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第1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回顾一下自己在三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现象反思一下:

1、学困生比较多: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多,我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上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如:在评讲练习题时特别注意学困生是否能理解题意以及有没有做好笔记。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2、学生家庭作业质量不够好:

三年级的学生写字速度慢而且不端正,写得不干净。课堂上有老师监督字写得还比较干净,但是家庭作业就写得比较马虎了,一个字大一个字小的,写错了又擦不干净就继续写。这与学生自身的习惯有关,同时与监督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于是采取家庭作业上家长签名同时要检查作业是否做得够工整。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点,很关键。

3、学生不喜欢演算的现象较为严重,学习习惯严重滞后。

第2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做中学——积累操作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鲜活、灵动的数学,建立生动、丰满的认知表象,积累实践和操作的活动经验。

1.有趣

尽管操作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摸索,赋予操作活动更多的新鲜感。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和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青青草原的美食节上,喜羊羊做了10个青草蛋糕,美羊羊做了6个青草蛋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熟悉的卡通人物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盎然地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开展操作活动。

2.有序

高效的操作活动必然要有合理的序列,使得教师能够通过各操作步骤的反馈及时调整,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的体验中开展后继操作实践。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操作序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①做一做: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

③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厘米宽?

3.有效

剔除操作活动表面的喧嚣热闹,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得到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边做边想、边想边做。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将操作与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初步认识“11”;然后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1”,要求摆出的小棒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再比较优化,让学生理解“把10根扎成一捆,再在旁边放1根”的摆法最直接明了,使学生明白一捆就表示“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比中思——反刍生活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独特,教师应当认真地审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及时挖掘生活经验中起到有力支撑的有益部分,同时也要注意对新知学习负迁移的干扰。

1.建立起点。甄别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发现其中与数学学习的内容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一部分为教学起点,创设出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出示了理发店门前的旋转灯柱这个动态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里面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往往会受到视觉错觉的影响,认为旋转是柱子在旋转,平移是彩条在往上走。由此展开教学,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沟通联系。让模糊的生活经验变得清晰,让生活经验“数学化”,用数学的眼光重新观察世界,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体积的概念,我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组织学生用“体积”的概念去重新阐释这个经典童话背后的数学内涵。

三、练中悟——启发思维经验

1.往前走。立足迁移,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通之处,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脉络,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和独立解题的乐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在计算长方体侧面积的问题中,当已知条件给出的是底面周长时,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让学生把一个没有上下底的长方形纸盒沿高剪开,这时立体的长方体变成了平面的长方形,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感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分别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突破了难点,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回头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培养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形成较为稳固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思维活动经验。

第3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现代多媒体对小学低段数学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且,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阶段,只有借助多感官的参与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新知的授予如果只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让抽象的动作变得具体化,这样学生才会对所学知识掌握透彻。在上三年级数学《平移与旋转》这课时,让学生感知平移,让我觉得“狗咬刺猬无处下牙”。我该如何去讲解一个图形是如何移动的呢?我让学生对着书本的图形,找出相应点,可是一个班学生太多了,我只能下去巡视几个同学,其他的同学,我无暇顾及。学校终于装上了“班班通”,这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和老师来说无疑是个福音。我要求从三年级数学继续带起,我要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弥补传统课堂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图形的平移,这是个抽象的动作,该如何向学生展示出来呢?此时现代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作为老师只要通过“班班通”插入课件将所要展示的图形平移的过程播放出来,如: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轻松明白了平移与旋转的不同。现代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丰富的动画、视频、美妙的声音,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对现代媒体教育的几点思考

现代多媒体虽然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枯燥无味,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弊端。下面我将从事数学教学中得出来的一些见解,阐述如下:首先,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可否认它的优点很多,学生刚刚接触它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动画格外注意。有些老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将课件做得特别花哨,这反而适得其反。记得我教一年级数学《整理书包》这堂课时,为了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课,我以童话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我出示了巫婆摧毁整个花园的场景,只见学生立即精神振奋,我发现孩子的关注点已经在巫婆身上了,而忽略了我即将讲的知识点,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随着现代多媒体的普及化,很多教师已经摒弃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我从不或很少在黑板上写字了”,这句话我近两年来经常听到,他们使用多媒体代替了传统教学。可见,多媒体的出现,电子白板的应用,使很多老师变得越来越“懒”,上课时竟连板书都省略了。有更甚者,竟从网上下载课件,直接应用于课堂,这样他们就真正成为了电脑操作员、幻灯片放映员,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再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极易束缚老师和学生的思维。我教五年级《成吉思汗和鹰》这课时,我将鹰四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杯子的话呈现在课件上,上课时我再让学生找出这几句话,然后播放课件看对不对,这一切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课后我做了认真的反思:我事先将文中的句子找好,学生万一在课堂中有新的疑问或找出来的句子和我课件出示的句子有分歧时,该怎么办呢?所以从这节课中我总结了一个教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时会束缚老师和学生的思维,老师会按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按部就班地将这节课完成。虽然这样做可以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课堂的效率、课堂的创新却难以保证。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老师可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扬长避短,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应用多媒体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气氛,使多媒体技术更充分地发挥出辅助教学的功能,不断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何五乐 单位:安徽省桐城市吕亭镇南翔光彩第五小学

参考文献:

[1]伍枢琼.雅安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3):53-53.

[2]王妍.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1):29-31.

第4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开展将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校课题研究为入手,用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开展“务实教研,教研务实”,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1、本学期,教研组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各位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重点研究的课题、教师的不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把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把学术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充分发掘我校教师的自身优势,发挥资深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学校教研组的学习培训为基地,围绕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问题和需求,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带动广大教师共同走进新课程。

(二)、扎实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本学期要加强课改年级的教学研究力度,宣传课改新理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提高广大教师的课改意识与课改热情。

2、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协进的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本学期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协进研究的方式,发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精神,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构建全校师生共同发展的研究网络,达到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享。

3、进行教师备课改革的研究,经常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常规调研时将备课检查作为一个重点,及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研究教材、把握课堂实效的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数学教师的成功经验。

4、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因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教研组将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逐步由“职业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5、在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改实践,让教师在文本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征文活动;收集、整理“教学情景设计及典型教学案例”,开展“老教材新思路”备课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新理念的内化,教学新行为的改善,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以检查与考核。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3、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继续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专著的学习、课题研究,以教材分析、说课、评课为主,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认真组织好教研课,形成教师课堂教学风格。本学期仍要求人人上好教研课,并结合自己所报科研课题进行,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教学专题总结等结合起来。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听课、评课,以提高教师的说课、评课水平,推选教师上好校级研究课。通过以上活动,使每位教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活动安排

第1周:备课,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第2周:做好各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五年级数学观摩课。

第3周: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

第4—5周:一年级数学课例研讨,主讲人:郭田

第6—7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主讲人:张立茹

第8—9周:主题研讨:低年级数学高效教学。主讲人:张丰福

第10周:期中阶段总结。

第11—12周:数学计算过关抽查。

第13—14周:三年级集体备课。主讲人:谢学平

第15—16周: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主讲人:齐云飞

第5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1、 兴趣是学生学好课程的内在动力

是兴趣指使学生去学习,把课程学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去,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2、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

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把这些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在三年级数学中有这样一道题:

1×9+2=?12×9+3=?123×9+4=?…

9×9+7=?98×9+6=?987×9+5=?…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9×9+7=88 98×9+6=888 987×9+5=8888…

第6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呢?现以“分一分(一)”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反思。

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分一分(一)”。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提问:生活中同学们经常遇到分东西的事情,怎样分才比较公平呢?老师用现场分苹果的情境,引出“平均分”和提出半个苹果用什么方法表示?再利用课件展示课题,提出讨论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呢?让同桌讨论表示一半的方法。这时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让其大胆创造:画图、特殊符号等。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得出结论,从而引出分数二分之一。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通过涂一涂、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可以表示半个苹果,启发说出还可以表示什么?发给三张不同的纸让学生折出它的二分之一,结合折的过程与同伴交流,说说自己的折法。再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分组进行涂色。课件展示操作过程后让学生汇报交流:通过以上操作,你发现了什么?揭示出分数的概念,再教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方法。从而把抽象的分数概念变成表象的分数形式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来,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尽可能多的分数来。

三、课堂训练,解决疑难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处理课本上的习题,方式灵活多样,直观性强,学生兴趣浓,积极性较高,在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之乐于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分数,并创造出自己的分数:分苹果、分蛋糕、分图形等,形成能力。

五、课堂小结,师生互评

让学生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会自我评价,再次增强成就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的启发和反思如下:

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分苹果的公平引出平均,再到分数,来体现知识的衔接性,让学生动手操作,课堂训练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了学习方式,激活了学习的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折、想、议、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动手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从而促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并不断深入。因此,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7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不同角度和途径解决问题,体验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期末数学考试,有这样一题:下面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每一小格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正确答案是39平方厘米。可是在将近200位学生的卷子中,正确率不到10%。对于这种数格子的题目,不存在不会数,出现的错误都是数错了,有的数38、有的数37、有的数40,不是多一两格,就是少一两格。我问了几个学生:你是怎么完成这一题?学生一:一格一格慢慢数。只有一个学生说:不要数叶子,数外面的格子,外面格子少,好数,不容易数错。这时其他同学才有顿悟的感觉。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发现,像“数格子”这样在教师眼中没有难度的问题,有很多教师教学时都是很快处理,学生也不会很重视地去研究解决办法,结果就出现了盲区。可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存在着个性差异,每个学生的思维也存在差异,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有的策略是好的,有的策略还有待改进。教学中,老师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讲清道理,只要是合理的,都要表示认可,从中寻找最优策略,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在这一题中,另辟蹊径,数叶子外面的格子,这种策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并且运用的,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促进创新精神的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种方法结合并灵活运用,体现问题策略的可用性

这些年份中,( )年是闰年。

A.1975 B.1999 C.2100 D.1976

这是三年级数学“年月日”这个单元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题,三年级的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往往采用的是一个一个去算的方法。这样做不是不行,可是花费的时间多,而且一不小心就算错了。选择题是数学测试中一种常见的题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教会一些解题策略及解题技巧,特别是做选择题的技巧,很有必要。像案例中的这道选择题,一般年份能被4整除,整百年份能被400整除的就是闰年。能被4整除的数一定是偶数,因此马上排除答案A和B,答案C“2100”是整百年份,整百年份要除以400,教学中教师只要多追问一句“2100÷400怎样算又对又快”,三年级的学生会根据2100看成21个百,400看成4个百,2100÷400就可以看成21÷4,马上可以算出2100不能被400整除。排除了三个答案,剩下的答案D就是正确答案。这里采用的是排“错”法。这样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简单,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可以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提高解答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相链接,体味问题策略可亲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我们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情境。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认识”,在处理两节内容链接问题上,从创设学习情境上作了思考。两节课都采用同一片叶子来导入。第一节从一只小蚂蚁绕着叶子边爬了一圈。问树叶边的一圈在哪里?让学生走进图形周长的认识情景;第二节课又从这片树叶开始,问树叶的周长如何计算?把学生引进了探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学习情境。两节课的导入都采用了同一片树叶,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一片叶子问题的情境设计,却把学习内容进行了情境一体化,让学生计算周长的策略在情境中得到不断提升,让策略在整体建构中得到自主发展。

四、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整体建构,体会问题策略可学性

在教学过程中,策略的探究中教师是重要的因素,它对教学内容把握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进程。教师如果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进行系统把握、整体建构,让学生在系统的知识体系中自主建构新策略,这样的教学将对学生的和谐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学校数学教研组一次磨课活动中一位年青教师上“长方形周长的认识”这一课,当概念揭示之后,有一个实践练习环节,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指一指长方形黑板的周长在哪里?第一位同学上台从左上角一点出发绕一圈回到原点正确地指出它的周长。接着请第二位同学上台,教师进一步提出:能不能和前面同学不一样呢?(言下之意是找另外的出发点),结果这位学生从左上角的一点出发绕了一圈后停在左下角的点,也就是多走了一条宽。显然按周长的定义,这位同学操作是不正确的。于是教师问全班同学:“第二位同学做得对不对?”学生回答:“错了。”教师马上请他下去。对第二位同学这种评价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是极为普遍,然而这种普遍有时从某程度说是否也折射出教师的一些教学观问题呢?课后我们进入了反思,并组织了深入研讨,形成了新的共识,即对第二位同学的回答我们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课堂的生成点,善于联系起来看问题。当学生做了回答后,我们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不但有助于学生弄清周长意义,而且对以后有关实际解决接头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比较中内化了求周长的策略,从而灵活应用了所学的知识,思维得到了又一次的发展。

解题策略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观察、分析、操作、实践等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策略教学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字】有效预习 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不主张让学生预习,究其原因主要是害怕学生突破了“零认知”,课堂上对所学内容丧失新鲜感,不能按照自己课前的预设进行学习。然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我个人认为,有效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经历对新知的探索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产生数学思考,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所谓的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也只是流于形式,蜻蜓点水。要解决这一矛盾,让学生课前进行有效预习,以有效的预习来促进有效教学,不失为一个绝好办法。

一、设计内容、激发预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收获成功的法宝。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预习的兴趣。使预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教学“认识千克和克”时。设计的预习作业是: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计量单位?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有这种计量单位的物品?能带一些这样的包装袋到学校来吗?学生通过预习收集含有千克和克的物品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在收集的过程中知道了用克包装的物品很轻,用千克包装的物品有一定的重量。因而对千克和克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的预习作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

预习一方面要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设计数学预习作业要注意不能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负担,不挫伤学生预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教师要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

二、明确要求、指导预习方法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独立学习的尝试,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三年级学生可以作为学习预习数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步骤,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前,我要求学生这样预习:(1)说说通过预习你认识了什么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2)按课本上的要求,利用纸片折一折、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3)请试着完成“想想做做”。到了四年级,就可以把预习活动“置之课外”了,但每课时前要给学生以“预习提示”,指导学生按预习提示,结合已学到的方法去进行预习,这样一路走下去,到了高年级,学生就可以独立进行预习了。

预习的方法,除了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预习是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三、交流经验、提高预习能力

有效的预习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真正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感悟的时间。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教学不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还应当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所形成的生成性内容。学生在预习中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态度,必然造成不同的预习体验,有的对预习内容一知半解,感觉似懂非懂,有的预习后死搬硬套地做尝试练习,而有的则可能喜欢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不同的想法,勇于提出疑惑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找规律”时,本人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作业:(1)你通过预习发现了什么规律?(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这种规律?经过全班交流,发现学生在经历了预习活动之后达到了不同的学习状态,有的发现排成一排的两种不同物体间隔的规律,有的发现两种物体排成一圈也存在规律。实际上这已经为课堂上更多的动态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关键是教师怎样实施预习后的教,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并调整教法以适应学生预习后的学。

预习后的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让学生自己先讲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如何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预习问题,可采取指名讲,也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形式来展示。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及其理解,补充必要的课外知识,以及对难点知识的剖析,引导学生对知识和典型方法进行小结,老师的主导作用得以体现。课堂的设计要以预习问题为核心,预习问题也就是教学的重点,同时内容要适当扩展。预习问题也为课堂进行“问题教学法”提供极好的素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预习时已经掌握了的问题,课堂上不需要多重复和强调,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学生不懂的问题,要重点讲解,这样就能有效增加课堂容量,加快课堂节奏,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持之以恒、养成预习习惯

“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仅对预习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当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可以自己设计预习问题。教师自己要坚持每天布置预习作业时,把预习的内容及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要求学生认真抄写在家庭作业记载本上,回家认真完成。不能让预习作业流于形式。在上课检查预习时请同学谈预习收获,正面引导,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以发动学生同桌或小组互查,相互督促,使学生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为帮助学生开展具有反思性和探究性的预习活动,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了一种预习方案,要求学生把预习的思考过程简要写出来,常规的预习目的有三点:(1)你通过预习学会了什么?(2)你在预习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3)你有没有与课本不同的想法或你认为更好的想法?预习习惯的培养要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地指导和培养。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学生自学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能主动预习、深入预习的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要想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而需日常积累、持之以恒。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时间一长,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今后即使老师不布置预习,学生也能在课前自觉地预习新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预习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有效的预习既是学习方法,更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因而,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 管毅.《自主预习——有效课堂的基石》.

第9篇: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 强化默读,化解细小障碍

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默读,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这样才能捕捉到题目中一些细小的障碍,并顺利进行化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比如,教学二年级数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7、9、16、63这4个数字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我先让学生默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把题目分解成三个部分:1.必须用7、9、16、63这4个数;2.组成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3.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各两道。这样,学生理清题意后,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

又如,在学完简单统计的知识后,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先调查本班同学早餐喜欢吃的主食的情况,然后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成统计表,再制成统计图。让二年级的学生一下子把题目的要求看明白,难度很大。我让学生先默读题目,看看这道题要求我们做多少件事,并一一说出来,这样把题目分成三个部分:1.调查;2.用画“正” 字的方法记录成统计表;3.制成统计图。然后让学生按步骤逐一解决,既简单又有条理,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掌握。

可见,学生在解题之前,一定要认真默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悟透题目的内涵,最后才列式解答。

二、重视言语,领会生活用语

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师必须对生活中的数学用语与专业的数学术语加以联系沟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语。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打折”“赚了”“亏了”“利润”等生活用语,那么让学生领会这些生活用语所表示的数学意义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百分数应用题:服装店卖出了两件衣服,每件60元,其中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服装店是赚了还是亏了?像这样的一道题,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赚了”“亏了”这些生活用语,而是简单地理解为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将两个20%相减,就会错误地认为结果是不赚也不亏。因此,只有当学生理解了“赚了”“亏了”其实是指“比进货价多20%”和“比进货价少20%”时,才能把该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学生就会豁然开朗,问题也随之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渐渐地,学生的阅读习惯便养成,审题能力自然提高了,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注重推敲,感悟数量关系

推敲,是指学生通过读题、思考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重述出来。因为数学题目是由一些术语、数量、文字以及数量关系组成的,学生如把题意表达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也就自然明确。这使我想到分数中的比多比少应用题,学生总是没能正确找到标准量,弄不清谁与谁比,这是学生没有正确理解数量关系的缘故。其实学生早在一年级时就已经学过了简单的“比多比少”问题,到了三年级开始接触这方面的应用题,学生学起来依然感到困难。尤其是对那些逆向叙述的题目,像“商店运来苹果200箱,比运来的梨多20箱,运来的梨有多少箱”,特别容易造成思考障碍。如何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首先要抓住“比运来的梨多20箱”这个关键句子,把该句进行扩句,使之成为“运来的苹果比运来的梨多20箱”,明确谁与谁比。然后转变“运来的苹果比运来的梨多20箱”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变逆为顺,使条件明朗化,即“运来的梨比运来的苹果少20箱”,这样条件读顺了,数量关系也就理解了,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