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

第1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SP筛选与培训

精神病学专业的SP有别于其他专业,需要SP从感知觉、思维、情感表现、面部表情和外显行为等多方面来表现,一个细小的动作、表情、眼神以及语气、语调都可能蕴藏有某个精神症状的内涵。

这就要求SP对该疾病及其症状有非常充分细致的理解和把握,最好选择具有精神病学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筛选和培训。本研究中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读研究生和住院医生作为筛选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上述SP素质要求进行筛选,筛选后由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按照表演的真实性与一致性,是否对考生进行诱导,表演时的依从性、被动性和公正性等标准对SP进行考核,经过专家组考核合格后上岗,正式成为临床技能考核的模拟病人兼评价者。

经上述筛选与培训,共培训出能够6名SP,能够表演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癔症等14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其表演均客观、规范、逼真,并掌握了在考核中设置一定医患沟通障碍的技巧。

OSCE的执行

考核对象为新乡医学2004、2005级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专业本科生。考核分别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早期干预精神科、普通精神科、临床心理科、老年精神科、成瘾科设置考站,每站考试根据不同科室的情况设计病例脚本并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然后分病史询问(F1)、精神检查(F2)、体格检查(F3)、初步诊断与治疗计划(F4)、医德规范与诊断技巧(F5)五个模块对学生进行考核。

每个模块按满分100分计,其得分各占考试总分权重的20%。计算公式为:总分(T)=(F1+F2+F3+F4+F5)@20%。由每站的主考人根据评分标准和SP的评价意见对学生进行评分,并把学生的每站成绩计入最终的毕业技能考试成绩。各站考试的成绩都呈现正态分布,总均分在80以上;两个年级的五个模块均分及总均分情况见表1。随着实习的进行,两年级学生的各站考试的总分及模块分呈上升趋势,见附图。上述结果表明OSCE考核反映学生的临床技能随着实习的进行得到了提高;说明OSCE是一种较科学的临床技能考核模式。

OSCE的应用评价

所有参加OSCE的学生均填写了/OSCE考核0意见反馈表,反馈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同OSCE考试模式。在提高学生临床能力,训练学生与病人沟通,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总结与展望

传统的精神病学临床技能考核多为床旁考核,由学生面对真正的病人进行考核。随着精神卫生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加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常常对实习学生缺乏必要的配合,不仅导致了临床教学资源的紧缺,也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影响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2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犯罪人群能否比照精神病人来处理意见不统一。笔者介绍了其他诸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国国情和相类似的法律规定,

阐明了对精神障碍的吸毒者犯罪一般作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为最优的观点。

【关键词】吸毒;精神异常;刑事责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d9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2—0160—04

capacity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mentally disordered ofenders、 th drug addictions.he tian.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 400031,china

【abstract】the crime committed by mentally disordered ofenders with drug addiction is attracting high attention while drug

abuse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a. there is fierce dispute over whether they should be treated as those who are just

mentally disordered. based on chinese situation, after reviewing existing laws of others countries and similar provisions of law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holds that capacity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mentally disordered ofenders with dru g addiction should be as—

sessed as complete.

【key words】drug addiction,mental disorder,capacity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尽管官方统计我国吸毒人数已达79.1万人之巨,

但学术界鲜有对精神异常吸毒者的刑事责任能力研

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8

条第4款仅对醉酒者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作了专门

规定.而类推制度在1997年修改刑法时已明令废止,

这样便不能用举轻明重的方式比照刑法该条款的规

定推定“精神异常的吸毒者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我

国属成文法国家,由于法律对精神异常吸毒者的刑事

责任能力规定尚付阙如,致使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成了

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20__年5月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

术会议上,广州和上海的代表分别就吸食后出

现急性精神障碍引起凶杀案件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进行了案例报道。两例均被鉴定医生评定为部分刑事

责任能力.理由是:被鉴定人发生危害行为时处于急

性幻觉、谵妄等意识障碍状态,对现实处境的辨认能

力及控制能力严重削弱,同时考虑作案人吸毒是自愿

的违法行为,因此,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据上海

会议代表透露,上海所报道的那起案件曾在上海全市

进行过专门的大讨论并达成的一致共识— — 今后遇

类似案件均宜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但这一观点

在本次大会上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有不少代表主

张这类案件宜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笔者是持后

一主张的会议代表人之一,现就此问题进一步发表愚

见。

在世界上少数国家的刑法如同中国的刑法一样,

只对醉酒者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作了明文规定。如

《泰国刑法典》第66条规定:饮用酒类或者其他酒精

饮料而醉酒的,不适用第65条的规定。① 但是其醉酒

因不知或者违背其意志,并在犯罪时不能辨认行为的

性质或者违法性,或者不能自我控制的,免除其刑罚。

如果能部分辨认或者自我控制的,法院可以判处比法

定刑较轻的刑罚。

而另一些国家的刑法不仅如此,还一并对其他精

神活性物质或者依赖者的刑事责任能力作了概

括式或者列举式规定。前者有挪威和芬兰等,后者有

[作者简介l何 i~(1958一)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司法精神病学;tek+86--23--61702559;e-mail:hetian@swup1.edu.cn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成果(05jazh019)。

① 该法第65条内容是:犯罪时不能辨认其行为的性质或者违法性,或者因心智缺陷、精神病或精神耗弱而不能自我控制的,不予

处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3卷(第2期)

西班牙和德国等。如《挪威刑法典》第45条规定:自醉

(通过酒精或者其他方式)造成的无意识状态不能免

除刑罚。《芬兰刑法典》第4条第2款规定:自愿醉酒

状态.或其他自己导致的精神失常的情况,不能单独

成为减刑的原因。除西班牙和德国对醉酒者和吸毒者

的刑事责任能力规定得比较宽松外,其他国家的刑

法.包括美国的法律,把由自愿醉酒和吸毒引起的精

神障碍一概不视作精神疾病。

《西班牙刑法典》第20条第2项规定以下情况免

除刑事责任:实施违法行为时因吸食酒精性饮料、毒

品、麻醉品、扰乱精神物质或者能产生类似效力的物

质而处于其药性发作期间.阻碍当事人理解其行为的

违法性或者按照其理解实施的行为。但亦须符合以下

条件:非故意实施犯罪,或者未曾预见或者无法预见

其行为.或者已产生对某物质的依赖性虽未吸食但造

成症状的影响之下。第2l条第2项为刑事责任减轻

的情况:严重过量地吸食前条第2项规定的物质而造

成的违法行为。20__年修订的《德国刑法典》第323条

a中的第1款规定:故意或过失饮酒或使用其他麻醉

品.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或不能排除其无责任能力

的醉酒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的处5年以下自由刑或

罚金刑。

在美国, 自陷性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fvoluntary

intoxication)者作案,几乎不可能以此否定其有犯罪的

心理(mens rea)。中毒本身也不可作为一个对抗犯罪指

控的理由。假如精神活性物质中毒者出现精神异常,

在此异常状态下作案法律怎样处理?总的原则是,只

要起因于自陷性中毒,无论他本人是处于一种什么样

的精神状态,即使那类酷似精神病的永久性心理损害

者.也完全与短暂的中毒者一样不得免责,除非在某

些特殊案件中.他能够举证证明自己因中毒而不可能

具有“特定的故意”(specific intent)。① 尚可免责的还

有其他一类情况.即中毒作为诱因触发了原来潜在的

精神病。如一位大学生用刀捅了他要好的朋友66次,

被指控犯有二级谋杀罪。但本人以短暂性的“精神障

碍”提出抗辩.称自己在杀人前数月一直在使用

lsd和hashish,合并有另一些应激事件,同时其母亲患

有精神分裂症,住过6次医院,哥哥也患有精神病,本

人在使用前无暴力史,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

用下.自己经历了“一次真正的精神分裂症发作”,所

以请求免责。初审法院的法官指示陪审团,若自愿吸

· s3 -

食lsd和hashish触发了精神病, 以此作为免责

的理由站不住脚。但二审法院注意到该犯罪嫌疑人的

精神病家族史,认为吸食非精神失常的直接原

因,仅为诱因而已,所以认定原审法院判决有误,作了

改判。②

比较上述诸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不难发现.我国

《刑法》第l6条和刑法第l8条第4款的规定与泰国

的有关法律规定最接近。我国《刑法》第l6条的具体

内容为: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

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

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第l8条第4款的内容

是: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精神异常吸毒者实施危害行为的刑事责任能

力怎样评定,目前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在鉴定中

我们是仿照上述绝大多数国家的作法还是按照西班

牙和德国的作法来操作呢?显然,一要结合国情,二要

预测国内立法者未来的立法意图。有目共睹的事实是

我国禁毒的形势非常严峻,在此无须多言。因酒精与

有类似之处,即同为成瘾性物质,可能出现精神

异常反应. 当精神异常时也许要不由自主地违规、违

法,如自伤、伤人或毁物。因此,探究我国刑法对醉酒

规定的立法原意是预测立法者对精神异常吸毒者犯

罪的刑事责任能力将作何种立法选择的最佳途径。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有急、慢性之分.国内刑法中

提及的醉酒属于急性酒精中毒.不包含慢性酒精中

毒。在国内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作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时,把酒精性人格改变等同于一般的人格障碍处理,

一律评定为有刑事责任能力,这对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和迫使酗酒者戒酒大有裨益。鉴于其他类型的慢性酒

精中毒者的大脑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器质性的病理

改变.故国内司法精神病学界将它们通通视作法律精

神病,笔者对此持赞同态度。

和酒精虽同属精神活性物质.可是为禁

止流通物,而酒精饮料为可流通物,因此法律对不同

中毒者的处理上应体现出某些差别。

、精神活性物质的急性中毒

(一)急性酒精中毒

当前. 国内精神病学界将急性酒精中毒分成3

类.笔者分别简要地讨论它们的刑事责任能力该如何

评定。

1.普通醉酒:国内司法精神病学界一致认为这类

① 这儿的“特定故意”是指英美法律专门规定要具有某种犯罪目的罪名方能成立的一类犯罪,千万不要把本文的“特定故意”与我

国刑法的“犯罪动机”相混淆。

② [~]john kaplan,robert weisberg,guyora binder,《刑法案例与资料》,20__年7月第1版,第734~735页。

· s4 ·

醉酒是刑法第l8条中所提到的醉酒,应当负刑事责

任自不在话下。除外情形须满足刑法第l6条的规定,

即非自愿性的醉酒。

2.复杂性醉酒:其实,何谓复杂性醉酒迄今为止

在医学界认识尚未统一。有的专家认为是大量饮酒所

致;① 另有专家却认为是在脑器质性损害或严重脑功

能障碍的基础上,由于对酒精的耐受性下降而出现的

急性酒中毒反应.其饮酒量一般不大,但意识障碍明

显,病程短暂,对发病情况常遗忘。②

若复杂性醉酒是大量饮酒导致的.在这一状态下

作案宜参照普通醉酒来评定刑事责任能力。因这类复

杂性醉酒产生醉酒的原因与普通醉酒相同.均为饮酒

过量,惟一的区别是精神障碍的程度前者较后者重一

些。我国立法者将醉酒的问题特别放在有关精神病的

法律条文中一起规定,说明认可醉酒者醉酒当时有精

神异常。尽管如此,依然规定了“醉酒的人犯罪,应当

负刑事责任”。“应当”的法律内涵是必须的强制意思,

这样未留下鉴定医生根据精神异常的轻重程度来评

定部分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余地。

若复杂性醉酒是在脑器质性损害或严重脑功能

障碍的基础上,由于对酒精的耐受性下降所致,因其

饮酒量一般不大,本人对醉酒的发生没有预见性,故

可参照病理性醉酒作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3.病理性醉酒:是指小量饮酒后突然出现较深的

意识障碍,可有无目的的暴力攻击行为,其发生与个

体素质有关。这类醉酒者对醉酒的发生根本没有预见

性,即使产生了危害结果,因满足了《刑法》第l6条的

规定,故应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综上所述,评定醉酒的犯罪嫌疑人有无刑事责任

能力非单以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作为惟一的衡量尺

度。若要减轻或免除醉酒的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能

力一定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醉酒者醉酒不是

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

的原因所引起:其次是鉴定医生判断被鉴定人醉酒要

达到对自己的作案行为失去或减弱辨认或者控制能

力的程度。

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中,哪些因素可视为是不

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呢?归纳如下:(1)本人误

食酒致醉;(2)被强迫灌醉;(3)遵医嘱服用药酒;(4)

小量饮酒;(5)其他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这

样不难看出,我国刑法对醉酒的人犯罪处理与正常人

犯罪无太大的差异,例外仅限于上述几种特殊的情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3卷(第2期)

形。

(二)急性(阿片类和大麻类物质)中毒

按照ccmd一3的诊断标准.急性(阿片类和

大麻类物质)中毒包括:(1)急性中毒;(2)有害使用。

饮酒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吸毒则是一种非法的行为。

既然我国《刑法》对主观过错相对较小的醉酒犯罪都

选择了一种较为严厉的刑事责任模式,难道对主观过

错相对较大的吸毒犯罪还会选择更轻的刑事责任模

式不成?根据刑法罪行相适应的原则,我们有充分的

理由推测未来的刑法会做出如下的规定:吸毒的人犯

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还有一个要讨论的话题是《刑法》第l6条的规定

在此是否适用的问题

染上毒瘾比染上酒瘾的原因复杂,有好奇、苦闷、

被骗、被迫和治病等诸多原因。无论是何因染上毒瘾,

吸毒者本人都有戒毒的义务,这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常

识。按照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公安机关

一旦发现吸毒人员.第一次送其至戒毒所或安康医院

接受强制戒毒治疗. 出来后复吸的将被劳教强行戒

毒。可见,最初非自愿的吸毒不能与非自愿的醉酒相

提并论,易言之,能履行而不履行戒毒义务的吸毒者

均存在着主观过错,不能以最初的吸毒非自愿作为日

后精神失常犯罪减罪或免罪的托词。

二、精神活性物质的慢性中毒

(一)慢性酒精中毒

醉酒从语义上分析是属于急性酒精中毒的范畴,

对酒精中毒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国内法律未提及。除

酒精性人格改变和酒依赖综合征外,其他的慢性酒精

性精神障碍均可视为精神病,比照类似的精神病作刑

事责任能力评定

(二)慢性(阿片类和大麻类物质)中毒

1.人格改变和依赖综合征:既然酒精性的人格改

变和依赖综合征都视同精神正常,引起的更应该

视作精神正常

2.戒断综合征:有医学专家主张自愿戒毒时出现

精神异常.在此背景下作案的应予以减责。理论上有

一定的道理,但法律区分自愿和非自愿戒毒较为困

难,且其他国家的法律对这点也未专门作出规定,故

不采为佳。

3.精神病:不能比照慢性酒精性精神障碍

处理。因法律强制性规定吸毒者必须戒毒,本人违反

法定的义务自当对由此引发的一切不l下转第143页)

① 贾谊诚,《实用司法精神病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第387页。

② 协和,《法医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__年7月第2版,第139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3卷(第2期)

的鉴定,必须正确评估mtdna在法医常规检案工作

的重要性。因此,要对样本做出相应准确可靠的判断,

首先要了解群体中异质性的分布情况.熟悉各种异质

性出现的概率和相应位置。这就要求对群体进行异质

性调查,建立相应的异质性数据库,从而为线粒体

dna在法医学上的应用提供有效保证。异质性的检出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但目前尚未有

标准化的方法来检测mtdna异质性.需要开发一种

标准化的检测方法作为金标准。

参考文献

[1] lutz s,weisser hj,heizmann j,et a1.a third hypervariable region

in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d-loop【j].hum genet,1997,101:384

[2] lutz s,weisser hj,heizmann j,et a1.mitochondrial heteroplasmy

among maternally related individuals[j].int j legal med,1999,1 13:

155~161

[3] hauswirth ww, laipis pj.mitochondrial dna polymorphism in a

maternal lineage of holstein cows 【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82,79(15):4686-4690

f4] ashley mv,laipis pj,hauswirth ww.rapid segregation of hetero—

plasmic bovine mitochondria【j].nucleic acids res,1989,17:7325~

7330

[5] bendall ke,macaulay va,baker jr,et a1.heteroplasmic point mu—

tations in the human mtdna control region [j]. am j hum genet,

1996,59(6):1276~1287

【6] gill p,ivanov pl,klimton c,et a1.identification of the remains of

the romanov family by dna analysis[j].nature genet,1994,6(2):

130~135

【7] htihne j,pfeiffer h,brinkmann b.heteroplasmic substitutions in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in mother and child samples [j1.

int j le gal med,1998,112:27~30

【8] bendall ke,sykes bc.length heteroplasmy in the first hypervariable

· 143 ·

segment of the human mtdna control region,am j hum genet,1995;

57:248~256

[9] bini c,ceccardi s,luiselli d,et a1.different informativeness of the

three hypervariable mitochondrial dna regions in the population of

bologna(italy)fj].forensic sci int,20__,1 35:48-52

【lo] malik s,sudoyo h,pramoonjago p,e1.a1.nuclear mitochondrial in—

terplay in the modulation of the homopolymeric tract length hetero—

plasmy in the control(d-loop)reg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j].

ham genet,20__,1 10:402-4 1 1

[1 1] lee hy,chung u,yoo je,et a1.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rofil—

ing of mitochondrial dna length heteroplasmy【j].electrophoresis,

20__,25:28~34

[12] taka yanagi k,asamura h,tsukada k,et a1.investigation of mtdna

heteroplasmy discordance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j1.int congress

series.20__.1261:380-382

[13] lutz-bonengel s,sanger t,pollak s et a1.diferent methods to de—

term ine length heteroplasmy within the 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

[j].int j legal med,20__,118:274-281

[14] takahashi n,hiyam a k,kodaim m,et a1.the length polymorphism

in the 5 flanking region of the human beta—globin gene with de—

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 [j1.

hum genet,1991,87(2):219~220

[15] 郭景元,李伯龄.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物证学[m].第1版.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__. 490

[16] tully la,parsons tj,steighner pd,et a1.a sensitive 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 assay reveals a high frequency of het—

eroplasmy in hypervariable region 1 of the human mtdna control re一

西0n[j].am j hum genet,20__,67(2):432-443

【17】salas a,lareu mv,carracedo a.heterplasmy in mtdna and the

weight of evidence in forensic mtdna analysis:a case report fj].int

j legal med,20__,__:186-190

(收稿:20__—1 1—22;修回:20__—03—02)

、! |、

(上接第s4页)

良后果承担完全责任。建议我国借鉴美国的相关规定

来立法。

4.智能障碍(痴呆)和遗忘综合征:这类吸毒者的

脑病理改变程度相当严重,恢复正常的可能性不大,

即使评定有刑事责任能力,也无受审能力和服刑能

力,为节省办案成本和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建议对他

们评定为部分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

5.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

其中的痴呆和遗忘综合征按“智能障碍(痴呆)和

遗忘综合征”处理,其他的均评定为有刑事责任能力。

为缩减控制吸毒人数,有法学人士主张我国刑法

应规定吸毒为犯罪行为。事实上,吸毒人群的确是犯

罪的高危人群,吸毒者成瘾后一般都有人格改变,变

得缺乏责任心、喜欢说谎、自制力差和懒散等,加上作

为下临床诊断的主要症状之一,也就是意识障碍,它

不同于别的精神症状.即医生鉴定时往往不能当场直

接发现该症状,确定有无意识障碍主要依靠警方收集

的材料和被鉴定人案发后的积极配合,能指望爱说谎

的吸毒者积极配合查证吗?有鉴于此,鉴定医生诊断其

精神障碍的准确性和法庭对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的

采信度不无疑问。所以,笔者仍继续主张对精神异常的

吸毒者犯罪一般以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为最优。如

果吸毒诱发了自身原有的精神病,且本人对作案行为

丧失或减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则评定为部分刑事责

任能力。不评定无刑事责任能力是因为吸毒本身为法

第3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艾森克人格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中图分类号: R57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3-0515-02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无病因可寻的临床常见病,在经济、科技、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心理行为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发 挥作用的疾病临床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 激 综合征)等。在这些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负性情绪,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让专 科医生无不感到棘手,因此越来越多的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医生的会诊对诊治胃肠疾病有一定 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均为本院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住院患者,女2 0例,男5例,消化内科患者22例,泌尿外科患者3例,病程均超过6个月。

1.2 临床表现

消化道症状有腹痛、空腹感、呃逆、咽部梗阻感、腹泻或便秘、反酸,部分 有胸闷、肌肉酸痛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面红、多汗、手抖、情绪障碍、情绪低落、生 活 兴趣减退,对自身疾病的过分担心害怕、疑病现象,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4h睡 眠时间小于5h),躯体形式障碍。

1.3 辅助检查

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全部经过电子胃肠镜检查,并排除食道、胃、结肠等器质性病变。

1.4 心理测评

“HAMD”(选用24项版本)评分结果[1]:得分超过35分达到重度抑郁状态者15 例,占60%;超过20分达到中度抑郁状态10例,占40%。HAMA评分:总分超过29分达到重度焦 虑 状态21例,占84%;总分超过7分表示肯定有焦虑状态4例,占16%。艾森克人格测评:17个被 测评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个性缺陷,集中表现在偏执、强迫、神经质三项因子分超过60分13例, 占入选人数的52%。

2 讨论

曾经有学者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特点和症状的研究中发现,“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受中 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的双重控制,来自胃肠道的刺激通过传入通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 反应,而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通路影响胃肠道的功能[2]。一般情况下,副交感 神经兴奋 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道运动功能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其兴奋会引起消化道 括 约肌的收缩。有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和应激可能通过影响脑-肠轴,造成消化功能 的异常,尤其心理应激状态下对肠神经的敏感性增加。心理因素对内脏功能的影响是多样化 的 ,对于不同性格特质的个体所表现的情绪症状各不相同,内向型的患者较多表现为抑郁,外 向型的患者较多表现为焦虑,从以上患者艾森克人格测评结果分析:女性内向型个性患 者多易发抑郁症,男性内向型个性患者易发生焦虑症,但是抑郁和焦虑并存现象也很普遍。 在会诊联络过程中还发现,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也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依次为家庭人员变故、工作环境变迁、收入减少、退休、人际关系等,这些负性事件所造 成的临床症状突出的表现为咽部阻塞感、呃逆、功能性腹痛等。反过来这些胃肠道 症状继续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还有早期生活环境、父母遗传、长期性的 应激状态都不可避免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机体最终发展为功能性胃 肠病[3]。有调查表明功能性精神心理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 ,精神病 学提倡这两种疾病共同诊断共同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首先是 心理治疗,即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治疗、暗示疗法、放 松疗法等,是十分见效的,其次是心理药物的使用[4]。近几年来抗抑郁药治疗功 能性胃肠病 已得到承认,近半数以上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对心理药物的治疗有反应,本院用5-羟色胺 再 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协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好转、躯 体症状的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在综合医院与临床专科的会 诊联络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其它专科心理疾病与躯体疾病共病的现象也很普遍。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心理与行为评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2]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问题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9-39.

[3] 姚希贤,李益农,林三仁,等.功能性胃肠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 ,14:20.

第4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关键词:实习;医务社会工作;精神复康;角色定位;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48-04

精神心理疾病和精神心理健康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工作范围,在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社会工作者在精神康复领域的角色是多重的,在康复的的不同阶段其角色定位又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可在实践中总结精神康复类医院社工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其他角色之间的合作模式,量化医务社工的工作范围,并为我们日后开展的实务工作提供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一、医务社工在精神复康领域的概况

1.精神复康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精神复康社会工作指的是医院围绕医疗复康过程中而开展的社会工作,它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病人进行心理援助,提升其自主能力,帮助病人寻找社会资源,安排病人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出院转介等工作。[2]

2.医务社工在精神复康领域的介入情况

第一种方式是在医院中可设立单独的社会工作部门,并委派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并赋予其相关权力,使其能够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第二种方式是在医院原有的医务科的基础上,增加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即在保持原有医务科编制的前提下,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门负责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如今一般医院都设有医务科,主管本医院医疗秩序的维持,医疗质量的监控,医疗纠纷的处理,医疗业务的开展,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宣传等工作。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在精神复康领域的介入主要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并且介入范围比较有限。医务社工在精神复康领域开展具体工作的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深圳南山医院等。[3]目前在精神复康领域的医务社会工作的认同感、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常常不仅是患者个人的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而是患者个人身心状况、重要他人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者在精神康复领域的角色是多重的,在康复的的不同阶段其角色定位又各不相同,医务社工在实务领域扮演的角色如下:

1.住院初期

(1)资料收集者。精神病患者在入院初期,往往会因为周围环境的改变、远离父母亲人以及规律性的作息时间等,出现较大精神波动,甚至出现排斥心理。精神富康类医院在病患入院初期,就会对其做入院评估和社工初期跟踪介入计划等,此时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的是资料收集者的角色。其最主要的方式是提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患者入院时,会和家属进行会谈,从最基本的资料开始,到家庭状况,婚恋状况,患病的原因,再到平时的兴趣爱好等。通过对一些基本问题的了解,社工应大致衡量患者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和动机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患者的优点和短处。家属最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情况,所以社工应尽可能多地通过患者家属收集信息。第二,会根据与家属的会谈,再与患者本人进行沟通,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倾听和仔细的观察收集所需要的情况,对一些情绪稳定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心理测试和量表来了解患者的信息。服务对象的资料收集得越完整,对日后开展具体的社会工作就越有帮助。

(2)关怀者。在这一时期,患者内心会非常不安,社会工作者应及时给与关心和爱护,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此时也是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最佳时期。社工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以患者的兴趣为切入点进行沟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其感受到温暖,缓解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如果某一患者在入院开始情绪波动较大,出现一些躁狂的症状,社工就应谨慎处理与他的关系,最好是能够与主治医生事先沟通。如果贸然行事,也许会使患者陷入更加崩溃的状态,加速了病情的发展,社工自身也会受到伤害。

2.治疗前期

(1)协调者。目前,现行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音乐治疗、工娱治疗。在荣军康宁医院主要以药物治疗、MECT治疗(改良式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和康复治疗小组为主。作为医务社工,应该主动承担起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协调者和沟通者。将患者内心的想法准确客观地传达给医护人员,让两者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例如一个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到医院就诊,如果社工这段时间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怀和照顾,那么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行为混乱、精神萎靡等症状。此时社工应该多加观察病患的举动,让其能够及时调整心理落差,从而更进一步消除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如果这一时期,社工没有做好安抚工作,患者很有可能出现抗拒行为,甚至伺机逃跑。

(2)服务提供者。精神病患者入院经过一定阶段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自杀冲动等严重精神症状得以控制后,由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社会工作者以及病人的家属共同协商,根据病人的病情、缓解程度和社会适应能力作出评定,确定社工介入的康复计划。一些封闭病区的病人在护士的带领下,佩戴某种标记,在非查房休息时间可以自由出入病区和康复中心,参与各种有益活动如唱歌,打球,散步,读书,手工活动等。一些开放区的病患可以自由在医院的公共场所活动。[4]此时,社工可针对一些生理和精神等方面恢复较好的患者进行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在建立关系之后,通过已收集的资料,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具体服务提供方式,最后结案与评估。通过全面系统的工作,帮助案主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克服非理性情绪,增强自信心,社交能力,最终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

笔者曾在某精神病医院实习,那里的社会工作者还有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亲情工程”的认定工作,主要是面向全省对入住该院的贫困家庭精神病患者进行费用减免,扶弱助医。社工对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家庭贫困的相关证明,主治医生提供的病情简介和住院时的照片资料等。将以上资料进行综合评估,若情况属实,则根据结果针对求助者的医药费和住院费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亲情工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紧张的经济状况,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再者,使患者和社工的关系更为亲密,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助推剂。

3.治疗后期

(1)支持者。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极易反复,他们很难真正康复。所以,对很多患者来讲,这样的治疗结果会让他们失去信心。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以及缺乏专业的知识,医生很难在专业诊疗服务外,给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而医务社工能够了解病人的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运用专业知识协助医护人员解决患者心理上的困扰,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调适,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社工应鼓励病人参加各种康乐活动,训练病人的社会技能,帮助病人以新的角色适应医院的生活。尤其是在住院后期,很多病人对长时间单一枯燥的住院生活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并吵着要回家,所以社工应仔细观察病区的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将观察结果告知医生。同时社工要安抚病患,鼓励他们乐观生活,增强他们康复的信心,关注他们点滴的生活,从细节中让病人感受到社工的支持。

(2)调解者。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常常会因为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而遭到破坏,社会工作者应调节患者与家属、同事、邻居等之间的关系,协助家庭与社会病人建立新的关系,适应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鼓励病人主动与家人沟通,必要时可为严重精神病患者的亲属提供心理疏导的服务。例如,曾有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就因与家属的沟通障碍而日益严重,甚至一度出现自杀等倾向,所以社工应及时帮助患者,协调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患者予以关怀,对其早日康复会起到极大作用。另外,社工应该还是医患关系的调解者,或者是医院各个角色间的调解者。

4.出院回归期

追踪者:精神疾病的治愈率极低,很多患者在医院经过三个疗程(大约三个月)后病情基本能够控制,但是回家后没有按时吃药导致病情复发。如果第二次入院,那么病人就面临着终身服药的痛苦。所以社工在患者结束医院治疗,转入社区后,还要对其后续的恢复状况进行跟进,观察患者的表现,是否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心理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按时吃药。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如何。当发现有异常时,及时与家属沟通,做好二次入院的准备。

三、医务社工与其他角色的合作模式

精神病人的精神心理和行为特点等内在因素都十分复杂,仅仅依靠医生、护士、护工亦或医务社会工作者各自的力量,都很难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只有让这些在精神复康领域的各类角色相互联系,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比较全面的康复介入计划,为精神病人提供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专业服务。

1.医护人员

(1)医生层面的合作模式。在精神病医院,主治医生主要承担以下任务:①运用专业知识积极为病人治疗。②解除病人痛苦:包括躯体性的和精神性的痛苦。躯体痛苦一般可用药物等医疗手段加以控制,但心理精神痛苦则需医生以同情心理解病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才能缓解。但医生由于精力和专业所限,很难将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等精神性方面的工作做好,这就需要社工与医生沟通、合作,把病人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给医生,从而优化治疗效果。③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病情:医生有义务向病人说明病情、诊断、治疗、预后等有关医疗情况。这种说明不仅仅是为了争取病人接受医生诊疗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尊重病人的自和知情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精神科医生会用大量的医学专业术语描述,会妨碍家属了解病情,甚至错误理解。而大部分医务社会工作者都具备一定的精神病学专业知识,并且擅长将这些晦涩难懂的词语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所以说在这方面,社工能够帮助精神科专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和治疗计划,使家属能够安心放心地把病患安置在医院就诊,提高了双方间的配合度,是缓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桥梁。④为病人隐私保密:保密是医务人员的一种传统道德。医生有时候在陷入对患者治疗的瓶颈期时,由于保密原则无法与其他医生沟通交流,但是却可以同负责该病患的社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困惑,一方面缓解了医生的消极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从社工的角度重新考虑问题,变换治疗思路。

2.护士护工层面的合作模式

精神医院的护士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执行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估等为日常工作内容。精神科护士护理的核心概念,可根据佩普洛的护理人员和病人关系发展的模式具体解读。[5]不难发现,在医务社会工作没开展以前,护理人员从事的部分工作与医务社工承担的工作之间是重叠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护士能够详细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疾病史、家庭状况、人际交往等具体情况。在社工刚开始与病人建立关系时,可与护理人员就病人各方面的特点详细了解,加强沟通合作。社工在前期收集的资料越详细,越完整,就会越快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更好地实施介入计划。

精神科医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为更好地提升其职业稳定性,需要从综合化的角度关注精神科医师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并从医学教育的角度进行早期预防。[6]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克服职业倦怠,所以这也是社工与医护人员间合作模式的另一种体现。例如,社工可以定期开展小组活动,为医护人员相互排解这样的倦怠提供治疗性环境,分享彼此克服倦怠的小技巧,在开展室外的拓展活动时,适时地增加精神病人的参与,让医护人员与病人在游戏的过程中增进理解和情感,缓解医生过度紧张的精神压力,从而进一步消除职业倦怠感。

2.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在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及家属描述等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根据心理发展史和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对来访者作出心理诊断,制定心理治疗计划,并指导实施。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往其它专科。[7]

社工与心理咨询师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患者进入观察期(一般是停药控制阶段),心理咨询师不能随时陪伴在患者身边,就无从观察患者的具体表现来判断其病情的控制程度,而社工就能在这个方面给咨询师提供必要的帮助。他们时时陪在患者身边,对其各自身心反应的变化都能够及时捕捉。第二,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虽然有很多治疗精神疾病的模式和方法,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对于患者所处的环境,两个学科都没有涉及。在现行的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处理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够完善和完整的地方,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就能很好地填补这个空缺,使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使治愈率上升。第三,精神复康医务社会工作者所接触的,大都是受到精神疾病困扰的人,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感情比较脆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也正是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评估环节难以像其它领域那样顺利进行。如果能够在评估时,让患者填答关于精神病学临床量表,例如老年精神评定量表(P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8]从社工结案评估与心理学临床量表两个方面的评定,判断患者复康的水平和介入计划的成效,这样的结合增加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率,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最真实的治疗效果。

3.社区工作者

(1)社区照顾方面。很多患者从医院康复出院后,就直接走入社会,在医院与社会之间没有任何过渡性机构,能够帮助病友重新找到自我的社会定位,再加上精神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都使患者很难在一时之间适应社会。所以说,社区社会工作介入对精神病治疗的目的是使服务对象能够更快地治疗好精神疾病、更好地回归社会、更少地复发。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病友所处的社区的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社区恰好可作为患者从医院到社会的过渡性机构,社区对服务对象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患者回归社会的速度和程度。因此,在患者即将出院前,社工应与患者的社区工作者取得联系,尽可能多地获得社区工作者的支持,和社区的相关人士商量如何更有效地帮助患者。

(2)疾病预防方面。精神疾病的发病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及早地发现并做相应的处理,发病率会大大地降低,治愈率会显著地提高。现阶段,康宁医院主要开展的预防工作侧重于社区,通过发放一些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手册,开展一些预防精神疾病的讲座,在社区活动中心进行与医生面对面的咨询交流。这些活动,一方面增强大家预防精神病的意识,降低了其发病率;另一方面,这样的宣传形成正确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纠正普通社区居民对精神病的歧视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社会功能,重返家庭、工作岗位。[9]

在精神复康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还应该加强与医护人员、心理咨询者、社区工作者、实习生与志愿者等角色的合作,取长补短,填补医务社工的不足。同时希望社工能够在不断的改进中,在增强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创建和谐的医疗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中国医院,2005,(9).

[2]于欣.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史[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3]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李平.郭永松.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2009,(1).

[5]胡佩城,宋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

[6]斯蒂芬J威廉斯,(刘建平译).卫生服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7]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5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的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增加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本研究通过临床对照研究了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为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其中男84例,女36例;年龄41~66岁,平均(51.8±7.6)岁;脑梗死92例,脑出血28例。病程3~180日。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在就诊2日内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确诊为脑卒中。抑郁障碍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2]。

1.3排除标准:所有病例均无智力障碍、理解障碍及明显的语言表达障碍,无严重心肺及肌肉骨骼等功能障碍,既往无精神障碍,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情,愿意参加及配合评估的治疗者。

1.4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常规治疗原发病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接受生物反馈治疗,即采用成都思必瑞特科技有限公司的Spirit的多通道生物反馈治疗仪电极包括脑电、肌电。先告知患者生物反馈原理,并进行放松训练。治疗时取半卧位,将传感器正确的连接到Spirit反馈仪和患者身上。对患者行松弛肌肉及加强肌肉收缩能力的训练。患者随指导语逐步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每次治疗30min,每周3次,20次为一疗程,同时嘱患者回家后在没有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早晚各训练一次,以巩固所得的体验效果。

1.5疗效评定标准: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双盲法进行抑郁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评定抑郁程度,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法[4],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1个月后退出临床观察,未能进行全程的生物反馈治疗。

1.6统计学方法:用SPSS13.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FMA、BI评分比较(x±s分)

与治疗前比较,P

3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持续2周以上,其前提是脑卒中,属于继发性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减退、思维迟缓、动作缓慢、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严重者有自杀、自伤行为[6]。PSD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程、既往精神病史、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和社会活动等有关。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心身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一致,PSD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机制可能有以下两种:①原发性内源性学说: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及基底节到达额叶皮质,病灶累及以上部位时,可影响区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的神经通路,使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②反应性机制学说:即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因素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而产生反应性抑郁。本病可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增加脑卒中的病死率,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卒中后抑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准确测定神经-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和异常活动状况,并把这些信息有选择地放大成视觉和听觉信号,然后反馈给受试人,通过一系列的特殊训练和治疗步骤,帮助受试人了解原来并不为他(她)所感知的机体状况的变化过程,通过学习与控制仪器所提供的外部反馈信号,从而学会自我调节内部心理生理变化,进行有意识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训练,达到治疗和预防特定疾病的目的。生物反馈仪可以反馈给人的信息包括肌肉的紧张度、脑电波活动、皮肤表面的温度、皮肤导电量、血压和心率等。病人通过主动学习和锻炼,可以随意控制自身器官的活动,从而改变其病理状态,消除负性情绪,增强自信心,逐步恢复正常的功能。

据文献报道,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多在30%~50%,可发生于卒中各期。抗抑郁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抑郁状态,而且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7]。生物反馈疗法把生理和心理治疗融为一体[8],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并对患者进行言语强化指导及鼓励,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激发其康复的欲望及潜力,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疾病的整体疗效。

本资料表明:生物反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亦有显著提高。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FMA评分和BI指数均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疗法无任何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清棠.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8(6):38.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48.

[3]沈渔.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1-202.

[4]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与评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9-12.

[5]王宁华,黄真.临床康复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9.

[6]刘军,李海燕.脑卒中并发抑郁68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6,46(1):63.

第6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中风后发生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表现的病症,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症状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现代医学多采用三环类抗抑郁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治疗,但多因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2000年3月-2006年3月,笔者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psd 8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2例psd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3例,男39例,女44例;年龄42~76岁,平均(61.5±7.5)岁;其中脑出血46例,脑梗死37例;有高血压病史者36例,糖尿病史者12例,冠心病史者19例。对照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年龄43~79岁,平均(62.3±6.5)岁;其中脑出血28例,脑梗死61例;有高血压病史者38例,糖尿病史者10例,冠心病史者17例。观察期间,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因无法耐受阿米替林的不良反应而退出观察。随访时间为0.5~1.5年。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卒中,并符合以下条件:首次卒中,单侧病灶,神志清楚,能配合检查,无明显语言障碍,无抑郁等精神神经病史及颅内病变史。133229.COM抑郁症诊断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抑郁症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ca2+拮抗剂、抗血小板凝集剂、清除自由基、血液稀释、降颅压、脱水、血肿碎吸等脑血管病的基础治疗。在其基础上治疗组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2 g,黄芩15 g,半夏12 g,龙骨20 g,牡蛎20 g,人参10 g,茯苓10 g,生大黄10 g,桂枝(去皮)10 g,丹参20 g,石菖蒲20 g,郁金20 g,生姜10 g。上药除大黄外,以水800 ml,煮取400 ml,再纳大黄,更煮一二沸,去滓,每次温服100 ml,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抗抑郁剂阿米替林12.5~25 mg,每日3次。2组均以每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依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变化评定疗效。显效:hamd总分<8分;有效:hamd总分8~17分;无效:hamd总分>18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idit分析和χ2检验,全部资料均经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psd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2组比较,p<0.05

3 讨论

ps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①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psd的发病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使两种神经递质含量低下而致抑郁症。②反应性机制学说。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1]。另外有资料表明,psd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成正比,同时,psd的发生亦明显影响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2]。

中风后抑郁症属于“郁证”范畴。中医学认为,肝与情志关系非常密切,故psd病位主要在肝。患者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而难以承受打击,产生害怕和担心情绪,思虑过度,“思则气结”,所以,忧思、郁怒最易伤肝,郁久则伤血耗气,可致气血心脾俱虚,因而与心、脾各脏的气血和阴阳失调都有一定的关系,病机多为肝郁血虚。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系仲景为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致变证而设,近年来基于肝郁血虚、肝阳上亢的机理,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良好疗效[3]。《医方集解》云:“柴胡汤以除烦满,加茯苓、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而茯苓、牡蛎又能行津液、利小便,加大黄以逐胃热、止谵语;加桂枝以行阳气,合柴胡以散表邪而解身重,因满故去甘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明显升高下丘脑、纹状体、边缘区和大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的水平,可促进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da系,抑制丘脑下部的ne系,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4]。临证加用丹参以活血化瘀;加石菖蒲、郁金以祛痰、醒神、开窍。用于治疗psd可收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70-371.

[2] 张歌心,黄小明,王 钰,等.中风后抑郁症与康复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1,30(7):50-51.

第7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奥氮平;齐拉西酮;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4-0047-0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除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等症状外,往往还伴有社会功能损害,并影响患者承担社会角色[1,2]。研究表明,患者症状与功能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与社会功能恢复程度并非完全吻合[3]。因此尽早对患者进行社会功能评估,引导患者及家属重视社会功能恢复,应成为精神科医生的新职责。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均是目前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研究证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4],但对于社会功能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精神科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首次发病就诊,既往无精神病用药史;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评分≥70 分且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严重度≥4;获得家属、监护人或法定人的书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年龄60岁;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躯体性疾病或心、肝、肾功能不全。将符合条件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各40例。奥氮平组男 21例,女 19 例,年龄(18~58)岁,平均(34.6 ±7.1)岁,平均PANSS评分(91.8±11.3)分;齐拉西酮组男18 例,女22例,年龄(18~59)岁,平均(34.5±6.7)岁,平均PANSS评分(92.5±11.7)分。两组性别、年龄、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由两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在治疗前后分别用PANSS和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分以评定疗效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

1.3.1 PANSS[6] 由7条阳性项目、7条阴性项目和16项一般精神病理项目组成。采取七级(无症状1分,极重度7分)评分,最高分210分,分数越高表明精神病症状越严重。而治疗后减分率[(基础PANSS分-治疗后PANSS分)÷(基础PANSS分-30分)×100%]可作为疗效评定指标。通常认为PANSS减分率

1.3.2 PSP[7] 包括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及攻击行为四个维度,各项评分累加获得PSP总分,总分100分,总分越高表明社会功能越好。高于70分为社会功能无困难或轻度障碍;31~70分为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低于30分为社会功能特别低下。

1.3.3 TESS[8] 分为症状严重程度(0~4分)、症状产生与药物的关系(0~4分)及采取的措施(0~6分)三个方面,总评定包括严重度总评定和个人痛苦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奥氮平组与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阳性项目分、阴性项目分和一般精神病理项目分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PSP评分比较

治疗前,奥氮平组与齐拉西酮组PSP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54,P>0.05),治疗后,两组PSP评分均显著提高(t值分别为-3.716和-5.003,P

2.3 安全性评价

奥氮平组19例(47.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体重增加、嗜睡、静坐不能、月经紊乱、口干等;齐拉西酮组17例(42.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症状、头痛、头昏、失眠、恶心、便秘等。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氮平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02,P>0.05)。齐拉西酮组TESS评分为(10.4±3.8)分,奥氮平组为(11.2±4.4)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316,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征为认知功能损害,而认识功能损害尤其是注意力、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的损害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导致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使患者被歧视以及面临婚姻、职业、人际危机[9]。同时由于许多家属仅注重患者症状的改善,而忽略了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而患者在长期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时,其社会功能将进一步损害[10]。研究表明即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认知以及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改善,但其学习、工作能力等社会功能不一定随之改善[11]。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功能已成为评价药物功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即在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时,除要考虑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还需要关注抗精神病药物对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二者疗效相当。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国内王冬梅[12]观察了68例患者分别应用奥氮平和齐拉西酮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显著降低,且组间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国外研究也显示二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近期改善作用相当,即使观察期延长至6个月,二者疗效仍无统计学差异[13]。

本研究观察了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PS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在疗程结束后,两组PSP评分有明显提高,但齐拉西酮组明显高于奥氮平组。该研究结果表明,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但齐拉西酮的效果明显优于奥氮平,也进一步显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改善的非同步性。目前文献尚未见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但相关研究[14]显示,奥氮平能选择性作用与大脑边缘和中脑皮质的多巴胺及 5-羟色胺受体,达到快速缓解精神急性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而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被认为与社交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阴性症状的改善常带来部分社会功能的恢复,研究也证实了奥氮平可部分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而对齐拉西酮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对照研究[15]显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除与齐拉西酮的多巴胺受体及5-羟色胺受体双重拮抗使其症状改善、尤其是阴性症状改善更好外,还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影响患者社会活动有关。

本研究显示,奥氮平与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继续完成疗程,无因严重并发症退出的病例发生,提示两种药物不良反应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研究显示齐拉西酮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高于奥氮平组,且需要抗锥体外系副反应药物比例更高,但奥氮平对体重、糖脂代谢的影响显著高于齐拉西酮,因此两药总体不良反应和耐受性情况比较并无明显差异[16]。

综上,精神分裂症患者除有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外,还伴有社会功能受损。本研究显示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齐拉西酮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奥氮平,有利于患者全面功能的康复,更好地回归社会。但目前已有研究指出,药物治疗联合综合性的社会心理干预较单纯药物治疗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更为有利[17]。

[参考文献]

[1] Krivoy A,Fischel T,Weizman A. The cognitive deficit in schizophrenia[J]. Harefuah,2012,151(5):277-280,319.

[2] Silveira C,Marques-Teixeira J,de Bastos-Leite AJ. More than one century of schizophrenia: an evolving perspective[J]. J Nerv Ment Dis,2012,200(12):1054-1057.

[3] 李萍,赵辉,王峰,等. 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2):168-171.

[4] 张超,祈明,盛海涛,等.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6):414-415.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6] Obermeier M,Schennach-Wolff R,Meyer S,et al. Is the PANSS used correctly a systematic review[J]. BMC Psychiatry,2011,11(7):113.

[7] Figueira ML,Brissos S. Measuring psychosocial outcomes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J]. Curr Opin Psychiatry,2011,24(2):91-99.

[8] Litovitz T. The TESS database,use in product safety assessment[J]. Drug Saf,1998,18(1):9-19.

[9] De Hert M,Yu W,Detraux J,et al. Body weight and metabolic adverse effects of asenapine,iloperidone,lurasidone and pali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loratory meta-analysis[J]. CNS Drugs,2012,26(9):733-759.

[10] Kidd SA. From social experience to illness experience: reviewing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linking psychosis with social context[J]. Can J Psychiatry,2013,58(1):52-58.

[11] Schmidt SJ,Mueller DR,Roder V. Social cognition as a mediator variable between neurocognition and functional outcome inschizophrenia: empirical review and new results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Schizophr Bull,2011,37(Sup 2):S41-54.

[12] 王冬梅. 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5):343-344.

[13] San L,Arranz B,Perez V,et al. One-year,randomized,open trial comparing olanzapine,quetiapine,risperidone and ziprasidoneeffectiveness in antipsychotic-naive patients with a first-episode psychosis[J]. Psychiatry Res,2012,200(2-3):693-701.

[14] 宁布,许明智,林勇强,等. 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8):710-712.

[15] 段武钢,孙全新,罗建武,等.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426-1428.

[16] 陈俊雄,吴树跃,林榕,等.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疗效[J]. 广东医学,2012,33(7):1006-1008.

第8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关键词] 艾滋病;抑郁;心理分析;疏导

[中图分类号] R512.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6-85-02

Analysis and Persuasion of Depression during AIDS Patients in Rural Areas

LU Li1HE Changyu2YANG Yonghai1

1.County Hospital of Tanghe,Tanghe 473400,China;2. Tanghe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Tanghe 473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some related reasons of depression of AIDS cases among paid blood donors in rural areas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appropriate persuasion of psych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144 AIDS case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convenience samplings. By SDS,all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slight,moderate and severe degree. All the data including sex,age,degree and treatment tim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χ2 test. Results Becaus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reatment time,65.28% of AIDS had a certain depress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 significances about sex(P>0.05). But between,age,degree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time the rate of depression had significances. Conclusion By analysis of depression,clinical paramedics should take effective persuasions to reduce the suicides and help our patients build up their confidence,improve life qualities and fight diseases at last.

[Key words] HIV/AIDS;Depression;PsychologIcal analysis;Persuasion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逐步显现,目前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3]。唐河县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非法采供血(浆)致使部分农村村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目前已面临发病和死亡高峰。2004年以来,我县积极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开展病人的救治帮扶工作,建立了以村级定点机构为主导的医疗救治模式,有效延缓了HIV感染者的发病和死亡。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发现很多艾滋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特别是初期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较多,对医疗救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解艾滋病患者发生抑郁心理的原因,对2004年来接受治疗的149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4年8月~2008年12月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149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

1.2方法

查阅患者病历,获取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接受治疗时间等。抑郁状态调查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4,5],共包括20个项目或问题。抑郁程度划分为1~4级:50分为划界分,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以上为重度。

1.3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excel汇总与分析,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学历、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9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96.6%。144例患者中,男92例,女5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3岁,;感染HIV时间最短3年,最长17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3年者6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64例,初中及以下学历80例。

2.2抑郁状况

144例艾滋病患者中,有9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抑郁发生率65.28%,较一般人群(3%~5%)高16倍,其中轻度抑郁62例,占43.06%;中度24例,占16.67%;重度8例,占5.56%。见表1。

2.3影响因素分析

对144例艾滋病患者抑郁心理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是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学历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参加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有65.2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其抑郁心理状态的产生与接受治疗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始治疗的3年内患者抑郁发生率高达68.09%,治疗3年以上者抑郁发生率为31.9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其原因主要是初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对目前无法根治的艾滋病的治疗失去了信心,对疾病预后感到无望,对前途忧心忡忡,易产生恐惧、抑郁心理。有些患者并非因艾滋病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压抑致死[6]。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通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干预,患者抑郁发生率逐年下降。

抑郁心理的发生与家庭和社会歧视有关[7]。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面对家人,一旦感染情况暴露,家人责难、社会歧视、工作丧失等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使患者感到孤立、绝望和偏激,容易导致因愤怒、抑郁而自杀倾向的发生。抑郁心理与年龄有关,30~50岁中年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为48.94%,由于中年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生病就丧失了劳动力,面临着老人无人赡养,孩子辍学的危险,因此更易发生抑郁心理。

与所受教育程度有关,高中以下学历者抑郁的发生率偏高。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也不同,文盲/小学、初中学历的患者知识面窄,不能正确认识疾病,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抑郁发生率偏高。

与经济因素有关。艾滋病患者病程长,治疗费用高,虽然病人能够得到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因病导致的劳动能力降低、家庭收入的减少,易引发心理障碍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4心理疏导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心理支持。针对艾滋病患者独特的心理行为特征,确定心理疏导对策。根据患者年龄、文化背景及心理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及针对性开导,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患者,经常与患者谈心,消除患者恐惧、绝望、抑郁心理。

争取家人支持,尊重患者隐私权。为了取得家人的支持,应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并与其家属沟通,动员家属主动关心、照顾患者,并让患者及家属相信医护人员将会为之保守秘密和保护隐私,从而满足其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配合治疗。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医护人员、家庭和全社会成员要端正态度,不歧视、帮助和关心他们。从治疗、护理、生活、工作、情感支持等各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接触患者时不能用异样、歧视的眼光看待患者,做到对其人格的尊重,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真诚和关怀及来自社会的温暖,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宽容、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消除抑郁心理。对艾滋病患者及家属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使之了解正确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治疗、护理措施及家属自身防护的办法,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抑郁心理。

落实国家制定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使患者解除后顾之忧,从而消除抑郁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通过对艾滋病患者抑郁的心理分析,了解艾滋病患者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帮助临床护士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消除患者心理障碍,降低抑郁的发生率,使艾滋病患者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尽快控制病情,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劳动,重返社会,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参考文献]

[1] 杨国才. 多学科视野下的艾滋应对[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

[2] 崔兆麟,王哲,刘国华,等. 河南省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4):324-326.

[3] 马亦林. 传染病学[M]. 第4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194-197.

[5] 沈渔. 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83.

[6] 谌永毅,方立珍. 护患沟通技巧[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6.

第9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关键词] 郁证;针灸;督脉;足太阳经

[中图分类号] R2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096-02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危害性大[1],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失常学说,还涉及应激-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2]等方面,一般认为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脑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可引起抑郁症的发生。此外,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元再生障碍密切相关[3,4]。目前抗抑郁剂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对认知功能、焦虑/躯体化症状的改善不明显,出现多系统副作用,且长时间服用会导致机体耐受,减弱疗效。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多靶点、整体调整,且无毒副作用及成瘾性。针灸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情绪低落的主症,还可以通过整体调节作用改善多系统症状,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较好的长期治疗方法[5]。

1 中医对郁证的认识

抑郁症属祖国医学“郁证”范畴,中医认为其基本病因是情志不遂,气机郁滞,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精神异常改变等。其病机的基本核心是气机失调,由此导致了血瘀、痰蕴、精亏、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病态表现,并贯穿于抑郁症的全过程。

抑郁症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十二经之阳会聚于头,五脏六腑之清阳也汇聚于头脑,脑为诸神之聚,脑藏神,主神明,是机体全部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五志“神、魂、魄、意、志”为脑的生理功能所主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脑受到各种刺激反应于外的表现。在脑的统辖下,通过五脏的协调作用,人们才得以维持正常的情志活动。心神、肝魂、脾意、肺魄、肾志等五脏的情志活动受制于脑的调控。各种精神症状的出现,均与脑的损害或功能紊乱有关。当气机失调时,脑神紊乱而使五脏功能失调,郁证发生。所以治郁必先治脑,脑气通调,则郁自解,神自宁。通过对郁证病因病机的分析可见,郁证的总病机是“气机失调,脑神失控”。故治疗时应调气安神,使气机升降出入有常,则五脏六腑协调统一,神志安定,诸症自愈。“脑为元神之府”的提出首见于《本草纲目》。神是脑之功能的反映,脑是主宰运用神的器官,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思维、意识、智慧皆出于脑。脑虽为奇恒之府,但与五脏功能密切联系,与五脏六腑相互为用。精神活动有赖于大脑与脏腑、躯体配合共同完成。抑郁证就是在精神异常的同时伴有肝、心、脾、肾等脏腑异常,随后产生相应的躯体症状。

2 督脉与足太阳经的生理作用

督脉统领五脏六腑经脉,为阳脉之海,具有全身整体调节作用。《素问》云:“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说明督脉与足太阳经相交,而足太阳经在背部循行路线上的背俞穴具有直接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足太阳经为诸阳之属,对脑的主神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其一,足太行阳阳经交于督脉,通行阳气。督脉总领诸阳的作用是通过足太阳经和足少阴经的作用实现的。其二,足太阳经散心络脑,调养元神。足太阳经是完成脑在形神两方面与五脏六腑联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上通于脑,络肾,经别当心入散,其背俞为脏腑之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联系诸经,将肾精、心血以及其他脏腑之精微上输于脑,养脑益髓以奉元神。另一方面,将五脏六腑之精微输布于心,调养神气,足太阳为诸阳之属,发挥“阳气者,精则养神”的作用[6]。

3 针灸督脉与足太阳经对郁证的作用

目前针刺治疗抑郁症研究取穴位大多以任督脉、足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少阳、足阳明经穴为主,并且已经涉及神经元再生领域,临床主方多以督脉穴位为主,足太阳经背俞穴仅作为配穴使用。李晓泓等[7]研究表明电针百会、三阴交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及对海马神经元再生的促进作用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研究亦发现艾灸大椎对慢性应激大鼠BDNF有良性调节作用,并在海马神经元再生方面有积极作用[8]。而针刺百会、印堂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HPA轴相关激素有良性调节作用[9]。

督脉通过调节脑腑来治疗精神异常,由于“脑与五脏六腑相互为用”,督脉入脑为阳脉之海,足太阳经络脑为诸阳之属,足太阳经是督脉统领五脏六腑经脉作用的重要途径,而其背部循行路线上的背俞穴又具有直接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督脉穴和足太阳经穴在郁证的针灸治疗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针刺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探索新的主方选穴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沈渔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8.

[2]施桂兰,库宝善,姚海燕. 解郁丸对慢性应激大鼠HPA轴和免疫系统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5):1551-1554.

[3]Kempermann G. Regulation ofhippocampal neurogenesis-implications for novel theories of major depression[J]. Bipolar Disord,2002,4:17-33.

[4]张黎明,李云峰,宫泽辉. 神经元再生:抑郁症治疗的新策略[J].生理科学进展, 2005,36(2):109-112.

[5]刘兰英,王玲玲. “脑为元神之府”理论在针灸治疗抑郁症中的指导意义[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6-8.

[6]贾杰,赵京生. 脏腑背俞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之关系[J]. 中国针灸,2005,25(6):414-416.

[7]李晓泓,韩毳,张露芳,等.艾灸大椎对慢性应激大鼠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2,30(6):51.

[8]韩毳,李晓乱,郭顺根,等.电针对抑郁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4,22(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