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优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也是学生综合能力测试中真正最具有“综合”意义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学科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在高中化学课程深入改革的过程中引起的对实验教学新功能的深入思考,如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精选实验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改革考核方法,加强和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并对某些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优化。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优化教学的前提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实验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化学学科而言,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极高,历来,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课程的比重都有所倾斜,但是显然这还不够。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缺乏目标和计划,也不会有良好的生成效果。因此,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追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达成。
二、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较以前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着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缺点是偏离了高中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目前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实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缺乏与实验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和配套教材,对实验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研究重视不够,实验课学时较少等。
1 关于实验资源方面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推动,化学实验方面的问题日益变得被人重视和关注。化学实验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实验室的问题。很多学校因为受到资金方面的制约,实验室在数量方面不能满足使用。另外实验室的教室有一些偏小,容纳不了多少学生去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去做化学实验的机会就直接变少了。其次,是实验器具方面的问题。一些学校的实验器具更新很慢,所以普遍存在实验器具陈旧老化的问题,不只是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更严重的是安全方面有隐患。另外,是关于实验老师的问题。一方面老师缺乏,另一方面老师自身仍然欠缺培训,以至于实验老师难以达到新课改方面的标准。最后,实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和健全管理体制是达成目标和效果的前提,目前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方面、学生实验操作管理方面、实验器材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学生、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还存在“无章可循”的局面,这就导致了责任落实不到位、人员分工不合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2 关于实验教学的方法方面的问题。就实验部分来说,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师让学生去做实验,仅仅为实验而实验,只讲解化学知识而忽视了实验的趣味性和知识拓展,缺乏互动,气氛僵死。呆板的教学方法,只能抹杀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还有一些老师,直接用幻灯片的几幅图就算代替了实验,实验存在的意义几乎被消灭干净。除了以上教学方法的呆板和随意以外,化学实验也几乎是一律用的一言堂灌输式的陈旧教学方法。
3 学生不重视实验。由于实验老师对实验不重视,实验资源匮乏,实验比重偏低,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实验缺乏热情和兴趣。另外,学生本身的主动性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是被压制的。目前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分数才是最重要的唯一追求,考试没有化学实验的部分,这样不只是学生自己,连老师或者更多其他的人都不会重视实验。
4 缺乏与实验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和配套教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和配套教材目前还不能与实验课程完美配套,这就出现了衔接问题,导致了我们的具体教学目标不明、应用性不强,实验项目和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类型、训练模式、基本技术和考核要点等还不明晰。我们对教材中的实验设计进行了反思,于是在实验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反思和改进教材中的实验。例如我发现“氢氧燃料电池”这个演示实验,它的实验装置存在电解产生的气体易逸散、两极距离远、电阻大等问题,演示效果不理想。于是我向学生提出了“关于‘氢氧燃料电池’实验装置的改进”的探究课题,重点探究实验装置的改良措施。如,(1)如何防止氢氧气体的逸散呢?(用塑料瓶包裹电极)(2)如何增加电压呢?(借鉴物理知识――串联)(3)如何解决电阻大、电流小、不容易观察的问题?(用其他电子产品替代二极管,例如电子贺卡的效果就明显比二极管好)最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制作了新实验装置,并在教学中尝试后,发现新实验装置的演示效果果然更加理想。
笔者认为,作为一所高中,应该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适合区域特点、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方面,应该注重征求一线任课教师、学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教学大纲的科学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教程是探究科学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化学课程主要以实验为主,能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与纯粹的课堂教学相比能让学生有更真实的体验。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并且将其融会贯通,以培养自己的化学修养;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科学的魅力,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实验中学生一般都是亲自体验,这样一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高,观察与科学探究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知道该用哪一部分知识来完成实验的要求。当然活动实践难免出现差错,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发现错误后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认识。改革实验教学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 高中化学实验教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的实验主要为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复杂,探究活动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能力,还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究,并得出结论。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逐步得到加强,逐渐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吸引着学生不断地在实践中获得答案,不断地汲取知识来提升自己的学习空间。
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教程的学习。如今讲求的是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教师在不断的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考虑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仅仅重视知识的单方面传授而忽视了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所造成的结果将会是学生更加依赖教师,缺乏自己的想法,学习的欲望大大降低。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地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体会、理解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丰富实践经验。
二、 高中化学实验教程中产生的问题
教学中,实验器材不完备一直是困扰化学实验课程的一大问题。很多学校的实验器材严重匮乏,专业教师人数少,实验课程数量大,加上教师课前准备的不足,严重抑制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欲望,导致实验课秩序混乱;课后对实验室的维护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上述的一系列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实验课程的发展,导致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始终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往往只是向学生做出一些简单的解答,并没有让学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解释。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一味地单方面的传授给学生以化学知识,教学方式单调枯燥,课堂毫无生气;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复杂抽象的概念性强的学科,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学生的现状,通常讲授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学生很可能听不懂,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师资力量缺乏,学校不得不让非专业教师代授专业知识,这样一来,代课教师知识的欠缺、非专业的解释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观点陈旧,在上课时更多的表现为力不从心,对实验的理解不足,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怀疑,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三、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亲手操作,感受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步骤。结合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当然,学生在实验活动的具体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结果出现偏差,这时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实验中产生的问题,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地增强学习的信心,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教师在教学时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地探究实验教程规律,及时地更新知识,在课堂中为学生创建轻松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奇妙。
2.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实验技能,及时地更新知识。目前,很多教师的知识都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很多的教学经验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长期下来,学生会对教师产生疑惑与不信任。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教师要注重发展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相互信任。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教师扮演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化学的学习主要是以实验为主,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都由教师一次性的完成,学生只负责被动地听讲,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极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不尽人意。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提供大量的思考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在实验中理解与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在不断地进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重要学习任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完善自身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实验教学开展的整体水平令人堪忧。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实验室条件不够,仪器设备不足;另一方面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实验教学方法不当,与新课程新课改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已远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亟待加以改革。在“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实验教学大多围绕中考、高考运作,而不是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直接目标。
2.实验室的面积和数量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
3.部分实验室基础设施、安全设施不完全,如通风、上下水管线、监控、消防设施、事故急救冲洗嘴等或老化,或不标准、不配套,存在安全隐患。绝大多数学校实验室的废水是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的,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4.地区与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别大。许多农村学校由于政府投入不多,经费严重不足,仪器药品缺乏,不能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实验开出率很低,普及实验教学的任务十分艰巨。
5.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亟待提高。理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热衷于制作多媒体课件而缺乏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实验员的工作由于缺乏重视,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实验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多年得不到培训,结构不合理。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学人员比例偏低,甚至一些没有学历、不懂专业知识的人担任了实验员,实际上只算得是仪器保管员,根本承担不了有关工作,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还有,实验室人员配备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导致探究性实验无法开足开好。
6.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机制和观念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形势的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对实验室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无法规定严格的硬性指标,实验室建设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也是实验室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管理落后,使得实验仪器的申报、购买使用与维修,实验室的开放及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新课改中《化学课程标准》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探究为主,无论是实验内容还是时间都具有开放性,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应当适应教改要求。在此,我就化学实验室建设怎样适应新课改要求谈谈自己的认识。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验教学是实验室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认识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要把实验教学的注意力从应试转移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来。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形式,加大对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并积极开设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将过去实验室按照教材要求悉数摆设实验仪器,学生照方抓药的做法变为在实验室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规律,应尽可能让探究活动体现在每个实验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室应有的功能,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3.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增加实验室和附属用房的数量,保证药品、仪器等材料的补充与供应,保证每个班级每个实验都能及时开启开足,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动手需要。
4.按照标准配齐配足教学仪器设备,同时提倡自制教具和使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做实验,丰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需要。
5.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学校要有实验室操作规程、安全规定及实验教师工作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岗位职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在实验室管理中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实验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接触了解最新的现代科技、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及时把握新技术为教育领域创造的革新的机遇跟踪和创建最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水平,加快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实验室的建设。
7.加强培训,改善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提高实验教师准入门槛;编写系列化的培训教材,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实验教师要持证上岗。认真落实实验教师的各项政策和待遇。在政治、经济、生活、职称评聘和继续教育要一视同仁,切实保障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
8.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查评估机制,完善对地区、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只有把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教师开展实验的水平与成绩、管理人员教学与管理的水平和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等纳入对地区、政府、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督导、评估和评价体系中,这样才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和作用,提高实验室利用率,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翠萍.浅谈中学化学实验[J].中国校外教育,2007(3).
[2]赵丽君.浅谈中学化学实验室的规范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
[3]汤家华,常世科.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纵横,2007(1).
[4]郑长龙主编.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3、 9月16日——22日 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完中物理科组长会;市各 科镇中心教研组长会;“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 发动工作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7、 10月14日——20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初、高中美术公开课;高一地 理、物理研讨课;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政治高中课 题组实验研讨活动
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
9、 10月28日——11月3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高二历史研讨课;高三物 理复习研讨课;政治科高考辅导讲座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师期末复习督导
21、 1月20日——26日 学期复习考试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化学;课程改革;现状;措施
引言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只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化学教师必须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实现专业化的发展,与新课程同行。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化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
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
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2.2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1年出版的初中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基础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课程改革时代。自2001年起的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当中力度最大的一次。新课程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在学习技能和方法、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等方面的培养。新课程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说,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化学教育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广大化学教师而言具有明显的挑战性。
2.3我国化学教学硬件资源匮乏,化学教师学历参差不起、起点低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科,其任务是分析物质的机构,研究物质的性质,从而利用它们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化学教学与研究必须要有足够的硬件支持。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化学实验药品药剂等这些最基本的化学教学研究的“生存资料”,很多中学很难完全保证。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验,实践的机会完全没有了;化学教师通过实验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的可能也没有了。至于化学教学的其他辅助工具,比如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许多的学校根本没有,甚至于许多化学教师不知晓,更不能应用这些工具。这对化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化学教师应当具备过硬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相关联的知识。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有一定的学历基础,同时化学教师要受过全面的教师教育,掌握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然而,很多中学化学教师的队伍中,在学历上,有中专的、大专的、大学本科的,有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有的根本没有受过任何的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起点低。有很多的化学教师甚至是转行过来教化学的,这其中有的以前是教数学的、教语文的,有的甚至以前不是教书的!在这里,我们的教育专门机构的管理体系松散,管理漏洞多,监管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为许多的非化学教育人员进入化学教师的队伍提供了可能。
2.4化学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式落后
我国当前的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阶段。许多的化学教师总以为一切只是为了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学生考试的分数高了就意味着化学教学的成功,化学教育的主管机构也就依照这样的教学评价标准给了这样的教学结果以高分!这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严重缪解,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另外,化学教师资源的配置严重匮乏。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许多的中学以为“化学是副课,要为语数外让道”,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一个化学教师往往带三四个班级,甚至是五六个班级,化学教师也“顺其自然”地把化学当成“副课”了。在教学方式上,只注重理论讲授而不重视实验教学;只注重知识识记而忽视应用知识能力;重视教而忽视学;重知识掌握而忽视道德情感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化学教学的内容仍然停留在做题讲题、再做题再讲题的阶段,实施题海战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完全以讲授灌输为主,在黑板上画出实验草图,一个劲地讲,根本不进行动手实验教学!
2.5化学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不够
作为基础自然学科,化学教学是教与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过程。许多的化学教师头脑中似乎没有了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对化学前沿知识、化学边缘知识不甚了解,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自觉继续学习的压力。对于化学教学研究领域,许多化学教师还是一片空白,只在意“教”,而“忘记”了教学研究,这是提升化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所忌讳的。在这里,教育专门机构在对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存在政策衔接不够,措施不到位。
三、面向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师专业化应如何发展
广大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主体力量,教师素质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条件。新课程为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也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应该很好地抓住这个机遇,从各个层面进行全面提升,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的要求。
3.1在思想上,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良好的教师观念始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应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思想上彻底祛除应试教育的各种不良思想,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它包括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喜爱,对新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清楚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化学教师面对迎面扑来的新课程浪潮,不退却,充满改革的热情和勇气去迎接挑战。化学教师要做到“教育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引导并帮助学生学习化学,让化学学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自然学科的优势,对每个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实践能力、道德观念、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化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化学科学研究、化学教学研究等,做一个化学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实践着、反思者。
3.2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学历层次
专业素养是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立足之本。新课程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以及化学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加之信息技术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积极钻研,努力从高的观点、用新的方法去解释中学化学问题,身体力行地进行科学探究,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使自己成为化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教学技能过硬的“专家教师”。化学教师必须掌握大学化学专业所涉及的经典化学知识,并对化学前沿知识和化学边缘科学知识有比较熟悉的了解。化学教师还应当掌握教学和化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化学教师必备的化学叫学技能。能结合人们最关心的健康、环境、资源、水源及食物等焦点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解决未来生活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及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化学问题。必须接受过必要的关于教育教学的专门教育,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的、合格的学历标准。
3.3化学教学技能与策略
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一般教学知识、教法知识,充分了解学生及其特点,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及学习风格等,充分熟悉教育环境、教育目的、教与价值等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实施学法指导、探究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是提出化学教学问题、为学生认识化学知识和为学生检验化学知识以提供化学事实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因此要十分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做到化学实验的生活化、探究化、绿色化、现代化、人性化。
必须在理解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之上,,淡化教师主体化,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化,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当务之急,努力提高驾驭现代化学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努力改善化学教学策略,实现自主学习、愉快学习的教学策略,关注差异性,主动建构为基础的精简教学策略。
3.4注重从道德、习惯层面进行教学;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做到终身学习,主动探究
科学素养是新课程事实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科学的追求,对化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从化学与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等多方面加以体现。化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化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理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要积极提升自觉学习、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到教与学并重,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经验,构建新模式。
3.5把握新课程本质,加强同行交流
要在专家引领过程中更直接地把握新课程的本质。专家引领主要指教师与专家共同研讨新课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在专家启发下将自己的感受或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继而形成观念。但是,化学新课程涉及的问题很多,更多的是在实践中涌现的,具有“动态”的特征,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专业自信心,努力形成自己的“专业再生”能力。同行交流是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合作。教师的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对华学课程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至今共同切磋、分享经验、吸取教训,彼此互相支持,能少走弯路,有助于教师共同成长。同行交流伴随着教师的自我反思,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
3.6构建良好的管理体制,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有力保证。“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合格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化学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健全的机制。首先,应该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化学教师专业化的第一关,保证化学教师的专业化、标准化、正规化。其次,努力改善化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机制,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多元化。不断改善化学教师的专业教育,努力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地位,从而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强调化学教师的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以至终身教育,注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再次,对于化学教育的硬件配置,要尽可能绝对保证,要保持化学教师师资的平衡,促进化学教学和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全面、和谐发展。另外,调整化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化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五个方面: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化学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化学教育技能、化学教育实践。
学校应加强化学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化学课程资源,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化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高质量的化学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化学学科的专家,而且是化学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对化学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王磊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宋心琦,《有关化学实验改革的想法与建议》,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