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

第1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233-01

在“通才”与“专才”两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模式下,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深化变革中,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学是高等教育实践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并且在传播知识、促进社会科技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一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反应最为活跃的基础学科,可以说是许多新兴学科生长的温床。在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在新形势发展成为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的表现,所以电气工程的发展就要符合新形势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服务。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能够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要,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培养下得去、为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作为本专业建设的理念,通过进一步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从而确保教学的质量。要达到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定位,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1)首先要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就是“要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相结合”。在培养方案中要让学生受到基本的电气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理论等方面的训练,从而实现理论与技能兼修和“基层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2)发展专业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可以具体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在专业培养中,为了使本专业的特色得到最大的发挥,可以让学生在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之后再跟对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并结合个人的特长,进行专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1.2 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被认为是实现和提高人才质量的核心,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最有力的方法。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就需要构建“理论――技能”相并重的教育模式,在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生的过程中也实现技能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在变革传统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把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类的、实践类的和专业技术类的三种。在基础类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在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中转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实践类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将知识实现为自身的技能。

1.3 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工程创新和实践以及创业等方面的能力。

(1)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突出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专业训练”,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可以增加诸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的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等。增加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就是要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实现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其次要增加实习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状态下进行实际的操作,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实习,在实习中让学生做好实习日记,并且在实习完成之后也实习报告,对整个的实习过程有一个整体的反思和评价。在实习教学中科学的设置和安排符合培养的目标,能够使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自身的感性认识。

2 结语

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科学定位、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主要模式来加强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采取何种培养模式,都需要针对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使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更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敏强,程明,李扬.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体系框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

[2] 黄肇,罗庆跃,袁旭龙,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第2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 自动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当今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将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电气功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等支配性因素的影响,也有物理科学等电气工程的交叉科学的影响,还有其他相关技术、分析设计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因素的影响。深入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能有效提高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水平,利于社会经济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电气工程的问题及对策

(一)电气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正如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信息网络的发展,迎来了信息化时代一样,电气工程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会不断推动社会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迎来崭新的电气化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当前,电气工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使电气工程更好地发展。

1、电气工程存在的节能问题

电气工程在节能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和使用之上。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行业建筑智能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电气工程技术和管理,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水平,而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质量始终与能源利用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电气工程在保证建筑物照明、温度调节的基本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娱乐场所的特殊用电要求,还要兼顾通风、卫生等问题,电气工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很好地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就难免出现能源损耗,这与我国能源短缺的国情及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不符的。

2、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及分析

当前国内的很多企业和部门对电气工程的质量问题过分注重结果,侧重于对电气工程的质量检验,而忽略了从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质量检测。企业或部门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松懈,导致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不能有序、顺利进行,工程质量也达不到要求,致使电气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受到影响。

(二)电气工程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对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工程专业性、材料、和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首先,电气工程的建设团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对电气工程建设队伍的成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并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加强对建设队伍的知识培训,鼓励技术人员学习和锻炼自身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培养和塑造一支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熟练的操作能力、良好的综合素养的专业工程建设队伍,提升电气工程建设的软实力。

电气工程实际进行过程中,企业和相关部门应严格管理工程中的建材,建材是工程的基础,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必须在工程中严格把好材料关。工程所用材料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过权威部门鉴定的、有正规的质量证书和出厂证明的正品材料;应对工程所用原料进行严格的日常管理,防水、防火、防潮,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管理记录;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杜绝残次品进入施工现场,从根源上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

2、优化电气工程节能设计

电气工程应重点考虑如何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降低能耗,减少无谓的能耗,降低过高的损耗。

在选择供电系统的变压器时,应选择绕组阻值相对小的变压器,以降低电流损耗,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成本,对于高层建筑、化工企业及地下建筑等对消防要求较高的场所,可选用低损耗节能型干式电力变压器。

照明方面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施及配套设施的使用,走廊等场所采用智能照明设备,选用功效高、寿命长的照明设备。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及对策

电气自动化有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工作的可靠性及环境条件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一项有力的支持。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正处在飞速进步的阶段,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问题分析

1、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性不强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是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提升的必经之路,我国目前一些电气自动化还处在多岛自动化的层次,多岛自动化具有互不连接、功能单一、信息独享的缺陷,不能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的功能和作用。

2、电气自动化的网络构架不统一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建立高效、快捷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但目前很多企业自身网络构架不尽相同,使得依托于网络结构而发展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另外不同企业和商家在软、硬件产品交换过程中,因为程序接口的不一致,影响企业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交流,进而阻碍了企业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使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应。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改进主要从科技、信息和开放度三个方面开展。

1、科技化是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当出现实用性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本着自主创新的思想,以节能降耗为切入点,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材料的使用,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力求创新,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研发新产品。

2、信息化则是指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地位应更加突出。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优化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分析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气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网络通信技术,都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开放化则是要与外界建立一个接口,实现与外界网络的连接。计算网络是实现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管理、决策、设计、控制和制造一体化的关键,它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元件和局部系统的管理、监视、调节和控制上,是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远动技术、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核心。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智能化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得到迅猛发展,相应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社会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和部门应抓住机遇,强化队伍专业技能,引进和吸收新技术,发展和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现系统综合处理能力的提升和管控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朱仲海.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2] 向仕军.如何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商情,2011,(28):58-58.

[3] 姜在福.探究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4).

[4] 袁凯君.刍议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0,29(36):35-35.

第3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是我国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中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并不重视,这导致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在毕业只够并没有真正掌握到专业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因此,本文旨在对中职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行研究,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中职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已经进入到自动化和数字化时代,这对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人才的需求在大量增加,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的整体教学效果却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电气及自动化人才的需要,学生在找工作时由于自身技能不足降低了整体的就业率,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当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同步地改革,以求达到提升学生理论技能格实践技能的目的,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中职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实践现状

1.1经验不足教学机构不完善。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起步较晚,这个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因此有着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是目前发展的重要热点,我国对于该专业的建设十分重视。但是由于该专业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因此在我国的还缺少经验,相关的教学机构也并不完善。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忽视了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该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中等职业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机构进行改革。

1.2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的情况。

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在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和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不重视,这导致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遭遇困难。中等职业院校在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上对于实践教学都不够重视,中等职业院校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相关实验设备和器材,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理论知识输入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3实践教学方式老化。

中等职业学校在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开展时间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都较为老化。开展实践教学所使用的教学设备较为陈旧,多为国外淘汰下来的产品,同时在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上,老师采用的是示范的方法,学生和真正设备接触的时间很短,并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操作和实践练习,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达不到企业和社会对于他们实践技能的需求。

2中等职业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教学改革

2.1修改中等职业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的实际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这在中等职业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过程中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方案。在进行修改的过程中应当优化课程的设置,摒弃传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同时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情况不同进行修改和设计,对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进行充分整改,要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需要,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2.2加强对于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建设。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进行的,中等职业应当对使用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要摒弃老教材,要对当前国内国际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引入到课程内容当中,同时应当选用近几年出版的新教材。在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于行业和专业发挥在那的整体特点和总的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国家制定的国家级教材,同时也可以根据老师课程的需要自己选择教材进行教学活动,要积极推荐学生去看参考书目,从而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3改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方式。

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目前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空洞无味,因此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运用于教学中去,让学生对于科研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俩,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总之就是要在课堂中、课堂间歇以及课堂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中等职业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改革

3.1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对于提升整体的实践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和价值,我国在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的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统,忽略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课程设计方面开展实验课程、生产实习课程、毕业设计课程等。在整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

3.2加强对于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

要想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的整体层次,需要加强对于实验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也就是说要加强对于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专业性的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较为昂贵,但是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目前使用的传统教学设实验设备已经不能够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新设备,这就需要加大对于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让学生能够用上先进的实验仪器进行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3.3构建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

要想提升整体的实践教学水平就要为学生搭建实验教学平台和相关体系,要针对于学校的不同侧重点和不同类型进行教学平台和体系的搭建,形成学校自设的特色。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性问题,要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还要结合理论教学课程进行实验,让学生将理论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来,建立推动本科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双向积极性,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建筑实践技能大赛”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教育和教学质量,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对自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主要体现在搭建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平台,根据学校和学科的实际开展情况创建自身特有的发展模式和教学模式,但是整体教学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对自身教学手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满足社会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作者:李佳玮 单位: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 工程应用 培养体系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68-02

1 该文研究的背景

1993年,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莫尔提出“大工程观”这一概念,此后,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要求“回归工程”的呼声越来越大。在美国很多工学院设有称为“Special program”的工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欧洲工程教育整合了工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融合“专家型”与“通用型”培养目标、满足多样性需求的课程体系。比利时鲁汶工程联合大学坚持“基于项目的学习”,并通过项目“工程师的一天”,完成学生对于工程师的认知学习。

国内学者也对工程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赵婷婷在《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强调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是工程学科综合化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浙江大学王沛民在《工程教育基础-工程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研究》中,论述了工程教育课程的相关问题。刘吉臻等在《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中指出,课程目标要从学科知识体系转向为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运用集成化的思维去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王仲民等对传统课程设置中“理论-实践,认识-技能,基础-应用”的单向思维模式提出了质疑,强调工程教育要围绕工程实践重新组织课程。2006年6月,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课题“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第三次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此次会议纪要提出:要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转变为以“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高等工程要教育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

2 该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设置水平,直接决定其工程应用能力的高低,在改革其课程体系过程中,应突出地反映这一特点。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导,将工程所需的知识、方法、手段等融合到课程体系中,特别是与工程紧密相关的人文、管理、社会责任等,在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下采取项目教学的方式将实际工程问题带入课程内容,完善其课程体系,让学生从一个个完整的项目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工程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工程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实现这个目标势必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在构建培养体系时突出工程能力的培养,工程能力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但其培养却是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体制中的薄弱环节。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近年特色不明显,并偏于强调通才教育的重要性,大部分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执着于培养各种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学生侧重于基础理论与研究,本科层次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造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工程实践教育一定程度的缺失。

3 构建面向实践与应用的电气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分层次总结和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培养体系的现状,对国内研究型大学以及国外著名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培养体系进行分解对比,结合实际,初步制定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体系框架。在突出特色的同时,希望既能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该校的师资和学生情况,将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等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研发、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并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两个专业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主要围绕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调度和监测及控制技术,面向电力系统运行的运行控制、调度等领域进行培养。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以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在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技术、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等方面的技术应用能力。

所有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大部分,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公共基础课中设置了素质选修课,强化人文素质。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与其它电气类专业大体相同。专业课分为必修,方向选修和任选三部分。为了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在课程学时比例设置上加大了实验、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针对主干课程和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需求,设立了工程训练、计算机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总学时达到了35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达到了总学分比例的20.3%。此外,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也进行了调整,大部分课程都缩减了理论学时,增加了实验学时。如电机及拖动基础,实验由8学时增加为16学时,电气控制及PLC由8学时实验增设为34学时,理论教学缩减为32学时。

4 结语

该文以建立工程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体系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工程素质为研究目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培养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执行状况不断进行反馈,逐步对培养体系进行修正,不断完善培养体系。该文参考了诸多院校网上公布的有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赵婷婷,雷庆.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32-36.

[2] 王沛民.工程教育基础-工程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第5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58-01

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业高素质人才。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初期运用了精英化的培养模式,但是这一教育模式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由于中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但是由于学生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非常活跃的思维,为了提高中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效率,就需要建立起一套适用于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教学时达到切实可行。

一、电气工程教学现状

据相关研究发现,当今的中职电气自动化教育当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不是很高,对教学内容很难产生兴趣,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实际的操作过程非常熟悉,但是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却不懂。一些教师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得不够透彻,一旦有学生提出一些比较深奥的问题,教师就会哑口无言,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效果与课堂效率,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

二、相应的改革措施

1. 完善教学模式

由于时代的变换,致使学生的思想与从前的思想有所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现今的教学,并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对课堂产生兴趣,并且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LED组装时,为了使学生对组装的步骤更加了解,可以聘用一些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讲解,也可以将这些人员的讲解过程录制成一个视频,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果。在讲解“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提前下载好的相关视频在课堂上播出,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晦涩难懂的抽象知识得到更直观的表达。通过反复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主要的是缓解了课时紧凑和教学内容增加的矛盾。

2.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从事企业管理以及生产管理等一系列的高技术行业。为了培养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付出更大的精力,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力,提高动手能力。要对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采用适应当今社会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转变为传输知识的地方,将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维修电工模块”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首先,要将安全用电这一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安全,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要求女同学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头发扎束好,穿平底胶鞋;男同学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烟火,对工作仪器也要非常热爱,轻拿轻放,保证仪器的完整性。教学的过程是为了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所以,在课堂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国家级别的引导与要求,一些理论知识必须达到国家的级别,实践操作能力更是要满足国家的标准。在整个课堂中,都要为学生渗透出国家级别的思想,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当今的就业现状拥有一个更加准确的理解,为自己的实际学习与掌握知识的能力拥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

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的地位非常重要,是知识的引导者与传递者,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与教学质量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一定要充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让教师接触一些现今的教学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运用这些理论,才能够提升学生对课堂的热爱程度,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让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说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使教师能够相互借鉴,掌握教学的精髓,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学校也可以设置教师周例会制度,将所有教师集合起来,对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汇总,也可以邀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对每个教师的看法,这样每个教师在例会中都会学习到很多东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专业还处于不断创新与摸索的阶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充分结合到一起。注重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学习的能动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近些年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工业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工业经济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电气工程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目前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估,并提出针对电气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电气工程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 电气工程概述

目前我国电气工程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主要由电力网理论以及控制理论两个方面组成,通过相关的电子计算技术来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控制。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力投入,减少了生产的成本支出,提升了生产效率。从目前来看,电气工程自动化主要通过一些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来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监管等操作,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生产过程中人为影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升工业生产的整体质量,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正是由于电气工程多方面的优点,使得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化工业中的核心生产力。

2 电气工程发展现状

(1)从目前来看,电气工程已经逐渐应用到了多个生产行业当中,也已经被多个行业所认可和接受。目前我国对电气工程应用力度较大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电力以及一些高新技术生产业,电气工程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打破了传统生产手段的发展瓶颈,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我国近些年来也逐渐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保证电气工程向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在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程度、增加电气工程使用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电气控制系统代码的利用效率,有效地提升编码效率,消除因代码错误而对电气工程造成的影响。为电气工程的维护保养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3)电气工程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实现了分布式的应用,这也是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标志,分布式应用的实现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提升了电气工程水平,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气工程的利用效率,为电气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维修管理提供充足便利。

(4)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电气工程也与计算机技术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促使电气工程向着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来实现对电气资源的有效整合,简化电气工程控制体系,减少生产、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人力支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向着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3 电气工程发展趋势分析

3.1 科研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电气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人作为电气工程相关技术的核心研发力量以及主要操作者,其研发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只有我国相关研发以及操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的不断发展,才能保证电气工程的稳定发展。因此电气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会带动我国相关科研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3.2 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电气工程技术起初只是单单地应用于工业生产行业中,而近些年来随着电气工程自身的不断发展,其已经被多个行业所接受,并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所以作者认为,电气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会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变得更加成熟,并且各个行业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需求程度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促使自身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3.3 向着独立的自动化平台发展

从目前我国电气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平台都是在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基础上来建立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气工程的建设以及维护成本,降低了电气系统的应用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所以电气工程要想取得更加稳定的发展,就要解决该问题,建立一个较为独立统一的电气工程控制系统,并与企业的一些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气工程控制平台的应用灵活性,降低电气工程的运行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3.4 电气工程向着通用化的方向发展

电气工程运行的稳定安全程度是企业生产水平一项重要指标,所以为保证电气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就要促使电气工程向着通用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一个通用化的电气工程控制系统来保证企业内部信息体系的完整,增加企业内部信息的传输效率,避免因信息不完整而造成企业重大决策失误的现象产生。

4 电气工程发展合理化建议分析

4.1 电气工程建设要数字化

从现在来看,我国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自动化与数字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电气工程要想取得显著的发展就要加大对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力度,提升对工程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程度,为电气工程后续的维护保养提供充足的便利。

4.2 创新电气工程的建设途径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中成本支出。对于电气工程建设途径创新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气控制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电气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效果,促进电气工程稳定快速发展。

4.3 加强电气工程企业间的协作力度

电气工程企业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的支持,所以企业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企业以及学校的合作力度,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并定期安排学生深入到企业岗位中进行实践学习。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教学时,要对电气工程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断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完善,保证其教学效果可以切实满足合作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5 结束语

本文对电气工程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对目前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电气工程l展的实际情况来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希望我国的电气工程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乔新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及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

[2]胡泽良.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

[3]刘越,苏立浩.浅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22).

第7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问题;对策;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62-01

一、电气工程

(一)电气工程节能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分技术和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电气工程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电力工程存在的节能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和使用之上。在实际上,电气工程和建筑工程一直存在着能源利用方面的矛盾,电气工程一方面要满足建筑物照明等基本需求,一方面还要满足特殊场所的特殊用电需求,此外还要考虑到通风、卫生等问题。

(二)电气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很多企业与部门在对电气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时只注重结果,侧重质量检验,而忽视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检验与把关,使得电力工程质量有问题,就导致企业以及相关部门放松对电力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使电气工程顺利施工受到阻碍,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等。

(三)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性不强

目前,我国很多的电气自动化还停留在多岛自动化的层面,未能突破电气系统集成化的大关。多岛自动化具有功能单一、不能实现信息共享、互不连接等缺点,不能够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功能以及效用,因此相关单位还需要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性。

(四)电气自动化的网络构架不统一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网络架构存在差异,这就阻碍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此外,因为程序接口存在差异,就会导致企业和商家之间的数据传递以及信息交流无法顺利继续拧,也无法进行畅通的信息和数据共享,这就使得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无法在实际运行中发挥应用的效果。

二、电气工程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相关单位和企业要鼓励技术人员进行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自身素养,并为技术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和工作交流的机会,从而逐渐塑造一支专业技能强,操作能力高,综合素养高的专业工程建设队伍。从工程专业性、材料、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优化电气工程节能设计

建材始终是工程的基础,因此在电气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企业要进行严格的建材管理,把好材料关。电气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书的正品材料,工程使用的材料要储藏要注意防水、防火、防潮,进行严格的日常管理,并要定期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坚决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从根源上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

(三)努力实现科技化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电气工程发展及其自动化提辉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为了应对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出现的问题,借助科技的力量,努力实现科技化是必须的。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我国要善于利用新型的材料,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研发新的产品。

(四)努力实现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输十分便利,电气工程自动化要努力实现信息化,也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将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并且熟练地应用到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与运行的过程中,并且在计算机优化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分析等方面熟练运用网络通信技术,使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更有助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现。

(五)努力实现开放化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光反应用到了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以及局部系统的监督、管理与调节中去,已经逐渐成为电气工程信息管理、技术调度和自动化等方面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实时交换以及网络共享成为了可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实现开放化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是重要的基础设备,也是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管理、决策、控制和制造一体化的关键。

三、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

(一)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必须有高能力、高技巧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较强的施工质量规划,当下,我国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队伍还不够完善。在队伍中,还存在着很多的老员工,还有一些临时替补的员工,根本不具备电气工程所需的技术能力。

(二)电气设备和材料不符合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很多生产厂家在利益的驱使下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导致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不符合要求,如电阻率、熔点、性能、尺寸不符合要求;电缆耐压差、抗腐蚀能力差、绝缘电阻小,内部线芯、绝缘层等均不符合要求;电线管壁薄,强度差,镀锌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灯具、扇叶粗制滥造,使用寿命短;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合,导电金属片弹性差,接触不好,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等。这些劣质产品在使用中会对电气安装的质量影响巨大,甚至酿成大祸。

四、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范和预控

(一)安装质量通病和预防

在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要严格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对那些低压配电柜技术进行相关的检查,只有不断完善检查工作,才能真正解决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其次,在控制方面,要做好承重墙和填充墙上的工作,在施工的时候,要完美地控制好嵌装配电箱的高度、长度,这样在工作的时候就不会手足无措。如配电柜与配电箱内部器件“配线”电气性能等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箱体或柜体底座不平整、接地不可靠、开孔与管径不匹配、配电箱设在可燃材料上等。

(二)电缆桥架安装的质量通病及预控

按照《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电缆桥架的要求施工,并要做到将电缆的相关位置做好标志,当电缆桥架的内敷完成后,应及时做好封堵密实工作,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人们的安全,而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电缆桥架的安装的时候,并没有可靠地接触到地面;电缆在安装时桥架与托架之间并没有得到固定,导致他们之间的填充率大于40%;在电缆桥的安装中,由于转弯的半径过大,导致经过防火区时未作防火封堵等。

(三)电气照明器具安装的质量通病和预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照明工作,没有人喜欢呆在一个黑暗的世界,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世界黯淡无光。当下,电气照明器具安装的质量通病主要有:

第一方面,灯具、开关等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安装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器具不全的现象,这使得工作不能按时展开。

第二方面,器具安装时相序接反或一个回路串入的器具过多,这是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得不到有效运用。

第三方面,在器具安装的过程中,会出现坐标偏移过大或者过小的现象,最终导致器具的接触不良。

第8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初识“电”是源于物理课上,课本里提到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闪电、静电,还有诸如电磁场、电磁感应等一些关于电的概念,认识到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存在以及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后来高考报考专业时,我和爸爸不约而同地相中了电气类专业,觉得电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毕业后肯定不愁找不到工作。没想到这一决定却遭到妈妈的强烈反对,因为不管是从学习的危险性来说,还是从将来就业的工作环境来说,女孩子学电气终究与小家碧玉的形象格格不入。但是,妈妈最终还是因为我的坚持而败下阵来。

强弱并重,软硬兼施

人们大多认为电气类专业就是跟电打交道,提到具体细节便不知所以然。其实,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而电气大类中主要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两个专业,它们乃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具有宽口径、交叉学科的性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偏强电类,也就是常听到的高压电范畴。专业方向包括继电保护及自动远动技术、高电压技术、电气技术、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等。学校通过开设一系列电气方面的专业课使我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过各种实验课、课程设计以及实习和实践,竭力将我们打造为能够从事高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电工小霸王”。

自动化专业则属弱电类,其专业方向包括工业过程控制、嵌入系统、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等。自动化专业是传说中的“万金油”,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可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加强实践,势在必行

目前电气方面的就业市场上,擅长技能的中专生及大专生由于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且薪金要求比较低,有时甚至比研究生还“吃香”。为顺应新形势的发展,现在的本科生教育也在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记得学习工厂供电这门课时,学校会先组织我们去附近的电厂参观学习,让书中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期末的时候,为了检验我们的动手能力,会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要求几名同学一组,设计出一套功能完整的小型楼宇供电系统。

电气类专业的研究内容涉及电的应用,不正确的操作以及各种意外事故都可能对设备甚至人身安全造成伤害。至今回想起大二时的电工实习依然后怕不已:在一次组装电视机的实验课上,老师反复提醒主板上的电源部分有个大电容器,一定要注意正负极,千万不可装反位置,加电前一定要再次确定,否则会有危险!突然一声巨响,大家顺着声音的方向找去,只见青烟直冒,一股浓烈的糊味扑鼻而来,原来是某同学接反正负极,加电的瞬间引起了那一声巨响和那一阵浓烟。通过那次实验,我们都深刻地认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成为一名合格电工应具备的素质。

当然,实验过后,你看着自己做出来的铁锤,听着自己“研发”的小型收音机,心里头是甜甜的。

学校也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种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机器人设计大赛等,这些竞赛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加强专业知识有着重要帮助,绝对比在学校里闭门造车所学到的要多得多。

一证在手,轻松上岗

如今都流行持证上岗,电气类中偏强电的王牌是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分为发输变电(发电、输电和变电)与供配电两个方面,发输变电属于强电,电压等级较高,主要在发电厂、变电所、送变电工区从事二次系统、继电保护等工作;供配电顾名思义是供电和配电部分,相对来说电压等级要低,比如农网或小用户等。注册电气工程师一般来说更适用于电力设计院,也可选择国家电网、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生产单位和电气工程研究开发公司等,在其电气研发部门扮演电气工程师或电气开发项目经理等角色。如果能力足够强,在学习期间积累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可自主创业或选择具有电气相关专业的院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质电工。

学习偏弱电的学生一般在毕业后都能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通过考取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等专业技能认证,会使就业领域更加宽广,比如高科技公司(如海信、富士康、爱默生、微软等)、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税务、外贸、工商、铁路、民航、海关、工矿企业及政府的科技部门等,在对应的研发部门从事硬件研发,如PLC和单片机等控制器的研发,或从事软件研发,也就是传说中的“程序猿”。不管是从事何种研发工作,必须是扬长避短,将自己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方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静水流深,不断实践

虽说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都比较理想,收入状况也颇为乐观,但仍有很多电气类的同学选择读研。

第9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素养范文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两者之间正处于一个强烈的磨合期。因此,要求工程类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的层次和人才的规格定位两方面内容。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在我国,重点高校(985或211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来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规格:在知识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2]。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工程类一般本科院校,准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状况、办学规模、历史传统等要素合理配置。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电力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明确服务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把握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重组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以专业主要课程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注意课程衔接,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外语。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9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一批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专业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对课程门数重新整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面。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多阶段、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设置22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学生在进入大三开始,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实验课、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会实践、懂设计、精操作、有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