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财务监督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监督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监督的方法

第1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军队财务监督 逻辑起点 理论结构

一、引言

军队财务监督是对军队单位发生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的监督。它贯穿于军队财务管理活动整个过程,以提高军费效益为中心,在军队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对军队财务监督研究的人,多数是从实务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很少有人对军队财务监督理论进行系统性地深入研究。本文试图构建一套完整的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人对军队财务监督理论展开深入研究。

二、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所谓逻辑起点,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是构建该学科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它是一个理论结构的起始和首要范畴,对本结构中其他理论要素的构建、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决定性作用。

(一)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

逻辑起点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简单性。逻辑起点必须是理论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并且它必须清晰可知,能够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二是抽象性。逻辑起点必须是关于对象的适度抽象,它不能很具体,但是也不能抽象过度。三是与历史起点的一致性。任何事物在其历史起点上总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形态,并且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历史起点的特点正是对逻辑起点的深刻体现,所以二者具有一致性。

(二)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逻辑起点

军队财务监督作为军队财务的基本职能之一和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维护军队财务法规,保证军事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合理、合法使用军费具有重要作用。其本质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逻辑起点,决定着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的其他要素。

(三)军队财务监督本质作为其逻辑起点的原因

军队财务监督本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决定着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客体和目标等其他要素。军队财务监督本质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最基本的概念,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

三、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的构成要素

军队财务监督的理论结构由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客体、方法、程序、内容和报告等要素构成,并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一)军队财务监督主体

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是本单位财务部门。党委理财是我军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军队财务监督也不例外。各级党委是军队财务监督体制运行的指挥者,而各级财务部门则是军队财务监督体制运行的执行者。这个主体,具有组织上的独立地位,工作上他人不得干涉,经费上有专项保障渠道,专职从事军事经济监督,主体是独立的。

(二)军队财务监督客体

军队财务监督的客体是军队系统的财务活动。这里的财务活动包括军费的取得、分配、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具体包括预算经费的请领、分配、供应、报销、结算等行为,预算外经费的收入、支出等行为,库存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行为。

(三)军队财务监督方法

军队财务监督的方法是实现军队财务监督目标的手段,是实施军队财务监督的基本方式。军队财务监督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监督方法。按照监督的时机分类,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四)军队财务监督程序

监督程序是进行军队财务监督活动时必须循序的操作规程,是由军队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而不同的监督方式有不同的监督程序。

(五)军队财务监督内容

一是收入监督,指军队财务部门依据财务法规对军队各项资金收入的监督活动,重点是对预算外收入的监督。二是支出监督,指财务部门对各项经费支出的监督,重点是监督各项建设性支出、维持性支出和代管经费支出等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

(六)军队财务监督报告

军队财务监督报告,指财务监督人员在监督工作完成后向有关军队财务管理负责人提供的关于单位财务监督结果的书面文件。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监督工作的最终成果和体现。

四、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各要素逻辑关系

(一)基本理论部分

本部分包括军队财务监督的本质、目标、主体和客体,是整个理论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能深刻反映军队财务监督的实质。

军队财务监督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是理论结构要素的最高层次,统领和驾驭结构中的其他要素,对其他要素的构建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理论结构的核心内容。军队财务监督的目标是本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监督目标,它受到本质的约束和控制,也因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军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和客体属于基本理论部分的第三层次,只有确定目标,才能确定主体和客体,搞清楚谁来监督,以及对什么监督。

(二)应用理论部分

应用理论部分应是基本理论部分的直观体现,直接指导军队财务监督的实践工作。本部分包括军队财务监督的程序、方法、内容和报告。

军队财务监督程序、方法、内容应属于一个层次,三者都是对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具体指导。军队财务监督报告应属于整个理论结构的终点,与逻辑起点遥相呼应。军队财务监督的逻辑起点即本质要求监督人员完成监督工作,就是通过最终报告的生成,实现这一目标。

(三)军队财务监督环境部分

军队财务监督环境是游离于基本理论和实务理论之外的部分,但它是军队财务监督理论结构构成要素。军队财务监督人员应善于利用可控环境中的有利部分,排除不可控环境不利部分,更好的实现军队财务监督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媛.健全军队财务监督体制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4,2.

第2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目前,针对消防部队的财务监督方法主要有各级消防部队内部的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的内部财务监督以及国家财政和社会审计机构进行的第三方监督三种。

其中,会计监督属于最主要的监督办法,它主要是由各级消防部队内部设置的会计部门,按照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对于部队各项财务收支、账目进行的监督。

而内部审计监督,则是各级消防部队的审计部门,根据单位情况,对单位的经济往来进行的再监督,它不仅监督的是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对会计部门的一种监督。

第三方监督,属于外部单位针对消防部队财务的监督,主要来自于财政和社会审计机构。前者是因为消防部队属于国家事业单位,一切经费都有赖于财政部门的拨款,因此必须接受财政部门的审查其合理性;后者属于消防部队委托,针对一些重大的开支,在进行前后和过程当中,会通过第三方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项目审计监督,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目前消防部队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1.相关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

目前,针对消防部队的财务监督,无论是外部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是单位内部制定的相关制度都不够完善。首先在相关法律法规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针对财务监督的内容、范围、手段等各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只能依靠别的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规定来作为参照;其次消防部队内部的监督机制要么是针对上级单位的要求,要么是自己内部根据相关制度制定的。存在很大的不严密性和可操作空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监管不力,内控不严的问题。

2.监督岗位缺少独立性

虽然按照规定,各级消防部队内部除了会计监督外还需要有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但是目前很多消防队伍中,审计部门和会计部门是不分离的,往往审计工作也都由会计人员“兼职”,自监自查,使财务监督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3.财务监督执行不合理

正常合理的内部财务监督是对自身的监督,而目前消防部队中在监督的过程中,往往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并且在监督中更侧重过于事后监督,而缺少了对预算的管控;很多监督工作都是根据情况进行临时的、专项的监督,而不是作为一种工作常态。

4.缺乏创新

现有的内部监督中,很多财务监督相关人员工作中存在惯性思维,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不高,更倾向于采用原来的老旧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对监督工作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方法上缺少创新,无法满足目前对消防部队财务监督工作的要求。

三、加强消防部队财务监督的途径

1.完善相关财务监督制度

加强对消防部队的财务监督工作,以事业部门监督为基础,以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为核心,纪检部门和审计部门协调配合,制定完善财务监督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监督内容、监督方法以及相关问责处罚等条例,使得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依,降低财务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益。

2.提高财务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意识

财务监督工作的相关要求能够合理执行,与会计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素质以及监督意识息息相关。如果负责监督工作的人员不能认识到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够重视起来,在进行监督时必然无法严格执行,导致工作疏漏。因此,必须树立和加强财务监督意识,通过业务培训和思想工作,来加强现有财务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意识,同样也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相关人才,安排到财务监督岗位上来。

3.增强财务监督岗位的独立性

按照规定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和分工,合理设置消防部队内部的财务岗位,财务与审计分离,严格保证财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使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4.合理安排财务监督工作

首先,要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定期跟踪预算方案的执行情况,避免无预算、超预算开支,制定完善经费预算的报告和评价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有迹可循,落到实处,严格控制预算的使用。

其次,实行真正的自我监督,各级消防部门做好自己部门的财务监管,充分保证财务监管工作的自主性,上级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对下级进行监督指导,定期接受工作汇报。

然后,对财务监督工作进行一般化和重点化相结合,即在没有重大项目开支或经费使用的情?r下,要建立日常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日常开支也都处在监管之下;一旦出现重大项目开支时,则进行专项的集中的监督,及时追踪经费使用情况。

5.进行财务监督工作创新

消防部队作为事业单位,其工作主要在于为社会服务,因此需要把握好外部监督这一条线。在外部监督中,可以通过对财务监督的相关要求和责任的宣传,在装备器材采购、购买服务等经济事项实现外部监督,来加强对自身财务以及财务监督工作的约束和促进。

6.采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财务监督工作也面临着更新的发展机会。目前,各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系统的开发升级,给财务监督的实时跟踪和监控提供了可能,每笔经费的开支,首先需要提提交到系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使用;需要报销的项目,需向系统提交相关票据证明,方可进行报销,各种账目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往来。消防部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技术和成果,来提高财务监督的效率。

第3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监督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合并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高校办学资金的筹措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这使得高校的经济规模迅速地扩大,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地发展。在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高校职务犯罪、和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出现漏洞,财务监督薄弱,为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高校的财务监督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高校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监督观念淡薄 国家将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不断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高校的资金来源以多元化的方式快速增长,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教育资金,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财务监督就显得日益重要。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对财务监督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的作用。有的高校管理层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作为依法办学的主体,应当抓住当前高校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主观上未能意识到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监督的重要性;有的高校管理层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与外部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难免会受到市场经济的的影响,高校抓财务监督是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不利于高校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和自我发展,从而在思想意识上就淡化财务监督,甚至放弃财务监督工作;还有些高校虽建立了财务监督机制,但形同虚设,未能认真地落实。这些现象妨碍了财务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体制 目前,高校财务监督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上级财务监督和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层面。上级财务监督是高校主管部门,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对高校的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高校财务监督是在校长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直接负责进行的自我监督。这两种财务监督形式都未能对高校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督。首先,随着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进一步确立,高校拥有了更多的自,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主体。在这种前提下,主管部门放松了对高校进行财务监督。其次,高校财务监督由财务部门进行自我监督,起不到监督作用。从监督理论来说,监督是监督主体依据国家的财经法规及有关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监督客体的财经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督导。如果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同为一体,如何能起到监督的作用。有些高校用审计部门来取代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但由于审计部门人员少,审计人员理论水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专业知识都达不到财务监督工作的要求,内部审计的功能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此外,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级,缺乏足够的权威性,甚至有的高校将内部审计并人财务部门,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

(三)缺乏财务监督的制度体系 目前,高校缺乏完整的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制度,虽然在财政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涵盖了财务监督内容,但缺乏具体的可执行细则。具体到各高校也只是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套用并变为各自学校的财务制度,同样缺乏具体的财务监督制度。因此,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监督制度,并形成财务监督的制度体系,确保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合法性,保障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规范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行为。

(四)财务监督形式落后,监督内容不够明确 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监督仍只限于事后监督,出现了问题才审计监督,没有出现问题就不监督。而事后监督往往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即使能追究责任,造成的损失也无法挽回。这种监督形式是无法起到监督的实质效果的。另外,财务监督内容也只是看凭证、看账,未能对高校财经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二、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财务监督的重要性,增强财务监督意识 高校财务监督工作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监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在高校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高校财务监督,完善高校财务约束机制,是落实和规范高校财务自,促进其依法理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都应该对此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财务监督工作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领导能否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高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财会、审计人员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意识,了解并掌握高校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提高财务监督的思想意识。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高校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约束的监督机制,把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纳入财务监督的范围,保障高校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监督体制 建立自我约束、相互制约的高校财务监督体制是高校财务监督工作能够J顷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对于高校财务监督的本身而言,也存在着监督和再监督的要求,这样才能够起到约束与控制的作用。高校财务监督体制包括内部财务监督和外部财务监督。内部财务监督是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财务监督主体,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对学校的财经活动进行的监督。高校财务监督的主体应由内部审计部门承担。高校主管部门应拟订和颁布《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制度》,确立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是内部财务监督的主体,并使其建立为权威性高、综合性强的高校财务监督管理部门,直属校党委领导。这样,既增强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同时,还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财务监督的长效机制,并使其制度化、经常化。另外,高校还要积极地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实行教职工民主监督制度,让教职员工有参与管理权、监督权,特别是学校的重大财经活动要直接接受群众的监督。外部财务监督是财政、审计、税务等国家政府机关和高校主管部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监督的主体,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有关制度等对高校财经活动进行的再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的财务监督,如每年进行一次高校互检,组织专家组检查等,对高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其整改,对违规的单位要给予严厉处罚,以促使其纠正错误,依法管好用好教育资金,提高办学效益。另外,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维护经济秩序应发挥注册会计师的有效作用,建立高校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三)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监督的制度体系 我国已经步入法制社会,随着内部经济形势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校必须强化依法治校的思想意识,加强对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和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使财务监督人员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规章制度是财务监督有法可依的基本保证。首先,高校主管部门应尽快地出台《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制度》,对财务监督的原则、监督的主体与客体、监督的方式与内容、监督的责任与奖罚等方面加以明确。各高校针对各自学校财务监督工作特殊性,制定各自高校的财务监督制度。其次,高校应建立内控制度、大额经费支出审批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等,这些制度是财务监督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要能体现集体决策、审批的要求,要适度分散权利,达到相互约束、相互控制的作用。再次,要结合学校

自身实际制订和修订校内规章制度。包括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及办法;领导干部任期审计制度;各系、各部门经费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经费责任制度;各项费用开支办法;212程招投标制度;集中采购制度;收入管理办法;校内创收管理办法;校内分配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

第4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武警财务;监督;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部队经济业务的不断延伸,武警财务管理中的失序问题逐步增加,使得武警财务监督职能逐步弱化,监督难度也随之增大。为此,本文结合当前武警部队财务监督体制现状,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其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改革现行武警财务管理体制

为了使财务人员既能更好地服务于各事业部门,又保护财务监督智能不受侵犯,应给予财务部门双重身份和相对独立的地位。一是要重新确定各级财务部门的所属。明确规定各级财务部门是上级党委机关的派出机构,其行政任免权、竞升权、调遣权在上级财务部门,各级财务部门在对同级党委负责的同时,又要对上级业务部门负责。二是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基层财务科(股)设立专职审计人员,在编制上是上级审计机关的派出人员,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超脱地位。三是建立资金集中支付制度。新的预算管理办法出台后,要求实行“零基”预算,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如果资金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没跟上,预算制度改革在执行中的效果必然受到影响,预算编制的意图就难以实现,作用也难以发挥,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得不到很好解决。

二、建立完善武警财务的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净化监督环境。建立财务人员举报制度,严肃处理违法乱纪的打击报复事件,提高法律的威慑力,改变财务工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对财务人员实施法律保护,对执行法规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为财务监督创造一个有利的工作环境;二是理顺各种关系,健全监督体系。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并逐步由各自为政向全部队统一的财务监督转变,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加大治理措施,使财务监督一体化。首先,要理顺财务部门的内部关系,健全各级财务部门内部的监督机制。做到职权明确,程序规范,责任清楚,避免因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造成管理失控。其次是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再次是要进行财产清查;三是改革监督方法,量化财务监督指标。首先,武警财务监督要由事后监督的“慢半拍”向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转变。其次,为提高监督的针对性,要加强监督的时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要加强财务监督指标体系建设,量化财务监督指标,增强财务监督的可操作性。再次,量化指标必须合理合法,符合国家的法规政策,数量上还必须符合效益原则。量化指标要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处理好“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这两个矛盾,使得在财务监督实施中,有据可凭,有量可查;四是及时反馈监督信息。

三、加强武警部队财务监督的执法力度

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要切实强化财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是当前条件下武警部队财务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尽快使军事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就必须注重学习,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武警部队财务监督的执法力度。一是牢固树立财务监督中的法律意识。各级领导要从经济运行的总体出发,在经费安排上克服个人因素,正确处理法与权的关系,避免将权利凌驾与法律之上,自觉接受财务、审计部门的监督,始终从法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财务决策行为;二是严格执法、秉公办事,维护财经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当前财务管理中的存在的一些违纪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重要原因是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流于形式,浮于水面。因此,各级财务部门必须依照法规来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坚持一审二帮三促进,力求把各种违法财经纪律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快财务立法步伐,完善财务法规制度,解决立法滞后于财务实践的问题。当前部队财务工作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矛盾,归根到底是因为立法滞后,被旧尚未立新。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财务监督制度,以法制手段来加强财务监督,立法是关键。立法不仅仅要根据新形势下财务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来制订,同时应该尝试立法先于财务实践,以避免在新形势下财务工作出现一哄而上、各行其是的现象,增强财务立法的科学性、预见性,更好地实行财务监督。

参考文献:

[1]徐远余.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武警财务监督制度[j].军事经济研究,2005(6)

第5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国有公司;财务监督;财务监督体制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作为所有者权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财务监督权一直就是出资者用于维护自己经济利益必须掌握的重要权力。企业产权关系和组织形式的变化,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使财务监督权的归属与使用成为出资者维护自己资本权益的难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财务监督体制以及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财务监督权配置、监督程序、监督方式和方法,主要从财务收支角度监督和约束公司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财务行为,维护终极所有者和法人财产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国有公司作为一种以国有资本为主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其在产权关系方面的先天性缺失,使政府机构成为事实上的掌管国有资本权益的代表和对经营管理者执掌财务监督权的代表。当现实中的财务监督体制不能完全有效地遏止部分经营管理者侵蚀国有资本权益时,不断改进和完善财务监督体制,加强财务监督,约束不同层级的者或经营管理者的财务行为,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财务监督体制与一定企业的产权制度相联系,它保证企业财务运行正常、既定的财务关系得以维持,是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从构成内容上看,财务监督体制是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基础上,为了维护不同利益主体的财务利益,在企业不同财务监督层次之间,设置财务监督机构、界定监督权责、规定监督程序和监督方法的制度。

二、我国国有公司现行财务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高层重大财务决策的有效监督。现行国有公司财务决策管理体制下,公司内部的重大财务决策,如投资决策、贷款决策、对外债务担保决策和企业并购或重组决策等,只要通过董事会讨论决定,即可付诸实施。在董事会开会讨论过程中,董事们常站在经营者的位置上作出决策。监事会参与现场会议全过程,履行监督职能,但监事会成员无反对表决权,只能进行事后评判式监督。从监督结果看,在国有公司重大资产流失案件中,政府部门、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不能有效代表国有资本出资者利益进行监督。

(二)对公司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违规获取个人财务利益的监督不到位。对公司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违规获取个人财务利益的监督不到位表现在:现行财务监督体制对国有公司经营管理层的职位消费未设置有效的监督关卡,造成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资金不是流向生产经营,而是流向少数高层人员的畸形消费;现行财务监督体制对经营管理层暗地里利用国有公司的人才、资金、产品、市场和技术等谋取个人利益的监督存有缺陷;对国有公司高层设立“小金库”,私分公款,难于实行财务监督。

(三)对经营管理者隐瞒真实信息不能及时实行有效监督。主要表现在对关联方交易、公司利润信息和信息掌握的监督三个方面。经营管理层利用会计资料生成技术,虚增业绩,特别是利用关联方交易虚构利润,蒙蔽政府职能部门和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关利益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信息生成技术原因和公司经营管理层的主导作用,国有公司年度会计报告资料在经过人为修饰后,往往变得让人难于相信,而这就造成在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国有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委托制度不能有效维护出资者利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查按照规定由社会中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在现行体制下,会计师事务所等一些中介监督组织,获取业务的方式不是提高审计鉴证质量、提供可资信赖的审计报告或鉴证评估意见,而是千方百计与有权力委聘的公司经营管理层搞好关系,以此取得国有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审计鉴证业务的长期委托聘用合同,造成了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竞争的不正常,迫使许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公司的意思违心发表审计意见。

(五)经营管理者财务监督体制尚未成型。一方面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目标依公司负责人的意志而转移,因而缺乏规范的财务监督目标。有些公司,在负责人或经营管理层变更后,对财务监督的取向及由此带来的财务监督机构的职能、任务和权限界定随之变化;另一方面在内部财务监督问题上,部分国有公司没有把切实维护法人财产所有者利益或公司整体利益(以下简称法人财产所有者利益)作为设计监督体制的重要目标,也没有拟订相关制度予以保障。

三、国有公司经营者财务监督体制的设计框架

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已成为财务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研究,已经成为财务理论界共同关心的事。在财务管理理论方面,已基本认同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两个理论分支。在出资者财务理论中,财务监督理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确立。在经营者财务理论中,财务控制理论也为共同认可,对于经营者财务监督问题,理应给予明确肯定。本文仅对经营者财务监督体制进行框架设计。

(一)组织机构。经营者财务监督体制的组织机构是内部机构。在国有公司冗长的委托链中,除了最初的委托人(全体人民或股东)到最终的人(资产的使用者或经营者)外,中间的委托人或人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委托人又是人。这种委托链决定国有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组织机构的双重身份:其一为公司总部的财务监督组织机构具有出资者监督和经营管理者监督双重身份。主要表现在拥有法人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财务监督权的公司总部,他们是下一层级的监督权力机构,必须成为出资者财务监督指令的执行机构。而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高层,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要求,时时不忘从其本身利益角度,实行一定范围内以其利益为主的财务监督行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国有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组织机构具有双重身份,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其二为公司内部不同层级财务监督组织机构具有监督权力机构和执行机构双重身份。根据委托理论,上一层级的财务监督组织机构既是下一层级监督组织机构的权力机构,又是上一层级监督指令的执行机构。从公司财务监督运行的实践看,公司内部每一层级的财务监督组织机构都具有这种双重身份。因而,国有公司经营者财务监督体制的组织机构主要有:

1、董事会及其办事机构。董事会作为公司经营管理最高层,是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代表者和拥有者,掌管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决策和财务决策等权力,理所应当是经营者财务监督体制的最高监督权力机构。从接受政府的委托角度看,董事会扮演双重角色,要代表出资者在公司履行监督职能,同时又要代表经营管理者在公司履行监督职能,这是两种财务监督体制相互交叉的重要连接点。在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时,既要利用出资者赋予的权力,监督公司经营管理执行层维护国有资本权益,又要作为经营管理最高层,监督经营管理各层努力工作,满足公司全体员工的利益需求。董事会下设哪些履行经营管理者财务监督职责的办事机构,直接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目前,尚无公认的模式可以照搬,需根据公司不同情况而定。

2、总经理及其班子。在国有公司中,总经理及其班子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负有监督下属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财务决策的职权。总经理作为执掌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权的高层人员,需要从公司整体角度,规划财务运行和财务监督,配备专门负责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考虑所属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财务人员的安排,并通过制定公司内部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收支,给财务监督机构提供监督依据。

3、隶属总经理及其班子的专门财务监督部门。公司财务部门是隶属总经理及其班子的专门监督部门,主要负责公司日常财务事项的操作和处理,同时负有对公司日常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的职责。

4、公司职能部门和子(分)公司的财务机构。从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层次看,职能部门、下属子(分)公司是否设置财务机构,由公司经营管理层确定。一般来说,层级较多的国有公司,都采取下设财务机构的分散核算形式。因此,这些财务机构同时又是监督机构,要执行公司年度预算和上层财务指令,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财务事项实行监督。

5、其他专门监督机构。主要是公司内部的一些非专职从事财务检查监督工作的组织机构。

(二)监督程序。经营者财务监督体制的监督程序与公司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从上到下的层级监督,其顺序是:公司最高层董事会财务决策指令和财务监督指令;总经理及其班子接受董事会指令、向下具体实施指令并负责组织实施;总会计师接受指令、向财务机构监督指令;财务部接受指令、向下属财务机构指令,进行财务收支的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子(分)公司派出财务机构或委派财务负责人接受指令,进行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

经营者财务监督体制的监督程序与公司内部的委托关系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从上到下,层层进行监督是常用的监督程序。但是,有时为了工作需要,公司高层监督权力机构可以越级直接对不同层次职能部门和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等下属进行检查监督。

(三)运行方式。一般来说,出资者财务监督体制所用的监督方式,在经营者财务监督体制中都能使用。不同的是,经营管理者比较喜欢采用直接派员对所属职能部门和子公司(分公司)进行事中监督。这表现为在公司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派出财务机构或会计负责人,对内部各单位的财务行为进行现场监督,使下属财务活动尽可能置于高层的控制之中。

国有公司内部会计委派制,根源于在不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从而不能完全避免下层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由于委托关系在不同层次的经营管理者之间,同样存在类似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实行内部委派会计制度,可以防范下属经营管理者发生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行为,保证经营管理者财务监督体制的运行不偏离高层意志。从现实角度看,实行内部会计委派制度,下属会计人员相对独立,不受下属单位经营管理者的约束,有利于委派会计挺直腰杆站在公司整体利益立场上,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规范下属单位及其经营管理者的财务收支行为,有利于公司资金的整体调度和使用效益,实现公司整体财务目标。

(作者单位:1.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2.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敬国.论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与制度设计[J].经济师,2008.8.

第6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控制;财务监督机制

一、前言

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环境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企业的内涵,引导工业企业不断的思考如何创建新型的经营模式、创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等问题,这些都意味着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监督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财务监督机制存在密切的关系,财务监督机制作为成本控制的良好基石,而成本控制是工业企业整体发展的良好基石,通过做好成本控制以及财务监督机制两方面工作,对于提高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益以及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针对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以及财务监督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

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是保证成本控制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工业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科学的预算制度、合理的会计核算程序以及定期盘点制度、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等。通过创建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才能够将财务监督工作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实处,并不折不扣的进行贯彻和执行。财务会计监督具有执行难度大、原则性强等方面的特点,对于保证工业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在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企业想要全面的做好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必须创建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以此保证企业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能够真正的贯彻落实,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良好的成本控制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提,而财务监督机制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石,通过做好财务监督工作,能够为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保证企业在良好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三、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以及财务监督机制的研究

文章以某工业企业为例,该工业企业为一家中美合资专营制冷机的中小企业,该企业现有员工850人,工业制冷机领域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该工业企业不仅面临着海尔集团、格力集团以及其他本地制冷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时还面临着DAKIN、YORK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竞争压力。虽然该工业企业的资金实力没有上述大型工业企业雄厚,但是该企业通过严格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创建完善的额财务监督机制,有效的减低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工业企业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以及财务监督机制如下所示:

1.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

(1)强化对成本控制的战略认识。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降低支出和节约成为,缺乏战略意识,降低成本能够增加企业受益,但是成本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利润一定降低。通过提高对成本控制的战略认识,不仅应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约效益不高的成本,同时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的费用支出,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短期费用,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战略性的投资对于企业的长远、蓬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2)强化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定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以及标准;②创建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体系,对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材料的使用、产品的产出、劳务的提供等方面的价格进行合理的结算;③合理的制定工业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物资的费用定额;④严格健全原材料消耗、质量、品种、产量、产品、设备使用以及工时考勤等原始记录;⑤严格健全物资收发领退、检验、计量等制度;⑥采用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成本核算方法,该种成本核算方法以作业为成本为分配对象,跟踪和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作业活动,将所有作业的作业量和单独确定的分配率当做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分配归集共同成本,这样能够显著的提高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相关性,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核心用途在于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决策的制定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产品的定价决策、产品的盈利性分析、产品的本量利决策等。

(3)加强成本的过程控制。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是应该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管理和控制,根据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制定各种作业文件,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生产的标准化经营管理,还能够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效率。如果在规划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存在较好的作业作何,但是组织工作或者作业的人员不规范,没有规范或者标准可循,则很难实现企业规划和设计时的既定目标。因此,工业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以及自己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各种作业或者工作的标准率,然后以这些标准为控制与考核的依据,保证企业的各项成本管理工作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实处。

2.工业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

(1)创建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以及当地政府的规定,因此工业企业应该创建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工作的秩序,当会计机构或者会计人员发现原始凭证出现不合法的问题时,则不予以受理,同时还应该向相关负责人或者上级领导进行汇报,查明原因后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实物的监督,创建严格的财产清查制度,定期的对企业仓管人员上交的存货存、收、发状况进行财务核对,当发现存在货账不相符的问题时,应该及时的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当超出了其职权范围时,应该向上级领导进行报告,查明原因后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2)创建完善的预算制度,预算制度的制定需要创建科学的企业主要经营指标计划表,主要包括:技术改造投资、新产品品种、劳动指标、财务指标、生产指标、销售指标等,统计和总结去年各项指标的年度完成数量、计划数量,然后指定本年度的生产计划,以此保证各项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此外,工业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应该以产品的既得利润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该产品市场的可能利润,全面编制费用预算、销售预算、利润预算、成本预算德国,以此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都能够沿着预算管理的既定归集进行。总之,通过创建完善的预算制度,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对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创建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稽核指的是财务部门内部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账证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核与评价,通过内部稽核,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行为或者差错,然后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工业企业应该创建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并配备相应的专职或者兼职财务稽核人员,实现对企业财产物质的结余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审核,例如固定资产、有价证券、银行存款、现金、成品、在线产品、物料、原料等,保证各项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成本控制是工业企业的关键环节,做好成本控制和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综合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创建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能够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石。因此,工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该加强成本控制和财务监督机制建设,显著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国内工业企业和国际工业企业的接轨进程。

参考文献:

[1]金勇华.探讨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问题[J].中国外资,2013(9):106-107.

[2]邹丽岩.浅析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J].河北企业,2010(6):10-11.

[3]王琴.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监督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4).

[4]裴蓉.论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监督机制建设[J].新财经,2014(2):12-13.

第7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监督;新疆部队

目前,部队后勤建设正向精细化保障、精细化管理迈进,而新疆有些部队的财务部门开展财务监督工作仍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思路中,存在财务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如财务监督管理关系不顺,内部监督欠缺,处置不规范,监督制度不完备等,工作效果还达不到部队后勤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笔者拟就新疆部队目前财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以改进谈几点看法。

一、新疆部队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章不循,规则制度松懈

这是新疆部队许多财务案件屡禁不止的最直接原因。在一些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执行制度、政策、法规不力,有章不循、管理混乱、违规操作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防范与制约作用。

(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些财务部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着重业务建设、轻内部管理的现象,内部监控和风险防范没有真正落实。主要表现为部分单位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内部监控制度。部分设立财务监督制度的单位,内部监督缺乏系统化、还未真正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内控机制和体系。对一些重要业务岗位监督制约失衡,内部控制静态的多,动态的少;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职能部门的专业监督,在监督程序上不严格,起不到监督检查应有的作用。

(三)对领导干部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目前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权力制约措施研究不深,配套措施无力,一些基层单位负责人往往集人、财、物等权利于一身,只是依赖个人的自我道德品质,上级疏于监督,同级难以监督,下级不敢监督,以致有些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四)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用人失察

有的单位用人把关不严,使个别思想品德差、业务素质低的人进入财务工作岗位,成为隐患。执纪不严,对案件“抓大放小”,对大案要案的查处意见容易统一,而对违纪金额小、情节轻但群众意见大的问题往往分歧较大,不能及时立案查处。从目前经济利益和部门声誉出发,对发生在本单位的违法违纪案件不深究、不严查,有的只作经济处罚或一般的党纪政纪处理,以罚代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严重违纪人员和犯罪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忽视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教育,有些财务人员对财务监督的认识只停留在日常收支业务方面,没有深刻认识到正是这些与票据、现金打交道的日常工作,与其他经济工作相比,具有更直接、更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随着社会体制的变更、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分配的调整,会使一些人心里失衡,个人私欲膨胀,当遇到一些利益诱惑时,就可能成为引发重大经济案件的催化剂。

二、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监督目标不明确

部队财务监督的根本目标是维护财经法纪,保证部队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转,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经费,增强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简单的说,也就是提高部队经费的使用效益。这是由部队财务的职能所决定的,也是实现保障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由于部队的经费供需矛盾相当突出,部队财务监督往往只注重预算的综合平衡,而忽视了预算执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只注重经费的供应保障,而忽视了经费的支出效益。这就使部队财务监督的目标被人为的缩小了,并且有时甚至偏离了它的最终目的,结果造成了监督成效下降和经费使用效益低下。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

有些领导对监督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部队财务监督对保障财务活动正常运转的重要意义,没有把监督部门当成得力助手,也没有把监督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致使监督结构不健全,监督力量配备不强。有的领导不懂得部队财务监督的意义,认为财务监督就是“挑刺”,是捅本单位、本部门的“娄子”,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配合不力甚至不予配合,有时还借助行政力量进行反向干预,使财务监督中途受阻。同时,由于财务部门既是财务制度、规定的制定者,又是财务制度、规定的执行者,使其身兼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两个角色,严重影响了部队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和监督效能的发挥。

(三)监督范围不完善

部队财务监督的对象包括部队经费运行的全过程,监督的范围应该将它涵盖在内。部队财务监督的任务就使要对经费的“分配--领报--支出”等环节实施监督和控制。但目前现行的新疆部队财务监督中,只重视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而忽视了对钱变物后的物资进行监督,对物资的需求、储备、采购等环节的监督,或缺失或流于形式,致使监督范围出现空白点,造成了漏洞。有的事业部门利用“钱--物--钱”之间的相互转化,将物资变价后的收入资金作为小金库经费,以逃避财务监督。因此,监督范围的缺陷造成了部分环节财务监督失灵。

(四)监督行为短期化

一般来说,部队财务活动起于经费的计划分配,终于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在强调“钱随事走”的条件下,几乎每个财务部门都有经费投向投量的决策权。出于发挥经费最大效用的目的,条条上,一级比一级规章制度订得多,订得细;块块上,则大多强调财务监督的重要。在政出多门的情况下,各种监督行为缺乏统一的法规性基础,使监督行为短期化,导致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部门效果与总体效果相分离,也使得部队财务监督无法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五)监督手段失灵

部队财务监督要求强有力的监督手段来加以实施,然而随着经济体制向市场的转换,部队财务体系也在进行着变革。这其中,财务制度的转换、标准的变动,都使原有的监督手段面临着适用条件迁移的问题。同时,体制转换时期的短期化行为、市场经济对主体利益的强调,也使被监督者对财务监督表现出更强的抵制倾向,这也对监督手段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原来一直有效的监督手段已不适用新形势的需要而被废弃;而一些新的监督手段或者效果欠佳,或者因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而难以发挥作用。例如经费逐步实行标准化供应后,规定事业部门对事业经费拥有“管理权、分配权、使用权”,又因其前提条件是在“财务归口”的状态下组织实施,使得事业部门原有的管理手段逐步失效,且以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为由,程度不同的抵制和干扰新的监督手段的实施。这些都造成了监督手段的失灵。

三、新疆部队财务监督控制要以主体控制为重点

(一)监督主体的复合性与能动性,要求以主体控制为重点

从总体上看,部队财务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组织与个人两类。其中作为监督主体的组织是多样构成的,包括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等。同样,作为监督主体的个人也是多样的,包括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和单位领导等等。这样构成的复合性决定了监督主体特征的复杂性。

部队财务监督主体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具有能动性。监督主体是在自觉的执行着监督职责,进行监督活动。监督主体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够通过对部队财务活动和部队财务关系的监督来影响监督的总体效果。不过,这种效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监督主体的能动性不仅受制于客观条件,也受制于主观因素。不论是作为监督主体的个人还是组织,都具有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这种自身利益可能与监督的总体目标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监督主体就面临着在两者之间的选择或协调。这种选择或协调的结果将影响监督主体的行为,从而也将影响到部队财务监督的效果。

(二)监督控制主体身份的多重性,要求以主体控制为重点

部队财务监督控制要以主体控制为重点的原因还在于,实际工作中部队财务监督控制主体的身份往往也具有多重性。如在新疆部队某级财务部门的一个领导,当他对财务部门的财务监督活动进行控制时,他是控制主体;但因为他自身也是财务监督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他又是监督主体,也是监督控制的客体;并且财务部门必然要从事部队财务活动,部队财务监督的对象又包括财务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又是部队财务监督的客体。这样,这位领导在部队财务监督控制活动中就具有了三重身份。

部队财务监督控制主体身份的多重性是部队财务体制设置的特定产物。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往往既是各种财务制度、规定的制定者,又是这些财务制度、规定的执行者;既是财务监督的计划、控制者,又是财务监督的执行者。一方面,这种设置固然有它的优点,例如可以使部队机构更为精简,减少重复性工作;同时由于控制者、监督者、执行者三位一体,监督控制过程中的调控也就无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从而更为直接、快捷等等。但另一方面,它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监督控制主体具有多重身份,而这些身份所代表的利益未必是一致的,这就必然导致在控制过程中各种身份的相互牵制、干扰,从而影响部队财务监督控制的效能。同时,控制主体与控制客体相重合,使得部队财务监督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自我控制,控制的效果就很难保证。这也是为什么在部队实际工作中财务监督常常缺乏力度,甚至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理顺利益关系,发挥监督与控制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部队财务监督主体的复合性与能动性的特征,对它的控制大体上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协调监督主体的利益,使之有利于监督活动效果的最大化;二是如何发挥监督主体能动性的正面作用,而防止和减轻其负面效应。

第一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部队财务监督主体的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教育使之自觉地以全局利益为重,自身的局部利益服从于总体的全局利益。但思想工作并不是万能的,监督主体也不可能生活在世外桃源中,所以仍要考虑和照顾到其自身利益。这时,关键在于如何使监督主体的自身利益与监督活动的有效性保持一致。例如,通过将个人收入与监督成果相挂钩、对表现良好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奖励等方法,使监督主体的利益与监督工作的成效相一致。另外,严禁被监督者对监督者进行贿赂和打击报复等,则是克服主体利益与监督活动矛盾的有效手段。

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本身又分为两个部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完善监督工作和防止与限制监督主体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前一部分工作的关键在于监督工作应有必要的灵活性,为监督主体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当然,如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到安全与效率相统一,这仍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部队财务监督控制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也对监督主体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由于监督控制的主体身兼数职,就要求他具有更高的素质,能够在控制工作中摆正各种身份、利益的位置,坚持原则,以大局为重,充分发挥财务监督控制的应有职能。其次,在部队财务体制的设置中应注意各种职权的相互制衡,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失控,尽量避免监督控制中主体身份的重叠。最后,为了增强对监督控制的约束,有必要强化财务监督的外部控制,以保证监督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俊波、高进胜.《进一步加强部队财务监督管见》.军事经济研究,2009年1月.

[2] 李劲松.《军队财务监督科学化需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1月.

第8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监督 对策研究 企业体制

一、前言

企业财务囊括很多的分支,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转需要各个因素的有效协调配合,这样才能满足各部门的需求,为企业的运行镀上一层保护膜,针对我国目前财务监督体制方面的现状,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规定,保证企业资金流的畅通和各大分支的高效循环。为此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企业监督现状作简要概述

二、企业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监督不足现状

现在许多企业财务监督都存在尚待改进的问题:(1)监督力度松懈,许多领导者对监督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麻痹大意,难免出现了许多监督漏洞,严重侵蚀了企业资金流的完整运行。形式化的监督方式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致使问题恶化甚至扩散到各个分支,给企业经营酿造成巨大的损失。(2)不完善的监督体制使得企业祸患迭起。由于企业员工和监督部门对企业经营活动连续性的作用,使得许多监督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再加上执行人员素养的缺失和对企业文化理念的曲解,在许多关键部门没有形成严格的监督程序,致使成本无故的流失,企业的效益水平整体下滑,投机者的缝隙得不到弥补,自然效益也会缩水。(3)制度的失灵区域过大。泛泛的规章制度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制约不够大,很多掌权的领导者可以越于公司利益之上,上下级关系以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使得很多集人权物于一身的高层管理者可以自由破坏制度,而监督部门却无力管束,事件也层出不穷,严重侵蚀了企业资金链的韧性。这些显而易见的制度失灵区域却没有任何监督制约,导致财务流失问题严重。(4)监督人员素养不高。财务监督人员思想意识薄弱,把关不严,责任心不强。对许多重大财务问题和上级重视的开销给予关心却放弃了对小的财务资金的追踪和调查,不知道资金的具体流向就准予记账,不对实质性的资金流程予以监督,反而浪费时间在别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分歧之上,或者不能做到客观公正,严于律己,保持独立性。如果企业中帮系出现,更会使得监督力度大打折扣,企业不能团结起来,企业效益也每况愈下。

(二) 财务监督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第一,企业监督指向模糊,许多监督人员对财务监督环节不熟悉,对重要关卡重视不够,执行力缓慢。企业监督体系中有没有相应的人给予指引,使得监督人员无从下手,浪费了时间却没有发挥出监督功效。监督流程不严密,财务人员对公司的一套龙流程不清楚,对生产、采购、销售及许多环节不了解,甚至很陌生,也没有相应的方法去核实财务的真实营运情况,自己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这样的监督也只能是名存实亡。第二,监督环境的时期限制。许多监督应该做到事前、事后和事中三方面有效一体的监督,可财务监督很多是局限在事后监督的,由于部门之间的分工巨细化,很多部门平时运行的财务和资金得不到监督们的及时看管,只能在事后组织相关的调查分析,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及弊端,很多不合理的资金流失现象就被隐化,得不到应有的审视和关注,而且可能时间宽裕,滥用资金的人或相关部门很容易为其提供证据,这也为资金问题提供了空间。第三、监督范围不完善,众所周知,财务监督体制往往重视的是与资金流入流出有关的经济活动,很多间接的财务活动不是由监督部门控制的,很多经济利益集团在财务监督体系的变形升级中会携手抵制和阻挠监督行为的发生,甚至限制监督活动的力度。存在监督活动也是徒有其名。

三、解决监督问题的对策

摸清了这些财物监督问题发生的根源,对现在出现的若干监督漏洞就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明朗化的对策,为防范经济转轨时期重复出现这些问题,必须强化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对策研究,从根源上着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监督。

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加强外部监督特别是社会审计监督。在保证资金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经济安全的基础上,使得财务信息可靠,利用企业内部人员的分工产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单位的自我监督体制,财务单位和监督单位的在保证资金安全上要相互配合,在利益不一致的领域要做到相互牵制,干扰。使得单位的各个部门都处在另一个单位的监督之下。另外,监督部门作为监督者,更要做好各项监督活动,在内部加强互相监督。规范监督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意思和行为。使其融入单位,自行执行各项职能,带动其他部门控制不必要的开支。

其次,要强化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实现阳光财政,在此基础上,更要将监督单位的个人收入和公司效益相一致。不能放松对监督人员的有效监管,更要竭力制止工资分配的不合理状况,缓解监督主体与公司其他部门的矛盾,减少打击报复等相关恶性事件发生的频率。当然,可以对出色的监督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促进监督工作的推进。

最后,要完善企业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境界,使得企业文化理念和员工素养能够与时俱进。一方面,财务监督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积累经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企业精神文明的追求和完善,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文化软实力为其提供新鲜的血液,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才能给企业带来旺盛的生命力,具备正确的道德观才能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正常运行

财务监督是过程性监督,应该增强财务监督的透明度,因为财政是取之于民的,只有让员工做到心中有数,使得许多财务状况,收支状况透明公开,才能做到群众监督,大大减少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保证财务收支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 范晓英.关于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1(323):59-60.

[2] 于宝龙.论企业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71-72.

第9篇: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体制、模式和效果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一直是广大农民关心的焦点,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监督管理是农村实践“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切实体现。要搞好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监督管理,就需要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深入调查研究,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体制和办法。因此,我们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的特点,按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的不同,在陕西省渭南市一些地方分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过试点和参照全国各地农村财务监督管理经验,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和模式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框架内,按照两种监督管理形式运作比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情特点。一是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集体经营企业和发包集体资产为经济收入来源的确定为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干部管理能力强,农村集体有收入,农村公共支出不需要直接从村民中收取,加之农民的经济收入高,负担轻,农民对农村财务的关注程度不强烈,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监督管理实行会计委派、县(乡)农经部门定期审计监督的形式,收效比较明显。通过在我市的一些地方试点证明,采取这一形式管理农村财务既放活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自,又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集体经济收入依靠国家财政补助、出售集体资产和农民上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定性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干部的管理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农民的收入低,负担重,农村公共支出中大部分来源于农民自身,村民对集体财务支出关注强烈,因此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办法得当,效果显著,在试点地区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这一形式的运作模式是:在不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以及核算单位的前提下,实行审批权、监督权和资金管理权“三权”分离。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成立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取消村组财务监督管理人员,核算中心村组会计业务,招标银行办理出纳业务.村级只设一名报帐员。核算中心为各村分别设立帐户,分别建立帐簿,分别核算财务收支。银行帐户实行核算中心与村委会共同管理。在审批权上,按照资金的用途,金额大小,分别由村委会主任,村委会主任和村民理财小组,村委会主任、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大会审批。审批后报核算中心报销,核算中心依照有关制度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开支,核算中心有权拒绝报帐。对于合理开支,核算中心在票据和现金支票或转帐支票加盖审核专用章后,报帐员方可到招标银行支取现金或转帐。招标银行在办理支付业务时,必须查验相关票据上的印鉴是否齐全(农经审核专用章、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审批人专用章等)。通过试点实践,充分证明,建立新型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抵制了不合理开支和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据2002年陕西省渭南市在合阳县的试点来看,合阳县农村财务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以后,共拒付不合理开支200余万元,其中节约招待费31万元;抵制不合理收费300余万元,减少村组财会人员706人,节约管理费120余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减负16元。二是保证了农村财务常公开、真公开,增强了透明度,真正体现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利,改善了干群关系。合阳县农村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后,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比较规范,全县16个乡镇都能按要求实行财务月公开,使群众及时实实在在的了解村组财务的真实收支情况。消除了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和因财务问题引发的集体上访。三是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支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村公共管理事务的补贴不乏是一种好的办法和形式,农村财务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而采取的措施。经框算,渭南市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以后,可以直接减少村组财会人员8280人,可以节省公共支出1242万元,而同期国家只需增加乡镇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190人,财政增加负担104万元。同时国家增加负担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从乡镇机构改革分流的人员中选用,解决了部分分流人员的出路,推动了乡镇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四是有利于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通过这一形式的财务监督,承担农民负担和农村承包合同监督管理的农经部门可以及时的发现农民负担和农村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查处和解决或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对于事前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是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多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有利于推动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服务。六是有利于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实施。经过我市财务试点证明实施“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制度,加强了“两税附加”的管理,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七是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制度以后,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实现了党支部对村级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对村委会工作的监督,很好地解决了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八是有利于杜绝农村新的不良债务的发生。九是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混乱的问题。彻底改变了过去财务监督管理中的“节节账”、“片片账”、“摊摊账”的问题。十是很好地解决了乡镇政府、有关部门截留、挪用、侵占集体资金的行为。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制度以后,一方面,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挪用侵占集体资金,难以通过村民理财小组(或村民大会)审核,因此就无法从银行领取或转取资金。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截留集体资金,农村干部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又无法摆脱农经机构的监督,从而保证了集体资金的安全。

总的来说,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不仅强化了农村各种权力间的约束与监督,实现了权力科学合理的分配与重组,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发展,而且加快了农村民主法制化进程,真正保障了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顺民意,合民心,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但是,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改革只是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的初步尝试,仅仅是开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困难、问题与对策

由于受体制的约束和认识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进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也将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进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势必会触及部分农村干部和一些部门的利益,改革中必将会遇到阻力。二是部分县乡领导对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认识有偏差,不能正确理解加强农村财务监管与全面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关系,对实施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有顾虑。三是现行的农经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要求。具体表现在:税费改革以后,以监督(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监督、农民负担监督)为主要职能的农经机构难以对领导它的县乡政府和与之有利益关系的权力部门,全面履行监督,以致影响了农村各项改革的效果。四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由于受利益因素的驱使,在现行的财政拨付体制下,“两税附加”、农村转移支付难以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五是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进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力度不够,势必影响到改革的成果和效果。六是国家对农经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差,个别地方实施中就可能出现安全等问题。七是化解历史遗留的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困难重重。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