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美术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初中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美术理论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美术理论基础知识

第1篇:初中美术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学美术;渗透;环境意识

环境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条件的综合,我们平时经常所讲的环境一般就是指自然环境,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被破坏了,对于环境意识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也可以针对学生与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以下从四方面来介绍初中美术课渗透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一、从美术教学过程切入,展示曾经的环境与现在环境的反差,给予一定的环境知识教育

美术学科本身是一种具有非常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艺术特点的课程,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下,在讲解美术的时候可以适时联系环境的基础知识,然而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对自己生活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地辨析和认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地球、大气、海洋环境的同时,深刻给学生剖析这些环境因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在美术课上接受一定的环境教育。

例如,教师在讲授《多变的色彩》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组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图片,有深蓝的大海,有翠绿的森林,有雄伟的高山等等,让大自然这些美丽的颜色汇聚在一起,然后给学生渗透这些自然的环境的相关知识,学生从中了解一定的环境知识,适时地继续给学生展示一组大自然遭受到破坏的图片,形成反差,让学生感受到现如今的环境受到的污染,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从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入手,激发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持有一颗环保的心

真正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环境意识,需要美术教师深入地了解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于环境教育之间的联系点,从二者的联系点切入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由于,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美术相关基础知识的时候,同时这部分知识又是环境知识,学生便可以即学到了美术知识还接受了环境知识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教师在讲授《以刀》的过程中,这部分内容貌似与环境教育是无关的,但是教师要认真分析后才能发现,其中关于刻画的材质、刻画的工具都来源于自然――树木,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考虑森林在环境中的巨大作用,进而了解保护森林对于环境的重大作用。

与木版画基本相同的凸版画还有石膏版画、砖刻版画、石刻版画等。木刻版画对木板的材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准备木板有困难,可以用石膏、泥版代替。由于石膏版材没有木版坚硬,刻制时比较松脆,所以不需用木刻刀等专用工具,只需用普通的铅笔刀、钢钉或篆刻刀就可以在石膏版上刻制,简单省力。

三、从美术的教学方法出发,让学生互动并且讨论相关环境方面的话题,给学生以环境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创造合适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翅膀开展艺术活动,当然教师也要采用适当的引导机制,除了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美术课程的同时,要深入探索自己身边的环境,并且定时定点地进行讨论和互动,在环境意识培养这方面,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度,不能因为渗透环境意识而影响美术教学质量和教学要求。

例如,教师在美术课上有关于剪纸等手工艺的活动的时候,除了教会学生简单的剪纸艺术外,还要设置这样的疑问:同学们进行剪完的零碎的纸张应该怎么处理?允许学生们自己组成小组开始讨论,大家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纸张不要乱扔,纸是由树木制作而成,因此大家一定要节约用纸。美术教师应该经常创设类似这种小问题和小意境,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渐渐培养了自身的环境意识。

四、美术教育中,通过让学生与社会实践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升环境素养

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既要彰显美术的艺术特点,又要有环境教育意义的功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享受到了美术的艺术感,还感受到了环境教育的实际意义。

例如,教师在讲过《最亲近的家具》后,开展一个“我设计的环保家具”活动,让学生依据美学特征设计家具的同时还要加上环保,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实践中将环境意识深入融入到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中去,这样是非常有效果的环境渗透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环境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各方面的配合,对于这方面的理论基础可能还是相对薄弱的,因此,每一位初中美术教师都应当探索关于美术教育中渗透环境意识这方面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实践,同时也希望笔者的研究对于各位同行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03)

[2]李素英.城市带状公园绿地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