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

第1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字 公民 学校公民教育 途径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发生了变革性的发展,市场经济勃然兴起,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逐步以一种独立、自由、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大多数的社会活动中来,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给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教育成了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犹如檀传宝教授所言:“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由于和谐社会建设对于社会公平、正义或者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追求,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合理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理性的公民素养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理所当然的重要任务。”由此可知,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

(一)公民

“公民”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界定,具有鲜明地时代特征。对公民的解释一般认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在希腊文中“公民”这一词汇是由城邦衍生而来的,其意思为“属于城邦的人”,“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简单总结古希腊语中的公民是在各城邦中拥有政治参与权和决策权的那部分平民,此时的公民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此时的公民概念是尚处于萌芽阶段的不成熟的概念,目前普遍意义上的现代公民概念则是源于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公民一词的广泛使用是在“天赋人权”、“在民”等思想中而深入人心。法国大革命之后,资产阶级在建立国家的时候以契约为基础将人民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公民被要求遵守自然法则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真正的权力。公民资格理论创始人、英国社会学家T.H.马歇尔比较系统的解释了公民身份,在其著作《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一书中,马歇尔认为公民身份表现为由公民、政治、社会三大因素所构成的基本权利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首先“公民权”既指公民有占有财产签订定契约的权力,诉诸法律获取公正审判权也指公民有思想、信仰及言论自由。其次“政治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参与和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最后“社会权”是指公民享有公共教育、社区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的权利。与这三种权力相对应的保障机构分别是法院、国会和地方议会、教育及社会公共服务系统。

马歇尔对公民的解释虽然受到的许多的质疑,但是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辞海》中将公民定义为:“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大英百科全书》中“公民是个人与一个国家的关系,受那个国家的法律所规范,也在那个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及权利。”正如史密斯所说,无论公民概念附丽再多其他因素,其核心意义依然是指在一个某种形式的民主政体下有权以某种方式参与政治的人。

(二)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塑造公民的教育。公民身份的性质决定着公民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自由主义者追求私人领域的个人自由,认为国家社会是个人自由的工具,公民是一种法律地位。自由主义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遵守相关法律制度,不妨碍他人的消极公民。自由主义者认为价值观是多元的,他们反对国家以及学校教育对家长和儿童教育选择权的侵犯,认为国家对于公民的价值观、教育等的选择应持中立态度。而共和主义则强调共和国优于个体,主张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关心国家事务。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积极公民,他们倡导国家社会在公民教育中起积极主动作用,并强调教育、宗教、军事训练对于公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公民的核心意义,笔者认为公民教育是使公民明确自身作为一个公民所应享受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并依据相关的客观条件来行使其权力与义务。

二、当前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阻滞因素

(一)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公民意识匮乏在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公民意识淡薄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阻滞。作为现代社会民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公民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我国尚未开设专门的公民课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公民教育的使命。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公民教育内容,但由于公民教育的不系统,导致公民教育难以贯穿一个学生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对学生的影响是片段的、不全面的。我国公民教育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公民教育队伍,公民教育与法制教育、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与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有区别的,公民教育在师资的非专业性直接影响公民教育的成效。

(二)我国学校公民教育途径单一,缺少合作

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是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教育固然在公民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不可忽视,对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一贯的、全面的教育影响。我国公民教育途径以学校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手段,其对学生公民素质的影响是有限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缺一不可。公民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对学生发生教育影响。既需要学校教育的系统的公民教育,也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互助,以及社会教育的点点滴滴的渗透。

第2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论文摘 要: 学生管理,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通过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有爱、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以确保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更是学校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所重视的。本文主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入手,从学生所处的三种社会环境视角来探讨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的管理问题。

一、相关概念

(一)学生

教育学家叶澜对“学生”的定义是:凡在教育活动中充当学的责任的人即是学生。

(二)管理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三)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是指学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它是学校教务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

二、学生所处的三重社会分析

(一)家庭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面对面的生活群体。对学生来说,家庭是不可选择的,学生既处于家长的控制之下,又处于其保护之下。作为学生的生活群体,家庭的一切活动均发生于生活过程之中,家庭生活所有侧面都影响学生的发展。作为社会群体的学生,生活在家庭这一社会环境中。

(二)学校

学校是受社会委托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的权威机构。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我国,学校对学生来说同样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机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系统性与可控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这一社会环境中。

(三)同辈群体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其在家庭与学校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导致学生形成、加入或向往同辈群体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平等的期求。同辈群体是学生所面对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针对学生所处的三重社会环境,学校采取相应的学生管理对策

(一)家庭环境

针对学生所处的“家庭”这一社会环境,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要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要紧密配合。学校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二者的教育互为补充。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与家长联系。

这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关键,主要沟通渠道如下。

(1)家访。家访是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要加强对家访老师的管理,要求有家访记录并由政教处考核家访次数及内容、效果,考核结果与教师津贴挂钩。

(2)校访。校访就是接待到学校来了解情况的家长。各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排课情况设置“家长接待日”。这是时时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举措。

(3)电话联系。教师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教师也设有学生家长电话联系卡。教师通过电话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近况或出现的问题。

(4)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直接对话的渠道。通过汇报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问题、倾听家长意见,为学生管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要求。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这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基础。本质上,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有用人才,他们缺乏的只是科学的教育思想、方法。因此就需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要把家长纳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让家长也来了解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3.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并且为家长分忧解难。

这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催化剂。学校应了解家庭存在的困难。比如学校资助下岗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多关心他们。这样能加深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使他们更愿意与学校合作。

(二)学校环境

学校管理部门需要从很多方面着手,来确保学生管理的顺利进行。单从学生管理这一点来说,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学生的学习常规管理。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日常的教务工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宜的条件。从时间流程上看,需要做好以下两个阶段的学生管理。

(1)开端管理。招生和编班是开端管理的两项主要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完成意味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开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为此,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好报名。在录取学生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既定的标准和程序,保证录取工作的科学、公正与高效。录取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编班工作,将已被录取的学生组建成班级,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

(2)过程管理。概而言之,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对学生出勤与纪律情况的考查、课堂学习常规与课外学习常规的执行、对作业与考核的管理等。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自觉遵守各项纪律。学校在这方面要加强考查,对出勤率高、纪律性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出勤和纪律情况较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情况严重的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2.生活常规管理。

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因此,学校除了做好学习常规管理外,还须强化生活常规管理,以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技能。

(1)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我国历来就有学规、学则,用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如 “宿舍规则”、“课堂规则”、“图书馆规则”、“食堂规则”等,这些规则让学生明确了在各种场合、时间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积极的作用。

(2)生活技能的习得。生活技能的培养,是生活常规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人们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不少学生生活技能低下,甚至因此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业。

3.学校心理辅导。

学生的成长,不仅是指身体的发育和思想的成熟,而且意味着心理的日益健全。在关注学生的生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同时,我们不能对其心理状况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在每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数属于轻微的,如焦虑、自卑、孤独等。所以,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防止心理问题恶化的重要途径,其作用是其他工作所无法替代的。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只有生理上的照顾和思想上的关心,还要加强心理上的辅导。

(三)同辈群体环境

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学生同辈群体的对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班级、学生社团等诸多正式组织,以及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面对学生所处的这一社会环境,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班级。

这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自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度过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主要是通过班级来实施的。班级对学生影响至深,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班集体,才能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选派合适的人选担任班主任。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学校应综合考虑国家的要求、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学生的期望,制订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在安排班主任时,要将最合适的人员配置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去。

(2)建立强有力的班级集体的核心。如果班级没有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就形成不了班集体的核心力量,那么这个班级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稳固的集体。培养和选拔好学生干部是建立班集体核心的关键。

(3)健全规章制度,培育良好班风。规章制度对班级成员具有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它能使学生明白在班级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使班级的各项活动保持正常有序的状态。

2.学生社团。

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按自愿原则自由组成的课外群众组织的总称。它对发展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扩大知识领域、丰富课余生活、发挥特长都有重要作用。学生社团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艺社、棋艺社、摄影社、话剧团、运动队等。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感到新鲜、获得满足。

3.非正式群体。

这是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自发形成的人群集合,它没有正式文件规定予以组建,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组织形态,但它是客观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在管理上要区别对待,引导他们向积极方向发展。

四、结语

学生管理是学校工作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有爱、积极、健康的环境中长大,是学校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所深思的热点。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这三种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即三重社会共同作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生成。所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做好以上三种社会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必将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吕达.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黄兆龙.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第3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通过有效途径培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会对国家的未来起着重要作用。而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底线价值观教育,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耻感教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耻”的本意是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耻感教育则是培养人们的耻感意识,以某些令人感到羞愧的事为耻,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底线价值观教育,能够在全社会确立起基本的是非判断标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耻感及耻感教育的基本认识

1.耻感的内涵分析

“耻”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例如,羞耻,表明行为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即羞愧心理,是行为主体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省。耻辱,表明行为主体的一种生存状态,正处于屈辱的环境中。无耻,表明行为主体的一种价值判断。不管在哪种语境中,“耻”都是一种道德范畴。

不同学科从自身学科特点对耻感做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心理学认为耻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耻是个体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觉察到自己无能时引发的情感,此时个体为避免遭受拒绝会产生躲藏起来的愿望。”现象学认为耻感是一种生理状态,行为主体在感到羞耻时,会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例如耸肩、面部僵硬、脸红等。伦理学认为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这是从耻感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角度出发的。

2.耻感教育的理论支撑

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耻感教育。儒家思想的很多关于耻感教育的论述值得后人借鉴。《中庸》提出“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倡导人们拥有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的品质。孟子指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前提是知耻。道家同样重视耻感教育,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人要知足常乐,要以贪婪为耻。

⑵西方文化中的耻感教育。尽管西方文化更侧重于罪文化,即通过内心的罪恶感来做善行,但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耻感文化。亚里士多德曾在《修辞术》中全面系统的探讨过“羞耻”这一概念,在他看来:羞耻是一种道德判断,通过羞耻感来判断是非、善恶。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舍勒认为“: 只有面向‘耻感’这一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本事件本身,并对耻感给予确实的阐明,伦理学才能在客观与历史语境中获得对道德起源及其本质的真正认识,并对人自身的生存方式有所把握。”

二、耻感教育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1.耻感教育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底线价值观教育

底线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生存应具备的最基本价值观,就道德层次而言,属于最基本、最底层的道德标准,社会成员只有拥有底线价值观,才能够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使价值观从一元化转向到多元化,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一方面,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人们的选择更加自由;另一方面,则容易引起价值观混乱。青少年的思想、心理还未充分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价值观多元化会给他们带来选择困扰,容易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失去自己的评判标准。而耻感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明辨是非,使得青少年自己的心中有杆秤,能够衡量以什么为耻,以什么为荣。

底线价值观正确,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更能够理解与认同,因为青少年能够自主的意识到,这些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做到的,应该以做不到这些为耻。

2.青少年耻感意识淡化,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不力

当代青少年的耻感意识主流是正确的,他们能做到知耻明理,但仍然有部分青少年在耻感问题上不容乐观,最典型的问题是耻感意识淡化。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如下:

(1)在爱国方面。漠视爱国这一理想信念,绝大部分青少年都懂得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是每个人的责任,但仍然有部分青少年认为爱国只是一句空话,太虚无缥缈,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不以爱国和国家富强为己任,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漠视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行为是可耻的。

(2)在敬业方面。不能很好地理解职业道德,有些青少年认为自己还没有走向社会,职业道德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甚至对自己有害。“就目前的就业市场,社会人才的需求标准情况来看,作为职业人不只是要具备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在诚信方面。诚信危机在青少年当中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考试作弊,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本身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觉得别人作弊,自己不作弊就亏了。除了考试作弊还有其他不诚信的现象,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应该以这些行为为耻,诚信作为自古就被重视的一种道德要求,青少年应该以诚实守信为荣。

(4)在友善方面。大部分青少年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做到与人为善,这也是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在待人接物上态度不那么友善,在不同意见面前不能够和心平气和,青少年应该为这些行为感到羞耻,应该与人为善。

三、加强耻感教育以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1.社会应承担应有的功能,特别是公共传媒

公共传媒发展迅速,已成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很多新鲜事物都是通过公共传媒传播的。同时,青少年时期是对新鲜事物有很大好奇心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很快,但是在他们的耻感意识不强的前提下,并不能对新事物的好坏或是荣辱做出正确的判断,此时,公众传媒必须发挥其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青少年在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中得到耻感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过程中,就更能够感知做不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可耻的事,所以公共传媒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榜样作用,多传递能够加强青少年耻感教育的信息,以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学校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将耻感教育融入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

在耻感教育过程中,责任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承担责任是每一个现实的人的使命,每个人都承担着或多或少的必要的责任,如学习的责任、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等,在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学习和生活,只有这样社会秩序才能正常运行。“在知耻教育中注重责任教育,就是要培养自觉认同并履行责任的公民,对他人负责,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青少年能够很好地接受责任教育,并能够在现实中做到这点,从责任意识出发,那么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就很容易做到。

3.家庭教育应在青少年耻感教育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是青少年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家庭教育的成功或失败最主要在于家长,过分溺爱和放任自流都不利于青少年耻感教育,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耻感,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家长应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榜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增强耻感意识,“培养青少年的主动性、自主性,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当中。”青少年耻感意识增强,能够更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

总之,应充分发挥耻感教育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青少年的耻感意识,在此基础上,帮助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认同,然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晶.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4.

[2]颜峰.论耻[D].中南大学,2012:46.

[3]王彦民.如何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知耻教育[J].邢台学院学报,2010(2):81.

[4]庞文娟.新形势下大学生知耻教育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34.

[5]纪莹莹.论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培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2:21.

第4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它是一种以幼儿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定性的实践性课程形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创新性、整合性和发展性等明显特征。它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

二、积极心理品质概念的提出

2000 年7 月在Christopher Peterson 等人的领导下,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与著作,从中归纳出了上百种人类拥有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6 种普遍赞同与支持的美德。期间,ChristopherPeterson 和George Vaillant 领导的小组通过研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6 大美德和24 项积极心理品质。

三、组织幼儿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给孩子一味地强化和灌输知识,这不是完全的教育。完全的教育,不仅需要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与发展。

听可能会忘记,看可能会记住,只有实践才能真正得到感悟与理解。因此,引导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有益补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方面的不足,通过幼儿感官去分析,把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前驱力,自我发现并提高。

四、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具备良好的积极心理素质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前提,而心理素质是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以及心理行为的有机结合。对于任何人来说,积极心理品质不是天生就能够具备的,往往是由后天形成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某些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经感悟、总结、培养等方式最终来习得而形成。

1.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幼儿坚强意志的养成

拥有坚强的意志对幼儿来说很重要,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从容地面对各种挫折,有利于适应周围各种残酷的环境。远足实践活动,幼儿需要跟随队伍一起从学校出发,然后再回到学校,一路上师生相互鼓励。他们在此活动中学会克服困难,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2.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初始阶段,他们此时品德的培养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此时的品德培养也是一个重要课程。学校的德育需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开展送美食到敬老院的综合实践活动,幼儿喂老人吃、表演节目、按摩等,从中可培养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的美德。

3.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幼儿自信心和自理能力的养成

自理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需要离开老师和父母的庇护,自主想方设法去解决难题。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可以说自信是一个人的胆,有了这个胆,你就会所向披靡。在任何时间、任何社会环境中都需要有很强的自信心。夜宿幼儿园和超时购物等实践活动,幼儿遇到的各种问题都需要自己独立解决。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自信心,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更有利。

第5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各位亲爱的家长们、全国各地的教育系统的老师们、校长们、领导们:

大家上午好!

“理想的教育”这个概念其实是新东方家庭教育的人给我出的一个题目。我觉得理想是应该存在的,但并不一定在现实中我们能够必然地达到理想的完美状态。但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只有心中有了目标才能爬得更高。所以,从社会结构到社会体制,我们心中都在设想着理想。当然,有些理想是偏离现实的,我们设想了共产社会是没有人与人的矛盾的社会,但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这样的理想会付出很多的代价。

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每个人、每个家长、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种理想,我们的孩子到底应该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都知道这个社会上什么样的人最好、最受欢迎,我们很容易把这个东西界定出来,比如说一个诚恳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再加上成绩好的人。我们从来没有把一个有钱的人、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作为我们培养的最终目标。

我们都知道孩子应该是怎样发展的,但在现实中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恰恰是相反的,所以理想和现实不能融为一体。

比如说我们谁都知道教育不是分数,但在现实中,从国家的体制到教育系统的目标,分数就是一切,也就意味着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都成为了一种人格分离症,我们想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也就说我们整个体系出了问题。

从社会机制到个人,都有一个核心圈,从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来说,我们都知道一个民族的核心圈、中国未来的前途是在我们下一代身上,而我们下一代身上最重要的要素是这一代人的健康发展。一代人的健康发展导致一个民族的繁荣,这个大家都是没有反对意见的。那么,这个健康发展的核心圈是由什么东西来构成的呢?这个中间的圈是怎么构成的呢?我们反复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他们就提出来了。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只强调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到最后高考给我们带来的就只能是分数决定一切。分数决定一切为什么不能摆脱呢?这和整个社会道德诚信相关。如果没有道德和诚信,任何一个人他为了孩子的前途都可以无限制、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地助力。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中学的成绩是不算数的,这是中国的教育体系。如果中学分数算数,中学分数就可以作弊,有权力的、有资源的、有关系的人就必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比如有的孩子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到国外去读大学中学平均分要考多少分?我说你的孩子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嘛。他说我现在就在校长办公室,你说改多少分校长就给我改多少分。所以,整个体系是有问题的。

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我们强调孩子要全面发展,我们也知道孩子的一生幸福一定是基于全面发展,而不是基于一个分数。北京大学9月份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学校,两个星期不到,就有一个孩子因为军训的时候受不了苦,居然跳楼自杀了。这个孩子的高考分数是那个省的重点级的分数。请问大家,这个分数有用没用?它确实没用。但是,因为整体上在整个中国社会以分数为主,核心圈是分数,最后培养出来的结果就是不管这个孩子人格多么分裂,不管这个孩子最后多么不健康、身体多么不健康、精神多么不健康,他只要有一个高的分数,他就能够走向社会更高一级的层次。因此,就会出现问题。

回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上来说,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了,家庭教育是不是跟着一起出问题?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以家庭作为教育的细胞开始,用家庭教育的良性细胞来把整个社会的恶性细胞消灭掉。有的家长说既然这个社会一切都是以分数来决定的,我如果不关注分数,请问我的孩子就算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人格,他有没有前途?这是不是一个悖论?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根据我对成功的孩子和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你只要把核心圈给确定了,孩子的分数一定不会差。而你光是强调孩子的分数,孩子的分数可能会高,但是他的人格、人品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力会非常差。倒过来这么说,一个有着健全的人品、人格和积极向上精神的人,他未来一定能够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前途,而一个有着良好分数的人并不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所以,我们现在来界定什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核心?我不批判高考制度,因为我知道它改不了;我也不批判教育部门,因为他们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教育理念,但在现实所做的事情有时是相反的,所以他们也改不了。作为一个人,他健康成长的基础是什么,我们来找找他的核心圈。

谁都知道中国的儒家思想之所以产生并且盛行,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儒家思想强调一个人自己的修为、修行的完整和完善,强调两点:第一,作为一个人,要保持一种什么样的道德水平?第二,作为一个政府官员,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最后剩下一点点就是你的学习态度,但是有关学习的东西就只讲了几句,真正讲的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事,一个人的修为问题。咱们再讲一直延续到明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在宋明理学的时候出了两派人,一派是程理学,强调的是格物致知,就是说通过观察外在的东西来寻找一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后来到了王阳明,他发现这个东西不对。为什么?他坐在树边上格物致知,把自己“格”到自己都快死掉了也没有领悟到什么道理,他后来突然发现,人必须直接从内向外,就是直接直问本性,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本性和人性和人内在的东西,所以王阳明就创造了心学,由心学派生出来的就是知行合一。后来,就有了陶行知等这一代的教育家。心学是什么概念呢?心学一个最核心的词就是,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天生出来都应该是不同的,而这个不同的最关键的点是什么呢?是人的良知,良知就是良心。那良知的内核到底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找到这个人最中间的核心圈,毫无疑问我们往前走的时候只能找到一个字,这个字就是爱,这个爱不仅是男欢女爱的爱,而是一种能够包容整个世界的这样一种大爱。也就说我们对一个人的培养,从核心圈开始往外看的时候,对这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我们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如果你把这个核心圈定位在孩子长大了就是要社会地位、要金钱、要高的分数,当你把这个核心圈定位在这个地方,你在定第二圈、第三圈的核心圈的时候,你会发现几乎全是负面信息和负面词汇的描述和负面的影响。但是,你把核心圈定位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它就全部都是正面的词汇,这样你聚集的正面能量就会越来越多,就会创造出一个事业,就能够创造出你自己的天地。当你面临负面能量的时候,这个负面能量吸收的周围的全是负面能量,到最后你这个人就变成消极的、负面的、阴暗的、邪恶的这样一个人。

我们对一个孩子的培养,如果在孩子的心目中你要给他放一个东西或者放两个东西,你放在孩子心中的东西一定不能是钱,一定不能是分数,一定不能是社会地位,一定不能是跟人比较以后产生的虚荣心。在这方面,我们父母恰恰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即一开始总是有意无意地用父母本身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出生的时候心中什么都没有,他本来在天性中有着良知,天性中有着人性,天性中有着爱。我们不把这些优秀的东西进一步强化、灌输,或者说最后让他心中装满这些正面信息能量,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给他强化那些不重要东西,结果可想而知。比如说跟孩子比较哪个家庭更富有,要孩子去追某个孩子的分数,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等,像这些东西,你实际上是在把负面的东西灌输进去。

回过头来说,如果我们把核心圈放在爱和良知上,大爱是无边的。爱到底分成什么内容呢?在我心目中爱分成三大块:爱自己,第二大块,爱别人,第三大块,爱自然。这三大爱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人的完整的爱。

什么叫爱自己?让自己不断地成长,让自己不断地有能力,让自己不断地相信自己能做出事情来,这就是爱自己。爱自己意味着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并且不断地每天努力成长。

像我们成年人爱自己的表现是不断地能够改变自己的错误,并且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东西,然后能够使自己第二天比前一天有所长进,这个长进不仅是学问上的。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把爱自己想成了什么呢?保护自己、封闭自己。我们现在从90年代的大学生身上发现了所谓的爱自己就是什么呢?就是只想到自己,心中完全没有别人的利益,即使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也在所不惜。爱自己变成什么呢?善于保护自己,人性变得更加冷漠。这就是为什么有“小悦悦”事件,爱自己最后的极端体现在了药家鑫事件。不要把假的保护自己和真的爱自己完全混淆起来,一定要理性地、正确地爱自己。

第二,爱别人。爱别人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对不对?未来爱自己的家庭,对不对?爱自己的孩子。说到爱自己孩子的时候,80%的家长都不是真正地爱,是宠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通常只做两件事情:在1-8岁的时候把孩子当作宠物养,孩子1-8岁是所有形成孩子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时期,但是很多家长是把孩子当作宠物来养,好玩,结果到8岁以后想要给孩子进行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发现基本没有希望了。尤其等到孩子10岁以后,要把孩子纠正过来,变成一个优秀的孩子更加没有希望。所以,现在的孩子一半以上是没有真正良好习惯的,就是因为从小时候孩子一出生到10岁这个阶段,很多父母因为就一个孩子,把孩子当作宠物养。这样爱孩子肯定爱错了。

爱别人还包括长大以后能爱周围的同事,能爱周围的同学,能爱这个社会。爱里面包含了知道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之后也依然认为这个社会值得我们去爱。什么叫真实的社会?我读过一句话,叫做“当你知道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你还能够去爱这个世界,你的生命就会美丽”。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绝对不是天天阳光灿烂,蓝天白云,这个世界有乌云密布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也不一定都是好心的,也有坏心的,有人可能对你欣赏,也有人妒嫉你,也有人恨你,有可能在背后给你捣乱,有可能你想升职的时候有人给你捣乱,让你升不上去。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一半好,一半坏。当你接受了一半好,理解了一半坏,还依然接受这个世界的话,那证明你就做到了爱别人。

最后一个爱世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值得我们去爱。爱自然意味着什么?最重要的特点是让孩子能够学会自然地应对自己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失败,并且自然地能够养成这样一种心态,今天解决不了的困难、挫折和失败,通过明天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后天能够解决,今天解决不了的明天能够解决。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环环相扣的,今天坏的东西明天不一定坏,今天好的东西明天不一定好,这就是自然。如果理解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我们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就不再会那么急功近利地去追求眼前的成功,而追求的是一生的成功。

围绕三大爱再给孩子灌输三大理念,这三大理念绝对不是金钱、利益和分数,应该是真善美。我想问一下下面的嘉宾们,如果想到真,你会用什么词汇来描述一个人?

我先请赵先生,你想到真的时候,如果我说你这个人很真,你想到哪些词汇?

嘉宾:纯洁。

俞敏洪:刘局长。

嘉宾:纯真。

俞敏洪:李局长。

嘉宾:干净。

俞敏洪:你呢?

嘉宾:本我。

俞敏洪:本我?本我是什么东西?万一你的本我是邪恶的呢?

嘉宾:就是不加修饰吧。

俞敏洪:就是穿得邋里邋遢的是吧?你是不加修饰的。真,这个词是褒义词吧。我们想一下,如果不真,这个人你会想到什么样的词汇?

嘉宾:虚伪。

俞敏洪:虚伪,不真是虚伪。我们来看看邱老师。

嘉宾:邪恶。

俞敏洪:真的反面是什么?虚伪,还有呢?

嘉宾:掩饰。

俞敏洪:对了,虚伪、掩饰、做作这样的词大家都知道是不真的。所以当我们培养孩子的第二圈的时候,如果我们发现这个人身上是做作的、虚伪的、自以为是的,就是那种不真实的感觉,讲话也挺虚的那种感觉。你一看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真诚,是不是?你觉得这个就是真的反面。我们希望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变成那样的人?不希望。但是,我们会发现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的核心来源是什么呢?也可能是家庭教育,也可能是学校教育,也可能是社会的污染,总而言之你会知道正和反两个方面。

那我问从善这个方面来说你会想到什么?用善的正面的词来描绘。

嘉宾:有爱心。

俞敏洪:善是有爱心,爱心是善。杨老师,你说善的正面词应该是什么?

嘉宾:富有同情心。

俞敏洪:对,同情。你看?是吧。我们再来看刘老师。

嘉宾:容易掉眼泪。

俞敏洪:容易掉眼泪,那也可能是懦弱呢?我们再来看刘老师。

嘉宾:善举、义举。

俞敏洪:那我们再来看看善的反面。

嘉宾:邪恶。

俞敏洪:沈老师。

嘉宾:善良的反面是吧?就是邪恶吧。

俞敏洪:你就想到邪恶一个词,还有吗?

嘉宾:歹毒。

俞敏洪:歹毒,狡猾是吧?这个善的反面,你看歹毒、邪恶、残酷、无情,同情的反面不就是无情吗?对不对,这是善。大家知道培养一个孩子善的方面和不善的方面,我们贬义词、褒义词都能分出来。那最后美呢?我们再来看看美。我们后面的嘉宾,美的正面的词汇你会想到什么?

嘉宾:美丽。

俞敏洪:美丽,这是别人形容你的词是不是?还有什么?

嘉宾:舒服。

俞敏洪:舒服?看着优雅,优雅是一种美的表现,舒服不一定是。

嘉宾:大方。

俞敏洪:大方也是一种美,很好。那美的反面呢?我们再来看看。

嘉宾:丑陋。

俞敏洪:对,我从这个问题是你从外表上,不管这个人长得多么丑,你会觉得他丑陋吗?

嘉宾:不会。

俞敏洪:所以你指的丑陋是什么?心灵的丑陋。太对了,我们再来看。

嘉宾:肮脏。

俞敏洪:肮脏也是指心灵上的。对吧?还有吗?

嘉宾:凶恶。

俞敏洪:凶恶是善的反面,都说了。还有吗?

嘉宾:我想用非常感性的词,就是污秽。

俞敏洪:很污秽,很脏。我来给大家再说一个词。有一种行为叫欣赏,也是美的一种表现,因为你欣赏是赞扬别人,把别人好的东西提出来。那美的反面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冷漠,如果说你应该做的善事你不做,这是一种心灵的丑恶。

我们刚才已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大家都知道正反两方面都说得非常清楚。当我们从爱往下传递的时候,我们用三个词来表达:真善美。我们想到真的时候,会想到这个人的真实、纯真,想到他的反面就想到他的做作。想到善的时候,我们想到善良、同情心,反过来就是邪恶、残忍、凶狠等。美的正面就是欣赏,反面就是丑陋、丑恶,对某种东西的冷漠。心灵的开放是一种美丽,心灵的封闭是一种丑陋;思想的开放是一种美丽,而思想的封闭就变成一种丑陋,因为它让人们变得更加愚昧。

我还想再做一个实验是,当你想到你要获取金钱、获取地位和获取分数的时候,请大家想一想你会用什么词?我就是要钱,我未来就想要社会地位,我未来就想要分数,想要得到分数,你会用一些什么词来描述你为得到这些东西可能采取的行动。当然,我的前提条件是想要钱、想要社会地位、想要分数永远没错,谁都想要这三个东西,我想问大家的是,这三个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真善美的途径来获得。这个毫无疑问,我觉得我的分数和社会地位就是通过真善美来获得的。

但是我们所发现的是,为了获取社会地位、为了获取金钱、为了获取分数,我们常常发现了一些不对的行为,这些不对的行为是哪些?我们的嘉宾想一想,是哪些?杨老师,你是教育专家。

嘉宾:如果是为了分数的话,可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俞敏洪:张老师。

嘉宾:不择手段。

俞敏洪:您有没有具体的例子?

嘉宾:那就是作假、虚伪。

俞敏洪:谢老师。

嘉宾:我觉得就是功利,为了功利的时候,很多人会把真善美的品质搁置一边。

俞敏洪:比如说政府官员为了获得更高的政府岗位是功利,他一般可能会采取什么行动?

嘉宾:那他就会采取行贿、谄媚、讨好、装傻等,都会。

俞敏洪:你做过吗?

嘉宾:我和你一样,凭真善美。

俞敏洪:谢谢!我们现在要界定的是什么概念呢?哪种手段从长远来说是最有效的?这就是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长效问题。因为我们可以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分数、社会地位,我们也可以采取正当的手段。通过我对成功人士的了解,长久的成功必然来自于正当手段来追逐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我刚才说过了追逐金钱、社会地位、分数绝对不是坏事,这是构成一个人理想的一部分。但是,他追求这种理想用什么手段是对的,用什么手段是错的,这个很重要。如果我们给孩子灌输了爱,以大爱为前提,有一个规范,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孩子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而且还会成功。而有一些领导栽进去,为什么能够栽进去?从小就是为了分数,为了当班长,为了当班干部不惜代价,因为他核心价值缺乏。还有一种人家庭很贫困,但是家庭贫困灌输了一种理念,我由穷变富,从别人看不起到别人看得起,穷不是坏事,但是穷而没有理念就变成了穷凶极恶。我也分析我周围的企业家,我发现凡是以钱为核心的企业家,最后要不就是没有真正的事业只有钱,要不就是有钱了但最后不长久。

这个圈的问题讲完了以后,我们再来想如何把这个圈和孩子们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要寻找第二个圈,就是理想和梦想圈。光有前面的圈是不管用的,要用理想和梦想的光芒让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让孩子拥有一辈子对于生命的激情。所以我常常讲到我的理想,其实我没有特别具体的理想,但是我有一个理想就是总有一种对生命的热情,总想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总想让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大,这种对生命热情的追求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我认为,在现实世界物质条件上我已经拥有了一切之后,我依然能够保持着做新东方和新东方之外的大量事情的热情和激情,而这种热情和激情倒过来能够让人做什么呢?能够让人在另外一个方面得到迅速提升。就是人对抗困难、对抗挫折和对抗失败的能力会大量提升,因为有梦想、有理想之后你会有未来,有未来你就会知道今天的失败是暂时的,会一次一次地克服困难,最后阔步向前。一般的人如果得了癌症以后是再也不可能有生命的创作力的,但是乔布斯得了癌症以后却改变了整个世界,他创作出了iPhone,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和他的苹果改变世界的根本动力不在于乔布斯本人,而在于他在最后一刻依然对生命充满热情,依然对社会未来做贡献。

第二圈以后还有没有第三个圈呢?还有,这第三个圈就是行为圈。知行合一,根据前面这两个圈,根据他内在的内心,根据他的理想来规范他的行为,就是怎么样把行为建筑在这两个东西的周围,最后形成一个自然状态。刚才我们在放PPT的时候讲到了习惯,习惯养成个性,个性影响命运,命运决定人生,就这么一个循环圈。也就说我们所有对孩子的行为,都是用来强化他前面的两个东西,强化他的真善美,他的大爱,强化他的理想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生命热情。让整个行为构成这样一个圈,当然这个行为的培养就是家长和老师们要共同完成的事情,怎么样培养孩子的勤奋,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学,怎样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怎样培养孩子通情达理,怎样培养孩子理解别人,怎样培养孩子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全是在这个范围。通过前面第一个核心圈的引导,在行为规范到了之后,就是到了最后一个圈,即学习。一个人不学习就不会领会宇宙和世界,就不会有大爱,而没有大爱的人就会愚昧,他就不会为社会做贡献。

第6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在新课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新问题。新课程理念下下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对能否创建这样的班集体责任重大。回顾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将我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 人是有其素质标准的。即(1)高度的民主意识、民主行为;(2)高度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3)终身 学习的观念和能力;(4)开放的心态;(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6)合作与竞争意识;(7)责任与质量意识;(8)效率和效益观念;(9)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0)崇尚真理,不迷信权威。这是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是我们对班主任提出的具体培养目标。 为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培 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角色,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生存发展,做学生的引导者、心灵导师。 义务教育阶段,在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思想及全纳教育理论的影响下,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教育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家庭、社区等),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初中生的模仿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事物的好恶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直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因此,班主任工作便显得更为重要。 面对当今初中生缺少生活体验,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增加,抗挫折能力弱等现象,以及由于社会飞速发展导 致人的认识能力存在差异、价值取向多元化,出现教师与学生家长教育价值取向的沟通问题……为此,我们需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班主任工作,以"为学生一生负责"为教育宗旨,开展此项研究,探索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模式,总结概括其特点,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一、 认清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弄清班级和班集体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可以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班级又可以称为“班级编制”它是与个别教学相对的。也就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集体是在班级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班集体概念的产生晚于班级,最初产生于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鲁普斯卡娅、马卡边柯、苏霍姆林斯基等对集体教育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受苏联的影响很大,结合我国的《教育法》和《班主任工作暂行条例》,我们对班集体做如下界定:班集体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导向,经过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使班级全体成员德智体等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高级班级集体。

创建班集体的意义是重大的。只有创建班集体,才能保证育人的方向,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使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然而影响班集体建设的因素是多方位的,有目标要素、组织机构要素、活动要素、人际关系要素、规范舆论班风要素,而班主任是这些要素的首位要素,起核心作用,他担负着组织建设班集体的责任。如:班集体奋斗目标和建设计划的制定,班集体核心和骨干的发展水平,班集体的凝聚力,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班集体的学业水平,班集体的风气,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都与我们班主任工作密切相关。所以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要创新,要有自己组建管理班集体的风格、特色,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指导教育学生的艺术、方法。

二、带好班集体,班主任老师是关键。

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今天的教师不仅要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前沿,而且要了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新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育技术的方法,善于了解和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学习进修,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要重视师德、重视创意,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组建管理班集体,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对于我们班主任老师来说,带好班集体,班主任老师是关键。

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是方方面面的。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工作艺术,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家庭教育,无论是后进生的转化还是创造性的班级建设,这些领域都给我们提供了可开垦,可挖掘的实践基地,希望班主任老师在实践中有突破,有新招。

遗憾的是现实教育生态环境中,停滞不前的教师多于追求卓越与进步的教师,教师忠于职守的同时,忽视了自我风格的建立,讲究平凡的规范而失去了竞争卓越的动力。尤其面对变迁的社会,而教师仍习惯于以不变应万变,对教育目标认识不足,对教育政策和制度兴革的适应不良,对于新课程和新教材的了解与精熟不足,这将不利于教育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是多方面的,在班级组织管理中,就要突出两个字:“爱”和“勤”。爱,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正如高尔基所说,才能来自对事业的热爱,有了爱,就有了动力和毅力,就会增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勇气和信心,但是,爱不能是肤浅的短暂的,爱,就是要爱的深、爱到底,决不可半途而废。勤,就是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育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成功百分之九十九是用汗水浇铸的。班主任只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引导,就会向园丁那样辛勤浇花,向农夫那样辛勤耕耘就一定会硕果累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一、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现状研究

(一)社会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

所谓“留守儿童”,又称“空巢儿童”“留守子女”“留守孩子”“留守娃娃”等称呼。最早的界定是父母因工作或学习停留在国外,被留在国内的孩子。如今,多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将孩子留在农村或偏远老家的18周岁以下的孩子。范先佐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者双方长期进城或者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叶敬忠在对西部劳动力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中,指出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父母单方或父母双方在外打工4个月以上,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養,管理和教育的18周岁以下的儿童;吕绍清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在外务工就业长达半年以上,被留在家接受义务教育的少年儿童等等。总之,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界定观点不一。

(二)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的独山县,幅员2442.2平方千米,全县辖8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9个居委会、133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据独山县2014年关心爱护留守儿童“雨露工程”统计,全县共有留守儿童8963人。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的今天,独山县也在大力积极推进各方面建设,尽管如此,但自古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微薄的收入早就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为了改善贫困落后的生活、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给孩子和老人创建较好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大量农民工赶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发达城市务工,从而出现大量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在学习、生活、安全、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出现了“家庭管不好,学校教不到”的不良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上都出现严重问题,这给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省外教育费用昂贵,且对农民工权益认同和保护不够完善;而且农民工大多数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做的工作主要是以出卖劳动力为代价;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甚至有超额象;再之儿童身体柔弱,不宜长时间路途的奔波。独山县农村家庭大多以三代结构为主,年青劳动力外出还留下了年老的父母在家,为满足长辈心理对亲情的需求将孩子留在长辈身边,给家庭带来一片生机。多种原因致使把孩子待在身边照顾是不可能的。

(三)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现状

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与关爱本应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但迫于生活压力的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只能外出务工、经商,这便打破了原有核心家庭的稳定性。留给子女的却是只要是留守儿童想要的一切都以金钱来交换,更多的是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精神的培养,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

农村基础教育落后,投资经费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体系不完善,在留守儿童社会教育上没有明细规划。以及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过程等现象,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各种表现的漠视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

为解决和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独山县一些学校做了以下有影响力的工作:

独山县第二幼儿园自2013年建园以来,每年定期地开展“留守儿童之家”“结对帮扶”等丰富多彩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为每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添画上美丽的一笔。

自2011年3月以来,独山县打羊小学把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作为教育重点工作来抓,他们时时处处出实招,重实效,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如:2015年9月29日下午,打羊小学给全校13个班的195名九月份出生的“留守儿童”过“留守伙伴”集体生日,相约来到了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

2016年7月,为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保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全社会共同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目标。独山县民政局在下司镇中心小学,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室”,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现象分析

案例一:陈某,女,今年6岁,生长在三代式家庭,出生后一年父母到外地打工,让其跟爷爷奶奶生活。从小由奶奶照顾她,奶奶在她生活中担任着双重身份,跟爷爷虽然不是有血缘亲情的联系,但对孙女却很疼爱。奶奶每周都给孙女买小面包、糖果、酸奶、苹果、梨子等各类零食,只要孙女一哭奶奶就用零食来安抚,而且得到零食时总是不情愿分给同龄小朋友,占有欲很强。爷爷奶奶平时忙于干家务就打开电视给她看,不带她参与社会生活,认识的人少,见到陌生人时胆小害怕,不愿意开口说话,有客人到家也不会问好,等等。

案例分析:经过多次访问后得出陈某在生活中表现的不愿意与人分享,胆小怕事,不礼貌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有:

1.生活中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外界的接触较少,见识少且隔代教育思想陈旧,得不到新的育儿知识补充。

2.离镇上远,交通闭塞,今年才上幼儿园,接受教育时间较晚,社会认知较弱。

3.农村重男轻女陈旧思想观念的存在,家人对她的教育不上心,认为只要养大就好,父母把刚出生的弟弟带在身边而陈某继续由奶奶照顾,在心理上更是对父母的不满,从而表现得更内向。

案例二:莫某,男,今年11岁,2岁起父母都外出打工赚钱,由奶奶照顾,每年春节回家团圆十多天,在幼儿园常与小朋友打架,曾多次发生手被摔断。与长辈讲话总是脏话、粗话连篇,爱动手打人。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不愿意上学。不但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连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当有人向他问话时,时常答非所问,答不上来总是摇头或低头。

案例分析:经过深入了解后,莫某产生安全事故,攻击性较强,沉默,缺乏责任感等不良行为的原因有:

1.奶奶年迈且经常生病,还继续辛勤耕种那一亩三分地,实际照顾孙子的时间不多,常常寄托给大伯或邻居照顾。父母在身边时,经常因为意见不和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2.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只是给他买各种玩具,或委托别人带新衣服回家给他,只能从玩中寻找快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3.学龄前期与电视为伴,而电视中有很多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内容,幼小且没有判断和选择能力的莫某,从电视上学到一些不良行为。

(二)问题概述

独山县历来都是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为赚取更多的收入,大部分留守儿童常被家庭纳入免费劳动力,生活场所被限制,在学习之余没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发展自己的社会见识,社会性知识不足。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隔代血亲,知识文化水平低且观念陈旧,不重视儿童的学习,父母长年的打工生活潜移默化地助长留守儿童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观念。监护人、父母只重视日常物质生活,忽视精神培养和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常导致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安全隐患。

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基础教育落后,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很好形成亲密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得不到及时处理,在留守儿童心理萌发厌恶感,导致了他们对整个社会没有信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不够健全的农村教育机制和社会公共服务,以及不稳定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结构,使得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学业成绩、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问题。

(二)对策思考

1.家庭教育方面

第一,親子之间常沟通。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有远大影响。

第二,选好孩子的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相处时间长的是其监护人,监护人的一言一行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极大,所以将孩子委托照管时要考虑孩子的生活问题和教育环境,为孩子选择有精力和能力的监护人。多与老师联系,知道子女的在校情况。

第三,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少给子女安排家务劳动,多给子女留些学习时间;给幼儿提供较为安静、舒适、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第四,完善家庭结构。创建新型农村家庭,迎合新农村建设潮流,更新观念,尽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2.幼儿园教育方面

第一,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以国家教育目的为前提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不是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应真正投入到关心留守儿童社会化形成之中。

第二,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了解留守儿童实际生活状态;利用假日和春节农民工返乡潮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座谈会”。

第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环境,加强学校教师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强化师资力量。在给予教师精神感化的同事,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物质方面的待遇,增强教师敬业精神。

3.社会教育方面

第一,政府应多渠道、全方位地发展地方经济,给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促使农民增收保收,减少留守儿童数量,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完整的家庭教育。

第二,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权利。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第三,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齐心协力,多方面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多给留守儿童创造锻炼的机会,关注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打败心理上的自卑、孤僻和偏激行为。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第8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035-06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文化与民族社会群体之间通过“传”与“承”两个并存、继起的环节实现有机的整合,促使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稳定、延续、再生的特征,最终形成模式化发展。

一直以来,传承一词常出现于民俗学研究中,是最先用于民俗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传承性”也被看作是民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而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提法转变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强化了传承观,这使得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传承”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由此,关于“文化传承”的概念使用开始普遍并向加速发展,有关“文化传承”的著述和论文也接踵而出。

笔者对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关于文化传承的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近年围绕着文化传承的研究,可以总结为对文化传承概念的再认识、文化传承机制的探寻、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探讨、文化传承人的研究、文化传承途径的创新探索五个议题。下文择要阐述其中的研究情况,以期对今后的文化传承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一、文化传承概念的再认识

在学术界,“文化传承”一词出现已久,是早已为人们所用的一个名词。从19世纪中叶起,就有学者对文化传承问题进行研究。然而,很少人论及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本质,也未确切地予以概念界定。祁庆富教授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与传承人》一文中指出,在汉语词库中“传承”不是古语,而是新词。在古代汉语中,“传”和“承”分离,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语词。只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的《既代汉语词典》有简短的“传承”词条,即:“传授和继承”。在他看来,传承是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但是文化传承的现象绝不仅仅局限在民俗学范畴,而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征。因而也是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对“传承”概念的认识,应当从更宏观的“大文化”视野拓宽、加深理解。而正确理解传承语义与内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及保护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目前关于文化传承的著述中,学者赵世林给出了一个文化传承较为广义的理解,认为:“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也就是说,文化传承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社会成员正是通过习得和传承共同的民族文化而结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笔者以为,对民族文化传承作这种定义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传承”以及全面的认识传统、把握文化,从而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文化传承机制的探寻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研究这一议题的学者,分别从两种不同的路径探寻文化是如何在传统生态环境中得以传承的。

第一种路径是寻找文化传承的渠道或媒介。晏鲤波认为民族文化典籍的保存与流传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迟燕琼在炒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一文中指出,节日是人类社会各个族群普遍传承的一种重大的显性文化事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最具地方特色、蕴含丰富意义的文化符号。它总是更集中、更充分地展示着多彩多姿的民族习俗风尚,传承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并以一种显性而独特的方式承载、传递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各民族多样性文化得以集中表现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也有学者从的角度看待文化传承。陈瑞琪就认为以宗教为载体,不仅使民族的民俗情结、传统文化情结、民族认同感、群体的内聚力得以加强,也使民族文化传承得以为继。李志清通过对桂北侗族抢花炮仪式性体育的“深描”,同样得出信仰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这一结论。基于符号学的角度,祁庆富教授认为文化传承是以象征符号为最基本的运载工具和传递手段的。他指出,社会的文化体系是由社会的象征性的符号,如语言及其结构、事物及人物的称谓、事物或社会关系的表述形式、神话及社会文化中的标志等等表现出来的。象征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为本民族成员所认同。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象征符号过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才得以展现、传承。传统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又一渠道也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孙丽婷以阿昌族的家庭教育为例,认为家庭教育使阿昌族的民族语言、传统生产劳动方式、风俗习惯等得以代代相传。其中牢固的婚姻制度,以及重视母亲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等是阿昌族文化通过家庭教育有效传承的原因。由此得出结论,家庭教育在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对本民族成员的成长、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更有学者从宗族制度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进行探讨。吴尔泰先生以赣傩为例,指出,赣傩无论作为一种民俗事象,还是一种文艺形式,历时二千余年风雨沧桑而不绝,这在中国文化史上都不多见。创造这一“奇迹”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因,是封建宗族制度在赣傩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

以上研究是从单一的渠道进行探讨论述的,然而,文化传承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由整体性出发,索晓霞在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运行机制进行动态分析后得出结论:制度和法规形成的社会强制,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潜移默化,道德和禁忌形成的心理约束,正是潜藏在各种文化传承现象背后的“看不见的文法”。赵世林将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以家庭为中心的亲亲强制、以村寨为单位的社会监督、特殊状态(战争)下的高强传承、族际交往中强化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义务延续的祖先崇拜、宗教意识。这些从整体进行的研究,让我们得以窥知文化传承的不同渠道。从另一种路径研究传承机制的是解读文化传承的方式。索晓霞在研究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后,指出了几种具有普适性的传承方式。(1)一对一的方式。这种方式偏重于民族物质生产文化。(2)一对多的方式。传承的是宗教意识、民族意识,可概念化为文化模式、文化观念,偏重于精神文化的范畴。(3)多对多的方式。这种传承方式主要体现为通过规范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无形的调控,客观上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这些都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李灿松、周智生通过对鹤庆新华村民族手工艺的田野 调查,认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授、开放式的学徒招收等形式构成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主要传承方式。马春莲教授也从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等角度论述了音乐的传承方式。除此以外,不少学者也对文化不同门类的传承方式有所关注。

上述研究都是从传统生态环境的视野中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学者们或从总体上把握文化传承的机制,或就影响文化传承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或查阅文献记载并在一定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某一文化对其传承的生态环境及其方式进行综述。其中所获知的途径与方式都可给当代生态文明下的文化传承以重要启迪。

三、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探讨

在传统社会中,人文、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得文化承传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如同赵世林教授所说,在这种环境下,文化传承具有社会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燃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众多学者也充分意识到了要从变异性来看待文化传承。正如祁庆富教授所言,对于文化传承的研究,不仅要充分注意到传承文化的“民间性”,还要重视其民族性、群体性以及传统性与现代织在一起的文化变迁性。因此,在当前的文化传承研究中,从文化变迁角度探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成为焦点。国内研究这一命题的学者,更关注文化传承与当前社会转型的关系,常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动态分析路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门类划分,冠以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文化空间、民间文学等名目,结合相关的田野调查,针对某一民族的文化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影响某一文化样式传承的因素以及导致变异的原因。

纵观文化传承与变迁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视角,第一种视角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侧重讨论社会环境对文化承传的影响。李红英以滇西德宏地区的傣族为例,论述了傣族文化的传承由原本稳定的寺庙宗教等场所,转变成为学校教育传承的方式。在她看来,寺庙中的文化传承,更能在一种共生共存的文化空间中形成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民旗隋感之链,而当前的学校教育则使傣族新人更多的成为了失去民族文化个性和民族文化认知的一代。这是由于汉文化与现代商品文化的涌入,冲击着傣族传统文化传承空间而造成的文化变迁与传承方式的变异。史江洪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一个传统的土家族村落为个案,分析了民间信仰在村落生活中的传承情况,认为较之其过去的形态,个案民间信仰的当前状况已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信仰事象主要是一种行为层面上的重演,已失去了其所产生的原始观念基础――神圣性和神秘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外来文化的影响、医药知识的普及与进步、经济生活的变化等。这种视角的着眼点在于文化受到来自体系之外的刺激而产生的变化,略有强调文化传承的变迁是外来的、被动的感觉,从而显得人和文化在社会变动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 第二种视角是从文化自身的角度侧重探究文化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与影响力。徐英博士以萨满教传承模式为例,向我们阐述了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萨满教文化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萨满教文化的发展在由盛变衰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灵活多样的生存策略,其宗教的功能淡化,而其他文化功能加强,在民俗、艺术等领域曲折地生存下来,这种经过碎片化、变异、整合的过程,再次展现了文化传承变异性的规律及文化所具有的适应能力。齐琨博士通过对中国近百年的社会转型过程的阐释,描述了南汇清音这一传统乐种经由乐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综合运用一些方式、手段、技巧、途径等音乐文化内应机制,既适应了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又延续了音乐文化传统。在她看来,传统音乐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能以自我调整、自我运作、自我创造的方式在社会实践中持续发挥着影响作用。[21]这一视角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在面临新的环境时,人们总能从传统习惯和文化惯例之外去寻找适应环境的方式,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推动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变迁。

采用这种视角对此议题进行探究的还有陈曦的《从侗歌展演文化功能的变迁看侗族民歌文化的传承》、刘晓真的,《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当代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文化功能的变迁与传承》、孔培培的《从拉魂腔到柳琴戏――个剧种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变迁》、杨艳的仁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乐的传承、创新及其表现特点》等论文。

四、文化传承人的研究

在过去常见的民俗学专著中很少有学者提及传承人,然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国家开始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命名的工作,传承人的地位越发凸显,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

郑一民的《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伍振的《保人保艺齐步走》、海铃的《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等论文都强调了传承人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如前所述,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样的,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明确的传承人。刘锡诚先生在《传承与传承人》一文中就指出,对于原本就是家族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的界定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但对于那些原本就是群体性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的界定就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祁庆富教授在全面梳理了世界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后,将传承人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能、技艺,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人物。”即便是已开始进行传承人的认定工作,苑利研究员却仍认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个人手里。一旦只给一个人发钱,必然破坏了社群的关系。”由此,他特别建议我国政府以群体资助的方式去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并认为真正利用经济杠杆来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性的最佳方式,恐怕还是要变“输血”为“造血”,即充分调动传承人的内在积极性,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杨旭东以新野猴戏为例,向我们表现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传承人的个体崛起与民俗文化发展的担忧。他认为,当民俗还是大众的生活常态时,是无所谓传承人的,传承只是个过程,是群体间的代际传递。而当开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认定后,传承人开始以个体的身份崛起。而其个人所代表的民俗文化已不再是民俗文化圈中民众的生活常态,无法再次成为民众的共享文化和共同性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民俗文化的衰落。

虽然,在这一议题的讨论中,对于如何认定文化传承人?究竟以个体传承还是群体传承方式支持文化传承的工作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商讨,然而在文化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与意义这一方面还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五、文化传承途径的创新探索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众多专家学者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现状及在当下生态环境中的传承进行了理性思考,为文化传承探索新途径,提供新思路。

从宏观的视野出发,汪春燕以民族政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为切入点,论证民族文化政策对民族文化 保护与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民族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纲领和总政策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保证。这一政策制定、实施是否科学、有效、合理,直接关乎民族文化的繁荣或衰败。阻一直以来,对于用旅游开发的形式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探讨是最多的。金少萍以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为着眼点,论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可以与经济产生协调发展的。其认为随着村庄经济面貌的改变、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强化了村民保护、传承扎染工艺文化的意识和文化自觉,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李于昆围绕着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探讨了在对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重视原生态社区的作用和意义,认为将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和有效的途径。并指出生态博物馆在中国乡村社区的开展,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中架起新的桥梁,并有利于探讨使民间智慧在社区内如何获得世代传承的新途径。覃慧宁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人类学文化变迁和文化调适的视角,认为在积极接受、吸取和利用现代电子媒介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将使山歌文化保有与工业文明融合并存的生机和潜力。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三个方面,即具体的形式、客观的形式以及体制的形式中得到启发,卢露引出我国应该从家庭、学校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保护制度三个层面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李磊博士从法律保障制度的角度出发,指出法律制度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能够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机制和保障武器。除此之外,更有学者从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体系下的文化传承中得到启示,认为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和完善的保护体系,既要重视“传承人”的抢救,又要加强“传习人”的培养,才有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下去。

虽然各路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思路探究了文化传承的途径,然而有学者却认为,过多人为地操纵民间文化的生存反而会造成“保护性破坏”。孙晓霞就呼吁学者们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中,不仅要加强系统理论的探索,更应放低研究的视角,认真反思民间社会的存在意义,去发现民间文化的生存演变规律以避免盲目的保护。胡炳章与胡晨也通过民歌传承的个案指出,自然传承是一种生命的运动过程,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只有在其自然传承过程中,民间文化才能真正焕发出自身的生命活力,展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语境中的传承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对于非物质文化传承途径的思考,也已涉及到高校教育、大众媒体、法律保障机制、社区旅游开发、生态博物馆等不同的思路。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五个层面。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对文化传承的研究正走向拓展与深入:就研究方法而言,已从早期宏观而单一的文献收集,发展到文献检索与田野调查的紧密结合。就研究对象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种门类都已被逐渐纳入研究视野,并倾向于用个案、专题进行文化传承的研究,从而也总结出一些民间关于文化传承的智慧,使得非物质文化传承这一议题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就研究涉及的学术领域而言,来自民俗学、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学、教育学、民族学、文学、法学、历史学等各学科的研究力量都有加盟。不同的研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并各有所长。这种学术力量的形成,唤起了公众对文化传承之紧迫感及其意义的认识,并突出地增强了学术界对文化传承等社会现实、实践问题的关怀能力。

第9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10-02

伴随着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逐步推进,以及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和家乡进城务工。由于户籍政策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很多儿童不能随父母一同进入打工地,只能留在户籍所在地,这些儿童就构成了农村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长辈或其他相关人员抚养和教育的儿童。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已经相当庞大,全国妇联的推测显示,全国目前大约有6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量的37.7%。由于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加之成因的特殊性,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龄前儿童显著增长,学前教育问题凸显。根据全国妇联公布的统计数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2013年,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已达2342万,较2005年增加了47.73%,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较2005年明显减少,减幅9.65%。学龄前儿童规模的显著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加强对这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部分儿童的抚养教育主要由被委托人负责,被委托人中大部分都是隔代长辈,对孩子更多的是采取顺从、甚至溺爱的方式,不利于这一阶段儿童的人格养成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开展,相关资料表明,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这些省份农村的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相当数量的幼儿园设施比较简陋,教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按照著名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多数人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受人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总体上,农村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等生理方面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由于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经常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亲情、家庭归属感也比较低。留守儿童时常会受到周围同学及其他人员的讥笑和嘲讽,使得这些儿童觉得没有受到尊重,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际上,留守儿童之所以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感觉,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很多留守儿童父母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久而久之,这些儿童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向,不愿与人沟通,甚至会表现出比较暴躁的性格特征。

3.学校更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疏于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主要场所,学校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更要注重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不少农村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学校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但实际上,教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遵守纪律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对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情感需求的关怀明显不够[1]。这样做只能满足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求,却体会不到情感方面的收获。时间一长,这些留守儿童就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不愿与同学交往,自我封闭等。大多农村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疏导训练,很多农村地区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些都导致对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缺失。

4.社区教育投入不够,外部环境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社区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如果有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将更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但现实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农村一些黑网吧、录像厅、歌厅等成为毒害留守儿童的重要场所。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对这些孩子的监护往往出现空缺,很容易成为不良风气的受害者,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社区教育的缺失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养成自由散漫,得过且过的性格,甚至形成不良嗜好。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建议

1.增加学前教育投入。较2005年相比,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增长速度方面都显著增加,这一部分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虽然学龄前儿童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考虑到这部分儿童的教育需求。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专项基金,其中应预留一部分用于学前教育投入。经济欠发达地方可以由政府牵头,引导企业、个人参与农村幼教机构的建设。鼓励和引导当地农村中经济条件好、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居民创办幼儿园,为创办幼儿园的居民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并进行必要的培训。社区应及时为这部分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及时了解这部分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教育情况。

2.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问题留守儿童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恢复家庭教育的功能。一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宣传留守儿童的正确教育方法,引导被委托监护人以正确的方式教育留守儿童。二是在劳务输入大省积极宣传父母对子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使外出务工人员明确自己的法律义务,督促其通过各种途径与留守子女进行沟通,增进与子女的亲情关系。三是村委会应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了解这部分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鼓励这些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特别是在节日期间,更要通过赠送小礼物等方式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让他们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3.加强学校的人文关怀。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农村学校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当地教育部门有必要向教师说明给予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关怀留守儿童的活动。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这些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对重点儿童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乡镇或县级教育部门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对辖区学校进行必要的指导。学校应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师全员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小组。鼓励和引导具有良好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大学生到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支教,通过这些大学生对当地学校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和机构进行专业培训。

4.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乡风文明”,地方农村应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努力改善当地的人文环境。县、乡政府、当地村委会共同努力,坚决取缔那些非法网吧、游戏厅、歌厅,规范娱乐经营场所的经营行为,不允许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害他们身心健康的娱乐服务。规划建设一批可供儿童娱乐活动的场所,引导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形成积极乐观的人格。社区还应该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纠正一些人对留守儿童的偏见,引导大家以正确的方式关心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