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管理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十年前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这两起案件是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中出现的特殊案例,时隔二十年,复旦和清华,国内两所顶尖级的高等学府,两起实验室化学试剂引发的中毒案件,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所有学校实验室化学试剂的安全管理问题。
一份化学试剂要经过生产、销售和流通等环节才能到达使用者手上,期间诸多过程都有人接触。本文主要就存放在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如何科学有效地安全管理谈谈工作中积累的一些体会。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
对购买的化学试剂进行分类是实验室试剂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用途或学科来进行划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和不断发展,化学试剂的品类增加得越来越多,门类划分得越来越细,而且形成了在品种上系列化、功能上配套化的格局。从化学性质来讲,可分为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两大类。化学试剂品类的全部危险性分类种类见表1。
二、化学试剂的贮存管理
化学试剂应集中统一管理, 实验室按试剂储藏室、实验准备室、仪器室或兼办公室分开设置。储藏室要干燥通风,设置防盗设施。储藏室内外安装摄像头,连接校园网,一旦有异常实时报警。剧毒试剂和危险品存放于专用库房的保险柜内,安装报警器和24小时持续监控设施,库房安装护栏和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三、化学试剂的使用管理
1、制定并张贴“放射性物质管理方法”、“剧毒化学试剂和危险品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规定”。剧毒试剂领用程序按领用人申请―学院审批―校保卫处审批―校资产管理处走账开票严格执行,持保卫处专门介绍信,到库房双人签字领取。库房限次限量当天用当天发,并作剧毒试剂同等领取剂量的回收或处理过程记录。
2、预防万一,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在实验室走廊墙壁上张贴一般伤害处理和化学灼伤处理方法,图例显示试剂中毒的急救措施。有报道:“致命苯酚瓶爆炸伤女研究生”。这是沈阳某高校一名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时发生的事故。如果她规范操作就会有惊无险。实验室备足灭火器材,定期检查质量是否完好。遇到火情时,保持沉着冷静,首先断电、关气。局部着火,先用湿布、沙子等材料覆盖灭火。火势较大时,依据火情大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火情继续扩大且危险时要及时报警。
化学试剂虽然对个体和群体都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如果我们的安全措施管理到位了,安全意识规范到人了,就可以将其危险性减至最低,就可以扬长避短,把它用于高科技、新产品和新成果的研究开发。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为社会发展进步创造巨大价值,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政禹.GHS化学品危险性分类及其公示要素(上)[J].化工环保,2008,28(3):189-195.
[2]黄剑平.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有关探讨[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5(5):82-84.
1.1实验室安防配套设施及制度建设滞后于规模的扩张
高等学校多是以某学科为龙头,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近些年来,高校基本每年都新增一些实验室,加上实验室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要求越来越高,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呈现数量多、流动性大、结构复杂、知识层次不齐的特点,高校实验室的增加、学生进入实验室的人数增多,而要保证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与之相匹配的安防配套设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明显不足和落后。
1.2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良好的安全习惯和安全常识
一项实验人员不良行为或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1000名调查对象中不穿工作服的占32%,在实验室饮水或进食的占28%,实验结束后不洗手的占7%,私自带出试剂的占2%,试剂不加标签或标签不规范的占65%,取用试剂时出现泼洒的占13%,擅自改变实验条件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的占12%,不知安全防护设施位置的占54%,不会使用灭火器的占72%,不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占28%;此外,因实验人员不良习惯而经历过玻璃器皿破损的占29%,经历过酸碱灼伤的占23%,经历过人体不适的占10%,经历过割伤的占4%,经历过仪器损坏的占3%,经历过触电的占1%。可见,实验人员不良行为或习惯不可忽视,上述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往往正酝酿着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任何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坏习惯的放纵都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惨痛教训。
1.3实验室安全管理统一协调机制缺位
高等学校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各类科研机构、研究院(所、中心),加上各类教学实验室,总实验室占地面积较大。但由于受教学资源紧缺的限制,各种实验室在地理分布上却相对独立和分散,实验室安全管理经常出现多头管理或管理缺失,统一管理难以实现。此外,相对于教学实验室,高校各级各类科研实验室的经费支持渠道来源广、独立,因而其实验室安全责任和义务难以落实,经常出现“实验室负责人不愿管、学院管不了、学校无法管”的局面,这种混乱的局面直接导致对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监管处于空白,暗藏诸多安全隐患。如各级各类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存储、使用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三废”处理也是各自为阵,缺乏统一、长效的协调机制规范高校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1.4实验室安全经费投入有缺口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数量急剧增加,但实验室安全经费的短缺一方面使得实验室建设用地、用房紧张,实验室的建设不得不因地制宜、因“房”制宜,建设环境无法达到基本的实验安全要求,但却仍在“高效”运转;另一方面经费的短缺还长期制约着实验室现有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换代上,事实上,“重购买、轻维护”是所有设备共享机制不完善的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此外,经费短缺还使实验室安防设施的配备不到位,如一些高校实验室没有配备或没有按要求配备足够的安全消防器材、应急喷淋系统、通风系统、危险气体报警系统、闭路监控系统等安全消防设施[11—12];因节省经费而随意处置“三废”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以上由于安全经费短缺造成的实验室安全隐患几乎无处不在,每一处都将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环境污染和保护。
2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及主要做法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及具体做法。
2.1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
高校应专门成立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主管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高校实验室设备处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执行机构,对全校实验室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并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及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三级责任制”,即实验室设备处代表学校对全校所有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行使监督职责,各院系(重点实验室)对本单位内所有实验室的安全负全部责任,各实验室对本室的安全负全部责任,并按照这个职责顺序分别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其中,教学实验室由实验中心主任向各院系负责,科研实验室由实验室负责人向各院系和实验室设备处负责,实验室设备处负责对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目标实施绩效考核。
2.2建章立制,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管理办法》、《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为进一步规范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高校统一部署和协调全校实验安全管理工作搭建厚实的平台。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实验室安全事故,迅速有序地开展处置救援工作,将事故损失控制到最低水平,高校还应制定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实验室设备处处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重点实验室的有关专家组成,办公室设在实验室设备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应急处理工作具体分工如下:应急处理事务协调责任部门为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应急处理安全保卫责任部门为保卫处、事故单位;应急处理物资保障责任部门为后勤保障处、财务处;应急处理抢救责任部门为校医院;应急处理技术保障责任部门为实验室设备处。
2.3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13]。高校实验室设备处可根据学校学科分布实际情况,组织实验室一线教员编写诸如《化学与材料实验室实用安全手册》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师生传达简单明了的实验室安防信息;同时,组织制作实验室安全宣传展板,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带给全校师生深刻警示;此外,组织制作《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多媒体课件、《实验室安全管理卡》等,加大对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强化培训工作,并可引入高校实验室安全操作考试系统,对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统一考试,考核通过后方可持证进入实验室,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将实验室安全事故隐患从源头扼杀。
2.4多部门协调统一、职责明晰地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
明确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校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高校保卫处、实验室设备处以及各学院(重点实验室)协调一致、各司其职,对危险化学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严格实施管理工作流程,未经申报备案的不得自行采购,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报账必须经各单位第一责任人及实验室设备处签字认可,对违反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年终单位或个人评先“一票否决制”。
2.5统一规范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
对高校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危险废弃物(简称“三废”),由高校实验室设备处统一回收处理,处置费用由学校专门设立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基金”统一支付,并为各实验室配备储存废液的高密度聚乙烯容器,要求制作“实验废弃物标签”标明废弃物的详细信息,并实行分类存放、分类回收,以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统一规范管理。
2.6加大实验室安全经费投入,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高校实验室要始终秉承“安全放在首位”的理念,加大实验室安全经费的投入,并要求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设施建设中,一定的经费用于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支出,通过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以为高校营造出安全实验室建设的工作环境。此外,还有必要完善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如为实验室高压气瓶配备固定支架、气瓶柜、特种气体防爆柜等安全防护设施;为化学实验室配备护目镜、活性炭防护口罩、乳胶手套或抗高温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为剧毒危险品仓库配备红外报警装置和防火保险柜等安防设施等。
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注重统一、协调管理,规范管理细则,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构建一个科学引导、环境安全、机制长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实验室环境。今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亟待逐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切实推进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细则。(2)督促各院系专职人员全面掌控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记录,按要求制定详细台账,做到帐物一致;同时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数字化管理。(3)目前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统一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对此可以教学实验室为切入点,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这将是今后高校实验室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重点。(4)着力推动实验室安全教材建设、安全教育师资建设、安全通识课程建设、安全考试系统建设等,并进一步拓展安全教育的多方渠道,将学校主体与政府主管单位紧密结合,让政府主管单位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此外,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环境、卫生、安防、保卫等相关安全事项的培训,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活动。(5)进一步明确高校实验室建设准入条件,积极呼吁加大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专项经费投入,增加经费预算,并确保这些经费能够专款专用。
4结语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 试剂 仪器 安全管理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操作才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但是,化学实验具有危险性。化学实验室的中心工作就是确保仪器、设备、药品的状态正常,安全可靠,以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因此,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师生生命、学校财产的安全息息相关,不容忽视。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是偶然和难以预料的,往往由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我们对安全问题绝不能存侥幸心理,应针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深入探究事故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一、加强建章立制,依靠信息化手段规范安全管理
1.运用制度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
建章立制是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加强建章立制,首先要确保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此,学校要制定并实施《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规则》、《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仪器和试剂的立账登记制度》、《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化学试剂使用规则》、《借用仪器制度》、《化学实验室开放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治安防范规章制度》等。同时,还要制订、填写《学生实验通知》、《学生实验记录表》、《演示实验记录表》、《学生实验进度安排表》、《药品器皿使用损耗登记表》、《仪器损坏记录表》和《危险品使用记录表》。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填写表册,对危险品室、仪器室、药品室、实验准备室、学生实验室实行技防、物防及人防相结合的立体式安全防范措施,使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实现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提高效率,消除隐患,在工作上,应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手段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技术将实验室中设备、仪器、药品、资料等各种涉及安全的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辅手段。在该系统内,建立实验室明细账,按总账及仪器编号顺序一物一页记账,详细登记仪器的品名、规格、产地、来源、数量和金额。同时,在计算机上实验指导书、挂图等材料,播放一些耗时长、不易成功的实验录像。这样,既简化了安全管理工作,又为师生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便利,提高效率。
二、存放仪器试剂,讲究安全、有序、合理、美观
摆放仪器、试剂的总要求是:分室存放、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
1.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地存放仪器设备
1.1在仪器、设备保管方面,应在结合性能、高矮、大小、轻重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遵循分类编号、依类定柜、依号定位、柜内分层、层上定点、每柜设卡、纵横整齐、存放有序、取用方便等九项原则,进行合理分类、编号,按总账顺序依类分柜科学存放。对于特殊仪器,实行专柜存放。
1.2两种定位标签张贴于仪器柜上。一是柜门定位标签。在用碳素墨水书写,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的定位标签上,要注明柜内仪器的名称、数量、规格、编号。二是分类定位标签。国家教育部要求把仪器分成9大类:0—计量仪器;l—通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6—玻璃仪器;7—药品;8—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入柜的仪器要按上述分类,用较明显的分类定位标签固定在仪器柜上方。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陈列,一经定位不得轻易变动。摆放时要做到:同一品种纵向排,不同品种横向摆,附件跟着主件走,前端整齐后不齐。同层放同一种仪器不可堆叠挤压,须呈梯状排放在一起。
2.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地存放试剂药品
管理人员应按以下三个要求贮存种类繁多的化学试剂药品:一是按贵重品、腐蚀品、易挥发品、易爆品、易燃品、剧、麻醉品等方面属性,严格区别化学试剂药品的性质。二是先按固体、液体试剂药品分类,后按有机物、无机物、危险品、低温贮存品等方面属性再次分类,分别按类按序整齐排列,造册登记。三是主动地根据各自性质采取差异性措施,科学、合理地把各类化学试剂药品存放在由耐腐蚀、避光、防尘材料制成的贮存柜。贮存柜应摆放在远离明火且消防器材、设施完备的安全位置。首先,使用具有密封塞或加盖后蜡封的容器保存易受潮、易挥发、易氧化、易变质、易失水风化和易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其次,避光保存见光易氧化、分解、变色的试剂。再次,在远离火源、阴凉通风的位置分别专柜单独存放腐蚀品、易燃品、剧、爆炸品等,同时,对于这类药品中的危险品,应内存于保险柜,双锁管理,建立一览表和领用登记册,严格控制取用量,并回收和保管好剩余部分;在低温干燥的位置保存高活性试剂。值得注意的是,不得把灭火、防护方法与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存放在同一柜或储存室内。实验室操作台上,只能放置规定数量的化学试剂,不许超量存放,多余的试剂须在规定的贮存柜中贮存,用剩余的试剂不得倒回原试剂瓶。
三、按规程严管理,规范地推进化学实验教学过程
1.精心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1.1实行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事故防范能力。应通过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会、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教师教辅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辅人员应明确实验工作中的职责范围或行为规范,熟悉实验和安全器材的名称、规格、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要求以及实验的名称、目的、步骤,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事故防范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为指导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科学实验,确保实验安全创设前提条件。
1.2先编号,后排位,确定实验器材和各组各个同学在分组实验时的位置。
1.3实验室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要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实验进行之前。因此,实验开始前,教师教辅人员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关于学生损坏教学仪器赔偿的规定》、《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学生实验守则》、《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管理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操作规程,增强规范、安全操作和爱护仪器的意识。同时,要求学生服从指导,不得随意改变实验计划、步骤和试剂用量等。若要改变,须征得同意。另外,指导学生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并做好记录。
2.按规程进行实验并做好应急措施
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教师要精心组织,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教师教辅人员首先要熟练利索地进行操作演示。在演示时,既要有条不紊地按规程操作,又要简明扼要地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让学生对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与初始状态进行对比思考,获得深刻印象的同时,确保实验安全。为此,应设立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专柜。教师演示实验用的自制教具、试剂、仪器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分开存放,并分别贴上相应标签。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师生都要采取戴手套、面罩、防护眼镜等方面的安全措施,经常注意装置有无破裂、漏气和化学反应情况等。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实验中所用的有毒、易爆、易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失散。
3.实验后物归原处
在做完实验后,应及时把所用各种仪器等如数收齐,放回原处,以备再用。这样,就能相对延长教学仪器的使用寿命,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学化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2000,(6) P1—P24
关键词:云计算 高校实验室公用机管理 虚拟机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18-0097-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云计算是近年来在计算机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课题。它是外包(out-sourcing),软件在线服务(SaaS),硬件在线服务(HaaS),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公共服务计算(utility computing),自主计算(automatic computing)等技术的延续和发展[1]。许多人认为,云计算将是继客户端/服务器和互联网之后,计算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云计算不是一个个简单的硬件问题,不是云计算机,不是一个简单的协议标准,也不是云计算软件或者云计算系统。云计算展示了一种新的商业计算模式,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2-3]。云计算推动了用户计算机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云计算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云”,是指互联网;第二个关键词是“计算”,是指“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描述的是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IT服务供应、消费和传送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用户不需要掌握和管理连接在“云”中的繁琐的技术设施[4]。云计算通常将动态可扩展、虚拟化的资源以互联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典型案例就是提供在线业务服务。在线服务是由连接在网上的服务器和软件提供的,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就可以使用。从纯技术角度看,云计算是指一种计算能力。这种能力抽象地代表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云计算使用户方便地按照自己的需
求通过网络获得可以共享的计算机资源,即那些需要很少的管理过程和服务商的介入就可以完成配置和投入的资源。云计算的五个基本特征是:自我按需服务(on-demand self-service),宽带网络,资源池(resource pooling),快速弹性(rapid elasticity) 和服务质量跟踪(measured service)[3,5-6]。
云计算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以下几大推动力:
1) 计算机基础设施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企业计算机管理的难度和成本,企业需要解决方案;
2) Intel CPU技术的迅速提高提供了大量廉价和闲置的处理能力;
3) 虚拟机技术在Windows/Unix/Linux服务器的成功运用。
云计算不但可以应用于大型的“共用云(public cloud)”,提供社会服务。也可以应用于“私用云(private cloud)”,在单位内部提供服务。下面介绍我们如何把云计算的理念应用到校园实验室公用机的管理上。
1 公用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机器数目众多
高校实验中心管理的公用机较多,动辄成百上千台,笔者所在的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整个实验中心管理的机器设备近600台,这些设备的采购时间不同、型号不一、性能参差不齐,机器管理的难度和维护工作量都比较大。
1.2 完全对学生开发
实验中心所有公用机对学生完全开发,所有学生凭借有效证件都进入机房使用公用机,而且使用公用机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学院,整个校区的所有学生都可以使用这个公用机系统。
1.3 机器设备的硬件损坏率较高
由于公用机对整个校区的所有学生开放,使用的频率较高,机器设备损坏率也较高,机器设备的维护工作量大。
1.4 不同实验课要求的软件环境不同
不同的实验课要求的环境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在每台机器上安装多个软件,最多时整个系统中安装了近百个软件,安装众多软件造成整个系统启动非常缓慢,每台电脑开机的时间约为10分钟。
当前高校公用机管理系统基本上采用在机器设备中安装一块保护卡,每种配置的机器有一个模板机器。当一台机器损坏时,如果是硬件问题,管理员要先修复好硬件;如果硬件没问题,管理员只要重新复制机器硬盘,机器就又可以回到原始使用状态。但是复制机器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需要关闭实验室。为了减少机器被病毒和学生误操作损坏的可能,机器会记忆复制后的原始状态。每次重新启动时自动回到原始状态。可惜原始状态并不永远是正确的状态。例如,病毒库要不断更新,如果每次开机病毒库都回到一个月前的状况,就不能有效地防范新的病毒。
2 XXYJY模型
为提高实验中心公用机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我们借鉴云计算的理念,思考将如何把云计算应用到校园实验室的管理中,经过对实验中心公用机多年的惯例经验,我们提出一个用于机房公用机管理系统的XXYJY模型。
2.1 XXYJY模型的概念
好的技术的应用,需要有好的设施模型做基础。我们应用我们在2009年2月发表的XXYJY模型[7]。这个模型包含五个阶段:现况分析、需求调查、优化管理、解决难点和用户引导。它以定量地跟踪服务质量为基础,强调把改进服务质量的过程定义为一个持续的过程,也就是说将不断循环实施以上五个阶段才可以保证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我们使用服务质量指数对机房的管理进行跟踪,为每个机房绘制服务质量指数曲线,发现随着设备使用的时间增加,机器设备的损坏率就越高,而且呈指数增加,因此我们管理系统的目标就是要降低机器设备的损坏率。
本节以下部分详细介绍XXYJY模型五个阶段在我们项目中的应用。
2.2 现况分析
分析现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定量分析。我们制定了一个服务质量指数,采集到该指数在项目开始时的数值,在项目进行中不断观察指数的变化,进而衡量新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2.3 需求调查
我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实验室服务质量,降低机器的无法使用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能够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开设更多的实验课。减少实验室管理员简单重复性工作,使管理员有更多时间做创造性、防范性工作。
2.4 优化管理
我们决定借鉴云计算的理念进行优化管理。我们一边开始把实验环境虚拟化,一边着手开发实验室管理系统。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核心基础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步,我们首先决定放弃机器复制的管理方法,卸载每台电脑原来使用的用于复制的保护卡。每台Windows PC保持自己的系统认证号,独立加入到校园网的域中,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范病毒和学生的误操作,保证工作的连续稳定性。同时,我们实验课的实验环境移植到虚拟机上,虚拟机是指在PC上运行的虚拟机软件,同学们在虚拟机上进行实验课程,从而实现计算优化管理。
2.5 解决难点
校园IT环境应该是一个尽可能开放的环境,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创新。因此,校园实验室管理比企业计算机管理难得多。换句话说,高效的校园实验室管理的系统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推广到企业中。
我们在项目进行中,花费了许多时间先后解决了病毒问题、Windows PC加入域、与校园其他IT系统以批处理的方式交换数据和部分学生滥用别人账号等问题。
2.6 用户引导
一个新的管理方式和系统的应用要得到用户理解、支持和正确使用才能成功。例如,我们取消了学生对本地电脑管理员的权限,学生开始时很不适应;但是通过及时地引导和交流,学生逐渐接受了新的管理方式和系统。设备可使用率提高,学生整体是最大的受益者。
3 管理系统方案
3.1 系统结构
资源池的建立一方面来自于现有PC机上的虚拟机,另一方面来自于新配置高性能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实验课的实验环境都在虚拟机上运行。学生使用时首先在实验室物理机器或者个人的笔记本上登录进入校园网,然后再登录到虚拟机上进行实验或者其它教学研究活动。为了加强管理,整个系统中设置了一个管理服务器。服务器安装了我们开发的智能,自动执行日常的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Web的方式管理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Web的方式申请资源,系统会将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的报表通过邮件发送到指定的管理员信箱。
3.2 模块简介
管理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所有学生信息、设备信息、课程信息、历史数据、使用问题等都保存在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数据分析任务调度模块每天分析设备状态,根据使用计划,自动配置实验室设备资源。管理服务器主要提供师生自我服务(调整课表、注册实验课、修改学生笔记本的入网信息、申报使用问题、查询设备使用情况)和公布实验室运行状况(服务质量、设备状况、设备使用条例等)。管理服务器公布信息的另一个方式是Email。例如,管理服务器每天晚上把设备状况通过Email发送到机房管理员信箱。机房管理员不仅可以在家里和旅途中查询设备状态,而且每天设备状态将在Email服务器存档。
管理服务器不仅可以通过智能获取数据,而且可以使用批处理方式将数据文件导入配置数据库。例如,每年的新生数据是由教务部门使用自己的信息系统完成新生注册,生成Excel新生注册表后,上传到管理服务器上。管理服务器收到文件后以批处理的方式把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服务器需要自动从其他已有的信息系统中自动获取数据。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ment) 将是我们准备发展的一个方向。
Windows PC是目前实验室的主要设备之一。因此,许多管理服务功能是通过管理服务器和Windows域管理器之间的交流完成的。例如,新学年开始时,管理器服务器以批处理的方式在Windows域上为新生建立账户。学生毕业时,管理器服务器以批处理的方式删掉Windows域中毕业生的账户。我们利用Windows域管理器硬件开发了学生笔记本入网认证系统。入网认证系统的学生数据来自管理器服务器的数据库。统计学生上机时间和限制学生过度使用实验室设备是另一个典型案例。
安装在每台PC上的智能执行管理服务器的要求。目前智能实现的功能包括:
1) 自动配置WMware镜像(image) 准备好下一次实验环境;
2) 向管理服务器汇报PC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
3) 限制学生使用同一账户在多台PC上同时登录。
该系统较好地借鉴了云计算的五大特征:
1) 自我按需服务:鼓励老师和学生通过网站申请资源和服务的使用。
2) 宽带网络:终端、服务器和磁盘阵列之间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在几分钟内就可以下载几个Gb的数据。
3) 资源池:我们把新的设备投资集中放到服务器和网络上,目标是建立一个巨大的资源池,使学生能够享受“按需分配”的实验资源。由于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计算资源,学生也没有必要闲置不使用的资源,这样又促进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快速可扩展性:虚拟机的采用打破了计算机物理位置的限制。如果每个实验需要3台机器,10
台机器只能供3个学生实验。由于实验室的空间有限,无法再增加3台机器供第4个学生使用。如果使用虚拟机,一台物理机器上可以运行多台虚拟机,虚拟机可以运行在其他实验室或中心机房,这样实验环境就摆脱了物理位置的限制。由于虚拟机的复制很快,可以自动化,需要多少虚拟机,我们可以复制相应数量的虚拟机文件,所以可扩展的速度很快。
5) 服务质量跟踪:管理员可以通过各种数据和报表了解用户的各种需求和服务质量的变化。
4 结语
使用云计算首先是使用和管理IT资源思维方式的转变。云计算不仅能够提供新的功能,而且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在使用新的管理系统前,有10%的设备在实验中无法使用。而现在。只有不到1%的设备在实验时无法使用。过去安排实验室,要考虑实验室计算机配置和机器在哪个实验室这两个因素,实验环境虚拟化后,主要考虑虚拟环境配置这一条件就可以了,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由于PC的维护工作繁重,更新换代也很快,多年来我们一直希望能把实验室建设费用集中在服务器和网络上。云计算使这一理念得到更好的实现。我们下一步的一项工作就是在高端服务器和磁盘整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验虚拟机准备的效率,改善系统的可用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任课老师可以直接在网上配置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杰.“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初探[J]. 情报杂志,2010(2):185-187.
[2] 吕元智.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4):106-109.
[3] 郭名静. 基于云计算的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9):5155-5156.
[4] 张秀菊,闫彦,杨建军. 基于云计算的港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0(8):29-30.
[5] 任华.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信息系统应用[J]. 电脑与电信,2010(2):42-43.
[6] 张大坤,吕军. 云计算在电信网安全防护系统中应用的探讨[J].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0(5):549-552.
[7] 谢建行,鲁刚. 改进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与实现[J]. 电信网技术,2009(2):78-83.
Cloud-Computing Based Solution for Campus Computer Laboratory Administration
LEI Min1, LU Gang1,2, GUO Yuchao1, WANG Ansheng1
(1. Software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2. CA Technologies, Beijing 100022, China)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事故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实验室是高校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近年来,教育体制随着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实验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较完善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另一方面,为高校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要。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其安全事故
1.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原则、内容和特征
化学实验室管理包括教学管理、软件管理以及仪器设备管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既渗透于上述三项管理之中,又贯穿于高校科研活动和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一项独立的、不可或缺的实验室管理内容。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应坚持环保和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减少实验对环境造成破坏,避免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将实验人员和间接接触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首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两部分,即实验室安全硬件管理和实验室安全软件管理。前者是指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由此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及时发现实验安全隐患,预防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后者强调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安全观念建设,从制度或者思想层面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从全国范围来看,化学实验室的扩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下,实验室安全管理呈现出三方面的新特征。
(1)化学实验室实验结果不确定性增多
在实验室所开展的实验中,除了少部分实验室属于验证性或者常规性实验之外,大部分实验都是具有探索性的实验。因而,基于实验的探索性与未知性,实验中不确定的因素或者影响因子较多,“实验项目越多或规模越大,不确定性越明显”,进而增加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复杂性增加
新增加的实验任务对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需要在一些高压、超真空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或者需要面临更多的环境问题,如需要科学处理废气、废水或者固体废弃物等。这些新增加的实验任务,无疑增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3)化学实验室实验事故破坏性超常
实验室内部的实验布局较为集中,不同的实验项目混杂在同一个实验室内。如此混杂的实验环境增加了实验安全事故结果的超常性,一旦发生实验安全事故,实验污染会快速扩散到化学实验室周边的环境中去,从而增加次生事故发生的概率。
2.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析
根据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仪器设备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以及自然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具体来说,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又包括实验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造成的安全事故、犯罪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以及敌对分子破坏引发的安全事故。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在现实中都可以表现为以下5种形式。
(1)仪器设备破损事故
化学实验离不开电源的使用,在一些需要借用电源加热的实验中,一旦突然停电,正在运行的实验仪器设备极其容易受到损坏。
(2)毒害实验事故
毒害实验事故一般发生在化学实验中,由于实验人员违反操作规范或者实验仪器老化,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制剂很容易误伤实验人员。而有毒气体也可以对接触人员造成伤害,甚至有的实验人员因为接触毒害的实验物质而死亡。
(3)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的发生多为人为原因。如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吸烟或忘记切断实验室的电源,致使实验仪器设备因长时间通电而产生火灾。
(4)爆炸事故
爆炸事故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实验人员误操作而引燃易燃易爆实验物品,另一方面是由于实验仪器设备的老化,实验室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这类故障,从而造成危险物品从实验仪器设备中泄漏出来,遇到高温环境或者接触火花发生爆炸。
(5)机电伤人事故
在冲击运动、带电作业或者高速旋转的机械性实验中容易发生机电伤人事故。机电伤人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实验人员操作不当,而机电伤人事故的表现形式为仪器设备挤压或者碰撞伤及仪器旁边的人员,或者仪器设备“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
三、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
仪器设备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涉及比较多的,这也是引发生化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环境因素。对于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来说,仪器设备隐患排查更直观,也是最容易预防的。但容易的事情,往往又是最易被人忽视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维护。对于冰箱、培养箱这类常年开机的设备,若仪器比较老旧的,要做好仪器报废和重新申购工作。学院也应加快仪器的报废和重新采购的工作,对于实验项目利用率高易损耗的仪器如电炉、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等应多备几套,以防因仪器问题而影响实验教学。
2.提高师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规章制度的建设,每个实验室都很重视,而且已经趋于成熟,但是规章制度的实际效用却很少,更多时候是形同虚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前若未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或者未对学生进行实验室仪器、药品等使用的安全教育,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师生对于实验室规章制度了解甚少,有些师生虽然知道但是对于具体条列却不清楚。因此,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意识必先提高任课教师的实验安全意识。只有教师自身安全意识足够高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引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把好安全关,规范实验操作,特别是发现学生仪器操作不规范的时候,要注意多次演示并时常提醒。如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相互嬉闹时,应及时阻止,进行安全教育,分析此类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只有在不安全行为发生时进行教育,学生才能有深刻体会,这比单一地组织学生集体学习规章制度和实验规范操作要有效得多。
3.加强硬件建设
畅通实验室安全通道。管理人员应平衡实验室仪器设备防盗与安全事故预防之间的关系,清除消防安全通道上的障碍物,对于门窗的加固材料应选取既防盗又符合消防安全的材料,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实验人员可以通过门窗进行逃生,或者将贵重的实验仪器设备搬离实验室。对于实验室走廊、楼道放置的障碍物应及时清除。
增强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的防火能力。加强对年代较为久远的实验室的改造,拆除私接的电源,对实验室的外墙、内墙结构进行改造,提高其防火、防灾的能力。对于实验室内部的仪器设备,可以通过改造的方式增强防火能力,或将旧的仪器设备及时处理掉,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加大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警能力。增加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后期维护力度,保障消防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此外,还需要增加实验室环保的资金投入,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4.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聘请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和老教师协同技术实验中心组成监督检查组对全院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的状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出谋划策,同时积极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与评估,使实验室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环保的理念,两者并重。要注重考察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趋利避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化学实验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赵水俭 汪春华 朱西桂:《论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年06期
徐苗苗:《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教育》,2006年07期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有:
1、 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2、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3、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百分之五的碳酸氢纳溶液冲洗,酸腐蚀时采用百分之五的硼酸溶液冲洗,用水冲洗。
4、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
关键词:实训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 体验式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71-02
人民警察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承担着现场控制的重要责任。他们不仅是现场处置者,还承担着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开展应急管理的重任。因此,该校开设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但是在该课程40学时的教学中,实训教学课时仅有10学时。为了实现公安院校“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1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环节设计
1.1 完成实训准备
实训是师生共演的舞台,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所以教师在每次实训前首先要撰写实训计划,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人员分组及实训准备材料等内容。然后将实训计划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分组和材料准备各项工作,同时要强调实训中的注意事项,如:纪律要求、操作要求、安全要求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对学生实训准备工作开展进行及时检查,如在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进行调查的实训项目准备时,要求学生先制作调查问卷,如果老师没有及时跟进检查把关的话,就会发现有的组的调查问卷明显地粗制滥造,缺少答案的,错别字的,问题缺乏导向性的情况十分突出。
1.2 创设实训情境
波莉亚曾经说过:“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老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的场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实训情境包括实地实训情境和模拟实训情境,如在宿舍楼和教学楼开展安全疏散演习,带学生到火车站参观公安民警反恐备勤工作都是创设实地实训情境;在安防实验室进行模拟安全检查,在布置好的教室召开模拟记者招待会就是创设模拟实训情境。
1.3 进行实训引导
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老师在实训中的引导首先是以实训目标为指引,通过有效的提醒或提示使学生理解实训要求,更加规范、有效完成实训任务。如在校园行政楼安全防范检查的时候,提示学生注意办公室门的材质,并且观察不同材质门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安装不同材质门的原因,使同学们深刻领会重点保卫对象的措施与一般保卫对象的区别。其次,老师在实训引导中能够及时解决学生们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要求进入校园监控室进行检查时,往往会被工作人员拒绝,由老师在场进行协调,事情一般都会得到顺利解决。从实训完成的质量来看,一般有老师带队的实训小组,实训完成质量比没有实训老师带队的要高。
1.4 开展实训总结
实训结束后,要及时对实训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加深对实训的感受和体悟。如在校园安全检查实训完成后,授课老师要求每组学生将自己检查中拍摄的照片、视频及安全检查总结制作成为PPT文件,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演示完成后,首先由下一组同学对前一组同学的实训进行点评和打分;其次再由教师对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打分。这样的流程不仅提高了每组同学的活动参与度,还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方法实践
2.1 “体验式”教学法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涵括了安全危机管理预防、处置及恢复三个管理流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安全危机知识宣传教育、现场秩序维护、现场救护、现场疏散、应对媒体危机、心理辅导等危机预防与处置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重大事故现场模拟记者招待会、“牺牲公民自由以维系社会公共安全是否合理”辩论赛、制作安全防范预案、校园防火安全宣传和校园安全疏散演习等实训活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产生角色代入感,使学生主动加入、主动准备、主动思考。如在进行重大事故现场模拟记者招待会实训活动时,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学生们认真在网上收集了相关资料,自行分配了招待会中主持、发言人、新闻媒体等角色,撰写了发言稿,还制作了话筒、座位标签、证件等道具,使学生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要做”的转变。
2.2 “参观式” 教学法
“参观式”教学法就是教师组织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实战部门的工作状况,并撰写观察笔记。如教师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博览会,带学生到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观察火车站反恐备勤和安全检查等工作的开展,然后要求学生撰写观察小论文。这种教学一般在校外进行,一方面拓展了实训场地,解决了学校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让实训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实战服务。如在火车站实训时,火车站的备勤民警当场向学生示范了民警单警八件套装备的使用,还展示了各种最新的消防设备,这是学校模拟教学场地和器材无法比拟的,因此,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兴致勃勃,流连忘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参观式” 教学法实施时,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室外参观场地较大,而带队老师一般为2~3人,因此,对于学生的引导工作难于同时进行,有的同学难免处于“打酱油”状态。另外外出实训还需要考虑场地和管理人员联系、车辆安排及学生的安全管理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控能力。
2.3 “协作式”教学法
每次实训时,学生至少有6组同时开展实训,一位实训教师很难把控住实训场面。考虑到《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如现场秩序维护和现场疏散与《保卫学》课程有关,现场救援与处置与《现场急救》课程内容有关,联系相关科目的教师联合开展了“协作式”实训教学。如参观湖南省防灾教育馆,进行火灾报警、火场逃生等演习,就是由《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师和该课程授课教师联合开展的。除此之外,为了更加贴近实战,还加强了与实战部门的联系,请实战部门的同事对实训进行指导,如在校园安全疏散演习和学院安全检查的实训活动中,特意请来学院保卫处的领导为学生进行了事前讲解,实训完成后,又把实训过程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院保卫处,这样的实训教学既解决了实训老师缺少的问题,又促进了学生与实战部门的联系与交流。
2.4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前提供社会热点问题,或最新案例,或一些前瞻性的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余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
当然,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实训教学过程中还遇到了实训场地不足,实训器材陈旧,实训操作不够规范,实训经费欠缺、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实训教学中,还要更加注重实训条件的完善,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晓静.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犯罪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18):71-72.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关系
1、知识管理提升档案管理
1.1知识管理可以拓展档案管理的领域。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过分强调档案与文件、档案与图书情报的区别,将文件、图书情报等排除在管理职责之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自身活动的范围。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拘泥于历史记录的保管,而不是为现实工作服务,脱离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之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自身发挥作用的领域。知识管理要求将包括文件、档案在内的一切载体形态的知识纳入管理范围,并将不同载体形态的知识进行整合与集成,建构一个整体的知识资源体系。知识管理强调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使知识直接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这样,档案管理就被融入一个更广阔的活动领域,而与组织的发展战略、业务活动直接相结合,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知识管理要求将包括文件、档案在内的一切载体形态的知识纳入管理范围,并将不同载体形态的知识进行整合与集成,建构一个整体的知识资源体系。知识管理强调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使知识直接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这样, 档案管理就被融入一个更广阔的活动领域,而与组织的发展战略、业务活动直接相结合,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2知识管理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重保管轻利用,通过查卷、借阅、复印等落后的手段,被动地提供简单、浅层的档案服务,不能充分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知识的需求,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服务。知识管理强调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最终实现知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档案管理现代化通常指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在档案管理中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二是档案管理人员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三是建立起现代化和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计算机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已经运用到档案管理之中,使得档案管理具备了硬软件基础,如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被应用到档案管理部门,而在查询、利用、存储等一系列的应用中,都建立了软件支持,如联机数据库、网上信息咨询平台等,这就为现代档案管理智能化提供了有效支持。[1]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在充分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的基础上实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档案工作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包括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质量、工作环境、奖惩制度等;其二,档案基础工作建设;其三,档案工作环境的改善。[2]
2、档案管理促进知识管理
2.1档案管理有助于沉淀、积累知识。隐性知识占企业知识资源的大部分,而且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但是,隐性知识存储于企业员工个人的大脑之中,难于管理。根据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SCEI模型,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有两种途径:一是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二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部化”(externalization)。但是,隐性知识“社会化”之后还是隐性知识,仍处于难于管理的状况,而且当员工流动率较大时,组织的隐性知识资源就易于流失。因此,一些学者质疑“社会化”的真实有效性和普遍适用性。学者贝克曼就认为,“隐性知识只有通过外部化、文件化转化为组织的能力才能对组织产生价值”。至于“外部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即通过记录将隐性知识“物化”于文件、档案之中。档案管理强调企业在各项活动过程中产生必要的文件,客观地记录企业各项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防止组织记忆的丢失。员工在工作中会自然地运用其隐性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对员工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的记录,形成文件,就可以将其隐性知识部分“物化”于文件之中。这些文件被归档保存下来,就实现了组织知识的沉淀。
2.2档案管理有助于传播、交流知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交流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语言,二是书面。语言交流包括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会议交流和电话交流。书面交流主要是指以文件为载体或工具的交流。语言交流的优点是简洁、随意,便于及时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易于激发知识创新。语言交流的缺点在于:第一,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知识传播的范围较小;第二,信息几经传递以后,容易发生损耗或失真,难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第三,语言交流过程中,时常不会生成相应的书面记录,从而不利于组织记忆的留存、知识的沉淀,已故美国著名档案学家谢伦伯格曾经批评电话是“掠夺历史的大盗”。书面交流的缺点是过于正式、规范,不便于即时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文件所要求的规范统一的格式与处理程序,有时会无形中约束员工的知识创新思维。但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书面交流(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知识的传递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减少发生信息损耗或失真;便于及时记录信息、沉淀知识。通过交流,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信息需求,推动档案管理开发档案资源,真正实现“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筑”;知识管理人员可以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需求,积极地向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使档案资源的开发更加高效快捷安全。
2.3档案管理有助于理解、挖掘知识。档案管理的最基本理论和最高原则是“来源原则”(Principle of Provenance)。来源原则起源于近代法国,是在逐步否定事由原则(principal of pertinent)的过程中产生的。来源原则在不同国家表现的模式尽管略有差别,但这并不妨碍各国对来源原则核心思想或者说基本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来源依据传统的“来源”一般是指文件的形成者。电子时代的“来源”是指文件的形成者、形成目的、形成活动、形成过程等,“即文件是由谁、在什么条件下、运用哪些数据、为了何种目的、采用怎样的结构形式等方面的综合背景,这些来源信息正是了解、管理和利用电子文件的关键所在”。对来源的尊重,使得文件、档案在记录“内容知识”之外,还隐含了更深层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内容知识”,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寻找知识的线索和评价知识的依据。因此,加拿大著名档案学家特里・库克认为,来源维护了文件、档案的证据价值与相互关系,“这种证据和职能的相互关系是档案人员的特殊权限范围,也是使数据变成信息、信息变成知识的关键”。[3]
结语
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工作都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工作,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恩玉.我国档案管理智能化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
[2]徐淑霞.浅谈档案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学术园地,2009
[3]徐拥军.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山西档案.2008
问题1:某煤气化项目现场设置的临时配电房距离该项目卸煤槽装置区约300m,在施工单位的电缆架设好后,发现现场的大功率电机无法正常运转。主要原因是低压输电距离太远,线路上的电压降过大,导致大功率电机运行时因电压不够而无法使用。应对措施:用电线路的电压降U=I×R,线路上的电压降由线路上承载的电流大小、电线材质和截面、线路长度等因素决定,同时电线的选择又由承载电流大小决定,电流大小由用电负荷量决定。所以,如何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功率,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现场用电负荷量,就成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的关键所在。确定现场用电负荷量,应依据现场使用的动力设备、电气工具及照明用电的数量,施工高峰阶段现场同时用电的电气设备的最大数量,以及各种电气设备工作中的需用系数等因素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P=(1.05~1.10)K1∑P1cosφ+K2∑P2+K3∑P3+K4∑∑P∑4其中P———现场总用电负荷量;P1———电动机额定功率;P2———电焊机额定容量;P3———室内照明容量;P4———室外照明容量;cosφ———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素(取值范围为0.65~0.78);K1、K2、K3、K4———需用系数。(K1取值:当电动机3~10台时,取0.7;11~30台时,取0.6;30台以上时,取0.5。K2取值:当电焊机3~10台时,取0.6;10台以上时取0.5。K3取值为0.8。K4取值为1.0)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现场总用电负荷量之后,将为项目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的编制、现场配电房的设置、变压器的选用等方面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避免现场配电管理的盲目性,防止出现现场用电线路架设杂乱无章的现象。对于电压降的问题,在确定现场各个区域的用电负荷后,可以通过分区就近设置变压器、配电房的措施,缩短输电距离,从而达到减小线路电压降的目的。
二、从电缆发热的问题谈电缆型号的选择
问题2:某软基础处理施工现场,抽真空作业区28台真空泵(7.5kW/台)同时运转,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该作业区的主供电线路存在发热的现象(温度:43℃)。应对措施:电缆发热通常是由于电缆实际载流量过大,超过其额定值而引起的。情况严重时将会使电缆绝缘层融化,导致电缆短路、火灾、触电等事故的发生。因此根据现场用电负荷量选用合适型号的电缆,也是现场施工用电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根据用电负荷量选择电缆型号,首先应根据公式:I=P/Ucos准,用上文中的用电负荷量求出电流量,然后根据该电流量大小选择电缆型号。各型号电缆对应容许电流查询表见表1: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电缆持续容许电流值应取上述容许值的90%。
三、从电机烧毁的问题谈断路器的使用
问题3:某合成氨项目施工现场,因外电网的高压跌落保险烧毁造成了低压端缺相,进而导致了现场正在运行的电机被烧毁。应对措施:随着技术的进步,漏电保护器在施工用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与此同时,断路器的使用却渐渐被人们所忽略。在配电线路中出现了各级配电系统全部使用漏电保护器的现象,这时线路漏电情况下的人身安全保护功能是实现了,但现场的线路和部分电气设备却失去了应有的保护。在线路出现故障而未漏电时,将会造成电气设备烧毁,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低压断路器,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路控制器。在施工用电的三级配电系统应配置使用,用来做二级分配电线路的控制开关。当断路器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以达到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进行保护的目的,是施工现场配电线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现场专职电工还是安全管理人员都应对断路器的使用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从总漏保频繁跳闸的问题谈漏电保护器的配置
问题4:某软基处理施工现场,出现通往各分区的各个一级漏电保护器因现场真空泵故障而跳闸,但现场与发生故障的真空泵连接的末端漏电保护器却未动作的情况。应对措施:上述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一级、二级漏电保护器的型号选用、或参数设置不当而造成的。因此在施工用电管理中,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切实发挥两级漏电保护各自应有的施工用电保护功能,必须按照规范要求选用型号及参数合适的漏电保护器。在漏电保护器的选用方面,首先,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即末端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国际上公认30mA为人体安全电流值),以保证人身安全,并且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其次,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即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应不大于30mA•s。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