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学前教育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主导作用不明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政府计划办学的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市场化制度不健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下滑,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在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在如何定位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责、政府如何在学前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等方面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政府职责定位不清晰。
(二)政府整体和政府各级部门之间职责定位不明确
首先,在我国当前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存在职责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中央政府没有提供相关政策职责缺位、缺乏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职责,导致各地学前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而地方政府则存在着权责错位严重,尤其是在学前教育的财政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职责主体重心过低的问题。其次,在政府的各级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权责划分不合理问题,教育部门、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妇联组织等等多个部门都承担着部分学前教育发展职责,但是由于权责划分不明确、不合理,导致了多头领导、缺位越位等问题的出现。
(三)学前教育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现有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下,学前教育管理机构设置标准不明确,在机构人员数量、机构性质、机构归属、机构的资质以及机构的职责等方面都是一些模糊的表述,操作性差,导致了各地学前教育机构设置随意性大,并且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机构人员设置和编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不合理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无法有效地指导学前教育规划、组织、评估和监督等工作。
二、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在我国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作用提出挑战
当前我国政府的职能正在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则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学前教育事业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形势下,政府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主导作用正在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当前学前教育资源有限与需要接受学前教育人数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政府更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二)财政体制改革对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责任主体提出的挑战
我国当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制度对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责任主体确定提出了挑战,在目前学前教育事业财政投入比例中,地方财政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中央财政所占的比例很小,由于地方财政发展不平衡,这种投入财政配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根据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中央政府应当作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责任主体,加大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并且要将责任重心朝着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和基层偏移,有效统筹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多样化完善学前教育资源对政府部门权责划分提出的挑战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在学前教育发展方面,一直存在着学前儿童人口多而学前教育资源缺乏的矛盾,并且这个矛盾随着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在进一步增加。为了更好地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这就向政府相关部门的权责划分提出了挑战。因此,政府应当统筹协调学前教育发展的各个部门,如教育、规划、建设、财政、人社等部门,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缺位越位的现象。
[关键词] 自学能力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他还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正如魏书生老师曾说:“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的范畴,它不属于一般的能力,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实践便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每次自学实践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的体。”所以,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有序的进程。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前提
1.提高教师的认识,加强专业素质
我们需要知识,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充实和提高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持续在学校学习深造的机会,所以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靠自学。因此,新时期的语文老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自学能力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转变旧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扩大知识面,掌握新信息,深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深化学生的认识,激发自学愿望
每个学生都具有极大的自学潜力,只是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学的重要作用。所以要改革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学的优点和重要性。我认为,可以通过讲述许多青少年自学成才的动人事迹来激发学生想要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从而使培养自学能力从老师的主观愿望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这样师生就可以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达到预期目的。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所谓激发,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有些教师总喜欢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教育学生,用“悬梁刺股”、“磨棒成针”等故事来鼓励学生,这当然有必要,但是,一味的摆事实、讲道理,学生却始终不愿意“苦学”,也始终学不进去。此时,我们就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把他们从“乐嬉游”引导到学习上来,使一般的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当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要我学”从而转变为“我要学”。所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三)指点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学要有成效,尚需讲究方法。指点自学方法,是教师授之以渔,着眼于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要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训练时必须导之以法,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教师应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1.听: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除了专门的“听后写”、“听后说”等训练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耳听脑记,用笔列提纲;在学生朗读发言后,经常要求学生进行评议或补充,促使学生自觉认真地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听新闻、听报告等机会多做记录练习,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锻炼速记的能力,学会在点滴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这样,就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多方条件,从而逐渐提高了听的能力。
2.说:培养说话能力,也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提高。时间可长可短,话题指定或自拟,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或即席对话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要说得好必定要有好料,有好料则必须要有积累,有积累当然少不了多吸收,多吸收除了课堂听讲外则主要靠学生的课外自学。所以环环相扣,对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功不可没。
3.读:古今中外教育史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方法,其中很多是适宜自学的。如诵读法、抄读法、评点法、标点法、标画法、精读法、跳读法、比读法等等。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适合他们自己个性特点的基本阅读方法体系,同时又要启发学生能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汲取知识,均衡而又有个性地发展自我。
4.写:除了写课内作文外,课后写观察笔记、随感录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而且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表独立见解,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等。
(四)形成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保障
对于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来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需要培养如下学习习惯:默读、朗读、快速阅读、表达与交流、善于积累、勤于写作、自拟提纲、作文自改、自我检测等。要养成这些习惯,须从强制推行到自发进行,进而随提示,最后不知不觉去完成课型的学和练。此外,教师必须热心与学生成为朋友,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并且要为人师表,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好习惯养成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自学的能力和效率。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和一》一文中明确提出,他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成为好的教师,通过“教”使学生达到“不需要教”而学会的境界,即“教是为了不教”,真正让学生愿学、会学,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2]邰启扬.语文教育新思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张新强.语文教学科研的成果表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5]蔡伟.新语文教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论文关键词:中学教育 教育质量评价 师生沟通 道德培养
论文摘 要:中学教育的作用和最终目的是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阐述了我国中学教育中常见的三种障碍,并针对这三种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中学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几项建议。
在以普通教育为主的现代中学教育中,其教育的作用和最终目的是确保学生获得进一步升学及学习的资格和能力,也是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中学教育不仅要为中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中学生的人生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全身心地付出努力以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最终梦想。要有效地执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必须针对现代中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克服影响教育发展的障碍。
一、素质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相对滞后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质量评价的冲突
长期的应试教育质量评价观对中学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已根深蒂固,以应试能力的终端数据作为主要依据仍是大多数社会个体对中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若各学校为迎合这种评价和趋势而扭曲其进行素质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造成诸如此类的负面影响亟待解决,首先就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并拟定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2.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与评价标准
应试教育价值观仅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教育目的;素质教育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进行的是大众教育。相比较起来,素质教育更注重教育的内在性和完整性,教育的对象也更为全面。因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才是中学教育发展必经的科学道路。
中学生是中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及其个性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中学教育评价标准应定为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并有利于社会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包括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等形式。
二、中学教育中的师生沟通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是心理沟通),如何避免所谓的“代沟”问题,如何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在成长中产生的新问题,是当代中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履行的责任,也是沟通环节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在日常中学教育中,师生沟通的过程与结果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难题和结果,有时甚至会事与愿违。在本人看来,师生沟通的主要障碍主要存在于:师生间具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身份差异;对人或事的认知能力的不同;师生间情绪、情感上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
如果能针对上述师生沟通中的三种障碍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那么师生沟通的结果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作为老师,一定要避免“单向沟通”,即过于依靠个人的主观意识而强迫学生接受的行为。
针对第二种障碍,师生的自我认知程度及老师对学生的认知程度均会对沟通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学科知识结构必须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统一,即要做到:认真把握好学科的结构特点,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将应教授的内容进行整合编码,使其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促进老师对学生情绪、情感的理解,首先就要求老师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对其有爱心、细心和耐心,这样才能做到坦诚相见;同时,在与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理的沟通时,则要做到“听其言,观其形,析其因,明其心,知其情”。如此一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找到其根本原因并帮助其解决困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中学生道德培养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地方,从古至今都讲究“传道授业”。尤其是在中学教育中,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把学生的道德培养置于首位,为其阐述做人的道理,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力量为之付出和奋斗,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对国家的热爱。为了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意识,将我国时政与形势教育引入中学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形势发展的习惯开始,逐渐提高其对整个国家的热爱度和关注度,进而产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诚实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作为教育管理者,学校和老师都必须从自我做起,为学生树立正直的榜样,杜绝学校的造假行为。要求教师赏罚分明、公平对待。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心愿,也是我们的责任,不仅要求有想法,还要求有正确的方法。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找到科学的解决策略,才能进一步改善教育的结果。
参考文献:
【摘 要】学前教育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但当下学前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安全问题凸显等。笔者认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等是改进学前教育管理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 学前教育;管理;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以来,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当前的学前教育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教师管理还是幼儿安全保障等方面,这些涉关学前教育的管理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及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一、当下学前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本人三年多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经历以及对部分幼儿园园长、教师的访谈,我认为当前的学前教育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学前教育的教学实施难度远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幼儿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且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性因素。而这些都在客观程度上要求从事幼教、学前教育的教师具有一定的经验、拥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并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耐心。
然而,在当前的学前教育过程中,担任引导者的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老师过于年轻,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耐心。这样的师资队伍必然会影响到幼儿园的管理质量。
(二)班级管理水平较低
当前的学前教育都已经采取了班级制的管理,但是当前的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如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不高,没能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开展班级管理;没能严格将幼儿按照年龄编成大中小班;另外有些班级教学规范性不够等等。这些问题无法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安全问题凸显
“安全第一”,安全问题是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媒体不断地曝光出学前教育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而这些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安全教育等方面。如西安幼儿园给幼儿长期喂药问题,幼儿园伤童案件,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改进学前教育管理的对策
学前教育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而学前教育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以及个体一生的发展。因此,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幼儿园管理的主体力量。因此,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做法:一是要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老、中、青三代紧密结合的梯队师资队伍。要积极引进和培训年轻教师,要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二是要让教师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三是要通过知识讲座、学习交流、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尽量地让教师掌握幼儿管理学的知识和能力。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中,学前教育开展班级化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班级管理工中,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幼教水平。在幼儿园中担任班主任需要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等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等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
2.要注意严格做好大中小班教学,并且做好大、中、小班之间的教学衔接工作。要严格依据年龄编班。并且做好大、中、小班之间的教学衔接工作。
3.要加强教学巡视,借助教学巡视来规范班级化教学。园方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等要注意加强巡视工作,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
(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当前的学前教育中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也是学前教育管理中必须要重视的一大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借助通力合作的方式来做好幼儿园的安全保障性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做法:
1.加强政府监督。在幼儿园安全问题上,政府应当加强自身的监督职能。形成与幼儿园的“监督-被监督”关系。
2.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出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此外,可以通过具体的奖惩结合办法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提出整改要求,没达到要求的一票否决。。
3.家长监督。家长是最能够切实从孩子的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因此,一方面要采纳家长提出的相关意见,另一方面要鼓励家长对幼儿园的管理、安全措施防范等方面进行监督。
4.幼儿园积极作为。要想真正地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最终还是需要幼儿园的积极作为。幼儿园应当积极贯彻执行幼儿园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相关安全工作的业务学习活动,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等。
三、结语
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是学前教育中一大重要工作,也是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的问题。做好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能为幼儿的成长营造出安全、科学、和谐的外部环境,最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淑文.宏观计划,微观管理——五年前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教师,2013年第3期.
[2]张旸,李楠.我省城市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J].科技信息,2013年第2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 教学 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制式”的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以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要求而定。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么教”,是一个教师教教材的过程。整堂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知识完全靠教师向学生灌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以教材为中心,视课本知识为真理,教师的讲解拘泥于教材,学生也只需机械性的记住课本知识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敢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和想法,缺少想象的自由空间。因此,这种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的课堂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成长。
2、“结论式”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固守课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提供给学生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也不能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这样很难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久而久之,学生感觉不到知识的实效性,就会厌倦学习,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传授式的课堂教学,亦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体验不到科学家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由于没有探究,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缺少讨论交流和分工合作的机会,很难学会在课堂学习中同他人一起生活,不利于树立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3、“应付考试”的课堂教学,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大学,“高考”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指挥棒,因此教师的教学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而不是教学大纲。教学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是对学生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教师关注的只是少数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的关注则存在明显的不足。许多学生在受不到教师重视的情况下,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转贴于
二、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
因在教学方面长期受传统文化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行为等方面都依赖于教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在课堂学习中,主要是被动的听和讲,很少提出问题与质疑。把学习的过程仅仅仅仅看作是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涉及不到理论的推导过程和方法应用,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学生也渴望能够取得好成绩,学习好,但却不知如何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及课外时间,不知对不同的学科应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不能明智的利用时间。因此他们经常是花费很多时间,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
参考文献:
[1] 张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2] 赵海云.探索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社区幼儿园;学前教育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幼儿园正在随着幼教事业向社区化发展的大潮流繁荣发展。这是公众的需要,幼儿教育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而且幼儿接受的教育也不是强迫性教育。但是,公众都认识到了对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这形成了社会对幼儿教育事业极大重视。然而,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使得幼儿教育市场的需求增大,而且幼儿教育相关政策的滞后给幼儿园建设与发展上带来了混乱,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社区幼儿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影响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研究社区幼儿园学前教育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社区学前教育管理出现的问题
1.1 办园质量不高。首先是家庭式幼儿园过多。它们由单个家庭利用自己在社区的住房举办,改造成适合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雇佣教师为幼儿提供服务。这类幼儿园主要分布在两类社区,一类是外来人口居住、流动性大的边缘社区,办园条件差,常位于城乡结合部。由于一些家长收入偏低并且忙于生计,抽不出时间照看孩子,致使这些个体的家庭式幼儿园很受欢迎。另一类是新建小区的附近,鉴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但同时幼儿园的规划建设滞后,在有些房地产开发中,幼儿园规划应建而未建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一些家庭式幼儿园就应运而生。另一个问题是幼儿园园舍建筑不合理。目前一些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建设多由房地产开发商负责,房地产开发商通常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把幼儿园建设的面积较小,室外活动空间也小,而且许多大型活动器械、沙坑、跑道、嬉水池等无处安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在设计和规划时没有按程序经过教育部门审批,使得建成的幼儿园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园舍建筑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1.2 社区幼儿园产权归属不明确。幼儿园的产权是属于教育产权的,而教育产权是 “拥有举办的教育机构财产的权利,即人们围绕特定的教育财产而结成的权利关系。”所指的教育财产包括学校等教育机构的物质资料,也包括教育机构在办学过程中的教育特色、学校作风以及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同时还有办学过程凝聚成的良好“品牌”以及社会效应等“软教育财产”。在城镇化过程中,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增量,既考验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也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体制转换、重新布局幼儿教育供给体系提供了契机。城市发展肯定是以小区建设为重要方向的,然而对小区的配套幼儿园是由民办教育机构还是由政府承担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协调。现实中,由于社区幼儿园产权归属不明确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幼儿园作为配套设施,却被用作经营性场地,公开面向社会招生的同时本小区业主的孩子反而入不了园。产权归属不明确,也为开发商留下可承之机,有的开发商既不移交产权,也不办学,甚至把学校抵押。政府也无可奈何。还有,所有权管理不明确,只是一些幼儿园收费混乱,办成了高价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产权混乱形成了其服务性质和地位的混乱,这从城市增长角度对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了挑战。
1.3 社区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未能与家长建立有序的合作关系。首先,很多幼儿园对社区资源利用率很低,它们只能浅层次的、表面的利用社区的自然景观、公共场所等。很多幼儿园都只在六一儿童节时利用小区的场地表演,也几乎不参或组织社区活动,对教育资源的利用认识不清。很多教师觉得只要用好园内各种资源就可以,园外的那些东西不一定有用,而一些品牌幼儿园在社区开办的分园缺乏自己的特色,融入不到社区文化当中去,教师也对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缺乏清楚的认识,通常只能看到眼前能马上见效的东西,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空间与内容。其次,社区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工作的确有所开展,比如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栏,举办家长参观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教师家访等。但是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较少,对家庭教育很少给予指导。幼儿园与家庭双方也较难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造成了合作的困难,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以后,所有一切应由教师负责,在吃饱穿暖前提下尽量多教知识就足够了。幼儿园则从迎合家长的角度出发,以求尽量不给家长“添麻烦”,让家长满意幼儿园的工作,这样保持生源在较稳定的水平上。
2 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社区建设,重视学前教育。首先需要建立社区教育监督机制,对社区幼儿园进行有效的监督。针对社区幼儿园办园模式多元化现状,应加大督管力度。有关审计部门调查配套幼儿园租金的使用情况,规范配套幼儿园的管理和收费。成立由社区管理人员、家长、幼儿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共同组成的社区早期教育委员会,制定利与社区幼儿园发展的有效地监督体系,确保社区幼儿园质量。各区教育监督部门要定期对社区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育进行督导和评估,并向社区公示。保证各地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幼儿园,杜绝不切实际的订大目标与追求办豪华型幼儿园的跟风情况,使社区学前教育准确、真实、及时地反映本区域经济和社区发展需要的“本土化”教育。其次,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区地位正在逐步得到增强,社区公众和居民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教职工及幼教机构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服务也逐步由单位所属所有转向为社区所有和共享,社区公众及社区幼教机构将逐渐增强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使其成为社区生活和活动的主体,在社区教育和社区建设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促进社区幼儿的健康发展,必须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到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将幼儿教育机构纳入到社区教育中来。
2.2 幼儿园要转变观念,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首先为社区儿童提供服务,大力提高本社区的受教育率。同时除了要为来园幼儿提供教育外,还得为未入园幼儿及家长提供服务。可以开展多种保教形式,即采用临时收托、全日收托以及寄宿制等多种方式。也可以及时通过居委会了解社区的特殊儿童群体,挑选能力强和有责任心的教师组成特殊儿童教育小组,送教入户。其次,向社区成员宣传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因此幼儿园必须发挥正规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大力向社区成员宣传教育。而且应重视并加强家长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儿童家庭教育的活动,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社区幼儿园应承担帮助家长的责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以及具体的保教方法,使得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3 结论
综上所述,社区幼儿园的发展是与整个社区以及家庭分不开的。幼儿园和社区、家庭交流密切,会促使办园多样化,使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改革,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漏洞,如教学手法单一,教学没有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教学重管理轻服务等等,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将对高校中主要的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揭示,并指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
教学管理水平与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学习满意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高校近年来的教学管理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还存在一些“老大难”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特别是新时期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更需要积极摒除教学管理中的漏洞,使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更好的服务。
1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师对于课本未加任何修改,没有添加任何修改的就复述给学生听,这不仅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将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现象在刚入职教师中较为普遍,因为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且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易于胆怯,这就导致了教师照着PPT 念,照着书本念,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习教学管理部门对于此种现象没有做出整改意见,也加剧了此类情况的发生。
1.2 教学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没有相应的实践活动予以巩固与证明特别是在文科教学中。比如,大学语文在讲授诗歌韵律,对仗时只是讲方法,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己消化与实践,一般讲过就算完,没有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 缺乏完备的教学评价系统
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应该分为教师互评、领导意见、学生评价,且学生评价应该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但是很多学校是缺乏这一步骤的,单纯以教师互评和领导意见得出的教学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缺少了教学评价就不能对教学管理方向产生重要的指示作用。
1.4 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师资力量欠缺是教学管理中极易出现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这就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其高校的教学水平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国家明文禁止在职教师在外任教,但也有部分大学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在外授课,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认真备课,其教学水平自然难以提升。虽然也常见到高校花重金聘请专家名师任教,但是如果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其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太大提高。
2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主要问题的解决途径
2.1 丰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资源
在教学管理中应该让教师对自己平时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积极探讨解决措施和办法。对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教师就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将现代的投影技术,多媒体设备运用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同时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手法,融入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使其能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关注。
2.2 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不管是理工科还是文史科都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将实践教学渗透入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学习摄影拍摄时,带学生在学校内部采风,各自根据其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拍出满意的照片,并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展示和分析。这样的学习方式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将动手动脑能力相结合,提升学习领悟能力和创造力。而这也正是古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所在。
2.3 建立健全评价系统
随着科技的普及,对教师的评价也可以在电脑上以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做出评价并写出评价意见。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教师的评价趋于真实和客观。当然,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单方面的学生评价,也要以教师互评、领导意见作为辅助参考,使得教学评价系统更为全面,更加健全,也更符合实际。
2.4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关系着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在教学管理中增加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培训,让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最终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学校应该组织专员对其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操作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加强培训,让这一部分教师也能熟练操作电脑和多媒体,让现代教学设备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2.5 协调学校内部管理部门
首先,要对学校内部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对其进行权责分化,使其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其次,对于领导布置的任务要充分落实,将其分化为小的部分具体落实到个人。对于管理内部的矛盾进行梳理,并积极解决,让学校的教学管理上下一条心,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最后,最为关键的是,要高效的开展工作,定期对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教学问题,并制定相应方案进行解决。
3 结束语
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但是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又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管理。如今,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着手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韩国军,李紫琼.浅析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现代交际,2012(05):217.
[2]傅瑜慧.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社会学反思:问题与对策[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04):40-43.
[3]张立,滕祥臣.浅析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弊端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16-118.
[關键词]药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35-0112-01
一、前言
在新形势下,面对药学专业的专业定位,药学专业的教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课题,那就是做好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来满足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药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受药学专业特点的影响,成为改革的重要一环,要努力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素养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受其专业特点的影响,更应该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需注意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当前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要保证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顺利开展,务必要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合理和完善,但是目前我国各大院校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其体系构成,以在学校内部开展的实训和在学校外部实施的顶岗实习为主,缺乏岗位见习的环节,即便是在已有的两个体系环节中,也存在实训的课时数不足、实训的内容与实际脱节等情况。
(二)实践教学内容有待改进
我国药学专业的教育,长期存在化学课程偏多的问题,尤其是实践教学内容当中,化学实验课程占据了半壁江山,并且基础与专业的实践课程存在着诸多重复的内容,与工作岗位直接对接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这样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把这个思想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有实践基地这个坚强有力的后盾作为支撑。但是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对药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在建设过程当中缺乏科学的设计。另外,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校企合作还不够广泛,与学校合作的医疗机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四、针对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面对目前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亟待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科学合理的调研和论证,构建起完整的“实训、见习、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把握好这三个环节的位置和关系,科学合理地配置各个环节的权重,实训教学要秉承能够与见习和顶岗实习顺利对接的原则,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要做好顶层的设计工作,把握药学专业未来的岗位要求,着眼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实践教学内容
针对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诸多问题,应该加大对教学内容改进的力度。首先应该调整化学实验课和药学专业实践课的比重,例如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合并为药用基础化学;其次应当删减基础与专业实践课程当中的重复课程,如删除基础化学实验与药物化学中的重复实验“乙酰苯胺的重结晶”;最后应当加入与药学工作岗位直接对接的实践课程。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要让实践基地建设成为药学专业的坚强后盾,需要各大院校加大对本校药学实训基地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除了保证资金的支持,还要聘请同行专家在实训基地建设设计方面给予充分的参与和指导。同时,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逐步提升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水平。
五、结论
本文从药学专业教学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当前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当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有待改进、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建议,期望我国药学专业的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蒋立英.基于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5).
[2]王建芬.基于翻转课堂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设计与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院医药,2016(36).
[3]冯传平.高职高专院校“说专业”设计: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12).
关键词:足球;人文精神;足球文化
一、前言
中国的足球发展比较晚,和欧洲一些国家相比要差得多,队员的体能和技巧都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最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足球运动项目,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中学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为体育和足球不是野蛮的运动,也需要动脑子,需要队员之间的配合,讲求团队协作精神。下面以2002年日韩世界杯为例,经过几代人的等待中国队终于进入了世界杯正赛。但是,中国队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三战三负一个球没有打进。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世界杯又一次对中国人说“NO”。为此,我觉得中国足球缺少的是文化和体育人文精神。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法对人文精神和足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体育发展的人文精神从学生时代就要抓起,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基本动作外还要培养学生一种体育的精神和毅力。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国的足球文化和欧洲一些国家相比要差得多,中国的足球都是有钱的孩子踢的
在一些边缘的山区,有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足球是什么样子的。这就反映出我国对于足球运动项目还不是很重视。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真有好的队员也有好的教练,这让我们很欣慰,似乎看到了光明和未来。但是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恶意地损害足球的名声,从足协到各个球队他们利用职务的便利搞假球、黑哨、等等,这都是让我们很痛心的事情。
(二)中西不同的人文精神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作用
1.人文精神指的是对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自觉,它通过人们的行动体现出来,是“体道”。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同步进行。
2.中国人文精神的特点以及对中国足球运动的影响。中国人文精神讲求的是重伦理、倡中庸、和为贵、轻竞争。这样就扼杀了中国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创造精神和竞争意识。
3.西方人文精神对中国足球运动的作用。西方体育进入中国,我们主要接受的是形式。西方体育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中国站稳脚跟,曾数度与中国传统的健身活动发生激烈的对抗,最后以胜利告终。这就表明了两个国家的人文精神不同决定了体育项目的最后胜利不同。
四、如何培养中国球员的人文精神
首先,解决中国足球体育社会问题。解决中国足球体育社会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入手,从源头上抓起,必须解决好目前中国足球法制不健全和执法不力的问题,因此解决中国足球体育社会问题的首要重要工作是健全法制,通过立法界定中国足协的地位和职能。将俱乐部的责任、权利、义务定位。同时在中国足球领域的经营开发、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教练员的权益等方面进行法律界定,一切依法办事。同时,还要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完善刑事立法来解决对假球、黑哨、等问题的惩治,使中国足球能够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在健全法制的工作中更重要的是使全体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充分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加强执法的严肃性,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旦建立起良好的法制环境,中国足球所存在的体育社会问题将会顺利得到克服和解决。加强文化学习,努力提高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是从根本上消除体育社会问题存在的举措。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狠抓不懈,同时要对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坚持进行职业素质、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作风的教育,使他们尽快地完成由业余向职业的转变。
其次,提高中国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球员的竞争意识。足球运动是竞技运动,这是无可厚非的。既然是竞技运动就要遵循竞技运动发展规律。竞技运动从其一产生起就具有竞争性和功利性。竞争性是竞技运动的灵魂,是推动竞技运动发展的唯一内在因素。所以在传授球员技、战术打法的同时我们务必要给球员灌输竞技比赛的体育思想,培养其强烈的竞争意识,给球员灌输要拿第一,不拿第二的夺标思想。不管在什么体育项目当中都要培养队员的综合素质,讲求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结束语
作为中学体育教师特别热爱自己的职业,也特别喜欢足球这一运动项目。希望中国的足球从国家做起一定要重视起来,把足球运动项目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对球员严格要求,一定要去除那些“污染”中国足球的害群之马。希望在最近的几年里中国足球可以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翠苹、张宏伟,《我国竞技体育呼唤人文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3.易剑东,《论体育的文化本质与特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
4.刘成武,《论传统文化对中国足球的影响》〔J〕,《咸宁师专学报》,2000
5.龙秋生、张晓春,《论现代足球的制胜要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报》,2003
6.谷枫、胡世君、胡玉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
7.李克栋,《中国足球运动员应重视心理素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