任心、勤奋、能力高的实验技术人员把实验室管理得整洁有序;责任心不强、懒散、能力弱的实验技术人员把实验室管理得又脏又乱。实验室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要保证学生能安全有效地训练,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素养,掌握好每一项实验技能,首先必须管理好实验室。为此,我们探索引进5S管理方法,来加强和改善现有管理。其目的是提升基础化学实验室形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保障安全、降低成本及延长设备使用期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5S管理的概念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一种独特的管理办法。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5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其日文注音和定义如表1。5S管理是一种简单易学、容易运用的管理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基础化学实验室日常管理的效率。

2 5S管理的应用

强化管理就应以药品,仪器设备、实验室、档案资料等管理为抓手,5S管理精神为指导,达到规范统一管理的目的。

2.1 药品、仪器设备、实验室、档案资料的整理和整顿 对药品进行整理和整顿,无机物按照酸、碱、盐分类,盐类中可按周期表金属元素顺序排列,如钾盐、钠盐等,钾盐和钠盐又可分为,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有机物可按官能团分类,如烃、醇、酚、酮、酸等[3]。分析化学实验常用试剂可按照应用分为基准物、指示剂、色谱流动相等。在保证教学需要量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少购少存。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分开存放,固体试剂放在试剂柜的上面,液体试剂放在试剂柜最接近地面处,酸碱分开放置,贴好标识。经过整理和整顿,把长期不用的药品,拿出来共享,针对化学试剂使用要求的不同,建立健全学校化学试剂的调剂平台,“互通有无”,降低试剂的浪费,提高使用效率[4]。

对仪器设备进行整理和整顿,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分低值易耗和磨口成套,对低值易耗仪器,直接配发到学生的器皿柜里;成套的磨口仪器,是现用现发,用后收回。带盖的磨口仪器在存放时,一定记得在磨口之间垫上滤纸片。仪器设备是按照使用频率和精密程度分类放置,以有机实验为例:使用频率高的,像有机实验用的恒温水浴锅每组一个、循环水式真空泵两组公用一个放在中央实验操作台两头位置;使用频率低的,像熔点仪、电加热套、旋光仪等分类放在仪器室内,贴好标签。不能使用的仪器贴好标签找好地方统一存放,注明不能使用的原因,像水浴锅,常见问题是短路、漏水,控制面板按键失灵等情况,根据需要,要么报修,要么报废掉。

对实验室进行整理和整顿,室内各设备、设施应摆放合理,即美观又方便。这里重点说说对学生的抽屉和柜子的整理和整顿,我们这里是有机和无机实验共用4个实验室,物化和药化共用4个实验室,中化和药分共用5个实验室。并对学生的器皿柜进行分类,各用一半。以有机实验用的器皿柜为例,实验柜配备有常用的低值的玻璃器皿和陶瓷器皿,如试管、试管架、烧杯、玻璃漏斗、布氏漏斗、玻璃棒、量筒、滴管、三角瓶、冷凝管、抽滤瓶、表面皿、蒸发皿等,由于学生的器皿柜是公用的,管理起来很难落实到人,我们要把整理和整顿落实到每组学生,每组使用后都要把物品干净有序分类摆放,保证放置物品的柜子清洁卫生。

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整顿,如参考书、工作日志、实验室使用登记簿、实验教学计划表、校历、仪器使用说明书、借物本、固定资产登记等,这些资料应按照年份,放在档案盒中,需要时可以按照年份查找。

2.2 药品、仪器、实验室、档案资料的清扫和清洁 整理和整顿了药品、仪器、实验室、档案资料后,要对其进行清扫和清洁。如对药品定期检查是否变质,如变质要及时进行处理,标签是否脱落,模糊不清,如脱落要重新粘贴好,模糊不清要重写标签贴好。高品质、高精密的仪器设备,更不容许有垃圾或灰尘的污染,造成品质不良。实验室清扫干净、器皿洗涤干净,保持实验室整洁,没有垃圾和污垢。档案盒要定期擦拭,摆放整齐。并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实行定期检查,以达到维持前面3S成果的目的。

2.3 实验人员的素养 5S管理模式强调人员素养。所谓“素养”不仅指每天持续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强调实验技术人员整体索质的提高。目前,河南中医学院有专职人员管理实验室,这部分人员中,中青年人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证,这部分人员被称为“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实行不同的考核制度。我校药学院实验中心要求有老资格的实验技术人员定岗,新进实验技术人员轮岗,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目的是新进实验技术人员要“一专多能”。另外,通过参加实验室管理研讨会,参观兄弟院校,通过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参加实验教学大奖赛等手段来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素养,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文结合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将管理学中的先进方法――5S管理方法引人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目的是要让实验室管理者能够依据自身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方面的整改和提高。 规范老师、同学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保障、环境改善、整体形象提升等方面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清芳.分析实验室5S管理浅谈[J].江西化工,2013,3:134-137.

[2]丁敬敏,吴筱南,顾明华.化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第7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 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技术监督

从事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如果依据检验结果的法律效力来划分的话,可分为具备法律效力的国家各级职能机构即药品检验所和依法接受委托药品检验工作的各类型检验机构,以及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内部设立的检验机构或科室。目前我们国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药品检验机构的管理是有所不同的。重视对各级药品检验所的管理,而对其他从事药品检验机构的管理,特别是对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中药品检验工作的管理有待加强。就此,我凭借我将近20年的药品管理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认识。

各级药品检验所首先也是主要的管理就是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来进行资质认定。通过计量认证对各级药品检验所的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性能、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质量体系能力进行的考核,从而促使药品检验所检验的能力和水平始终稳定在一个层面。其次是药品检验所系统内部不定期进行的药品检验会检,来检测和评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查找检验工作中的不足,稳步提高检验水平。还有就是各级药品检验所内部日常管理来保证对计量认证的各项要求的有效实施。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药品检验工作的管理主要是通过GMP、GSP认证,其次是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

相比较实验室计量认证和GMP、GSP认证管理而言,两者相同点就是都具有强制性和法定性。不同点是计量认证是国家专门针对实验室资质认定进行的能力考核,具有广泛性,有效期为3年。虽是对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但考核的内容较为详细而且具体。GMP、GSP针对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全面的质量管理规范,对其药品检验工作的要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较为宽泛,有效期为5年。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对药品检验所的管理要强于对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药品检验工作的管理。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内部检验机构在GMP、GSP认证审核后,其检验能力的管理仅为技术监督部门每年进行的相关仪器设备的强制检定。而业务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常的监管重点多放在行政执法,对其检验能力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缺乏考核管理。另外,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对变动的检验人员没有实行统一的管理,由此造成其检验能力的不稳定性没有一个体制来约束。鉴于以上原因,加强对药品检验工作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中的检验部门由于不属于《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认证的范围,在各类型的药品检验机构中亟待加强管理的。应进一步完善GMP、GSP中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可以参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出台较为细致的审核管理办法。各级药检所和接受委托检验的机构则是必须通过计量认证取得实验室认证认定。

二是对于企业中从事药品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实行准入制度,通过准入考试来确认其从业资格。最好的办法是实行药品检验从业人员执业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现在检验人员层次参差不齐的现状。

三是应将药品检验会检工作制度化,将药品检验会检范围扩大到所有开展药品检验的机构。有目的地针对使用的仪器和开展检验项目进行综合测评,通过对其检验结果的评定促使改进和提高其检验能力。这项工作的重点应着眼于长期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帮、带、促稳步提高全省的检验水平。

第8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就是针对实验室进行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控制以及调整。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可以保障实验室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规范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实验室的管理一定要从创建规范的工作机制开始,工作规范是工作开展的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实验室的管理更是如此。实验室一定要做到权责分明,构建实验室仪器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使用实验室仪器,仪器损坏时也要追究到个人责任,做到权责分明。同时也要建立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以及危险品使用政策,严格强调实验室危险品使用的注意事项,要杜绝实验危险品危害到实验室的利益以及实验人员的自身利益。只有规范好个人行为,才能杜绝危险事件的发生。这一点也要从实验品使用规范做起,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在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保护好实验室中的所有设备,注重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使用中不会因为故障错误影响实验进程和实验效果。设备是实验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爱护我们的实验设备,才能提高实验效率。实验室设备的有效管理是实验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虽然实验室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就能保障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能够有序、合理的进行。

二、如何规范实验室管理

1、实验室中有很多实验仪器和设备,很多专用仪器在使用中有一定的使用限制。这些仪器通常被保管在保管室中,仪器的功能不同,分类也不同。这些较难管理的仪器在保管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严格遵守管理准则,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保养和修理。实验器材具有实验承载性,通过仪器的使用,我们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数据,利用仪器观察达到我们实验的目的。我们在获得所需物后,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在日常实验中,实验管理是最关键的工作。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开始时会校对器材的精确度以及过重器材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流程。了解之后做好实验器材使用记录,方便日后器材的检查修理。维修和保养是管理实验室器材的重要手段,具体工作中,必须要谨慎和高度集中,不能敷衍了事。遵循实验器材的使用规则,只有做好实验器材的日常管理,才能最小限度的降低实验器材的损坏度,提高实验器材的使用寿命,减少器材的费用投资,充分体现了实验室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决策。

2、实验室具有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定律的功能。实验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很多实验器材有着一定危险性。无论是器材的保存和使用都要求我们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意识,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室的财产安全。注重实验室不安全因素的排查,保证实验的安全进行。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有爆炸、着火、触电、割伤、烧烫以及中毒,甚至还会出现实验器材失窃现象。注重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将有危险的化学物品分类开来,建设专用的储存室,做好储存室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火灾报警系统、防盗系统、消防装置。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操作,必要时可采取安全保护用具,防止中毒和烧伤。对这些含毒的化学品进行严格管理,做好使用记录。

我们的实验人员一定要注意这些安全问题,提高自己的防患意识,爱护自己爱护我们的实验场所和实验仪器。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

3、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部分。实验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在对实验人员进行严格考核的同时,也要加强实验室器材的保养和修理。保管实验器材时要做好使用记录,有很多实验人员缺乏实验器材的管理意识,也有很多人不了解我们工作的特殊性,不能让这些不准确的评价影响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验室一定要做好对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记录工作,构建实验室档案。实验室档案可以为今后的实验提供很多有效的参考。同时,实验室档案也可以记录器材进账、规章政策、说明书、技术资料以及工作总结和学年报表等数据资料。

4、实验室的实验质量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只有确保实验室的管理就可以确保实验的质量。针对这点,一定要贯彻执行相关的质量体系政策,以实验质量为实验目标。通过质量监督以及质量审核保证实验室的实验质量。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工作保证实验能够有序进行。实验室负责人要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实验质量监督体制,贯彻落实好质量体制相关文件,严格规定实验人员实验时的操作。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自我的监督就是对实验日常的监督,认真贯彻质量体制相关文件,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5、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各个行业都走进了信息化的时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不能例外,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水平,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也给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信息化时代下的实验室不能停留了陈旧的手工管理状态,这种手工管理模式必将被时代淘汰。提高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处理实验中的数据,同时可以提高实验质量。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度,更好的保存管理信息。

6、实验室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提高实验人员专业水平和素养,才能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要随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同学科的实验人员要展开不同的培训,积极对实验人员展开专业考核,运用上岗体制,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意识。给予具有工作热情的实验人员外出学习机会,提高实验人员的进取精神,培养有前景的实验人员,注重实验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要培养高素质的实验器材管理人员,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可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器材的使用、保存、维护和修理。

结语

新时期下的实验室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归纳才能与时俱进。实验室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是实验室日常工作的主要构成,实验室管理工作一定要在规范要求下进行,才能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永建.实验室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07)

[2]姜卫亭.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实验室管理[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04)

[3]曹天仓.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07)

[4]郑丽云.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J].大观周刊,2012(41)

第9篇: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6S管理;病理教学实验室;教学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10-02

“6S”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6项内容。实践证明,6S管理亦适用于高校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能全面地规范实验室管理,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日常管理、教学服务工作[1-2]。厦门大学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存在各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不同的问题,学校为规范各实验室管理,于2015年6月始在全校教学实验室推行6S管理模式。我们在此次实验室6S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实践探索,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取得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高校实验室6S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高校实验室,6S管理是指在实验场所中,对人员、仪器、材料、方法等要素进行相应管理活动,其基本内容包括:(1)整理:清理账上设备、耗材,做到账卡物对应,并按需处理报废的物品;(2)整顿:实验物品“三定位”原则,定点、定位、定量放置,并标识明确;(3)清扫:去除实验室的垃圾、灰尘、污垢和油渍,使得实验室干净整洁;(4)安全:通过制度和具体措施管理实验室,预防灾害发生;(5)清洁:通过前面四项内容制定实验室管理规范,让清洁成为一个状态;(6)素养:让每位老师、同学养成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六项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有着内在逻辑关系,构成相当完备的管理体系,整个管理活动强调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又体现了人的因素。

二、6S管理在病理教学实验室的应用与探索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学科范畴,其实验教学过程是在数码互动教室进行标本、切片的学习,教学设备包括大量显微镜、电脑等仪器以及示教的教学标本、切片。因此,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重点是教学标本、切片的可持续性管理和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管理。

1.整理、整顿、清扫。(1)大体标本。经过多年的累积,我们拥有很多宝贵的教学大体标本,但因来源不一,包装和标签不一致,我们在使用、整理、清点等过程中都很不方便。利用这次全校性实验室6S建设的契机,我们将所有的标本进行彻底的改造。我们对标本精心挑选,不用的标本就直接处理,不再占用空间。剩余的500多个典型标本我们重新装盒,统一编号、贴中英文标签,并按照固定的编号定位于展示柜内,所有标本的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为以后新增标本的管理制定了一个框架,使标本管理工作真正步入正轨。(2)组织切片。根据切片的质量和特点进行分类,分为教学切片(典型病变)、参考切片(较少病例)、备用切片(一般病变)3类,然后按类别进行编号、贴标签、存放并登记造册。经过整理后我们对目前的切片种类、数量、质量心中有数,对切片的管理也有章可循。我们对教学切片进行了特别的管理:配置出180盒切片(共3个实验室),每个学生的抽屉内放置一盒,每盒按教室座位号编号,盒内每张切片有一固定的编号(每个编号对应的病变名称制作一张表贴于盒盖内),此外在每张切片标签右下角标上与标本盒相同的编号(即座位号,如3号盒里的切片都打上“3”)。这样做到切片、切片盒、座位号“三定位”,使得相邻学生的切片不会放错片盒,保证每盒切片的完整性,也将切片的保管责任落实到个人。(3)数码互动教室。这套先进的设备改善了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使实验室外观整齐有序,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处理,我们进行以下整顿:物品的定位,用不同颜色的胶条划出专门的消防器材存放区、卫生洁具存放区、座椅放置区,运用角标、胶条等对摆放于桌面上的电脑屏幕、显微镜定位,使之排成一条直线,一眼望去宽阔、美观、整洁,并用理线带、理线器、理线盒等将这些仪器的电线规范放置;电脑软件的定位,我们给电脑安装了自动的还原软件,删除电脑中自带的游戏等软件,拆除了电脑前端的U盘连接口,使我们的设备始终处在良好的教学待命状态,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随时能正常地运行和使用;一人一位的定位制度,每学期首次上课时,登记好自己的座位,保管好该座位的所以仪器、设备、教学标本等,对自己座位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报告。

2.安全。根据病理学教学实验室的特点,我们认识到本实验室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安全表现形式:(1)环境安全:保持教室通道畅通,各安全标志醒目直观,安全防护设施规范可靠;(2)电气安全:教室内大量的电脑等设备,需注意线路老化、超负荷用电等安全问题;(3)个人安全:因为所用的切片是玻璃制品,易摔碎割伤手,每间教室内都备有消毒急救箱,方便及时治疗;(4)网络安全:我们教室一般不与外网连接,只是形成教室内局域网,但是经常使用U盘拷贝图片,若U盘内带有病毒,则会造成整间教室网络的瘫痪,因此,我们电脑安装了自动的还原软件。一方面,我们实验室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标准,通过每学期课前的入室培训,告知实验室内的注意事项,突出本实验室的安全特点。另一方面,通过院校内不定期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演练,加强师生安全教育,特别是我们学校实验办新建一套实验室安全网上管理系统,具有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自动评分的功能,大大扩展了师生安全培训的渠道。

3.清洁。清洁不是一个动词,而是表示一种状态,是将上述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我们通过制定《数码互动实验室注意事项》、《实验室清扫标准》、《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大体标本管理标准》、《组织切片管理标准》等一系列文件,认真维护上述成果,各项措施一定要切合实际,便于管理者及被管理者长期执行,从而创造一个长久的良好工作学习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制定图示式的实验室清扫标准,避免了绕口的文字描述,将制度目视化,并张贴于教室的清洁区,让每批值日的同学,对值日的内容一目了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素养。我们制定出符合自身的规章制度、实施各种的培训教育、建立奖惩制度,其目的不只是将东西放好、设备擦干净、保持环境清洁,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善学生一些“不拘小节”的习惯,按规定、按章程做事,养成凡事细心、严谨的实验工作作风,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针对我们医学实验室自身特点,我们在教室墙壁挂上著名病理学家的图片及简介,通过自己阅读和教学中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学生,这些德高望重、学术造诣深的教授专家的敬业精神、授业水平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3-4]。同时,实习医院选派医术精、医德好、服务佳的病理医师承担带教任务,让他们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医学生,启蒙医学生的医德修养,真正培养出高素养的医学生。

三、总结与展望

6S管理作为一种成熟的现场管理方法,虽然有许多做法和技巧可以借鉴,但是根据各个行业不同,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因此,实验室6S管理建设只是开始,而更重要的是实验室老师能有一颗很强的责任心,有一个创新性的管理思路[5]。在实施管理初期,必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与阻力,只有由小到大,由易入难,长期坚持,持续改善,才能逐步进入良性轨道,探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6S管理方法。以上是我们对病理教学实验室6S管理的应用和一些探索,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把病理教学实验室工作做好,为病理学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卫红.浅析6s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J].航天工业管理,2006,24(S1):39-40.

[2]王国红,宗斌,等.6S管理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5(2):137-140.

[3]刘全兰,明恒磊,等.6S管理法在生物学实验室中的推行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