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子女 现状特点 教育误区 探索实践 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带给人们的各种社会压力也不断增大,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传统婚姻家庭的价值观日渐减弱,造成我国的离婚率不断攀升。我国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单亲家庭在社会上已经是异军突起。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焦点,他们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些单亲孩子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给以高度的重视。我们教师应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发展,了解他们的特点,并施以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顺利成长。
1.单亲子女的现状特点
1.1 自卑抑郁,怀疑态度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因家庭的破灭,心灵大受重大的创伤,内心孤独无助、缺少安全感、、自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接踵而来。他们性格孤僻,喜欢独处,少言寡语,胆小怕事,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学习落后,进而造成自卑抑郁,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
1.2 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心情烦燥,一蹶不振,各个方面都受挫,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学习,自暴自弃。同时由于家庭破裂,老师的赞许和鼓励不够,同学的取笑,促使他们自暴自弃,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的受挫势必使智力发展和学习活动受到阻遏。
1.3 行为懒散,误入歧途
单亲家庭的子女处于无教育和无监管的状态,他们的行为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
1.4 心理失衡,狭隘自私
由于大部分单亲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太好,有的父母把子女寄养在父母家里。有的由于80后自己本身就是独生子女,所以对孩子有时疏于监管或无监管的状态。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狭隘自私,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人。
2.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误区
2.1 过分溺爱,有求必应
对孩子的溺爱是现在所有家庭的必病,但在单亲家庭里尤甚。一般家长都认为,用金钱及物质上来补偿对孩子亏欠的一切,无论什么事,都宠着他们,妄图抹平家庭破裂时带给孩子造成的重大创伤,其结果是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及无理取闹。
2.2 方法简单,态度粗暴
在我国,由于人们受到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有些家长始终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严重地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极大地阻碍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对学生成长十分不利。
2.3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
在单亲家庭中,子女是他们的一切,是他们的唯一。不惜花费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总想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的心愿。但是不讲究教育方法,期望过高、急功近利,孩子是不会领情的,这种教育往往是要失败的。
3.学校在单亲子女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3.1 学校教育不够重视
尽管很多教师都充分认识到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还缺乏实际经验、科学理论,以及可实施的方案和具体的措施。
3.2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缺乏指导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满足对大多数学生教育发展的需求,而忽视单亲子女这种特殊需求而组建起来的一种特殊环境和教育方法。学校应该按照不同学生的心理特质,通过控制和调节学校环境中的多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必要的强化教育,激发其积极进取、健康发展,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4.社会缺乏对单亲家庭的帮助和子女教育的指导
家庭的变故,给家长、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苦恼。生活负担也随之加重,再加上社会的偏见,使得他们心理压力增大。在全社会推行婚姻价值观的道德教育,以建立良好而美满的家庭,来减少单亲家庭的产生。在教育方面组织单亲家庭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加强引导等方式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互通情况,互相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促进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
5.单亲子女教育的探索路径和建议
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亲家庭的学生是不幸的,父母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家庭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孩子教育的失误,而这种失误在一个人一生中很难弥补。但如果教师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集体的温暖。
5.1 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把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状况分别告诉班主任、课任老师,加强对他们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5.2 在班级采取一帮一制度。用爱心抚慰创伤,用友情弥补亲情,消除他们忧郁心情。通过开展种活动,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创造活动环境,在活动和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自卑和孤独的心理。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
5.3 倾注爱心,平等相处
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一个完整的家庭才是正常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被歧视。这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使他们几乎感到无地自容。因此,教师在单亲家庭学生教育上,尤其要注意以平等的态度与之相处,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关心和鼓励。
5.4 进行挫折感教育。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单亲子女他们父母离异的主要原因,让他们接受现实,人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如果对挫折处理得当,就可能成为孩子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使他们学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从而增强在逆境中成长的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单亲孩子 心理特点 教育现状 措施和方法
欧洲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然而在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离婚”、“离异”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据中国妇联最近的一次统计:中国67%的离婚家庭中有子女,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已成为离异家庭子女,其中相当比例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损害公物……经多次教育仍屡教不改,据调查,来自单亲家庭的占了大多数。因此,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就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单亲家庭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客观存在,单亲子女也是我们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统一起来,共同关注此问题,并付诸行之有效的方法,相信单亲子女也可以同正常家庭的子女一样健康成长。
一、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
据调查,总的来说,单亲家庭子女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有三个心理特征。
1.心理封闭,敏感且攻击性强。有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曾经怀疑过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他们的知心朋友很少,与老师相处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合作,甚至反感,导致行为上的攻击等偏激行为。其实,这与其性格孤僻,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密切相关。
2.消极情绪明显,常感到自卑苦恼,怀疑自己的能力。孩子在幼儿期过后,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了。单亲子女也不例外,他们一方面试图采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另一方面动辄就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健全,情绪不稳定,忧虑,对前途信心不足。
3.持久性差,不能长时间地做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感到心情愉快,无忧无虑,就能调动他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和使原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学生若在烦恼,焦虑,担心,忧虑等情绪下学习,就会压抑他的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单亲家庭子女在家庭破损过程中受到过一定的心理伤害,又由于家庭教育的残缺,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二、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既然单亲家庭子女在心理及品德、学习行为存在严重问题,那么按理说单亲家庭的父母在子女教育和学习上就该花费更多的精力,采用更强有力的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这些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存在着种种误区及问题。
1、不问不管型
家长除了独自承担家庭重担,还要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子女,对管教孩子力不从心,,让孩子产生了孤独感。还有些父母双方互相推卸责任,对孩子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对孩子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使孩子误入歧途,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2、百依百顺,迁就溺爱型
现实中,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失去过多,就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受一点委曲,他们更重视的是对孩子生活上,物质上的关心,在精神上的关怀和引导往往重视的不够。这容易导致孩子任性,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且也容易导致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专横和任性,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
3、简单粗暴型
有的单亲家长依自己的心情好坏为转移,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打骂不断,使子女整天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压抑,形成胆小,孤僻,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极易在家中无爱的情况下向社会寻求温暖,从他人身上寻找一种心灵慰籍,由此容易出现早恋问题,甚至被坏人拉下水走上犯罪的道路。
4、期望过高型
许多单亲家长,把子女作为惟一的精神支柱,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处处出人头地,这种过高的期望值造成子女沉重的心理负担,有些子女则可能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干脆走向反面,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三、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不愿与同学交往,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班级群体中,常常处于孤独状态。老师应该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子女,热情关心他们,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无私的爱,老师怎样关爱单亲家庭子女呢?
首先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孩子,“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只有理解了单亲家庭子女的苦楚,才会产生宽容心,才会去关爱他们。现在在校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旦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的关注产生偏离,他们一夜之间忽然发现自己不再重要,心理失衡就产生了,各种异常行为的出现也就难免了。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异常心理和行为,教师切忌工作方法粗暴,必须用理智去冷却心火,用理智的理解走进事实,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的全面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子女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或进行家庭访问。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子女,掌握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苦衷做儿女的有时无法理解,要学会包容,学会体谅父母。教师要设法多方疏导,譬如与孩子谈心时说:“当前社会不同家庭结构是客观存在的,父母离婚、再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做儿女的不应该太让父母难堪。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孩子如果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那么他看社会的眼光就会柔和一些,逆反报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中而歧视他们、放弃他们。
2、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单亲家庭子女在内心深处常会有种被遗弃感,他们出现敏感、多疑的心理也在情理之中。要疏导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在培养他们自尊心时,为单亲家庭子女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大家庭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就要充分发挥班队活动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单亲家庭子女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甚至让他们担任主要角色,在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中、学习竞赛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同时,引导班上健全家庭学生意识到嘲笑、挖苦单亲家庭的同学是不对的,他们是愿意和老师一起,创建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的。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巨大的,单亲家庭子女感到自己被尊重,学习的能动性有了,成绩自然提高了。其次,教师应帮助单亲家庭子女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部分单亲家庭子女由于自卑、孤僻和敏感,常常不愿与人交往,独来独往,心事重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发动全班同学与这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孤立于集体之外,把集体温暖、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巧妙融合在一起。
3、认真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对于单亲孩子的家庭要勤家访,多联系。许多单亲家庭子女之所以会变成后进学生,一般都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够负责任或教育不得法有关,为有效地教育和帮助单亲家庭子女健康快乐成长,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多向家长讲讲孩子的进步和长处,对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时注意方式和策略,这有利于孩子认识提高和改正错误。用教育者的平等身份同家长沟通和商讨教育孩子。让家长明确为父或为母的责任,多为孩子着想,减少单亲带来的负面影响,配合学校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要使家长认识到对子女放任不管是错误,是罪过,不配为人之父母。启发家长的良知,为子女作表率。对那些对子女不负责任,在学习生活上不照管子女的家长,要通过学校发动当地的政府机关去做教育工作,使他们承担起对子女抚养教育的义务.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呼吁社会每一个人都来爱护关心单亲家庭子女,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我们都应该来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为社会、为国家尽一分责任。单亲家庭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更要重视,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营造良好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使这些孩子能在爱的阳光沐浴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开祥. 单亲家庭子女形成差生的原因及教育初探[J].教育科研通迅,2001.
[2][美]芭芭拉·怀物黑德.离婚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
[3]候锁生.特殊类型家庭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9.
[4]吴锦骠,郭德峰.家庭教育心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单亲家庭子女教育误区分析
1.不少家长将家庭中夫妻双方的相关矛盾及离异情况片面地认为属于大人的事,与子女并没有联系,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比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他们的内心压力会高于父母。
2.把孩子作为工具来伤害夫妻另一方。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丧失理智,这时候,处于弱势的一方就会利用孩子作为斗争的工具来回击对方,就会忽视孩子的感受。
3.夫妻双方吵架期间,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在学校不能受到老师与同学的欢迎,家长也会将其看作累赘,对子女的监护责任进行推诿,甚至丧失了父母最基本的资格,最终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4.夫妻双方有的时候在子女面前没有什么顾忌,不能很好地尽自己的监护责任,仅仅关注眼前利益,这会给孩子带来恶劣影响。
以上教育误区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对孩子的保护及教育。
二、单亲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科学做法
1.不可以没有原则地溺爱和迁就孩子。通常情况下,当夫妻离异或者丧偶时,抚养孩子的一方会对孩子怀有一定的愧疚心理,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怜悯,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有时甚至会发展为没有原则、没有标准的溺爱。最终结果就是孩子遇事会变得自私自利,专横任性,没有爱心、同情心及社会责任感,不会尊重其他人,甚至会瞧不起自己的亲人。
2.增强子女的自信心和勇气。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是单亲家庭会深深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部分孩子会出现自卑心理,在学习上打不起精神。所以,要想使孩子更好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起面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积极鼓励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他们的信心。
3.简单粗暴不可取。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因害怕惩罚而不愿回家,在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三、学校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对策
1.调查分析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和现状,“对症下药”。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变故对孩子的刺激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心理障碍正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源。因此,教育单亲子女,就要分析、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这是关键。
2.唤醒自尊,点亮学生心中的“灯”。自尊、信心和勇气是学生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动力。因而,教师应从尊重和爱护学生出发,帮助他们发掘身上的优点,及时发现进步之处,唤醒他们的自尊,鼓励他们振作起来,自强不息。学生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如八年级(19)王延军,开始接触他时,他郁郁寡欢,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表现不稳定,一提及妈妈,泪如雨下。在后来的班级活动中,我特意让他参加,当他做出一点成绩时,我适当进行表扬,同学也投来羡慕和赞许的目光,他切实感受到集体和他人的尊重与肯定。慢慢地,他越来越积极,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无论课堂做答,还是课外班级活动,总是奋勇争先,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3.创设环境,倾注爱心。我们可以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解决单亲学生的经济困难,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鼓励其他学生多与他们交往、谈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形成关心和爱护他们的风气。如我班单丽,父母死亡,少了家庭的教育,自由涣散,成绩较差,对学习没兴趣,不会与人交往。后来,我发现她很喜欢唱歌,找到了兴趣点,我就鼓励曾学过钢琴且过八级的丽华与她多沟通,谈谈音乐,并指出学习音乐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这名学生在行为上有很大进步,脸上也多了笑容。
四、困惑和思考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能彻底解决的,社会尤其是社区应当怎样唤醒单亲家长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承担理应应有的责任,进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对策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得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一个人们不大愿意看到的现实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中国人的离婚率正在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据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百万之多。单亲家庭子女在成长中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变得更敏感和棘手,这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单亲家庭子女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独立生活能力差,不能自立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单亲父母们往往心怀愧疚,这使他们忽视了严格要求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则,一切都依着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更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的惟一希望,惟恐孩子不安全、过不好,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结果受这样过度保护的孩子即使已是貌似成熟的高中生,仍然是事事不能独立,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能力。
2.情绪不稳定,容易感到愤怒、恐惧、悲伤
父母离异、家庭变故,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方式和应对方式。父母离异前的吵闹、打架,已经破坏了家庭原本和谐温馨的气氛,而家庭的破碎,更使孩子必须忍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失去原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势必使得这些孩子在失落中惶恐不安,感到恐惧、悲伤,甚至会对自己身处这种境地愤怒不已。他们害怕被别人讥笑和排斥,害怕失败,对孤独和不明朗未来的恐惧渐增。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心理疏导,会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3.智力和学业相对落后
单亲家庭子女常常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难免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有些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比较差,除了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影响其学习动机、态度外,他们的情绪较差,也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学习成绩的低下又会阻碍他们自信心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此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4.人际关系失调,自我封闭,主观偏见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在家庭里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的那种完整、温馨的亲情,在学校里又容易受到同学们有意无意的歧视,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很容易出现自我心理封闭、自卑、忧郁、冷漠,甚至厌恶与他人接触。同时,自卑感又往往与强烈的自尊心相伴,极具反抗性,一旦有人对自己有不利言行,会马上反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提出的建议,即使明知是正确的也不会执行,表现出较强的嫉妒、猜疑、主观偏见等心理。由于存在上述心理困扰,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难以与同学、老师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
5.性格和性别异化
父母离异的家庭,既剥夺了子女学习的楷模对象,又使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家庭环境之间失去了平衡。单亲家庭的子女无法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地学会与异性的相处之道。他们如果与父亲生活会对女性存有恨意,与母亲生活则对男性存有恨意。当男孩由母亲来抚养时,男孩可能会有女性性格;同样的,当女孩由父亲来抚育时,女儿可能会比较男性化。另一方面,离异家庭的子女只有父母单方面的模仿对象,因此对于自我概念比较模糊,对他们完整人格的形成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学校教育中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几个对策
1.加强家校联系,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创伤
从学生入学第一个学期起就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了解各班单亲学生人数,并通过谈心、家访等多种渠道掌握其家庭状况。进而采用“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来给以具体帮助。例如: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辅导员以及心理咨询师等可以组成一个辅助团体,各自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给他们以帮助,尤其要在精神上多加鼓励,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创伤。教师要经常对帮扶对象的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跟踪了解、详细记录,并做好保密工作,还要注意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动态和情况,以便进行教育方式的调整。
2.心理减负,帮助单亲家庭子女走出心理阴影,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现在的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一旦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经常会有被遗弃感,觉得自己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厌倦学习。一定要及时阻止、扭转孩子们的这种不良心态。教师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尽早与这些学生促膝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他们理解的范围内,聊聊关于感情婚姻的一些事,让他们知道父母虽然已经离婚,但父母对子女的爱不会随着家庭的解体而有所减少,更不会消失。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意识上的偏差,学会宽容他人,走出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创设氛围,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子女就犹如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暂时营养不良的花朵,心理非常脆弱。只有用爱心去浇灌,才能让这些花朵重新茁壮成长,绽放美丽。作为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们相互照顾支持,不要讽刺、取笑单亲家庭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动员热情、有同情心的学生主动与单亲家庭学生交往,用友情弥补亲情。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氛围,使单亲家庭学生感受到生活的阳光,淡化亲情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感到自己并没有被大家淡忘和抛弃。
4.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超越自我,找到成就感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和比赛,例如:演讲、歌咏,书法、作文、街舞、球类比赛等,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借助这些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超越自我,找到成就感。对有一定特长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教师还可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
作者:李寒潇
在当今社会的教育对象中,面临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造成单亲子女的原因主要有父母离异和父母双方有一方亡故。在校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的比例相当大。单亲孩子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
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子女不断增多,给未来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调整他们的心态,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课题。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单亲家庭孩子心理状况进行认真研究分析。
在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残缺对子女教育有着很大影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上也有其特殊性。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在一个家庭中,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失去父爱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中,许多孩子在家庭变故几年之后,其心理创伤仍难以愈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单亲家庭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内向自卑。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了这份优越感,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孩子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或邻居看到、听到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如以前,因而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甚至于有的孩子会常常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2.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对失去父亲或母亲十分痛苦,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亲或母亲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在这个“小社会”中,长期怕接触,情感、意志、情绪脆弱,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的心理,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3.充满憎恨。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自己的成长和感情。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父亲或母亲,或站在父母其中的一方,憎恨另一方。这种憎恨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甚至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
4.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所以会出现打架、斗殴等行为。
5.嫉妒敌对。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嫉妒同学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嫉妒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他们不相信周围的人,排斥周围的人,没有爱的情感,与周围人缺乏情感交流,常常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他们轻则Z若罔闻,重则寻机报复,经常挑起一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端,有的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
心理学家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使单亲家庭的孩子形成积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人格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应当着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踪,并详加记载。对他们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上的关照,行为上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家庭的教育方法如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先当好孩子、家长的“知音”,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如此。
在教育工作中,力求做到细心地观察、仔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了解这些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目的。
2.使单亲家庭孩子融入班集体生活,消除忧郁心情。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弱势群体 子女教育 问题 对策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202
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接受或者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个高等学历的深造,但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现代化大潮中不被遗忘,因此教育成为了他们最关注的东西,而这种关注也应该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努力解决的目标。
一、弱势群体定义以及人群界定
(一)弱势群体定义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力量和权力相对较弱,在利益分配以及社会财富获取上不能占据一个有利态势的社会群体,主要是根据人的生存现状、社会地位、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的,它在名义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人的概称。
(二)弱势群体的人群界定
弱势群体包括: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员、流浪者、农民工、普通工人、低保者、家庭困难人员等。
二、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情况分析
(一)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因缺乏父母的呵护、管教,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较差
现在的留守儿童大部分住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山区农村,那里的观念落后,信息闭塞,留守儿童跟随着祖父祖母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呵护和精心管教,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较差。
(二)贫穷农村的教育形势严峻
我国的农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70%,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但庞大的人口数量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程度却比较低。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透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看出我国的贫穷农村的教育形势严峻。
(三)残疾人士子女求学困难
残疾人士本身的身体或者心理就是不健全的,自己都难以养活自己,更不用说能为孩子的求学做多大贡献。如智障人士,他们的子女不一定是精神有问题的人,也有正常人,他们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可以上学,但年幼的他可能得为整个家庭付出甚至是承担起养家顾亲的重担,他们的求学之路比较困难。
(四)单亲家庭子女以及服刑人员子女受教育困难
第一,单亲家庭子女的受教育困难。举一个例子:小乐,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土桥村人,15岁,读初中,父母亲已经离婚,他和爸爸生活,小乐爸爸39岁,司机,收入不稳定,经济状况在农村算一般,单靠爸爸一人的微薄收入养家,小乐的继续求学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服刑人员子女受教育困难。举一个例子:小红,山东省济南市人,18岁,读高中,父亲因经济诈骗罪被判刑入狱,她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同学、自己心理的多重压力,打算读完高中就去打工,不打算继续求学了。服刑人员的子女因为经济来源不足、外人的冷言冷语等因素会使得自己很难再继续求学发展。
三、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继续深化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残疾人教育条例》《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法律保证。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应该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个比较和谐的生活保障,保证弱势群体子女不至于因为学费问题而上不起学,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使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子女能够正常上学,受到应有的教育。
(三)加大教育投入
国家应该逐步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的可使用资金充足,能够更多地惠及弱势群体子女;学校可以酌情免去弱势群体子女的学杂费,并在国家教育财政性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设立相应的奖学金和贫困助学金项目,加大对弱势群体子女的照顾。
(四)拓展办学渠道,增加受教育机会
国家应该拓宽办学渠道,不只是以公立办学占据绝对主导,应该鼓励私人办学,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指导,积极拓宽办学渠道,为弱势群体子女增加受教育的机会。民办学校可在周末或假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管理和教育弱势群体子女,使其健康成长!
(五)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活动指导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田径赛、篮球赛等,让学生在闲暇之余有丰富的课外生活,以免学生沉迷于网络之中,走向歧途。通过这些课外活动中,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以提升,而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比如团结互助的品德、竞争意识、友谊观念等,有利于从生理和心灵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应该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以及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弱势群体本身就已经是这个社会中比较受冷落的群体,他们的子女应该受到好的教育以便在这个社会中能够很好地生存、立足。
参考文献:
[1]吴建芳,赵正.我国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探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杭州上海;
南京苏州……
两地分居的工作总是让你和另一半聚少离多,或许你已经无奈地错过了很多有趣的家庭
故事。你总是不知道孩子这段时间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总是找不到她最喜欢的连袜裤在哪里,更不知道她已经会对睡前故事来个自编自导了。
什么是“类单亲”家庭?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因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或者由于外界生活压力而被迫长期分居两地。只有周末或者假期才能团聚,孩子也主要由婚姻中的一方来承担养育与教育职能。这类家庭,虽然具备双亲的家庭结构,但其抚育功能却与单亲家庭类似,因而被称为“类单亲”家庭。
Q1:“类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可能出现哪些发展问题?
A:“类单亲”家庭与“单亲”家庭在子女养育的实际方式上非常类似,因此孩子的一些问题也有共性,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上主要表现为:
? 与父母之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家长一方的缺位容易使3岁之前的孩子有缺乏信赖感和支持感的表现,例如无端哭闹,情绪起伏较大,易怒。接触久未见到的爸爸或妈妈时,也会表现出回避和烦躁。
? 潜在社会性别角色认同的障碍
长期的父亲或者母亲的缺席,会使孩子的行为出现性别角色的偏差,比如主要由母亲养育的男孩,会表现出更多女和性格特征。
? 注意力不集中,不听父母的教导(男孩居多)
这种影响多出现在孩子与父母一方长期分开的第一年。亲密关系的缺失使孩子容易陷入消极的情绪,会对承担主要照顾责任的一方表现出逆反心理。
? 孩子存在学习困难
远距离、少沟通等因素常常导致父母教育意见不一致,这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标准不一、奖惩差别较大,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态度,容易让孩子产生“钻空子”的心理。一人承担主要养育责任的家长往往疲于奔命,没有充足的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
? 与同伴交往障碍
这类孩子不太参与同伴的游戏。因为平时父母极少出现在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容易胆小、自卑,对同伴的游戏喜欢旁观,缺乏主动参与的勇气。
Q2:“类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要注意些什么?
A:父母先要从意识上调整和孩子互动的行为模式,那么上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NO.1 树立观念:类单亲≠单亲!
“类单亲”毕竟不等同于单亲,父爱母爱的可获得性是其区别于单亲家庭的最大特点。如果两地辛苦奔波的爸爸妈妈能够时时刻刻用所言所行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支持和理解,那么想在“类单亲”家庭中建立起安全、积极的亲子关系也并非难事。
Tips:
学会回应孩子的言行,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对学龄前孩子的需求(情感需求、行为需求),家长应当:
* 前后行为必须一致。
* 在孩子有需求时,及时给予回应。
* 仔细观察孩子,结合他的性格特征,采用适合他的方法。
NO.2善用你与孩子相处的宝贵时间
事实上,即便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如果从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发展过程中,那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也几乎为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不要紧,你们的互动质量才是最要紧的,远胜于数量本身。
周末才能回家的妈妈们,请抛开各种家庭琐事,多分配一些一家三口专属的温馨时间。哪怕必须要打扫卫生、逛街添置家用,也试着让一家人一起来做,说笑合作的过程中,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NO.3用心经营与另一半的关系
你或许会认为,这与子女教育无关。事实上,长期分居造成的夫妻沟通问题,非常容易使父母双方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孩子夹在其中不知所措。同时,父母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参照。倘若父母间长期争吵、冷战,那无论单方怎样努力,也无法让孩子对人际关系产生信任感。因情感问题产生的压抑情绪往往会让父母变得烦躁,更加容易误读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做出不适当的回应。
给好不容易才回家一次的爸爸或妈妈:
难得与家人相聚,请多带孩子去公共场合,陪他玩耍。你也许不知道,社交情境中的温馨家庭互动,能够让孩子最强烈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存在,并从周围小朋友的羡慕眼光中增强自己的自尊感。
电子产品日益强大,有没有用手机和IPad缩短你和家人之间的距离?试试看各种有趣的应用程序吧,Skype,Facetime,Whatsapp……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和孩子分享他们的顽皮与成长,当然,还有你的微笑与关爱。
给正独自承担养育责任的爸爸或妈妈:
关键词:性格;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并且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可以说,性格既是指那些表现在人对事物的一贯态度上的特征,也指那些表现在恒常的行为方式上的特征。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一定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和本人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孩子自出生,首先接触到的是家庭,家庭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儿童期是孩子最易接受影响,性格形成最迅速的阶段。可见,家庭因素在儿童性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儿童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方式等等。
(一)家庭环境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是家庭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是在与周围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的精神环境和家庭的氛围三个方面。
1.家庭的物质环境与儿童性格的形成
家庭的物质环境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收入状况、环境布置以及家庭为儿童生活、游戏所提供的物质资料等。
首先,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的收入状况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一般,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收入稳定的家庭中,父母会对儿童投入更多的关注,父母的生活态度也会比较积极乐观,这样的环境能促使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朗合群的性格。相对的,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收入不稳定的家庭中,父母往往由于生活的压力,生活态度受到影响,这样的环境容易让儿童感觉到不安全,形成孤僻、不开朗的性格,甚至消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家庭的家居布置、卫生状况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家居整洁、布局大方、家具颜色搭配合理,儿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就会感觉舒适,在养成其良好的审美观、卫生习惯方面是有一定积极的作用;而脏乱、布局不合理、颜色怪异的家居环境在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卫生习惯方面则起着相反的作用。
再次,各种各样的游戏在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长知识,提高观察、记忆、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关心集体等优良的个性品质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2.家庭的精神环境与儿童性格的形成
家庭的精神环境包括着广泛的内容,它的内容包涵有: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观、道德品质、信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娱乐方式;还应包括家庭之外小范围内的邻居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等。积极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资源,也是儿童优良性格形成的重要资源。儿童起码的生活规范和习惯是从家庭中学到的,他们的行为始于模仿,家庭成员是他们赖以模仿的对象,成员的道德素质、政治观点、文化修养、语言行为习惯、休闲娱乐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儿童。积极、健康、文明的家庭精神环境在儿童人生观、志向、兴趣、学习习惯、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养成起着积极的影响。
3.家庭氛围与儿童性格的形成
家庭氛围主要是指在家庭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氛围,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紧张、矛盾、不融洽的家庭氛围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着消极的影响;而民主、平等、和谐、 融洽的家庭氛围在儿童性格的形成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般地, 多数人认为只有父母认认真真地教儿童什么是什么的时候,儿童才是在学习,而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好模仿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在家庭环境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影响,他们去模仿、学习,慢慢地形成着他们各具特色的性格。因此,认识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营造一个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是每一个父母应该努力做好的事。
(二)家庭结构与儿童性格的关系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组成的类型以及各成员相互间的关系。家庭结构不同,家庭功能、家庭关系、家庭生活的管理就不同,而这些进而对儿童的性格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层次是复杂的,以下主要从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1.单亲家庭
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有着其特殊的重要性。父母良好的婚姻状况可使家庭气氛温馨,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单亲家庭子女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
目前,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环境,而环境即客观现实,是孩子的生活和社会条件,在儿童的性格行为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单亲家庭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离婚后的单亲家庭无法满足儿童的某些需要,如尊重需要、物质需要等等,因而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发育,进而影响了儿童的性格行为。由于缺乏沟通、理解,儿童易形成懦弱孤僻的性格。
目前我国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比较严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父母的离异对子女性格的影响也相当严重。离异家庭的儿童,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实际感受、情感体验比较特殊,其性格特征也比较容易异常,主要表现为性格粗野内向怪异和性格软弱两个方面。有调查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性格粗野的占21.22%,其主要表现是行为放荡,自制力弱,情绪变化剧烈,遇事不思后果,动则与人争吵殴打,经常爆发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有的则表现为行为退缩,沉默寡言,不爱社交,反应迟钝,他们的感情比较冷淡,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自己则比较孤独,整天闷闷不乐,从不肯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儿童因父母离婚后,既畏惧被别人瞧不起,又有了所谓看破红尘的思想,因此情绪变化大,有时自卑感特别强,有时又佯装乐观,傲视一切,令人捉摸不透,时常表现为固执、抑郁、精神颓废、萎靡不振等;还有的儿童总是被动的服从别人的愿望,缺乏信心和主动精神,精力不足,易疲劳,凡事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等。
(2) 造成单亲家庭儿童不良性格的成因
对于处于单亲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具有明显的抑郁、焦虑、脱离现实等性格特点,这与儿童从小就处于一种单亲家庭环境,缺少交流,得不到必要的父母双方的情感安慰和支持,即缺少适宜的成长教育环境,其个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有关。
总而言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影响极大,家长的行为对孩子个性形成和行为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单亲家庭中,由于离异或丧偶,使健在一方对家庭生活悲观失望,心灰意冷,对待孩子有的要么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使孩子从小失去父母的爱和家庭温暖,有的要么把自己全部的爱心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过分娇惯、溺爱,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因此,与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父亲或母亲,应该尽量忘却婚姻带来的痛苦,控制消极情绪,和孩子一起坚强地面对生活,抚平孩子心理创伤。
2.独生子女家庭
当前独生子女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一大特色,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唯一的孩子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很难预料他们的“独苗”成人之后将担任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以及对父母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由于在家庭教育上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直接效仿,因此在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现实的时候,父母缺乏必要的准备和正确的认识。尽管对养育子女倾注了很大热情,抱有很高期望,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出现严重的弊端,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表现的极其突出。
(1)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性格的影响
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娇惯放任型,二是专制严厉型,三是平等民主型。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原因,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属于第一和第二种类型,少有采用第三种类型的。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同的心理导向作用。
其一是娇惯放任型的儿童性格表现
由于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的文化传统,更由于是独生子女,不少家庭采用娇惯放任教育方式。娇惯放任型教育方式最典型的表现,是“6+1综合症”。所谓“6+1综合症”,就是两家三代的六个长辈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的关爱呵护到了“捧在手里怕摔坏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的程度,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的要求,无论如何都要尽量满足。孩子从小到大,在家里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由此培养出一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皇帝”。
其二是专制严厉型的儿童性格表现
与娇惯放任型教育方式相辅相成的是专制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少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采用的是娇惯放任型教育方式,但对子女的学习要求方面则多采用专制严厉型教育方式。作父母的对子女的学业往往期望值过高,要求甚严,不切实际,方法简单甚至粗暴专断。在生活上把子女当作皇帝,在学习上父母则是家长,父母的话就是“圣旨”,不得有丝毫违抗,稍不如意便严加呵斥甚而打骂。孩子由小皇帝变成百依百顺的奴仆。
专制严厉型教育方式,使孩子过早地泯灭了童心、童趣,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与欢乐,过早地变得少年老成。专制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使孩子日渐形成顺从,缺乏自信,压抑,说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等心理特征。
(2)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健康教育对策
性格是决定个性的核心品质,在某种程度上是以道德观点来评价的,有肯定与否定的区分,如勤奋与懒惰、慷慨与吝啬、谦虚与骄傲、独立与顺从、坚强与懦弱等等。所以,教育孩子学会好好做人,首先是从培养和教育孩子养成健全的性格,进而才能顺理成章的上升到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倾向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因此父母要采取健康的教育对策,其教育对策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父母要注意“言传”方法得当。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初根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以及性格发展的趋向、优劣具有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很多父母对孩子性格的教育培养方面往往存在重言传而轻身教的误区。言传的作用并不是不重要,问题在于言传不得其法,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弊端。其一,是以空洞的道德说教作为言传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了孩子心智发展和理解力的局限性,因而事倍功半;其二,言传缺少针对性和即时性,对于孩子平常言行中反映出来的性格正误优劣的苗头视而不见,不能及时地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不能及时地进行赞扬或矫正。所以,言传要力戒空洞说教,要多和孩子接触,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善于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发现孩子性格正误优劣的苗头,并随时地给予评价、赞扬或者矫正。
第二,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与“言传”相比,父母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全方位的,诸如父母对亲朋好友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对成功与挫折的反映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此类影响是终身的。
3.留守儿童家庭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居绝对多数。
(1) 留守儿童家庭对儿童性格的不良影响
父母均外出时,且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家庭,基本上采用隔代抚养监护。这一监护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由于监护与被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监护者在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导。
二是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祖辈在文化知识层次上属于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起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力不从心了。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2) 解决留守儿童性格问题的基本出路
针对以上情况,现阶段具体而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出路:
第一,家长要重视选择监护人,双方家长都在外的一定要安排在孩子心目中有影响力有威信的亲属作为监护人,以便在父母不在时让孩子感受到是有人在管着他、关心着他。尽量不要全权交给上一辈,一放了之,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二,家长要加强与学校联系,特别是与班主任的联系。在信息化的现代,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是十分便捷的,把了解的各种情况及时的反馈给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长虽不在身边,但是时刻有老师在关心着他。同时,也告诉他,父母是知道他的各方面的表现,在行为上给一定的压力,增加自身的约束力。
第三,家长还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临时监护人也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工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庞大的群体,打工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教育中的难点之一。
(三)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的关系
在影响儿童性格的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适当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反之对形成良好性格却起到阻碍作用。所谓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教养方式既有抚养之意又兼具教育职能,表现出父母在儿童形成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1.家庭教养方式与性格的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之一,在性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下主要从家庭教养观念、教养行为、教养方式的类型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与儿童性格的关系。
(1) 教养观念
家庭的教养观念是指家长或父母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教育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进而对儿童的性格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养观念容易使孩子表现出社会需要的心理,如情绪稳定、情感丰富、意志坚强、独立、合群、自信,容易使孩子形成积极的、热诚的、友善的性格;不良的教养观念容易导致孩子情绪不稳、意志薄弱、交往困难,容易形成骄横、任性、执拗、依赖、懦弱、自卑的性格。
(2) 教养行为
最早从行为维度入手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性格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 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来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西蒙兹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表现出社会需要的心理,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且有逆反心理。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让父母来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和攻击性。
因此,众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性格行为的关系。如霍夫曼、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温暖对儿童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再如,霍夫曼又研究了惩罚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3) 教养方式类型
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化、模型化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的研究。她认为儿童教养方式有两个主要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向儿童提出要求。一些父母为孩子设定了高标准并极力要求他们达到这些标准,另一些父母却要求很低,并不怎么去影响孩子的行为;第二个维度是对孩子的责任。一些父母接纳孩子并对孩子负责,经常与孩子进行开放式的讨论,互相接受彼此的观点。两个维度的组合产生了如下四种儿童教养方式:
其一,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为了孩子向成熟方向的发展,向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并要求他们遵守。他们对孩子表现出热忱和爱心,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参与家庭的决策。这样教养出来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有足够的自控力来抑制自己的破坏。
其二,专制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也提出要求,但他们非常看重孩子对他们的遵从,以致在孩子不愿服从时就不对他们的行为承担责任,甚至无条件地拒绝对他们的责任。很少和孩子互相谦让,而希望让孩子毫无保留地接受父母所谓正确的管教。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存在焦虑、退缩和抑郁的特征。男孩遇到挑战会变得极其愤怒,而女孩依赖性强,缺乏探索精神,面对挑战采取回避的态度。
其三,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父母不对儿童提出要求和进行管教,允许儿童在还没有能力决策时就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样长大的儿童非常不成熟,当要求他们处理与他们当前的期望相冲突的事件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表现出反叛行为。他们还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过分地依赖成人。
其四,漠不关心型教养方式。父母在满足了儿童最低的衣食要求之外,就不再尽心尽责。他们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能适时指导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较缺乏自制力。
2.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善举措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有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教养方式的科学和改善有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在家庭教养活动中,父母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应该依据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其二,尽量建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即父母对孩子应该有威望但并不专断,允许儿童在相当宽的限度内独立自由地活动,但是也不放纵,超出了儿童能力的范围则应明确地对孩子加以限制。
其三,倾听孩子的观点,将要求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加以解释,尽量避免强迫和模糊不清的要求,避免只靠权力做决定。让孩子在家庭的决策中起一定的作用;让儿童注意他的行动对他人造成的后果,以及对他与别人关系的影响;让儿童体会自我控制的意义。
其四,促进儿童价值系统的发展。如让儿童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把自己看做能影响周围人和事物的有价值、有能力的人。
总而言之,在我国开展儿童性格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能了解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性格发展。
二、启示
在儿童性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结构因素和家庭教养方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正如教育家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行为要自慎,要严于律已。凡是要孩子做到的,或向孩子灌输某种思想,父母自己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孩子良好性格的教育和培养,决非一蹴而就。家长必须首先加强自我教育,并根据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持之以恒,才能促使儿童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会昌,王艳.初中生的家庭环境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关系及中介分析[J].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
[2]傅安球.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第3 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王玉凤等.北京市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
[4]陈会昌.1-10岁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
[5]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2.
[7]杨博文.呼唤心灵教育[J]. 哈尔滨:家教生活指南. 2004(10)
[8]肖中波.家庭教育方式及其重要性[J]. 北京:当代经理人. 2006(7)
一、影响农村初中德育实效的主要原因
1.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这必然导致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危机、假冒伪劣有所蔓延。传统道德体系开始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因此,这个时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的多元并存,表现为双重道德标准的并存,是非善恶界限的模糊和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无序。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头脑,要使青少年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2.德育形式化的影响现在一谈德育就是成立德育领导小组,设德育校长,学校还有德育处,订德育计划,恰恰忽略了德育的本源、德育的回归。事实上,如果不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不研究时代特点、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不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慎重的选择与创新,只是简单化地进行说教或形式主义地搞“教育活动”,不可能使德育内容入脑入心,也不可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3.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我校的问题生转化工作中,接触较多的是父母,感触最深的是农村家庭教育的失误和欠缺。根据多年管理的体会,结合近期调查,目前农村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三大误区:重物质轻精神,无节制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重分数轻品行,分数第一,家长会成分数“咨询会”;溺爱型家庭增多,错误地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功到自然成”。我对近三年我校9名“问题学生”,也就是过去我们所说的“双差生”进行了个案分析,发现“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但根子通到家长身上。
4.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具有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和无所不包的丰富性,对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生的感染和诱惑是不容忽视的:一些电影、电视中的言情、武打片比比皆是,其中很多语言、画面,有些甚至是黄色的画面都装进了学生的头脑里,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分辨能力差,导致问题频发;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庸俗低级的文化市场,比如室、游戏机室,一头扎进去,不可收拾,有的还走上劫、偷的歧途;不良社会风气,比如行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行为等,对自我意识差、判断是非能力差、德育观念淡薄的学生来说更易受污染。
二、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的对策
1.优化学科德育资源,立体推进德育工作人们可以把知识分解为各个学科,但是不能把人的思想道德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也不能认为德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只是具体教师的事情。所有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时候都应该将“教书”和“育人”两个目的进行有效整合,各类活动也都应自然、恰到好处地开发德育功能。在操作层面上,要构建全员德育的体系,让德育成为每个人的德育,让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无论在课程的内外、课堂和学校的内外,德育无处不在,德育无处不为,德育无人不为。
2.强化底线伦理教育,重视习惯养成在日常德育管理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为学生创造或提供虚假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说“高尚的谎言”。我们的德育经常给学生提一些空洞、宽泛的目标,超前给学生提出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道德概念,而不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切合学生发展的努力目标和成长承诺。从走好路、扫好地、唱好歌、行好礼开始,从上好课、做好操、认真作业、文明待人起步,每周一个重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形成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保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并遵守道德规范,在具体的点滴生活小事中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